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位置效应

系列位置效应
系列位置效应

系列位置效应

摘要根据信息被编码处理方式及信息从输入到提取所经过的间隔不同,可把记忆分成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种系统。短时记忆又称操作记忆,指信息一次呈现后,在头脑中储存不超过一分钟的记忆。长时记忆指一分钟以上甚至持续终身的记忆,是短时记忆经过加工和重复的结果。三个系统的流程如下:外界刺激引起感觉,形成感觉记忆;若加以注意,就进入短时记忆;若对短时记忆中的信息不及时复述,便会遗忘,若复述便转入长时记忆储存,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提取出来。研究发现,学习材料在系列中的位置对记忆效果有影响,称为系列位置效应,即顺序学习一组材料,其中每个项目学会的快慢以及记忆的巩固程度都与这个项目在系列中的位置有关。系列位置效应是短时记忆存在的重要证据之一。以识记量为纵坐标,以项目所在位置为横坐标,可绘出系列位置曲线。

关键词系列位置效应首因效应近因效应

1引言

1.1概念

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记忆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它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识记(或认知)就是通常所说的“记住”,保持(或保留)就是巩固已获得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再认或回忆就是在不同情况下恢复过去经验的过程。在记忆过程中,这三个环节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没有识记就谈不上对经验的保持;没有识记和保持就不可能对经历过的事物再认和回忆。因此,识记和保持是再认和回忆的前提,再认和回忆又是识记和保持的结果,并能进一步巩固和加强识记和保持。

自从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在1885 年发表他的实验报告后,记忆就成为心理学中实验研究最多的领域之一。艾宾浩斯以后,自20 世纪20年代起到50 年代的三十余年,是行为主义的盛行期,行为主义坚持以动物研究为主,故以人为对象的记忆心理研究受到了影响。这种影响的结果不仅是研究内容方

面受到限制,而且实际进行研究的数量也非常有限。

尽管有这样的曲折,整个记忆研究工作并没有中断。在记忆心理研究工作演进的过程中,除这段缓慢发展的时期外,更多的研究在内容上表现出螺旋上升的特点,即从早期的“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研究再回到更深入的“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的研究阶段。在后一阶段中,由于研究者使用了新的方法,又开辟出“瞬时记忆”的研究领域,从而使当今关于人类记忆的研究工作呈现出新、旧方法并用,新、旧理论互补,研究成果日新月异,众多学科相互影响的崭新局面。

从艾宾浩斯发明节省法以来,记忆与学习的研究方法发展迅速。传统上对记忆和学习的研究,都是以评价学习和记忆的结果——新知识的保持——为核心的。从具体方法上,

这种评价又能分为两类:回忆法和再认法。本实验采用的是回忆法中的自由回忆。

自由回忆任务的程序恨简单,先呈现一系列项目让被试尽可能地记住。与系列回忆不同的是,在这里被试无须回忆呈现顺序,只要能够回忆出呈现过的材料即可。

经过研究,人们普遍认识到自由回忆也遵循某些规律。

首先,人们在自由回忆过程中会采用一定的策略来帮助学习和记忆。如:复述第一个项目以增强记忆;测验中,在最后呈现的项目快从记忆中消失之前先快速地将之报告出来。通过复述可以增强学习和记忆,这同时也意味着人们在有意识地进行学习和记忆。

其次,人们还试图对此表中的项目进行组织,重新排序以促进提取,并使自由回忆的顺序表现出一定的结构。例如,当实验者以完全随机的方式向被试呈现四类名词(如动物、人名、职业名、蔬菜名)时,被试的回忆是按群集分类的(Bousfield,1953)

最后,尽管在自由回忆中,被试可以以任意的顺序回忆单词,但仍可以发现实验中存在系列位置效应。

再次,人们倾向于把呈现给被试的词语进行加工再记忆,比如,把单字组成词语来记忆,也能增加记忆的量和效果。

系列位置效应是在学习一系列内容后,学习者对记忆材料的掌握情况与材料呈现时所在位置有关。最早研究系列位置效应的是艾宾浩斯,他用一系列无意义音节作为学习材料,通过实验研究发现,材料开始部分最易学,容易回忆称为首因效应,最后呈现的材料也容易回忆,遗忘最少称为近因效应,而渐近线指曲线的中间部分回忆最差。首因效应是指决定第一印象的形成最先出现的中心性格特点所具有的技能效果,近因效应是指新出现的刺激物对印象形成的心理效果。

影响系列位置效应的因素还有学习方式、材料呈现的时间、材料的长度和回忆方式等。

根据系列位置效应的特点,可对学习记忆行为有一定的启示性作用,在学习记忆时,应注意材料的系列位置效应,对材料的中间加强复习,可以增强记忆效果。

2方法与程序:

本实验可以研究单字学习中的系列位置效应。共100个汉字,从低频到高频均有,分为五组,每组20个。从第一组到第五组,每组汉字笔画逐渐增多。

实验分4种情况,即1秒立即回忆,2秒立即回忆,1秒延迟回忆,2秒延迟回忆。(由于时间问题,只做了前三种,即:1秒立即回忆,2秒立即回忆,1秒延迟回忆)1秒和2秒是指识记时每个汉字的呈现时间;立即与延迟是指识记完一组后,是立即自由回忆还是进行一会儿倒减3分心干扰后再回忆,可选择其中一种。

被试学完每一组汉字后,按要求回忆,输入到对应的输入框中。

实验时一共要学5组,学完之后,屏幕上将给出系列位置曲线。

2.1 实验数据

2.1.1详细反应:

组号:1秒立即回忆

呈现的序列:

币广仁丰门小压夫尺亢丸分无干午土本计久仑档闻崖原般倍请乘即真厘兼前省阅难尝凯叙免帮经架纺划间栽待项仰纳剪柜临利该括级套辟描耐规到沿纲挨距偶缓渡康途擎排取隶栏徒抬整撩盏舒毫储禁幕禄畅辑铺群裹蔬垫搜瑚镶辗被试的输入:

币毕小美广丰

档免凯前偿阅乘崖

帮级间套划辟

抬徒隶

辗禄盏整改

组号:1秒延迟回忆

呈现的序列:

门小午广丰土久币亢仑丸干分本仁计尺压夫无凯尝倍省兼般阅崖真前原即厘乘难免请叙闻档仰临帮纺栽架柜级利纳辟项待间划括经剪套该描规隶栏距康挨排途渡偶沿纲取徒到擎缓抬耐毫舒撩群禄储整镶畅盏垫幕瑚搜裹铺蔬禁辗辑被试的输入:

门小广禄币土

凯前厘即兼省免般

仰该帮剪栽划经尝间

纲规途隶描待

铺镶辗盏整垫

组号:2秒立即回忆

呈现的序列:

压币土干仑门夫本午无广尺小计亢分仁丰久丸免原凯即尝兼闻崖请叙真乘厘省般难倍档前阅栽括划待经套辟仰架项临利纳柜剪纺帮该级间距规徒隶挨纲到沿耐抬康渡偶途缓描排取栏擎舒整裹禄盏幕搜铺镶毫撩畅蔬辗辑群垫禁储瑚被试的输入:

丸压币干土广小

前阅崖档倍闻凯难

该间栽划括仰待经

排栏擎

舒畅幕整厘撩盏套铺镶

2.1.2系列位置曲线

图一:1s立即

图二:1S延时

图三:2S立即

图四:三种反应时所对应的系列位置曲线

表一:三种反应时对应位置回答正确个数

组别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S立即 4 1 2 1 1 2 0 1 1 0 0 0 1 0 1 0 1 2 2 4 2S立即 3 3 3 2 2 1 1 3 1 0 2 1 1 0 0 1 2 2 2 4 1S延时 4 2 2 2 2 2 1 2 1 2 1 1 2 1 1 2 1 1 1 1

3讨论

由图一与图三的数据可看出立即回忆表现出明显的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中间部分回忆较差;由图二的数据可以看出延时性回忆表现出首因效应,中间和后部分记忆效果无明显差异,但较之前的记忆效果明显下降。可能是因为在延时回忆实验中,在刺激词后进行了一会儿的减3实验对回忆起到了干扰作用,近因效应表现为减3实验,只不过此处的近因效应不是我们所想要的,而首因效应则表现为对开始部分刺激词的记忆。

由图一与图三的数据同时还可以看出,图三的记忆效果比图一的记忆效果好,即2S 立即回忆比1S立即回忆记忆效果好,可能的原因是,一、记忆时间长,超过1S的记忆经过加工会进入长时记忆系统;二、被试在刺激词停留时间内进行了语义加工,比如把刺激词进行了组词或者把相近的几个词进行了片段加工,增加了记忆的量。

由图一和图二的数据可以看出,1S立即回忆比1S延时回忆记忆效果好,可能的原因是,在1S立即回忆实验中,前端的字进入长时记忆系统,后面的处于短时记忆系统,被试较快提取,而1S延时回忆中和1S 立即回忆在前端无明显差异,在后部分比1S 立即回忆较差,可能是受到了延时回忆后面的“减3”实验的干扰,干扰了后部分的刺激词的记忆。

由图二和图三的数据可以看出,由于加工时间的不同和延时反应中的干扰作用,2S 立即回忆优于1S延时回忆。

4实验中无关变量分析

4.1环境因素

在实验中可能由于环境中的噪音干扰了被试的记忆效果,所以在实验时,要尽量保持实验环境的安静性。

由于实验结果要输入电脑,就涉及要打字,在打字时的汉语拼音和在查找对应汉字时,记忆效果会受到这两者的干扰。

4.2被试因素

记忆效果也会受到被试习惯用的输入法和打字速度的影响。

5结论

在1S立即回忆和2S立即回忆中表现出了明显的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1S立即回忆比1S延时回忆记忆效果好,2S立即回忆比1S立即回忆和延时回忆都要好;实验中的干扰因素对记忆有明显的影响。

6参考文献

[彭聃龄. 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2011.1重印),3版 236-238.]

[杨博民(1989).心理实验纲要. 北京大学出版社, 310-314.]

[吴艳红, 朱滢. 自由回忆和线索回忆中的系列位置效应. 心理科学, 1997, 20(3), 217-221.] [孙洪明,记忆的相关研究及应用.廊坊市卫生学校,2005.]

[刘爱伦,周丽华.首因效应向近因效应转换的实验研究.心理科学,2002

第25卷第6期.]

[詹启生,俞智慧.两种效应在不同情境下作用的比较.南昌: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第8卷.第3期.]

法拉第效应实验报告

法拉第效应 一.实验目的 1.初步了解法拉第效应的经典理论。 2.初步掌握进行磁光测量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1.法拉第效应 实验表明,偏振面的磁致偏转可以这样定量描述:当磁场不是很强时,振动面旋转的角度F θ与光波在介质中走过的路程l 及介质中的磁感应强度在光的传播方向上的分量H B 成正比,这个规律又叫法拉第一费尔得定律,即 F H VB l θ= ()1 比例系数V 由物质和工作波长决定,表征着物质的磁光特性,这个系数称为费尔得常数,它与光频和温度有关。几乎所有的物质都有法拉第效应,但一般都很不显著。不同物质的振动面旋转的方向可能不同。一般规定:旋转方向与产生磁场的螺线管中电流方向一致的,叫正旋(0V >)反之叫负旋(0V <)。 法拉第效应与自然旋光不同,在法拉第效应中,对于给定的物质,偏振面相对于实验室坐标的旋转方向,只由B 的方向决定和光的传播方向无关,这个光学过程是不可逆的。光线往返一周,旋光角将倍增。而自然旋光则是可逆的,光线往返一周,累积旋光角为零。与自然旋光类似,法拉第效应也有色散。含有三价稀土离子的玻璃,费尔德常数可近似表示为: ()1 22t V K λλ-=- ()2 这里K 是透射光波长t λ,有效的电偶极矩阵元,温度和浓度等物理量的函数,但是与入射波长λ无关。这种V 值随波长而变的现象称为旋光色散。 2.法拉第效应的经典理论 从光波在介质中传播的图像看,法拉第效应可以这样理解:一束平行于磁场方向传播的平面偏振光,可以看作是两柬等幅的左旋和右旋偏振光的叠加,左旋和右旋是相对于磁场方向而言的。介质中受原子核束缚的电子在人射光的两旋转电矢量作用下,作稳态的圆周运动。在与电子轨道平面相垂直的方向上加一个磁场B ,则在电子上将引起径向力M F ,力的方向决定于光的旋转方向和磁场方向。因此,电子所受的总径向力可以有两个不同的值。轨道半径

系列位置效应实验报告

系列位置效应 张心语 2 重复测量的实验设计,自由回忆的范式。选取14名同学作为被试,摘要实验采用2 通过实验,来探究汉语的首因效应来自LTS,而近因效应来自STS。实验假设为实验假设:(1)词表数越多,首因效应、渐近线相对就低,但近因效应不受影响;(2)有干扰作业的实验处理下,首因效应和渐近线不受影响。实验结果由系列位置曲线图说明并证实了假设。关键词首因效应;近因效应;系列位置曲线;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1引言 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杨治良,无日期)。最早詹姆斯(1890年)提出将记忆区分为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他的两个因素的理论称为双重记忆理论,在自由回忆的实验中得到了证明其的证据(黄希庭,2007)。其中,系列位置曲线能够清晰的表明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但是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如何作区分,也成为心理学家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系列位置效应是指识记一系列项目时,项目在系列中的位置对记忆效果的影响(吴艳红,朱滢,1999)。记忆的系列位置效应的测量主要有系列回忆和自由回忆两种方法,如果被试不拘顺序,按照自己的意愿回忆,称为自由回忆。默尔达克(19 6 2年)采用自由回忆来测量人类的记忆,发现被试对一系列学习项目中每个项目的记忆优劣,与该项目在系列中呈现的先后顺序位置有关(黄一宁,1996)。系列位置效应包含两种成分: 一种是最先呈现的材料在回忆时优于中间的材料, 较易被回忆, 遗忘较少, 称之为首因效应; 另一种是最后呈现的材料被提取的可能性最大, 最易被回忆, 遗忘最少, 称之为近因效应(程灶火,王力,2003)。根据双重记忆理论的解释,假设短时记忆为空,开头的词进入时极可能得到大量的复述而进入长时记忆,也就是说从开头到中间位置上的那些单词是从长时记忆中回忆出来的。离词表结束位置越近的单词进入短时记忆的概率越高,因而回忆率就增加了,因为短时记忆中的单词是可以完全回忆出来的,这就产生了近因效应(黄希庭)。 区分长时记忆与短时记忆的证据来自于Postman 和Phillips 的实验(1965),他们的实验重点在于干扰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的过程。干扰说是采用顺摄抑制(干扰)及倒摄抑制(干扰)的机制来说明系列位置效应,认为学习者在学习一系列的项目后,在自由回忆系列中的每一个项目时,都会受到其他项目的干扰作用。占系列首位的儿个项目,不受顺摄干扰,只受到随后项目的倒摄干扰。占系列最后的几个项目,不受倒摄干扰,只受到先前项目的顺摄

记忆中的系列位置效应现象

记忆中的系列位置效应现象 摘要本次实验是为了验证记忆中的系列位置效应现象,采用了自由回忆法和组内设计的实验设 计类型。共17名被试,每个被试分别记忆17个位置上的不同汉字。根据每个位置再现的正确率, 得到了被试对字单中的头几个字再现好,字单中部的项目再现不好,最后几个项目再现得也很好 的结论。验证了记忆中的系列位置效应现象。 关键词自由回忆法两种过程记忆理论前摄抑制倒摄抑制 1前言 系列位置效应是指在系列学习中,在一系列处于不同位置的记忆材料回忆效果不同;系列位置效应就是这种接近开头和末尾的记忆材料的记忆效果好于中间部分的记忆效果的趋势。其开头和结尾记忆效果较好,分别叫首位效应和近因效应,而其效果较差的中间部分称为渐近部分。系列位置效应一般在自由回忆中出现,是两种过程记忆理论的重要证据。系列位置效应的结果,以系列位置为x轴,正确再现的百分数为y轴,则可形成一个U形的曲线,叫系列位置曲线。 1962年,加拿大学者墨多克作过一次有趣的实验,他向被试呈现一系列无关联的词,如“肥皂、氧、枫树、蜘蛛、雏菊、啤酒、舞蹈、雪茄烟、火星、山、炸弹、手指、椅子、木偶”等,以每秒出现一个的速度呈现完毕,让被试以任意顺序自由回忆。结果发现,回忆的效果于字词在原呈现系列中所处的位置密切相关。在系列的开始部分和末尾部分的单词更容易回忆。根据实验结果所画出的两头高中间低的曲线,被心理学家们叫做“系列位置曲线”,这种现象也被称之为“系列位置效应”。 持两重记忆理论的心理学家认为,实验中词表系列开始部分有较多的复述机会而进入长时记忆系统,回忆时是从长时记忆系统中提取的;而末尾部分因刚刚学习过还来不及复述,是进入短时记忆中的,仍保持在人当前意识中,因此,更易于再现;记忆效果最差不在正中,而在中间稍偏右。弗勾尔脱认为这可能是由于中间偏右的项目受前面来的抑制较多,所以联系已经很弱了,从而更易受后面来的抑制的影响所造成。 本次的实验目的是为了验证记忆中的系列位置效应现象。但此次实验中还会加入对短时记忆的记忆容量的研究。在统计实验数据时,求出被试记忆的平均成绩,即短时记忆的容量,我们认为这次记忆的平均成绩应该为7±2个单字。 我们做这项实验也希望运用实验的结论更好的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帮助老师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2方法 2.1被试 本次实验共17名被试。男女都有,年龄在20岁左右,大学文化程度。无相关实验经历,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正常。 2.2实验材料 17张长7㎝宽5.7㎝的高频汉字的卡片,笔画在5-9之间,字与字之间低联想值。17个汉字如下 府,拔,培,呈,则,别,括,沉,枯,奈,切,应,纪,持,价,务,观

系列位置效应

系列位置效应 系列位置效应是在学习一系列内容后,学习者对记忆材料的掌握情况与材料呈现时所在位置有关。最早研究系列位置效应的是 H·Ebbinghaus,他用一系列无意义音节作为学习材料,通过实验研究发现,材料开始部分最易学,容易回忆称为首因效应,最后呈现的材料也容易回忆,遗忘最少称为近因效应,而中间偏后部分最难学。影响系列位置效应的因素还有学习方式、材料呈现的时间、材料的长度和回忆方式等。 一、目的 1.通过对汉字学习材料的识记,验证系列位置效应。 2.比较延迟时间对系列位置效应有无影响。学习绘制不同形式的各种曲线。二、仪器与材料 1.仪器:PsyTech-EP2009型心理实验台。 2.材料:彼此无关联的汉字 6组,每组10-20个可选,词频相近,笔画相同(参照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1988年颁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 三、方法 1.首先将全体被试分为两组,一组做立即回忆,另一组做延迟回忆(2秒或自定义)。 2. 双击桌面“心仪心理实验平台”图标,弹出登录窗口。对首次登录者请先注册 用户;对已做过实验者用已有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双击“电脑实验”,打开 PsyTech-EP2009型心理实验台主界面。选中左侧实验列表中的“系列位置效应”,右边呈现实验说明。单击“进入实验”弹出“指导语”窗口。实验者可进行参数设置(或使用默认值)等,也可以单击“开始实验”按钮直接进行实验。 3.指导语是: 这是一个有关记忆的实验。实验开始后屏幕将连续逐个呈现一系列汉字,请你认真用心记。呈现完一组汉字后,要求你回忆并用计算机键盘在文本框中连续输入刚才识记过的汉字(可以不考虑呈现的先后顺序),输入完毕点“确定”。输入汉字前可以先选择输入法并使光标在文本框中跳动。实验将呈现多组汉字。 在你明白了操作要求后,请点击下面的“开始实验”按钮开始。 4.参数设置中若选“立即回忆”,则每呈现完一组汉字立即弹出输入文本框;若选“延迟回忆”,则休息片刻再弹出输入文本框。被试回忆的方式采用“自由回忆法”,即可以不考虑材料呈现时的先后顺序,按任意顺序输入。 5. 实验结束,数据被自动保存。实验者可直接查看结果,也可换被试继续实验, 以后在主界面“数据”菜单中查看。 四、结果 1. 根据计算机给出的被试在各位置正确回忆汉字的个数,分别计算出两组被试两 种方式(立即和延迟)在各个位置正确回忆汉字的百分比并填入三线表。

实验心理学实验报告6

心理学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系列位置效应实验 学院: 姓名: 学号:

摘要:本实验以汉字为材料,通过看汉字在系列中所处的位置、回忆延迟的时间和汉字呈现时间对自由联想的影响,称为系列位置效应。立即回忆对渐近部分没有影响,由于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正确回忆个数高,延迟回忆对渐近部分没有影响,首因效应正确回忆个数高,近因效应影响下降正确回忆个数降低。汉字材料呈现时长对首因效应回忆没有显著相关。 关键词:系列位置效应首应效应近因效应 一、导言 系列位置效应是指记忆材料在系列位置中所处的位置对记忆效果发生的影响,包括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在系列学习(Serial Learning)中,在一系列处于不同位置的记忆材料回忆效果不同;系列位置效应就是这种接近开头和末尾的记忆材料的记忆效果好于中间部分的记忆效果的趋势。其开头和结尾记忆效果较好,分别叫首位效应(primacy effect)和近因效应(recency effect),而其效果较差的中间部分称为渐近部分。系列位置效应一般在自由回忆中出现,是双重记忆理论的重要证据。 本实验目标是验证系列位置效应,预期是立即回忆处于材料开始和末尾位置的汉字回忆正确比较多,汉字材料呈现时间长则首因效应明显,延迟回忆则会消除近因效应。 二、方法 2.1被试 被试为应用心理大三的学生共25人,9男16女,年龄为20~23岁,智力正常,视力及矫正视力正常,之前没有做过这个实验。 2.2仪器和材料 装载有实验程序的计算机 2.3实验设计 本实验使用了混合设计。自变量有三个分别是,汉字呈现的时间分为1s和2s;回忆的时间分为立即回忆和延迟回忆;汉字材料呈现的位置不相同。因变量为被试对呈现汉字的自由回忆正确率。 被试分为4组:1s立即回忆;1s延迟回忆;2s立即回忆;2s延迟回忆 3.4实验程序 实验开始将呈现20个汉字,需要被试尽量记住,当汉字呈现完成以后,被试需要在系

心理学实验报告

)摘要:在本实验中,以汉字为材料,研究了在不同呈现速度和召回方式下的串行位置效应。实验结果表明,在一系列位置曲线中函数是双重分离的,这支持了近距离效应来自短期记忆,而第一声音效应来自长期记忆的观点。简介是由一系列项目组成的学习材料。在学习过程中,每个项目的学习速度和记忆的巩固程度与项目在系列中的位置有关。换句话说,学习资料在系列中的位置会影响记忆效应,这被称为系列位置效应。Ebbinghaus是第一个研究一系列位置效应的人。他使用了一系列毫无意义的音节作为学习材料,发现开始部分最容易学习,其次是最后一部分,中间最后一点的项目是最难学习的。许多心理学家发现,一系列职位在迷宫学习中也起着作用。50. B. ward使用12个无意义的音节作为学习材料,并获得了一系列典型的位置曲线。研究表明,影响串行职位角色的因素有:学习方式。集中学习比分散学习更难以记住系列中间的项目,并且系列位置的影响更加明显。材料的长度。材料越长,第一项和最后一项的错误反应时间就越多。材料展示的时间。延长了演示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并且优质文档达到20多种。繁殖方式。如果进行自由复制,则序列位置曲线的尾部将升高。支持短期存储和

长期存储的大多数证据来自免费召回任务的实验。该实验提出了一系列项目,要求受试者回忆这些项目。当以项目显示顺序为横坐标,召回率为纵坐标绘制召回结果时,将获得一系列位置曲线。研究人员指出,新近度效应来自短期记忆,而第一声音效应来自长期存储。为了证明这一假设,有必要在一系列位置曲线中实现函数的双重分离:一些自变量影响初始效果和渐近线,但不影响其邻近效果;其他变量会影响近似效果,但不会影响初始效果和渐近线。前者的独立变量包括词频,陈述速度,系列长度和心理状态。后者主要是出现系列词后的干扰。此实验基于此假设。根据先前的实验,我们推断汉字的当前速度会影响初始效果和渐近线,但不会影响其临近效果;水平先完成后一系列汉字的干扰效果将影响邻近效果,但不影响初始效果和渐近线。也就是说,2 s呈现时间的初始效果高于1 s呈现时间的效果,并且延迟召回的临近效果趋于消失。方法华中师范学院心理学系2.128名2006级学生的视力正常或矫正,视力为18至20。将他们随机分为3 2.仪器材料PES系统。从低频到高频,总共100个汉字被分为五组,每组20个。从第一组到第五组,每组汉字的笔画逐渐增加。实验设计:实验中存在三个自变量:被召

系列位置效应

应用心理学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系列位置效应与汉字呈现时间、延缓回忆 系别:教师教育学院年级:2010级 姓名:周晓丽实验日期:2013年5月24日同组成员:周晓丽、刘思蒂、赵延峰、李茂龙

教师评定: 系列位置效应与汉字呈现时间、延缓回忆 摘要: 本实验采用2ⅹ2ⅹ20混合设计,采用25名大学生被试,以中国汉字为材料,考察汉字呈 现时间、是否延缓回忆和汉字在系列中所处的不同位置三个因素对自由回忆效果的影响来验证系列位置效应现象。结果表明,系列位置对回忆效果有显著影响;呈现时间的增加对系列位置的中间部分和末尾部分回忆正确率影响较大;是否延迟回忆对系列位置影响不大。从4种实验条件所产生的系列位置曲线中可以看出大部分的被试对前面实验材料和后回忆较好,即出现明显的首因效应,对中间部分的实验材料回忆较差,近因效应不明显。 关键词:系列位置效应长时记忆短时记忆前摄抑制后摄抑制自由回忆 前言: 系列位置效应是指在用自由回忆法进行实验时,被试对字单中的头几个字回忆得很好(首因效应),字单中部的项目再现得不好,最后几个项目也再现得很好(近因效应)。系列位置效应最早由Nipher(1878)报告,而且,系列位置效应可能是实验室研究的第一种记忆现象。系列位置效应可以在不同方法的实验中,不同种系、不同年龄,实验室或日常生活中观察到。 本世纪60年代,系列位置效应引起了心理学工作者的极大兴趣和理论关注,并成为当时心理学教科书的主要内容。Atkinson和Shiffrin(1968)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提出形态模型(the modal model)解释系列位置效应,认为对系列前面几个项目复述次数较多,这些项目转化到长时记忆中,因此回忆的准确性较高,出现首因效应;系列中间的项目,在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复述时,就被后面的项目替换掉,因此这些项目无法从短时记忆转化到长时记忆;系列最后几个项目虽然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复述,而且没有转化到长时记忆中,但是这些项目仍然保留在短时记忆中,因此对最后几个项目的回忆较好,形成近因效应。因而系列位置效应成为两种记忆过程理论的强有力的支持证据,并且在当时也得到了大量实验,例如负近因实验的支持。 但是Atkinson和Shiffrin的模型也受到连续分心实验的质疑。在连续分心实验范式中,每个项目后面都要加入一定时间的分心任务,因此,这些项目无法转化到长时记忆中存储;在每个系列包含的项目全部呈现之后的一定时间的分心任务,又使得系列最后的几个项目从短时记忆中消失。而连续分心实验也得到了与传统自由回忆实验相似的系列位置曲线。因此,有研究者认为用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区分来解释长时记忆中出现的系列位置效应是不恰当的。 也有研究者采用前摄干扰和倒摄干扰的理论来解释系列位置效应。前摄干扰是指前面学习的项目对后面学习的项目的保持产生的干扰。而倒摄干扰是指后来学习的项目对前面学过的项目的保持产生干扰。从前摄干扰、倒摄干扰的观点来解释,首因部分和近因部分都分别只受到倒摄和前摄干扰,而渐近线部分同时受到倒摄和前摄干扰,因此回忆效果在三者之中最差。 在最近的系列位置效应的研究中,心理学家越来越重视提取过程在回忆中所起的作用,

DH4512系列霍尔效应实验仪

霍尔效应和霍尔法测量磁场DH4512系列霍尔效应实验仪 (实验讲义) 使 用 说 明 书 杭州大华科教仪器研究所杭州大华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DH4512系列霍尔效应实验仪使用说明 一、概述 DH4512系列霍尔效应实验仪用于研究霍尔效应产生的原理及其测量方法,通过施加磁场,可以测出霍尔电压并计算它的灵敏度,以及可以通过测得的灵敏度来计算线圈附近各点的磁场。 DH4512采用双个圆线圈产生实验所需要的磁场(对应实验一内容); DH4512B型采用螺线管产生磁场(对应实验一、实验二的内容); DH4512A组合了DH4512和DH4512B的功能,含有一个双线圈、一个螺线管和一个测试仪。 图1-1 DH4512霍尔效应双线圈实验架平面图 图1-2DH4512霍尔效应螺线管实验架平面图

二、仪器构成 DH4512型霍尔效应实验仪由实验架和测试仪二个部分组成。图1-1为DH4512型霍尔效应双线圈实验架平面图,图1-2为DH4512型霍尔效应螺线管实验架平面图;图1-3为DH4512型霍尔效应测试仪面板图。 图1-3 DH4512系列霍尔效应测试仪面板 三、主要技术性能 1、环境适应性:工作温度10~35℃; 相对湿度25~75%。 2、DH4512型霍尔效应实验架(DH4512、DH4512A) 二个励磁线圈:线圈匝数1400匝(单个); 有效直径72mm;二线圈中心间距52mm。 移动尺装置:横向移动距离70mm,纵向移动距离25mm; 霍尔效应片类型:N型砷化镓半导体。 3、DH4512B型霍尔效应螺线管实验架(DH4512A 、DH4512B): 线圈匝数1800匝,有效长度181mm,等效半径21mm; 移动尺装置:横向移动距离235mm,纵向移动距离20mm; 霍尔效应片类型:N型砷化镓半导体。 4、DH4512型霍尔效应测试仪 DH4512型霍尔效应测试仪主要由0~0.5A恒流源、0~3mA恒流源及20mV/2000mV量程三位半电压表组成。 a)霍尔工作电流用恒流源Is 工作电压8V,最大输出电流3mA,3位半数字显示,输出电流准确度为0.5%。 b)磁场励磁电流用恒流源I M 工作电压24V,最大输出电流0.5A,3位半数字显示,输出电流准确

系列位置效应

实验心理学实验 实验名称记忆:自由回忆的系列位置效应

实验名称记忆:自由回忆的系列位置效应 一、目的 检验短时记忆中字符识记和保持的系列位置效应,学会绘制折线图。 二、背景 1、系列位置效应,是指记忆材料在系列位置中所处的位置对记忆效果发生 的影响,包括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系列开头的材料比系列中间的材料 记得好叫首因效应或者首位效应;系列末尾的材料比系列中间的材料记 得好叫近因效应或新近效应。 2、首位效应(primacy effect),在心理学和社会学里,是一种开头刺激 或信息的记忆过于引人注目的认知偏差。举例来说,一个人如果读一份 足够长的名单,他更可能只记得开头,而忘记中部的大部分。 3、近因效应(recency effect),在心理学中是指末端刺激或信息记忆过 于引人注目的认知偏差。 4、系列位置效应一般在自由回忆中出现,是双重记忆理论的重要证据。系 列位置效应的结果,以系列位置为x轴,回忆的百分率或绝对数量为y 轴,则可形成一个U形的曲线,叫系列位置曲线(serial position curve)。 三、方法 1、被试:(性别、年龄、人数等相关信息) 浙江理工大学应用心理学16级本科生,女,20岁,矫正视力正常,母 语为汉语,认识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 2、变量 自变量:幻灯片上的字符位置 因变量:正确回忆的字符个数及其系列位置 控制变量:①幻灯片亮度一致②实验次数③疲劳程度④实验环境 3、实验设计 单因素被试内设计 4、实验任务和流程 实验任务:被试按照一秒一个字符的速度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准确读出字符,读完后回忆幻灯片上出现的字符。 流程 主试和被试都坐在桌旁,相互呈90度方向。 打开卡片装置,进行实验。 正式开始实验。将6张幻灯片洗牌。 主试从6张幻灯片中随机抽取1张,记录卡号,插入卡片装置(卡号正向朝向被试)。主试念指导语:

心理学实验报告模板

系列位置效应 摘要:该实验以汉字为材料,以自由回忆任务的实验,考察不同呈现速度和回忆方式下的系列位置效应,实验结果在系列位置曲线中显示了机能的双重分离,支持有关近因效应来自短时记忆而首音效应来自长时记忆的观点。 关键字:系列位置效应、近因效应、首音效应、渐近线 1.导言 由一系列项目组成的学习材料,在学习过程中,每个项目学习的快慢、记忆的巩固程度,都与这个项目在系列中的位置有关。即学习材料在系列中的位置对记忆效果有影响,这种影响就叫做系列位置作用。 Ebbinghaus最早研究了系列位置作用。他用一系列无意义音节作学习材料,发现开始的部分最容易学(首音效应),其次是最末后的部分(近因效应),中间偏后一点的项目最难学(渐近线)。许多许多心理学家进一步的实验中发现迷宫学习中也存在系列位置的作用。L.B.Ward用12个无意义音节做学习材料,得出了一个比较典型的系列位置曲线。 研究证明,影响系列位置作用的因素有:(1)学习的方式。集中学习比分散学习对系列中部的项目更难记些,系列位置作用更明显。(2)材料的长度。材料越长,首末项的错误反应次数越多。(3)材料呈现的时间。呈现时间延长,学习效率提高。(4)再现的方式。若使自由再现,系列位置曲线的尾部上升的较高。 大多数支持短时存储不同于长时存储的证据来自自由回忆任务(free recall task)的实验。这种实验呈现一系列项目(单词居多),呈现完毕要求被试回忆项目(可不按顺序)当把回忆结果以项目呈现顺序为横坐标,以争取回忆率为纵坐标作图,会得到系列位置曲线(serial position curve)。研究者指出,近因效应来自于短时记忆,首音效应来自于长时存储。为证明这一设想,则需在系列位置曲线中实现机能的双重分离(functional double dissociation):某些自变量影响首音效应和渐近线,但不影响近因效应;另一些变量影响近因效应,但不影响首音效应和渐近线。属于前者的自变量有单词频率、呈现速度、系列长度、以及心理状态;属于后者的主要是系列单词呈现完毕后的干扰活动。 本实验即是基于此设想的实验。由前人的实验推测本实验结果:汉字呈现速度将影响首音效应和渐近线,但不影响近因效应;系列汉字横先完毕后的干扰作用将影响近因作用但不

认知心理学复习资料

1、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是运用信息加工的观点研究个体认知过程的内部心理机制,即信息是如何获得、贮存、加工和使用的。 2、认知心理学研究方法 减法反应时实验实验包含两种认知加工任务,其中一种任务包含另一种任务中所没有的过程或因素,而其他方面均相同。两种任务反应时之差就是所要知道的心理过程所花费的时间,而这一差数表明存在着某种心理过程。 相加因素法实验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是相互制约的,那么这两个因素只作用于同一个信息加工阶段;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是分别独立的,那么这两个因素各自作用于不同的加工阶段。 “开窗”是反应时的一种新技术,它通过对某种认知作业的分析,可以把每种认知成分所经历的时间过程,比较直接的估计出来. 3、两个对立的知觉理论 假设考验说知觉是一种包含假设考验的构造过程。人通过接收信息,形成和考验假设,再接收或搜寻信息,再考验假设,直到验证某个假设,从而对感觉刺激作出正确解释。注重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刺激物说知觉只具有直接的性质。自然界的刺激是完整的,可以提供非常丰富的信息;人完全可以利用这些信息,直接产生与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相对应的知觉经验,根本不需要在过去经验基础上形成假设并进行考验。注重刺激的特点 3、人的信息加工的类型 自下而上的加工与自上而下的加工。当人脑对信息的加工处理直接依赖于刺激的特性或外部输入的感觉信息时,叫自下而上的加工。当人脑对信息的加工处理依赖于人的已有的知识结构时,叫自上而下的加工。信息加工的早期阶段,自下而上的加工更为明显,后期反之。 系列加工与平行加工。人对输入的信息是依次一个一个的加以处理——系列加工。同时对所输入的信息进行处理——平行加工。 控制性加工和自动化加工。各种要求意识努力的认知加工——控制性加工。它是由主意来发动,并由注意来维持的。在没有注意的条件下,人也能进行信息加工——自动化加工。不受人的目的与意图的控制,而且往往是不自觉的。 模式识别:指人把输入刺激(模式)的信息与长时记忆中的信息进行匹配,并辨认出该刺激属于什么范畴的过程。 字词优势效应:识别一个字词中的字母的正确率要高于识别一个单独的同一字母 客体优势效应: 识别一个客体图形中的线段要优于识别结构不严的图形中的同一线段或单独的该线段 中枢能量理论:把注意的有限性看作人能用于执行任务的数量有限的能量或资源是有限的,用能量或资源的分配来解释注意。一般地说,简单的活动对资源的要求较低,复杂的活动对资源的要求较高。 特征整合理论:⑴特征登记阶段,相当于前注意阶段:此时人几乎不需要努力,甚至意识不到它的发生。前注意加工可以帮助人们对周围环境进行指向性的搜索。⑵特征整合阶段。知觉系统把彼此分开的特征(特征表征)正确联系起来,形成能够对某一物体的表征。此阶段,要求对特征进行定位,即确定特征的边界位置在哪里。这是叫位置地图 短时记忆的遗忘:痕迹消退说。这一假说认为,记忆痕迹得不到复述强化,其强度随时间的流逝而减弱,导致自然衰退。 干扰说。这一假说认为,储存在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受其他信息的干扰而导致遗忘,尤其是新进入的较强的信息把原有的较弱的信息排挤掉而造成遗忘。 心理旋转反应时随方位差度数的增加而增加,或者说,反应时是两个图形角度差的函数。

光电效应实验报告

南昌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黄晨学号:专业班级:应用物理学111班班级编号:S008实验时间:13时 00 分第3周星期三座位号: 07 教师编号:T003成绩: 光电效应 一、实验目的 1、研究光电管的伏安特性及光电特性;验证光电效应第一定律; 2、了解光电效应的规律,加深对光的量子性的理解; 3、验证爱因斯坦方程,并测定普朗克常量。 二、实验仪器 普朗克常量测定仪 三、实验原理 当一定频率的光照射到某些金属表面上时,有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这种现 象称为光电效应,从金属表面逸出的电子叫光电子。实验示意图如下 图中A,K组成抽成真空的光电管,A为阳极,K为阴极。当一定频率v的光射到金属材料做成的阴极K上,就有光电 子逸出金属。若在A、K两端加上电压后光电子将由K定向的运动到A,在回 路中形成电流I。 当金属中的电子吸收一个频率为v的光子时,便会获得这个光子的全部能量, 如果这些能量大于电子摆脱金属表面的溢出功W,电子就会从金属中溢出。 按照能量守恒原理有

南昌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黄晨学号:专业班级:应用物理111 班级编号:S008实验时间:13 时00分第03周星期三座位号: 07 教师编号:T003成绩: 此式称为爱因斯坦方程,式中h为普朗克常数,v为入射光频。v存在截止频率,是的吸收的光子的能量恰好用于抵消电子逸出功而没有多余的动能,只有当入射光的频 率大于截止频率时,才能产生光电流。不同金属有不同逸出功,就有不同的截止频率。 1、光电效应的基本实验规律 (1)伏安特性曲线 当光强一定时,光电流随着极间电压的增大而增大,并趋于一个饱和值。 (2)遏制电压及普朗克常数的测量 当极间电压为零时,光电流并不等于零,这是因为电子从阴极溢出时还具有初动能,只有加上适当的反电压时,光电流才等于零。 南昌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黄晨学号:59 专业班级:应用物理学111班班级编号:S008实验时间:13时 00 分第3周星期三座位号: 07 教师编号:T003成绩: 四、实验步骤 1.调整仪器,接好电源,按下光源按钮,调节透镜位置,让光汇聚到单色 仪的入射光窗口,用单色仪出光处的挡光片2挡住光电管窗口,调节单色仪 的螺旋测微器,即可在挡光片上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 2、用单色仪入口光窗口处的挡光片1挡住单色仪的入口,移开挡光片2,将 单色仪与光电管部分的黑色的链接套筒连接起来形成暗盒,将测量的放大器 “倍率”旋钮置于(10^-5),对检流计进行调零。 3、按下测量按钮借给光电管接上电压,电压表会有读数,此式检流计会有 相应的电流读数,此时所读得得即为光电管的暗电流。 4、旋转电压调节的旋钮,仔细记录从不同电压下的相应的暗电流。让出射

系列位置效应实验报告

系列位置效应 心语 2 重复测量的实验设计,自由回忆的式。选取14名同学作为被试,通摘要实验采用2 过实验,来探究汉语的首因效应来自LTS,而近因效应来自STS。实验假设为实验假设:(1)词表数越多,首因效应、渐近线相对就低,但近因效应不受影响;(2)有干扰作业的实验处理下,首因效应和渐近线不受影响。实验结果由系列位置曲线图说明并证实了假设。 关键词首因效应;近因效应;系列位置曲线;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1引言 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治良,无日期)。最早詹姆斯(1890年)提出将记忆区分为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他的两个因素的理论称为双重记忆理论,在自由回忆的实验中得到了证明其的证据(黄希庭,2007)。其中,系列位置曲线能够清晰的表明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但是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如何作区分,也成为心理学家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系列位置效应是指识记一系列项目时,项目在系列中的位置对记忆效果的影响(吴艳红,朱滢,1999)。记忆的系列位置效应的测量主要有系列回忆和自由回忆两种方法,如果被试不拘顺序,按照自己的意愿回忆,称为自由回忆。默尔达克(19 6 2年)采用自由回忆来测量人类的记忆,发现被试对一系列学习项目中每个项目的记忆优劣,与该项目在系列中呈现的先后顺序位置有关(黄一宁,1996)。系列位置效应包含两种成分: 一种是最先呈现的材料在回忆时优于中间的材料, 较易被回忆, 遗忘较少, 称之为首因效应; 另一种是最后呈现的材料被提取的可能性最大, 最易被回忆, 遗忘最少, 称之为近因效应(程灶火,王力,2003)。根据双重记忆理论的解释,假设短时记忆为空,开头的词进入时极可能得到大量的复述而进入长时记忆,也就是说从开头到中间位置上的那些单词是从长时记忆中回忆出来的。离词表结束位置越近的单词进入短时记忆的概率越高,因而回忆率就增加了,因为短时记忆中的单词是可以完全回忆出来的,这就产生了近因效应(黄希庭)。 区分长时记忆与短时记忆的证据来自于Postman 和 Phillips 的实验(1965),他们的实验重点在于干扰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的过程。干扰说是采用顺摄抑制(干扰)及倒摄抑制(干扰)的机制来说明系列位置效应,认为学习者在学习一系列的项目后,在自由回忆系列中的每一个项目时,都会受到其他项目的干扰作用。占系列首位的儿个项目,不受顺摄干扰,只受到随后项目的倒摄干扰。占系列最后的几个项目,不受倒摄干扰,只受到先前项目的顺

高中心理与健康《神奇的“系列位置效应”》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神奇的“系列位置效应” 【主题背景】 高一学生的学习容量与初中时相比急剧增大,其中需要记忆的科目和内容明显增多,在学习时间相对一定的情况下,初中时依靠反复复习来达到学习效果的记忆方法现在显然是行不通的。但实际上,我们的记忆并非毫无规律可循,其中系列位置效应就是一种非常重要而又普遍的记忆规律,对学生的记忆和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本节课旨在引导学生认识这一记忆现象的存在及其影响,简单了解这一现象背后的记忆机制,并能以此为依据,科学安排自己的记忆和学习。 【活动目标】 1、学生初步感知系列位置效应,能列举自己或身边的系列位置效应。 2、学生能理解系列位置效应产生的基本机制。 3、学生能运用系列位置效应为自己的学习和复习提供有效帮助。 【活动方法】 视频观看、小组讨论、交流分享、教师讲解等。 【活动准备】 1、学生按照学习成绩平均分组。 2、印制系列记忆曲线,每组一份。 3、剪辑视频——《最强大脑》中王峰对战鲍里斯片段,并制作课件。 【适用年级】 高中一年级 【活动过程】 引导语:欢迎大家来到心理课堂,今天的心理课上我首先要请大家一起观看《最强大脑》中中国记忆王王峰对战德国记忆大师鲍里斯的精彩视频片段。 一、寻找发现(5 分钟) 播放《最强大脑》片段。 同学们在观看的过程中注意用笔记下两位记忆大师要求回看的色盅号码和评委要求他们回

忆的色盅号。 这些号码处在整个色盅序列的什么位置?学生回应。 他们为什么会选择序列中这个位置的色盅? 学生交流。(位于中间、中间偏前或偏后位置的色盅尤其难记) 提升语:看来不管是拥有超强记忆能力的记忆大师,还是从事记忆研究的专家评委,他们都认为:位于材料开头和结尾部分的内容比中间部分的内容记忆效果要好。就是说记忆材料中各部分的位置不同,记忆的效果就不同。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记忆的“系列位置效应”。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神奇的“系列位置效应”》。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记忆大师的精彩对决,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探究记忆奥秘的兴趣,引出主题。) 二、理解感受(10 分钟) (一)“系列位置效应”听起来很陌生,但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其实非常常见。我对它深有感触,比如: 1、学过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也曾全文背诵过,但是后来每次听说或是想起《再别康桥》, 脑海中清晰展现的总是开头的“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和结尾的“我挥一挥衣袖,不带 走一片云彩”。对于中间的诗情画意却总是模模糊糊,背不出口。 2、大学毕业十年了,蓦然回首,记忆中最清晰、最深刻的还是入学之初和毕业之时的截然不同的情景和感受。4 年时间究竟发生了些什么?只有仔细追忆才能回想起来。 3、读书学习这么多年,我发现清晨起来和晚上临睡前的学习,有时竟有过目不完的神效! (二)请列举你学习和生活中的“系列位置效应”。 试着找一找你学习和生活中的系列位置效应,然后在小组中相互交流一下。请组长做好简要记录。 学生小组交流。 各小组做班级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列举老师体验的“系列位置效应”,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经历的“系列位置效应”。以此让学生对这一现象有感性的理解和认识,并感受这一记忆现象的广泛存在,激发学生 深入探索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追根探源(4 分钟)

【最新精选】系列位置效应实验报告

【最新精选】系列位置效应实验报告选题20 文献5 问题30 操作15 验证10 控制15 严谨15 总分 系列位置效应 张心语 摘要实验采用重复测量的实验设计,自由回忆的范式。选取14名同学作为被试,2,2 通过实验,来探究汉语的首因效应来自LTS,而近因效应来自STS。实验假设为实验假设:(1)词表数越多,首因效应、渐近线相对就低,但近因效应不受影响;(2)有干扰作业的实验处理下,首因效应和渐近线不受影响。实验结果由系列位置曲线图说明并证实了假设。关键词首因效应;近因效应;系列位置曲线;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1 引言 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杨治良,无日期)。最早詹姆斯(1890年)提出将记忆区分为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他的两个因素的理论称为双重记忆理论,在自由回忆的实验中得到了证明其的证据(黄希庭,2007)。其中,系列位置曲线能够清晰的表明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但是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如何作区分,也成为心理学家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系列位置效应是指识记一系列项目时,项目在系列中的位置对记忆效果的影响(吴艳红,朱滢,1999)。记忆的系列位置效应的测量主要有系列回忆和自由回忆两种方法,如果被试不拘顺序,按照自己的意愿回忆,称为自由回忆。默尔达克(19 6 2年)采用自由回忆来测量人类的记忆,发现被试对一系列学习项目中每个项目的记忆优劣,与该项目在系列中呈现的先后顺序位置有关(黄一宁,1996)。系列位置效应包含两种成分: 一种是最先呈现的材料在回忆时优于中间的材料, 较易被回忆,

遗忘较少, 称之为首因效应; 另一种是最后呈现的材料被提取的可能性最大, 最易被回忆, 遗忘最少, 称之为近因效应(程灶火,王力,2003)。根据双重记忆理论的解释,假设短时记忆为空,开头的词进入时极可能得到大量的复述而进入长时记忆,也就是说从开头到中间位置上的那些单词是从长时记忆中回忆出来的。离词表结束位置越近的单词进入短时记忆的概率越高,因而回忆率就增加了,因为短时记忆中的单词是可以完全回忆出来的,这就产生了近因效应(黄希庭)。 区分长时记忆与短时记忆的证据来自于Postman 和 Phillips 的实验(1965),他们的实验重点在于干扰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的过程。干扰说是采用顺摄抑制(干扰)及倒摄抑制(干扰)的机制来说明系列位置效应,认为学习者在学习一系列的项目后,在自由回忆系列中的每一个项目时,都会受到其他项目的干扰作用。占系列首位的儿个项目,不受顺摄干扰,只受到随后项目的倒摄干扰。占系列最后的几个项目,不受倒摄干扰,只受到先前项目的顺摄 1 选题20 文献5 问题30 操作15 验证10 控制15 严谨15 总分 干扰。处于系列中间的项目,同时受顺摄以及倒摄干扰,所以回忆正确率最低(黄一宁)。因此,实验就采用材料:10、20、30个单词的字表,及干扰作业;自变量:三类词表,有无干扰; 因变量:回忆正确率。呈现完毕后一半被试立即回忆,另一半进行三位数减 3的计算。 在实验中,将实验材料定为:10 、20个汉语词汇,及干扰作业,探究汉语的首因效应来自LTS,而近因效应来自STS。 实验假设:(1)词表数越多,首因效应、渐近线相对就低; (2)有干扰作业的实验处理下,首因效应和渐近线不受影响。 2 研究方法 2.1实验材料

系列位置效应

验证记忆中的系列位置效应现象 (2007-12-20 17:46:53) 转载▼ 分类:心理实验报告 标签: 学习公社 摘要本实验目的是通过对汉字的记忆,验证记忆中的系列位置效应。通过18名被试的测试结果绘制出相应的系列位置曲线,并且尝试用两种记忆理论说明系列位置效应。 关键词:系列位置效应、两种记忆理论、自由回忆、首因效应、近因效应。 1 前言 近100多年来,记忆研究一直是心理学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19世纪末,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开创了对记忆的实验研究,并发现了保持和遗忘的规律。此后,人们对记忆的研究多受艾宾浩斯的影响,除了对记忆广度的研究外,均属长时记忆研究。 同一时期,威廉·詹姆士提出了记忆二重学说,认为记忆不只是单一的长时记忆,一定还包含短时记忆。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陆续从实验室中以及从临床事例中获得证实。1962年加拿大学者墨多克给被试呈现一系列无关联的字词,如,肥皂、氧、枫树、蜘蛛、雏菊、啤酒、舞蹈、雪茄烟、火星、山、炸弹、手指、椅子、木偶,然后让他以任意顺序加以回忆。实验结果发现,回忆的效果和字词在原呈现系列中所处位置有关,在系列的开始部分和末尾位置的单词比中间的单词更容易回忆出来。心理学把这种现象成为系列位置效应,根据实验结果所画出的曲线叫做系列位置效应曲线。[1]系列位置曲线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近因效应指系列最后几个项目回忆得最好;首因效应指系列中开头几个项目回忆的较好;渐进线指曲线的中间部分回忆最差。这个实验给记忆的二重学说给予了有力的支持。[2]本次实验的目的,采用自由回忆的方法,通过对18名被试进行汉字的记忆重复再现的经典实验,验证记忆中的系列位置效应,并尝试用两种记忆理论说明系列位置效应. 2 方法 2.1 被试 北京大学心理学专业自考学生18人,年龄在21-38岁之间,女性16名,男性2名;视力和矫正视力正常;无记忆障碍;被试以前没有实验经历,实验后无被试费用;每个被试单独接受实验。 2.2 实验材料 18个高频汉字卡片,比划在5-9之间,字与字之间低联想。 2.3 实验设计 本次实验是组内的单因素实验设计,自变量为单个汉字的系列位置,因变量为正确再现汉字的记忆保存量(百分比),额外变量为呈现记忆材料的性质、材料呈现的时间、材料呈现间隔时间等。材料采用拉丁方顺序呈现,不同被试不同顺序。被试采取单独实验,避免不同被试之间的相互干扰。 2.4 实验程序 2.4.1 将18个汉字随机排好。按照拉丁实验顺序分别给每个被试呈现汉字,一个被试一个顺序。 例如:A B C D E B C D E A C D E A B

系列位置效应

验证记忆中系列位置效应现象 摘要本实验可以研究单字学习中的系列位置效应,通过对不同实验情况(1秒立即、1秒 延迟、2秒立即、2秒延迟)下,被试的正确识记量来验证系统位置效应。实验结果表现 出明显的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即位置系列效应显著,但实验中时间的改变(1秒增加到 2秒)未能显著提高识记量,有待进一步实验。 关键词位置系列效应, 首因效应, 近因效应,长时记忆,短时记忆 Keywords Position series effect,First impression effect, Recency effect,Long-term memory,Short-term memory 1.引言 根据信息被编码处理方式及信息从输入到提取所经过的间隔不同,可把记忆分成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种系统。短时记忆又称操作记忆,指信息一次呈现后,在头脑中储存不超过一分钟的记忆。长时记忆指一分钟以上甚至持续终身的记忆,是短时记忆经过加工和重复的结果。三个系统的流程如下:外界刺激引起感觉,形成感觉记忆;若加以注意,就进入短时记忆;若对短时记忆中的信息不及时复述,便会遗忘,若复述便转入长时记忆储存,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提取出来。 人们研究发现,学习材料在系列中的位置对记忆效果有影响,称为系列位置效应,即顺序学习一组材料,其中每个项目学会的快慢以及记忆的巩固程度都与这个项目在系列中的位置有关。系列位置效应是短时记忆存在的重要证据之一。以识记量为纵坐标,以项目所在位置为横坐标,可绘出系列位置曲线。 2.方法 2.1.被试 某大学本科生47人,年龄20±2岁,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无色盲、色弱现象,其余各项生理指标均正常。 2.2.仪器和材料 装有Psykey心理教学系统大学版的计算机,标准键盘。 100个汉字,从低频到高频均有,分为五组,每组20个。 2.3.实验设计 2.3.1.自变量和因变量

(考试实验三)验证记忆中的系列位置效应现象

北京大学心理学专业 自学考试实验报告 (实验三) 实验名称:验证记忆中的系列位置效应现象 姓名:邬波 准考证号:010********* 组别:第9组 主试:第9组组长 合作者:北京大学心理学专业自学考试班第9组同学 日期: 2014年8月31日

验证记忆中的系列位置效应现象 摘要:本次试验的目的是通过被试对高频汉子的自由回忆,验证记忆中的系列位置效应,并用两种记忆理论来说明系列位置效应现象。将13个汉字按拉丁方的方法排列,并随机快速呈现给13名被试,呈现完毕后立即让被试做自由回忆,把回忆出的汉子按系列位置登记、处理,即可得到系列位置曲线。结果显示,此次实验的系列位置曲线的末端成下降趋势,而没有得到典型的系列位置效应曲线所谓的U型,本实验作者对该现象进行了合理分析。 关键词:自由回忆;系列位置效应;两种记忆理论;首因效应;近因效应 1.前言 所谓自由回忆,是让被试根据自己的意愿、喜好顺序,在没有任何提示的情况下把学习的内容再现出来。 系列位置效应,则是指当人们在学习一些新的内容后,让他们以自由回忆的形式进行再现,结果发现,回忆的效果和学习的内容在呈现系列中所处位置有关,在系列的开始部分和末尾位置的单词比中间的单词更容易回忆出来。心理学把这种现象成为系列位置效应。其中,近因效应指系列最后几个项目回忆得最好;首因效应指系列中开头几个项目回忆的较好。系列位置效应一般是在自由回忆中才出现。如果以学习内容在呈现系列中的位置为横坐标,以被试的自由回忆成绩为纵坐标绘出一条曲线,根据实验结果所画出的曲线就叫做系列位置曲线。 两种记忆理论是指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短时记忆的信息记忆容量是7±2,一般最多只能够保持1分钟,随后便被遗忘或者进入长时记忆。长时记忆一般是指存取时间在一分钟以上的记忆,它的信息记忆容量是无限的。 本次实验的目的和意义在于,通过13位被试对快速呈现汉字的自由回忆和再现,验证记忆中的系列位置效应现象,并尝试用两种记忆理论进行解释。 2.方法 2.1被试 北京大学心理系第9组自考生13名;男性10名;女性3名;年龄在21-66岁;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无记忆障碍;被试以前没有实验经历;每个被试都是单独进行实验。 2.2实验材料 纸、笔; 13个5.6×7.0cm高频汉字的卡片,笔画在5-9之间,字与字的低联想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