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学年新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导学案

2018学年新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导学案
2018学年新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导学案

1 《文言文两则》

学习内容:1 《文言文两则》(学弈,两小儿辩日)

学习目标:1.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

4.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学习重点:熟读成诵

学习难点:参考注释读懂每一句话的意思。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重点学习《学奕》,能根据课后注释理解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重点词句,明白“读书做事一定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或一心二用”的道理。

4.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一、导入定向

1、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它言简意赅,记录了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灿烂的文明。不少文言文还揭示了深刻的道理。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融知识性、趣味性与哲理性为一体的文言文。(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成语导入,激发兴趣

“专心致志”这个成语你一定很熟悉,谁来讲讲它的意思?“专心致志”这个成语源自一篇文言文----《学奕》(板书课题)

二、自学体验

1、学生借助字词典和文下注释,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的读课文,用笔划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2、教师巡回指导学生,聆听学生是否读准了字音,是否读通了句子,并及时的单个指导。

3、教师对学生读书习惯进行指导(不动笔墨不读书)。

4、对照相应注释,理解词和句子的意思,再连起来说一说。

5、自主学习,标出不理解的地方。

交流展示

三、合作展示:

1、各小组代表把自己最不认识的生字和最不理解的词语写1-2个在黑板上。

2、小组间互相帮助认识生字,理解词意和句意。

3、学生相互解疑答难。

4、教师对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过程中仍存在的字、词、句理解疑难进行点拨和指导,并与学生一起探究解决。

四、归纳提升:

1、学生再读课文,同学之间互读、互评。

2、要求读得准确,读的通顺。

3、教师范读,注意朗读节奏。

4、教师对难理解的词句进行点拨。

如:(1)“虽与之俱学,弗若之亦。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的理解。

(2)“之”的多个意思。

五、自测反馈:

1、说说你对下词、句的理解。

(1)虽与之俱学,弗若之亦。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2)“之”的多个意思。

通国之善弈者也。()惟弈秋之为听。()

一人虽听之。()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亦。()()

2、《学奕》这则文言文“告诉我们了一个什么道理”?

六、总结反思: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两小儿辩日》,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

4、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一、导入定向

1、同学们,你们知道孔子吗?对,他是古时候一位有名的学问家,政治家,教育家,思想家。孔子这么有学问,可是有一天,他在周游列国时却被两个孩子的一个简单的问题难住了,你们想知道孔子被什么难题难住了吗?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两小儿辩日》(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围绕课题质疑

预设:(1)他们为什么争辩?(2)各自的观点是什么?(3)辩论的结果是什么?

二、自学体验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难读处多读几遍;

2、回忆上节课的学习方法;

3、自主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并回答课文开始提出的问题:太阳早上和中午离我们的距离到底是谁近谁远呢?

三、合作展示

1、指名读,教师相机指导;

2、教师范读课文,重点强调难读的句子;

3、学生练读。

4、小组交流,共同理解课文。

学生在班内交流小组内学习成果,教师相机点拨;

预设:(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的理解

(2)“孰为如多知乎”的理解

四、归纳提升

1、学生自主品读自己喜欢的句子或重点词句,感悟课文内容。

2、学生自主交流所感悟的内容,并相互评价、补充、完善。

3、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五、自测反馈

1、学生解答课文开始提出的问题。太阳早上和中午离我们的距离到底是谁近谁远呢?

教师适时补充材料:“太阳早上和中午离我们的距离是一样远的”原因。

2、学习了这个故事,你喜欢故事中的那个人物?为什么?

3、熟读成诵。

4、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从这个故事中悟出了什么道理?把自己的感悟和同学交流一下。

5、理解下列句子的意思。

一儿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孰为如多知乎?

六、反思总结:

2 《匆匆》

学习内容:2 《匆匆》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2个生字,正确读写“挪动、伶伶俐俐、赤裸裸”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语言的优美和作者的表达方法,积累语言。

3、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的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学习重难点:

重点: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的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难点:感受语言的优美和作者的表达方式。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2个生字,正确读写“挪动、伶伶俐俐、赤裸裸”等词语。

2、了解主要内容,理清课文层次。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一、导入定向:

1. 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有这样一位著名的作家,他一生勤奋,笔耕不辍,给我们留下了190万字的作品;他晚年重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2、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他的一篇散文《匆匆》。板书课题,读题。

二、自学体验:

1、学生借助字词典和文下注释,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的读课文,用笔划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2、教师巡回指导学生,聆听学生是否读准了字音,是否读通了句子,并及时的单个指导。

3、教师重在对学生读书习惯的指导(不动笔墨不读书)。

交流展示

三、合作展示:

1、分组交流自学情况(语言叙述)

2、各小组代表把自己最不认识的生字和最不理解的词语写1-2个在黑板上。

3、小组间互相帮助认识生字,理解词意。

4、学生相互教读生字,组词,相互做自己出的预习题。

5、教师重在对学生自主识字和通过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指导。

四、归纳提升:

1、学生将生字词带入文中的句子,同学之间互读、互评。

2、学生将生字带入句中,句子带入文中,自由通读课文,要求读得准确,读的通顺。

3、教师采取提学生读、整体朗读的形式,检查学生读课文情况,并让学生进行评价。

4、教师重在对学生诵读技巧上的指导。

反馈提高

五、自测反馈:

1、抄写生字和自己觉得好的词语。

2、对生字词语的书写进行重点指导,教师先教写,再让学生写在写字本上。

3、让学生对写字情况进行评价。

4、找出含义深刻的或自己特别喜欢的句子,在书上做上记号。

六、总结反思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2.感受语言的优美和作者的表达方式。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一、导入定向

1、导入:一种无奈,一声叹息,时光老人总是来去匆匆。从《匆匆》一文中,你体会到怎样的情感?

2、质疑:默读课文,有什么其他问题?

二、自学体验

默读课文,把你感受最深的或者特别喜欢的句子画下来,体会作者的情感并简要批注,不懂的地方也可以提出来和老师、同学交流。

(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再开的时候”

从这些句子中读出了什么?

(2)“在默默地算着……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A、思考:为什么“头涔涔,泪潸潸”?

“我”算着“八千多日子”从“我”的手中溜走会想些什么?其中隐含着作者怎样的感情?

B、从“溜”字你体会到什么?

C、把什么比作“针尖上一滴水”?

D、指导朗读。

(3)“于是—洗手的时候……溜走了一日”

A、读句子,说说作者怎样具体描述日子来去匆匆。

B、联系实际说说”日子”是怎样在自己不注意时消逝的。

C、仿写句子。在_____时候,时光_____溜走了。

(4)“过去的日子……游丝样的痕迹呢?”

A、指名读,谈感受,理解重点词。

B、感情朗读。

C、写话练习。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我能做____,我能做,我还能做____。过去的日子如______,被____,如____,被____。

三、合作展示

1.学生就自己刚才自主学习情况,在小组内交流。

2.派小组代表在全班交流,并让学生相互评价,交流完善。

四、归纳提升:

1、学生自主品读自己喜欢的句子或重点词句,感悟课文内容。

2、学生自主交流所感悟的内容,并相互评价、补充、完善。

3、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反馈提高

五、自测反馈:

1、照样子写词语。

泪(潸潸)

轻轻(悄悄)

2、背诵课文,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3、把自己感受最深的或者特别喜欢的句子画下来,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4、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日子去来匆匆的?仿照课文中写法,再写几句。

六、总结反思:

阅读链接:

和时间赛跑

读小学的时候,我的外祖母去世了。外祖母生前最疼爱我。我无法排除自己的忧伤,每天在学校的操场上一圈一圈地跑着,跑得累倒在地上,扑在草坪上痛哭。

那哀痛的日子持续了很久,爸爸妈妈也不知道如何安慰我。他们知道与其欺骗我说外祖母睡着了,还不如对我说实话:外祖母永远不会回来了。

“什么是永远不会回来了呢?”我问。

“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你的昨天过去了,它就永远变成昨天,你再也不能回到昨天了。爸爸以前和你一样小,现在再也不能回到你这么小的童年了。有一天你会长大,你也会像外祖母一样老,有一天你度过了你的所有时间,也会像外祖母一样永远不能回来了。”爸爸说。

爸爸等于给我说了一个谜,这个谜比“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还让我感到可怕,比“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更让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以后,我每天放学回家,在庭院里看着太阳一寸一寸地沉进了山头,就知道一天真的过完了。虽然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了。

我看到鸟儿飞到天空,它们飞得多快呀。明天它们再飞过同样的路线,也永远不是今天了。或许明天飞过这条路线的,不是老鸟,而是小鸟了。

时间过得飞快,使我的小心眼里不只是着急,还有悲伤。有一天我放学回家,看到太阳快落山了,就下决心说:“我要比太阳更快地回家。”我狂奔回去,站在庭院里喘气的时候,看到太阳还露着半边脸,我高兴地跳起来。那一天我跑赢了太阳。以后我常做这样的游戏,有时和太阳赛跑,有时和西北风比赛,有时一个暑假的作业,我十天就做完了。那时我三年

级,常把哥哥五年级的作业拿来做。每一次比赛胜过时间,我就快乐得不知道怎么形容。

后来的二十年里,我因此受益无穷。虽然我知道人永远跑不过时间,但是可以比原来跑快一步,如果加把劲,有时可以快好几步。那几步虽然很小很小,用途却很大很大。

如果将来我有什么要教给我的孩子,我会告诉他: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

3、《桃花心木》

学习内容:3、《桃花心木》

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借物喻人说明的深刻的道理。

学习重难点:

1、在品读重点语句的基础上,感悟课文借种树喻育人说明的深刻道理。

2、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

课时安排:2课时。

导学过程:

第一课时

自主学习

一、导入定向:

生活的大海并非永远风平浪静,人生的旅途也决非平原纵马,永远一路顺风。人的一生总要经历这样或那样的挫折与磨难。再不幸与磨难中,有的人悲观消沉,最后被困难所击倒。而有的人却不甘沉沦,将腰杆挺的更直,从而成为杰出的人才。正如种桃花心木的人,不定期地照看桃花心木一样,有的桃花心木在自然界的考验中枯萎了,有的却能长成百年的大树。这节课我们欣赏和学习台湾当代名作林清玄的《桃花心木》。

二、自学体验:

1、学生借助字词典和文下注释,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的读课文,用笔划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2、教师巡回指导学生,聆听学生是否读准了字音,是否读通了句子,并及时的单个指导。

3、教师重在对学生读书习惯的指导(不动笔墨不读书)。

三、合作展示:

1、再读课文,利用上下文意思或小组互助自主解决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如:

莫名其妙:无缘无故:

语重心长:从从容容:

勃勃生机:优雅:

2、各小组代表把自己最不认识的生字和最不理解的词语写1-2个在黑板上。

3、小组间互相帮助认识生字,理解词意。

4、学生相互教读生字,组词,相互做自己出的预习题。

5、教师重在对学生自主识字和通过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指导。

四、归纳提升:

1、学生将生字词带入文中的句子,同学之间互读、互评。

2、学生将生字带入句中,句子带入文中,自由通读课文,要求读得准确,读的通顺。

3、教师先范读,再提学生读来检查学生读课文情况,并让学生进行评价。

4、教师重在对学生诵读技巧上的指导。

反馈提高

五、自测反馈:

1、就学生汇报的生字进行再次的认读巩固;

2、对生字的书写进行重点指导,教师先找学生上黑板展写,若不正确,师生订正后,再让学生写在写字本上。

3、让学生对写字情况进行评价。

4、我会做。

①给这些字注音并读准:

萎锻空种

②这些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写两遍:

番锻雅勃

③我会读会写:插秧枯萎基业幸而一番考验锻炼转化优雅

5、我知道课文主要讲的是

六、反思总结:

第二课时

自主学习

一、导入定向:

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课文,了解桃花心木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树?我们从桃花心木身上会得到什么启示?

二、自学体验:

1、朗读课文,画出育苗人让人感到奇怪举动的句段,想想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2、请用疑惑的语气朗读描写育苗人奇怪的举动的语句。

3、⑴看到育苗人有这样奇怪的举动,作者猜想到了什么?

⑵这是作者的猜想,你心里又有哪些猜想呢?

⑶假如那位育苗人,就站在你们面前,你想问他什么呢?

⑷找出含义深刻的语句,体会蕴含的道理。

如:①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这里的“不确定”是什么意思?

联系生活实际,你能想到哪些“不确定”?

②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桃花心木为什么不会枯萎了?

三、合作展示

1、学生就自己自主学习情况,与小组学生进行交流。

2、在全班交流展示,并让学生相互评价,交流完善。

四、归纳提升

1、学到这儿,你们还觉得种树人这样种树是不是不懂关爱、不知规律吗?此时,你们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2、假如你就是如今长成大树的桃花心木中的一棵,你想说些什么?

3、我们现在明白了作者在这里不光是说树的成长,也告诉了我们人的成长经历一些挫折、一些磨难,会成长的更快,更坚强。你想对我们这些家庭中“小皇帝”、“掌上明珠”说:

反馈提高

五、自测反馈

1、抄写词语:莫名其妙、无缘无故、模仿、狂风暴雨、勃勃生机、枯萎。

2、请把文中描写桃花心木的样子的句子抄下来。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他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会,在不确定中,就能,努力生长。这是作者跟种树人谈话后的,借喻,蕴涵了深刻的生活哲理。

(2)桃花心木不会枯萎是因为。“我”从种树人的一番话中悟出了:

六、总结反思:

4《顶碗少年》

学习内容:4《顶碗少年》

学习目标:1.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语言。

2.我会借用工具书正确读记“不失风度、不知所措、座无虚席、惊心动魄、附和”等词语。

3.我能说说课文内容,明白课文的表达顺序,懂得文章所蕴含的人生哲理人。

4.我会找出作者对少年表演时的动作、神态的描写,体会少年内心活动,感知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

学习重、难点:1、重点是把握主要内容,弄清顶碗少年是怎样面对失败,坚持一次次表演,最后获得成功的。

2、难点是领悟作者看表演时受到的启示。

学习时数:一课时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一、导入定向:

学习第三课《桃花心木》,我们知道林清玄是个善于观察生活的人,他看种树的人给桃花心木浇水,悟出了人的成长的道理。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偶然遇到一些人和一些事,从这些偶遇的人和事中,有心人也能得到启示,悟出一些人生的哲理。今天,就让我们去看一场杂技表演,去认识一位顶碗少年。

二、自学体验:

1、学生借助字词典和文下注释,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的读课文,用笔划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1)我能读准并能正确的写下来。

一摞喝彩歉疚肩胛不知所措陶醉附和惊羡:

(2)我会理解。

不失风度:惊心动魄:

座无虚席:不知所措:

萦绕于心:附和:

2、教师巡回指导学生,聆听学生是否读准了字音,是否读通了句子,并及时的单个指导。

3、教师重在对学生读书习惯的指导(不动笔墨不读书)。

4、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合作展示:

1、再读课文,利用上下文意思或小组互助自主解决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2、小组交流自学体验的4、5两个问题,意见不同的小组合作归纳总结并选派代表汇报交流。

3、教师若对学生的汇报交流觉得不完整或有误,就引导点拨,直到妥当为止。

四、归纳提升:

1、作者从顶碗少年身上悟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把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你从文末的省略号中读出了什么?(温馨提示:你的生活、学习中有没有遇到过困难和失败,你是怎么做的?要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写成一段话把自己想到的内容用简练的语言写下来。)

2、假如你就是那位顶碗少年,在2次表演失败以后,你会有什么表现?把它写下来。

反馈提高

五、自测反馈:

1、我还会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填空。

作者采用()的方式描写二十多年前的故事,以()顺序写了顶碗少年顶了()次碗,()次失败,第()次成功了。他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老者对他的(),再加上他自己()。作者从中悟出了()道理。

是的,人的一生是搏斗的一生。只有敢于搏斗的人,才可能取得成功。在山穷水尽的绝境里,再搏一下,也许就能看到柳暗花明;在冰天雪地的严寒中,再搏一下,一定会迎来温暖的春天——这就是那位顶碗少年给我的启迪。

2、请用一句格言表达你的感悟:

六、反思总结:

5《手指》

学习内容:5《手指》

学习目标:

1.我能读准“搔痒、窈窕、爱憎、冒险、薄弱、堂皇、渺小、附庸、养尊处优”等词语。并能理解窈窕、养尊处优、附庸、堂皇的词义。

2.我能通过读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

3.通读教材完成导学案,用心做好老师布置的每一道题目。通过观察、诵读体会文章内容和感悟作者写法。

4.我能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

学习重点:了解五根手指有什么特点,作者运用了什么表达方法表现这些特点的。

学习难点:领悟其中蕴含的道理。

学习时数:1课时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一、导入定向:

1. 同学们,请把你们的手伸开,看看你们的手指形状,你们说,哪根最好看,哪根最有用?我们今天走进课文《手指》,看作者写了什么。

2. 板题,读题。交流课外查阅的有关资料。

二、自学体验:

1.快速读一读课前的自学提示,看看课文给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

2.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学法提示:遇到不理解的词可以查查字典,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也可以问问周围的同学。)

(1)字词:

读音:搔()痒窈()窕()爱憎()附()庸养尊()处()优

解词:①养尊处优:②附庸:

③堂皇:④窈窕:

(2)、想想作者写出了五个手指的什么特点,默读批划重点语句,填写下面表格,并把自己觉得有意思的部分多读几遍,想想平平常常的手指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手指名称姿态(形状)性格特点

大拇指

食指

中指

无名指和小指

4、再读课文,思考:课文在描写手指时采用了哪些方法?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样的哲理,受到了怎样的启迪?

交流展示

三、合作展示:

1、再读课文,利用上下文意思或小组互助自主解决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2、小组交流自学体验的4个问题,意见不同的小组合作归纳总结并选派代表汇报交流。

3、教师若对学生的汇报交流觉得不完整或有误,就引导点拨,直到妥当为止。

四、归纳提升:

1、作者通过描写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读一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反馈提高

五、自测反馈:

1、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2、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五指中地位最优、相貌最堂皇的,无如中指。他居于中央,左右都有屏障,他身体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一文一武,片刻不离。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每逢做事,名义上他是参加的,实际并不出力。他______身体最长,__________取物时,往往最先碰到物,好像取得这物是他一人的功劳,其实他碰到之后就退在一旁,让大拇指、食指去出力,他只在旁略微扶衬而已。

(1)联系上下文,理解“养尊处优”一词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3)短文中的中指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生活中你见过类似“中指”这样的人吗?

3、课外积累:有了五指的团结与配合,我们的手在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于是就有了许多关于“手”的成语。请你填写下列带“手”字的成语。

形容敏捷(手疾眼快)形容聪颖(心灵手巧)形容高兴(手舞足蹈)形容勤奋-(手不释卷)

形容高明(手到病除)形容冷淡(袖手旁观)形容无能(手足无措)形容亲密(情同手足)

六、反思总结:

语文园地一

学习内容:语文园地一

学习目标:

1.围绕“难忘的‘第一次’”这一话题进行口语交际,交流时能抓住重点,内容要真实,叙事要具体,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要适当;听他人说话时要认真耐心、尊重对方,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

2.根据习作提示,从三个内容中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习作,能围绕所选内容的写作要点分段表达,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实。

课前准备:

和家人交流自己曾经第一次做过的事情,注意把事情经过叙述清楚,最好能谈谈自己的想法或得到的启示。

学习时间:五课时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材课文目录-非常好

2019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目录 (2019年5月版)

最低应该在500本之上,最好在1000本以上。其中包括100本以上各行各业的人物传记,来奠定孩子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基础。同时要注意不但要阅读,而且要写读书笔记或者书评。 2. 背诵经典。 背诵经典文章、名言佳句也是培养孩子语言素养基本功之一,中学毕业孩子如果能背诵150首古今诗词,25首白话诗歌,40篇精美的文言散文(每篇三五百字),10篇精美的现代白话文(每篇800到1000多字),200多条古今中外格言警句。那么,他的语文功底应该是不错的。如果在孩子记忆的黄金时间——16岁之前,让孩子记诵大量的语言精华,那么,这个孩子从小就奠定了坚实的语文根底。 如果不能在孩子们阅读背诵的“童子功”季节引导他们走向阅读的海阔天空,让他们在书中与历史对话,与高尚交流,与智慧撞击,从而打下沉实、厚重的文学素养、人文素养的基础,将来孩子就很难成为高尚的、文明的,具有创造性的现代人。 3. 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日记能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辨别能力,增强孩子的自我约束力,提高孩子的文字表达能力和自我反省能力,更重要的是能磨练孩子的意志力和积累作文素材。写日记的好处大大超过了教育者的想象。培养孩子写日记的习惯要循序渐进,开始可以写短些,每天一、两句,到每天三、五行,慢慢提高增长。内容也不拘格,什么都可以写,想象的,现实的,国内的,国外的,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大到国家大事,小到鸡毛蒜皮等等,要做到有闻必记,有为必记,有见必记,有感必记。但一定不能出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现象,哪怕一两句也要写上,写得荒诞一点,不合常规也行,但必须要写下去,目的是为了习惯的养成,终止了,就前功尽弃了。 4.超越课堂,走进社会生活。 要孩子懂得: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语文学习应该在课堂上,但绝对不是只靠课堂就能学好的,生活也是语文学习的课堂,语文学习还要在广阔的天地中,引导孩子睁开惊奇的眼睛面对世界,去直面精彩纷呈的生活场景,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去逛书店、旅游、看展览、做采访、搞调查、看焦点访谈;讨论下岗分流、西部开发、腐败现象、庸俗文化……让孩子在丰富多彩的世界里,懂得我们生活在奇妙的大自然里,生活在多变的信息社会中,感受人世间的爱与恨,美与丑。 5. 写好作文。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导学案 (23)

1 《文言文两则》 学习内容:1 《文言文两则》(《学弈》,《两小儿辩日》) 学习目标:1.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 4.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学习重点:熟读成诵 学习难点:参考注释读懂每一句话的意思。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重点学习《学奕》,能根据课后注释理解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重点词句,明白“读书做事一定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或一心二用”的道理。 4.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一、导入定向 1.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它言简意赅,记录了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灿烂的文明,不少文言文还揭示了深刻的道理。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融知识性、趣味性与哲理性为一体的文言文。(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成语导入,激发兴趣 “专心致志”这个成语你一定很熟悉,谁来讲讲它的意思?“专心致志”这个成语源自一篇文言文----《学奕》(板书课题) 二、自学体验 1.学生借助字词典和文下注释,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的读课文,用笔划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2.教师巡回指导学生,聆听学生是否读准了字音,是否读通了句子,并及时地指导。 3.教师对学生的读书习惯进行指导(不动笔墨不读书)。 4.对照相应注释,理解词和句子的意思,再连起来说一说。 5.自主学习,标出不理解的地方。 交流展示 三、合作展示: 1.各小组代表把自己最不认识的生字和最不理解的词语写1-2个在黑板上。 2.小组间互相帮助认识生字,理解词意和句意。 3.学生相互解疑答难。 4.教师对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过程中仍存在的字、词、句理解疑难进行点拨和指导,并与学生一起探究解决。 四、归纳提升: 1.学生再读课文,同学之间互读、互评。 2.要求读得准确,读得通顺。 3.教师范读,注意朗读节奏。 4.教师对难理解的词句进行点拨。 如:(1)“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的理解。 (2)“之”的多个意思。 五、自测反馈: 1.说说你对下面词、句的理解。 (1)虽与之俱学,弗若之亦。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2)“之”的多个意思。 通国之善弈者也。()惟弈秋之为听。() 一人虽听之。()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亦。()() 2.《学奕》这则文言文告诉我们了一个什么道理? 六、总结反思:

2018-2019年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表格式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案【表格】 教学目标: 1、要求会写80个字,指导学生注意笔顺,安排好字的各个部件 及间架结构,把字写得端正。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 住文章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表达效 果。 4、在阅读中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能抓住 关键词句深入理解课文,积极主动积累语言。 5、在习作中,教师要有意识地结合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 素材,乐于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下来,同时,培养学生的修改习作 的能力。 6、在综合性学习中,把握材料的学习要求,开展好活动,会写临别赔言, 简单的倡议书,建议书和演讲稿,能在教师的帮助下与同学一起组织, 策划联欢活动。 教学重点: 1、加强朗读指导与训练,加快默读速度和边读边思考训练。 2、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自主学习和 探究,培养学生自主读书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交际水平和习作能力,培养学生良好语言习惯和习作的 能力 教学难点: 1、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 2、培养学生习作兴趣,乐于习作。 教学时数:103课时 课时安排:1、第一组………………………………………….13课时 2、第二组………………………………………….10课时 3、第三组………………………………………….11课时 4、第四组………………………………………….11课时 5、第五且………………………………………….11课时 6、第六组…………………………………………..7课时 7、总复习………………………………………….40课时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材课文目录【2020最新】

博览群书是培养孩子语文素养基本功之一,甚至可以说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根本。大量的课外阅读是提高孩子语文水平不可替代的手段。美国心理学家克拉森的心理实验研究表明,学生充满兴趣的课外阅读对提高他们写作能力的作用,远远大于机械的写作训练。语文成绩好的孩子几乎都是特别喜欢课外书。这些孩子往往有很多的积累:语词的积累、素材的积累、情感的积累等。这样的孩子在写作上往往有突出的构思、神奇的用词,在阅读理解方面有杰出的见地,在说话方面有超出他人的见识等。总之,他们由于见多识广而语文根底厚实。 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在低年级,推荐给他们一些民间故事,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等来读;在中高年级,推荐一些儿童文学,杂文随笔,报刊杂志,科幻漫画,历史名着,文学名着,名人传记等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多种书籍来读,并且取消种种人为的限制,允许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不同种类的书籍,从中汲取自己所需要的营养。理解能力是一种语文素养,它不会像识记能力那样易于形成,需要耐心长期积累。坚持阅读是培养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多读一些文辞优美、气魄宏大的散文,对提高理解能力很有帮助,比如《鲁迅文集》,《读者》杂志对培养这些能力和素养都很有帮助。 博览群书不但是孩子语文素养的基本功之一,而且是孩子成材的一个重要条件。因为丰富的知识是创造力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也是见识增长,智慧来源的途径之一。 这里需要强调一点: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一定不能远离名著,培养孩子阅读经典名著要从小引导,循序渐进。譬如,在小学阶段可以让孩子阅读根据名著改编的连环画,小学高年级可以让孩子阅读一些专门给少年儿童看的名著简写版。进入初中,就应该接触原著。我们建议一个孩子从小学到高中毕业阅读的课外书最低应该在500本之上,最好在1000本以上。其中包括100本以上各行各业的人物传记,来奠定孩子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基础。同时要注意不但要阅读,而且要写读书笔记或者书评。 2. 背诵经典。 背诵经典文章、名言佳句也是培养孩子语言素养基本功之一,中学毕业孩子如果能背诵150首古今诗词,25首白话诗歌,40篇精美的文言散文(每篇三五百字),10篇精美的现代白话文(每篇800到1000多字),200多条古今中外格言警句。那么,他的语文功底应该是不错的。如果在孩子记忆的黄金时间——16岁之前,让孩子记诵大量的语言精华,那么,这个孩子从小就奠定了坚实的语文根底。 如果不能在孩子们阅读背诵的“童子功”季节引导他们走向阅读的海阔天空,让他们在书中与历史对话,与高尚交流,与智慧撞击,从而打下沉实、厚重的文学素养、人文素养的基础,将来孩子就很难成为高尚的、文明的,具有创造性的现代人。

2018年至2019年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4

六年级语文期末测试卷(4) 一、下面每组词中带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打上“√”,有错的打“×”。(3分) 1. 慷慨.(kǎi)窘.(jiǒnɡ)相殷.(yīn)勤纷至沓.(tà)来() 2.勘.(kān)测威胁.(xié)潺潺 ..(chán)苟延残喘.(chuǎn)() 3. 真挚.(zhì)搁.(ɡé)板霎.(chà)时寝.(qǐn)不安席() 二、辨字组词。(6分) 竭()侠()浆()眷() 歇()狭()奖()卷() 渴()峡()桨()巷() 三、仿照例子,写成语。(4分) 古色古香津津乐道 罪魁祸首南辕北辙 四、照样子,写句子。(6分) 例: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让人感到亲切、舒服。 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不让人感到亲切、舒服? 1.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2.桂子花开,十里飘香。(扩写) 例: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要精密。” 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他们的工作要精密。 3. 贝多芬对盲姑娘说:“我再给您弹一首曲子吧。” 五、判断下面的说法,对的打“√”,错的打“×”。(6分) 1.“《怀念母亲》的作者是季羡林写的。”这是个病句。() 2.“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3.京张铁路是由詹天佑主持修筑的,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 4.“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这句古文中的停顿是恰当的。() 5.《草虫的村落》充分运用了联想和想象,表达上很有特点。() 6.《月光曲》一文主要写贝多芬的钢琴曲《月光曲》的意境及内容。() 六、日积月累。(16分) 1. 按原文填空。 (1),这是我们的泉源。(周恩来) (2),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鲁迅) (3),不能动人。《庄子》 (4)横眉冷对千夫指,。《自嘲》 (5)珍惜自然资源,。 (6)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手捏,向一匹猹。那猹却,反从逃走了。 2.轻叩诗歌的大门,我知道了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感受了唐代诗圣的“随风潜入夜,”的喜雨,欣赏了宋词里“稻花香里说丰年,”的美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成长足迹--导学案

第六单元 单元学习目标 教材简析 时间像从指尖流过的细沙,总是在不经意间悄然滑落。当我们开始这一次综合性学习的时候,学生已经在小学学习了六年,并且即将离开小学,开始新的学习生活。六年来,学生从天真烂漫的幼儿,成长为身心健壮的少年,这既是学生自己努力的结果,也浸透着学校、老师的心血。这六年中,发生过多少令人激动、喜悦、忧愁和伤心的事;这六年,是学生在人生道路上开始起步而永远难忘的岁月。在即将毕业的时候,开展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把师生情、同学情以及对母校的感激之情表达出来,并且永久珍藏,成为美好的回忆,是师生共同的需求。这次综合性学习就是充分运用多种语文形式,让学生回忆美好的小学生活,互相激励,继续前进。 课题成长足迹 内容简说:阅读材料《难忘的启蒙》是一篇回忆启蒙老师的文章,作者重点回忆了抗日讲演比赛、老师结自己的两次批评、对日语课的抵制等三件事,表现了启蒙老师强烈的爱国精神和严谨的教学作风。《老师领进门》是当代作家刘绍棠的作品。这是一篇回忆录,作者深情地回忆了童年时代,在启蒙老师的启发引导下,从小受到文学感染,表达了作者尊敬老师,热爱老师,对老师深深的感激之情。《新来的王老师》是一篇小说。从王老师的言谈举止中,我们感受到这是一位善于洞察学生心理、和蔼可亲、循循善诱的好老师。《忘不了的笑声》是一篇描写同学的文章。文章围绕“小队的同学都爱笑,各人的笑声不一样”,写出了小队同学的别具一格的笑声。《作文上的红双圈》讲述了自己学生时代在一次征文比赛中获得了成功,作文《补考》被老师打了九十八个红双圈,后被陆续刊载,作者在激励下成为作家,表达了自己对老师、母校的感激之情。 课题依依惜别 内容简说:阅读材料:《给老师的一封信》是翁钦露写给老师的信。《在小学毕业典礼上的讲话》是一篇激情昂扬的演讲稿,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回忆,表达对老师真挚的感谢之情。《给校长的建议》这封建议书语言恳切,表意清楚、透彻。作者针对学校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重新开放图书馆的建议。《同学录》是一首

人教版小学2018——2019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小学2018——2019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班级姓名成绩 1 基础知识。(5小题,共26分。) 1、读音节,找词语朋友。(10分) táo zuì nínɡ zhònɡ wǎn lián ēn cìhú lún tūn zǎo ( ) ( ) ( ) ( ) ( ) zī rùn kuíwúzhēn zhìmiǎn lì xuán yá qiào bì ( ) ( ) ( ) ( ) () 2、读一读,加点字念什么,在正确的音节下面画“_”。(4分) 镌.刻(juān juàn)抚摩.(mómē)扁.舟(biān piān)阻挠.(náo ráo) 塑.料(suòsù)挫.折(cuō cuò)归宿.(sùxiǔ)瘦削.(xi āo xuē) 3、请你为“肖”字加偏旁,组成新的字填写的空格内。(4分) 陡()的悬崖胜利的()息俊()的姑娘()好的铅笔 弥漫的()烟畅()的商品()遥自在的生活元()佳节 4、按要求填空,你一定行的。(4分) “巷”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再查音节()。按部首查字法先查()部,再查()画。能组成词语()。“漫”字在字典里的意思有:①水过满,向外流;②到处都是;③不受约束,随便。 (1)我漫.不经心地一脚把马鞍踢下楼去。字意是() (2)瞧,盆子里的水漫出来了。字意是() 剩下一个义项可以组词为() 5、成语大比拼。(4分)

风()同()()崖()壁()()无比和()可()()扬顿()()高()重 ( )不()席张()李() 二、积累运用。(3小题,共20分。) 1、你能用到学过的成语填一填吗?(每空1分) 人们常用﹍﹍﹍﹍﹍﹍来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用﹍﹍﹍﹍﹍来赞美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当我们面对一篇好文章时,我们可以说﹍﹍﹍﹍﹍。 2、补充古文名句。(每空1分) (1)鲁迅先生说过:“﹍﹍﹍﹍﹍﹍﹍﹍,俯首甘为孺子牛。” (2)﹍﹍﹍﹍﹍﹍﹍﹍,此花开尽更无花。 (3)﹍﹍﹍﹍必寡信。这句名言告诉我们﹍﹍﹍﹍﹍﹍﹍﹍﹍﹍﹍﹍。 (4)但存﹍﹍﹍﹍,留与﹍﹍﹍﹍。 (5)大漠沙如雪,﹍﹍﹍﹍﹍﹍。 3、按要求写句子。(每句2分) (1)闰土回家去了。我还深深地思念着闰土。(用合适的关联词组成一句话)(2)老人叫住了我,说:“是我打扰了你吗?”(改成间接引语) (3)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改为陈述句) (4)月亮升起来了。(扩句) (5)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改写成拟人句) 三、口语交际。(共3分。) 随着“嫦娥一号”卫星的发射成功,作为中华少年的我们,面对祖国的飞速发展的科技,你想到了什么?想说点什么呢? 四、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7小题,共21分。) 秋之神韵 我爱秋。不只爱它令人赞美的硕果,不只爱它奉献一生的落叶,我最爱它令人神往的神韵。 没有春的缠绵,夏的狂热,冬的冷漠;犹如原野上时而奔跑跳跃,时而戛然而止的骏马,犹如饱经沧桑豁达开朗的将军,犹如从容飘逸划过夜空的流星……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导学案 (5)

语文园地二 学习内容:语文园地二 教学目标:1.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调查访问,继续感受和吸收民俗文化中的智慧和营养; 2.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了解民俗文化,感受其独特魅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掌握抓住特点介绍民俗的方法。 课前准备:1.学生通过上网了解各地自己感兴趣的民风民俗,或者调查本地的风俗习惯。 2.教师准备有关的图片。 课时安排:1课时 导学过程: 自主学习 一、导入定向: 民俗风情源远流长,民俗文化斑斓多姿,在灿烂的人类文化中,民俗文化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单元所学的文章,都能将极其平常的民间习俗和传统节日描绘得妙趣横生、魅力四射。同学们随同作者一起走遍大江南北,身临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共同领略了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但本单元为我们呈现的只是民俗风情画卷的一角,这节课就让我们畅所欲言,谈谈你所调查了解到的民风民俗吧。 二、自学体验 回顾你所了解到的民风民俗。 交流展示 三、合作展示: 1.出示主题:节日习俗、地方服饰、特色饮食、独特民居、民间工艺品,根据学生调查主题将全班分为五个组,进行交流。 交流提示如下: (1)说说你要为大家介绍的内容是什么,你的资料从哪得来的? (2)把民俗的主要特点讲清楚,还可以谈谈自己的感受。

(3)认真倾听组员的讲述,把不清楚的地方记下来及时询问。 2.根据组员的建议,修改自己的介绍材料,特别是注意把没讲清楚的地方讲清楚。 四、归纳提升: 1.根据交流主题,每组推荐2—3名同学在全班交流。 2.听的同学认真倾听,听后组织评议。可从以下几方面评议: (1)主题是否明确,特点是否突出; (2)内容是否具体充实; (3)表达是否流畅; (4)语言是否简洁。 反馈提高 五、自测反馈 1.听了同学的介绍,此时你有什么感受? 2.是啊,真是“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啊!透过这绚丽多彩的民俗,我们感受到的是泱泱华夏民族文化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魅力。让我们快拿起手中的笔,把它记下来吧! 六、反思总结 回顾·拓展二 学习内容:回顾·拓展二 教学目标: 1.交流对本单元课文的理解和感受,结合生活实际讲述自己的所得,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并能在习作中恰当地运用。 2.使学生养成积累的良好习惯。 3.了解标点符号的作用,读一读诗句,说说自己的感悟。 课时安排:1课时 导学过程: 自主学习 一、定向导入

2018年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汇总

六上语文知识点汇总 一、古诗及名言警句 (一)八首古诗 达标要求:会流利背诵,会正确、规范默写。 《舟过安仁》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课后问答:诗人描绘了无忧无虑、充满童稚和奇思妙想的小童形象,表达了对儿童的喜爱、赞赏之情,同时也感受诗人的不泯童心。 《碛中作》唐岑参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补充: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和戎马生涯的艰苦,同时显示出诗人从军边塞的壮志豪情。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课后问答: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尤其后两行,把被南宋朝廷遗弃在中原的老百姓的悲惨遭遇与痛苦心情,淋漓尽致地写出来了,表达了诗人对老百姓的同情之情。 《暮江吟》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补充:这首诗的前两句写夕阳照耀下的江水,后两句写新月初升的夜景。“铺”字用得非常恰当。“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过来的,确像“铺”在江上,很形象。这个“铺”字也显得平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把“露珠”比作“真珠”,不仅写出了露珠的圆润,而且写出了在新月的清辉下,露珠闪烁的光泽。诗人通过对“露”、“月”等视觉形象的描写,创造出和谐、宁静的环境,蕴涵着诗人对大自然的喜悦、热爱之情。 《凉州词》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课后问答:表达了戍边将士豪放诙谐、视死如归的旷达和厌恶战争的情怀。 《江村即事》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补充:这首诗写江村眼前情事,但诗人并不铺写村景江色,而是通过“钓罢归来不系船”这样一个细小动作及心理活动,反映江村生活的一个侧面,写出真切而又恬美的意境。钓者悠闲的生活情趣和江村宁静优美的景色跃然纸上。 《己亥杂诗》清·龚自珍

2018年人教版六年级语文升学考试综合试卷及答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升学试卷 六年级班:成绩: 一、读拼音,写词语。(4分) duàn liàn biān pào fěi cuìhūn àn ()()()()jǖ liú rónɡyùkǒnɡbùdàn shēnɡ ()()()() 二、下面的词语书写有对有错,对的在括号里打“√”,有错的在错字上打“×”,并把正确的字写在括号里。(10分) 1.凝然()摸仿()遮挽()沽萎()勿忙() 2.支体()名义()优稚()堂惶()甜密() 3.予备()稀奇()元霄()面俱()枚瑰() 4.白瓷碗()诳天桥()小园圈()黑糊糊()辩是非() 三、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5分) 1.思援.弓缴而射之。援── 2.孰为汝.多知乎?汝── 3.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 ..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 严峻── 4.当然,见微知著 ....、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 见微知著── 四、选词填空。(6分) 不是……而是……不是……就是……既……又…… 不仅……而且……严峻严格严厉 为了迎接奥运会,我国运动健儿争分夺秒,刻苦锻炼,要求自己十分()。因为他们知道,奥运会是对自己的一次()考验。比赛的输赢()关系个人的脸面,()关系祖

国的荣誉。胜利()为个人出风头,()为祖国争光。 五、修改病句。 1.下岗女工在马路上协助交警保持交通秩序。 2.气象小组的同学每天都记录并收听当天的天气预报。 3.看了电影《生死抉择》后,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4.的秋天是个美丽的地方。 七、按要求改写句子(8分) 1.鲁滨忽然发现海边沙滩上有人的脚印。缩句(只写出句子的主干): 2.我看见花开了。扩句(至少扩写两处): 3.我被老人诗一样的语言打动了。改为“把”字句: 4.就这点事,难道一天还做不完吗?改为述句: 六、下面的说法,对的打“√”错的打“×”。(5分) 1.“啊,老桥,你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和“在他们 听来,我拉小夜曲就像在锯床腿。”这两个句子分别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2.称老舍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3.俞伯牙、钟子期相传为春秋时期人。() 4.《囚歌》的作者是江姐。() 5.《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文体是童话故事。()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必背课文汇总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第一单元 1草原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道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3 古诗词三首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语文园地一日积月累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第二单元 5 七律·长征 作者: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语文园地二日积月累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国]诸葛亮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曹植 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宋]李纲 位卑未敢忘忧国。——[宋]陆游 第三单元 语文园地三日积月累 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最新人教版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导学案全套 一、导学案的编写意图 为了进一步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结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切实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使教与学融为一体,更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真正体现课程标准倡导的“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创造性地理解教材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等新的教学理念,强化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加快小学教育改革的步伐,全面提高我旗小学教育质量,使我旗小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为此,我们特组织全旗骨干教师编写了集教与学于一体的师生公用的学习资料。 “导学案”实质上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练"的作用。小学语文“导学案”借鉴了外地的先进经验,融入了多年来我旗“小语整改”、“自主探究式教学”、“批注式阅读”等科研成果,突出了语文学科的特点,强化了读书训练,重视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体会,读中积累,读中得法。整个学习环节的设计,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注重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学生的读书活动有层次、有梯度,可以说导学案的设计真正落实了有效教学的教育理念。二、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导学案”的基本结构 目标解读 课文导读 基础达标 预习导航学后疑惑 自我挑战 拓展阅读 作业及活动设置 相关链接 三、板块使用说明 关于“目标定位”。学生在学习每课前依据导学案预先明确“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准备”,在此基础上学生按要求进行课前预习。切实做到心中有教材、有目标、有重点、有学法,一句话心中有数,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关于“预习导航”。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课前预习课文的能力,我们设计了此环节。它包括四个小版块,即:课文导读、基础达标、学后疑惑、自我挑战。“课文导读“:主要是为了发挥导学案的引领作用,用感情充沛的话语来激发学生的阅读愿望,或向学生提示阅读的主要内容、基本要求、提示学习方法和策略等,使学生对即将进行的阅读活动有明确的目标指向,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怎么做、达到一个怎样的结果等。将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方面的教育自然地渗透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不断尝试、认真体会,其教育效果远远优于生硬的要求与灌输。“基础达标”:这个环节

2018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题附答案

语 文 试 题 (100分钟完卷,满分100分) 一、基础知识〔50分〕 1.我认为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4分) A.寝.不安席(q ǐn ) 铲.平(ch ǎn ) B.阻挠.(r áo ) 搁. 板(ɡē) C.张冠.李戴(ɡu ān ) 倾.听(q ūn ) D.雄鹰.(y īn ɡ) 畜. 生(x ǜ) 2.我把下面的汉字规范地写在田字格里。(4分) 3. 我会用查字典的方法填写下列表格。(4分) 4.我认为没有错别字的一组词语是( )。(2分) A.行色勿勿 不拘一格 B.惹人讥笑 百拆不回 C.流恋忘返 十指连心 D.世外桃源 长途跋涉 5.我能用下面的汉字组词。(4分) 行h án ɡ( )x ín ɡ( ) 差ch ā( ) ch āi ( ) 6.我能写出下列各词的近义词或反义词。(4分) 写近义:干脆—— 遥望—— 写反义:保存—— 失业—— 7.我能根据下列意思写出课本中的成语。(4分) (1)形容江河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远。 ( ) (2)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 ) 8.我能正确选择下面关联词语填空。(4分) 吉 晶 资 撕

是……还是……;宁可……也不……;与其……不如……;不是……就是…… (1)()他说得对呢,()你说得对? (2)真的勇士()站着生,()跪着死。 (3)每天他()在教室学习,()到操场锻炼。 (4)凡卡()在城里受苦,()回到乡下爷爷那里去。 9.我能按要求改写下面句子。(4分) (1)没有比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更重要的事情了。 改写成反问句: (2)拉车的感激地说:“我家离这儿不远,这就可以支持着回去了。” 改写成转述句: 10.我能改正下面句子的错误。(4分) (1)资中发布了气象台寒流即将来临的消息。 改正: (2)即使你是天才,却离不开老师的培养教育。 改正: (3)我经常看到小明有时在早晨锻炼。 改正: (4)近几年,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又有了很大改善。 改正: 11.我为理解正确的句子打上“√”,为理解错误的句子打上“×”。(4分) (1)课文《春夜喜雨》是唐代诗人杜甫写的。(《诗海拾贝》)() (2)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月光曲》)该句中“随便说说”一词说明妹妹本意不是要去看音乐会。() (3)“但是,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只有一个地球》)该句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4)“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绝弦》)该句的意思是:不管伯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地道出他的心意。() 12.我能判断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把其名称依次填在后面的横线上。(4分)

(完整版)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上)语文讲义 1、《草原》 生字 毯【】( )陈【】( ) 裳【】( )虹【】( ) 蹄【】( )腐【】( ) 羞【】( )涩【】( ) 微【】( ) 成语积累 1、一片碧绿,十分广阔。() 2、颜色青翠,似乎在流动,富有生机。() 3、衣襟和裙带迎风飘动。() 多音字 好【】( )【】( ) 勒【】( )【】( ) 裳【】( )【】( ) 解析课文 1.本课的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作家。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称号,代表作剧本《茶馆》、《龙须沟》,长篇小说《四世同堂》、《骆驼祥子》。 2.文章选自《内蒙风光》。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描绘了三幅动人的画面: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读了让人深切地感受到内蒙古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 3.中心思想: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并通过这些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 4.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诗的意思是: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就分别!大家站在夕阳下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这句话既是全文的中心句,也是作家情感的集中体现,点明了蒙汉两族团结情深的中心,同时给读者以回味的余地。 2、《丁香结》

生字 缀【】( )幽【】( ) 雅【】( )案【】( ) 拙【】( )薄【】( ) 糊【】( )恍【】( ) 成语积累 1、形容枯燥,一点兴趣和意味也没有。() 多音字 糊【】( )【】( ) 【】( ) 几【】( )【】( ) 解析课文 宗璞,原名冯钟璞,女,1928年出生,当代作家,常用笔名宗璞,笔名另有丰华、任小哲等。中共党员,原籍河南省唐河县,生于北京,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 1.自读课文,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丁香的?赋予了丁香怎样的情感? 作者从长环境:城里街旁、宅院里、城外校园等。颜色:白色、紫色。气味:淡淡的幽雅的甜香。形状:“十字小白花”“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赋予丁香灵动优雅、洁白无瑕、可爱芬芳的情感。 2.默读1至3自然段,思考:作者写了哪里的丁香花? 作者写了城里、城外、斗室外以及雨中的丁香。 3.古人对丁香寄寓着怎样的情感?怎样理解作者引用的古人的诗句,引用它有什么作用?“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这两句诗中把花蕾丛生的丁香,喻人愁心不解,丁香在古人的眼中就是惆怅的代表,愁思的象征。作者引用古诗句有利于表达自己的感情,使意境更加优美。 4.什么是丁香结?它有什么象征意义?作者为什么要把丁香花比作丁香结? “丁香结”的本义是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象征意义是人生中不顺心的事(愁怨)作者把丁香花比作丁香结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丁香花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二是丁香花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 课文主题 作者描写了城里街道旁、宅院里、城外校园里、他住了三十年的斗室外丁香的不同形态,表达自己对丁香的喜爱赞美之情,由物及情,最后写到丁香结是每个人一辈子中都有的不顺心

2017-2018年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6、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仿写句子) 过去的日子如 , 。 八、日积月累。(5分) 小明下课后异常活跃,常在课室内外追逐奔跑,你作为他的朋友,请用几句简短的话,委婉、得体地劝劝他。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30分) 一、阅读《北京的春节》选段,回答问题。(19分)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 (ji ān ji àn)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铺(p ū p ù)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们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内城外许多寺院举办庙会,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小孩子们特别爱逛庙会,为的是有机会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庙会上有赛马的,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马、骆驼与骑者美好姿态与娴熟技能。 1、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用“√ ”标出,并用其另外的读音组词语, 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 _________ (2分) 2、这三段话是按照_____顺序记叙的,主要写_____和_____两天发生的事(3分) 3、用曲线画出起过渡作用的语句。(2分) 4、第1自然段围绕“____”一词来写,第1句话与后面几句是____关系。(2分) 5、用简练的语言写出选段的主要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合选段内容从三个方面写出“小孩们爱逛庙会”的原因。(3分) 7、第1自然段第三句话中体现人们重视除夕夜“吃团圆饭”的两个词语是 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从这句话我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8、体会文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并填空。 作者从______,到_______,到________,进行了全方位描写,充分表现了_______。(2分)

人教版2018年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文知识点归纳

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文知识点归纳 1、《文言文两则》 《学弈》选自《孟子·告子》。故事说明了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故事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 课后第3题: ①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答: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好吗?说:不是这样的。 ②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答: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而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 ③孰为汝多知乎?答: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 2、《匆匆》 本文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写的一篇散文。本文围绕“匆匆”展开叙述,先写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再写自己八千多个日子来去匆匆和稍纵即逝,作者思绪万千,由景及人,叹息不已。最后,作者发出内心的感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课后第2题:“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答:作者把自己过去的八千多日子比喻成针尖上的水滴,把时间的流比喻成大海。日记显得多么的渺小,消逝得那么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表现出作者十分无奈的愁绪。 3、《桃花心木》 这是我国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文。作者借树苗的生长,来比喻人的成长,写一个种树人让“树木自己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说明了在艰苦环境中经受生活考验、克服依赖性对人成长的重要意义。 课后第2题: ①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答:“不确定”是指生活中不可预料的一些坎坷、曲折、磨难。生活中的“不确

定”,比如生病、父母下岗、遇到自然灾难等。 ②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答:因为种树人不定期、不定量地给树浇水,就是让树木适应环境,把很少的养分转化成巨大的能量,学会自己在土地里找水源,深深扎根,茁壮成长。所以种树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6、《北京的春节》 本人作者——著名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文章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结构全文。作者先介绍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了:人们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购买年货、过小年……做好过春节的充分准备。紧接着,详细描述过春节的三次高潮: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吃团圆饭、守岁;初一男人们外出拜年,女人们在家接待客人,小孩逛庙会;十五观花灯、放鞭炮、吃元宵。最后写正月十九春节结束。 10、《十六年前的回忆》 本文通过李大钊被捕前到被捕后的回忆,展示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除开头外,文章是按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的顺序来叙述的。被捕前写父亲烧掉文件和书籍,工友阎振三被抓,反映出形势的险恶与处境的危险;被捕时写了敌人的心虚、残暴与父亲的处变不惊;法庭上描写了李大钊的镇定、沉着;被害后写了全家的无比悲痛。 重点句子的理解: ①父亲是很慈祥的,从来没骂过我们,更没有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 答:因为当时的局势十分严重,不是同孩子谈心的时候,而且像防止革命的书籍和文件落到敌人手里这样的事情,也不是几句话能说清楚的。这里写出了李大钊同志对待亲人慈爱和善与对待工作认真严肃两个方面的统一。

人教版2018小学六年级语文毕业考试模拟卷(一)及答案解析

人教版2018 学年小学六年级语文毕业考试模拟卷(一)学校班级姓名总分 一、积累运用 1、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膝盖(xī qī)露骨(lù lóu)对称(chēnɡ chèn) 子弹(dàn tán)歼灭(jiān qiān)厌恶(è wù) 号叫(háo hào)着急(zháo zhāo)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实事求是迫不及待舍本逐末邯郸学步 B、天崖海角闻所未闻顽强不屈负荆请罪 C、走头无路目瞪口呆司空见惯座无虚席 D、人才倍出不加思索大名鼎鼎别出心裁 3、选词填空,每词只能用一次,填写字母: A、孜孜不倦 B、全神贯注 C、持之以恒 D、锲而不舍 ①他平时作画时养成的那种不顾一切、________的作风给他带来了好处。 ②一旦产生小的灵感,要相信它的价值,并________地把它发展下去。 ③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________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④这个试验虽然很难,但只要我们________,不断尝试,一定会取得成功的。 4、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 与其……不如……只要……就……只有……才……不但……而且…… ①________不畏劳苦的人,________能攀登科学高峰。 ②我们________继承前人的事业,________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 ③音乐________给人美的享受,________能陶冶人的情操。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 B、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C、为了变换食物的花样,我还给蝈蝈吃很甜的水果:几片梨子,几颗葡萄,几块西瓜。 D、临潼的华清池、兵马俑、乾县的乾陵、眉县的太白山都是陕西境内著名的旅游景点。 6、修改病句。 (1)中学生是培养健康情操的重要阶段。 (2)保护并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7、下列句子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可怜的人呀,难道能叫他不悲伤吗?(反问) B、一个红领巾蹦蹦跳跳地从小路拐角走过来。(比拟) C、一株巨大的白丁香把花开在了屋顶的灰色的瓦瓴上。如雪,如玉,如飞溅的浪花。(比喻) D、黑龙江人常说这里的土地插根筷子都会发芽。(夸张) 8、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我的眼前,是一片镶着露珠的绿茵茵的草滩,草滩上生长着一垄垄黄灿灿的油菜花。在这绿色和黄色的背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那草滩的绿,绿得娇嫩。 ②又衔接着一派无边无际的蓝色湖水。 ③而那湖水的蓝,又是蓝得多么醉人啊。 ④那菜花的黄,黄得蓬勃。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③①④ D、②①④③ 9、某班图书角藏有以下文学作品。拓展式研究性学习小组想研究鲁迅、郭沫若、欧阳修、安徒生四位作家的作品,借书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呐喊》②《子夜》③《安徒生童话》④《骆驼祥子》 ⑤《女神》⑥《伊索寓言》⑦《柳河东集》⑧《欧阳文忠公文集》 A、①⑤⑧③ B、①④⑦③ C、②⑤⑧⑥ D、②⑤⑦⑥ 10、名著知识填空。 (1)有一位清代作家曾对他的作品批阅十载,增删五次,这位作家的名字________,这部作品是《________。》 (2)下面的故事分别出自哪部书?请写出书名。 过五关斩六将《________》倒拔垂杨柳《________》 11、诗文名句填空。 (1)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________? (2)桃花尽日随流水,________? (3)我们要勤学苦练,练就过硬的基本功。正如《文心雕龙》所说:操千曲而后晓声,________。 (4)诗歌,是一轮明月,照亮了我们的生命。路遇重山叠水,陆游在《游山西村》里智慧地告诉你________,________;面对惊涛骇浪,李白在《行路难》中热情地鼓励你________,________。 12、随着《舌尖上的中国 2》热播,“舌尖体”也迅速蹿红。课间,思思吃着瓜子,深情地说:“它,无疑是太阳和向日葵感情的结晶。唇齿与手指的默契配合,让这温暖热情的果仁瞬间迸出又随即粉碎,留下质朴的香气……”强强迅速打断她:“啧啧啧,别给我来‘舌尖体’,不就磕个瓜子吗,①________”。思思反驳说:“话可不能这么说,②________”。 二、快乐阅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