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城市低碳景观_研究综述_邹喆

_城市低碳景观_研究综述_邹喆
_城市低碳景观_研究综述_邹喆

设计艺术研究 DESIGN RESEARCH Vol.3 No.5 2013

108收稿日期:2013-06-26

作者简介:邹喆,集美大学美术学院讲师;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博士生。

“城市低碳景观”研究综述

Review of Urban Low-carbon Landscape

邹喆1,2 ZOU Zhe

1. 集美大学,福建厦门 361021 (Ji mei University,361021Xiamen,Fujian)

2. 武汉理工大学,武汉430070 (Wuhan University of T echnology,430070 Wuhan)

23

摘要:近些年来,中国学界对城市低碳景观的研究蓬蓬勃勃,成果颇丰。有基于此,阅读了近十年来城市低碳景观研究的所有文献,进而从认识论的角度介绍了低碳景观的概念、研究动态、发展脉络以及代表性观点;从方法论的角度探讨了相关学者提出的城市低碳景观建设的技术方案;从应用的角度评价了我国城市低碳景观的建设实践以及理念和技术上的创新。以此为基础,总结了城市低碳景观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在明了当前研究不足的前提下,试图以此推动城市低碳景观理论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关键词:城市;低碳;景观;研究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researches on low-carbon landscape of cities in China.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literature related to low-carbon landscape of city in the past decade. Based on epistemology, achievements about the concept of low-carbon landscape, research trends, development patterns and representative ideas are summarized. With the help of methodology, some discussions about technical proposals of scholars on low-carbon landscape construction in cities are conducted, and practical development of low carbon landscape of cities in our country and innovations of concept and technology are demonstrat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pplication. At the premise of insuf ? cient research,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tendency of future research are analyzed, attempting to promote the establishment and improvement of theoretical system of low carbon landscape of city. Key words: city ;low-carbon ;landscape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J0-0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2095-0705.2013.05.023(0108-06)

一、引言

在当今全球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各国的城乡格局、资源利用和能源消耗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碳排放量的持续增加导致了环境恶化、能源枯竭和生态破坏等一系列环境问题。1992年6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通过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明确规定

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带来的不利影响;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通过的《京都议定书》,试图通过各种途径最大限度地减少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给人类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2003年英国政府发表了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旨在通过较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能源污染创造较大的经济

Vol.3 No.5 2013 DESIGN RESEARCH 设计艺术研究109

效益;2007年日本颁布《日本低碳社会模式及其

可行性研究》,提出了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选择

性社会模式。

中国是世界第二碳排放大国,面临着节能减

排的严峻形势。近十年来,诸多学者从规划、环境、

建筑、景观、地理、生态和经济等学科掀起了低

碳城市的研究热潮。研究的内容包括低碳城市的

内涵分析、评价体系、低碳景观模型、国内外低

碳城市景观设计案例、低碳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

等。本文以“城市低碳景观”为研究对象,针对

2003~2013年期间公开发表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

对有关城市低碳景观的研究进程进行回顾和分析,

强调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试图明确今后研究的

方向与重点。

二、成果的统计与分析

以“城市+低碳+景观”为关键词查询近十

年来中国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的有关低碳景观的

论文合计7 922篇,其中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

总库3 224篇、特色期刊213篇,涉及《中国园林》、

《城乡建设》、《城市发展研究》、《建筑学报》

等期刊以及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湖南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等众多国内知名大学的学报。另外,

发表的博士学位论文399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2 427篇、重要会议论文349篇、国际会议论文

65篇、报纸文章1 245篇。

中国对城市低碳景观的研究起步较晚,其研

究水平和国际水平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从论文

发表的年份来看,自2010年起,有关低碳景观的

研究成果在数量上迅速增多(见表1),但在理

表1 2003~2013年以“低碳景观”为主题

的论文发表量

3344133216

1866

24872799

521

篇数论建树和设计实践等方面尚处于摸索阶段。研究报告、技术方法、设计案例等方面的探讨还有欠缺、理论争鸣不足,许多的研究在观点甚至是表述方式上大同小异,不具有开创性、代表性和独创性。因此,本文未对全部文献详加介绍,而只是对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和具有学术价值的文献进行了分析和评论。

三、中国城市低碳景观的研究情况

1.“城市低碳景观”的概念

迄今为止,尽管许多学者把“城市”、“低碳”和“景观”三者的相互关系当作了研究对象,并试图用“低碳城市”、“基于低碳理念的城市景观”、“城市低碳型景观”、 “城市低碳化景观”等表述方式来诠释“城市低碳景观”的概念,但目前尚无公认的、权威的定义。仇保兴在“2009城市发展与规划国际论坛”上提出了“低碳生态城”的概念[1],指出“走中国特色的低碳城市发展模式必须坚持两手抓:一方面从每个家庭居所——绿色建筑入手;另一方面还必须从城市整体的层次来寻求应对之道,即打造低碳生态城。要把低碳城市和生态目标相结合,使城市的增长模式发生根本转变,建立起低能耗、低排放、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的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发展模式”[2]。此观点一经提出,立即成为中国城市低碳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在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总体思路的大框架下,许多学者尝试着界定“低碳景观”的概念并开展相关的研究。沈明、窦逗、吴彤云(2010)指出,“低碳景观(Low-Carbon Landscape)要求在景观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景观使用的整个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石化能源的使用,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3]。杨锐、王俊杰(2011)将“低碳景观”定义为:“在景观规划设计、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与日常管理以及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尽量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尽量增加景观系统的碳汇能力,形成以低能耗、低污染、高碳汇为基本特征的景观体系”[4]。王绍增(2011)对低碳概念的滥用进

设计艺术研究 DESIGN RESEARCH Vol.3 No.5 2013 110

行了批判,从逻辑学、语义学的角度指出“低碳”既不是论证充分的科学结论,也不是严格的科学概念,而是一个哲学概念,它“为人类尽量可持续精彩地生活创造环境”[5]。刘小敏、弓弼(2012)归纳了低碳景观的双重含义:“狭义上的低碳景观是指在规划、施工、使用、养护的过程中向环境释放较少CO2的景观体系;而广义上的低碳景观不仅仅关注碳排放量,更是景观工作者出于可持续、环境和谐、生态健康等科学范畴的考量,有意或无意地引伸出的低碳景观思想,是人类对改善现有生存环境、对更加生态、健康、有益的生存环境的追求”[6]。

由此可见,在众多对“低碳景观”下达的定义中有一个共同的认知,即低碳景观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标准,并以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的。由于城市化是碳排放的直接诱因,依托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空间形态和景观格局的“城市低碳景观”的相关研究成为近些年来学术界研究的重点。

2.城市低碳景观的理论问题

有关城市低碳景观的理论探讨在全部文献中占有的比重最大,主要内容集中在四个方面:(1)低碳景观格局变化机制与效应,包括景观的功能和结构的关系、景观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对碳排放的影响、景观的生产力和承载力与碳排放的关系等;

(2)通过建立景观动态模型对其在设计、施工、管理、维护过程中的碳排放数据进行的定量研究;

(3)景观异质性、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基于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

(4)低碳景观的价值评价标准,包括对景观的动态变化过程、规律、因素、调控机制、生态安全格局和景观的适应性及可持续发展进行的评价及模拟。

2001~2006年中国科学院进行的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中国陆地和近海生态系统碳收支研究”,构建了China FLUX研究平台、中国碳循环数据信息系统、中国陆地和近海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型和模型集成系统。初步明确了驱动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的关键气候因子、生物学因子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初步明确了中国陆地和近海生态系统碳源汇时空格局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并评价了不同技术措施下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增汇潜力等[7]。出版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与增汇对策》、《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观测技术及时空变化特征》、《中国陆地和淡水湖泊与大气间碳交换观测》、《碳循环遥感基础与应用》等专著,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推动中国的科学学、生态学、气候学、土壤学、地球科学、海洋科学和遥感科学等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建立在多学科基础之上的城市低碳景观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09年,顾朝林、谭纵波等学者发表了《气候变化、碳排放与低碳城市规划研究进展》一文[8],并出版《气候变化与低碳城市规划》专著[9],论述了气候变化、碳排放与城市化的关系,并从理论研究、行动计划两方面阐述了低碳城市规划研究的进展。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自2010年陆续编写的《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报告》(至今已经出版了三本专著),全面搜集了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中国低碳生态城市的实践案例,系统地展现了中国低碳生态城市近些年的研究情况及其规划实践。其研究成果具有颇高的学术价值。仇保兴倡导在低碳理念的指导下,依托高新技术对建筑节能、绿色交通、城市绿化、水资源循环、垃圾处理等领域进行资源整合和设计创新,促进城市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的可持续发展,以为城市低碳景观发展的基础,而得到了学术界的热烈响应。另外,专著中的“认识与思考”、“方法与技术”、“实践与探索”三个部分全都涉及城市低碳景观问题。俞孔坚(2012)在《低碳美学下的新桃源憧憬和中国实践》一文中指出,我们的城市设计、景观和建筑需要走向新美学——大脚的美学,追求健康的生态过程之美、丰产之美[10],是中国景观学研究的权威观点。

Vol.3 No.5 2013 DESIGN RESEARCH 设计艺术研究111

3.城市低碳景观建设的技术方案

对城市低碳景观方法论进行研究的文献数量仅次于基础理论研究,其内容主要集中在城市微循环景观体系的构建方面。城市微循环理论体系涵盖了城市规划、管理、建筑、景观等多个领域的技术提升,“低碳”理念贯穿于微循环体系的各个环节。《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报告2012》中“方法与技术”部分从微降解、微能源、微冲击、微更生、微交通、微创业、微绿地和微调控等方面介绍了低碳生态城市技术体系的框架,其内容主要体现在:(1)在城市的气候和能源方面,关注微气候对景观生态的影响、有效地利用可再生能源以减少碳排放量;(2)在人地关系方面,发挥绿色基础设施的碳汇功能,实现资源的有机循环、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3)在水资源利用方面,实施“可持续的排水系统”和水景观开发利用规划;(4)在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方面,力图使景观场所和材料更新与再生,关注废弃物的循环利用。

张琴(2010)的博士论文《基于低碳模式的城市景观设计模型与方法论》,运用低碳城市景观测试与管理模型手段,研究了城市土地利用模式、街道、城市格局和公共开放空间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对低碳城市景观进行预测、设计和评价的系统性理论和方法。在剖析温室气体排放根源和解决途径的基础上,运用景观设计和模型虚拟的方式探讨了当代景观设计师创造低碳景观、构筑生态城市的方法问题[11],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可行性;王贞、万敏(2010)在《低碳风景园林营造的功能特点及要则探讨》一文中研究了低碳风景园林营造的概念、产生背景及发展趋势,并结合国外的实践概括了低碳风景园林的功能、特点及其营造法则。倡导在低碳风景园林营造理念的指导下,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生态城市[12];滕明君、周志翔、岳辉、杨玉萍(2012)在《低碳园林的生态学途径》一文中阐述了全球气候变化和城市化对城市人居环境的影响、低碳园林与低碳城市的关系,并从生态学角度提出了低碳园林的发展策略及园林规划建设的途径,力求为低碳园林和低碳城市的规划建设提供实施的依据[13];刘小敏、弓弼(2012)在《低碳景观的类型与营造技术研究》中解析了低碳景观的概念,归纳了低碳景观的类型及特征,强调了低碳水景观、绿地景观和园林景观的营造技术[14]。

上述论文分别从城市规划、景观生态学、地理学、环境心理学、哲学、社会学等不同角度,探讨了城市空间策略、步行系统、山地景观、植物固碳、低碳建材等技术层面的节能减排问题以及行之有效的固碳增汇措施,为当代构建城市低碳景观的设计技术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4.城市低碳景观的实践、理念及技术创新

城市低碳景观的应用研究相对要少,主要是针对景观生态保护、生态恢复、生态管理、生态建设、景观动态监测和预警等实践活动展开的研究。2008年1月,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开始实施“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上海、保定、昆明、贵阳、武汉、杭州、德州、珠海等城市纷纷提出了建设低碳城市的构想和规划,为低碳城市景观设计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提供了现实可能。

刘建浩、余压芳(2010)的《低碳性与传统性的思考——论西南传统乡土聚落中的低碳型景观》一文,针对低碳生活景观在城市与乡村的差异,剖析了低碳景观在西南传统乡土聚落中的表现形式与特点,并从思想、历史、技术、材料及居民生活方式等方面分析了西南传统乡土聚落中的低碳性和传统性的关系,提倡科学保护与正确引导西南传统乡土聚落中的低碳景观,以保护乡村城市化进程中的传统文化景观[15];俞孔坚(2011)在《低碳的水体净化景观:上海世博后滩公园》中阐述了上海世博后滩公园在使用新能源、新工艺、新材料塑造低碳景观方面的成功经验,诸如景观材料多选取生物、再生材料,如环保座椅、节能玻璃幕墙、LED节能灯等,供能普遍采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16];薛彦波、仇宁(2011)的专著《新生态建筑+循环景观》在低碳的实践层面,结合爱沙尼亚国家博物馆、赞姆波尼尼公司总部、不来梅艺术馆(扩建)、斯德哥尔摩公共图书馆等实际案例,探讨建设中解决景观、生态、文化观念冲突的方法和途径,倡导在尊重场地和

地域特征的前提下,赋予场地以新的文化内涵[17]。《景观设计》杂志社(2012)编辑的《低碳景观》是迄今为止国内唯一一部研究低碳景观的专著,从克鲁斯海峡、金杯公园、东南福溪滨水公园一期、国际象棋公园、Lost Dog Wash步道起点等外国案例入手,在研究探讨的基础上,还收录了国内外知名设计公司的低碳类住宅,包括顶级别墅、高档社区和一般居民小区,以国际视野辨识低碳城市发展中景观设计的现状、趋势、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途径等,探讨了实现低碳生态城市目标的路径及模式[18];中国城市科学研究的系列报告,详细分析了天津中新生态城、曹妃甸生态城、上海南桥新城、上海世博园、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深圳光明新区等优秀的生态城市景观规划设计案例,明晰了在实践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途径,是中国城市低碳景观设计的实践经验的总结[19-24]。

四、中国城市低碳景观研究的欠缺及其展望

1.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中国的低碳城市景观设计与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国外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譬如研究基础相对薄弱、技术手段比较落后;研究方法单调,尚未形成独立的理论体系;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够;研究的原创性成果屈指可数。虽然发布的研究成果众多,但大多借鉴了国外的思想、理念及观点,雷同现象也不少见;研究队伍中缺少具备多学科知识的专业复合型人才。由此可见,我国的城市低碳景观研究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这是一个机遇和挑战并存的研究领域。

2.研究的趋势

我国的城市低碳景观的相关研究必须注重景观空间格局和生态过程的相互作用及其动态反馈,有效地整合和利用各类自然资源及人文要素,并最大化的利用现有资源,建立和完善城市低碳景观设计的理论体系。一方面,应从国际研究的成果之中汲取精华,并立足于本国国情,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低碳城市景观建设模式。另一方面,要大力推广“低碳”理念,依托RS、GIS和空间模拟等新方法和新技术,加强同城市规划学、景观生态学、环境行为学、社会心理学等学科研究人员的通力协作,对景观格局进行科学的调控和管理,从而实现景观的功能优化和可持续发展。

五、结语

我国提出以“生态城市”、“低碳城市”等生态型发展模式为发展目标的地级(含)以上的城市约280个,无论是理论抑或是实践都在积极地探索着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之路,这是与我国的国情和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城市低碳景观设计是塑造低碳生态城市的必要措施,通过景观优化、生态修复、有机循环、可持续发展等手段恢复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最终实现低碳可持续发展。因此,开展城市低碳景观研究应有选择性地借鉴欧美等国家的先进经验,针对我国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探求最佳的解决方案,其最终目的是寻求适合中国国情的城市低碳景观设计方法,建构完善的城市低碳景观理论体系,以指导当今如火如荼的景观设计实践。

参考文献

[1]仇保兴.我国城市发展模式转型趋势——低碳

生态城市[J].城市发展研究,2009(8):1-6. [2]仇保兴.我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总体思路[J].

建设科技,2009(15):12-17.

[3]沈明,窦逗,吴彤云.低碳景观的设计理念与

实践[J].城乡建设,2010(10):42-43.

[4]杨锐,王俊杰.景观视角下中国低碳城市发展

路径的思考[J].城市发展研究,2011(1):53-

59.

[5]王绍增.低碳的疑惑与解读[J].中国园

林,2011(1):6.

[6]刘小敏,弓弼.低碳景观的类型与营造技术研

究[J].北方园艺, 2012(24):102-105.

[下转第124页]

分配、软件、工程、用户等,建立起一种全球化的视野,扩展利益的边界,了解替代价值,这样才能明白系统设计的意义和价值。此外,我们还应提倡一致的、逻辑的、全面的和普遍的设计方法,使所有部门协同创作,更好地管理复杂的组织、流程和信息,并预测和评估设计方案的影响。我们拥有了这种全面、系统的设计概念,才能在跨学科的背景下更好地把握设计的发展。

L:您的建议非常中肯,相信您所阐述的理念和方法能够启发许多内心热爱设计的学生。谢谢您。希望今后能够有更多的机会聆听您的讲座!

K:谢谢![15]刘建浩,余压芳.低碳性与传统性的思考——

论西南传统乡土聚落中的低碳型景观[J].中 国园林,2010(10):84-86.

[16]俞孔坚.低碳的水体净化景观:上海世博后滩

公园[J].北京规划建设,2011:139-149. [17]薛彦波,仇宁.新生态建筑+循环景观[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18]景观设计杂志社.低碳景观[M].大连:大连

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

[19]中国城市科学委员会.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

报告(2010)[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20]中国城市科学委员会.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

报告(2011)[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

[21]中国城市科学委员会.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

报告(2012)[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2.

[22]王文娟.基于传统造园理念的当代低碳型城

市景观设计研究[D].西安:陕西科技大学, 2012.

[23]陈睿智,董靓.面向低碳景观的思创地域气候

舒适度区划研究[J].建筑科学,2012(6)57-

60.

[24]于昊.低碳风景园林营造的功能特点及要则探

讨[J].现代园艺,2013(8):155.

[上接第112页]

[7]陈泮勤,王效科,王礼茂.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收

支与增汇对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3.

[8]顾朝林,谭纵波.气候变化、碳排放与低碳城市

规划研究进展[J].城市规划学刊,2009(3):39-

45.

[9]顾朝林.气候变化与低碳城市规划[M].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10]俞孔坚.低碳美学下的新桃源憧憬和中国实践

[J].广西城镇建设,2012(1):46-49.

[11]张琴.基于低碳模式的城市景观设计模型与方

法论[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0.

[12]王贞,万敏.低碳风景园林营造的功能特点及

要则探讨[J].中国园林, 2010(6):35-38.

[13]滕明君,周志翔,岳辉,杨玉萍.低碳园林的

生态学途径[J].中国园林,2012(4):40-43.

[14]刘小敏,弓弼.低碳景观的类型与营造技术研

究[J].北方园艺,2012(24):102-105.

景观生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方法综述

景观生态学空间格局分析 方法综述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景观生态学课程论文 景观生态学景观格局分析方法综述 目录 摘要

摘要 景观格局是景观生态学的核心问题,其目标是通过确定景观格局来分析生态过程。本文主要对景观生态学的格局分析方法进行综述,分别从景观格局分析概述、景观空间格局指数结合景观分析的统计学方法进行阐述,并通过山林地区的景观格局分析方法——以宁远县为例;干旱区绿洲城市景观格局分析方法——以石河子市为例;城市湿地公园景观格局分析——以白鹭湾湿地公园为例,对景观格局分析方法在不同类型的景观中的运用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GIS;景观格局;特征指数;景观类型 引言 景观生态学是研究景观单元的类型组成、空间配置及其与生态学过程相互 作用的综合性学科[1]。它以生态系统的空间关系为研究重点关注尺度的重要性 与时空的异质性。随着景观生态学的逐步发展其研究范围和内容都进一步扩大 突破了原先只是从类型或区域角度对自然综合体进行研究将地理过程与生态过 程也列为研究重心并且从单纯的地理过程研究发展到人地相互作用过程的研 究。在研究理论和方法方面等级理论、分形理论、渗透理论、尺度观点以及一 系列空间格局分析方法和动态模拟途径在景观生态学中也被广泛提出和应用为 其增添了新内容和新特点[2 -3]。 1 景观生态学的格局分析方法 景观格局分析概述 景观生态学研究最突出的特点是强调空间异质性、生态学过程和尺度的关 系这一特点也已成为景观生态学与其他生态学科的主要区别之一。研究景观的 结构(即组成单元的特征及其空间格局)是研究景观功能和动态的基础。空间格 局分析方法是指用来研究景观结构组成特征和空间配置关系的分析方法既包括 一些传统的统计学方法同时也包括一些专门用于解决空间问题的格局分析方 法。笼统地讲这些方法可分为两大类:格局指数方法和空间统计学方法。前者 主要用于空间上非连续的类型变量数据(categorical data)而后者主要用于空间上 连续的数值数据(guantitative data)[4-5]。 景观空间格局指数

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文献综述

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文献综述 商丽09财政学2009020203016 一、引言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飞速发展,我国GDP每年都以较高的增速运行,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和第三大出口国,工业化和城市化仍处在快速发展中,并且还将在今后的一个较长的时期内持续这种快速的增长。30年的高速发展使我们不但从传统的“短缺经济”走向了真正意义的“买方市场”,而且基本解决了13亿人口的温饱问题,除了外汇储备世界第一,我们的钢铁产量、煤炭产量、水泥产量、发电量、玻璃产量均成为世界第一。 但是目前,无论是经济增长方式,还是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布局和结构,都存在着过分依赖资源、资本、环境的投入,充分利用但又比较倚重低价劳动力资源和土地资源,而自主创新技术和人力资本的作用不足等问题。特别是沿海地区的外向型、外源型的产业结构在这次金融危机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也充满着不确定性和变化。我国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不具有可持续性。 我国对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导致增加对进口能源(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依存度。气候变化导致的水资源短缺、极端天气也使得农作物大幅度减产。如果这种气候变化趋势得不到缓和,将严重影响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目前我国的“三高”企业较多,单位GDP能耗大排污多,严重的破坏生态平衡,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高。全国企业存在着工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弱、产业层次偏低、企业整体素质不高的特点。我国经济面临着一系列挑战,突出表现在: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资源环境压力加大,面临着应对气候变化的新挑战:产业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传统的低成本比较优势明显削弱,亟待形成新的优势。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倡导低消耗、低排放,它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经济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要求,为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提供了一条新的更加有效的途径。 二、关于低碳经济的产业结构理论文献综述

分析扬州市低碳旅游发展现状及策略

分析扬州市低碳旅游发展现状及策略-旅游管理 分析扬州市低碳旅游发展现状及策略 彭莉莉 全球气候变化逐渐加剧,经济发展与旅游资源环境的矛盾也日益突出,低碳经济作为“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必将影响今后旅游业增长的发展方式。扬州位于长江三角洲,是中国经济最为活跃、旅游业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在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同时,扬州市必须走低碳旅游发展之路。本文在对扬州旅游业发展现状解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扬州发展低碳旅游的策略。 一、低碳旅游的发展背景 在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的背景下,出现了“低碳经济”这个新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几乎涵盖了所有的产业领域。著名学者林辉称之为“第五次全球产业浪潮”,并首次把低碳内涵延展为:低碳社会、低碳经济、低碳生产、低碳消费、低碳生活、低碳城市、低碳社区、低碳家庭、低碳旅游、低碳文化、低碳哲学、低碳艺术、低碳音乐、低碳人生、低碳生存主义。 1965年——2008年世界二氧化碳累计排放量前十名排名,我国是排放量第三的国家。中国决定到2020年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CO2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并把低碳经济作为我国“十二五”规划的重点。低碳旅游随之而诞生,所谓低碳旅游就是在旅游活动中,旅游业提供环保的旅游产品,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不破坏景区的旅游资源,进而达到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保护旅游景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也可以认定“低碳旅游”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环保旅游。低碳旅游是一个新的理念,它的内涵还在不断的丰富,它是在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等环保理念上发展起来的更深层含义的环保旅游。是将旅游的发展、

低碳理念、生态旅游充分整合,以节能减排、减少二氧化碳、生态保护为重要标志。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旅游理念和旅游开发形式。它必将成为以后旅游业发展的趋势。 二、扬州市低碳旅游的发展现状 2012年,扬州市接待境内外旅游人数3638.49万人次,增长12.7%;实现旅游总收入435.23亿元,增长17.4%。其中,国内旅游人数3572.47万人次,增长12.8%;国内旅游收入392.50亿元,增长18.9%;接待入境旅游人数66.02万人次,增长6.1%;旅游外汇收入5.59亿美元,增长6.8%。全市星级饭店65家,各类旅行社126个。作为一个旅游大市,创建低碳旅游,推广和实施低碳旅游这种旅游发展形式,对扬州市乃至全国旅游业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总体来说扬州旅游的低碳发展基础是比较好的,从1999年生态旅游主题年之后,建设绿色旅游产品,实行绿色旅游管理,培育绿色旅游消费,已经成了行业和市场的共识。如2014年4月扬州烟花旅游节推出的低碳交通工具——公共自行车成为扬城旅游节的一大亮点。“骑上公共自行车逛古城,太有味道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由衷的感叹!五一小长假每天租车量在2000人次左右,在方便游客和市民、缓解道路交通压力和倡导绿色低碳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扬州市低碳旅游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一是低碳旅游转型政策还不够完善,开发建设中传统模式占了统治地位,技术含量比较低,国外的许多先进的智能化和节能减排的技术应用严重不足,这不仅增加了运营成本,还增加了碳排放量;二是低碳旅游激励机制不健全,无法发挥旅游企业在低碳旅游中的主体作用,三是游客及旅游从业人员低碳旅游意识薄弱,在旅游过程中浪费现象比较普遍。三、扬州市低碳旅游的发展策略

国内外文化旅游研究综述

国外文化旅游研究综述 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化格局已经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同,从民族融合、民族文化交流、碰撞与整合的角度出发,将涵盖诸多民族特色的中华民族文化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把握,最终形成了富有中国传统特色的中华文化。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各大类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格局,文化产业成为地区发展最具潜力的优势产业,也是民族经济继续走向振兴的有力助推器。当前,中国经济形势一路高歌猛进,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部跨越式发展都在深入推进中,文化建设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但必须正视的是,地方文化资源的丰富性并不意味着其产业化运作的简单易行,文化资源并不等同于文化产业资源。丰富独特的文化资源的开发需要借助于现代商业和市场的深加工。只有经过现代商业和市场的产业转换,文化资源才能转变成为具有普适性的现代文化商品。与我国宏观经济运作状况一样,文化产业在发达地区和民族地区的起步、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近年来,发达地区在短时期获得了突破性发展,而民族地区除了文化旅游业呈现较高的产业化程度外,影视、出版、会展等新兴文化产业仍显弱小。在经济全球化和现代传媒业带来的巨大冲击下,夹杂在后工业时代的西方文化产品和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文化产业巨浪中,文化旅游将迎来自己的发展时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不仅会实现从单纯的资源开发型向生态经济型的转变,而且对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概念 (一)旅游与文化 在旅游与文化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了文化旅游和旅游文化两个概念。一般认为,文化旅游是指旅游产品的提供者为旅游产品的消费者提供的以学习、研究考察所游览国(地区)文化的一方面或诸方面为主要目的的旅游产品。如历史文化旅游、文学旅游、民俗文化旅游等。旅游文化则是以一般文化的在价值因素为依据,以旅游诸要素为依托,作用于旅游生活过程中的一种特殊文化形态,是人类在旅游过程中(包括旅行、住宿、饮食、游览、娱乐、购物等要素)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旅游文化具有综合性、地域性和继承性等特点。两者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但又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旅游文化不仅覆盖了旅游业的六要素,而且与旅游的各相关部门、产业有紧密的关联度,其容相当丰富多彩。而文化旅游

个体低碳消费行为的理论模型

消费者对低碳消费的认知最初开始于对环境问题的认知。 例如,温室气体排放过量、气候恶化、全球生态环境改变等环境问题等都与低碳消费的认知相关。 只有充分认识到环境的问题,才能认同低碳消费。因此对低碳消费的认知主要是对低碳消费相关知识的了解和评价。 认知过程主要从两个观察变量入手环境问题认知、低碳消费意义认知。 态度的情感过程情感从观察的主体[14-16] 来看可以分为两类自我和视他。 自我低碳消费偏好是消费者自身的、已有的低碳消费行为或对比普通消费行为后得出的情绪、情感。 视他低碳消费偏好是消费者通过观察他人的低碳消费行为后得出的情绪、情感。 态度的行为倾向过程低碳消费行为倾向是消费者在受到外界与低碳消费相关信息刺激后的行为计划,能够用来预测消费者未来是否会产生低碳消费行为。 社会消费文化在本研究中,社会消费文化指的是消费者生活环境周围对某种消费行为的主流意见和看法。 而当消费者在接触到这种主流意见和看法后,对态度和自我行为进行调节,也就是说社会消费文化会对态度产生影响,并且对态度与实际消费行为产生调节作用。 实际消费行为按照消费目的为前提,可以将现实生活中的消费行为划分为两类一类是获得个体利益为前提,以个人价值观为主导最大限度地满足个

体需求,即个体知觉消费行为;另一类以社会、自然和人类和谐发展为前提,满足个体需求的同时,保护环境和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即社会知觉消费行为。 研究模型与研究假设态度过程对实际消费行为会产生影响作用,社会消费文化作为态度和行为的外部环境,必然会对两者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使得消费者的态度和行为会出现偏差。 现有文献大多认为消费文化影响消费价值观取向,而忽略了消费文化本身对消费者直接产生的影响。 社会消费文化会对态度过程、实际行为之间产生调节效应。因此提出本研究的理论构思图1,并提出研究假设。 假设1 低碳消费态度显著影响实际消费行为。 假设1低碳消费认知显著影响实际消费行为;假设1低碳消费情感显著影响实际消费行为;假设1 低碳消费行为倾向显著影响实际消费行为。 假设2 社会消费文化对态度形成和实际消费行为选择有调节作用。 假设2社会消费文化对态度过程的调节作用显著;假设2社会消费文化在低碳消费行为倾向和实际低碳消费行为之间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 在进行正式调查前,先进行预调查,对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进而确定正式调查问卷。 统计分析方法上,主要运用软件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等。 一问卷设计本研究主要通过问卷测量的方式对个体消费价值观结构,低

生态城市发展理论综述

第20卷第2期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V ol.20 No.2 2011年6月 Journal of Hunan City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Jun. 2011 生态城市发展理论综述 王树生,曹新林,刘海兵 (安化县林业局,湖南益阳 413000) 摘要:生态城市是应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来指导城市建设的城市发展模式,是21世纪城市发展和建设的理想目标.城市生态系统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区域整体性发展理论、经济与环境综合发展理论和城市耗散结构理论是生态城市发展的理论基础,对这些理论的主要内容进行了综合分析. 关键词: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X1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304(2011)02–0033–03 Comprehensive Remarks on the Theory of the Ecology City Development WANG Shu-sheng, CAO Xin-lin, LIU Hai-bin (Forestry Bureau of Anhua County, Yiyang, Hunan 413000, China) Abstract:. The ecologic city is a development mode of a city constrction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ecological principle and method. It is the ideal aim of the city development and costruction in the time of the 21st century. This paper analyses comprehensively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urban ecologic and systematic theory,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ory, the local progress theory, the comprehensive theory of economy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the dissipation theory. Key words: ecology cit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生态城市是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代表了社会进步和人类追求高质量生活的愿望.生态城市是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以人为核心,由社会、经济、环境子系统复合而成,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指导城市发展规划,目的在于形成和谐的社会、高效的经济、宜居的环境、人与自然互惠共生的城市复合生态系统.这种城市不仅提供给我们宜居的生活环境,还要创造出和谐的人文环境,它强调城市的生态标准,追求城市系统的和谐和高效. 生态城市的发展有其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需求,理论基础可归纳为5个方面:城市生态系统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区域整体性发展理论、经济与环境综合发展理论、城市耗散结构理论. 1 城市生态系统理论 城市生态系统是指将城市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来研究,用生态学和系统论的思想、方法来分析和研究生态城市问题,指导城市的规划、建设和发展的理论体系.它是“生态城市”最基本的理论基础.从生态学角度看,城市是一种生态系统.但它又具有不同于其他生态系统的根本特征:它以人为核心,人类是城市的主体,城市的各项服务都以满足人的需要为目标;它是一个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虽然表面上看是属于人文生态系统,但它仍然是以自然为基础;城市具有高度的开放性,每一个城市都在不断地与周边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输入原材料和能源,输出废弃物和产品;城市生态系统相当脆弱,它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调节能力降低.城市理论的内涵十分丰富,主要思想内容有2方面. 1.1 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生物与其自下而上环境之间以及各生物物种之间相互作用,通过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换,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生态系统主要包括2部分,一是生命系统,它是由生物构成的;二是环境系统,它是生物生存与发展的必然条件.生物是生态系统中的能动因素,是生态系统的主体.任何生物都不可能以个体的方式单独存在,而是以同类生物的集合体的形式存在,我们将其称为“种群”,生物以“种群”形态,做为一个整体与环境发生联 收稿日期:2011-05-10 作者简介:王树生(1970-),男,湖南安化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工程技术研究.

低碳旅游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低碳旅游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低碳经济 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正是在低碳经济这一大背景下,低碳旅游逐步兴起,尤其对即将成为世界第一旅游大国的中国来说,低碳旅游受到政府、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它能否打败“腐败奢华游”,从时尚旅游概念变身为主流的旅游方式有待时间的考验。发展“低碳旅游”,是旅游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低碳旅游;发展;必要性;可行性。 1.低碳的涵义 1.1概念“低碳旅游”概念的正式提出,最早见于2009年5月世界经济论坛“走向低碳的旅行及旅游业”的报告。低碳旅游就是倡导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游,倡导在旅行中尽量减少碳足迹与二氧化碳的排放,也是环保旅游的深层次表现。其中包含了政府与旅行机构推出的相关环保低碳政策与低碳旅游线路、个人出行中携带环保行李、住环保旅馆、选择二氧化碳排放较低的交通工具甚至是自行车与徒步等方面。 1.2 特点低碳旅游是借用低碳经济的理念,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游,在旅游过程中通过食住行游购娱的每一个环节来体现节约能源、降低污染的理念,以行动来诠释和谐社会、节约社会和文明社会的建设目标。低碳旅游是一种全新的旅游理念,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低碳生活的逐步认识与追求,低碳旅游的定义和内涵必将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 2.低碳旅游的发展现状及意义 2.1低碳旅游的现状日前国务院通过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就是在减排的大背景下,国家为配合低碳经济发展而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信号,而旅游业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行业。 和其他行业相比,旅游业很早就有了“无烟工业”的美称,本身属于服务行业,占用资源少,卖的又是环境和文化,而这恰恰与节能减排的目标相吻合。事实上,在实践层面,民间的低碳旅游早已进行。多年前,在九寨沟等旅游景区,禁止机动车进入,改以电瓶车代替,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九寨沟能够多年一直保持清澈见底的水,与其采用统一的环保大巴不无关系。而作为旅游主体的广大旅游者,要为低碳旅游出把力,则相对容易得多。例如,假日去郊外的旅游者,骑单车或是徒步,是每个人都能采取的最简约的低碳旅游方式。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开始不自觉地把低碳作为旅游的新内涵,出行时多采用公共交通工具等低碳旅游方式。 2.2 发展低碳旅游的意义从理念上讲,低碳旅游与传统意义上的旅游有一定差异,传

民俗旅游研究综述

2 0 0 7年1 2月第2 2卷第4期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国内民俗旅游研究综述苘茂兰,王峥 摘要:近年来民俗旅游成为各地旅游发展中的一个亮点,甚至成为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伴随着民俗旅游的发展,国内学者对此也给予了关注。1 9 9 8年以来各种学术性杂志上发表了许多有关民俗旅游研究动态的文章,对其进行梳理和归纳,可以发现,民俗旅游研究在某些方面还有需要加强的地方。 关键词:民俗旅游;开发模式;可持续发展 当前,国际旅游趋势在向文化旅游发展,以弘扬民族民间文化、展现民族地域风采的民俗旅游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国的民俗旅游发轫于2 0世纪8 0年代初期,民俗旅游以其浓郁的文化气息、可观的经济效益近年来在各地迅速兴起,甚至民俗旅游成为各地参与旅游市场竞争的有效手段。迄今,中国民俗旅游的发展趋势呈现以下六大特点:规模从小到大;内容从单一向多样化、复合型发展;地域上从少数民族聚居区向内地和全国范围扩展;形式上从单纯观光向体验、参与发展;游客以境外为主到国内外游客并重;层次上从初级水平向专业化水平发展。民俗旅游的发展及其开发中出现的新问题已经引起学界的高度重视,加强对民俗旅游及其开发的研究已成为当今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遍观近年来的旅游论著,在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中对民俗旅游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试图对 1 9 9 8年以来在各种学术性杂志上发表的有关民俗旅游研究的文献进行梳理、把握和评价,希望能够对今后国内民俗旅游发展的研究有所启示。 一、民俗旅游基本问题界定 1 .民俗及民俗旅游 发展民俗旅游首先需要搞清民俗是什么。如果用“泛民俗”来代替民俗,那么其所导致的对传承的背离是与民俗精神背道而驰的。对于民俗及其内容的理解,学界至今见仁见智。巴兆祥认为,民俗是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的集体性文化,表现在富有情趣的社会生产和生活领域的一种程式化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惯例。[ 1 ] 钟敬文认为:“民俗”是人民大众参与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既包括农村民俗,也包括城镇和都市民俗;既包括古代民俗,也包括新产生的民俗事项;既包括口语传承的民间文学,也包括以物质形式和行为、心理等形式传承的物质、精神及社会组织等民俗。[ 2 ] 对于朝礼和宗教是否属于民俗,一种观点认为,将祭孔仪典、天子朝拜仪礼归人民俗项目有欠妥当,将历史遗迹、佛道寺观统人民俗旅游有失偏颇。但是,更多的学者认为,还是应将朝礼和宗教归入到民俗旅游资源之列,因为朝礼和宗教经过漫长岁月的沉淀,事实上已成了当地居民的文化传统,生活息息相关。但无论如何,民俗与旅游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古代开始,观风察俗,考察民间文化,就是推动旅游的一种动力。[ 3 ] “民俗旅游”概念最早是由西敬亭、叶涛于1 9 9 0年提出的,“顾名思义,民俗旅游是民俗与旅游的结缘,是以民俗事项为主体内容的旅游活动”[ 4 ] 。时至今日,对于民俗旅游的概念还是百家争鸣,几乎在所有以民俗旅游为主题的文献中都有对民俗旅游的解释。尽管学者对民俗旅游的内涵认定不一致,但对于民俗旅游的本质认定还是达成了共识: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是一种具有民族或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具体来说,其要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游者出游观赏的主要对象是民俗,即旅游客体是民俗风情。二是旅游地向旅游者提供的核心产品是民俗产品。只有当旅游者享用和消费的产品是旅游地供给的以民俗风情为核心的系列产品,这样的旅游活动才能归人民俗旅游之列。三是民俗产品必须由纯正地道的民俗开发而成。开发民俗必须保持原味,切忌歪曲。四是民俗旅游产品的主要载体是旅游地的民众。民俗旅游产品的开发必须有民众的广泛参与,民众的态度、素质直接关系到民俗旅游产品的质量高低和旅游地的声誉。 2 .民俗旅游的内容 根据民俗旅游涉及的民俗范畴差异,民俗旅游可分为物态民俗游、动态民俗游、心态民

城市设计文献综述

城市设计(Urban Design)一词首次出现于1956年在美国哈佛大学举办的“城市设计系列研讨会”。它的出现取代了含义较窄的“市政设计”(Civic Design) ,而是更多地从人的体验和社会试用角度去关注公共空间的设计,是对“公共领域”(Public Realm)的设计和管理(Carmona, 2003)。城市设计从20世纪六十年代发展至今,已基本形成一套比较完备的理论体系及创作方法,并在过去的20年里,得到实践操作的验证日趋成熟,被越来越多地被东西方学界所认知和接受。 城市设计最初起源于对当时西方社会盛行的“现代主义”城市建设的一种批判声音、一种后现代主义的思考,它包括对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现代主义城市规划及景观规划等的颠覆性质疑。这种对当时权威的质疑首先出现于简雅各布的《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1961)一书。书中从一个普通城市居民的角度,强烈地谴责了以CIAM为首的现代主义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是对美国城市的大肆破坏,并指出现代主义设计中所提倡的所谓“花园城市”会导致城市高犯罪率的产生。而真正的和谐城市的设计应该更多地鼓励公众回归街道、广场及其他公共空间。 此外,对城市设计的理论发展有重要作用的文献和思想还包括: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Kevin Lynch ,The Image of City,1961)所提出的城市空间的“可读性”(legibility),强调了城市设计中,公众对城市场所的认知;高登库仑在《城镇景观简编》(Gordon Cullen, The Concise Townscape, 1961)中提出用创造“一系列视觉印象”(a serial vision)来构筑城镇景观,并为后来的城市设计工作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美学创作方法;阿尔多罗西的《城市建筑》(Aldo Rossi, Architecture of the City, 1965)从对传统城市的类型学研究关注人对城市空间的认知度,并提出城市的“集体性记忆”概念;杨盖尔在《交往与空间》(Yan Gehl, Life between Buildings, 1971)中深刻地剖析了街道、步行道和公共广场做为城市居民生活的“容器”和社会交往的场所的重要性;而克里斯多夫亚历山大的《建筑模式语言》(Christopher Alexander, A Pattern Language,1977)则为设计师提供一种“有用(但并非预先确定的)行为与空间之间的关系序列”,使城市设计具有了全局控制及阶段发展的可能性;科林若于1984年在《拼贴城市》中提出新老形式在城市空间中的并存,再次强调了城市的多元性(Variety)的重要;1985年牛津理工学院以本特利等所组织的学术团队完成的《共鸣的环境》(Responsive Environments: A Manual for Designers)首次填补了城市设计实践方法指南的空白,从此城市设计逐渐从理论研究步入实践操作;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处在美国兴起的“新城市主义”及其提出的“新传统邻里”(NTDs)、“步行口袋”(TOD)等等,这些理论的出现都不断地为当今城市设计理论体系的完善垫定基础。 随着七、八十年代城市设计理论逐渐成熟和发展,基于学界对前期理论的认可和共识,进入90年代以后,对城市设计的研究有了更全面和系统的发展。Leon Krier于1990年提出了四种城市空间的类型(见图),并严厉地批判了“现代主义”设计师们创造出来的只注重建筑形式而完全忽略城市形态的发展模式。Albert Pope又在《阶梯》(Ladders, 1996)中就城市街道网的蜕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快速交通及交通层级系统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中断了网格空间的连续性,排除了选择机会,形成了‘超级街坊’”,并把这种过程称为“网格系统腐蚀”(见图)。1998年John Montgomery以图表的形式提出增强城市空间潜在场所感的设计要素,他们分别是:活动(Activities),意象(Images),及形式(Forms),并详细地罗列了每个要素所包含的详细设计内容. 城市设计理论发展至今一直在反复地探讨着几个话题:“什么是城市设计”、“什么是好的城市设计”、“好的城市设计必须具备的要素”,等。Kevin Lynch于1981年为城市设计的5个功

能源消费CO2排放研究综述

能源消费CO2排放研究综述 王少剑1,2,刘艳艳3,方创琳1 (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3.广东财经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广州510320) 摘要:气候变化已成为当前国际社会所关注的热点问题,而CO2排放是影响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本文基于多学科视角,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梳理了CO2排放的估算方法、排放强度、排放绩效、排放影响因素和未来排放模拟方法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展望了下一步的研究重点与方向。结果表明,CO2排放研究发展迅速并且成果丰富,CO2排放是不同因素众多变量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一个综合复杂的系统工程;多学科融合框架下地理与空间因素重视不足,研究尺度以全球化、国际化为主,多尺度研究逐步凸显并开始关注尺度效应,但省级、城市尺度的面板研究仍匮乏;面板数据逐步受到关注,动态分析对比评价仍待完善。未来研究在变量选取上应更加全面细化,尝试多尺度综合分析,逐步凸显城市碳排放研究,需更加关注理论结合本地化实践,运用系统的思维和方法掌握差异化趋势研究。 关键词:CO2排放;估算方法;排放强度;排放绩效;影响因素;预测与模拟 1引言 气候变化问题,已不仅是科学问题,同时上升为全球性的政治、经济、能源和环境问题(张征华等,2013)。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认为,过去50年全球平均气温升高,90%以上与人类燃烧化石燃料排放的温室气体有关(IPCC,2007)。而CO2作为重要的温室气体之一,气候变暖至少66%以上与人类活动排放的CO2有关。近年来,由于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全球CO2排放量持续增加,由CO2排放带来的全球环境问题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了适应和减少气候变化效应,全球都在积极制定碳减排政策,旨在降低碳排放水平。1988年11月,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成立,1995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效,1997年《京都议定书》正式通过,这些机构和法律文件的签署是为了人类未来不再受全球变暖的危害。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现已成为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和CO2排放大国,为了履行节能减排责任,中国于2005年签署了《京都议定书》。同时中国政府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到2010年全国各省的单位GDP能耗(能源强度)要平均降低20%。另外在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中国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 CO2排放(碳排放强度)要比2005年下降40%~45%。在“十二五”规划中,要求到2015年实现能源强度下降16%、碳排放强度下降17%的减排目标(Liu et al,2013)。一系列减排目标表明,中国政府将同世界各有关国家一起,为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进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但是,要在现实中有效降低CO2排放,首先需要在理论上探讨CO2排放的估算方法、强度、绩效、影响因素等。因此,CO2排放研究成为能源经济学者、生态学者、地理学者、规划学者和政策制定者等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基于此,本文首先系统总结了能源消费CO2排放的估算方法,并概括了其测算特点;其次,综述了CO2排放强 第34卷第2期2015年2月地理科学进展 Progress in Geography V ol.34,No.2 Feb.2015 收稿日期:2014-08;修订日期:2015-01。 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S2013040016157);广东财经大学校级项目(12YB79001)。 作者简介:王少剑(1986-),男,河南驻马店人,博士生,研究方向为经济地理、城市与区域规划,E-mail:1987wangshaojian@https://www.360docs.net/doc/a118991883.html,。通讯作者:方创琳(1966-),男,甘肃庆阳人,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城市与区域规划,E-mail:fangcl@https://www.360docs.net/doc/a118991883.html, 。 151-164页

低碳城市规划理论研究_李国亮

文章编号:1009-6825(2010)34-0024-05 低碳城市规划理论研究 收稿日期:2010-08-11 作者简介:李国亮(1986-),男,助理规划师,陕西东西部规划设计院,陕西西安 710061 任镇英(1946-),女,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规划师,陕西省城乡规划协会,陕西西安 710068龚 葳(1982-),女,助理咨询师,陕西东西部经济研究院,陕西西安 710061 李国亮 任镇英 龚 葳 摘 要:针对低碳城市规划研究现状,在明确低碳城市规划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就低碳城市规划的定位、标准体系、理论 基础、研究方法及预期目标等作了论述,并总结出低碳城市规划内容及对策,最后以西安市为例进行了分析,以期探索可持续的低碳城市发展模式。 关键词:低碳城市,规划,基本体系,低碳理念中图分类号:X 321 文献标识码:A 1 低碳城市规划提出背景 大气中二氧化碳(CO 2)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2006年,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 家尼古拉斯 斯特恩牵头做出的 斯特恩报告 指出,全球每年若以1%的GDP 投入用于碳减排,可以避免每年因全球变暖造成的5%~20%的GDP 损失,呼吁全球向低碳转型。 气候变化、碳排放与城市化过程相交织,低碳城市建设遂成为遏制全球增温的首要选择。我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化加速、碳排放日益增加和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时期。加快低碳城市建设,不仅是顺应当今世界低碳经济发展潮流、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正确战略选择,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应对复杂多变国际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举措。低碳城市规划是我国低碳城市建设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建立低碳城市规划理论体系和方法,以多元的标准衡量城市规划与建设,通过低碳城市规划寻求城市发展的低碳化方向,探索可持续的低碳城市发展模式。 2 低碳城市规划研究现状及国内编制实例2.1 低碳城市规划研究现状 关于低碳城市规划研究,英国、日本走在科学研究的世界前沿,印度和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也开始关注相关的研究。英国在国家规划政策指引中,关于可持续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的规划政策,从规划的编制、实施、公众参与、实施反馈等多方面入手,系统而全面。英国伦敦南方的贝丁顿零耗能开发社区,是英国第一个全方位,也是最大的生态社区,是一个象征未来低碳社会的生态社区。 日本低碳城市研究主要集中在低碳社会领域。并于近期先后发布了 面向2050年的日本低碳社会情景 日本低碳社会情景:2050年排放在1990年水平上减少70%的可行性研究 面向低碳社会的12大行动 等文件。 2008年6月30日印度发布 气候变化国家行动计划 ,确定了印度将执行至2017年之后的8个核心国家计划,其中包括可持续生活环境国家计划,该计划将提高能源效率作为城市规划的核心组成部分。 潘海啸等提出的中国 低碳城市 空间规划策略,拉开了中国低碳城市规划的序幕。2008年1月世界自然基金会启动了中国 低碳城市发展项目,上海、保定入选首批试点城市。2010年3月19日,中国社科院公布了评估低碳城市的新标准体系,这是迄今中国首个低碳领域最为完善的标准。 2.2 低碳城市规划国内编制实例 我国以低碳为导向城市规划研究刚刚开始,且以低碳技术研究为主,还未形成有效系统的低碳城市规划理论体系和方法。 厦门市低碳城市总体规划纲要 日前已编制完成,重点将从占碳排放总量90%以上的三大领域:交通、建筑、生产出发,探索低碳发展模式(2010年1月11日)。 上海市规划委员会宣布,上海将建第一个低碳商务社区 虹桥商务区,目前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基本完成(2010年1月12日)。 北京市丰台区长辛店计划建设一座5km 2的低碳生态城,区域碳排放低于常规方案的50%。作为北京市首个低碳社区,目前相关规划方案已经完成,即将进入成果编制阶段(2010年1月20日)。 2010年北京将组织编制 低碳城市规划发展纲要 ,并制订 北京低碳城市建设规划标准 (2010年2月22日)。 无锡低碳城市发展战略规划 获专家组通过, 规划 明确了无锡发展低碳城市五大领域在2015年和2020年的具体目标(2010年3月)。 3 低碳城市规划相关概念界定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低碳含量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优环境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社区:是指通过能源、资源、交通、用地、建筑等综合手段,减少社区规划建设和使用管理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并鼓励居民从居家、办公、休闲等各方面予以配合。 低碳城市:以城市空间为载体,发展低碳经济,实施绿色交通和建筑,转变居民消费观点,创新低碳技术,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城市。 低碳城市规划:从不同城市形态、城市发展模式、不同建筑群体构成出发,以低碳城市为发展目标,合理布局城市用地和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 4 低碳城市规划定位及低碳城市标准体系4.1 低碳城市规划定位 低碳城市规划编制定位有三:现行城市规划编制体系之外的低碳城市规划;城市规划的组成部分 专项规划;低碳理念融入城市规划编制体系。 24 第36卷第34期2010年12月 山 西建筑S HANX I ARCH I TECTURE Vo.l 36No .34Dec . 2010

我国研学旅行研究综述与展望

Creative Education Studies 创新教育研究, 2019, 7(5), 529-535 Published Online October 2019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a118991883.html,/journal/ces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a118991883.html,/10.12677/ces.2019.75090 The Review and Prospect of the Research on Study Tour in China Lu Xu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Received: Aug. 28th, 2019; accepted: Sep. 13th, 2019; published: Sep. 20th, 2019 Abstract Study tour, as an innovative teaching mode combining investigative study with travel experience, is an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students’ core competence, which has aroused the attention of the industry and academia. By sorting out and analyzing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on study tour, this paper finds that the research on study tour in China mainly focuses on the definition of concept, curriculum design, business model, product and base construction,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chool students.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to be further discussed, such as research pers-pective, research content and research method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study tour theory and its practical development. Keywords Study Tour, Review, Prospect 我国研学旅行研究综述与展望 徐璐 杭州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浙江杭州 收稿日期:2019年8月28日;录用日期:2019年9月13日;发布日期:2019年9月20日 摘要 研学旅行作为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创新,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引发了业界与学术界的关注。本文通过梳理和分析研学旅行的相关文献,发现我国研学旅行的研究主要聚焦在概念内涵的界定、课程设计、经营模式、产品与基地建设、研学主体特征等方面的内容,但还存在研究

国内外乡土景观研究综述

国内外乡土景观研究综述 摘要:目前国内外对乡土景观的研究内容丰富多样,但缺乏统一的归纳梳理和对比。本文以国内外乡土景观相关著作和文献为研究对象,从乡土景观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个方面,阐述了乡土景观的研究现状。结果表明,我国的乡土景观研究缺乏实践经验的支撑。最后讨论了本文对后续研究者的意义。 关键词:乡土景观;景观设计;风景园林 Key words: Vernacular Landscape; Landscape Desig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乡土”是一个再寻常不过的主题,但学界对“乡土景观”的正式研究却只有短短几十年时间。西方对乡土景观的研究始于20世纪40-50年代,早期并未对“乡土景观”的概念进行明确的界定,因而很多研究都是隶属于“文化景观(Cultural Landscape)”研究的范畴。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如今西方的乡土景观研究已经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学术领域,其研究内容也是具备了相当的广度和深度。我国学者在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关注乡土景观这一领域,研究多集中于自然地理学、民俗学、建筑学、人类学等领域。从90年代起研究队伍日益壮大,研究所涉及的内容也日益丰富。本文从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方面,对国内外乡土景观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试图为后续研究提供一些借鉴,同时也为相关人士从整体上把握乡土景观的研究提供参考。 1.乡土景观的理论研究 1.1乡土景观的概念 “Vernacular”一词源于拉丁文“verna”,意为在领地的某房子中出生的奴隶(J. B Jackson,1984)[1],在英文中意为“白话的、方言的、当地的”[2]。美国著名景观地理学家J. B Jackson在其著作《Discovering the Vernacular Landscape》中较早地把“vernacular”与“landscape”相关联,作为文化景观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展开详细阐述,形成了极具启发性的思想认识,同时也成为西方关于乡土景观较早的并颇具权威性的系统论述。“Vernacular Landscape”在国

景观生态学中的格局分析_现状、困境与未来

景观生态学中的格局分析:现状、困境与未来 摘要:景观生态学是当前生态学的一项热门研究领域,其研究内容涉及到城市 景观、农业景观等多项内容,是构成地球范围内生态景观学的一项重要研究科目。而景观格局分析作为景观生态学的一项重要组成内容,其研究结果将直接关系到 景观生态学的的生物保护功能、资源管理功能等,对促进景观生态学的优化发展 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将针对当前景观生态学发展过程中景观格局分析的 发展现状、面临困境进行分析,同时针对景观格局分析的未来发展进行探讨。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景观格局分析;发展现状;面临困境;未来发展景观生态学是针对一个大范围区域内诸多类型的生态系统所组成的整体景观进行研究的 一门学科,其研究内容涉及到整体景观的空间结构、协调功能、发展动态、相互作用等多项 内容,对更上一层的生态学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而景观格局则指的是景观要素在 实际空间上的排列情况,其能够针对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景观要素排列情况进行全面且细 致的研究。因此对景观格局进行分析研究,就是针对景观内容中的要素格局、发展过程、相 互关系进行研究,对研究整体景观的后续发展、生态作用、功能范围等均有非常重要的铺垫 作用。本文将针对当前景观生态学发展过程中景观格局分析的发展现状、面临困境进行分析,同时针对景观格局分析的未来发展进行探讨。 一、景观格局分析的发展现状 当前世界范围内景观格局分析的发展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包括针对特定生态景观发展过 程的格局分析以及针对范围生态景观发展过程的格局分析。其中针对特定生态景观发展过程 的格局分析能够针对景观发展格局、动态发展过程、发展过程关系等进行全面研究,其对于 景观生态学整体的发展更为重要,也是当前景观格局分析中的核心方法。 1.1景观格局分析的特点 景观格局分析的内容涉及到对当前景观要素的空间形态进行分析、对当前景观要素的空 间关系进行分析、对当前景观要素的空间构型进行分析三个方面。也正因此,景观格局分析 具有从多维分析、重点分析等特点。其中多维分析指的是在景观生态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景 观格局分析本身研究内容的发展而使得单纯的时间特征、空间特征等一维特征无法全面明确 的表达出当前景观格局的实际发展情况,因此必须从时间与空间相互结合的多维角度对当前 景观格局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其能够针对景观格局的成长发展、变化发生、具体原因、发 生机制、最终格局等多项内容进行分析描述;而重点分析则指的是针对景观局部地区或者观 测样本进行重点分析,进而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由局部分析结果来反映景观整体的主体特征。 1.2景观格局分析的方法 景观格局分析的方法以景观格局指数为主。景观格局指数是一种反映景观结构组成与空 间配置特征的简单量化指标,其能够对景观整体空间的格局进行同时但不同地、同地但不同 时以及不同地不同时的对比研究。结合当前世界范围景观格局分析中景观格局指数的实际使 用情况来看,景观格局指数包括描述景观要素的指数、描述景观水平的指数两种类型。其中 描述景观要素的指数又涉及到斑块面积指数、邻近度指数、转型指数、边界形状指数四项内容;描述景观水平的指数则在上述指数的基础上涉及到斑块丰富度指数、香农多样性指数、 香浓均匀度指数等多样性指数。此外,随着当前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孔隙度指数、聚集度 指数等新型景观格局指数也开始得到有效研究与应用。 二、景观格局分析面临的困境 2.1 景观格局分析方法的限制 景观格局分析方法作为景观生态学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其分析方法的研究 进展以及使用效果将直接影响到景观生态学的后续发展。然而当前常用的景观格局指数虽然 在景观生态学的发展初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对帮助人们认知自然、认知景观、分 析景观生态等均发挥了积极帮助。但随着时间增长及科技发展,人们认知能力不断提高的情 况下当前景观生态学的研究重点已经转移至景观格局与景观发展过程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 在此情况下,以往常用的景观格局分析方法并不能满足当前景观生态学研究重点的方法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