重大水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峨眉山市净水双沟煤矿

二OO九年二月编制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1.1 编制目的 (1)

1.2 编制依据 (1)

1.3 适用范围 (1)

1.4 应急工作原则 (1)

第二章矿井生产经营概况及危险性分析 (1)

2.1 矿井基本情况 (2)

2.1.1 企业简况 (2)

2.1.2 矿井管理机构 (2)

2.2 矿井自然条件 (2)

2.2.1 矿区地形地貌及气候 (3)

2.2.2 矿井水文地质条件 (3)

2.2.3 K7煤层赋存情况 (5)

2.2.4 瓦斯 (5)

2.2.5 煤尘 (5)

2.2.6 煤的自然倾向 (5)

2.3 本矿区周围老窑分布情况 (5)

2.3.1 北冀边界同采K7煤层邻矿有 (5)

2.3.2 南翼老窑分布情况 (6)

2.4 矿井生产系统 (6)

2.4.1 矿井开拓、开采 (6)

2.4.2 矿井通风 (7)

2.4.3 矿井供电及通讯 (8)

2.4.4 运输、提升 (8)

2.4.5 矿井排水 (9)

2.4.6 矿井监测监控系统 (9)

2.4.7 矿井涌水危险性分析 (9)

第三章组织机构及职责 (10)

3.1 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 (10)

3.2 指挥机构及职责 (11)

3.2.1 应急救援指挥部 (11)

3.2.2 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职责 (11)

3.2.3 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职责 (12)

第四章预防与预警 (13)

4.1 危险源监控 (13)

4.2 预警行动 (13)

4.3 信息报告与处置 (13)

第五章应急响应 (14)

5.1 预警级别划分 (14)

5.2 分级响应程序 (14)

5.2.1 如果预警级别为IV级 (14)

5.2.2 如果预警级别为I、II、III 级 (14)

5.3 紧急处置 (14)

5.3.1 现场人员应可能采取措施 (14)

5.3.2 被堵独头上山内人员施救 (15)

第六章培训与演练 (15)

6.1 各级指挥员的培训、演练 (15)

6.2 救援队员日常的训练 (15)

第七章保障措施 (15)

7.1 通讯与信息保障 (15)

7.2 应急队伍保障 (15)

7.3 交通运动保障 (16)

第八章应急救援机构名单 (16)

峨眉山市净水双沟煤矿重大水灾事故

专项应急预案

第一章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贯落实党的安全生产方针,规范煤矿企业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保障企业员工和公众的生命安全,有效的控制和处理煤矿重大水灾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突水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和四川省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峨眉山市双沟煤矿、李杨煤矿水患调查分析会会纪纪要”规定,制定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企业各采区的各个作业点突然发生的重大透水事故。

1.4 应急工作原则

透水事故救援应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区域为主、煤矿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生产矿井专业救援队伍应急救援第一响应者的作用,会同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协同应对,将日常管理同应急救援工作相结合。

第二章矿井生产经营概况及危险性分析

2.1 矿井基本情况

2.1.1 企业简况

峨眉山市净水双沟煤矿位于峨眉山市以西的黄湾乡木瓜村境内,2007年3月,我矿委托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O三地质队对煤炭资源储量进行了核实,采用GPS全球卫星定位仪对主井口位置进行实测,测得主井口坐标:X:3279721,Y:34632135,H:+1063.3米。上报四川省国土资源厅登记批复。主井口坐标数据合法有效。

双沟煤矿始建于1985年5月,1988年正式投产,生产能力1万吨/年。1996年进行技术改造后生产能力达到6万吨/年。目前实际生产能力5万吨/年左右。矿井“五证”齐全,《采矿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矿长资格证》齐全合法有效。

2.1.2 矿井管理机构

双沟煤矿现有矿级领导6人,组成矿级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其中:业主1人,正副矿长各5人,技术负责人由其中一名副矿长兼任。设有专职安全副矿长。职能部门有:工会、矿办公室、生产技术科、通风安全科、机电运输科、后勤供销科、井口调度室、采煤队、掘进队等9个职能科、队组成矿井的二级管理机构。全矿现有职工236人,其中管理人员28人,全体职工均与矿方签订有劳动用工合同,新工人上岗前进行过相关知识培训合格后才准上岗。全矿配有各类矿山工程技术人员7人,其中:助理工程师2人,大专学历2人,技术员3人。经有资格单位培训合格取得特种作业资格证书28人。

2.2 矿井自然条件

2.2.1 矿区地形地貌及气候

本矿区内总体地形为东高西低,矿区南东侧最高海拨1432米,最低为矿区的北西侧涵泥沟沟谷海拨1037米,相对高差约400米;在靠近山顶局部地段地形陡峭,沿山坡宽缓地带有少量的耕地,其余均为山坡,仅有少量旱地,大多为荒坡荒地,植被较发育,多为灌木丛和树木。

矿区内地表无大型的水体存在,仅有在矿区的两侧有多条呈北西~南东向的季节性溪沟,汇入东侧的季节性溪沟灰水池,在黑水电站流入符汶河;途径峨眉山市及符溪、苏稽等镇最后汇入岷江。矿山主水源地为山间泉水;矿山距水源地距离:600m,供水条件满足;矿山主要利用农网供电,距离:约4000米,供电条件满足。

本区气候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温湿多雨,最高气温35℃左右,最低为零下1-2℃,1-2月可积雪,一般十天内可溶化。区内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约1593.8毫米;日最大降雨量181.8毫米(1984年8月2日),年降雨日数可达188天(1984年);年蒸发明约600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80%;年日照总时均在1000小时以下。主要是西北及东南风,风力最大达8级,夏日晴天中午常有4-5级风。雷暴期一般在4-9月。雨量最大多在6-9月,占年降水总量的78%。矿山全年均可开展采矿工作,暴雨期间对矿山公路有一定影响。

2.2.2 矿井水文地质条件

本矿区位于四川盆地与西部山区的接合部位,拟申请扩大矿区范围内最高标高1432米,最低标高1037米,相对高差约400米,属中高山区。

矿区总体地形为东高西低,在主井口东侧有一呈近南北向的季节性溪沟灰水池自北向南从矿区外的东侧经过,在黑水电站汇入符汶河,最终流入岷江,灰水池为季节性河流,下时为干沟,水量大小随季节的变化而变

化,矿区内地表无大型天然水体。

井田含煤岩系由砂岩,粉砂岩夹页岩或泥岩组,前者是矿区的主要的含水层和透水层,后者为阻水层,地下水主要为层间裂隙水类型,大气降水补给。目前平坑开采,自然排水条件好。据本次调查,矿坑充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和上部的含水层水,在坑道中,涌水基本来自煤层顶板和东侧的采空间。煤层之下的穿脉坑道以裂隙滴水为主;沿脉平巷有滴水和股流,靠近采空区段为股流,其它地段为滴水;开采工作面为滴水或无水;其中:2004年+1000米段矿坑最大涌水量600m3/d,最小涌水量480m3/d;2005年+961米中段矿坑最大涌水量624m3/d,最小涌水量528m3/d;2006年+925米中段矿坑最大涌水量636m3/d,最小涌水量547.2m3/d。说明该矿床的充水现象不严重;由于风井处回风巷距地表较近,并且岩石裂隙发育,每年的7-9月矿坑涌水量较大,其余月份较小,充分说明,雨季地表水大量通过采空区渗透进入巷内,使矿坑水量增大,并有随季节变化明显的特征。但矿山已对该渗水地段进行了治理,目前矿井内充水量较稳定。矿坑充水因素为碎屑岩类裂隙水,老空水和断裂破碎带水。岩石的含水性和透水性较好,特别是断裂发育增加了透水的可能性,因此随着矿井的不断延深,排水工作量将加大,要随时观察地下水的变化规律,在施工井巷或采掘工程中,要注意破碎带、老采空区附近的水文地质情况的观察、记录,在开采下山煤层,特别在靠近断裂破碎带,老窑分布区时,应提前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预防突水现象的发生,保证矿山安全生产。矿山水文地质条件属中等复杂类型。

2.2.3 K7煤层赋存情况

本矿井开采K7煤层,赋存于香溪群第二组第四段(J1X24)上部,煤

层总体走向南北向、倾向西,倾角为15°—50°,由南至北逐渐变陡。该煤层属结构复杂的复合煤层,在采矿权属范围内煤层厚度0.6-0.8m,平均厚度0.7m。

2.2.4 瓦斯

据2007年乐山市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瓦斯等级鉴定,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22m3/min,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6.95m3/T,属低瓦斯矿井。

2.2.5 煤尘

煤尘:据2003年12月4日煤炭科学研究院重庆分院的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905m水平K7煤层煤尘爆炸指数为14.96%,煤尘无爆炸危险。

2.2.6 煤的自然倾向

煤的自然倾向:据2003年12月4日煤炭科学研究院重庆分院的煤炭自燃倾向性等级鉴定报告;+905m水平K7煤层的自燃倾向等级为三类,属不易自燃煤层。

矿井不存在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冲击地压及地热等自然灾害。

2.3 本矿区周围老窑分布情况

2.3.1 北翼边界同采K7煤层邻矿有:

梨坪煤矿,主井口标高+1095m ,平硐上山开拓;丁木槽煤矿,主井口标高+1041m,平硐上山开拓;郑湾煤矿又名劳武煤矿,主井口标高+970m,平硐上山开拓。目前除丁木槽煤矿接管劳武煤矿,在主平硐组织采掘活动外,其余矿井都在2000年前关闭。由于都是平硐上山开拓,矿坑水通过平硐自流出地表,不可能储存静储量水。而本矿在开采过程中从未揭穿过上述老窑采空区,因而本矿北翼采区不受老窑积水威胁。

2.3.2 南翼老窑分布情况:

在南翼边界同采K7煤层邻矿有:关地沟煤矿,主井口标高+1045m,平硐暗斜井开拓,2003年前关闭;江屋基煤矿,主井口标高+1173m,平硐暗斜开拓,2006年被整合煤矿,目前未启封。

关地沟下山有较大静储量老空积水,2007年10月,本矿在7115巷向上探穿老空积水,安全排放5000余立方米积水。目前关地沟下山废巷无积水存在。江屋基下山老空区与本矿边界相距200余米,只要不越界开采,就不会受老窑积水威胁。

2.4 矿井生产系统

2.4.1 矿井开拓、开采

矿井采用平硐轨道下山开拓方式,主平硐井口标高+1063m,主平硐长580m。南翼回风平硐标高+1133.30m,井硐长280m。北翼回风平硐标高+1109.19m,井硐长60m。矿井为二级斜井提升:第一级提升,即+1069m 轨道下山布置在主平硐以北,斜长150m,坡度24°;第二级提升,即:+1012m轨道下山布置在第一级提升轨道下山以南,斜长246m,坡度15°,担负煤(矸)的提升和通风。

矿井沿煤层作下山开采,即在采区中央沿煤层倾向布置下山,在下山两翼布置采煤工作面。

矿井现有945m高程的7118平巷布置1个残采煤工作面。在南翼7117巷和7115巷布置2台掘进工作面和一台7117回采工作面。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采煤法,手镐落煤、搪瓷溜槽运输、带冒摩擦式金属支柱支护,排距1.0m、柱距0.9m。采用三、四排控顶、最小控距3m,最大控顶距4m,局部充填法管理顶板。

主要运输平巷沿煤层走向布置半煤巷,巷道支护采用碹块半园拱花碹支护,掘进过程中采用金属前探梁作临时支护。

2.4.2 矿井通风

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对角抽出式通风,主井井硐标高+1063m,断面4.3m2,主平硐长580m。南翼回风井井口标高+1133.30m ,断面3.0m2,井硐长280m,北翼回风平硐标高+1109.19,断面3m2,井硐长60m 。

通风路线为:新风→主平硐→第一级轨道下山→第二级轨道下山7117巷岔口处分两股风流进入南北采区。

北翼通风路线为:

二轨道下山落平处→7118巷→通过局部通风机→风筒→7118残采工作面→7118巷→7118人行斜巷→7114巷→北翼回风上山→北翼回风平硐→地面。

南翼通风路线为:一股新风沿二轨道下山→7119巷→7119人行斜巷→7117巷→7117人行斜巷岔口处与二轨道下山7117巷岔口处另一股进风汇合后→7117回采工作面→7115巷→7115人行斜巷→南翼回风上山→南翼回风平巷→南翼回风平硐→地面。

本矿南北两翼回风井各安装了两台ZT60-40N11型轴流式风机作为主要通风机,一台备用。主要通风机额定风量为750-1150m3/min,静压为650-1250Pa,功率22KW。矿井总进风量为855m3/min。其中:南翼总回风量为660m3/min,北翼总回风量为226m3/min。能满足矿井实际生产的需要。掘进工作面使用局部通风机型号为:YBT-5.5型功率,局部通风机配φ400mm风筒压入式通风。

2.4.3 矿井供电及通讯

本矿目前为双回路电源线路供电,第1路电源取用峨眉供电局吴河变电站吴河——木瓜LGJ50mm210KV高压架空线路入矿。第2路电源取用于峨眉供电局川杨变电站郑湾——木瓜LGJ50mm210kv高压架空线路入矿。安装2台型号分别为KS9-250/10和S7-160/10普通变压器。高压配电为10KV进线作联接线各经1组跌落式开关直接接入变压器。低压380V 出线直接输入配电房。KS9-250/10为中性点不接地变压器,专为井下生产提供电源。380V线经配电房以2回型号分别为UP×50mm2和UP×75mm2趟电缆向井下各采区设备供电。S7-160/10为地面生产系统及生活设施提供电源。

当任一供电线路停电后,通过井口配电房立即转换到另一线路供电源上,保持矿井连续供电。

通讯:本矿井采、掘工作面附近,斜井提升上、下车场、水泵房均安装有KTH型矿用本质安全型电话机与井口调度室通讯联络,对外采用有线固定台式电话和无结通讯联系。

2.4.4 运输、提升

矿井运输系统,通过多年更换设备和投入资金的改造,巷道断面2.2m ×2.2m,半园拱,主平硐采用600mm轨距,12kg/m钢轨,1吨V型侧卸式矿车用2.5T蓄电池电机车运出井口煤仓。其余中转环节及平巷同样轨距、轨型,人力推车。

矿井提升系统采用2级串车提升。第一级轨道下山长150m,坡度24°,第二级轨道下山长246m,坡度15°,都采用600mm轨距15kg/m钢轨,2台提升绞车分别为JYB-4×1.25型绞车,电机功率为55kw和TJ-1型单筒调速提升绞车,电机功率为45kw。2台绞车配有过卷保护、深度指示器、

失效保护、电磁保险刹等装置。使用φ21.5mm钢绳。分别一次提升4辆矿车。2级轨道下山都安装了一坡三挡和声光信号,上、下车场均设有安全躲洞。并严格执行提升运输的管理制度。

2.4.5 矿井排水

本矿井分别在一、二级轨道下山落平点设置1、2水仓。2号水仓位于第二级轨道下山落平点,水仓容量120m3,安装3台D46-30×5型水泵,杨程150m,功率30KW,流量43m3/h,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一台简修,管道直径100mm两趟,水排至1号水仓;1号水仓位于第一级轨道下山落平点,水仓容量120m3,安装3台D46-30×5型水泵,杨程150m,功率37kw,流量46m3/h,一台工作,两台备用,铺设3趟100mm 水管,水排至+1069主平硐水沟,自流出井,完全可满足井下排水要求。

2.4.6 矿井监测监控系统

我矿虽是低瓦斯矿井,但在通风瓦斯上按高瓦斯矿井进行管理。矿井安设了KJ78煤矿安全生产监测监控系统,分别对各作业地点、进、回风巷安设了瓦斯、风速、开停等传感器,随时监控瓦斯、风速、局部通风机的变化情况。同时还安装了风电闭锁和甲烷断电仪。除此之外,各个采、掘作业点还配备一名专职瓦检工盯着各作业通风、瓦斯变化情况,跟班作业,严格执行“一炮三检、三人连锁放炮”制,一旦有瓦斯超限现象立即撤人停电,确保工人生命安全和财产不受损失。

2.4.7 矿井涌水危险性分析

矿井在生产过程中,各种类型的地下水进入采掘工作面的过程称为矿井涌水。矿井涌水形式一般有两种,一是缓慢的涌水,可以人为控制、排出,危害性小;二是突然涌水,水量大,来势猛,故称矿井突水,危害性极大,当矿井涌水超过正常排水能力时,就会发生水灾,水灾的危害性极大,不仅可能淹没工作面,巷道,甚至可能淹没整个矿井,造成伤亡事故。

第三章组织机构及职责

3.1 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指挥部机构框架图):

指挥部(矿长)

现场抢险指挥部常务指挥长

(生产副矿长)后勤保障和善后处

理指挥长

(业主)

营救人员技术作战

计划组长

(技术负责人)

协助事故调查组长

(安全副矿长、工

会)

井口高度室后勤保障科生产技术科通风

灾区救援组物质供应组后勤保障组善后处理组警戒保卫组

3.2 指挥机构及职责

3.2.1 应急救援指挥部

企业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由矿长担任,成员由业主、生产副矿长、安全副矿长、工会、技术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和采掘、通风安全、机电运输、物资供应部、后勤管理等部门人员组成。

矿井发生重大水灾事故后,矿长、技术负责人和其他领导必须立即赶到救灾指挥现场,组织抢救,矿长是负责处置事故指挥者。在矿长未到前,由值班矿长负责指挥。

各有关人员在处理灾害事故中的任务和职责:

(1)矿长:是处置事故指挥者,在副矿长技术负责人的协助下,制定营救人员和处理事故的作战计划。

(2)技术负责人:是矿长处理事故的第一助手,在矿长领导下组织制定营救人员和处理事故的作战计划。

(3)业主:根据营救人员和处理事故作战计划,负责组织为处理事故所必须的资金,及时调集救灾所必须的设备材料。

(4)副矿长:根据营救人员和处理事故作战计划,负责组织处理事故所必须的身体强状,有丰富抢救经验工人待命。

3.2.2 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及职责

应用救援指挥部下设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应急救援指挥部的具体事务工作。办公室设在井口调度室,主任由业主或由业主授权副矿长、技术负责人兼任,副主任由相关副矿长、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成员由各部门负责人员共同组成。

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的主要职责是:

(1)负责应急救援指挥工作的综合协调和管理,根据事故灾难情况和救援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向企业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

(2)与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保持联系,传达企业应急救援指挥部的命令。

(3)调动矿山应急救援力量,调配矿山应急救援资源。

(4)提供技术支持,组织矿山应急救援技术组参加救援工作,协调矿山医疗救护工作。

(5)调用矿山应急救援基础资料与信息。

(6)矿山事故扩大或专业领域救援力量,资源不足时,协调相关救援力量及设备增援。

(7)完成企业应急救援指挥部交办的其它事项。

3.2.3 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及职责

事故现场成立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由采掘队长和救护队组成,主要负责指挥井下现场抢救工作,及时处理各种安全生产事故,设以下专业小组:

(1)抢险救灾组:由矿山救护队和企业应急救援指挥部紧急调集的有关单位人员组成,具体负责实施现场抢险指挥部制定的抢险救灾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

(2)技术专家组:由与煤矿有关的技术专家和企业技术负责人组成。主要研究制定抢救技术方案和措施,解决事故抢救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3)物资供应组:主要保证抢险救灾物质和设备的及时调度和供应。

(4)警戒保卫组:主要负责事故现场警戒、人员疏散、治安及交通

秩序维持等工作。

(5)医疗救护组:主要负责对受伤人员的医疗救护。

(6)后勤保障组:主要负责车辆调度后勤保障工作。

(7)善后处理组:负责伤亡人员家属的安抚和补偿等善后处理事宜。

第四章预防与预警

4.1 危险源监控

加强矿井涌水的日常监测监控,建立由水泵司机进行观测水仓水位法的水文数据记录,发现涌水量突然增大,要立即报告井口调度室。

4.2 预警行动

根据水泵司机预报和预测结果,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对安全生产事故采取以下措施:

(1)下达预警指令。

(2)及时发布和传递预警信息,提出相关整改要求。

(3)根据事态发展的情况,采取防范控制措施,做好相应的应急准备。

4.3 信息报告与处置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发现事故的第一人应立即报告井口调度室,井口调度室应立即通知企业应急救援指挥部指挥长,得到指挥长批准后,迅速通知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和相关单位负责人。

指挥长接到事故报告后,应于1小时内分别向黄湾乡政府、峨眉山市安监局报告,报告事故应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事故已经造成或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正采取的救援措施。

第五章应急响应

5.1 预警级别划分

按事故严重程度和类别分为四级,分级方法及预警颜色如下:

Ⅳ级:可能死亡1-2人的一般事故,预警颜色为蓝色;

Ⅲ级:可能死亡3-9人的重大事故,预警颜色为黄色;

Ⅱ级:可能死亡10-29人的特大事故,预警颜色为橙色;

Ⅰ级:可能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事故,预警颜色为红色。

5.2 分级响应程序

5.2.1 如果预警级别为Ⅳ级,即发生一般事故,启动应急救援预案,指挥机构为企业应急救援指挥部,配合上级指挥机构,负责事故的抢险,善后等全部工作。

5.2.2 如果预警级别为I、II、III级,即可能发生3人以上事故,启动应急救援预案,上级指挥机构为企业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本企业主要负责事故的抢险救灾指挥工作,其余工作按上级指挥机构协调意见执行。

5.3 紧急处理

5.3.1 现场人员应可能采限措施进行抢救和堵水,防止事故扩大,如果水势凶猛,情况危险,无法处理,凡受到威胁所有区域的人员必须按人往高处走的原则,尽可有避免进入独头上山,在本班长的组织与带领下,按作业规程,安全措施或指挥部确定的路线撤到上一水平或地面。

5.3.2 如果人员被堵在独头上山内,人员要耐心等待救援。地面立即采取最佳方案进行施救。

第六章培训与演练

在本预案批准后一个月内,由应急救援指挥部组织各级指挥员、救援

队员和工人进行培训和演练。

6.1 由应急救援指挥部各级指挥员对本预案进行为期1天的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否则必须进行再培训。

培训合格后按程序进行演练,主要采取桌面演练的形式。卓面演练指由应急组织的代表或关键岗位的人员参加,按照应急预案及其标准工作程序讨论紧急情况时应采取的演练活动。其主要特点是对演练情景进行口头演练,通常在会议室内举行。主要目的是锻炼参演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应急组织相互协作和职责划分的问题,以后每年进行一次演练。

6.2 救援队除进行日常的训练外,每半年进行一次模拟实战演习,主要演习内容重点对水灾来临之时现场处置与救人和撤退路线。

第七章保障措施

7.1 通信与信息保障

7.1.1 应急救援指挥部所有指挥长、副指挥长、成员等保证手机24小时开机。

7.1.2 井口调度室负责井下程控电话系统,保证与各个作业联系,确保畅通。

7.2 应急队伍保障,全矿所有管理人员、班组长35人,乐山市救护队、八益煤业有限公司业余救护队。

7.3 交通运输,业主要经常保持2辆小车和一辆大货车在矿上,一旦应急救援预案启动,所有应急车辆立即进入待令状态。

第八章应急救援机构名单

峨眉山市净水双沟煤矿突水应急预案处置人员名单

市煤监局办公室电话:5522263

市煤监局安一股电话:5523749

姓 名 职 务

职 责 联系电话 双沟煤矿办公室

0833-******* 范章银

业 主 负责物资和资金保障 135******** 李海清

矿 长 现场全权指挥 135******** 王明富

副矿长 现场抢救负责 135******** 沈希俸

技术负责人 负责现场抢救技术工作 136******** 范永红

后勤保障科长 负责后勤物资供应 136********

张位友

万有华

苟 斌

采煤队长 采煤队长 通风科长 负责抢险工作 沈六好

杨林森

掘进队长 掘进队长 负责抢险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