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3单元古代和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第25讲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学戏曲和书画课时限时训练

2020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3单元古代和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第25讲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学戏曲和书画课时限时训练
2020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3单元古代和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第25讲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学戏曲和书画课时限时训练

第25讲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学、戏曲和书画课时限时训练北师大版

(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7·南昌调研)孔多塞所著的《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在评价中国的四大发明时说:“铁盔铁

甲、几乎是无懈可击的骑术、使用长矛、长枪或刀剑——这种贵族对平民所具有的优势终于全部都消逝了;而摧毁对人类的自由的和对他们的真正平等的最后这道障碍的,却是由于最初一眼看去似乎是在威胁着要

消灭整个人类的这样一种发明。”这项发明是( )

B.火药

A.指南针

C.造纸术

D.印刷术

B[材料叙述的发明能够摧毁贵族的军事优势,由此可知B项符合题意。] 2.下表是《中国的世界纪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数据,表格数据主要反映了( )

B.科举制度推动科技发展

C.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世界

D.中国古代农耕经济发展

D[古代中国科技成果很多,不能体现出儒家思想重人伦轻科技的特点,故A项错误;从图中数据无法

得出科举制度推动科技发展,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与世界其他国家科技发明的比较,无法得出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世界,故C项错误;从统计中数学、天文历法、地学和农学等与农业相关领域发明比其

他发明数量多,可知体现出中国古代科技为农业服务的特点,故D项正确。] 3.(2017·浙江六校联考)《诗经》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之一。19世纪法国人比奥认为,《诗经》是“东

亚传给我们最出色的风俗画之一,同时也是一部真实性无可争辩的文献。以古朴的风格向我们展示了上古时期的风俗习惯、社会生活和文明发展程度”。他在此强调《诗经》具有( )

A.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B.浓厚的古典主义韵味

C.质朴的现实主义色彩

D.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

C[“以古朴的风格向我们展示了上古时期的风俗习惯、社会生活和文明发展程度”体现了《诗经》的

现实主义色彩,故C项正确;A、B两项不符合题意;《诗经》反映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社会风貌,有重要的

学术研究价值,但与题意无关,故D项错误。] 4.下图为中国邮政发行的主题为“中国古代文学家”的纪念邮票,包括生活在同一时代的四个人物:

贾谊、司马相如、扬雄和班固。将他们列为一组是因为他们的作品( )

A.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

B.以华丽的辞藻描绘了气势恢弘的时代

C.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受到市民的欢迎

D.特别重视主观意识和感情的抒发

B[贾谊、司马相如、扬雄和班固被称为汉赋四大家。汉赋以华丽的辞藻描绘了汉帝国这一气势恢弘的

时代,故B项正确。] 5.“自晚唐五代以来,词的内容上多以闲愁别恨的婉约词为主流。然而,________的横空出世,打破

了这道数百年的樊篱,他以壮美的风格和阔大的意境,抒发自我的真实性情和独特的人生感受,自成一家,

成就了宋词的另一座高峰”。上述材料划线处应填入的是( )

B.柳永

A.李煜

D.辛弃疾

C.苏轼

C[李煜的总体风格属于婉约派,而材料体现的是豪放派,故A项错误;柳永的风格也是婉约派,与材

料主旨不符,故B项错误;苏轼是豪放派的开创者,故C项正确;题目的意思是问豪放派的开创者,辛弃

疾虽然有豪放派作品,但不是开创者,故D项错误。] 6.《红楼梦》中写道:“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爱看识趣闲文者特多。”材料反映的本质

问题是( )

A.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

B.传统的儒家思想受到冲击

C.民主进步思潮产生

D.文化专制进一步强化

A[依据材料“市井俗人……爱看识趣闲文者特多”可知,市民阶层兴起,对文化有了新的需求,故A

项正确;依据材料“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可知传统的儒家思想受到冲击,但反映出的是材料的现象,并不是实质,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市井俗人”“爱看识趣闲文者特多”并不能反映民主进步思潮产生,故C项错误;依据材料“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可知理学受到冲击,市民对文化有

了新的需求,故D项错误。] 7.宋、元以来,人们不断把民间的种种传说加到八仙身上,使八仙的故事越来越丰富、离奇和神采飞

扬,差不多成了老百姓心目中神仙的总汇与顶级代表。而到了明、清时期,更是出现了许多以八仙故事为

题材的文学作品,使八仙故事受到群众喜爱、流传不衰。这种现象表明( )

A.古代文化世俗化趋势加强

B.民间故事迎合了统治阶级的需求

C.民间文学提升了道教的政治地位

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取向

A[从“老百姓心目中神仙的总汇与顶级代表”到“八仙故事受到群众喜爱、流传不衰”说明文学逐渐

被下层民众所喜爱,故A项正确;文学世俗化不是迎合统治阶级,故B项错误;民间文学与道教没有关系,

故C项错误;明清时期社会的价值取向在材料中并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8.安史之乱,历时八年,大唐王朝由盛而衰。在这一特殊时期,唐朝老百姓有可能经历到的是

( )

A.科举考试局限于四书五经的内容

B.争相传诵白居易的《卖炭翁》

C.老百姓不能幸免于战火,被火炮炸伤炸死者无数

D.“天下第二行书”《祭姪文稿》是对叛军行为的强烈控诉

D[科举考试局限于四书五经的内容不符合唐代科举制,故A项错误;白居易是中唐时期的诗人,故B

项错误;唐末火药开始运用于军事,故C项错误;颜真卿《祭姪文稿》追述了颜杲卿父子一门在安禄山叛乱时,挺身而出,坚决抵抗,以致“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取义成仁,英烈彪炳之事,故D项正确。] 9.(2017·郑州质检)历史学家钱穆以为:“总之,古代中国在宋以前,文学艺术尚是贵族的、宗教的,

而宋兴以来则逐渐流向大众民间,成为日常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下列分别体现“宋以前”与“宋兴以来”

艺术形式特点的是( )

A.彩陶画与汉赋

B.话本与小说

D.楚辞与文人画

C.唐诗与风俗画

C[彩陶画和汉赋都是“宋以前”的,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话本与小说都是“宋兴以来”,故B

项错误;唐诗属于“宋以前”,由于对文学水平要求较高,底层百姓很难真正参与其中,因而属于贵族的,而风俗画展现社会风俗,反映大众生活,是“宋兴以来”的,故C项正确;文人画需要有很高的文学修养,

也不符合大众民间生活,故D项错误。] 10.(2016·唐山二模)古代文人画,又称“士大夫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或文化现象,在中国绘画

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文人画( )

A.在理学影响下兴起

B.反映了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

C.强调个性追求写实

D.将诗、书、画、印融为一体

D[文人画在唐朝时已经出现,诗人王维以诗入画,被后世奉为文人画的鼻祖,此时理学还未兴起,故

A项错误;文人画反映了士大夫阶层的文化需求,故B项错误;文人画强调个性,追求的是抒情写意,故C项错误;文人画融文学、书法、绘画、篆刻等多种艺术为一体,集中体现出画家多方面的文化素养,故

D项正确。] 11.历史上有这样一批文人,仕进无路,于是“以其有用之才,而一寓之乎声歌之末,以舒其拂郁感慨之怀”,从而推动了中国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据此推断“这批文人”的主要成就是( )

A.文人画

B.元杂剧

D.小说

C.京剧

B[文人画主要体现意境在画中,不符合材料中“声歌”的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中“一寓之乎声歌

之末”说明与歌剧有关,故B项正确;京剧属于正式宫廷戏剧,不符合材料中的信息,故C项错误;小说

不符合材料中“声歌”的信息,故D项错误。] 12.(2017·濮阳质检)宋以后是戏曲发展时期,三国戏尤其盛行。起初关羽只是在佛教中被济度成神,宋徽宗时封关羽为忠惠公、武安王,明清时关羽被加封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材料表明( )

A.戏剧是加强思想控制的工具

B.儒道佛在民间传播逐渐合流

C.市民文化需要世俗神化英雄

D.戏剧在社会上发挥教化功能

D[戏剧为统治者服务只是材料中一个方面,故A项错误;儒道佛逐渐合流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时间

不符,故B项错误;市民文化需要世俗神化英雄只是材料中一个方面,故C项错误;戏曲是市民文化发展的表现,但在市民文化素养不高的时代,广为流传的戏剧不自觉地起到道德规范、教化的功能,统治者神

化关羽,这种主流意识形态影响了戏剧的内容和价值取向,故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著名汉学家埃狄纳·巴拉兹说:“中国封建社会的特征,到宋代已发育成熟;而近代中国的新因

素,到宋代已显著呈现。”然而之后中国的历史发展并没有顺利地走进近代社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

题。材料一 (宋代)文学则文章由重形式改为重自由表达;艺术方面……则采用表现自己意志的自由方法;音乐方面……通俗艺术较盛,品味较古的音乐下降,变得单纯以低级的平民趣味为依归。

——内藤湖南《宋代文化特征》材料二宋代的领导地位源于一系列的因素,从技术上的发明、从普遍的教育到对宗教和各种哲学思想的宽容。……上一个1000年的中国,是世界超级大国,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乔纳森·斯彭斯《新闻周刊》材料三蒙古人的入侵形成了对于伟大的中华帝国的沉重打击,这个帝国在当时是全世界最富有和最先进的国家。在蒙古人入侵的前夜,中华文明在许多方面都处于它的辉煌顶峰,而由于此次入侵,它却在其历史中经受着彻底的破坏。

——谢和耐《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

(1)根据材料一,举例说明宋代文学艺术领域的平民趣味。(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具体史实指出宋代领导地位形成的因素。(9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的历史发展“并没有顺利地走进近代社会”的原因。(10分)

【解析】第(1)问,注意设问中的时间限制“宋代”和角度限制“文学艺术”,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宋词的流行”“散曲的出现”“风俗画的盛行”等结论。第(2)问,可根据材料二中的信息逐一分析。第(3)问,结合北宋时期的政治、科技与思想情况概括归纳。

【答案】 (1)文学:词成为文学的主流;宋代散曲等。艺术:《清明上河图》等风俗画是当时画坛

亮点。

(2)宋代科技发达,活字印刷术发明,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等;教育普及,科举制进一步完善;出现了程朱理学等新的哲学流派。

(3)政治上仍然是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科技没有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理学思想后来日益走向僵化;蒙古人的入侵打断了这一进程。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德国大哲学家康德曾在当代最有益且最具想象力的书中,做了如下的结论:“古代的中国,他们苦心经营,完成最完美的社会形态,犹如一个典型的模范社会……中国创造了为今日人们已知的、最高级的世界文明……中国的伟大吸引了我,使我感触良多……这个国家的伟人们,跟我们德国人比起来,代表更高一层的文化水平……一些君子型的人物……代表一种非常高尚社会的典型。”

尽管中国人发明了指南针、火药、纸、丝、印刷术和瓷器,但我们还不能认定中国是一个工业上善于发明的民族。尽管他们在艺术上有创作的天才,发展他们自己的艺术形式,而且达到非其他民族、非任何时代所可比拟的完美境界。但在1912年以前,他们仍然满足于古代的经济方式,嘲笑那种可以增加效率、节省人力的政策。虽然他们是世上第一个使用煤炭作燃料的民族,虽然他们早于公元前122年即有小量的开采煤矿,但他们并没有发明什么机器来节省人力,以致至今仍有大部分的矿产资源未开采。虽然他们早知道如何制造玻璃,但他们却宁愿自西方输入这些东西。……在举止方面,中国比较喜欢彬彬有礼的传统规矩和学问,而不欣赏刺激的、变化的科学和财阀政治。中国在对世界所贡献出的许多伟大的文化中,对于物质技术生活的贡献最弱。

——摘编自[美]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评价上述材料中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某一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12分) 【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题目,自圆其说即可。解答此题首先要确立自己的观点,其次要结合中国古代的成就尤其是科技成就,再联系近代中国的状况分析解答。既要看到过去的辉煌,也要看到近代的落伍。

【答案】观点一:中国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建立了完美的社会形态和高水平文化。

主要史实:早在公元前5世纪,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中国开始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促进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和指南针代表当时世界科技的先进水平,后来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科技的发展和文化的复兴;中国儒家思想不但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发展,而且传入欧洲,有利于启蒙运动的兴起等。

观点二:中国古代虽然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但在近代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方面发展缓慢。

主要史实:中国古代虽然创造了辉煌的科技和文化,但是这些大多是古代经验的总结,不具有近代科技的基本特征,也没有起到促使中国社会形态发生质变的作用;鸦片战争以后,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门户,在欧风美雨的影响下,洋务运动时工业文明才自西方传入中国。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