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实验室管理规定英文版

物理实验室管理规定英文版
物理实验室管理规定英文版

LABORATORY REGULATIONS

for The Natural Sciences Faculty II

- Physics -

University of Regensburg

13.12.1995

1. Aims

These Laboratory Regulations are intended to ensure safe working practic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operating efficiency with regard to laboratory use. Essentially these targets are to be achieved by responsible, competent and correct use of the buildings, installations,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as well as an economical use of energy, water and other media. They should help

- to safeguard the health and physical safety of laboratory users,

- to keep damage to a minimum in the case of accidents

- and to avoi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 Scope and legal fundamentals

The Laboratory Regulations are valid for all users of laboratories in the Natural Sciences Faculty II.

These regulations take into account Accident Prevention Regulations

(Unfallverhütungsvorschriften UVV), in particular the UVV for Lasers (GUV 2.20), Laboratory Guidlines (GUV 16.17), Regulations for Hazardous Materials (GefStoffV), and other generally recognised rules with regard to technical safety, occupational medicine and hygiene, as well as other assured scientific working knowledge.

3. Responsibilities of laboratory users

Laboratory users must be aware of and adhere to these Laboratory Regulations. Each user must sign that he or she has read these Regulations.

In the case of serious violations of responsibilities the user may be banned from the working area.

4. Dangers for people and the environment

The use of physical, chemical or biological methods including their technical applications contains a number of risks.

Acute or chronic damage to personal health may occur in the form of e.g. injuries, burns, frost-bite, corrosive burns, poisoning, skin irritation, allergic reactions, infectious diseases, cancer, and heriditary or reproductive damage.

Release of hazardous substances into the air, water or ground can lead to environmental damage.

5. Protective measures

5.1 General

The Laboratory Guidelines (GUV 16.17) which must be displayed in every laboratory give a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the correct behavioural procedures, and complement these regulations.

In a laboratory one must work in such a way that no damage is caused to anyone, nor is anyone put at risk or interfered with more than the circumstances warrant. When dangerous work is being performed, at least one person must be within calling distance, and all persons in the vicinity must be informed about the dangers and the protective measures that are necessary.

The leader of the working group or practical class has control over the opening times and entrance requirements for his or her area.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ccident Protection Regulations (GUV 0.1 "General Regulations") laboratory users must be instructed in advance about possible dangers involved in their work as well as about measures for avoiding dangers, and subsequently at regular intervals of at least once per year.

Students and employees may only carry out work in accordance with the instructions given to them. Orders given by a practical class supervisor or scientific group leader have to be followed.

Smoking is prohibited in laboratories. Eating and drinking are not allowed in laboratories where poisonous, toxic or carcinogenic substances are deployed, as well as substances which affect fertility, and materials or agents which are infectious or suspected of being infectious. If in a specific laboratory area none of the above substances is being used, then the research group leader or practical class supervisor may designate areas in which the laboratory user may keep and consume food or drinks. Food or drinks must not be stored together with chemicals.

Sources of danger, in particular puddles of water or oil films on the floor, must be removed immediately. Escape and rescue routes must be kept free from any obstacles and sources of danger. Any faults in the building, equipment or installations which represent a safety risk must be reported to the group leader responsible or the Technical Headquarters ("Technische Zentrale", Tel: 3333).

5.2. Safety equipment and protective gear

Users must inform themselves about the various types of safety equipment, their usage and their location (e.g. fire alarms, hand-held fire extinguishers, fire blankets, first-aid cabinets, breathing masks, emergency showers, eye baths).

Accessories which are prescribed for the protection of the user must be used (e.g. lab coat, safety goggles, pipetting aids, dessicator covers, trolley for transporting gas cylinders). When carrying out work subject to a degree of risk the requisite safety gear must be worn.

5.3. Carrying out experiments

5.3.1 General

When carrying out experiments, laboratory users must inform themselves of the risks and the appropriate protective measures by consulting the experimental regulations, operating instructions and handbooks. Safety advice given in the instructions must be observed.

Special information sessions must be held in accordance with specific instructions, for instance, users must be instructed verbally about the Regulations for Hazardous Materials (GefstoffV) at least once per year in the place of operation and with reference to the operating instructions.

Those who work autonomously are responsible for ascertaining and assessing the risks and implementing suitable safety measures. This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if work is delegated to others.

5.3.2. Equipment

Equipment may only be used for the purpose for which is was constructed. Faulty apparatus and defective electrical equipment may not be used.

Equipment which is left running overnight must have the requisite safety devices (e.g. level regulator, water safety cut-out). Long-term experiments must be labelled as such and carried out in such a way that in accordance with one?s careful and informed discretion any danger is excluded even outside normal working hours. The person responsible should be contactable by phone if necessary and his telephone number should be displayed on the outside of the laboratory door.

The use of lasers, autoclaves, high pressure and vacuum equipment, centrifuges etc requires particular care and if necessary special instruction.

Any self-constructed experimental equipment must undergo a safety check before being put into operation.

When working in mechanical workshops equipment such as electric drills and grinders must be operated correctly. Instruction regarding the postgraduate workshops in the individual groups should be given by the technicians. The superintendant of the mechanical workshops is responsible for giving instruction with respect to the postgraduate workshop attached to the mechanical workshops.

5.3.3. Lasers

Laser beams pose a particular hazard, but so do electricity and the risk of implosion or explosion. Attention is drawn to the specific regulations governing the operation of laser equipment, in particular to "UVV Laser Radiation" (GUV 2.20).

5.3.4. Chemicals and hazardous substances

Chemicals stored in the laboratory must be organised, clearly arranged and restricted to the necessary amount; combustible liquids for small-scale use may only be stored in containers with a capacity of a maximum of one litre.

Larger quantities of combustible liquids can be stored in safes and in rooms specially designated and labelled for this purpose.

Containers must be labelled with a clear indication of the substance and in the case of hazardous substances with the requisite hazard warnings and symbols. The storage of chemicals in commercial food containers or drinks bottles is forbidden. Substances that are poisonous, highly toxic, carcinogenic, alter the genetic make-up, or are detrimental to fertility should be accessible only to experts or informed persons.

If flammable substances are stored in fridges, then these fridges must be

explosion-proof and labelled as such.

Chemicals which can give off gases or fumes which are hazardous to health must always be kept in a fume cabinet.

Suitable measures must be taken to avoid spillage when transporting and decanting chemicals. Spillages of liquid hazardous substances must be removed immediately in the proper manner. If necessary, any material used to absorb the substance must be disposed of as hazardous waste.

Chemicals available in the building, including any produced oneself, are to be used exclusively for research, teaching and training purposes. They must not be used for other purposes or removed from the building.

Combustible liquids may only be heated electrically using a return-flow cooler and a collecting trough and under constant surveillance.

Work involving the release of hazardous substances in the form of gas, steam, aerosol or dust must be carried out in a fume cabinet.

Skin contact with chemicals should be avoided. Protective gloves should be worn if required by the instructions pertaining to the substance.

Mechanical devices must be used when transferring liquids by pipette; using the mouth is forbidden.

5.3.5 Pressurised gas cylinders and bottles

Pressurised gas cylinders may only be transported with the protective cap screwed shut and using special transportation trolleys. When in operation they must be secured so that they cannot tip over and be kept away from sources of heat. Pressure-reducing valves must be attached or exchanged only by an expert. Gas cylinders whose valves cannot be opened by hand must be appropriately labelled and removed from use. Gas cylinders and bottles containing poisonous, highly toxic or carcinogenic gases, in so far as they have to be kept in the laboratory, must be stored so that any escaping gas is removed continuously, e.g either by being kept in a fume chamber or special gas cylinder cabinet. The smallest possible amount of these gases should be kept for use at any one time.

Gas cylinders and bottles may only be kept in laboratories for the purpose of drawing off gas or immediately before a change of cylinder is to be carried out. Storage of cylinders in the laboratory is not permitted. Gas cylinders are not allowed to be kept in the corridor areas.

5.3.6 Cryogenic liquids

A series of dangers can arise with the use of liquid nitrogen or liquid helium if they are not handled correctly. Notice should be taken of the internal document "Operating rules for helium recovery plant and liquid helium containers" ("Betriebsvorschrift für die Helium-Rückgewinnungsanlage und Beh?lter für flüssiges Helium") of 25th May 1988 as well as the guidelines issued by the company Linde for the handling of liquid nitrogen and helium.

The main sources of danger when handling cryogenic liquids are, as follows:-

- Spraying of cryogenic liquid Risk of burns

Danger for the eyes

- Reduced oxygen level in the surrounding air due to evaporating nitrogen

Risk of suffocation

- Incorrect handling of cryogenic containers (i.e. storage vessels for liquid nitrogen, liquid helium and cryostats)

Risk of explosion

- Condensed oxygen from the air on very cold surfaces and the formation of peroxides on contact with organic substances

Risk of fire or explosion

Protective measures to be taken: wear protective gloves, wear goggles, provide good ventilation, do not leave container open, avoid contact with organic substances (including wood and paper).

5.3.7 X-rays / radioactive substances

When working with X-rays as well as radioactive substances and their storage, the rules contained in the relevant Approval Certificates ("Genehnmigungsbescheid") must be adhered to.

As a rule such work may only be carried out in specially designated rooms.

The instructions of the respective Radiation Safety Officer have to be followed.

5.3.8 Safeguarding against water damage

All equipment involving the use of cooling water must be connected to the internal cooling water supply and must be equipped with a water monitor, especially when operated automatically. The different water circuits (i.e. mains water and cooling water) must be kept separate.

5.4. Disposal of waste

A distinction must be made between normal and hazardous waste. Chemicals which are not designated as hazardous, may be disposed of with the normal waste or waste water. The correct disposal of hazardous waste is explained in the appropriate handbook. Highly reactive or toxic substances must be deactivated chemically before being disposed of in the special waste collection.

When collecting solid and liquid special waste the guidelines in Regensburg University?s leaflet on the disposal of special waste (Merkblatt "Sonderabfallentsorgung") must be observed. Hazardous waste must be collected in labelled special waste containers in accordance with instructions. Depositing waste in corridors, escape balconies or roof terraces is forbidden. The user is obliged to arrange for the replacement of a full container (Tel. 3333).

Separate instructions apply to the disposal of solid or liquid radioactive waste. These are defined in separate instructions pertaining to protection against radioactivity in accordance with each currently valid handling permit.

5.5. Hygiene

After completion of work the hands should be washed thoroughly before handling foodstuffs. Keeping or storing chemicals in common rooms is forbidden. Lab coats that have been used in laboratories must not be worn in libraries, lecture theatres, seminar rooms or cafeterias.

6. Action to be taken in the event of fire or accident

6.1 General

Rescuing from danger areas those who are injured or stranded takes priority over other measures. Despite the urgency, however, caution must be exercised.

A notice on the action to be taken in the event of a fire or an accident is displayed in every laboratory ("Verhalten im Brandfall / Verhalten bei einem Unfall").

6.2 First Aid

First Aid must be administered immediately to injured persons.

If anyone is injured the doctor on emergency call must be informed (Tel. 0-19222 or the internal number Tel. 3333).

In the event of acute poisoning, advice can be obtained from the Central Office for the Treatment of Poisoning ("Giftnotrufzentrale"):

Munich office: 089 / 41402211

Nuremberg office: 0911 / 3982451

The emergency collection point ("Rettungstreffpunkt") for doctors on call and ambulances for the Natural Sciences Faculty II is situated in the road tunnel running underneath the department.

6.3 Fire

In the event of a fire endangered persons must be warned and, if possible without endangering oneself, rescued. If the fire cannot be extinguished with the equipment provided (hand-held fire extinguisher, fire blanket etc) without putting oneself at risk, the fire brigade must be called immediately using the nearest press-button fire alarm. If possible, further spreading of the fire should be prevented until the fire brigade arrives. Those who are not involved in these measures should leave the danger area. Further information should be obtained from the Fire Regulations.

6.4 Accidents caused by hazardous substances

If uncontrolled amounts of gas, fumes, dust, solids or liquids of a substance which is injurious to health or the environment are released in a laboratory, all those present must be ordered to leave the danger area immediately. People in neighbouring areas must also be warned. The danger area must not be reentered until the all-clear has been expressly given.

Every accident involving a hazardous substance must be reported to the following department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 Waste Disposal Officer Tel: 3897

Officer responsible for Hazardous Substances Tel: 4482

Safety Officer Tel: 2579

3311

or 4002

If those who are affected on the spot are not able to ascertain whether it is necessary to call the fire brigade, the above-named offices will check the individual case and arrange for the fire brigade to be summoned. If necessary the fire brigade should be called via the nearest press- button alarm.

7. Relevant Literature

Comprehensive literature on the topic of safety at work and an extensive collection of regulations governing safety and the law are available from the Safety Officer (Tel. 2579, 3311 or 4002).

Literature on the law relating to hazardous substances is obtainable from the university officer responsible for hazardous substances (Tel: 4482).

The Office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Waste Disposal (Tel: 3897) has relevant literature on this topic.

8. Validity

The Departmental Committee ("Fachbereichsrat") decided on 13.12.1995 to include these Laboratory Regulations as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Departmental Regulations. They supercede the Laboratory Regulations dated 16.05.1990.

These Regulations must be displayed in every laboratory in the faculty.

Additions to these Regulations may be issued in individual areas of the institutes and research units of the faculty as the need arises.

University of Regensburg

Natural Science Faculty II - Physics

Prof.Dr.M.Maier (Dean of the Faculty)

Dated: 13.12.1995

物理实验室规章制度大全

物理实验室标语: 1、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2、除了实验之外,没有别的办法可以识别错误。 3、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 4、传闻不如亲见,视影不如察形。 5、知之者不如行之者。 6、实验是科学之父。 7、任何人都得承认实验是科学之父。 8、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中得来。 9、耳闻不如目见,目见不如足践。 10、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 11、探索、求知、明理 12、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实验室安全歌 水火无情,人命关天,安全第一,牢记心田。 一防水患,二防火险,三防爆炸,四防触电。 实验之前,准备在先,防护用品,一应俱全。 实验之中,不得擅离,及时观察,预防突变。 短暂离开,同伴照看,尤应注意,停水停电。 物理实验室管理制度1 一、学生进入物理实验室后要按老师指定的座位就坐,要保持安静,认真听教师讲解实验目的、步骤、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未经教师允许,不得随意乱动实验桌上的仪器、物品。 二、如需使用电源,务必经过教师检查线路后才能接通电源,严禁带电接线或拆线,实验后要切断电源。 三、实验中要注意安全,如仪器设备出现异常气味、打火、冒烟、发热、响声、振动等现象,应立即切断电源,关闭仪器,并向教师报告。 四、要爱护仪器设备,遇有仪器损坏应立即报告,检查原因并登记损坏情况,按规定赔偿。 五、实验记录要真实、准确、整齐、清楚。实验完毕应把原始记录交给教师审阅,要整理好桌面上的仪器和物品方可离开实验室。

六、实验完毕,值日生整理仪器及台面,打扫实验室,清倒废物,检查电源开关,关好门窗。 物理实验室管理制度2 一、学生实验前必须认真预习,写好预习报告。经教师检查同意后方可进行实验。 二、遵守上课时间,不得无故迟到、缺席。有事有病要事先向实验教师请假。严格按照实验分组表进行实验,不得擅自调整分组。。 三、实验前检查、清理好所需的仪器、用具。实验中要注意节约使用实验材料,实验室中任何仪器用具不得带出实验室。如有缺损,应立即向教师报告,不得自己任意拿用。 四、遵守课堂纪律,保持安静整洁的实验环境。严禁吃东西、随地吐痰、乱扔赃物、大声喧哗等不文明行为。 五、使用电源时,严禁带电接线或拆线,务必经过教师检查线路后才能接通电源;实验后要切断电源。 六、爱护仪器,严格按仪器说明书或操作规程操作。仪器用具发生故障、损坏或丢失等特别情况,应立即向教师报告。严禁擅自拆卸、搬弄仪器。有损坏仪器,应做出书面检查,等候处理。公用工具用完后应立即归还原处。七、实验中要注意安全,如仪器设备出现异常气味、打火、冒烟、发热、响声、振动等现象,或发生触电等人身伤害,应保持镇定并立即切断电源,关闭仪器,并向教师报告。 八、做完实验,学生应负责将仪器整理还原,桌面、凳子收拾整齐,经教师审查测量数据和仪器还原情况并同意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九、每次实验后,教师应安排值日学生打扫卫生并协助收整仪器。 物理实验室管理制度3 一、仪器室必须有专人管理,未经许可,外人不得擅自动用仪器、设备。 二、按配备标准和教学要求,及时申购仪器、设备及材料,保证实验正常进行。

仓库定置管理

仓库定置管理精华 1、定置管理的含义 2、人、物、场所三者之间的关系 3、人、物、场所与信息的关系 4、定置管理的内容 5、定置管理的展开程序 6、定置检查与考核 一、定置管理的含义 对于物品的存放,我们通常采用的是“定置管理”,定置管理是根据物流运动的规律性,按照人的生理.心理.效率.安全的需求,科学地确定物品在工作场所的位置,实现人与物的最佳结合的管理方法。 二、人、物、场所三者之间的关系 1、人与物的关系。在工厂生产活动中,构成生产工序的要素有5个,即原材料、机械、工作者、操作方法、环境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人与物的关系,只有人与物相结合才能进行工作。 (1)人与物的结合方式。人与物的结合方式有两种,即直接结合与间接结合。直接结合又称有效结合,是指工作者在工作中需要某种物品时能够立即得到,高效率地利用时间。间接结合是指人与物呈分离状态。为使其达到最佳结合,需要通过一定信息媒介或某种活动来完成。 (2)与物的结合状态。生产活动中,主要是人与物的结合。但是人与物是否有效地结合取决于物的特有状态,即A、B、C三种状态。A状态是物与人处于有效结合状态,物与人结合立即能进行生产活动。B状态是物与人处于间接结合状态,也称物与人处于寻找状态或物存在一定缺陷,经过某种媒介或某种活动

后才能进行有效生产活动的状态;C状态是物与现场生产活动无关,也可说是 多余物。 2、场所与物的关系。在工厂的生产活动中,人与物的结合状态是生产有 效程度的决定因素。但人与物的结合都是在一定的场所里进行的。因此,实现 人与物的有效结合,必须处理好场所与物的关系,也就是说场所与物的有效结 合是人与物有效结合的基础。从而产生了对象物在场所中的放置科学——“定置”。 (1)定置。定置与随意放置不同,定置即是对生产现场、人、物进行作业分析和动作研究,使对象物按生产需要、工艺要求而科学地固定在场所的特定 位置上,以达到物与场所有效地结合,缩短人取物的时间,消除人的重复动作,促进人与物的有效结合。 (2)场所的三种状态,即,状态, -状态、"状态。状态是良好状态。即 场所具有良好的工作环境、作业面积、通风设施、恒温设施、光照、噪音、粉 尘等符合人的生理状况与生产需要,整个场所达到安全生产的要求。-状态是改 善状态。即场所需要不断改善工作环境,场所的布局不尽合理或只满足人的生 理要求或只满足生产要求、或两者都未能完全满足。"状态是需要彻底改造状态。即场所需要彻底改造,场所既不能满足生产要求、安全要求又不能满足人的生 理要求。 (3)场所的划分。在生产过程中,根据对象物流运动的规律性,便于人与物的结合和充分利用场所的原则,科学地确定对象物在场所的位置。 ①固定位置。即场所固定、物品存放位置固定、物品的标识固定,即“三 固定“。这种“三固定“方法适用于那些在物流系统中周期性地回归原地,在 下一生产活动中重复使用的物品。主要指那些作为加工手段的物品,如治具、 量具、工艺装备、搬运工具、设备附件等物品。这些物品一般可多次使用于生 产过程,周期往复运动。对这一类物品实施的“三固定“方法,主要是固定存 放位置,使用后要回复到原来的固定存放点,便于下次寻找。这种“固定“, 可以使人的行为习惯固定,从而提高人的工作效率。 ②自由位置。即相对地固定一个存放物品的区域,非绝对的存放位置。具 体存放位置,是根据当时生产情况及一定规则决定。与上一种方式相比,物品 存放有一定自由度,故称自由位置。这种方法适用物流系统中那些不回归、不 重复使用的物品。如原材料、毛坯、零部件、半成品。这些物品的特点是按照

仓库盘点管理流程

仓库盘点管理流程 1.0目的 制定合理的盘点作业管理流程,以确保公司库存物料盘点的正确性,达到仓库物料有效管理和公司财产有效管理的目的。 2.0范围 盘点范围:仓库所有库存物料 3.0参考文件 4.0定义 5.0职责 仓库部:负责组织、实施仓库盘点作业、最终盘点数据的查核,校正,盘点总结。 财务部:负责稽核仓库盘点作业数据,以回馈其正确性。 IT部:负责盘点差异资料的批量调整。 6.0管理流程 6.1 盘点方式 6.1.1 定期盘点 月末盘点 仓库平均每两月组织一次盘点,盘点时间一般在第二月的月底; 月末盘点由仓库负责组织,财务部负责稽核; 年终盘点 仓库每年进行一次大盘点,盘点时间一般在年终放假前的销售淡季; 年终盘点由仓库负责组织,财务部负责稽核; 定期盘点作业流程参照6.2-6.11执行; 6.1.2 不定期盘点 不定期盘点由仓库自行根据需要进行安排,盘点流程参考6.2-6.11,且可灵活调整; 6.2 盘点方法及注意事项 6.2.1 盘点采用实盘实点方式,禁止目测数量、估计数量; 6.2.2 盘点时注意物料的摆放,盘点后需要对物料进行整理,保持原来的或合理的摆放顺序; 6.2.3 所负责区域内物料需要全部盘点完毕并按要求做相应记录; 6.2.4 参照初盘、复盘、查核、稽核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6.2.5 盘点过程中注意保管好“盘点表”,避免遗失,造成严重后果; 6.3 盘点计划 6.3.1 盘点计划书 月底盘点由仓库和财务部自发根据工作情况组织进行,年终盘点需要征得总经理的同意; 开始准备盘点一周前需要制作好“盘点计划书”,计划中需要对盘点具体时

间、仓库停止作业时间、帐务冻结时间、初盘时间、复盘时间、人员安排及分工、相关部门配合及注意事项做详细计划。 6.3.2 时间安排 初盘时间:确定初步的盘点结果资料;我司初盘时间计划在一天内完成; 复盘时间:验证初盘结果数据的准确性;我司复盘时间根据情况安排在第一天完成或在第二天进行; 查核时间:验证初盘、复盘数据的正确性;我司查核时间安排在初盘、复盘过程中或复盘完成后由仓库内部指定人员操作; 稽核时间:稽核初盘、复盘的盘点资料,发现问题,指正错误;我司稽核时间根据稽核人员的安排而定,在初盘、复盘的过程中或结束后都可以进行,一般在复盘结束后进行; 盘点开始时间和盘点计划共享时间根据当月销售情况、工作任务情况来确定,总体原则是保证盘点质量和不严重影响仓库正常工作任务; 6.3.3 人员安排 人员分工 初盘人:负责盘点过程中物料的确认和点数、正确记录盘点表,将盘点数据记录在“盘点数量”一栏; 复查人:初盘完成后,由复盘人负责对初盘人负责区域内的物料进行复盘,将正确结果记录在“复盘数量”一栏; 查核人:复盘完成后由查核人负责对异常数量进行查核,将查核数量记录在“查核数量”一栏中; 稽核人:在盘点过程中或盘点结束后,由总经理和财务部、行政部指派的稽核人、和仓库经理负责对盘点过程予以监督、盘点物料数量、或稽核已盘点的物料数量; 资料录入员:负责盘点查核后的盘点数据录入电子文件的“盘点表”中; 根据以上人员分工设置、仓库需要对盘点区域进行分析进行人员责任安排; 6.3.4 相关部门配合事项 盘点前一周发“仓库盘点计划“通知财务部、深圳QC组、深圳采购组、客服主管、EBAY销售主管、IT主管,并抄送总经理,说明相关盘点事宜;仓库盘点期间禁止物料出入库; 盘点三天前要求采购部尽量要求供货商或档口将货物提前送至仓库收货,以提前完成收货及入库任务,避免影响正常发货; 盘点三天前通知QC部,要求其在盘点前4小时完成检验任务,以便仓库及时完成物料入库任务; 盘点前和IT部主管沟通好,预计什么时间将最终盘点数据给到,由其安排对数据进行库存调整工作; 6.3.5 物资准备 盘点前需要准备A4夹板、笔、透明胶、盘点盘点卡;

物理实验室规章制度

物理实验室规章制 度

万泉中学物理实验室规章制度 1、物理实验室管理制度 2、物理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3、物理实验教师岗位职责 4、物理实验室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5、物理实验员岗位职责 6、物理实验室准备制度 7、物理实验室仪器管理制度 8教学仪器领取使用制度 9、物理仪器借还制度 10、物理实验仪器损坏赔偿制度 11、物理实验室危险品使用制度 12、物理仪器报损制度 13、物理仪器交接制度 14、学生实验守则

物理实验室管理制度 一、保持实验室清洁卫生,切实加强防火、防盗、防破坏的安全措施,坚决杜绝事故发生,确保实验室安全。 二、注意总结教学仪器管理使用工作经验,经常检查仪器设备情况,及时解决存在问题,不断促进实验教学仪器工作的开展。三、进入实验室要保持安静,自觉遵守纪律,按编组有序地入座,不经允许不得擅自摆弄教学仪器、模型标本等教学设备。四、爱护仪器,严格按仪器说明书或操作规程操作。仪器用具发生故障,损坏或丢失等特别情况,应立即向教师报告。严禁擅自拆卸,搬弄仪器。有损坏仪器,应做出书面检查,等候处理。公用工具用完后应立即归还原处。 五、未经实验教师许可,实验室内的仪器、模型标本和其它设备不准带出实验室。 六、实验室要专室专用,不要用于搞与实验教学无关的活动。 七、实验中要注意安全,如仪器设备出现异常气味、打火、冒烟、发热、响声、振动等现象,应立即切断电源,关闭仪器,并向教师报告。 物理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一)物理教师是学生进行各类物理实验的指导者和监护者,每次实验课前,教师必须进行先期实验,以确认实验的成功率和安全性,确保学生的人身和健康不受到伤害。

仓库定置管理规定

仓库定置管理规定 1. 1.1. 1.2. 1.3. 2. 2.1. 2.1.1. 2.1.2. 2.1. 3. 2.1.4. 2.2. 2.2.1. 总则 制定目的 规范仓库规划管理,使之合理、高效、安全,并有章可循。 适用范围有关仓库设置、区域划分、物料定位、存储方式、物料标示等方面之作业,悉依本规定处理。 权责单位 1) 资材部负责本规定制定、修改、废止之起草工作。 2) 总经理负责本规定制定、修改、废止之核准。 规定 仓库设置 仓库类别 本公司仓库分设原料仓、半成品仓库、成品仓库及物品仓库四类。 1) 原料仓库储存从外部购买之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使用之各种原材料、零配件等物料,如塑料 米、纸箱、塑料胶袋等。 2) 半成品仓库储存内部作业过程中之各类半成品、零组件等物料,同时也储存委外加工之半 成品、零组件等物料,如塑胶制品、电镀品、涂装品等。 3) 成品仓库储存已经全部加工完成等待出货之成品。 4) 物品仓库储存各种非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使用之辅助物品,如工具、劳保用品、办公用品、 擦剂等等。 仓储面积分配 根据下述原则对各类仓库的面积进行分配,仓库面积应尽量减少。 1) 物料的基准存量及容量所需的面积。 2) 物料卸储的便捷性。 3) 物料堆叠的难易度。 4) 为搬运工具、人员预留之通道大小。 仓库位置确定 仓库位置的确定依据下列原则进行: 1) 方便物料进、出作业。 2) 确保物流的顺畅,减少搬运之浪费。 3) 确保物料安全性,如远离明火、高温区等。 4) 同类仓库尽量集中,方便管理,如成品仓库只设置一个。 5) 同类仓库确需设立两个或多个仓库以符合( 1)至( 3)项原则时,应分设。 公共设施规划 公共设施规划应考虑的事项: 1) 仓库结构,如支柱、楼梯、走道、办公场所等。 2) 仓储设施,如货架、储柜、空调间等。 3) 配套设施,如灭火器、消防栓、照明等。 料位设定仓库区域划分仓库区域划分遵循之原则有:

物理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全

物理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 目录 一、实验预约准备制度 二、仪器借用制度 三、仪器损坏赔偿制度 四、仪器报损制度 五、仪器交接制度 六、物理实验守则 七、物理实验仪器管理制度 八、实验室管理员(实验教师)职责 十、实验室安全规则 十一、实验教学管理制度 十二、实验室档案资料管理制度 伯都中学 二〇一七年二月

实验预约准备制度 一、实验教师(任课教师)在开学初要有实验计划和实验进度表。 二、任课教师要认真备好实验课,明确实验要求、所用仪器、药品、实验过程、方法、注意事项。 三、任课教师应在学生实验一周前、演示实验三天前将《实验预约通知单》填交实验教师,实验教师在器材准备完毕后,和任课教师一起进行检查,防止器材缺少而影响实验课的正常开展。 四、任课教师在课前必须做一遍学生实验或演示实验,掌握仪器的性能及实验中的注意要点,提高实验的成功率。 五、学生实验所用器材、药品应事先定件、定量配放在实验桌上。 六、易损(耗)品及有腐蚀、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要有明显标记,并嘱咐学生未经许可,不得擅自动手,以防万一。 仪器借用制度 一、仪器由专人负责保管。凡借出仪器一律填写仪器借还登记表。 二、教师演示实验借用教学仪器必须提前三天给实验管理员或实验教师发《实验通知单》,教师和学生其它用图借用仪器须经主管教务主任同意后方可履行借还手续。 三、外单位借用仪器,须经主管领导同意,并按时收回。外借仪器以不影响本校的实验教学为原则,如有影响绝不外借。 四、凡外借仪器必须按时收回。借前和收回时应对仪器的质量、性能状况进行检查,并说明注意事项。

五、借出的仪器如果损坏,在归还时要及时填写损失报告并与领导及时勾通,主管领导要及时提出合理的处理意见。 六、仪器管理人员应做好每年一次的帐物核查工作,如发现逾期末归还的仪器应查明原因,及时追回,确保所有教学仪器全部入库。 仪器损坏赔偿制度 一、个人或单位借用的仪器,造成损坏的,应照原价赔偿。 二、学生由于正常进行实验操作导致仪器损坏无需赔偿;因违章操作而损坏仪器的,应照原价赔偿;故意损坏仪器的,要按仪器原价的两倍赔偿。 三、本校教师借用仪器用于本校教学目导致损坏的无需赔偿,如因故意或严重违章操作等不负责任行为而损坏的,应照原价赔偿。 三、仪器被盜或短缺原因不明的,追查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并视情节轻重,作出相应的赔偿处理。 四、经学校主管领导同意,外单位借用的仪器,造成损坏的,由借用单位负责维修或赔偿。 五、对教学仪器或实验室设备造成重大损失的责任人要报教育局和教学设备管理中心处理,情节严重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仪器报损制度

仓库盘点管理流程

仓库盘点管理流程 1.0目的制定合理的盘点作业管理流程,以确保公司库存物料盘点的正确性,达到仓库物料有效管理和公司财产有效管理的目的。 2.0X围盘点X围:仓库所有库存物料 3.0参考文件 4.0定义 5.0职责仓库部:负责组织、实施仓库盘点作业、最终盘点数据的查核,校正,盘点总结。财务部:负责稽核仓库盘点作业数据,以回馈其正确性。IT部:负责盘点差异资料的批量调整。 6.0管理流程6.1 盘点方式6.1.1 定期盘点6.1.1.1 月末盘点6.1.1.1.1 仓库平均每两月组织一次盘点,盘点时间一般在第二月的月底;6.1.1.1.2 月末盘点由仓库负责组织,财务部负责稽核;6.1.1.2 年终盘点6.1.1.2.1 仓库每年进行一次大盘点,盘点时间一般在年终放假前的销售淡季;6.1.1.2.2 年终盘点由仓库负责组织,财务部负责稽核;6.1.1.3 定期盘点作业流程参照6.2-6.11执行;6.1.2 不定期盘点6.1.2.1 不定期盘点由仓库自行根据需要进行安排,盘点流程参考6.2-6.11,且可灵活调整;6.2 盘点方法及注意事项6.2.1 盘点采用实盘实点方式,禁止目测数量、估计数量;6.2.2 盘点时注意物料的摆放,盘点后需要对物料进行整理,保持原来的或合理的摆放顺序;6.2.3 所负责区域内物料需要全部盘点完毕并按要求做相应记录;6.2.4 参照初盘、复盘、查核、稽核时需要注意的事项;6.2.5 盘点过程中注意保管好“盘点表”,避免遗失,造成严重后果;6.3 盘点计划6.3.1 盘点计划书6.3.1.1 月底盘点由仓库和财务部自发根据工作情况组织进行,年终盘点需要征得总经理的同意;6.3.1.2 开始准备盘点一周前需要制作好“盘点计划书”,计划中需要对盘点具体时间、仓库停止作业时间、帐务冻结时间、初盘时间、复盘时间、人员安排及分工、相关部门配合及注意事项做详细计划。6.3.2 时间安排6.3.2.1 初盘时间:确定初步的盘点结果资料;我司初盘时间计划在一天内完成;6.3.2.2 复盘时间:验证初盘结果数据的准确性;我司复盘时间根据情况安排在第一天完成或在第二天进行;6.3.2.3 查核时间:验证初盘、复盘数据的正确性;我司查核时间安排在初盘、复盘过程中或复盘完成后由仓库内部指定人员操作;6.3.2.4 稽核时间:稽核初盘、复盘的盘点资料,发现问题,指正错误;我司稽核时间根据稽核人员的安排而定,在初盘、复盘的过程中或结束后都可以进行,一般在复盘结束后进行;6.3.2.5 盘点开始时间和盘点计划共享时间根据当月销售情况、工作任务情况来确定,总体原则是保证盘点质量和不严重影响仓库正常工作任务;6.3.3 人员安排6.3.3.1 人员分工6.3.3.1.1 初盘人:负责盘点过程中物料的确认和点数、正确记录盘点表,将盘点数据记录在“盘点数量”一栏; 6.3.3.1.2 复查人:初盘完成后,由复盘人负责对初盘人负责区域内的物料进行复盘,将正确结果记录在“复盘数量”一栏;6.3.3.1.3 查核人:复盘完成后由查核人负责对异常数量进行查核,将查核数量记录在“查核数量”一栏中;6.3.3.1.4 稽核人:在盘点过程中或盘点结束后,由总经理和财务部、行政部指派的稽核人、和仓库经理负责对盘点过程予以监督、盘点物料数量、或稽核已盘点的物料数量; 6.3.3.1.5 资料录入员:负责盘点查核后的盘点数据录入电子文件的“盘点表”中; 6.3.3.1.6 根据以上人员分工设置、仓库需要对盘点区域进行分析进行人员责任安

物理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5498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物理实验室安全管理制 度标准版本

物理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标准版本操作指导:该管理制度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一)物理教师是学生进行各类物理实验的指导者和监护者,每次实验课前,教师必须进行先期实验,以确认实验的成功率和安全性,确保学生的人身和健康不受到伤害。 (二)每次实验课,教师必须强调安全注意事项和操作程序。如果教师未强调注意事项和操作程序,意外事故责任由教师承担;如果学生违反安全注意事项和操作程序,意外事故责任由学生承担。 (三)学生在进行电学方面实验时,能用安全电压(36V)代替的尽量用安全电压,不能替代时必须向学生说明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防止发生意

外事故。 (四)学生在进行带电实验时,尤其是使用220V电压进行实验时,一旦出现触电、断路、短路的情况,教师应采取正确的抢救方法和检查程序,防止意外事故或连锁事故的发生。 (五)使用汞做各类实验时,应防止容器的破损和汞的飞溅。一旦出现汞散失,要及时进行处理。 (六)在进行力学等实验时,应告诫学生所使用的导轨、配重等物品的坠落,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七)在进行光学、热学实验时,若使用明火(蜡烛、酒精灯)时,实验完成后必须熄灭火源,教师负责最后的总检查。 (八)实验课结束之前,教师应关好总电源,嘱咐学生关好窗户,最后由教师锁好大门确保实验室的安全。

物理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样本

物理实验室管理规 章制度

实验预约准备制度 一、实验教师(任课教师)在开学初要有实验计划和实验进度表。 二、任课教师要认真备好实验课,明确实验要求、所用仪器、药品、实验过程、方法、注意事项。 三、任课教师应在学生实验一周前、演示实验三天前将《实验预约通知单》填交实验教师,实验教师在器材准备完毕后,和任课教师一起进行检查,防止器材缺少而影响实验课的正常开展。 四、任课教师在课前必须做一遍学生实验或演示实验,掌握仪器的性能及实验中的注意要点,提高实验的成功率。 五、学生实验所用器材、药品应事先定件、定量配放在实验桌上。 六、易损(耗)品及有腐蚀、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要有明显标记,并嘱咐学生未经许可,不得擅自动手,以防万一。

仪器借用制度 一、仪器由专人负责保管。凡借出仪器一律填写仪器借还登记表。 二、教师演示实验借用教学仪器必须提前三天给实验管理员或实验教师发《实验通知单》,教师和学生其它用图借用仪器须经主管教务主任同意后方可履行借还手续。 三、外单位借用仪器,须经主管领导同意,并按时收回。外借仪器以不影响本校的实验教学为原则,如有影响绝不外借。 四、凡外借仪器必须按时收回。借前和收回时应对仪器的质量、性能状况进行检查,并说明注意事项。 五、借出的仪器如果损坏,在归还时要及时填写损失报告并与领导及时勾通,主管领导要及时提出合理的处理意见。 六、仪器管理人员应做好每年一次的帐物核查工作,如发现逾期末归还的仪器应查明原因,及时追回,确保所有教学仪器全部入库。 仪器损坏赔偿制度

一、个人或单位借用的仪器,造成损坏的,应照原价赔偿。 二、学生由于正常进行实验操作导致仪器损坏无需赔偿;因违章操作而损坏仪器的,应照原价赔偿;故意损坏仪器的,要按仪器原价的两倍赔偿。 三、本校教师借用仪器用于本校教学目导致损坏的无需赔偿,如因故意或严重违章操作等不负责任行为而损坏的,应照原价赔偿。 三、仪器被盜或短缺原因不明的,追查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并视情节轻重,作出相应的赔偿处理。 四、经学校主管领导同意,外单位借用的仪器,造成损坏的,由借用单位负责维修或赔偿。 五、对教学仪器或实验室设备造成重大损失的责任人要报教育局和教学设备管理中心处理,情节严重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仪器报损制度 一、师生在教学过程中损坏的仪器,能修复的应及时修理,无修理价值的应根据审批权限及时办理报损手续,并报教学设备管理中心备案。 二、审批权限:低值易耗仪器由学校主管领导同意后,做好报损手续。单价在100元以上的仪器须经教学设备管理中心审批后才能报损。

仓库盘点管理制度

仓库盘点管理制度 一、目的:制定合理的盘点管理流程,以确保公司库存物料盘点的正确性,达到仓库物料有效管理和公司财产有效管理的目的 二、适用范围及盘点频次本办法适用于物流部仓库的盘点。盘点分为定期盘点、不定期盘点、日盘点。定期盘点分为年度盘点、假期盘点;不定期盘点按公司要求和出现帐务异常情况下组织盘点、日盘点是对贵重物与成品的盘点。 三、盘点采用方式:仓库盘点采用实地盘存制,禁止目测数量、估计数量; 四、职责 1、物流部负责盘点准备工作,确定到货入库及供货清单出库的账务处理。 2、物流部负责盘点工作的具体实施,对盘点过程中出现的差异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3、财务部负责盘点通知发布、对盘点过程的监督及结果进行检查、汇总与审核。 五、工作纪律: 1、一旦盘点时间确定,无总经理指示等特殊情况,不得更改;

2、月末盘点现场必须有一名财务人员与一名仓库负责人在场; 3、盘点期间,不能有任何私人电话与事务耽搁工作; 4、物流部负责人应及时分配盘点工作,对盘点结果,负全部责任。 5、如有违反上述规定,违规者罚款50元六、工作流程:1)盘点工作准备: 1、盘点之前,仓库保管员首先应做好预盘工作,盘点前应及时追回已领料但未填领料单的货物,应让领料者在盘点前一天将相关单据补齐关并入到系统里; 2、盘点前需要将所有能入库归位的物料全部归位入库登帐,不能归位入库或未登帐的进行特殊标示注明不参加本次盘点;对仓库进行整理,清理出藏在死角的物料; 3、将仓库所有物料进行整理整顿标示。同一物料储位不能放超过2米远的距离,且同一货架的物料不能放在另一货架上; 4、盘点前仓库帐务需要全部处理完毕; 5、确定帐卡物一致:核对物料,确保物料、卡与货位三者一致。2)盘点库存流程: 1、每月月尾按规定时间上午 8、30开始盘点,仓库停止一切收、发、移动等操作,各部门应全力配合盘点工作; 2、仓库主管主要协调仓库具体盘点、搬运工作;

实验室管理规定

实验室管理规定 实验室管理规定 总则 一、任何人不得随意变更实验室用途,将安排用于教学、科研的实验室场地改为生产或商业用途。未经学校主管部门批准,不准擅自改变实验室的功能,如要改变实验用房的功能,应向学校主管部门申请获准后才能实施。 二、未经学校主管部门的批准,任何人不得擅自出租、出借实验室给个人或外单位使用。私自出租出借的,一经发现,将追究实验室管理人员的责任,当年考核定为不称职。 三、本单位教学和科研使用实验室,其使用面积按照《广东工业大学实验室用房标准和使用办法》计算,并按照该文件的规定进行实验室内部分配。 四、为完成科研课题向本中心借用实验室或场地,应按照广东工业大学实验室用房管理的相关规定办理借用手续。项目完成后应按时归还,不得拖延或拒不归还。 五、不得擅自改变实验室内部或外部结构。不得擅自改变实验室间隔。 六、不得擅自拆、加装室内电源。不得超负荷用电。 七、大型或超重设备、有激烈振动或冲击产生的设备上楼必须核实、批准。 八、不得将家具、杂物或设备放置在走廊、通道、楼梯等场所或将公共场所改为实验室。实验室低值易耗品丢失损坏 实验室低值易耗品丢失损坏赔偿办法

一、低值易耗品指玻璃器皿、实验器件200元以下的小型实验仪器、及实验所需的其它物品。 二、对丢失或因质量问题、学生操作不当及其它原因损坏的物品均须登记造册,作为下学期补充的依据。 三、凡丢失物品,均按物品的原值全额赔偿。 四、由于操作使用不当损坏的物品,按以下规定赔偿: 1.价值在50元以内的物品,损坏后全额赔偿; 2.价值在50元以上,100元以内的物品,损坏后按物品原值的50%赔偿; 3.价值在150元以上,200元以内的物品,损坏后按广东工业大学《低值耐用品管理制度》的有关条款执行(即按原值的60%-100%赔偿); 五、学生所赔金额均由实验指导教师负责收取,并由实验教师填表,学生签名,学期末统一交院教学管理处,用于低值易耗品的随机补充。 六、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实验室卫生守则 一、每一实验场所必须制订值日生轮流表,值日学生必须要对当天卫生负责。 二、值日生要求认真负责,每天要拖地一次,擦净工位及公用设备。 三、实验室每周五大扫除一次。四、实验室所卫生要求做到: 1、门、窗、墙壁、天花板、电扇、灯具无污迹,灰尘和蜘蛛网等。 2、所有实验设备上无铁屑、灰尘废料、污迹等。 3、实验材料、废料、工件、设备摆放规范整齐。

初中物理实验室管理制度

初中物理实验室管理制度 一、教学仪器借用制度 1、为了保证学校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教学仪器不得借给个人使用。 2、教师确因教学需要较长时间借用仪器时,须经主管领导批准,办好借用手续,限期归还,方能借出。贵重仪器和损耗物品不得外借。 3、危险药品严禁外借、挪用,以杜绝事故发生,如有丢失,应立即报告一级领导和有关部门。 4、学期结束时,借出仪器一律归还,借用仪器如有损坏或遗失,须照章赔偿。 5、如有违反规定者,应追究当事人责任。 二、教学仪器管理制度 1、教学仪器是进行实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的条件,要有一名副校长或教导主任分管这项工作。 2、教学仪器、药品有专柜存放,专人管理,仪器的存放按国家教委对中小学教学仪器配备目录顺序,科学存放。对贵重仪器必须重点保管,对易燃、易爆,剧毒药品要严加管理、专柜存放,建立使用登记制度,并有相应的安全措施。 3、实验室教学仪器要建立完善的帐册,设总帐,分类帐,做到帐帐相等,帐物相符,各种资料及说明书装订成册妥善保管。 4、教师上实验课所需仪器、药品必须提前填好实验记录册,用后及时归还。 5、教学仪器借用、领取和归还,均应办理登记手续。仪器设备丢失,损坏和报废,都要按规定处理。 6、对于从事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工作成绩显著的人员给予表扬、奖励。对于玩忽职守造成重大损失的人要予以追究。 三、实验室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1、忠诚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全心全意为教学服务,模范地执行实验室规章制度。 2、努力学习业务知识,掌握各种仪器设备的原理、构造,使用与维修技术,保持仪器完好率,保证实验教学正常开展。 3、每学期清点仪器一次。编制仪器设备添置计划,采购,领取仪器设备。做好仪器帐册,标签登记。 4、按照实验记录册所需器材做好准备,协助教师辅导学生实验和完成教材规定的实验。实验结束后清点,保养仪器,及时上架入柜。 5、总结经验,创造条件自制、改进教具,指导学生开展课外活动。 6、注意安全、严守操作规程,谨防各种事故的发生。 7、经常对学生进行爱护仪器设备、节约水电药品的教育。

仓储盘点奖惩制度

仓储盘点奖惩制度 为保证财务核算数据的真实、准确,为保证物流库存商品管理数据的准确性,达到仓储货物的有效管理及保障公司财产安全,规范仓储盘点流程。特制定此制度: 一、物流仓储每月盘点时间为每月月末前两日 二、盘点耗损标准:按盘点期商品销售金额为标准计算扣减损耗 1、月度盘点准予损耗标准:按月产值的千分之0.35 计算损耗,如超出损耗标准由仓储部人员自行赔付。 2、鼠咬、雨淋、丢失、破损包含在损耗标准内。 3、霉变、变质、商品过期、人为损坏、内盗商品不包含在损耗内,由仓储部人员直接赔付。 4、错收货、录错单、发错货等查明原因可以纠正盘点库存数量,但不包含在损耗内,如查不清原因的损失,由仓储部全体人员共同赔偿。 三、盘点处罚规定 1、未按要求查找差异原因,直接审核盘点差异表,处罚仓储主管100元 2、未按指定时间内安排商品盘点,对仓储主管处罚100元 3、为应付盘点工作,对缺货商品不及时补货、要货,严重影响销售,对仓库负责人处罚100元,对仓储主管处罚50元 4、设置盘点时间前二天,录入员要检查“有货无单”、“有单无货”、调入、调出、退货、报损、领用等无单据的商品,及时进行单据规范补充并及时做系统处理。对未能进行系统处理的单据,从而影响库存的准确,对录入员处罚10元/单

5、实际库存大于系统库存为盘盈,盘盈则进行充公处理;实际库存小于系统库存为盘亏,盘亏按以下责任划分进行赔付: 四、盘点损益奖励 1、仓储部门把库存商品盘点损益控制在损耗内(即可、食材库0.5%,冷冻库0.3%)公司可视其控制率给予奖励; 2、损益计算公式:损益金额=实际盘点金额-系统库存金额(小于零为盘亏,大于零为盘盈); 3、损耗金额控制在损耗率以内,按正常损耗率减去损耗金额剩余部分,给予主管库管40%、主管库工20%、打单员10%、仓库主管10%、物控专员10%、物流部经理10%进行奖励。

学校物理实验室规章制度

物理实验室管理制度 1、保持实验室清洁卫生,切实加强防火、防盗、防破坏的安全措施,坚决杜绝事故发生,确保实验室安全。 2、注意总结教学仪器管理使用工作经验,经常检查仪器设备情况,及时解决存在问题,不断促进实验教学仪器工作的开展。 3、进入实验室要保持安静,自觉遵守纪律,按编组有序地入座,不经允许不得擅自摆弄教学仪器、模型标本等教学设备。 4、爱护仪器,严格按仪器说明书或操作规程操作。仪器用具发生故障,损坏或丢失等特别情况,应立即向教师报告。严禁擅自拆卸,搬弄仪器。有损坏仪器,应做出书面检查,等候处理。公用工具用完后应立即归还原处。 5、未经实验教师许可,实验室内的仪器、模型标本和其它设备不准带出实验室。 6、实验室要专室专用,不要用于搞与实验教学无关的活动。 7、实验中要注意安全,如仪器设备出现异常气味、打火、冒烟、发热、响声、振动等现象,应立即切断电源,关闭仪器,并向教师报告。

物理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1、物理教师是学生进行各类物理实验的指导者和监护者,每次实验课前,教师必须进行先期实验,以确认实验的成功率和安全性,确保学生的人身和健康不受到伤害。 2、每次实验课,教师必须强调安全注意事项和操作程序。如果教师未强调注意事项和操作程序,意外事故责任由教师承担;如果学生违反安全注意事项和操作程序,意外事故责任由学生承担。 3、学生在进行电学方面实验时,能用安全电压(36V)代替的尽量用安全电压,不能替代时必须向学生说明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4、学生在进行带电实验时,尤其是使用220V电压进行实验时,一旦出现触电、断路、短路的情况,教师应采取正确的抢救方法和检查程序,防止意外事故或连锁事故的发生。 5、在进行力学等实验时,应告诫学生所使用的导轨、配重等物品的坠落,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6、在进行光学、热学实验时,若使用明火(蜡烛、酒精灯)时,实验完成后必须熄灭火源,教师负责最后的总检查。 7、实验课结束之前,教师应关好总电源,嘱咐学生关好窗户,最后由教师锁好门确保实验室的安全。 8、演示实验所用实验器材及药品,必须由任课教师亲自领取和归还,不能由学生代领、代还,防止中途丢失而造成事故。 物理实验员岗位职责 1、根据教师的教学计划和教材内容制订出每学期实验仪器的采购和更新的计划,以不耽误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的分组实验的使用。采购来的仪器必须事先检查,如有损坏要立即去更换,然后登记入册。 2、实验课前按“实验通知单”准备好实验时须用的仪器和物品。通常情况下,将演示实验的仪器配置在准备台或放在提盒内;学生分组实验的仪器配置在学生实验桌上,实验仪器必须事先检查好,避免给学生实验带来困难。 3、做好分组实验,解决实验中临时出现的问题。实验完毕,仔细检查仪器的数量,有无损坏、丢失,如有要查明原因,按有关规定及时处理,然后在学生协助下收检仪器。 4、每学期结束要进行对仪器、挂图的清点,建立仪器的新旧帐本,报废仪器要及时从帐本清除。 5、教师损坏的仪器要立即登记,学生实验中损坏的仪器要按不同性质严格执行赔偿制度。 6、凡实验中损坏的仪器要及时尽力修好,以不耽误下次实验的使用。

生产现场定置管理制度71587

生产现场定置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了规范车间各工作站生产现场管理,使作业区域、物资堆放、标识标牌等能定置统一的执行标准,提升物料周转和生产效率,提高现场目视化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快宜居加工厂(华翔工业园厂区)生产现场和所有生产员工。 三、定置管理的定义及分类 3.1定置管理的定义 定置管理是对生产现场中的人、物、场所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科学地分析研究,使之达到最佳结合状态的一门科学管理方法,它以物在场所的科学定置为前提,以完整的信息系统为媒介,以实现人和物的有效结合为目的,通过对生产现场的整理、整顿,把生产中不需要的物品清除掉,把需要的物品放在规定位置上,使其随手可得,促进生产现场管理文明化、科学化,达到高效生产、优质生产、安全生产。 3.2 定置管理的分类 ①全系统定置管理,包括生产制造子系统、经营子系统和行政后勤子系统等的定置管理。 ②区域定置管理,是按工艺流程把生产现场划分为若干定置区域,讨论每一区域中的人、机、物、法、环、测实行定置管理。区域定置是系统定置的最小单元。 ③职能部门定置管理。 ④生产要素定置管理,包括设备定置、棋具定置、—材料定置、人员定置。 ⑤仓库定置管理 ⑥特别定置管理,是指在生产制造过程中,把影响质量、安全问题的薄弱环节,切实实行人定置、物定置、时间定置。其内容有质量控制点定置管理、安全定置管理等。 四、区域、标识分类

4.1区域 各工作站的地标线需考虑到工人实际施工的地方和模块间使用物料的堆放处,如:工具柜、石膏板、龙骨、岩棉等。 各区域线始终保持清洁,不得出现断线、起泡脱落等现象,若有随时修补。禁止车辆、人员从实线上压过和跨越。各部门根据区域大小、所处位置、物流方向等因素,在划线时留有相应的通道,通道应划虚线,车辆通道宽300CM,人员通道宽200CM,宽度应与实线同宽。如图1 20cm 20cm (图1) 4.1.1生产现场的区域,根据现场不同大小自定,但线宽参照下图2和图3。 4.1.2区域线宽度统一为10CM,区域里面的小区域线为5CM;线的颜色根据区域不同而定;主过道和支过道的线宽度为10CM,主过道内径300CM,支过道内径200CM。 4.1.3区域线条和过道线条要求,线直、平行、两头宽度不得误差0.3CM、无毛边、表面无明显起泡或麻点现象。 4.2定置线 4.2.1常用线条颜色 项目颜色名称标准色样 通道黄色 各种定蓝色

物理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

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物理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 2014年9月 1 物理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 目录 一、实验预约准备制度 二、仪器借用制度 三、仪器损坏赔偿制度 四、仪器报损制度 五、仪器交接制度 六、物理实验守则 七、物理实验仪器管理制度 八、实验室管理员(实验教师)职责 十、实验室安全规则 十一、实验教学管理制度 十二、实验室档案资料管理制度

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 二〇一四年九月 实验预约准备制度 一、实验教师(任课教师)在开学初要有实验计划和实验进度表。 二、任课教师要认真备好实验课,明确实验要求、所用仪器、药品、实验过程、方法、注意事项。 三、任课教师应在学生实验一周前、演示实验三天前将《实验预约通知单》填交实验教师,实验教师在器材准备完毕后,和任课教师一起进行检查,防止器材缺少而影响实验课的正常开展。 四、任课教师在课前必须做一遍学生实验或演示实验,掌握仪器的性能及实验中的注意要点,提高实验的成功率。 五、学生实验所用器材、药品应事先定件、定量配放在实验桌上。 六、易损(耗)品及有腐蚀、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要有明显标记,并嘱咐学生未经许可,不得擅自动手,以防万一。 仪器借用制度 一、仪器由专人负责保管。凡借出仪器一律填写仪器借还登记表。 二、教师演示实验借用教学仪器必须提前三天给实验管理员或实验教师发《实验通知单》,教师和学生其它用图借用仪器须经主管教务主任同意后方可履行借还手续。

三、外单位借用仪器,须经主管领导同意,并按时收回。外借仪器以不影响本校的实验教学为原则,如有影响绝不外借。 四、凡外借仪器必须按时收回。借前和收回时应对仪器的质量、性能状况进行检查,并说明注意事项。 五、借出的仪器如果损坏,在归还时要及时填写损失报告并与领导及时勾通,主管领导要及时提出合理的处理意见。 六、仪器管理人员应做好每年一次的帐物核查工作,如发现逾期末归还的仪器应查明原因,及时追回,确保所有教学仪器全部入库。 仪器损坏赔偿制度 一、个人或单位借用的仪器,造成损坏的,应照原价赔偿。 二、学生由于正常进行实验操作导致仪器损坏无需赔偿;因违章操作而损坏仪器的,应照原价赔偿;故意损坏仪器的,要按仪器原价的两倍赔偿。 三、本校教师借用仪器用于本校教学目导致损坏的无需赔偿,如因故意或严重违章操作等不负责任行为而损坏的,应照原价赔偿。 三、仪器被盜或短缺原因不明的,追查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并视情节轻重,作出相应的赔偿处理。 四、经学校主管领导同意,外单位借用的仪器,造成损坏的,由借用单位负责维修或赔偿。 五、对教学仪器或实验室设备造成重大损失的责任人要报教育局和教学设备管理中心处理,情节严重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仓库定置管理规定

仓库定置管理规定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仓库定置管理制度 目的 建立本公司仓库定置管理制度,使其在仓库定置管理工作中有法可依。 范围 本公司仓库的定置管理。 责任 仓库保管员具体负责执行。 内容 1.本公司仓库物料定置管理要求: 1.1 对到厂入库的所有物料,必须按本规定定置存放在相应仓库的区域中,不得乱堆、敌放,不得跨区存放。 1.2 原料(原药材),如本库存放不下时,可以存入辅料库中,但必须保证其对辅料不能造成污染,并且在库中划定明显区域存放。此条规定不包括特殊药品、细贵药品(材)等。 1.3 内包材如本库存放不下时,可在保证其外包装无破损的情况下,存入外包材库中。 1.4 对液体物料应存放于液体物料专库(货位)中。 1.5 对易燃、易爆的物料和化学试剂应存于危险品库中。 2.本公司仓库的划分: 本公司设原料库、辅料库、包装材料库、成品库、危险品库、净料库。 2.1 原料、辅料库设:特殊类药品库、细贵药品(材)库、冷库(柜)、液体物料库(货 位)、取样车、危险品库。 2.2 包装材料库设 内包材库—与药品直接接触的包材,如固体药用塑料瓶、中药塑料球壳、药用PTP 铝箔、PVC硬片、药用塑料复合膜等; 标签、说明书库—包括与标签、说明书一样管理的所有包装材料; 外包材库—包括中盒、大箱、塑料包装袋等。 2.3 净料库设在前处理车间内部。 3.本公司仓库内的区域划分: 3.1 本公司仓库内设三个管理区域,即合格区、不合格区、待验区。 3.2 合格区:为贮存经过检验合格后的物料,用绿线围栏,挂合格区标志。 3.3 不合格区:为贮存经过检验不合格的物料,用红线围栏,挂不合格区标志。 3.4 待验区:为贮存未经过检验的物料,用黄线围栏,挂待验区标志。 4.其它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