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古汉语“何……为”句式

探究古汉语“何……为”句式
探究古汉语“何……为”句式

探究古汉语“何……为”句式

“何……为”所构成的句式,在古汉语中出现频率较多“何”有时也写作“曷、奚、胡”等。对“何……为”所构成的句式,长期以来学术界各有见解。我认为它是同形异构,是多种句式的混合体,应具体分析。

它具有如下几式:“何+动+为”、“何以+动+为”、“何+以+名+为”、“何+以+为”、“何+名+之+为”。

一、何+动+为

“何+动+为”中的“动”为动词或动词性短语;“何”为疑问代词,充当状语,相当于“何为”;“

为”是语气词。

(一)“动”,包括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在句中为谓语中心词。例如:天之亡我,我何渡为?(《史记》)

(二)“何”

“何”为疑问代词,相当于“何为”,询问目的、原因,充当状语。例如:于是加宠,将何治为?(《国语》)

《国语》韦昭注:“晋加宠于子,将何为治乎?”用“何以”、“何为”释“何”。可见“何”相当于“何以”、“何为”。

“何+动+为”中的“为”应是语气助词

二、何以+动/形+为

这种句式中的“动/形”包括动词、形容词以及动词性、形容词性短语,为句中谓语中心语;“何以”有时也写作“何用”等,为固定结构,句中作状语,“为”是语气助词。

(一)动/形

“动/形”,有的是动词、动词性短语,较多见;有的是形容词、形容词性短语,较少见。例如:文举舍我死,吾何用先为?

(二)“何以”

“何”有时写作“奚、胡、安”等,“以”有的写作“用”或“为”。它们在句中用以询问原因或目的

,有的构成反问,在句中作状语。例如:两君合好,夫夷狄之民,何为来为?(《谷梁传·宣公十年》).用“何为”。从语源上看,“何、奚、安”等为疑问代词,“以、用、为”等为介词,它们用法均相通,故而“何以”、“何用”、“安用”等也相通。这里的“何以”、“何用”等经常结合在一起使用,可认为是固定结构,句中用以询问原因,如例句相当于“为什么”。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何以”、“何用”等当与第一式的“何+动+为”的“何”语法意义相同。

三、何+以+名+为

此式中“何”为疑问代词,作状语。“以”句中主要动词,与“名”构成动宾短语,为句中谓语中心语,“为”是语气助词。

(一)“名”

“名”,包括名词、名词性短语、代词以及临时用作名词的其它类的词。例如:臣不忠于王,楚何以轸为?(《国策》)“轸”为名词

(二)“何”

此式中的“何”同第一式“何+动+为”中的“何”,句中用以询问原因或目的,作状语,相当于“为什么”。有的表示反问。例如:.仁者爱人,义者循礼,然则又何以兵为?“凡所以有兵者,为争夺也”。(《荀子·议兵》)据下文,“以兵”即“有兵”,“为争夺”正是回答“以兵”的。用以提问的也仅是“何”。这里“何”与“以、用”均为非直接成分。

(三)“以”

“以”为句中主要动词,相当于动词“用”,它“名”构成动宾短语作谓语中心语。这可以从古今学者的训释中看出来,例如:吾何以天下为哉!悲夫,子之不知余也。(《庄子》)《庄子》成玄英疏:“道在其中,故不用天下。”以“用”释“以”。“用”均为谓语中心词,后“名”为其宾语。

四、何+以+为

“何+以+为”有的写作“奚+以+为”,是同形异构,一是“何+以+(之)+为”,一是“何以+

为(动)+(之)”,(之)表示省略的成分。

(一)何+以+(之)+为

此式,“以”是动词,后省略代词“之”,“为”是语气助词,为“何+以+之+为”的略式。例如:四海之尊,于我无用,九五之尊,予何用为?(《庄子》)“予何用为”当解作“予何用之为”,“之”代“九五之尊”,意为“我什么要用九五之尊”。

(二)何以+为(动)+(之)

此式,“何以”为固定结构,在句中作状语,询问原因,有时为反问,也可以认为后面省略了宾语“之”。例如:

1.夫黄帝尚矣,女何以为?(《大戴礼记·五帝德》)

2.其为衣裘何以为?冬以圉寒,夏以圉暑。(《墨子·节用上》)

3.胜自砺剑,人问曰:“何以为?”胜曰:“欲以杀子西”。(《史记·伍子·列传》)

例1.《大戴礼记解诂》:“何以为,言何用为此也。”“何用”即“何以”,“为此”中“此”承前代黄帝,意为“为什么要谈论黄帝”。例2.为设问,答语为“以圉寒”、“以圉暑”,当是回答“何以”所提出的问题。“何以”在句中作状语,谓语中心则落在“为”上,其宾语是“衣裘”,承前省。所以,它当是“何以+为(动)+(之)”之省。例3.“何以为”也应理解为“何以+为(动)+(之)”,从后文“欲以杀子西”看,它的语义应是“为什么要磨剑”。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此类“何以为”中“何以”为状语

,在句中询问原因或目的,“为”是动词,后可认为省略了“之”。

总之,“何以为”是同形异构,应结合语境区别对待。

五、关于“为”的讨论

前文已论述,“何……为”框架包括多种句式,“为”有的为动词,但大都为语气助词。“为”作为动词的本文不讨论,重点讨论一下语气助词“为”。

(一)“为”应是语气助词

“为”作为语气助词,一直争论不休。我们赞同语气助词说。

1.从古人的训释看,很多学者用“乎”“哉”“也”等释“为”。例如:秦治天下,将何以天下为?(《国策·赵策四》)《国策》鲍本:“天下自为秦用,赵无所用之也”。用语气词“也”“乎”或“哉”来释“为”,可见“为”是语气助词。

2.从语法意义看

在“何以+动+为”、“何+以+名+为”等句式中,去掉“为”后均不影响语气的表达。例如:寡人不能说也,尔何来为?(《晏子春秋·内篇杂上》)可去掉“为”,说成“尔何来”。

(二)“为”的语法意义

语气助词“为”可兼表疑问、祈使、感叹等语气。

1.疑问语气

“为”主要是与“何”呼应使用,共同表示疑问语气,用以询问目的或原因。有的用于一般疑问句,有的用于反问句,用以加强反问语气。例如:

1、公曰:“何以礼为?”对曰:“夫礼者,民之纪,纪乱则民失,乱纪失民,危道也。”(《晏子春秋

·内篇》)

2、穰苴曰:“何后期为?”贾谢曰:“不@③大夫亲戚送之,故留。”(《史记·穰苴列传》)

3、为人君,仁义而已矣,何以利为?(《史记·魏世家》)

以上例1、2为一般疑问句,例1问目的,例2为反问句。例3为反问句。

2.感叹语气

《词诠》:“为”,“语末助词,表感叹。”这就是说,“为”还用于感叹句表示感叹语气。例如: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庄子·逍遥游》)

句中的“为”是表示感叹语气的。这种句式一般不与“何”呼应使用。

3.祈使语气

“为”还可以用于祈使句,表示祈使语气。这里边一般要有表示祈使的词语,诸如“无、毋、勿、亡”等,“为”起加强语气的使用。例如:及门,公孙敢门焉,曰:“无入为也!”(《左传》)为祈使句,用“无”是表禁止的否定副词,“为”起加强语气的使用。

语气词“为”用于疑问句、感叹句或祈使句中,出现的频率不同。疑问句较多,感叹句次之,祈使句较少。可以说用于疑问句是最基本的。

(三)语气助词“为”发展演变的臆测

关于语气助词“为”的来源有两种解释,一是黄侃先生,他认为“为是语助,盖本字为‘与’,或作‘矣’”。可称为假借说;一是

吕叔湘先生提出的,他认为“这个为’字向来都认为是疑问语助词。但既可以再在下面加‘乎’、‘哉’,似乎‘为’字本身原并非语助词。”他还指出:“‘何为’常常拆开来用,中间大率加个‘以’字。”这也就是说,“为”本非语助词,是由于“何为”拆开来用而发展为语助词的。我们认为吕先生的论断较为客观。

“何+动+为”和“何+以+名+为”的句式大都可变换为“何为+动”、“何为+以+名”或“动+

何为”、“以+名+何为”。例如:亡人得生,又何不来为?(《国语》)可变换为“何为不来”,“不来何为”。变换后语义不变,还是询问原因、目的或表示反问。

“何为+动”或“动+何为”这两种古汉语中大量存在着的句式也可变换为“何+动+为”。例如: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可变换为“何不死为”,变换后语义也不变。

从以上的句式变换过程似可以看出“为”和“何为”的渊源关系,“为”当是由“何为”而来。但能否就此认为“为”是动词或介词了呢?我们认为是不能的。这是因为句式变换只能作为参考,而不能作为判定句式的依据,更何况有些带有“为”的句子是不能按以上程序变换的。例如:

1、两君合作,夷狄之民何为来为?(《谷梁传》)

2、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3、今日富贵忘我为!(《颜氏家训》)

例1前有“何为”,“奚以”,“为”的位置已被别的词占据;例2前有“何故”,独立表义,相当于“何为”,不需“为”,例3前没有“何”,“为”找不到对象。它们均不能变换为“何为+动”或“动+何为”的句式。这说明“为”已独立表示语法意义,已与“何”失去了原来的联系。

以上说明,语气助词“为”是由“何为”发展而来的。在“何……为”中,“何”既然已经与“为”分开,它又能独立充当状语,那么它就有可能脱离“何”而走上独立的道路。“为”既然已经脱离了“何”,它的语法功能已被“何”所取代,这也就决定了它必然要走上虚化的道路。一旦出现了“何以/何故+动+为”的句子,“为”就不能复位,它也就完成了虚化的过程。因为在这些句子中,“何以”或“何用”等本身就是由“以”或“用”作为介词所构成

的介宾短语发展成的固定结构。“何故”也相当于“为”,已经最后排挤了“为”,使“为”成为纯虚词了。而在“动+为”的感叹句中,“为”就更前进了一步,以至于看不出它与“何为”的关系,更是货真价实的语气助词了。从这点出发,尽管“为”和动词或介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也有必要,且也有可能认为它是语气助词;即使是在“何+动+为”句式中,它与“何”尽管还没有最后失去联系,只要看到它的发展趋势,也应把它视为语气助词为宜。

古汉语的基本句型及其句式

古汉语的基本句型及其句式 第四讲古汉语的基本句型及其句式 古今汉语的句法结构基本上是相同的。古汉语的句子类型就句子的语气和语调而言,也可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四类。古汉语的句子成分也同样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补语状语六种。但是同中有异,古汉语的某些句式,某些说法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用了,或者被现代更为明确、严密的表达方式代替了。我们要特别注意古汉语的特殊句式,立足于“同” ,着眼于“异” ,才能事半功倍地掌握文言句法,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现将古汉语的四种基本句型及其句式,分别说明如下。 (一)陈述句——所谓“陈述句” ,即告诉别人一件事,表示一种肯定或否定的断定语气的句型。表示肯定语气的陈述句叫 “肯定判断”(肯定句);表示否定语气的陈述句叫“否定判断”(否定句)。肯定判断句和否定判断句,统称判断句。现代汉语的判断句,主要是通过主语+判断词+判断词后面的宾语来表示的,形成“主词?(不)是?宾词”的句式。

但现代汉语的判断词“是” ,在文言文中一般不用作判断词,而是用作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这、这个、这里、这样”等。如“吾父死于是”的“是” ,即指代“捕蛇这个差使”。又如“故善附民者,是乃善用兵者也。”(所以,善于使人民亲附的人,这才是善于用兵的人。)此句的“是”(这)字后面,用副词“乃” (才是)表示判断,这就清楚地表明这个“是”字是指示代词。在古汉语中用“者” 、“也”这两个虚词表示肯定判断,最为常见的肯定判断句式有三种:(1)“?者?”。例如:“粟者,民之所种。”(榖米是农民种的。);(2)“??也。”例如:“农,天下之本也。”(农业是国家的根本。);(3)“?者?也。”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陈胜是阳城人。)上述的三种判断句式,相当于现代汉语“? 是?”的肯定判断句式。古汉语肯定判断句式中的“者”表示语音停顿,不是代词。“也”是语气词,表示一句话的完了。此外,古汉语中还有两种表示肯定判断的特殊句式:一是用“乃” 、“则”、“即”、“皆” 等副词置于名词谓语前,表示肯定判断。例如:“当立者乃(应是)公子扶苏。” //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就是)退。”// “梁父即(就是)楚将项燕。”// “环滁皆(都是)山也。”二是用“为” (是)作为判断词,表示肯定判断。例如:“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婴闻之,橘生

古汉语的常见句式

古汉语的常见句式 根据语气分,和现代汉语一样,古汉语有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下面要讲的不是这类分类标准,而是根据常见的情况来分类。 一、判断句 1.主语后面用“者”,谓语后面用“也”来表示判断。 标准形式:……者,……也。 变化形式:……,……也。 ……者也。 ……也者,……者也。 例a.臣之所好者,道也。 b.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c.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 2.意义上表判断 例:a.晋鄙,嚄啫宿将。 b.刘备天下枭雄。 3.用“乃”“即”“则”“为”“是”表判断例:a.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b.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 c.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d.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e.巨是凡人。(“是”作判断动词从汉朝开始) 二、被动句 1.标准格式: 为……所…… ……为所…… 于、见、为、被 见……于…… 受……于…… 上述的词都是介词(只有“所”是助词,但中学生可以不理会它)例:a.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b.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c.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d.而君幸于赵王。暴见于王。 e.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f.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古汉语不多见) g.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h.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 2.意义上表被动 无明显标志,但从语境上可以判断。 例:a.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b.兵挫地削,亡其六郡。 这一种考得较多,要留心辨认。 三、疑问句 借疑问词或否定词而能发出疑问的句子叫疑问句。 疑问代词:谁孰何曷胡安焉 疑问词{ 疑问语气词:乎诸欤耶(与邪) 否定词:不毋无勿弗未否非莫 例:a.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 b.若不阕秦,将焉取之? c.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d.汝忆否?四五年前某夕,……(《与妻书》) e.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f.孔子曰:“何陋之有?” 反问、设问,在句式上都属疑问。 四、否定句 文言文中的否定句必须用否定副词。 例:a.魏王畏秦,终不听公子。 b.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c.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

古代汉语特殊句式(精华版)

古代汉语特殊句式(精华版)

常见文言特殊句式例说 一、判断句 从表达的内容看,可分两种类型:“是非判断句”和“因果判断句”。 1.是非判断句对事物本身或肯定或否定,可分为三个系列: (1)“……者……也” 系列。这是文言文判断句最常见的格式,由此变化,就形成一个系列: 夫将者.,国之辅也.。(……者……也) 此谋攻之法也.。(……也) 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 ..。(……者也) 粟者.,民之所种。(……者……) 刘备天下果雄(……) (2)“乃”,“为”系列。文言判断句,又常用“乃”、“为”、“则”、“即”、“是”、“惟(维)”等来表示,构成又一个系列: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全国为.上,破国次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神即.形也,形即.神也。 翩翩两骑来是.谁? (3)副词系列。文言判断句,还常以“非”、“素”、“必”、“皆”、“诚”、“亦”等副词来表示,译时应把副词的原义译出并补上判断词。又构成另一个系列: 非.其父兄,即其子弟。

和谓语间不是判断关系,不是同一类别或同一事物。一般可分为三类。 (1)谓语表示相似或比喻。译时可加判断词“是”,也可以加比喻词“象”。如: 视其行步,窃铁也;颜色,窃铁也。 故凡不学而无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潜水)者也。(2)谓语解释原因。如上述“因果判断句”,不另举例。(3)主语部分或谓语部分只突出了某一关键的词语,因而不能形成同一关系。译时,可补充必要成分。如:百乘,显使也(带领一百辆车的使臣是显贵的使臣)。夫战,勇气也(打仗是凭勇气的事)。 判断句 判断句是用句词或句词性短语表示判断的句子。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依靠判断动词“是”构成判断句的形式在文言文里只是个别现象,如:“不知木兰是女郎””同是天涯沦落人”。在古代汉语中,判断句一般是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而表示判断句。文言中常有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1.以虚词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断句,如借用“者”、“也”等词构成。用“者”或“也”表判断。 ①“.……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 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了涉世家》 ②“……,……也。”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

古代汉语常见句式

古代汉语句式 一、判断句 判断句是指对主语有所断定的句子,在文言文中,一般是指以名词或名词短语做谓语表示判断的语言形式,主谓语间一般不用判断词“是”等,可以通过判断式来表现判断。 1、基本形式: “……者,……也。” 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 南冥者,天池也 2、变化形式: A.“……者……。” 例如:叫冤者,妇人。 陈轸者,游说之士 B.“……也。” 例如:张衡字子平,南阳西鄂人也。 贡之不入,寡人之罪也 C.“……者也。” 例如:城北徐公,齐之美丽者也 D.“者”、“也”均不用的: 例如:刘备,天下枭雄。 夫鲁,齐晋之唇。 3、主谓句间用“乃”、“为”、“则”、“诚”、“即”来表示判断(但它们不是判断词). 例如: ①、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②、卿为清望官。

③、心之官则思。 ④、……周文元,即今累然在墓者也。 ⑤、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 4、用“是”表判断,是汉代以后的用法,这以前文言句中的“是”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复指上文,一般作判断句的主语。 A、“是”不作判断词的:例如: ①、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 ②、是障之也。(《召公谏厉王止谤》) B、“是”作判断词的:例如: ①、巨是凡人。 ②、问今是何世。 ③、不知木兰是女郎。 ④、雕栏玉砌今犹在,只是朱颜改。 5、否定句中的“非”,表示否定判断,但也不是判断词.例如: ①、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②、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练习: 1、下列句中,与其它各句句式不同的一句是: ①、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也”。 ②、亚父者范增也。 ③、粟者,民之所种。 ④、梁,吾仇也。 ⑤、唐南为奉化军节度,今为定江军。

古汉语中常见文言特殊句式集锦

古汉语中常见文言特殊句式集锦 一、判断句 1,者……也……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了涉世家》 ②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游褒禅山记》 ④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⑤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2.在主谓之间,用“乃、必、亦、即、诚、皆、则、素、悉、本””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兼加强语气。例如: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六国论》项燕为楚将《陈涉世家》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3.用动词“为”和判断词“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例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代词,这样)《石钟山记》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 斯是陋室《陋室铭》 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这种句子跟白话文“……不是……”的句式相当。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六国论》 二、被动句 (一)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1,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张溥《五人墓碑记》)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韩愈《师说》) 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司马光《赤壁之战》) 2,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欧阳修《伶官传序》)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司马迁《陈涉世家》) 为乡里所患《周处》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 3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屈原列传》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构成“主语+见+动词+于+名词”的格式。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其它:1.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4.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二)动词本身表被动。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 兵挫地削,亡其六郡……《屈原列传》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三、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主谓倒置) (一)、动词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古汉语特殊句式

古汉语特殊句式

————————————————————————————————作者: ————————————————————————————————日期:

古汉语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1.用“者”或“也”表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有用“……者,…也” 的,其中“者”表停顿,“也”表判断;有单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连用的。 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司马迁《陈涉世家》)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归有光《项脊轩志》) 夫战,勇气也。(《左传·曹刿论战》) 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 例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苏洵《六国论》) 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 的区别。 例如: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司马迁《鸿门宴》)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司马光《赤壁之战》)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 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 例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 例如:刘备天下枭雄。(司马光《赤壁之战》) 刘豫州王室之胄。(同上)

(完整版)古汉语特殊句式及例句

古汉语特殊句式及例句 一、判断句形式及例句 1.判断句:对事物有所肯定或有所否定的句子。可以分为两个系列:"……者,……也"系列和"乃、为"系列。"……者,……也"系列:"……者,……也"是文言文判断句最常见的格式,由此变化,就形成一个系列。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者,……也) ②百战百胜,非战之善者也。(……,……者也) ③栗者,民之所种。(……者,……) ④虢,虞之表也。(……,……也) ⑤忠义者圣贤家法。(……者……) ⑥刘备天下枭雄。(……) 文言判断句,又常用"乃"、"为"、"即"、"则"、"是"、"非"来表示,构成又一个系列。 ①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②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功。 ③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④翩翩两骑来是谁? ⑤审谛之,顿非前物。 二、被动句的形式及例句 1、“于”字句:①而君幸于赵王。②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2、“为”字句:①身死人手,为天下笑。“为……所”式:①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3、“见”字句: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见……于”式: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三、省略句形式及例句。 ⑴主语和谓语的省略。 ①永州之野产异蛇,(是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蛇)以啮人,(人)无御之者。[承前省主语] ②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气)衰,……。[省谓语、主语] ⑵修饰语和中心词的省略。 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吾)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吾)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修饰语的省略] ②行一不义(事),杀一无罪(人),而得天下,不为也。[中心词的省略] ⑶宾语与兼语的省略。 ①(赵括)尝与其父言兵事,(赵)奢不能难(之),然不谓(之)善。 ②杞子自郑使(人)告于秦。 ③郑穆公使(人)视客馆。 ⑷介词和介词宾语的省略。 ①死马且买之(以)五百金,况生马乎? ②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于)河南,臣战(于)河北。 ③试与他虫斗,(他)虫尽靡。又试之(以)鸡,果如臣言。 ⑸分句的省略 ①然力足以至焉,(而未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②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亦可致远),功在不舍。 四、倒装句式 (一)宾语前置句的形式及例句

2010届高考语文古汉语常用句式和用法

高三语文考点复习指导与练习:古汉语常用句式和用法 【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考点复习指导与练习:古汉语常用句式和用法 二. 教学重、难点 文言句式和用法 (一)判断句(明确表示“是”或“非”的句子) 1.“者也”表判断 (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2)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3)刘备,天下枭雄。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5)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2. 副词“乃”“亦”“即”“皆”“本”“必”等表判断 (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2)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3)梁父即楚将项燕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5)环村居者皆猎户 3. 动词“为”“是”表判断 (1)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4. 否定副词“非”表否定判断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2)予非文人画士 (3)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二)被动句(受动者作主语的句子) 要素:受动者、动作、被动词、施动者 1.“为所”表被动 (1)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2)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2.“为”表被动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3.“于”表被动 (1)李氏子蟠……不拘于时 (2)而君幸于赵王 (3)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 4.“见”表被动 (1)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2)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5.“见、于”表被动 (1)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6.“被”表被动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7. 意念被动 (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功臣亡。 倒装(变式)句 (和现代汉语语法相对而言) (三)宾语前置句(置宾语于谓语前) 1.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1)古之人不余欺也 (2)三岁贯女,莫我肯德 [古汉语中常见否定词(否定副词)] 不、毋、未、莫、弗、非、匪、靡、罔、无、勿 [古汉语中常见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吾、我、余、予、朕、自、己 第二人称:尔、汝、若、而、乃 第三人称:彼、其、之、焉、他、渠、伊 注意: ①“之”和“其”在某些语境中可以灵活地用作第一、二人称的代词。 ②“相”和“见”经常用在宾语前置句中。 2. 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1)大王来何操? (2)沛公安在? (3)微斯人,吾谁与归? [古汉语中常见疑问代词] 何、谁、孰、曷、安、胡、奚、焉、恶 3. 介词(多为“以”)宾语前置句 (1)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 (2)一言以蔽之 (3)夜以继日静以修身一以贯之 (4)是以(因此)何以(凭什么) 4.“之”、“是”为标志的宾语前置句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2)唯余马首是瞻 (3)无乃尔是过与? (4)唯弈秋之为听。 (唯利是图、唯才是举、唯你是问、唯命是从) (四)定语后置句(置定语于中心语后) 模式:名词+(之+)……(者) [中心语] [定语]

古汉语常用句式和用法

古汉语常用句式和用法 文言句式和用法 (一)判断句(明确表示“是”或“非”的句子) 1.“者也”表判断 (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2)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3)刘备,天下枭雄。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5)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2. 副词“乃”“亦”“即”“皆”“本”“必”等表判断 (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2)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3)梁父即楚将项燕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5)环村居者皆猎户 3. 动词“为”“是”表判断 (1)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4. 否定副词“非”表否定判断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2)予非文人画士 (3)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二)被动句(受动者作主语的句子) 要素:受动者、动作、被动词、施动者 1.“为所”表被动 (1)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2)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2.“为”表被动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3.“于”表被动 (1)李氏子蟠……不拘于时 (2)而君幸于赵王 (3)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 4.“见”表被动 (1)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2)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5.“见、于”表被动 (1)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6.“被”表被动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7. 意念被动 (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功臣亡。 倒装(变式)句 (和现代汉语语法相对而言) (三)宾语前置句(置宾语于谓语前) 1.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1)古之人不余欺也 (2)三岁贯女,莫我肯德 [古汉语中常见否定词(否定副词)] 不、毋、未、莫、弗、非、匪、靡、罔、无、勿 [古汉语中常见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吾、我、余、予、朕、自、己 第二人称:尔、汝、若、而、乃 第三人称:彼、其、之、焉、他、渠、伊 注意: ①“之”和“其”在某些语境中可以灵活地用作第一、二人称的代词。 ②“相”和“见”经常用在宾语前置句中。 2. 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1)大王来何操? (2)沛公安在? (3)微斯人,吾谁与归? [古汉语中常见疑问代词] 何、谁、孰、曷、安、胡、奚、焉、恶 3. 介词(多为“以”)宾语前置句 (1)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 (2)一言以蔽之 (3)夜以继日静以修身一以贯之 (4)是以(因此)何以(凭什么) 4.“之”、“是”为标志的宾语前置句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2)唯余马首是瞻 (3)无乃尔是过与? (4)唯弈秋之为听。 (唯利是图、唯才是举、唯你是问、唯命是从) (四)定语后置句(置定语于中心语后) 模式:名词+(之+)……(者) [中心语] [定语] 1.“者”为标志的定语后置句 (1)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2)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2.“之”为标志的定语后置句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古代汉语:重点句子辨析整理大全(考试实用)[1]

古代汉语:重点句子辨析整理大全(考试实用) 句子 治国何患?何谓也?(以上是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又何马之能知也。(以上是代词复指宾语前置) 判断句:此黎丘丈人之智也。是必夫奇鬼也。 判断句:(1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2 )是社稷之臣也。是谁之过与? (“是”是指示代词“这”意。) 宾语前置:(1 )无乃尔是过与?(2 )何以伐为?(3 )又何加焉?(4 )岁不我与。 双宾语: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1 、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分承修辞方法。“岈然”承“高”而言。“洼然”承“下”而言。“若垤”又承“岈然”而言,“若穴”又承“洼然”而言。 2 、萦青绕白:指代修辞方法。“青”指代青山,“白”指代河 流山川。3 、故为之文以志:双宾语。 1 、谓之京城大叔。(双宾语) 2 、姜氏何厌之有?(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3 、不如早为之所。(双宾语) 4 、敢问何谓也?(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5 、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双宾语) 6 、君何患焉?(疑代) 7 、其是之 谓乎?(代词复指宾语前置) 1 、此城濮之赋也,(判断句) 2 、晋与鲁卫,兄弟也。(同上) 3 、丈夫之许,寡人之愿也。(同上) 1 、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复指前置宾语) 2 、无亦是务乎?(疑代作前置宾语)。 3 、有令德也夫:判 断句。4 、夫令名,德之舆也。(判断句)5 、恕思以明德,则令名载而行之:两个动词共用一个宾语。 天下莫之能伉(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1 、客何好?客何能?(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2 、为之驾。(双宾语) 3 、以何市而反?(疑代作宾语前置)。 4 、 不拊爱子其民(二动词共一宾语)5 、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判断句)。 1 、寡人将谁朝而可:(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2 、千里之马至者三:数量词作谓语。 3 、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 乎?(“见”表被动的助动词,整句是被动句。) 1 、项籍者,下相人也。(判断句) 2 、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宾语前置)。 3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表示目的的判断句。 4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三”是谓语。“者”字结构表示“的次数”作主语。 5 、若属皆且为所虏:“为所”被动句。 6 、赐之卮酒、赐之彘肩:双宾语。6 、大王来何操(疑代宾语前置) 7 、吾为若德。(双宾语)。 其田单之谓邪:(代词复指宾语前置) 1 、何以复加?(疑代) 2 、何谓相坐?(同上) 3 、何以女为见(同上)。 4 、子卿尚复谁为乎?(同上) 5 、 皆为陛下所成就:“为所”被动句式。6 、虽欲报恩将安归:(疑代) 1 、卿弟安在?(疑代) 2 、恐见疑于当时矣:被动句。 3 、是何言之陋也!(感叹句)这说的话是多么的浅薄。 1 、车边病是也:(判断句) 2 、耳目聪明:分承修辞方法,即耳聪目明。 1 、吾其左衽矣:借代修辞方法。指代晋国将要被符坚灭亡。 2 、为晋兵所杀:被动句式。 ════════════════════════════════════════════════════════════════════ 华夏大地教育网https://www.360docs.net/doc/bb1936977.html, 中国远程教育领航者自考网络辅导第一校园本套试题共分3页,当前页是第1页-

浅谈古汉语“A而B之”句式

浅谈古汉语“A而B之”句式 发表时间:2013-04-03T13:38:05.590Z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3年第3期供稿作者:左元芹顾军[导读] 人们在日常交谈中,常常说到:“大而言之”、“小而言之”、“广而言之”、“简而言之”、“推而广之”、“总而言之”等等,这种“*而*之”句式是人们从古代汉语中承袭沿用的一种很有生命力的语言格式。左元芹顾军 摘要:人们在日常交谈中,常常说到:“大而言之”、“小而言之”、“广而言之”、“简而言之”、“推而广之”、“总而言之”等等,这种“*而*之”句式是人们从古代汉语中承袭沿用的一种很有生命力的语言格式。本文针对古汉语中的这一句式,浅要探究了该句式中“而”、“之”的职能,A、B 项的词类活用,A、B项的扩展形式这三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古汉语;“A而B之”句式;“而”、“之”的职能;A、B项的词类活用;A、B项的扩展形式人们在日常交谈中,常常说到:“大而言之”、“小而言之”、“广而言之”、“简而言之”、“推而广之”、“总而言之”等等,这种“*而*之”句式是人们从古代汉语中承袭沿用的一种很有生命力的语言格式。探索并掌握它在内容及形式上的规律及特点,对于正确分析和运用这种语言格式,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笔者试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肤浅的探析。为便于说明问题,这里把这种形式称为“A而B之”式。 一、“而”、“之”在句式中的职能 在古汉语中,“而”的基本职能是把两种行为或性质联结在一起。“之”字常常用来做代词、助词等。当“而”与“之”被用在同一个句子中构成“A而B之”格式时,“而”就只做连词用,“之”只做代词用。下面根据“而”字做连词所连接A、B项的关系分别举例说明这种情况。 (1)将有作于上者,得吾说而存之。(韩愈《原毁》) (2)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苏轼《石钟山记》) (3)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 (4)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上举四例中的“而”字连接的A、B项为并列关系,A和B项没有偏正主次之分,意思是平列的。例(1)“而”译为“并且”,其余三例中的“而”可不译。“之”在各例中均做代词,例(1)“之”代“吾说”,例(2)“之”代石声,例(3)“之”代“丘”,例(4)“之”代荆州。 (5)乃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李渔《芙蕖》) (6)锲而舍之,朽木不折。(《荀子?劝学》) (7)亚夫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史记?项羽本纪》) (8)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史记?项羽本纪》) (9)楚人为食,吴人及之,奔,食而从之。(《左传?定公四年》) (10)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 (11)阻而鼓之,不亦可乎?(《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12)有闻而传之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吕氏春秋?察传》) (13)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韩愈《师说》) 上举诸例中的“而”字连接的A、B项是顺承关系,句中的A和B构成一个连动式,意思是相承或相关。例(5)中“而”译为“并且”,例(6)(7) (9)(10)中“而”可不译,例(8)中“而”译为“着”,例(11)(13)中的“而”译为“就”。“之”字在例(5)中代荷花,例(6)中代朽木,例(7)中代楚人,例(11)中不成列的敌人。这些均可译为“他们”。例(10)(12)中指代的事物,可根据上下文意翻译。 (14)意而安之,愿假冠以见。(《说苑?奉使》) 上例中的“而”字连接的A、B项为假设关系,“而”用在前一个分句的主谓之间,它所在的分句具有假设意义,后一个分句表示推论结果。“而”译为“如果”、“之”的指代对象可根据上下文意翻译。 (15)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墨子?奉使公输》) (16)夫人有恩而背之,不祥莫大焉。(马中锡《中山狼传》) (17)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史记?项羽本纪》) 上举三例中的“而”字连接的A、B项是转折关系,A和B意思相对或相反。“而”译为“反而”。“之”字在例(15)中代宋国,译为“它”,在例(16)中代东郭先生,例(17)中代刘邦,译为“他”。 (18)喜而捕之,一鸣辄跃去,行且速。(蒲松龄《促织》) (19)舟人大恐。徐而察之……(苏轼《石钟山记》) (20)太后盛气而揖之。(《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21)樊哙谢,起,立而饮之。(《史记?项羽本纪》) (22)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23)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孟子?梁惠王上》) 上举诸例中的“而”字连接的A、B项是偏正关系,连接状语A和中心词动词谓语B,A修饰B。例(18)(19)(20)中的“而”表示动作的情态,译为“得”,例(21)(22)(23)中“而”表示动作的方式,译为“着”。“之”字在例(18)中代蟋蟀,例(19)中代恐惧的声音,例(20)中代酒,这些均译为“它”。 二、A、B项的词类活用 一般地说,在“A而B之”格式中,连词“而”的前项A和后项B都是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如果A、B项是名词或形容词,那么它在此格式中将被活用为动词,其中B项活用的词,往往表示使动或意动用法。 (24)夫子式而听之。(《礼记?檀弓下》) (25)曹子手剑而从之。(《公羊传?庄公十三年》) (26)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战国策?齐策》)

古汉语特殊句式

古汉语特殊句式 Written by Peter at 2021 in January

古汉语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1.用“者”或“也”表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有用“……者,…也”的,其中“者”表停顿,“也”表判断;有单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连用的。 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司马迁《陈涉世家》)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归有光《项脊轩志》) 夫战,勇气也。(《左传·曹刿论战》) 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 例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苏洵《六国论》) 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 例如: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司马迁《鸿门宴》)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司马光《赤壁之战》)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 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 例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 例如:刘备天下枭雄。(司马光《赤壁之战》) 刘豫州王室之胄。(同上) 二、被动句 被动句总结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在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1.用介词“于”“受……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 例如: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张溥《五人墓碑记》)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韩愈《师说》)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司马光《赤壁之战》) 2.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或“……为所……”表被动。例如: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欧阳修《伶官传序》)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司马光《赤壁之战》)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 3.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 例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4.用介词“被”表被动。

古汉语中常见固定句式(格式)集锦

古汉语中常见固定句式(格式)集锦 1.无以,由动词“无’’和介词“以”组成,可译为“没有用来……”、“无法”。例如: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 2.有以,译为“有用来……的办法”。例如: ①臣乃得有以报太子。《荆轲刺秦王》; ②项王未有以应。《鸿门宴》 3.何以,即“以何”之倒装。表示疑问。可译作“用什么办法”、“有什么”、“为什么”。表反问,译为“怎么会或怎么能”例如: 何以言之《赤壁之战》 何以战《曹刿论战》 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4.有所,译为“有……的”。(人、物、事) 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鸿门宴》 故患有所不避也。《鱼我所欲也》 5.无所,译为“没有……的”。(人、物、事) 几无所逃死。《<指南录>后序》 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鸿门宴》 6.安所,疑问代词“安"只能和“所”组合,表处所。可译作“什么地方”。 如徐州不定,将军安所归乎《三国志?荀彧传》 7.何所,即“所何”,疑问代词前置。是“所……者何为”的移位和压缩。可译作“……的(人、物、事)干什么用”。 卖炭得钱何所营《卖炭翁》 8.无从、无以,译为“没有用来……的办法。”例如: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 9.何如、如何、奈何、若何,译为“怎么、怎么样、怎么办”例如: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 取吾城,不予我璧,奈何《廉颇蔺相如列传》 孔明用如此人物,如何不误事《赤壁之战》 奈何取之尽锱珠,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若何《殽之战》 10.如……何,译为“对……怎么办”。例如: 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l1.奈……何,译成“把……怎么办”。例如: 三老不来还,奈之何《西门豹治邺》 12.是故,是以,以是,以故,译为“因此,所以”。例如: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师说》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 苦为河伯娶妇,以故贫。《西门豹治邺》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13.所以,译为“用来……的”,“……的原因,”“……的方法”。例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此世所以不传也。《石钟山记》 吾知所以拒子矣。《墨子》 14.不亦……乎,译为“不是……吧”。例如: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 以此为政,不亦惑乎《察今》 l5.何……为,译为“还要……干什么”。例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l6.庸……乎,译为“难道……吗”。例如: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古代汉语特殊句式(精华版)

常见文言特殊句式例说 一、判断句 从表达的内容看,可分两种类型:“是非判断句”和“因果判断句”。 1.是非判断句对事物本身或肯定或否定,可分为三个系列: (1)“……者……也” 系列。这是文言文判断句最常见的格式,由此变化,就形成一个系列: 夫将者.,国之辅也.。(……者……也) 此谋攻之法也.。(……也) 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 ..。(……者也) 粟者.,民之所种。(……者……) 刘备天下果雄(……) (2)“乃”,“为”系列。文言判断句,又常用“乃”、“为”、“则”、“即”、“是”、“惟(维)”等来表示,构成又一个系列: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全国为.上,破国次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神即.形也,形即.神也。 翩翩两骑来是.谁? (3)副词系列。文言判断句,还常以“非”、“素”、“必”、“皆”、“诚”、“亦”等副词来表示,译时应把副词的原义译出并补上判断词。又构成另一个系列: 非.其父兄,即其子弟。 且相如素.贱人。 然安刘氏者,必.勃也。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此亦.妄人也已矣。 2.因果判断句对事物间的因果关系进行肯定或否定。“因果判断”表达的意思是“……是因为……”,或“……的原因是……”例如: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在也.。 橘柚生于江南,而民(各地的人)皆甘之于口,味同也.(是因为人们对味道的感觉相同)。 从表现的形式看,可分三种类型:“一般判断句”,“简略判断句”和“特殊判断句”。 1.一般判断句指有判断标志的判断句,以上例子都是有判断标志的句子,不另举例。 2.简略判断句简略判断句包括两类,一类是无任何上述标志的判断句,一类是省略主语的判断句。例如: 荀卿,赵人。 夫鲁,齐、晋之唇。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古代汉语的特殊句式

古代汉语的特殊句式 一、宾语前置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 例如:《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 例如:《鸿门宴》:“良问曰:‘大王来何操?’”“何操”应理解为“操何”。 介词宾语前置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 例如:《岳阳楼记》:“臆!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 普通宾语前置 在一般性的宾语前置中,大家要注意语感。 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如:“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第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第四、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除了第一种情况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业文南向坐。”(《史记.项羽本记》)意思是“业文面向南坐。” 二、主谓倒置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如,“甚矣,汝之不

百强名校高考语文备考_古汉语特殊句式

古汉语特殊句式 定语后置句 在现代汉语中,定语是修饰和限制名词的,一般放在中心词前,这种语序古今一致,在文言文中,除此情况外,也可以放在中心词后。定语放在中心词后面,用“者”煞尾,构成定语后置的形式。那么,在翻译的时候,要注意把后置定语提到中心词前面去翻译。 【1】格式:中心词十定语十者 ①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寻找可以出使秦国回来复命的人” ②楚人有涉江者。(《刻舟求剑》) 译文:“楚国有个渡江的人” ③荆州之民附操者。(《赤壁之战》) 译文:“荆州依附曹操的老百姓” ④四方之士来者。(《勾践灭吴》) 译文:“四方前来投奔吴国的士人” ⑤村中少年好事者。(《黔之驴》) 译文:“村中有个喜欢多事的年青人” 【2】格式:中心词之定语者 ①马之千里者(《马说》) 译文:“千里马” ②僧之富者不能至 译文:“富有的和尚却不能到达” ③国之孺子之游者(《勾践灭吴》) 译文:“吴国出游的年青人” ④石之铿然有声者。(《石钟山记》 译文:“铿然有声的石头” 【3】格式:中心语之定语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译文:“蚯蚓没有尖利的爪牙和强健的筋骨”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译文:“在朝廷作官(或居在高高的庙堂),就要忧虑老百姓的疾苦,退隐江湖远离朝廷(或身处遥远的江湖),就要为国君担忧” 【4】格式:中心语而定语者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与?(《五人墓碑记》) 译文:“能够不改变自己志向的官员,普天之下,有几个人呢?” 【5】数量词做定语多放在中心词后面。格式:中心语十数量定语 ①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古汉语句式讲义

句式(判断句) 1.张骞,汉中人也。 2.夫齐,甥舅之国也,而大师之后也。 3.陈胜者,阳城人也。 4.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5.粟者,民之所种。 6.陈轸者,游说之士。 7.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8.刘备,天下枭雄。 9.是乃狼也。 10.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11.臣闻天子所与共六尺舆者皆天下豪杰。12.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13.子诚齐人也。 14.子固仁者,然愚亦甚矣。 15.晋为盟主,诸侯或相侵也,则讨之。 16.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17.余为伯鯈,余为而祖也。 18.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19.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20.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21.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 22.此必是豫让也。 23.是之则受,非之则辞。 24.主爵都尉汲黯是魏其。 25.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被动句 1.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 2.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兵挫地削,亡其六郡。 4.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 5.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 6.妻与子皆养于我者也。 7.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8.孙嘉聘于宋。 9.道术将为天下裂。 10.而身为宋国笑。 11.止,将为三军获。

12.父母亲族,皆为戮没。 13.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补。 14.若民不为己用,不为己死,而求兵之劲,城之固,不可得也。15.才高见屈,遭时而然。 16.臣闻武帝使中郎将苏武使匈奴,见留二十年。 17.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18.因往见司徒王充,自陈卓几见杀之状。 19.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20.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21.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2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23.先绝齐而后责地,则必见欺于张仪。 24.国一旦被攻,虽欲事秦,不可得也。 25.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兼语句式 1.公子使使遍告诸侯。 2.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彩。 3.权即遣肃行。 4.秦王拜李斯为客卿。 5.吴起娶齐女为妻。 6.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7.范雎既相秦,秦号曰张禄。 8.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9.魏有隐士曰侯嬴。 10.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11.今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隙。 双宾语句式 1.夫人使馈之锦与马。2.夫子语我九言。3.天生民而立之君。4.吾为公取彼一将。5.王弗听,负之斧钺,使巡于诸侯。6.杀而埋之马矢之中。 7.待我二十五年,不来而后嫁。8.借府君笔砚书符。9.卓王孙不得已,分予文君僮百人。 语序 1.富哉!言乎。2.大哉!尧之为君。3.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4.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5.吾谁欺?欺天乎?6.许子奚为不自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