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版目录)2017-2021年中国石油市场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分析报告

(2017版目录)2017-2021年中国石油市场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分析报告
(2017版目录)2017-2021年中国石油市场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分析报告

2017-2021年中国石油市场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分析报告

▄前言

行业研究是开展一切咨询业务的基石,通过对特定行业的长期跟踪监测,分析行业需求、供给、经营特性、获取能力、产业链和价值链等多方面的内容,整合行业、市场、企业、用户等多层面数据和信息资源,为客户提供深度的行业市场研究报告,以专业的研究方法帮助客户深入的了解行业,发现投资价值和投资机会,规避经营风险,提高管理和运营能力。

行业研究是对一个行业整体情况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包括行业生命周期、行业的市场容量、行业成长空间和盈利空间、行业演变趋势、行业的成功关键因素、进入退出壁垒、上下游关系等。

一般来说,行业(市场)分析报告研究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三方面:

一是研究行业的生存背景、产业政策、产业布局、产业生命周期、该行业在整体宏观产业结构中的地位以及各自的发展演变方向与成长背景;

二是研究各个行业市场内的特征、竞争态势、市场进入与退出的难度以及市场的成长性;

三是研究各个行业在不同条件下及成长阶段中的竞争策略和市场行为模式,给企业提供一些具有操作性的建议。

常规行业研究报告对于企业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第一是,身为企业的经营者、管理者,平时工作的忙碌没有时间来对整个行业脉络进行一次系统的梳理,一份研究报告会对整个市场的脉络更为清晰,从而保证重大市场决策的正确性;

第二是如果您希望进入这个行业投资,阅读一份高质量的研究报告是您系统快速了解一个行业最快最好的方法,让您更加丰富翔实的掌握整个行业的发展动态、趋势以及相关信息数据,使得您的投资决策更为科学,避免投资失误造成的巨大损失。

因此,行业研究的意义不在于教导如何进行具体的营销操作,而在于为企业提供若干方向性的思路和选择依据,从而避免发生“方向性”的错误。

▄报告信息

?【出版日期】2016年7月

?【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

?【价 格】纸介版:7000元电子版:7200元纸介+电子:7500元?【文章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b3328920.html,/

▄报告目录

第一章 2014-2016年国际石油工业及市场分析

第一节、2014-2016年国际石油工业发展概况

一、全球石油工业发展历程

二、2014年世界石油储量与产量状况

三、2014年世界石油消费与贸易情况

四、2015年世界石油储量与产量状况

五、2015年世界石油消费与贸易情况

六、2016年世界石油的供需情况分析

七、世界深海石油资源开发渐趋规范

第二节、2014-2016年国际石油价格走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2014年国际原油价格的行情走势

二、2015年国际原油市场运行状况

三、2016年国际原油市场发展形势

四、国际石油价格变动的影响因素剖析

第三节、沙特

一、沙特石油资源储量及行业发展概况

二、2014年沙特石油生产情况

三、2015年沙特石油生产情况

四、2016年沙特石油出口情况

五、沙特石油出口方向发生重大转移

六、未来沙特石油出口预测

第四节、伊朗

一、伊朗石油工业发展综况

二、伊朗石油工业发展现状

三、2014年伊朗石油工业发展动态

四、2015年伊朗推动石油出口情况

五、2016年伊朗推动石油出口情况 第五节、美国

一、美国石油资源储量及市场分析

二、美国石油进口回归周边地区

三、美国石油市场供需状况回顾

四、美国石油工业的应急管理机制剖析

五、未来美国石油产业发展形势预测 第六节、俄罗斯

一、俄罗斯石油资源及行业发展状况

二、2014年俄罗斯石油行业产销状况

三、2015年俄罗斯石油开发动态

四、2016年俄罗斯石油出口形势分析

五、俄罗斯制定中期石油行业发展规划 第七节、伊拉克

一、伊拉克石油工业发展综述

二、伊拉克石油产量持续稳定增长

三、2014年伊拉克石油行业发展简况

四、2015年伊拉克石油行业动态

五、2016年伊拉克石油行业发展情况

六、伊拉克石油工业政策新导向解析

第八节、其他国家石油工业市场发展情况

一、巴西

二、印度

三、尼日利亚

四、澳大利亚

五、委内瑞拉

六、阿塞拜疆

第二章 2014-2016年中国石油工业分析

第一节、中国石油资源及工业发展综况

一、我国石油资源状况介绍

二、中国石油工业的改革发展历程

三、中国石油工业取得的主要成就

四、中国石油战略发展演变分析

五、我国石油勘探重点及生产状况

六、低碳时代中国石油产业的发展形势 第二节、2014-2016年中国石油工业运行状况

一、2014年石油行业运行状况

二、2014年海洋石油开发进展

三、2015年石油行业运行状况

四、2016年石油行业发展形势

第三节、2014-2016年全国及主要省份原油加工量统计

一、2014-2016年全国原油加工量趋势

二、2014年全国原油加工量情况

三、2015年全国原油加工量情况

四、2015年原油加工量分布情况

五、2016年全国原油加工量情况

第四节、2014-2016年石油工业信息化分析

一、石油行业信息化发展综述

二、信息化技术助力石油行业节能降耗

三、中石油信息化建设情况介绍

四、中石油信息化考核平台顺利建成

五、我国石油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第五节、2014-2016年中国石油企业成本管理分析

一、石油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

二、石油企业成本管理面临的挑战

三、石油企业的成本控制压力分析

四、石油企业成本管理的发展建议

第六节、2014-2016年石油储备发展分析

一、国际石油储备发展趋势

二、国际石油储备和释放的经验剖析

三、中国石油储备基地建设及布局状况

四、中国继续加速石油储备基地建设

五、中国石油储备完成阶段目标

六、国内石油巨头积极发展商业石油储备

七、中国建设应急石油储备的对策

第七节、石油工业投资分析

一、中国石油产业投资形势分析

二、“新36条”鼓励民企投资石油行业

三、民营资本投资油气行业迈出实质步伐

四、民企投资石油行业面临的挑战及建议

五、石油企业项目投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六、石油企业境外投资的机会与策略

第八节、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对策分析

一、我国石油行业必须走科学发展之路

二、我国石油行业亟需改变垄断局面

三、中国石油工业需认真思考的几个问题

四、中国石油产业亟需向集约化发展方式转变

五、强化石油工业计量工作的对策

第三章 中国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行业财务状况

第一节、中国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行业经济规模

一、2011-2015年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行业销售规模

二、2011-2015年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行业利润规模

三、2011-2015年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行业资产规模

第二节、中国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行业盈利能力指标分析

一、2011-2015年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行业亏损面

二、2011-2015年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行业销售毛利率

三、2011-2015年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行业成本费用利润率

四、2011-2015年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行业销售利润率

第三节、中国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行业营运能力指标分析

一、2011-2015年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行业应收账款周转率

二、2011-2015年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行业流动资产周转率

三、2011-2015年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行业总资产周转率

第四节、中国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行业偿债能力指标分析

一、2011-2015年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行业资产负债率

二、2012-2015年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行业利息保障倍数

第五节、中国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行业财务状况综合评价

一、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行业财务状况综合评价

二、影响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行业财务状况的经济因素分析

第四章 中国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行业财务状况

第一节、中国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行业经济规模

一、2011-2015年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行业销售规模

二、2011-2015年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行业利润规模

三、2011-2015年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行业资产规模

第二节、中国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行业盈利能力指标分析

一、2011-2015年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行业亏损面

二、2011-2015年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行业销售毛利率

三、2011-2015年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行业成本费用利润率

四、2011-2015年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行业销售利润率

第三节、中国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行业营运能力指标分析

一、2011-2015年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行业应收账款周转率

二、2011-2015年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行业流动资产周转率

三、2011-2015年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行业总资产周转率 第四节、中国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行业偿债能力指标分析

一、2011-2015年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行业资产负债率

二、2012-2015年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行业利息保障倍数 第五节、中国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行业财务状况综合评价

一、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行业财务状况综合评价

二、影响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行业财务状况的经济因素分析第五章 2014-2016年中国石油市场分析

第一节、中国石油业的市场化进程

一、我国石油市场流通体制的变迁

二、中国石油体系市场化的必然性

三、中国石油市场面向全球开放

四、成品油价格管理体制逐步向市场化过渡

五、中国石油价格市场化面临的挑战

第二节、2014-2016年中国对海外石油市场的开发状况

一、中国石油企业在海外的投资综述

二、中国油企积极发力境外石油开发

三、油企海外扩张步伐持续加快

四、中国石油企业的海外投资状况

五、中国油企海外扩张面临的风险分析

第三节、2014-2016年中国石油市场对外贸易分析

一、我国石油贸易的基本流向透析

二、历年我国石油进口贸易情况回顾

三、2014-2016年中国原油进出口总量数据分析

四、2014-2016年主要贸易国原油进出口情况分析

五、2014-2016年主要省市原油进出口情况分析

六、优化中国石油贸易流向的措施建议

第四节、中国石油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一、石油市场顽疾阻碍国内民营油企发展

二、价格机制制约我国石油市场健康发展

三、中国石油市场发展的应变对策

四、逐步健全中国现代石油市场体系

第六章 2014-2016年石油期货市场分析

第一节、建立原油期货市场的必要性

一、石油期货市场的基本功能阐述

二、石油期货有助于推动中国石油储备建设

三、石油期货是市场化避险的必然选择

第二节、2014-2016年石油期货市场发展分析

一、国际主要原油交易市场简析

二、中国主要石油交易市场的建立与发展

三、中国原油期货上市的进展情况

四、中国原油期货重启面临的阻碍分析

第三节、准确选择石油期货推出时机

一、推出石油期货品种势在必行

二、可参照有色与农产品期货之路

三、需要国际化的定价机制

第四节、石油期货市场发展建议

一、中国需更主动地参与国际石油期货

二、石油期市创建重在制度安排

三、我国石油期货市场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七章 2014-2016年石油供需态势分析

第一节、2014-2016年国际石油供需分析

一、世界石油市场供需格局剖析

二、油价对国际石油供需的影响剖析

三、产油区局势对世界石油供给的影响

四、未来世界石油供需形势预测

第二节、2014-2016年中国石油市场供需分析

一、2014年石油市场供需状况

二、2015年石油市场供需状况

三、2016年石油市场供需状况

四、我国石油需求形势分析

第三节、石油市场供需矛盾及解决之道

一、国内石油市场供求矛盾分析

二、中国应加强与中亚国家能源合作

三、中国需建立石油供需调节机制

第八章 2014-2016年主要地区石油工业及市场分析 第一节、新疆

一、新疆石油工业发展概况

二、新疆原油进口量价齐升

三、新疆油气资源税改革成效显著

四、新疆石油石化产业发展现状

五、未来新疆石油产业链发展展望

六、新疆石油开发趋势与投资前景

第二节、陕西

一、陕西发展石油工业的必然性分析

二、陕西省原油生产销售状况

三、2015年陕西石油行业产销状况

四、陕西石油工业发展的对策

第三节、内蒙古

一、内蒙古石油化学工业发展概况

二、内蒙古加强石油化工建设工程监督管理

三、2014年内蒙古成品油市场运行状况

四、2015年内蒙古成品油市场分析

第四节、天津

一、天津打造全球级海洋石油基地

二、天津大力推进原油储备项目建设

三、天津原油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

第五节、其他地区

一、黑龙江大庆石油发展强劲

二、辽宁省出台石油勘探开发环保新规

三、山东石油市场整合步伐进一步加快

四、浙江省成品油市场发展分析

第九章 2014-2016年石油定价机制分析

第一节、世界石油价格体系

一、世界石油定价机制的发展阶段

二、国际石油贸易中几种价格的含义

三、国际原油及成品油市场作价机制

四、世界石油定价机制发生重大转变 第二节、中国石油定价机制发展分析

一、我国首次公开石油定价机制

二、航油定价新机制推动成品油市场化

三、我国成品油定价新机制实施

四、上期所有望建成亚太原油定价中心 第三节、石油市场金融战略分析

一、石油金融化趋势日渐凸显

二、中国构建石油金融体系的紧迫性

三、中国构建石油金融体系的策略措施 第四节、我国石油定价机制改革建议与措施

一、原油定价机制改革要有商人思维

二、改革石油价格形成机制的方向

三、改革与完善石油价格机制的措施

四、提高石油定价话语权的可行途径第十章 2014-2016年主要石油生产企业分析 第一节、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经营效益分析

三、业务经营分析

四、财务状况分析

五、未来前景展望

第二节、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经营效益分析

三、业务经营分析

四、财务状况分析

五、未来前景展望

第三节、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2014年中海油经营状况

三、2015年中海油经营状况

四、2016年中海油经营状况

五、中国海油发展目标及方向

第四节、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油气业务简析

三、2014年延长石油经营发展情况

四、2015年延长石油产销情况

五、2016年延长石油发展思路

第十一章 2014-2016年石油行业竞争分析

第一节、世界石油竞争环境分析

一、全球能源市场的多元化格局

二、国际石油竞争产生的原因

三、全球石油行业竞争态势分析

四、国际石油市场的竞争与合作

五、非洲石油市场的竞争环境透析

第二节、中国石油工业的五力模型分析

一、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

二、新进入者的威胁

三、能源替代品的威胁

四、购买者议价的能力

五、供应商议价的能力

第三节、中国石油工业竞争综合分析

一、中国石油业的竞争历程回顾

二、中国石油企业的竞争优劣势

三、石油企业核心竞争力与石油安全解析

四、中国石油行业竞争的宏观分析

五、我国石油市场需完善竞争机制

第四节、石油产业的国际竞争与合作分析

一、国际石油企业之间的竞合概况

二、中、美石油竞争的暗战与合作

三、中印石油竞争与合作分析

四、影响中国石油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

五、中资企业在中亚石油市场的竞争策略第十二章 2014-2016年石油产业政策环境分析 第一节、2014-2016年我国石油政策总体分析

一、中国石油产业政策环境综述

二、《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生效实施

三、2014年中国石油行业重点政策盘点

四、2015年中国石油行业政策动态

五、2016年中国石油行业政策动态

六、液体石油产品消费税的影响解读

第二节、2014-2016年浅析石油进出口政策

一、中国石油市场进出口贸易政策概述

二、我国下调部分石油产品进口关税

三、我国成品油进口实行较低税率

四、我国成品油进口配额情况

第三节、2014-2016年成品油价税费改革分析

一、中国成品油价税费改革历程

二、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方案

三、部分国家税收占油品零售价格比重分析

四、我国成品油消费税调整情况

五、成品油税费改革综合成效评价

第四节、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三五”发展指南(摘要)

一、面临的新形势

二、指导思想及战略目标

三、主要发展任务

四、油气开采行业发展方向

五、原油加工行业发展方向

六、石油化工行业发展方向

第十三章 石油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第一节、全球石油行业发展预测分析

一、全球石油市场需求预测

二、未来全球石油行业发展形势展望

三、未来全球石油市场供应趋势分析

第二节、中国石油工业未来前景展望

一、中国石油工业产能将持续增长

二、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预测

三、我国成品油市场发展趋势

四、我国炼油工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五、2020年中国石油市场需求量预测

第三节、2017-2021年中国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行业预测分析

一、影响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发展因素分析

二、2017-2021年中国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产品销售收入预测

三、2017-2021年中国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累计利润总额预测

四、2017-2021年中国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工业总产值预测

第四节、2017-2021年中国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业预测分析

一、影响中国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二、2017-2021年中国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行业产品销售收入预测

三、2017-2021年中国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行业工业总产值预测

四、2017-2021年中国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行业原油加工量预测附录

附录一:《油田开发管理纲要》

附录二:《对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资源条例》

附录三:《对外合作开采陆上石油资源条例》

附录四:《原油市场管理办法》

附录五:《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

附录六:《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

▄图表目录

图表:2014年国际原油期货价格走势图

图表:2015年国际原油期货价格走势图

图表:2016年国际原油期货价格走势图

图表:美国PMI与原油走势对比

图表:美国原油库存与价格走势

图表:原油与美元走势

图表:沙特阿拉伯石油储量、产量与消费量统计

图表:沙特阿拉伯石油产量与消费量增长情况

图表:美国石油消费、生产和进口变化

图表:美国石油供需形势表

图表:美国石油消费量及构成

图表:美国石油进口额与进口油价的变化关系

图表:美国主要石油进口来源

图表:前苏联地区主要国家石油储量

图表:俄罗斯石油产量和消费量变化

图表:俄罗斯石油生产在世界的位次

图表:俄罗斯主要的石油管线

图表:2013-2015年国内油气开采和炼油行业产值变化情况

图表:2013-2015年国内原油产量和加工量月度走势

图表:2013-2015年国内汽油、煤油、柴油产量走势

图表:2013-2015年国内原油表观消费量月度走势

图表:2013-2015年国内成品油表观消费量月度走势

图表:2013-2015年国内汽柴油价格指数月度走势

图表:2013-2015年原油进口量月度走势

图表:2014-2016年全国原油加工量趋势图

图表:2014年全国原油加工量数据

图表:2014年主要省份原油加工量占全国产量比重情况

图表:2015年全国原油加工量数据

图表:2015年主要省份原油加工量占全国产量比重情况

图表:2015年原油加工量集中程度示意图

图表:2016年全国原油加工量数据

图表:1EA成员国应急石油储备一览表

图表:2011-2015年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行业销售收入

图表:2011-2014年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行业销售收入增长趋势图图表:2013-2014年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行业不同规模企业销售额图表:2014年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行业不同规模企业销售额对比图图表:2015年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行业不同规模企业销售额

图表:2015年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行业不同规模企业销售额对比图图表:2013-2014年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销售额图表:2014年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销售额对比图图表:2015年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销售额

图表:2015年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销售额对比图图表:2011-2015年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行业利润总额

图表:2011-2014年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行业利润总额增长趋势图

中国石油的数据图解

威尔鑫:解读中国石油垄断的吸血鬼机 制(图) 原油作为工业血液,关系国计民生,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高房价、高菜价,高肉价,甚至高奶粉价等不断高涨的生活成本,一大部分拜不断上涨的物流成本所致。油价高低是物流成本的重要一环。很多老百姓在哀叹当前生活特别困难时,他们没有意识到,支付的高昂生活成本很大部分落入了石油垄断的腰包,即你大到买房,小到买菜、买肉、甚至买奶粉等,你们其中一部分都支付给了吸血的石油垄断企业。号称亚洲最赚钱的中石油应该改称为最擅长从自己同胞身上吸血寄生的中石油。 近几个月国际油价大幅下跌,国内油价不见松动迹象。当有记者采访为何在国际油价大幅下跌而不下调国内成品油价时,中石化方面称尚未触及下调油价的机制。“机制”二字是多么高深的搪塞,很多记者被唬住了,因为他们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算触发油价下调机制。进一步问底即怕显得自己没有理解机制能力,又怕吸血鬼给出更加专业而自己更不知所云的搪塞用语。普通老百姓更不懂油价调整的专业机制了。所以,“机制”成了“石化双熊”作为吸血鬼的保护盔甲,吸血无声无息,老百姓感受到阵痛却不知由来。 本人也没有全面去解读国内成品油调价机制,但就本人整理的数据来看,即便参考其所谓的机制,国内油价也早已触发向下调整的条件,但迟迟未见国内成品油价下调。今日看了新京报文章《中石化称国内油价涨快跌慢是定价机制问题》,作为社会监督员,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提出,为什么公众总是感觉国内油价“涨快跌慢”,中石化方面对此回应称,这主要是定价机制的问题。但本人仅仅简单梳理数据后,发现并非机制问题,而是“石化双熊”没有遵守机制而吸血的问题。我们的社会监督员如果不是没有搞懂机制,就是认为没有必要去督促执行调价机制。此外,说句实话,目前的社会监督员普遍可行度不高,他们大多被利益集团同化,进化成了吸血鬼的一个细胞。没有被同化的也无力挑战寡头垄断的淫威。故当前的社会监督员大多是安抚民心的摆设。

中国润滑油市场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中国润滑油市场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发表时间:2019-11-27T09:40:03.480Z 来源:《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23期作者:郎润卿[导读] 现如今,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得工业润滑油创新优化迫在眉睫。在传统的润滑油生产加工中,基础油原料占比较大,一方面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另一方面也不符合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战略目标的需求,而单纯的在润滑油添加剂方面进行改进,显然是达不到实质性效果的,所以需要相关研究工作人员加强研究力度,确保润滑油生产符合当下的发展形势。仅供参考。 郎润卿 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摘要:现如今,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得工业润滑油创新优化迫在眉睫。在传统的润滑油生产加工中,基础油原料占比较大,一方面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另一方面也不符合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战略目标的需求,而单纯的在润滑油添加剂方面进行改进,显然是达不到实质性效果的,所以需要相关研究工作人员加强研究力度,确保润滑油生产符合当下的发展形势。仅供参考。关键词:润滑油;基础油;添加剂;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引言 现阶段,润滑油在工业生产中的占据主要地位,它被广泛应用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其可以有效降低设备的磨损,进而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润滑油在设备维护保养中的应用,还可以显著降低动力能源的过度使用,起到动力传递介质的作用。由此可见,润滑油质量水平的高低对于工业生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理念不断推行,加之工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升,给传统的润滑油生产加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要满足性能方面的要求外,还需要符合绿色生产的战略目标。 1概述 本文所分析的是工业生产中所应用的润滑油,其主要应用到工业设备和机械保养中,目的在于降低设备运行出现的摩擦和损耗,最终提高设备的使用性能和寿命。除此之外,工艺润滑油还有其它很多的作用,例如密封防腐蚀、制冷以及传递动能等。工业润滑油根据存在形态的不同,通常可以细分为以下三种,即润滑剂、润滑油以及润滑脂,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还属液态润滑油。在工业润滑油组成方面,主要由基础油和添加剂组成,其中基础油占比较大,其性质决定着润滑油的性质,而添加剂的目的在于弥补润滑油中基础油存在的一些缺陷和不足,以达到赋予其特殊属性的效果。2车用润滑油的发展现状及问题现代车用润滑油加氢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其加氢处理、加氢补充精制、临氢降凝等技术已成熟并有新的进步,同时异构降凝等新技术日益得到应用。采用加氢新技术生产的基础油质量已接近或达到PAO合成润滑油的性能而占有明显的价格优势。在2000年之后,由于环境保护和机械行业的发展,对润滑油产品的质量要求更严格。润滑油的抗氧化安定性、粘温性、低温流动性、抗磨性、抗乳化性等相关性能都需提高,以此来满足市场的需要。研发新的添加剂来提高油品的性能已经拙荆见肘,目前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提升基础油的品质,来提高润滑油整体的性能。此外,由于原油的储量在逐年减少,生产基础油的资源也越来越少,使用重质油生产已不可避免,所以对传统加工方法也提出了挑战。 3我国润滑油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研究3.1改善基础油的技术手段,提高效率、增长使用周期、减少污染长换油周期甚至终身免保养是汽车制造商一直追求的目的,驱动着对应油品向更加稳定换油周期更长的方向发展,Ⅰ类油由于抗氧化性能差,换油周期短,已经不能满足中国现在汽车对油品的需求,Ⅱ类、Ⅲ类加氢、深度加氢基础油由于其烃类饱和度高,氧化缓慢,能有效地增加其换油周期。国内一些炼厂比如克拉玛依、锦州炼油厂、茂名石化等升级其硬件设施,加大对其技术改造,Ⅱ类、Ⅲ类基础油需求持续增加,外加中国交通便利,而且是世界最大的油品市场,国外比如韩国SK、韩国双龙、阿布扎比等加大对中国市场的输入,也进一步促进基础油的更新换代。同时,一些合成技术的应用,我们国家逐渐从改变分子性能结构转变为设计分子结构阶段,一些更高性能的基础油相应出现,实现了超长换油周期,突出代表为Ⅳ类基础油即PAO,其国外具有代表意义的为美孚最近强烈推出的茂金属PAO,具有超强抗氧化性、低温流动性、抗剪切特性等显著特点,国内纳克公司自主研发的PAO6、PAO150等基础油,已经达到国际水平,填补中国在Ⅳ类基础油中的空白。 3.2生产工艺的进一步优化3.2.1新材料无硫磷有机钼技术添加剂是成品油中技术含量最高的成分,能有效地改善基础油的性能。抗磨剂被广泛的用语润滑油中,用以提高润滑油的抗磨性能。常用的为硫、磷类的添加剂,比如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ZDDP),是使用最为广泛的多功能润滑油添加剂。但是其中锌、硫、磷元素会使金属腐蚀,也会对大气造成危害。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很多以固体颗粒作为主要功能成分的发动机润滑油添加剂,比如羟基硅酸镁、二硫化钼、纳米铜等。但是固体添加剂容易形成团聚,难以稳定的悬浮在润滑油中。无硫磷有机钼抗磨添加剂油溶性好,与Ⅰ、Ⅱ、Ⅲ类矿物油、全合成基础油以及酯类油都可以有良好的溶解性。由于不含硫、磷元素,能有效地防止尾气处理装置中毒,是一种环保型的抗磨添加剂,并且与其他类抗磨剂、酚类胺类抗氧剂、腐蚀抑制剂都有很好的协同作用。 3.2.2纳米材料的应用 纳米技术是科技发展的一个高端领域,纳米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使人们能以原子、分子分辨率直接观测样品表面纳米尺度的结构,打开世界的另一个大门,使人们可以用此技术操纵单个原子、分子进而使材料可以向人们预期的性能方面进行改造,使人们进入分子设计阶段。随着现代机械设备的载荷、速度、温度等工作条件的日益苛刻,润滑油中传统的减磨剂和抗磨剂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其减磨、抗磨性能的要求。某些纳米材料的加入,可以有效地改善其抗磨性能,促使人们开始在润滑油领域进行纳米材料的研究,目前研究最多的纳米油品添加剂为有一些特殊结构的层状或者鳞状结构的固体添加剂,如何使其形成稳定的"流体+固体"的混合润滑液体,成为新的难点。目前,在润滑油中已经应用了一些纳米技术,对改善其摩擦系数、延长换油周期、降低油耗都有明显效果。 3.3费油再生和无污染处理

2017年润滑油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2017年润滑油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目录 第一节润滑油工业是经济的晴雨表 (4) 一、润滑油工业与国民经济正相关 (4) 二、润滑油细分市场较多 (6) 三、我国的润滑油消费存在浪费情况 (7) 第二节行业平稳发展,增量看交通用油 (8) 一、交通用油仍有上升可能,看好乘用车用油 (10) 二、工业用油维持不变可能是最好结果 (15) 第三节润滑油添加剂是短板,国产需自强 (18) 一、III基础油逐渐挑大梁,国产能力较差 (18) 二、国外添加剂公司垄断行业 (20) 三、润滑油企业三足鼎立 (22) 第四节差异化、后市场布局为油公司未来发展方向 (24) 一、差异化发展,突出品牌和产品特色 (24) 二、加大研发力度,抢占高端市场 (24) 三、提高营销能力,抢占汽车后市场 (25) 第五节部分相关企业分析 (26) 一、德联集团 (26) 二、高科石化 (27) 三、康普顿 (27)

图表目录 图表1:近年我国GDP与GDP增速变化 (4) 图表2:近年我国工业增速与平均增速变化 (4) 图表3:近年润滑油的表观消费量和增速 (5) 图表4:2015年工业油和车用油的占比(%) (8) 图表5:工业油结构分析 (8) 图表6:车用油结构分析 (9) 图表7:近年我国的汽车销量及增速 (11) 图表8:近年商用车和乘用车销售比例 (11) 图表9:中国新能源汽车及乘用车销量 (12) 图表10:2014~2015年全球主要国家新能源汽车产量比重 (13) 图表11:近年我国的摩托车保有量(万辆)和增速(%) (13) 图表12:水路货运量情况 (14) 图表13:工业润滑油和工业增加值 (15) 图表14:近年我国的粗钢产量(万吨)和同比增长(%) (16) 图表15: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16) 图表16:润滑油产业链 (18) 图表17:全球基础油供需情况(万吨) (19) 图表18:亚太地区基础油产量(万吨) (19) 图表19:国内基础油的供需情况(%) (20) 表格目录 表格1:交通用润滑油的种类、特点 (6) 表格2:工业用润滑油的种类、特点 (6) 表格3:单位润滑油消费量对比 (7) 表格4:近年润滑油的消费量和分类 (9) 表格5:基础油分类 (18) 表格6:添加剂情况 (21) 表格7:主要的润滑油企业 (22)

中国石油开采市场情况及发展前景

中国石油开采市场情况及发展前景 【摘要】多元博弈中世界石油市场的竞争态势与中国石油开采市场的情况及发展前景密切相关。本文系统的归纳总结了目前中国石油开采市场情况,探究了石油市场的发展趋势,为石油行业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石油市场竞争态势 1 引言 石油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物资能源在特定的形势下决定着整个国家的安全。国际新形势下,世界石油市场呈现石油资源虽然比较充裕,但需求不断上涨致使供应紧张的态势,基于石油市场贸易的巨大利益特性,世界石油市场中的投机性与垄断性也逐渐增强。中国国内自从石油、石化两大集团进行重组后,中国国内的石油市场基本上形成了南北分立、相互交叉的态势。国内外关于石油市场的相关研究,美国迈克·T·克莱尔在《资源战争:全球冲突的新场景》著作中分析了资源匮乏在未来将成为世界国家之间冲突的最重要根源;刘佩成(1998)研究了世界石油市场的发展趋势及前景;刘明(2000)研究了国际石油市场的油价变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何辉(2003)分析了影响我国石油市场供需的主要因素;于民(2007)对非洲石油经济依附性发展与中国非洲石油市场开拓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张一弛.(2011)在研判趋势共谋发展——记第五届中日石油市场研究成果交流会一文中研究了中国石油的需求情况,并说明中国2020年前中国石油需求将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速将明显下降;郭莎(2012)分析了我国石油市场供求的计量经济分析。 2 目前中国石油开采市场的基本现状 伴随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综合国力逐步提高,我国对石油能源的需求量增长迅速,然而我国石油能源的消费增长速度远远大于国内石油产出的增长速度,供需矛盾已经逐步凸显。国际形势下,我国已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同时我国是世界产油大国,石油产量在世界排名中较前。2000年时,中国石油产量为1.63 亿吨,2008 年石油产量达到约 1.9 亿吨2010年底,中国石油开采行业销售石油等自然资源累积收入高达近万亿元,收入较高的地区是黑龙江省、新疆、天津市、陕西省及山东省。同比增长近35个百分点,2011 年时已突破2亿吨,2011年底中国的炼油能力达到 5.4 亿吨,比例占世界总炼油能力的12.2%,仅次于美国。针对中国石油行业的现实情况,巨大规模的石油产量依然解决不了国民对石油资源的需求,整体趋势目前我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逐渐上升,海外石油能源市场已经成为开拓国内石油市场方向必须环节。 3 探究中国石油开采市场的发展前景 伴随中国综合国力逐步提升、经济管理的深化改革以及全球一体化的形成,国民发展对石油能源需求增长速度越来越快,综合分析国内石油开采市场的发展

润滑油项目可行性报告

润滑油项目 可行性报告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实施方案

润滑油项目可行性报告 目前,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三大润滑油消费国之一,润滑油2013年年消 耗量近400万吨。就目前润滑油市场来看,中国市场经过多年的角逐,竞 争格局已日趋形成。我国高端车用润滑油市场大部分被国外知名品牌占据,国内企业主要占领中档油品市场,大多数地方和民营企业依靠中、低档油 品市场得以生存。 该润滑油项目计划总投资7658.2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6338.1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2.76%;流动资金1320.1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7.24%。 达产年营业收入11476.00万元,总成本费用8694.19万元,税金及附 加147.59万元,利润总额2781.81万元,利税总额3313.10万元,税后净 利润2086.36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226.74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 36.32%,投资利税率43.26%,投资回报率27.24%,全部投资回收期5.17年,提供就业职位209个。 项目报告所承载的文本、数据、资料及相关图片等,均出自于为潜在 投资者或审批部门披露可信的项目建设信息之目的,报告客观公正地展现 建设项目的现状市场及发展趋势,不含任何明示性或暗示性的条件,也不 构成决策时的主导和倾向性意见。经项目承办单位法定代表人审查并提供

给报告编制人员的项目基本情况、初步设计规划及基础数据等技术资料和财务资料,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公司法定代表人已经郑重承诺: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合法性负责,并愿意承担由此引致的全部法律责任。 ......

润滑油项目可行性报告目录 第一章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 一、项目申报单位概况 二、项目概况 第二章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 一、发展规划分析 二、产业政策分析 三、行业准入分析 第三章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 一、资源开发方案。 二、资源利用方案 三、资源节约措施 第四章节能方案分析 一、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二、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 三、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第五章建设用地、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分析 一、项目选址及用地方案

中国石油现状

中国石油现状 070411427关伟旭石油是现代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它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物质基础。油价的不断上升使石油消费国不堪重负,并有可能引发石油消费国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等种种经济问题,威胁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作为经济安全重要一环的石油价格问题,已经列入了世界各国政府的议事日程。 一、主要国际能源组织及其对石油价格的影响 (一)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对石油价格的影响 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成立为各国政府介入国际石油利益纷争开了先例,为国际石油领域的价格主导权与话语权之争奠定了组织基础。 石油输出国集团的主要目标是:维持世界石油市场的价格稳定局面,促进信息交流,推动石油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的对话。目前,国际能源组织缺乏密切的合作,这就是作为主要石油输出国的组织OPEC和消费国家的组织IEA都有自己的致命的缺点,无法制定和执行国际能源交易的统一规则,更无法达到稳定石油价格的作用。 总之,OPEC作为一个促进重要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国之间协调的国际能源组织论坛,现在不断被纳入全球经济框架中。笔者认为,这需要能源生产国和能源消费国双方互谅互让,以成功制定出共同遵守的协调石油价格的合作规则以实现密切的合作。 (二)国际能源机构(IEA)对石油价格的影响 国际能源机构IEA的主要目的是西方能源消费大国应对OPEC而成立的国际组织。它是主要用于处理西方各国能源管理的应急共享系统,是制定各成员国政府间能源合作的国际能源组织。IEA要求经合组织成员建立共同战略石油储备,确保了长期的石油安全和控制了石油价格的剧烈波动。IEA建立能源合作机制,这是笔者十分赞同的。它的运行规则是将来全球能源组织可以借鉴的,但是国际能源机构(IEA)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非常明确地表明只吸纳西方发达国家即大部分OECD国家作为自己的成员国,这是它不能成为稳定石油价格的全球性组织的致命之处。 国际能源机构(IEA)与生产国(OPEC)之间的分歧,在能源运行过程中的矛盾日益突显,对国际能源价格产生巨大的波动。已经有学者提出建立世界能源机构(WEA)的设想。笔者还是赞成托马斯.W.瓦尔德提出的创立一个真正的全球性世界能源组织(WEA)。 (三)能源宪章会议对石油价格的影响 能源宪章会议由所有欧洲国家、前苏联国家以及澳大利亚和日本组成。《欧洲能源宪章》是其签署的一份重要文件。《欧洲能源宪章》主要是为欧亚的能源互利合作创造有利的政治环境,为欧洲石油价格的稳定起到积极的作用。欧盟委员会希望通过能源宪章条约来构建出同其主要能源伙伴促进能源价格稳定的制度框架。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能源宪章条约》谈判进行得艰难而复杂。 笔者认为,能源宪章条约及该组织通过能源宪章条约的服务致力于多边能源条约,这是它通过加强国际能源合作以促进石油价格的稳定的重要贡献。能源宪章条约的能源输送议定书是促进国际石油价格稳定的创新性发展。随着国际石油市场的全球化,石油的运输在能源出口、进口中显得特别重要,所以石油运输应该成为国际石油价格稳定的重要内容之一。 (四)“八国集团”对石油价格的影响 “八国集团”对国际石油价格的影响也不可小视。首先,“八国集团”是世界上主要的石油消费国。相应地,“八国集团”的经济发展也决定着石油消费市场的局势。其次,“八国集团”拥有可观的金融潜力以及世界能源发展所必需的技术。最后,在接纳能源生产大国

中国润滑油市场分析

中国润滑油市场分析 (一)产品概述: (1)基础油的定义: 润滑油由基础油和添加剂调和而成。典型的润滑油一般由75% ̄85%的基础油和15% ̄25%的添加剂组成。基础油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润滑油的性能,润滑油一般指在各种发动机和机械设备上使用的液体润滑剂, 广泛用于机械、汽车、冶金、电力、国防等行业。 国外各大石油公司过去曾经根据原油的性质和加工工艺把基础油分为石蜡基基础油、中间基基础油、环烷基基础油等。 (2)物化性质: 基础油的性能和作用可以归纳为: ☆基础油粘度:直接影响低温性能,可以说基础油的粘度越低越好。 ☆基础油的热氧化安定性:直接影响磨损,特别是油泥和酸性氧化物生成倾向,因此也影响油品的综合性能。 ☆基础油的挥发性:与油品生成的残炭和沉积物有关。也影响油品使用性能。 ☆基础油的表面活性:影响油破乳和发泡倾向水平,间接影响抗磨损能力。 ☆基础油的溶解能力:影响油品对密封件的适应性,同时对使用中抑制沉积物及对添加剂的相溶性有关。 上述这些基础油的作用和性能与其加工工艺及其组成有关。醋类合成非烃基础油可改善对功能添加剂的溶解性,特别是其生物降解性高,可调配环保型润滑油。随着基础油加工工艺的不断进步和合成醋的扩大采用,既增加了基础油在成品油中的成本比重,同时也使人们对基础油的作用有了进一步认识.基础油对提高润滑油质的贡献率将超过添加剂。 (3)产品分类: 国外各大石油公司过去曾经根据原油的性质和加工工艺把基础油分为石蜡基基础油、中间基基础油、环烷基基础油等。美国石油协会( API)于1993 年将基础油分为五类( API 1509) , 并将其并入API 发动机油发照认证系统(EOLCS) 中。API 基础油具体分类情况和我国润滑油基础油系列标准见表1 和表2 表-1 API-1509基础油分类标准 润滑油质量的改进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通过基础油生产技术的改进来提高基

中国石油市场发展情况分析(doc 6页)

中国石油市场发展情况分析(doc 6页)

中国石油市场发展情况分析 截至到目前,中石油和中石化拥有的加油站共计达到36350座,占全国75000座加油站的近一半。然而,两家企业拥有的加油站虽然数量多,但都是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才得来的,它们为此投入的巨额资本要用10年的时间才能消化完。而于近日出台的有关石油市场的新办法和新政策,又为它们之间的竞争火上浇油。 最近一段时间,我国石油市场可谓变数频生,国际上受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和美国对阿富汗展开军事行动等事件的影响,而国内则受十月底由国家经贸委、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公安部、建设部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成品油市场秩序的意见》的影响,使原本就不很平静的石油市场上又掀起阵阵波澜。 有关人士指出,随着我国石油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新办法和规范我国成品油市场的行业政策的陆续出台,必将引发我国石油行业两大巨头——中石油和中石化的一场石油大战。 政策斜向两大巨头 为进一步规范成品油市场秩序,五部委发布的《意见》规定,严格控制新建加油站,规范新建加油站审批程序,成品

与对手展开竞争。 看来,新办法中规定的石油零售浮动范围从5%扩大到8%更有文章可做,即扩大了降价空间。 其实,在此以前,中石油和中石化之间并没有通过对石油价格的浮动的不同而展开过分激烈的竞争,但双方并未放弃在成品油零售市场份额上的争夺。记者了解到,两大寡头之间的激烈竞争主要表现在对加油站的争夺和扩建上。 据统计,去年中石化在全国范围内新增了9000多座加油站,整个集团的加油站总数达到25000多座,当年激增78%;中石油新增加油站4530座,加油站总数达到11350座,增幅也高达66.42%。而截至今年上半年,中石化拥有的加油站数量是2.77万多座,其中特许加油站有4000多座,在主要市场内的市场占有率为65%。在加油站上竞争的结果是,目前,全国加油站的数量为75000多座,两大集团占36000多座。 国通证券从事石油石化行业分析的郭小汾博士认为:“中石化、中石油在成品油零售市场上竞争的主要手段在加油站并购建设和品牌推广上。”郭小汾又告诉记者:“成品油销售是两大集团必争之地,两大集团决不会放弃竞争。” 据了解,去年两大集团的经营中,成品油零售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营销与分销占中石化利润的28.5%,中石油的炼油与销售占总收入的63.2%。郭小汾说:“从

中国石油价格现状及分析

中国石油行业价格趋势分析方案 目录 摘要 (1) 一、严峻的中国石油安全现状 (2) (一)、中国石油依存度逐年升高 (2) (二)、世界油气资源争夺日益激烈对中国的影响 (3) (三)、世界石油价格变化多端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4) 二、对策分析 (4) (一)、压缩快速增长的石油需求 (4) 1、节约使用 (4) 2、开辟新能源 (5) 3、充分发挥政府的调节作用 (5) (二)、积极应用政治和外交手段加强对国际石油的控制能力和决定力 (5) 1、为什么? (5) 2、怎么做? (6) (三)、加快建立战略石油储备步伐 (8) (四)、参考文献: (9) [1] 《21世纪中国石油发展战略》 (9) [2]《价格理论与实践》 (9) [3] 《价格学》 (9) 摘要 我国作为石油的消费大国及进口大国,国际石油价格频繁变动对我国经济造成很大的影响,尤其是近年来高油价的冲击,对我国石油市场的稳定提出更大的挑战。本文首先通过石油依存测算,客观地反映出我国石油市场价格变动对其他各行业的影响。而后对中国石油市场的价格机制进行了探讨,分析了现行定价机制及其缺点所在。面对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的冲击,我国石油市场价格机制的改革势在必行。完善价格机制需要从诸多方面入手,本文仅选取了三个重要的改革方向进行详细分析,并且相应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措施。希望本文对我国成品油市场全面开放之后价格机制的完善,以及缓解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起

到一定的指导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石油需求量迅速增大,石油的进口依存度大幅提高,已经成为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石油净进口国。深入分析石油价格的波动,进而进一步研究我国石油定价机制,对于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保证我国国民经济稳定、快速、持续增长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基于理论系统分析、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将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统计分析及对比分析紧密结合,从宏观的角度,全面地分析了中国石油价格波动及其定价机制,可以说目前的机制对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保证国内市场供应,减弱国际市场价格非正常波动对国内的负面影响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我国目前实行的石油定价机制中还是存在不少弊端 【关键字】中国、石油、价格、波动 一、严峻的中国石油安全现状 (一)、中国石油依存度逐年升高 表1:中国原油生产、消费、进口量和进口依存度统计与预测(亿元,万吨) 由表1可知我国石油消费的对外依存度正在迅速攀升,中长期无下降势头,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的迅猛增长,特别是近五 2005 2010 2015 2020 生 产 18000 19500 19000 18500 消 费 28000 34000 39800 48400 净 进 10000 14500 20800 30000 依 存度 35.7 42.6 52.3 62.0

润滑油行业分析

行业分析 润滑油是指涂在机器轴承等运动部分表面的油状液体,主要用于减少运动部件表面间的摩擦,同时起到冷却、密封、防腐、防锈、绝缘、功率传送、清洗杂质等的作用。 目前,常见的分类标准主要有按产品来源、使用用途、使用机械和粘度不同四类,具体如下: 润滑油行业主要产品分类 分类标准产品 按产品来源动植物润滑油、石油润滑油、合成润滑油 按使用用途工业用润滑油、车用润滑油、工艺用润滑油 按使用机械内燃机油、齿轮油、液压油、汽轮机油、电器绝缘油、压缩机油、导热油等按粘度不同高粘度油、低粘度油 我国润滑油消费总量持续增长,产品精细化程度逐年增高 我国的润滑油工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发展较慢与世界水平差距较大。但从80年代开始,整个润滑油产业迅速发展,无论是需求、品质、增速都迅速提升。近20年来,我国润滑油消费总量继续增长,结构也发生了变化。由于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车用润滑油需求大幅提升,质量向高端化转变,工业润滑油消费总量和质量基本稳定,产品精细化程度越来越高,但是近几年,受经济转型的影响,润滑油消费也从快速增长到“低增长平台”。 润滑油工业是石油和化工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快速发展的“晴雨表”,与宏观经济以及汽车、机械、交通运输等行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在发达国家,润滑油消费量与GDP 的比例相对处于一个较为合理的水平,但是作为发展中的国家,我国的润滑油消费量与GDP 比例相对不平衡,我国的润滑油消费强度为55,这其中既有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较快的因素,但是更多的原因要归属于我国的润滑油消费不合理以及浪费,目前我国的强度远高于世界平均和发达国家,按照一般规律来讲,随着油品质量升级,换油周期延长,管理水平和装备的提高,未来我国润滑油消费强度将持续下降,趋向世界平均水平,并不断向发达国家水平靠近。 2009-2016我国润滑油产量及需求量走势图

以中国石油市场为典型的寡头垄断

以中国石油市场为典型的寡头垄断 垄断市场,是一种与竞争市场相对立的极端形式的市场类型。寡头垄断市场就是其中的一种。寡头垄断市场形态的出现主要归因于两点:首先是市场自然形成:厂商由于追求规模经济,不断扩大生产规模,而市场又是相对狭小的。打个比方,如果某行业市场总规模是100,而对于该行业的生产厂商来说,规模经济为30,那么该市场仅能满足3个厂商在规模经济条件下生产。这就形成了寡头垄断市场。另外,寡头垄断行业往往是生产高度集中的行业,如钢铁、汽车、石油等行业。而寡头厂商为保持自身地位而采取的种种排他性措施,以及政府对某些寡头厂商的扶持政策等,也可促进寡头垄断市场的形成。相互依存是寡头垄断市场的基本特征。 由于厂商数目少而且占据市场份额大,不管怎样,一个厂商的行为都会影响对手的行为,影响整个市场。所以,每个寡头在决定自己的策略和政策时,都非常重视对手对自己这一策略和政策的态度和反应。作为厂商的寡头垄断者是独立自主的经营单位,具有独立的特点,但是他们的行为又互相影响、互相依存。这样,寡头厂商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达成共谋或协作,形式多种多样,可以签订协议,可以暗中默契。 中国的石油市场是种较为典型的寡头市场。那么让我们以中国的石油市场为例,对寡头市场进行进一步的分析。首先石油本身是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其本身的行业壁垒就比较高,因为石油的勘探,开采需要大量的财力和物力的投入以及较高的技术支持,而其后期的成品油炼制,对油库,管道和炼油装置建设等都有较高的要求,这对一些资金流转不够的企业来讲,是个大难题。 其次,中国的石油市场主要是由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组成,前者是国营特大型企业,后者是国有控股的股份有限公司。势均力敌的少数厂商,已经控制了这一行业的市场,其他厂商难以介入并与之抗衡。当然,中国石油市场上存在一定数量和规模的民营企业。按照中国入世的承诺,国内石油零售市场在2004年对外开放,国内石油批发市场在2007年对外开放。但是实际上,从1999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经贸委等八部门的“38号文”便明确规定:“国内各炼油厂生产的成品油要全部交由石油集团、石化集团的批发企业经营,其他企业、单位不得批发经营,各炼油厂一律不得自销。”正因为政府这些条文,曾接活跃风光的民营产业,在垄断压力下,也变得脆弱和战栗,失去了自己的生存空间,甚至出现了民营企业打包出售给外资的状况。石油市场更接近有政府控制的寡头垄断市的场。 再者,中石油和中石化之间同样也存在着剧烈的竞争。中国石油是中国销售额最大的公司之一。中国石化是中国最大的石油产品和主要石化产品生产商和供应商,也是中国第二大原油生产商。由此看来,两者的产品之间存在很高的相似性,也在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与此同时,中石油、中石化这两大企业之间本身具有高度的依赖、制约关系。金融危机过后的近年来,原油和成品油价格一直成上涨趋势。而这其中一个厂商的价格或产量变动都相互牵制、互相影响。以09年3月份数据为例,石化协会最新数据显示表明,3月份,中石油、中石化两大公司原油产量环比增长10.6%,天然气产量环比增长5.5%,成品油产量环比增长13.7%,原油加工量环比增长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产品价格管理暂行办法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产品价格管理暂行办法 中油财字〔1999〕第317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和国务院关于改革原油、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决定,为规范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内部价格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石油产品为集团公司所属企业生产销售的原油、汽油和柴油。 第三条集团公司所属油气田企业、炼油化工企业和销售公司,在原油、成品油销售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本办法,并接受集团公司价格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二章原油价格 第四条供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的原油价格,按照国家计委每月公布的国内原油基准价及两大集团公司协商的贴水确定,供集团公司所属炼油化工企业和所辖区域内地方炼油化工企业的原油价格由集团公司确定。 第五条原油出厂价格制定的基本原则是,国内陆上原油运达炼厂的成本与进口同质原油到厂成本基本相当。 第六条原油出厂价格的作价公式为:参照油种的国际原油基准价+贴水。 第七条国际原油基准价作价公式为;国际原油基准价=月平均离岸价(FOB)+关税;国际参照原油基准价格为新加坡市场普氏报价系统公布该种原油上月26日至本月25日报价算术平均值。 第八条陆上原油品质分类及参照油种见下表。 陆上原油品质分类及参照油种对照表 第九条贴水由运杂费差异、品质差异、加工效益差异、供求关系及市场情况等因素组成。贴水标准一经确定,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当上述因素发生较大变化时,由集团公司通过谈判统一调整贴水。 第十条同一油田不同区块原油品质相差较大的,实行按质分类计价,不同品质的原油不具备分输条件的,按照混输原油终端交油点的检测品质标准确定分类。

上半年中国石油市场综合分析

2006上半年中国石油市场综合分析 一、2006年上半年中国石油市场回顾 2006年1-5月份,中国石油市场呈现如下特点。 1. 国内石油供应增长速度放慢 尽管国际油价继续大幅上涨,但受国内石油资源限制以及上年基数较高等因素的影响,国内累计生产原油7626.8万吨,同比增长2.0%,增长幅度比去年同期下降1.9个百分点(2003年以来国内原油月度生产情况见图1)。分区域看,东部海上和陆上西部以及东部冀东、吉林等油气田原油产量增长较快;胜利油田有小幅增长,1-5月份同比增长1.8%;大庆油田原油产量同比下降1.9%,下降速度比上年放缓。

由于受原油加工能力增长有限、原油加工利润较低以及国家限制石油出口等因素影响,1-5月份,全国累计加工原油12386.9万吨,同比增长4.6%,增幅比上年下降1.9个百分点(见图2)。受此影响,多数油品产量增长幅度比上年同期有所下降(见表1),燃料油产量同比下降了11.8%。

长期以来,中国油品市场的需求柴汽比大于生产柴汽比。经过近年来的努力,国内炼厂的生产柴汽比逐年提高(见表2)。今年上半年,由于国家实行国内成品油相对低价以及限制成品油出口的政策,汽油生产收率逐月下降,二季度降到18.5%以下。同时,柴油收率保持在38%以上的高水平,生产柴汽比逐月走高。

2. 石油进口加速增长,出口下降 在国内石油需求较旺、供应不足、成品油价格上调以及一些炼油和化工生产设备投产需要补充石油库存等因素的影响下,今年上半年中国石油进口量有较大幅度增长。同时,由于国家实行石油出口配额限制和继续暂停出口退税等政策,石油出口同比有一定幅度下降。其中原油和汽油、柴油等下降幅度较大。1-5月份,中国原油和原油加工制品进口总量为8027.2万吨,同比增长16.9%;出口总量为958.2万吨,同比下降6.2%;净进口7069.0万吨,同比增长21.0%(见表3)。

润滑油市场分析及调查报告2011年

2011年润滑油市场分析 2010年,相对于其他石油石化产品的跌宕起伏,整个润滑油行业显得相对平静。在这一年当中,没有特别有影响力的事件发生,似乎每个企业都在稳步前行,这种平静背后,隐藏着更大的玄机。 2010年润滑油行业顺应产业调整,大部分企业在产品定位上都做出了相应举措,符合国Ⅲ、国Ⅳ排放标准的中高端产品成为中、大型企业的主要调整对象,各企业的品牌化路线进一步显现,民营油企的区域性策略以及差异化策略进一步巩固并提升,配套企业的品牌化路线及市场策略也更加明朗化……这种稳健、理性背后,孕育着新的行业变化。 第一部分 润滑油产业的挑战与机遇 一、润滑油产业发展形势依旧面临复杂多变性 受油价提升,节能减排,需求拉动等多重因素共振,大部分石油和化工行业产品有望量价齐升,企业开工率明显提升,产业步入景气上升通道。国内成品油价格存在调整可能,石化行业景气指数有望上行。细分品种看,柴油需求增长,供求关系可能趋紧,汽油的供应略显宽松。 随着原油价格的上涨,节能减排、限电等相关法规及措施的出台和实行,润滑油相关配套产业的运行和运营成本也将大幅度上涨,呈“动态变化”。近3个月来,相关成本都呈现出全面上涨的态势,价格都有不同幅度的上扬,部分成本涨势明显。以上因素都将给润滑油产业带来较大影响,短期内部分产品成本价格水平将保持高位运行,且仍有上升空间。 尽管2010年第四季度润滑油产业会步入景气上升通道,但是仍必须清醒认识到当前行业面临形势的复杂多变性。 国内、外市场形势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仍然很多,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严重性和全球经济复苏的曲折性不容低估,这些因素均会构成对相关产业发展的制约。 国内石化行业面临着紧抓国际产业转移的战略机遇,正处于由石化大国加速向石化强国迈进的转轨时期。 行业企业应继续落实好《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相关要求,密切跟踪分析形势,着力提高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增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产业的竞争力。 二、消费强劲,润滑油产业市场前景看好 2010年国家宏观政策使内需增长从政策推动向市场驱动转变,在应对危机过程中,我国政府实施的诸多刺激消费的政策效果显著。在汽车、家电、家具、旅游等消费热点的带动下,投资增长动力实现市场接替,消费增长依然强劲。 汽车行业2010年1‐10月汽车产销分别达到1462.38万辆和1467.70万辆,分别比去年全年高出83.28万辆和103.22万辆。2010年汽车产销突破1700万辆应该没有多大问题,虽然相关能源及污染条例会对汽车行业设定很多限制,但是随着中国消费者对车市的刚性消费,车市很难被降温下来。中国市场依然是全球最火热的市场,各大汽车制造商在中国市场推出的一系列经济性车型,也将给中国消费者提供更多消费机会,车市成为继房市之后的第二大消费市场。2011年车市销量将还会大幅度增长,这一刚性市场,也将会给润滑油产业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 国家内需政策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用于国家城市基础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将很大程度缓解经济危机对国内市场的影响,扩大内需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国内基础建设企业的快速发展,而在这一过程,将会拉动工程机械制造业、运输业、建筑业等相关产业的大量需求,而这一需求,将对润滑油产业提供巨大的消费市场。

石油价格分析

中国石油价格之感想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居民物质消费水平大幅度提高对成品油消耗量的增加,中国石油进口骤增,致使国际油价直接左右着国内成品油价格。为适应国际石油市场原油价格的变化,国家对原油、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进行了重大改革,逐步通过实行国内原油与国际原油价格联动的方式,为国内原油价格与国际油价接轨创造条件。但在中国油价与国际接轨过程中,依然无法脱离计划体制的思想框架,以致经常出现国内油价与国际油价背离,国际油价时增时跌,而国内油价增多降少,甚至出现长时期持续地只增不降的现象。这表明中国石油价格机制上存在诸多严重问题,亟待深化改革。 看了视频《中国石油该不该市场化》我们知道现在我国石油市场存在着很多问题。首先通过视频我们知道我国石油的定价规则是以国家发改委正式发布“原油加成本”的成品油定价体系方案为准的,即以布伦特(Brent)、迪拜(Dubai)和米纳斯(Mi-nas)三地原油价格为基准平均值,再加上炼油成本和适当的利润空间以及国内关税、成品油流通费等,共同形成国内成品油零售基准价。新机制实现了以原油价格来定成品油价格的想法;2为避免国际市场油价剧烈波动导致国内油价频繁调整,机制参考的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是连续22个工作日相关油种移动平均价格。也就是说,国际市场某种原油某一天或某几天价格变化较大时,国内成品油价格不会调整,只有当国际市场相关油种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国家才可能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这样,国际市场原油期货价格的变化不会同时、同幅直接地反映到国内,从而引起中国成品油价格每天变化。所以就出现了视频中“国际油价时增时跌,而国内油价增多降少”的场景。 原油基准价格参照地的选择错位国内原油基准价格选择没有充分考虑到国产原油的成本等要素,而是参照直接进口国原油价格确定。国产原油作为国内炼油行业的主要油源之一,其采油、炼油的低廉成本是成品油销售价格的主导因素,也应该成为进口成品油价格低位选择的重要依据。但长期以来,国家始终参照新加坡、鹿特丹、纽约三地市场价格,或以布伦特(Brent)、迪拜(Dubai)和米纳斯(Minas)三地原油价格为依据确定国内成品油价格,其基准价参照地严重错位。于是出现国内石油生产企业巨额盈利,而中石油、中石化以国际较高油价作为进口成本再比照国产成品油批发价,通过大量报亏来争取国家财政补贴的怪现象,所以才会出现了中石油“一品茅台兑一桶油”的说法,但是最受苦的却是消费者成品油生产企业的成本利润指标不合理炼油企业的平均成本的控制和适当的利润空间不透明,使始终处于零售价端消费的消费者吃尽了“哑巴亏”。炼油企业为保住利润水平,企业产生假算高成本的利益冲动,通常采取虚增成本手段推动成品油价格提高,这是消费者无法对炼油企业核算成本的真实性知情并实施监督的。显然,最终推向零售环节的成品油价格隐含的模糊生产成本,成为国家间接捆绑给消费者的又一价格负担。并且由于占出厂价绝对比重的制造成本大都失真,这势必扭曲成品油价格的真实性。 国家将燃油市场划给中石油、中石化两大油气行政性牟利集团长期垄断,实际就是垄断了全社会的成品油供应价格,由此出现两大垄断集团的成品油批发价、进口价高于民营和外资加油站零售价的不正常情况,而且存在中石油、中石化两大石油财团各自为政的“条块分割”现象。 政府垄断经营和过多行政干预扰乱了成品油市场价格秩序在成品油依赖进口的条件下,国内价格与国外价格未同步涨跌互现。受政府干预影响,国内成品油价格未与国际市场直接挂钩,导致国内油价高于国外价格。 .但是针对我国石油价格过高问题,我认为我们可以下面的策略对石油价格机制进行改革:

中国润滑油竞争状况及市场分析

中国润滑油竞争状况及市场分析 基本描述 整体市场需求大致为:中国石油110万吨,中国石化90万吨,国际品牌70~80万吨,其他品牌80万吨~120万吨。国际品牌虽然只有约2%的市场份额,却攫取了高端利润的80%。无论是设备用润滑油市场还是移动设备用润滑油市场,国内品牌在高端市场表现不佳已经成为事实。 1.1国际品牌描述 1)因为高端设备以及几乎所有的高端小汽车、重载车、工程机械都来自欧美发达国家,又因为进口机械设备的OEM推荐,所以中国本土产品很难在高端市场有所作为。目前润滑油高端市场几乎是国际品牌的天下。 2)总体看来,美孚在全国高端市场都有不俗表现。就东北及山东地区车用油而言, 3)工业设备用油,美孚、壳牌、埃索、BP等市场机会相差不大,嘉实多在金属加工液方面有较好表现。他们往往对于每个细分市场,如,钢铁企业、港口企业、化工企业都有自己专业的项目拓展团队和项目服务团队。 4)国际品牌的优势除了OEM推荐、全球化网络之外,还占有技术、人力等优势,一般采取的市场策略是,招聘高素质的人才,采取高定价、高促销手段。 5)对重点经销商采取一定额度的帐期,大品牌、实力雄厚的经销商为新的竞争者提高了进入的门槛。同时,在最近半年,壳牌、嘉实多等公司又派自己的销售代表参与主要经销商的销售管理工作,进而加强对销售渠道的掌控。当然,大经销商也感觉到自己对市场的主动权在逐渐失去,强烈的不安全感逐渐产生。供货商与经销商之间的不信任越来越明显。 1.2中石油、中石化品牌描述 1)中石化旗下的“长城”无疑是国有石油化工企业最成功的润滑油品牌。中石油旗下的“七星”、“科萌”、“兰炼飞天”等在局部市场都有较高的市场份额。但遗憾的是中石油倾力推广的“昆仑”市场表现不佳。 2)中石油、中石化的品牌除“长城”外,都是局部品牌。其总体特征是走中低价位路线,市场价位体系透明,区域保护不够,销售渠道单位毛利较低。正因为如此,给一些国内的小品牌的发展提供了市场机会。且国内小品牌蚕食的主要是中石油、中石化原有的市场份额。 3)中石油、中石化的销售渠道除了一部分是市场化的经销网络,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和中石油、中石化系统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关系单位。 4)最近,中石油、中石化都加强了加油站便利店的建设,以利用自己强大的垄断资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