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幔流体组成

地幔流体组成
地幔流体组成

收稿日期:19990614

作者简介:张铭杰(1965— 

),男,副研究员,博士,地球化学专业。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9233060,49133090)

地幔流体组成

张铭杰,王先彬,李立武

(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00)

摘 要:地幔流体是当今地球科学研究中的前沿领域之一,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文中总结了

地幔流体组成研究的手段、实验方法及近年来的进展,探讨了目前存在的问题,认为当前需进一

步工作的领域有:(1)确定适宜于地幔流体组成测定的实验方法,以便进行全球数据对比;(2)开

展不同类型地幔源区中地幔流体稀有气体同位素体系与Pb Sr Nd Hf Os 同位素体系的对

比性研究;(3)对不同构造单元中的地幔流体进行研究,建立不同端员地幔源区的地幔流体组成

和稳定同位素制约因素;(4)研究壳幔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地幔流体,确定地幔流体中再循环地壳

组分的鉴别标志;(5)在全球范围内探讨地质历史时期地幔流体的组成、性质、运移及演化规律;

(6)开展幔源H 2及烃类的研究,为非生物成因天然气理论及勘探提供依据。

关键词:样品;实验方法;组成;地幔流体

中图分类号:O35,P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321(2000)02040112

地幔流体是指在地幔环境下处于平衡稳定状态的气相和液相组分,其化学成分以C ,H ,O ,N ,S 等为主,并溶有多种碱性元素、稀有气体及F ,P ,Cl 等微量组分[1,2];其挥发份的种类和含量受源区特征、构造环境、演化历程及再循环地壳组分等因素的制约[3,4],是地球内部物质和能量传输最活跃的组分,对地幔状态、物理性质有着重要的影响,与深部地幔作用及浅表地层事件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当今地球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之一。

1 地幔流体研究的手段、方法及意义

111 地幔流体研究的重要意义

(1)地幔流体在地球演化过程中具重要的意义。原始地球在分异形成地核和原始地幔及其后的上、下地幔和地壳的过程中[5,6],地幔流体组分以各种方式脱出。脱气最少的下地幔自415G a 以来,基本上处于封闭体系,为未亏损的富集地幔,可揭示原始地幔的气体组成特征。而上地幔已基本上去气,地球早期50Ma 内的剧烈脱气构成了今天大气圈和水圈的主体[6,7]。地质历史时期的地幔流体可提供地球演化过程中,内部挥发份的组成及演化规律,探讨地球脱气作用对大气圈、水圈的影响[8]。

(2)地幔流体在地幔岩浆作用、地幔交代作用及地幔柱活动等深部过程中降低了固相线,促使低熔点富挥发份的富钾原始岩浆(金伯利岩、钾镁煌斑岩、富碱熔岩等)和地幔交代

104—第7卷第2期

2000年4月地学前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Earth Science Frontiers (China University of G eosciences ,Beijing )Vol.7No.2Apr.2000

熔体的形成,导致地幔富集或亏损事件,形成不同类型的地幔源区。在核幔边界处下地幔(甚至地核)脱气形成的地幔上升热流体引发地幔交代作用,导致地幔柱及超级地幔柱作用。这些都是地幔化学不均一性的源动力,也是克拉通陆壳增生抬升的动力[9~11]。

(3)地幔流体与板块俯冲作用、岩石圈地幔底侵作用和拆沉作用等壳幔相互作用关系密切,这些过程导致壳源物质再循环进入地幔[12,13],形成一些特定的地幔端员成分,如HIMU ,EM Ⅱ等。俯冲作用造成的壳源板片进入深部地幔引起地幔对流及地幔柱作用,地幔流体的研究为探讨这些地质作用机理提供依据。

(4)火山爆发、深源地震等灾害地质事件中,地幔流体的助熔作用、减压膨胀、易于流动等性质促进了火山的形成,且火山喷发的形式与岩浆中流体相的含量有极大的关系[14]。现代火山喷气和熔岩及地质历史时期的火山岩中流体组分均表明地幔相的存在[14~18]。在深源地震区地幔流体的聚集膨胀,导致地内应力的改变,在地壳薄弱处或深大断裂活动带释放应力,从而引发地震,同时也释放出聚集的流体组分,在现代地震活动过程中均检测到大量来自地幔的流体相[19],据此建立了H 2,He 预报地震体系。

(5)非生物成因天然气等非常规能源的聚集成藏,依赖于地幔流体提供物源、热源及运移源动力。目前已在许多天然气和石油中发现有来自地幔的流体挥发份[20~22],而地幔流体中H 2及CH 4,C 2H 6等烃类气体为地球原始气体成分,它们的大量存在为非生物成因天然气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来源[23~28],这些组分通过一定的上升通道在合适的构造环境地区有可能形成气藏[20~22]。目前应重视拉张环境中火山活动地区、地幔柱、深源地震区等具地幔流体上升通道条件地区的勘查。另外,地幔流体在成矿作用过程中具十分重要的作用,许多金属矿床的形成过程中,地幔流体作为成矿剂和搬运介质的作用不可忽视[29]。

112 地幔流体研究的手段和方法

11211 地幔流体研究用样品

由于地幔流体所处环境的特殊性,目前难以对其进行直接观察和研究,但地幔流体通过各种形式被带到地表,为研究地幔流体提供了直接样品,常用的有如下几类:

(1)现代火山喷气、温泉气和深大断裂气:在火山喷发过程中空气、地下水、地壳内流体组分会直接注入或通过取样混入[17,18],因此难以用火山喷气来确定地幔流体的化学组成,但从同位素组成、稀有气体组成的角度可以达到这一目的[16~18]。温泉和深大断裂是地球内部挥发份进入大气的另外两种主要通道,其气体中也有地幔流体的混入[15,16,19]。

另一种最重要样品,来自现代海底洋脊环境和弧后扩张盆地强烈排泄的热水流体及其热水沉积物(硫化物和黑烟囱)。

(2)玄武岩、金伯利岩及其地幔捕虏体内的气液包裹体及矿物结构空隙中的挥发性组分:由于这些包裹体为机械裹入或与岩浆混溶后减压出溶形成的[25],其化学组成不受元素性质(相容性)的制约,真实地记录了地幔不同演化阶段的流体组成[23~27,30]。

(3)不同类型的大洋玄武岩源自不同的地幔源区[31],其成因最为简单明了,从MORB 到O IB 和IAB 都含有丰富的流体组分,准确测定其中的流体组成可建立不同源区地幔流体的特征,确定在地幔部分熔融过程中流体演化的特征[24]。大洋玄武岩下的深源橄榄岩为地幔岩部分熔融形成玄武岩浆后的残余[3],把它和相应玄武岩中的流体组分对比研究,可建立地幔流体组分在部分熔融过程中的分馏机制。

(4)板块碰撞带(造山)中产出的超镁铁质岩为来自洋底地幔的堆晶岩或变质橄榄岩,—

204— 化学地球动力学 地 学 前 缘 

2000,7(2)

其流体组分记录了不同地质历史时期地幔流体的信息[3];另外陆内的一些超镁铁质侵入岩源自地幔,也可用于地幔流体的研究。

11212 地幔流体的测定方法

以地幔流体组成为研究目标的实验方法很多[32~35],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类:

(1)无损测定法:包括显微热台、原子吸收光谱、红外光谱、激光拉曼光谱等以测定幔源岩中气液包裹体或某一特定组分为测试目标[33,34]。

(2)真空碎裂法:该方法是在真空状态下把样品碎裂以破碎其中的气液包裹体,释放出的气体导入质谱计或色谱计中测量[33]。由于微量气体在样品粉末表面的选择性吸附,以及地幔流体在幔源岩中的保存形式有难以破碎释放的μm 级、亚μm 级超显微包裹体和矿物结构内或空隙中的挥发份[25],因此其测定结果的误差较大。但在碎裂过程中稀有气体几乎不产生明显的分馏,且可最大限度地降低放射性成因稀有气体的释放混入[36,37],因此,真空碎裂质谱法广泛用于流体包裹体中的稀有气体组成的测定。

(3)分段加热法:该方法是在真空系统中加热样品,使其中的气液包裹体爆裂释放,同时释放的还有矿物裂隙和结构空隙中的吸附气,以及矿物结构中的一些组分[4,32,35],且通过控制加热温度可区分出不同来源的流体组分[23~27]。在测定时常采用的设备有质谱计和色谱计,因色谱计对地幔流体的主要成分———非烃的测定有一定的难度而限制了其用途[34]。加热法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避免释放气体间的相互反应带来的误差[32,33]。该方法在低温部分测定的结果与激光拉曼探针测定结果相似,高温部分测定结果含有较高的H 2,CO ,与模拟实验结果和理论计算结果一致,关于该方法实验过程已另文讨论[32]。

2 地幔流体组成

近年来国际岩石圈计划和大洋钻探计划的实施,在固体地球、深部地质、地幔物质组成等领域取得了巨大进展,确认出了主元素、微量元素、REE ,He Ar Pb Sr Nd Hf Os 同位素组成等各具特征的不同类型地幔端员成分[8,9,31],同时也认识到地幔流体的重要性,开展了许多以地幔流体为研究目标的工作,在下列诸方面取得了较为注目的进展。211 地幔流体中的挥发份

21111 流体组成

(1)地幔流体为C H O S 体系,并含微量的稀有气体、Cl ,P 等,其成分以CO 2,H 2O ,H 2,CO ,SO 2,H 2S ,CH 4等形式存在,以含有较高的H 2为特征[1~4,23~27,38]。在地幔岩的橄榄岩、辉石、石榴石等“无水矿物”中普遍含有OH [39~42],其流体包裹体内有大量的H 2[41],更深部地幔及地核含有固态氢、金属氢以及一些氢化物[42,43],使地幔成为氢的储库之一。在地幔环境下可能存在固体CO 2[38]及类似石英结构、C —O 为共价键的CO 2[44]。

(2)地幔流体中普遍含有的地幔烃,CH 4,C 2H 6等低碳数烷烃在各种幔源岩的流体组分中普遍存在[4,23~27]。蛇绿岩套的橄榄岩、碱性玄武岩的橄榄岩包体及金伯利岩的金刚石中的重烃(n 链烷)[45],说明非生物有机质是原始地球的组成成分之一。

(3)地幔流体组成在横向、纵向上具明显的不均一性[3,8,31]。在横向上受构造环境、演化历史及再循环地壳组分的控制[3,8],如中国东部地幔捕虏体的流体组分中还原性气体

304— 2000,7(2) 地 学 前 缘 化学地球动力学

H 2,CO 等占优势,而位于华北板块和扬子板块碰撞带间的江苏六合方山等地的地幔捕虏体中以氧化性气体CO 2,SO 2为主要成分,SO 2明显升高[4,26,27]。在纵向上,地幔流体组成具有较大差别,已知来自岩石圈地幔的金伯利岩中的地幔捕虏体和金刚石中的流体组分含较高的H 2[23,46,47],而来自下地幔或核幔边界的超深流体和外地核的氢气圈含有更高的H 2,流体中CH 4和H 2约占气体总量的9718%,N (H )/N (O )比值为1330[28],这种超深流体上升达软流层底部时,H 2O 多于CH 4。上地幔流体的组分受再循环地壳组分的影响,氧逸度增大,氧化性气体含量增高,还原性气体H 2,CO ,CH 4等减少。较为明显的趋势是自上地幔至下地幔H 2有明显的增加,而SO 2则相反随之降低。地幔流体组成在横向和纵向上的这种化学不均一性表明,地球形成后化学分异的阶段性和地球表层板块运动、岩石圈地幔拆沉作用、板块俯冲作用等构造活动对地幔流体有重大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内涵。21112 稳定同位素组成

地幔流体中的稳定同位素研究主要集中在碳、氧、氢、硫等领域,其中以碳同位素的数据积累最多,下面分别予以讨论。

(1)碳同位素:地幔流体中碳同位素的测定主要以幔源岩中的CO 2、石墨、金刚石、碳酸

岩等含碳物质为样品进行测定[48~51]。δ13C 值与保存形式有关:地幔橄榄岩中石墨的δ13C

为-1213‰~-318‰[30,51,52],集中分布于-6‰~-7‰,平均-617‰;金伯利岩中金

刚石的δ13C 变化于0~-30‰,集中分布于-4‰~-9‰,平均-515‰,少量介于

-15‰~-19‰,与金刚石的晶形和颜色有关,其中含有机质的黑色金刚石的δ13C 较轻,

分布于-2718‰~-2814‰之间[8,25,30,52~54];幔源碳酸盐的δ13C 变化则十分有限,平均

-514‰[30]。

碱性玄武岩中含CO 2流体包裹体的幔源岩捕虏体类似于金刚石,δ13C 具较大的分布范

围,且与实验加热温度、碳含量有关[27,55~57]。北美西北部上地幔捕虏体在低温区的δ13C

值较低(-23‰~-28‰),高温区的δ13C 与流体包裹体的含量有关,含量较低的δ13C =

-20‰~-28‰,含量较高的δ13C =-4‰~-10‰,其中流体包裹体含量最高的方辉

橄榄岩具有最重的δ13C 值(-4‰~-5‰

)[48]。夏威夷和日本的纯橄榄岩捕虏体中CO 2的δ13C 变化于-215‰~-1711‰之间[49,55];中国东部新生代碱性玄武岩中地幔岩捕虏

体中的CO 2的δ13C 分布于-216‰~-3314‰,集中分布于-1810‰~-2810‰[56,57]。

玄武岩浆源自地幔部分熔融作用,其中包含着丰富的源区信息,是认识地幔的“探

针”[31]。对大洋玄武岩和大陆玄武岩中CO 2的δ13C 测定表明,随玄武岩产出位置与大陆地

壳距离的减小,δ13C 自洋中脊玄武岩(-315‰~-913‰)、洋岛玄武岩(-218‰~

-715‰)、弧后玄武岩(-918‰~-312‰)、岛弧玄武岩(-2415‰~-2910‰

),到大陆玄武岩(-20‰~-30‰

)逐步变轻[27,58~60]。由上述可见,地幔流体中的δ13C 具明显的双峰分布,主峰众数为-515‰±,为地幔碳

酸岩、O IB 、金伯利岩、金刚石及地幔岩高温碳的δ13C 的主要分布范围,次分布峰位于

-15‰~-25‰间,为少数金伯利岩、金刚石、地幔捕虏体和玄武岩的低温碳和少量高温

碳的δ13C 的分布范围。一般地认为,地幔环境中CO 2的δ13C 正常值为0~-10‰,代表地

幔原始碳的成分,较轻的δ13C 可能反映了板块俯冲作用[61]、拆沉作用或底侵作用引起的再

循环壳源物质[55],或地幔多阶段脱气作用造成的,说明地幔碳同位素具明显的不均一性。—

404— 化学地球动力学 地 学 前 缘 

2000,7(2)

近来对陨石中微粒金刚石碳同位素分析表明,明显富集12C (δ13C =-2610‰~

-3218‰

)[62],说明在超新星形成过程中存在碳同位素组成较轻的演化阶段,地幔也可能存在碳同位素组成较轻的源区[53]。因此,有必要对地幔碳同位素组成进行重新认识。

(2)氧同位素:地幔氧同位素的测定值多为硅酸盐矿物结构中氧的δ18O ,其值集中变化

于+415‰~+715‰之间[8,63~65],与Nd ,Sr ,Pb 同位素具协变关系。地幔流体氧同位素

数据较少,中国东部新生代碱性玄武岩及地幔岩捕虏体中CO 2的δ18O 分布于+410~

+1010‰之间[27,56]。碱性玄武岩中CO 2的δ18O 与挥发份的总量成正比,反映了交代作用

的程度[27]。地幔岩中CO 2的δ18O 与岩石类型、矿物种类有关,辉石岩大于二辉橄榄岩,证

明辉石岩捕虏体的成因明显不同于二辉橄榄岩;二辉橄榄岩中橄榄石内CO 2的δ18O 低于

斜方辉石的。流体组分CO 2与矿物结构氧的δ18O 具相同变化规律,证明氧同位素在CO 2

与矿物间达到了分馏平衡[66],CO 2的δ18O 也可作为矿物岩石成因判别的重要指标。

(3)氢同位素:地幔流体中含有较高的氢,其赋存形式多种多样,有游离态的H 2、氧化

态的H 2O 、矿物结构中的OH 和结构空隙中的H °

(氢原子),以及非生物有机质CH 4,C 2H 6等烃类的氢。对其同位素的测定以火山喷气及热水的数据较多,但其δD 反映的是岩浆水与地下水、海水混合的结果。对大西洋中脊、东太平洋中脊、夏威夷、G alapagos 隆起、FA 2MOUS ,大多数玄武岩的原始δD 平均(-80±5)‰,认为地幔存在氢同位素组成均一的源区,与Sr ,Nd ,Pb 和O 同位素组成形成明显的对比[59,67]。中国东部地幔捕虏体中H 2O 的δD 测定表明[25],δD 值分布于-4517‰~-13912‰,与样品加热温度有关,随加热温度的升高,δD 值变轻。金伯利岩中的δD 集中于-60‰~-80‰狭小的变化范围[68,69],中国东部古生代金伯利岩中的δD =-7110‰~-10012‰[69]。一般地认为幔源氢的同位素组成集中分布于-88‰~-30‰,但因地幔脱气等因素影响其变化范围较大。

(4)硫同位素:地幔流体中含有一定数量的SO 2和H 2S ,但地幔硫同位素的测定都以硫化物或硫酸盐为对象进行。大洋中脊(G alapagos 洋脊)、FAMOUS 地区、G ayman Trough 等

地玄武岩中的含S 较高,其质量分数为(1490~1570)×10-6,δ34S 集中分布于(013±

015)‰,其中硫化物和硫酸盐的硫同位素分馏达(+714±116)‰;洋底玄武岩中硫的丰度

(质量分数)达(800±100)×10-6,其δ

34S =(+018±015)‰[70]。日本岛弧第四纪玄武岩中硫的含量(质量分数)低于40×10-6,δ34S =(+414±211)‰[71]。非洲金刚石中硫化物包裹

体的硫同位素受产出岩石类型的制约,橄榄岩中金刚石的δ34S 接近于0‰(-5‰~+5‰

),而榴辉岩中金刚石的δ34S 变化于-12‰~+14‰[53];可见硫同位素组成与S 含量具一定

的关系,并受产出环境的制约。一般地认为地幔来源的硫具有陨硫铁的硫同位素组成特征,

变化于0‰附近,较大的δ34S 变化范围与地壳再循环组分有关[53,72]。

除上述碳、氧、氢、硫等稳定同位素组成外,目前对地幔流体的另一组分N 2进行了一定

的同位素测定[73,74]。大洋玄武岩含有较低的N ,其δ15N (air )变化于-014‰~+118‰,

平均(012±016)‰[70,73],而来源较深的金刚石含有较高的N ,其δ15N 为+5‰[74]。

212 地幔流体中的稀有气体

地幔流体中保存着原始地球演化过程中残留的稀有气体,并通过火山活动、深大断裂等各种途径渗出地表,或混入温泉、热卤水及油气田中[7,15~22]。在幔源岩的气液包裹体中含

504— 2000,7(2) 地 学 前 缘 化学地球动力学

有一定数量的稀有气体,虽然He ,Ar 等稀有气体的封闭温度并不很高,但流体包裹体壁阻止了稀有气体的扩散,使其活动性比在寄主矿物晶格中低几个数量级[35,37];且沸腾作用、扩散作用等过程不会引起3He 和4He 的明显分馏[75];加之幔源岩中的放射性同位素较低,其形成的He ,Ar 等在矿物晶格中的扩散速度较快,因此通过幔源岩中稀有气体通量及组成的测定可反映地幔流体中的稀有气体特征[76]。

对大洋玄武岩及其冷淬玻璃和大陆碱性玄武岩和金伯利岩中的橄榄岩捕虏体进行稀有气体研究[55,75~92],建立了地幔稀有气体同位素体系,划分出不同类型的地幔流体源区:上地幔N (3He )/N (4He )=(111~114)×10-5,N (40Ar )/N (36Ar )≈104,N (3He )/N (40Ar )≈2,N (4He )/N (20Ne )>104;下地幔N (3He )/N (4He )=(3~5)×10-5,N (40Ar )/N (36Ar )≈400,N (4He )/N (20Ne )>104。地幔N (20Ne )/N (22Ne )接近太阳氖的值1318(太阳风为1316)[78,79],N (21Ne )/N (22Ne )=010328[87],与地幔柱有关的夏威夷玄武岩及大洋超镁铁质捕虏体中的〔N (20Ne )/N (22Ne )〕/〔N (21Ne )/N (22Ne )〕较高,位于太阳值与MORB 之间[92]。

不同源区地幔流体的He ,Ar 同位素各具特征[79~85]:(1)地幔柱、热点地区富集地幔的N (3He )/N (4He )约为6×10-5,N (40Ar )/N (36Ar )为350;(2)上、下地幔界面或核幔边界、洋中脊下亏损地幔的N (3He )/N (4He )为111×10-5,N (40Ar )/N (36Ar )≈2×104;(3)来自软流圈及上地幔、岛弧地区地幔的N (3He )/N (4He )和N (40Ar )/N (36Ar )介于地壳和上地幔值之间,为俯冲作用形成再循环地壳物质与上地幔相互混合而成;(4)大陆岩石圈地幔中的稀有气体组成因受再循环地壳物质的影响具较低的N (3He )/N (4He )值,类似于岛弧、富集洋岛HIMU 地区地幔[86~91];(5)地幔柱活动的大陆岩石圈地幔的稀有气体组成接近原始地幔值,如澳大利亚东部地幔柱地区岩石圈地幔的N (3He )/N (4He )位于(919~1413)×10-6,其高N (20Ne )/N (22Ne ),低N (21Ne )/N (22Ne )比值位于夏威夷演化值附近[92],而美国黄石公园的N (3He )/N (4He )值高达212×10-5。

213 地幔流体中的再循环地壳组分

地壳自从原始地幔化学分异形成以来,在垂向、横向上不断增生的过程中经板块俯冲作用、拆沉作用、底侵作用使一些地壳物质再循环进入地幔[12,13],形成一些特定类型的地幔源区,如EM ,HIMU 等[31],其地幔流体组成和稀有气体具明显的特征。

(1)流体组成:早在1984年,Trial 提出日本Ichinomegata 的包体中与CO 2共存的H 2O

来自于日本下面的俯冲板块。中国东部碱性玄武岩中流体的总量和氧化性组分含量与δ18O

呈正相关系,幔源岩捕虏体中流体组成与构造位置有关,位于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碰撞带周围的幔源捕虏体中流体组成中SO 2,CO 2的含量明显高于其它地区,这可能与中生代该区陆陆碰撞及岩石圈减薄导致的下地壳再循环有关[4,27]。

(2)稳定同位素组成:大洋玄武岩自洋中脊、洋岛到岛弧玄武岩中的碳同位素逐步变

轻,反映了地壳物质的加入[27,59]。中国东部幔源岩捕虏体中CO 2的δ13C 较轻可能都反映

了地壳碳循环进入地幔,因地幔岩脱气作用造成的δ13C 分馏较小(J 1G 1Blank ,1994),多阶

段脱气没有其它地质证据,而中国东部古生代较厚的岩石圈地幔具较重的碳同位素组成[69],中生代的岩石圈地幔底侵作用可能导致地壳物质再循环进入地幔[10,25];北美西部的地幔岩捕虏体也具类似的情形[48]。部分特殊环境的玄武岩及幔源岩捕虏体中的氧同位素较重[53,54],并与Sr Pb Nd 同位素呈协变关系,反映了地壳物质的存在[27,56,59~66]。—

604— 化学地球动力学 地 学 前 缘 

2000,7(2)

南非金刚石硫化物包裹体的硫同位素与碳同位素具一定的协变性[53],橄榄岩包体中金

刚石的δ34S 值在0‰附近,与陨硫铁样值(0‰

)相近,其碳同位素变化较小,集中于-2‰~-7‰之间,平均-5103‰;硫化物的Ni 含量(质量分数)均大于8‰,认为其形成于一

种未受混染的地幔。而榴辉石包体中金刚石的δ34S 变化较大(-10‰~+14‰),其δ13C

明显偏轻(-10‰~-20‰

),硫化物的Ni 含量都低于8‰,认为与地壳物质混入有关。δ34S 低于0为负值与沉积成因有关,可能是生物硫还原而成,而δ34S 明显高于0‰的可能是生物效应的沉积或热水蚀变海底玄武岩的硫,在板块俯冲带地壳硫通过板块俯冲再循环进入地幔[72]。因此认为部分南非产地的金伯利岩中的金刚石在其形成过程有再循环的沉积物混入,且Pb 同位素资料证明地幔内部的地壳物质再循环至少进行了1000Ma 。

(3)稀有气体:大洋玄武岩中,太平洋社会群岛具较高的N (3He )/N (4He )〔为(1014~17)R A 〕,可能与地幔柱有关[85];太平洋MORB 的N (3He )/N (4He )=(813~817)R A ,平均(8186±0163)R A [83,86];大西洋和印度洋中EM O IBS 具较低的N (3He )/N (4He )值为(3~8)R A [82],HIMU 源区(大西洋St 1Helena ,Polynesia )N (3He )/N (4He )为(6184±019)R A [84,85]。地幔内的交代作用形成大范围的O IBS 源区,导致其N (U )/N (3He )值增加,

N (3He )/N (4He )值降低;而HIMU 为古代俯冲洋壳造成N (U +Th )/N (3He )值的增加,使其N (3He )/N (4He )比值下降,反映了地幔流体中的再循环地壳组分。

北美、欧洲陆下岩石圈地幔在元古宙的交代富集作用,导致N (U )/N (He )值的轻微增加,使其N (3He )/N (4He )值变化于近MORB 值(8R A )与轻微放射性成因值(5R A )之间[86,90]。另一方面俯冲洋壳的脱水作用使He 从俯冲壳中完全脱出,造成陆下岩石圈地幔的N (U +Th )/N (3He )增加,这也是N (3He )/N (4He )降低的原因之一[10];这些脱水的俯冲洋壳再循环进入地幔形成HIMU 的地幔源区。澳大利亚岩石圈地幔的“干的二辉橄榄岩”中的N (3He )/N (4He )=(919~1413)×10-9,平均(12±2)×10-9,位于MORB 的值附近〔(12±2)‰〕;而代表地幔交代作用的含角闪石、磷灰石二辉橄榄岩中磷灰石的N (3He )/N (4He )值为014×10-6,明显偏低,其N (20Ne )/N (22Ne )值低,N (21Ne )/N (22Ne )高,对应于磷灰石中交代作用导致U ,Th 含量增高引起的4He 的增加[87]。

3 地幔流体研究展望

上述所示,地幔流体研究已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基本建立了地幔流体组成及同位素体系,确立不同源区地幔流体的稀有气体同位素组成特征,在地幔流体中鉴别出了再循环地壳组分,但目前仍存在一些较为薄弱的环节有待加强。

(1)建立适宜的实验方法。目前用于地幔流体测定的实验方法很多[33,34],不同的实验室在测定不同地区的地幔流体组成时采用不同的方法,以致难以进行全球性数据对比;即使对同一地区地幔流体的测定采用不同的实验方法得到的结果有较大的差异[26,27],必须建立一种实验方法能够全面真实地测定在这种特定环境下多形式存在的多组分。另外,在用分步加热质谱法进行稳定同位素测定时,在不同的加热温度得到了不同的数据,较为一致地看法是不同温度段释放的组分来源不同,但对每一温度段释气组分的来源有不同的解释[27,48~59],对此有必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704— 2000,7(2) 地 学 前 缘 化学地球动力学

(2)不同地幔端员中地幔流体的组成特征及其制约因素。地幔流体的组成变化较大,

解释不一,如对δ13C 的双众数分布的解释有:①地幔源区化学不均一性,存在碳同位素较轻

的地幔源区[53];②地幔脱气作用造成的同位素分馏[38];③再循环地壳物质[61]。因此,从全球数据中筛选出那些源区地球化学特征明显的、最少污染的EM ,PREMA ,HIMU 典型地幔的代表地区进行地幔流体研究,确定其流体组成、同位素体系,建立不同地幔端员中地幔流体组成及变化规律的制约机制。

(3)不同地幔源区中稀有气体与Pb Sr Nd Hf Os 同位素体系的对比研究。目前已根据地幔流体中的稀有气体同位素组成划分出不同的地幔源区[55,76,78~92],而这些源区与微量元素、REE 、Pb Sr Nd Hf Os 同位素体系划分出的地幔端员的对比性研究比较薄弱[31],加强这一领域的研究将建立地幔演化过程的稀有气体地球化学制约。

(4)地幔流体中的再循环组分及壳幔相互作用。地幔流体中的再循环地壳组分在流体组成、稳定同位素及稀有气体同位素等方面具特征的组成,而地壳物质的再循环及壳幔相互作用在稀土元素、微量元素、Pb Sr Nd Hf Os 同位素体系具明显的特征,结合这些岩石地球化学资料,选定俯冲作用、底侵作用和拆沉作用典型的岛弧、活动大陆边缘或造山带地区进行研究,建立地壳再循环及壳幔相互作用过程的地幔流体特征及制约因素。

(5)地幔流体在全球范围内的变化及地质历史时期的演化规律研究。地幔流体在地球演化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开展全球范围内横向和纵向上地幔流体的调查,探讨在不同地质历史时期、不同构造环境、不同深度地幔流体的变化规律,为地球演化、分异、过去全球变化、成矿作用等提供理论依据。

(6)幔源H 2及烃的赋存形式、运移演化规律研究。地幔流体中的H 2和烃是地球的原始组分,探明其赋存形式及运移规律,为非生物成因天然气理论及找矿预测提供依据。参考文献:

[1] Navon O ,Hutcheon I D ,Rossman G R..Mantle 2derived fluids in diamond micro 2inclusions[J ].N at ure ,1988,335:

784~789.

[2] Rosenbaum J M ,Z indler A ,Rubenstone J L.Mantle fluids :evidence from fluid inclusions[J ].Geochi m Cosmochi m

Acta ,1996,60:3229~3252.

[3] Wood B J ,Bryndzia L T ,Johnson K E.Mantle oxidation state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tectonic environment and fluid

speciation[J ].Science ,1990,248:337~345.

[4] 张铭杰,王先彬,刘刚.中国东部新生代碱性玄武岩及幔源岩捕虏体中的流体组成[J ].地质学报,1999,73(2):

162~166.

[5] Francois G.G eochemistry :Earth ’s innermost secrcts[J ].N at ure ,1994,369:360~361.

[6] Hofmann C ,Courtillot V ,Feraud G.Timing of the Ethiopian flood basalt event and implications for plume birth and

global change[J ].N at ure ,1997,389:838~841.

[7] Allegre C J ,Staudacher T ,Sarda P.Rare gas systematics :formation of the atmosphere ,evolution and structure of the

Earth ’s mantle[J ].Earth planet Sci Lett ,1986/1987,81:127~150.

[8] Snyder G ,Taylor L A ,Jerde E A.Archean mantle heterogeneity and the origin of diamondiferous eclogites.Siberia :

evidence from stable isotopes and hydroxyl in garnet [J ].A mer Mi neral ,1995,80:799~809..

[9] Stein M ,Hofmann A W.Mantle plumes and episodic crustal growth[J ].N at ure ,1994,372:63~68.

[10] Williams Q ,Revenaugh ,G arnero E.A correlation between ultra 2low basal velocities in the mantle and hot spots[J ].

Science ,1988,281:546~549.

804— 化学地球动力学 地 学 前 缘 

2000,7(2)

[11] Larson R L.The superpume in the mantle[J ].N at ure ,1991,352:564~565.

[12] Peacock S M.Fluid processess in subduction zones[J ].Science ,1990,248:329~337.

[13] Turner S ,Hawkesworth C.Constrants on flux rates and mantle dynamics beneath island arcs from Tonga 2K ermadec

lava geochemistry[J ].N at ure ,1997,389:568~573.

[14] Voight B ,Sparks R S J ,Miller A D ,et al.Magma flow instability and cyclic activity at Soufriere Hill Volcano ,

Montserrat.British west Indies[J ].Science ,1999,283:1138~1142.

[15] 上官志冠.长白山天池火山地热区逸出气体的物质来源[J ].中国科学(D ),1997,27(4):318~324.

[16] 王先彬,徐胜,陈践发.腾冲火山区温泉气体组分和氦同位素组成特征[J ].科学通报,1993,38(9):814~817.

[17] Kress V.Magma mixing as a source for Pinatubo Sulphur[J ].N at ure ,1997,389:591~593.

[18] Burnard P G ,Stuart F M ,Turner G.Air contamination of basaltic magmas :implications for high 3He/4He mantle Ar

isotopic composition[J ].J Geophys Res ,1994,99(B9):17709~17715.

[19] 王先彬,陈践发,徐胜.地震区温泉气体的地球化学特征[J ].中国科学(B ),1992,22(8):849~854.

[20] 王先彬.地球深部来源的天然气[J ].科学通报,1982,27(4):1069~1071.

[21] 王先彬,李春园,陈践发.论非生物成因天然气[J ].科学通报,1997,42(12):1233~1241.

[22] 郭占谦,王先彬.松辽盆地非生物成因气的探讨[J ].中国科学(B ),1994,24(3):303~305.

[23] Ivankin P F ,Argunov K P ,Boris Y e I.Stages of kimberlite development and evolving conditions of diamond forma 2

tion[J ].International Geology Review ,1988,30:268~274.

[24] Javoy M ,Pineau F.The volatiles record of a “popping ”rock from the Mid 2Atlantic Ridge at 14°N :chemical and iso 2

topic composition of gas trapped in the vesicles[J ].Earth Planet Sci Lett ,1991,107:598~611..

[25] 杜乐天,刘若新,邓晋福.地幔流体与软流层(体)地球化学[M ].北京:地质出版社,1996.1~466..

[26] 刘刚,王先彬,李立武.张家口大麻坪碱性玄武岩中地幔岩包体气体成分的初步研究[J ].科学通报,1996,41

(19):1775~1777.

[27] 张铭杰,王先彬,刘刚.中国东部新生代碱性玄武岩的流体组成及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J ].地球化学,

1998,27(5):452~457.

[28] 路凤香.深部地幔及深部流体[J ].地学前缘,1996,3(4):181~186.

[29] 涂光炽.关于CO 2若干问题的讨论[J ].地学前缘,1996,3(3):53~62.

[30] Deines P.Mantle carbon :concentration ,mode of occurrence and isotopic composition[A ].Schidlowski M ,ed.Early

Organic Evol ution [M ]..Berlin :Springer 2Verlag ,1992.133~146.

[31] Hofmann A W.Mantle geochemistry :the message from oceanic voleanism[J ].N at ure ,1997,385:219~229.

[32] 张铭杰,王先彬,李立武.对幔源岩中流体组成不同测定方法的评价[J ].地质论评,2000,46(2):160~166.

[33] Roedder E.Fluid inclusion analysis 2prologue and epilogue[J ].Geochi m Cosmochi m Acta ,1990,54:495~507.

[34] Wopenka B ,Pasteris J D ,Frecman J J.Analysis of individual fluid inclusions b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and Ro 2

man microspectroscopy[J ].Geochi m Cosmochi m Acta ,1990,54:519~533.

[35] Miller M F ,Pillinger C T.An appraisal of stepped heating release of fluid inclusion CO 2for isotopic analysis[J ].

Geochi m Cosmochi m Acta ,1997,61:193~205.

[36] Trull T W ,Kurz M D.Experimental measurements of 3He and 4He mobility in olivine and clinopyroxene at mag 2

matic temperatures[J ].Geochi m Cosmochi m Acta ,1993,57:1313~1324.

[37] Trull T W ,Kurz M D ,Jenkins W J.Diffusion of cosmogenic 3He in olivine and quartz :implications for surface expo 2

sure dating[J ].Earth Planet Sci Lett ,1991,103:241~251.

[38] Schrauder M ,Navon O.Solid carbon dioxide in a nature diamond[J ].N at ure ,1993,365:42~44.

[39] Bell D R ,Rossman G R.Water in Earth ’s mantle :the role of nominally anhydrous mineral[J ].Science ,1992,255:

1391~1397.

[40] Thompsom A B.Water in the Earth ’s upper mantle[J ].N at ure ,1992,358:295~302.

[41] 李立武,王先彬,张铭杰.橄榄石热解氢释放过程的分析[J ].地球化学,1998,27(5):514~516.

904— 2000,7(2) 地 学 前 缘 化学地球动力学

[42] 陈丰.氢———地球深部流体的重要源泉[J ]..地学前缘,1996,3(3):72~79.

[43] Wood B J.Hydrogen :an important constituent of the core ?[J ].Science ,1997,278:1727.

[44] Iota V ,Y oo C S ,Cynn H.Quartzlike carbon dioxide :an optically nonlinear extended solid at high pressures and tem 2

perature[J ].Science ,1999,283:1510~1513.

[45] Sugisaki R ,Mimura K.Mantle hydrocarbons :abiotic or biotic ?[J ].Geochi m Cosmochi m Acta ,1994,58:2527~2542.

[46] 郑建平,路凤香.金刚石中的流体包裹体研究[J ].科学通报,1994,39(3):253~256.

[47] Haggerty S E.Super kimberlites :a geodynamic diamond window to the Earth ’s core[J ].Earth Planet Sci Lett ,

1994,122:57~96.

[48] Nadcau S ,Fincau f ,Javoy M.Carbon concentrations and isotopic ratios in fluid inclussion 2bearing upper 2mantle xeno 2

liths along the north 2western margin of North America[J ].Chem Geol ,1990,81:271~297.

[49] Pineau F ,Mathez E A.Carbon isotopes in xenoliths from the Hualalai Volcano ,Hawaii and the generation of isotopic

variability[J ].Geochi m Cosmochi m Acta ,1990,54:217~227.

[50] Mathez E A ,Dictrich V J ,Irving A J.The geochemistry of carbon in mantle peridotites[J ].Geochi m Cosmochi m

Acta ,1984,48:1849~1859.

[51] Pearson D E ,Boyd F R ,Haggerty S E.The characterization and origin of graphite in cratonic lithospheric mantle

[J ].Cont rib Mi neral Pet rol ,1994,115:449~466.

[52] Deincs P ,Harris J W ,Robinson D N.Carbon and oxygen isotope variations in diamond and graphite eclogites from

Orapa ,Botswana ,and the nitrogen content of their diamonds[J ].Geochi m Cosmochi m Acta ,1991,55:515~524..

[53] Deines P.Sulfids inclusion chemistry and carbon isotopes of Africa diamonds[J ].Geochi m Cosmochi m Acta ,1995,

59:3173~3188.

[54] Deines P ,Harris J W ,Gurney J J.Depth 2related carbon isotope and nitrogen concentration variability in the mantle

below the Orapa K imberlite ,Botswana ,Africa[J ].Geochi m Cosmochi m Acta ,1993,57:2781~2796.

[55] Trull T ,Nadeau S ,Pineau F.C He systematies hot spot xenoliths :implications for mantle carbon contents and car 2

bon recycling[J ].Earth Planet Sci Lett ,1993,118:43~64.

[56] 储雪蕾,樊祺诚,刘若新.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中超镁铁质捕虏体的CO 2包裹体的碳氧同位素初步研究

[J ].科学通报,1995,40(1):62~64.

[57] 刘刚,王先彬,文启彬.张家口大麻坪碱性玄武岩内深源岩包体流体的碳同位素组成[J ].科学通报,1998,43

(19):2098~2100.

[58] Exley R A ,Mattey K P ,Clague K A.Carbon isotope systematics of a mantle “hot spot ”:a comparison of Loihi

Seamount and MORB glasses[J ].Earth Planet Sci Lett ,1986,78:189~199.

[59] Taylor B E.Magmatic volatiles :isotopic variation of C ,H and S[J ].Rev Mi neral ,1986,16:185~225.

[60] Blank J G.The concentration and isotope composition of carbon in basaltic glasses from the J uan de Fuca Ridge.Pa 2

cific Ocean[J ].Geochi m Cosmochi m Acta ,1993,57:875~887.

[61] Milledge H J ,Mendelssohn M J ,Seal M.Carbon isotopic variation in spectral type Ⅱdiamond[J ].N at ure ,1983,

303:791~792.

[62] Verchovsky A B ,Fisenko A V ,Semjonova L F.C ,N and noble gas isotopes in grain size separates of presolar dia 2

monds from Efrcmovka[J ].Science ,1998,281:1165~1167.

[63] Mattey D ,Lowry D ,Macpheson C.Oxygen isotope composition of mantle peridotite [J ].Earth Planet Sci Lett ,

1994,128:231~241.

[64] Chazot G ,Lowry D ,Menzies M.Oxygen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hydrous and anhydrous mantle peridotites [J ].

Geochi m Comochi m Acta ,1997,61:161~169.

[65] Harmon R S ,Hoefs J.Oxygen isotopes heterogencity of the mantle deduced from global δ18O systematics of basalts

from different geotectonic settings[J ].Cont rib Mi ncral Pet rol ,1995,120:95~114.

014— 化学地球动力学 地 学 前 缘 

2000,7(2)

[66] Zheng Y F.Calculation of oxygen fractionation in anhydours silicate minerals[J ].Geochi m Cosmochi m Acta ,1993,

57:1079~1091.

[67] Kyser T K ,O ’Neil J R.Hydrogen isotope systematies of submatics of submarin basalts[J ].Geochi m Comochi m Ac 2

ta ,1984,48:2123~2133.

[68] Kuroda Y.D/H ratios of the coexisting phlogopite and richterite from mica nodules and a peridotite in South Africa

kimberlites[J ].Cont ri Mi neral Pet rol ,1975,52:315~318.

[69] 池际尚.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及上地幔研究(附金伯利岩)[M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88.1~268.

[70] Sakai H ,Des Marais D J ,Ueda A.Concentrations and isotope ratios of carbon ,nitrogen and sulfur in ocean 2floor

basalts[J ].Geochi m Cosmochi m Acta ,1984,48:2433~2441.

[71] Ucda A ,Sakai H.Sulfur isotope study of Quaternary volcanic rock from the Japanese Islands Arc[J ].Geochi m Cos 2

mochi m Acta ,1984,48:1837~1848.

[72] Alt J C ,Shanks ⅢW C ,Jackson M C.Cycling of sulfur in subduction zones[J ].Earth Planet Sci Lett ,1993,119

(4):447~494.

[73] Exley R A ,Boyd S R ,Mattey D P.Nitrogen isotope geochemistry of basaltic glasses :implications for mantle de 2

gassing and structure ?[J ].Earth Planet Sci Lett ,1986/87,81:170.

[74] Javoy M ,Pineau F ,Demaiffe F.Nitrogen and carbon isotopic composition in the diamonds of Mbuji Mayi (Zaire )[J ].

Earth Planet Sci Lett ,1984,68:399~412.

[75] Turner G ,Stuart F.Helium/heat ratios and deposition temperatures of sulfides from the ocean floor [J ].N at ure ,

1992,357:581~583.

[76] Norman D I ,Musgrave J A.N 2He Ar compositions in fluid inclusions :indicators of fluid source [J ].Geochi m

Cosmochi m Acta ,1994,58:1119~1132.

[77] 王先彬.稀有气体同位素地球化学和宇宙化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1~451.

[78] Honda M ,McDougall I ,Partterson D B.Solar noble gases in the Earth[J ].L ithos ,1993,30:257~265.

[79] Honda M ,McDongall I ,Patterson D B.Noble gases in submarine pillow basalt glasses from Loihi and K ilauea ,

Hawaii[J ].Geochi m Cosmochi m Acta ,1993,57:859~874.

[80] Hiyagon H ,Ozima M ,Marty B.Noble gases in submarine glasses from mid 2oceanic ridges and Loihi seamount [J ].

Geochi m Cosmochi m Acta ,1992,56:1301~1316.

[81] Staudacher R ,Sarda P ,Allegre C J.Noble gas systematics of Reunion Island ,Indian ocean [J ].Chem Geol ,1990,

89:1~17.

[82] Hilton D R ,Barling J ,Wheller G E.Effect of shallow 2level contamination on the helium isotope systematies of ocean

island lavas[J ].N at ure ,1995,373:330~333.

[83] Hilton D R ,Haronmerschmidt K ,Loock G.Helium and argon isotope systematics of the central Lau Basin and Valu

Fa Ridge[J ].Geochi m Cosmochi m Acta ,1993,57:2819~2841.

[84] Graham D W ,Humphris S E ,Jenkins W J.Helium isotope geochemistry of some volcanic rocks from Saint Helena

[J ].Earth Planet Sci Lett ,1992,110:112~121.

[85] Hanyu T ,K aneoka.The uniform and low 3He/4He ratios of HIMU basalts as evidence for their origin as recycled

materials[J ].N at ure ,1997,390:273~276.

[86] Reid M R ,Graham D W.Resolving lithospheric and sub 2lithospheric contributions to helium isotope variations in

basalts from the southwestern US[J ].Earth Planet Sci Lett ,1996,144:213~222.

[87] Matsumoto T ,Honda M ,MeDougall L.Plume 2like neon in a metasomatic apatite from the Australian lithospheric

mantle[J ].N at ure ,1997,388:162~164.

[88] Valbracht P J.Helium ,neon and argon isotope systematics in K erguelen ultramafic xenoliths :implication for mantle

source signatures[J ]..Earth Planet Sci Lett ,1996,138:29~38.

[89] Poreda R J ,Farley K A.Rare gases in Samoon xenoliths[J ].Earth Planet Sci Lett ,1992,113:129~144.

114— 2000,7(2) 地 学 前 缘 化学地球动力学

[90] Dunai T J ,Baur H.Helium ,neon and argon systematies of the European subcontinental mantle :implications for its

geochemical evolution[J ].Geochi m Cosmochi m Acta ,1995,59:2767~2783.

[91] 徐胜,刘丛强.中国东部地幔包体的氦同位素组成及其地幔地球化学演化意义[J ].科学通报,1997,42:1190~

1193.

[92] Sarda P ,Staudacher T ,Allegre C J.Neon isotopes in submarine basalts[J ].Earth Planet Sci Lett ,1988,91:73~

88.

COMPOSITION OF MAN TL E FL U ID

ZHAN G Ming 2jie , WAN G Xian 2bin , L I Li 2wu

(L anz hou Instit ute of Geology ,Chi nese A cadem y of Science ,L anz hou 730000,Chi na )Abstract :The study of mantle fluid is one of the frontiers in Earth science ,and is of great sig 2nificance.In the paper the suitable sample ,experimental method and the advance on composition of mantle fluid in recent years have been described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re discussed.It is pointed out that further research should be as follows :(1)appropriate experimental method to determinate the composition of mantle fluid established for global data comparison ;(2)the com 2parison of noble gas isotopic systematization with Pb 2Sr 2Nd 2Hf 2Os isotopic systematization ;(3)research on the mantle fluid in different tectonic setting so as to define the compositional and isotopic constraints for mantle fluid in different end 2member of mantle resource ;(4)research on the mantle fluid in the process of crust 2mantle interaction to determine the identification criteria for the recycled crust components in the mantle fluid ;(5)The composition ,property and evolu 2tionary of mantle fluid dealt with that in the global extent during geological time ;(6)research on mantle 2derived H 2and hydrocarbon for the theoretical bases and exploration of the abio 2genetic natural gases.

K ey w ords :sample ;experimental method ;composition ;mantle fluid

—214— 化学地球动力学 地 学 前 缘 

2000,7(2)

流体地球化学 报告

《流体地球化学》 题目:地幔流体及其成矿作用 读书报告 教师:张成江教授 指导老师:何明有教授 姓名: 张建军 学号: 2011050169 学院:核自学院 专业:核能与核技术工程 2011年12月15日

地幔流体及其成矿作用 1 地幔流体组成和特点 地幔流体是指赋存于地球内部由原始气体元素(He3、A r36等)、挥发分(幔 源CO 2、S、H2O等) 所组成的气体、稀溶液及具挥发分的富碱的硅酸盐熔体。 现代火山喷气、玄武岩圈闭气体、地幔镁铁质和超镁铁质包体成分分析及金刚石 包裹体分析表明, 地幔流体是以C2H2O 为主的体系, 并且含有一定的金属氧化 物〔6〕, 其流体种类受地幔氧逸度f O 2 及深度的制约〔7〕, 当f O 2 在Q FW —MW (氧缓冲反应限定的范围) 时, 流体种类以CO 22H2O 为主; 接近IW 时以CH42H2O为主。W yllie〔8〕用微量CO 2、H2O 和橄榄岩(假定地幔中CO 2?(CO 2+ H2O ) = 018) 进行的成岩试验表明, H2O、CO 2 含量在深度上是分层的, 以地 盾区地热曲线、固相线位置、矿物稳定组合区间三者之间关系, 推测120 km 深 度以下时金云母、白云石、橄榄石与富H2O 气相共存; 较浅处(约90 km ) 时, 随 着角闪石等含水矿物形成, 大量的H2O 被消耗, 气相中CO 2 与H2O 含量比值 随之增大, 形成上地幔中相对富CO 2 的区域; 在260~120 km 之间则为碳酸盐、金云母、C2H2O 挥发分溶解于熔体中, 无独立的H2O 和CO 2 相存在。Sh iano 等〔9〕在研究Kerguelen 地区超镁铁质捕虏体时发现了富硅质熔体、富碳酸盐 的熔体和富CO 2 流体包裹体共生, 显示是地幔深部均一的熔融相在到达上地幔 温压条件时形成不混溶的三相, 并充填于橄榄岩形成的裂隙中。这同样证明了 C2H2O 随深度变化的推断。包裹体一直被作为了解深部流体的重要窗口, 然而 已有的资料表明地幔流体包裹体在随寄主岩上升过程中已发生了次生变化, 并 且显示出几乎所有的捕虏体中多为纯CO 2 包裹体,缺少甚至没有H2O 的成分。 对此认为主要由4 种原因引起: ①在硅酸盐熔体中H2O 的溶解度比CO 2 更大, 熔融时H2O 比CO 2 优先进入熔体中, 形成相对富集的CO 2 相; ②氢的扩散作 用引起在低f O 2 时流体主要成分是CH4, 在达到一定温度和压力时H 发生迁移, 留下相对较富的CO 2; ③与围岩发生水岩反应再平衡的结果,H2O 比CO 2 更易 与含氧的硅酸盐发生反应, 剩下相对较富的CO 2; ④变形过程中H2O 比CO 2 更 易进入位错而被泄漏掉。因此, 多数地幔包体中的流体包裹体在被寄主岩从深 部带到地表过程中已发生了次生变化, 其成分已有所改变。由于我们对地幔流 体还缺乏详细研究和了解, 大多数地幔流体性质仍是有待研究的前沿课题。 2 地幔流体的来源及成矿作用 按照目前的了解, 地幔流体主要以两种方式形成: 一种由地核及下地幔脱 气作用; 另一种为洋壳俯冲作用带入大量富含挥发分物质的再循环〔1, 3, 4〕。 稀有气体的He2A r 同位素体系研究表明地幔流体主要有3 种源区〔10〕: ①地 幔柱型源区; ②洋中脊玄武岩型源区; ③岛弧型源区。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地 幔柱源区, 推测地幔柱构造起源于地幔深部热边界层, 具有800~ 1 200km 直 径的头部和100~200 km 的尾部〔11, 12〕, 由地幔深部穿越不同的上覆圈层 直抵地表, 且因直接来自富集地幔, 含有大量挥发分和不相容元素, 其成矿意 义值得重视。流体在上地幔的富集是地幔流体成矿的基础, 前已述及流体是由 深部地幔或地核脱气作用和再循环物质脱水作用形成, 形成的流体可能在上地 幔顶部附近富集, 特别是在软流圈上隆引起减压变薄时, 溶解于地幔橄榄岩高 压围岩矿物相中的挥发分出溶, 形成细小的早期流体包裹体, 并在地幔蠕变过 程中往有利的部位运移〔13〕, 从而促进流体的更进一步富集。聚集的挥发分

流体力学-基本概念

**流函数:由连续性方程导出的、其值沿流线保持不变的标量函数。**粘性:在运动状态下,流体内部质点间或流层间因相对运动而产生内摩擦力以抵抗剪切变形,这种性质叫做粘性。粘性的大小用黏度表示,是用来表征液体性质相关的阻力因子。粘度又分为动力黏度.运动黏度和条件粘度。 **内摩擦力:流体内部不同流速层之间的黏性力。 **牛顿流体:剪切变形率与切应力成线性关系的流体(水,空气)。**非牛顿流体:黏度系数在剪切速率变化时不能保持为常数的流体(油漆,高分子溶液)。 **表面张力:1.表面张力作用于液体的自由表面上。2.气体不存在表面张力。3.表面张力是液体分子间吸引力的宏观表现。4.表面张力沿表面切向并与界线垂直。5.液体表面上单位长度所受的张力。6.用σ 表示,单位为N/m。 **流线:表示某瞬时流动方向的曲线,曲线上各质点的流速矢量皆与该曲线相切。性质:a、同一时刻的不同流线,不能相交。b、流线不能是折线,而是一条光滑的曲线。c、流线簇的疏密反映了速度的大小。 **过流断面:与元流或总流的流向相垂直的横断面称为过流断面。(元流:在微小流管内所有流体质点所形成的流动称为元流。总流:若流管的壁面是流动区域的周界,将流管内所有流体质点所形成的流动称为总流。)

**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过流断面的流体体积称为该过流断面的体积流量,简称流量。 **控制体:被流体所流过的,相对于某个坐标系来说,固定不变的任何体积称之为控制体。控制体的边界面,称之为控制面。控制面总是封闭表面。占据控制体的诸流体质点随着时间而改变。 **边界层:水和空气等黏度很小的流体,在大雷诺数下绕物体流动时,黏性对流动的影响仅限于紧贴物体壁面的薄层中,而在这一薄层外黏性影响很小,完全可以忽略不计,这一薄层称为边界层。 **边界层厚度:边界层内、外区域并没有明显的分界面,一般将壁面流速为零与流速达到来流速度的99%处之间的距离定义为边界层厚度。 **边界层的基本特征:(1) 与物体的特征长度相比,边界层的厚度很小。(2) 边界层内沿厚度方向,存在很大的速度梯度。(3) 边界层厚度沿流体流动方向是增加的,由于边界层内流体质点受到黏性力的作用,流动速度降低,所以要达到外部势流速度,边界层厚度必然逐渐增加。(4) 由于边界层很薄,可以近似认为边界层中各截面上的压强等于同一截面上边界层外边界上的压强值。 (5) 在边界层内,黏性力与惯性力同一数量级。 (6) 边界层内的流态,也有层流和紊流两种流态。 **滞止参数:设想某断面的流速以等熵过程减小到零,此断面的参数称为滞止参数。

成矿流体的来源

三,成矿流体的来源: 流体与成矿:众所周知,许多矿床的形成是与流体的作用分不开的,原来成分的单一的流体与岩石相互作用获取了矿质和能量,迁移到一定的部位。由于地质和物化条件的改变,导致矿质沉淀而形成矿床。流体可以提供成矿物质,也可以溶解、搬运成矿物质。同时,成矿作用也是在有流体存在的情况下发生的。可以说,没有流体,就没有矿床。下面将形成矿床的流体成为“成矿流体”。 流体:流体能带来能量,也能带来成矿物质。在地壳甚至整个地球中存在着种类繁多的大量流体分布在各种地质环境中。那么,什么叫流体?流体即是:在应力或外力作用下发生流动或发生形变、并与周围介质处于相对平衡条件下的物质(Fyfe, 1978)。从这个定义出发,地壳中的水、岩浆、各种状态的热液、高密度的气体、甚至处在塑性状态的岩石等均可看作流体。在成矿作用过程中,地热水、海底洋中脊或构造缝喷出的超临界流体和热液、卤水、岩浆、海水、雨水和地下水等流体是最为重要的。 萃取:并非所有的流体都可形成矿床,除非它们能形成流体。由普通流体形成成矿流体,最重要的过程是流体与岩石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使流体和岩石的成分(原始和同位素成分)发生很大变化,导致流体中富含某种或某一类成矿元素而形成成矿流体。流体与岩石相互作用的程度、成矿元素在特定温度压力条件下活动的流体中的溶解度、流体中的挥发分如Cl、F、B、S、C等以及碱金属、碱土金属和可溶性硅与可溶性有机质的含量、存在形式和所起的作用等,是最重要的研究内容。 迁移:成矿流体形成之后,大多数情况下要迁移到合适的沉淀场所。流体迁移需要“力”的作用。因此在研究成矿流体的迁移时不仅要讨论导致流体迁移的因素、迁移形式、迁移过程的时间和空间、迁移的通道等,也必须研究成矿流体迁移的能量、质量、动量守恒以及不同流体的混合作用等。由于构造作用通常是导致流体迁移的一个重要因素,迁移的通道也常与构造作用、岩石的性质及环境有关。因此,建立和恢复构造—热液体系也是成矿流体迁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沉淀:要使成矿流体形成矿床,除了来源和迁移这两大因素外,合适的成矿条件和环境是必须重视的第三个问题,其内容包括影响矿质沉淀的物理、化学条件(温度、压力、组分变化、Ph值等)、空间和时间因素与构造因素。要强调成矿时间的概念及在成矿部位流体量的问题。例如,对于一条宽1m、长100m的石英脉而言,由于硅在热液中的溶解度是很有限的,因而沉淀出这条石英脉所需流体量的体积累计起来是该石英脉的几万倍到几十万倍。根据现有资料并考虑到地壳岩石(包括岩层、构造裂隙等)中流体的平均迁移速率,累积这么多的流体量将需要几万年乃至几百万年的时间。 在成矿流体研究中,主要应用化学热力学和动力学、量子化学、物理化学、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应用流体包裹体、成矿成岩实验、构造地球化学、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和矿床学的研究方法、计算机模拟、建立流体地球化学成矿模式,解决矿床地球化学问题。 (一)地球中的流体:根据上述成矿流体的定义,当应力作用到物体上去时,若这个物体的大小、形状和组成发生了改变,则该物体就是流体,最近,在德国打了一个超深钻,已证实在9000m深度岩石处于流变状态。当我们研究流体时,流体的黏度、压力、温度、密度、比溶、体积弹性模量、表面张力和成分,都是十分重要的性质。在考虑地质过程时,时间空间因素对于流体性质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其中由于地壳中的许多岩石是经历了漫长的地质作用而发生形变的产物,因此对于这些岩石来说,时间因素对它们的形变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如果把统计力学的理论应用到地质上特别是应用到晶体中原子的位移(即从它们的晶格发生位移、并迁移到晶体内低应力或低能量区)研究时,可以建立数学方程式来阐述结晶物质的流动。因此,从这点出发,地球上所有结晶的物质都可以看成是流体。 根据上述定义及流体的物理性质,地球中的流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呈气体状态的流体:包括大气圈及存在于矿物、岩石中以及生物圈中的各类气体; (2)ABCD呈液体状态的流体:水圈中的流体(海水、湖水、河水、地下水、雨水、原生水、地层卤水等)、岩浆水、存在于流体包裹体中的古流体等。 (3)超临界流体:上述两类流体在超临界的温度、压力下产生的一种有着特殊性质和地球化学行

综述地幔柱构造

综述地幔柱构造 1地幔柱构造理论的形成与提出 板块构造理论在解释地球上岩浆活动的分布规律时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例如,洋中脊玄武岩是在板块离散边界软流圈被动上升过程中经减压熔融而成,而在会聚板块边界,大洋岩石圈的俯冲作用导致上地幔的交代和熔融,形成特征的火山弧岩浆作用。板块边界概念可以解释地球上绝大部分的岩浆产出,但在解释板内岩浆的成因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尽管这些岩浆的体积只占地球岩浆总量的2%。热点和热柱的观点正是在解释板内岩浆作用,特别是呈链状分布的火山作用时提出的。Wilson(1963)对夏威夷-皇帝洋岛火山链经过研究后,他提出洋岛火山 链是由大量岩浆组成的固定的热地幔区在活动的地球表层上形成的;后来经Morgan(1972)正式提出地幔柱这一概念,他指出Wilson所谓的固定的热地幔区是产生于核/幔边界的一个地幔柱,在地表表现为热点(hotspot).Morgan进一步推测地幔柱是由地幔对流体系中的上升流构成。这些认识构成了地幔柱学说的雏形。 同板块构造理论诞生的曲折历史相比,地幔柱概念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地学界的广泛认同,发展至今已成为地球科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模型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动态地球以及浅表现象是深部过程的反映等概念的深入人心。虽然地幔柱并不是直接观察到的,但有关其存在的间接证据很多。其中包括:(1)局部高热流值和相关的火山活动(热点)出现在远离板块边界的地方;(2)热点不随板块漂移而迁移,几乎静止不动,暗示起源于活动岩石圈之下的深部地幔;(3)热点火山玄武岩的地球化学性质不同于位于离散板块边界、起源于浅部地幔的玄武岩(如MORB),说明其源区为比软流圈更深的地幔库;(4)位于热点之上的大洋岛屿通常具有规模较大的地形隆起,这需要有额外的幔源热能以使岩石圈膨胀;(5)最令人信服的证据来自最近的地震学研究。例如地震层析揭示冰岛地幔存在一低速柱状物质,至少延伸至400 km以下,地幔热柱的直径为300km。高温可能是造成地幔柱中低速物质的主要原因。

某铀矿成矿因素及找矿远景浅谈

某铀矿成矿因素及找矿远景浅谈 王 * (********任公司,浙江 ** ******) 摘要:根据《核工业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建设要求,为了促进我国铀矿采矿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某铀矿床列入持续开发计划项目当中。矿床位于**地区某山I类远景区内,有着优越的成矿地质背景和较丰富的铀资源。而且在该远景区内还发现了某3矿床和某2矿点以及其他一系列的异常点,所以,摸清某矿床的成矿条件及找矿远景对该矿床的开发利用和在同一远景区其他矿床、矿点的进一步找矿勘查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铀矿;成矿因素;找矿远景;深远意义 A Uranium Mineralization Factors And Prospecting Vision Discussion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construction requirement proposed by “The nuclear industry 11 planning”, in order to promote our country uranium mining enterprise'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 uranium deposits has included i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project. Deposit is located in one class vision region of the Luzong Kunshan area ,it has superior geological background and rich uranium resources. And a three deposits and a two mine sites and a host of other outliers have been found from the vision in the area, therefore, finding out the conditions of a deposit mineralization and mine Vision to the developmental use of a deposit ,and further prospecting of the same vision of other deposits and mining point, have far-reaching significance. Keywords: Uranium; Forming factors; Prospecting; Far-reaching significance 一、区域地质背景 庐枞地区位于扬子准地台、秦岭地槽褶皱系和中朝准地台三大构造单元的交汇部位,属于扬子准地台下扬子台拗中的次级构造单元。郯庐断裂和长江构造带在本区相交。某铀矿床产于庐枞火山岩盆地东南缘黄梅尖岩体外带中侏罗统罗岭组砂岩中(见图1)。 本区地层以中新生界为主。上三迭统、中下侏罗统为一套巨厚的海陆交互相和陆相含煤碎屑岩沉积建造。上侏罗统和下白垩统发育一套巨厚的中偏碱性火山岩系,使得区域内岩浆岩极为发

地幔流体的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综述

地幔流体的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综述 王先彬 吴茂炳张铭杰 (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兰州,730000) 摘 要 总结了20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地幔流体研究的成果和认识。主要包括地幔流体的性质和组成; 地幔 流体中同位素的含量、组成和赋存形式;同位素分馏和地幔脱气等作用对地幔组分的影响等。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构造环境条件的地幔流体中,各种组分含量和同位素组成变化可以很大,从一个侧面指示地幔组分的不均一性,反映了不同地幔物质的形成历程不同或来自不同的地幔源区。此外,还讨论了目前存在的几个疑点。 关键词 地幔流体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 同位素分馏 地幔脱气作用 地幔源 第一作者简介 王先彬 男 1941年出生 研究员 主要从事稀有气体地球化学、非生物成因天然气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等领域的研究工作 随着高精度探测技术的出现和地球科学知识的积累,人们对地球的认识进入到更深的层次。从传统的地壳到壳-幔作用,近几年来又深入到核-幔边界以至对地核的认识[1],使得对地球深部物质的研究与深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进一步结合成为可能,并为提出全面统一的地球演化动力理论和模式准备了条件。地幔流体的研究是了解地球深部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就地幔流体中稳定同位素方面的近期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 地幔流体的性质 作为地球内部的一种重要介质流体,是研究地球深部地质作用、了解深部物质的物理化学环境乃至地球发展演化的重要组分,其重要性愈来愈被更多的人所认识,是近20年来地学研究的热点。 流体,在地球科学研究中,常常是挥发组分的液相、气相及其超临界相以及硅酸盐熔体的统称,但在许多情况下不包括硅酸盐熔体。因此,地幔流体是指在地幔条件下(物相、温度、压力和氧逸度等)处于平衡并稳定共存的挥发组分[2],其形成温度大约在900℃至1400℃之间,其化学组成不均一,受多种因素控制,一般地以C、H、O、N和S(CHONS)为主要化学组分并以含较高的氢为特征,且含微量的稀有气体、F、P、Cl等。地幔挥发 1999年11月2日收稿,12月8日改回。份具有与地幔高p-t条件相适应的物理化学特性(如高的气体密度等),其地球化学性质以易溶于硅酸盐熔体(特别是富碱硅酸盐熔体)为特征,促进低熔点并且饱和挥发份的高钾原始岩浆和地幔交代熔体的形成,同时对于微量元素有高的溶解度(如大离子半径亲石元素、高价阳离子和稀土元素等),并且具有使溶质及各种微量元素产生再沉淀作用(如地幔交代作用导致地幔富集事件)。地幔流体的性质决定了它是地球内部能量和质量传输最活跃的组分,它控制着地幔岩浆作用、交代作用以及地幔变质变形等地质、地球化学作用的发生和发展,是对地球形成、发展和演化起重要作用的组分,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2 地幔流体的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自R oedder(1965)观察到全球碱性玄武岩的超镁铁质捕虏体中均找到CO2包裹体以来,地幔流体的研究工作陆续展开。许多学者采用各种测试方法(如电子探针、离子探针、激光拉曼探针、质谱计等)对认为是来自地幔的岩石矿物样品(如金刚石、金伯利岩、碳酸岩、大洋玄武岩、地幔包体等)进行了包裹体挥发组分及熔体主要元素的测定,发现不同地区、不同环境条件的地幔流体中各组分的含量变化很大,从一个侧面指示了地幔组分的不均一性。 96 2000年第28卷第3期Vol.28,No.3,2000 地 质 地 球 化 学 GEOLO GY2GEOCHEMISTR Y

构造地质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右列:垂直节理走向观察时远处节理向右侧错列,或在右端重叠 地质构造:是指组成地壳的岩层或岩体在内外动力地质作用下发生的变形,从而形成诸如褶皱节理断层劈理以及其他各种面状和线状构造等 构造尺度:对地质构造的观察研究可以按规模大小划分为许多级别,称为构造尺度,一般把构造尺度划分为巨型大型中型小型微型以及超微型等级别原生构造:沉积岩在沉积和成岩作用过程中没有产生构造变动的构造特点 岩层:由两个平行或近于平行的界面所限制的岩性基本一致的层状岩体 沉积岩层:由沉积作用形成的岩层 岩层产状:指在产出地点的岩层面在三维空间的方位其主要包括岩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 断层:是岩层或岩体顺破裂面发生明显唯一的构造 断层线:是指断层面与断层线的交线 整合接触:上下底层与沉积层序上没有间断,岩性或所含化石都是一致的或递变的,其产状基本一致,他们是连续沉积形成的, 不整合接触:上下地层间的层序有了间断,先后沉积的地层间缺失了一部分地层。 平行不整合:一下两套地层的产状彼此平行,但在两套地层间缺失了一些时代的地层的不整合接触。 角度不整合;上下两套地层之间既缺失部分地层,且产状不同的接解关系。 应力:在应力均匀分布的情况下作用于单位面积上的内力。变形: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后其内部各点间相互位置发生改变称力变形。主要有拉申,挤压,弯曲,扭转 均匀变形:岩石的各个部分的变形性质方向和大小都相同的变形。 非均匀变形:岩石的各点变形方大小和性质都变化的变形 构造应力场:地壳内一定范围内某一瞬时的瞬时的应力状态剪裂角:最大主应力轴方向与剪工破裂面之间的夹角共轭剪切破裂角:当岩石发生 剪切破裂时,包含最大主应力 轴象限的共轭剪切破裂面之间 的夹角 褶皱:地壳中岩石岩体在受内 动力地质作用后发生弯曲变形 而成的一种构造 同沉积褶皱:一些在岩层沉积 同时而逐渐形成的褶皱 纵弯褶皱作用:岩层受到顺层 挤压的作用而发生的褶皱 横弯褶皱作用:岩层爱到与层 面垂直的外力作用而发生的褶 皱. 节理:有明显破裂面而无位移 的断层。 断层:有明显破裂面,岩体发 生明显位移的断层。 节理组:指在一次构造作用的 统一应力场中形成的,产状基 本一致和力学性质相同的一群 节理。 节理系:在一次构造作用的统 一构造应力场的作用下形成的 两个或两个以上节理组。 节理分期:就是将一定地区不 同时期形成的节理加以区分, 将同期节理组合在一起。 节理的配套:是将一定构造期 的统一应力场中形成的各组节 理组合成一定系列。 正断层:断层以的上盘沿断层 面相对下滑,下盘则相对上滑 而成的断层。 逆断层:上盘沿断层面相对上 滑,而下盘则相对下滑而成的 断层。 平移断层:平移断层两盘顺断 层面走向相对移动 水平岩层:岩层层面保持水平 状态即同一层面上各点海拔高 度基本相同的岩层 倾斜岩层:由于地壳运动,使 原始水平产状的岩层发生构造 变动而形成的倾斜岩层。 走向:岩层面与水平相交线的 线。 倾向:层面上与走向线垂直, 并沿斜面向下所引的直线。 倾角:岩层的倾斜线及其在水 平面上的投影线之间的夹角。 岩层厚度:岩层两平行界面间 的垂直距离。 弹性变形:岩石在外力作用下 发生变形,当外力解除后又完 全恢复到变形前的状态。 塑性变形:随外力增加,变形 增强,当应力超过岩石的弹性 极限后,即使再将应力解除, 变形的岩石孔雀能完全恢复其 原来的变形。 标志层:指层位稳定,分布广 泛,在岩石成分和结构或所含 化石方面具有明显的特征,且 厚度不太大的而稳定的岩层。 层理:是沉积岩中最常见的一 种原生构造,是通过岩石成分, 结构,和颜色在剖面上的突变 或渐变所显现出来的一种成层 构造,按其形态分为平行,波 状,斜层理。 倾伏角:指在直立面上量得该 构造与它的水平投影线间的夹 角。 侧伏角:在线状构造所在的构 造面上量得的该构造与构造面 的走向线之间的锐夹角。 底辟构造:地下高韧性岩体如 岩盐,石膏,粘土或煤层等, 在构造力作用下,或者由于岩 石物质间密度的差异所引起的 浮力作用下,向上运动并挤入 上覆岩层之中而形成的一种构 造。 盐丘:由于盐岩和石膏向上流 动并挤入围岩,使上覆岩层发 生拱曲隆起而形成的一种构 造。 窟窿:岩层自褶皱的脊向四周 作放射状倾斜的背斜。 构造盆地:岩层从四周中向中 心的槽部倾斜的向斜。 复背斜和复向斜:由许多级褶 皱所组成的巨大背斜和巨大向 斜,各次级褶皱与总体88褶皱 有一定几何关系,典型复背斜 和复向斜的次级褶皱轴面常向 该复背斜和复向斜的核部收 敛。 压扁作用:岩层在顺层挤压作 用下,总要引起平行于主压应 力方向的缩短和垂直于主压应 力方向的伸长。 隔档式褶皱:由一系列平行的 向斜或背斜组成,背斜为窄而 紧闭,形态完整清楚,呈线状 延伸;而两背斜间的向斜邮电 业开阔平缓。(反之则为隔槽式 褶皱) 弯滑作用:一系列岩层通过层 间滑动而弯曲成褶皱作用。 弯流作用:纵弯褶皱作用使岩 层弯曲变形时,不仅发生层间 滑动,而且某些岩层内部还出 现物质流动现象。 主节理:规模明显大于该地区 节理平均规模的节理。 断层面:一个将岩块或或岩层 断开成两部分,断开岩块或岩 层,顺着它滑动的破裂面。 滑距:指断层两盘实际位移距 离,是根据错动前一点,错动 后分成两对应点间实际距离。 走向滑距:总滑距在断层面上 走向线上分量。 水平滑距:总滑距在水平面上 的投影长度。 断距:被错断岩层在两盘上的 对应层之间的相对距离。 地层断距:断层两盘上对应层 间垂直距离。 铅直断距:断层以两盘上对应 层之间的铅直距离。 水平地层断距:断层两盘上对 应层之间的水平距离。 擦痕:擦痕是两盘岩石以及被 磨碎的岩屑和岩粉在断层面上 刻划的结果,也可以出现在两 盘错动时定向生长的纤维状矿 物中。 阶步:在断层滑动面上常有与 擦痕呈直交的微细陡坎,这种 微细陡坎称为阶步 构造窗:当逆冲断层和推覆构 造发育地区遭受强烈侵蚀切割 将部分外来岩块肃掉而露出下 伏原地岩声时,表现为在一片 外来岩块中片出一小片岩块 时,表现为在一片外来岩块中 片出一小片由断层圈闭的较年 青地层 飞来峰:如果剥蚀强烈,外来 岩块被大片剥蚀,只在大片剥 露出来的原地岩块上残留小片 孤零零的外来岩块。 叠瓦式逆冲:是逆冲断层中是 主要最常见的组合形式一系列 产状相近的逆冲断层,其上盘 层次向上逆冲剖面上呈叠瓦式 对冲式断层:由两条相反倾斜, 相对逆冲的逆冲断层组成 背冲式逆冲:由两条或两组相 倾斜的逆冲断层组成表现为一 个中心分别向两个方向逆冲, 一般自背斜顶部向外撒开逆冲 楔冲式逆冲:一般与基底大断 裂有关是在基度断裂活动中基 底老岩系被推挤上冲造成的 韧性断层:它是岩石在塑性状 态下剪切作用形成的强烈变形 带 地斩:有两条走向基本一致的 相向倾斜的正断层构成,两条 正断层之间有一个共同的下降

地幔柱构造研究概述

第25卷 2009年  第4期7月铀 矿 地 质 Uranium Geology Vol.25J ul 1 No.42009 地幔柱构造研究概述 童航寿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北京 100029) [摘要]地幔柱构造理论是近年来构造地质学研究的新热点,是当今地球科学———地质学、构造 学、矿床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学、环境学和气象学等许多学科关注和研究的前沿领域。它的形成和演化及动力学观点被称为继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后的第3次地学浪潮,引起了中外地学者的高度重视。本文对地幔柱构造研究现状作了概略介绍,以期在铀矿地质领域内引起关注,起到传递信息和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地幔柱;幔枝构造;热点活动理论 [文章编号]100020658(2009)0420193209 [中图分类号]P54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08209217 [回稿日期]2008211214 [作者简介]童航寿(1931-),男,高级工程师(研究员级),1960年毕业于莫斯科有色金属及黄金学 院,长期从事铀矿地质科研工作。 1 地幔柱构造研究概况 幔柱(地柱)思想起源于Wilson (1963、1965)的热点假说,后在20世纪70年代初,W 1J 摩根将其作为一种板块移动机制的学说 而提出。到了20世纪90年代Maruyama 和K omazwa (1994)、Fuka et al (1999)提出地 幔结构的多级演化模式,Carson (1991)提出超级地幔柱概念,我国学者牛树银等(1996,2002)提出幔枝构造理论体系,李红阳、侯 增谦(1998)提出幔柱构造理论,并紧密结合成矿作用,进一步发展了地幔柱构造理论的实践性,有新的发现与创新[1,2]。2002年,翟裕生院士指出“幔枝构造”作为一种新的学术观点,为进一步研究地幔柱与成矿关系打下了良好基础。早在1991年,著名大地构造学家哈因院士指出“地幔柱构造和热点活 动理论已成为当今地质学、地球物理学、矿 床学及至生物学、环境学和气象学等许多学科关注和研究的前沿领域,它的形成和演化及动力学观点被称为是继大陆漂移和板块构 造以后的第3次地学浪潮”[3] 。总的看来,作 为幔柱构造理论的提出和建立还是近十几年的事情,它在地学界引起了高度重视,发展很快,涉及太古宙到新生代各地质历史时期的浅部表层地壳、深部地幔,甚至地核的整个地球的水平和垂向物质运动的动力学体系(侯增谦,2002)。“它是板块构造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与延 伸,把浅部岩石圈板块运动和深部地幔的垂直运动综合为一个全球动力学体系……”(李红阳等,2002)。上述众多地学者的一致性认可和评论,预示着幔柱构造理论的生命力和划时代意义。地幔柱构造理论的动力学机制亦为拆离构造动力学机制的构想“地球膨缩、热能聚散、重力分异、地幔蠕动、多因聚焦、涌动交替的

成矿流体活动的地球化学示踪研究综述_倪师军

第14卷第4期1999年8月 地球科学进展 ADVANCE IN EART H SCIENCES Vo l.14 No.4 Aug.,1999 成矿流体活动的地球化学示踪研究综述 倪师军,滕彦国,张成江,吴香尧 (成都理工学院,四川 成都 610059) 摘 要:成矿流体活动的地球化学示踪是近年来流体地球化学研究的一个新趋势。通过流体来源示踪、运移示踪和定位示踪可以追溯流体活动的全过程,对恢复流体活动历史、演化历程具有积极意义。对成矿流体活动的地球化学示踪方法进行了一定的总结,对人们常用的地球化学示踪方法——同位素地球化学示踪、元素地球化学示踪、包裹体地球化学示踪及气体地球化学示踪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关 键 词:成矿流体;流体地球化学;地球化学示踪 中图分类号:P5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166(1999)04-0346-07 地球化学示踪研究是查明元素、矿物等在地质地球化学作用过程中的来源、演化及其最终发展状态,是揭示地球化学作用机理和过程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成矿流体地球化学是当前国际地学界研究的前沿和热点之一,成矿流体活动的地球化学示踪研究已成为一个新的趋势,通过流体来源示踪、运移示踪和定位可以追溯流体活动的全过程,对恢复流体活动的历史、演化历程具有积极意义。 1 同位素地球化学示踪 由于同一元素不同同位素的原子质量不同,其热力学性质有微小的差异。正是这种差异导致同位素组成在物理、化学作用过程中发生变化,引起同位素分馏,包括热力学平衡分馏和动力学分馏2种类型〔1〕。 经过长期的分异、分馏、衰变演化,地球不同层圈、不同地质单元具有明显不同的同位素组成特征。因此可以根据同位素具有基本相同的化学性质示踪成岩、成矿物质的来源、推断源区的地球化学特征。另外还可以根据同位素分馏规律和矿物的同位素组成,示踪矿物形成时的物化条件和演化过程〔1〕。用稳定同位素数据来定量地说明成矿介质水和其他物质的来源,开始于60年代初期〔2〕,作为独特的示踪剂和形成条件的指标,稳定同位素组成已广泛地应用于陨石、月岩、地球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大气、生物、海洋、河流、湖泊、地下水、地热水及各种矿床的研究,成为解决许多重大地质地球化学问题的强大武器〔3〕。在应用稳定同位素研究成矿流体的演化过程(源、运、储)的同时,人们也不断地应用放射性同位素来定量、半定量地研究地质地球化学作用过程,即应用放射性同位素研究地球化学示踪和地球化学作用发生的年代问题。同位素分析新方法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如Re-Os、Lu-Hf、La-Ba-Ce等方法的建立〔4〕,使同位素示踪技术也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1.1 氢、氧同位素示踪 利用氢、氧同位素示踪成矿溶液的来源,是同位素示踪技术在地质研究中取得的最重要成果之一〔1〕。由于不同来源的流体具有不同特征的氢氧同位素组成,因此成矿流体的氢氧同位素组成成为判断成矿流体来源的重要依据,如卢武长 、魏菊英〔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成矿流体定位的地球化学界面及地学核技术追踪方法研究”(编号:49873020)、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矿床(体)快速追踪的地球化学新方法、新技术”(编号:96-914-03-02)和国土资源部百名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基金资助。 第一作者简介:倪师军,男,1957年4月出生,教授,主要从事地球化学的教学与研究。 收稿日期:1998-08-10;修改稿:1999-04-13。 卢武长.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成都地质学院内部出版,1986.116~145.

板块构造学说和地幔柱假说之漫谈

板块构造学说和地幔柱假说之漫谈 摘要:板块构造学说和地幔柱假说是当今解释地球构造的两大理论。本文介绍两大学说的产生、主要内容、成功与不足,并对二者进行比较。二者在许多方面可以互为补充、共存,共同构成了全球构造体系。 关键词:板块构造;地幔柱;全球构造体系。 1.板块构造学说 1915年魏格纳在《大陆与大洋的起源》一书中提出了大陆漂移的概念;20世纪六十年代初,美国地震地质学家迪茨提出了"海底扩张" 的概念;1968年,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法国地质学家勒皮雄与麦肯齐、摩根等人提出板块构造学说。 图1 世界板块分布图 勒皮雄等人认为大洋的发展与大陆的分合是相辅相成的,并将全球地壳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包括澳洲)和南极洲板块(图1)。六大板块中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全为海洋外,其余五个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此外,在板块中还可以分出若干次一级的小板块,如把美洲大板块分为南、北美洲两个板块,菲律宾、阿拉伯半岛、土耳其等也可作为独立的小板块。板块之间的边界是大洋中脊或海岭、深海沟、转换断层和地缝合线。在前寒武纪时,地球上存在一块泛大陆。以后经过分合过程,到中生代早期,泛大陆再次分裂为南北两大古陆,北为劳亚古陆,南为冈瓦那古陆。到三迭纪末,这两个古陆进一步分离、漂移,相距越来越远,其间由最初一个狭窄的海峡,逐渐发展成现代的印度洋、大西洋等巨大的海洋。到新生代,由于印度已北漂到亚欧大陆的南缘,两者发生碰撞,青藏高原隆起,形成巨大的喜马拉雅山系,古地中海东部完全消失;非洲继续向北推进,古地中海西部逐渐缩小到的规模;欧洲南部被挤压成阿尔卑斯山系,南、北美洲在向西漂移过程中,它们的前缘受到太平洋地壳的挤压,隆起为科迪勒拉—安第斯山系,同时两个美洲在巴拿马地峡处复又相接;澳大利亚大陆脱离南极洲,向东北漂移到的位置。于是海陆的基本轮廓形成。 板块构造学说成功解释了许多地理现象,使它成为近代最盛行的全球构造理论。如红海面积的变化(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红海面积扩大);喜马拉雅山的形成(亚欧板块与印度板块相撞,喜马拉雅山脉高高隆起);日本群岛的形成(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

关于构造_流体_成矿作用研究的几个问题_翟裕生

第3卷第3~4期 1996年9月 地学前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Earth Science Frontiers(China Univ ersity of Geos ciences,Beij ing) V ol.3No.3~4 Sep. 1996  关于构造—流体—成矿作用研究 的几个问题 翟裕生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 摘 要 在成矿过程中,构造和流体是重要的控矿因素。构造、流体和矿石堆积可以作为一个 系统加以研究。按成矿作用的规模,构造—流体—成矿系统有不同的尺度:①全球的;②区域 的;③矿田(床)的;④微观的。文章分别阐述了矿床的和区域的构造—流体—成矿系统,结合 矿床和区域实例讨论了它们的研究目的、内容和方法。具体总结了古老区域流体系统的示踪标 志。论文最后讨论了关于古老成矿流体和现代成矿流体、深部成矿流体与浅部成矿流体等的研 究任务。 关键词 构造 流体 成矿系统 区域热水系统 古流体 示踪标志 CLC P613,P611 1 成矿过程中构造与流体的关系 成矿作用是成矿物质由分散到富集并形成矿床的过程,受多种地质因素控制,其中,构造和流体起了重要的作用。 在成矿过程中,从构造与流体的相互关系看,构造是控制一定区域中各地质体间耦合关系的主导因素,是驱动流体运移的主要动力。各种构造形迹如断层、裂隙、角砾岩带等为地球内部流体的运移提供通道。构造应力还对岩石的力学、物理性质发生影响,从而影响流体在岩石中的流动状态、速率和水/岩作用过程。多种多样的构造扩容空间还是含矿流体大量停积和沉淀出矿石的场地。这些都显示了在成矿作用过程中,构造对流体的作用和影响。 从另一方面看,流体作为从矿源地汲取并搬运成矿物质的主要媒介,在促使矿质由分散到浓集的过程中,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流体由于其所处地质构造环境不同,而有不同的运动方式。地壳浅表层次的低势能的流体,受重力或热能的驱动,在岩石孔隙和裂隙中作缓慢运动。在此过程中,对流经岩石的力学、物理、化学性质有所改变,从而对作用于这些岩石的构造活动发生影响。处在高压或超高压状态的流体房蕴藏有巨大的内能,一旦其所处环境发生变化,如断层的切入,则引发瞬间的突发式运动,大规模的热流体就可以快速喷流等形式向低压区涌流。在这个过程中,能强烈地破坏其邻近岩石,产生水致断裂、角砾岩带等非应力形成的构造型式。这既显示了流体的强大作用力及其活动轨迹,也使其所在地段的构造复杂 ⒇收稿日期:1996-06-12 作者简介:翟裕生,男,1930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矿床学专业。

地质流体类型及其特征

地质流体类型及其特征 一地质流体 地质流体(geofluid)是指在一定地质条件下、通过一定地质作用(包括构造活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沉积作用、成矿作用、地表作用等)而形成的天然流体。从地质流体的概念可以看出,地质流体是在一定的地质环境中地质作用的产物,因此,不同特征的地质流体记录了其形成地质环境条件,并代表了特定的地质作用事件和过程。所以,地质流体在研究地质历史时期地质作用中都起到重要的媒介作用。 实际上,地质流体是地质作用中不可缺少的介质,它几乎参与所有的地质作用。地质流体的成因与来源十分复杂,其运移和聚集与特定的地质构造环境条件和地质构造演化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肖荣阁等,2001;陶于祥等,1994)。通过研究地质流体特征,可以反演地质历史时期地质作用事件及其地质环境特征。 二地质流体分类及其特征 前人从不同角度对地质流体进行了分类研究,包括根据来源、成因、成分和分布等对地质流体进行分类(J. Parnel,1994;肖荣阁等,2001;陶于祥等,1994)。综合前人对地质流体的各种分类可以看出,主要从两个大的方面进行分析,即依据地质流体来源和天然产出特征分类和地质流体构造分类。 1. 地质流体来源和天然产出特征分类: 一般地,根据流体来源和其天然产出地质特征,将地质流体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大气降水:地表水蒸发再降落于地面的水,它直接参与了表层岩石的风化剥蚀、搬运及元素的分散、富集成矿等作用。 (2)海水:咸化度较高的卤水体系,聚集了自然界所有的元素; (3)成岩流体:沉积物在沉积成岩作用过程中产生的流体,包括地层水、沉积岩中有机质热演化形成的石油和天然气等。地层水包括渗入地层的地表水和建造水及其混合水,建造水是在封闭于沉积物中的沉积水并与沉积物发生反应。由于沉积盆地所处地理环境不同,建造水的成分类型有较大的差异。内陆盆地环境建造水是地表大气降水集中封闭于沉积物中并经过一定的水岩反应,滨海盆地环境建造水是封闭在沉积物中的海水。 (4)岩浆流体:来源于地球内部不同部位的岩浆流体以及岩浆上升过程中因分异或结晶释放的流体,前者地质表现形式为各种岩浆岩和火山岩,后者地质表现形式为各种脉岩和脉体等;根据来源深度不同,岩浆流体又可以分为地壳流体和地幔流体等类型。 (5)变质流体:变质过程中脱水-脱挥发份产生的流体。 (6)成矿流体:在成矿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地质流体,是在特定地质环境中经过特定地质演化形成的具有特殊成分的地质流体,一般富含挥发份、卤索及不相容碱金属、碱上金属元索。 (7)热液流体:来自于特殊构造环境、温度较高的地质流体,热液流体温度一般介于180-400℃,热流体来源有其特殊的构造背景,正常沉积盆地中的成岩热液流体温度一般低于180℃,大洋中脊裂谷构造环境中的热液沉积物温度在200℃以上,陆缘海槽,弧后盆地裂谷环境中的热液沉积物多为中低温组合,温度在200℃以下。 热液流体是近年来成矿作用中非常受重视的一种地质流体,根据不同地质作用中形成的流体溶质成分及温度特征,成矿热液流体分为:高温硅钾卤水(卤水指盐度超过5%的液态流体)、中温碳酸盐型卤水及低温硫酸盐型卤水,不同温度热液流体对应地富有特殊的化学成分特征。 ①高温硅钾卤水:由于中高温型热液交代或热水沉积矿化和硅钾元素的特殊性质,使高温卤水中SiO2和K2O丰度较高。因此热水沉积成矿呈现富硅钾岩建造。 ②中温碳酸盐卤水:以碳酸盐型流体为主,富含Fe2+、Mn2+、Mg2+的碳酸盐化合物为特征,起源于建造水系统、天水淋滤及海源流体系统。因此在中低温或热水沉积中常伴有铁白云石、菱铁矿和石膏。 ③硫酸盐卤水:主要是Ba2+、Sr2+、Ca2+的硫酸盐化合物,在海陆相各环境中广泛存在。主要沉积物是硬石膏、石膏、天青石和重晶石。

板块构造学说

地球科学大辞典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 总论 【全球板块构造】global plate tectonics现代板块边界主要是根据全球地震活动带和各种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划分的,因为构造地震意味着两侧地质体发生相互错移。沿全球洋中脊分布的张性浅源地震带反映了两侧板块在背向运动;沿大陆边缘分布的倾斜地震带(贝尼奥夫带)代表两侧板块相向汇聚。由此得出全球板块分布(如图)。新洋壳现在正沿大西洋等大洋中 脊产生。红海就是印度洋中脊伸入非洲板块、使后者裂离而出现的新生洋盆。阿尔卑斯 喜 马拉雅山系是欧亚板块和非洲、印澳板块碰撞汇聚的地方。可以看出多数情况下洋、陆边缘与板块界线并不一致。 全球板块构造 (据D.P.McKenzie and F.Richter,1976) 箭头和数字示相邻板块运动的方向和速度,单位cm/a Ⅰ.阿拉伯板块;Ⅱ.欧亚板块;Ⅲ.可可斯板块;Ⅳ.北美板块;Ⅴ.加勒比板块;Ⅵ.南美板块;Ⅶ.纳兹卡板块;Ⅷ.南极洲板块;Ⅸ.太平洋板块;Ⅹ. 菲律宾海板块;Ⅺ.澳大利亚 印度板块;Ⅻ.非洲板块【岩石圈板块】lithosphere plate地 球岩石圈被一些构造活动带(如洋中脊、岛弧海沟系、转换断层)分割成若干个不连续的板状块体。每个板块的厚度50~150千米不等,面积大小也各不相同,故可按其直径大小划分为大、中、小板块。也有人以巨板块、板块、亚板块和微板块等区分之。最初由勒皮雄(Le Pichon,1968)将全球岩石圈划分出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等六个大板块。以后,这些全球性的板块又被进一步划分出许多次一级板块。例如美洲板块又被划分成南、北美洲两个板块等。从垂向剖面上看,岩石圈板块具有双层结构,下部由上地幔上部物质组成,其成分相当于橄榄岩;上部即为莫霍面以上的地壳。在空间上,板块的成分和厚度变化都很大。板块的形状与全球海陆分布的地理面貌之间通常并不一致,只有少数例外,如太平洋板块主要全由洋壳组成,没有陆壳分布。 【新全球构造】new global tectonics以前人们把大陆漂移说称为全球构造学说,因为它的研究对象涉及整个地球。后来出现的板块构造学说,其研究领域也遍及全球,但它的研究深度大大超过了前者,为了有所区别,人们将后者命名为新全球构造。 【板块运动】plate movement地壳沿大洋中脊产生,向海沟方向消减,它的运动可按欧拉定 理(Euler s theorem):任一块体沿球面的运动可用绕一通过球心的轴的旋转来描绘。板块 沿地球表面的运动 (据Press, 1982)图中板块B正相对板块A向东移动,由箭头矢量指示的板块运动方向和错移洋中脊的转换断层方向一致,并代表旋转纬线。垂直这些纬线的法线的交点就是转动极的位置。从而一个板块的运动可以根据绕特定极的转动(角速度)确定。板块运动的线速度在转动极为零,90°处达最大值。按照20世纪70年代后期的测定,全球板块运动速度从2.0厘米/年(红海)到18.3厘米/年(南太平洋)不等。 【板块构造学说】plate tectonics hypothesi s见94页“板块构造学说”。 【地幔对流说】mantle convection hypothesis即对流说,指地球内部物质循环运动的一种方 式,是板块运动动力机制的一种假说。由霍姆斯(A Holmes,1928)和格里格斯(D Griggs,1939)提出。现认为它是导致板块运移的主要机制。岩石的不良热传导性和放射热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