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餐桌上的大学(教案)

4.餐桌上的大学(教案)
4.餐桌上的大学(教案)

4、餐桌上的大学

一、谈话导入

1、师:每一位同学都在你们的父母亲谆谆教导下,细致入微的关怀下健康快乐

的成长,有一位普通的父亲常这样教导他的孩子(出示句子“人最不可宽恕的,是晚上睡觉时同早上一样无知。”),指名学生读。

2、师:在这位父亲的眼里,知识是多么可贵,作为一个人,每天都必须得学到

点知识,因而他规定——(引读句子:我和弟弟每天必须学一样新的东西,在晚餐时交换。)

3、揭题:于是,每天在餐桌前的学习是孩子们一生都忘不了的,他们把这段幸

福的时光称为——《餐桌上的大学》

二、初读课文

1、检查预习情况

(1)出示词语,正音

(2)自由读课文,读通课文,思考:他们在餐桌上是怎么学习的?这种学习与学校上课有什么不同?

2、交流思考题(一)

回答要点:

晚餐时声音嘈杂,碗碟的碰撞声衬托着热烈的谈话。我们叙述的事情不论怎样微不足道,双亲都仔细聆听,并随时评论。

用餐后,交换今天所学到的东西,这是每天晚餐桌上的压轴戏。(理解词语:压轴戏)

3、交流思考题(二)

回答要点:地点不同,学习的内容不同,学习的方式不同……

总结出示表格。

三、精读课文

(一)细读品味,感悟父母的良苦用心

1、师:父亲是因为知道学习知识的重要,才为我们安排了餐桌上的大学,可当时,我们都还是孩子,你们也都是孩子,你们心里最想干的事情是什么?(生:看电视,玩游戏……)

作者他们那时最喜欢玩的是什么呢?师随机出示相关句子:当时我们都是孩子,只想迫不及待地走出屋子,去玩喧闹地踢罐子游戏。理解词语“迫不及待”(先理解重点词素“迫”,再理解整个词语)。

2、师:爱玩的孩子那时根本就感受不到父亲的这份良苦用心,丝毫没有察觉这样学习的妙处,可最终,我们还是坚持每天这样做,每天都从这餐桌上的大学里获取不少的知识,这期间,我的父母又是怎样发挥他们的作用的呢?请同学们再来读读课文的2——12小节,用横线划出有关的句子,谈谈自己的感受。

3、组织学生交流

(1)句子:我们叙述的事情不论怎样微不足道,双亲都仔细聆听,并随时评论。教师点拨

●圈出重点理解词语:微不足道,聆听,请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来谈谈词语的意

思。(微不足道——重点词素突破法,聆听——找近义词,做动作演示)

●微不足道的事情,双亲为什么却都会仔细聆听?

●师小结:他们用餐时的情景让我们感受到的是家长对自己孩子的尊重,也正

是有了这样的尊重,孩子们才会畅所欲言,在相互的交流间不断获取信息,而双亲的评论更似锦上添花,使我们受益良多。

●指导读句

(2)句子:不论我说的是什么,父亲都不会认为琐碎。首先,他会把我的话仔细想一想,好像我的话能拯救世界。“尼泊尔的人口……恩。好。”

●学生可抓住“琐碎”和“拯救世界”来谈感受,教师随机做指导,引导学生

感悟到父亲对知识的尊重,对自己的孩子不断去获取知识的鼓励。

●指导读句

(3)句子:接着,父亲会看着坐在餐桌另一头的母亲:“孩子妈,这个,你知道吗?”母亲的回答总会让气氛轻松起来。“尼泊尔?我连它在什么地方都不知道呢!”当然,这种回答正中父亲下怀。

●正中下怀的意思是什么?(合乎某人的心意)

●母亲什么样的回答正中父亲的下怀,引读相关的句子。

●为什么这种回答正中父亲的下怀呢?(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出示“雨生,”

父亲又说,“把地图拿来,我们来告诉妈妈尼泊尔在哪里。”于是,全家人开始在地图上找尼泊尔。)

小结:父母对孩子的宽容、对知识的尊重以及谦虚,无时不刻鼓动着我们学习的欲望,父母之间的那种默契又不知不觉地把学习引向更广、更深,引导我们对知识进行不断地探究。

(4)师小结,引读课文(晚餐后交流今天所学知识的情景)

(5)分角色朗读,师指导点评。

(二)感悟餐桌上学习的妙处

1、餐桌上热烈讨论的情景,以及晚餐上的压轴戏——交换今天学到的东西,这就是作者向我们展示的他们一家餐桌上的大学生活,餐桌成了学习知识的殿堂,餐桌上洋溢着的脉脉温情,同学们,你们喜欢这样的学习吗?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说话练习:

餐桌上的学习真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让人在非常轻松的气氛中就能学到很多知识、每天都交流,每天都会有收获、它让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父亲像个魔法师一样,他点一点,我就学到了更多、父亲对我的肯定,母亲总能说出让气氛变轻松的话,这一切,都让我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心里感到乐滋滋的)

2、师: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到了餐桌上,似乎就成了学不完的知识,在不知不觉中,他们全家人一同长进,分享经验。而父亲的观察,聆听,尊重他们提出的知识,肯定他们的价值,对于孩子们来说,又是多大鼓励啊。于是,这一家的孩子们快乐地学习着,不断的学习着,而这就是学习的真谛。引读最后一节。

四、总结拓展

同学们,你们都感受到了餐桌上学习的乐趣,其实,学习真是无处不在的,或许是在用餐时,或许是郊游的路上,或许是在等车的时候……你与父母亲的一次交谈,能让你不经意间又学到了点什么,能否选一次这样的交谈,把它写下来呢?

板书设计:

餐桌上的大学——不断学习

晚餐时热烈的谈话微不足道聆听评论

晚餐后交换今天所学琐碎拯救世界

盐类的水解(选修4)(含答案)

盐类的水解(选修4) 一、单选题(共10道,每道10分) 1.有关盐类水解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盐类的水解过程破坏了纯水的电离平衡 B.盐类的水解是酸碱中和反应的逆反应 C.盐类的水解的结果使盐溶液不一定呈中性 D.Na2CO3溶液中,c(Na+)是c(CO32-)的2倍 答案:D 解题思路:A.盐类的水解是盐电离产生的弱碱阳离子或弱酸酸根离子与水电离产生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过程,破坏了纯水的电离平衡,A正确; B.盐类的水解反应是酸碱中和反应的逆反应,它们在水溶液中建立起水解平衡,B正确;C.盐类的水解可能导致溶液中c(H+)≠c(OH-),使溶液呈碱性或酸性,如Na2CO3溶液显碱性,NH4Cl溶液显酸性,盐的水解也可能使溶液显中性,如CH3COONH4溶液,C正确;D.在Na2CO3溶液中,一部分CO32-会水解生成HCO3-,导致c(CO32-)减小,所以c(Na+)是c(CO32-)的2倍多,D错误。 故选D。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盐类水解的原理 2.浓度均相同的①Ba(OH)2②Na2SO3③FeCl3④KCl⑤H2SO4五种溶液,按pH值由小到大排列的顺序是( ) A.①②④③⑤ B.⑤③④②① C.⑤④③②① D.③⑤④②① 答案:B 解题思路:这五种溶液中, 酸性溶液:③FeCl3溶液中,Fe3+水解使溶液显酸性,⑤H2SO4为强酸,其水溶液显酸性;中性溶液:④KCl溶液中,不发生水解,溶液显中性; 碱性溶液:①Ba(OH)2为强碱,其水溶液显碱性,②Na2SO3溶液中,SO32-水解使溶液显碱性; 又因为这五种溶液的浓度相同,而强酸强碱在溶液中能完全电离,一般的水解反应进行得不够彻底,所以pH值由小到大为:⑤③④②①。 故选B。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盐类的水解规律 3.由一价离子组成的四种盐(AC、BD、AD、BC)溶液的浓度均为1mol?L-1,在室温下前两种溶液的pH=7,第三种溶液pH7,则( )

选修4 第三章 盐类的水解 教学设计

第三节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强碱弱酸盐和强酸弱碱盐的水解。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3.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教育。 二、教学重点盐类水解的本质 三、教学难点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和分析 四、教学过程 [提问引入]酸溶液显酸性,碱溶液显碱性,盐溶液是否都显中性? 一、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 【回忆提问】盐的定义(从电离的角度) 盐的分类按组成分:正盐 2.按生成盐的酸和碱的强弱分:强酸强碱盐强酸弱碱 盐强碱弱酸盐弱酸弱碱盐 3.按溶解性分:易溶性盐微溶性盐难溶性盐 【演示】用pH试纸检验下列溶液的酸碱性: NaCl、Na 2CO 3 、 Na 2 HCO 3 、NH 4 Cl、 Na 2 SO 4 、CH 3 COONa、(NH 4 ) 2 SO 4 (通过示范说明操作要领,并强调注意事项) 【讨论】由上述实验结果分析,盐溶液的酸碱性与生成该盐的酸和碱的强弱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小结】1. 盐的组成与盐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①强碱弱酸盐的水溶液显碱性 ②强酸弱碱盐的水溶液显酸性 ③强酸强碱盐的水溶液显中性

【讲述】下面我们分别研究不同类盐的水溶液酸碱性不同的原因。【板书】二、盐类的水解 1. 强碱弱酸盐的水解 【讨论】(1)CH 3 COONa溶液中存在着几种离子? (2)哪些离子可能相互结合,对水的电离平衡有何影响? (3)为什么CH 3 COONa溶液显碱性? 【讲解】CH 3COONa溶于水时,CH 3 COONa电离出的CH 3 COO-和水电离出的H+结合生 成难电离的CH 3 COOH,消耗了溶液中的H+,使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产生更多的OH-,建立新平衡时,C(OH-)>C(H+),从而使溶液显碱性。 【小结】 (1)这种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所电离出来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叫做盐类的水解。 (2)只有弱酸的阴离子或弱碱的阳离子才能与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 (3)盐类水解使水的电离平衡发生了移动,并使溶液显酸性或碱性。 (4)盐类水解反应是酸碱中和反应的逆反应。 (5)盐类水解是可逆反应,反应方程式中要写“”号。 【讨论】分析Na 2CO 3 的水解过程,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板书】(2)Na 2CO 3 的水解 第一步:CO 32- + H 2 O HCO 3 - + OH-(主要) 第二步:HCO 3- + H 2 O H 2 CO 3 + OH-(次要) 【强调】(1)多元弱酸的盐分步水解,以第一步为主。

232425(黄昆固体物理)教案

§ 2.3 金属性结合;§ 2.4 范德瓦耳斯结合; §2.5 元素和化合物晶体结合的规律性 1.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讲解使学生理解并掌握金属性结合和范德 瓦耳斯结合;理解元素和化合物晶体结合的规律性 2.教学重点:金属性结合和范德瓦耳斯结合。 3.教学难点:范德瓦耳斯结合。 4.讲授时间:45分钟。 5.讲授方式:PPT文档。 6.作业:学生课后复习。 一.金属性结合 (1)金属性结合的概念 第I族、第II族元素及过渡 元素都是典型的金属晶体,它们 的最外层电子一般为1~2个。组 成晶体时每个原子的最外层电 子为所有原子所共有,因此在结 合成金属晶体时,失去了最外层 (价)电子的原子实“沉浸”在 由价电子组成的“电子云”中。 如图XCH002_004所示。 这种情况下,电子云和原子实之 间存在库仑作用,体积 越小电子云密度越高,库仑相互 作用的能愈低,表现为 原子聚合起来的作用。 (2)金属晶体结合力 金属晶体结合力:主要是原子实和电子云之间的静电库仑力,对晶体结构没有特殊的要求,只要求排列最紧密,这样势能最低,结合最稳定。因此大多数金属具有面心立方结构,即立方密积或六角密积,配位数均为12。 立方密积(Cu、Ag、Au、Al)(面心立方结构)(配位数12) 六角密积(Be、Mg、Zn、Cd)

体心立方结构(Li、Na、K、Rb、Cs、Mo、W)(配位数8) 良好的导电本领,结合能比前面两种晶体要低一些,过渡金属的结合能较大。 晶体的平衡是依靠库仑作用力和一定的排斥力而维持的。 排斥来自两个方面 (a) 但体积减小,电子云的密度增大,电子的动能将增加 (b) 当原子实相互接近到一定的距离时,它们的电子云发生显著的重叠,将产生强烈的排斥 作用。 金属性结合对原子的排列没有特殊的要求,这使得容易造成原子排列的不规范性,使其具有很大的范性。 二.范德瓦耳斯结合 (1)范德瓦耳斯结合的概念 元素周期表中第VIII族(惰性)元素在低温下所结合成的晶体,是典型的非极性分子晶体。为明确起见,我们只介绍这种分子晶体。 惰性元素最外层的电子为8个,具 有球对称的稳定封闭结构。但在某 一瞬时由于正、负电中心不重合 而使原子呈现出瞬时偶极矩,这就 会使其它原子产生感应极矩。非极 性分子晶体就是依靠这瞬时偶极 矩的互作用而结合的,这种结合力 是很微弱的。1873年范德瓦耳斯 (Van der Waals)提出在实际气体 分子中,两个中性分子间存在着 “分子力”。当时他并没有指出这 力的物理本质,现在知道瞬时偶极 矩引起的力是分子力的一种。如图 XCH002_005所示。 (2)范德瓦耳斯结合的特征 惰性元素因具有球对称,结合时排列最紧密以使势能最低,所以Ne、Ar、Kr、Xe的晶体都是面心立方结构。它们是透明的绝缘体,熔点特低,分别为24K、84K、117K和161K。

高中化学选修四:盐类水解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盐类水解的实质,掌握水解的规律,学会盐类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2.使学生了解盐类水解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实验能力、思维能力、逻辑推理和综合归纳能力。 ●教学重点 盐类水解的本质 ●教学难点 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和分析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方法 采用设置问题、实验、讨论、分析、归纳、讲解、自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 CH3COONa、NH4Cl、NaCl、Na2CO3、NaHCO3、Al2(SO4)3、KNO3、蒸馏水、试管、玻璃棒、pH试纸 投影仪、电脑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提问]酸溶液和碱溶液中的H+和OH-浓度分别有什么关系? [生]酸溶液中H+浓度大于OH-浓度,碱溶液中H+浓度小于OH-浓度。 [师]那么盐溶液中H+和OH-浓度是否一定相等呢?下面请同学们自己动手,用pH试纸测量一下你面前所放的CH3COONa、NH4Cl、NaCl三种盐溶液的pH。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并提醒学生正确使用pH试纸] [问]这三种盐溶液是否都显中性? [生]不是。 [师]你们测定的结果是什么? [生]CH3COONa溶液pH>7显碱性,NH4Cl溶液pH<7显酸性,NaCl溶液pH=7,呈中性。[过渡]我们知道盐溶液中的H+和OH-都来源于水,而水本身是中性的,为什么加入某些盐就会显酸性或碱性,而加入另一些盐仍呈中性呢?我们这节课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板书]第三单元盐类的水解 一、盐类的水解 [师]下面我们先分析一下醋酸钠溶液显碱性的原因。 任何一种盐都可以看作酸碱反应的产物,那么CH3COONa是由什么酸和碱反应生成的?[生]醋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 [师]醋酸是弱酸、氢氧化钠是强碱,因此我们可以把它称为强碱弱酸盐。请同学们写出 CH3COONa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电离情况。 [指定学生板演]H2O H++OH- CH3COONa====CH3COO-+Na+ [讲述]从这两个电离方程式可看出,在CH3COONa溶液中,存在着H+、OH-、CH3COO -、Na+四种离子,由于NaOH是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全部电离,所以溶液中的OH-与Na+不 会结合,不影响水的电离,但CH3COOH是弱电解质,所以溶液中的CH3COO-和H+可结合成难电离的CH3COOH分子,消耗H+,破坏水的电离平衡,使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那么CH3COO-与H+会不会无限减小,直至其中一种离子消耗完呢?

固体物理教学大纲2018

《固体物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固体物理学融汇了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和晶体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在现代科学技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物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物理专业的必修基础课。 二、教学目的 本课程主要介绍固体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固体物理学各种专门问题及相关领域的内容建立初步的理论基础。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现代科学意识,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及创新思维的能力。 三、教学要求 1.了解固体物理学发展的主要历程及固体物理对现代物理学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2.了解固体物理学及凝聚态领域的当代前沿概况。 3.掌握固体物理学的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4.掌握固体物理学分析与处理问题的基本手段和思想方法。 5.掌握固体的结构及其组成粒子(原子、离子、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运动规律,晶体结构与物质力学、热学、光学性质的之间的关系。重点是晶体结构、晶体结合、晶格振动、金属自由电子论、能带论等。 四、课程重点与难点 课程重点:一是晶格理论,二是固体电子理论。晶格理论包括:晶体结构的基本特点和类型及对称性质;确定晶体结构的X射线衍射方法;晶体的结合类型与特点;晶格振动与晶体的热学性质。固体电子论包括:固体中电子的能带理论;金属自由电子理论和电子的输运性质。 课程难点:倒点阵的性质及其与正点阵的关系;晶体X射线衍射的分析;晶格振动的色散关系与模式密度;布洛赫定理及推论;晶体中电子的准经典运动与有效质量。 五、选用教材及参考书目 1.使用教材

基泰尔,《固体物理导论》,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年6月第8版; 2.教学参考书目 (1)方俊鑫,陆栋,《固体物理学》(上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年12月第1版; (2)阎守胜,《固体物理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第二版; (3)陆栋,蒋平,徐至中,《固体物理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 (4)胡安,章维益,《固体物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 (5)黄昆原著,韩汝琦改编,《固体物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10月第1版。 六、课程内容: 基本内容有两大部分:一是晶格理论,二是固体电子理论。晶格理论包括:晶体的基本结构;晶体中原子间的结合力和晶体的结合类型;晶格的热振动及热容理论;晶格的缺陷及其运动规律。固体电子论包括:固体中电子的能带理论;金属中自由电子理论。 教学时间分配表 第1章晶体结构 第一节原子的周期性阵列 第二节晶格的基本类型 第三节晶面指数系统 第四节简单晶体结构 第五节原子结构的直接成像 第六节非理想晶体结构 第七节晶格结构的有关数据

新人教版化学选修4高中《盐类的水解》教案

酸+碱=盐+水(中和反应,可以把盐理解成是由相应的酸和碱反应生成的)。 强酸强碱 1.强酸强碱盐酸碱生成的盐 2.强酸弱碱盐弱酸弱碱 3.弱酸强碱盐 4.弱酸弱碱盐 显酸性的盐Al2(SO4)3溶液 NH4Cl溶液 显碱性的盐Na2CO3溶液 CH3COONa溶液 显中性的盐NaCl溶液 KNO3溶液

[教学投影] (配合动画) 为什么有的盐溶液显中性,而有的盐溶液却显酸性或碱性呢? 分析过程: NH 4Cl 溶液 NH 4Cl 溶于水后完全电离 NH 4Cl === NH 4+ + Cl - + 水中存在水的电离平衡 H 2O OH - + H + NH 3H 2O NH 4+与OH - 结合生成的NH 3·H 2O 是弱电解质,从而使H 2O 的电离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溶液中的c(H +) > c(OH -),所以溶液显酸性。 反应化学方程式:NH 4Cl +H 2O NH 3·H 2O + HCl 离子方程式: NH 4+ +H 2O NH 3·H 2O + H + 3 CH 3COONa 溶于水后完全电离 CH 3COONa === CH 3COO - + Na + 水中存在水的电离平衡 H 2O OH - + H + CH 3CH 3COO -与H + 结合生成的CH 3COO - 是弱电解质,从而使H 2O 的电离平衡向电 离的方向移动,溶液中的c(OH -) c > (H +),所以溶液显碱性。 反应化学方程式:CH 3COONa +H 2O CH 3COOH + NaOH

离子方程式:CH3COO- +H O CH3COOH + OH- 2 1、盐类的水解的定义: 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所电离出来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叫做盐类的水解 2、盐类的水解的实质: 盐组成中的离子与水作用生成弱电解质,促使水的电离平衡向正方向移动,使溶液显酸性或碱性。 3、各类盐水解的比较:

固体物理教案第3次课

第 3 次 课 教学目的:掌握原胞、基矢和布拉伐格子的基本概念;掌握简立方、面心立 方、体心立方晶格原胞特点以及基矢的表示; 理解复式晶格结构及其表示 教学内容:§1.2 晶格的周期性 重点难点:简立方、面心立方、体心立方晶格原胞特点以及基矢的表示;复 式晶格结构及其表示 §1.2 晶格的周期性 1 晶格周期性的描述 — 原胞和基矢 —— 晶格的共同特点是具有周期性,可以用原胞和基矢来描述 (1)原胞:一个晶格中最小重复单元(体积最小) 如图XCH001_011所示。 (2) 基矢:原胞的边矢量。 三维格子的重复单元是平行六面体,是重复单元的边长矢量 (3) 单胞(结晶学元胞):为了反映晶格的对称性,常取最小重复单元的几倍作 为重复单元。 特点:单胞的边在晶轴方向,边长等于该方向上的一个周期。代表单胞三个边的矢量称为单胞的基矢。 基矢: 表示单胞的基矢。 在一些情况下,单胞就是原胞,而在一些情况下,单胞不是原胞。 简单立方晶格 — 单胞是原胞 321,,a a a c b a ,,

面心立方晶格 — 单胞不是原胞 例如面心立方晶格,如图XCH001_013所示。 原胞基矢: ——原胞的体积: 单胞基矢: ——单胞的体积: 2 简单晶格 简单晶格中,某一个原胞只包含一个原子,所有的原子在几何位置和化学性质上是完全等价的。碱金属具有体心立方晶格结构;Au 、Ag 和Cu 具有面心立方晶格结构,它们均为简单晶格。 1)简单立方晶格(Simple Cube ) 原胞为简单立方晶格的立方单元。 基矢: 如图XCH001_012所示 原胞体积: —— 原胞中只包含一个原子 晶胞中,顶角的原子可视为8个立方单元所共有,故8×1/8=1。 2)面心立方晶格 (fcc ) 如图XCH001_013所示,八个顶角上各有一个原子,六个面的中心有6个原子故称面心 立方。 由立方体的顶点到三个近邻的面心引三个基矢 , ,,a ai b aj c ak == =123()2 () 2 ()2 a a j k a a k i a a i j = +=+=+33214 1)(a a a a V =??= 3)(a c b a V =??= k a a j a a i a a ===321,,3321)(a a a a V =??= 321,,a a a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及反思

《盐类水解》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盐类水解的规律,知道盐类水解的实质。 2.过程与方法:小组研究探索式,辅以多媒体动画演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提前做导学案,小组探究,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求实、探索、创新、合作 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盐类水解的规律和实质 教学难点:盐类水解的规律和实质 二、教材的分析 1、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1)盐类的水解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化学平衡原理的基础上讨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行为,包括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电离平衡两个平衡体系;学生也知道溶液酸碱性的本质原因,在此基础上再来探究盐类在水溶液中的酸碱性规律,这样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2)盐类水解是后续电化学学习的必备基础。从知识结构上讲,盐类水解平衡是继弱酸、弱碱及水的电离平衡体系之后的又一个电解质溶液的平衡体系,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电解质溶液的平衡体系。 三、教学方法 1.教法 (1)感知情境,导入主题,研究探索,指导学法。 (2)教师导学,学生合作讨论,探讨实验设计及评价,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索、发现。 (3)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对比、归纳及类推、练习训练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4)多媒体辅助教学。 2.学法 (1)学生分组讨论,增强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学会合作。 (2)提出问题—探索分析—解决问题—迁移发展的方法展开探索,对比归纳及类推总结,练习训练,获得对比、归纳和类推的学习思维能力。 (3)积极思考,善于应用对比、归纳总结及类推思维方法,提升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4)讨论交流,提高人际交流能力。 四、教学过程(附课件) 1、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纯碱和小苏打入手 [幻灯展示] 图片 设计意图:学生熟悉的生活常识,使学生的学习从低起点、易接受的环境开始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过渡到 A级问题的六个问题,让学生分组回答 A级问题一:水的电离方程式是,若在水中加入酸或碱,水的电离平衡移动方向是向移动,理由是。 A级问题二:溶液呈酸碱性的根本原因是,溶液呈中性是因为,呈酸性

固体物理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11908 总学分:3学分 固体物理 (Solid-State Physics) 课程性质:学科大类基础课 适用专业:应用物理学专业 学时分配:课程总学时:48学时。其中:理论课学时:46学时(含演示学时);实验学时:0学时;上机学时:0学时;习题课学时:2学时。 先行、后续课程情况:先行课:高等数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后续课:量子力学,原子物理。 教材:《固体物理学》,黄昆,韩汝琦,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固体物理学》,陆栋,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固体物理基础》,阎守胜,北京大学出版社 《固体物理简明教程》,蒋平,徐至中,复旦大学出版社 一、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固体物理学是应用物理和物理类各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是继四大力学之后的一门基础且关键的课程,它的主要内容是研究固体的结构及组成粒子(原子、离子、电子等)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阐明固体的性能和用途,尤其以固态电子论和固体的能带理论为主要内容。 通过固体物理学的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理解晶体结构的基本描述,固体电子论和能带理论,以及实际晶体中的缺陷、杂质、表面和界面对材料性质的影响等,掌握周期性结构的固体材料的常规性质和研究方法,了解固体物理领域的一些新进展,为以后的专业课学习打好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分三级:掌握、理解、了解。 掌握:属于较高要求。对于要求掌握的内容(包括定理、定律、原理等的内容、物理意义及适用条件)都应比较透彻明了,并能熟练地用以分析和计算有关问题,对于能由基本定律导出的定理要求会推导。 理解:属于一般要求。对于要求理解的内容(包括定理、定律、原理等的内容、物理意义及适用条件)都应明了,并能用以分析和计算有关问题。对于能由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3.3《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参考教案

第三单元盐类的水解 第2课时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教学设计 (1)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温度等外界条件对盐类水解反应的影响、水解平衡移动的分析。 2.了解水解原理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各类盐的水解规律分析、各类盐水解后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的分析,掌握判断盐类溶液酸碱性的规律和方法。 2.通过对盐类水解的微观分析,提高用微观规律分析宏观现象的能力。 3.通过盐类水解原理的应用,提高运用弱酸和弱碱的电离、水的电离和盐类水解等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盐类水解的规律的总结,体会事物变化的那种丰富多彩的内在美。 2.通过盐类水解中丰富多样的实验现象、多姿多彩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2)教学重点 影响盐类水解因素。 (3)教学难点 盐类水解规律的应用。 (4)教学建议 盐类的水解涉及的知识面广,综合性较强,是前面已学过的电解质的电离、水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离子积,以及平衡移动原理等知识的综合应用。盐类的水解是本章教材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盐类水解的应用,是在学习盐类水解的本质及规律的基础上,研究盐类水解达到平衡后,如何改变温度、浓度等外界条件,克服盐类水解的不利影响,使盐类水解向有利的方向移动。 本节是盐类水解理论知识的迁移应用,培养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节重点是盐类水解的几点应用,关键是应用盐类水解平衡解决问题。通过学习,使学生加深对盐类水解理论知识的认识,同时提高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培养科学的探究方法,培养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经过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的学习,学生对应用理论分析问题已经有了一定的

固体物理教案

固体物理典型教案 §6.7 纯金属电阻率的统计模型 一.电阻率的本质 比喻 1. 纯金属具有电阻率的本质:金属的电阻率ρ与外电场ε和电流密度j 的关系为j ρ=ε。外电场ε一定,电阻率ρ大的金属电流密度j 就小。而电流密度j 正比于电子在电场方向的飘逸速度。这就是说电阻率ρ大的金属,电子的飘逸速度就小。电子的飘逸速度小,表明电子在外电场作用下的定向运动受到的阻力大。对于纯金属,这个阻力只能是来自晶格,是晶格的振动引起了电子的散射,使电子的运动方向随时发生变化,减缓了在外电场方向的飘逸速度。 2. 比喻:拿做广播体操作比喻。把穿越体操阵列者比喻成电子,做操者比喻成振动的原子。一旦做起操来,要想穿过这体操阵列,为了避开做操者,穿越者不得不东躲西闪。这样以来,穿过这体操阵列花费的时间就长了,穿越速度就降低了。 二.实验规律 高温:纯金属电阻率 T ∝ρ, 甚低温:5 T ∝ρ 问题:为什么纯金属电阻率与温度会有如此的奇异关系? 三. 前人的工作 包括J.Bardeen 在内的不少人对纯金属电阻率与温度的依赖关系进行过研究,但“处理方法、 数学积分及至结果表达式都是相当令人生畏的。”[R.J.Elliot and A.F.Gibson, AnIntroduction to Solid State Physics and its Applications, 311(1976) ],这些研究难以以基础课的内容让学生们接受。 问题:能否用更简单明了的模型来揭示纯金属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 四. 提出“纯金属电阻率的统计模型”的基础与思路 1. 基础一 纯金属具有电阻率,是晶格的振动引起了电子的散射,使电子的运动方向随时发生了变化。 电子运动方向发生变化,说明电子与晶格之间发生了能量和动量的交换。在第三章中把晶格振动谱测定中的光子与晶格的能量和动量的交换,看成是光子与声子的相互碰撞。同理,我们也可以把电子与晶格之间的相互作用, 看成是电子与声子之间的相互碰撞。 2.基础二 第三章中晶格热容是一个宏观物理量,是晶格振动的统计平均效应。爱因斯坦采取了一个平均频率的简单模型,取得了很成功的结果。电阻率也是一个宏观物理量,是电子与晶格作用的统计平均效应。是否可采取平均声子的模型来处理纯金属电阻率问题呢?所谓平均声子模型,是假定声子系统由平均声子来构成,在这个系统中,每个声子的动量等于原声子系统中声子的平均动量。 3. 基础三 由上一节(§6.6)已知,对电导有贡献的只是费密面上的电子,因此纯金属电阻率可看成是费密面上的电子与平均声子相互碰撞的结果。金属的电阻率 τ ρ2* ne m =, (1)

化学选修四《盐类的水解知识点和经典习题》原创

盐类的水解知识点和经典习题 基础考点梳理 最新考纲 1. 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掌握盐类水解的规律和应用。 2. 了解盐溶液的酸碱性,会比较盐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 自主复习 一、盐类水解的定义和实质 1. 盐类水解的定义 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所电离出来的H1或0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叫做盐类的水解。 2. 盐类水解的实质 盐类的水解是盐跟水之间的化学反应,水解(反应)的实质是生成难电离的物质,使水的电离平衡被破坏而建立起了新的平衡。 3. 盐类水解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盐类水解一般程度很小,水解产物也很少,通常不生成沉淀或气体,书写水解方程式时,一般不用“T”或“ J”。盐类水解是可逆反应,除发生强烈双水解的盐外,一般离子方程式中不写===号,而写号。 4. 盐类的水解与溶液的酸碱性 ① NaCI ② NH4CI ③Na2CO3 ④CH s COONa ⑤AICI 3 五种溶液中呈酸性的有:②⑤。 呈碱性的有:③④。 呈中性的有:①。 二、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及应用 1. 内因:盐本身的性质 (1) 弱碱越弱,其阳离子的水解程度就越大,容液酸性越强。— (2) 弱酸越弱,其阴离子的水解程度就越大,容液碱性越强。_ 2. 外因 (1) 温度:升高温度,水解平衡正向移动,水解程度增大。 ⑵浓度 ①增大盐溶液的浓度,水解平衡正向移动,水解程度减小,但水解产生的离子浓度增大,加水稀释,水解平衡正向移动,水解程度增大,但水解产生的离子浓度减小。 ②增大c(H +),促进强碱弱酸盐的水解,抑制强酸弱碱盐的水解:增大c(OH -),促进强酸弱碱盐的水解,抑制强碱弱酸盐的水解。 3. 盐类水解的应用(写离子方程式) (1) 明矶净水:Al3 + + 3H2O AI(OH) 3 + 3H +0 (2) 制备Fe(OH)3 胶体:Fe3* + 3H2O=====Fe(OH)3(胶体)+ 3H 十。 (3) 制泡沫灭火剂:AI3+ + 3HCO3===AI(OH)3 J + 3CO2 T。 ⑷草木灰与铵态氮肥混施:NH;+ CO i「+ H2O NH3 H2O+ HCO3 网络构建

《盐类的水解》教案

盐类水解的规律 一、教材分析 “盐类水解”这一教学内容是苏教版《化学反应原理》(选修4)第三章第三节内容。本节内容包括盐类水解和盐类水解的应用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重点内容。教材在设计上先是 通过活动与探究实验让学生感受盐溶液的酸碱性,获取盐溶液有的是呈碱性、有的呈酸性而 有的呈中性的感性认知,并通过讨论活动从宏观上认识并概括出盐的组成与其溶液酸碱性之间的关系。同时,盐类水解的知识又与后续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紧密相连。从知识结构上讲,盐类水解平衡是继化学平衡、弱酸、弱碱平衡、水的电离平衡体系之后的又一个平衡体系,它们与将要学习的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构成了中学化学的完整的平衡体系,通过学习盐类水解,有利于学生构建电解质溶液的平衡体系。 二、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化学平衡特征及移动原理,以及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包括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电离平衡两个平衡体系。学生也初步从微观角度认识了溶液酸碱性的实质。在此基础上再来探究盐类在溶液中的变化规律,以及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这样的安排既能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又能使学生对平衡原理和弱电解质概念进行具体应用和再认识。 三、教学目标 1.理解盐类水解的实质 2.能运用盐类水解的规律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 3.能正确书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4.通过实验探究,理论分析,由宏观现象分析微观本质,揭示原因, 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5.能在思考分析过程中倾听他人意见,相互启发,体会合作交流的重要与快乐 6.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盐类水解的实质 教学难点: 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 五、教学过程 [引入] 问题情境 酸、碱溶解在水中形成的溶液分别显示什么性?为什么? [ 过渡] 盐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呢? 1、盐的分类 酸+碱===盐+水(中和反应) 生成的盐:① 强酸强碱盐,NaCI、K2SQ ②强酸弱碱盐,FeCb、NH4CI

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doc

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三节盐类的水解(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选修4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问题探究使学生认识到影响盐类水解平衡的因素。 2.讲解盐类水解的作用,让学生能够运用盐类水解的知识解决离子共存、离子浓度大小判断等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提出问题—总结方法—拓宽加深”几个步骤,让学生认识问题的本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盐类水解平衡的移动;盐类水解的应用。 教学难点 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判断。 教学方法 问题引导、讨论、归纳、讲解、总结等。 教学过程设计 引入新课 [复习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盐类的水解,了解到不同的盐在水溶液中的酸碱性是不一样的,这是由它的组成所决定的。盐类水解的实质就是盐所电离出的离子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从而使水的电离平衡发生了移动。我们还学习了水解方程式的书写,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知识,需要大家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掌握。今天我们就上节课的内容深入探讨盐类水解平衡的移动及盐类水解的应用。 [板书]三、影响水解的因素: 内因:盐类本身的性质。这是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组成盐的酸或碱越弱,盐的水解程度越大,其盐溶液的酸性或碱性就越强。“无弱不水解,有弱即水解,越弱越水解,谁

强显谁性”。 [思考]为什么纯碱的热溶液的去污效果比冷的好? [引导,得出结论] 外因:1.温度:由于盐的水解反应是中和反应的逆反应,所以盐的水解是吸热反应,温度升高,水解程度增大。 2.浓度:溶液浓度减小,实际上是增加了水的量,可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使盐的水解程度增大。(最好用勒夏特列原理中浓度同时减小的原理来解释) 3.溶液的酸碱性:盐类水解后,溶液会呈现不同的酸碱性。因此,控制溶液的酸碱性可以促进或抑制盐的水解。如在配制FeCl3溶液时常加入少量盐酸来抑制FeCl3水解。 4.盐的离子与水中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结合能力的大小:组成盐的酸或碱越弱,盐的水解程度越大。 I.加酸或碱:强酸弱碱盐溶液中,加酸抑制水解,加碱促进水解; 强碱弱酸盐溶液中,加碱抑制水解,加酸促进水解。 II.加盐溶液:加强酸的酸式盐溶液——相当于加酸; 加强酸强碱盐溶液——相当于加水; 加可水解的盐的溶液——显同性,抑制;显异性,促进。 如:Al3+与HCO-3、CO2—3、HS-、S2—、AlO-2;Fe3+与HCO-3、CO2—3、AlO-2;NH+4与SiO2—3等在水溶液中水解相互促进,趋于完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用“===”“↑”“↓”。 [例题]利用上述所学知识填写下表,FeCl3水解离子方程式如下:Fe3++3H 2O Fe(OH)3+3H+ΔH>0,请填写下表不同条件下对FeCl3水解平衡的影响: [过渡]水解反应有什么应用呢? [引入]大家知道泡沫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吗?它就是利用Al2(SO4)3和NaHCO3溶液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来灭火的。那么Al2(SO4)3和NaHCO3是怎么反应的呢?

固体物理学 课程教学大纲

固体物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一)课程名称、所属专业、课程性质、学分; 课程名称:固体物理学 所属专业:理学专业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学分:4 (二)课程简介、目标与任务; 课程简介: 固体物理学是研究固体物质的物理性质、微观结构、构成物质的各种粒子的运动形态,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它是物理学中内容极丰富、应用极广泛的分支学科。本课程以点阵及晶体对称性为主线,以周期结构中的波动问题贯穿固体物理的整个教学内容。 基本目标与任务: 1.掌握包括对点阵及晶体对称性的定义、表征和检测,以及在晶体中物质的 运动规律; 2.在掌握知识架构的同时,对固体物理中处理多体问题的方法及其局限性有 所了解,并了解一些重要概念的实验探测; 3.获得在本门课程领域内分析和处理一些基本问题的初步能力; 4.为学习后续课程和独力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必要的基础。 (三)先修课程要求,与先修课与后续相关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内容衔接; 先修课程:《理论力学》、《电动力学》、《热力学统计物理》、《量子力学》以及《数学物理方法》 关系:《理论力学》、《电动力学》、《热力学统计物理》、《量子力学》以及《数学物理方法》是固体物理学的数学基础和物理基础,固体物理学在此先修课程的基础上系统研究固体物质的物理性质、微观结构、构成物质的各种粒子的运动形态。 (四)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选用教材:基泰尔,固体物理导论(第八版)。 主要参考书: 1.黄昆、韩汝琦,固体物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Neil W. Ashcroft、N.David Mermin,Solid state Physics 3.刘友之、聂向富、蒋生蕊,固体物理学习题指导

固体物理电子教案

固体物理 第一章晶体的结构 1.1晶体的共性与密堆积 1.1.1晶体的共性: 长程有序,平移操作,周期性 自限性晶面角守衡定律 各向异性:结构各向异性、性质各向异性 1.1.2密堆积:

晶体是由实心的基石堆砌而成的设想虽然肤浅,但形象的直观的描述了晶体内部的规则排列这一特点,即为密堆积。 一个粒子的周围最近邻的粒子数,可以被用来描写晶体小粒子排列的紧密程度,这个数称为配位数.粒子排列愈紧密,配位数应该愈大.现在来考虑晶体中最大的配位数和可能的配位数。 二维原子球的正方堆积 六角密积及立方密积 在六角和立方两种密积电每个球在同一层内和6个球相邻,又和上下层的3个球相切,所以每个球最近邻的球数是12即配位数是12,这就是晶体结构中最大的配位数. 如果球的大小不等,例如晶体由两种原子组成,则不可能组成密积结构,因而配位数必须小于12,但由于周期性和对称性的特点,晶体也不可能具有配位数11、10和9,所以次一配位数是8,为氯化铅型结构.晶体的配位数不可能是7,再次一个配位数是6,相应于氯化钠型结构.晶体的配位数也不可能是5,下一个配位数是4,为四面体.配位数是3的为层状结,构配位数是2的为链状结构.

配位数是4,为四面体.配位数是3的为层状结,构配位数是2的为链状结构.

作为例子,现在来看由于球的半径不等组成氯化银型或氮化钠型结构时.两种球半径的比. 一氯化铯型 设大球的半径是R,则立方体的边长为a=2R,空间对角线为.若 小球恰与大球相切,则小球的直径应等于-2R,即小球的半径为 这时排列最紧密,结构最稳定. 如果小球的半径r小于0.73R,则不能和大球相切,结构不稳定,以致不能存在,于是结构将取配位数较低的排列,即取配位数是6的排列.所以,当1>(r/R)≥0.73时,两种球的排列为氯化铯型 二氯化钠型

盐类的水解教案培训课件

盐类的水解教案

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盐类水解”这一教学内容在苏教版《化学反应原理》(选修)专题3“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的第三单元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平衡特征及移动原理,以及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包括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电离平衡两个平衡体系,都是平衡原理的具体应用。学生也初步从微观角度认识了溶液酸碱性的实质。在此基础上再来探究盐类在溶液中的变化规律,以及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这样的安排既能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又能使学生对平衡原理和弱电解质概念的具体应用和再认识。同时,盐类水解的知识又与后续沉淀溶解平衡紧密相连的。从知识结构上讲,盐类水解平衡是继化学平衡、弱酸、弱碱平衡、水的电离平衡体系之后的又一个平衡体系,它们与将要学习的沉淀溶解平衡构成了中学化学的完整的平衡体系,通过学习盐类水解,有利于学生构建电解质溶液的平衡体系。 本单元内容包括盐类水解和盐类水解的应用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重点内容。教材在设计上先是通过活动与探究实验让学生感受盐溶液的酸碱性,获取盐溶液有的是呈碱性、有的呈酸性而有的呈中性的感性认知,并通过讨论活动从宏观上认识并概括出盐的组成与其溶液酸碱性之间的关系。在学生完成感性认识后,教材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去探究盐溶液呈酸碱性的本质,教材以常见典型的氯化铵、醋酸钠和氯化钠三种盐在水溶液电离出的某些离子能与水电离出的H+或OH-形成弱酸或弱碱的过程,分析了这一过程对水电离平衡的影响,从而在更深刻从微观粒子变化的水平揭示了盐溶液酸碱性的本质。第二部分实际上是讨论平衡移动原理在盐类水解平衡上的应用,及在实际生产生活中重要意义,进一步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盐类水解的定义,发生的条件和本质以及水解的规律。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3教案 《固体》

固体 目标导航 1.初步掌握晶体和非晶体在外形上和物理性质上的区别。 2.能区分单晶体和多晶体。 3.掌握晶体的微观结构。 4.培养观察能力,体会物质的微观结构对其宏观性质的影响。 诱思导学 1.固体的分类 自然界中的固态物质可以分为两种:晶体和非晶体。 (1)晶体:像石英、云母、明矾等具有确定的几何形状的固体叫晶体。常见的晶体还有:食盐、硫酸铜、蔗糖、味精、石膏晶体、方解石等。 晶体又分为单晶体和多晶体: 单晶体:整个物体就是一个晶体的叫做单晶体,如雪花、食盐小颗粒、单晶硅等。多晶体:如果整个物体是由许多杂乱无章地排列着的小晶体组成的,这样的物体就叫做多晶体,如大块的食盐、粘在一起的蔗糖、各种金属材料等。 (2)非晶体:像玻璃、蜂蜡、松香等没有确定的几何形状的固体叫非晶体。常见的非晶体还有:沥青、橡胶等。 2 3 4 晶体的形状和物理性质与非晶体不同是因为在各种晶体中,原子(或分子、离子)都是按照各自的规则排列的,具有空间上的周期性。 典例探究 例1 如何区分多晶体和非晶体? 解析:由于多晶体和非晶体都没有规则的几何形状,而且都表现为各向同性,所以判断多晶体与非晶体通常用有没有一定的熔点来区分。 答案:有确定熔点的是多晶体,无确定熔点的是非晶体。 友情提示:由于多晶体是有许多单晶体杂乱无章的构成的,所以多晶体在几何形状和物理性质与方向的关系上与非晶体相似,但多晶体仍然具有确定的熔点。 例2 同一种化学成分的物质,为什么有时会表现出不同的物理性质? 解析:同一种物质中的微粒按不同的方式排列时,就会生成不同的晶体,从而表现出不同的物理性质。如碳,按一种方式排列可以生成金刚石,而按另一种方式排列时会生成石墨,金刚石与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的不同;同一种物质也可能

2-1(黄昆-固体物理)-教案

第二章固体的结合 本章的主要内容:阐明原子是依靠怎样的相互作用而结合成为固体的。 教学重点:晶体结合的基本类型。 教学难点:晶体结合的物理本质。 教学时数:3学时。 讲授方式:PPT文档。 § 2.1 离子性结合 1.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讲解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离子性结合成为晶 体的本质。 2.教学重点:离子晶体结合的特点及性质。 3.教学难点:离子晶体结合的基本物理量:内能、晶格常数、体变模量和结合能的计算。 4.讲授时间:45分钟。 5.讲授方式:PPT文档。 6.作业:2.1,2.2,2.3。 一.离子晶体概述 元素周期表中第I族碱金属元素(Li、Na、K、Rb、Cs)与第VII族的卤素元素(F、Cl、Br、I)化合物(如NaCl,CsCl,晶体结构如图XCH001_009_01和XCH001_010所示)所组成的晶体是典型的离子晶体,半导体材料如CdS、ZnS等亦可以看成是离子晶体。

二.离子晶体结合的特点 以CsCl 为例,在凝聚成固体时,Cs 原子失去价电子,Cl 获得了电子,形成离子键。以离子为结合单元,正负离子的电子分布高度局域在离子实的附近,形成稳定的球对称性的电子壳层结构; Xe I Cs Kr Br Rb Ar Cl K Ne F Na ????- + - +- +- +, , , (1)离子晶体的模型:可以把正、负离子作为一个刚球来处理; 离子晶体的结合力:正、负离子之间靠库仑吸引力作用而相互靠近,当靠近到一定程度时,由于泡利不相容原理,两个离子的闭合壳层的电子云的交迭会产生强大的排斥力。当排斥力和吸引力相互平衡时,形成稳定的离子晶体; (2)一种离子的最近邻离子为异性离子; (3)离子晶体的配位数最多只能是8(例如CsCl 晶体); (4)由于离子晶体结合的稳定性导致了它的导电性能差、熔点高、硬度高和膨胀系数小; (5)大多数离子晶体对可见光是透明的,在远红外区有一特征吸收峰。 举例: 氯化钠型(NaCl 、KCl 、AgBr 、PbS 、MgO)(配位数6) 氯化铯型(CsCl 、 TlBr 、 TlI)(配位数8) 离子结合成分较大的半导体材料ZnS 等(配位数4) 三. 离子晶体结合的性质 1)系统内能的计算 晶体内能为所有离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库仑能和重叠排斥能之和。以NaCl 晶体为例,r 为相邻正负离子的距离,一个正离子的平均库仑能: ∑ ++-++3 21321,,2 /122 32 2 22 2 102 ) (4) 1(' 2 1n n n n n n r n r n r n q πε 321,,n n n 遍及所有正负离子,因子1/2—库仑作用为两个离子所共有,一个离子的库伦能为 相互作用能的一半。 一个负离子的平均库仑能: ∑ ++-++3 21321,,2 /1223 2 22 2 21 02 ) (4) 1(' 2 1n n n n n n r n r n r n q πε 321,,n n n 遍及所有正负离子,因子1/2—库仑作用为两个离子所共有,一个离子的库伦能为 相互作用能的一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