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理论在新闻分析领域的应用2011

框架理论在新闻分析领域的应用2011
框架理论在新闻分析领域的应用2011

框架理论在新闻分析领域的应用

2011-18

一、简析框架理论

框架研究(framing research)自20世纪80年代兴起,被有的学者称之为“研究媒介与民意关系的新典范”。20多年来,框架理论被广泛引用,国内外分析和研究框架理论的文章也很多,呈现出一种开放式、多元的取向,但是国内全面介绍该理论的文献却并不多。

在这样一种情况之下,对该理论做一系统的梳理,不仅包括框架理论的主要观点,更重要的是该理论合理存在的理论假设和前提,对于正确应用框架理论,同时弄清楚框架理论与议程设置(Agenda-Setting)、显化理论(Priming)的区别和联系,显得十分重要。

框架理论的理论假设

框架理论的理论假设(理论前提)来自两方面的研究:宏观层面的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微观层面的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社会层面的研究主要来自黑尔德(Heider)的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和高夫曼(Goffman)的框架分析(frame analysis)。归因理论假设人类不能理解纷繁复杂的世界,因此个人试图从感官信息中引申出潜藏的因果关系,因果关系即由谁来负责。黑尔德认为,归因是观察的行为和对此行动负责的个人或社会、环境因素之间的连接。①也就是说,人们试图对社会现象做出因果关系的判断。高夫曼亦假设个人无法充分理解我们生活的世界,为此,他们利用被称为“主体框架”的诠释基模②积极地对自己的生活经历做出解释。对于大众传媒来说,框架理论意味着在新闻媒介中存在不同的、用以观察、描述媒介事件的方法,这依赖新闻记者使用的框架。③换句话说,人们采用的框架的类型为实际描述事件提供了一条途径。

认知心理层面的研究方法从个人层面分析入手,认为框架是个体处理和建构信息的方法。这种心理层面的研究主要来自舍瑞夫(Sherif)的参照框架理论(frames of reference)以及凯尼曼(Kahneman)和特威尔斯基(Tversky)的预期理论(prospect theory)。舍瑞夫假定个体的判断和认知不仅受到认知或心理因素的影响,而且是发生在一个恰当的参照框架下的。④这里的参考框架指的是“一套控制感性认识、逻辑评价或社会行为的标准、信仰或假设”。⑤正如沃尔特·李普曼所说,“置身于庞杂喧闹的外部世界,我们一眼就能认出早已为我们定义好的自己的文化,而我们也倾向于按照我们的文化所给定的、我们所熟悉的方式去理解。”⑥这就说明,对于大众传媒来说,存在着一种个体层面的框架会影响到媒介框架的效果。凯尼曼和特威尔斯基考察了本质相同的一组信息以不同的方式表达或呈现,将会如何影响人们的选择和他们对选择的评价,即所谓的“框架效应”,即同一组资讯经由不同的表达导致不同的决策选择,⑦这种框架效应是其预期理论所预测的现象之一。预期理论的基本原理是,人们采用不同的认知框架来体验现实(表现为价值函数,即对回报预期的心理感受),并根据这种框架采取行动(即做出选择),从而建构

出特定的现实(即选择的后果)。但是人们在考察某一具体问题时,可能会超越某一框架,或采取不同的框架对现实做出不同的选择。⑧

框架理论的主要观点

由前面的理论假设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架构分析的社会学和心理学渊源。那么,框架分析到底属于哪一范畴的研究?威斯康星大学的Scheufele教授认为,框架分析既不是一个发育完全的理论范式,也不是一个连贯一致的研究方法。更准确地说,框架分析是话语分析领域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方法,尽管有时会出现部分的矛盾。⑨也就是说,框架分析从属于话语分析的范畴。目前,我国国内的许多研究就是在此范畴内展开的。

迄今为止,研究框架理论的学者很多,例如Erving Goffman,Tuen van Dijk,William Gamson等。但是,对框架理论贡献比较大、人们经常援引的要属美国社会学家欧文·高夫曼。他在《框架分析》(Fr ame Analysis)一书中,把学者们对框架理论的分析和研究进行了理论上的连结。他假定“人们对某一情景的定义是建立在与组织原则的协调一致上的,这种原则操纵着事件以及我们对这些事件的主观卷入。”⑩在此前提下,高夫曼探讨人们建构某特定现实所遵循的规则,关注人们如何建构现实一隅(one realm of reality),或“意义的一个特定范畴”(one finite province of meaning)。高夫曼指出,框架是元传播层面的资讯,是传者提供给受者应当如何理解符号的诠释规则。高夫曼的“架构分析”部分地建立在这种元理论的基础之上,他指出,人们的日常活动隐含或使用了特定的诠释框架,它在特定行动场景下意义自明,欲使原本混沌的情境变得具有某种意义。⑾

台湾学者潘忠党认为,高夫曼的“框架分析”就是一个关于人们在建构社会现实过程中如何交往的研究领域,包含以下几个观点:1.社会现实是人们经过社会行动和互动而建构的。架构分析是对人们如何建构社会现实——裁选和诠释现实生活的某一部分,将之置于某特定意义体系内——的分析。2.社会现实的建构源自建立共同生活场景的需要,通过交往互动发生,并在此过程中实现社会现实的主体间性(inters ubjectivity,即由相互主观而构成的外在性)。架构分析考察的是人们如何遵循话语或叙事建构的某些具体规则展开交往行动,从而实现在具体行动场景下对情景的共同定义。3.发生在现实的政治经济场景中,这种建构现实的话语或叙事活动表现为话语的争斗(discursive contestation),即讨论和争辩。架构分析必须考察争斗的过程,并在规范和经验两个层面同时展开。4.在公共领域发生的话语争斗,亦即架构的过程,是民主社会中人们公共生活的核心组成部分。架构分析就是考察人民如何展开公共生活,它是在广义的政治传播研究领域研究商议民主的一种重要分析手段。⑿可见,潘忠党是基于社会建构主义的基本思路,以政治经济学的视角,结合现代社会公共生活、商议民主等观念考察架构分析,认为架构是这样一个过程:在社会交往中,人们通过话语的途经,形成并交流对现象的认知,建构共享的话语环境(discursi ve environment),使得公共生活得以展开。

其他学者如美国学者甘姆森(Gamson)可能是迄今引用框架理论最重要的研究者,他曾指出,“框架乃是人们组织事务的原则,其功能在于提供人们整体性的思考基础,针对一连串的符号活动发展出中心思想,建构其意义。”他把“框架”的定义分为两类:一类指界限(boundary,如摄像机的镜头)之意,可引申为对社会事件的规范;另一类则指人们用以诠释社会现象的“架构”(building frame),以此来解释、转述、或评议外在世界。前者代表了取材的范围,后者则显示意义的结构,是一种观察事物的世界观。⒀

然而,“框架”也有其反面的内涵,即人们常说的“习以为常”,因为熟悉客观世界的某些事物,而习以为常地以此为架构,因而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框架界限以外的真象。“框架的正面意义固然在于协助人们思考或整理迅息,但另一方面,框架也成为人们意识形态或刻板印象的主要来源,‘框限’了主观认知世界的活动,具有负面效果。”⒁

新闻框架分析

那么框架理论具体到新闻传播研究领域是如何得以应用的?

潘忠党对新闻架构作了细致地分析,他认为,新闻架构分析是在高夫曼的象征互动视角和凯尼曼、特威尔斯基的预期理论视角的基础上,加上了公共生活的基本现实特征,关注的是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如何建构意义。他在总结了多位学者论述的基础上,提出新闻架构分析的基本理论观点包括了五个部分:1.意义在传播(或交往)的过程中得到建构;2.传播活动是使用表达载体的社会活动,构成一个社会的符号生产领域;3.但是,它发生在由物质生产构成的实体场域;4.因此受到规范该场域的公共利益原则以及政治与经济的逻辑之间的张力制约;5.位处特定历史、经济和政治坐标点的社会个体或团体达成其特定理解或意义所遵循的认知和话语的组织原则,就是他(她)们的“框架”。⒂第一句话强调了传播的重要性,意义要在传播过程中建构;第二句话的“表达载体”在现代社会指的是大众传播媒介,指出传播活动是使用大众传媒的社会活动;第三句话指出传播活动是现实的,而不是虚拟的;因为传播活动是现实的,因而这种活动遵循的现实的公共利益原则,同时受到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最后一句话对前面的四点做出了总结,指出“框架”即是社会个体或团体遵循的认知和话语组织原则。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新闻框架研究的四类取向以及三大范畴(话语、话语的建构以及话语的接收)。

张克旭指出,过去对新闻框架的讨论,大部分集中于审视新闻媒介如何介入受众主观选择客观现实的过程。现在一般认为新闻并非自然产物,而是一种客观现实的建构过程,且是媒介组织与社会文化妥协的产品,具有转换或传达社会事件的公共功能。因而新闻报道是“框限”部分事实、“选择”部分事实以及主观地“重组”这些社会事实的过程。而在新闻媒介建构社会事件的过程中,新闻媒介和受众都启动了主观的诠释基模,透过选择机制以强调(或省略)事件中的某一部分。这种建构意义或转换符号意旨的主观策略,是新闻框架形成的主要依据。⒃

由此可见,框架理论突破了美国政治学家伯纳德·科恩(Bernard Cohen)在《媒介与外交政策》一书中的经典论述,即“在多数

注释:

①Dietram A.Scheufele,2000.“Agenda-Setting,Priming,and Framing Revisited:Another Lo ok at Cognitive Effects of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Mass communication &Society,3(2&3):300.

②③④“基模”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认知心理学认为,“基模”是认知的基础。所谓“基模”是人们储存于大脑中的一个个抽象的知识单位;来自于他们与过往事件、情景或物体相交流的经验,对他们当前的行为其决定性的作用(McNeil,1984)。

⑤维基百科

⑥沃尔特·李普曼著阎克文江红译:《公众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第62页

⑦⑧⑾⑿⒂潘忠党:《架构分析:一个亟需理论澄清的领域》,《传播与社会学刊》,2006第1期

⑨Thomas Knig ,Frame Analysis:Theoretical Preliminaries,

⑩Goffman,Erving.1974.Frame Analysis:An Essay on the Organization of Experience.New Yo rk,NY et al.:Harper & Row.

“元传播”(meta-communication)的概念首先由葛列格果·贝特森(Bateson)在观察了动物间貌似打斗的游戏后提出。所谓“元传播”,指的是传播者在传播活动中,就如何诠释所用符号而相互传递信号。这些信号可能包含了特定的资讯,即“目前采用的记号并非它通常所指的意义”。贝特森指出,任何一个传播活动,同时在传递三个元素构成的资讯组合:(1)感官刺激的记号;(2)此记号的指代;(3)区别此指代与其他指代以及参与者必须采取的对应行动的规则。这第三项就是“元传播”的内容。

⒀⒁刘泽江:《新闻框架理论探析》,《大学时代(B版)》,2006年第3期,第25页

⒃张克旭等:《从媒介现实到受众现实——从框架理论看电视报道我驻南使馆被炸事件》,《新闻与传播研究》,1999年第2期,第4页

新闻的基本定义与专业定义

摘要:新闻改革需要新的理论支持。新的理论首先就需要对新闻重新定义。如何定义?应从历史和现实出发;从受者和传者两方面来考虑;并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为此,就需要提出两组定义:基本定义和专业定义,以利于为新的理论的建立奠定扎实的基础和为新闻实践提供切实的指导。

关键词:新闻基本定义专业定义

新闻的定义问题,在理论界如今又成了热门话题。为什么这个话题又热了起来,很显然是新闻实践的要求。新闻实践如今正处于改革的纵深阶段,现实中碰到的很多问题都需要新的新闻理论的支持,而新的新闻理论第一个需要面对的就是新闻概念的重新定义。为此,笔者提出以下一些见解,以供同仁商榷。

一、如何给新闻定义

有人说,新闻的定义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有170余种[1],也有人说数百种。真正有多少,恐怕谁也没有详尽统计过。就以中国而论,大概也不下数十种。有人把这些定义分为六类,也有人分为七类。最为典型、影响最大的有四类:事实类(如徐宝璜:“新闻者,乃多数阅者所注意之最近事实”)、报道类(如陆定一:“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传播类(如王中:“新闻是最近变动的事实的传播”)、信息类(如宁树藩:“新闻是经报道(或传播)的新近事实信息”)。其中,报道类可以归之传播类,因为报道不过是传播的一种方式而已。这样看来,四类可以归为三类,即事实类、传播类、信息类。就三类定义来看,从新闻是“某种事实”到“某种事实的传播”,再到“某种事实的信息”的变化,我们不难看出,新闻的定义在努力向着准确确定对象内容的方向发展。然而,这种发展的角度却总有一定的偏差。

首先看看把新闻归结为某种事实的定义。这类定义最大的弊病在于混淆了主客体。事实是客观存在,是客体。而新闻是作为主体的人,作为感受者对客体,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显然二者不是同一个东西。再看看把新闻认定为某种事实的传播的定义。这类定义没有把主客体混为一体,然而在确定定义对象是什么时却错了位,把本是传播对象的新闻定格于传播上了。

再看把新闻定义为某种事实信息的定义。这类定义体现了紧跟科技发展潮流,力图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珠联璧合的同志们的愿望。然而把信息这一尚未为自己所消化的概念生吞活剥地用于定义新闻,却无法给被定义的对象以明确的概念,因此难免被人议论为“不求甚解”、“不伦不类”[2]。

那么,在定义问题上,如何才能克服上述偏差,找到正确的途径呢?笔者认为应从三方面入手:

1.从历史和现实出发。

新闻是什么,或者什么是新闻?不管理论界、新闻专业人士怎么看,它始终是一个社会问题。也就是说,要由社会公众认可。同时,它还是一个文化问题,要考虑古今的传承关系,即古代的公众怎么看,现代的公众在这方面又是如何继承与发展的。一句话:要从历史和现实的公众意识出发。

2.从受者和传者两方面来考虑。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新闻媒介是传媒,专业新闻工作者是专业新闻传播者。一句话,新闻专业机构和人都是专业新闻传者。我们的很多关于新闻的定义是这类专业新闻传者或取他们的立场者所下的定义。这种立场的偏狭往往导致窄视而忽视受者的见解,致使定义偏狭化。如果从受者和传者两方面来考虑问题,这种偏狭化的倾向可以纠正。因为新闻的受者是公众。公众是新闻的需求者、享用者。作为需求者、享用

者对自己的需求、享用的东西应该较他人更明确。所以,要给新闻下定义绝不能离开受者的立场。因为从受者的立场所见远比从新闻传者的立场所见更宽,比专业的新闻传者所见就更宽得多。

3.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客观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我们也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新闻定义过去有种种,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存在的问题十分明显。要给新闻重新定义,很显然应以发展的眼光来研究新闻的变化。随着网络全球化,新闻理念将泛专业化、公众化。正因为如此,重新定义新闻的立场应向公众靠拢,向非专业的新闻传播者和受众靠拢,而专业立场的新闻定义则应以非专业立场、公众立场的定义为基础。

二、新闻的基本定义与专业定义

基于上述三个方面,笔者认为,要重新给新闻定义显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新的定义与现存的定义根本不同。新的定义不是一个,而是两组。笔者把它叫做基本定义和专业定义。

1.基本定义

无论是从新闻学还是传播学来研究新闻,都必须首先把握基本概念。因此,新闻的定义

问题,关键在于明确新闻的基本概念,即明确新闻的基本定义。

那么,何谓基本定义?基指基础,根指根本。基本定义就是用以明确概念内容及对象的基础的、根本的定义。如何具体给新闻下一个基本定义呢?根据我们前面所说的从三方面入手,就要考虑历史和现实状况、公众的认知和未来的发展。

先看历史上的公众对新闻的认知。

Wilbur Schramm 在《人类传播史》中有两段话:“早在报纸出现前,人类的生活中就有新闻,这是无庸置疑的……人类最早的部落会挑选机警、眼尖的人到山顶上守望,注意有无可猎食的动物或是敌方的战士,然后向部落回报其所见所闻。这些守望者即是人类最早的新闻记者。”[3]

“史前时代,旅行是最早的新闻来源之一,即使是短暂的旅游探险也不例外。在早期,当流浪者和旅人回到家乡时,周围的人一定会请他们讲述旅途见闻,而在人们见过的异乡人愈来愈多后,他们所提出的问题也就愈来愈复杂。”[4]

从上述两段话我们不难看出,史前时代,报纸出现前的公众对后来被叫做新闻这个东西的认知就是即时的所见所闻或者不久前的见闻。

中国古人又是如何认识新闻的呢?《旧唐书》卷一九二中,孙处玄有言“恨天下无书以广新闻”;宋苏轼《分类东坡诗五.次韵高要刘湜峡山寺见寄》有诗句“新闻妙无多,旧学闲可束”,二者所指均不是报上消息而是新近、新鲜的见闻。曹雪琴的《红楼梦》中亦多次使用新闻一词,皆指新近、新鲜、新奇的见闻。如冷子兴讲述宝玉含玉而生之后,发问说:“你道是新闻不是?”。这里所说的新闻,就指的是新鲜、新奇的见闻。

从以上看来,无论中外历史上,公众所认知的新闻不外乎就是即时的、新近的、新鲜的

、新奇的见闻。

再看现实公众对新闻的认知。英、美同事见面,彼此间常说:Any news?中国的熟人相见,

亦随口的探问:有什么新闻?英国人、美国人这里所说的news,指的是Fresh one seesand hears,而中国人探问的新闻,事实上也指的是新鲜的、新奇的、刚才或不久前获得的见闻。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无论中外古今,公众认知、理解的新闻就是某种见闻。如果我们以属加种差的形式来给新闻这一概念下定义的话,见闻就是新闻的属概念。找到了属概念,使用内涵定义法就可以根据不同的种差,给出不同的定义,如从性质、发生原因、种属关系、功用等方面就可以列出下面一组基本定义。

性质定义:新闻是新近、新鲜、新奇的见闻。

发生定义:新闻是通过新近对新鲜、新奇事物的感知而获得的见闻。

关系定义:新闻与过时、陈腐、平淡的旧闻相对,是新近、新鲜、新奇的见闻。

功用定义:新闻是能够满足受者喜新好奇心理的新近见闻。

……

2.专业定义

专业定义是以基本定义为基础的。也就是说专业定义应合符基本定义。因此,按属加种

差的内涵定义法给新闻下专业定义,必须注意两个问题:

(1)专业定义必须和基本定义同属,即二者的外延相等;

(2)专业定义的内涵,即种差应包含基本定义的内涵。

从以上两点来看,第一点决定了专业定义的外延只能是“见闻”。第二点则要求把基本定义的内涵特点“新近”、“新鲜”、“新奇”概括起来,把三“新”变一“新”,把“新”这一内涵包含于专业定义中。

解决了两个问题之后,还有一个问题必须注意,就是专业定义的种差还必须包含专业的性质、特征。

要适应以上三方面的要求,我们亦可以提出以下一组与基本定义相对应的专业定义。

性质定义:新闻是专业机构认定、传播的、对公众有知悉意义的新见闻。

发生定义:新闻是经职业编辑编审发布的记者或传者的新见闻。

关系定义:新闻是专业机构采编传播的记者或传者的新见闻。

功能定义:新闻是职业采编者及其专业机构用以影响受众的新见闻。

……

3.两组定义分析

以上两组新闻定义,即基本定义和专业定义的相互间有什么联系,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呢?从性质定义来看:基本定义中的性质定义反映的是新闻的基本性质,即“新近、新鲜、新奇”,用一个字来概括即“新”。而专业定义中的性质定义则突出的是专业新闻的专业特性,即专业性、大众性。所谓专业性,指的是专业新闻是由专业传播机构,如报刊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筛选、加工、认定的。所谓大众性,指的是新闻传媒机构,在筛选、加工、认定新闻是否刊播时,始终要坚持这样一条判断标准,即公众是否需要知悉和是否需要公众知悉。如果没有上述两性,新闻就只能是“民间新闻”,即使是新闻机构内的工作人员传出的新闻,亦是“小道新闻”,属于基本定义的范畴。基本定义中的性质定义和专业定义中的性质定义是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的。区别就是两性,前者无而后者有。联系就是都肯定新闻要“新”。这是一脉相承的。从概念的内涵来看,基本定义中性质定义所表述的新闻的内涵,实际上是专业定义中性质定义的内涵基础,而在专业定义的性质定义中的内涵所突出的专业性、大众性,则是基本定义中的性质定义内涵在专业定义中的性质定义的内涵的扩大。

从发生定义来看,在基本定义中的发生定义表述的新闻的产生方式是“自然式”,是人通过感官对客观事物进行自然的感知、认知而将其转换为主观新见闻的。专业定义中的发生定义表述新闻的产生方式则是“加工式”,突出的是记者或传者的“自然式”新见闻被编辑筛选加工的“生产过程”。从两个发生定义,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新闻从自然产生到专业加工、定位、定形的完整的产出流程。在这个流程中,如果没有记者、传者(投稿者、提供新见闻者)把自己自然感知的东西提供新闻机构,那么编辑不可能秉持新闻传媒的宗旨筛选加工出本机构认定的对公众有知悉意义的新闻。同样,如果没有新闻传媒机构、编辑的“加工式”生产,“自然式”状态的新闻就始终不具有大众新闻或者说专业传媒新闻的地位。

从关系定义来看,基本定义的关系定义所强调的是新近与过时、新鲜与陈腐、新奇与平淡的新闻与旧闻的关系,突出表述的是新闻与旧见闻的“新”关系。而专业定义中的关系定义突出的则是组织关系和所属关系。组织关系指的是专业新闻是由新闻传媒机构采编传播的,所属关系则指的专业新闻的来源提供者是记者、新见闻提供者,他们才是基本定义所示的新闻的拥有者。把两种关系定义拿来加以比较,完全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它们中都存在着一种基础关系,即新闻等同于某种新见闻的关系。在这个关系之上,专业定义中的关系定义明确了新闻机构与专业新闻的关系和专业新闻与筛选加工者的关系。这两方面关系是基本定义中的关系定义所没有的,而在专业定义的关系定义中则是必须表现出来的。

从功用定义来看,基本定义中的功用的内涵突出的是新闻最基本的社会功用,即满足接受新闻者的喜新好奇心理。这种满足可以表现为多种方式,产生愉悦;提供娱乐;增加人的社会应变能力等等。而专业定义的功用定义则不同,它强调的是新闻作为一种工具为专业机构服务的功能。而这种功能的实现是要以满足受众的喜新好奇心理为基础的,而且还要求专业人士及机构要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去影响、导引受众。

三、基本定义与专业定义的意义与作用

就现在的新闻界来看,给新闻下定义,一般都只有一个,是一锤定音。笔者为什么要提出两组定义?它们对于新闻理论与实践有什么意义和作用呢?

1.对于新闻理论的意义.。

理论研究最害怕遇到两种情况:一种是张冠李戴,一种是瞎子摸象。前者弄错了对象,后者则是把局部当作了整体。在这两种情况下,要想使理论辨析得以明晰,其难度试比登天。为防止这类情况出现,往往要借助于逻辑手段,借助于定义方式从概念上明确对象的内涵及外延。在新闻理论研究上,定义的方法是一种基本的方法。各种新闻理论的创立、翻新,都离不开并且要依重这一方法。“新闻”作为最基本的概念,在历次重大的理论变革中,都是首先被重新定义的对象。从事实说到传播说,再到信息说,说来说去,新闻是什么这个问题还是没有说清楚。为什么这个问题老是说不清楚呢?是定义这一方法作为一种理论研究手段本身有问题呢?还是我们使用这一手段出了问题呢?笔者以为是后者,或者说主要在后者。无庸讳言,定义作为一种方法或手段具有局限性。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形式的规定性;二是内容的简约性。

就形式的规定性来看,如内涵定义法的基本方法--属加种差法,就必须按照“被定义概念=种差+属概念”的格式来下定义。在这一格式中,最为关键的是找准属概念,如果属概念找不准,得出定义就不正确,甚至十分荒谬。前面所举几类定义,如事实说、传播说、信息说的问题就出在这里,属概念错了,被定义的概念也就张冠李戴或李戴张冠了。就内容的简约性来看,它要求一个定义的内容必须用简短的文字、符号组合来表现。简约,使内容易于理解、把握。然而,却限制了内容的丰富性。使定义难以反映被定义对象的所有方面、所有属性及发展变化过程。研究有关新闻定义的几种学说我们发现,各类定义都在不同程度上抓住了新闻这一概念的部份外延或某些方面的某些特性,然而,却因为下定义者被定义的简约性束缚,被工具的局限性限制而又企图给对象下一个“权威的”、“全面的”定义而顾此失彼,因而把大象的局部当作了整个大象。

如上所述,定义作为一种方法或手段有其作为工具的局限性,然而,导致定义错误不是局限性产生的必然结果,而是人对定义这种工具的使用不当。工具的局限性,是可以通过人对工具的正确使用来避免的。如果我们放弃以“一个”定义来完整反映其定义对象的所有方面、所有属性及发展变化过程的思路,用不同的多个定义来表现被定义对象的丰富性与完整性,那么,张冠李戴或李戴张冠、瞎子摸象等问题就可能得到解决。提出新闻的基本定义与专业定义正是秉持上述理念,试图以分组的多个定义来构建新闻理论的定义集成,从而为理论大厦的建设打下全面、坚实的基础。有了这个基础,无论我们从哪一个角度着眼,都能很快深入问题的核心,从而避免误蹈迷宫而尽快登堂入室。

2。对于新闻实践的作用。

一般而言,正确的理论对于实践有良好的指导作用,而错误的理论则可能误导实践。也有这样的情况,实践并不顺从错误的理论而是以行动对它进行顽强的批判。我们的新闻界目前正处于这种状况。理论研究的无所适从,已经使得实践中人感到厌烦,不少同仁已不再理会理论家而开始“摸着石头过河”,走自己的路。就新闻定义来看,事实说也好,传播说也好,信息说也好,都是让大家雾中观花。因此,无论是办报刊、广播、电视,还是搞新闻网,大家都不再听理论家怎么说,而是看大众怎么说。大众认为是新闻的,他们就采编、提供,大众不屑的,他们就弃之不顾。这样一来,就把理论界置于非常尴尬的境地。理论界要脱离这种地位没有其它的办法,唯一的就是面对实践,下苦功夫去研究。笔者提出的两组定义就是这样一种尝试,希望能够符合客观实践并提供支持。

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二点:

(1)提供新概念,支持面向大众的改革现实的新闻改革,重点似乎在媒体的经营管理方面,然而,在媒体传播的内容上也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新闻在逐渐剥离过去的呆板面孔,露出了丰富多彩的容颜。除了政治新闻、经济新闻、文化新闻、体育新闻之外,娱乐新闻、市井新闻、百姓见闻、奇珍异闻等,都纷纷在各种大众传媒上亮相,争艳斗妍。这些东西是不是新闻,如果用事实说或事实传播说、信息说来衡量,就存在问题。如娱乐新闻中的明星新闻,有的反映的是事实,有的则是未经证实的传闻;有的确实是“新”闻,有的却是翻新的旧闻。要说这些东西是“事实信息”或“事实的信息”更是不妥,因为它们的传播不是消除了“不确定性”,而是增加了“不确定性”。对这类东西,为什么世界上的大众传媒都热衷传播,我国的传媒近年来亦趋之若鹜,就因为有不少受众喜欢。他们为什么喜欢,就因为有关明星们的“新”闻可以满足好奇心,使人获得情趣满足,而明星们的旧闻经大众传媒翻新之后亦可达到同样的效果。上述市井新闻、百姓见闻、奇珍异闻等之所以为受众所欢迎,亦是这样。如果要承认这些为受众所喜欢的东西是新闻,那么,新闻概念的外延就应包容,内涵就应给以反映。笔者提出的一组基本定义,以“见闻”作为属概念,以“新近、新鲜、新奇”、“通过……感知而获得”、“能够满足受者喜新好奇心理”等特性为种差,就在于使新闻这一概念的外延能够把多种新闻样式都包容在内,使内涵能够充分反映各种新闻的共同特性,使新闻的定义真正和客观实际相稳合,使大众传媒更加明确改革的方向,以利于新闻改革在内容上朝着更加丰富多彩的目标发展,更加为大众所喜闻乐见。

(2)提供新思路,供实践工作者参考

在新闻实践中,从事新闻采编工作的同志们往往要面对许多原则问题,诸如新闻的真实性问题、党性问题、宣传问题等。这些问题从现存的各类定义中,难以引出正确阐释。笔者提出的专业定义可以达到这一点。在专业定义中,基本定义的定义概念已被高度浓缩为一个极简短的属概念:新见闻。而种差则选择了能从各个方面概括新闻传播专业机构的各种性质、特点的多个概念,从这类概念身上我们就可以找到阐述上述原则的新思路。拿新闻的真实性来说,从我们的专业定义中可以看出,属概念“新见闻”并不决定

新闻是否真实。见闻所指:眼见耳闻。辜且不说眼见也有不真实的一面,耳听的东西起码要打一个问号。所以,真实性不能用于概括所有的新闻。美国大众传媒妖魔化中国所使用的重要工具之一就是新闻。其中就有许多是不够真实、完全不真实,甚至是编造的东西。如果我们把真实性作为新闻的基本的、本质的特性,事实上就把不真实的东西包装了。受众被这种包装迷惑之后就会上当受骗。从专业的立场出发,我们必须明白无误地告诉受众,如果新闻有真实性,也同样有不真实性。也就是说,有真实的新闻,也就有不真实的新闻。决定新闻是否真实,是否有真实性,有多少真实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新闻的提供者外,我们的专业定义中所指出的采编者、大众传媒机构及其背后的管理者都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再看新闻的党性。如果从广义的角度来理解党性,即党派性。它包括阶级性、集团性。新闻从形式上来看,不存在党派性。然而,它承载的内容要反映出党派性来。道理很简单,因为专业新闻的生产及传播流程是由专业定义中所指出的专业机构及其成员来完成的。归根到底是由具有阶级性、集团性的人来实现的。如果这些人归属或从属某些政党、政治集团,那么,肯定地说,其新闻的内容是富含政党党性的。由此推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大众传媒刊播的新闻不会也不能不体现出极强的党性。认识宣传问题也是同样。大众传媒刊播的新闻无一不是在作宣传。更确切地说是在作组织宣传,哪怕其中的有些内容在有的人看来是“纯粹”的事实或“信息”,而谁也无法否认其中隐含有采编、刊播者的导向意图和功利目的。

从上述可以看出,我们提出的新闻的专业定义以十分确切的概念表述了新闻在专业工作者及其机构手中作为专业工具的性质、特征。只要我们很好地认识、把握这些东西,就不难对新闻及传播活动中遇到的各种重大问题得出自己的正确见解。

注释:

[1] 陈谦文:《新闻是新的事实信息——新闻定义的再探讨》[Z],《当代传播》,2001.2,15页。

[2] 刘建明著:《现代新闻理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3页。

[3] [4] Wilbur Schramm著:《人类传播史》[M],台北,远流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98,219、220页。

参考文献:

Wilbur Schramm著:《人类传播史》[M],台北,远流,1998。

刘建民著:《现代新闻理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

宋文坚主编:《逻辑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王益民:《系统理论新闻学》[M],武昌,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9。

徐培汀裘正义:《中国新闻传播学说史》[M],重庆出版社,1994。

刘京林著:《新闻心理学概论》[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

程世寿胡继明著:《新闻社会学概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7。

黄旦著:《新闻传播学》[M],杭州大学出版社,1995。

郑旷主编:《当代新闻学》[M],北京,长征出版社,1987。

[美]约翰.赫尔顿著:《美国新闻道德问题种种》[M],北京,中国新闻出版社,1988。

工程力学在材料中的应用

工程力学在材料中的应用 首先要了解什么叫工程力学,工程力学是干什么的? 工程力学一般包括理论力学的静力学和材料力学的有关内容,是研究物体机械运动的一般规律和有关构建的强度、刚度、稳定性理论的科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专业基础课。 这里我们只对工程力学在材料中应用进行讨论,即材料力学。 材料力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大到机械中的各种机器建筑中的各个结构小到生活中的塑料食品包装很小的日用品。各种物件都要符合它的强度、刚度、稳定性要求才能够安全、正常工作所以材料力学就显得尤为重要。生活中机械常用的连接件如铆钉、键、销钉、螺栓等的变形属于剪切变形在设计时应主要考虑其剪切应力。汽车的传动轴、转向轴、水轮机的主轴等发生的变形属于扭转变形。火车轴、起重机大梁的变形均属于弯曲变形。有些杆件在设计时必须同时考虑几个方面的变形如车床主轴工作时同时发生扭转、弯曲及压缩三种基本变形钻床立柱同时发生拉伸与弯曲两种变形。 在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一些极端条件下的工程技术问题所涉及的温度高达几千度到几百万度压力达几万到几百万大气压应变率达百万分之一亿分之一秒等。在这样的条件下介质和材料的性质很难用实验方法来直接测定。为了减少耗时费钱的实验工作需要用微观分析的方法阐明介质和材料的性质在一些力学问题中出现了特征尺度与微观结构的特征尺度可比拟的情况因而必须从微观结构分析入手处理宏观问题出现一些远离平衡态的力学问题必须从微观分析出发以求了解耗散过程的高阶项由于对新材料的需求以及大批新型材料的出现要求寻找一种从微观理论出发合成具有特殊性能材料的“配方”或预见新型材料力学性能的计算方法。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促使了工程力学的建立。工程力学之所以出现一方面是迫切要求能有一种有效的手段预知介质和材料在极端条件下的性质及其随状态参量变化的规律另一方面是近代科学的发展特别是原子分子物理和统计力学的建立和发展物质的微观结构及其运动规律已经比较清楚为从微观状态推算出宏观特性提供了可能 材料力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杆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因此,制成杆件的物体就应该是变形固体,而不能像理论力学中那样认为是刚体。变形固体的变形就成为它的主要基本性质之一,必须予以重视。例如,在土建、水利工程中,组成水闸闸门或桥梁的个别杆件的变形会影响到整个闸门或桥梁的稳固,基础的刚度会影响到大型坝体内的应力分布;在机电设备中,机床主轴的变形过大就不能保证机床对工作的加工精度,电机轴的变形过大就会使电机的转子与定子相撞,使电机不能正常运转,甚至损坏等等。因此,在材料力学中我们必须把组成杆件的各种固体看做是变形固体....。固体之所以发生变形,是由于在外力作用下,组成固体的各微粒的相对位置会发生改变的缘故。在材料力学中,我们要着重研究这种外力和变形之间的关系。大多数变形固体具有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但在外力除去后又能立刻恢复其原有形状和尺寸大小的特性,我们把变形固体的这种基本性质称为弹性..,把具有这种弹性性质的变形固体称为完全弹性体.....。若变形固体的变形在外力除去后只能恢复其中一部分,这样的固体称为部.分弹性体....。部分弹性体的变形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随着外力除去

框架理论.

在传播学界,许多学者认为“框架”并不是一个发育完全的理论范式(Scheufele,1997),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相当模糊的、充满矛盾的概念,在新世纪以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框架理论起源于两方面的研究:首先是社会学方面,Heider的归因理论和Goffman的框架分析认为,世界纷繁复杂,个体为了洞悉事物的因果关系,往往采用“主体框架”来认知世界。用Goffman(1974)的话来说,框架作为一种认知的结构,帮助个体去“定位、感知、确定和命名”周遭的环境和信息。另一个方面是认知心理学,Sherif的参照框架理论和Kahneman、Tversky的预期理论认为,个体的判断和认知是在一个参考框架下进行的,而框架则是一套控制感性认识、逻辑评价或社会行为的标准、信仰或预期。这两种起源的区别在于,后者认为框架是“心灵的内在结构”,而前者则认为框架是“建构话语所使用的策略”(Pan & Kosicki,1993)。 框架理论与传播学结合起来,强调框架就是选择事实的某些方面,使被选择的部分在传播文本(电视节目、新闻报道等)中更为显著(Entman,1993)。也就是说,框架按照某种特定的规范和惯例,简化纷繁复杂的社会事实,有选择地迅速将其整合到新闻报道中,这个框架隐含在采写、编辑、组织等过程——当然,这是从新闻工作者的角度来说,实际上,框架理论所涉及的领域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就是刚才提到的新闻生产角度,研究媒体框架如何被建构;其次是从媒体内容的角度来考察媒体框架是什么;最后是从效果研究的角度来分析受众如何接受和处理信息,即受众框架(陈阳,2007)。如何和框架理论的两个起源联系起来,我们不难看出,前两个角度(新闻生产角度和媒体内容角度)是与社会学联系起来的,该方面研究往往站在一个批判的立场,比较典型的就是讨论新闻生产与权力的关系、媒体内容与社会偏见的关系;而效果研究的角度则与心理学结合,则往往处于相对保守的立场,关注的是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基于研究选题的需要,我们把关注点放在媒体内容这个方面,也就是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对新闻文本的研究。框架是新闻报道的“中心思想,为新闻事件赋予意义”(Gamson,1987)。正如前面提到的,框架就是对新闻事件的选择、强调或排除,是某些信息在新闻文本中更加突出,从而影响受众对世界的感知,乃至态度。建构框架常采用的方法包括选择和重组——选择就是一种“边界”,就像李普曼所说,新闻就像是探照灯射出的光束,光束之外的社会事实就像没有发生过一样。框架确定了某种边界,边界之内的事实被强调,边界之外的事实则被“无视”。重组是建构框架另一种方法,它通过从新排列新闻素材的报道顺序并赋予新的含义,从而形成一套解释社会现象的内在结构或角度。但无论是采用选择还是重组,框架都是通过符号和修辞而建立起来的。因而,我们的研究对象就是这些在新闻文本中构成特定框架的符号和修辞。 McCombs等人(1997)认为,框架理论与议程设置理论关系密切,是“议程设置的第二个层面”。该看法正确与否并不在本文讨论的范围之内,但他们提出来的frame building和frame setting两个概念得到了其他学者的广泛认同。用这两个概念,结合Entman(1993)提出的四种框架类型①Problem definition②Causal interpretat ion③Moral uation④Treatment recommendation, Zhou & Moy(2007建立了一个适用于对新闻报道进行内容分析(关于“宝马案”的新闻报道和网络民意的内容分析研究)的模型: 这个模型对于我们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当然还必须根据选题的需要进行修改。从框架类型的方面来说,有学者在对美国和欧洲的新闻报道进行分析后提出了五种新闻框架类型(Semetko & Valkenburg,2000)——①Conflict frame②Human interest frame③Economic consequences frame④Morality frame⑤Responsibility frame。结合上述模型和这个五种新闻框架类型,根据将要进行的、具体对新闻文本的内容分析,建立一种适用于该研究的模型,是我们下一步的讨论、工作的方向和目标 参考文献 1. Goffman, E. (1974. Frame analysis: An essay on the organization of experience. 2. Pan, Z., & Kosicki, G. M. (199 3. Framing analysis: An approach to news discourse.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3. Scheufele, D. A. (1999. Framing as a theory of media effects.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 Entman, R. M. (1993. Framing: Toward clarification of a fractured paradigm.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材料科学在计算机中的应用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SHENYANG AEROSPACE UNIVERSITY 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 专业:金属材料工程 姓名:张博 班级:84110101 学号:2008041101026

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摘要介绍计算机技术在材料科学研究中应用领域。在材料科学研究领域中的具体应用。借助于计算机可推动材料研究、开发与应用。计算机的具体应用。关键词计算机技术材料科学应用 材料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是制备新材料和测定其结构和性能的直接手段。而由于计算机技术、计算理论的迅速发展,许多更加复杂、大型的计算成为可能,使得在材料研究领域.采用计算方法来研究材料的结构和性能,并指导实验研究成为一种新的研究方向。计算机模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包括材料液态成形、塑性成形、连接成形、高分子材料成形、粉末冶金成形、复合材料成形等各种材料成形工艺领域。计算机模拟技术在材料成形加工中的应用,使材料成形工艺从定性描述走向定量预测,为材料的加工及新工艺的研制提供理论基础和优选方案,从传统的经验试错法,推进到以知识为基础的计算试验辅助阶段,对于实现批量小、质量高、成本低、交货期短、生产柔性、环境友好的未来制造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计算机模拟是未来材料成形制备工艺的必由之路,其发展趋势是多尺度模拟及集成。

一.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领域 1 计算机用于新材料的设计 材料设计是指通过理论与计算预报新材料的组分、结构与性能,或者通过理论与设计来“订做”具有特定性能的新材料,按生产要求设计最佳的制备和加工方法。材料设计按照设计对象和所涉及的空问尺寸可分为电子层次、原子/分子层次的微观结构设计和显微结构层次材料的结构设计。材料设计主要是利用人工智能、模式识别、计算机模拟、知识库和数据库等技术,将物理、化学理论和大批杂乱的实验资料沟通起来,用归纳和演绎相结合的方式对新材料的研制作出决策,为材料设计的实施提供行之有效的技术和方法。 2 材料科学研究中的计算机模拟 利用计算机对真实系统模拟实验、提供模拟结果,指导新材料研究,是材料设计的有效方法之一。材料设计中的计算机模拟对象遍及从材料研制到使用的过程,包括合成、结构、性能制备和使用等。计算机模拟是一种根据实际体系在计算机上进行的模拟实验。通过将模拟结果与实际体系的实验数据进行比较,可以检验模型的准确性,也可以检验出模型导出的解析理论所作的简化近似是否成功,还可为现实模型和实验室中无法实现的探索模型做详细的预测并提供方法。 3 材料与工艺过程的优化及自动控制 材料加工技术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控制技术的飞速发展,微机和可编程控制器(PLC)在材料加工过程中的应用正体现了这种发展和趋势。在材料加工过程中利用计算机技术不仅能减轻劳动强度,更能改善产品的质量和精度,提高产量。用计算机可以对材料加工工艺过程进行优化控制。例如在计算机对工艺过程的数学模型进行模拟的基础上,可以用计算机对渗碳渗氮全过程进行控制。在材料的制备中,可以对过程进行精确的控制,例如材料表面处理(热处理)中的炉温控制等。计算机技术和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相结合,使工艺设备、检测手段的准确性和精确度等大大提高。控制技术也由最初的简单顺序控制发展到数学模型在线控制和统计过程控制,由分散的个别控制发展到计算机综合管理与控制,控制水平提高,可靠性得到充分保证。 4 计算机用于数据和图像处理 材料科学研究在实验中可以获得大量的实验数据,借助计算机的存储设备,可以大量保存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计算、绘图,拟合分析)和快速查询等。材料的性能与其凝聚态结构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其研究手段之一就是光学显微镜和

滤波器组框架理论及其在图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滤波器组框架理论及其在图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摘要:传统滤波器组框架理论通常用来处理低维规则结构数据,如时间信号、空 间信号和时空信号等。随着现代科技高速发展,高维非规则化数据信息大量涌现, 如社交网络、能源网络、交通运输网络、神经元网络等。如何对高维图结构数据 进行处理成为一个备受关注且亟待解决的问题。借助代数图论和谱图理论,图信号 处理成为近年来兴起的研究方向,用来处理高维加权图上的信号。众多学者从各自 角度出发,将传统滤波器组框架理论推广到图滤波器组框架中,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关键词:滤波器组;框架理论;图信号;图滤波器 引言:滤波器组框架理论是应用数学、信号处理、图像处理和数字通信等领 域的重要问题之一,对滤波器组框架的分析和设计问题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科学意 义和应用前景。近年来,随着高维非规则化数据信息大量涌现,很多学者开始研究 图信号处理的滤波器组方法。因此对滤波器组框架理论及其在图信号处理中的应 用进行研究。 一、滤波器组框架理论 在各种框架中,实际应用最广泛的是由滤波器组实现的框架。有限维框架、离 散小波框架和离散Gabor框架都属于滤波器组框架。接下来介绍滤波器组基础知识、滤波器组框架理论及应用。 (一)滤波器组基础 滤波器组是一组有着共同输入或共同输出的带通滤波器。典型滤波器组的结 构如下图所示。其中左边部分为分析滤波器组,右边部分为综合滤波器组。分析滤 波器组有一个输入多个输出,其将输入信号分解成不同的子带信号,每个分析滤波 器Hi(z)有不同的频率特性,输入信号x(n)通过M个分析滤波器Hi(z)后,得到M个不 同的子带信号。信号在子带分解后,对每个通道Mi下采样,可降低信号的采样率。下采样后的子带信号可以被编码、处理或者传输。综合滤波器组具有多个输入一 个输出,其将处理后的子带信号通过带通滤波后再组合起来,重构原始信号。为保 证重构信号x?(n)与原信号x(n)具有相同的采样频率,在综合滤波器组前对各子带信 号Mi上采样(Upsampling)。也有论文将下采样称为抽取(Decimation),将上采样称 为内插(Interpolation),两者实际并无区别,本文统一称为下采样、上采样。 M通道滤波器组: 将每个通道的下采样因子Mi相同的滤波器组称为均匀滤波器组;将下采样因子不同的滤波器组称为非均匀滤波器组.将下采样因子和通道数相同的滤波器组称 为临界采样滤波器组;将下采样因子小于通道数的滤波器组称为过采样滤波器组。如果滤波器组由理想滤波器构成,没有混叠产生,则可以完全重构原始信号。由于 理想滤波器是不可实现的,为了消除混叠,需要选择合适的Hi(z)和Fi(z),使得 x?(n)=x(n?m),这样的滤波器组称为完全重构滤波器组。多采样率信号处理的核心 是信号采样率的转换和滤波器组。信号的上/下采样是多采样率信号处理的基本操作。多相(Polyphase)结构是滤波器组的一种基本表示方法。 (二)滤波器组框架 框架理论最先由Duffin等在研究非谐波Fourier序列时创立的,小波框架和Gabor框架是应用最广泛的两类框架。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与小波理论并行发展 的滤波器组分析和设计方法使得小波的物理实现成为现实,此后小波在信号处理、 数据压缩与编码等领域得到了飞速发展和巨大应用。目前滤波器组框架理论在采

探索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探索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探索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是四川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试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理论与实践皆有,本单元知识点较多,计划用两个课时来完成,第一课时主要内容包括:什么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了解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共享单车的应用,畅想大数据生活大讨论;第二课时在同学们有一定认知的基础上,学习信息技术的四大主要技术及其应用领域,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本课我准备以古今对比讲发展,实际生活实例讲应用,利用教师讲解、学生自主学习、分组讨论等多种形式感受信息技术在今天的应用,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为初一年级学生。学生在第一单元已经对信息与信息技术有了基本的了解,但对“信息技术及其发展与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介绍。很多学生会把信息技术等同于计算机技术,混淆概念,知识结构缺乏完整性。并且,信息技术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涵盖各个方面,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避免空洞的理论说教,应结合教材,多利用实例介绍信息技术,引导学生从各个维度上理解这个概念,激发他们的兴趣。以发展引出应用,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信息技术,了解信息技术为我们生活带来的改变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 (2)了解信息技术过去的发展 (4)了解信息技术今天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以古今信息技术的对比讲发展,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2)以实际生活中的实例讲应用,让学生分组合作,积极发言,然后由学生自己总结讲述,锻炼表达能力,实现知识共享,拓展知识面,丰富文化内涵, 提高协作能力; (3)通过课后小练习,鼓励学生联系实际,进行课外拓展学习同时又为后面章节做好准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兴趣,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的态度;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知识,的团结、协作、相互交流的学

信息技术的定义与发展

信息技术的定义与发展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涉及到各个领域,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信息技术还处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就是还有能够发展的空间,在这种情况下,了解信息技术的定义与发展,对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信息技术发展 1 信息技术的含义与发展 信息技术是目前在科学技术发展史上发展最为广泛和影响深远的技术,我们人类也在逐渐的进入到信息社会。 1.1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在信息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下的关于一切信息的产生、信息的传输、信息的发送、信息的接收等应用技术的总称。信息技术使我们人类对于了解自然世界的一种抽象或者数字化的表现形式。信息技术是一个看不见摸不到的抽象的东西,但是信息技术可以通过我们写在纸上或者在计算机上的数据信息表现出来,让我们通过这些数据来更详细的了解事物的具体信息。通过我们的的指令或者描述的概念来展现出的一种形式。信息技术包括信息的基础技术、

信息的处理技术和信息的应用技术、信息的安全技术等。 1.2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 (1)在我们人类最开始的时期,人类语言的产生就是信息产生的最开始时期。人类可以通过语言来进行信息的交流,来促进情感的表达,语言信息促进人类的思维能力不断的进行发展,人类通过语言信息提高了人类的认识和对自然的改造能力,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2)随着人类对生活不断的创造和自身思维能力的提高,就出现了在我们小学历史课本上所知道的象形文字和印刷术,文字和印刷术的发明使文字信息的发展加以迅速,推动了我们人类的发展和文明社会的进步; (3)人类发明的第一台电报机、发明的第一部电话、无线电将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利用,这些发明和应用让我们的生活彻底的向信息化社会发展。通过社会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的广泛传播,电视、广播、电报、传真和卫星、微波通信等技术的发明,快速的推动了我们人类趋于信息化社会的的发展; (4)电脑的发明使信息技术趋向多样化和综合化方向发展,人们的生活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也在不断的进行着变化; (5)六十年代末期美国引用电脑在军事方面取得了显著地成效,开发出了第一个军事目的的计算机网络系统,通

(完整版)泛函分析复习与总结,推荐文档

《泛函分析》复习与总结 (2014年6月26日星期四 10:20--- 11:50) 第一部分 空间及其性质 泛函分析的主要内容分为空间和算子两大部分. 空间包括泛函 分析所学过的各种抽象空间, 函数空间, 向量空间等, 也包括空间的 性质, 例如完备性, 紧性, 线性性质, 空间中集合的各种性质等等。 以下几点是对第一部分内容的归纳和总结。 一.空间 (1)距离空间 (集合+距离)!验证距离的三个条件:称为是距离空间,如果对于 (,)X ρ,,x y z X ∈(i) 【非负性】,并且当且仅当 (,)0x y ρ≥(,)0x y ρ=【正定性】; x y =(ii) 【对称性】; (,)(,)x y y x ρρ=(iii) 【三角不等式】。 (,)(,)(,)x y x y y z ρρρ≤+距离空间的典型代表:空间、空间、所有的赋范线性空间、 s S 所有的内积空间。 (2)赋范线性空间 (线性空间 + 范数) !验证范数的三个条件:称为是赋范线性空间,如果 (,||||)X ?是数域(或)上的线性空间,对于和 X K =?K =£a K ∈,成立 ,x y X ∈(i) 【非负性】,并且当且仅当【正定性】 ||||0x ≥||||0x =0x =; (ii) 【齐次性】; ||||||||||ax a x =?

(iii) 【三角不等式】。 ||||||||||||x y x y +≤+赋范线性空间的典型代表:空间()、空间(n ?1,2,3,n =L n £) 、空间()、空间(1,2,3,n =L p l 1p ≤≤∞([,])p L a b )、空间、空间、Banach 空间、所有的1p ≤≤∞[,]C a b [,]k C a b 内积空间(范数是由内积导出的范数)。 (3)内积空间 (线性空间 + 内积) !验证内积的四个条件:称为是内积空间,如果 (,(,))X ??是数域(或)上的线性空间,对于和 X K =?K =£a K ∈,成立 ,,x y z X ∈(i) 【非负性】,并且当且仅当【正 (,)0x x ≥(,)0x x =0x =定性】; (ii) 【第一变元可加性】; (,)(,)(,)x y z x z x z +=+(iii) 【第一变元齐次性】; (,)(,)ax z a x z =(iv) 【共轭对称性】。 (,)(,)x z z x =内积空间的典型代表:空间()、空间(n ?1,2,3,n =L n £) 、空间、空间。1,2,3,n =L 2l 2([,])L a b 注. 1) 从概念的外延来理解, 有如下的关系: {内积空间}{赋范线性空间}{距离空间}. ??2) 内积可导出范数, 范数可导出距离, 反之未必. 例如在赋范 线性空间中, 如果范数满足平行四边形公式, 则由范数可以定义内 积. 3) 在距离空间中,,当 0k x x ρ??→?0(,)0k x x ρ→; k →∞赋范线性空间中,,当;|||| 0k x x ???→?0||||0k x x -→k →∞

物理在材料中的应用

物理在材料中的应用 物理学的许多理论研究在实际生活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在材料在生活中应用极为广泛。物理特性的研究是材料发展的基础。材料按物理效应分类:压电材料,热电材料,铁电材料,光电材料,电光材料,声光材料,磁光材料,激光材料。材料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所以材料的研究尤为重要。下面我就以高温超导材料和纳米磁性材料为例简要介绍。 高温超导材料,具有高临界转变温度能在液氮温度(77 K)以上条件下工作的超导材料。超导体得天独厚的特性,使它可能在各种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但由于早期的超导体存在于液氦极低温度条件下,极大地限制了超导材料的应用。高温超导体在强电方面众多的潜在应用(如:磁体、电缆、限流器、电机等)都需要研究和开发高性能的新型材料。 液氮温度以上钇钡铜氧超导体的发现,使得普通的物理实验室具备了进行超导实验的条件。因此激发了科学家们对高温超导研究的热情。从1911年发现超导现象起,超导温度记录不断被刷新,1987年底,我国留美学者盛正直等首先发现了第一个不含稀土的铊钡铜氧高温超导体。1988 年初日本研制成临界温度达110K的铋锶钙铜氧超导体。1988年2月盛正直等又进一步发现了125K 铊钡钙铜氧超导体。几年以后(1993年)法国科学家发现了 135K 的汞钡钙铜氧超导体,而最新的记录是160K。相信有一天最适合的材料会找到的,为人类

发展无疑又是一个巨大的贡献。 纳米磁性材料,磁性是物质的基本属性,磁性材料是古老而用途十分广泛的功能材料,纳米磁性材料是20世纪70年代后逐步产生,发展,壮大而成为最富有生命力与宽广应用前景的新型磁性材料。纳米磁性材料可制成纳米磁性药物,隐身材料(隐身材料虽在很多方面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当前真正发挥作用的隐身材料大多使用在航空航天与军事有密切关系的部件上。对于上天的材料有一个要求是重量轻,在这方面纳米材料是有优势的,特别是由轻元素组成的纳米材料在航空隐身材料方面应用十分广泛),磁性液体:它是由超顺磁性的纳米微粒包覆了表面活性剂,然后弥漫在基液中而构成,纳米磁记录介质。尤其是纳米磁记录介质的应用前景无疑极为广大。磁盘记录密度突飞猛进,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应用了巨磁电阻效应读出磁头,而巨磁电阻效应是基于电子在磁性纳米结构中与自旋相关的输运特性。 从这些材料的发展应用历程来看,新事物的诞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需要一代一代的科学家们的研究,需要新技术支持来推动新材料的应用与普及。随着理论的研究的深入相信会有更多的新型材料被研究开发出来,并广泛应用与生活生产当中去,这必定会推动新的一轮理论研究与理论实践,材料科学的前景是无止境的! 材科一班李登辉

《应用泛函分析》前四章重点复习大纲

1 第1章预备知识 1.1集合的一般知识 1.1.1概念、集合的运算 上限集、上极限 下限集、下极限 1.1.2映射与逆映射 1.1.3可列集 可列集 集合的对等关系~(定义1.1)1.2实数集的基本结构 1.2.1建立实数的原则及实数的序关系 阿基米德有序域(定义1.4)1.2.2确界与确界原理 上确界sup E(定义1.5) 下确界inf E 确界原理(定理1.7) 1.2.3实数集的度量结构 数列极限与函数极限 单调有界原理 区间套定理 Bolzano-Weierstrass定理 Heine-Bore定理 Cauchy收敛准则 1.3函数列及函数项技术的收敛性1.3.1函数的连续性与一致连续 函数的一致连续性(定义1.10)1.3.2函数列和函数项级数的一致收敛 逐点收敛(定义1.11) 一致收敛(定义1.12) Weierstrass M-判别法(定理1.15)1.3.3一致收敛的性质 极限与积分可交换次序 1.4 Lebesgue积分 1.4.1一维点集的测度 开集、闭集 有界开集、闭集的测度m G m F 外测度内测度 可测集(定义1.16) 1.4.2可测函数 简单函数(定义1.18) 零测度集 按测度收敛 1.4.3 Lebesgue积分 有界可测集上的Lebesgue积分 Levi引理 Lebesgue控制收敛定理(性质1.9) R可积、L可积 1.4.4 Rn空间上的Lebesgue定理 1.5 空间 Lp空间(定义1.28) Holder不等式 Minkowski不等式(性质1.16)

2 第2章度量空间与赋范线性空间 2.1度量空间的基本概念 2.1.1距离空间 度量函数 度量空间(X,ρ) 2.1.2距离空间中点列的收敛性 点列一致收敛 按度量收敛 2.2度量空间中的开、闭集与连续映射 2.2.1度量空间中的开集、闭集 开球、闭球 内点、外点、边界点、聚点 开集、闭集 2.2.2度量空间上的连续映射 度量空间中的连续映射(定义2.7) 同胚映射 2.3度量空间中的可分性、完备性与列紧性 2.3.1度量空间的可分性 稠密子集(定义2.9) 可分性 2.3.2度量空间的完备性 度量空间中Cauchy列(定义2.11) 完备性 完备子空间 距离空间中的闭球套定理(定理2.9) 闭球套半径趋于零,则闭球的交为2.3.3度量空间的列紧性 列紧集、紧集(定义2.13) 全有界集 2.4 Banach压缩映射原理 压缩映像 不动点 Banach压缩映射原理(定理2.16)2.4.1应用 隐函数存在性定理(例2.31) 2.5 线性空间 2.5.1线性空间的定义 线性空间(定义2.17) 维数与基、直和 2.5.2线性算子与线性泛函 线性算子 线性泛函(定义2.18) 零空间ker(T)与值域空间R(T) 2.6 赋范线性空间 2.6.1赋范线性空间的定义及例子 赋范线性空间 Banach空间(定义2.20) 2.6.2赋范线性空间的性质 收敛性——一致收敛 绝对收敛 连续性与有界性 2.6.3有限维赋范线性空间 N维实赋范线性空间

高分子材料在各领域的应用与前景

200810230129 许莎莎08材化(一)班(材料合成与加工课程论文) 高分子材料在各领域的应用及前景 1高分子材料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高分子材料作为一种重要的材料, 经过约半个世纪的发展巳在各个工业领域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从高分子材料与国民经济、高技术和现代生活密切相关的角度说, 人类已进人了高分子时代。高分子材料工业不仅要为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衣食住行用等不断提供许多量大面广、日新月异的新产品和新材料又要为发展高技术提供更多更有效的高性能结构材料和功能性材料。鉴于此, 我国高分子材料应在进一步开发通用高分子材料品种、提高技术水平、扩大生产以满足市场需要的基础上重点发展五个方向:工程塑料,复合材料,液晶高分子材料,高分子分离材料,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近年来,随着电气、电子、信息、汽车、航空、航天、海洋开发等尖端技术领域的发展和为了适应这一发展的需要并健进其进?步的发展, 高分子材料在不断向高功能化高性能化转变方面日趋活跃,并取得了重大突破。 2 高分子材料各领域的应用 (1)高分子材料在机械工业中的应用 高分子材料在机械工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以塑代钢”、

“塑代铁”成为目前材料科学研究的热门和重点。这类研究拓宽了材料选用范围,使机械产品从传统的安全笨重、高消耗向安全轻便、耐用和经济转变。如聚氨酉旨弹性体,聚氨醋弹性体的耐磨性尤为突出, 在某些有机溶剂如煤油、砂浆混合液中, 其磨耗低于其它材料。聚氨醋弹性体可制成浮选机叶轮、盖板, 广泛使用在工况条件为磨粒磨损的浮选机械上。又如聚甲醛材料聚甲醛具有突出的耐磨性, 对金属的同比磨耗量比尼龙小, 用聚四氟乙烯、机油、二硫化钥、化学润滑等改性, 其摩擦系数和磨耗量更小, 由于其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耐磨性, 聚甲醛大量用于制造各种齿轮、轴承、凸轮、螺母、各种泵体以及导轨等机械设备的结构零部件。在汽车行业大量代替锌、铜、铝等有色金属, 还能取代铸铁和钢冲压件。 2 高分子材料在燃料电池中的应用 高分子电解质膜的厚度会对电池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 减薄膜的厚度可大幅度降低电池内阻, 获得大的功率输出。全氟磺酸质子交换 膜的大分子主链骨架结构有很好的机械强度和化学耐久性, 氟素化合物具有僧水特性, 水容易排出, 但是电池运转时保水率降低, 又要影响电解质膜的导电性, 所以要对反应气体进行增湿处理。高分子电解质膜的加湿技术, 保证了膜的优良导电性, 也带来电池尺寸变大增大左右、系统复杂化以及低温环境下水的管理等问题。PEFC的发展离不开新材料的发现及其在燃料电池中的应用, 今后随着高性能、低成木的高分子材料开发研究, 有希望促进实现商业应用, 成为

“框架”理论综述

“框架”理论综述 0916011班091601119号杜翔翔 学习完“框架”理论,对大众传播的效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框架”理论在传统的媒介议程与公众议程的相互影响之外,进一步探索媒介议程对事件属性和受众归因的影响。 从资料上看,“框架”的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兴起,它被有的学者称为“研究媒介与民意关系的新典范”。20多年来,“框架”理论被广泛引用,国内外分析和研究框架理论的文章也很多,呈现出一种开放式、多元的取向,但是国内全面介绍该理论的文献却并不多。 在这样一种情况之下,对“框架”理论做一系统的梳理,不仅包括“框架”理论的主要观点,更重要的是该理论合理存在的理论假设和前提,对于正确应用框架理论,同时弄清楚框架理论与议程设置、显化理论的区别和联系,显得十分重要。 从“框架”的定义看,分为“界限”和用以诠释社会现象的“架构”。而从“框架”理论的观点来看。威斯康星大学的Scheufele教授认为,框架分析既不是一个发育完全的理论范式,也不是一个连贯一致的研究方法。更准确地说,框架分析是话语分析领域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方法,尽管有时会出现部分的矛盾。也就是说,框架分析从属于话语分析的范畴。目前,我国国内的许多研究就是在此范畴内展开的。美国社会学家欧文·高夫曼。他在《框架分析》一书中,把学者们对“框架”理论的分析和研究进行了理论上的连结。他假定“人们对某一情景的定义是建立在与组织原则的协调一致上的,这种原则操纵着事件以及我们对这些事件的主观卷入。”在此前提下,高夫曼探讨人们建构某特定现实所遵循的规则,关注人们如何建构现实一隅,或“意义的一个特定范畴”。高夫曼指出,“框架”是元传播层面的资讯,是传者提供给受者应当如何理解符号的诠释规则。高夫曼的“架构分析”部分地建立在这种元理论的基础之上,他指出,人们的日常活动隐含或使用了特定的诠释框架,它在特定行动场景下意义自明,欲使原本混沌的情境变得具有某种意义 而“框架”效果理论并不绝对地认为,媒介“框架”与受众“框架”之间的关系是完全对应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起的“社会建构学派”主张的“协商性”媒介效果,包括两个主要观点。第一:认为大众媒介在建构社会现实方面有强大效果,第二,认为媒介效果在大众媒与受众的互动中受到了限制。 现在谈谈“框架”理论具体到新闻传播研究领域的应用上。根据契夫勒的观点,“框架”理论至少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框架”建构,二是“框架”设定,三是个人层面的“框架”效果,四是“作为受众的新闻记者”(研究受众框架对媒介框架的反作用)。潘忠党对新闻架构作了细致地分析,他认为,新闻架构分析是在高夫曼的象征互动视角和凯尼曼、特威尔斯基的预期理论视角的基础上,加上了公共生活的基本现实特征,关注的是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如何建构意义。他在总结了多位学者论述的基础上,提出新闻架构分析的基本理论观点包括了五个部分:1.意义在传播(或交往)的过程中得到建构;2.传播活动是使用表达载体的社会活动,构成一个社会的符号生产领域;3.但是,它发生在由物质生产构成的实体场域;4.因此受到规范该场域的公共利益原则以及政治与经济的逻辑之间的张力制约;5.位处特定历史、经济和政治坐标点的社会个体或团体达成其特定理解或意义所遵循的认知和话语的组织原则,就是他(她)们的“框架”。张

从框架理论看

从框架理论看《人民日报》对“三鹿奶粉事件”的报道 现代新闻媒介在发挥自身的功能时,不是以说教而是以报道、组织新闻的形式来实现的。正如李普曼指出:“到达读者手中时,每份报纸已经是一系列选择的产物。”[1]在我国,新闻媒介属于国营,它在当前的主要作用是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人民日报》作为中国第一大党报,为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人民日报》报道发生在2008 年的“三鹿奶粉事件”为研究对象,从框架理论角度,探讨从客观现实到媒介对“三鹿奶粉事件”所构建的媒介现实所呈现的效果和今后媒体面对重大突发事件时如何树立正确的新闻框架的原则。 1.“三鹿奶粉事件”客观现实 首先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三鹿奶粉事件”。 甘肃省委、省政府领导和各相关部门对“肾结石事件”也高度重视。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陆浩闻讯后立即作了批示:“立即采取措施,及时妥善处理”。9月11日,除甘肃省外,陕西、宁夏、湖南、湖北、山东、安徽、江西、江苏等地都有类似案例发生。9月15日,甘肃省政府新闻办召开了新闻发布会称,甘谷、临洮两名婴幼儿死亡,确认与三鹿奶粉有关。 “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举国震惊!它的影响之恶劣,涉及面之广,在食品安全历史上都是罕见。无数无辜的幼儿遭受病痛的折磨。而导致不幸之事发生的原因是纷繁复杂的:有市场监管的缺失;有道德的沦丧;也有利润的驱使等等。面对如此种种,媒体该如何报道从而达到既揭露批评事实又不因此而影响社会秩序(或者说引导受众)的目标呢?在笔者研究发现,《人民日报》是根据一定的新闻框架来框选事实,报道新闻的。 2.关于框架理论 “‘框架’原本是一个很平常的英文单词,1974年,社会学家高夫曼(Goffman)出版《框架分析》(Framing Analysis)一书,使得‘框架’作为一个理论概念而进入社会科学领域。”[2]高夫曼认为,人们在不知不觉中监控着社会环境以便根据周围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期望和行为。高夫曼提出框架概念本身是要阐述人们如何理解每天生活中发生的事件。但后来其他学者将这一概念引入了新闻学,指出就新闻报道而言,理解框架有助于揭示其中包含着的、加以强调的元素。新闻框架帮助记者按照现行主流论调来撰写报道同时塑造读者对事实的理解。 框架研究(framing research)自20世纪80 年代兴起,被有的学者称之为“研究媒介与民意关系的新典范”。迄今为止,研究框架理论的学者很多。

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教案

《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教案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2,学科:信息技术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 ①课前预习了解。 ②有条件的同学,上网查找有关课程资源。 二、教学课题 通过学习本课及运用“百度搜索”查询相关资料,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和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等内容。使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体验信息技术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列举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实例,体验信息技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让学生展示自己,体验成功,提高他们的信息展示的能力。同时通过接受他人的意见和对他人作品的评价,提高学生的欣赏和评价能力,同时逐步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的感情,以及团结、协作、相互交流的学习精神。 三、教材分析 教材选用广西教育出版社的桂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本课内容,主要讲述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和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等内容。使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体验信息技术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列举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实例,体验信息技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在学生学习活动过程中,需要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根据课文内容、个人经验以及利用互联网搜索有关资料,来进行知识的总结和归纳。教师需要铺设好思维阶梯,让学生主动地思考、学习。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①掌握利用搜索引擎查找有用信息;学会搜集和展示信息; ②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和信息技术的应用情况。 2、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运用互联网有目的地进行学习探究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的信息沟通能力和信息展示能力; ③培养学生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3、情感目标 ①体验信息技术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和获取信息的兴趣; ②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相互交流的学习精神; ③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的感情。

从框架理论看大众传媒对“女博士”的相关报道

从框架理论看大众传媒对“女博士”的相关报道-新闻学 从框架理论看大众传媒对“女博士”的相关报道 吴彤 【摘要】随着社会和信息时代的发展,“女博士”这个群体被推到了舆论的前沿,很多人对女博士存在着刻板印象。本文以框架理论为理论支点,采用内容分析方法,从新浪新闻中选取一定量的样本,对其报道性质、报道议题、报道强度进行了统计,在此基础之上,分析其统计结果和所反映的媒体报道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女博士新闻框架新闻报道 “大专生是小龙女,本科生是黄蓉,研究生是赵敏,博士生是李莫愁,博士后是灭绝师太,硕博连读更可怕——就是传说中的东方不败”,网络上的这句“名言”虽有调侃、讽刺意味,但是也点出了以“女博士”为代表的高学历女性在大众心目中的刻板印象。 “相看绝叹女博士,笔砚管弦成古丘”,女博士在古代本是对“才女”的美称,而现代的女博士反倒是越来越容易被“另眼相看”,成为一类较为“尴尬”的群体,即本来高学历女性因其文化水平、社会地位等因素应该是社会上的“强势群体”,是公众所尊重、向往的,但由于大众通过各种渠道所了解到的女博士普遍存在的性格缺陷、婚姻家庭问题等,“女博士”在大众眼里似乎成为了“弱势群体”,而大众心中的这种“女博士”与社会现实中的女博士相符吗?大众对于女博士的认知又源自什么?显然,大众对于女博士的认知有误,而这种认识多来源于媒体的相关报道,也就是说大众传媒在对“女博士”的相关报道中存在问题甚至偏见,影响了大众对于“女博士”的认识。本文将以“框架理论”为

理论依据,着重分析媒体在报道女博士中存在哪些问题以及对受众产生了什么影响。 一、关于框架理论 框架的概念源自贝特森,由考夫曼将这个概念引入文化社会学,后来再被引入到大众传播研究中,成为了定性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观点。当代框架研究学者加姆桑,在考夫曼的基础上进一步认为框架定义可分为两类,一类指界限,包含了取舍的意思,代表了取材的范围;另一类是架构——人们以此来解释外在世界。很多学者对于“框架理论”有着不同的理解,但都可归结为,新闻框架包含着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事实的建构,另一方面就是受众对于新闻所呈现“事实”的理解。 由此可见,新闻框架,直接影响着记者对于新闻的选择以及怎么呈现新闻,也关系着受众对于事实的理解。”框架理论和议程设置一样,虽然不能保证让受众怎样想,但是却可以在让受众想什么上产生效果”①,所以说,新闻框架在某种程度上也发挥着同议程设置相同的功能。新闻框架在具体的新闻工作中,主要表现为新闻工作者按照以往经验或某种惯例,从纷繁复杂的社会中选择某些事实作为报道议题,并且突出、放大其中的某些因素,而忽略其他因素,使受众形成某种习惯性认识。 二、研究设计 1、内容分析与样本选取 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即一种对于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的描述的研究方法,此方法广泛应用于传播学研究领域。通过抽样、统计以及分析,呈现媒体报道中关于“女博士”的新闻框架。

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

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正以其它技术从未有过的速度向前发展,并以其它任何一种技术从未有过的深度和广度介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从20年中期到现在,信息技术的发展让人类生活发生重大的变化,电话、电报、无线电通信、广播、电视、雷达、自动化系统、计算机、数据库系统、因特网等汇成了现代技术发展的核心与主流,他们的本质都是人类信息器官的延伸,都属于现代信息技术。具体可分为: 1、现代信息处理技术 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功能相当于人脑的思维功能, 是信息技术群的核心。从公元前中国人发明的算盘,到17 世纪初欧洲人发明的计算尺,在漫长的岁月里,信息处理主要是靠人脑的筹算并辅之以简单的计算工具。这种人工信息处理方式虽然十分简便,但在速度和准确性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缺陷。 2、现代信息表述技术 计算机技术出现以后,随之出现了与之相应的信息表述技术。计算机是一个自动化的信息加工工具, 其指令与被处理的数据都是采用二进制数字系统。计算机只能识别二进制数,因此处理的所有数、字母、符号等均要用二进制编码表示。3、现代信息传输技术 有这样一种说法:如果说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处理技术是社会的“大脑”,那么通信技术就是现代社会的“中枢神经系统”。这里提到的通信技术应当广义地理解为现代信息传输技术。现代信息存贮技术 可以预见, 在本世纪中叶之前, 现代信息技术仍将保持它在全球高技术中的先导地位, 在向着它的顶峰攀登的同时, 持续不断地影响和决定着其他科学技术领域, 包括生物和材料科学与技术的进程, 同时, 也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信 息革命方兴未艾我们正处于人类科学技术的更大变革的前夜, 信息化核心科学与技术的发展, 不仅值得科学家们高度关注, 更值得所有人类高度重视。如今,西方社会信息产业的发展仍然领先中国,并且差距还比较大,国外信息化发展有着许多亮点,如电子信息材料整体稳步向前, 环保节能材料领域发展令人瞩目……展望未来,现代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主要是(1)高速、大容量。速度越来越高、容量越来越大,无论是通信还是计算机发展都是如此。(2)综合化。包括业务综合以及网络综合。(3)数字化。一是便于大规模生产。过去生产一台模拟设备需要花很多时间,模拟电路每一个单独部分都需要进行单独设计单独调测。而数字设备是单元式的,设计非常简单,便于大规模生产,可大大降低成本。二是有利于综合。每一个模拟电路其电路物理特性区别都非常大,而数字电路由二进制电路组成,非常便于综合,要达到一个复杂的性能用模拟方式往往综合不起来。现在数字化发展非常迅速,各种说法也很多,如数字化世界、数字化地球等。而搞数字化最主要的优点就是便于大规模生产和便于综合这两大方面。(4)个人化。即可移动性和全球性。一个人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拥有同样的通信手段,可以利用同样的信息资源和信息加工处理的手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