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词后趋向补语和宾语的位置问题

动词后趋向补语和宾语的位置问题
动词后趋向补语和宾语的位置问题

动词后趋向补语和宾语的位置问题

Ξ

陆俭明提要 动词后面如果既有趋向补语又有宾语,那么趋向补语和宾语的次序该怎么样?有无规律可循?根据前人的研究,当宾语和趋向补语都在动词后面共现时,趋向补语和宾语的位置将有三种可能:X .“动+趋+宾”,Y .“动+宾+趋”,Z .“动+趋1+宾+趋2”。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上述问题作了更全面的考察、分析和描写,发现趋向补语和宾语的位置,受多种因素制约———既跟动词的性质有关,也跟动词所带的趋向补语的性质有关,既跟宾语的性质有关,而且也跟动词带不带“了”有关,有时还跟语境有关。文章以趋向补语为纲,并注意到上述几方面的制约因素,详细描写说明了其中的规则。本研究结果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将会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趋向补语 宾语 语序 动词语义

0 引言

0.1对于动词后出现的趋向动词,有的,如“送去一本书”、“爬上房顶”里的“去”和“上”,大家意见一致,都认为是补语(称为趋向补语);而有的,如“拿本书出来”、“走出一个老头儿来”里的“出来”和“来”,是不是补语,看法就不一样了①

。这里我们不准备讨论这个问题,为了叙述的方便,我们暂且把上面举到的例子里的“去”、“上”、“出来”和“来”一律称作“趋向补语”,而这不影响下文的结论。

0.2动词后面如果既有趋向补语又有宾语,那么趋向补语和宾语的次序该怎么样?虽然已有一些学者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但说得还不是很周全、很严密,有的说法也不易让人捉摸,所以至今仍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本文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动词后面出现的趋向补语和宾语的次序作进一步的考察、分析、描写,希望我们的研究成果能有利于对外汉语教学。为了让读者全面了解动词后趋向补语和宾语的次序问题,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本文将不避重复。

0.3“买菜去”和“请他出来”,就词类序列上看,它们跟“拿本书出来”一样,都是“动词+

名词+趋向动词”,但是“买菜去”是大家公认的连动结构(“我买菜去”是“我买菜,我去”

),“请他出来”是大家公认的递系结构(“我请他出来”是“我请他,他出来”

),这跟0.1里所举的“送去一本书”、“爬上房顶”和“拿本书出来”、“走出一个老头儿来”性质不同。像“买菜去”和“请他出来”这类结构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

5

陆俭明:动词后趋向补语和宾语的位置问题

Ξ本文写作过程中,晁继周、刘一之、张伯江三位(均为北京人)对本文提出了很好的修改意见,在此深表谢意。

世界汉语教学2002年第1期(总第59期)

1 两个基本情况

1.0为了搞清楚动词后趋向补语和宾语的次序问题,有必要先交待两个基本情况:一是趋向补语的类型,二是动词后趋向补语和宾语可能有的次序。

1.1趋向补语是指由趋向动词所充任的补语。如“走出来”、“拿进去”里的“出来”、“进去”就都是趋向补语。现代汉语里的趋向动词到底包括哪些动词,大家的看法也并不一致。例如有人把“到”归入趋向动词,②有人把“入”归入趋向动词。③这里我们不想就趋向动词的范围展开讨论。我们仅根据一般人的看法,并考虑到趋向动词作补语后是否有可能涉及到跟宾语的次序问题这个因素,将趋向动词定为以下24个:“上、下、进、出、回、过、起、开、来、去、上来、下来、进来、出来、回来、过来、起来、开来、上去、下去、进去、出去、回去、过去”。在这24个趋向动词中,“开来”只能作补语用。这24个趋向动词可分为三组:

(a)上、下、进、出、回、过、起、开 [8个]

(b)来、去 [2个]

(c)上来、下来、进来、出来、回来、过来、起来、?开来、上去、下去、进去、出去、回去、过去 [14个]

一般把(a)、(b)两组的趋向动词称为单纯趋向动词,把(c)组趋向动词称为复合趋向动词,(c)组复合趋向动词是由(a)、(b)两组单纯趋向动词组合成的。④这三组趋向动词的关系可列如下表:

上下进出回过起开

来上来下来进来出来回来过来起来?开来

去上去下去进去出去回去过去——

1.2动词带上趋向补语后,还能带宾语。当宾语和趋向补语都在动词后面出现时,趋向补语和宾语的位置将有X、Y、Z三种可能,而具体实例则情况各异。举例来看: X.动+趋+宾Y.动+宾+趋Z.动+趋

+宾+趋2⑤

1

(1) 拿来一本书拿一本书来———

(2) 飘来一股香味儿※飘一股香味儿来⑥———

(3) ※切来一个西瓜切一个西瓜来———

(4) 送上一本书※送一本书上———

(5) 拿出来一本书拿一本书出来拿出一本书来

(6) ?拿出来书拿书出来拿出书来

(7) ※走回去教室※走教室回去走回教室去

(8) ※掀开来被子※掀被子开来掀开被子来……

从上不难看出,有的,如例(5),X、Y、Z三种格式都能成立;⑦有的,如例(2)、(4),只有X格式能成立;有的,如例(3),只有Y格式能成立;有的,如例(7)、(8),只有Z格式能成立;有的,如例(6),“拿出来书”,能成立不能成立,会有争议。总之,情况不一。这其中有无规律可循呢?据我们初步考察,趋向补语和宾语的位置问题,还是有规律可循的,而这类位置问题,既跟动词所带的趋向补语的性质有关,也跟动词的性质有关,既跟宾语的性质有关,而且也跟语境6

陆俭明:动词后趋向补语和宾语的位置问题

有关。下面试以趋向补语为纲,说明其中的规则。

2 动词带(a)类趋向补语

由于(a)类趋向补语是由(a)类单纯趋向动词充任的,所以从排列组合说,趋向补语和宾语的位置只有两种可能性:或采取X格式,趋向补语在前,宾语在后,如“拿出一本书”;或采取Y格式,宾语在前,趋向补语在后,如“拿一本书出”。事实告诉我们,当动词带(a)类趋向补语时,不管动词的性质如何,也不管宾语的性质如何,一律只能采用X格式,不能采用Y格式。所以上面举的“拿出一本书”可以成立,但“※拿一本书出”就不说。下面再请看些实例:

X Y

(9)递上一封信※递一封信上

 滴下两滴水※滴两滴水下

 踢进一个球※踢一个球进

 走出房间※走房间出

 送回学校※送学校回

 跨过门槛※跨门槛过

 拿起一本书※拿一本书起

 推开窗户※推窗户开

3 动词带(b)类趋向补语

3.1由于(b)类趋向补语是由(b)类单纯趋向动词充任的,所以从排列组合说,趋向补语和宾语的位置也只有两种可能性:或采用X格式,趋向补语在前,宾语在后,如“拿来一本书”;或采用Y格式,宾语在前,趋向补语在后,如“拿一本书来”。但情况比较复杂。

3.2首先,跟动词的性质有关。就能出现在X或Y格式里的动词来看,有的动词含有向着说话者或离开说话者位移的语义特征,我们称之为“位移动词”。例如:

(甲)走、跑、爬、飞、游……

(乙)送、运、传1(传来一个球)、扔、搬、寄、拉、拖、拽、带、扛、抬、牵、交、还(huán)、借、抢、偷、买……

(丙)拿、端、找、抱、搞、写(写来一封信)……

(丁)滚、飘、漂、传2(传来一阵枪声)、流……

(甲)组动词都表示动作者的位移;(乙)组动词都表示受动者的位移;(丙)组动词表面看似乎不含有位移的语义特征,但它一旦带上趋向补语,位移的语义特征就显示出来了,通常表示受动者的位移;(丁)组动词都表示动作主体的位移。上面这四组动词,从另一个角度看,也可以分为以下两类:(甲)、(乙)、(丙)三组为一类,这一类动词所表示的行为动作,动作者都是可以控制的,我们把这一类称为“可控位移动词”;(丁)组为一类,这一类动词所表示的行为动作不是谁可以控制的,我们把这一小类动词称为“非可控位移动词”。有的动词则或者根本不含有位移的语义特征,或者虽也能使受动者发生位移,但不会发生向着说话者或离开说话者位移的情况。例如:

7

世界汉语教学2002年第1期(总第59期)

(戊)(a)切、炒、煮、沏、泡、包(包饺子)……

(b)割(割韭菜)、剥(剥花生)、剪(剪绳子)……

(戊)里的(a)组动词根本不含有位移的语义特征;(b)组动词似乎含有位移的意思(如“割韭菜”,割了以后,韭菜就从本体上离开了),但这只是分离,而不是动作的受事整体位移,所以我们还是不把这些动词放在位移动词之内。整个(戊)组动词我们都称之为“非位移动词”。这样,能出现在X或Y格式里的动词也可以分为这样三类:⑧

(A)可控位移动词,包括上面说的(甲)、(乙)、(丙)三组动词。

(B)非可控位移动词,即上面所说的(丁)组动词。

(C)非位移动词,包括上面所说的(戊)组动词。

如果我们将上述三类动词分别记为Va、Vb、Vc,那么这三类动词的语义特征可分别表示为: Va[+位移,+可控]

Vb[+位移,-可控]

Vc[-位移,±可控]

3.2.1如果带趋向补语和宾语的动词属于(A)类动词,即Va,那么根据宾语性质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3.2.1.1先说带施事宾语的情况。施事宾语只有(甲)组动词能够带。一般采用X格式;至于Y格式,不能说绝对不用,但很少说,使用频率较低。例如:

X Y

(10) 走来(了)一个人?走(了)一个人来

(11) 飞来(了)一只苍蝇?飞(了)一只苍蝇来

(12) (从隔壁)爬来(了)许多蚂蚁?(从隔壁)爬(了)许多蚂蚁来

(13) 游来(了)一只鸭子?游(了)一只鸭子来

注意,带施事宾语时,趋向补语只限于由“来”充任,似不能由“去”充任。我们不说: X Y

(14) ※走去(了)一个人※走(了)一个人去

(15) ※飞去(了)一只苍蝇⑨※飞(了)一只苍蝇去

(16) ※爬去(了)许多蚂蚁※爬(了)许多蚂蚁去

(17) ※游去(了)一只鸭子※游(了)一只鸭子去

3.2.1.2现在说带受事宾语的情况。(乙)、(丙)两组动词都能带受事宾语。如果带受事宾语,X和Y这两种格式都能采用,而且所带的趋向补语可以是“来”,也可以是“去”。请看:

X Y

(18) 送来(了)两瓶酒送(了)两瓶酒来

(19) 送去(了)几件衣服送(了)几件衣服去

(20) 扔来(了)一个球扔(了)一个球来

(21) (向他)扔去(了)一包烟(向他)扔(了)一包烟去

(22) 搬来(了)两张桌子搬(了)两张桌子来

(23) 他们搬去(了)一张床他们搬(了)一张床去

8

(24) 寄来(了)一些钱

寄(了)一些钱来(25) 寄去(了)几张照片

寄(了)几张照片去(26) 借来(了)一把椅子

借(了)一把椅子来(27) 他借去(了)两本书

他借(了)两本书去(28) 她写来(了)三封信

她写(了)三封信来(29) 他写去(了)一封信他写(了)一封信去

3.2.1.3最后说带处所宾语的情况。如果带处所宾语,只采用Y 格式,不采用X 格式;而作趋向补语的可以是“来”,也可以是“去”。注意一般都得在末尾带“了”。例如:

X Y

(30) ※(苍蝇)飞来房间里了(苍蝇)飞房间里来了

(31) ※(皮球)滚去床底下了(皮球)滚床底下去了

(32) ※(那书)搬来我们系里了(那书)搬我们系里来了

(33) ※(那破衣服)扔去垃圾桶里了(那破衣服)扔垃圾桶里去了

3.2.2如果带趋向补语和宾语的动词属于(B )类动词,即Vb ,那么通常采用X 格式,不大能采用Y 格式。例如:

X

Y (34) 忽然从前面滚来(了)个球

?忽然从前面滚(了)个球来⑩(35) 飘来(了)一股香味儿?飘(了)一股香味儿来

(36) 传来(了)一阵枪声

?传(了)一阵枪声来注意,(B )类动词似也只能带“来”这样的趋向补语,不能带“去”那样的趋向补语,不管是X 格式还是Y 格式。我们不说:

X

Y (37) ※滚去(了)个球

※滚(了)个球去(38) ※飘去(了)一股香味儿

※飘(了)一股香味儿去(39) ※传去(了)一阵枪声※传(了)一阵枪声去

3.2.3如果带趋向补语和宾语的动词属于(C )类动词,即Vc ,那么情形跟(B )类动词正好相反,不能采用X 格式,只能采用Y 格式。此外,趋向补语只能由“来”充任;由“去”充任趋向补语的说法,不管是X 格式,还是Y 格式,似都不成立。例如:

X Y

(40) ※切来两个西瓜 切两个西瓜来

(※切去两个西瓜※切两个西瓜去 λ?)

(41) ※炒来盘儿木须肉

 炒盘儿木须肉来 (※炒去盘儿木须肉

※炒盘儿木须肉去)(42) ※煮来点儿绿豆汤

 煮点儿绿豆汤来 (※煮去点儿绿豆汤

※煮点儿绿豆汤去)(43) ※沏来壶龙井

 沏壶龙井来 (※沏去壶龙井

※沏壶龙井去)(44) ※泡来杯浓茶 泡杯浓茶来

9

陆俭明:动词后趋向补语和宾语的位置问题

世界汉语教学2002年第1期(总第59期)

(※泡来杯浓茶※泡杯浓茶去)

(45) ※包来点儿饺子 包点儿饺子来

(※包去点儿饺子※包点儿饺子去)

(46) ※割来点儿韭菜 割点儿韭菜来

(※割去点儿韭菜※割点儿韭菜去)

(47) ※剥来点儿花生 剥点儿花生来

(※剥去点儿花生※剥点儿花生去)

3.3其次,跟语境有关。上面说如果带趋向补语和宾语的动词属于(A)类动词,即Va,那么X和Y两种格式都能说。但那是在陈述句里,如果在祈使句里,那么我们只能使用Y 格式,而不能使用X格式。例如:

X Y

(48) ※老王,送来两瓶酒!老王,送两瓶酒来!

(49) ※老王,送去几件衣服!老王,送几件衣服去!

(50) ※老王,拿来包烟!老王,拿包烟来!

(51) ※老王,搬来两张桌子!老王,搬两张桌子来!

(52) ※老王,你们搬去一张床!老王,你们搬一张床去!

(53) ※老王,寄来一些钱!老王,寄一些钱来!

(54) ※老王,寄去些衣服!老王,寄些衣服去!

(55) ※老王,借来一把椅子!老王,借一把椅子来!

(56) ※老王,你写来个材料!老王,你写个材料来!

(57) ※老王,你写去一封信!老王,你写一封信去!

3.4在上文1.1里,我们把“上来、下来、进来、出来、回来、过来、起来、?开来、上去、下去、进去、出去、回去、过去”分别看作词,称之为“复合趋向动词”。可是从某个角度说,我们也可以把它们处理为词组———“上”类趋向动词作述语、“来Π去”类趋向动词作补语的述补词组,看作是一种特殊的带趋向补语的述补词组。这种带趋向补语的述补词组里的述语动词(即“来”类趋向动词)也可以带宾语,但只能带处所宾语,述语动词后的处所宾语和趋向补语的次序只能取Y格式,即只能处所宾语在前,趋向补语在后。例如:

X Y

(58) ※上来山上山来

(59) ※下来楼下楼来

(60) ※进来房间进房间来

(61) ※回来老家回老家来

(62) ※上去山上山去

(63) ※下去农村下农村去

(64) ※进去房间进房间去

(65) ※回去工厂回去工厂去

读者在阅读了下文4.2.1之后,将不难发现,这个情况跟下文4.2.1所谈的情况是一致的。

01

陆俭明:动词后趋向补语和宾语的位置问题

4 动词带(c)类趋向补语

4.1由于(c)类趋向补语是由(c)类复合趋向动词充任的,所以补语和宾语的位置会有三种可能性:或采取X格式,复合趋向补语在前,宾语在后,如“拿出来一本书”;或采取Y

格式,宾语在前,复合趋向补语在后,如“拿一本书出来”;或采取Z格式,将宾语插在复合趋

向补语中间,例如“拿出一本书来”。那么,是不是每个动词、每种趋向补语、每种宾语都能采

取这三种格式呢?答案是否定的。譬如前面已经举到的,“?拿出来书”好像就不怎么说,而

“※走教室出去”就肯定不能说(这是就普通话而言的,有的方言里可以成“※走出去教室”、

立)。这其中的规律主要跟宾语的性质有关。

4.2能跟复合趋向补语共现(也就是一起出现)的宾语主要有三种:

一种是施事宾语,即宾语所表示的是前面动词表示的行为动作的动作者,例如:

(66) 走进一个人来

一种是受事宾语,即宾语所表示的是前面动词表示的行为动作的受动者,例如:

(67) 拿出一本书来

一种是处所宾语,即宾语所表示的是处所(具体情况还各异),例如:

(68) 走进教室来Π扔进教室去[宾语指明动作者或受动者位移的终点]

(69) 走出教室来Π搬出教室去[宾语指明动作者或受动者位移的起点]

(70) 游过河去Π扔过墙去[宾语指明动作者或受动者所经过的处所]

4.2.1如果跟(c)类趋向补语共现的是处所宾语,那么情况比较简单,在普通话里只能采用Z格式,不能采用X格式或Y格式。 λω请看:

X Y Z

(71) ※走进来教室※走教室进来走进教室来

(72) ※爬上去屋顶※爬屋顶上去爬上屋顶去

(73) ※飞回去北京※飞北京回去飞回北京去

(74) ※走下来楼※走楼下来走下楼来

(75) ※跑出去学校※跑学校出去跑出学校去

(76) ※游过去河※游河过去游过河去

(77) ※拿进去房间※拿房间进去拿进房间去

(78) ※送上去楼※送楼上去送上楼去

(79) ※抬进来教室※抬教室进来抬进教室来

(80) ※扔过去墙※扔墙过去扔过墙去

上述情况从性质上说,跟上文3.4所谈的情况是一致的。

4.2.2如果跟复合趋向补语共现的是施事宾语,情况相对来说比较复杂一些,还得看宾语的情况和补语的情况,还得看动词带不带“了”。

4.2.2.1先说动词不带“了”的情况。这还得按宾语带不带数量成分,分为两种情况。

如果宾语带有数量成分,当补语属于“(~)来”时,从接受程度说,首推X格式,其次是Z

格式,Y格式列最后。请看:

11

世界汉语教学2002年第1期(总第59期)

X Y Z

(81) 走进来一个孩子?走一个孩子进来走进一个孩子来

(82) 爬上来一个人?爬一个人上来爬上一个人来

(83) 飞进来两只苍蝇?飞两只苍蝇进来飞进两只苍蝇来

(84) 走下来一个外国人?走一个外国人下来走下一个外国人来

(85) 跑出来一条狗?跑一条狗出来跑出一条狗来

(86) 游过来一个人?游一个人过来游过一个人来

当补语属于“(~)去”时,那么只能采用X格式,不能采用Y和Z格式。请看: X Y Z

(87) 走进去一个孩子※走一个孩子进去※走进一个孩子去

(88) 爬上去一个人※爬一个人上去※爬上一个人去

(89) 飞进去两只苍蝇※飞两只苍蝇进去※飞进两只苍蝇去

(90) 走下去一个外国人※走一个外国人下去※走下一个外国人去

(91) 跑出去一条狗※跑一条狗出去※跑出一条狗去

(92) 游过去一个人※游一个人过去※游过一个人去

如果宾语不带有数量成分,不管补语是“(~)来”还是“(~)去”,X格式不能采用;Y和Z这两种格式有时可以采用,但都不能用于现实句。 λξ请看:

X Y Z

(93) ※爬上来人?爬人上来?爬上人来

(94) ※飞进来苍蝇?飞苍蝇进来?飞进苍蝇来

(95) ※走下来外国人?走外国人下来?走下外国人来

(96) ※跑出来狗?跑狗出来?跑出狗来

(97) ※游过来人?游人过来?游过人来

(98) ※走进去孩子?走孩子进去?走进孩子去

(99) ※爬上去人?爬人上去?爬上人去

(100) ※飞进去苍蝇?飞苍蝇进去?飞进苍蝇去

(101) ※走下去外国人?走外国人下去?走下外国人去

(102) ※跑出去狗?跑狗出去?跑出狗去

(103) ※游过去人?游人过去?游过人去

4.2.2.2现在说动词带“了”的情况。这也得按宾语带不带数量成分,分为两种情况。

如果宾语带有数量成分,当补语属于“(~)来”时,那么X、Y、Z这三种格式都可以采用,有人认为Z格式的使用度要差些。请看:

X Y Z

(104) 走进来了一个孩子走了一个孩子进来走进了一个孩子来

(105) 爬上来了一个人爬了一个人上来爬上了一个人来

(106) 跑出来了一条狗跑了一条狗出来跑出了一条狗来

当补语属于“(~)去”时,那么Z格式不能采用,X和Y这两种格式可以采用。请看: 21

陆俭明:动词后趋向补语和宾语的位置问题

X Y Z

(107) 走进去了一个孩子走了一个孩子进去※走进了一个孩子去

(108) 爬上去了一个人爬了一个人上去※爬上了一个人去

(109) 跑出去了一条狗跑了一条狗出去※跑出了一条狗去

(110) 游过去了一个人游了一个人过去※游过了一个人去

如果宾语不带有数量成分,那么当补语是“(~)来”时,X格式不说,Y和Z格式可以说。请看:

X Y Z

(111) ※爬上来了人爬了人上来爬上了人来

(112) ※飞进来了苍蝇飞了苍蝇进来飞进了苍蝇来

(113) ※跑进来了狗跑了狗进来跑进了狗来

当补语是“(~)去”时,X和Z格式都不说,只有Y格式可以说。请看:

X Y Z

(114) ※爬上去了人爬了人上去※爬上了人去

(115) ※飞进去了苍蝇飞了苍蝇进去※飞进了苍蝇去

(116) ※跑出去了狗跑了狗出去※跑出了狗去

4.2.3如果跟复合趋向动词共现的是受事宾语,情况跟施事宾语稍有不同。现在还是分动词带“了”不带“了”两种情况来谈。

4.2.3.1先说动词不带“了”的情况。这还得按宾语成分带不带数量成分分为两种情况。

如果宾语带有数量成分,当补语属于“~来”时,那么X、Y、Z三种格式都可以采用,其中Y格式可用于祈使句。请看:

X Y Z

(117) 抬上来一桶啤酒抬一桶啤酒上来抬上一桶啤酒来

(118) 扔下来一个酒瓶扔一个酒瓶下来扔下一个酒瓶来

(119) 搬进来一张桌子搬一张桌子进来搬进一张桌子来

(120) 拿出来一本词典拿一本词典出来拿出一本词典来

(121) 买回来两件衣服买两件衣服回来买回两件衣服来

(122) 搬过来一把椅子搬一把椅子过来搬过一把椅子来

(123) 捞起来一条鲤鱼捞一条鲤鱼起来捞起一条鲤鱼来

当补语属于“~去”时,那么X、Y这两种格式都可采用,至于Z格式,有人认为不能使用,有人认为也可以使用,只是使用频率极低;其中Y格式可用于祈使句。请看:

X Y Z

(124) 抬上去一桶啤酒抬一桶啤酒上去?抬上一桶啤酒去

(125) 扔下去一个酒瓶扔一个酒瓶下去?扔下一个酒瓶去

(126) 搬进去一张桌子搬一张桌子进去?搬进一张桌子去

(127) 拿出去一本词典拿一本词典出去?拿出一本词典去

(128) 买回去两件衣服买两件衣服回去?买回两件衣服去

31

世界汉语教学2002年第1期(总第59期)

(129)搬过去一把椅子搬一把椅子过去?搬过一把椅子去

如果宾语不带有数量成分,不管补语是“~来”还是“~去”,Y格式可以采用,而且能单独成句(一般为祈使句);Z格式也能采用,但不能单独成句;X格式则不能采用。 λψ请看: X Y Z

(130) ※抬上来啤酒抬啤酒上来抬上啤酒来……

(131) ※扔下来酒瓶扔酒瓶下来扔下酒瓶来……

(132) ※搬进来桌子搬桌子进来搬进桌子来……

(133) ※拿出来词典拿词典出来拿出词典来……

(134) ※买回来衣服买衣服回来买回衣服来……

(135) ※搬过来椅子搬椅子过来搬过椅子来……

(136) ※捞起来鲤鱼捞鲤鱼起来捞起鲤鱼来……

(137) ※抬上去啤酒抬啤酒上去抬上啤酒去……

(138) ※扔下去酒瓶扔酒瓶下去扔下酒瓶去……

(139) ※搬进去桌子搬桌子进去搬进桌子去……

(140) ※拿出去词典拿词典出去拿出词典去……

(141) ※买回去衣服买衣服回去买回衣服去……

(142) ※搬过去椅子搬椅子过去搬过椅子去……

4.2.3.2现在说动词带“了”的情况。

如果宾语带有数量成分,不管补语属于“~来”还是“~去”,那么X、Y、Z这三种格式都可以采用。请看:

X Y Z

(143) 抬上来了一桶啤酒抬了一桶啤酒上来抬上了一桶啤酒来

(144) 扔下来了一个酒瓶扔了一个酒瓶下来扔下了一个酒瓶来

(145) 搬进来了一张桌子搬了一张桌子进来搬进了一张桌子来

(146) 拿出来了一本词典拿了一本词典出来拿出了一本词典来

(147) 买回来了两件衣服买了两件衣服回来买回了两件衣服来

(148) 搬过来了一把椅子搬了一把椅子过来搬过了一把椅子来

(149) 捞起来了一条鲤鱼捞了一条鲤鱼起来捞起了一条鲤鱼来

(150) 抬上去了一桶啤酒抬了一桶啤酒上去抬上了一桶啤酒去

(151) 扔下去了一个酒瓶扔了一个酒瓶下去扔下了一个酒瓶去

(152) 搬进去了一张桌子搬了一张桌子进去搬进了一张桌子去

(153) 拿出去了一本词典拿了一本词典出去拿出了一本词典去

(154) 买回去了两件衣服买了两件衣服回去买回了两件衣服去

(155) 搬过去了一把椅子搬了一把椅子过去搬过了一把椅子去

如果宾语不带有数量成分,不管补语是“~来”还是“~去”,X、Y、Z三种格式也都可以采用,但都是黏着的,即都不能单独成句。请看:

41

陆俭明:动词后趋向补语和宾语的位置问题

X Y Z

(156) ……抬上来了啤酒…抬了啤酒上来…抬上了啤酒来……

(157) ……扔下来了酒瓶…扔了酒瓶下来…扔下了酒瓶来……

(158) ……搬进来了桌子…搬了桌子进来…搬进了桌子来……

(159) ……拿出来了词典…拿了词典出来…拿出了词典来……

(160) ……买回来了衣服…买了衣服回来…买回了衣服来……

(161) ……搬过来了椅子…搬了椅子过来…搬过了椅子来……

(162) ……捞起来了鲤鱼…捞了鲤鱼起来…捞起了鲤鱼来……

(163) ……抬上去了啤酒…抬了啤酒上去…抬上了啤酒去……

(164) ……扔下去了酒瓶…扔了酒瓶下去…扔下了酒瓶去……

(165) ……搬进去了桌子…搬了桌子进去…搬进了桌子去……

(166) ……拿出去了词典…拿了词典出去…拿出了词典去……

(167) ……买回去了衣服…买了衣服回去…买回了衣服去……

(168) ……搬过去了椅子…搬了椅子过去…搬过了椅子去……

X格式的使用场合如:

(169) 叫他们把桌子抬上来,可是他们桌子没有抬上来,却抬上来了啤酒。

Y格式的使用场合如:

(170) 他们桌子没有抬上来,却抬了啤酒上来。

(171) 你们抬了啤酒上来以后就没有事儿了。

Z格式使用场合如:

(172) 当时,抬上了啤酒来以后我就下楼去了。

4.2.4最后说一下由“?开来”作趋向补语时跟宾语共现的情况,因为比较特别,所以需要单独说说。“?开来”这个趋向动词不能单说,也不能作别的句法成分,只能作补语。动词带上“?开来”这一趋向补语后,只能带受事宾语。而当“?开来”这一趋向补语跟受事宾语共现时,不管动词带“了”不带“了”,也不管宾语带不带数量成分,都只能采用Z格式。请看: X Y Z

(173) ※打开来(了)(一个)箱子※打(了)(一个)箱子开来打开(了)(一个)箱子来…(174) ※推开来(了)(一扇)窗户※推(了)(一扇)窗户开来推开(了)(一扇)窗户来…(175) ※拉开来(了)(一个)抽屉※拉(了)(一个)抽屉开来拉开(了)(一个)抽屉来…(176) ※掀开来(了)(一条)被子※掀(了)(一条)被子开来掀开(了)(一条)被子来…(177) ※揭开来(了)(一个)锅盖※揭(了)(一个)锅盖开来揭开(了)(一个)锅盖来…(178) ※挪开来(了)(一张)桌子※挪(了)(一张)桌子开来挪开(了)(一张)桌子来…(179) ※拿开来(了)(一个)石块※拿(了)(一个)石块开来拿开(了)(一个)石块来…(180) ※翻开来(了)(一本)书※翻(了)(一本)书开来翻开(了)(一本)书来…(181) ※撕开来(了)(一个)信封※撕(了)(一个)信封开来撕开(了)(一个)信封来…不过所形成的Z格式都是黏着的,不能单独成句。像“打开(了)(一个)箱子来”等都不能单说,它们后面一定还要跟上别的词语,例如:

(182) 打开(了)(一个)箱子来一看,原来里面都是书。

51

世界汉语教学2002年第1期(总第59期)

(183) 打开(了)(一个)箱子来看了看就算检查了。

(184) 翻开(了)(一本)书来一看,书里尽是裸体画。

(185) 他翻开(了)(一本)书来假装在那里看书。

(186) 他翻开(了)(一本)书来看了几行字,又合上了。

5 结语

5.1趋向补语,根据其所表示的语法意义,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实指的趋向补语,即实实在在表示与述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动作相关的事物位移的趋向的,如“走进来一个老头儿”,趋向补语“进来”是表示“走”的施事老头儿位移的趋向;“扔过去一个啤酒瓶”,趋向补语“过去”是表示“扔”的受事啤酒瓶位移的趋向。二是非实指的趋向补语,即一般所谓的“趋向

“上”。本文所说的

“我爱上他了”里的趋向补语“起来”、

补语的引申意义”,如“下起雨来了”、

趋向补语都只限于实指的趋向补语。

5.2关于动词后的趋向补语和宾语的次序问题,本文只进行了如实的描写,未作任何解释,更未从认知的角度加以深入而又合理的解释。解释工作有待于别人或以后去做。

5.3上述描写只是说明一个大致的趋势,不一定很准确,希望同仁,特别是北京人多提意见。

5.4上述内容,本人曾在日本讲学中试用过,效果还比较好。当然,我们跟外国学生讲解时,绝不能将上面所讲的内容一股脑儿全讲给学生听。脱离教学实际,倾盆大雨式的讲解会把学生讲糊涂,会把学生讲怕的。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采用“点拨式”的讲解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关于“点拨式”的讲解方式,参见陆俭明(1998)。

附注

“走出一个老头儿来”里的“来”看作补语;而有人把“拿了本书

①有人把“拿了本书出来”里的“出来”、

出来”和“走出一个老头儿来”看作连动结构(亦称连谓结构),不把上例中的“出来”和“来”看作补语。

②见刘月华(1988),张伯江、方梅(1996)。

③见张伯江、方梅(1996)。

“下”、

“去”应看作是语素,而不是词。

“来”、

④严格说,像复合趋向动词“上来”、

“下去”里的“上”、

⑤按本文所采纳的补语说(即将“拿出一本书来”里的“来”分析为补语),应将“出来”一类复合趋向动词看作离合式趋向动词,宾语“一本书”是插在“出来”中间的。

⑥本文用例头上打有星号“※”的,是指不能成立的句法格式;打有问号“?”的,是指可能会有争议的。

⑦本文所谓“能成立”、

“能采用”都不是指能单说。

⑧现代汉语中真正能带趋向补语的绝大多数是单音节动词,特别在口语里很少听到双音节动词带趋向补语。本文只谈单音节动词后所带的趋向补语和宾语的位置问题,所得结论一般也适用于双音节动词。

⑨似也有“飞去一只鸟”的说法,如:“树上有五只鸟,飞去了两只鸟,还有几只鸟?”不过这里的“去”是“离去”的意思,在北京话里通常不说“飞去”而说“飞走”。

⑩在调查中,有人认为,Y格式,即“滚(了)个球来”等根本就不能说。

λ?“切个西瓜去”这样的说法,现代汉语里是有的,但不属于我们所讨论的“动+宾+趋”结构,而属于一般所说的连谓结构。如“我切个西瓜去”,其中的“去”不是说明“西瓜”的位移,而是说明“我”的位移,整个句子意思大致相当于“我去切个西瓜”。

61

陆俭明:动词后趋向补语和宾语的位置问题

λω在有些方言里,如粤语、闽语,在新加坡华语和台湾国语里,X和Y这两种格式都能说。

λξ非现实句如:“如果爬人上来,怎么办?”“别开窗,要不会飞苍蝇进来的。”“这么高的城墙,不可能爬上人来。”“小心飞进苍蝇来!”

λψ也有人认为,X格式也并非绝对不说,如可以说:“我刚拿出来词典,就被他抢去用了。”但多数人认为,上面这句话一般得说成:“我刚把词典拿出来,就被他抢去用了。”

参考文献

常纯民(1978)谈谈趋向动词的句法功能,《齐齐哈尔师院学报》第2期。

丁声树等(1961)《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北京:商务印书馆。

范继淹(1963)动词和趋向性后置成分的结构分析,《中国语文》第2期。

洪心衡(1957)《能愿动词、趋向动词、判断动词》,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胡裕树 范 晓(1996)《动词研究综述》,太原: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

今井敬子(1987)现代汉语趋向结构的层次,《山西大学学报》(哲社版)第2期。

李大忠(1996)趋向补语偏误类型分析,《汉语言文化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李冠华(1985)由“上、下、进、出”充当的趋向补语对处所宾语的语义制约,《汉语学习》第6期。

刘叔新(1985)试论趋向范畴,《语法研究和探索》(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刘月华(1988)趋向补语的语法意义,《语法研究和探索》(四),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刘月华主编(1998)《趋向补语通释》,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A?A?龙果夫(1958)《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

陆俭明(1998)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思考,《语言文字应用》第4期。

吕叔湘(1953)《语法学习》,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孟 琮(1987)动词和动作的方向,《第二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鹈殿伦次(1987)汉语趋向性复合动词与处所宾语,《爱知县立大学外国语学部纪要》第19集。见大河内康宪主编《日本近、现代汉语研究论文选》,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年。

徐静茜(1985)趋向动词研究综述,《中国语文导报》第10期。

徐 枢(1985)《宾语和补语》,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杨德峰(1991)动词+趋向动词(双音节)的宾语初探,《语文建设通讯》(香港)第7期。

张伯江 方 梅(1996)《汉语功能语法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张志公(1953)《汉语语法常识》,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朱德熙(1982)《语法讲义》,北京:商务印书馆。

作者简介

陆俭明,男,1935年出生,江苏省吴县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计算语言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语言学会常务理事、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员。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语法、对外汉语教学、中文信息处理以及

《现代汉语中学语文教学等。著有《现代汉语虚词散论》(合著)、

《八十年代中国语法研究》、《陆俭明自选集》等,发表论文180余篇。

句法论》、

71

CHINESE TEACHING IN THE WOR LD (SH3JI,H%N Y?JI%OXU?)

N o.1 2002

Abstracts of papers in this issue

Concerning the verbal complement of direction and the position of object …………………………………………………………………

 L U Jianming,p5 Based on a com prehensive investigation,analysis and description,the author finds that the position of the object of the verb with a com plement of direction is conditioned by varied factors,such as the nature of the verb,the com plement and the object,the exist2 ence or absence of le,and s ometimes,the context.The paper gives a detailed descrip2 tion of the rules that g overn the position of the object.

On the”measure word gè+object of bǎ”in the Bǎ2sentence

………………………

 in modern Chinese[Japan]SUGIMURA H irofumi,p18 This paper attem pts to explain from a cognitive point of view the phenomenon of the object of bǎpreceded by the measure w ord gèin the Bǎ2sentence in m odern Chinese.It first discusses thoroughly the syntactic and semantic features of the tw o patterns of”bǎ+ yíge+Np+V”and”bǎ+ge+Np+V”,with em phasis on the”yíge+Np”in the former.That is followed by a discussion of the mechanism that brings about the semantic features of the latter pattern and the semantic function of gè.

Some thoughts on the valence analysis of the triple valence adjective

……………………………………

 and its approaches ZHANG G uoxian,p28 This paper identifies three prominent features of typical and non2typical triple va2 lence adjectives.The semantic distribution of the triple valence adjective inv olves is com2 posed of the predicate(P)and three semantic roles.Syntactically,the triple valence ad2 jective requires that the principal and referential filler must be nominal whereas the resul2 tative filler must be a”numeral+measure w ord”phrase.There are tw o sentence pat2 terns that are semantically synonym ous,therefore,they have constrains on the valence carrier as well as semantic roles.Finally the author suggests that only by combining anal2 ysis and synthesis,can the syntactic phenomena of sentences be explained.On the other

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举例

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 状语举例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举例 1.【主语】: 就是一个句子陈述的对象,或是动作的执行者.它回答的是“谁”“什么”的问题.如:我看电视.“我”就是这句子的主语. 主语由名词或相当于名词的词充当. ⑴妈妈回来了. ⑵今天是星期天. ⑶大海掀起滚滚的波涛. ⑷小明病了. ⑸燕子飞回来了. 2.【谓语】: 说明主语是什么,干什么,怎么样.它回答的是主语“干什么,是什么”的问题. 如如:我看电视.“看”就是这句子的谓语. 谓语部分中心词一定要是一个动词,要么是行为动词,要么是系动词,不同的动 词构成不同的句子类型.其他例子自己可举一反三. 3.【宾语】 指谓语动词所涉及的对象,由名、代、数,宾语从句等相当于名词的词句充当,但人称代词要用宾格.还如上例:我看电视.“电视”就是这句子的宾语. 需要说明的是:只有及物动词和介词或相当于及物动词和介词的短语才可带宾语. 4.【补语】: 补充说明主语或宾语的成份,补充说明主语的叫主语补足语,补充宾语叫宾语

补足语.如:他把我逗笑了.我激动得哭了.“哭了”即为补语. 5.【定语】: 修饰限定名字、代词的词,说明所修饰词的性质、特征等.如:美丽的村庄静静地睡了.“美丽的”为定语. 6.【状语】: 修饰动词、副词、形容词甚至整句,说明谓语动作发生的时间、地点、方式、伴随状况、目的等等.如:他在灯下看书.“在灯下”是状语.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点复习归纳总结 (一)关联词 1、关联词语的意义 能够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在意义上有密切联系的句子连接起来组成比较复杂的句子的词语,就是关联词语。恰当的使用关联词语,能使我们在说话或者协作时达到较好的表达效果。 2、常见的关联词语类型 并列关系——分句之间是并列的 既……又…… 那么……那么…… 一边……一边…… 有的……有的…… 不是……而是…… 递进关系——后一分句的意思比前一分句的意思更进一层。 不但……而且……

make 宾语 宾语补足语(nadjv)

2 Warming up: 1. Should they be funny, smart, or strong? funny adj. &fun n. I heard a funny story. It's great fun to go sailing. make fun of=laugh at 2. A good friend is someone who makes me happy. make+宾语+宾语补足语(n./adj./v.) We made him our leader. What he said made me angry. The teacher made us clean the classroom. =We were made to clean the classroom. Mr Smith made the workers finish the work within two days. She spoke loudly in order to make herself heard. When I first came to England, I can't make myself understood. 一感feel; 二听hear, listen to; 三让let, have, make; 五看see, look at, notice, watch, find; 半帮助help I saw the boy come in. The boy was seen to come in. I often hear him sing the song. He was often heard to sing the song. 3. Listen to the two friends arguing. 感官动词+doing I saw him coming in. I heard him singing the song. argue with sb. about/over sth They are arguing with the classmates about the solution to this problem.

状语、补语、中心语等句法成分补充讲义

(四)状语: 1.状语的定义和构成: (1)什么是状语: 状语是修饰限制谓语的成分。如: ①我们[非常]愉快。 ②人民教师[辛勤]地工作。 ③他[可能]是我们的导师。 ④同学们[都]挤在楼道里听报告。 例①如果只说“我们愉快”,仅仅是一般性的陈述;用上状语“非常”以后,不但表明了“我们”处于“愉快”的状态,而且表明了“愉快”所达到的程度。例②的状语“辛勤”也表明工作的程度。例③如果没有“可能”出现,那么它就是一个肯定判断,表明“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在“是”前加上能愿动词“可能”以后,句子表达的就是一个可能性的模态判断,表明那仅仅是一种推测。例④的谓语是个连动词组,“都”是附加在这个谓语上的,是修饰限制整个谓语的;整个句子表达一个全称肯定判断,表明“同学们”中的每一个人毫不例外地在做什么。 状语一般在谓语之前,但也有在主语之前或谓语之后的。如: ① [阶梯教室里],老师在讲课。 ⑥他走了,[慢慢]地,[慢慢]地。 这种状语同一般状语的位置不同,因而常常用逗号把它们同句子的其他成分隔开。 (2)状语的构成: 副词经常做状语。因为谓语常由动词、形容词充当,而副词又常修饰限制动词、形容词,所以,副词做状误是最常见的,可以说是它的天职。如: ⑦看热闹的人们[渐渐]散了。 ⑧我们[马上][就要]考试了。 ⑨我们[一定]坚持下去! ⑩真没有想到啊,他[竟]是这样的一个人!

上例的“非常”是程度副词作状语,“都”是范围副词作状语,“渐渐”“马上”“一定”“竟”分别是表频率、时间、肯定、语气的副词,也都作状语。状语由哪种副词充当,就表示了哪方面的意义。 形容词除了常作定语外,还常作状语。如: ⑾大家[爽朗]地笑了起来。 ⑿学生[刻苦]地学习文化知识。 ⒀老师[仔细]地批改了学生的作业。 ⒁战士们[整整齐齐]地站着。 形容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或状态的词,所以形容词作状语一般是修饰性的,从情状的角度修饰谓语,用来描写动作的方式或状态。有些形容词可以直接作状语,如:“[早]知道了”,“[少]出去几次”,“[紧张]地注视着”等等。但是,有些形容词做状语往往用重叠形式,如:“[圆圆]地排成一个圈”,“[端端正正]地坐在那里”,“[痛痛快快]地笑一顿”,“[整整齐齐]地站着”,“[黑压压]地挤了一教室”,等等。 某些代词和名词有时也作状语。这里所说的“某些代词”指的是能代替动作或性状的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如: 这件事[这么]办吧。 你[怎么]来的 这里所说的“某些名词”,主要是指表示时间、处所的名词。和少数能表示方式的普通名词如“历史、部分、本能、集体”等。如: 小红[一九八五年]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 咱们[太原]见。 我们必须[历史]地评价古人和他的作品。 咱们[集体]购票。 动词中除了能愿动词常作状语外,某些表示感知和心理活动的动词也能作状语。一般动词很少作状语。如: 同学们[注意]地听着老师讲课。 她[害怕]地躲了出去。

汉语精读课教案

汉语精读课教案 ——《我想起来了》 教学对象: 本教案的教学对象已有一定汉语基础 教学目标: 1、学习新单词并能运用。 2、使学生掌握趋向补语的引申用法。 教学重点:趋向补语的引申用法。 教学准备:PPT展示 教学过程(1课时) (一)学习生词。 在PPT上将课文内的单词标注出来。 本课共有11个生词。 1.教师示范发音,学生听音,模仿发音,教师边检查边领读。 2.解释生词,适当对生词进行扩展处理,给出短语或例句。出现实物时给以展示实物图片。 (二)学习课文 1、朗读课文: 1)请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纠正语音错误。2)学生一起朗读 2、语法讲解: 课文:“啊!我想起来了” 1)动词+起来表示动作开始并继续。 例如: 1.笑起来、下起来、打起来、跑起来、开展起来 2.她说得大家都笑起来了。 注意:“(表示动作或行为的)动词+起来”,表示动作的开始。如果后边有“了”表示已经开始,如果没有“了”,表示提示或呼唤一个开始。如“汽车开起来了”,“大家跳起来唱起来吧!”

3.刚才还是晴天,突然下起雨来了。 注意:“起”、“来”可以分开,如“跳起舞来”、“游起泳来”。但“头起疼来”这种说法则是错误的。因为“跳舞”“游泳”“下雨”是动词+宾语的组合;而“头疼”是主语+谓语的组合。一般说来,只有这个双音节词的结构是“动宾”结构时可以这样搭配,其他的结构则不可。 课文:“老师,你听得出来我是谁吗?” 2)动词+出来表示辨认或动作使事物从无到有或由隐蔽到显著。 例如: 1.听出来、看出来、画出来、写出来 2.A:这是什么茶你喝得出来吗? B:我喝不出来。 3)比较:“想起来”和“想出来” “想起来”:大脑原有的信息忘记了,后经过回忆又恢复了记忆。 “想出来”:大脑里原来没有的信息,经过思考产生了。宾语一般是“办法”“注意”“意见” 如:想起来了,我把钥匙放在提包里了。 他想出来了一个办法。 (三)课堂练习。 1.选词填空 2.选择题 3.改错题 (四)布置作业 1.复习今天所学生词和语法。 2.练习写课本108-109页的汉字。 齐天08汉语18号

简单趋向补语“去”和“来”试讲教案

教案 简单趋向补语“来”和“去”的用法 说课人:许娇试讲人:陈迪 一、课型:初级汉语语法精讲课 二、使用教材:新实用汉语课本 三、教学对象:初级阶段留学生 四、教学内容:学会用动态助词“了”,并熟练应用于交际。 五、教学目标: 1.让学生熟练掌握什么时候用动态助词“了”进行交际。 2.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动态助词“了”在句子中的位置。 3.通过讲练,会用“了”谈论做过的事情。 六、教学重点和难点:“了”在句中的位置及“表完成“的用法。 七、教学方式:讲练结合、互动形式的小组活动。 八、教学时间:10分钟 九、教具:PPT、卡片、仿真花 十、教学步骤: (一)复习与导入(1 min.) 老师:同学们好,我们现在开始上课。大家周末都去哪儿了? 小瑞,你周末去哪儿了 小瑞:我周末去公园了 老师:小瑞周末去公园了(板书) 我们还可以说:小瑞周末到公园去了(板书) 娇娇,你今天几点来教室的? 娇娇:我今天8点来教室的。 老师:娇今天8点来教室的(板书) 我们也可以说:娇今天8点到教室来的(板书) 老师:同学们,这里的“来”和“去”是我们上一节课学的内容,我们学了“来”和“去”的用法,他们经常作谓语,表示方向。大家有没有发现下面一行的“来”

和“去”,和我们上一节课学的有什么不一样呢?它们还是作谓语吗?那么带着这样一个问题让我们开始今天新的课程。简单趋向补语“来”和“去” (二)讲解简单趋向补语“来”在句中的位置及其含义(3 min.) 1.ppt动态过程图示 老师问:小黄在说什么?学生回答:小绿过来了接着就显示小绿从远处滑到小黄身旁的动态过程(教师:对,小绿过来了) (以这样的方式展示“小绿拿来了一支笔”“小绿送来了一朵花”“小绿带来了一本书”) 2. 让学生发现“来”在句中的位置,以及“来”所表示的含义 ( ppt上汇总了以上四句话) 教师:大家来看,这些句子里,你们有没有发现我们把“来”都放在哪儿呢? 学生:放在动词后面 ( ppt上接着列出公式(V+来)) 教师:很好,那来放在动词后面表示什么呢? 学生:不知道 教师:那让我们来看下一张动态图 教师:大家有没有发现,小绿离小黄越来越近了呢,所以“来”表示什么呢? 学生:表示向某人靠近 教师:对,“来”表示靠近说话人(ppt展示“来”的含义) 3.游戏(传东西) 教师: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有谁愿意帮我? (瑞站到讲台背向大家) 教师:这是什么? 学生们:笔 教师:现在大家一个一个地传这个,当瑞说停的时候,才可以停 (瑞喊停,笔落在了小a手上) 教师:小a,你要听小瑞的话,做动作

状语、补语、中心语等句法成分补充讲义

状语、补语、中心语等句法成分补充讲义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四)状语: 1.状语的定义和构成: (1)什么是状语: 状语是修饰限制谓语的成分。如: ①我们[非常]愉快。 ②人民教师[辛勤]地工作。 ③他[可能]是我们的导师。 ④同学们[都]挤在楼道里听报告。 例①如果只说“我们愉快”,仅仅是一般性的陈述;用上状语“非常”以后,不但表明了“我们”处于“愉快”的状态,而且表明了“愉快”所达到的程度。例②的状语“辛勤”也表明工作的程度。例③如果没有“可能”出现,那么它就是一个肯定判断,表明“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在“是”前加上能愿动词“可能”以后,句子表达的就是一个可能性的模态判断,表明那仅仅是一种推测。例④的谓语是个连动词组,“都”是附加在这个谓语上的,是修饰限制整个谓语的;整个句子表达一个全称肯定判断,表明“同学们”中的每一个人毫不例外地在做什么。 状语一般在谓语之前,但也有在主语之前或谓语之后的。如: ① [阶梯教室里],老师在讲课。 ⑥他走了,[慢慢]地,[慢慢]地。 这种状语同一般状语的位置不同,因而常常用逗号把它们同句子的其他成分隔开。 (2)状语的构成: 副词经常做状语。因为谓语常由动词、形容词充当,而副词又常修饰限制动词、形容词,所以,副词做状误是最常见的,可以说是它的天职。如: ⑦看热闹的人们[渐渐]散了。 ⑧我们[马上][就要]考试了。 ⑨我们[一定]坚持下去!

⑩真没有想到啊,他[竟]是这样的一个人! 上例的“非常”是程度副词作状语,“都”是范围副词作状语,“渐渐”“马上”“一定”“竟”分别是表频率、时间、肯定、语气的副词,也都作状语。状语由哪种副词充当,就表示了哪方面的意义。 形容词除了常作定语外,还常作状语。如: ⑾大家[爽朗]地笑了起来。 ⑿学生[刻苦]地学习文化知识。 ⒀老师[仔细]地批改了学生的作业。 ⒁战士们[整整齐齐]地站着。 形容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或状态的词,所以形容词作状语一般是修饰性的,从情状的角度修饰谓语,用来描写动作的方式或状态。有些形容词可以直接作状语,如:“[早]知道了”,“[少]出去几次”,“[紧张]地注视着”等等。但是,有些形容词做状语往往用重叠形式,如:“[圆圆]地排成一个圈”,“[端端正正]地坐在那里”,“[痛痛快快]地笑一顿”,“[整整齐齐]地站着”,“[黑压压]地挤了一教室”,等等。 某些代词和名词有时也作状语。这里所说的“某些代词”指的是能代替动作或性状的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如: 这件事[这么]办吧。 你[怎么]来的 这里所说的“某些名词”,主要是指表示时间、处所的名词。和少数能表示方式的普通名词如“历史、部分、本能、集体”等。如: 小红[一九八五年]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 咱们[太原]见。 我们必须[历史]地评价古人和他的作品。 咱们[集体]购票。 动词中除了能愿动词常作状语外,某些表示感知和心理活动的动词也能作状语。一般动词很少作状语。如: 同学们[注意]地听着老师讲课。

汉语补语语法知识

汉语补语 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连带成分,补充说明述语的结果、程度、趋向、可能、状态、数量等。 补语与述语之间是补充与被补充、说明与被说明的关系。 构成 补语主要由谓语性词语、数量短语和介词短语充当。 ①谓语性词语作补语 形容词:好低高紧熟快早干净清楚 动词:写改听学拿推抹看走听 主谓短语:高兴得眼泪都快流出来了气得脸都白了 述宾短语:急得想哭说得没有分寸 述补短语:痛得昏了过去乱得睡不着 联合短语:长得又精干又潇洒累得筋疲力尽 状中短语:起得很早窜得比天还高 连谓短语:他气得流着眼泪跑了出来羞得转身就跑 兼语短语:奇怪得令人无法捉摸忙得使人喘不过气来 比况短语:痛得钻心一般急得热锅上的蚂蚁似的 ②数量短语作补语 看了三遍成立五年走了一趟看了两眼住了半个月 ③介词短语作补语 出生在上海钻到衣领里写于20年代初期始于上个世纪 语义类型 补语可以用来说明动作、行为的结果、状态、趋向、数量、时间、处所、可能性或者说明性状的程度、状态等。 ①结果补语 结果补语表示述语的结果。 结果补语主要由形容词来充当,也可由少数单音节动词来充当。 结果补语与述语之间不加“得”。 例如: 写错变好压低抬高抓紧煮熟哭肿踢坏做完洗干净说清楚 说完改成听懂学会拿走推倒抹掉打死拉住撞翻叫醒 结果补语与述语结合得比较紧密,其间不能加入别的成分。结果补语后面可以带动词助词“了”和“过”,也可以带宾语。 例如: 抓紧时间压低标准抬高价格哭肿了眼睛踢坏了足球洗干净衣服 叫醒他抹掉痕迹推倒了围墙写完了作文拿走了工资学会了上网

②趋向补语 趋向补语表示事物运动的方向,主要由趋向动词“来”、“去”、“出”、“上”、“下”、“回”、“上来”、“出来”、“回来”、“上去”、“下去”等充当。趋向补语和中心语之间不加“得”。例如:走进流进取回跑回送来拿来交上贴上脱下换下 走出去跑进来拿出来蹲下来爬起来扔过去缩回去坚持下去 由趋向动词“来”、“去”作补语的格式里,宾语可以放在述补短语之后,也可以放在述补短语之间。例如“送来两本杂志”可以改为“送两本杂志来”。但宾语是表示处所的,只能放在“来”、“去”之前,“进”、“出”、“上”、“下”、“回”、“过”之后,例如“进门来”、“回家去”、“跑回家”、“走进里屋”。 有时趋向动词并不表示动作的真正趋向,而是趋向动词的引申用法。例如: 夜晚久久地平静不下来了。 他慢慢变得坚强起来。 动词“了”一般加在补语后面、宾语前面,例如: 他匆忙走进了办公室。 “了”也可以出现在补语之前,这时述语后面就不再出现宾语,例如: 叫声使楼道里过往的人聚了过来。 周围的人都“轰”地笑了起来。 ③可能补语 可能的补语表示能怎么样或不能怎么样。 可能补语主要有两种表示方法: Ⅰ在述语和结果补语之间加入“得”或“不”,表示动作的结果、趋向可能或不可能出现。例如: 写得(不)完听得(不)懂出得(不)去 解决得(不)好看得(不)清楚 Ⅱ“得”或“不得”用在述语之后作补语,表示结果可能实现或不能实现。例如: 去得(去不得)吃得(吃不得)认得(认不得) 丢不得去不得大意不得耽误不得 此外,“得了(liǎo)”或“不了(liǎo)”也可以用在述语后面作补语。例如: 走得了(走不了)办得了(办不了)决定得了 ④数量补语 数量补语表示述语动作行为的数量。 数量补语可由表动量的数量短语来充当,表示动作发生的次数。例如: 看了两眼说过三遍来过三次打了一下 数量补语还可以由表示时量的数量短语来充当,表示动作持续的时间。例如: 等了三年来了一个月忧郁了半天坐了三分钟 ⑤状态补语 状态补语表示由于动作或性状而呈现出来的状态。述语和补语之间一般加助词“得”。例如:

宾语补足语总汇

宾语补足语总汇 六、具体说明: (一)副词作宾语补足语 I found him in yesterday. (二)常接形容词作宾语补足语的动词有:keep, make, find等。 如:We must keep our classroom clean. (三)常接名词作宾语补足语的动词有:call, name, make, think等。 如:We call them mooncakes. (四)常接动词-ing形式作宾语补足语的动词有:see, watch, hear, find, keep等。如:In the country, we can hear birds singing. (五)常接介词短语作宾语补足语的动词有:keep, find, leave等。如:I left my pen on my desk at home. (六)不定式作宾语补足语 1. 常接带to的动词不定式作宾语补足语的动词有:ask, tell, want, teach, wish等; 2. 接不带to的动词不定式作宾语补足语的动词有:see, watch, hear, make, let advise, allow, ask, beg, command, tell, invite, force, oblige, get, help, encourage, persuade, permit, remind, request, order, warn, cause等。如: I often see him play football. She often asks me to help her. We don't allow such things to happen again. Most of the parents agree to forbid their children to smoke. She asked me to answer the phone in her absence. Please remind me to leave her this note. She requested him to go with her. 3. 用不定式作宾语补足语的几种说明: ①help后面作宾语补足语的动词不定式可以带to也可以不带to。 如:I often help my mother(to) do some housework. ②在使役动词后作宾语补足语,不定式不带to。有些动词跟不定式作宾语补足语时省去了to,这些动词有:一感二听三让四观看。 一感:feel 二听:hear, listen to 三让:let, have, make 四观看:observe, see, watch, look at 这类动词有:make, let, have等。转为被动语态时,其后通常都用带to的不定式(have没有被动语态)。What would you have me do? 你要我做什么?She made him give up smoking. 她让他戒了烟。Let him do whatever he wishes to do. 他想干什么就让他干吧。 Though he had often made his little sister cry, today he was made to cry by his little sister.虽然经常是他弄哭小妹妹,但今天他却被小妹妹弄哭了 3. 掌握“使役动词have + 宾语+过去分词”的几种含义 在“ hav e +宾语+过去分词”结构中,过去分词作宾语补足语,have 也可用get 。这一结构具有以下几种含义:

新HSK语法-趋向补语

1.简单趋向补语 V + 来/去 V + 上/ 下/ 进/ 出/ 回/ 过/ 起 2.复合趋向补语 V + 上来/ 上去/ 下来/ 下去/ 进来/ 进去/ 出来/ 出去/ 回来/ 回去/ 过来/ 过去/ 起来 3.宾语的位置 1)处所宾语要放在“来/去”的前面,其他宾语可前可后。 ????????. 朋友回我的去国了 ?????????. 去朋友下楼跑 2)离合词的名词部分常在“来/去”前。 下雨 --→下起雨来 聊天 --→聊起天来 4.复合趋向补语的抽象意义 V + 上去:1)说话人是下级。Ex:我的作业交上去了。 2)表示加在某个地方。Ex:我把画挂上去了。 V + 下来:1)说话人是上级。Ex:老师把我的作业发下来了。 2)动作从过去持续。Ex:虽然有很多困难,但是他还是坚持下来了。 3)状态从强变弱。Ex:天渐渐暗下来了。/教室里安静下来了。 4)固定。Ex:红灯亮了,车都停了下来。 V + 下去:1)动作或状态的持续。Ex:我很想在中国一直住下去。 V + 出来:1)表示事物从无到有,从不清楚到清楚。 (写出来/画出来/弄出来/研究出来/整理出来/设计出来/想出来) Ex:有什么想法你说出来。 快把资料整理出来。 2)表示通过动作识别,分辨人或物。(听出来/看出来/认出来) Ex:你今天太漂亮了,我都没认出来。

V + 过来: 1)表示人或事物从不好的,不正常的状态回到好的,正常的状态。 (回复过来/明白过来/抢救过来/醒过来/改过来/活过来/反应过来) Ex :他说了半天我才明白过来。 经过3个小时,医生终于把他抢救过来了。 2)表示因为数量很多所以没有能力完成。 Ex :工作太多,我一个人忙不过来。 V + 过去: 1)表示从好的,正常的状态到不好的,不正常的状态。 Ex :他看恐怖片晕过去了。 V + 起来: 1)表示动作开始并继续。Ex :天气暖和起来。 他来了,晚会马上热闹起来。 音乐开了,大家跳起舞来。 2)回忆起忘记的事情。 Ex:我想起来了,他是我以前的同事。 3)~的时候。Ex:他笑起来很漂亮。 这个办法听起来不错。 4)事物从分散到集中。Ex:把桌子上的书收起来吧。 测试: 找出下面句子里错误的一部分。 1.大家劝了他半天,他才安静下去,但是我看他的样子,就知道这事还没完。 2.年轻的时候我满腔热情,一心想要做一番大事,可是人到暮年,忽然对什么都淡了,希望 生活就这样平静下来,不要再有任何波折。 3.很多事情说下来容易,做起来很难。 4.买了车以后,我的腿也“变长”了,想去什么地方就去,看到好地方也可以马上停过去玩 一会儿。

划分句子成分及宾语补语的区别

划分句子成分 一、什么是句子 句子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是具有一定语调并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运用单位。根据用途和语气,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根据结构可分为单句和复句。 二、句子成分说明 1、主语 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例如: (1)中国人民志气高。 (2)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事业。 2、谓语 谓语是陈述主语的,说明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例如: (1)满天乌云顿时消散了。 (2)树叶黄了。 (3)小王今年十六岁。 (4)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5)明天星期日。 (6)什么书他都看。 3、宾语 宾语在动语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例如: (1)什么叫信息? (2)门口围着一群看热闹的。 (3)马克思认为知识是进行斗争和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服务的手段。 4、定语 定语是名语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名词表示人或事物性质、状态、数量、所属等。例如: (1)那(沉甸甸)的稻谷,象一垄垄(全黄)的珍珠。 (2)(三杯)美酒敬亲人。 (3)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 (4)(中国)的历史有(自己)的特点。 5、状语 状语是动语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例如: (1)他[已经]走了。 (2)咱们[北京]见。 (3)歌声[把王老师]带入深沉的回忆。 (4)科学[终于以伟大的不可抑制的力量]战胜了神权。 副词、形容词经常作状语,表时间、处所的名词经常作状语,一般名词不作状语。动词中除助动词外,一般动词很少作状语,介词短语常作状语。一般状语紧连在中心高速的前边,但表时间、处所、目的的名词或介词短语作状语时,可以放在主语的前边,如,[在杭州]我们游览了西湖胜景。

语文中的主语,谓语,宾语,补语,状语,定语

语文中的主语,谓语,宾语,补语,状语,定语,表语是指什么? 语文中的主语,谓语,宾语,补语,状语,定语,表语是指什么? 用句子加以解释 1,主语、谓语和宾语 例:我写字。 我,就是主语;写,是谓语;字,就是宾语。 2,状语、定语 例:我慢慢地回答你的问题。 慢慢地,就是状语,它是修饰谓语动词“回答”的速度或者状态;你的,就是定语,用来修饰宾语“问题”。 3,定语、主语和表语 例:漂亮的女人是傲慢的。 漂亮的,是定语,用来修饰主语“女人”;是,是谓动词,傲慢的,就是表语,是用来说明“漂亮女人”的心理状态的。 4,补语 例:他走得慢。 他,是主语;走,谓语;得慢,就是补语 5,宾补 例:我十分讨厌她又哭又闹。 我,是主语;十分,状语;讨厌,谓语;她,宾语;又哭又闹,就是这一句里的宾补,用来修饰宾语“她”的。 一:主语是句子陈述的对象,说明是谁或什么。表示句子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主语可以用这些词类或形式来担任:名词、代词 二:谓语是对主语动作或状态的陈述或说明,指出“做什么”、“是什么”或“怎么样”. 谓语动词的位置一般在主语之后谓语由简单动词或动词短语(助动词或情态动词+主要动词)构成。 三:宾语是动作、行为的对象,是动作的承受者。宾语由名词、代词、不定式或相当于名词的词、短语来担任 四:补语是述补结构中补充说明述语的结果、程度、趋向、可能、状态、数量等的成分。

补语与述语之间是补充与被补充、说明与被说明的关系。 补语主要由谓词性词语、数量短语和介词短语充当。 五:状语是名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 1.副词、形容词经常做状语. 2.表示时间、处所的名词经常做状语,一般名词不做状语动词中除助动词外很少做状语. 3.介词结构常做状语 4.一般状语紧连在中心词的前边,但表示时间、处所、目的的名词或介词结构作状语时,可以放在主语的前边.如[在杭州],我们游览了西湖美景. 状语说白了就是修饰动作的词 六:定语用来限定、修饰名词或代词的,定语是对名词或代词起修饰、限定作用的词、短语或句子,汉语中常用………的?表示。 七:表语是用来说明主语的身份、性质、品性、特征和状态的,表语常由名词、形容词、副词、介词短语、不定式、动词的-ing、从句来充当,它常位于连系动词(be, become, appear, seem等)之后

补语与状语区别

1.补语,就是用来补充修饰句子中某个成分。一般多修饰宾语,叫做宾语补足语。而至于用什么来做补语,则根据所修饰的成分。若补充修饰名词,则补语多为形容词。例如:The man was found dead.表示所修饰词的一种状态。也可以用动词短语来修饰,则表示一种动作。例如:I see him sleeping。“我看见他。。。”“我看见他什么呢?”“我看见他正在睡觉”“sleeping”就是用来补充说明“he”。补语也可以用来修饰某一动作。这点和副词做状语作用一样。 2.状语,则是用来修饰一种动作。可以用来表征这个动作发生的时间,地点等,一次分为时间状语,地点状语等。 例如:I played football yeseterday。 I played football on the square。 3.区别,总的来说,补语修饰的有限,不如状语那样丰富。而这有时候是一样的效果 例如:I played football happy。 I played football happily。 第一句中形容词“happy”做补语,第二句中“happily”作状语。都是用来修饰“play”这个动作,表示“我踢足球踢得很开心。” 英语的补语谓语动词一般是哪类动词? 2008-10-7 18:04 提问者:一花期|浏览次数:1012次 一般谓语动词为哪种动词时,句子才可以有补语存在? 问题补充: 我的这个笔记以前记得 “英语的补语:(1)补语和定语之间要有某种关系(2)谓语动词一定是感观动词和****”写的什么我已经不知道了,请教一下 我来帮他解答 2008-10-7 18:06 满意回答 接在动词之后对主语起着解释或描述作用的成分,叫作主补。 <><><> 形容词作主补 They married young. 他们结婚时还年轻。 He died happy. 他怀着幸福的心情死去。 No man is born wise. 没有生而知之。 <><><> ed分词作主补 He came in drunk.

汉语趋向补语

第二章 汉语趋向补语 第一节 趋向补语的定义和特点 在谓语动词后面补充说明动作趋向的词和词组,叫趋向补语8。 趋向补语的使用在语法点有四个特点9: a)趋向补语“来”和“去”表示的方向是对说话者讲的,读轻声。 b)趋向补语和中心语之间不用结构助词“得(de)”。 c)带趋向补语的动词谓语后边可以带宾语。 d)带趋向补语的动词谓语后边可以带动态助词“了(le)”。 第二节 趋向补语的种类 趋向补语可以分为两种10: 1)简单趋向补语:来、去。 8《外国人实用汉语语法》,李德津,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8年 第319 页 9《外国人实用汉语语法》,李德津,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8年 第320 页 10《外国人实用汉语语法》,李德津,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8年 第319 页 4

简单趋向补语,一般是在动词后,宾语前。 简单趋向补语的形式: 中心语(谓语动词)—— 简单趋向补语(动词“来”、“去”) 如果动作是向着说话者或事物进行的就用“来”,朝着相反的方向就用“去”。例如11: ?他下来了。说话者是在下边,“他“从上面朝着说话者的方向。 所以我们用“来”。 ?他上去了。说话者是在下边,“他”从下面朝着说话者的方面。所以我们用“去”。 从动词的使用来解释,简单趋向补语有两种用法12: 1.动作性动词+来/去。这一类动词的补语只有完成形式(可以分为:“肯定式” 和“否定式”),没有可能形式。 11Suparto, ST., BA. (2004). Tata Bahasa Mandarin Itu Mudah 2. Bandung: Pustaka Internasional. 第200 页 12《汉英对照简明汉语语法学习手册》,朱晓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 第105-107 页 5

英语主语,谓语,宾语,状语,补语

组成句子的各个部分叫句子成分。英语句子成分有主语,谓语,表语,宾语,宾语补足语,定语,状语等。 顺序一般是主语,谓语,宾语,宾语补足语,而表语,定语,状语的位置要根据情况而定。 ('是重读) 1、主语 主语表示句子主要说明的人或事物,一般由名词,代词,数词,不定式等充当He likes watching TV.他(主语)喜欢看电视。 2、谓语 谓语说明主语的动作,状态或特征。 一般可分为两类: 1),简单谓语 由动词(或短语动词)构成。 可以有不同的时态,语态和语气。 We study for the people.我们为人民学习。 2),复合谓语:情态动词+不定式 I can speak alit'tle Eng'lish.我可以说一点英语。('是重读) 3、表语 表语是谓语的一部分,它位于系动词如be之后,说明主语身份,特征,属性或状态。一般由名词,代词,形容词,副词,不定式,介词短语等充当。 My sis'ter is a nurse.我姐姐是护士。 4、宾语 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跟在及物动词之后,能作宾语的有名词,代词,数词,动词不定式等。 We like Eng'lish.我们喜欢英语。 有些及物动词可以带两个宾语,往往一个指人,一个指物,指人的叫间接宾语,

指物的叫直接宾语。 He gave me some ink.他给了我一点墨水。 有些及物动词的宾语后面还需要有一个补足语,意思才完整,宾语和它的补足语构成复合宾语。如: We make him our mon'itor.我们选他当班长。 5、定语 在句中修饰名词或代词的成分叫定语。 用作定语的主要是形容词,代词,数词,名词,副词,动词不定式,介词短语等。形容词,代词,数词,名词等作定语时,通常放在被修饰的词前面。 He is a new stu'dent.他是个新生。 但副词,动词不定式,介词短语等作定语时,则放在被修饰的词之后。 The bike in the room is mine.房间里的自行车是我的。 6、状语 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以及全句的句子成分,叫做状语。用作状语的通常是副词,介词短语,不定式和从句等。状语一般放在被修饰的词之后或放在句尾。副词作状语时可放在被修饰的词前或句首。 He lives in Lon'don.他住在伦敦。 7.补语 用来说明宾语或主语所处的状态或正在进行的动作,因为英语中有些动词加宾语后意思仍然不完整,如:make(使...),ask(请)等等。如果我们说:我们使我们的祖国。这不是一句完整的话。应该说:我们使我们的祖国更美丽。这是的“美丽的(beautiful)”为形容词做补语,说明祖国的状态。英语句子为:We will make our country more beautiful.作补语的词或词组为:形容词,副词,名词,不定式,ing形式,数词等。 8.宾补 就是宾语补足语,就是补充说明宾语的 例:I know you are student good at maths

主语_谓语_宾语_状语_补语的定义

主语是一个句子中所要表达,描述的人或物,是句子叙述的主体。可由名词、代词、数词、名词化的形容词、不定式、动名词和主语从句等来承担。 谓语是用来说明主语做了什么动作或处在什么状态。谓语可以由动词来担任,一般放在主语的后面。 宾语是动作的对象或承受者,常位于及物动词或介词后面。宾语可由名词、代词、数词、名词化的形容词、不定式、动名词、宾语从句等来担任。 定语: 用于描述名词,代词,短语或从句的性质,特征范围等情况的词叫做定语,定语可以由名词,形容词和起名词和形容词作用的词,短语担任。如果定语是单个词,定语放在被修饰词的前面,如果是词组,定语放在被修饰词的后面。 状语: 说明事物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目的,结果方式,条件或伴随情况,程度等情况的词叫状语。状语可以由副词,短语以及从句来担任。 补语是述补结构中补充说明述语的结果、程度、趋向、可能、状态、数量等的成分。 补语与述语之间是补充与被补充、说明与被说明的关系,是补充说明动词或形容词性中心语的,可以回答“怎么样”、“多少次”、“何处”、“何时”、“什么结果”等问题。补语都放在中心语后头,除了趋向动词、数量词、介宾结构和一部分形容词可以直接作补语外。补语多用形容词、数量词、趋向动词、介宾结构来担任,各种关系的词组也常作补语。 口诀: 主谓xx、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 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状语有时位主前,逗号分开心有数。

状语是修饰限制谓语的成分。副词的主要功能是作状语,形容词性词组、时间名词、方位词、能愿动词、介宾词组也经常作状语。状语也可以分为描写性的和限制性的。多项状语的排列词序离中心语从远及近一般为: 表示时间的名词、副词、方位词组、介宾词组;表示处所的介宾词组、方位词组、名词、代词;表示语气、关联的副词;表示条件、方式、范围、目的、对象、关涉的介宾词组和副词;表示情态的形容词、动词。 主语 主语是句子的被陈述部分。大多数实词和词组(介宾词组除外)都可以充当主语。其中,名词性词语作主语最常见。谓词性词语也可以作主语但是不常见,而且还受到限制,用谓词性词语作主语的句子,其谓语一般是判断、评价、描写性质的。主语的意义类型比较复杂,可以分为: 施事主语、受事主语、系事主语、与事主语、工具主语、处所主语、范围主语、关系主语、目的主语、原因主语、描写主语等。 中心语 中心语就是定语和状语修饰限制的部分。定语修饰限制的一般是名词性成分;状语修饰限制的一般是谓词性成分。 除了上面提到的句子成分之外,还有独立语,它不与其他的成分发生结构的关系。位置灵活,可以在句首、句中或句末。包括: 插入语、呼应语、感叹语、拟声语等。 谓语 谓语是用来陈述主语的,即对主语加以判断、说明、描写的部分。大多数实词都可以做谓语,动词和形容词也可以作谓语。光杆的动词、形容词很少作谓语,一般都要附加或连带别的词语。名词作谓语仅限于说明天气、日期、节气、处所、职业等相对简短的句子。名词性词语作谓语一般用来说明人物的年龄、籍贯、相貌、性格或者说明事物的情况、价格等。

(完整版)如何区分英语中的定语与补语

主谓宾,定状补是学好英语必须掌握的6大词性。有的同学在学习的过程,时常分不清楚定语与补语,虽然知道,定语是限定条件的,补语是补充说明的。但这样的描述还是太过抽象,让部分同学无法理解。那英语中的定语与补语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补语分为主语补语和宾语补足语。一般主语补语为系表结构I am a student.(补语)下文中提到的补语指的都是宾语的补足语。 现在我们就来看看: (一)从以下三点区别两者 一、作用不同 1.定语,在句子中修饰名词或代词。 2.补语,说明句子宾语的状态或正在进行的动作。 二、位置不同 1.定语,在名词或代词之前,或之后。 2.补语,紧跟宾语之后。 三、作成分的词不同 1.用作定语的成分是:名词、代词、数词、形容词、副词、动词不定式、分词、介词 短语 2.用作补语的成分是:名词、形容词、副词、动词不定式、分词 (二)从例句中区别两者 ——可以同时当作定语与补语的词:名词、形容词、副词、动词不定式。 1.名词分别作定语与补语的区别 A、I t’s a ball pen. (定语) 主系定表 B、A t the meeting we elected him monitor.(补语) 地点状语主谓宾补 2.形容词分别作定语与补语的区别 A、She is a beautiful girl.(定语) 主系定表 B、I find learning English difficult.(补语) 主谓定宾补 3.副词分别作定语与补语的区别 A、T he boy there needs a pen.(定语后置) 主定谓宾 B、(you)Please call the students back at once.(补语) 主(省略)谓宾补状 4.动词不定式分别作定语与补语的区别 A、T here is nothing to do day.(定语后置) 主系表定 B、W e believe him to be guilty.(补语) 主谓宾补

谈复合趋向补语的教学-最新教育文档

谈复合趋向补语的教学 复合趋向补语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难点,现阶段虽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实际的教学效果还不太让人满意。主要原因是复合趋向补语的语法意义具有复杂性。刘月华在《实用现代汉语语法》(2001)中把趋向补语的结果意义和状态意义称为趋向补语的引申用法。结果意义不表示方向,而表示动作有结果或达到了目的。例如“出来”的结果意义表示从无到有,如:“我想出来办法了。”状态意义表示动作、状态在时间上的展开、延伸。 例如“起来”的状态意义表示进入一个新的状态,如:“他哭了起来。”趋向意义的立足点较难把握,引申用法则由于数目繁多、意义虚化等特点而成为外国留学生学习复合趋向补语的难中之难。 、复合趋向补语的教材安排分析一)《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 言专业教学大纲》对语法 点的要求 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均是以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 公室编写的《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教学大纲》为指导, 我们可以先看下《大纲》对复合趋向补语语法项目的安排: 1.一年级 1)复合趋向补语的趋向意义 复合趋向补语句式:动词+“上” +来/ 去;复合趋向补语的

肯定/否定式/正反疑问句;运用复合趋向补语时宾语的位置;般事物宾语,在“来/ 去”后,多表示已然;一般事物宾语,在 来/去”前,用于已然和未然;一般事物宾语,在“来/去”前, 用于祈使句;处所宾语,在“来/ 去”前,用于已然和未然。 2)复合趋向补语的引申意义 1)“起来”表示从分散到集中的动作取得结果;表示开始 并继续下去;表示回到记忆中来。 2)“出来”表示辨认、识别。 2.二年级 1)复合趋向补语的引申意义 1) 起来”表示说话人对事物进行估量或评价。 2) 下去”表示动作或状态的继续从现在到将来)。 3) 下来”表示动作或状态的继续从过去到现在);表 示固定;表示某种状态出现并继续发展,往往表示由强到弱或由 动到静的变化。 4)“出来”表示事物或结果的出现或产生;用在某些形容 词后,表示超过。 5)“过来”表示回到原来正常的状态。表示对数量、范围 大的事情能否有能力完成(用可能补语的形式)。 二)教材对语法点的安排 当前通用的教材是杨寄洲主编的《汉语教程》,此套教材对 趋向补语语法点做出了如下安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