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长型三风道喷煤管在高海拔地区的应用

加长型三风道喷煤管在高海拔地区的应用
加长型三风道喷煤管在高海拔地区的应用

加长型三风道喷煤管在高海拔地区的应用

--------------------------------------------------------------------------------

作者:-

作者:杨兴辉单位:云南省滇西水泥厂

关键字:喷煤管-高海拔-分解窑

摘要: 滇西水泥厂一、二期工程均为1000t/d熟料五级旋风预热器带RSP分解炉的预分解生产线,回转窑规格为φ3.3m×50m。厂区海拔2142m,一期工程于1995年6月点火,同年9月22日实现了72h达标考核,1996年9月至1997年8月共生产熟料3O0694t,实现了年达产。二期工程于1997年3月26日点火,同年4月22日实现了72h达标考核,5月实现了月达产,两条生产线的熟料冷却采用了φ3.8m/4.3m/3.8m×42m中间扩大的单筒冷却机。煤粉燃烧器采用了加长型的三风道喷煤管,该系统在调试时暴露出窑口附近易结煤粉圈、火焰不稳定、火焰软弱无力、窑前温度难提等缺点,后来我们对该系统进行了改造。下面将有关情况做一介绍,供参考。

2 加长型三风道喷煤管装置系统介绍

2.1 工艺设计思想

针对NSP窑几乎无冷却带、出窑熟料温度高达1400℃左右的特点,为了防止温度过高的熟料在窑下料斜坡上“挂蜡”和尽量降低入单冷机的熟料温度,我厂与设计院研究,决定采用三风道喷煤管并比原来的设计加长了2m。

2.2 原设计三风道喷煤管系统工艺流程

原设计三风道喷煤管系统工艺流程(见图1)。

图1 三风道喷煤管系统工艺流程图

1.三风道喷谋管;

2.外风阀;

3.内风阀;

4.安全风机;

5.高压离心风机;橡胶软管;7.喂煤富勒泵;

8.喂煤罗茨风机

工作原理简述:由罗茨风机来的高压风与由富勒泵来的煤粉汇合后经输送管道和橡胶软管进入三风道喷煤管煤风道;高压离心风机产生的风经橡胶软管后一部分进入喷煤管外风道,另一部分进入内风道,各风道风量由内外风阀控制,出喷煤管的煤粉与从内风道来的旋流风强烈混合后,被从外风道来的轴流风包裹入窑燃烧。

2.3 原三风道喷煤管系统有关技术参数

(1)三风道喷煤管长5.2m(未加长前为3.2m),喂煤量:2~6t/h。

(2)高压离心风机风量:6594m3/h,全压:15kPa。

(3)安全冷却风机风量:4510m3/h,风压:1.96kPa,风机转速:2900r/min。

(4)L61LD喂煤罗茨风机风量:25m3/min,升压:49kPa;电机转速:980r/min;电机功率:

37kW。

3 调试时暴露出的问题和处理措施

3.1 窑前容易长煤粉圈

原加长型三风道喷煤管在调试时主要表现为窑前容易长煤粉圈,有时几个小时便在窑口附近结起一个很大的前圈,严重影响了回转窑的通风,同时熟料fCaO升高,质量不稳定,经常停窑打前圈,现场观察到火焰软弱并有下垂现象,严重时肉眼可看到煤粉落到窑前熟料中呈现点状蓝色萤火,并感觉到煤粉出喷煤管不连续,当煤粉多时窑前出现短时正压,但此时煤粉计量表显示喂煤稳定故排除喷煤不连续的原因是下煤不稳定,喷煤管用风时压力表显示外风最大只能调到9kPa,因此火焰长度调节困难。

针对该系统所暴露的问题,结合工艺装备的情况进行了分析,我们认为是煤风风速过低及一次风风压过低引起的。

3.1.l 煤风风速计算

按风机铭牌风量可计算出煤风风速

Q煤25

V煤=────=───────=19.0(m/s)

S煤60×0.0219

考虑到风机送风管路的漏风和风机的实际出风量,该风速还会更低,此风速与正常的煤风风速(20~30m/s)相比偏低,这可能是导致喷煤管内出煤不连续的原因。

3.1.2 净风风机风压校核

由于滇西厂地处海拔2142m处,该处大气压力只有78kPa,故原风机铭牌风压虽为15kPa,但如考虑到大气压的影响,该风压要降低许多,在调试时该风机表头显示风压最大值只到9kPa。由于海拔高度的增加,使风机的风压降低了很多,计算仅为11.56kPa,如再考虑到喷煤管本身的阻力,则风压还要降低,这与实际所显示的情况完全相符,由于在该系统中净风风机选用了高压离心风机,故风量由于风压不高的原因可能将会大大减少,从而引起内外风风速过低,造成火焰调整困难,煤粉燃烧不良。

通过以上分析,造成原三风道喷煤管发生上述不利情况的原因是:煤风风速过低只等于16m/s;一次风风压过低,计算风压只到11.56kPa。

3.l.3 三风道喂煤系统的改造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对喂煤罗茨风机及一次风机做了更换改造,改造后的两风机性能参数如下:

L61LD罗茨风机风量39m3/min,升压78.4kPa,转速1480r/min,电机功率90kW。

一次风机9-12No.9D,风量6667m3/h,风机转速2900r/min,全压21719Pa,电机功率75kW。

改造后煤风风速由原来的19m/s提高到29.6m/s,一次风实际风压由9kPa提高到15kPa,经过改造后三风道喷煤管的火焰形状、温度很快得到了扭转,窑前煤粉燃烧快,火焰形状调节灵活,窑

前起火提温快,煤粉圈大大减轻,熟料质量得到较好控制。

3.2 三风道喷煤管火焰扫砖

该加长型三风道喷煤管经过以上改造解决了很多问题,但是在一段时期内,窑内频繁出现火焰扫砖现象,有时刚换上的新砖不到一个月便得重新挖补,在火焰下部4m左右常出现直径在20~60cm,深度在5~15cm的小坑,我们认为是火焰形状发生变化,而原因在喷煤管的结构上。

在出现火焰扫砖时,火焰形状很不理想、调整极其困难、现场观察火焰明显发散,甚至有“发叉”现象,整个火焰在喷煤嘴周向分布不均,一边火焰区燃烧激烈,另一边感觉旋流风明显过大,外风包不住内风,我们发现喷煤管的结构发生了变化,如图2所示,d4比d3大,正常情况下d3=d4=6mm,发生扫砖时d3=4mm,d4=8mm,d3、d4是外风道径向宽度,外风道发生变形的原因可能是:①装配时存在着误差;②由于该喷煤管加长了2m,并且煤管外面包了一层厚度10cm的浇注料,浇注料总重达l.8t,悬臂由4m增至6m,受高温环境的影响,喷煤管外风套发生变形下垂,从而使d4大于d3,间隙变大的地方阻力变小,间隙变小的地方阻力变大,风速也将有较大的差异,风速太小的地方便包不住呈旋流状态的内风,火焰必将发散,极易损伤窑皮,窑皮掉后就损伤至耐火砖,使火砖出现坑状“鸡窝”。

图2 三风道喷煤管结构示意图

1.浇注料;

2.外风道;

3.煤风道;

4.内风道;

5.风翅;6.中心管;7.外风管;8.支承挂钩

另外我们还发现图中d1、d2的尺寸大小与火焰形状有着密切的关系,d1变大火焰变长,d1变小火焰变粗;d2变大火焰变粗,反之则变细。我们将d1、d2分别调整为50mm和40mm,当d1、d2尺寸合适时亦会使火焰形状不理想,严重时会损伤窑皮及耐火砖。

根据出现的问题,我们对喷煤管外风套分别从三个方向进行了固定,使外风道在任何情况下不会出现不均匀的现象,即使喷煤管再发生变形也只会出现整体下垂而不会使各风道间隙发生变化,处理后,一年多的生产实践中未出现风道不均而引起火焰扫窑皮的问题,同时窑产质量、运转率等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见表l。

表1 使用加长型喷煤管前后的生产情况

项目

窑产量

(t/d)

窑运转率

(%)

热耗(kJ/kg)

熟料28d抗压强度

(Mpa)

C1出口温度

(℃)

改造前

1995.6~12

1050

30

3720

65.8

~330

改造后

1996.1~1997.8

1150

74

3637

68.4

320

注:产量、运转率、强度等值均为月平均值;改前运转率低的原因是机械设备故障较多。

4 加长型三风道喷煤管的其它作用

由于该三风道喷煤管活动范围大,伸入窑内最大可达2m,退可缩至距窑口1.6m,使用十分方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4.1 冷窑点火升温时的应用

冷窑点火升温时,为使窑烧成带得到较好的预热升温,可将喷煤管退至距窑口约1m的地方,因为冷窑点火时,入窑二次风温极低,煤粉燃烧速度慢,一般情况下黑火头较长,过渡带及烧成带末端的窑体温度往往比烧成带正常火点下的温度高,说明煤粉燃烧由于温度低发生后移,而正常的火点下窑皮没有得到很好的升温。当投料时火焰被压缩至正常火点,而火点下温度较低,故刚投料时很容易发生“窜料”现象,操作上为避免出现“窜料”,不得不降低初始投料量和降低窑速,影响了窑达到正常投料的时间,故如升温时将煤管退至距窑口1m左右的地方,由于窑烧成带得到较好预热升温,投料后,火焰的压缩对烧成带影响不大,窑能较快地达到正常投料量,缩短了不正常的时间。

4.2 发生掉窑皮及处理前后圈的作用

在煅烧过程中,由于窑内热工制度发生变化,故有时烧成带窑皮会发生被烧薄或烧掉的现象,对此问题应用该加长型喷煤管进退活动范围大的特点,当发现烧成带部位筒体温度升高异常时,可将煤管退出或伸入,避开耐火砖薄弱处,再加以内外风调节手段,采取相应措施,一般均能取得良好效果,尤其是对烧成带前部发生排窑皮时,效果最好,同样当窑内长前后圈时,采取类似的办法进行处理,效果要比未加长的三风道喷煤管好。

4.3 保护窑口及窑口护铁的作用

现代预分解窑窑内一般几乎无冷却带,有的厂家窑皮甚至长到窑口部位,由于出窑熟料温度高,故此部位的窑口护铁受高温氧化腐蚀和高温熟料磨损,故损坏极快,有的厂家半年就需更换一次,因窑口护铁更换困难且周期较长,故严重影响了回转窑的运转率,我厂在正常情况下加长型三风道喷煤管伸入窑内1m左右,窑内一般有1.5~2m的冷却带,大大降低了出窑熟料的温度,改善了窑口护铁的工作环境,延长了窑口护铁的使用寿命,1号窑从1995年6月点火到1997年9月已经安全运行了近26个月,窑口护铁依然完好无损,同时出于出窑熟料温度较其它厂均低,故我厂窑筒体变形非常小,每次砌砖都很顺利,表2为几个预分解窑生产厂的出窑熟料温度对比。

表2 几个预分解窑生产厂的出窑熟料温度对比

厂名

宁国

耀县

江西

新疆

滇西1号

滇西2号

温度(℃)

1380

1380

1380

1400

1280

1250

4.4 加强生料预热

当冷窑升温投料时,尽管预热器内气流温度趋于正常,但由于滇西厂地处高海拔地区,各级预热器都比海拔低的同规模的生产线的预热器大,预热器耐火材料储热都不足,故刚投料时各级预热器温度下降过大,导致刚投料时的生料预热分解不好,应用加长型喷煤管可部分弥补此点不足,刚投料几个小时内将煤管移至窑口附近,以延长物料在窑内的停留时间,加强生料在窑内的预烧,此措施在实践中有一定意义。

5 加长型喷煤管伸缩时的注意事项

该加长型喷煤管虽然调节灵活,但是移动时必须注意其调节方法,否则会产生不利影响。

(1)当煤管大幅度移动时要注意调整火嘴在窑断面上的位置,因为窑是有斜度的,而煤管一般是水平的,滇西厂窑斜度为4%,当煤管由窑口往里推进2m时,喷煤嘴在窑面的位置降低了8cm,所以必须重新调整火嘴位置,否则产生严重后果,同样当煤管后撤时也应注意此点。

(2)根据使用经验,正常煅烧时,火嘴往窑里推进窑尾温度会增加,推进越多增加越明显,反之则尾温降低,故操作时应密切注意窑尾温度。

(3)根据经验,煤管如需大幅度后撤,则操作上应采取相应措施,如一次回撤过大易导致窑内热工制度发生大的波动,影响熟料煅烧质量,故如不是特别需要,如烧圈或避开高温火点时,应分成几次移动,每次之间应有一定时间间隔。

(4)煤管在窑内伸入较大时,要注意勤观察窑内情况,密切注视火嘴上方的窑皮,否则大块窑皮落下时易损伤火嘴,当处理前后圈时应特别注意。

(5)因为煤管太长故停窑时应注意调整一次风量冷却喷煤管,同时应将煤管尽量回撤,以免煤管受高温影响而变形下垂。

6 结束语

加长型三风道喷煤管在应用时应充分考虑高海拔对风机压力的影响和煤管的装配精度两个问题,在两个问题都能得到合理解决和应用方法正确的情况下,则加长型三风喷煤管比未加长的三风道喷煤管更多的优点。

上传时间:2007-05-08 09:29:25 【评论】【关闭】

中控操作员考核复习题 含答案

中控操作员考核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固相反应各物料间凡是以固相形式进行的反应称为固相反应. 2烧成过程水泥生料在煅烧过程中经过一系列的原料脱水、分解、各氧化物固相反应,通过液相C2S和CaO反应生成C3S,温度降低,液相凝固形成 熟料,此过程为烧成过程。 3f-CaO 熟料中没有被吸收的以游离状态存在的氧化钙称为游离氧化钙。 4烧流当烧成温度过高时,液相粘度很小,像水一样流动,这种现象在操作上称为烧流。 5烧结范围:烧结范围是指生料加热至烧结所必须的、最少的液相量时的温度与开始出现结大块时的温度差值。 6最低共熔温度物料在加热过程中,两种或两种以上成分开始出现液相的温度。7窑外分解窑窑外分解窑又称预分解窑,是一种能显著提高水泥回转窑产量的煅 烧工艺设备。其主要特点是把大量吸热的碳酸钙分解反应从窑内 传热较低的区域移到悬浮预热器与窑之间的特殊煅烧炉(分解炉) 中进行。 8短焰急烧回转窑内火焰较短、高温集中的一种煅烧操作。 9窑皮附着在烧成带窑衬表面的烧结熟料层。 10熟料凡以适当的成分的生料烧至部分熔融所得的以硅酸钙为主要成分的矿物质,称为硅酸盐水泥熟料。 11 回转窑热效率回转窑理论上需要的热量与实际消耗的热量之比。 二填空题 1燃烧速度决定于(氧化反应)及(气体扩散速度)。 2火焰的(温度)、(长度)、(形状)、(位置)对熟料煅烧的影响很大。 3加料、加风和提高窑转速应坚持“均衡上、不回头”的原则。 4煅烧带内的传热主要是火焰向物料和窑壁进行(辐射)传热,其次是对流和(传导)。 5(风)和(煤)的合理配合是降低煤耗的主要措施之一。 6在传热过程中(温度差)是传热的基本条件,是传热的动力。 7影响煤粉质量的六个因素是水分、灰份、挥发份、固定碳、热值和细度。 8C3S水化较快,早期强度较高。 9因某原因需停窑时应先停(喂料)、分解炉喂煤,相应减(风)和窑头喂煤。 10烧成温度高,熟料烧结致密,熟料(立升重)高,而f-CaO低。 11分解炉内表面镶砌有(耐火材料),耐火材料与炉壳间砌有(隔热材料)。 12预分解窑烧结任务的完成主要是依靠延长(烧成带)长度及提高(平均温度)来实现。 13悬浮预热器具有(分离)和热交换两个功能。 14窑内温度高会导致窑功率(升高)。 15从生料到熟料经历了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过程,物料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高炉喷煤基本知识

高炉喷煤基本知识 一、喷吹煤粉对高炉的影响: 1、炉缸煤气量增加,鼓风动能增加,燃烧带扩大。煤粉含碳氢化合 物高,在风口前气化后产生大量H2,使炉缸煤气量增加,煤气中的H/C比值越高,增加的幅度越大,无疑也将增大燃烧带; H2的粘度和密度均小,穿透能力大于CO,部分煤粉在风管和风口内就开始脱气分解和燃烧,所形成的高温混合气流其流速和动能远大于全焦冶炼时的风速和动能,故喷吹煤粉后,风口面积应适当扩大,以保持适宜的煤气流分布。 2、理论燃烧温度下降,而炉缸中心温度均匀并略有上升。理论燃烧 温度下降的原因:①喷入煤粉量冷态进入燃烧带;②煤粉中碳氢化合物在高温作用下先分解再燃烧,分解反应吸收热量;③燃烧生成的煤气量增加。 炉缸中心温度上升的原因:①煤气及动能增加炉缸径向温度梯度缩小;②上部还原得到改善,热支出减少;③高炉热交换改善。 3、料柱阻损增加,压差升高。①喷吹后煤气量增加流速加快;②料 柱中的矿/焦比值越大。 4、间接还原发展。①煤气中还原成份(CO+H2)浓度增加;②H2 的数量和浓度显著提高,炉内温度场变化。 二、喷吹燃料“热补偿” 喷吹燃料以常温态进入高炉要消耗部分热量需进行热补偿,经验

表明:喷煤量增加,50kg/t ·Fe 需补偿风温均80℃。 三、 热滞后: 煤粉在炉缸分解吸热增加,初期使炉缸温度降低直到新增加喷吹量带来的煤气量和还原气体浓度(尤其是H 2量)的改变而改善了矿石的加热和还原下到炉缸后,开始提高炉缸温度比过程所经历的时间为“热滞后”时间,即炉料从H 2代替C 参加还原的区域(炉身温度1100~1200℃处)下降到炉缸所经过的时间,一般滞后时间在2—4h 。 估算热滞后时间 ·V 13 V 2—每批料的体积m 3 N —下料批数 批/h 四、 煤粉喷入高炉后的去向: 风口前燃烧 煤粉 未燃煤粉 随煤气逸出炉外 五、 置换比煤粉的置换比常为0.7—0.9,一般取0.8。 六、 喷煤高炉操作 1、 应固定风温调剂煤量,用调节喷吹量来保持料速的基本稳定。 2、 喷煤纠正炉温波动的效能,随喷煤量的增加而减弱。

喷煤管调整参考方法

窑头喷煤管角度调整参考方法 一、若喷煤管位置适中:从筒体扫描上看,从窑头到烧成带筒体温度均匀分布在250~300℃左右。过渡带筒体温度在350~370℃左右,且烧成带的坚固窑皮长度占窑长的40%,过渡带没有较低的筒体温度(即没有冷圈),表明喷煤管位置合适。此时的火焰形状顺畅有力,分解窑处在最佳的煅烧状态,烧成带窑皮形状平整,厚度适中,熟料颗粒均匀,质量佳。二、若喷煤管位置离物料远且下偏当筒体扫描反映出窑头筒体温度高,烧成带筒体温度慢慢降低,形似“牛角”状,说明喷煤管位置离窑内物料远,并且偏下,使窑头窑皮薄,烧成带窑皮越来越厚。此时的熟料颗粒细小,没有大块。但是熟料中f-CaO容易偏高,窑内生烧料多。应将喷煤管稍向料靠,并适当抬高一点儿。也存在另外一种情况,即此时喷煤管的位置是合适的,但风、煤、料发生了变化,这时也应该把喷煤管先移到适当的位置,待风、煤、料调整过来后,再把喷煤管调回到原来的位置。 三、喷煤管位置离物料远且上偏如果窑头温度过高,接近或超过400℃,而烧成带筒体温度低,过渡带筒体温度也较高,形状类似“哑铃”,说明火焰扫窑头窑皮,使其窑皮太薄,耐火砖磨损大,烧成带的窑皮厚,火焰不顺畅,易形成短焰急烧,可以判断喷煤管位置离窑内物料远,且偏上。此时应将喷煤管往窑内料靠,并稍降低一点儿,以使火焰顺畅,避免短焰急烧。 四、喷煤管位置离物料太近且低从窑头到烧成带的筒体温度均很低,而且过渡带筒体温度也不高时,说明窑内窑皮太厚,这种状态下火焰往料里扎,熟料易结大块,f-CaO高。因此可判断喷煤管位置离料太近,并且低,火焰不能顺进窑内。此时应将喷煤管稍抬高一点儿,并离窑内物料远一点儿。这样才能使火焰顺畅,烧出熟料质量好。 五、上述几种情况存在相对性 当入窑生料或煤粉的化学成分突然发生变化,上述几种情况中不合适的喷煤管位置就可能变成合适的位置。但是,当生料或煤粉的成分正常后,喷煤管位置不合适的仍然不合适。因此,应随时掌握风、煤、料的变化情况以及来自篦冷机的二次风的情况,根据筒体扫描温度随时调整喷煤管的位置。 总之,从筒体扫描来判断喷煤管的位置,是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合适的喷煤管位置指的是煤粉喷出后燃烧形成的亮火点的位置。调整喷煤管的原则是以亮火点的位置偏上偏料为基准,而不是以喷煤管自身或黑火头的位置为基准

灼烫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灼烫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事故风险分析 1.1.事故类型 1.2.灼烫事故可能导致人员火焰烧伤、高温物体烫伤、化学灼伤、物理灼伤、电弧灼伤,甚至会可能危及生命。该事故发生无明显季节特征。 1.3.危险源 1.4.在预热器、回转窑、篦冷机、窑头、破碎机、高温风机、余热发电、高温炉、电热板等多是表面高温设备,在其周围工作均可能会对作业人员造成灼烧烫伤;熟料等高温物料烫伤;贮存和使用强酸、强碱等化学原料的部位;在运行检修和作业过程中,气割、电焊等火焰均可能造成灼烫伤亡事故。 1.5.事故危害程度及范围 1.6.灼烫造成局部组织损伤,轻者损伤皮肤,出现肿胀、水泡、疼痛;重者皮肤烧焦,甚至血管、神经、肌腱等同时受损,呼吸道也可能烧伤。面部和手烧伤对功能和外形影响最大,而呼吸道烧伤对生命的威胁最大。化学烧伤最严重的后果是眼烧伤,处理不当,极易造成失明。烧伤的剧痛能引起休克,晚期出现感染,败血症等并发症而危及生命。灼烫易发生,发生事故仅为个体,影响范围小。 1.7.危险性分析 1.7.1.公司熟料生产设备如窑头、篦冷机、破碎机、窑体、预热器、高温风机等多是表面高温设备,在其周围工作均可能会对作业人员造成灼烧烫伤;

1.7. 2.操作不规范导致高温物料、高压蒸汽泄漏。在预热器清堵等检修作业时,预热器塌料、跑生料的鞥可能发生高温气流及炽热物料喷出造成较严重灼烫事故; 1.7.3. 在窑内挖补、篦冷机砸大块、熟料地坑检查清理、窑头处理喷煤管结料等检修工作时,由于预热器物料垮塌和窜料均可造成灼烫伤害,可能性较大,一般为个体,影响范围较小。 1.7.4.危险化学品管理和使用不当。 1.7.5.电气设备短路爆炸,高温金属或电弧烫伤。 1.7.6.气割、电焊等工器具使用和管理不当。 1.8.事故前的征兆 1.8.1.高温的管道容器等设备上无保温层或者防护设施等。 1.8. 2.检修高温的管道、容器、预热器清堵、篦冷机清大块等职业时未配备防火服。 1.8.3.高温、高压蒸汽、润滑油泄漏,高温物料喷出。 1.8.4.在链斗机地坑或锅突然发电锅炉、管道等部位检维修时,未采取有效防护。 1.8.5.接触化学品时。 1.8.6.用电负荷过重、电气设备老化、电器元件发热时。 1.9.事故引发的次生事故 1.10.由于灼烫事故事故营救措施不当,造成营救人员触电、烫伤、高空坠落、物体打击等伤害,对受伤人员造成终生残疾或瘫痪等二次伤害。 2.应急工作职责

飞砂料的形成原因及解决措施

飞砂料的形成原因及解决措施 -------------------------------------------------------------------------------- 作者:- 出处:水泥网发布时间:2004-5-15 -------------------------------------------------------------------------------- 作者:温振新 我厂2000t/d熟料预分解窑生产线自1998年12月2~5日通过系统考核后,生产运转 飞砂料的产生不仅影响了熟料质量,减少了窑内的耐火砖、喷煤管、窑头罩、三次风管浇注料和窑头电除尘进口风管等设备的使用寿命,而且在处理飞砂料时还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研究分析我厂飞砂料的形成原因并解决处理具有很现实的意义。 1飞砂料形成原因探析 1.1原燃料因素(1)石灰石的晶型结构对物料煅烧结粒性的影响。所用石灰石越纯,晶体越大,结晶越完整且有规则,其煅烧结粒性越差,所需热耗越高。在相同的生产工艺条件下,其生产的熟料f-CaO量较高,熟料强度低,并会产生大量飞砂料。而当石灰石中含有一定的泥质成分,纯度较低,成非晶体状或细泥晶状时,往往结粒性较好,能够烧出质量较高的熟料且不易产生飞砂料。从我厂的石灰石岩相分析报告来看,生产用石灰石中,高品位石灰石的晶型结构和晶体发育较好,而低品位石灰石的晶型结构较粗,晶体发育不良。实践中发现,当用高品位石灰石生产时,熟料中的飞砂料量就大。(2)石灰石中难烧的f-SiO2量过高,也易产生飞砂料。我厂石灰石中的f-SiO2量较高,有些矿体平均大于5%,有不少地段大于6%,超出了一般规范小于4%的要求。岩相分析也表明:我厂石灰石中f-SiO2的晶体结构较细,发育完好。因此,这样高含量且发育又完整的f-SiO2很难将其磨细,因而造成生料易烧性较差而产生飞砂料。(3)物料成分波动大也易产生飞砂料。我厂矿山石灰石品质波动大,预配料效果差;加上生料库均化效果不理想,导致入窑的生料成分波动大,继而引起窑系统热工状况不稳,易产生飞砂料。(4)燃料因素[1]。硫酸盐饱和度过高易产生飞砂料。熟料中硫和碱含量应有一定的比例,通常称为硫碱比或硫酸盐饱和度。熟料的硫碱比=w(SO3)/[(w(K2O)+1/2w(Na2O)]。若燃料带入的硫量比较高,原料中带入的碱量偏低,窑系统内硫的循环富集,就会造成熟料中硫碱比过高。硫碱比过高会增加液相量、降低液相粘度和表面张力,结果是改善了熟料颗粒的可浸润性,却降低了颗粒之间的粘着力。粘度和表面张力的降低,会使熟料颗粒结构疏松,物料在窑内滚动时难以形成较大颗粒,或形成后也会由于多次滚动而散开,产生大量细粉。我厂的燃料烟煤中含硫量高达1.09%,熟料的硫碱比为189.36%,大大超过正常控制范围。1.2配料率值不合理[1](1)SM太高。熟料SM过高也易产生飞砂料。SM是表示在煅烧过程中或在烧成带内固相与液相的比例。在1400℃以上时,熔融物料中的固相为C3S和C2S,Si02基本上存在于固相中,液相则包括了全部的铝酸盐和铁铝酸盐矿物。若SM过高,液相量就会偏少,就不足以将物料结成大的颗粒,熟料颗粒细小,容易产生飞砂料。我厂石灰石中因SiO2含量高,设计时又没有考虑铝质校正原料,因此熟料中SM过高,平均在2.7~3.0,液相量L[L=3w(Al2O3)+2.25w(Fe2O3)+w(MgO)] (2)IM较低,也易产生飞砂料。IM低时会降低熟料液相的粘度和表面张力,而要使熟料有一定的结粒度,熟料液相应有足够的粘度和表面张力。Al2O3有利于提高液相粘度和表面张力,即提高IM,有利熟料结粒。我厂生料的IM较低,平均在1.2左右。1.3其它因素(1)入窑分解率过高,使窑内过渡带相应延长产生飞砂料的原因[1]m×19.00m,热容量大,表现为入窑分解率较高(统计值为92%~96%)和入窑物料温度高(经常为880~950

高炉喷煤增加磨机设计方案.doc

邯郸纵横钢铁公司高炉喷煤设计方案 当峰(北京)电能技术有限公司 二〇一〇年二月一日

1.总论 邯郸纵横钢铁有限公司炼铁厂现有4座容积为450m3的高炉。高炉喷煤车间煤粉制备能力按供给四座450m3高炉、年产220万吨铁水的规模,制粉系统设备最大能力按喷煤量180设计,配置2台磨煤机,最大制粉能力为48。由于高炉利用系统提高,高炉日产铁水达到1800t,在高炉最高日产铁水条件下,喷煤量提高到180操作,煤粉制备能力需要达到54,因此制粉车间需要增加制粉能力6。 为了提高高炉喷煤量,降低焦炭降低生产成本,纵横高炉喷煤车间实施一系列增产挖潜措施,在目前原煤条件下,曾采取各种措施使磨煤机出力有所提高,但局限磨机的能力提高是有限的。因此纵横计划增加一套磨煤机来增加喷煤车间的制粉能力。 (1)高炉喷煤量有显著提高,可多喷煤6。按焦炭和煤粉的差价计算节约成本显著。 (2)磨煤机等设备增加检修时间,降低设备故障率。 1.1.设计依据 编制依据(待提供): 《纵横公司公司高炉喷煤工程》建设工程合同; 《纵横公司公司喷煤工程设计技术协议》; 纵横公司提供的“相关基础资料”; 纵横公司提供的“纵横公司厂区总平面图”。 1.2.工程范围 (1)与原有的原煤供、配系统接口输送到新建制粉系统原煤仓。(2)煤粉制备系统:包括升温炉、高炉热风炉废气管路、原煤仓、给煤机、磨机、布袋收粉器、排烟风机及相应配套设施。 (3)喷吹系统;包括喷吹罐、氮气储气罐、喷煤管道、控制系统及相应配套设施。

(4)储气罐、分配气包及相应附属设备。 (5)与所有系统相配套的的土建厂房、结构与设备基础、给排水、循环水、输配电、采暖通风等设施。 (6)喷煤自动控制系统:包括安全防爆、仪表、计量调节系统与自动控制、安全联锁等。 (7)环境保护及安全消防:制粉以及喷吹系统的环保设施、安全防护消防设施。 1.3.工程分工 当峰(北京)电能技术有限公司负责高炉喷煤工程设计,承担工程设计范围中的原煤运输、制粉系统与喷吹系统内部工艺设备、供配电、自动控制以及车间内部高炉煤气、氮气管道、供电、给排水以及通讯等。 1.4.工程设计原则与指导思想 当峰(北京)电能技术有限公司在纵横公司高炉喷煤工程项目设计中,充分应用国内喷煤综合的新技术并结合纵横公司具体条件,遵循“先进、可靠、实用、效益”的方针,保证进度、节省投资、提高效益,使纵横公司高炉喷煤建设项目尽快地顺利建成投产。1.4.1.根据纵横公司现有场地条件定为直接喷吹工艺,总图布置合理,节约工程建设投资。 1.4.2.根据纵横公司的总体发展规划结合喷煤工程建设综合考虑,经过充分研究论证,高炉喷煤选定直接喷吹工艺,建设位置及范围在纵横公司指定的狭小面积范围之内。在指定面积范围内尽量布置合理,设法扩大原煤储存量。 1.4.3.高炉喷煤工程总设计规模按照制粉能力增加之后满足纵横公司四座450 m3高炉喷煤需要,喷煤的喷煤比最高能够达到180/t铁水平。

论述使用不同煤质喷煤管的调节方法

论述使用不同煤质喷煤管的调节方法 本篇根据不同煤质的使用,进一步论述喷煤管的调节方法。要掌握喷煤管的调节方法首先要了解喷煤管的性能、一次风的作用和燃料的特性。 1几个基本概念 1.1火焰 窑内熟料煅烧需要的热能大部分是通过火焰光辐射进行传播的,火焰的温度和形状十分重要。火焰温度的均匀分布对熟料煅烧非常有利;活泼有力的火焰最有利于熟料的烧成﹑煤粉的燃烧﹑窑皮和耐火砖寿命的延长,而且这种火焰的热流分布也比较理想。影响火焰的主要是一次风量﹑出口速度,旋流强度,煤粉种类﹑颗粒大小等。 火焰动量理论是国外长期研究得出的关于火焰成形的理论。这个理论认为影响火焰形状的关键参数是一次风的比率乘以一次风的速度,而良好的形状所需要的数值大概在1 200~1 500(%,m/s)。高动量意味着更快的混合和更短更热的火焰。 同时也可以用单位热耗的火焰推力来描述火焰的工作状况,其定义是单位时间出口风量(kg/s)乘以出口速度再除以单位热耗,国外研究表明在3~7 N/MW之间是比较合理的火焰推力范围。

窑内好的火焰形状可以使用尽量少的空气而几乎没有CO的产生。 1.2一次风 一次风是熟料烧成系统影响最大的人工风,它不仅起到输送煤粉的作用,而且对火焰成形﹑燃料燃烧﹑吸卷二次风的数量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精确的控制有助于熟料产﹑质量的提高和煤电资源的节省。 1.2.1一次风量 一次风的温度很低,过多的参与燃烧过程则明显地降低了着火条件,不利于煤粉的燃烧,而且低温一次风会吸收大量热量导致热耗增加。但由于一次风起着输送燃料和火焰成形的作用因而不可取消,因此只有尽量降低一次冷风在净风量(包括一次风﹑二次风和煤粉输送用风)中的占有率以保证燃烧器的燃烧效果。一次风用量一般为净风量的7%~10%。 1.2.2一次风输出方式 早期的单通道燃烧器全部的一次风和煤粉从同一个通道喷出,事实证明不仅一次风量大而且火焰形状也比较差,燃烧情况十分不好。利用多个通道输出一次风,不仅可以降低一次风量而且高速的轴流风可以大量地吸卷高温的二次风,旋流输出风可以增大火焰内部回流区,改善燃料着火条件,中心风调节黑火头以避免燃烧器由于高温被烧坏。同时,各个风道的出口形状也影响着燃烧,相比与环隙式出口,如

中控操作员应达到的标准

一、中控操作员应达到的标准是什么? 1、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理论知识是前人实践的总结,能对后人实践应用具有指导价值。水泥的生产过程是建立在水泥工艺学、煤粉燃烧理论、空气动力学、岩相学、物理化学、热工学、粉磨理论等一系列专业学科之上,这些学科是一个金牌操作员高产低耗操作控制的理论基础。金牌操作员理论基础知识扎实,并不是说他是这些学科的专家,而是说他懂得在水泥生产过程控制中必须掌握和熟练应用这些学科的关键知识点,能够用于指导生产实践,及时找到正确处理问题的方法。 2、熟悉水泥装备的构造、性能、操作特点:水泥的生产是依赖于各个工艺系统和装备功能的正常发挥,各工艺系统的设计原理和设备性能均有自己特点,中控操作员只有真正熟悉各工艺系统原理及装备性能,掌握各工艺系统及装备正常运行的条件、影响因素、操作特点,才不至于因误操作破坏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导致装备故障。 3、通晓水泥生产工艺与装备运行的相关性:在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熟悉工艺系统原理及装备性能的基础上,操作员才有基础通过培训和实践,掌握水泥生产工艺与装备运行的相关性,目的是是操作员具备从生产全局出发,能轻松驾驭整条生产线的运转。 4、通晓原燃材料成分性能与工艺过程的相关性:原燃材料成分性能的不同,工艺制备和烧成控制则应有所不同。操作员必须利用自己掌握的理论基础知识和对工艺系统原理及装备性能的认识,通晓原燃材料成分性能与工艺过程的相关性,能根据原燃材料成分性能的变

化,实时作出合理的操作调整,维持整个生产系统的稳定。 5、具备通过运行参数的变化,预见生产系统及设备运行趋势的能力:在以上四项的基础上,通过培训和实践,优秀的中控操作员往往能够通过DCS系统的参数变化预见工艺系统未来的运行趋势,能够预见生产系统和设备可能出现的故障。具备这种能力,则可以提前报告生产系统和设备可能存在的隐患,为生产部门及时启动预案创造条件。对设备可能出现的故障的预见能力,离不开电气及设备维护知识的拓展。 6、熟练掌握操作预案的精髓和具备灵活应用的能力:大多数水泥企业都制定了操作预案,但一些操作员却没有能力灵活应用,关键在于没有掌握操作预案的精髓。而金牌操作员不仅能够通过DCS系统的参数变化预见工艺系统未来的运行趋势,能够预见设备可能出现的故障,还能够灵活应用操作预案,组织相关人员实施相应的预处理方案,可最大程度地消除各系统和设备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隐患,避免系统或设备的重大事故,为企业带来效益,为同事带来安全。 7、具备节能操作、安全操作、环保操作的理念:有些操作员为了应对企业的产量考核,往往无视对煤耗、电耗,甚至设备安全对生产成本的影响。一方面是企业管理体制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可看出操作员的品质和能力。一个金牌操作员,不仅要懂得如何节电节煤,懂得如何确保安全运行,如何实现低成本和安全操作,还懂得煤耗、电耗、安全、环保对企业、对社会的价值。 8、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团队精神:以三班统一操作为原则,以

高炉喷煤技术方案 2

1 概述 上世纪60年代初,我国高炉喷煤试验获得成功后,高炉喷煤技术在我国逐渐推广应用。进入90年代,特别是经过“八五”“氧煤强化炼铁”项目攻关后,我国高炉喷煤技术发展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已经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吨铁喷煤量和覆盖率大幅度增加。2002年全国54家重点(原重点和地方骨干)联合钢铁企业吨铁喷煤量已达到125kg/t,企业喷煤覆盖率达到85%以上。高炉喷吹煤粉及提高喷煤量已经成为现代高炉炼铁技术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是降低生产成本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当前我国炼铁生产规模正在迅速扩大,生产效率也在不断提高,对焦炭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导致冶金焦价格高,资源紧缺,高炉大量喷煤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最佳措施。 贵公司现有两座高炉450立方米的高炉。年产生铁约126万吨。如两座高炉采用全焦冶炼,每年需要焦炭约70万吨。高炉生产成本较高,采用高炉喷煤技术,不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缓解焦炭的供需矛盾,减轻焦炭质量波动对高炉操作的影响,而且也会进一步降低炼铁生产成本,同时也为高炉操作增加了下部调节手段,有利于改善高炉生产的技术经济指标。 鉴于上述情况,以及着眼于贵公司长期的发展战略目标,拟建设高炉喷煤工程,工程建设指标为喷煤工艺及设备能力正常XX kg/t,最大达到XXX kg/t喷煤比能力,喷吹煤种为无烟煤浓相输送设计。置换比按X计算,可以代替约X万吨焦炭。

2.喷煤设计工艺要求 2.1 喷煤量 根据贵公司对喷煤工程的要求,和参照国内外喷煤技术的发展…。 2.2 设计条件 喷吹用煤…。 2.3工艺流程 设计采用…方案,以节省投资和占地面积。…本喷煤工程包括…高炉。目前高炉喷煤系统有关的工艺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喷吹系统有关的基本参数 2.4 喷吹站 喷吹站采用并罐浓相喷吹工艺。 喷吹站的操作全部自动联锁,整个系统各设备既可自动也可手动。 2.5 原煤理化指标

3烧成车间设备设施清单

烧成车间设备设施清单 (记录受控号)单位: №: 序号设备名称类别型号位号/所在 部位 是否特种设备备注 70煤磨机设备MPS2116烧成车间否2 71煤磨选粉机设备烧成车间否2 72煤磨密封风机设备烧成车间否2 73煤磨通风机设备烧成车间否2 74转子秤设备DRW3.12烧成车间否2 75煤粉输送设备设备烧成车间否2 76原煤皮带秤设备烧成车间否2 77煤磨袋收尘器设备LCPM-GS64-5烧成车间否2 78煤粉仓设备烧成车间否2 79立磨设备UBE50.4烧成车间否2 80立磨选粉机设备烧成车间否2 81立磨密封风机设备烧成车间否2 82立磨提升机设备NBH450HC*41200烧成车间否2 83入磨皮带机设备烧成车间否2 84缓冲仓皮带秤设备烧成车间否2 85 入库提升机设备烧成车间否2 86生料库底罗茨风机设备烧成车间否2 87高温风机设备W6-2*40-14NO.31F烧成车间否2 88循环风机设备烧成车间否2 89后排风机设备Y6-2*40-14No.30F烧成车间否2 90拉链机设备烧成车间否2 91高压水枪设备烧成车间否2 92窑尾袋收尘器设备烧成车间否2 93锁风下料器设备烧成车间否2 94斜槽风机设备LCPM-GS64-5烧成车间否2 95窑尾卷扬机设备烧成车间否2 96各级预热器设备烧成车间否2 97窑尾烟室缩口设备烧成车间否2 98脱硝系统设备烧成车间否2 99入窑提升机设备N-TGD1000-100650烧成车间否2 100窑头卷扬机设备烧成车间否2 101窑头袋收尘器设备烧成车间否2 102熟料破碎机设备烧成车间否2 103干油泵系统设备烧成车间否2 104篦床设备LBT36356烧成车间否2 105冷却风机设备烧成车间否2 106篦冷机液压站设备烧成车间否2 107喷水系统设备烧成车间否2 108窑头一次风机设备烧成车间否2 109窑头喷煤管设备烧成车间否2 110轮带托轮设备烧成车间否2 111液压挡轮设备烧成车间否2 112大齿圈设备烧成车间否2 113窑尾密封风机设备烧成车间否2 114卷扬机设备烧成车间否2 115电动葫芦设备烧成车间否2 116窑胴体冷却风机设备烧成车间否2 117轮带冷却风机设备烧成车间否2 118地沟设备烧成车间否2 119斜链斗设备B1100*157165烧成车间否2 120库顶平拉链设备烧成车间否1 121卷扬机设备烧成车间否2 122库顶袋收尘器设备烧成车间否2 123车床设备烧成车间否1 124钻床设备烧成车间否1 125叉车设备烧成车间是1 126氨水罐及输送管道设施烧成车间是2填表: 日期: 审核: 日期:

回转窑操作重点讲义资料

回转窑的操作方法 窑现场工看火要求 1.看“黑影”。要求看清“黑影”和稳住“黑影”位置,维持一定的烧成温度,控制来料均匀,以达到快转率高的目的。 2.看熟料的提升高度和翻滚情况,判断烧成带的温度是否适当。当烧成温度正常时,物料随窑灵活的翻滚,提升高度也适当;温度过高时,熟料提升得高,而且成片地向下翻滚。 3.看熟料粒度,要求熟料颗粒细小均齐。当熟料粒度变粗,火焰发白时,表示窑内温度升高,应酌情减煤。 4.看火焰的颜色。正常的火焰颜色是微白色,此时,熟料的颗粒细小均齐并有一定的立升重。当火焰发白时,表示烧成温度过高,应减煤。火色带红,表示温度低,应加煤。物料的耐火程度不同,控制的火色也应不同。即物料较耐火时,火色应控制比较白,否则反之。 5.看来料多少,切实掌握来料变化情况,便于及时而又准确的加减煤粉,以控制烧成带温度。在生料进入烧成带时,若火焰缩短,则表示物料由少增多,这时应适当加煤。若后面的火色发红,在烧成带的料子也不多,则应逐渐加煤;如果加煤后,后面很快发白,说明温度增高,则应及时减煤。当后段发亮,火焰伸长,“黑影”走远或没有加煤,火色转亮,物料又翻滚得快时,表示来料减少,应及时减煤。

6.看风煤。在正常操作中,如果风煤配合适当,则火焰保持平稳,形状完整,分布均匀,活泼有力。当煤多风少时,则火焰细长无力;若煤少风多,则火焰混乱且不集中。若一、二次风温高时则火焰短;当一、二次风温低时火焰则长。煤风管靠外时,火焰短;煤风管靠内时,火焰就长。应根据具体情况使风煤配合合理,保证煤粉燃烧完全和火焰形状良好。 7.看烟色。从烟囱废气的颜色,判断窑内燃烧情况和烧成的好坏。烟色如果是白色,表示窑内燃烧完全;如果是黑烟、乌烟,说明煤粉没有完全燃烧。这时,应及时减煤或适当打小慢车。当烟色浓而且发黄时,说明窑内有结圈的可能。 8.看废气温度,要求尽可能稳定废气温度,使其波动范围愈小愈好。若废气温度有所上升或下降,应及时调整风煤,并注意窑内是否有结圈。 9.看窑皮,要求操作中控制窑皮平整、厚度适中,以保证窑的安全运转。但发现窑皮有深坑、剥蚀、局部脱落或冷却水有烫手感觉时,应立即通过调整生料成分、下料量、窑速、冷却水或煤粉咀位置等措施及时粘补窑皮。 10.看喂料量,要求严格控制窑速和喂料量,以保证入窑生料的均匀和窑内热工制度的稳定。 窑外分解窑系统操作体会 一、搞好开窑前的检查

128M3高炉喷煤系统设计方案

128M3高炉喷煤系统 方 案

高炉集中建一座制粉喷吹车间,高炉喷煤系统设1个制粉和1个喷吹系列,按无烟煤设计。喷煤能力(一座高炉):按日产铁400tFe/d、煤比150 kg/t设计;需喷煤量2.5t/h。制粉系统设一个系列,一台3-5t/h 中速磨煤机;喷吹系统设1个系列供1座高炉喷吹;原煤由新建受料槽由皮带输送到原煤仓。 一、高炉有关参数及设计喷煤量 表1-1 高炉有关参数及设计喷煤量 高炉容积,m3128 m3 平均日产铁量,t/d 400 热风温度,℃1100~1200 平均喷煤量,kg/tFe 150公斤/吨 最大喷煤量,kg/tFe 150公斤/吨 二、喷吹用煤 1)煤种及性能 经配煤后原煤性能设计为: A r12% S g0.65% HGI=50 W y10% V r=22%

2)煤粉质量 粒度:-200目60-80%;水分: 1.5%。 三、系统设备 a电子皮带称给煤机:1台,给煤能力3~5t/h b 磨煤机 选用一台中速磨煤机。根据设计煤种及设计能力(3-5t/h.台) c 袋式收尘器 本设计采用一台一级高浓度低压脉冲长袋除尘器作为制粉系统收粉设备。 d 主排风机:1台 e 喷吹罐数量:共2个。 f 静态分配器每座高炉一台。 G 空气压缩机 1台 四、设计特点及新技术的采用 本设计采用国经生产实践检验、先进、成熟的喷煤技术,归纳起来如下特点:

1) 喷吹与制粉建筑在同一厂房,通过喷吹主管及设在高炉附近的分配器直接喷吹。 2)浓相输送。喷吹系统的主要生产成本是系统的压缩空气消耗。煤粉的稀相输送,其输送速度约20m/s,固气比为10kg(粉)/kg(气)左右,系统耗气量高,而且设备和管道磨损严重。本系统采用煤粉浓相输送技术,系统固气比达30kg(粉)/kg(气)以上,系统操作成本和设备维护费用较低。 3) 直接喷吹。目前国存在着间接和直接喷吹两种方式。间接喷 吹是在制粉系统的煤粉仓下设仓式泵,用该泵将煤粉输送至喷吹 站,经收粉系统进入喷吹系统的上罐。直接喷吹是制粉与喷吹两个系统直接连接。其优点是环节少、设备少、布置紧凑、省投资。特殊情况下,需采用间接喷吹,本公司也可承担。 4)总管加分配器输煤形式。系统简单,阀门少便于操作维护,投资少;输送距离长,最长接近1000m;便于实现煤粉总量自动调节。 5) 采用一级收粉工艺,系统阻损小,耗能少。 6) 采用喷吹准确称量新技术,喷吹量由人工设定后,喷吹控制系统可进行调节。 7)喷吹采用流化下出料总管加分配器浓相输送工艺。 8)此项技术简洁而实用,易于操作,喷吹系统操作界面友好,一般操作人员经过两天培训即可上岗操作。

“四风道”喷煤管的技改和应用

“四风道”喷煤管的技改和应用 摘要:作为窑用“燃烧器”,喷煤管在水泥熟料煅烧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水泥熟料的品质、窑的产量、耐火材料的使用周期和寿命、单位熟料热耗等等无不与“喷煤管”的选择和使用习习相关。 作为窑用“燃烧器”,喷煤管在水泥熟料煅烧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水泥熟料的品质、窑的产量、耐火材料的使用周期和寿命、单位熟料热耗等等无不与“喷煤管”的选择和使用习习相关。 依据企业自身特点进行合理、有效选择,是实现熟料稳、高产、低消耗的前提。在喷煤管的选择上一般注意以下几个事项: 1.火焰形状呈毛笔状或正柳叶形,活泼有力,形状不散,无分支。 2.火焰有刚度,二次风对它的冲击不形成影响。 3.热力集中,便于提高烧成带的温度,有利于熟料的煅烧。 4.不冲击窑皮,不损伤窑耐火材料。 5.能有效改善“煤粉”燃烧特性,有利于“煤粉”的完全燃烧,降低热耗。对煤质适应性强,既能燃优质煤,又能适应劣质煤。 6.一次风量尽可能少,有效使用“篦冷机”二次风,提高热效率。 7.火焰伸缩自如,调整灵活,便于工艺人员依据工艺需要调整出合适火焰。 现在国产的多通道“燃烧器”,在设计和改造上都取得了较大的技术,从设计理念上来看更显得成熟和科学。 “晋牌水泥集团”原装窑用燃烧器是FULL—SMITH公司提供,该喷煤管采用三通道设计,但进煤管以后“煤风和外风”混合共用一个通道,实属二通道喷煤管。在日常使用当中,火焰偏长,对煤质要求较为严格,窑尾经常会出现煤粉不完全燃烧现象,从而引起窑尾集料、堆料。先后经多次更换喷煤管,都未获成功。一般要麽烧损窑皮,要麽加不起喂料量来;要麽喷煤管本身材质有问题,出现烧断,要麽无法适应现有工艺状况。2003年公司决定更换河南郑州奥通公司的四风道燃烧器,使用效果明显得到了改善。 一“奥通”四风道燃烧器设计和改造特点: 1 一次风机用罗茨风机替代离心式风机。 罗茨风机和离心式风机相比有以下特点: ●风压高 与前几次的喷煤管相比风压明显变大,内直风、外风、旋流风的风压基本都能达到20000PA以上,火焰挺拔有利、形状稳定,受外界环境干扰因素很小,不会出现“舔窑皮和往物料里扎”的现象。 ●一次风量小 选用罗茨风机同以往离心式风机相比:风压较高,风量却仅有原来的1/4,很好的改善窑头正压,同时又提高了二次风的用量,对降低熟料热耗,提高烧成带温度,改善熟料的活性都有较大的帮助。 2、四个风道分别为外风、煤风、内直风和旋流风,火焰形状调整灵活、伸缩自如。分别调整“四个风道”相对应的阀门和喷煤管尾部的丝杠来调整出不同的火焰形状。在煤管头部的设计上体现出“短焰急烧、薄料快烧”技术特性。 ●外风使用“直流柱风”,出风口内装“带倾角方柱销”,与“喷煤管”尾部丝杠相连接,通过拉伸丝杠调节“外风”出风口面积,也可达到调节出口风量、风压的目的。 ●煤风采用环形风,有单独的风道,用煤磨罗茨风机单独供风。 ●内直风也采用环流风,开大阀门拉长火焰,关小阀门使火焰缩短变粗。 ●内风采用“旋流风”,出风口装有“带切线方向倾角的柱销”,通过前后移动它的位置达到改变旋流角度的目的,与已往停窑更换旋流器相比,更加方便、高效、快捷。 综合以上技术特性,反映到实际操作中,火焰形状调节方便。在不停窑的情况下,就可实现“旋流风”角度的改变,既方便了操作,又提高了窑的运转率。 二:四风道喷煤管的正常操作: 1 点火操作:

工贸企业灼烫事故现场处置方案范本

工贸企业灼烫事故现场处置 方案 (完整正式规范)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工贸企业灼烫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事故风险分析 1.1.事故类型 1.2.灼烫事故可能导致人员火焰烧伤、高温物体烫伤、化学灼伤、物理灼伤、电弧灼伤, 甚至会可能危及生命。该事故发生无明显季节特征。 1.3.危险源 1.4.在预热器、回转窑、篦冷机、窑头、破碎机、高温风机、余热发电、高温炉、电热板等多是表面高温设备, 在其周围工作均可能会对作业人员造成灼烧烫伤;熟料等高温物料烫伤;贮存和使用强酸、强碱等化学原料的部位;在运行检修和作业过程中, 气割、电焊等火焰均可能造成灼烫伤亡事故。 1.5.事故危害程度及范围 1.6.灼烫造成局部组织损伤, 轻者损伤皮肤, 出现肿胀、水泡、疼痛;重者皮肤烧焦, 甚至血管、神经、肌腱等同时受损, 呼吸道也可能烧伤。面部和手烧伤对功能和外形影响最大, 而呼吸道烧伤对生命的威胁最大。化学烧伤最严重的后果是眼烧伤, 处理不当, 极易造成失明。烧伤的剧痛能引起休克, 晚期出现感染, 败血症等并发症而危及生命。灼烫易发生, 发生事故仅为个体, 影响范围小。 1.7.危险性分析

1.7.1.公司熟料生产设备如窑头、篦冷机、破碎机、窑体、预热器、高温风机等多是表面高温设备, 在其周围工作均可能会对作业人员造成灼烧烫伤; 1.7. 2.操作不规范导致高温物料、高压蒸汽泄漏。在预热器清堵等检修作业时, 预热器塌料、跑生料的鞥可能发生高温气流及炽热物料喷出造成较严重灼烫事故; 1.7.3. 在窑内挖补、篦冷机砸大块、熟料地坑检查清理、窑头处理喷煤管结料等检修工作时, 由于预热器物料垮塌和窜料均可造成灼烫伤害, 可能性较大, 一般为个体, 影响范围较小。 1.7.4.危险化学品管理和使用不当。 1.7.5.电气设备短路爆炸, 高温金属或电弧烫伤。 1.7.6.气割、电焊等工器具使用和管理不当。 1.8.事故前的征兆 1.8.1.高温的管道容器等设备上无保温层或者防护设施等。 1.8. 2.检修高温的管道、容器、预热器清堵、篦冷机清大块等职业时未配备防火服。 1.8.3.高温、高压蒸汽、润滑油泄漏, 高温物料喷出。 1.8.4.在链斗机地坑或锅突然发电锅炉、管道等部位检维修时, 未采取有效防护。 1.8.5.接触化学品时。

窑巡检试题

窑现场巡检试题 1、窑的斜度用其倾角的正弦值(sinα)表示,其值为sinα=3.5%。 2、窑传动采用单头双入轴传动,有主传动和辅传动两部分。其中主传速度为0.396-3.96r/min, 辅传速度为11.45 r/min.主传减速机速比为30.876,辅传减速机速比为30.729,主传功率为630KW,辅传功率为75KW. 3、轮带重量为2*46吨及1*58吨. 4、窑筒体采用锅炉用碳素钢板20g卷制而成,自动焊焊接。壁厚一般为28mm,烧成带为32mm,轮带下方为75/80mm,轮带下到跨间有42/55mm的过渡节。 5、窑头冷风套是用于冷却窑头护板的非工作面。 6、我公司的回转窑窑头采用钢片密封,共有272块,窑尾采用石墨块密封,共有30块。 7、轮带与筒体垫板间的间隙由热膨胀量决定。 8、窑体的上行、下滑速度约为2-3mm/h,上行速度在挡轮油站换向阀电磁铁不带电情况下,由微量柱塞泵流量调节,下行速度在换向阀带电阀体打开的情况下,由节流阀流量调节。 9、挡轮液压站油缸上、下移动行程大小取决于限位开关的位臵。 10、挡轮上、下游动的行程为±10mm,达到±15mm时系统报警,达到极限行程±30mm时系统停止运行。 11、挡轮油站油压的正常值为4-6Mpa,不应超过8Mpa;当油箱温度低于10℃时加热器自动开启,当油箱温度高于35℃时加热

器自动停止。 12、在挡轮油站系统中,为了防止节流阀和回油管路的堵塞,在回油路上设有精过滤器,油箱内设有吸油过滤器。 13、窑筒体烧成带及中间挡轮带附件的筒体温度日常应控制在380℃以下,偶然可达到410℃,超过415℃时应查找原因进行相应处理。 14、红窑是指耐火砖的脱落或被磨得很薄。 15、短期停窑时盘窑不及时会造成窑体中心线弯曲,通常凸向部分朝下。 16、托轮、挡轮轴承润滑是用460#中负荷齿轮油。 17、轮带的材质为ZG35SiMn,窑头、窑尾护板的材质为ZGCr26Ni12,托轮、挡轮的材质为ZG35CrMo,托轮衬瓦的材质为ZQAL9-4,托轮轴的材质为45号钢,传动小齿轮的材质为42CrMo,传动小齿轮轴的材质为35CrMo。 18、回转窑的护板分布在窑头与窑尾,其中窑头护板共有54块,窑尾护板共有18块,形状及结构不同;轮带与筒体间的垫板每挡托轮有24块,对应挡铁有48块,垫板的质量I、III挡相同,与II挡不同。 19、石灰饱和系数:指熟料中全部氧化硅生成硅酸钙所需的氧化钙含量与全部氧化硅生成硅酸三钙所需氧化钙最大含量的比值。以KH表示。也表示熟料中氧化硅被氧化钙饱和形成硅酸三钙的程度。

窑头煤管的定位方法

1. 我门厂5000t/d,投产到现在3年多,经过不断摸索,三率直:0.91 2.5 1.6 ,熟料质量基本稳定,三天强度29以上,28天58以上,但偶尔也会出现包心料,我们管它叫生烧料,可能叫法不一样,不过就是那种烧不透的熟料,从窑头观察孔可以看到,从窑内滚落的大块料,基本就是生烧料,出现生烧料时一般二次风温便抵,一段篦速需要降低,以保证二次风温。一般出现这种现象有几种原因:1、窑内通风差,烟室结皮严重的时候,此时烟室一般温度较高,二次风温偏低,调整一下系统通风或者内外风比例或者头煤用量,一般可以解决2、kh高,窑内填充率高3、窑头喷煤管上积料档火,导致火焰变形,此时头煤燃烧不好,导致尾温过高,烟室结皮比较严重,影响窑内通风。 2. 喷煤管位置适中 从筒体扫描上看,从窑头到烧成带筒体温度均匀分布在250~300℃左右。过渡带筒体温度在350~370℃左右,且烧成带的坚固窑皮长度占窑长的40%,过渡带没有较低的筒体温度(即没有冷圈),表明喷煤管位置合适。此时的火焰形状顺畅有力,分解窑处在最佳的煅烧状态,烧成带窑皮形状平整,厚度适中,熟料颗粒均匀,质量佳。 喷煤管位置离物料远且下偏 当筒体扫描反映出窑头筒体温度高,烧成带筒体温度慢慢降低,形似“牛角”状,说明喷煤管位置离窑内物料远,并且偏下,使窑头窑皮薄,烧成带窑皮越来越厚。此时的熟料颗粒细小,没有大块。但是熟料中f-CaO容易偏高,窑内生烧料多。应将喷煤管稍向料靠,并适当抬高一点儿。也存在另外一种情况,即此时喷煤管的位置是合适的,但风、煤、料发生了变化,这时也应该把喷煤管先移到适当的位置,待风、煤、料调整过来后,再把喷煤管调回到原来的位置。 喷煤管位置离物料远且上偏 如果窑头温度过高,接近或超过400℃,而烧成带筒体温度低,过渡带筒体温度也较高,形状类似“哑铃”,说明火焰扫窑头窑皮,使其窑皮太薄,耐火砖磨损大,烧成带的窑皮厚,火焰不顺畅,易形成短焰急烧,可以断定喷煤管位置离窑内物料远,且偏上。此时应将喷煤管往窑内料靠,并稍降低一点儿,以使火焰顺畅,避免短焰急烧。 喷煤管位置离物料太近且低 从窑头到烧成带的筒体温度均很低,而且过渡带筒体温度也不高时,说明窑内窑皮太厚,这种状态下火焰往料里扎,熟料易结大块,f-CaO高。因此可判断喷煤管位置离料太近,并且低,火焰不能顺进窑内。此时应将喷煤管稍抬高一点儿,并离窑内物料远一点儿。这样才能使火焰顺畅,烧出熟料质量好。 上述几种情况不是绝对不变的,当入窑生料或煤粉的化学成分突然发生变化,上述几种情况中不合适的喷煤管位置就可能变成合适的位置。但是,当生料或煤粉的成分正常后,喷煤管位置不合适的仍然不合适。因此,应随时掌握风、煤、料的变化情况以及来自篦冷机的二次风的情况,根据筒体扫描温度随时调整喷煤管的位置。 总之,从筒体扫描来判断喷煤管的位置,是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合适的喷煤管位置指的是煤粉喷出后燃烧形成的亮火点的位置。调整喷煤管的原则是以亮火点的位置偏上偏料为基准,而不是以喷煤管自身或黑火头的位置为基准。 , --------------------------------------------------------------------------------

浅谈不同煤质的喷煤管调节方法

浅谈不同煤质的喷煤管调节方法 聂文喜 喷煤管的调节本人在《新世纪水泥导报》2008年4期《新型干法水泥窑操之认识误区》作过概述,本篇根据不同煤质进一步论述喷煤管的调节方法。要掌握喷煤管的调节方法首先要了解喷煤管的性能、一次风的作用和燃料的特性。 1 几个基本概念 1.1 火焰 窑内熟料煅烧需要的热能大部分是通过火焰光辐射进行传播的,火焰的温度和形状十分重要。火焰温度的均匀分布对熟料煅烧非常有利;活泼有力的火焰最有利于熟料的烧成﹑煤粉的燃烧﹑窑皮和耐火砖寿命的延长,而且这种火焰的热流分布也比较理想。影响火焰的主要是一次风量﹑出口速度,旋流强度,煤粉种类﹑颗粒大小等。 火焰动量理论是国外长期研究得出的关于火焰成形的理论。这个理论认为影响火焰形状的关键参数是一次风的比率乘以一次风的速度,而良好的形状所需要的数值大概在1 200~1 500(%,m/s)。高动量意味着更快的混合和更短更热的火焰。 同时也可以用单位热耗的火焰推力来描述火焰的工作状况,其定义是单位时间出口风量(kg/s)乘以出口速度再除以单位热耗,国外研究表明在3~7 N/MW之间是比较合理的火焰推力范围。 窑内好的火焰形状可以使用尽量少的空气而几乎没有CO的产生。 1.2 一次风 一次风是熟料烧成系统影响最大的人工风,它不仅起到输送煤粉的作用,而且对火焰成形﹑燃料燃烧﹑吸卷二次风的数量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精确的控制有助于熟料产﹑质量的提高和煤电资源的节省。 1.2.1 一次风量 一次风的温度很低,过多的参与燃烧过程则明显地降低了着火条件,不利于煤粉的燃烧,而且低温一次风会吸收大量热量导致热耗增加。但由于一次风起着输送燃料和火焰成形的作用因而不可取消,因此只有尽量降低一次冷风在净风量(包括一次风﹑二次风和煤粉输送用风)中的占有率以保证燃烧器的燃烧效果。一次风用量一般为净风量的7%~10%。 1.2.2 一次风输出方式 早期的单通道燃烧器全部的一次风和煤粉从同一个通道喷出,事实证明不仅一次风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