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学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

人体解剖学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
人体解剖学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

人体解剖学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

(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和医学影像专业使用)

一、教学目标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的学科。是临床医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其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人体各器官的位置及形态结构和重要毗邻关系的知识和解剖操作的基本技能,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基础。

(一)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1.了解人体各大系统肉眼结构的总规律,正常、变异和畸形的概念,基本的描述方法,形态与功能的关系,形态结构与发生发展的关系、内部结构和体表标志的关系等。

2.掌握人体各系统的组成、基本的形态结构特点及其机能意义,临床常用的骨性和肌性标志。

(二)智能的培养

1.自学能力:大体解剖的主要教学方法是学生通过解剖实践和阅读教材,掌握要求的内容,教师只作少量的重点讲解。神经解剖学的理论性较强,故讲课内容稍多,但仍强调主要讲重点和难点,学生要掌握要求的内容仍然离不开实践和自学。

2.基本技能:人体表面标志的检查,切开、剥离、暴露和检查器官的方法,正规和系统地观察和描述各器官肉眼结构和显微结构(神经解剖学)的正常形态。

3.通过有选择的病例讨论,初步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和了解人体解剖学与临床的密切关系。4.组织学生课外读书小组,查阅有关文献并书写读书报告,进行学术交流。

5.组织学生课外科研小组,指定有经验的教师进行指导,以培养学生的初步科研能力。6.外语:七年制班要求教材、大课讲授章节和考试的论述题都用英语。其他班则要求熟悉常用的解剖学词汇及阅读部分贡文参考资料。

(三)参考学时

教学时数共171学时,理论和实验课时数比例为2:7。

二、教学大纲

前言

人体解剖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包括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两部分,为使学生在只有200学时左右的时间内完成学习,而且最大限度地保留解剖操作时间,加强学生解剖基本技能的训练,本大纲采取按“系统解剖学一局部解剖学一中枢神经解剖学”,由简到繁,由浅人深,循序渐进的三段安排组织教学,使学生能够在解剖中正确、完整地认识人体的形态结构,学到扎实的解剖学知识。

在人体解剖学的教学过程中,要始终注意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注意与临床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正确使用解剖学术语,并掌握适量的常用解剖学外文名词,为阅读外文书籍创造条件。为避免学生负担过重,以利自学,大纲以“掌握、熟悉、了解”表明对教学内容把握程度的三个等级要求。

在教学方法上要注意采用启发式教学,提倡自学,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中强调观察实物标本、配合观察模型、挂(插)图、切片、电视等,同时密切结合活体观察、触摸和临床例证,以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绪论(1学时)

1.了解人体解剖学的任务和分科。

2.了解人体解剖学的发展史。

3.了解人体解剖学的学习方法。

4.掌握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术语(面、轴和方位)。

5.熟悉人体器官变异和异常的概念。

第一编系统解剖学

第一章运动系统(12学时)

了解运动系统的组成(骨、骨连结、骨骼肌)和功能(运动、支持、保护)以及各组成部分在运动中作用(杠杆、枢纽、动力)。

第一节骨学

一、总论

1.掌握骨的形态,构造。

2.熟悉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

3.了解骨生发育过程中如何增长和增粗。

4.了解骨的血管、神经和骨的可塑性。

二、躯干骨

1.掌握躯干骨的组成。

2.掌握椎骨的一般形态和各部椎骨的特征。

3.掌握胸骨的基本形态结构和分部。掌握胸骨角的特征和意义。

4.掌握肋的组成和种类,肋骨的一般形态、结构。熟悉第一肋的特征。

5.掌握躯干骨重要的骨性标志:第七颈推棘突、胸骨角、剑突、骶岬、骶角。

三、四肢骨

了解四肢骨的功能及其结构特征。

(一)上肢骨

1.掌握上肢骨的组成、名称和位置。

2.掌握肱骨、桡、尺骨的位置、形态及主要结构。

3.熟悉手骨的分部和各骨的形态、结构。掌握腕骨的排列J顺序。

4.掌握上肢骨重要的骨性标志:肩峰,喙突,肩胛下角,肱骨内、外上髁,尺骨膺嘴,桡骨头,挠骨茎突,尺骨茎突。

(二)下肢骨

1.掌握下肢骨的组成、名称和位置。

2.掌握髋骨的位置、形态、组成、各部的主要结构。

3.掌握股骨的位置、形态及其主要结构。

4.了解髌骨的位置。

5.掌握胫、腓骨的位置、形态及其主要结构。

6.了解足骨的分部、形态、结构和位置;掌握跗骨的排列。

7.掌握下肢骨重要的骨性标志:髂峰,髂嵴结节,髂前上棘,髂后上棘,耻骨结节,坐骨结节,股骨大转子,股骨内、外上髁,收肌结节,腓骨头,胫骨粗隆,内、外踝,跟骨结节,第五跖骨粗隆。

四、颅骨

掌握颅的组成和功能。

(一)脑颅

1.熟悉脑颅诸骨的位置。

2.掌握筛骨、蝶骨、颞骨的分部及各部的重要结构。

(二)面颅

1.熟悉面颅诸骨的位置。

2.掌握上、下颌骨的分部、形态和重要结构

(三)颅的整体观

1.掌握眶、骨性鼻腔的位置、形态和重要结构。

2.掌握鼻旁窦的概念,以及它们的名称和位置。

3.了解颅的侧面观。

4.熟悉颅的上面观。

5.掌握颅底内、外面观的形态结构。

6.熟悉新生儿颅的特征及生后的变化。

7.掌握颅骨的重要骨性标志:下颌角、颧弓、乳突、枕外隆突。

第二节关节学

一、总论

1.了解骨连结的分类。

2.了解直接连结的三种类型。

3.掌握滑膜关节的基本结构和辅助结构。

4.熟悉滑膜关节的运动形式。

5.了解滑膜关节的分类。

二、躯干骨的连结

1.了解躯干骨连结的组成。

2.熟悉椎骨间的连结。掌握椎间盘的形态、结构、功能及其临床意义。了解前、后纵韧带,黄韧带的位置和功能。

3.熟悉寰枕关节、寰枢关节的构成和运动。

4.掌握脊柱的构成、生理弯曲和机能。

5.熟悉肋与椎骨连结的结构和运动特点。

6.熟悉肋与胸骨连结的特点。

7.掌握胸廓的组成,形态和功能。

三、四肢骨的连结

1.了解胸锁关节、肩锁关节的构成和功能。

2.掌握肩关节、肘关节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熟悉肩关节周围的韧带连结。

3.掌握前臂骨的连结和桡腕关节的构成和功能。

4.了解腕骨间关节、腕掌关节、掌骨间关节、掌指关节和指骨间关节的形态和结构。掌握拇指腕掌关节的结构特点和运动。

5.掌握骶髂关节的形态结构。熟悉髋骨与骶骨之间的韧带连结。了解耻骨联合的结构特点和功能意义。

6.掌握骨盆的构成,大、小骨盆的分界线,以及骨盆的性别差异。

7.掌握髋关节、膝关节和距小腿关节(踝关节)的构成、结构特点和功能。

8.了解跗骨间关节、跗跖关节、跖骨间关节、跖趾关节、趾骨间关节的形态、结构和功能。9.掌握足弓的组成、功能和维持因素。

四、颅骨的连结

1.了解颅骨连结的形式。

2.掌握颞下颌关节的构成、结构特点及运动。

第三节肌学

1.掌握骨骼肌的形态和结构(肌腹、肌腱和腱膜)。

2.掌握肌的起止点、运动单位和肌张力的概念。

3.熟悉原动肌、拮抗肌、协同肌和固定肌的概念。

4.了解肌的命名原则。

5.掌握肌的辅助装置(筋膜、腱鞘)。

(骨骼肌的分布,以及每块肌的形态、位置、起止、机能和神经支配,详述见局部解剖有关部分)

第二章内脏学

第一节总论(0.5学时)

1.了解内脏的概念、范围以及各系统的主要机能。

2.了解内脏中空性器官和实质性器官的一般构造。

3.掌握胸、腹部的标志线和腹部的分区。

第二节消化系统(4学时)

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熟悉上、下消化道的概念。

一、口腔

1.掌握口腔的分部及其界限。

2.了解唇、颊、腭的形态、结构。

3.掌握咽峡的概念。

4.掌握牙的形态构造和分类,乳牙和恒牙的排列顺序。

5.熟悉牙周组织的构造和作用。

6.掌握舌的形态和粘膜;了解舌肌的一般配布和机能;掌握颏舌肌的起止、位置和作用。7.掌握口腔腺(腮腺、颌下腺、舌下腺)的位置、形态和腺管的开口。

二、咽

1.掌握咽的形态、位置和分部。

2.掌握鼻咽部重要结构。

3.掌握腭扁桃体和咽淋巴环的位置和机能概念。

4.了解咽壁的构造。

三、食管

1.掌握食管的形态、位置和分部。

2.掌握食管三个生理性狭窄的位置和其临床意义。

四、胃

1.掌握胃的位置、形态、分部和机能。

2.了解胃壁的构造。

五、小肠

1.掌握小肠的位置、分部和功能。

2.掌握十二指肠的位置、形态、分部及各部的结构特点。

3.掌握空、回肠的位置、构造,以及两者在外观上的区别。

4.了解Meckel憩室的位置、形成及其临床意义。

六、大肠

1.掌握大肠的分部、形态及其特征性结构。

2.掌握盲肠和阑尾的位置,形态结构及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Mcbumey点)。

3.熟悉结肠的分部及各部的位置。

4.掌握直肠的形态、位置和构造。

5.掌握肛管的位置及其重要的结构。

6.熟悉肛门内、外括约肌的位置,肛门外括约肌的分部,肛管直肠环的构成及其功能意义。

七、肝

1.掌握肝的形态和位置。

2.掌握肝的分叶。了解肝分段概念。

3.了解肝的主要机能。

八、肝外胆道

1.掌握胆囊的形态、位置、机能及胆囊底的体表投影。

2.掌握输胆管道的组成,胆总管与胰管的汇合和开口部位。了解肝胰壶腹括约肌(又称Oddi括约肌)的构成和作用。

3.熟悉胆汁产生及其排出径路。

九、胰

1.掌握胰的形态、位置,并了解其临床意义。

2.了解胰的外分泌和内分泌机能。

第三节呼吸系统(3学时)

了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和机能。熟悉上、下呼吸道的概念。

一、鼻

1.了解外鼻的形态结构。

2.掌握鼻腔的分部及各部的形态结构。

3.掌握鼻旁窦的位置、开口,各窦的形态特点及了解其临床意义。

二、咽(见消化系统)

三、喉

1.掌握喉的位置及其性别和年龄变化。

2.熟悉喉的软骨和连结。

3.熟悉喉肌的配布和作用。

4.掌握喉腔的形态结构和分部。

四、气管和主支管

1.掌握气管的位置,并了解其构成。

2.掌握左、右支气管形态学上的区别及其临床意义。

五、肺

1.掌握肺的位置、形态和分叶。

2.了解肺段的概念和意义。

第四节泌尿系统(2学时)

了解泌尿系统的组成及机能。

一、肾

1.掌握肾的形态和构造。

2.了解肾段的概念和意义。

3.掌握肾的位置和被膜。

4.了解肾的固定因素。

二、输尿管

1.掌握输尿管的形态、位置和分段。

2.掌握输尿管行程,以及女性输尿管盆段的重要毗邻。

3.掌握输尿管的三个狭窄部位,并了解其临床意义。

三、膀胱

].掌握膀胱的形态和分部。

2.掌握膀胱三角的位置、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3.掌握膀胱的位置,并了解其年龄变化。

四、尿道

1.男性尿道详见生殖系统。

2.掌握女性尿道的形态结构特点,开口位置。

第五节生殖系统(3学时)

了解生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一、男性生殖器

了解男性生殖器的分部、各部所包括的器官及其机能。

(一)内生殖器

1.掌握睾丸的形态结构、位置和功能。

1.了解附睾的位置、结构及其机能。

3.掌握输精管的行程和分部,射精管的合成和开口。

4.了解精囊腺的形态、位置和机能。

5.掌握前列腺的形态、位置和分叶。

6.了解尿道球腺的位置和开口。

(二)外生殖器

1.了解阴囊的位置、形态构造和机能。

2.掌握阴茎的分部及构成。

3.了解阴茎海绵体和尿道海绵体的形态和构造。了解阴茎皮肤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4.掌握男性尿道的分部,各部的形态、结构特点,并掌握其三个狭窄、三个扩大和两个弯曲的位置和临床意义。

二、女性生殖器

了解女性生殖器的分部,各部所包括的器官及其机能。

(一)内生殖器

1.熟悉卵巢的形态、位置及固定装置。

2.了解卵巢的年龄变化。

3.掌握输卵管的位置,分部及各部的形态结构。

4.掌握子宫的形态、分部及其位置姿势。

5.掌握阴道的形态和位置。

(二)外生殖器

1.熟悉女性外生殖器(女阴)的组成及各器官的形态结构。

2.了解前庭大腺的位置及其开口。

第三章脉管系统(6学肘)

掌握脉管系统的组成、机能意义以及与其他器官系统的相互关系。

第一节心血管系

一、概述

1.掌握心血管系的组成。

2.了解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形态结构、分布以及功能特点。

3.掌握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及其意义。

4.了解血管的吻合、侧副管和侧副循环的概念及其意义。

二、心脏

1.掌握心脏的位置、外形;心脏各腔的形态结构;房、室间隔的形态结构。

2.熟悉卵圆窝、动脉韧带的位置与形态,以及未闭合的临床意义。

3.掌握心传导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4.掌握左、右冠状动脉的起源、行程、重要分支及其分布。

5.熟悉心冠状窦的位置和开口;了解心大、中、小静脉的行程和流注。

6.了解心脏的神经支配。

(心脏的体表投影和心包见第十章第四节)

三、全身大血管

1.掌握主动脉(升主动脉、主动脉弓、降主动脉)的起止、行程和主要分支。

2.掌握左、右颈总动脉,左、右锁骨下动脉,髂总动脉和髂内、外动脉的起止以及其总体分布。

3.掌握上、下腔静脉的组成、起止及其收集概况。

(身体各部的动脉、静脉将在局部解剖有关章节叙述。)

第二节淋巴系统

1.掌握淋巴系统的组成及其机能意义。

2.了解毛细淋巴管和淋巴管的结构特点。

3.掌握身体9条琳巴干的组成及其收纳范围。

4.掌握胸导管的起止,主要行程及收纳范围;右淋巴导管的组成、位置和收纳范围。5.了解淋巴器官的组成;局部淋巴结的概念及其临床意义;脾的形态和位置。

(人体各部的淋巴结和重要器官的淋巴引流在局部解剖有关章节叙述。)

第四章内分泌系统(2学时)

1.了解内分泌系统的构成、特点。

2.掌握各内分泌腺的位置、形态(分部)和主要功能。

第五章感受器(6学时)

了解感觉器和感受器的概念;感受器的分类。

第一节视器

一、眼球

了解眼球的构造。

二、眼副器

1.熟悉跟睑的构造、功能及其临床意义。

2.掌握泪器的组成、泪道的形态结构和泪液的排出途径。

3.掌握结膜的位置、分部、结构特点和临床意义。

4.掌握运动眼球和眼睑的肌的名称、作用以及神经支配。

5.了解眶脂体和眼球鞘的概念。

三、眼眶内的血管神经

1.了解眼动脉的来源、走行和大致分布;熟悉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走行、分支和分布。2.了解眼上、下静脉的收集、吻合、回流及其临床意义。

3.了解眼眶内神经概况。

第二节前庭蜗器

掌握前庭蜗器的分部和各部的功能。

一、外耳

1.了解外耳的组成。

2.掌握外耳道的位置、分部及其特点。

3.掌握鼓膜的位置、分部和形态。

二、中耳

1l.熟悉中耳的组成。

2.掌握鼓室的位置,六个壁的主要结构、毗邻及其临床意义。

3.掌握咽鼓管的位置、作用及幼儿咽鼓管的特点。

4.熟悉乳突小房和乳突窦的位置及临床意义。

三、内耳

1.了解内耳的位置和分部。

2.熟悉骨迷路三个部分(前庭、骨半规管和耳蜗)的形态。

3.了解膜迷路与骨迷路的关系。掌握膜迷路三个部分(椭圆囊、球囊,膜半规管和蜗管)的结构及其功能。

4.熟悉声彼的传导。

第六章神经系统(12学时)

第一节总论

1.了解神经系统在机体内的作用和地位。

2.掌握神经系统的分部。

3.熟悉神经元的基本构成和分类。

4。了解反射的概念;掌握反射弧的基本组成。

5.熟悉灰质、皮质、神经核、神经节、白质、髓质、纤维柬和神经的概念。

第二节脊髓和脊神经

一、脊髓

了解脊髓的位置、外形及其内部结构(白质、灰质)的概念(详见第三篇中枢神经解剖学) 二、脊神经

1.掌握脊神经的构成、纤维功能成分。

2.了解脊神经的分支和分布概况。

3.熟悉颈丛、臂丛、腰丛和骶丛的组成,分布概况。

4.熟悉脊神经感觉支在皮肤分布的节段性和重叠性及其临床意义。

第三节脑和脑神经

一、脑

了解脑的位置和分部。

(详见第三篇中枢神经解剖学)

二、脑神经

[注:本节是脑神经总括性要求,有关其行程、分支和分布在局部解剖学有关章节学习;起止核在第三篇中枢神经解剖学中学习。

1.掌握脑神经的名称、顺序、连接脑和进出颅的部位。

2.掌握脑神经的纤维功能成分和分布概念。

3.了解嗅神经的功能性质和分布区。

4.了解视神经的功能性质和行程。

5.掌握动眼神经纤维功能成分、起始核。重要行程、主要分支和分布,损伤后表现。6.掌握三叉神经的纤维功能成分、起止核,三叉神经节的位置,三大主干(眼神经、上颌神经、下颌神经)的主要行程,重要分支的分布概况,损伤后表现。

7.熟悉滑车神经的起始核、重要行程和支配,损伤后表现。

8.掌握展神经的起始核、主要行程、支配,损伤后的症状。

9.掌握面神经的纤维成分、起止核,主要行程、重要分支(鼓索、表情肌支)的分布,损伤后表现。了解膝神经节、蝶腭神经节、下颌下神经节的概念。

10.熟悉前庭神经、蜗神经的行程和功能性质。

11.掌握舌咽神经的纤维功能成分,起止核、主干的重要行程及分布概况。了解上、下神经节、耳神经节的概念。

12.掌握迷走神经的纤维功能成分、起止核,主干的重要行程、主要分支和分布概况。掌握喉上神经(内、外支)、左右喉返神经的行程和分布。

13.了解副神经的组成。掌握副神经脊髓根的纤维性质,重要行程及分布,损伤后表现。14.掌握舌下神经的纤维功能成分、起始核、重要行程和分布,损伤后的症状。

第四节内脏神经系统

了解内脏神经系统的区分、分布、机能概念。

一、内脏运动神经

掌握内脏运动神经和躯体运动神经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差别。

(一)交感神经

1.掌握交感神经低级中枢的部位。

2.掌握交感干(包括椎旁节)的位置和组成;主要椎前节的名称、位置。

3.了解白交通支和灰交通支的概念。

4.熟悉交感神经节前、节后纤维分布的一般规律。

5.了解颈上、中、下节节后纤维分布概况。

6.了解胸、腰、盆(骶)交感节节后纤维分布概况。

7.掌握内脏大、小神经的组成、联系,节后纤维分布概况。

(二)副交感神经

掌握副交感低级中枢的位置。

颅部:

1.掌握动眼神经内副交感节前纤维的起始核,交换神经元的部位,节后纤维的分布和功能。2.熟悉面神经、舌咽神经内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的起始核,交换神经元部位,节后纤维的分布和功能。

3.掌握迷走神经内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的起始核及分布情况。了解器官内节的概念。骶部:掌握盆内脏神经的起源、分布概况。

(三)内脏神经丛

了解内脏神经丛的概念,各内脏神经丛的位置和分布。

(四)交感神经与副交神经的比较

1.掌握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在形态和功能上的主要区别。

2.了解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双重分布概况和机能概念。

二、内脏感觉神经

了解牵涉痛的概念。

第二篇局部解剖学

第七章下肢(14学时)

第一节股前区和股内侧区

1.掌握大隐静脉的行程、属支和临床意义。

2.掌握腹股沟浅淋巴结的分群、位置、收纳范围及回流。

3.了解阔筋膜形成的结构及隐静脉裂孔的位置、形态。

4.掌握股前、内侧肌群的位置、排列层次及各群肌的神经支配和作用。掌握髂腰肌和股四头肌起止和作用。

5.掌握股三角的构成及内容;股管的组成和股环的境界及其临床意义。

6.掌握收肌管的位置、构成及内容。

7.掌握股动脉的起止、行程、重要分支、分布以及了解其体表投影。

8.掌握股神经的起源、行程主要分支和分布。

9.了解闭孔神经的位置及分布概况。

第二节臀部和股后区

1.掌握髋肌后群和股肌后群肌肉的位置、层次和神经支配。熟悉臀大、中、小肌的起止和作用。

2.掌握梨状肌上、下孔的位置、构成和通过的血管神经。

3.掌握坐骨神经的起源、行程、分支和分布。了解其体表投影和常见变异。

4.了解臀上神经、臀下神经、股后皮神经的位置、分布。

第三节胭窝和小腿后区

1.熟悉小隐静脉的行程及注人深静脉的部位。

2.掌握胭窝的边界、内容物以及它们的位置关系。

3.了解小腿后肌群的层次、作用和神经支配。掌握小腿三头肌的起止和作用。

4.熟悉腔后动脉、腓动脉起源、行程及其分布。

5.掌握胫神经的起源、行程、分布及损伤后的主要表现。

6。熟悉踝管的位置、构成及通过此管的结构及其临床意义。

第四节小腿前区、外侧区和足背

1.掌握小腿前、外侧肌群的位置、作用和神经支配。了解足背肌的位置和作用。

2.熟悉胫前动脉、足背动脉的起止、行程分支分布。掌握足背动脉的体表定位。

2.掌握腓总神经、腓深神经和腓浅神经的行程、分布及损伤后的表现。

第五节足底

1.了解足底肌的分群及层次。

2.熟悉足底内、外侧血管及神经的局部位置。

第八章上肢(14学时)

第一节胸肌区和腋区

1.掌握乳房的形态、位置、构造及淋巴回流。

2.了解胸前区肌的层次排列。掌握胸大肌的起止、作用和神经支配。

3.掌握腋窝的位置、构成和内容。

4.熟悉腋动脉的起止、行程、主要分支分布。

5.掌握臂丛的组成、位置和主要分支。

6.掌握腋窝淋巴结的分群、位置和收集范围。

第二节臂前区

1.掌握臂肌前群的层次、功能和神经支配。掌握肱二头肌的起止和作用。

2.掌握肱动脉的起止、行程、主要分支。了解其与肱骨的关系和意义。

3.掌握肌皮神经的起源、行程和分布。

第三节肩胛区、三角肌区和臂后区

1.了解肩胛区、三角肌区和臂后区肌的分层排列,作用和神经支配。

2.熟悉三边孔、四边孔的组成及穿经的结构。

2.了解肩胛动脉网的组成及临床意义。

4.掌握腋神经的起源、行程、分布及其与肱骨外科颈的关系。

5.熟悉桡神经和肱深动脉的行程及其与肱骨的关系。

第四节前臂后区和手背

1.熟悉前臂后肌群的分层排列、主要功能及神经支配。

2.了解“鼻咽窝”的构成、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3.了解骨间后神经的行程和分布。

第五节肘窝和前臂前区

1.掌握头静脉、贵要静脉和肘正中静脉的行程及临床意义。

2.掌握肘窝的境界及内容。

3.熟悉前臂前肌群的分层排列、功能和神经支配。

4.掌握桡神经、尺神经和正中神经的起源、行程、主要分支、分布范围以及它们容易损伤的部位和损伤后的主要表现。

5.熟悉尺动脉、桡动脉的行程特点和主要分支分布。

第六节手掌和手指

1.掌握腕管的构成及通过的结构。

2.掌握手掌的层次,以及掌浅弓、掌深弓的构成、位置。

3.掌握手掌肌的分群、排列、神经支配和功能。

4.了解手掌屈肌腱滑液鞘的形态特点及临床意义。

5.熟悉手掌的筋膜间隙位置、境界及临床意义。

6.了解指端的结构特点及临床意义。

第九章头颈部(11学时)

第一节头皮、面浅部和面深部

1.熟悉头皮五层的结构特点及颅内外血管交通的途径及其意义。

2.掌握头部肌肉(面肌和咀嚼肌)的名称、位置、作用和神经支配。

3.熟悉面部血管、神经的配布。掌握面部静脉的组成及其与颅内静脉的交通的途径和临床意义。

4.掌握腮腺的局部位置以及穿经腮腺的结构及其位置安排。

5.熟悉上颌动脉的行程、重要分支和分布。

6.掌握下颌神经的主要分支(耳颞神经、舌神经和下牙槽神经)的行程和分布。

第二节颈部浅层结构、颈后三角和胸锁乳突肌区

1.了解颈部浅层的结构。掌握颈外静脉的组成、起止和行程。掌握耳大神经的行程。2.掌握颈后三角的边界及内容。

3.掌握颈动脉鞘的位置及内容。

4.了解颈丛的组成、位置和分布概况。

5.掌握膈神经的组成、行程和分布。

第三节颈前三角和颈根部

1.熟悉下颌下三角的境界及其内结构(以舌骨舌肌为标志)的位置关系。

2.熟悉颈总动脉的起始、位置和行程。了解颈动脉小球和颈动脉窦的位置和机能。

3.熟悉颈外动脉的行程及其主要分支(甲状腺上动脉、舌动脉、面动脉、颞浅动脉、上颌动脉)的行程和分布。

4.掌握甲状腺的形态、位置及毗邻。

5.掌握甲状腺的血管以及甲状腺上、下动脉与喉部神经的位置关系和临床意义。

6.掌握气管和食管颈段的位置和毗邻。

7.掌握前斜角肌前、后方的重要结构。

8.熟悉锁骨下动脉的起止、行程、主要分支分布。了解锁骨下静脉的起止、行程。

9.了解颈筋膜分层、范围。筋膜间隙的位置、交通和临床意义。

10.掌握头颈部淋巴结的分组和各主要淋巴结的位置及其收纳和流注。

第十章胸部

第一节胸壁

1.熟悉胸壁的层次。

2.掌握助间隙的构成及其内结构的局部位置。了解助间神经、血管的行程、分布在胸膜腔穿刺的应用意义。

3.熟悉胸廓内动脉的行程、分支和分布。

第二节膈

1.掌握膈的位置、分部。熟悉膈的裂孔位置及穿经裂孔的结构。

2.了解膈生理薄弱区的位置和意义。

3。了解膈的血液供应、神经支配及功能。

第三节胸腔及其内容

1.熟悉胸膜和胸膜腔的概念。

2.掌握胸膜的分部,胸膜顶和肋膈隐窝的局部位置及意义。

3.掌握胸膜及肺下界的体表投影及意义。

4.掌握肺根的组成和毗邻。

第四节纵隔

1.掌握纵隔的概念、范围、分部及其组成的重要器官。

2.熟悉上纵膈的层次结构。掌握主动脉弓的毗邻,动脉导管三角的位置及其临床意义。3.掌握气管胸段的毗邻。

4.掌握心包和心包腔的概念。熟悉心包斜窦和心包横窦和心包裸区的位置及临床意义。5.掌握心脏的位置及毗邻。了解心脏的体表投影。

6.掌握食管胸段的行程和毗邻。

7.了解胸部淋巴结的配布及回流。

第十一章腹部(18学时)

第一节腹前外侧壁及阴囊

一、腹前外侧壁的层次

1.熟悉腹壁浅筋膜的特点,动脉分布和静脉回流。

2.掌握腹前外侧壁的层次;了解三层扁肌的排列和肌纤维方向。

3.掌握腹直肌鞘的构成及其内容物。

二、腹股沟区

1.了解腹股沟区的特点和意义。

2.掌握股沟管的位置、构成、内容物和临床意义。

3.掌握腹股沟三角的位置和边界。腹壁下动脉在鉴别腹股沟斜疝和直疝的意义。

三、精索及阴囊

1.掌握精索的组成及位置。

2.熟悉阴囊的构造、内容物和功能。了解睾丸被膜和睾丸鞘膜的构成及临床意义。

第二节腹膜与腹膜腔

1.掌握腹膜和腹膜腔的概念。了解腹膜腔的分区。

2.熟悉腹膜形成的主要结构(网膜、系膜、韧带、陷凹)。

3.掌握小网膜的位置和分部。了解大网膜的位置、构成和机能。

4.掌握网膜囊、网膜孔的位置、境界及其临床意义。

5.掌握直肠膀胱陷凹和直肠子宫陷凹的位置及临床意义。

6.了解腹膜和脏器的关系和意义。

第三节腹腔脏器的血管和淋巴结

1.掌握腹腔干、肠系膜上、下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行程和分布。

2.掌握肝门静脉的组成、行程、及其属支。肝门静脉与上、下腔静脉的吻合及临床意义。3.熟悉腹腔淋巴结、肠系膜上、下浴巴结的分布及收纳范围。

第四节腹腔的重要脏器

1.掌握胃的位置毗邻、血管供应和了解其淋巴回流。

2.掌握十二指肠的位置及各部的毗邻。

3.掌握胰腺的位置和毗邻。

4.掌握肝的位置和毗邻,肝蒂的构成及其内各结构的位置关系。了解肝的体表投影。5.肝外胆道的组成;胆囊的位置、体表投射和胆囊动脉的行径;胆总管的分段及各段的重

要毗邻。

6.了解脾的位置及毗邻以及副脾的存在情况。

第五节腹后壁和腹膜后间隙

1.了解腹后壁的层次。

2.熟悉腹膜后间隙的位置、境界和内含的主要结构。

3.掌握肾脏的位置、毗邻和被膜。肾蒂的组成及其主要结构的排列。

4.熟悉输尿管腹段的行程及毗邻。

5.了解肾上腺的位置及毗邻。

6.掌握腹主动脉的主要分支,下腔静脉的属支,腰交感干,乳糜池的位置。

7.了解腰淋巴结的分布及收纳范围。

第十二章盆部和会阴(4学时)

第一节盆部

1.了解盆部的组成和分部,盆壁和盆膈的构成。

2.了解盆筋膜的配布,熟悉盆筋膜间隙的名称、位置及临床意义。

3.掌握膀腕的位置、毗邻及其与腹膜的关系和临床意义。

4.熟悉前列腺的位置、毗邻和被膜。

5.掌握子宫的位置、毗邻和固定因素。

6.掌握卵巢、输卵管的位置与子宫阔韧带的关系。

7.熟悉阴道的位置和毗邻。

8.掌握直肠的位置及毗邻。

9.熟悉髂内动脉的行程及主要分支分布。掌握子宫动脉行程特点。了解异常闭孔动脉的概念和意义。

10.熟悉骶丛的位置和组成。

第二节会阴

1.熟悉会阴的概念、境界及分区。

2.复习肛门外括约肌的分部,肛管直肠环的组成及其临床意义。

3.掌握坐骨直肠窝的境界、内容。了解阴部管的位置、通过的结构和意义。

4.了解尿生殖三角三层筋膜的分布概况。

5.掌握会阴浅隙和深隙的构成及内容。熟悉尿生殖隔、产科会阴和会阴中心腱的概念和意义。

6.掌握阴部内动脉和阴部神经的起源,重要行程及其主要分支和分布范围。

第三篇中枢神经解剖学

第十三章脊髓(6学时)

一、脊髓的外形

1.掌握脊髓的位置和下端水平;脊髓的一般外形结构。

2.掌握脊髓节段的概念,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二、脊髓内部结构

1.掌握脊髓灰质、白质的配布及各部的名称。

2.掌握脊髓灰质的主要核团:前角运动细胞(α细胞和γ细胞)、中间外侧核、胶状质、后角固有核、胸核等的形态结构特点和机能意义。了解脊髓灰质的分层概念。

3.掌握脊髓主要上行纤维束(薄束、楔束、脊髓丘脑束、脊髓小脑前、后束)和主要下行纤维系(皮质脊髓侧束、前束、红核脊髓束)的位置、起止和机能性质。了解前庭脊髓束、顶盖脊髓束、内侧纵束和网状脊髓束的概况。

4.了解脊髓固有束及其机能概念。

三、脊髓的机能

1.了解脊髓反射机能和传导机能的概念。

2.掌握深反射和浅反射的概念。

第十四章脑

第一节脑干(14学时)

了解脑干的位置和组成。

一、脑干的外形

1.掌握脑干各部的主要外部结构,并了解其与内部结构的关系。

2.了解第四脑室的位置与联通。

二、脑干的内部结构

1.熟悉脑干的内部结构的概况(神经核、纤维束和网状结构)。

2.掌握各脑神经核的位置、与脑神经的联系和功能。掌握重要的非脑神经核团(薄束核、楔束核、下橄榄核、红核和黑质)的位置,了解其功能概念和主要的联系情况。

3.掌握各主要上、下行纤维束的起止、行程、在脑干各部的位置和功能。

4.掌握脑干网状结构的概念、分区、纤维联系和主要功能。

5.熟悉脑干橄榄中部平面、面神经丘平面和上丘平面各重要结构的局部位置关系。

第二节小脑(3学时)

1.掌握小脑的位置、分部(小脑蚓与小脑半球);小脑扁桃体的位置及其临床意义。

2.掌握小脑分叶,以及各叶的主要纤维联系和功能。

3.了解小脑内部结构概况。

第三节间脑(6学时)

1.熟悉间脑的位置与分部。

2.了解第三脑室的位置、联通情况。

3.掌握背侧丘脑的位置和分部;古、旧、新丘脑的概念。掌握旧丘脑各核团的纤维联系和机能。

4.掌握下丘脑的位置、分区与组成结构;熟悉其纤维联系与功能概念。

5.了解上丘脑和底丘脑的位置与组成结构。

第四节端脑(8学时)

一、端脑的外形

掌握大脑半球的主要的脑沟、脑回等表面结构及分叶情况。

二、端脑的内部结构

(一)大脑皮质

1.了解大脑皮质分型与分区的基本概念。

2.掌握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的位置、定位关系、主要功能,并了解其临床意义。3.掌握视觉中枢、听觉中枢的位置与投射特点。

4.掌握运动性语言中枢、听觉性语言中枢、书写中抠、视觉性语言中枢的部位及其功能,了解其临床意义。

5.了解平衡觉、嗅觉、味觉中枢、内脏活动皮质中枢的部位和机能概念。

(二)基底节

1.掌握基底节的位置、组成;了解其主要机能概念。

2.掌握新、旧纹状体的组成。

(三)大脑半球的髓质

1.了解大脑半球髓质内神经纤维分类(连合纤维、联络纤维、投射纤维)的概况。

2.掌握内囊的位置、分部、通过各部的重要纤维束的局部位置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三、边缘系统

熟悉边缘系统的组成,并了解其机能概念。

第十五章传导通路(8.5学时)

了解传导通路的基本概念。

一、感觉传导通路

(一)深感觉传导通路

1.掌握躯干、四肢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通路的组成、各级神经元胞体的位置、纤维走行和越边的位置,皮质投射区。熟悉其损伤后的主要表现。

2.了解非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通路的概念及其机能意义。

(二)浅感觉传导通路

1.掌握躯干、四肢痛温觉传导通路的组成,各级神经元胞体所在部位、纤维走行和越边位置,皮质投射区。熟悉其损伤后的主要表现。

2.掌握躯干、四胶触觉(精细和粗触觉)传导通路的组成与特点(两条途径:薄、楔束与脊髓丘脑前束),纤维走行和越边位置,皮质投射区。熟悉其损伤后的表现。

3.掌握头面部浅感觉传导通路的组成,各级神经元胞体所在的部位,纤维走行和越边的位置,皮质投射区。

4.掌握角膜反射的组成及其临床意义。

(三)视觉传导通路

1.掌握视觉传导通路的组成,纤维走行,纤维部分交叉(视交叉)的情况,皮质投射区。2.熟悉视野与视网膜之间光线投射的相应关系,视觉传导通路不同部位损伤后的视野变化。3.掌握瞳孔对光反射的径路。熟悉直接和间接对光反射的结构基础以及其反射径路不同部位损伤后的表现。

(四)听觉传导通路

了解听觉传导通路的组成及其特点,纤维行程和投射情况。

(五)平衡觉传导通路

了解平衡觉传导和反射性调节途径以及它们的表现概念。

二、运动传导通路

(一)锥体系

1.掌握锥体系管理骨骼肌随意运动的上、下两级神经元的基本情况。

2.掌握皮质核束的起始,纤维走行及其对脑神经运动核控制的情况(双侧控制与对侧控制)。3.掌握皮质核束上、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后的不同表现(核上瘫与核下瘫)的形态学基础,着重了解面神经和舌下神经核上瘫的主要表现。

4.掌握皮质脊髓束的起始,纤维走行(在内囊和脑干各段的位置、锥体交叉,皮质脊髓前束与侧束的走行)和终止情况。了解躯干肌双侧支配的概念和意义。

5.掌握皮质脊髓束上、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后的不同表现(硬瘫与软瘫)。

(二)锥体外系

1.掌握锥体外系的组成、机能概念。

2.了解皮质一纹状体一皮质环路,黑质一纹状体环路,皮质一脑桥一小脑一皮质环路的组成及损伤后的主要表现。

三、神经系统的化学通路

1.了解神经系统化学通路的概念。

2.了解胆碱能、单胺能、氨基酸能和肽能等通路的大致组成。

第十六章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3学时)

一、脑和脊髓的被膜

1.了解脑和脊髓被膜的组成和机能概念。

2.了解硬脊髓的连续。掌握硬膜外腔的位置、内容物和特点,以及了解其与硬膜外麻醉的关系。

3.掌握硬脑膜的组成特点、形成物及它们的机能、临床意义;重要硬脑膜静脉窦的位置、联通以及通过海绵窦的重要神经血管。

4.熟悉蛛网膜及蛛网膜下隙的概况。掌握小脑延髓池和终池的位置及其临床意义。

5.熟悉软膜的特点及其形成物(脉络丛与齿状韧带)。

二、脑室系统、脑脊液及其循环途径

1.掌握脑室系统的组成、位置与联通。了解侧脑室的分部及其各部的位置。

2.熟悉脑脊液的产生,回流情况。重点掌握脑脊液的循环途径。

三、脑和脊髓的血液供应

(一)脑的血管

1.了解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基动脉系统的概念。

2.掌握颈内动脉的行程及其主要分支分布概况。

3.掌握椎动脉、基底动脉的行程及其主要分支分布概况。

4.掌握大脑动脉环的位置、组成及其机能意义。

5.了解脑浅静脉系统和脑深静脉系统的收集、回流概况。

(二)脊髓的血管

1.熟悉脊髓的血液供应来源(脊髓前、后动脉与节段性动脉)和分布概况。

2.掌握脊髓血供“危险区”的概念和部位。

3.了解脊髓静脉回流的概念。

四、脑屏障

1.掌握脑屏障的概念。

2.了解血一脑屏障、血一脑脊液屏障、脑脊液一脑屏障的结构基础。

人体解剖学试题及答案

套系统解剖学试卷及答案 系统解剖学试题1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30个空,每空0.5分,共15分) 1.小腿三头肌由________和________合成,该肌可上提________。 2.临床上常把________到________的消化管称为上消化道。 3.胆囊底的体表投影在________与_______交点的稍下方。 4.盲肠和结肠的形态特点是具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5.上呼吸道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6.射精管是由____________末端与____________的排泄管汇合而成。 7.心的传导系统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其分支等部分。8.睾丸动脉起自_________动脉,阑尾动脉起自__________动脉。 9.眼球内容物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0.三叉神经的三大分支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11.位于中脑的躯体运动神经核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12.脊髓颈段有__________节,腰段有__________节。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肱骨体后面中份有 A.尺神经沟B.桡神经沟C.大结节D.小结节E.鹰嘴窝 2.黄韧带连于两个相邻的 A.椎弓板之间B.椎弓根之间C.椎弓之间D.棘突之间E.椎体之间 3.属于面颅骨的是 A.额骨B.下鼻甲C.蝶骨D.颞骨E.枕骨 4.下列哪块肌参与大腿后伸 A.股四头肌B.长收肌C.大收肌D.梨状肌E.臀大肌 5.属于腹膜外位器官的是 A.胃B.十二指肠水平部C.肝D.脾E.胆囊 6.由双层腹膜形成的韧带是 A.子宫阔韧带B.子宫圆韧带C.子宫主韧带D.骶子宫韧带E.卵巢固有韧带7.胆总管 A.位于肝十二指肠韧带内B.由肝左、右管汇合而成C.行于肝胃韧带内D.行于肝门静脉的后方E.无血管营养 8.阑尾 A.无系膜B.由回肠动脉直接营养C.位于右腰部 D.属于腹膜外位器官E.三条结肠带均在阑尾根部集中 9.右主支气管的特点是 A.细而短B.粗而长C.粗而短D.细而长E.较横平 10.肾 A.长轴呈垂直状B.位于腹膜后方C.位置右侧较左侧高 D.后面下部有第12肋斜过E.属于腹膜内位器官 11.输尿管 A.属于腹膜间位器官B.通过肾门C.分为腹部(段)和盆部(段) D.腹部下行于腰大肌前方E.开口于膀胱体两侧 12.输精管道不包括 A.精囊腺排泄管B.尿道C.射精管D.输精管E.附睾

人体解剖学试题和答案

二、练习题 (一)填空题 1、人体或任一局部在标准姿势条件下作相互垂直的三个切面,它们是 ,,。 2、按照解剖学姿势,近颅的为,远颅是的为。 3、腹部由两条纵线及两条横线分为9区,它们分别是,, ,,,,,,。 (二)单项选择题 1、胸骨线是 A、胸骨正中所作的垂直线。 B、胸骨正中线与锁骨中线之间的中点所作的垂直线。 C、沿胸骨外侧缘所作的垂直线。 D、胸骨外侧缘与锁骨中线之间的中点所作的垂直线。 2、对于胃的粘膜层,最能表达其与其它层次的关系术语是:() A、上、下 B、前、后 C、内侧与外侧 D、内和外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解剖学姿势不因人的姿势改变而改变。 B、无论是倒立还是睡势,足底是下,而头顶是上。 C、水平面就是横切面,在描述器官的切面时,也是如此。 D、内侧与外侧是描述器官或结构与人体正中面相对距离关系的名词。 (三)、多项选择题 1、中空性器官 A、多呈管状或囊状。 B、管壁通常分为4层或3层。 C、管腔口径可在神经或体液调节下发生变化。 D、粘膜内常有腺体。 (四)名词解释 1、矢状面 2、冠状面 3、解剖姿势 (五)问答题 1、请描述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机体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矢状面、冠状面、水平面 2、上、下 3、右季肋区、腹上区、左季肋区、右外侧区、脐区、左外侧区、右髂区、腹下区、左髂区 (二)单选题 1、C 2、D 3、C (三) 多项选择题

1、ABCD (四)名词解释 1、按前后方向,将人体分成左右两部的纵切面。 2、按左右方向,将人体分成前后两部的纵切面。 3、身体直立,面向前,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两足并立,足尖向前,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 (五)问答题 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许多形态各异、功能不同的细胞聚集在一起形成组织。人体有四种组织,它们是肌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几种不同组织形成某个器官,完成一定功能。由几个器官参与构成一个系统,完成比较复杂的特定功能,如消化系统由口腔、咽、食管、胃等构成,完成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多个系统构成一个复杂的有机体,而人体是更为复杂的富有情感的有机体。 第二章骨学 二、练习题 (一) 填空题 1、骨按部位可分为、和三部分;按外形分为、、 和四类。 2、颅盖的密质骨形成较厚的_________和________其间的松质称_________。 3、长骨呈状,两端较,一般都有光滑的,体又称,内部容纳 ,中部有1~2个通向髓腔的小孔叫。 4、骨的基本构造包括、和。 5、骨内在的可改变其形态结构的特性叫。 6、颈椎的一般形态特点是、、。但第、、 颈椎形态较特殊。 7、胸椎的侧面和横突末端有与肋相连的、棘突,伸向。 8、腰椎的椎体,棘突为,呈位,伸向后方。 9、胸骨角在______骨,横突孔在______骨,大转子在_______骨上。 10、上肢带骨包括和;下肢带骨包括。 11、肩胛骨前面凹陷叫,后面的高嵴叫,其上、下分别有、;外侧角的浅窝叫,其上方的突起叫。内侧角平,下角平。 12、髂骨分和两部。髂骨翼上缘叫,最高点平对,前后端的突起分别叫和;内侧面前部称,其下界的骨嵴叫。 13、下颌骨体的结构有、、;下颌支的结构有、、、 。 14、颅中窝的孔裂包括、、、。 15、颅后窝的孔是、;沟是、;门是向内通;坡是 ,向上与相续。 16、颅的侧面的门:;弓:;窝:、;点:。 17、颅的前面有两深窝叫,孔叫。 18、骨性鼻腔前口是,后口称;正中有一矢状位的,它由和的垂直板构成。外侧壁有上、中、下三个和三条。 19、鼻旁窦位于内,含,与相通,它们包括、

临床医学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

临床医学《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 人体解剖学(Human Anatomy) 二、教学对象 本大纲适用于临床医学(含妇幼保健方向)专业三年制大专学生。 三、学分与学时 5学分。总学时为80学时,其中理论40学时,实验40学时。 四、课程属性 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程模块的必修课 五、课程性质、任务和要求 人体解剖学是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阐明人体各器官的正常形态结构、位置、毗邻关系及其发生发展规律。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人体各部的基本结构,了解结构与功能、人体与环境的关系,学会正确运用解剖学知识和术语,为学习其他医学基础课和后续临床课程提供必要的形态学基础。同时,本课程要求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观察能力和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重点 重点学习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脉管系统、神经系统各个主要器官的正常形态结构、位置及其毗邻关系。 七、重要先修课程 生物学 八、教学目的要求和主要内容 绪论 【目的要求】 1.掌握解剖学的概念;解剖学的标准姿势、方位术语、轴和面。 2.熟悉人体的分部和器官系统的组成。 3.了解系统解剖学的任务、分科及发展简史。 【主要内容】 ●讲授内容 1.解剖学的概念;解剖学的标准姿势、方位术语、轴和面。 2.人体的分部和器官系统的组成。 ●自学内容 人体解剖学的发展简史。 第一篇运动系统 第一章骨学 【目的要求】 1.掌握骨的形态、分类、构造和功能。 2.熟悉骨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 3.了解骨的发生和生长。 3.掌握人体各部骨的组成、形态结构及各骨的位置关系。 4.熟悉人体各部重要的骨性标志。 5.了解骨表面的结构、新生儿颅的特点。 【主要内容】 ●讲授内容 1.骨概述。

人体解剖学的记忆口诀

人体解剖学记忆口诀 人体解剖学记忆口诀 绪论 人体九大系统 运动消化和呼吸泌尿生殖脉管系感觉神经内分泌九大系统要牢记 解剖学姿势 标准姿势象立正身体直立两眼平掌心足尖都向前上肢下垂下肢并 运动系统 运动系统组成、功能 运动系统骨连骨支持运动加保护肌肉动力骨杠杆关节枢纽连邻骨 各部骨数目 各骨数目分开记记住位置就容易脑面颅骨二十三躯干总共五十一四肢一百二十六全身骨头基本齐还有六块体积小藏在中耳鼓室里 骨的构造 骨质表现密和松骨内位置有不同骨髓分为黄和红骨髓腔隙它填充红髓造血保生命髂胸椎内留终生

骨膜在外包整骨生长修复立大功关节的基本构造和辅助结构 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内软骨藏韧带加强稳固性基本构造都一样 各部椎骨特点 椎骨外形不规范抓住要点能分辨颈椎体小棘分叉横突有孔最明显胸椎连肋有肋凹棘突叠瓦下斜尖腰椎承重体最大棘突后伸宽又扁 胸骨形态意义 胸骨形似一匕首上柄中体下剑突柄体交界胸骨角平对二肋向前凸 椎间盘 椎体之间纤维环胶状髓核在中间后外薄弱易脱出压迫神经致痛瘫 脊柱韧带及意义 脊柱韧带,三长两短 腰椎穿刺,棘上棘间 再透黄韧,进入椎管 脊柱的整体观 上细下粗尾部尖承受压力密相关后观棘突一条线颈短胸斜腰平扁

侧观生理四个弯线条大方又美观胸骶弯曲凸向后颈腰二曲凸向前 肋的连结 一肋连于胸骨柄二肋对角标志明三至七肋与体连八至十肋成肋弓十一十二称浮肋前端游离肌肉中 胸廓形态、运动 胸廓形似小鸟笼上窄下宽扁锥形上口狭小前下斜下口封膈分腹胸容纳保护心肝肺呼气下降吸气升 颅骨名称 脑颅八块颅前起额筛蝶枕各有一顶骨颞骨各两块构成颅盖和颅底面颅总共有十五构成颜面骨根基形单影只下颌舌独来独往一张犁其余都要成双对泪颧腭甲上颌鼻 颅顶观 颅顶借缝连结紧三缝名为冠矢人婴颅骨化未完成缝间膜闭叫颅囟 颅底内面观 前窝中央是筛板筛孔通鼻嗅丝穿中窝之中垂体窝前高后高似蝶鞍

最新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大纲

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 大纲

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大纲 (供检验技术、卫生检验检疫、临床药学、 口腔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应用心理等40学时各专业用) 编写者:刘绍壮 审定人:徐飞 教研室主任:隋鸿锦 大连医科大学 2012年4月

第一次实验 一、实验内容:骨总论、躯干骨、附肢骨、颅骨 二、重点要求: 1、解剖学标准姿势,轴、面和方位术语。 2、骨的形态分类、构造和理化特性。 3、椎骨的一般形态和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 4、肋的概念和真、假、浮肋的划分。 5、胸骨的形态分部,胸骨角的概念。 6、躯干骨重要的骨性标志的位置及意义。 7、上、下肢骨的组成、分部和排列。 8、肩胛骨、肱骨、尺骨、桡骨、髋骨、股骨、胫骨、腓骨的位置 和主要形态结构。 9、上、下肢骨的重要骨性标志:肩胛冈、肩峰、锁骨、肱骨内、外 上髁、尺骨鹰嘴、桡骨和尺骨茎突、髂嵴、髂前上棘、髌骨、胫骨粗隆、内踝和外踝等。 10、颅的分部,脑颅和面颅的组成。 11、颅底内面的三个颅窝及其重要结构。 12、骨性鼻腔的主要结构及鼻旁窦的开口。 13、颅的骨性标志的位置和重要性。 三、教学安排: (一)强调实验室规章制度,安排值日制度。 (二)简述 1、以带教形式,利用托盘中的示教标本,引导学生观察 骨的形态分类、构造和理化特性。 2、以带教形式引导学生观察椎骨的一般形态、骶骨的形态。 3、四肢骨的配部(结合骨架); 4、脑颅和面颅的组成 (三)示教 1、髋骨:髋臼、髋臼切迹、闭孔 髂骨:髂嵴、髂前上棘、耳状面、弓状线 耻骨:耻骨梳、耻骨结节、耻骨嵴、耻骨联合面 坐骨:坐骨结节、坐骨棘、坐骨大、小孔 2、整颅:冠状缝、矢状缝、人字缝、筛孔、视神经管、垂体窝、 眶上裂、圆孔、卵圆孔、棘孔、破裂孔、内耳门、颈静脉孔、

《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

《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 参考教材: 1. 《人体解剖学》上册(使用教材),罗学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2. 《人体解剖学》下册(使用教材),罗学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3. 《系统解剖学》第八版柏树令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 4.《局部解剖学》第八版刘树伟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 5.《系统解剖学》第二版,柏树令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 6.《局部解剖学》第二版,王怀经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 7.《人体解剖学》英文版,柏树令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 8.《格氏解剖》教学版,Richard L.Drake主编,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年 9.《断层解剖学》第二版,刘树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10.《Gray’s Anatomy》第三十九版,Susan Standing主编,2006年 11.《格氏解剖》第三十八版中文版,Perter L. Williams主编,杨琳译,辽宁教育出版 社,1999年 先修课程要求: 适应专业:五年制临床、检验、预防、护理、精神卫生、麻醉、信息医学等专业 一、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任务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主干学科,是医学各学科的基础。在医学科学、生命科学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体解剖学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如CT、MRI、介入医学等先进诊疗手段的发展无不依赖于解剖学的发展。人体解剖学的发展与现代医学的进步密切相关。同时,人体解剖学又是一门极具实验性、实践性的学科。对人体构造认识的每一点、每一滴都是来自于尸体解剖观察和临床实践。医学生在临床实践前必须熟悉人体解剖结构,这就决定了人体解剖学的教学必须具备独特的、良好的实践条件。人体解剖学分为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两门课程。前者是按功能系统阐述人体各器官的形态结构及各系统之间的联系,后者是在系统解剖学的基础上按局部进一步阐述人体各部的层次结构、各器官的排列和位置毗邻关系及临床意义。学习该课程的目的,在于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法,使学生认识和掌握人体各系统及器官的形态结构、人体各局部的层次解剖及重要器官的配布与毗邻关系以及解剖基本技能,为学习其它基础医学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基础。 随着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影像医学和显微外科学的临床应用需求,我们在教学中又增加了断层与影像解剖学等新的内容,使人体解剖学的教学由浅入深,由形态学的认识过程逐步过渡到紧密结合临床实践的应用科学,成为培养医学生在掌握人体解剖学的基础理

人体解剖学教案

人体解剖学教案 教学内容: 一. 绪论 (一) 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及分类 (二) 人体解剖学的地位和作用 (三) 学习人体解剖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四) 人体解剖学的发展简史 (五) 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术语 第一篇人体组成的结构基础 第一章细胞和细胞间质 教学目的: 通过本次课的教学,让学生初步了解人体解剖学在体育运动中的作用,人体解剖学在体育运动中研究内容和方法,体育专业学生学习人体解剖学的目的和任务。 教学重点: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地位、作用和基本术语 教学难点: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术语 教学步骤 绪论 一.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及分类 ★定义:人体解剖学(简称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主要功能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属于生 物科学中形态学的范畴。解剖学和其他学科一样,由 于研究技术和方法的革新,研究范围不断扩大和加 深,并逐渐分化形成许多新的分支学科。 分类:按研究手段不同,解剖学可分为巨视解剖学、微观解剖学 巨视解剖学:主要用肉眼观察人体的形态结构,如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等。 微观解剖学:主要用显微镜观察人体的形态结构,如细胞学、胚胎学和组织学等。 系统解剖学:是将人体按功能系统阐述其器官形态结构的解剖学。一般所说的解剖学就是指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是按身体部位,由浅及深,对各部位的形态结构进行叙述的解剖学。 此外,由于研究角度和目的不同,人解剖学又分若干门

类:如外科解剖学、表面解剖学、X-线解剖学、断面解剖学、生长解剖学、艺术解剖学、机能解剖学及运动解剖学等。★运动解剖学:主要是分析研究人体运动器官的形态结构,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的影响及提高人体运动 效率的解剖学。 ★二.人体解剖学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认识人体的形态结构,提高文化素质,具有实 事求是,独立思考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第二,为学生学习体育教育专业提供人体解剖学知识。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主要任务是培养 合格的体育教师。 第三,为学习后续课程奠定人体形态结构的基础。人体解剖学的后续课程有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理学、 体育保健学、体育测量与评价,以及运动生物力学 等。 1、运动生理学:与运动解剖学关系十分密切。前者研究 结构,后者研究功能,结构和功能是人体的两个不同侧面。要阐明生理机制,必须了解结构特点。例如,心脏在运动解剖学中讲它的结构,左右心房,左右心室内部的结构,它的结构特点有收集全身的静脉血口,有输出到全身各部位的动脉血出口。而生理讲心脏对人体的作用,它是如何维持人体的生命。 2、体育保健学:为人体测定、运动创伤、按摩、运动性 疾病等不可缺少的基础课程。如人体测定:身高、坐高、臂长、腿长、胸围、血压、心率等位置测定,不误、准确的测量出数据。如运动创伤:为创伤产生原因,诊断、处理。又例如肩周炎。 3、运动生物力学:它是分析各关节的运动,确定各部分 肌肉在身体姿态的保持和运动中的作用。例如“哑铃弯举”。 第四,为各项运动技术课教学和训练提供解剖学的依据。 1.为分析技术动作:技术动作多种多样,在运动训练中如何使运动员对动作掌握得又快又正确,需要教练员根据运动员(学生)个人形态结构特点和运动结构进行分析。在完成

绪论--正常人体解剖学--正常人体解剖学

绪论 一、人体解剖学的定义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属于生物学中的形态学范围。学习人体解剖学的目的,就在于理解和掌握人体形态结构的基本知识,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打下必要的基础。清代名医王清任说:“著书不明脏腑,岂不是痴人说梦;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可见中国古代传统医学已经把人体解剖学提高到很重要的地位。据统计,医学中1/3以上的名词均来源于解剖学。故人体解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科学,是学习中医和西医的必修课。 二、人体器官的组成及系统的划分 人体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细胞之间存在一些不具细胞形态的物质,称细胞间质。许多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细胞与细胞间质共同构成组织。人体组织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它们是构成人体各器官和系统的基础,故称基本组织。由几种组织互相结合,成为具有一定形态和功能的结构,称为器官,如心、肝、脾、肺、肾、胃、大肠、小肠等。在结构和功能上密切相关的一系列器官联合起来,共同执行某种生理活动,便构成一个系统。人体可分为运动、消化、呼吸、泌尿、生殖、循环、内分泌、感觉及神经九个系统。各系统在神经系统的支配和调节下,既分工又合作,实现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使人体成为一个完整统一的有机体。 三、解剖学的分科 人体解剖学包括大体解剖学、组织学和胚胎学三部分。大体解剖学所叙述的主要是用刀剖割和肉眼观察来研究人体形态结构的内容;组织学所叙述的是借助显微镜等来观察和研究人体细微结构的内容;而胚胎学则是叙述人体胚胎发育中的形态变化过程。大体解剖学主要分为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等。系统解剖学主要按照人体各系统来叙述各器官的形态结构;局部解剖学则是按照人体自然分区(如头、颈、胸、腹、四肢等)叙述各器官结构的层次排列、毗邻关系、血液供应、神经支配、体表标志和体表投影。本书属于系统解剖学,故对人体各系统、各器官的形态结构作全面重点介绍,从而为学习中、西医学基础与临床提供必要的形态学基础。 此外,还有研究不同年龄人体形态结构特征的,称年龄解剖学;结合体育运动研究人体形态结构的,称运动解剖学;应用各种断面解剖方法来研究经穴断面形态结构的,称经穴断面解剖学;应用层次解剖方法来研究经穴进针层次形态结构的,称经穴层次解剖学;应用CT放射学方法来研究经穴断面形态结构扫描图像的,称经穴CT扫描图像解剖学等。 四、解剖学发展简史 解剖学在我国的发展,经历过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因为历史上有关人体解剖学的记载,最早还是我们的中医学。早在战国时代(公元前500年),我国第一部医学经典著作《内经》中即已有关于人体解剖学知识的广泛记载。当时已明确提出“解剖”一词,并载有关于内脏器官的形态、位置、大小、容积和重量等调查数据。书中已有心、肝、脾、肺、肾、胃、大肠、小肠等脏器名称,为我国现代解剖学和医学所沿用。这些资料说明,我们的祖先是从事过实地解剖、测量和研究的,根据目前所知的资料看,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人体解剖学。 自19世纪由西欧传入现代医学之后,我国的现代解剖学才逐步发展起来。新中国成立之前,解剖学工作者仅有百余人;新中国成立以后,医学事业取得了飞跃的发展,解剖学工作者的队伍迅速发展扩大,而且各医学院校已有了成套的教学设备、标本、模型和图谱,还编写了我国自己的解剖学教材及专著,更新了科研设备,改善了科研条件,取得了丰硕科研成果,并在组织学、组织化学、超微结构、神经解剖学、免疫组织化学以及神经培养、神经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学、基因工程学、生物力学等方面亦取得了许多成果。

人体解剖学试题和标准答案

、练习题 (一)填空题 1、人体或任一局部在标准姿势条件下作相互垂直的三个切面,它们是 2、按照解剖学姿势,近颅的为,远颅是的为 3、腹部由两条纵线及两条横线分为9区,它们分别是 (二)单项选择题 1、胸骨线是 A、胸骨正中所作的垂直线。 B、胸骨正中线与锁骨中线之间的中点所作的垂直线。 C、沿胸骨外侧缘所作的垂直线。 D、胸骨外侧缘与锁骨中线之间的中点所作的垂直线。 2、对于胃的粘膜层,最能表达其与其它层次的关系术语是:() A、上、下 B、前、后 C、内侧与外侧 D、内和外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解剖学姿势不因人的姿势改变而改变。 B、无论是倒立还是睡势,足底是下,而头顶是上。 C、水平面就是横切面,在描述器官的切面时,也是如此。 D、内侧与外侧是描述器官或结构与人体正中面相对距离关系的名词。 (三)、多项选择题 1、中空性器官 A、多呈管状或囊状。 B、管壁通常分为4层或3层。 C、管腔口径可在神经或体液调节下发生变化。 D、粘膜内常有腺体。 (四)名词解释 1、矢状面 2、冠状面 3、解剖姿势 (五)问答题 1、请描述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机体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矢状面、冠状面、水平面 2、上、下 3、右季肋区、腹上区、左季肋区、右外侧区、脐区、左外侧区、右髂区、腹下区、左髂区 (二)单选题 1、C 2、D 3、C

(三)多项选择题 1、ABCD (四)名词解释 1、按前后方向,将人体分成左右两部的纵切面。 2、按左右方向,将人体分成前后两部的纵切面。 3、身体直立,面向前,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两足并立,足尖向前,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 (五)问答题 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许多形态各异、功能不同的细胞聚集在一起形成组织。人体有四种组织,它们是肌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几种不同组织形成某个器官,完成一定功能。由几个器官参与构成一个系统,完成比较复杂的特定功能,如消化系统由口腔、咽、食管、胃等构成,完成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多个系统构成一个复杂的有机体,而人体是更为复杂的富有情感的有机体。 第二章骨学 二、练习题 (一)填空题 1、骨按部位可分为、和三部分;按外形分为、、 _____ 和_________ 四类。 2、颅盖的密质骨形成较厚的__________ 和________其间的松质称 _________ 。 3、长骨呈状,两端较,一般都有光滑的,体又称,内部容纳 ____ ,中部有1?2个通向髓腔的小孔叫______ 。 4、骨的基本构造包括、和。 5、骨内在的可改变其形态结构的特性叫。 6、颈椎的一般形态特点是、、。但第、、 _____ 颈椎形态较特殊。 7、胸椎的侧面和横突末端有与肋相连的、棘突,伸向。 8、腰椎的椎体,棘突为,呈位,伸向后方。 9、胸骨角在____ 骨,横突孔在________ 骨,大转子在____ 骨上。 10、上肢带骨包括和;下肢带骨包括。 11、肩胛骨前面凹陷叫,后面的高嵴叫,其上、下分别有、;外侧角的浅窝叫,其上方的突起叫。内侧角平,下角平。 12、髂骨分______ 和________ 两部。髂骨翼上缘叫_______ ,最高点平对______ ,前后端的突起分别 叫和;内侧面前部称,其下界的骨嵴叫。 13、下颌骨体的结构有、、;下颌支的结构有、、、 14、颅中窝的孔裂包括、、、。 15、颅后窝的孔是、;沟是、;门是向内通;坡是 ____ ,向上与_____ 相续。 16、颅的侧面的门:;弓:;窝:、;点:。 17、颅的前面有两深窝叫________ ,孔叫_______ 18、骨性鼻腔前口是____________ ,后口称_________ ;正中有一矢状位的_________ ,它由 ______ 和 的垂直板构成。外侧壁有上、中、下三个和三条。

《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

《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 人体解剖学 二、课程性质 人体解剖学是高等大专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它与教育学,心理学共同构成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程。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主要功能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学科。本专业采用系统解剖学的体系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重点阐述神经系统。 三、课程教学目的 旨在让学生一方面了解人体解剖学知识,另一方面使学生从生理学角度理解其它学科,为其它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四、课程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 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采取讲授、谈话、实验、参观、练习等教学方法。 五、课程总学时 本课程安排在第一学年第一学期,总教学时数64学时。 六、课程教学内容要点及建议学时分配

1、建议学时分配 2、课程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

绪论 [教学要求] 一、教学目的 1、掌握人体解剖学的定义。 2、了解人体解剖学的分科及发展情况。 3、理解人体解剖学的研究方法及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4、记忆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术语并会在实际中应用。 二、教学重点 人体解剖学的定义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三、教学难点 理解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四、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 一、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及分科 (一)定义 (二)人体解剖学的分科 二、人体解剖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三、人体解剖学的发展概况

四、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一)新陈代谢 (二)生殖和生长发育 (三)兴奋性 (四)适应性 五、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术语(一)人体解剖学姿势 (二)人体的基本切面 1、冠状面——把人分成前后两面 2、矢状面——把人分成左右两面 3、水平面——把人分成上下两面(三)人体的基本轴 1、冠状轴,呈左右方向 2、矢状轴,呈前后方向 3、垂直轴,呈上下方向 (四)人体的方位术语 1、上、下 2、前、后 3、内侧和外侧 4、内和外 5、近侧和远侧 6、尺侧和桡侧 7、胫侧和腓侧

正常人体解剖学考试试卷与答案

人体解剖学复习题 一、A 型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关于椎骨一般形态的描述,正确的是 A.成人共有31 块椎骨 B.相邻椎骨的椎上、下切迹围成椎孔C. 椎体与椎弓之间围成椎间孔 D.椎弓伸出七个突起E. 以上都不是 2 、胸骨角正对 A.第二胸椎上缘B. 第二胸椎下缘C. 第三胸椎体 D. 第四胸椎体上缘E. 第四胸椎体下缘 3 、关于椎间盘的描叙,正确的是 A.共23 块,最上一个椎间盘位于 2 、3 颈椎之间B.位于脊柱胸段的椎间盘最厚C. 由外部的纤维层和部的髓质两部分组成 D. 因为后部比较薄,故临床多见向后脱出E.可以防止脊柱过度后伸 4 、有关股骨的描叙,不正确的是 A.是人体最长的骨B.长度约占身高的1/4 C.分为一体两端D. 股骨体后面有纵形骨嵴为粗线 E.股骨颈与体交界处有两个隆起,上外侧的方形隆起为小转子 5、不参与围成骨盆下口的是 A.坐骨结节B.耻骨弓C.尾骨D.骶棘韧带E.骶结节韧带6、关于背阔肌的描叙正确的是 A.位于背上部B.起自全部胸椎和腰椎棘突C.位于背部浅层 D.止于肱骨大结节嵴E.收缩时可使肩关节旋后 7 、止于股骨大转子的是 A.髂腰肌B.股二头肌C.臀大肌D.臀中肌E.缝匠肌8 、具有屈膝屈髋作用的是 A. 缝匠肌B.股中间肌C. 股直肌D. 股侧肌E. 股外侧肌 9 、上消化道是指 A. 口腔到食管的一段B. 口腔到胃的一段C. 口腔到十二指肠的一段D. 口腔到小肠的一段E. 口腔到空肠的一段 10、关于食管的描叙正确的是 A.长约25厘米,位于脊柱与气管的前面B.分为颈部和胸部 C.第一个狭窄距中切牙25 厘米 D.第二个狭窄在食管与左主支气管交叉处E.第三个狭窄第十二胸椎高度 11、肺下界的体表投影在腋中线处交 A.第6 肋B.第7 肋C.第8 肋D.第9 肋E.第10 肋12、在男性膀胱后方毗邻的结构中没有 A.精囊B.直肠C.输精管壶腹D.前列腺E.以上都不是13、关于前列腺的描叙错误的是 A.位于膀胱与尿生殖膈之间B.分为底、体、尖三部分C.后方有纵行的前列腺沟D.通过直肠指诊可触及前列腺E.为成对的实质性脏器 14、心尖位于 A.左侧第5 肋间隙,锁骨中线侧2—3cm 处

★人体解剖学学习方法

人体解剖学学习方法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结构的科学,属于生物科学中形态学范畴。医学生学习人体解剖学的目的,在于掌握和理解人体形态结构的基本知识,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打下基础。清代名医王清任认为“著书不明脏腑,岂不是痴人说梦;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意思是不了解器官的正常形态结构,即无从谈起器官的疾病;不掌握人体正常形态,即无从涉及病理学内容。故人体解剖学在医学领域内是一门重要的、举足轻重的专业基础课,是医学生接触医学最早的先修课和启蒙课。 一、学习人体解剖学必须遵循的学习观点 学习人体解剖学在必须遵循下列观点,并运用科学的逻辑思维,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归纳综合,以期达到全面正确地认识人体的形态结构特征的目标。 (一)形态与功能统一的观点 人体每个器官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器官的形态结构是功能的物质基础,功能的变化影响器官形态结构的改变,形态结构的变化也将导致功能的改变,这就是形态和功能相互制约的观点。如四足动物的前肢和后肢,功能相似,形态结构也相仿。在古代, 人类的手在劳动过程中从支持体重中解放出来,逐渐成为灵活地把握工具等适于劳动的器官;而人的下肢在维持直立行走中逐渐发育得比较粗壮。加强锻炼可使肌肉发达,长期卧床可使肌肉萎缩、骨质疏松。 (二)局部与整体统一的观点 人体是由许多器官系统或众多局部组成的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任何一个器官或局部都是整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器官或局部与整体之间、局部之间或器官之间,在结构和功能上是互相联系又互相影响的。例如,肌肉的附着可使骨面形成突起,肌肉经常活动可促进心、肺等器官的发育,局部的损伤不仅可影响邻近的局部,而且可影响到整体。 (三)进化发展的观点 人类是由动物经过长期进化发展而来的,是种系发生的结果,而人体的个体发生反映了种系发生的过程。现代人类仍在不断发展变化中。人体器官的位置、形态和结构常出现变异或畸形。变异是指出现率较低,但对外观或功能影响不大的个体差异;畸形则指出现率极低,对外观或功能影响严重的形态结构异常。变异和畸形有些是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返祖(如多乳、有尾、毛人等)或进化(如手部出现额外肌)的表现,有些则是胚胎发育不全(如缺肾、无肢等)、发育停滞(如兔唇、隐睾、先天性心脏畸形等)、发育过度(如多指、多趾等)、异常分裂或融

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大纲-13页word资料

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大纲 (供检验技术、卫生检验检疫、临床药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应用心理等40学时各专业用) 编写者:刘绍壮 审定人:徐飞 教研室主任:隋鸿锦 大连医科大学 2019年4月 第一次实验 一、实验内容:骨总论、躯干骨、附肢骨、颅骨 二、重点要求: 1、解剖学标准姿势,轴、面和方位术语。 2、骨的形态分类、构造和理化特性。 3、椎骨的一般形态和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 4、肋的概念和真、假、浮肋的划分。 5、胸骨的形态分部,胸骨角的概念。 6、躯干骨重要的骨性标志的位置及意义。 7、上、下肢骨的组成、分部和排列。 8、肩胛骨、肱骨、尺骨、桡骨、髋骨、股骨、胫骨、腓骨的位置 和主要形态结构。 9、上、下肢骨的重要骨性标志:肩胛冈、肩峰、锁骨、肱骨内、外 上髁、尺骨鹰嘴、桡骨和尺骨茎突、髂嵴、髂前上棘、髌骨、胫 骨粗隆、内踝和外踝等。 10、颅的分部,脑颅和面颅的组成。 11、颅底内面的三个颅窝及其重要结构。 12、骨性鼻腔的主要结构及鼻旁窦的开口。 13、颅的骨性标志的位置和重要性。 三、教学安排: (一)强调实验室规章制度,安排值日制度。 (二)简述 1、以带教形式,利用托盘中的示教标本,引导学生观察 骨的形态分类、构造和理化特性。

2、以带教形式引导学生观察椎骨的一般形态、骶骨的形态。 3、四肢骨的配部(结合骨架); 4、脑颅和面颅的组成 (三)示教 1、髋骨:髋臼、髋臼切迹、闭孔 髂骨:髂嵴、髂前上棘、耳状面、弓状线 耻骨:耻骨梳、耻骨结节、耻骨嵴、耻骨联合面 坐骨:坐骨结节、坐骨棘、坐骨大、小孔 2、整颅:冠状缝、矢状缝、人字缝、筛孔、视神经管、垂体窝、 眶上裂、圆孔、卵圆孔、棘孔、破裂孔、内耳门、颈静脉孔、 舌下神经管、枕骨大孔、眶下裂、梨状孔、翼点、颧弓、 关节结节、下颌窝、外耳门、乳突、枕髁 (四)巡回指导学生自学:(此部时间应在1小时以上) 1、各部椎骨的特征 2、肋骨 3、胸骨 4、肩胛骨:喙突、关节盂、肩胛冈、肩峰 肱骨:肱骨头、大小结节、桡神经沟、内外上髁、滑车、肱骨小头尺骨:鹰嘴、冠突、滑车切迹、桡切迹、尺骨茎突 桡骨:桡骨头、环状关节面、桡骨粗隆、尺切迹、桡骨茎突 股骨:股骨头、股骨头凹、股骨颈、大小转子、粗线、内外侧髁 胫骨:内、外侧髁、胫骨粗隆、内踝 腓骨:外踝 (五)小结 1、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 2、胸骨角的位置及意义。 四、复习思考: 1、骨在形态上有哪些类型?其构造和功能怎样? 2、椎骨有哪些共同特征?各部椎骨又有哪些各自的特点? 3、比较上、下肢骨的异同,并分析原因。 4、颅骨的分部,各部由哪些骨组成? 5、在活体上可摸到哪些骨性标志?有何临床意义? 第二次实验 一、实验内容:全身骨连接

人体解剖学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相邻椎体借______、______和______连结。 2.胸骨自上而下分为 ________、 ________和_______3部组成。胸骨角平对第___肋 3.鼻旁窦包括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和________4对。 4.翼点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4骨的相接处,内有________________过。 5.肩胛骨上角平对第___肋;下角平对第____肋。 6.椎骨由前方的_______和后方的_______构成,二者共同围成 _________ 7.在肘部可摸到的骨性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8.髋骨由______、______和_____骨于_________处会合而成;两侧骼嵴的最高点连线约平第 ____椎棘突。 9.膝关节由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构成。 10.大隐静脉注入________,小隐静脉注入________。 11.膈有3个裂孔:位于第12胸椎前方是_______孔,在第10胸椎水平左前方是________孔,腔静脉孔约平第____椎平面。 12.胰的外分泌分泌部________,内分泌部分泌________。 13.脑的动脉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 14.计数椎骨序数的标志是________。 15.髋关节最强大的韧带是________。 16.肋结节的关节面与________相关节 17.腮腺导管开口于________________。 18.喉腔最狭窄的部位是________。 19.胆囊三角由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围成,是胆囊手术时寻找__________的标志。 20.齿状线以上受________神经支配,齿状线以下受________神经支配。 21.从腹主动脉发出的不成对的脏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危险三角是_______到_________的三角区。 23.关节的基本构造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4.上颌窦开口于________。 25.眼的屈光装置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腹膜腔的最低位置在________。 27.纹状体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 28.注入右心房的三大静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人体解剖学试题及答案

人体解剖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 ●胸骨角:胸骨柄与体连接处微向前突,称胸骨角,两侧平对第二 肋,就是计数肋得重要标志。 ●翼点:翼点就是额骨、顶骨、颞骨与蝶骨大翼4骨相交处所形 成得“H”形骨缝,位于颞窝内,颧弓中点上方两横指(或3、5~4cm)处。此处骨质菲薄,内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此处受暴力打击易骨折,骨折易损伤血管形成硬膜外血肿。 ●易出血区:鼻中隔得前下部粘膜较薄,血管丰富而表浅,受外伤 或干燥空气刺激,血管易破裂出血,故称为易出血区。 ●咽峡:由腭垂、腭帆游离缘、两侧得腭舌弓及舌根共同围成得 狭窄处称咽峡,为口腔通咽得孔口,也就是口腔与咽得分界处。 ●肺根:入肺门得结构(主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动静 脉、神经、淋巴管)被结缔组织包绕连于纵隔称肺根,肺根对肺起固定、支持作用。内结构自前向后为上肺静脉、肺动脉、主支气管。 ●肝门:肝脏面正中有略呈“H”形得三条沟,其中横行得沟位于 肝脏面正中,有肝左、右管居前,肝固有动脉左、右支居中,肝门静脉左、右支,肝得神经与淋巴管等由此出入,故称为肝门。 ●肾门:肾得内侧缘中央部凹陷,约平第1腰椎体,距正中线(可以 理解就是人体中轴线)约5cm。有肾动脉、肾静脉、肾盂、淋巴管与神经等出入。 ●膀胱三角:在膀胱底得内面,位于两侧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之 间得三角形区域。此区粘膜与肌层紧密相连,缺少粘膜下层组织。无论膀胱处于空虚或充盈时,粘膜都保持平滑状态。此区就是膀胱结核与肿瘤得好发部位。 ●面部“危险三角”:面部静脉无瓣膜,血液可以双向流动,鼻部皮 肤感染可造成致命得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临床上将鼻根部与上唇三角形成区域称为危险三角区。 ●静脉角:锁骨下静脉与颈内静脉在胸锁关节后方汇合成头臂静

2020年人体解剖学题库及答案(课件)

2020年人体解剖学题库及答案 (课件) 人体解剖学题库(一) 1。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 A.组织 B.细胞 C。器官 D。系统E。蛋白质 2.以皮肤为参照的方位术语是() A。上和下 B.内和外C.内侧和外侧D.前和后E.浅和深 3。矢状轴( ) A.与身体长轴垂直 B.呈上下方向C.可将人体分为左、右两部分 D。不与水平面平行 E.可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分 4.横切面又指( ) A。矢状面B。冠状面 C。额状面D。水平面E。以上均不是 5.位置不同的两点中靠近正中矢状切面者称为( ) A。内侧 B.内 C.外侧 D.外 E。经上都不是 6.只能用来描述空腔器官的方位术语是( )

A.上和下B.内侧和外侧C.内和外 D。浅和深 E。前 和后 7.上肢的外侧又称为( ) A。尺侧B。近侧C.远侧D。外 E。桡侧 8.人体的冠状面( ) A.与矢状面垂直B。与水平面垂直 C.与人体的长轴垂 直 D.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分E.又叫额状面 9.在前后方向上垂直纵切人体所形成的面称,此面将人体分成左、右两部分. A.冠状面 B。矢状面C.水平面 D。横切面E。前面 答案:1。B 2.E 3。A 4.D 5.A 6.C 7.E 8.C9.B 人体解剖学题库(二) 1.【多选】躯干包括 ( ) A、胸B、背 C、腹D、项E、臀 2。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 A、内脏B、组织C、器官D、系统 E、细胞 3。与解剖学姿势要求不.相符的是()

A、双眼平视 B、双上肢下垂 C、拇指向前 D、双下肢并拢E、足尖向前 4。哪对解剖学方位术语以人体的正中面为准() A、上和下 B、内侧和外侧 C、内和外 D、前和后 E、近侧和远侧 5。【多选】在人体不同部位,距正中面较近者称 ( ) A、颅侧 B、近侧C、内侧D、尺侧E、胫侧 6.离体表距离较远者称( ) A、背侧 B、内C、内侧D、远侧E、深 7。自前向后穿过人体的水平线叫( ) A、冠状轴 B、矢状轴 C、额状轴 D、垂直轴E、长轴 8.【多选】解剖学姿势要求 ( ) A、身体直立 B、双眼向前平视 C、掌心向内 D、下肢并拢 9.将人体分成前后两部分的是 ( ) A、矢状面 B、水平面 C、冠状面D、纵切面 E、横切面 10.器官的横切面垂直于该器官的( ) A、矢状轴 B、垂直轴 C、额状轴 D、冠状轴 E、长轴

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108课时讲解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教学大纲 基础部 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制 2014年9月15日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51002 课程名称: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课程类别:职业基础课程 适用专业:专科护理、专科助产、专科检验、专科医学影像 总学时:108,其中理论学时:72,实践学时:36 总学分:3.0 开课学期:1 一、课程概述 1、课程的地位与作用: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及发生发育规律的一门课程,包括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是重要的医学基础课。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为正常组织结构,各系统器官的组成、位置、形态等。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学习获得有关正常人体的形态、结构等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解剖学课程实践操作的基本技能,培养和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操守,并具有结合生活实际、临床疾病进行应用的能力,同时为学习医学后续课程奠定基础。 2、课程教学目标: 1)素质目标:掌握医学生职业素质和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 2)知识目标:掌握正常人体的组成,各系统主要器官的形态、位置。熟悉正常人体的组织结构。了解人体胚胎发育概况。 3)能力目标:具有规范、熟练的基本实践操作技能。具有应用基本知识分析、解释生活现象和临床问题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人际沟通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具有严谨求学的学习态度、科学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1、第一章绪论 授课学时:4学时; 教学内容:1)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的概念及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 2)人体器官的构成与系统的划分 3)人体解剖学的常用术语 基本要求:掌握人体器官的构成与系统的划分;掌握解剖学标准姿势;掌握人体的轴和面;掌握方位术语。 教学重点:人体器官的构成与系统的划分;人体的轴和面;方位术语。 教学难点: 方位术语 教学方法手段建议:模型;挂图;多媒体。 2、第二章基本组织 授课学时:10学时; 教学内容:1)上皮组织 2)结缔组织 3)肌组织 4)神经组织 基本要求:掌握被覆上皮的结构特点、分类和分布;结缔组织的分类、疏松结缔组织的主要成份;骨单位的概念;血液的组成、血细胞的分类;三种肌纤维的结构和功能特点;神经组织的组成、突触的概念。熟悉上皮细胞的特殊结构;腺上皮和腺、内分泌和外分泌的概念;血浆、血清的概念;骨骼肌纤维的超微结构和心肌纤维的闰盘结构;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神经纤维和神经末梢的概念、分类。 教学重点:被覆上皮的分类;疏松结缔组织的主要成份;血液的组成;突触的概念。 教学难点: 疏松结缔组织的主要成份;突触的概念。 教学方法手段建议:模型;挂图;多媒体。 3、第三章运动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