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重点整理

中药学重点整理
中药学重点整理

中药学重点整理

上篇绪论

1.写出历代主要本草著作的年代、书名、载药数、作者及主要历史意义(主要为前三个)

2.炮制的目的

①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

eg:生麻黄——发汗力强

麻黄绒——用于儿科或年老体弱者

②增强药物的作用,提高临床疗效

eg:延胡索——止痛

醋炒玄胡——加强止痛作用

③改变药物的性能或功效,使之更能适应病情的需要

eg:生地黄(晒干)——清热凉血

熟地黄(蒸制)——养阴补血

④改变药物的某些性状,便于贮存和制剂

eg:马齿苋——用开水烫后再可晒干

⑤纯净药材,保证药材品质和用量准确及矫臭、矫味,以便于服用

3.炮制方法的五大类型

修治、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其他制法

4.什么叫水飞、炙、煅、单、淬

水飞—借药物在水中的沉降性质分取药材极细粉末的方法

炙——药材与液体辅料拌炒

煅——将药材用猛火直接或间接煅烧,使质地松脆,易于粉粹,充分发挥疗效

单——是将药物快速放入沸水中短暂潦过,立即取出的方法

淬——是将药物煅烧红后,迅速投入冷水或液体辅料中,使其酥脆的方法5.中药的性能与性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中药的性能:是对中药作用性质和特征的概括,是依据用药后的机体反应归纳出来的,

是以人体为观察对象

中药的性状:是指药物的形状、颜色、气味、滋味、质地(包括轻重、疏密、坚软、润

燥等)

6.叙述四气、五味的含义和作用

①四气——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平性药)

a.寒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热性病证)

b.温热: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痛络、回阳救逆(寒性病证)

②五味——辛甘酸苦咸是五种最基本的滋味,此外还有淡味和涩味

a.辛:发散、行气、行血

辛香之气

b.甘:补益、缓急止痛、调和药性、和中

c.酸:收敛固涩(针对滑脱类病证)

d.苦:泄、燥

泄:通泄、降泄、清泄

燥:苦温燥湿、苦寒燥湿

坚阴:泻火存阴

e.咸:软坚散结、泻下

f.淡:渗湿利水

g.涩:收敛固涩

7.叙述升降浮沉、归经的含义,古人对“毒性”如何理解

①升降浮沉——反映药物作用的趋向性

a.定义

升是上升

降是下降

浮表示发散

沉表示收敛固藏和泄利二便

b.●一般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功效的药物,都能上行向外,药物都是升浮的

●具有泻下、清热、利水渗湿、重镇安神、潜阳息风、消导积滞、降逆止呕、收敛固涩、止咳平

喘等功效的药物,则能下行向内,药性能是沉降的

c.●升降浮沉与性味的关系

药性升浮的,大多具有辛甘之味和温热之性

药性沉降的,具有酸苦咸涩之味和寒凉之性

●升降浮沉与药物质地的关系

eg:诸花皆升,旋覆独降

d.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炮制和配伍

②归经——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即表示药物作用部位

a.归经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所治病证为依据而确定的

b.应用

●与药性的关系

eg:肺经病变肺寒:温热(肺经)干姜、细辛

肺热:寒凉(肺经)黄芩、瓜蒌

●与升降浮沉的关系

eg:肺病、咳嗽肺虚:肺气不敛—沉降—五味子(敛肺)—补:白合(补肺阴)

肺实:肺气不宣—升浮—桔梗、麻黄—泻:桑白皮

③毒性——狭义

毒药物的偏性

一切药物的总称广义

毒性:是指药物对机体的损害性

副作用:常用剂量时与效果无关的作用,会随停药而消失

8.叙述“七情”的含义及具体含义

七情——单味药的应用同药与药之间的配伍关系称为药物的“七情”

①单行:指用单位药治病

②相须:即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疗效

③相使:即在性能功效方面有某些共性,以一种药为主,另一种药为辅,能提高主药疗效

④相畏:即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

⑤相杀: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

⑥相恶:即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

⑦相反:即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用药禁忌)

9.“十八反”的内容

半蒌贝蔹芨攻乌(乌头反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芨)

藻戟遂芫俱战草(甘草反海藻、大戟、甘遂、芫花)

诸参辛芍叛藜芦(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细辛、芍药)

10.“十九畏”的内容

硫磺——朴硝;水银——砒霜;狼毒——密陀僧;巴豆——牵牛;丁香——郁金

川乌/草乌——犀角;牙硝——三棱;官桂——石脂;人参——五灵脂

中药学各章重点

第一章解表药 第一节发散风寒药 1、比较麻黄、桂枝功用异同点,二者解表有何特点? 相同点:发散风寒、风寒感冒重证 不同点:麻黄发汗力强(适用于风寒表实无汗)、宣肺平喘(咳嗽气喘)、利水消肿(风水水肿)。 桂枝发汗力弱(风寒表实无汗,配麻黄、风寒表虚有汗,配白芍)、温经通 阳(温通胸阳:胸痹、心悸、脉结代温中散寒:中焦虚寒,脘腹冷痛温 通血脉:血寒瘀阻,经闭腹痛温通经络:风寒湿痹,肩臂疼痛温 阳利水:痰饮,蓄水证). 2、为何说香薷为“夏月麻黄”,与麻黄有何异同点? 因表证夏季多夹暑湿,而香薷化湿祛暑和中,故有“夏月麻黄”之称 相同点:发汗,利水,表虚有汗忌用 不同点:麻黄开宣肺气平喘,并通利水道,用于冬季伤寒。香薷化湿祛暑和中,用于夏季伤暑。 3、具祛风湿解表作用的药物有那几味?其解表特点是什么? 羌活、细辛、藁本、苍耳子、防风。 ①防风:胜湿止痛,风湿痹痛;②羌活:祛风散寒,风寒夹湿的感冒,风寒湿痹 (上半身),胜湿止痛,风寒、风湿头痛(太阳经头痛—后头牵连项痛);③细辛:祛风散寒,风寒、风湿之偏正头痛,风寒感冒,阴虚外感,温肺化饮;④藁本:祛风散寒,胜湿止痛,用于风寒感冒,巅顶头痛,风寒湿痹。 4、试述细辛、白芷、紫苏的功效主治。 细辛:祛风散寒(风寒感冒,阴虚外感,风寒、风湿之偏正头痛);通窍止痛(鼻

渊、齿痛、风寒湿痹);温肺化饮(外寒内饮证、寒饮咳嗽) 白芷:解表散风(外感风寒,头痛鼻塞、阳明头痛(前额、眉棱骨、齿龈));通窍止痛(齿痛、鼻渊头痛、风寒湿痹);燥湿止带(带下过多);消肿排脓(疮痈肿毒) 紫苏:发散风寒(风寒感冒兼气喘咳嗽、虚人外感风寒,内有痰饮);行气宽中(脾胃气滞,胸闷呕吐、胎气上逆,胎动不安) 第二节发散风热药 1、即解表又提升中气的药物有那几味?比较其功效应用异同点. 葛根、升麻、柴胡 相同点:发散风热、升提中气(葛根和升麻:透疹、麻疹不透) 不同点:葛根为阳明经之主药,既可解肌退热,又能鼓舞胃气上升而生津止渴,升阳止泻,故可用于外感发热,项背强痛,津伤口渴,阴虚消渴及脾虚泄 泻等证 升麻用治风热头痛,且善解阳明热毒,升阳举陷力强,为治疗中气下陷 诸证的要药 柴胡主散少阳热邪,为治疗寒热往来,少阳证的要药(黄芩);对感冒发 热,有良好的疏散风热之功;疏肝解郁,可治肝郁诸证,为肝胆疾患必 用之品;其升阳举陷,治疗中气下陷诸证,药力稍逊 2、比较桑叶、菊花的功效应用异同点。 相同点:疏散风热(外感风热头痛)、清肝明目(风热上攻,肝火上升之目)、赤肿痛(肝肾阴虚之目黯昏花)、平肝潜阳(肝阳眩晕) 不同点:桑叶疏散解表力强,且能清肺润燥。故常用于肺热燥咳;兼能凉血止血,用于血热吐血轻证

中药复习重点(1)

中药学复习重点 1、中药:中国传统药物的总称。它是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充分反映了我国自然资源及历史、文化等方面的若干特点。 2、配伍: 按照病情的需要和药物的不同特点,有选择地将两味或者两味以上的药物合在一起应用。 3、炮制:是药物在应用或制成各种剂型前,根据医疗,调剂,制剂的需要,进行的必要的加工处理过程。 4、祛风湿药: 以祛风湿为主要功效,治疗痹证的药物,称为祛风湿药。 5、止血药:制止体内外出血,治疗各种出血病证的药,称为止血药。 6、中药学: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中药的品种、来源、产地、采集、贮存、炮制、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规律等知识的一门学科。 7、相须: 两种功效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药物的功效。 8、煅: 将药物用猛火直接或间接煅烧的炮制方法。使质地松脆,易于粉碎便于有效成分的煎出,以充分发挥疗效。 9、利水渗湿药: 通利水道,渗泄水湿,治疗水湿内停病证的药,称为利水渗湿药。 10、安神药:以宁心安神为主要功效,治疗心神不宁病证为主的药物,叫安神药。 11、相反:两种药物同用产生剧烈的毒副作用。十八反,十九畏。 12、开窍药:以开窍醒神为主要作用,治疗闭证神昏的药物,称为开窍药。 13、理气药:凡用以调理气分疾病,能舒畅气机,可使气行通顺的药物,称为理气药。 14、相畏: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轻或消除。 15、四气:指药物具有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又称为四气。 16、化痰药:以祛痰或消痰为主要功效,治疗痰证的药物,称为化痰药。 17、水飞:借药物在水中的沉降性质分取药材极细粉末的方法。如水飞朱砂,炉甘石,雄黄。 18、相杀:一种药物能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 19、解表药:以发散表邪为主要功效,治疗表证的药物,称为解表药。 20、利水渗湿药:通利水道,渗泄水湿,治疗水湿内停病证的药,称为利水渗湿药。 21、止咳平喘药:以缓解或制止咳嗽和喘息为主要功效,治疗咳嗽、喘证的药物,称为止咳平喘药。 22、相恶:一种药物能破坏另一种药物的功效。 23、五味:指药物具有的辛、甘、苦、酸、咸五种基本味道。 24、补虚药:补虚扶弱,纠正人体正气虚衰为主要功效,治疗虚证的药物,称为补虚药。 25、化湿药:化湿运脾为主要功效,治疗湿阻脾胃证的药物,称化湿药。

中医学整理(重点!)

第一章导论 1.《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和《神农本草经》四大医学典籍可作为中医学理论体系初步形成的标志。其中《黄帝内经》和《难经》奠定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神农本草经》奠定了中药学理论体系的基础,《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基础。 2.《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 3.《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4.两晋隋唐时期:《雷公炮炙论》最早制药学专著。《新修本草》政府颁行第一部药典。 宋金元时期:《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三因方)》宋代以前病因理论总结。《敖氏伤寒金镜录》第一部验舌专著。 5.《洗冤录》是世界上较早的法医著作。 6.《本草纲目》是一部药物学之大成,由[明]李时珍所著。 7.中医理论体系主要有三个基本特点:整体观念,恒动观念和辨证论治。 整体观念: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息息相关,密切相连,同时还受社会,生存环境的影响。这种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和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的思想,称为~。 辨证论治:包括辩证和论治,是中医诊断疾病、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和独特方法。辩证:将四诊收集的资料症状体征,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辨识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正邪之间的关系,然后概括为某一性质证的过程。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因证立法,随法选方,据方施治。辨证论治的过程就是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过程,是理,法,方,药理论体系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 8.中医学的认知和思维方法:司外揣内,注重整体研究,援物比类。 第二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第一节阴阳学说 1.阴阳学说是指运用阴阳对立统一关系来研究解释物质世界中的一切实物和现象中相互 对立,相互依存及其消长变化规律的学说。 2.阴阳是对自然界相关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总概括。(基本概念) 3.阴阳的基本特征: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无形的,功能亢奋 的,都属于阳。凡是相对静止的,内向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有形的,功能抑制的,都属于阴。 4.阴阳属性的特点:普遍性,相关性,相对性,可分性。 5.下午为阳中之阴,下半夜为阴中之阳。 6.阴阳相互关系:阴阳的对立制约,阴阳的互根互用,阴阳的消长平衡,阴阳的相互转化。 7.六腑为阳,五脏为阴。 8.用阴阳来指导疾病的治疗: (1)损其有余:即“实则泻之”。阴或阳的一方偏胜、亢奋,尚未损及对方时,此为实证,当损其有余。如“阳盛则热”,用“热者寒之”。“阴胜则寒”,用“寒者热之”。(2)补其不足:即“虚则补之”。阴或阳的一方偏衰或阴阳俱损时,此即虚证。 (3)[明]张景岳提出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治疗方法。 第二节五行学说 1.基本概念:“五”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行”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行 列,次序,二是指运动变化。 2.土的特性:生化,承载,受纳。 3.金的特性:肃杀,潜降、收敛。

中药学横向总结之要药

要药 辛温解表、宣肺利尿之要药:麻黄 鼻渊头痛之要药:辛夷 治寒饮伏肺之要药:细辛 治项背强痛之要药:葛根 治肝胆疾患及少阳证之要药:柴胡 升阳举陷的要药:升麻 治气分实热和肺胃实火之要药:石膏 治肝阳眩晕,目珠夜痛及瘰疬肿结之要药:夏枯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之要药:生地黄 治疗一切痈肿疔疮阳证之要药:金银花 治湿热火郁、湿热泻痢之要药:黄连 治肝经湿热,实火之要药:龙胆草 治血热毒盛所致诸证之要药:大青叶 治肺痈之要药:鱼腥草 治疗咽喉肿痛的要药:山豆根 治疗痈肿疔毒之要药:蚤休 治疗梅毒的要药:土茯苓 治疗肠痈之要药:红藤、败酱草 治疗阳明腑实证(热结便秘)之要药:大黄 治肠胃实热内结、燥屎坚硬难下之要药:芒硝 治疗寒积便秘之要药:巴豆

治风寒湿痹肢体拘挛或麻木之要药:威灵仙 久风顽痹、筋脉拘急及吐泻转筋之要药:木瓜 治风痹或痹证痛重之要药:徐长卿 治肝肾亏虚胎动不安之要药:桑寄生 治风寒湿痹、筋骨软弱或四肢拘挛之要药:五加皮芳化湿浊的要药:藿香 治湿阻中焦之要药:苍术 行气消积除胀之要药:厚朴 湿热淋证之要药:瞿麦 诸淋涩痛之要药:海金沙 治疗膏淋之要药:萆解 治砂淋、石淋之要药:金钱草 治湿热黄疸之要药:茵陈 补火助阳、回阳救逆之要药:附子 温中散寒之要药:干姜 治下元虚冷、虚阳上浮诸证之要药:肉桂 中寒肝逆或肝寒气滞诸痛之要药:吴茱萸 胃寒呕逆之要药:丁香 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为治痰的要药:橘皮 治胃肠积滞及痰滞胸痞之要药:枳实 行气调中止痛之要药:木香 疏肝理气、调经止痛之要药:香附

止呃之要药:柿蒂 治油腻肉积之要药:山楂 消食运脾之要药:鸡内金 治小儿疳积之要药:使君子 治血热妄行之要药:大蓟 治水火烫伤之要药:地榆 安胎之要药:苎麻根 收敛止血之要药:白芨 温经止血之要药:炮姜 血瘀诸痛之要药:五灵脂 活血行气凉血之要药:郁金 治烫伤及毒蛇咬伤之要药:虎杖 治妇科经产病之要药:益母草 活血调经,凉血消痈,安神,为妇科之要药:丹参 活血调经,祛风止痛,为妇科活血调经之要药:川芎散瘀止痛,接骨疗伤,为伤科接骨续筋之要药:自然铜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为外伤科之要药:乳香 治湿痰寒痰之要药:半夏 治肺胃气逆之要药:旋复花 治痰热及胸痹之要药:瓜蒌 治新久咳嗽之要药:百部

中药学笔记整理之完整版

一,解表药--味辛归肺膀胱经 1.辛温解表药 麻黄--发汗解表利水消肿宣肺平喘风寒表实无汗 桂枝--发表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风寒表实无汗表虚有汗皆可 紫苏--发表散寒行气宽中安胎解毒气滞胎动不安,妊娠恶阻 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毒 荆芥--散风解表透疹止痒疗疮止血既散风寒又散风热 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引经药无所不达一身之风寒湿痹痛 羌活--散寒解表祛风除湿止痛上半身风湿痹痛太阳之头项强痛 藁苯--散寒解表祛风除湿止痛巅顶头疼 细辛--散寒祛风温肺化饮通窍止痛阳虚感冒用量<3克 白芷--发散风寒燥湿止带通窍止痛消肿止痛阳明头痛眉棱骨痛 香薷--发汗解表利水消肿和中化湿夏季乘凉冷饮阳气被阴邪所遏之阴暑热 苍耳--散寒通窍除湿止痛有小毒 辛夷--散寒通窍 河柳--发表透疹祛风除湿肺胃心经 2.辛凉解表药 薄荷--宣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解郁 蔓荆--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祛风止痛风湿痹痛肢拘急 牛子--疏散风热宣肺利咽解毒透疹消肿疗疮辛苦寒能升浮沉降兼可通便 蝉蜕--疏散风热明目退翳透疹止痒息风止痉喑哑咽痛 木贼--疏散风热明目退翳止血 桑叶--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肺润燥凉血止血 菊花--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葛根--解肌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长于缓解颈部肌肉紧张 柴胡--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少阳之寒热往来配黄芩半表半里之热升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丹毒痄腮温毒发斑 豆鼓--解表除烦辛甘微苦凉归肺胃经 浮萍--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水消肿 二,清热药--多寒凉味多苦主治里热证 1.清热泻火药 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湿敛疮生肌止血煅用收湿敛疮生肌止血 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配黄柏阴虚火旺配川贝母阴虚劳嗽肺燥咳嗽 天花粉--清热生津清肺润燥消肿排脓注射液引产不宜与乌头孕妇禁用 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配淡豆鼓温病初起胸中烦闷及虚烦不眠 夏枯草--清肝明目散结消肿瘰疬瘿瘤 芦根--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生津止呕利尿 竹叶--清热除烦利尿通淋生津心火上炎之口糜 淡竹叶--清热除烦利尿通淋生津心火下移小肠之热淋尿痛,尿赤,尿涩 决明子--清热明目润肠通便 谷精草--明目退翳疏散风热风热头痛 青葙子--明目退翳平肝阳降血压 密蒙花--明目退翳养肝血除虚热

中药学考试必备知识点

中药学1 解表药: 辛温解表药: 麻黄:辛、微苦,温。归肺、膀胱桂枝:辛甘温,归心、肺、 紫苏:辛温,归肺脾经。 荆芥:辛微温。归肺肝经。去风解防风: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羌活:辛苦温,归膀胱肾经。解表白芷:辛温,归肺胃经。 生姜:辛微温。归肺脾经。发汗解香薷:辛微温。归肺胃经。发汗解辛夷:辛温。归肺胃经。散风寒,苍耳子:辛苦温。有小毒。 辛凉解表药: 薄荷:辛凉。归肝肺经。 蝉蜕:甘寒。归肺肝经。 牛蒡子:辛苦寒。归肺胃经。疏散桑叶:苦甘寒。归肺肝经。疏散风菊花:辛甘苦,微寒。归肺肝经。葛根:甘辛凉。归脾胃经。解肌退泻。 柴胡:苦辛微寒,归心包络、肝、郁,升举阳气。 升麻:辛甘微寒。 清热泻火药: 石膏:辛甘、大寒,归肺胃经。清知母:苦甘寒。归肺胃肾经。清热栀子:苦寒,归心肺肝胃三焦经。消肿止痛。 夏枯草:苦辛寒。归肝胆经。清肝芦根:甘寒,归肺胃经。 天花粉: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淡竹叶:甘淡寒,归心胃小肠经。清热燥湿药: 黄芩:苦寒。归肺胆胃大肠经。清黄连:苦寒。归心肝胃大肠经。清黄柏:苦寒,归肾、膀胱大肠经。龙胆草:苦寒,归肝胆膀胱经。清苦参:苦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清热凉血药: 生地黄:甘苦寒,归心肝经。清热玄参:苦甘咸寒,归肺胃肾经。清牡丹皮: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赤芍:苦微寒,归肝经。 紫草:甘寒,归心肝经。 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甘寒,归肺心胃经。清热连翘:苦微寒,归肺心胆经。清热蒲公英:苦甘寒,归肝胃经。清热大青叶:苦咸大寒,归心肺胃经。牛黄:苦凉,归肝心经。 鱼腥草:辛微寒,归肺经。清热解射干:苦寒,归肺经。清热解毒, 白头翁:苦寒,归大肠经。清热解板蓝根:苦寒,归心胃经。清热解青黛:咸寒,归肝肺胃经。清热解土茯苓:甘淡平,归肝胃经。解毒紫花地丁:苦辛寒,归心肝经。清穿心莲:苦寒,归胃肺大小肠经。马齿苋:酸寒,归大肠肝经。清热归心肾脾经, 止痛,调和药性。补阳药: 归肾肝经。补肾阳, 调冲任, 归肝肾经。 补肾阳, 归心脾经。 微寒, 归肝肾经。 。 。

中医学概论重点

中概复习提纲 中医学就是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得生理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得医学理论体系。 先秦、两汉时期(形成时期): (1)《黄帝内经》现存最早得中医学专著;标志着中医理论体系得建立 (2)扁鹊、《难经》 (3)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分为《伤寒论》、《金匮要略》 (4)《神农本草经》最早得一部药物学典籍 晋、隋唐时期(丰富实践时期): (1)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第一部病因病机学专著 (2)西晋、王叔与《脉经》24种脉法,最早得脉学专著 (3)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 (4)唐、孙思邈《千金方》、王焘《外台秘要》 宋、金、元时期(争鸣突破时期): (1)宋代、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三因学说” (2)宋代、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开创“脏腑辨证” (3)金元四大家: (4)元、杜清碧《敖氏伤寒金镜录》论舌得第一部专著 明清时期(集大成时期) :(1)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王肯堂《证治准绳》 (2)清代、吴谦《医宗金鉴》、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傅山《傅青主女科》 (3)温病理论得创立明代、吴又可《温疫论》“戾气说” 清代、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临证指南医案》吴鞠通—“三焦辨证”《温病条辨》

中医理论体系得主要特点 (一)整体观念:人体就是一个有机得整体(结构上得整体联系、功能上得相互协调、病理上得相互影响、诊断上得整体诊察、治疗上得整体调节)、人与环境得协调统一(人与自然界得统一性,人与社会关系密切) (二)辨证论治 病: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与转归得一种完整得过程。症:疾病得外在表现。征:体征 证:疾病在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得病理概括。它包括①疾病得原因(如风寒、风热、瘀血、痰饮等)、②疾病得部位(如表、里、某脏、某腑、某条经络等)、③疾病得性质(如寒、热等)与④邪正关系(如虚、实等),反映了疾病发展过程中,该阶段病理变化得全面情况。 辩证-将四诊所收集得资料、症状与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得原因、性质、部位与正邪之间得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证。 论治:根据辩证得结果,确定相应得治疗方法。 同病异治:同一种疾病由于疾病发展阶段不同或病人得机体得反应性不同,其病理变化就会不同,治法不同 异病同治:不同疾病,有时会出现相同得病机变化,采用相同得治法 (三)恒动观:在分析研究生命、健康与疾病等医学问题时,应持运动得、变化得,发展得观点,而不可拘泥一成不变得静止得、僵化得观点。 1、生理上得恒动观“动而不息”就是自然界得根本规律 2、病理上得恒动观(疾病处于不停得发展变化中、有一定阶段性、处于恒动中) 中医学得学科性质与特点: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得交叉性、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得双重性、中国传统文化得综合性 中医学体系得主要建构方法:取象比类、司外揣内、揆度奇恒(对比)、推演络绎、试探与反证、心法与顿悟 气:指构成自然界万物而十分活跃得极微细物质,就是构成宇宙万物得本原或本体。 气一元论得基本内容:1、气就是构成自然界万物得本原 2、气具运动、变化得特性气机:气得运动(升、降、出、入)气化:通过气得运动

中药学重点药

中药学 第一章.解表药 第一节发散风寒药 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逆。 紫苏叶:解表散寒,行气和胃,解鱼蟹毒。 生姜: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解鱼蟹毒。 香薷: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荆芥:解表散风,透疹,消疮。 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羌活:解表散寒,祛风除湿,止痛。 白芷:解表散寒,祛风止痛,宣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第二节发散风热药 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 牛蒡子:疏散风热,宣肺透疹,解毒利咽。 蝉蜕: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解痉。 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 菊花: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柴胡: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葛根: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透疹,升阳止泻,通经活络,解酒毒。第二章.清热药 第一节清热泻火药

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泻,收湿敛疮。 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芦根: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 天花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 栀子:泻火除烦,清利湿热,凉血解毒,外用消肿止痛。夏枯草:清肝泻火,明目,散结消肿。 决明子: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第二节清热燥湿药 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除骨蒸。 龙胆:清热燥湿,清肝泻火。 苦参: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利尿。 第三节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连翘: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 穿心莲: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燥湿。 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贯众:清热解毒,止血,杀虫。 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湿通淋。 野菊花:清热解毒,泻火平肝。 大血藤:清热解毒,活血,祛风止痛。

临床中药学期末复习要点

《中药学》期末复习要点 一、名词解释 (一)中药:是区别于西方医药学,在中国占主流,由中医基础理论指导的中国传统药物的总称,是以植物为主体,包括动物、矿物在内的天然药物及部分加工品,古称本草 (二)草药:是指在民间运用,局部运用,未得到官方权威认证的以植物类药材为主体的药物 (三)本草:中药旧称,以植物类药材居多 (四)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础理论和各种中药的品种来源、采制、性能、功效、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是中国医药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五)道地药材:产于某一地区的某药材,因其地域性强,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炮制考究,疗效突出,而被普遍重视。是优质纯真药材的专用名词 (六)四性:药物的寒、凉、温、热四种药性(四气) (七)五味:酸、苦、甘、辛、咸五种药味 (八)升降浮沉:反映药物作用的趋向性,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概念之一 (九)归经: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即表示药物的作用部位 (十)毒性:古代指药物的总称,或药物的偏性,或药物作用的强弱不同,或药物的毒副作用;现代指药物对机体产生的不良影响及损害性 (十一)配伍:根据病情需要和用药法度,有目的地选择两种以上药物配合使用 (十二)药物七情: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单行 (十三)相须: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使用,明显增强原有疗效 (十四)相使:在性能功效方面有某些共性的药物配伍使用,而以一药为主,另一药为辅,能提高主药的疗效 (十五)相畏: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 (十六)相杀: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 (十七)相恶: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 (十八)相反: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 (十九)炮制:根据中医药理论,按照临床用药和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及药材自身特性所采取的一项传统制药技术 (二十)解表药: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即解表药,又叫发表药(二十一)清热药:凡以清泄里热为主要作用,治疗里热证为主的药物 (二十二)温里药:凡以温里祛寒为主要作用,治疗里寒证的药物,叫温里药,又称祛寒药 (二十三)补虚药:凡以补充人体气血阴阳,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为主要作用,治疗虚证的药物,称为补虚药,亦称补养药或补益药 二、比较异同 (一)麻黄与香薷 ①二药同具有辛温之性,同归肺经,都能发汗解表,利水消肿 ②麻黄发汗力强,故风寒表实无汗之重证多用之。还能宣肺平喘,治疗咳喘实证;利水消肿,用于风水水肿 ③香薷外能发汗解表,内能化湿和中,为夏月麻黄,暑天解表要药,尤适夏季乘凉饮冷,外感风寒,内伤湿滞之阴暑证。利水消肿,用于水肿脚气 (二)紫苏、荆芥、防风 ①三药同具有发汗解表之功,皆可用于风寒表证 ②紫苏用于风寒表证,发散风寒力较缓和,又宣肺止咳,兼理气,尤适风寒兼咳喘胸闷者,

中医学基础学习知识(相互学习知识重点)

中医学基础(相关知识点) 五脏:肝、心、脾、肺、肾 整体观念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 中医学基本特点官窍:目、口、鼻、耳、舌 形体:皮、肉、筋、骨、脉 辨证论治1)病、症、证 2)辨证论治辨证 论治 .整体观念:人是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相统一。1)人是有机的整体功能上相互协调;病理上相互影响;诊断上以外知内;治疗上整体调整;结构上不可分割;2)人与自然相统一:时间因素对人体的影响;地域因素对人体的影响症:症状或体征。指疾病的临床表现。 病:疾病的简称。是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变机理、发病规律和转归的完整的病理过程。 证:是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特性的概括,包括疾病的原因、部位、性质和邪正关系。 辨证:将四诊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部位、性质和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证。 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适宜的治疗方法。 阴阳的概念:阴阳是对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阴阳的基本特征 阴阳属性的相对性可变性:事物的阴阳属性随其对立面的变化而变化,事物的阴阳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向相反方向转化可分性:阴阳之中可分阴阳 对立制约:对立——阴阳属性相反、相对制约——阴阳相互抑制、约束 阴阳的相互关系互根互用:互根——阴阳互相依存,互为前提。互用——阴阳相互促进 消长平衡:阴阳相互消长、阴阳协调平衡 阴阳相互消长:指阴阳双方在一定限度内存在着量的增减和比例大小的变化 阴阳协调平衡:指阴阳双方的消长在一定限度内保持和谐、平衡的状态。 阴阳相互转化:指事物的阴阳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条件:“极”、“重”“甚” . 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指导疾病的治疗 五行的概念:是指木、火、土、金、水五大类事物及其运动变化。 木曰曲直本义:描述树木枝曲干直的生长状态。引申义:生长,升发,舒畅,条达。 火曰炎上本义:火苗有炎热向上的特点。引申义:温热,升腾。 五行的特性水曰润下本义:水有滋润下行的特性。引申义:滋润,下行,寒凉,闭藏。 土爰稼穑本义:土主管农作物的种植和收获。引申义:生化,承载,受纳。 金曰从革本义:金有顺从变革的特性。①金属的器物可随人的意向改变形状②革土生金。 引申义:沉降,收敛,肃杀。

中药学笔记整理

中药学知识基础归纳与总结 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一、中药的起源 二、中药学的发展(各时期的代表著作) 1.《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载药365种,首创上中下三品分类法。其对四气、五味、毒性、七情等的论述,初步奠定了中药学的理论基础。 2.《本草经集注》,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 3.《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载药844种,开创药物图谱文字说明等图文对照法。 4.《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即《证类本草》,载药1558多种 5.《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载药1892种,集16世纪以前药学成就的大成。 6.《本草纲目拾遗》,作者赵学敏,载药921种,其中新增药物716种。 7.《中华本草》成书于1999年,载药8980种。 第二章中药的产地、采集与贮藏 中药材的产地、采集、贮存对中药质量会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临床效应(安全性与有效性) 第一节中药的产地 道地药材:是某地出产的、在同一品种中质量优等的药材。 第二节中药的采集 采收方法和时间由药物的有效成分的质、量决定,保护药物资源。 一、植物类药物的采收: 1.植物药采收季节与药效的关系; 2.植物药不同药用部分的采收原则; ①全草类:多数在植物充分生长、枝叶茂盛的花前期或刚开花时采收,连根拔起。 ②叶类:通常在花蕾将放或正在盛开的时候进行。 ③花类:一般在花正开放时进行。 ④果实和种子类:多数果实类药材,当于果实成熟后或将成熟时采收。 ⑤根和根茎类:通常秋末至春初时采收。并指出“春宁宜早,秋宁宜晚”。 ⑥树皮和根皮类:通常在清明至夏至间(即春、夏时节)剥取树皮。根皮应于秋后苗枯,或早春萌芽前采集。 二、动物类药物的采收:品种不同,采收各异。 三、矿物类药物的采收 第三章中药的炮制 炮制的含义:药物在应用前或做成各种剂型以前的必要的加工处理过程。 炮制目的: 1.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如半夏、乌头。 2.增强药物的作用,提高临床疗效。 3.改变药物的性能或功效,使之更能适应病情需要,如生地制成熟地,生何首乌与制首乌等。 4.改变药物某些性状,便于贮存和制剂。 5.纯净药材,保证药材品质和用量准确。 6.矫臭、矫味,便于服用。 第二节炮制的方法 1.修治(修制) (1)纯净:保证药物质量。 (2)粉碎:便于煎煮、服用、制剂。 (3)切制:便于煎煮、炮制、制剂、干燥、贮藏、调剂称量。 2.水制洗,淋,泡,润,漂,水飞。 (1)润:便于切制。 (2)漂:去腥味、盐分、毒性成分。 (3)水飞:便于煎煮、制剂、服用。

考研中医综合大纲详解:中药学

考研中医综合大纲详解:中药学 一、中药学考查目标 中药学理论要求学生系统掌握本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二、中药学考点解析 1.中药、中药学、本草的概念,中药学的发展概况,历代本草学的主要成就及其主要代表作。 2.道地药材的概念、产地与药效的关系,研究道地药材的方法及目的;适时采集中药的目的,中药炮制的概念、目的和主要方法。 3.中药药性、药性理论的概念;中药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的概念,确定的依据,所代表药性的作用及指导临床用药的意义;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中药毒性的概念、中药中毒的原因,以及应用有毒药物的注意事项。 4.中药配伍的概念、目的与方法,配伍禁忌、妊娠用药禁忌、证候禁忌、服药时饮食禁忌的概念及内容,中药剂量的概念及确定中药剂量的依据,中药汤剂的煎煮方法及根据病情、剂型不同的服用方法。 5.临床常用各类(按功效分类)药物的概念、性能特点、功效、适应证、配伍方法及使用注意。 6.下列临床常用250味重点中药药用部位的来源、药性、功效、主治病证、配伍、用量用法、使用注意及相似功用鉴别要点。 (1)解表药:麻黄、桂枝、紫苏、生姜、防风、荆芥、香薷、羌活、白芷、细辛、苍耳子,薄荷、牛蒡子、蝉蜕、桑叶、菊花、葛根、柴胡、升麻、蔓荆子。 (2)清热药:石膏、知母、栀子、天花粉、芦根、夏枯草、决明子,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草、苦参、白鲜皮,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紫花地丁、鱼腥草、射干、山豆根、白头翁、大青叶、板蓝根、青黛、贯众、蚤休、土茯苓、熊胆,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水牛角,青蒿、地骨皮、白薇。 (3)泻下药:大黄、芒硝,火麻仁,甘遂、巴豆、牵牛子、大戟和芫花。 (4)祛风湿药:独活、木瓜、威灵仙,秦艽、防己、蕲蛇,桑寄生、五加皮。 (5)化湿药:苍术、厚朴、藿香、佩兰、砂仁、白豆蔻。 (6)利水渗湿药:茯苓、薏苡仁、泽泻、猪苓,车前子、木通、通草、滑石、石韦、瞿麦、萆薢,茵陈蒿、金钱草、虎杖。 (7)温里药: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花椒、丁香、高良姜。 (8)理气药:橘皮、青皮、枳实、枳壳、木香、香附、乌药、沉香、檀香、川楝子、薤白。 (9)消食药:山楂、莱菔子、鸡内金。 (10)驱虫药:使君子、苦楝皮、槟榔、雷丸。 (11)止血药:大蓟、小蓟、地榆、槐花、白茅根、苎麻根,白芨、仙鹤草,三七、茜草、蒲黄,艾叶。 (12)活血化瘀药:川芎、延胡索、郁金、姜黄、乳香、没药、五灵脂,丹参、红花、桃仁、益母草、泽兰、鸡血藤、牛膝、王不留行,血竭、土鳖虫、马钱子,三棱、莪术、水蛭、斑蝥、穿山甲。 (13)化痰止咳平喘药:半夏、天南星、禹白附、白芥子、旋覆花、白前,浙贝母、川贝

中医学重点知识点整理

名词解释 四气:药物分为寒、热、温、凉四性,又称四气。 五行: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藏象:藏,是指隐藏于人体内的脏腑器官,即内脏。象,其涵义有二:一指脏腑器官的形态结构,其二指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表现于外的现象。藏象是人体内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征象。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物质,气又是人体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总称。 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腧穴:“腧”与“输”义同,有转输、输注的含义;“穴”即孔隙的意思。腧穴是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 归经:药物对某经或某几经发生明显作用,而对其他经作用较少,甚至无作用,这种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称归经。 异病同治:指不同的疾病,在其病情发展过程中,会出现相同的病机变化或同一性质的证候,可以采用相同的治法治疗。 假神:指垂危病人出现的暂时性的某些症状“好转”的假象,提示病情恶化,脏腑精气将绝,预后不良。 相生:指五行中某一行事物对于另一行事物具有资生、促进和助长作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侮:是指五行之间反向克制的异常变化。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 简答题 一、五行的特性 1.木曰曲直凡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特性的事 物和现象,都归属于“木”。 2.火曰炎上凡具有温热、升腾、向上等特性的事物和 现象,都归属于“火”。 3.土爰稼穑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等特性的事物和 现象,都归属于“土” 4.金曰从革凡具有肃杀、潜降、收敛等特性的事物和 现象,都归属于“金” 5.水曰润下凡具有寒凉、滋润、向下、静藏等特性的 事物和现象,都归属于“水” 二、整体观念——整体是指统一性,中医学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和自然界息息相关,密切相连,同时还受社会、生存环境的影响,这种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和集体内外环境的统一性思想,称为整体观念 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和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的思想 1.人是一个有机整体 2.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中药学功效整理

中药学 第一章,解表药 凡以发散表邪为主要功效,治疗表证的药物,称为解表药 第一节,发散风寒药 麻黄;温肺膀胱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桂枝;温心肺膀胱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紫苏叶;温肺脾解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 香薷;微温肺胃脾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荆芥;微温肺肝祛风解表透疹消疮止血 防风;微温膀胱肝脾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白芷;温胃大肠肺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细辛;温肺肾心小毒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温肺化饮 羌活;温膀胱肾解表散寒祛风湿止痛 藁本;温膀胱解表散寒祛风湿止痛 生姜:微温肺脾胃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鱼蟹毒 苍耳子:温肺小毒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痛 辛夷;温肺胃散风寒通鼻窍 葱白:温肺胃发汗解表散寒通阳 胡荽;温肺胃发表透疹开胃消食止痛解毒 西河柳:平肺胃心发表透疹祛风除湿 第二节,发散风热药 薄荷;凉肺肝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解郁 牛蒡子;寒肺胃疏散风热宣肺透疹祛痰利咽解毒消肿 蝉蜕;寒肺肝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止痒明目退翳息风止痉 桑叶;寒肺肝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 菊花;微寒肺肝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蔓荆子;微寒膀胱肝胃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葛根;凉脾胃解肌退热透发麻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通经活络解酒毒柴胡;微寒肝胆和解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 升麻;微寒肺脾胃大肠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淡豆豉:凉肺胃解表除烦宣发郁热 浮萍:寒肺膀胱宣散风热透疹止痒利尿消肿 木贼:平肺肝疏散风热明目退翳 谷精草:平肺肝疏散风热明目退翳

第二章,清热药 凡以清解里热为主要作用,主治里热证的药物,称为清热药 第一节,清热泻火药 石膏;大寒肺胃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湿敛疮止血生肌 知母;寒肺胃肾清热泻火生津润燥 芦根;寒肺胃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 天花粉;微寒肺胃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 淡竹叶;寒心胃小肠清热除烦利尿 竹叶;寒心胃小肠清热除烦生津止渴利尿 栀子;寒心肝胆肺胃三焦泻火除烦清利湿热凉血止血清热解毒夏枯草;寒肝胆清肝火散结消肿 决明子;寒肝大肠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密蒙花;寒肝清热泻火养肝明目退翳 青葙子;微寒肝清热泻火明目退翳 寒水石;寒心胃肾清热泻火 鸭跖草;寒肺胃小肠清热泻火解毒利水消肿 第二节,清热燥湿药 黄芩;寒肺胆脾胃大肠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黄连;寒心脾肝胃胆大肠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柏;寒肾膀胱大肠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 龙胆;寒肝胆清热燥湿泄肝胆火 苦参;寒心肝大肠膀胱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利尿 秦皮;寒肝胆大肠清热燥湿涩肠止痢止带明目 椿皮;寒大肠肝清热燥湿涩肠止泻止带止血 白鲜皮;寒脾胃膀胱清热燥湿祛风解毒 第三节,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寒肺心胃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连翘;微寒肺心小肠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疏散风热 大青叶;寒心胃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板蓝根;寒心胃清热解毒凉血消斑利咽消肿 青黛;寒肝肺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泻火定惊 贯众;微寒肝胃小毒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杀虫 重楼;微寒肝小毒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 蒲公英;寒肝胃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清肝明目 紫花地丁;寒心肝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野菊花;微寒肝心清热解毒泻火平肝 穿心莲;寒心肺大肠膀胱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燥湿 射干;寒肺清热解毒祛痰利咽 山豆根;寒肺胃清热解毒消肿利咽

《中药学》重点分类

第1章解表药 1.发散风寒药 掌握:麻黄、桂枝、紫苏(附:紫苏梗)、防风、荆芥、羌活、白芷 熟悉:香薷、细辛、苍耳子(附:苍耳草)、生姜(附:生姜皮、生姜汁)藁本、辛夷 2.发散风热药 掌握:薄荷、牛蒡子、桑叶、菊花、葛根(附:葛花)、柴胡; 熟悉:升麻、蝉蜕、蔓荆子 了解:淡豆豉 第2章清热药 1.清热泻火药 掌握:石膏、知母、栀子、夏枯草 熟悉:天花粉、芦根、淡竹叶、决明子 2.清热燥湿药 掌握:黄芩、黄连、黄柏 熟悉:龙胆草、苦参 了解:白鲜皮 3.清热解毒药 掌握:金银花(附:忍冬藤)、连翘、板蓝根、蒲公英、鱼腥草、射干、白头翁 熟悉:大青叶、青黛、贯众、野菊花、白花蛇舌草、山豆根(附:北豆根)、穿心莲、土茯苓 了解:蚤休、紫花地丁、败酱草(附:墓头回)、红藤、秦皮 4.清热凉血药 掌握: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 熟悉:紫草、水牛角(附:水牛角浓缩粉) 5.清虚热药 掌握:青蒿、地骨皮 了解:银柴胡、胡黄连 第3章泻下药 1.攻下药 掌握:大黄、芒硝 了解:番泻叶、芦荟 2.润下药

了解:火麻仁、郁李仁 3.峻下逐水药 了解:甘遂、巴豆、牵牛子、京大戟(附:红芽大戟) 第4章祛风湿药 掌握:独活、木瓜、马钱子、秦艽、防己、桑寄生、蕲蛇熟悉:川乌(附:草乌)、威灵仙、五加皮 了解:络石藤、豨莶草、雷公藤、狗脊 第5章化湿药 掌握:藿香、苍术、厚朴(附:厚朴花) 熟悉:砂仁(附:砂仁壳)、白豆蔻(附:豆蔻壳) 了解:佩兰 第6章利水渗湿药 1.利水消肿药 掌握:茯苓(附:茯苓皮、茯神)、泽泻、薏苡仁 熟悉:猪苓 了解:香加皮 2.利尿通淋药 掌握:车前子(附:车前草) 熟悉:木通(附:关木通、川木通)、滑石 了解:萆解、海金沙(附:海金沙藤)、瞿麦、地肤子3.利湿退黄药 掌握:茵陈、虎杖、金钱草

中药学考试重点名词解释

中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应用的药物 中药学专门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集、性能功效及应用方法等知识的一门学科 配伍有目的地按病情需要和药性特点,有选择的将两味以上的药物配合同用 相畏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 相杀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 相恶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的功效降低甚至消除 相反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 相须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使用,以增强其原有疗效 相使性能功效方面有某种共性的药物配合使用,一药为主,一药为辅,辅药能提高主药的疗效 炮制药物在应用前或制成各种剂型之前的必要加工处理过程 水飞法借药物在水中的沉降性质分取药材极细粉末的方法 煅法将药物用猛火直接或间接煅烧,使质地松脆,宜于粉碎,以便充分发挥药效 炜法利用湿面粉、湿纸包裹药物,置热火灰加热 淬法将药物煅烧红后,迅速投入冷水或液体辅料使其酥脆的方法 炙法将药材快速放入沸水中短暂潦过,立即取出 中药性能药性,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等内容,它是对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 四气四性,药物寒热不同性质,包括寒热温凉平 五味药物的滋味,包括酸苦甘辛咸涩淡 升降浮沉反应药物作用的趋向性 归经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 道地药材具有地方特色,质量优良的药物 剂量每一味药的成人一日量 解表药发散表邪,解除表证。 清热药清泄里热,治疗里热证。 祛风湿药祛风湿,解除痹痛。 芳香化湿药气味芳香,性偏温燥,以化湿运脾为主要功效 利水渗湿药通利水道,渗泄水湿,治疗水湿内停 泻下药引起腹泻或润滑大肠,促进排便的药物 温里药温里散寒,治疗里寒症 理气药疏利气机,治疗气滞、气逆证 消食药消积导滞,治疗饮食积滞 活血祛瘀药通畅血行,消散淤血 化痰药祛痰、消痰,治疗痰证 止咳平喘药制止或减轻咳嗽喘息 平肝息风药平肝潜阳,息风止痉,主治肝阳上亢、肝风内动 开窍药辛香走窜,开窍醒神,治疗闭证神昏 安神药安神定志,治疗心神不宁 补虚药补虚扶弱,纠正人体气血阴阳虚衰的病例偏向,治疗虚证 平抑肝阳药平抑肝阳,治疗肝阳上亢 息风止痉药平息肝风,治疗肝风内动,痉厥抽搐 收涩药收敛固涩,治疗滑脱证

中医学重点 (2)

中医学基础 第一章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的属性 阳:明亮的、温热的、在上的、活动的、兴奋的、强壮的、外向的、无形的、机能亢进的 阴:晦暗的、寒冷的、在下的、静止的、抑制的、虚弱的、内向的、有形的、机能衰退的 自然界:阳日天昼火热温夏春干气清…… 阴月地夜水寒凉冬秋湿味浊…… 人体:阳男外表背上气腑实…… 阴女内里腹下血脏虚…… 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互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对立转化 如:阳盛则热阴胜盛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填空);热者寒之寒者热之;实则泻之虚者补之;“重寒则热,重热则寒”“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五”,指木、火、土、金、水。 “行”,即运动变化。 “五行”,就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 五行学说是以五行的特性来推演和归类事物的五行属性的。所以事物的五行属性,并不等同于木、火、土、金、水本身,而是将事物的性质和作用与五行的特性相类比,而得出事物的五行属性。 五行系列分类表

五行相生的次序: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的次序: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第二章 脏象 按照脏腑的形态和生理功能特点,将脏腑分为三类: 五脏:心、肺、脾、肝、肾 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 女子胞 脏腑在中医学里不单纯是一个解剖学单位,更重要的是一个生理或病理学方面的概念。一个中医脏腑的功能,可能包括西医几个脏器的部分功能;西医一个脏器的功能,可能分散在中医几个脏腑的功能之中。脏腑学说,是通过对人体外在的现象观察,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此表要背:五脏: 五行 季节 生 化 过 方向 五气 五色 五味 五脏 五官 形体 木 火 土 金 春 夏 长夏 秋 生 长 化 收 东 南 中 西 风 热 湿 燥 青 赤 黄 白 酸 苦 甘 辛 肝 心 脾 肺 目 舌 口 鼻 筋 脉 肉 皮毛

中医院校“十二五”教材《中药学》重点

一:中药总述 清热药: 含义:凡以清热里热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里热症得药物,称为清热药 功效:实热证-—清热泻火、清热凉血、气血两清 虚热证-—养阴清热 适应证:温热病高热烦渴,脏腑实热证,湿热黄疸/泻痢,温毒发斑,疮痈肿毒等里热证 注意点:①该类药物药性大多寒凉,易伤脾胃,故脾胃虚弱,食少便溏者慎用 ②苦寒药物易化燥伤阴,热证伤阴或阴虚者慎用 ③清热药禁用于阴盛格阳或真寒假热之证 分类:清热泻火药、清热燥湿药、清热解毒药、清热凉血药、清虚热药 化湿药: 含义:凡气味芳香,性偏温燥,以化湿运脾为主要作用得药物,称为化湿药 功效:醒脾化湿,燥湿健脾解暑 适应证:湿浊内阻,脾为湿困,运化失常所致得脘腹痞满、呕吐泛酸、大便溏薄、食少体倦 口干多涎、舌苔白腻等证 注意点:药物气味芳香,多含挥发油,一般以作为散剂服用疗效较好,如后下 多属辛温燥之品,易于耗气伤阴,故阴虚血燥及气虚者慎用 利水渗湿药: 含义:凡以通利水道,渗泄水湿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水湿内停病证得药物 功效:利水消肿,利尿通淋,利湿退黄等作用 适应证:主要用于水湿内停所致得各种病证,如水肿、小便不利、泄泻、痰饮、淋证、黄疸、湿疮、带下、湿温等 注意点:易耗伤津液,对阴亏津少、肾虚遗精遗尿者,宜慎用或忌用 有些药物有较强得通利作用,孕妇应慎用 分类:利水消肿药、利尿通淋药与利湿退黄药

理气药: 含义:凡以梳理气机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气机不畅之气滞、气逆证得药物,称为理气药,又称行气药、其中行气力强者,又称为破气药 功效:梳理气机,理气健脾,疏肝解郁,理气宽胸,行气止痛,破气散结,降逆止呕 适应证:气逆证 气滞证—脾胃气滞、肝气郁滞与肺气壅滞 注意点:本类药物多辛温香燥,易耗气伤阴,故气阴不足者慎用 止血药: 含义:凡以制止体内外出血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各种出血病证得药物,称止血药 功效:凉血止血,温经止血,化瘀止血,收敛止血 适应证:咳血,吐血,便血,尿血及外伤出血等体内外各种出血证 分类:凉血止血药,温经止血药,化瘀止血药,收敛止血药 注意点:1。注意用药配伍 2、止血不流瘀 活血化瘀药: 含义:凡以通利血脉,促进血行,消散瘀血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瘀血证得药物,称为活血化瘀药,也称活血祛瘀药,简称活血药或化瘀药。其中活血化瘀作用强者,又称破血药或逐瘀药 功效:通过活血化瘀作用从而达到止痛,调经,疗伤,消癥,通痹,消痈,祛瘀生新等功效 适应证:适用于一切瘀血阻滞之证 分类:活血止痛药,活血调经药,活血疗伤药,破血消癥药 注意点:1.活血化瘀药行散走窜,易耗血动血,应注意防其破泄太过,做到化瘀而不伤正 2.不宜用于妇女月经过多以及其她出血证而无瘀血现象者,对于妇女尤当慎用或忌用化痰止咳平喘药: 含义:凡以祛痰或消痰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痰证得药物,称为化痰药;以制止或减轻咳嗽喘息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咳嗽气喘得药物,称止咳平喘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