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经管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体系构建

2012年第10期(总第406期

)上C H IN E SE &FO R E IG N E N T R E PR E N E U R S

一、校企合作培养几种模式及特点

1.

“校中厂,引起入校”模式校中厂,

校企双方合作在校园内建立校内工厂,当前越来的越多的高职院校,在进行校中厂的实践或者规划建立校中厂。校企双方共同投资按照企业生产要求建立车间,企业人员担任技术顾问,校内老师、企业人员共同负责研发,主要由在校大学生负责具体的产生和操作,校中厂完全按照企业操作流程,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生产环境和产学研一体的教育教学环境,大大提升了高职学生实训条件,极大地方便了学生实践活动,同时也为校企双方带来了效益。但校中厂建设的成本较高,校企双方理念上的差异容易产生问题,影响合作的继续开展。

2.构建校外实习基地

高职院校积极与校外企业合作,在企业里共同建立校外拓展基地,给学生提供更真实的实训环境。这种模式分为以下几类:(1)学校参股企业,给学生提供实训条件;(2)校企合作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如校外实践基地、厂中校等等,这种合作模式最便捷,出的问题也比较少,但校办或者参股的企业毕竟比较少,能够提供的岗位比较少,专业对口性也比较差。

3.订单式培养

所谓“订单式”培养,就是以企业订单为依据,按照企业要求“量身定做”完成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学生在校期间完成部分理论、实践课程的学习和岗前教育,在此基础上进入协议培养单位继续完成其他课程的学习、实训、轮岗和顶岗实习,实现职业需求与教学的充分融合。但订单式培养要解决好校企双方在教学理念上的冲突,在管理上要消除学生的“包就业”意识。对于经管类专业来说,由于同一家企业对一类专业需要有限,加之学生工作流动较大,订单班的数量不会太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部分学生就业和实习的问题。

4.工学交替

工学交替模式就是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在企业生产实践与在学校学习相互交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学用结合的教育模式。“工学交替”教育模式既能使学生加深专业认识、提高专业技能、学以致用,又能使学生提高企业素质、加快从校园人向社会人的转变。但工学交替模式下,学生的精力有时很难应付学习和实习两项任务,学校和企业理念的差异也困扰着学生,因此工学交替的学生要重点处理好这些问题,确保此段时期学校的效果。

二、新形势下对高职经管类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的要求

1.具有较高的道德素质

首先,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高职学生对自身价值有合理的估价,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具有诚实、正直、忠诚;具有正确的职业意识,能遵守职业道德;具有奉献精神,吃苦耐劳。高职学生应具备正确的“三观”,遵守中华民族传统道德。高职学生应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够尊老爱幼,遵守社会公德和文明礼仪,百通期刊网

做一个高素质的文明市民。2.具有较好的文化素质

第一,

要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应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动手能力,努力获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作为一个经管类学生,应熟练掌握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了解企业运行的一般规律;了解具体行业的基本情况。第二,有熟练的英语应用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第三,要求具有较好的人文素质。作为经管类专业的学生,人文知识的储备非常重要,具有良好文化修养、具有文艺特长的人在企业、交际圈子里都是非常受欢迎的。

3.具有健康的身心素质

在身体心理素质方面,要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身体是从事各种职业的本钱,是保障职业活动进行的前提;具有健康的身体、强健的体魄是对现代从业者最基本的要求。同时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职业生涯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失败和挫折,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在市场

收稿日期:2012-09-10

作者简介:

甘迎春(1982-),男,安徽滁州人,助理研究员,历史学硕士,从事高校思政教育研究;陈建新(1969-),男,河南信阳人,讲师,管理学硕士,从事市场营销教育、高校管理研究。

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经管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体系构建

甘迎春,

陈建新(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常州213164)

要:近年来,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日益紧密,厂中校、校中厂的建立、订单式培养的广泛开展,使高职院校的校企

合作走在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前列,校企双方在合作培养人才方面也进行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如建立企业人员参与的校企合作委员会,聘请企业导师、兼职教师等等,但目前高职院在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方面还有一些问题,合作培养的职业素质体系还不完善,特别是经管类专业校企合作还处于较低层次。因此,有必要了解高职经管类专业校企合作素质培养体系的现状,探讨如何完善这一体系,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校企合作背景;高职经管专业;职业素质培养体系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0-8772(2012)19-0145-02

【职业教育】Occupat ion Educat ion

145

2012年第10期(总第406期

)上C H IN E SE &FO R E IG N E N T R E PR E N E U R S

大潮中经受考验,才能在失败中崛起,在困难中前进。高职高专学生应具有一定的心理调适能力。除此之外,企业还要求高职高专学生会释放压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勇敢面对挫折。

4.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

作为经管专业做的都是与人打交道的工作,首先沟通是必须学会的一门技能。其次团队合作是另外一项重点锻炼的能力,高职经管类学生必须与同事、领导建立一种融洽的关系,必须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此外,应有与时俱进的进取精神。当前社会要求人才要敢于打破常规,心中不断有新的目标,要敢于创新,永不止步,只有不断努力。

三、校企合作培养高职学生职业素质体系构建思考

1.分专业建设校企合作委员会,

统筹校企合作培养学生事宜建设高职校企合作培养体系的第一步,就是要建立专业合作委员会,其人员由合作企业或行业负责人或专家、相关专业专家和专业教师、学生管理人员共同组成,每个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人数6—10人不等,其中来自企业的成员比例不能低于50%。校企合作合作委员会参与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修改,参与到专业教学及时反馈产业发展和技术发展动态,为相关专业建设提供适时的信息支持和业务指导,联合开展顶岗实习、校企合作教学、学生管理合作。

2.构建校企合作课程开发及教学体系,

凸显素质培养功能为了凸显高职教育课程的素质培养功能,学校需要与企业合作研发了一系列课程,课程可分为探索课程和实践课程。在课程项目的进行过程中,力争以企业真实产品为载体,在校内仿真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的强力支撑下,在典型产品的认知中培养学生应备的知识、技能和其他相关的职业素质。构建校企共同参与的教学体系,首先,学校聘请企业骨干人员担任专业课程的兼职教师,构建专业兼职教师库,邀请企业人员教授实践课程、担任实训基地指导老师,邀请企业人员参与实践方案论证,提高校内实训教学质量。其次,邀请兼职教师参与到教研活动和教学改革中,加强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

3.积极构建校企合作实践体系,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立功能完善的校外实训基地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重要方式,高职经管类专业应依托区域经济的结构和特点,充分采取多种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立模式,首先,校企双方共建好校内实训基地。通过建设校企双方共有的实训室,如RRP 沙盘室、会计实训室,更高级的校中厂等等,提升高职实训教学的水平,其次认真建好校外专业实践和顶岗实习基地,如师生为企业提供管理咨询、市场调研服务;建设厂中校,校外科研基地,一方面提升实践教学水平,另外一方面可以为企业创造价值,实现双方的双赢。

4.积极构建校企共同管理机制,

合力提升学生职业素质(1)学习企业文化,潜养职业素质。学校与企业合作育人,可以先从学生学习企业文化,并将其与校园文化进行融合,潜移默化地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2)合作创新团建、党建,提升职业素质。我们要积极与企业党组织联系,充分借助党组织建设特别是学生党员发展和思想政治工作这一平台,与合作公司党组织对入团、入党积极分子强化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3)合办学生活动,拓展职业素质。通过与相关公司合作,邀请企业相

关人员来校就职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行业发展等作专题讲座;邀请企业联合开展操作技能、创业计划大赛;让学生参与带企业市场调研、产品推销活动来;组织学生到企业值周与假期实践等。

5.构建职业素质评价和反馈体系,及时对校企合作职业素质培养进行调整

对于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评价体系,国内一些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如徐建灵的论文《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综合评价体系的研究》、赵翠敏、孟少武的论文《高职院校职业素质评价模块的构建与实施》中都有涉及,本文主要参考徐建灵的评价体系,按隶属关系的不同进行分层,形成了包含5个一级指标,27个二级指标,9个三级指标共41个评价指标的三层指标结构,并将指标分为易定量和不易定量指标两大类。一级指标包括五大方面:思想道德、职业技能、身心素质、人文素质和劳动素质。二级指标中,思想道德素质指标分为思想品行、政治理论(易定量)、法治纪律、人生观、集体观念等六个二级指标;职业技能素质指标分为证书情况(易定量)、专业知识(易定量)、实践能力、自学能力、团队协作、创新意识等六个二级指标;职业技能素质指标分为获奖情况(易定量)、体能素质(易定量)、自信心、自我调控、意志毅力、竞争意识等六个二级指标;职业技能素质指标分为获奖情况(易定量)、文艺知识(易定量)、组织能力、文艺活动、人文修养、课外阅读等六个二级指标;劳动素质指标分为敬业精神、严谨细致、参与活动等三个二级指标。对于学生职业素质的评价主体包括学校和企业、第三方,企业的评价非常重要,必须获得企业客观、真实的评价。我们要构建好职业素质培养的反馈体系,这个体系包括校内和校外两个层次,校内包括学生自己反馈,教学人员及学生管理人员的意见,校外反馈包括第三方(如麦可思数据)、企业反馈意见,我们要安排好各方,构筑好反馈体系。参考文献:

[1]唐义锋.校企合作培养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36).

[2]童云飞,

刘桂林,顾超.基于校企合作培养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9).

[3]姜光丽,

唐阚勇.基于校企合作背景下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探析———以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畜牧兽医分院为例[J].当代职业教育,2011,(9).

[4]陈启强.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的校企合作[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5]王中林.基于校企合作的经管类专业顶岗实习质量保障体系构建[J].中国储运,2012,(1).

[6]苟建华.基于校企深度合作的高职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0,(17).

[7]刘秋艳.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下学生的职业素质与就业观念的培养[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8,(9).

[8]苟建华.基于校企深度合作的高职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0,(17).

[9]徐建灵.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综合评价体系的研究[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2011,(6).

(责任编辑:王兰爽)

【职业教育】Occupat ion Educat ion

146

校企合作协议(范本)

校企合作协议(范本) 甲方:夏县职业中学 乙方: 为充分发挥校企双方的优势,发挥职业技术教育为社会,行业,企业服务的功能,为企业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同时也为学生实习,实训,就业提供更大空间、在平等自愿,充分酝酿的基础上,甲乙双方友好协商,现就专业的人才培养合作事项达成如下协议: 一、合作原则 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校企双方建立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 二、合作方式及内容 经双方友好协商,合作方式及内容参照以下五个条款执行、未尽之处,可做其他补充. (一)互认挂牌,就业推荐,员工培训合作 1、甲方在乙方挂牌设立"山西省夏县职业中学校外实训基地",乙方根据需要在甲方挂牌设立相应的企业(公司)人力资源培训基地、双方均同意在对外发布信息中使用共建基地的名称,并开展管理、实习、培训、科研合作。 2、作为甲方的校外实训、就业基地,乙方在同等条件下应优先录用甲方毕业生;甲方每年邀请乙方用人单位参加甲方组织的校内毕业生供需洽谈会,优先为乙方输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3、作为乙方的人力资源培养基地,甲方应利用学校的软,硬件教学资源,根据乙方要求,为乙方提供包括各类员工职业培训,技能考证等在内的人才培训服务。 4、乙方向甲方提供本企业职业岗位特征描述,各职业岗位要求的知识水平和技能等级,为甲方相应制订各专业培养目标,审订合作各专业培训计划,员工培养计划提供依据。 5、双方定期(每季度一次)通过走访或座谈形式就双方合作开展情况,协议执行情况进行阶段性总结、如遇突发情况,双方及时联系并加以解决。 (二)订单培养、合作办学 1、双方共同合作,在专业或相关专业中,根据乙方需要,本着学生自愿的原则组织一定数量的学生为乙方定向培养,输送人才,并根据乙方企业发展状况,根据生产经营规模或投资领域的变化等情况,适时共同商讨调整定向培养专业,规模和合作方式。 2、为保证合作培养的人才质量,满足合作班级学生的实验实训需要;甲方聘请乙方的技术骨干、能工巧匠承担合作专业的部分教学实训任务;积极为合作专业的学生下企业实践创造条件,以使合作培养的学生尽快适应企业的需求;与甲方共同开发相关课程等。 3、乙方有权对双方合作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提出改进意见的权利、甲方以产学合作,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按照企业人才规格要求设置课程,组织教学,保证乙方人才培养质量。 4、甲方选派优秀教师和业务骨干参与乙方科研项目开发,技术援助和学术研讨成果进行推广。 5、乙方选派中高层领导,技术人员,中高级技师担任甲方客座教师,专业带头人或兼职教师,参与甲方人才培养过程;参与甲方课程开发,教学改革,教材编写等工作、成果产

高职学生职业关键能力培养

2011年5月 山东社会科学 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收稿日期:2011-05-05 作者简介:刘志忠(1970-)男,河北临城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系党总支书记,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政教育。温斌(1979—) 男,河北临城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在读硕士,主要从事思政教育研究。于小五(1970—)男,河北邢台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主要从事思政教育研究。 高职学生职业关键能力培养 刘志忠 温 斌 于小五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河北邢台054035) [摘要]学生职业关键能力的培养作为高职教学深入推进和教学品质建设的重要基础,受到学界的长期重视,作为一种“可迁移的,可通用的,对推动职业技能和学习有极大辅助作用的综合性能力”,其内涵和外延是什么?在教学中如何克服当下存在的弊端推进职业关键能力的培养,笔者结合个人工作实践,对此进行浅显分析。 [关键词]高职学生;职业关键能力;自主学习;心理素质[中图分类号] 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45[2011]专辑-0201-02 高职教育是我国较为特殊的一类教学形式,其一方面填补了中学与本科教育之间的空白,同时凭借职业化能力的培养, 为各个行业输送了大量的技工和专业技术人才。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高职教育扶持力度的不断加大,高职教育的软硬件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高职教育面临着改革与深入,其人才培养模式向着高素质化和综合化方向发展。结合高职教育职业化的教学特征, 以及教学中学校、教师和学生都高度重视的职业技能与就业问题,学生职业关键能力的培养就成了高职教学深入推进和教学品质建设的重要基础。 一、职业关键能力的内涵 所谓职业关键能力,是与高职教育中专业能力和基本能力相对而言的。与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不同, 职业关键能力是一种“可迁移的,可通用的,对推动职业技能和学习有极大辅助作用的, 能够适应职位升迁、岗位调动、技术进步等一系列变化因素的跨职业领域的综合性职业能力” 。职业关键能力由德国人力资源学家梅腾斯提出,经过多年的发展,其内涵和外延有了一定的调整,大致上可以分为强制性能力(信息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和选择性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能力等)两个方面,结合我国高职教育的特点,在高职教育中学生职业关键能力主要由以下几方面组成。 (一)自主学习的能力 现在职业环境变化迅猛,外部环境和使用的设备技术都日新月异,以汽车专业为例,就目前的发展速度来看,汽车制造和维修的一体化设备不到3年就会彻底地更新换代一次。 在这样的职业环境之下,若不能具备良好的自学能力,将难以适应技术的更新换代。因而自主学习能力是职业关键能力中十分重要的因素,它既包括了专业技能的学习,也包括了在岗的继续学习。 (二)良好的心理素质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工作压力大,很容易产生工作倦怠、 迷惘、压力过大等负面心理因素。而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调节能力对于高压力下自我缓解与自我调节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在职业关键能力中必须注意到心理因素这一环节。 (三)组织管理能力 团队意识与分工合作是当下职业能力中十分突出的一个因素, 随着工作难度的加大,要求的提高,个人越来越难以独自完成一项工作。因而团队中的配合意识、组织管理能力、人际协调能力,对于提升团队工作,改善合作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四)创新和想象的能力。 时代在飞速发展,工作中无论是技术还是工作方法都需要不断地创新, 在现在企业绩效管理中,员工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了重要的考评指标,而想象力则是工作创新的重要基础。因而创新和想象能力也是高职学生职业关键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当前高职教育中不利于职业关键能力培养的因素(一)心理关注与教育的缺失 这是在我国高职教育中广泛存在的问题,由于资金的不足与教育理念的忽视,高职院校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职业技 1 02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途径有哪些-职业素养学习培养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途径有哪些|职业素养学习培养 职业素养作为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关注,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对大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途径。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途径 引导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就业态度 高职院校学生首先要调整好自身的就业心态,避免在就业区域、就业单位选择上脱离实际。高职院校要加强就业指导,开设就业指导课、知识竞赛和就业咨询等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及时调整就业期望值,引导高职学生树立普通劳动者的思想,以教育大众化的观念和思维寻找工作机遇。目前基层单位人才匮乏,蕴藏着大量的就业机会,已经成为高职学生强劲的“就业增长点”,高职学生在基层的就业前景极其广阔。高职院校要对学生进行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教育,让学生了解相关的就业现状和趋势,引导学生树立从小事、基层做起的思想。 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择业价值取向 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是其人生价值观在就业过程中的现实表现,是大学生对职业的基本评价和基本看法,是大学生价值观在就业问题上的投影,对大学生的择业行为产生着重要影响。就业价值观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科学地规划自己的就业目标和职业追求,保证高职学生将专业知识的学习、自身素质的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高,与未来的就业方向保持高度一致。大学生还要结合自身的综合条件和专业特点,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就业目标。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思想道德教育的引导功能,将职业价值观教育融入德育的重要内容,大力开展职业精神教育、就业价值观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在就业意向、就业标准、就业目标、就业报价、就业信誉、敬业精神等方面进行培养。激励大学生树立端正的职业苦乐观,培养他们吃苦耐劳和乐于奉献的品质。 加强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指“职业人”在一定的社会职业活动中必须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和规范,是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在从业者的思想和行为中,表现出来的是相对稳定的特征和倾向。高职教育具有市场明确、面向行业、对口上岗的特点,决定了高职院校必须坚持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使职业日常行为规范与实习、实验、实训相结合;将职业道德与“乐业、勤业、敬业”相结合;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相结合。高职院校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网络、报纸、广播等形式,营造良好职业道德教育的舆论氛围。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校内外活动,让大学生在模拟的职业环境中,感受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团队意识等职业行为,逐渐把职业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方法 教书育人 在高职教育体系中,教育教学是学生职业素养形成的主要渠道,要将传统的应试教育逐步转变为素质教育。首先,通过思想道德教育课引导学生,灌输知识、培养意识、磨炼意志,并且注重实效,树立科学的职业道德观。其次,通过人文选修课和职业素养课程,在日常的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帮助学生树立较强的职业角色意识,加深对职业目标、工作岗位、工作态度等的理解,为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打下基础,培养学生职业价值观。最后,针对不同专业特点,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职业素养。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绝不单单是人文社会科学类教师的职责,专业课教师更应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实践育人

校企合作协议书(含三方协议)

合作协议

合作协议 甲方:*********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方) 乙方:*********学院(以下简称乙方) 为了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找准企业与学校的利益共同点,为学校扩大招生范围和影响力,为企业培养、输送应用性管理人才,实现学校与企业资源共享、深度融合,优化企业人力资源,建立长期的人力资源培养和供需协助的合作关系,实现互惠互利,最终取得企业、学校、学生“三赢”的目标。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达成以下合作协议: (一)、合作总则 甲乙双方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实施以“工 学结合”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双方同意建立校企合作关系。 (二)、甲方职责义务 1、负责在企业的网站、自办报刊、杂志及其他媒体上发布甲乙校企合作、学生“工学结合”的信息,为乙方提供媒体广告支持,提升乙方的知名度和招生吸引力。 2、甲方每年为乙方学生提供约60-80个教学实训岗位,实训期为期壹 学期。甲方为乙方实训学生提供岗位操作技能培训所需的资源,定 期对他们进行培训、技能鉴定和沟通,对表现优异者要及时修正培 训计划,给予重点培养。 3、甲方必须安排2名专业人员与校方老师组建校企合作协调小组,负责管理和协助学生在甲方实训期间的生活与工作情况。 4、甲方为乙方提供部分培训课程资料,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安排企业 讲师到乙方课堂上授课,协助学生提升专业知识和对社会的认知, 有助于提升乙方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5、甲方为乙方安排到企业实习、交流、考察的老师提供方便和指导。 6、甲方加强对实训学生、老师上岗前安全防护知识、岗位操作规程的 培训,落实安全防护措施,预防发生伤亡事故。

7、甲、乙双方负责为乙方实训生购买人身保险,乙方实训生在甲方工 作地,工作时间因工作发生的意外伤害由甲方承担,但乙方应第一时间介入并与实训生进行沟通和处理。甲方不承担实训生在校、在家期间或实训生做与甲方实训无关事宜时发生的安全事故,也不承担实训生疾病医疗费用,除上述两种情况以外,剩余的安全事故责任在保险理赔后由甲乙双方友好协商按50%的比例来分摊。 (三)、乙方职责义务 1、负责在乙方的网站、自办报刊、杂志及其他媒体上发布甲乙校企合作,学生“工学结合”的信息,为甲方提供媒体广告支持,提升甲方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 2、按企业合作方案要求,每年提供两个班级约60-80名大三学生到甲方进行为期壹学期的实训。实训期人均实习补贴1250元,奖学金500元,合计1750元/月(第一个月扣除保险费360元,剩余1390元。要求正常月休4天,每天平均工作8.5小时)。 (实训生必须取得健康证,办理费用报销按照甲方门店健康证费用报销制度) 3、负责向甲方提供学生的详细资料和相关技能的情况。 4、选派责任心强、技能优秀的专业教师担任学生实训指导老师,和甲方人员组建校企合作协调小组,与甲方沟通、了解学生的实训情况,加强对学生的管理,督促学生完成实训工作,并与甲方共同管理实训期内学生的安全与思想的稳定。 5、乙方为甲方安排到学校实习、交流、考察的人员提供方便和指导 (四)、合作期限 甲乙双方合作期限为年月日至年 月日,根据双方合作意愿和实际情况可长期合作。首次合作结束后,双方可共同商议新的合作意向。 (五)、其他 1、本协议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合作协议经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 双方应遵守有关条款,未尽事宜,可由双方协商解决。 2、如一方违约或有损害对方利益或形象的行为,另一方有权终止协议。 附件一:《校企合作学生实训合作协议》 附件二:《学校教学实习承诺书》 附件三:《实训生住宿申请》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目的和意义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目的和意义 浅谈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必要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推进校企合作是当前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推进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就要明确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目的、意义,分析、找准目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现状,探究其对策,有的放矢,才能构建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使之更好地达到院校和企业“双赢”的目的,只有“双赢”才能实现合作的真正目的,才能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一、高职院校参与校企合作是规律性需求 校企合作不仅是新形势下高职教育发展需要的一种育人模式,更是一个在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资源整合、利益再分配的过程,而且是经济发展对高职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还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和自身发展的现实需求。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职院校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力量,使其实现服务社会、发展经济、提高技能、提升服务水平的目标。通过职业教育和专业培养使其成为企业生产、管理和服务的强有力的生命军。高职教育的主要特征是有针对性地培养专业性强、技术 过硬、管理水平高、岗位适应能力强的高素质优秀人才。这就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必须贴近社会需求、生产实际,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学校师生与一线技术人员相结合,学校教育环境和与企业生产环境相结合,教育、科研和生产相结合,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才能发挥高职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才能保证高职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校企合作协议(框架协议标准版)

校企合作协议 甲方:佛山职业技术学院乙方: 地址:佛山市三水区乐平镇职教路3号地址: 电话:(0757)87263011电话: 传真:(0757)872963015传真: 为充分发挥校企双方的优势,为企业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企业竞争力,在平等自愿、充分酝酿的基础上,经双方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合作原则 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校企双方建立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 二、合作方式及内容 经双方友好协商,合作方式及内容参照以下条款执行,未尽之处,可做其他补充。 (一)共建实习实训基地 1.甲方在乙方挂牌设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乙方在甲方挂牌设立相应的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基地,开展学生实习实训、员工培训、科研等合作项目。 2.乙方参与甲方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协助甲方按照企业技术项目研发环境、产品生产制造环境等制定实训室建设方案,指导实训室设备布局、安装调试。 3.甲乙双方共同制定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学生实习、员工培训管理制度。 (二)科研与技术合作 1.甲方选派优秀教师参与乙方技术项目研发,技术难题分析与解决,学术问题研讨与咨询。 2.乙方委托甲方承担技术研发、分析、检测等项目,相关具体合作事项,将另行签订协议。 3.甲乙双方合作申报各个层次的科技项目,并共同进行研究,相关具体合作事项,将另行签订协议。 (三)合作办学与毕业生就业

1.根据乙方需要,本着学生自愿的原则,甲方可组织一定数量的学生为乙方定向培养,组建“订单班”,并根据乙方需要单独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计划。 2.乙方接受甲方光伏相关专业学生到企业实习,实习的岗位、时间、人数、生活安排等具体事宜,根据甲方的教学计划和乙方的生产经营情况由双方协商另行签订协议。 3.根据乙方需要,甲方可选派优秀教师对乙方员工进行文化基础、光伏相关技术基础等方面的培训,具体事项由双方协商另行签订协议。 4.甲方优先推荐优秀毕业生到乙方就业;乙方优先接受甲方光伏相关专业应届毕业生顶岗实习,甲乙双方共同管理与指导顶岗实习学生。 (四)共同建设专业与课程 1.甲乙双方共同进行光伏应用技术、光伏产品检测技术专业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分析,确定人才培养规格,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甲乙双方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引进企业典型案例、工程项目和企业文化充实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方式,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编写专业教材。 3.甲乙双方共同进行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提出教学改进意见。 (五)共同培养教师 1.乙方选派管理与技术人员担任甲方兼职教师,参与甲方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举办企业文化和技术讲座,担任专业课程教学任务。 2.甲方选派专业教师到乙方顶岗煅炼,参与乙方技术开发、工艺管理与生产管理工作。 3.甲方负责对企业兼职教师进行教学能力培训与指导,乙方负责对专业教师进行专业实践能力培训与指导。 三、其他 1.未尽事宜,由双方友好协商解决,并可以附件形式签署补充协议。 2.因违反或终止本协议而给双方造成损失或损害的赔偿,双方应协商解决,如未能达成一致,可提交仲裁机构或法院解决。 3.本协议一式贰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自签字之日起生效。 甲方(盖章):乙方(盖章): 甲方代表:乙方代表: 年月日年月日

谈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一)

谈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一) 摘要: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效果如何,直接影响到毕业生的就业与创业。因此,应充分明确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剖析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提出加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 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国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彻底打破了毕业生就业由国家“统包统分”的就业模式,形成了“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体制,出现了“双向选择找市场,立足市场靠竞争,竞争制胜靠实力”的局面,大学生无疑将面临新的更大的挑战和考验。一边是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一边是用人单位招不到合适的人才,供给与需求严重脱节。刚毕业的大学生因其尚未具备适应社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心态,对于“我是谁?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的职业发展如何?”等问题没有明确的认识。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市场竞争的激烈,学生在大学阶段迫切需要职业能力的培养与实践。 职业能力的定义 职业能力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包括自我管理能力、工作胜任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社交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等。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具体包括培养学生自我认知能力、职业生涯规划能力、职业道德、择业心理素质、就业法律知识、求职技巧等方面,职业能力的培养与实践应注重以学生为本。 加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 培养与实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加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有利于学生正确的自我认知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培养应以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为切入点,进而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认知,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身的特性和潜在优势,能对自身价值进行准确定位,从而避免在择业过程中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眼高手低、盲目就业的现象。 加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个性,增强社会竞争力传统的高等教育是“精英教育”,强调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与共性的发展,忽略学生个性的发挥,因而造成大量高文凭、低能力的“人才”充斥企业,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同时导致学生缺乏适应能力。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结合自身特点掌握知识与能力,提高素质,有利于充分发掘学生的自我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的自主创业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加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有利于加强与企业的衔接,缩短职业适应期职业能力培养应建立在企业需求的基础之上,根据企业、人才市场对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情况,设计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建立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训双轮驱动的教育教学机制,从而增强教育的实效性,有效缩短学生步入社会的职业适应期。 加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合理安排时间,增强学习效能使高职院校学生具备正确的择业观应成为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加强对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与实践,可以使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与择业观,正确定位,根据社会及企业需求,更加客观科学地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合理安排在校的学习时间、学习资源,增强学习效能,实现人与职业的合理匹配,有效缩短从“校园人”到“职业人”转变的时间,实现大学生的成功就业与职业、事业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与实践的主要问题 学校的重视程度尚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尚待解决随着劳动力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能力培养越来越重要。有关部门曾针对“在求职过程中,最困扰毕业生的是什么”的问题做过调查统计,在十项因素中排在前五位的是:就业指导不够,对社会缺乏了解,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一)职业素养缺失成为就业的制约因素 传统的职业教育认为,毕业生的职业技能是获得工作和胜任岗位的决定性因素。但越来越多的管理者强调,在工作中,由于实战的工作环境和较多的教育培训,可以使工作者的技能得到较快提升,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能否被企业所接纳和认可,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心理等是企业最看重的,职业素养是作为职业人完善自我和超越自我的必经之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岗位的变迁和技术的更新很快,而对职业素养的要求是始终如一的。 (二)培养职业素养有利于提高就业竞争力 就业竞争力是指高职生在教育过程中形成的、在其择业过程中独具的、既能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又能在就业岗位上发挥和发展的能力。职业素养对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虽然不同职业对从业者的要求不同,但各个行业对职业素养的要求是一致的。传统的高职教育往往强调传授技术知识和注重职业训练,职业素养的塑造往往缺乏落脚点,但现代职业教育应该认识到,职业素养是就业的敲门砖,在大学生就业中起着关键作用,也是大学生职业生涯成败的主要因素。 (三)职业素养教育是高职学生角色定位的要求 高职院校学生进入社会后,首先面临两个角色的选择问题,即职业角色和社会角色,而角色定位对自身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一方面来说,职业角色需要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奉献品质、规则意识以及服务观念等。这些是高素质人才走出象牙塔之后,作为职业人必须具备的能力。另一方面,社会角色则要求学生走上社会后能尽快融入社会。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大学生的社会化过程大大加快,社会特性更加明显,只有具备较快的适应能力,满足社会和市场发展的需要,才能帮助企业节省成本、提高效率,在学会认知、懂得做事、热爱工作中增强企业的活力。

校企合作协议完整

- 辽宁金融职业学院与XXXX公司校企合作协议书 年月日

校企合作协议书 甲方:辽宁金融职业学院乙方:XXXX公司 法人:白广申法人:XXX 地址:沈阳市沈北新区虎石台地址:XXXX XXXX 南大街38号 电话:62837633 电话:XXXX 为了加快促进辽宁金融职业学院与XXXX公司的校企合作进程,经过友好协商和洽谈,双方根据“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的原则,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现校企互动共赢。双方就此合作关系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以期共同遵守。 第一条合作组织 双方共同成立校企战略合作小组,由双方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战略合作小组不定期召开战略合作会议,重点讨论双方合作的重大问题。战略合作小组设联络员负责双方对口联络、日常工作的处理及协调等事宜。(战略合作小组成员及联络员名单见附件)。 第二条合作方式 在校企战略合作小组指导下,甲方与乙方采取对口合作、一事一议、签订具体项目协议的方式,推进双方的全面合作。 第三条合作领域 1.双方挂牌。在双方正式签约后,根据合作的需要,可在甲方悬挂“XXXX 公司培训基地”的铭牌;在乙方悬挂“辽宁金融职业学院实习就业基地”的铭牌。

2.人才培养领域合作。甲方聘请乙方高级管理人员担任甲方客座教授、专业指导委员会专家,参与甲方有关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开发、教材编写、专业建设与指导等。乙方根据实际需求,可委托甲方进行人才定向培养、在职员工的继续教育或业务培训,甲方根据乙方要求实施针对性教育。 3.学生顶岗实习合作。甲方从合同签订之日起,根据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每年选派学生到乙方进行相关岗位的顶岗实习,具体人数根据乙方岗位需求、甲方学生情况等因素,由甲乙双方协商决定。乙方应为顶岗实习学生制订切实可行的实习计划,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4.互派挂职交流合作。甲方每年定期派专业骨干教师到乙方进行岗位的挂职锻炼或轮换实习。乙方每年定期派遣管理人员或技术人员到甲方挂职锻炼,参与甲方的教学及管理工作。双方派出的挂职、实习人员实习期满后由接受单位发放相关证书或聘书。 5.就业合作。作为甲方的校外实习、就业基地,乙方在同等条件下应优先录用甲方毕业生;甲方每年邀请乙方用人单位参加甲方组织的校内毕业生供需洽谈会,优先为乙方输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第四条其他规定 1.本合同经甲、乙双方授权代表签字并加盖甲乙双方公章方可生效。 2.经甲乙双方书面协商同意,可以变更本合同相关内容或终止本合同。 3.本协议一式肆份,双方各执贰份,从签字日起生效,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本协议未尽事宜可以在校企战略合作小组的指导下进一步协调。

(完整word版)校企合作方案

校企合作方案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模式,是实现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为进一步搞好学校的高职教育,实现学校办学思想和培养目标,进一步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机制的根本转变,在进一步发挥好学校和企业(或行业)作用的同时,加大推进校企合作力度,更好地发挥职业院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的作用,遵照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xx]16号)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并借鉴其它院校的经验,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学校为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深化校企合作融合度,更新教学理念,依托企业行业优势,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建立校企深度合作、紧密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合作机制,达到“双赢”的目的,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开创校企合作的新局面。 二、校企合作主要方式 (一)订单培养模式 根据学校专业综合实力,将继续主动了解本地区和区域内各大企事业单位的用人需求,积极主动地与企事业单位沟通协商,使学生直接学习用人单位所急需

的职业岗位(群)知识和技能,达到供需共识,签订半年至三年的订单培养协议书;明确双方职责,学校负责招生,根据企业用工要求,制定切合培养目标的教学计划和开课计划并与企业共同组织实施教学,对学生进行定向培养;企业提供实习教学条件并投入一定资金,用于学校添置必需的教学设施、实习实训场地建设、改善食宿等办学条件和学生专项奖学金等方面;学生毕业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后接收学生就业。 (二)顶岗实习模式 通过前两年(1-4学期)在校学习,培养学生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及职业基本素质;第5学期,根据企业需求工种和用工条件,在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进行教学实习和实训,在企业实践教师指导下实现轮岗实操培训,熟悉企业一线相应岗位的实际操作标准与要求,提升职业岗位技能,做到与工作岗位“零距离”对接,为顶岗实习奠定坚实基础;第6学期进行顶岗实习,拟定就业岗位,以“准员工”身份进行顶岗实际工作,熟悉企业环境,感受企业文化熏陶,完成毕业设计,为将来的就业铺设道路。在这过程中需要处理好职业技能训练与鉴定和学生管理问题。 (三)见习模式 每学期安排学生到企业行业参观和见习两周以上,让学生了解企业,了解生产流程和设备设施工作原理,学习企业文化,体验企业生活。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习兴趣和培养他们爱岗位敬业的精神。 (四)职工培训和研发模式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途径有哪些.doc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途径有哪些 职业素养作为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关注,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对大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是我给大家搜集整理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途径。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途径 (一)引导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就业态度 高职院校学生首先要调整好自身的就业心态,避免在就业区域、就业单位选择上脱离实际。高职院校要加强就业指导,开设就业指导课、知识竞赛和就业咨询等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及时调整就业期望值,引导高职学生树立普通劳动者的思想,以教育大众化的观念和思维寻找工作机遇。目前基层单位人才匮乏,蕴藏着大量的就业机会,已经成为高职学生强劲的"就业增长点",高职学生在基层的就业前景极其广阔。高职院校要对学生进行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教育,让学生了解相关的就业现状和趋势,引导学生树立从小事、基层做起的思想。 (二)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择业价值取向 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是其人生价值观在就业过程中的现实表现,是大学生对职业的基本评价和基本看法,是大学生价值观在就业问题上的投影,对大学生的择业行为产生着重要影响。就业价值观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科学地规划自己的就业目

标和职业追求,保证高职学生将专业知识的学习、自身素质的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高,与未来的就业方向保持高度一致。大学生还要结合自身的综合条件和专业特点,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就业目标。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思想道德教育的引导功能,将职业价值观教育融入德育的重要内容,大力开展职业精神教育、就业价值观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在就业意向、就业标准、就业目标、就业报价、就业信誉、敬业精神等方面进行培养。激励大学生树立端正的职业苦乐观,培养他们吃苦耐劳和乐于奉献的品质。 (三)加强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指"职业人"在一定的社会职业活动中必须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和规范,是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在从业者的思想和行为中,表现出来的是相对稳定的特征和倾向。高职教育具有市场明确、面向行业、对口上岗的特点,决定了高职院校必须坚持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使职业日常行为规范与实习、实验、实训相结合;将职业道德与"乐业、勤业、敬业"相结合;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相结合。高职院校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网络、报纸、广播等形式,营造良好职业道德教育的舆论氛围。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校内外活动,让大学生在模拟的职业环境中,感受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团队意识等职业行为,逐渐把职业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方法

校企合作培训协议(格式)

校企合作协议书 甲方: 乙方: 为了充分发挥学校人才培养、教学研讨和服务社会的功能,加强教学、教研及人才培养工作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同时借助于地方和企业的优势,为校企合作提供更大空间,以实现专业共建、人才共育和订单式人才培养项目合作。中国石化集团洛阳三隆安装检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方)与中国石油天然气第一建设公司技工学校(以下简称乙方)在平等自愿、友好协商的基础上,同意建立合作关系,并达成如下协议: 一、合作原则 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乙甲双方建立友好、紧密、长期的合作关系。 二、合作内容: 乙方为甲方定向委培电工、仪表中级工各30名 三、合作时间: XXXX年XX月XX日—XXXX年XX月XX日 四、双方职责: (一)甲方的责任与义务

1.根据甲方企业自身的特点及用工需求情况,向乙方告知所需的专业方向、人数及培训内容的具体要求; 2、对乙方负责进行的前期招聘宣传工作,提供必要的协助; 3、对乙方的整个培训教学工作提供必要的资料,以保证定向培训的方向、质量符合甲方的企业需求,并对教学过程实施监督和必要的指导; 4.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对乙方的专业方向设置、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工作提供建议和咨询。 5.应优先满足乙方学生在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就业等方面的需求。及时向乙方提供人力资源需求方面的信息; 6、对于乙方定向培训的学生,取得职业资格证和职业操作资格证的,甲方应优先录用。实习期满后应按有关法律规定与学生签订用工合同,并购买相关保险。 (二)乙方的责任与义务 1、乙方应提前选派专业教师到合作企业调研,了解企业关于合作专业的方向和特点,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计划工作准备; 2、负责组织面向社会的招聘工作,应根据甲方单位提供的资料,实事求是地进行宣传工作; 3、根据甲方企业专业需求,组织相关理论及实操教学工作; 3、负责学生培训期间的场地、材料等一切与教学有关的费用问题; 4、负责学员的组织、考勤及在校培训期间的安全管理工作; 5、对于培训期满未能达到取证要求,以及超出合同所定人数的学员,

校企合作合同协议书

校企合作协议书 为充分发挥校企双方的优势,发挥职业技术教育为社会,行业, 企业服务的功能,为企业培养更多高素质, 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同时也为学生实习, 实训, 就业提供更大空间.在平等自愿,充分酝酿的基础上,经双方友好协商,现就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的人才培养合作事项达成如下协议: 一, 合作原则 本着"优势互补, 资源共享, 互惠双赢, 共同发展"的原则,校企双方建立长期, 紧密的合作关系. 二, 合作方式及内容 经双方友好协商, 合作方式及内容参照以下五个条款执行. 未尽之处, 可做其他补充. (一)互认挂牌, 就业推荐, 员工培训合作 1.甲方在乙方挂牌设立"泉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校外实训基地", 乙方根据需要在甲方挂牌设立相应的企业(公司)人力资源培训基地. 双方均同意在对外发布信息中使用共建基地的名称,并开展管理,实习,培训,科研合作. 2.作为甲方的校外实训,就业基地, 乙方在同等条件下应优先录用甲方毕业生;甲方每年邀请乙方用人单位参加甲方组织的校内毕业生供需洽谈会, 优先为 乙方输送德, 智, 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3.作为乙方的人力资源培养基地,甲方应利用学院的软,硬件教学资源,根据乙方要求,为乙方提供包括各类员工职业培训, 技能考证等在内的人才培训服务.

4.乙方向甲方提供本企业职业岗位特征描述, 各职业岗位要求的知识水平和技能等级, 为甲方相应制订各专业培养目标,审订合作各专业培训计划,员工培养计划提供依据. 5.双方将定期(每季度一次)通过走访或座谈形式就双方合作开展情况,协议执行情况进行阶段性总结.如遇突发情况, 双方将及时联系并加以解决. (二)订单培养,合作办学 1.双方共同合作,在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或相关专业中,根据乙方需要, 本着学生自愿的原则组织一定数量的学生为乙方定向培养, 输送人才, 并根据乙方企业发展状况,根据生产经营规模或投资领域的变化等情况, 适时共同商讨调整定向培养专业, 规模和合作方式. 2.为保证合作培养的人才质量, 满足合作班级学生的实验实训需要; 甲方聘请乙方的技术骨干, 能工巧匠承担合作专业的部分教学实训任务; 积极为合作专业的学生下企业实践创造条件, 以使合作培养的学生近快适应企业的需求;与甲方共同开发相关课程等. 3.应乙方需要,甲方报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在乙方挂牌设立"泉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成人大专函授点", 采取"函授"模式组织实施教学工作, 为乙方员工的学历教育创造条件, 并按照招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员工的培养专业和培养方案. 4.劳动力转移培训:乙方以"招工就业"," 边工作边学习"形式吸纳劳动力资源,并与甲方采取"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灵活合作模式共同培养企业员工. 实现"招工"与"求学"联动, 甲乙双方共同方培养专业人才. 5.乙方有权对双方合作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提出改进意见的权利.甲方以产学合作,工学交替, 顶岗实习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按照企业人才规格要求设置课程,组织教学,保证乙方人才培养质量.

国内外职业能力研究与高职生职业能力培养

摘要:从国内外对职业能力的研究与实施情况着手,继而从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建设两个方面分析了高职教育中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误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职业能力; 高职教育;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6191(2009)03-0105-040引言 培养高职学生具备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已成为当前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它也是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任务,亦是降低教育培养成本、推进人才强国、实现与世界职业教育接轨的重要标志。然而,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现状令人堪忧,不仅大大滞后于社会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的厌学心理严重及就业时的迷茫、困惑与彷徨,因而亟待改革。高职教育呼唤全新的教育理念来支撑它的改革、发展与进一步完善,促进它适应新的经济形势的需要。 1国外对职业能力的提出、演进及实施 职业能力概念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德国人梅腾斯(Mertens )和美国人Pratzner ,他们认为职业能力是与纯粹的专门的职业技能和知识无直接联系,或者说是超出职业技能和知识范畴的能力。德国社会教育学家梅腾斯(Mertens )于1974年即提出了“关键能力”的概念。关键能力的概念基于这样的设想,即存在这样的能力,并且它对人生历程的各个方面如职业生涯、个性发展和社会存在起着关键性的作用。1979年,英国继续教育部出版的《选择的基础》一书中首次对英国职业教育中的职业能力做出了专门的规定;之后,在1982年,英国继续教育部又出版了《基础技能》,其中明确规定了职业能力描述的两条原则:“普通性”和“迁移性”。正是职业教育理念上的不断探索、创新与突破为德、英、美三国的职业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动力与创新。在此基础上,德国、美国、英国率先发起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的改革、创新与探索。日本、新加坡、瑞士等国也紧随其后,大力推进课程体系的全面整合,尽快将职业能力的培养与课程体系改革和市场需求紧密结合,力求与世界接轨。20世纪90年代至今,西方发达国家不断改革高职课程,主要表现在课程目标上由关注岗位技能训练转向职业能力培养,课程内容上寻求职业性与学术性在更高水平上的整合,课程结构上彰显模块化课程的开放性、灵活性,课程实施上由“教程”向“学程”转变,课程评价上建立起及时反馈的多元整合评价体系。 2国内对西方所提出的职业能力的引进、借鉴、探索与创新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已开始注意借鉴国外成功的高职课程模式,最初以“原装引进、原装试点、原装推广”为原则,但实践证明“原装引进”容易,“原装试点”难于持续,“原装推广”几乎无法实施。其国内外职业能力研究与高职生职业能力培养 屈桂梅,马顺彬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南通226007)收稿日期:2009-05-18 作者简介:屈桂梅(1978-),女,湖北钟祥人,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Journal of Nantong Textile Vocational Technology College Vol.9,No.3Sep.2009 第9卷第3期 2009年9月

2020校企合作方案书

校企合作方案书 一,方案的总体简介:……………………………………… 二,策划目的:……………………………………………… 三,策划背景:……………………………………………… 四.目标受众分析……………………………………………… 五,方案组织形式及流程:…………………………………… 六,预算与收益……………………………………………… 七,组织结构及职责…………………………………………… 八.预算…………………………………………………………

一,方案的总体简介: 与大学院校建立合作共建关系,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文件精神,有效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推进工学有机结合,深入了解企业对大学院校教育教学和毕业生培养的要求,进一步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提高毕业生就业层次和就业质量!在校园内部建立自己的宣传和营销基地。 二,策划目的: 建立校企间合作共建关系,充分开发大学生的智力资源,一方面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各种新的建议性建设方案,为企业能够更好地发展提供一种智力方面的支持。另一方面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大学生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对接。 三,策划背景: 1,一方面社会发展速度快,公司面临竞争,社会产品同质化严重,竞争日益激烈。 另一方面社会上新的模式不断出现,新的营销模式和管理模式不断涌现;而企业如果想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取得胜利,就必须依靠新的知识指导,新的管理模式和新的营销模式。 2,校园内有独特的背景,有很多资源都可以利用。 大学校园内部有很多资源,有很多优秀的大学生,有很多有知识有管理经验的教授作指导,也有很多专业方面的人才。他们在管理方面都很有理论上知识的指导,理论上涉及到很多最新的模式和管理案例。大学们思维也很活跃,也很有想法,易于创造。

校企合作研发协议(正式版)

YOUR LOGO 如有logo可在此插入合同书—CONTRACT TEMPLATE— 精诚合作携手共赢 Sincere Cooperation And Win-Win Cooperation

校企合作研发协议(正式版) The Purpose Of This Document Is T o Clarify The Civi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arties Or Both Parties. After Reaching An Agreement Through Mutual Consultation, This Document Is Hereby Prepared 注意事项:此协议书文件主要为明确当事人或当事双方之间的民事关系,同时保障各自的合法权益,经共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后特此编制,文件下载即可修改,可根据实际情况套用。 甲方:(盖章) 乙方:华南理工大学(盖章) xx年xx月xx日 校企合作协议书 校企合作协议书甲方: 乙方:华南理工大学 一、合作宗旨 双方本着集成有用资源,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科技水平,把科研成果转化为可以带来经济效益的生产力,同时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在实践中培养高科技人才,促进学校、企业和社会的共同进步为目标,一致同意在优势互补、平等合作、互惠互利、共同发

展的基础上建立全面的校企合作关系,并达成合作协议。 二、合作方式及内容 经双方友好协商,合作方式及内容参照以下条款执行,未尽之处,可另做补充。 (一)共建“华南理工大学研发基地”(简称研发基地) 在企业成立研发基地,研发基地将以国家战略与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特色产品和优势学科为基础,结合广东省及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实际需要,重点开展工业设计、产品检测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和相关产品开发。 1.研发基地性质 研发基地为非法人机构,向甲方负责,并在企业方挂牌“华南理工大学产学研基地”;研发基地负责对企业员工定期进行培训,对企业最新研发的新产品进行上线培训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