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全球化时代朱子学的现代意义及未来发展展望

试论全球化时代朱子学的现代意义

及未来发展展望

蔡 方 鹿

朱熹(1130-1200)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他“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 是继孔孟之后,中国儒学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朱熹融合儒、释、道三教,并加以时代的改造和创新,集宋代新儒学之大成,对中国后期封建社会和东亚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的民族文化主体精神,维护国家统一的爱国精神,勤政爱民精神,从道不从君、反对君主独断、反对尊君卑臣、限制君权、崇尚真理的精神,哲学创新精神,综罗百代的兼容心态和开放精神,科学求实精神,求知探索精神,不计功名利禄、从事书院教育的自由讲学和独立议政精神,讲求伦理道德修养和道德自律精神,重感物道情、情理结合和文道合一的精神等方面集中体现了朱子学的精华。朱熹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政治、伦理、教育、科举、文学、史学、宗教、科学技术、文献学、文字学等各个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因而,朱熹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并流传海外,对东方各国几乎带有普遍性的意义。在东亚、欧美及华人文化圈产生了重要影响。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探讨朱子学的现代意义及展望未来发展前景,是一有价值、有意义的课题。现就此作一些探讨,以就正于方家。

一、 全球化与世界多元文化的交融

全球化已成为一种趋势,世界文化也呈现出多元文化交融的情形。中华文化作为世界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面临着挑战和发展的机遇。而朱子学作为中华文化和东亚文化的重要体现,也面临着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因此,认识和把握全球化及世界多元文化的交融这个时代背景,对于在新形势下促进朱子学和朱熹思想研究的进一步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世界文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就必然出现全球化的趋势。全球化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其起源可追溯到16世纪。出生于意大利的航海家哥伦布从1492年起多次率船队横渡大西洋,远航美洲,把东西半球联结起来。使人类有了全球的观念,并逐步开始了全球化的进程。二战以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化步伐加快。全球化首先是国际间经济交往的扩大化,使之联系成为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化运动的主要载体和表现。同时,由于经济与文化、政治等密不可分,经济全球化也带来了世界多元文化的交融。中华文化作为世界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朱子学在中国和东亚文化中产生了重要影响,其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应对挑战和机遇,在世界多元文化的交融中保持自己的个性,并不断创新,与时俱进,以适应和赶上世界文明发展的步伐,由此促进中国社会和中华文化的持续发展,并为新时代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这是全球化时代对中华文明的发展提出的重大课题。

当今世界所有的国家和地区,不管其发达还是不发达,都已经不可能脱离与其他国家

的经济联系而从事经济建设。随着20世纪8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在世界范围的发展,各国逐渐走向开放,科学技术迅速进步,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加速了全球化的趋势和进程。

经济全球化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产全球化,二是金融全球化,三是区域集团化的趋势正在加强,四是投资外向化的现象正日趋凸现。经济全球化是在世界经济的发展中逐步形成的。经济的全球化意味着生产的全球化、消费的全球化和竞争的全球化,它体现在投资的自由化、贸易的自由化和金融的自由化上。经济全球化亦是世界科学技术和市场经济高度发展造成的必然结果,是一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大趋势、大潮流。我们应积极加入并引导这种趋势和潮流向有利于世界所有国家,特别是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方向发展,以利于全人类的共同进步和繁荣,而不是去阻止它。当然我们也不否认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会受到某些西方大国的左右,即受到国际生产关系的影响。西方发达国家以其高科技、雄厚的经济实力和生产力发展的高水平为世界经济制定规则和秩序,向发展中国家施加影响。但是,那种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人为操纵的产物的观点,在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

中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并参与投资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进程,这意味着我们已选择了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战略。中国的选择对经济全球化有实质性的推进,因为没有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和经济大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就不能是完全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因此,中国加入WTO完全符合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趋势,也符合中国本国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近5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实践证明了这一点。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中,经济和文化密不可分。从广义上讲,文化指人类社会在其历史发展的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此文化犹言文明,即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从狭义上说,文化指社会的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法律、道德、价值观、哲学、艺术、宗教等各种形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社会、每一时代都要与其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又给予巨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需要指出的是,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具有民族性,通过民族形式的发展,形成民族的文化传统。由于经济与文化的关系十分密切,文化是经济的反映,当经济全球化趋势明显加快之时,世界各种文化也呈现出某种全球化的交融趋势。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逐步代替。经济全球化的开拓,不仅打破了以往各地方、各民族在经济上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的状态,代之以各地方、各民族的互相往来和互相依赖而走向世界,而且文化上的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不断突破本民族文化在地域上的局限而熔铸和提炼世界文化的共性,使各民族和地方的文明与文化走向世界,构成人类共享的、公共的文明财富和资源。

文化作为经济的反映,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之时,也促进了多元文化相互交融、并存互补格局的形成。随着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过程的深化,信息、通讯、交通、计算机、卫星、网络等技术的发展,使世界各国间的距离缩小,经济和文化间的联系增强。文明的共性日渐超越各民族文化的个性,成为全球意识的重要体现。

世界文化由多元构成,这是历史形成又延续至今的客观现实。每一种文明、文化都是在本民族、本国家、本地区生存和发展的历史中产生,并为本国、本地区乃至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过各自的贡献,都有它存在的理由和价值。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各文明、文化既相互区分、冲突,又相互沟通、融合,同时保持自身的特点,由此推动世界文明的不断发展。英国的汤因比先生在他的《历史研究》里,把人类文明史分为26种文明,历经发展演变,剩下的5种比较重要的文明是,西方的基督教文明、东欧和俄罗斯的东正教文明、北非和中东等地的伊斯兰教文明、印度次大陆的印度教文明、中国和东亚的儒教文明。(参见:汤因比:

《历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美国亨廷顿先生认为当代的主要文明有七八种,即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东正教文明、拉丁美洲文明,以及可能的非洲文明。(参见: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虽然世界文明存在着多样性和差异性,但又具有共同性和趋同性的一面。例如不断追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现代化,力图改变不文明的状态,使世界更适合整个人类的生存与和平发展;各文化形态和文明体系中都有某些适应于全人类、被人类普遍认同的观念、原理和有价值的成分;世界文明秩序在一定程度上也依赖文明的共识来维系。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以微电子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为主体,以全球信息互联网络的形成为标志的信息技术革命,已使全球联结成一个紧密联系、彼此依存和相互联动的信息整体。世界多元文化的交融已成为一种趋势,各种文化的相互交流、多元互补使人们对当今人类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如战争、种族冲突、生态环境、人口、能源、毒品、贫富差异、腐败等问题进行思考,从中找出某些共同的文化价值观和评判标准,以促使上述问题的公正解决。儒学、朱子学面对全球化时代世界文明的发展,要在保持和发扬自己文明传统的基础上,以开放的精神,积极参与文明对话,学习、吸取和借鉴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在全球意识下,融合不同文明的冲突,吸收东、西方等各种文明的优质成分,提倡孔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倡导和合文明观,以解决当代文明之间的冲突,引导世界不同的文明多元共存,寻求共识,把人类一切优秀文化在新的世纪融会贯通,在世界共性中追求民族特质,既保持儒学文明的个性,又追求世界共性,把世界共性融入各文明特质之中,同时从各文明中提炼出世界文明的共性,由此推动全球化时代世界文明的健康发展。

展望已经到来的全球化时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应是东方文化、儒教文明、朱子学继续崛起的世界,是从西方文化主导世界走向多元文化并存共荣的世界,也是东西文化进一步交融的世界。各民族文化及其宗教、人文精神虽千差万别,但却是彼此平等的,应在平等的基础上,开展对话和交流,求同存异,妥善解决它们之间的分歧。

在世界多元文化相互区别又相互交融的问题上,日本沟口雄三教授指出,在多元文化中不能忘记的是,多元性中亦存在着一元的普遍性。例如,法国革命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原理,这个原理作为人类的普遍的原理,为地球上所有的人所共有。这里所说的多元化是指,就自由而言,有美国式的自由、中国式的自由、日本式的自由等等,其形式是多元的,但自由这个原理却是普遍的、一元的。(沟口雄三:《二十一世纪文化》,成都:《中华文化论坛》1994(4),第8-9页)各种不同的文明都讲爱、仁爱、博爱,这体现了文明的共同性。正因为世界文明中存在着共同性的一面,亨廷顿先生也承认,“除了‘避免原则’和‘共同调解原则’外,在多文明的世界里维护和平还需要第三个原则,即‘共同性原则’:各文明的人民应寻求和扩大其他文明共有的价值观、制度和实践。”(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第370页)提倡共同性原理,而不抹煞多样性,既反对“全盘西化”、西方文化独尊,也反对保守、复古和狭隘民族主义。在全球化背景下,吸取世界文明的优质成分,经过时代的优化选择,促进世界多元文化和文明在相互交融中得到进一步发展。

二、朱子学的现代意义

当今全球化时代,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世界的两大主题;现代化也正朝着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发展。学术研究和文化交流应具有时代性,不能仅停留在说明以往的思想是什么的阶段,而应在探明以往思想的内涵和历史意义的前提下,着重探讨其现代意义及其与现代化的关系。包括朱子学在内的任何思想文化必须与现代化相结合,接受现代化这一时代主题的挑战,以适应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需要,并以现代化作为评价取舍的价值标准,实现自身的现代转换,与现代化相结合并为之提供借鉴。在这个过程中着重研究和探索朱子学与现代化

结合的途径、时代意义,它在何种程度上、在哪些领域能够满足现代化、现代社会及21世纪文化发展的需要,并对其作现代审视、反思和诠释,发扬其精粹和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积极成分,克服其流弊及为时代发展所淘汰的内容。

除去应该批评否定的消极因素外,朱子学中可提供借鉴吸取的有价值的思想大致包括:兼容并包的和合精神,这主要指吸取外来文化佛教及本土宗教道教,以及先前道、法、名、墨、阴阳、兵、农等诸家思想之优长;实事求是的唯本义是求的精神,其中亦包括重视自然科学;排除宗教神学干扰的人文主义精神;崇尚气节的爱国主义精神;重理性自觉,以理性控制和把握感性的超越精神;克己奉公,重责任义务的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廉洁正直的为官之道;重视道德修养的自律精神;重视教育,注重提高人的素质的思想;自由讲学,评政议政的思想;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的思想;民为国本的重民、爱民思想等等。

虽然朱子学是历史的产物,带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但其中的积极因素和合理成分,仍具有不可抹煞的现实意义和价值。朱子学中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已积淀为民族文化和社会心理的深层结构,而与现代化相契合,是民族振兴和发展不可或缺的内在生命源泉。对此民族精神和优秀成分是需要大力弘扬和继承创新的。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应积极弘扬朱子学中所体现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

在朱子学形成的过程中,人们看到,中国文化由于受到印度佛教文化的影响而得到发展,儒、佛这一和平渐进形式的文明对话和交流,在哲学、美学、语言和日常生活各层面都发挥了重大的转化功能,值得人类文明总结借鉴。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固有文化一定程度的“印度化”不仅没有丧失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而且为宋明儒学、朱子学的形成发展并流传朝鲜、越南及日本各地创造了有利条件。如果没有佛教在中国的流传与发展,不可能有儒学在宋明和现代的发展,也不可能有朱子学的产生和发展。

除受印度佛教影响外,从朱子学本身的成长也可以看出交流和对话发挥了重要作用。儒学作为中华文化的主流因受到道、佛两大思潮的影响而成为潜流和旁支长达数百年之久。通过既批判又吸取道家、道教及佛教的思辨哲学,并结合时代的发展而创立三教融合的新儒学——理学,使“儒门淡泊”的弱势在宋代开始有了根本的改变。以朱子学为代表的宋明新儒学的复兴使得淡泊的儒门成为东亚文明的体现,也是交流和对话的结果。

鸦片战争以来,在中国、朝鲜、日本和越南大放光明的儒学、朱子学传统因欧风美雨的袭击而黯然失色。半个世纪以来,由于日本、亚洲儒教文化圈包括中国大陆经济、文化的崛起,几十年来为东亚知识精英所唾弃的命运得以舒缓,进而从东亚走向世界。摆在人们面前需要回答的问题是,面对西方及世界其他文明能否做出创造性的回应为先决条件,儒学能不能有第三期的发展(第一期从曲阜到中华大地,第二期从中国到东亚,第三期则从东亚到全球)?也必须要通过交流和对话来回答。儒学、朱子学不是一枝独秀,而是要和其他各大文明交流与对话。

众所周知,我们现在已迈进一个全球化的新时代。西化和现代化理论所预设的以启蒙精神为主的欧美文明被奉为人类进步和发展的典范已受到了质疑,在新的全球化时代,现代化可以具有不同的文化形式,因为新时代的精神传统(包括西方之外的印度教、伊斯兰教、佛教、道家和儒家)所孕育的人文意识会与日俱增。只有通过对话才能为全球社群开辟一条和平共存、同舟共济的康庄大道。因此,文明之间的矛盾不可能遽然消解,但尽量减少因矛盾而激发的冲突,避免因冲突而导致的抗争是人类长治久安的当务之急。

东亚儒学、朱子学所体现的具有涵盖性的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可以提供全球社群的丰富资源。因此,除了大家熟悉的普世价值如自由、理性、法治、人权、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市民社会来自西方外,经朱子所注释的儒家传统价值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推

己及人”的仁道,以及“和而不同”的共生共处之道亦是文明对话不可或缺的基本原则。儒学的传统正因为受到了西方观念的冲击,其中的糟粕被批判,体现儒家传统的朱子学才可能被现代化所参照,它能够吸收西方的优秀价值,但却不是反对西方,反对现代化。

朱子学的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提倡“心统性情”,强调个人身体、心知、灵觉与情感的融会贯通;二是把个人价值融入社会价值之中,通过存天理去私欲,强调个人与社会(家国天下)的健康互动;三是重视格物,有丰富的自然科学思想,提倡人类与自然的持久和谐;四是提出道心融入人心之中,人心与天道的相辅相成。这四个方面构成了整体和合关系,即使在全球化的现代,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可与西方价值互补共存。

儒学文明是世界多元文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东亚及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以科学思想为指导,积极开展朱子学研究,挖掘其当代价值,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经长期的历史发展,朱熹创立的新儒学思想已积淀为民族文化的深层结构,对民族精神、民族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理想人格、心理习惯、信仰和行为等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并远播海外,对东亚各国乃至欧洲的思想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不仅成为东亚地区的文化精神和伦理传统,而且亦辐射到欧美等世界各地,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朱子学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能够与时俱进,回应时代的挑战,有效地发展了自身的理论,而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这些精神包括:开放精神、人文主义精神、理性主义精神、主体意识、忧患意识、求实精神、实践精神、重道德意识、积极有为奋发向上的自强精神、和谐精神、群体意识等等。这些精神构成新儒学的特质,是儒学能够有效地回应时代的挑战,历经万难而与时俱进的内在生命源泉。

当今全球化时代,朱子学要得以发展,须认真回应时代的挑战,解决世界面临的冲突和各种重大社会问题。这些挑战和问题包括:全球化和高新技术迅猛发展的挑战,文明之间的冲突,经济和政治利益的冲突,人与社会的冲突,随着经济的发展而社会日益发生深刻变革的挑战,人与自然的冲突,生态环境破坏,道德衰退,贪污腐化,家庭蜕变,毒品走私,以及长期存在而仍未得到很好解决的科技化、工业化与道德人文分裂的危机等等。

面对这些挑战,我们理应予以积极的回应,化解冲突,解决矛盾和社会重大问题,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高科技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使朱子学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而不是相互脱节;积极参与文化交流,与西方等各种文明展开对话,既认同自己的文明价值,又尊重其他的文明传统;发扬和提倡把个人价值置于社会价值之中的价值观,化解人与社会的矛盾和冲突;推进和完善现代民主,把时代民主政治与优秀的道德人文观念结合起来;继承和创新儒家“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天人合一的环境保护思想,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观,以解决全球面临的生态问题;继承和改造朱子学传统的“德治”思想,发扬其优长,使之与现代法治观念相结合,以治理道德衰退、贪污腐化、家庭蜕变等各种社会问题;并将道德人文与科技、现代科学精神相结合,以道德理性主导工具理性和感性欲望,这正是一个民族和社会延续和正常发展的基本准则。

包括朱子学、儒学在内的任何思想文化和各种文明,既然是时代的产物,就应适应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需要,而不应因循守旧、固步自封,落后于时代前进的步伐,这样做只能带来儒学的衰退。所以朱子学、儒学应随时代发展而不断创新,不能仅停留在先秦或宋明等某一时代思想发展的阶段上。同时,朱子儒家思想也包含了超越其所处时代的内在的、永恒的价值,这些真理的成分不会随着时代和地域的变迁和改变而过时。朱子学的当代价值取决于它所满足于新的全球化时代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的程度。通过人们对朱子学作当代审视、反思和诠释,使其与新世纪人类社会的发展的客观实际需要相结合。从而使朱子学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并在与当今世界各文明的交流中进一步走向世界和未来,在回应时代的挑战中,使儒学得以承传发扬和创新发展,由此体现出朱子学的当代价值。

对朱子学创造性转化与综合创新应从以下方面做出努力:

1、发扬朱子学中所包含的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它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亦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内在生命源泉。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来自儒学,它包括人文主义精神、华夏民族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献身精神,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精神,崇尚气节、讲求操守的精神,克己为公、重责任义务的精神,重理性自觉,以理性控制感性的精神,持中通变,改革日新的精神,以及和谐精神等等。这些受儒学培育和影响而形成的中华民族精神,无疑在当代中国新文化建设中占有重要位置,而需要结合时代变迁而努力弘扬。

2、使朱子学成为发展经济的重要文化因素。发掘儒学和朱子学中的人本、富民、厚生、利民、廉洁、日新、省费节用、和谐等积极因素,大力促进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逐步实现整个社会包括文化的现代化。并在此基础上,克服西方工业化带来的毛病,使中国的现代化与优秀的人文主义相结合。同时以儒学、朱子学的智慧来解决工业化带来的人际关系紧张、生态环境破坏等弊病,达到人际关系、个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的和谐。

3、吸取儒学、朱子学中“生民之道,以教为本”和政事“以教学为先务”的重视教育的合理思想,摒弃其某种程度斥技艺的流弊,为普及和提高全民族的教育科学文化水平服务。朱子对教育十分重视,他在长期的教育活动中,创建精舍,修复书院,制定学规,著书立说,编印教材,创立学派,大力开展私人讲学,打破学在官府的局限,且又重视官学教育,提倡、推广、传播和发展了理学,其教学实践和教育思想为发展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至今仍有其重要的现实价值。当前在全民族范围组织教育科学文化的普及和提高过程中,应注意吸取朱子学中重视教育的合理成分,以推动当前教育事业的发展,使中华民族的文明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4、对朱子学的价值观进行时代的改造,使之与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相适应。朱子学价值观的特点是存理去欲、重义轻利、尊公轻私、立德立功、奉献社会。对此,既要吸取其积极因素,以重义、尊公的观念和道德自律、重理性自觉来反对见利忘义、损公肥私、欺诈蒙骗、放纵物欲的行为;又要纠正其相对轻视物质利益和压抑个性的消极因素。从而树立起理欲不离、义利统一、公私结合的新观念,为实现社会公共和个人利益,发挥道德调节应有的作用。同时调动人民群众个人的积极性和首创精神,以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5、使儒学、朱子学与科学、民主、法制等现代文化内涵结合起来。从本质上讲,儒学、朱子学与发展科技、推进民主、健全法制没有根本的矛盾,只是由于时代的差距,双方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儒学、朱子学中一向有强烈的伦理意识和人文精神,其自强、诚信、和谐、互助、恻隐、忠恕、人道、以天下为己任等,已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使之与科学、民主、法制有机地结合,而不应互相排斥和互相脱节,但须剔除传统儒学中的封建主义因素。

6、使朱子学与西方文化相兼互补。大力引进和吸取西方先进文化,使之改造和补充传统儒学和朱子学。在这个过程,使西方的自由、平等、公平、进取、竞争、效率、开放、个性解放、个性全面发展等精神和意识经过改造,成为中国当代新文化的重要内涵,使之与朱子学中的合理成分相兼互补。同时摒弃中、西方文化中的糟粕,使中华文化在扬弃传统的过程中走向现代并不断发展。

以上可见,朱子学中既有与现代化发生冲突的地方,亦有经过改造,可吸取借鉴的成分。因此,应客观、科学、正确地对待朱子学,立足现实,转化传统,为现代化事业服务。上述对朱子学的现代意义及其与现代社会的关系作了探讨,目的是为了结合全球化时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发掘朱子学中恒常的、有价值的人文精神、和谐精神,研讨其如何承传发扬之道,并赋予其新时代的意义而使之“返本开新”,俾能对全球化时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其应有的贡献!

三、朱子学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未来发展前景

在全球化背景下,展望朱子学未来发展前景,是一有意义而又不大容易把握的课题。试就此作一些探讨,提出一点不成熟的意见。

对朱子学应作进一步深入、系统、全面的综合性研究,并探讨朱子学内涵各个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融会贯通,作系统性的综合研究,以进一步揭示朱子学的理论构成、思想要旨及其特征,其在中国哲学史、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对中国文化及东方文明的影响,朱子学与现代社会及现代化的关系等等。这些方面或可作为今后进一步开展朱子学研究的考虑,以拓宽研究的领域,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取得不愧于新时代的研究成果。

在研究方法上,创新是朱子学研究未来发展的新课题。从某种意义上说,研究方法的创新,标志着某一学科的创新。某一理论学科的成就,是以其研究方法的完善为先导。在全球化时代,我们主张儒学、朱子学研究方法应多样化,不要简单化、单一化。在方法多样化中选择最优化、最适合儒学和朱子学发展的研究方法。

新思维、新思路是朱子学研究超越旧思维、旧思路,创造新风气、新学风的必由之路。人们往往习惯于在思维定势中思考问题,在固有理念中提升概念,在旧有思路中梳理资料,并按习惯的模式、框架来诠释儒学和朱子学的思想体系。这不需殚精竭虑,重新架构,也不致与周边发生冲突。但这种相对比较保守的、僵化的的思维,对儒学和朱子学的创新无益。在当今全球数字化的虚拟空间的时代,创新就是生命,就是活力。学术也与企业一样,不创新就会在世界学术竞争中被淘汰。在学术之林中缺席下岗,这是时代发展的大势和潮流。朱子学研究要想不落后,不落入被淘汰的命运,必须呼唤新思维、新思路,尽快结束在旧思维、旧思路中讨生活的状况。

新环境、新氛围是儒学和朱子学超越和创新的必备前提。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学术的繁荣和发展,必须营造一个宽松的、民主的、自由的学术论争的氛围和环境。从总体上说,学术的生命与政治、经济相比较,是相对脆弱的,没有宽松的、民主的、自由的环境的培植和氛围的激励,新思维、新思路、新方法就很难产生和成长。新思维、新思路、新方法虽然是时代精神精华的体现,是时代精神曙光的“先知”者,但往往与现实的传统习惯不大合拍。两宋时期学术环境和氛围相对宽松、自由,各学派相互论争、互相批判,在论争和对话中建构了各自的学术思想体系,于是濂、洛、关、闽以及朔学、蜀学、新学、湖湘、永康、永嘉、金华、象山、道南等,学派林立,学术繁荣。正是这种环境和氛围,造就了宋代理学以及大批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这不是偶然的现象,是新时代新环境和新氛围使然。朱熹也正是在这种新环境、新氛围中培育成长的,尽管在朱熹晚年被卷入政治权力斗争的核心,而被打入“伪学逆党籍”,但已无损朱子学的传播和壮大。

新视野、新学风是儒学和朱子学超越和创新所必需的。如果停留在传统的、旧的视野层面上,便很难有新的突破。一般说,传统视野,代代相袭,陈陈相因,在这个视野范围内,基本内容以及相关问题都已探讨清楚或已涉及,已不可能提出更多的新问题、新理念。要使朱子学研究深入开展,必须开拓新视野,只有在新视野的观照下,才能发现新问题、新理念,开出新的学风。哲学研究是很个性化的,无个性的哲学就是对某种共同哲学的认同,就不是哲学家自己特有的哲学理念。作为哲学来说,若不成其为自己独有的哲学,也就无哲学,哲学之所以为哲学,就在于有个性,即能区别于以往的、前人的哲学,而建构自己的哲学。然能开新学风的并非所有的具有个性化的哲学,而是在捕捉时代精神中,最能体现时代精神精华的哲学。这种哲学既是时代的需要,亦是时代精神的提升,这样才能影响现代以至将来,而开出新学风。中国哲学和朱子学研究的超越和创新,是朱子学研究者所共同面临的挑战,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互相论辩,探索切磋,做出回应,以开创朱子学研究的未来。

众所周知,朱熹集宋代新儒学之大成,对中国中古以来传统社会和东亚文明产生了重要

影响。朱子学流传海外,在东方具有普遍的文化意义。在全球化背景下,只有经过深入研究朱子学,才能吸取其优长和有价值的思想,为世界文明及现代化事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在全球化背景下进一步深入研究朱子学的价值主要体现在:

1、有助于弘扬东方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通过进一步深入研究朱子学,继承和创新其合理成分,有助于弘扬东方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世界文化发展潮流中,以朱子学为重要体现的东方儒家文化本身构成世界文化思想潮流之一脉,而与其他民族、地区的文化交相辉映,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以古希腊雅典时期的科学和民主精神与希伯来宗教精神为两大支柱的西方文化在不断发展;同理,以儒家思想及其后期代表朱子学为主要支柱的东方文化也要发展前进,使得东方民族精神代代相传,并汇入世界文化发展的潮流之中。

2、有助于吸取外来文化的优长,创造新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从而发展学术与文化。社会的发展依赖于学术进步,学术进步依赖于吸取诸家文化之长,吸取诸家文化之长则须创造一个文化亢进的百家争鸣的局面。朱子学之所以达到当时文化发展的高峰,就在于朱熹在学术研究中能够与同时代众多的学术流派及学者相互辩难,相互争鸣,并吸取外来文化的优长,由此促进了学术文化的发展。到后来别黑白而定一尊的时候,则产生流弊,而不适应社会及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了。历史和现实告诉人们,儒学、朱子学若不与当今世界各种优秀文化,尤其是西方现代文明所创造的优秀文化成分相结合,则不能适应现代化的需要。同样,当代新文化的建设也应与西方文化的优秀成分相结合,积极吸取外来文化的优长,这样才能加快现代化和社会进步的步伐,并创造新时代的东方文明和文化。

3、有助于更深刻地认识东方文化传统,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应对和解决东方文化与现代化、东方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问题。朱子学形成以后,不仅影响中国,而且流传海外,对东方各国,特别是汉字文化圈几乎带有普遍性的意义,故在一定意义上朱子学在东方形成了中世纪世界主义,被视为东方文化的代表。深入研究朱子学及其在东方的流传演变,是如何与东方各国的文化相结合的?朱子学在什么程度上积淀为东方的文化传统?包含着朱子学的东方各国的传统文化如何面对现代化和西方文化的挑战?对这些课题的探讨,正是进一步深入研究朱子学的现代价值之所在。因此须进一步整理和研究朱子学在朝鲜(韩国)、日本、越南等东亚各国流传、演变和发展的情况。朱子学是如何与东亚各国的文化结合的,以及形成东亚文明的情况,东方朱子学的影响和作用,及与现代化和现代社会文化的关系;朱子学在西方的流传和影响,与西方文化的关系等等。

4、以现代化和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为价值取向,对朱子学作现代审视和分析评价;探讨朱子学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与现代社会发展的关系。发掘吸取其有价值的合理成分,并加以继承、改造和创新,使其获得新生,以其深厚的人文传统对治现代文明所带来的弊病,为现代化事业和现代社会及其文化的发展提供借鉴;同时指出其糟粕和流弊,做出时代性的批判,并加以摈弃。

5、有助于把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包括朱子学在内的任何思想文化既然是时代的产物,就应适应时代变迁和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需要,而不是让社会的发展去适应某种思想文化。也就是说,历史研究不是为了发思古之幽情,而是为了探讨和总结历史上思想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发展线索、历史经验教训及对后世和现代社会的影响,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因此,对朱子学的研究,应把历史的观点与现实的观点结合起来,以探讨朱子学与现代社会发展的关系。拓宽研究领域,贴近社会思想文化发展的现实,对朱子学及其影响作现代审视、反思,挖掘其现代意义,回应时代的挑战。并放眼东方和世界,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碰撞、交流与融合中,探讨朱子学的东方文化意义,加强与东方及世界各国的学术文化交流,使古老的朱子学及朱子学研究与现代社会文明的发展相结合,克服其中的保守过时的成分和糟粕、流弊,弘扬其超越时代的有价值的成分和精粹,为新时代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提供健康文明的启示。并在全球意识下,融合诸文明、诸文化之优长,而共同创造人类未来的

新文化。

以朱子学为表征和特质的东亚儒学在21世纪全球化的背景下,也将进一步走向世界,并为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们所理解和接受。儒学与世界各文明、各宗教都能和平相处,没有排他性,而可贯通于世界各文明、各教派之中,这是儒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儒学、朱子学的人文精神所体现的贯通于各文明、各教派之中的世界性在于:儒学适应了人类社会生存的基本道德要求,它不是外在灌输和强加的,而是出于人类社会道德生活自身的内在需求。所以它在千百年后,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价值,不因人为的排斥和批判而失去其活力和存在的价值。因此,儒学、朱子学在21世纪全球化的今天,仍可成为人类共享的文明财富和人类道德的基础,因其人类自身及其和平发展的需要,而具有超越的、普遍的适用性。它将有助于把人类带入一个和平、稳定、进步、繁荣、和谐、文明的新世纪。在新世纪把弘扬儒学精神与参与文明对话结合起来,通过开展文明对话,使儒学、朱子学发挥出更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不仅在东方,而且在世界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进一步体现出其所具有的世界意义。

展望朱子学未来发展前景,朱子学要真正走向未来,必须立足现实,反思和扬弃传统。朱熹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总结者,他的思想必将在不远的将来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未来的主体文化将融合中西文化的长处而走向世界。中国当代社会的主体文化既不是全盘西方化,也不是一味复古;既不是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移植,也不是中国封建时代文化的翻版,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文化的创造。新文化的创造要建立在中国历史文化和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所取得成就的基础之上,并对中西文化都加以积极的扬弃,结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实践,将新时代的中国文化推向世界。从而使体现中国文化特色的儒学,体现东亚文化特色的朱子学也走向世界。

今天的中国是从昨天的中国发展而来的,思想文化和道德观念既有继承性的一面,又有改造创新性的一面。朱熹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总结创新者和集大成者,朱子学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在当代社会文化建设中自有其重要的一席之地,而不可抹煞。在新的形式下,弘扬朱熹思想及儒学中包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中华文化走向未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的时代,人类文明将走向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基本态势。在各个民族国家加强国际化交流、合作的同时,世界文化也正朝着在全球意识下的多元化方向发展。一方面是人类强烈要求和平、文明与发展,另一方面却是恐怖主义与战争在威胁人类的安全。“9·11”恐怖袭击事件的教训、巴以冲突在火光血色中的两败俱伤,再次引发了关于“文明冲突”与“文明对话”的争论与反思。

因此,在当代社会的文化建设中,我们应该考虑在全球意识下发展中国文化,发展朱子学。既认同自己的文明价值,又尊重其他的文明传统;既要奋起直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又要充分发挥朱熹思想的积极作用。在发扬民族文化优势,强化民族意识的前提下,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社会的发展与文化的发展应是相一致的,文化的发展,既要跟上时代的潮流,具有时代的精神,又要发扬优秀传统,保持中国的民族特色,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继承和创新朱熹思想中的合理因素,对于提高整个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加强中外文化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朱熹思想中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这些民族精神积淀为民族文化的深层结构,与现代社会和现代化相契合,是民族振兴和发展不可或缺的内在生命源泉。通过对朱子学做现代审视、反思与发展,使其与现代社会相适应,使朱熹思想在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和当代中国新文化建设中发挥出应有的积极作用。

以上对朱子学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未来发展前景作一展望和探讨,目的是为了结合全球 化时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发掘朱子学中恒常的、有价值的人文精神,研讨其在未来如何承传发扬之道,并赋予其新时代的意义而使之“返本开新”。我们的结论是,在当代,朱子学仍有其继续存在的价值,问题是,面对挑战,如何应对?朱子学应积极参与到现代化及全球化运动的进程中来,积极参与文明对话,经过现代文明的洗礼,对那些过时的、消极的

成分不必保留,现代的人们也不必接受它。而朱子学的优长、它的积极性的一面则应得到很好的发挥,同时不应把不属于朱子学的负面的封建主义东西当作了朱子学。儒学、朱子学发展的新前景如何开始?儒学、朱子学的出路是建立一个新的文化架构,调整儒学、朱子学在当代世界新文化、文明系统中的地位及定位,使之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面对全球化的新时代,人类文明怎样开拓新领域,应容纳西方文明、民主、科学,又保持发扬儒学、朱子学的道德理性,不使人类的道德理性堕落,防止生态环境进一步破坏,重要的还是弘扬儒学、朱子学的人文主义精神,发掘其内在价值和资源,使东亚儒学——朱子学在全球化时代,能为人类社会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其应有的贡献!

(蔡方鹿:四川师范大学哲学学科特聘教授、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静安路5号、四川师范大学政教学院,邮编:610068;

电话:0086-28-87014231家,136********;E-mail:caifanglu1031@https://www.360docs.net/doc/b1524873.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