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图案之美

第7课 图案之美
第7课 图案之美

图案之美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是“花的变化”一课的延续和发展。教材首先对装饰图案的历史和分类进行了简略的回顾和介绍,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装饰图案源远流长的历史。其次,学习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使学生了解装饰图案是一种程式化的艺术,具有很强的形式审美特性,这些特性诸如:对称、均衡、对比、律动等等;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图案的审美创造,就是按照一定的形式美的法则,通过一定的创意、设计、制作形成的创造性活动。最后,通过欣赏、讨论、体验、创作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图案的创意与设计美,并以此延伸至自己的生活,美化自己的生活,改善人与物、人与环境的关系,体会装饰图案所蕴含的文化。

一、教学路径

1. 欣赏——欣赏装饰图案的美,了解美化生活的意义。

发现装饰图案表现题材与内容的丰富性,赏析不同类型的图案。如:植物图案,人物图案,风景图案等。感受图案的不同风格,如:传统风格,民间风格,现代风格等等。

2. 学习——学习图案形式美法则,认知对称、均衡、对比、律动等特征,学会运用图案的形式表现特性进行设计。

3. 体验——运用现代的图形设计概念与方法,做1~2个图形练习。如对称的图形、对比的图形等,体验其过程。

4. 创作——依据装饰图案的形式法则,加以独特的创意,丰富的想象力,并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某一主题的设计创作。

二、课时建议

本课课时建议为一课时。

通过对装饰图案的历史、分类、形式法则的学习,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设定某一设计主题,进行装饰图案的设计和应用实践,并进行集体讨论、展示交流。

教学内容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装饰图案的历史和分类,学习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

技能目标:运用图案设计的方法和形式美法则,创意设计装饰图案。

情感目标:体验装饰图案独特的艺术美感,感受其人文精神和情感表达。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装饰图案的分类及形式美法则。

教学难点:如何有效地运用图案的形式美法则,形成独特的设计创意。

三、教学准备

装饰图案的优秀范例、植物花卉、动物、风景的图片,纸张、颜料、画笔、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内容要点

1. 装饰图案的历史

装饰图案是人类最早的艺术行为之一,从原始社会的彩陶,奴隶社会的玉器、青铜器;封建社会的陶瓷器、金银器、漆器、丝绸、雕刻、家具、建筑等等,都能找到大量的装饰图案。人类通过装饰图案来美化生活,表达情感和寄托希望。因此,装饰图案不仅促进了人类文化的发生,而且也促进了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

2. 装饰图案的分类

按照图案表现的内容、题材可分为:动植物图案、人物图案、风景图案;按照表现形式可分为:传统图案、民间图案、现代图案。

3. 图案的形式美法则

(1)对称与均衡

对称是图案的基本形式之一。对称,是图案形态左右或上下完全相同的平衡关系,这种关系如同照镜子或水面的倒影。

均衡是图案形态左右或上下之间一种视觉上的平衡关系,它既可以使画面丰富,又可以破除对称的单调,而较为活泼。

(2)对比与和谐

图案中的对比因素很多,如色彩对比、形态对比、大小对比、虚实对比、动静对比等等。对比是图案造型的基本条件之一,也是重要的构成形式。

和谐是在对比基础上的统一调和关系,是构成图案形式美的重要因素,也是形成图案美感的最终要求。

(3)节奏与律动

节奏是指有规律的重复,包括完全重复和渐变重复,它使图案产生秩序美感。

律动是指有规律的运动,如:有规律的重复、渐变重复能使图案呈现出律动的感觉。

(4)装饰图案的文化内涵

传统图案、民间图案具有丰富的象征含义和强烈的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图案具有象征吉祥的文化特色,如象征幸福、美满、健康、长寿、丰收等。现代图案,表现时代特色和现代文化精神,如对运动、速度、科技、流行、时尚的表现。

(5)装饰图案与生活的关系

图案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装饰图案是一种理想化的视觉表现,它可以根据装饰的目的和人们情感的需要对物象进行自由地变化,包括改变物象的形态、色彩、关系、功能等。装饰图案作为一种实用性美术和现代设计,存在于我们生活的衣、食、住、行方方面面。

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探索与发现

1. 导入:课前学生收集各种装饰图案的实物或图片,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堂上展示并进行介绍与交流。

2. 思考:从所收集的图案中探索装饰图案的作用与意义。

二、实践与讨论

1. 尝试存疑

以各自喜欢的内容为题材,初步尝试设计一幅装饰图案作品,并思考遇到了哪些问题与困难?

2. 运用“创新法”尝试发现:

(1)与众不同的新意

(2)具有表现力的画面

(3)是否有效运用了形式法则

(4)平淡的画面,可以有哪些突破

3. 讨论释疑,突破难点

从实践中引发讨论:图案设计的重要问题是“统一与变化”。

先尝试掌握“对称”与“对比”的形式。继而通过听音乐的方式,体会节奏的存在,并将这种节奏转化为视觉的形式。如有规律的重复形态、渐变的形态所具有的节奏感,发现节奏与律动美。

三、构思与创作

选择某一内容为题材,运用不同的形式美的法则进行创意,小组讨论完善构思并动手创作。

教师巡回辅导,可播放有节奏感的背景音乐。

四、展示与评价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集体展示,并分析评价。

五、课后拓展

在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中寻找装饰图案如何被运用,观察我们身边的物品,并从形式美的角度审视其设计方法。

教学评价建议

装饰图案的形式法则知识是本课程的基础内容,在对真实植物和动物了解的

基础上进行大胆设计,完成一幅有主题的图案作品。通过对图案的认知和再创造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关注作业主题的多样性和展示的独特性,并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全面评价。

参考案例1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装饰图案发展的历史、分类,感受装饰图案的美,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2. 初步认识图案的形式美感,并能够运用基本的形式法则进行图案设计。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图案形式美法则,了解图案的历史和分类,体验图案美。

教学难点:有效运用图案的形式美法则进行图案设计。

三、教学准备

图案的绘制材料与工具、音乐、实物、图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1. 探索与发现

展示各自课前收集的有装饰图案的图片或实物并交流讨论问题:

(1)你觉得最吸引你的是哪一件,为什么?

(2)这些物品中的装饰图案都是以什么内容进行装饰的?

装饰图案可以以植物、人物、风景为题材;图案的表现风格可以是传统的、民间的或现代的。

(3)这些图案的形式符合哪一种形式法则?

2. 尝试存疑

要把生活中的具象元素变成装饰图案时,需要通过一定的设计创意、构思和一定的设计技巧;除了要表达的内容之外,还需要具有独特的形式,形成特定的形式美感。请选择一主题进行大胆尝试,并思考遇到的困难。

集体讨论、提问:

在尝试中,要想设计一幅富有装饰趣味的图案,我们遇到的问题是什么?

问题一:选择什么题材来创作?

问题二:怎样使画面产生美感?

问题三:怎样处理画面才能既不呆板,也不凌乱;既具有丰富性也能够统一和谐?

3. 讨论解惑

通过对图片的欣赏分析,设计图案必须依照某种基本的形式,并按照美的法则来构成形式的美感,如:对称与均衡、对比与和谐、节奏与律动。

(1)分组讨论并介绍各自对三组法则的理解。

(2)以某一作品为例,师生共同分析体会什么是“对称与均衡”、“对比与和谐”;听音乐体会节奏,运用通感,感受图案中重复或渐变所产生的节奏与律动的美感。

节奏是指有规律的重复,包括完全重复和渐变重复,产生秩序美感。

律动是指有规律的运动,如有规律的重复与渐变。

4. 构思创作

选择鸟、鱼、花卉或树木为主题,进行创意,设计完成一幅有主题的装饰图案。如:“花好月圆”、“年年有余”、“春华秋实”等等。

5. 作品发布会

全班作品集体展示在黑板上,拼成这一主题的大作品。互相欣赏并讨论评价。

6. 课后拓展

思考形式美在其他领域中的表现,用装饰艺术的眼光发现生活中的美,动手实践,美化自己的生活。

参考案例2

一、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认识图案艺术中的形式美是表达审美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

认知目标:了解装饰图案的历史和分类,学习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

技能目标:体验装饰图案的艺术美感,了解图案创意设计的基本规律。

创造目标:学会用创造的方法,感受中国文化的悠久与博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装饰图案的分类及形式美法则的运用

教学难点:如何有效的运用图案的形式美法则

三、教学准备

(教师)各类装饰图案的图片;植物、花卉、动物的图片;用彩纸印出各种鱼的形状;圆形、方形、三角形、椭圆形、长方形的大彩色作业底纸。

(学生)准备一套色彩工具(蜡笔或水彩或水粉);一支黑色勾线笔、剪刀、胶水等。

四、教学过程:

(一)感受形式中的美

1. 导入

(1)对称

教师:老师想给你们看几张装饰图案,你能找出它们的共性么?引出形式美法则中的“对称美”的概念。

(2)均衡

(教师在实物投影仪上拼出一张对称的花卉图案)

(请同学们思考)你能不能把对称的图案稍加改动,让它变得不是完全对称,但又看上去很平衡呢?

(请学生把实物投影仪上对称的花卉图案改成均衡)引出形式美法则中的“均衡美”的概念。

提问:对称与均衡分别给你什么不同的美感(安静、稳定的与活泼动感的)?

对称与均衡,都是一种视觉形式,它们表现了自然的基本形式规律,具有一定的美感,是形式美的法则之一。

图案的美还有很多形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图案之美》。

(板书)导入课题

2. 实践与讨论

(1)欣赏传统图案和民间图案

图案是最为古老和广泛的文化存在,伴随着人类文化的历史发展。老师给你们看一些中国的传统图案和民间图案,看看这些图案里有什么美好的寓意?(一边欣赏图片,一边出示一些中国古代和民间图案中的文化符号,并贴在黑板上)。

这是我国原始社会的彩陶,上面一个罐的纹饰像花朵,它采用了二方连续的

排列方法,围绕在陶罐四周,形成独特的彩陶纹样。

下面一个壶身上的纹饰像什么?对!像鱼网。我们把这种纹饰叫“网纹”,这是古人在陶器上记录了用网捕鱼的生活。

(把纹饰草图贴在黑板上)

这是敦煌石窟顶上的藻井图案,可以看出,它无论上下左右都是对称的。图案的中间是什么?(学生)莲花!对莲花是佛教里经常用到的纹样,莲花出污泥而不染,非常圣洁,象征佛与菩萨超脱红尘,四大皆空;入冬,莲花败落,但根茎不死,来年又生发,象征不断轮回。(把纹饰草图贴在黑板上)这是什么?古代官服前面的刺绣补子。绣着飞禽的是文官的,我们可以看到在这只飞鸟上面有什么?蝙蝠?它代表了什么?福气。在飞鸟的下方有什么?水纹。绣着走兽的是武官的,我们依然能找到蝙蝠的图案,在背景上和太阳在一起的是云纹。(把纹饰草图贴在黑板上)蝙蝠、飞禽、走兽、水、云这些不相关联的东西融合在一个图案里,图案的魅力就在于它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这是两幅民间剪纸作品,两只喜鹊代表了什么?牛的身上装饰了什么图案?这些也是民间剪纸中常用的装饰纹样,月牙纹和锯齿纹。(把纹饰草图贴在黑板上)

小结:

生活中的万事万物(风景、动物、植物、人物)都可以成为我们创作的源泉。

(2)图案还和音乐有着紧密的联系,给学生听一段音乐(PPT播放音乐),你会怎么表达这些节奏呢?可以用从小到大的圆来表示。

小结:

这种重复表现出一种音乐的旋律感和运动感,我们把它称为韵律。

形式美法则:节奏与韵律

展示听了这段音乐之后用一些点线面重复组合的作品

(3)小练习

每个学生在鱼形的纸上用黑色勾线笔进行装饰,要求充分运用节奏与韵律。(建议学生适当考虑贴在黑板上的文化符号)

作业赏析(欣赏2-3名学生的作品,找出其中的节奏和韵律,教师分析)(4)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现代图案和卡通图案,看看他们是怎么表现节

奏和韵律的?

图例之一:现代图案

图例之二:电脑图案

图例之三:卡通图案

总结:

对称与均衡、对比与和谐、节奏与韵律都是形式美的基本法则,在一幅具体是图案作品中,它们往往会综合呈现。

(二)构思创作

以鱼为基本元素,把小练习的作业通过剪贴绘画的形式进行创意。分组合作设计完成一幅关于鱼的装饰图案,分别完成在各种形状的纸上。

要求:合理运用形式美法则中的对称与均衡、对比与和谐、节奏与韵律。

(三)作品发布会

全班作品分组展示。互相欣赏讨论评价。体验成功感。

(四)课后拓展

图案在不同领域中应用,小到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大到我们生存的空间,图案已经无处不在,图案用它独特的美装点着我们的生活,有了图案的陪伴,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起来,它表达了人们的审美追求和吉祥的愿望。调查、收集生活中有意义的图案,如:花开富贵、春华秋实、岁寒三友等等。

相关链接

古蜀国的太阳鸟纹饰

金沙遗址出土了一件震惊中外的文物——太阳神鸟金箔。太阳神鸟呈圆形、

极薄、镂空,分内外两层,内层为十二条旋转的齿状光芒,外层是四只逆时针飞行的太阳鸟。四只三脚神鸟,引颈伸腿,在外沿逆向展翅飞翔,似象牙似漩涡,像云朵像光芒,如同一幅剪纸图案般对称和谐。这是中国文化遗产的标志,但设计者却是数千年前的古蜀人。

2005年,“太阳神鸟”金饰正式成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

《图案之美》教案

苏少版美术七年级上册第7课《图案之美》 滕州市木石中心中学 陈晓梅 课题《图案之美》 作者陈晓梅滕州市木石中心中学 一、教材分析: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是第六课《花的变化》一课的延续和发展。教材首先对“装饰图案”的历史和分类进行了简略的回顾和 介绍,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装饰图案”源远流长的历史。其次,学习“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使学生了解“装饰图案”是一种程式化的 艺术,具有很强的形式审美特性,这些特性诸如:对称、均衡、对比、律动等等;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图案的审美创造,就是按照一定的形式 美的法则,通过一定的创意、设计、制作形成的创造性活动。最后,通过欣赏、讨论、体验、创作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图案的创意与设计美, 并以此延伸至自己的生活,美化自己的生活,改善人与物、人与环境的关系,体会装饰图案所蕴含的文化。 二、教学领域:设计·应用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装饰图案的历史和分类,学习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 2.技能目标:体验装饰图案的艺术美感,了解图案创意设计的基本规律。 3.创造目标:学会用创造的方法,感受中国文化的悠久与博大。 4. 情感目标:认识图案艺术中的形式美是表达审美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装饰图案的分类及形式美法则的运用。 教学难点:如何有效的运用图案的形式美法则。 五、教学准备:装饰图案范例、纸张、画笔颜料、多媒体课件。 六、课时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导阶段一.初步感受图案美 1.导入 师:同学们,我提问大家一个问题?在你们身边有哪些你认为是很漂亮的装饰图 片? 生:有的展示水杯上的美羊羊图案、有的展示文具盒上的风景图案、衣服上的字母图案,还有的女学生展示头饰上的向日葵图案...... 师:今天我们就来共同了解有关的装饰图案——《图案之美》 (板书)导入课题 2. 实践与讨论学生积极展示、纷 纷大胆发言。 利用学生展示自己身边的装 饰图案导入,让学生初步感受 图案就在我们的生活里。

初中美术教案书法的点画之美

书法的点画之美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第一课时通过欣赏、比较、分析等方式让学生着重感受汉字书法的点画特点及美感,第二课时学生以实践为主,重点尝试体验对汉字书法点画的认识。 从汉字的不同历史阶段的形态入手,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以甲骨文的空中临写激发学习兴趣。继而了解汉字点画的发展变化,重点分析两到三种字体的笔画。深入感受点画之美。本课不是对书法笔画技法的讲解,是通过汉字书法点画与自然生活艺术之间的联系,感受书法点画的形态、质感、节奏之美。学生活动有所创新,运用不同形式、材质去简单体验书法点画,提升兴趣,开阔思维。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小学阶段就接触过书法艺术,有的孩子甚至在此方面专业学习了一段时间。但大部分学生对汉字的起源、发展知之甚少,不能从整体的角度去了解汉字书法。对汉字书法的点画仅局限于技法的练习,还没有深入感知书法点画的内在魅力以及书法点画与自然之间的联系。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汉字书法点画的发展变化及个别字体点画的独特之处。 2.自然生活艺术与汉字书法点画之间的联系。 3.体会汉字书法点画的形态、质感、节奏之美。

4.尝试不同形式、材质在书法点画中的运用。 过程与方法:欣赏感受、寻找发现、临摹对比、分析表达、肢体语言表现书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尊重汉字,体会汉字的生命感。 2.传承汉字书法,体会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剪辑《汉字五千年》《奥运开幕式第二篇章——文字》 提问:我们看到了什么 生答:各种不同的汉字、文字。 一个汉字就是一幅画,一个汉字就是一个故事,每一个汉字都能给我们带来无尽的遐想。今天就让我们一同领略汉字书法的神奇与美丽。 二、汉字的发展 创设情境,时空穿越,我们一同回到5000多年前,那个时候还没有文字,有的人为了记录一些事情、物品,就在绳子上打一些结,(上古结绳记事)后来,我们就开始思考是否可以用其他的方式去记录这些事情呢学生答:画 古人就像同学们一样,想要记录事情、表达意思,于是画了一张画,便有了文字。 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 学生欣赏十二生肖甲骨文字,用手指在空中把自己的属相写一写、画

七年级美术下册 第7课《书法的结构之美》教案1 湘美版.doc

第7课《书法的结构之美》 1教学目标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字型结构,并用形象的语言进行描述; 能够按照要求临写不同字体,并且能够表述自己的心得体会; 能够按照所学书法结构的知识自觉规范平时的书写方法。 2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部分有学过书法,会临写出漂亮的字,但不明白为何笔画要如此组合,部分学生对于书法是个盲区,通过本课学习使每位学生从理论上明白字体结构之美,学会欣赏,由于本节课主要讲述结构组合,为降低难度,提高课堂效率,运用勾线笔书写字体结构,使得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减少其对毛笔的畏难情绪,把主要精力放在结构的组合上,领略书法结构之美。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点画组合的主次、迎让、变幻等结构特点,欣赏体会书法家点画结构的变幻之美。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表现字体结构。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目标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端正平稳、均衡对称、疏密匀称”字型结构,并用形象的语言进行描述; 能够按照要求临写“端正平稳、均衡对称、疏密匀称”的例字,并且能够表述自己的心得体会。

4.1.2学时重点 感受对“篆、隶、楷”的临写过程,通过临写和交流获得认识,体会汉字字型结构规律,感受书法结构“端正平稳、均衡对称、疏密匀称”的美感。 4.1.3学时难点 书写对称字型对初一学生来说比较困难,难在书写过程中对字型的整体把握。 4.1.4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理解“端正平稳、均衡对称、疏密匀称”特征 出示错位字“里、中、人、臺”,通过学生诊断得出正确字形结构,引出结构美之一端正平稳之美。 师:这些字有什么问题,请你们当回医生诊断诊断。 出示竖笔写偏的“中”字,引出结构美之二对称均衡之美。 学生答。 师:对,竖笔放中间,两边均衡就好看,就像我们的脸,鼻子没在脸中间就难看了,就像我们小时候坐的翘翘板,两边力量相等才能玩的起来, 这是均衡之美。 师:在书法里边有一种字形完全对称,同学们知道吗?她的名字叫小篆,小篆里边有些字体左右对称,极具装饰性。屏幕出示 简单分析其笔画粗细特点,看看笔画有什么特点,笔画粗细一样吗? 学生:粗细一致, 师:起笔处与收笔处怎样? 学生:很圆润, 师:这叫藏头护尾,笔画细长但也是挺拔有力,所以小篆有“铁线篆”之称。(线条简洁圆润,匀细劲挺,婉转流畅,状如曲铁,藏头护尾)。

美术教案《图案之美》.doc

图案之美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是“花的变化”一课的延续和发展。教材首先对装饰图案的历史和分类进行了简略的回顾和介绍,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装饰图案源远流长的历史。其次,学习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使学生了解装饰图案是一种程式化的艺术,具有很强的形式审美特性,这些特性诸如:对称、均衡、对比、律动等等;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图案的审美创造,就是按照一定的形式美的法则,通过一定的创意、设计、制作形成的创造性活动。最后,通过欣赏、讨论、体验、创作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图案的创意与设计美,并以此延伸至自己的生活,美化自己的生活,改善人与物、人与环境的关系,体会装饰图案所蕴含的文化。 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基础的造型能力和表现能力,好奇心强,并且喜欢自己创作。班级中已初步形成合作交流,敢于探索与实践的良好学风,学生间相互合作,相互学习,相互评价的互动气氛较浓。,加之图案设计是最基础的造型能力,这既能锻炼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又能促使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思路 本课的设计思路是;欣赏——学习——体验.——创作。通过欣赏装饰图案的美,了解美化生活的意义。发现装饰图案表现题材与内容的丰富性,如:植物图案,人物图案,风景图案等。感受图案的不同风格,如:传统风格,民间风格,现代风格等等。通过学习图案形式美法则,认知对称、均衡、对比、律动等特征,学会运用图案的形式表现特性进行设计。运用现代的图形设计概念与方法,做1~2个图形练习。如对称的图形、对比的图形等,体验其过程。依据装饰图案的形式法则,加以独特的创意,丰富的想象力,并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某一主题的设计创作。 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第7课《书法的点画之美》教学设计

七年级下册第七课”书法的点画之美” 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一、教材分析 本课以“欣赏·评述”学习领域为主要学习内容,书法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书法凝聚了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审美意识,是中华传统艺术的根。 本课从汉字的不同历史阶段的形态入手,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以甲骨文的空中临写激发学习兴趣。继而了解汉字点画的发展变化,重点分析两到三种字体的笔画。深入感受点画之美。本课不是对书法笔画技法的讲解,是通过汉字书法点画与自然生活艺术之间的联系,感受书法点画的形态、质感、节奏之美。学生活动有所创新,运用不同形式、材质去简单体验书法点画,提升兴趣,开阔思维。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大多虽然没有接触过用毛笔写字,但是他们平时通过看电视或者看报纸对书法多多少少有点了解,也知道少数几个大书法家,也有的孩子也专业学习了一段时间。但是他们并没有系统的学习过汉字的起源、发展,不能从整体的角度去了解书法。对汉字书法的点画仅局限于技法的临摹,还没有深入感知书法点画的内在魅力以及书法点画与自然之间的联系。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够明确形象地描述不同书体的点画特征。 2、过程与方法:能够按照点画书写的要求临写不同的字体,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见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并能够按所学知识自觉规范平时的书写方法。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书法的常见形式,认识不同书体的点画特征。 难点:按照点画的书写要求临写不同字体。

五、课前准备 教具:多媒体毛笔宣纸墨汁毛毡 学具:毛笔宣纸墨汁毛毡字帖小刀橡皮橡皮泥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七、板书设计:

七年级美术下册第7课书法的结构之美教学设计

第7课书法的结构之美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书法结构六美知识分析字形结构,并用形象的语言进行描述。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欣赏、对比、示范感知书法结构六美。 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目标: 能够按照所学书法结构的知识自觉规范平时的书写方法。 2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对书法间架结构的特点不熟悉,部分学生对书法不感兴趣。 3重点难点 重点:书法结构六美。 难点:运用书法结构六美。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书法的结构之美 1、欣赏舞蹈:云门舞集《行草》片段 2、猜字:两位学生用舞蹈表现一个字,全班同学猜猜是什么字。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摆字:教师与一位学生分别摆“水”字 结论:两个“水”即相同又不同,相同的是笔画都一样,不同的是呈现出了不同的效果,为什么会呈现出不同的效果,是因为在笔画分布安排上有所不同,也就是两个字的结构不同,所以,一个字美不美,字的结构重不重要啊? (设计意图:使学生感受书法结构的重要性) 导入课题:今天就让我们一同领略书法的结构之美。 活动2【讲授】 一、端正平稳之美 1、欣赏滕王阁像不像一个字呢?“山”正如这个建筑给人一种端正平稳的感觉,端正平稳能给人产生安稳踏实的美感,这就是书法结构的第一美:端正平稳。 “人”与金字塔、“中”与体操运动员的图片,感知书法结构第一美:端正平稳 问:还有哪些字符合端正平稳呢? “十”“个”“千”“大‘”土”等,大家发现它们的共同点了吗? 独立结构的字尽量符合端正平稳。

二、迎让避就之美 独立结构的字要迎让避就,那左右结构的字又如何呢? 我们来看这两片拼图,一定要相互谦让才能完全吻合。 1、“谷欠”与“欲” 师出示剪纸字“谷”再出示“欠”,这两个字合二为一放在一起合适吗?这两个字要想合为一体出现的时候,就得像这两片拼图一样,像这样“欲”,“谷“的捺缩成横点以避让右部的“欠”,右部“欠”两撇插入左下,使左右结构合二为一,这就叫做迎让避就之美。 2、“女少”与“妙” 师出示剪纸字“女”,大家猜猜右边会是什么呢?“少” “女少”,妙不妙啊?到底妙不妙?妙不妙得看他们有没有迎让避就?没有 再出示“妙”,妙吧?“女”的横左伸右缩并上提,”女“的捺也缩短,为了避让右边的“少”,“少”的左点竖立以避让左部的“女”,“少”的长撇插入左下,他们面对面但互不触犯。 3、还有哪些字符合迎让避就之美呢?“額”、“锺”、“試” 同桌互相讨论任选一个字说一说它的迎让避就是如何实现的 4、这迎让避就在自然界中也有生动的体现(出示两只火烈鸟左迎右让的图片) 日常生活中,那我们同学之间家人之间呢?更应该迎让避就。 三、主次分明之美 独立结构的字要端正平稳,左右结构的字要迎让避就,那左中右结构的字又如何呢? 出示最左边的剪纸字“木”,最右边“寸”中间会是什么呢?贴大“又”成“木又寸” 找出问题,使学生感知主次分明之美。 (强调“树”不仅要主次分明,还得迎让避就。) 四、均衡对称之美 “暴”“無”整体结构与哪种动物相类似呢? 出示蝴蝶图片。无论笔画长短,弧度大小皆一一对称。 于此类似的字还有“登”“帝”等。 五、疏密匀称之美 “登”出示间距黄点提示,学生总结。 一个字有很多横或竖时,间距基本相等,疏密匀称。 六、形态变幻之美

图案之美教案课程

《图案之美》教学设计 郧西县店子镇初级中学王慧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是第六课《花的变化》一课的延续和发展。教材首先对“装饰图案”的历史和分类进行了简略的回顾和介绍,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装饰图案”源远流长的历史。其次,学习“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使学生了解“装饰图案”是一种程式化的艺术,具有很强的形式审美特性,这些特性诸如:对称、均衡、对比、律动等等;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图案的审美创造,就是按照一定的形式美的法则,通过一定的创意、设计、制作形成的创造性活动。最后,通过欣赏、讨论、体验、创作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图案的创意与设计美,并以此延伸至自己的生活,美化自己的生活,改善人与物、人与环境的关系,体会装饰图案所蕴含的文化。 教学目标 1.了解装饰图案的历史和分类,学习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 2.体验装饰图案的艺术美感,了解图案创意设计的基本规律。 3.学会用创造的方法,感受中国文化的悠久与博大,认识图案艺术中的形式美是表达审美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 教学重难点 重点:装饰图案的分类及形式美法则的运用。 难点:如何有效的运用图案的形式美法则。 教学准备 笔、纸张、画笔颜料等。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引导阶段 1.从身边的事物入手,说一说在你的身边有哪些你认为很漂亮的装饰图案。 生:有的展示水杯上美羊羊的图案、有的展示文具盒上的风景图案、衣服上的字母图案,还有的展示作业本上的几何图案,有的女学生展示头饰上的向日葵图案...... 2.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装饰图案的世界,了解图案之美。板书课题——《图案之美》 探究阶段 1.师:不仅现在的人们喜欢用图案装点生活,古时候的人类他们的生活中也出现了许许多多漂亮的图案,不信请看教材第30页。 2.小组交流,说说自己最喜欢的图案及喜欢的原因。(提示:从色彩、造型、内容、线条等分析)

湘版七年级美术教案上册第七课:书法的点画之美

第七课:书法的点画之美 时间:2012年12月3日总第14-15课时

二、篆、隶作品赏析。合 作 交 流 、 全 面 提 高 。 1、《峄山碑》为秦始皇东巡刻石之一,由李斯 所书,此碑后毁,由后人临写,重刻,现存于西 安碑林。 以“铁线”“玉箸”等比喻,帮助学生分析小篆 匀细而挺拔、简洁而圆润的线条特点。以“禁” “及”两字解释“藏头”“护尾”“向下垂引” “转笔”等术语。 2、《曹全碑》是东汉时期的碑刻,明万历初在 山西合阳出土,现存于西安碑林。 引导学生分析并初步领会《曹全碑》 1、学 生欣 赏各 阶段 汉字 的笔 画变 化。 2、学 生评 述。 感受 摄影 书法 的魅 力、 表他 自己 的真 实感 受。 25 三、临写体验。品 味 、 提 高 。 1、小组讨论:按照教材将“定”、“史”两字 的转折提按处标示出来。 2、用小篆和隶书两种字体对临“定”、“史” 两字,体会用笔的转折、连断、提按、藏露及线 条的粗细变化。 学生 临 写。 “实 战训 练” 15 四、讨论交流。合 作 、 交 流 、 提 高 。 1、小组内或小组间交流、讨论临写的体会。说 说自己在临写时是否注意了转折、连断、快慢、 提按、藏露及线条的粗细变化。 2、教师选学生优秀临写作业,指出优点和不足, 并小结学生的临写活动 1、交 流、 合 作。 3、展 示、 点 评、 补 充。 取长 补 短, 共同 提 高。 3第二课时 一、故事导入。品 味 王 羲 之 。 王羲之学习书法的故事 王羲之大约五六岁的时候,就拜卫夫人为老 师学习书法。他的书法进步很快,7岁的时候, 便以写字而在当地小有名气了,很得前辈的喜爱 和夸奖。 王羲之在11岁的时候,就读了大人才能读 懂的《笔说》。他按照《笔说》中所讲的方法, 天天起早摸黑地写呀,练呀,简直都入了迷。过 了一段时间,看看自己写的字,与以前写的比较, 果然有些变化。一天他的老师卫夫人看了后吃了 一惊,对人说:“这孩子一定是看到书法秘诀了, 我发现他近来的字,已达到成年人的水平了,照 学生 听、 思 考。 榜样 的力 量是 无穷 的! 拓展 到学 习。 20

书法的点画之美教案

书法的点画之美 (七年级上册第7课)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第一课时通过欣赏、比较、分析等方式让学生着重感受汉字书法的点画特点及美感,第二课时学生以实践为主,重点尝试体验对汉字书法点画的认识。 从汉字的不同历史阶段的形态入手,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以甲骨文的空中临写激发学习兴趣。继而了解汉字点画的发展变化,重点分析两到三种字体的笔画。深入感受点画之美。本课不是对书法笔画技法的讲解,是通过汉字书法点画与自然生活艺术之间的联系,感受书法点画的形态、质感、节奏之美。学生活动有所创新,运用不同形式、材质去简单体验书法点画,提升兴趣,开阔思维。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小学阶段就接触过书法艺术,有的孩子甚至在此方面专业学习了一段时间。但大部分学生对汉字的起源、发展知之甚少,不能从整体的角度去了解汉字书法。对汉字书法的点画仅局限于技法的练习,还没有深入感知书法点画的内在魅力以及书法点画与自然之间的联系。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汉字书法点画的发展变化及个别字体点画的独特之处。 2.自然生活艺术与汉字书法点画之间的联系。 3.体会汉字书法点画的形态、质感、节奏之美。 4.尝试不同形式、材质在书法点画中的运用。 过程与方法:欣赏感受、寻找发现、临摹对比、分析表达、肢体语言表现书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尊重汉字,体会汉字的生命感。 2.传承汉字书法,体会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剪辑《汉字五千年》《奥运开幕式第二篇章——文字》提问:我们看到了什么?生答:各种不同的汉字、文字。 一个汉字就是一幅画,一个汉字就是一个故事,每一个汉字都能给我们带来无尽的遐想。今天就让我们一同领略汉字书法的神奇与美丽。 二、汉字的发展 创设情境,时空穿越,我们一同回到5000多年前,那个时候还没有文字,有的人为了记录一些事情、物品,就在绳子上打一些结,(上古结绳记事)后来,我们就开始思考是否可以用其他的方式去记录这些事情呢? 学生答:画 古人就像同学们一样,想要记录事情、表达意思,于是画了一张画,便有了文字。 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 学生欣赏十二生肖甲骨文字,用手指在空中把自己的属相写一写、画一画。 汉字古老而优美,是形、音、意的合体,数千年来汉字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笔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学生欣赏各阶段汉字的笔画变化(背景音乐周杰伦《兰亭序》 汉字的发展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总体看,汉字的笔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由圆变方,由繁到简具体分析两种字体小篆楷书小篆:整体简洁、质朴、不做任何装饰,笔画粗细均匀、线条劲挺圆润,“铁线篆”“玉箸篆”起笔收笔都一样,直线与曲线的对比,曲线长短的对比,曲线弧度的对比,小篆独特

第7课书法的结构之美

说图解字——书法的结构之美》上课讲稿 在上课前我问同学们一个问题,你们在平时写作业的时候更关注字的点画还是字的结构?(提问) 有的同学说是点画,有的同学说是结构,到底哪个对呢?我觉得都对!其实结构就是点画之间搭配的方法。下面,我以抽奖的形式在每组随机抽取一位同学上来写一个字,了解一下同学们平时写字的习惯。(优化大师抽签) 面我用红笔来批改一下。(批改) 谁能告诉我老师为什么要在字的两旁画两道红杠杠?(提问)看来大家对这两根 红杠是有疑惑的,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进入说图解 字——书法的结构之美吧。(出示课题) 同学们刚才写的字跟这个图形,还有这个图形像不像?它们都有一个共同 的特点就是上下部分的宽度基本一样。要么缩手缩脚,要么手脚全开,这样的结构在书法上缺少变化和对比,所以不好看。下面,我们就来说图解字。 这是行书的百字,它的姿势是这样的吗? 这个人的肢体是可以随便移动位 置和改变角度的,对于这个百字,你们觉得可以动哪个部位?(动动双臂)谁愿意上来动一动?(学生操作) 所以,该出手时就出手,但,有一个问题来了,该出手多少合适呢?不急, 我们用四线格来解决这个问题。百字的顶部有一个长横,我们把它写最宽,占三格,下面的部分就要写窄,占一格。 再如,方字,中上部有长横。 再如,音字,中部有长横。 并非只有长横可以写最宽,如雪字,我们可以把上面的雨字头写最宽,占 三格,下面的部分写窄,占一格。 盖,再看这个字,现在该动哪里呢?谁来?(学生操作)变成一个标准的一字 马,我们也在四线格里写写这个字,字头写窄,占一 格,皿字底写宽,占三格。

再如,直字,底横写长,占三格。 再如,点字,四点底我们用一个点和一个横来概括。 全,谁来给这个人摆一个POS ,看看可以动哪里?(学生操作)伸展的双臂就像小鸟的翅膀,可以展翅飞翔。 看老师在四线格里怎么写这个字,当一个字的顶部有撇捺的时候,撇捺要 伸展开来,占三格,下面的王字收窄,占一格。 再如,茶字,字的中部有撇捺。 再如,寒字,宝盖头看起来很宽,但是写的时候我们要有意收窄,为的是 让撇捺伸展开来。 美,这是美字行书的写法。这个姿势谁来摆?(学生操作)两脚叉开,重心下 移,它告诉我们,当字底有撇捺的时候,我们也可以让 这个撇捺伸展出去,其余笔画收窄,我们学习一下行书美字的写法。 再如,文字,于是我们得到了四种有代表性的结构,你能发现这类字书写的秘诀吗?图1 、图2 的秘诀是:伸展长横(部首),收缩余笔。 图3 、图4 的秘诀是:伸展撇捺,收缩余笔。 秘诀归秘诀,还要懂得活用哦。如果一个字中既有长横又有撇捺,这时我

湘版七年级美术教案上册第七课:书法的点画之美

、提高。2、用小篆和隶书两种字体对临“定”、“史” 两字,体会用笔的转折、连断、提按、藏露及线 条的粗细变化。 写。练” 四、讨论交流。合 作 、 交 流 、 提 高 。 1、小组内或小组间交流、讨论临写的体会。说 说自己在临写时是否注意了转折、连断、快慢、 提按、藏露及线条的粗细变化。 2、教师选学生优秀临写作业,指出优点和不足, 并小结学生的临写活动 1、交 流、 合 作。 3、展 示、 点 评、 补 充。 取长 补 短, 共同 提 高。 3第二课时 一、故事导入。品 味 王 羲 之 。 王羲之学习书法的故事 王羲之大约五六岁的时候,就拜卫夫人为老 师学习书法。他的书法进步很快,7岁的时候, 便以写字而在当地小有名气了,很得前辈的喜爱 和夸奖。 王羲之在11岁的时候,就读了大人才能读 懂的《笔说》。他按照《笔说》中所讲的方法, 天天起早摸黑地写呀,练呀,简直都入了迷。过 了一段时间,看看自己写的字,与以前写的比较, 果然有些变化。一天他的老师卫夫人看了后吃了 一惊,对人说:“这孩子一定是看到书法秘诀了, 我发现他近来的字,已达到成年人的水平了,照 这样发展下去,这孩子将来在书法方面的成就一 定会淹没我的名声的。” 王羲之并没有因老师称赞而沾沾自喜,骄傲自 满,他临帖更用心、更刻苦了,甚至达到了废寝 忘食的地步。 有一次吃午饭,书童送来了他最爱吃的蒜泥 和馍馍,几次催他快吃,他仍然连头也不抬,像 没听见一样,专心致志地看帖、写字。饭都凉了, 书童没有办法,只好去请王羲之的母亲来劝他吃 饭。母亲来到书房,只见羲之手里正拿着一块沾 了墨汁的馍馍往嘴里送呢,弄得满嘴乌黑。原来 羲之在吃馍馍的时候,眼睛仍然看着字,脑子里 也在想这个字怎么写才好,结果错把墨汁当蒜泥 吃了。母亲看到这情景,憋不住放声笑了起来。 王羲之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呢!听到母亲的笑声 他还说:“今天的蒜泥可真香啊!”王羲之坚持 数十年如一日,勤学苦练,临帖不辍,练就了很 学生 听、 思 考。 榜样 的力 量是 无穷 的! 拓展 到学 习。 20

书法的结构之美 教案1

7.书法的结构之美教学设计 【目标确定的依据】 1.相关课程标准的陈述 “欣赏?评述”这一学习领域注重通过感受、欣赏、领悟、理解和表达等活动方式,内化知识,形成审美心理结构。 2.教材分析 本课《书法的结构之美》是湘美版七年级下册的第7课,是承接《书法的点画之美》而设计的教学内容;是以“欣赏?评述”为主,并结合“临写”于一体的综合课型,主要学习书法间架结构的法则和特点。教材用行行色色的自然万物和建筑结构等作比喻进行启发,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用生动的形象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书法形态。 3.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新生较多,书法基础不一,对书法的结构理解也不是很深;多数同学缺乏正确良好的书写习惯;因此,这节课从复习书法的点画之美入手,通过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认识建筑与书法有着一致的的结构规则,进一步学习感受汉字的结体法则,体会书法的结构之美(端正平稳、均衡对称、疏密匀称),结合例字的练习让学生深入理解感悟,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目标】 1.欣赏书法间架结构的法则和特点,初步认识书法的结构之美。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字形结构,按要求临写不同字体。 3.运用所学书法结构知识养成自觉规范书写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书法“端正平稳”“均衡对称”“疏密匀称”的结构之美。 难点:通过临写“小篆”,加强对字形的整体把握,自觉养成规范书写的良好习惯。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欣赏书法间架结构的法则和特点,初步认识书法的结构之美。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字形结构,按要求临写不同字体。 3.运用所学书法结构知识养成自觉规范书写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书法“端正平稳”“均衡对称”“疏密匀称”的结构之美。 难点:通过临写“小篆”,加强对字形的整体把握,自觉养成规范书写的良好习惯。 【评价任务】 1.通过多媒体课件和小组讨论对比分析学生对“端正平稳”“均衡对称”“疏密匀称”的认识,

最新湘美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书法的结构之美》教案3

《书法的结构之美》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木字旁和禾木旁的写法,结构的组成。 2、通过探究,引导学生了解书法的乐趣。 教学重点:如何在书写过程中表现木字旁禾木旁的特征。 教学难点:感受汉字的美。 设计理念: 本节课通过多媒体演示对本课所举汉字从笔画、结构进行多角度分析,让学生体会和感受汉字的美。教学过程中,采用引导学生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1、学习和研究单人旁和双人旁。 通过学习要单人旁和双人旁,熟悉笔画的写法和运用。 讨论并研究本课内容: (1)、同桌讨论:理解偏旁的字体和写法。重点探索“值、倍、佳、偷、彻、彼、律、徒”的写法规律。 (2)、共同讨论: 常见的单人旁和双人旁的笔病——撇画过平,过斜,竖画偏走,偏右。两撇雷同,第二撇偏右,两撇间间距过大。 2、学习和研究竖心旁、巾字底。 通过学习要竖心旁和巾字底,熟悉笔画的写法和运用。 讨论并研究本课内容。 (1)、理解偏旁的字体和写法。重点探索“恰、悄、惊、惯、常、市、帮”的写法规律。(2)、共同讨论: 常见的竖心旁和巾字底的笔病——左点过高,点与竖画间距过大,点法错误,竖画弯曲倾斜。中竖过长,左右间距不匀,横折钩过低。 3、学习和研究木字旁、禾木旁。 通过学习木字旁禾木旁,熟悉笔画的写法和运用。 讨论并研究本课内容

(1)、同桌讨论:理解偏旁的字体和写法。重点探索“材桂栋柜,稳租程稍”的写字规律。(2)、共同讨论: 常见的木旁和禾字旁的笔病——竖画偏左,点画过高,撇画下垂,横画偏低。竖画偏左,点画过高,撇画过垂。 4、学习和研究示字旁、衣字旁。 通过学习要示字旁和衣字旁,熟悉笔画的写法和运用。 (1)、同桌讨论: 理解偏旁的字体和写法。重点探索“神祖社礼,被补袍衬”的写法规律。 (2)、共同讨论: 常见的示字旁衣字旁笔病——上点偏左,竖画偏右,上点与横撇间距过大,撇画过垂,上点偏左,右侧两点过低,撇画过长、过弯。 书写练习: 第一轮练习,先示范后学生描红。 第二轮练习,评价第一轮作业,完成第二轮练习。 课堂小结: 本课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单人旁和双人旁的写法,并能熟悉字体的特点,表现出书法汉字之美。

苏少版七年级美术图案之美

图案之美 郧西县城关镇初级中学王友红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是第六课《花的变化》一课的延续和发展。教材首先对“装饰图案”的历史和分类进行了简略的回顾和介绍,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装饰图案”源远流长的历史。其次,学习“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使学生了解“装饰图案”是一种程式化的艺术,具有很强的形式审美特性,这些特性诸如:对称、均衡、对比、律动等等;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图案的审美创造,就是按照一定的形式美的法则,通过一定的创意、设计、制作形成的创造性活动。最后,通过欣赏、讨论、体验、创作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图案的创意与设计美,并以此在图案的表现中展现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装饰图案的历史和分类,学习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 2、技能目标:运用图案设计的方法和形式美法则,创意设计装饰图案。 3、情感目标:体验装饰图案独特的艺术美感,感受其人文精神和情感表达。 教学重难点 重点:装饰图案的分类及形式美法则的运用。 难点:如何有效的运用图案的形式美法则,进行创意设计。 教学准备 笔、纸张、画笔颜料,多媒体课件等。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从身边的事物入手,说一说在你的身边有哪些你认为很漂亮的装饰图案。 生互相交流讨论。 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装饰图案的世界,了解图案之美。课件出示课题——《图案之美》。 2、学生自学课本30——31页。 3、教师提问:什么是图案?(课件出示答案) 二、探究阶段 1、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些美丽的图案。在欣赏时我们要认真观察 ①,图案的内容有哪些? ②、这么多的图案,我们可以把它们分为几类?(欣赏课件各种图案) 2、小组讨论:(课件出示问题) ①、图案的内容有哪些?(学生发言,教师总结(多媒体课件) ②、图案可以分为几类?(学生发言,教师总结(多媒体课件) 3、提出问题:一幅好的图案能让被装饰品变得更美,让人赏心悦目,反之则会适得其反。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设计一幅好的图案呢?设计图案必须依照某种基本的形式,并按照美的法则来构成形式的美感,如:对称、平衡、对比与律动。对称、平衡、对比、律动等都是

图案之美 教材分析

图案之美教材分析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 是“花的变化”一课的延续和发展。教材首先对装饰图案的历史和分类进行了简略的回顾和介绍 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装饰图案源远流长的历史。其次 学习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 使学生了解装饰图案是一种程式化的艺术 具有很强的形式审美特性 这些特性诸如 对称、均衡、对比、律动等等 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图案的审美创造 就是按照一定的形式美的法则 通过一定的创意、设计、制作形成的创造性活动。最后 通过欣赏、讨论、体验、创作的过程 让学生感受图案的创意与设计美 并以此延伸至自己的生活 美化自己的生活 改善人与物、人与环境的关系 体会装饰图案所蕴含的文化。 一、教学路径 1. 欣赏——欣赏装饰图案的美 了解美化生活的意义。发现装饰图案表现题材与内容的丰富性 赏析不同类型的图案。如 植物图案 人物图案 风景图案等。感受图案的不同风格 如 传统风格 民间风格 现代风格等等。2. 学习——学习图案形式美法则 认知对称、均衡、对比、律动等特征 学会运用图案的形式表现特性进行设计。 3. 体验——运用现代的图形设计概念与方法 做1 2个图形练习。如对称的图形、对比的图形等 体验其过程。 4. 创作——依据装饰图案的形式法则 加以独特的创意 丰富的想象力 并运用多种方法 进行某一主题的设计创作。 二、课时建议本课课时建议为一课时。通过对装饰图案的历史、分类、形式法则的学习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设定某一设计主题 进行装饰图案的设计和应用实践 并进行集体讨论、展示交流 教学内容 一、教学目标认知目标 了解装饰图案的历史和分类 学习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技能目标 运用图案设计的方法和形式美法则 创意设计装饰图案。情感目标 体验装饰图案独特的艺术美感 感受其人文精神和情感表达。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了解装饰图案的分类及形式美法则。教学难点 如何有效地运用图案的形式美法则 形成独特的设计创意。三、教学准备装饰图案的优秀范例、植物花卉、动物、风景的图片 纸张、颜料、画笔、多媒体课件。四、教学内容要点 1. 装饰图案的历史装饰图案是人类最早的艺术行为之一 从原始社会的彩陶 奴隶社会的玉器、青铜器 封建社会的陶瓷器、金银器、漆器、丝绸、雕刻、家具、建筑等等 都能找到大量的装饰图案。人类通过装饰图案来美化生活 表达情感和寄托希望。因此 装饰图案不仅促进了人类文化的发生 而且也促进了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 2. 装饰图案的分类按照图案表现的内容、题材可分为 动植物图案、人物图案、风景图案 按照表现形式可分为 传统图案、民间图案、现代图案。3. 图案的形式美法则 1 对称与均衡对称是图案的基本形式之一。对称 是图案形态左右或上下完全相同的平衡关系 这种关系如同照镜子或水面的倒影。均衡是图案形态左右或上下之间一种视觉上的平衡关系 它既可以使画面丰富 又可以破除对称的单调 而较为活泼。 2 对比与和谐图案中的对比因素很多 如色彩对比、形态对比、大小对比、虚实对比、动静对比等等。对比是图案造型的基本条件之一 也是重要的构成形式。 和谐是在对比基础上的统一调和关系 是构成图案形式美的重要因素 也是形成图案美感的最终要求。 3 节奏与律动节奏是指有规律的重复 包括完全重复和渐变重复 它使图案产生秩序美感。律动是指有规律的运动 如 有规律的重复、渐变重复能使图案呈现出律动的感觉。 4 装饰图案的文化内涵传统图案、民间图案具有丰富的象征含义和强烈的民族特色 中国的传统图案具有象征吉祥的文化特色 如象征幸福、美满、健康、长寿、丰收等。现代图案 表现时代特色和现代文化精神 如对运动、速度、科技、流行、时尚的表现。 5 装饰图案与生活的关系图案源于生活 又为生活服务。装饰图案是一种理想化的视觉表现 它可以根据装饰的目的和人们情感的需要对物象进行自由地变化 包括改

【新版】湘教版七年级美术上册《书法的点画之美》教案【名校精品】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以任意修改,直接打印使用!) 《书法的点画之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传承汉字书法,体会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了解汉字书法点画的发展变化及个别字体点画的独特之处。 2、自然生活艺术与汉字书法点画之间的联系,体会汉字书法点画的形态、质感、节奏之美。 3、尝试不同形式、材质在书法点画中的运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不同书体你的点画特征。 难点:按照点画的书写要求临写不同字体。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欣赏篆、隶、楷、草名家经典作品,让学生感受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初步了解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相应的书体。 2、引导学生重点观察作品中的粗细、长短、浓淡、快慢等变化,以此认识不同书体的点画特征。 3、启发学生思考,并讨论本课的教学目标,了解、欣赏中国书法的线条之美。 二、篆、隶作品赏析 1、《峄山碑》为秦始皇东巡刻石之一,由李斯所书,此碑后毁,由后人临写,重刻,现存于西安碑林。 以“铁线”“玉箸”等比喻,帮助学生分析小篆匀细而挺拔、简洁而圆润的线条特点。以“禁”“及”两字解释“藏头”“护尾”“向下垂引”“转笔”等术语。 2、《曹全碑》是东汉时期的碑刻,明万历初在山西合阳出土,现存于西安碑林。 引导学生分析并初步领会《曹全碑》。 三、临写体验 1、小组讨论:按照教材将“定”、“史”两字的转折提按处标示出来。 2、用小篆和隶书两种字体对临“定”、“史”两字,体会用笔的转折、连断、

提按、藏露及线条的粗细变化。 四、讨论交流 1、小组内或小组间交流、讨论临写的体会。说说自己在临写时是否注意了转折、连断、快慢、提按、藏露及线条的粗细变化。 2、教师选学生优秀临写作业,指出优点和不足,并小结学生的临写活动。 五、碑帖赏析 《自叙帖》为唐代书法家怀素的狂草代表作。该贴的特点:笔势新奇迭出、不拘定则,线条如龙蛇飞动,点画如骤雨旋风。 六、教学拓展(线条之美、书画同源) 设问:“书画同源”的含义是什么? 中国画中的线条与中国书法的线条是信息相通的,它们都是通过柔软而富有弹性的毛笔来书写各种粗细、长短、质感、力度不同的线条来传神达意,来表现各自的精神内涵和丰富的艺术造型。 欣赏教师收集的吴昌硕中国画作品,感受中国画线条与中国书法线条的同根同源。

七年级上册美术《书法的点画之美》教案

七年级上册美术《书法的点画之美》教案 课题 7、书法的点画之美 教学内容 楷、隶、篆、草四书。 教学领域 造型·表现 课时 2课时 执教教师 赵成伟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尊重汉字,体会汉字的生命感。 2. 传承汉字书法,体会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汉字书法点画的发展变化及个别字体点画的独特之

处。 2. 自然生活艺术与汉字书法点画之间的联系。 3. 体会汉字书法点画的形态、质感、节奏之美。 4. 尝试不同形式、材质在书法点画中的运用。 过程与方法 欣赏感受、寻找发现、临摹对比、分析表达、肢体语言表现书法。 教学重点 认识不同书体你的点画特征。 教学难点 按照点画的书写要求临写不同字体。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合作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时间分配 第一课时 一、欣赏导入。

交流、启发。 1、欣赏篆、隶、楷、草名家经典作品,让学生感受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初步了解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相应的书体。 2、引导学生重点观察作品中的粗细、长短、浓淡、快慢等变化,以此认识不同书体的点画特征。 3、启发学生思考,并讨论本课的教学目标,了解、欣赏中国书法的线条之美。 独立思考问题。 回答。 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 2 二、篆、隶作品赏析。 合作交流、 全面提高。 1、《峄山碑》为秦始皇东巡刻石之一,由李斯所书,此碑后毁,由后人临写,重刻,现存于西安碑林。 以“铁线”“玉箸”等比喻,帮助学生分析小篆匀细而挺拔、简洁而圆润的线条特点。以“禁”“及”两字解释“藏头”“护尾”“向下垂引”“转笔”等术语。 2、《曹全碑》是东汉时期的碑刻,明万历初在山西合阳出土,现存于西安碑林。 引导学生分析并初步领会《曹全碑》

七年级上第7课《书法的点画之美》教学设计

湘版美术七年级下册第七课《书法的点画之美》教学设计 安师大附属萃文中学史蕊一、教材分析 本课以“欣赏·评述”学习领域为主要学习内容,书法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书法凝聚了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审美意识,是中华传统艺术的根。 本课从汉字的不同历史阶段的形态入手,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以甲骨文的空中临写激发学习兴趣。继而了解汉字点画的发展变化,重点分析两到三种字体的笔画。深入感受点画之美。本课不是对书法笔画技法的讲解,是通过汉字书法点画与自然生活艺术之间的联系,感受书法点画的形态、质感、节奏之美。学生活动有所创新,运用不同形式、材质去简单体验书法点画,提升兴趣,开阔思维。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大多虽然没有接触过用毛笔写字,但是他们平时通过看电视或者看报纸对书法多多少少有点了解,也知道少数几个大书法家,也有的孩子也专业学习了一段时间。但是他们并没有系统的学习过汉字的起源、发展,不能从整体的角度去了解书法。对汉字书法的点画仅局限于技法的临摹,还没有深入感知书法点画的内在魅力以及书法点画与自然之间的联系。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够明确形象地描述不同书体的点画特征。 2、过程与方法:能够按照点画书写的要求临写不同的字体,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见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并能够按所学知识自觉规范平时的书写方法。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书法的常见形式,认识不同书体的点画特征。 难点:按照点画的书写要求临写不同字体。

五、课前准备 教具:多媒体毛笔宣纸墨汁毛毡 学具:毛笔宣纸墨汁毛毡字帖小刀橡皮橡皮泥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第7课 书法的点画之美教学设计

第7课书法的点画之美 一、教材分析 本课以“欣赏·评述”学习领域为主要学习内容,书法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书法凝聚了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审美意识,是中华传统艺术的根。 本课从汉字的不同历史阶段的形态入手,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以甲骨文的空中临写激发学习兴趣。继而了解汉字点画的发展变化,重点分析两到三种字体的笔画。深入感受点画之美。本课不是对书法笔画技法的讲解,是通过汉字书法点画与自然生活艺术之间的联系,感受书法点画的形态、质感、节奏之美。学生活动有所创新,运用不同形式、材质去简单体验书法点画,提升兴趣,开阔思维。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大多虽然没有接触过用毛笔写字,但是他们平时通过看电视或者看报纸对书法多多少少有点了解,也知道少数几个大书法家,也有的孩子也专业学习了一段时间。但是他们并没有系统的学习过汉字的起源、发展,不能从整体的角度去了解书法。对汉字书法的点画仅局限于技法的临摹,还没有深入感知书法点画的内在魅力以及书法点画与自然之间的联系。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够明确形象地描述不同书体的点画特征。 2、过程与方法:能够按照点画书写的要求临写不同的字体,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见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并能够按所学知识自觉规范平时的书写方法。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书法的常见形式,认识不同书体的点画特征。 难点:按照点画的书写要求临写不同字体。 五、课前准备

教具:多媒体毛笔宣纸墨汁毛毡 学具:毛笔宣纸墨汁毛毡字帖小刀橡皮橡皮泥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本课是“欣赏·评述”以欣赏为主,我着重在引起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共鸣,体会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但是学生们以为平时接触比较少所以还是出于欣赏的初级阶段,还需要第二课时时的强化。课堂活动中,虽然在学生练习之前,我先作了示范,但是要学生自己来写还是有一些难度的。比如:有些学生在起笔和收笔时会忘记提笔、顿笔,在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个别指导了。我先用语言提示学生,如果他还是不理解的话我再采取手把手教学——即我握住她的笔来进行运笔,让学生来感受提顿的感觉。一节课下来,学生们普遍都有了些收获,当然要学好书法,仅靠一两节课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学生和老师持久的努力才可达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