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为什么会人才辈出

民国时期何以能培养那么多的文化教育精英?

许国申

著名杂文家吴非先生说:“跑了不知多少历史名校,发现校史陈列室内‘陈列’的能够真正称得上名人,并能够为学校撑足台面的,居然大多是民国时期培养的文化教育精英!”人们不禁要问:民国时期何以能培养那么多的文化教育精英?

民国是一个动乱的时代,有似于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但又不同于春秋战国。相同的是国内军阀割据,战乱频仍,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不同的是国外还有列强入侵,中华民族处于内忧外患、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士”族,有着非常强烈的忧患意识,他们所想,无不是国家与民族的利益,很少关注个人的名利得失。他们有着高尚的情操,远大的抱负,只要是能强国富民的,他们都全力以赴。这样的一群人,怎能不培育出一大批优秀的文化教育精英?相比之下,当今的“士”族生活在一个和平繁荣的“盛世”里,满眼都是歌舞声色,遍地都是黄金桂冠,“享受生活”之不暇,捞取名利之不暇,哪有时间去想怎样培育一代精英?

民国时期是一个崇尚个性自由与解放的时代。“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那个时代的“士”族,没有统考的压力,没有分数和评价,没有受到“智慧型”教育管理的约束,大都可以“八

仙过海,各显其能”。一个教师,只要有真才实学,即使少有学生喜欢、甚至一个学生都不喜欢,也可以成为“名师”。而今“教育管理”成为时尚,“数字化”成为管理的法宝,分数不但是学生的命根,也是教师的命根,更重要的是官吏的命根。整个教育界都成了熙熙攘攘的名利场,怎么能培育出教育文化精英?

民国时期的教育非常重视读书,大多文化教育精英都是自己读书读出来的,而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今的图书馆、阅览室全成了摆设,除了个别教师要写“论文”走走,比深山古道的小桥还寂寞,热闹的只有教辅书市。教师忙于应付备课检查,学生忙于应考训练,谁有时间自由地读书?

“士可杀而不可辱。”民国时期的“士”族,多有着方孝儒式的硬气。就说那个敢于拍桌子骂蒋介石的刘文典吧,他曾经面对蒋介石拍桌大骂:“你就是个新军阀!”并直起脑壳,撞向蒋介石。而今之“士”族中,这样的人可有?称教育局长为“某局”、“局座”,称特级教师为“某特”。——听听“士”族的这些称呼就可以知道,这样的一群人,拿什么培养文化教育精英?

21世纪之中国,是个造星的时代。科技界造人造卫星,数十年只能以个计,教育界培养名师、名校长,数年即可以万计。大师的成长需要深厚而肥沃的泥土,民国时期的“士”族大都有着甘做泥土的奉献精神。而今之“士”族,都想做明珠、明星,谁

愿意做泥土呀!失却了泥土,营养钵里怎么能培养出文化教育精英?

教育是根的事业,根的成长在地下,短时间内是看不见的。而今的教育却是孵豆芽一般,一味地追求短期效益。无论什么种子,都被学校孵成了菜芽,拿到市场上兜售。这样的时代,还能够培养出文化教育精英吗?

中国历史上有个奇怪的现象:大批涌现文化教育精英的多是动乱时代,越是盛世,越少精英,唯有汉、唐、宋数代例外。——而汉、唐、宋时代的教育环境都是相当宽松的。难道我们不能像汉代、唐代、宋代一样给教育创造相当宽松的环境,而非等到下一个动乱的时代再大批地培养文化教育精英吗?

民国时期何以能培养那么多的文化教育精英,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长思之。

为什么民国出了那么多大师?

读民国史,有个问题还真让我无法理解:为什么民国出了那么多大师?

民国在大陆三十多年,改革开放到今天也三十多年。我就不懂,民国时期那么穷,国破家亡,积弱多年,但好像尽出大师,这个家那个家的,从思想家到文学家到政治家到外交家到军事家,真是什么家都不缺。

改革开放到今天也三十多年了,好像能称之为大师的少之又少。究竟怎么回事啊?

想来想去想出几点理由来,纯为臆测,若有雷同,实属巧合。

乱世出英雄。

乱世出英雄,现在太平盛世,自然很难有英雄者出。如今,承平日久,哪怕刘邦复活朱元璋再生,恐怕也很难掀起什么大浪来,经商的话顶多能弄个不错的企业吧,是否能打进中国五百强还不见得;从政的话,弄个正式编制的公务员或许可能,能否混到县长还真不见得。

但是用这个理由解释解释政治家军事家什么的还说得过去,别的就有些不靠谱儿了。

物以稀为贵

那时候,识文断字的人少,会点啥的就成了大师。现在多了,都成了师字辈,自然就“大”不起来了。

不过,在下还真是不太相信这个理由,写下来凑凑数吧。

目标不同。

那时候,中国分崩离析,饱受欺凌,只要是有点良知的中国人都会考虑如何富国强兵,如何唤醒民众,想得多了,自然就有出类拔萃者成为大师。

现在不同了,从政的想的是如何对付上访,如何对付钉子户什么的,搞教育的想的是如何提高升学率,如何更多地挖掘孩子的潜力考更多的分数,搞学术的想的是如何多弄论文,有用的也好没用的也好,写的也

好抄的也好,只要能评什么什么职称就中。在这种情况下能出大师也真是难为如来佛祖了。

那时候,那么多海外游学的中国人,纷纷回到苦大仇深的祖国,投身到各种军政民政事业中;而现在大家都削尖脑袋想让自己成为一个非中国人。斯可为证。

文化冲击。

那时候,中国几千年的儒家体系全面崩溃,面对着那么多的外来文化的冲击,又是日本又是美国,又是欧洲又是苏联,又是马克思又是杜威,又是泰戈尔又是罗素……大家都知道会产生个新体系,但谁也不知道最终会产生个什么体系出来。

被闷了几千年的中国人终于一朝奔放,思绪滚滚而来,大师因此隆重诞生。

政府。

中国的政府,自古以来就有控制民众思想的优秀传统,所谓“牧民”也者。

民国的政府当然也不例外,袁世凯也好,段祺瑞也好,曹锟也好,蒋介石也好,自然都是这种想法。但不知是中国之幸还是中国的不幸,那时候的政府异常软弱,管到东管不到西,管到南管不到北的,虽然也在不遗余力地控制思想,但要想完全控制实在是忒难了,所谓“挟泰山以超北海,非不为也,不能也”。最终虽然控制了一部分,但架不住中国人聪明啊,控制一星半点也不在乎,咱有的是想法,有的是思想,于是,有了大师。

如今,时代不同了,只生一个好。

教育。

那时候的教育,一会私塾,一会新学,一会教会学校,一会武备学堂,教的不知道怎么教,学的不知道怎么学,最终各人听天由命,爱怎么发展就怎么发展了,于是,一个个想象力丰富、创造力惊人的脑袋就这样出现了。这就是大师的由来。

现在好了,几十年来,教育就是为了考好大学,一根筋。如果这三十多年没有大师出现,那以后大概就更不会有了,原因很简单,现在的教育更狠了,狠得西门神聊先生想着就要哭。

大师需要时间验证。

对于这三十年出现的大师,还需要多年后才能验证出来吧。说不定若干年后,有幸在你我有生之年最终能弄明白什么芙蓉姐姐、张悟本之类都是大师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