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原理试题

内燃机原理试题
内燃机原理试题

【内燃机原理】试卷(部分)

2010-2011学年

试卷1:

一、简述题(共28分)

1)升功率

2)比重量:柴油机的重量指标一般用单位重量功率比来表示,称为比重量

3)可变进气涡流

4)稀燃

5)火焰传播速度

6)燃烧速度

7)不规则燃烧

8)预喷:预喷即提前喷射. 多数共轨机, 喷油器并不只是喷射一次. 而是多次. 第一次喷射较早, 即为预喷. 多次喷射有助于油气混合, 不会导致局部混合气过浓. 对于排放有好处.

9)空间雾化

10)油膜蒸发

11)EGAS:电子节气门,在加速踏板处有个位置传感器,电脑根据传感器传来的信号判断油门的大小,然后控制节气门开度的大小

12)GDI(BDE): GDI是缸内直喷, GDI发动机有着实现分层燃烧的特点

13)HCCI:均质混合气压燃烧技术

14)EGR(AGR)废气再循环系统

二、论述题和计算题(共72分)

1.汽油机、柴油机的压缩比(包括增压和非增压)范围是多少,限制汽油机和柴油机压缩

比提高的主要因素是什么?(5分)

2.推导整车百公里油耗与车用发动机油耗率的换算式。(4分)

3.组织气流运动有哪些方式,各有何特点。缸外喷射汽油机、缸内直喷汽油机和柴油机

(统一式和分隔式)对气流运动有何要求?(10分)

4.写出充气效率的定义,充气效率是否可以大于1,为什么?请说明多气门技术有何优缺

点?在高速高负荷时可变配气相位(排气提前角和进气迟闭角)、可变气门升程和可变进气系统(管长和管径)是如何调整的?(17分)

5.分析汽油机最佳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能的过量空气系数取值范围,请说明原因。

(6分)

6.分析点火提前角、负荷(混合气浓度)、燃烧室沉积物、气缸直径、燃料性质、火花塞位

置对爆震的影响。(6分)

7.缸内直喷汽油机的混合气浓度和均匀性随着工况(低速低负荷、中转速中负荷、高速高

负荷)的变化是如何变化的,为什么?(6分)

8.请描述汽油机的爆震与柴油机的工作粗暴的异同点。(8分)

9.衡量柴油机油束雾化特征的指标有哪些?并图示。油束着火有何特点?并图示(10分)

2009-2010学年

试卷1

一、简述题(共20分)

1)大气修正

2)升功率

3)比重量

4)有效指标

5)可变进气涡流

6)GDI(BDE)

7)HCCI

8)EGR(AGR)

9)火焰传播速度

10)不规则燃烧

二、论述题和计算题(共80分)

1三种理想的热力循环分别对应哪三种实际内燃机?请在T-s图上图示并注明各热力过程。再比较初始压力、温度相同,且压缩比相同和最高压力分别相同时三种循环过程的热效率大小。(10分)

2.汽油机、柴油机的压缩比范围是多少,限制汽油机和柴油机压缩比提高的主要因素是什

么?(5分)

3.测量机械损失有哪4种方法,请描述其测量原理和分析其测量精度。(6分)

4.推导整车百公里油耗与车用发动机油耗率的换算式。(4分)

5.组织气流运动有哪些方式,各有何特点。汽油机和柴油机(统一式和分隔式)对混合气

形成有何要求?(9分)

6.请列举3类提高充气效率的措施,并说明其原理。(6分)

7.写出过量空气系数的定义,分析最佳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能的过量空气系数取值范

围,请说明原因。(8分)

8.请描述汽油机爆震的成因。分析点火提前角、压缩比、负荷(混合气浓度)、燃烧室沉积

物、气缸直径、燃料性质、火花塞位置对爆震的影响。(10分)

9.缸内直喷汽油机的混合气浓度和均匀性随着工况(低速低负荷、中转速中负荷、高速高

负荷)的变化是如何变化的?(6分)

10. 衡量柴油机油束雾化特征的指标有哪些?油束着火有何特点?(10分)

11. 试分析柴油机空间雾化和油膜蒸发在混合气形成和燃烧方面的特点。D-过程(或称复合

式燃烧室)希望在高速高负荷和低速低负荷区采用哪种混合方式?(6分)

2008-2009学年

试卷1

一、简述题(共30分)

1)升功率

2)比重量

3)示功图法

4)灭缸法

5)过量空气系数

6)不规则燃烧

7)炽热点火

8)EGR

9)EGAS

10)爆震调节

11)预喷

12)二次喷射

13)VVT

14)UIS

15)UPS

二、论述题(共70分)

1. 等容加热、等压加热和混合加热循环分别对应哪种发动机?图示并说明提高压缩比、压

力升高比对混合加热循环热效率有何影响?(10分)

2. 柴油机为何要组织较强烈的气流运动,组织气流运动有哪些方式,各有何特点。

(12分)

3. 1)请描述充气效率的定义。

2)现代车用汽油机充气效率可否超过100%?何因?

3)请分析采用 ** 多气门技术

** 可变配气定时(可变配气相位和气门升程)

** 可变进气系统(可变进气管长度和直径)

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4)可变配气定时和可变进气系统随转速变化(高速、低速)时的调节方式。

5)现代柴油机采用可变进气涡流模式,请分析其目的、意义和结构特征。

(16分)

4. 传统的汽油机过量空气系数在哪些范围分别使实现最佳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能,请

分析原因。(9分)

5.请分析比较传统的汽油喷射发动机与缸内直喷汽油机气缸内混合气的浓度和均匀性在不同的工况(高速高负荷、低速低负荷)下的状态。(4分)

6. 请描述衡量柴油机油束雾化特征的指标,并描述其取值原则。油束如何与发动机燃烧室

和涡流运动相匹配。(10分)

7. 何为油泵的速度特性?柴油机在喷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哪些不正常现象,在何种工况下

出现?(9分)

2007-2008学年

试卷1

一、简述题(共24分)

1)HCCI

2)EGAS

3)EGR

4)火焰传播速度

5)燃烧速度

6)空间雾化

7)油膜蒸发

8)升功率

9)比重量

10)充气效率

11)过量空气系数

12)油耗率

二、论述题(共76分)

1. 等容加热、等压加热和混合加热循环分别对应哪种发动机?图示并说明提高压缩比、压

力升高比和预胀比对混合加热循环热效率有何影响?(14分)

2. 组织气流运动有哪几种方式?各有哪些特点?(10分)

3. 现代车用发动机采用可变配气定时和可变进气系统,请说明这些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随

转速(高转速、低转速)变化时的调节措施。(12分)

4. 列举4种(主要的)多气门技术的优缺点,请说明原因。(8分)

5. 过量空气系数在哪些范围分别使汽油机获得最佳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能,请分析原

因。(9分)

6. 衡量柴油机油束雾化特征的指标有哪些,如何选取这些参数?油束着火有何特点?(12分)

7. 缸内直喷与常用的进气道喷射汽油机在低速低负荷下运行时,进气量、缸内混合气浓度

和均匀性有何差异,为什么?(6分)

8. 国家标准规定的要限制的发动机废气有害物包括哪些?(5分)

2006-2007学年

试卷1

一、简述题(共24分)

1)可变进气涡流

2)HCCI

3)EGAS

4)EGR

5)火焰传播速度

6)燃烧速度

7)空间雾化

8)油膜蒸发

二、论述题(共76分)

1. 汽油机、低速柴油机和高速柴油机分别对应于哪种理想的加热循环?提高压缩比对汽油

机和柴油机的热效率有何影响?提高压缩比受到哪些因素的限制?(14分)

2. 现代车用发动机采用多气门技术、可变配气相位和可变进气系统,请说明这些技术的基

本原理以及随转速变化时的参数调节措施。(12分)

3. 组织气流运动有哪几种方式?各有哪些特点?(10分)

4. 汽油机从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能考虑分别采用何种范围的过量空气系数,并分析原

因。(12分)

5. 缸内直喷汽油机的混合气的浓度和状态随着工况(负荷和转速)的变化是如何变化的,

请分析原因?(8分)

6. 衡量柴油机油束雾化特征的指标有哪些,如何选取这些参数?油束着火有何特点?

(12分)

7. 何为油泵的速度特性?柴油机在喷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哪些不正常现象,在何种工况下

出现?(8分)

2005-2006学年

试卷1

1.汽油机、柴油机的压缩比范围是多少,限制提高压缩比的因素是什么?(4分)

2.汽油机和柴油机的过量空气系数的范围是多少?(4分)

3.写出充气效率的定义。随着工况(低速低负荷和高速高负荷)的变化,如何选择排气提前和进气迟闭角,如何调节可变进气管的长度和直径,请说明原因。(10分)

4.发动机组织气流运动有哪些方式,各有何特点?(10分)

5.汽油机的爆震与柴油机的工作粗暴的成因,有何异同点?(10分)

6.请从供油、供气方面分析:

1)为什么电喷汽油机在加速过程中需要“加速加浓”;

2)在柴油机的加速过程中为何可能会出现排气冒黑烟现象。

并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各2种)。(12分)

7.表征油束特征的参数有哪些,如何取值?油束着火有哪些特点?(12分)

8.辛烷值反映燃料何种特性,为什么希望汽油的辛烷值尽可能高一些?十六烷值反映燃料何种特性,为什么希望柴油的十六烷值适中?(8分)

9.电喷发动机可以采用那些方法来测量空气的容积流量和质量流量。(8分)

10.NO的形成需要具备哪些条件?(4分)

11.何为油泵的速度特性?柴油机在喷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哪些不正常现象,在何种工况

下出现?(8分)

12.试分析柴油机空间雾化和油膜蒸发的特点及对经济性和排放的影响。(10分)

发动机原理知识点

1.发动机的定义。 燃料在机器内部燃烧而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再通过气体膨胀做功将其转化为机械能输出的机械设备。 2.发动机发展历经的三个阶段。 ①20世纪70年代之前(提高生产力) 目标:追求良好的动力性能。 措施:提高压缩比,提高转速。 指标:最高车速、加速性能、最大爬坡能力。三个指标均取决于发动机及其它动力装置。 ②20世纪70~80年代(石油危机) 目标:追求良好的经济性能。 措施:降低油耗、增大升功率、减轻比重量。 指标:百公里油耗。 ③20世纪80年代后期(环境污染) 目标:追求良好的环保性能。主要解决排放与噪声问题。 3.常规汽车能源和新型替代能源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①汽油机:汽油和空气混合经压缩由火花塞点燃。 ②柴油机:柴油和空气混合经压缩自行着火燃烧。 ③天然气发动机LNG ④液化石油气发动机LPG ⑤酒精发动机 ⑥双燃料、多燃料发动机 4.热力系统基本概念; 在热力学中,将所要研究的对象从周围物体中隔离出来,构成一个热力系统。 系统以外的一切物质,称为外界,热力系统和外界的分界面,称为界面。5.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 当热能与其它形式的能量相互转换时,能的总量保持不变,只是能量的形式发生了变化—能量守衡。吸收的能量-散失的能量=储存能量的变化量 6.理想气体的四个基本热力过程; ①定容过程:热力过程进行中系统的容积(比容)保持不变的过程。 ②定压过程:热力过程进行中系统的压力保持不变。 ③定温过程:热力过程进行中系统的温度保持不变 ④绝热过程:热力过程进行中系统与外界没有热量的传递 7.四行程发动机的实际工作循环过程; 进气过程、压缩过程、燃烧过程、膨胀过程、排气过程 8.发动机实际循环向理论循环的简化条件; ①忽略进、排气过程(r-a,b-r), 排气放热简化为定容放热过程; ②压缩、膨胀过程(复杂的多变过程)简化为绝热过程; ③把燃料燃烧加热燃气的过程简化成工质从高温热源的吸热过程,分为定容 加热过程(c~z’)和定压加热过程(z’~z); ④假定工质为定比热的理想气体。

发动机原理复习题带答案

一填空 1. 评定实际循环的指标称为指示指标它以工质对活塞所做之工为基础。 2.发动机的经济性和动力性指标是以曲轴输出功为基础,代表了发动机的整机性能,通常称为有效指标。 3.发动机的主要指示指标有指示功率、平均指示压力、指示燃烧消耗率和指示热效率。 4.发动机的主要有效指标有有效功率、平均有效压力、有效热效率、有效燃油消耗率和有效转矩。 5.发动机的换气过程包括进气过程和排气过程。 6.发动机进气管的动态效应分为(惯性)效应和【波动】效应两类。 7.在汽油的性能指标中,影响汽油机性能的关键指标主要是【】和馏程;评价柴油自燃性的指标是【十六烷值】;评价汽油抗爆性的指标是【辛烷值】。 8、使可燃混合气着火的方法有【高温单阶段着火】和【低温单阶段着火】两种,汽油机的着火方式是【高温单阶段着火】。柴油机的着火方式是【低温单阶段着火】。 9.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按检测进气量的方式分为【质量流量控制】和【速度密度控制】【节流速度控制】两类,按喷嘴数量和喷嘴安装位置分为【缸内喷射】和【进气管喷射】两类。 10、汽油机产生紊流的主要方式有【挤流】和【近期涡流】两种。 11、最佳点火提前角应使最高燃烧压力出现在上止点后【 5 】度曲

轴转角。柴油机喷油器有【孔】式喷油器和【轴针】式喷油器两类,前者用于直喷式(统一式)燃烧室中,后者用于分隔式燃烧室中。 12,油束的雾化质量一般是指油束中液滴的【细度】和【均匀度】。 13.柴油机分隔式燃烧室包括【涡流式】式燃烧室和【预燃式】式燃烧室两类:直喷式燃烧室分为【开】式燃烧室和【半开】式燃烧室两类。 14.柴油机上所用的调速器分【全程式】式和【两极】式两类。一般【全程式】式调速器用于汽车柴油机,【两极】式调速器用于拖拉机柴油机。 15.根据加热方式不同,发动机有【等容加热循环】、【混合加热循环】、【等压加热循环】、三种标准循环形式。 16、理论循环的评定指标有【循环热效率】和【循环平均压力】,前者用于评定循环的经济性,后者用于评定循环的做工能力。 17,评定实际循环动力性的指标有【平均指示压力】和指示功率;评定实际循环经济性的指标有指示热效率和【指示燃油消耗率】。 18.四冲程发动机的实际循环是由【进气】【压缩】【燃烧】【膨胀】和排气五个过程组成的。 19、发动机的动力性指标包括有效功率、【有效功】、【有效功率、有效转矩、平均有效压力】、转速和活塞平均速度。 20、发动机的换气过程分为【自由排气】、【强制排气】、【进气】和气门叠开四个阶段。

内燃机原理习题

内燃机原理习题 一、基本概念 1、循环热效率 2、循环平均压力 3、压缩比 指示功Wi:一个实际循环工质对活塞所作的有用功。 平均指示压力Pmi:单位气缸工作容积的指示功 指示功率:内燃机单位时间内所作的指示功称指示功率。指示效率:实际循环指示功与所消耗的燃料放热量之比。

指示燃料消耗率:指单位指示功的耗油量,一般以每kWh的耗油量表示有效功率有效转矩有效扭矩:轴输出扭矩 平均有效压力: ?单位气缸工作容积输出有效功。 ?其值大,说明单位气缸工作容积对外输出功多,作功能力强,评价内燃机动力性的重要指标。 有效热效率:内燃机有效功与所耗燃料热量之比。 有效燃料消耗率 升功率:标定工况下,每升工作容积所发出功率,表示容积利用率

机械效率 气门叠开 平均机械损失压力 换气损失 泵气损失 充量系数 残余废气系数 过量空气系数 燃料的低热值 理论混合气热值火焰传播速度

爆震燃烧 表面点火 点火提前角 喷油泵速度特性供油规律 喷油规律 废气再循环 发动机排量 转矩储备系数转速储备系数

稳定调速率 瞬时调速率 理论空气量 排气微粒 排气损失 进气损失 自由排气损失 强制排气损失 柴油机工作粗暴全程式调速器两极式调速器 发动机的工况 发动机的特性 早燃

二次喷射 油束的雾化质量 二行程发动机的扫气效率 二行程发动机的给气效率 二、内燃机的性能指标 1.理论循环与实际循环有何区别?研究理论循环的目的何在? 实际循环与理论循环的差别 1、工质的质和量不是常数 比热容的影响。 2、传热损失 3、更换工质损失。 换气损失。 4、燃烧损失 燃烧速度的影响 后燃及不完全燃烧损失 研究理论循环的目的 1.用简单公式阐明热力学参数间关系,明确提高循环效率和平均压力的途径; 2.确定循环效率的极限,判断实际内燃机经济性和工作过程进行完善程度及改 进潜力; 3.有利于比较各种热力循环的经济性。 2.内燃机理论循环有几种?各由哪些热力过程组成?怎样计算它们的循环热效率 和循环平均压力?

发动机原理习题

1.1KG海平面标准大气状态下的静止空气在汽缸内压缩到8×105Pa,,试问压缩后气体的温度为多少?消耗的功为多少?分别按理想绝热过程(k=1.4)和实际绝热过程(k=1.48)进行计算,并比较所得的结果。 答:对于理想绝热过程pV k= const 得到P2 p1=( T2 T1 )k 由此可得8×105 1.013×10=( T2 273 )1.40.4 得到T2 =492.7K=219.7℃消耗的功为 ?2??1 =RT1P2 1 k?1 k ?1= 286.98×2738×105 5 1.4?1 1.4 ?1 =1.57×105Pa 实际过程把k换成n,即可求得实际状况下得T2,?2??1 2. 某涡轮喷气发动机在地面试车台工作,已知A9=1520cm2,p0=101322pa,p9=135822pa,c9=538m/s,q mg=50.7kg/s,求发动机的推力。 答: F=q ma C9?C0+A9(P9?P0) ∵地面静止条件下,C0=0 P0=101325Pa ∴F=50.7×538+0.152135822?101322=6.18×104Pa 3. 一空气瓶容积为0.07m3,瓶内压力为2×106Pa,瓶内空气温度为30℃,若瓶内空气用去2/5,问将瓶内空气加温至多少摄氏度才能保证瓶内的压力仍为2×106Pa?空气的R=286.98。答:V1=V2=0.07 m3,P1=P2=1.5×106Pa, T1=30+273=303K,M2=3/5M1 根据气体状态方程式pV=MRT/μ 得到M1RT1/μ= M2RT2/μ 得到T2=5/3* T1=5/3*303=505K=505-273=232℃

汽车发动机原理试题库及答案

一、发动机的性能 二、选择题 1、通常认为,汽油机的理论循环为( A ) A、定容加热循环 B、等压加热循环 C、混合加热循环 D、多变加热循环 6、实际发动机的膨胀过程是一个多变过程。在膨胀过程中,工质( B ) A、不吸热不放热 B、先吸热后放热 C、先放热后吸热 D、又吸热又放热 2、发动机的整机性能用有效指标表示,因为有效指标以( D ) A、燃料放出的热量为基础 B、气体膨胀的功为基础 C、活塞输出的功率为基础 D、曲轴输出的功率为基础 5、通常认为,高速柴油机的理论循环为( C ) A、定容加热循环 B、定压加热循环 C、混合加热循环 D、多变加热循环 6、实际发动机的压缩过程是一个多变过程。在压缩过程中,工质

( B ) A、不吸热不放热 B、先吸热后放热 C、先放热后吸热 D、又吸热又放热 2、发动机工作循环的完善程度用指示指标表示,因为指示指标以( C ) A、燃料具有的热量为基础 B、燃料放出的热量为基础 C、气体对活塞的做功为基础 D、曲轴输出的功率为基础 2、表示循环热效率的参数有( C )。 A、有效热效率 B、混合热效率 C、指示热效率 D、实际热效率 3、发动机理论循环的假定中,假设燃烧是( B )。 A、定容过程 B、加热过程 C、定压过程 D、绝热过程 4、实际发动机的压缩过程是一个( D )。 A、绝热过程 B、吸热过程 C、放热过程 D、多变过程 5、通常认为,高速柴油机的理论循环为( C )加热循环。 A、定容 B、定压 C、混合 D、多变

6、实际发动机的膨胀过程是一个( D )。 A、绝热过程 B、吸热过程 C、放热过程 D、多变过程 7、通常认为,低速柴油机的理论循环为( B )加热循环。 A、定容 B、定压 C、混合 D、多变 8、汽油机实际循环与下列( B )理论循环相似。 A、混合加热循环 B、定容加热循环 C、定压加热循环 D、卡诺循环 9、汽油机常用的压缩比在( B )范围内。 A、4 ~ 7 B、7 ~ 11 C、11 ~ 15 D、15 ~ 22 10、车用柴油机实际循环与下列( A )理论循环相似。 A、混合加热循环 B、定容加热循环 C、定压加热循环 D、卡诺循环 11、非增压发动机在一个工作循环中,缸内压力最低出现在( D )。 A、膨胀结束 B、排气终了 C、压缩初期 D、进气中期

内燃机原理课后习题与答案定稿版

内燃机原理课后习题与 答案精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第一章发动机的性能 1.简述发动机的实际工作循环过程。 1)进气过程:为了使发动机连续运转,必须不断吸入新鲜工质,即是进气过程。此时进气门开启,排气门关闭,活塞由上止点向下止点移动。2)压缩过程:此时进排气门关闭,活塞由下止点向上止点移动,缸内工质受到压缩、温度。压力不断上升,工质受压缩的程度用压缩比表示。3)燃烧过程:期间进排气门关闭,活塞在上止点前后。作用是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使工质的压力和温度升高,燃烧放热多,靠近上止点,热效率越高。4)膨胀过程:此时,进排气门均关闭,高温高压的工质推动活塞,由上止点向下至点移动而膨胀做功,气体的压力、温度也随之迅速下降。(5)排气过程:当膨胀过程接近终了时,排气门打开,废气开始靠自身压力自由排气,膨胀过程结束时,活塞由下止点返回上止点,将气缸内废气移除。 3.提高发动机实际工作循环热效率的基本途径是什么可采取哪些基本措施 提高实际循环热效率的基本途径是:减小工质传热损失、燃烧损失、换气损失、不完全燃烧损失、工质流动损失、工质泄漏损失。提高工质的绝热指数κ可采取的基本措施是:⑴减小燃烧室面积,缩短后燃期能减小传热损失。⑵.采用最佳的点火提前角和供油提前角能减小提前燃烧损失或后燃损失。⑶采用多气门、最佳配气相位和最优的进排气系统能减小换气损失。⑷加强燃烧室气流运动,改善混合气均匀性,优化混合气浓度能减少不完全燃烧损失。⑸优化燃烧室结构减少缸内流动损失。⑹采用合理的配缸间隙,提高各密封面的密封性减少工质泄漏损失。

航空发动机原理与构造复习题

一、选择题 1.燃气涡轮发动机的核心机包括 C 。 A.压气机、燃烧室和加力燃室B.燃烧室、涡轮和加力燃室 C.压气机、燃烧室和涡轮D.燃烧室、加力燃室和喷管 2.在0~9截面划分法中,压气机出口截面是 B 。 A.1—1截面B.3—3截面C.4—4截面D.6—6截面 3.在0~9截面划分法中,燃烧室出口截面是。 C A.1—1截面B.3—3截面C.4—4截面D.6—6截面 4.发动机正常工作时,燃气涡轮发动机的涡轮是_____B____旋转的。 A.压气机带动B.燃气推动 C.电动机带动D.燃气涡轮起动机带动 5.气流在轴流式压气机基元级工作叶轮内流动,其_____C____。 A.相对速度增加,压力下降B.绝对速度增加,压力增加 C.相对速度降低,压力增加D.绝对速度下降,压力增加 6.气流在轴流式压气机基元级整流环内流动,其____C_____。 A.相对速度增加,压力下降B.绝对速度增加,压力增加 C.相对速度降低,压力增加D.绝对速度下降,压力增加 7.气流流过轴流式压气机,其____C_____。 A.压力下降,温度增加B.压力下降,温度下降 C.压力增加,温度上升D.压力增加,温度下降 8.轴流式压气机基元级工作叶轮叶片通道和整流环叶片通道的形状是____C_____。A.工作叶轮叶片通道是扩散形的,整流环叶片通道是收敛形的 B.工作叶轮叶片通道是收敛形的,整流环叶片通道是扩散形的 C.工作叶轮叶片通道是扩散形的,整流环叶片通道是扩散形的 D.工作叶轮叶片通道是收敛形的,整流环叶片通道是收敛形的 9.轴流式压气机基元级工作叶轮和整流环的安装顺序和转动情况是_____B____。A.工作叶轮在前,不转动;整流环在后,转动 B.工作叶轮在前,转动;整流环在后,不转动 C.整流环在前,不转动;工作叶轮在后,转动 D.整流环在前,转动;工作叶轮在后,不转动 10.轴流式压气机基元级工作叶轮和整流环的安装顺序和转动情况是_____B____。A.工作叶轮在前,不转动;整流环在后,转动 B.工作叶轮在前,转动;整流环在后,不转动 C.整流环在前,不转动;工作叶轮在后,转动 D.整流环在前,转动;工作叶轮在后,不转动 11.多级轴流式压气机由前向后,____A_____。 A.叶片长度逐渐减小,叶片数量逐渐增多 B.叶片长度逐渐减小,叶片数量逐渐减小 C.叶片长度逐渐增大,叶片数量逐渐增多 D.叶片长度逐渐增大,叶片数量逐渐减小 12.涡轮由导向器和工作叶轮等组成,它们的排列顺序和旋转情况是___A_____。A.导向器在前,不转动;工作叶轮在后,转动 B.导向器在前,转动;工作叶轮在后,不转动

内燃机原理总复习题

1.根据公式,,可以知道,当设计的活塞平均速度Vm增加时,可 以增加有效功率,请叙述活塞平均速度增加带来的副作用有哪些?具体原因是什么? 2.气压力Pg和往复惯性力Pj的对外表现是什么?有什么不同? 3.汽油机的主要优点是什么?柴油机的优点是什么? 4.活塞平均速度提高,可以强化发动机动力性,请分析带来的负作用是什么? 5.目前使发动机产生性能大幅度提高的新型结构措施有哪些?为什么? 6.内燃机仿真设计手段主要有那些? 7.内燃机主要零部件(曲轴、连杆、活塞、机体等)的强度计算分析主要采用什么方法,能够解决 哪些问题? 8.发动机工程数据库在内燃机开发设计中有何重要作用? 9.写出中心曲柄连杆机构活塞的运动规律表达式,并说出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用途。 10.推导单缸发动机连杆力、侧向力、曲柄切向力和径向力的表达式,并证明翻倒力矩与输出力矩大 小相等方向相反。 11.曲轴主轴颈的积累扭矩如何计算,连杆轴颈扭矩如何计算?如果已知一个四冲程四缸机,发火顺 序1-3-4-2,试求第四主轴颈扭矩和第四拐连杆轴颈扭矩。 12.四缸四行程发动机,发火顺序1-3-4-2,试分析旋转惯性力和力矩、第一阶、第二阶往复惯性 力和力矩,如不平衡,请采取平衡措施。 13.四缸二行程发动机,发火顺序1-3-4-2,试分析旋转惯性力和力矩、第一阶、第二阶往复惯性 力和力矩,如不平衡,请采取平衡措施。并指出Mj1max及出现时刻。 14.三缸四行程发动机,发火顺序1-3-2,试分析旋转惯性力和力矩、第一阶、第二阶往复惯性力 和力矩,如不平衡,请采取平衡措施。并指出Mj1max及出现时刻。 15.三缸二行程发动机,发火顺序1-3-2,试分析旋转惯性力和力矩、第一阶、第二阶往复惯性力 和力矩,如不平衡,请采取平衡措施。并指出Mj1max及出现时刻。 16.四行程V型两缸机,左右两缸轴线夹角为γ,试分析一阶往复惯性力和二阶往复惯性力。并分析 当γ角为90度时,往复惯性力的特点。 17.什么是扭振,扭振的现象和原因? 18.列出单自由度扭转自由振动系统的振动方程,微分方程的解和初相位。 19.列出三质量扭转振动系统的自由振动方程。 20.什么是力矩简谐分析的摩托阶数?为什么四冲程发动机的扭矩简谐表达式中,简谐阶数不都是自 然数,有半数的阶数? 21.对于多拐曲轴,可以画出几个相位图?什么情况是主谐量?什么情况是次主谐量? 22.什么是临界转速?如何求对应第K阶谐量引起的临界转速?计算和分析扭转共振的条件是什么? 23.计算曲轴系统扭转共振的假设条件是什么? 24.如果知道第一个集中质量的绝对振幅,其它集中质量的振幅如何求出?为什么? 25.活塞的工作条件是什么,请分项论述。然后论述对活塞的设计要求。 26.活塞销一般有哪几种结构?它与销座之间的矛盾是什么,设计时如何考虑? 27.活塞环的工作应力与套装应力之间是什么关系?请用公式说明。实际上如何考虑。 28.高转速发动机与低转速发动机对活塞初始弹力P0的要求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缸径对P0的要求 如何,为什么? 29.试述气环的密封原理,保证气环能够起到密封作用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30.试结合公式说明活塞环的套装应力与工作应力的关系。 31.高速内燃机对活塞材料的要求是什么?

发动机原理试题以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高速柴油机的实际循环接近于( D ) A、定压加热循环 B、定容加热循环 C、定温加热循环 D、混和加热循环 2、增加排气提前角会导致( C ) A、自由排气损失增加 B、强制排气损失增加 C、提前排气损失增加 D、换气损失增加 3、汽油机早燃的原因是混和气( C ) A、自燃 B、被火花塞点燃 C、被炽热表面点燃 D、被废气点燃 4、对自然吸气的四冲程内燃机,提高充气效率的措施中有( D ) A、提高进气气流速度 B、加大进气迟闭角 C、提高进气管内压力 D、合理选择进气迟闭角 5、为了保证新鲜工质顺利流入气缸,在活塞运动到上止点之前就打开气门。 从气门开启到上止点之间的角度称为( B ) A、排气门提前角 B、进气提前角 C、排气迟闭角 D、进气迟闭角 6、单位时间内燃烧的混合气数量是汽油机的( C ) A、火焰速度 B、点火速度 C、燃烧速度 D、混合速度 7、柴油机混合气形成的过程中,不使用的辅助手段是( D ) A、大压缩比 B、高压喷射 C、进气运动 D、加热进气道 8、压力升高率用于评价( B ) A、着火延迟期 B、速燃期 C、缓燃期 D、后燃期 9、四冲程发动机实际排气过程的持续长度( C ) A、小于180°曲轴转角 B、等于180°曲轴转角 C、大于180°曲轴转角 D、不小于180°曲轴转角 10、发动机的工况变化取决于其所带动的工作机械的( A ) A、运转情况 B、功率情况 C、速度情况 D、传动情况 11、柴油机出现不正常喷射的各种原因中包括( C ) A、高压油管过细 B、油管壁面过厚 C、喷油压力过高 D、喷油数量过多 12、描述发动机负荷特性时,不能代表负荷的参数是( A ) A、转速 B、功率 C、扭矩 D、油门位置 13、汽油机的燃烧过程人为地分为( C ) A、5个阶段 B、4个阶段 C、3个阶段 D、2个阶段 14、实际发动机的膨胀过程是( C ) A、定压过程 B、定温过程 C、多变过程 D、绝热过程 15、发动机的整机性能用有效指标表示,因为有效指标以( D ) A、燃料放出的热量为基础 B、气体膨胀的功为基础 C、活塞输出的功率为基础 D、曲轴输出的功率为基础 16、为了评价发动机进、排气过程中所消耗的有用功,引入的参数是( A ) A、泵气损失 B、传热损失 C、流动损失 D、机械损失 17、柴油机间接喷射式燃烧室类型中包括下面列出的( D ) A、半开式燃烧室 B、开式燃烧室 C、统一室燃烧室 D、预燃室燃烧室

发动机原理期末复习题n

第一章工程热力学基础 4、用来描述气体热力状态的物理量是 A. 膨胀功B. 容积功C. 内能 D. 热量 8、对于理想气体,内能是的单值函数。 A. 压力B. 熵C. 温度 D. 比容 10、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比容ν的变化量标志着有无做功,温度T的变化量标志着有无传热。 B. 压力P的变化量标志着有无做功,温度T的变化量标志着有无传热。 C. 压力P的变化量标志着有无做功,熵s的变化量标志着有无传热。 D. 比容ν的变化量标志着有无做功,熵s的变化量标志着有无传热。 13、关于内能的说法,哪一个不正确?。 A. 内能是一过程量 B. 内能只是温度的函数 C. 内能是微观能量 D.内能与热力过程无关 18、在定温过程中,温度T=常数,则热力系统。 A. 无功量变化B. 无热量变化C. 无内能变化 D. 热量和作功不等19、关于定容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加入系统的热量全部转换为系统对外界做的功。 B. 外界对系统所做的功全部用来增加系统的内能。 C. 系统的比容与绝对温度之比为常数。 D. 加入工质的热量全部转变为工质的内能。 20、关于定温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加入系统的热量全部转换为系统对外界做的功。 B. 外界对系统所做的功全部用来增加系统的内能。 C. 系统的比容与绝对温度之比为常数。 D. 加入工质的热量全部转变为工质的内能。 21、关于定压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加入系统的热量全部转换为系统对外界做的功。 B. 外界对系统所做的功全部用来增加系统的内能。 C. 系统的比容与绝对温度之比为常数。 D. 加入工质的热量全部转变为工质的内能。 22、关于绝热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加入系统的热量全部转换为系统对外界做的功。 B. 外界对系统所做的功全部用来增加系统的内能。 C. 系统的比容与绝对温度之比为常数。 D. 加入工质的热量全部转变为工质的内能。 23、绝热过程中,热力系统的多变指数n= 。 A. 1 B. 0 C. k D. ∞ 24、过程进行中,系统的多变指数n=k(k为绝热指数),这个过程称为 A. 定容过程B. 定温过程C. 定压过程D. 绝热过程 25、过程进行中,系统的多变指数n=0,这个过程称为 A. 定容过程B. 定温过程C. 定压过程D. 绝热过程 26、过程进行中,系统的多变指数n=∞,这个过程称为 A. 定容过程B. 定温过程C. 定压过程D. 绝热过程 27、过程进行中,系统的多变指数n=1,这个过程称为 A. 定容过程B. 定温过程C. 定压过程D. 绝热过程 35、热力系统中,熵的变化与否标志着系统有无 A. 做功B. 传热C. 温度变化D. 内能变化 36、热力系统经历一个膨胀、压力降低、吸收热量、温度下降的过程,则多变指数n的范围是。(k为绝热指数) A. 0<n<1 B. 1<n<K C. n>1 D. n>k 第二章发动机工作循环及性能指标

内燃机构造与原理

内燃机构造与原理 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内燃机的总体构造及基本工作原理 1.内燃机有哪些主要优点? ①热效率高②功率范围广③结构紧凑、质量轻、比质量较小、便于移动④起动迅速、操作简便,并且能在起动后很快达到全负荷运行 2.了解几个技术名词(上、下止点等)。 上止点(TDC):活塞离曲轴中心最大距离的位置; 下止点(BDC):活塞离曲轴中心最小距离的位置; 冲(行)程(S):上止点与下止点建的距离; 燃烧容积(Vc):活塞在TDC时,活塞上方的气缸容积; 气缸总容积(Va):活塞在BDC时,活塞上方的气缸容积; 气缸的工作容积(Vh): 曲柄半径(R): 缸径(D): 压缩比: 3.内燃机主要是由哪些机构和系统组成的? 机构:曲柄两岸机构、配气机构、 系统:配(换)气系统、燃烧系统、润滑系统、冷却系统、操纵系统(起动、调速、控制) 4.了解四冲程内燃机的工作原理。 四冲程指的是:进气压缩做功排气 四冲程汽油机 a:进气冲程:用充量系数()表示可燃混合气充满气缸程度 充量系数:每一个工作循环实际进入气缸新气质量与理论上可冲入气缸的新气质量之比(汽油机一般在0.70—0.85;柴油机一般在0.85—0.95) b:压缩冲程:压缩终了时气体的压力和温度主要视压缩比决定,压力大小一般在0.85—2MPa,温度达600—700K c:燃烧—膨胀过程 d:排气过程:用残余废弃系数表示 四冲程柴油机 在柴油机中吸进和压缩的是空气,焉有以很高的压力被喷入压缩后的高温空气中形成混合气而自行着火燃烧 a:进气冲程:任务:充满燃气 过程:进气门提前开进气门延迟关过程大于180CA b:压缩冲程:任务:提高气缸内温度压力 过程:燃油在上止点某一时刻喷入气缸过程小于180CA c:做功冲程:任务:完成两次能量转换() 过程:进气门提前开(提前喷油)过程小于180CA

内燃机原理

第一章绪论 内燃机的发展,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经过不断改进和提高,现已发展到比较完善的程度。由于它的热效率高、适应性好、功率范围广,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建设事业。因此对于它的发展历程、用途以及一些基本知识做个简要的介绍! 第一节内燃机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广义而言,内燃机是指燃料直接在机器内部燃烧的发动机,包括往复活塞式柴油机、汽油机、燃气轮机和喷气式发动机等。燃料在机器外部燃烧的发动机称外燃机,包括蒸汽机、蒸汽轮机以及核动力装置等。蒸汽轮机和核动力装置主要用于大型远洋船舶和大型军用舰艇上。 在航空动力方面,燃气轮机和喷气式发动机几乎是唯一的动力装置。但是,燃气轮机在水、陆方面的应用尚未获得大量推广。虽然燃气轮机具有重量轻、尺寸小、结构简单、扭矩特性好、振动小以及排气中有害气体少等一系列优点。但是,它的热效率低,燃料消耗率高,特别是在部分负荷时更明显。虽在大功率时已有明显改善,在中、小功率时尚不能与柴油机相比. 汽油机由于具有升功率高、噪音低、振动小以及对负荷变化的反应迅速等优点,在小客车上的应用占压倒优势。目前世界上的小客车数量很大,所以汽油机的产量也很高。此外,汽油机也用于中、小型载重汽车、摩托艇、小型农业、林业机械中。但是,由于汽油机所用燃料的价格和燃料的消耗率比柴油机高,因此,在其它经济领域,就不能与柴油机相竞争。

在内河船舶和工程机械力面,柴油机几乎是唯一的原动机。在铁路机车方面,蒸汽机车在国外已被淘汰,在我国已停止生产正逐步被柴油机车和电力机车所代代替,而且机车用柴油机的功率不断增长。目的,单机功率一般已达3000kW左右,最高的可达4600kW。 在远洋海轮方面,柴油机也是主要动力。据1984年统计,全世界当年生产的大型船舶有1007艘,其中99%是用柴油机驱动的。在25万吨以下的船舶中,柴油机是目前最经济的动力装置,其数量更是占压倒多数。 在军用舰艇方面,近年来,各国均在大力发展核能动力及燃气轮机动力装置,但在轻型舰艇上,柴油机仍优势。在水面舰艇中的猎潜艇、导弹快艇、鱼雷快艇、巡逻艇、扫雷艇、登陆艇以及大部分常规潜艇和各种军辅船等仍以柴油机为主要动力,只有少数的水面舰艇则采用柴油机—燃气轮机联合动力装置。 柴油机还广泛用于移动式电站和备用电站。随着大功率中速柴油机的发展,柴油机在固定式电站的应用已逐渐得到推广。现代大功力中速柴油机已能经济地使用于发电量为10万千瓦的电站,而且不久,柴油机电站的发电量将要达到20万千瓦。 由于柴油机的使用范围如此广泛,世界各国柴油机的产量十分巨大,并不断增长。在各经济部门和国防工业中,柴油机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对实现我国四个现代化将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二节内燃机的发展简史 1824年,卡诺(Sadi Carnot)曾发表了热力发动机的经典理论——卡诺原理。过了半个世纪以后,即1876年,德国人奥托(Nicolaus Auguest Otto)才发明了四冲程煤气机。当时该机压缩比约为2.5,其热效率为10~12%,此后的十八年间垄断了市场,承袭了当时处于全盛时期的蒸汽机的宝座。 1883年,法国任达木烈尔(G·Daimler)制成了用热管点火的立式汽油机,在当时内燃机的最高转速也只不过200r/min,而他制作的汽油机竟达到1000r/min,1887年该机装在汽车上使用。与此同时,法国人奔驰(K·Benz)也开始研究高速内燃机。1890年左右,他应用了电火花点火法,使汽油机达到了与现今车用汽油机几乎相同的型式,高速机获得了迅速地发展。现在汽油机的转速为4000~5000r/min是很平常的,最高的已达到12000r/min。 在1897年,法国人鲁道夫·狄赛尔(Rudorf·Diesel)最早制成了柴油机。该机在转速为172r/min时,发出14.7kW,其热效率达26.2%,这在当时已是最高的热效率了。从此以后,柴油机得到迅速发展,1903年首先装在船上,四年后即1907年,用于潜艇的正反转的柴油机试验成功。1912年装在远洋货轮上的柴油机首次远航试验起功。该船载重7000T(吨),航速11kn(节),柴油机的缸径D=530mm,活塞行程S=780mm,在140r/min时,输出功率Ne =1471kW。 在1926年就有人设计出利用排气能量将进气压缩的废气涡轮增压器。但由于当时未能制造出性能良好的增压器而使增压技术多年得不到普及和推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人们对废气涡轮的研究,在耐热材料和压气机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另一方面,由于生产技术的发展,于是从1950年左右起,才开始在柴油机上采用增压方式。而如今的船用柴油机几乎已达到“无机不增压”的程度,因为增压后,柴油机的功率能提高1~3倍。废气涡轮增压对提高柴油机的性能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大事记] 1824年,卡诺(法国工程师)发表了热力发动机的经典理论--卡诺原理。 1866年,奥托(德国工程师)提出了四冲程内燃机的"奥托循环"理论。 1879年,奔驰(德国工程师)首次研制成功火花塞点火内燃机。

发动机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题

《发动机原理》总复习题 一、填空题 1. 在四冲程发动机的每一工作循环中,曲轴旋转(720)度,凸轮轴旋转(360)度, 各缸进、排气门各开启(一)次、关闭(一)次。 2. 在汽车发动机中,柴油机主要由机体组件与曲柄连杆机构、(换气系统)、(燃油 系统)、润滑系统、冷却系统、起动系统等部件组成。而汽油机与柴油机相比,还 多一套(点火系统)。 3. 柴油机速燃期内(压力升高率)过大,会造成工作粗暴,机件振动加剧,燃烧噪音 增大。 4. 发动机进气门提前开启和排气门延迟关闭形成进、排气门同时开启,这种现象称为 (气门叠开)。 5. 与外界有物质交换的系统称为(开口系),与外界没有物质交换的系统称为(闭口 系),与外界既没有物质交换也没有能量交换的系统称为(孤立系)。 6. 容器内(绝对压力)不变时,(压力表读数)的变化量与(大气压力)的变化量相 同。 7. 四冲程发动机压缩行程应在(进气行程)和做功行程之间,起点对应曲轴转角的 (180°),终点对应曲轴转角的(0°)。 8. 汽车匀速行驶的条件是驱动力(等于)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坡度阻力之和,加速 行驶的条件是驱动力(大于)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坡度阻力之和。如果驱动力(小 于)滚动阻力,则汽车在任何路面上都不能起步。 9. 用曲轴转角表示的进、排气门实际开启、关闭时刻称为发动机配气定时,也叫配气 相位,其对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有直接影响。 10. 发动机不同加热循环的燃烧最高压力和燃烧最高温度分别相同时,(定压加热循环) 的热效率最高。 11. 在发动机理论循环中,(压缩过程)和(膨胀过程)都是绝热过程。 12. 提高(进气压力),可以增大发动机充量系数。 13. 汽油机(压缩比小),是造成其热效率低于柴油机的重要原因。 14. (速燃期)是汽油机燃烧过程中最为重要的阶段。 15. 柴油机工作时,活塞通常在气缸内作(变速直线)运动。 2 二、判断题 16. 活塞式发动机工作时,活塞各行程的运动依赖于燃气膨胀做功。( ×) 17. 汽车发动机按着火方式可分为点燃式和压燃式,柴油机属于压燃式,即混合气通过 压缩后自行燃烧。( ×) 18. 汽油牌号通常按十六烷值来划分,十六烷值越高,自燃性能越好。( ×) 19. 柴油机在最佳点火提前角下工作时,可以获得最佳动力性和经济性。( ×) 20. 汽油机主要根据压缩比选择燃料。( ×) 21. 调速器在发动机全部工作转速范围内都起调速作用。( ×) 22. 发动机工况可以用转速和功率表示。( √) 23. 轻微爆燃可以提高汽油机功率。( √) 24. 汽油的抗爆性能通常用辛烷值评定,辛烷值越高,抗爆性越好。( ×) 25. 柴油机属于多点扩散燃烧,可以控制着火时机和地点。( ×) 26. 柴油机转速越高,曲轴角速度越大,故点火提前角越大。( ×) 27. 汽油混合气中氧气不足或混合不均匀时,不能完全燃烧。( √)

(完整版)内燃机原理课后习题与答案

第一章发动机的性能 1.简述发动机的实际工作循环过程。 1)进气过程:为了使发动机连续运转,必须不断吸入新鲜工质,即是进气过程。此时进气门开启,排气门关闭,活塞由上止点向下止点移动。2)压缩过程:此时进排气门关闭,活塞由下止点向上止点移动,缸内工质受到压缩、温度。压力不断上升,工质受压缩的程度用压缩比表示。3)燃烧过程:期间进排气门关闭,活塞在上止点前后。作用是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使工质的压力和温度升高,燃烧放热多,靠近上止点,热效率越高。4)膨胀过程:此时,进排气门均关闭,高温高压的工质推动活塞,由上止点向下至点移动而膨胀做功,气体的压力、温度也随之迅速下降。(5)排气过程:当膨胀过程接近终了时,排气门打开,废气开始靠自身压力自由排气,膨胀过程结束时,活塞由下止点返回上止点,将气缸内废气移除。 3.提高发动机实际工作循环热效率的基本途径是什么?可采取哪些基本措施? 提高实际循环热效率的基本途径是:减小工质传热损失、燃烧损失、换气损失、不完全燃烧损失、工质流动损失、工质泄漏损失。提高工质的绝热指数κ可采取的基本措施是:⑴减小燃烧室面积,缩短后燃期能减小传热损失。⑵. 采用最佳的点火提前角和供油提前角能减小提前燃烧损失或后燃损失。⑶采用多气门、最佳配气相位和最优的进排气系统能减小换气损失。⑷加强燃烧室气流运动,改善混合气均匀性,优化混合气浓度能减少不完全燃烧损失。 ⑸优化燃烧室结构减少缸内流动损失。⑹采用合理的配缸间隙,提高各密封面的密封性减少工质泄漏损失。 4.什么是发动机的指示指标?主要有哪些? 答:以工质对活塞所作之功为计算基准的指标称为指示性能指标。它主要有:指示功和平均指示压力.指示功率.指示热效率和指示燃油消耗率。 5.什么是发动机的有效指标?主要有哪些? 答:以曲轴输出功为计算基准的指标称为有效性能指标。主要有:1)发动机动力性指标,包括有效功和有效功率.有效转矩.平均有效压力.转速n和活塞平均速度;2)发动机经济性指标,包括有效热效率.有效燃油消耗率;3)发动机强化指标,包括升功率PL.比质量me。强化系数PmeCm. 6.总结提高发动机动力性能和经济性能的基本途径。 ①增大气缸直径,增加气缸数②增压技术③合理组织燃烧过程④提高充量系数⑤提高转速⑥提高机械效率⑦用二冲程提高升功率。 7.什么是发动机的平均有效压力、油耗率、有效热效率?各有什么意 义? 平均有效压力是指发动机单位气缸工作容积所作的有效功。平均有效压力是从最终发动机实际输出转矩的角度来评定气缸工作容积的利用率,是衡量发动机动力性能方面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有效燃油消耗率是单位有效功的耗油量,通常以每千瓦小时有效功消耗的燃料量来表示。有效热效率是实际循环有效功与所消耗的燃料热量之比值。有效热效率和有效燃油消耗率是衡量发动机经济性的重要指标。

《发动机原理》复习题

《发动机原理》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充气效率 2、平均有效压力 3、曲轴箱强制通风 4、扭矩储备系数 5、理想化油器特性 6、喷油泵速度特性 7、过量空气系数 8、点火提前角调整特性 9、机械效率 10、负荷特性 11、理论循环热效率 12、爆震燃烧 二、简答题 1、绘出三种理论循环的示功图,比较三者的差异及对应近似机种 2、简述四冲程汽油机的实际工作循环过程 3、根据汽油和柴油的物性差异,分析比较汽油机和柴油机在混合气形成、着 火和燃烧方面的不同 4、绘出汽油机示功图,并简述汽油机的燃烧过程 5、喷油器的作用是什么?根据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对喷油器有哪些要求? 6、简述NO X的生成机理,并列举柴油机降低NO X生成量的方法(至少两种) 7、画出四冲程机的配气相位图,并标明气门提前开启角,气门滞后关闭角 和气门重叠角。简要说明气门提前开启,气门滞后关闭和气门重叠的原因。 8、绘出理想化油器的特性曲线,并简要分析曲线走势的成因 9、为改善柴油机的可燃混合气形成条件及燃烧性能可采取哪些措施? 10、汽油机燃烧室一般应满足哪些要求? 11、在一张图上画出汽油机HC、CO和NO X的排放量和与过量空气系数α(或 空燃比A/F)之间的关系,并进行简要分析。 三、计算题 1、BJ492QA型汽油机有四个气缸,气缸直径92mm,活塞行程92mm,压缩 比为6。计算其每缸工作容积、燃烧室容积及发动机排量(容积以L为单 位)。 2、某汽油机在3000r/min时测得其扭矩为105N?m,在该工况下燃烧50ml的 汽油的时间是14.5秒。计算该工况点的有效功率Pe(kw),每小时耗油 量B(kg/h),比油耗be(g/kw?h)。(汽油的密度为0.74g/ml) 四、综合分析题 1、分析比较柴油机半开式燃烧室和涡流室燃烧室各自的优缺点。 2、分别绘出汽油机和柴油机的负荷特性曲线的一般走势图,并回答以下问题:

发动机原理初级14页word文档

汽车构造知识!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总体构造 第一节发动机的分类发动机:将某一种形式的能量转化成机械能的机器 发动机包括热机和电动机等。热机是把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它包括内燃机和外燃机,内燃机燃料在机器内部燃烧,外燃机燃料在机器外部燃烧;电动机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内燃机和外燃机相比,体积小,质量小,便于移动,起动性好,广泛应用于车、船、飞机等。汽车发动机指车用内燃机。内燃机的分类方法很多,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把内燃机 分成不同的类型。 1) 按照所用燃料分类 内燃机按照所使用燃料的不同可以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使用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称为汽油机;使用柴油机为燃料的内燃机称为柴油机。汽油机与柴油机比较各有特点;汽油机转速高,质量小,噪音小,起动容易,制造成本低;柴油机压缩比大,热效率高,经济性能和排放性能都比汽油机好。) 按照行程分类 内燃机按照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所需的行程数可分为四行程内燃机和二行程内燃机。把曲轴转两圈(720°),活塞在气缸内上下往复运动四个行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内燃机称为四行程内燃机;而把曲轴转一圈(360°),

活塞在气缸内上下往复运动两个行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内燃机称为二行程内燃机。汽车发动机广泛使用四行程内燃机。 3)按照冷却方式分类 内燃机按照冷却方式不同可以分为水冷发动机和风冷发动机。水冷发动机是利用在气缸体和气缸盖冷却水套中进行循环的冷却液作为冷却介质进行冷却的;而风冷发动机是利用流动于气缸体与气缸盖外表面散热片之间的空气作为冷却介质进行冷却的。水冷发动机冷却均匀,工作可靠,冷却效果好,被广泛地应用于现代车用发动机。 4) 按照气缸数目分类 内燃机按照气缸数目不同可以分为单缸发动机和多缸发动机。仅有一个气缸的发动机称为单缸发动机;有两个以上气缸的发动机称为多缸发动机。如双缸、三缸、四缸、五缸、六缸、八缸、十二缸等都是多缸发动机。现代车用发动机多采用四缸、六缸、八缸发动机。 (5) 按照气缸排列方式分类 内燃机按照气缸排列方式不同可以分为单列式和双列式。单列式发动机的各个气缸排成一列,一般是垂直布置的,但为了降低高度,有时也把气缸布置成倾斜的甚至水平的;双列式发动机把气缸排成两列,两列之间的夹角<180°(一般为90°)称为V型发动机,若两列之间的夹角=180°称为对置式发动机。 6) 按照进气系统是否采用增压方式分类 内燃机按照进气系统是否采用增压方式可以分为自然吸气(非增压)式发

(完整版)发动机原理复习题_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1循环热效率:循环功和循环加热量之比 2循环平均压力:单位汽缸工作容积所做的循环功 3压缩比:气缸的总容积与气缸压缩容积之比 4指示功;一个实际循环工质对活塞所做的有用功称为循环指示功 5平均指示压力:发动机单位气缸工作容积一个循环所做的指示功 6指示功率:发动机单位时间所做的指示功 7指示热效率:实际循环指示功Wi与所消耗的燃料热量Qi之比。 8指示燃油消耗率:单位指示功的耗油量通常以每千瓦小时的耗油量表示[g/(kw.h)]。 9有效功率:曲轴对外输出的功率,称为有效功率 10有效扭矩:发动机工作时,由功率输出轴输出的扭矩 11平均有效压力:单位气缸工作容积输出的有效功 12有效热效率:有效功We(J)与所消耗燃料热量Ql之比值。 13有效燃油消耗率:单位有效功的耗油量 14升功率:是发动机每升工作容积所发出的有效功率。 15比质量:是发动机的干质量m与所给出的标定功率之比,它表征质量利用程度和结构紧凑性。 16强化系数:平均有效压力Pme与活塞平均速度Cm的乘积称为强化系数 17机械效率:有效功率Pe和指示功率Pi的比 18气门叠开:由于排气门的迟后关闭和进气门的提前开启,导致进、排气门同时开启的现象。 19换气损失: 换气损失=排气损失+进气损失。 20泵气损失:主要指活塞在强制排气过程和进气过程中所造成的损失。 21充气效率:充气效率是实际进入气缸的新鲜工质的质量与进气状态下充满气缸工作容积的新鲜工质的质量的比值. 22残余废气系数:进气过程结束时气缸内残余废气量与气缸中新鲜充量的比值。 23进气马赫数:进气马赫数是进气门处气体的平均速度与该处声速c的比值。 24过量空气系数:提供的空气量L与理论上所需空气量L0之比,称为过量空气系数。 25燃料的低热值:1kg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不包括水蒸汽凝结后放出的汽化潜热。26理论混合气热值:单位数量的可燃混合气燃烧所产生的热量。 27火焰传播速度:火焰前锋相对于未燃混合气向前推进的速度 28燃烧速度:单位时间燃烧的混合气量 29爆震燃烧:处在最后燃烧位置上的那部分未燃混合气(常称末端混合气),受到压缩和辐射热的作用,加速了先期反应产生了自燃。压力冲击波反复撞击缸壁。气缸内 发出特别尖锐的金属敲击声,亦称之敲缸。 30表面点火:由燃烧室内炽热表面(如排气门头部、火花塞绝缘体或零件表面炽热的沉积物等)点燃混合气的现象,统称表面点火。 31点火提前角:点火提前角是从发出电火花到上止点间的曲轴转角。 32喉管真空度:指化油器喉管最小截面处因气体流速加大而产生的负压。 33进气管真空度:指节气门后进气管中的负压 34喷油泵速度特性:喷油泵油量控制机构(齿条或拉杆)位置固定,循环供油量随喷油泵转速度变化的关系 35供油规律:指单位时间(或转角)喷油泵的供油量随时间(或转角)的变化关系 36喷油规律:单位时间(或转角)喷油器喷火燃烧室内的燃油量随时间(或转角)的变化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