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比例尺的意义》教学设计二-2019年教学文档

六年级下册《比例尺的意义》教学设计二-2019年教学文档
六年级下册《比例尺的意义》教学设计二-2019年教学文档

六年级下册《比例尺的意义》教学设计二

【学习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比例尺的意义

【学习目标】

1、在实际问题中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认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

2、感受数学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培养亲近数学的良好情感。

【学习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会求比例尺。

【学习难点】求比例尺时的名数改写易错

【设计特色】

通过独立探究和学生讨论,共同探讨出比例尺的意义和求比例尺的计算方法。

【学习过程】

环节呈现学生活动学习目标问题情境从广州到北京有2189km,如果坐飞机要三个多小时,可是一只蚂蚁从广州爬到北京只用了几秒钟,这是怎么回事呢?理解情境,产生探究愿望。以身边的问题情境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独立探究1、我们走的是广州到北京的实际距离,而蚂蚁走的是地图上的距离。 2、老师这里有幅地图,你们觉得它根据什么画出来的吗? 3、你们能在地图上找到这个比吗? 4、这个比其实有一个名称,叫做?------比例尺 5、关于比例

尺,你们都知道哪些知识?能以这幅地图为例子说一说吗?

6、每个同学拿出课前发给你的地图上的比例尺,像刚才的同学那样说说它所表示的意思。学生独立探究比例尺的意义。初步感知比例尺的意义。协作学习1、四人小组内交流各自拿到的比例尺的意思,并有组长记录在协作学习任务单里: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共同点不同点

1?????2???3???4???2、根据小组汇报,归纳比例尺的意义。

3、出示教材49页的机器零件图,让学生感受放大比例尺。

4、教学把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

5、小结归纳求比例尺计算方法:(1)写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2)统一单位。(强调在化单位时,把千米数化成用厘米数,要在千米数后面添5个0)(3)为了计算方便,比例尺写成前项或后项是1的比。(4)注意:比例尺是一个比,不带单位名称。讨论并归纳出比例尺的意义和求比例尺的方法。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掌握求比例尺的方法。建构模型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应用拓展1、完成53页第1题。 2、选择:(1)用10厘米表示实际距离9千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A、1︰900000 B、1︰90000C、1︰900 (2)1︰240000000表示图上1厘米实际是()。

04080120kmA、24 B、240C、2400

(3)比例尺表示图上1厘米相当于实际()千米。 A、40 B、80 C、120 3、判断:(1)小华在绘制学校操场平

面图时,用20厘米的线段表示地面上40米的距离,这幅图的比例尺为1︰2。()(2)某机器零件设计图纸所用的比例尺为1︰1,说明了该零件的实际长度与图上是一样的。() 4、49页做一做在教师引导下独立完成,并及时展示错例。?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全 册)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第1课《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教学导航 【教材分析】 《村居》是清代诗人高鼎所作,主要描绘了早春二月乡村田野的迷人景色和散学儿童竞放风筝的欢快情景。诗人采用了白描的手法,语言朴素、诗情淳厚、意境悠远、寓情于景。第一句写“春之景”:通过“春草初长、黄莺飞鸣、杨柳拂堤”三种典型事物为我们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早春图。第二句则写“童之乐”:通过放学归来的儿童,迎着春风放飞风筝,尽情地、快乐地享受春天的美好。 这首诗处处洋溢着浓郁的乡村生活情趣,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与赞美。诵读此诗还可以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愫。 《咏柳》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贺知章。咏柳,就是歌咏柳树的意思。这首诗通过写柳树的美好姿态和蓬勃生机来赞美春风,以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把看不见的春风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了,借以抒发作者在春回大地时的喜悦、欢快的心情。 【作者简介】 高鼎(1851-1861),清代后期诗人。字象一,又字拙吾,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高鼎生活在鸦片战争之后,大约在咸丰年间(1851~1861),其人无甚事迹,其诗也多不合那个时代,一般人提到他,只是因为他写了一首有名的有关放风筝的《村居》诗。著有《拙吾诗稿》。 贺知章(659~约744)唐代诗人。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市萧山区西)人。证圣进士,官至秘书监。后还乡为道士。好饮酒,性狂放,与李白友善。与张旭、包融、张若虚合称“吴中四士”。工书法,尤擅草隶。其诗今存二十首,多祭神乐章和应制诗;写景之作,较清新通俗。《回乡偶书》《咏柳》传诵颇广。

【教学目标】 1.会读“莺、拂”等11个生字、会写本课“诗、童”等8个生字,积累“堤、柳”等生字拓展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想象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述的春天美景。 4.在朗读、想象中体验春天的美好,背诵古诗,积累优美诗句。 5.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文化、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 会读“莺、拂”等11个生字、会写本课“诗、童”等8个生字,积累“堤、柳”等生字拓展的词语。 2. 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并通过想象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搜集诗歌、作者的有关资料以及与诗中描写的景物相关的文字和图片等。 2.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释题、了解作者 1.同学们想一想,你以前会背哪些古诗?谁想起来,就请你站起来背给大家听。(学生起来背) 2.真好!看来大家非常爱学古诗。今天我们再学一首,这首古诗啊,内容和春天有关系。你们喜欢春天吗?(喜欢)清朝有位诗人高鼎特别喜爱春天,他用

《编辑文档》教学设计

《编辑文档》教学设计2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 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 问题。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整理的《编辑文档》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编辑文档》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与要求】 1、会用一种方法打开文档。 2、掌握文字复制、粘贴的方法。 3、掌握文字查找和替换的方法。 4、培养学生的审美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打开文档,进行文字的复制与粘贴。 难点:文字的查找和替换。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听儿歌《春天在哪里》

刚才是一首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歌曲,老师把这首歌的歌词用“WPS 文字”编辑整理了一下,不过老师可能整理的有点匆忙,出现了一点 小问题,这节课请大家跟我一起来编辑一下这份文档。(揭题:编辑 文档) 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打开看一看这份文档有什么问题。 请同学打开文档“春天在哪里歌词”,学生演示。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打开文档。(介绍打开文档方法。) 学生选择其中一种方式打开文档“使用电脑小常识”。 二、新授 1.复制粘贴 问题一:歌词不完整 解决问题:学生将歌词补充完整。 第一个完成的学生介绍经验——使用了复制与粘贴,不是直接输 入文字完成的。所以速度特别快。 师介绍:在输入文字时,如果文档中重复出现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可以使用“复制”与“粘贴”命令来复制文字。 学生演示讲解操作步骤。

特别强调:第一步要先选中复制的文字。教师简单介绍复制粘贴 的三种方法。 学生用最快的'方法将歌词补充完整,并保存。 练习:打开“课程表(学)”,将空白的课程表填写完整。比一比,谁的速度最快。 2.查找替换 这首歌的歌词除了有空缺之外,还存在什么问题吗? 问题二:歌词有错误 错误歌词改正:那里——哪里 学生自学课本,尝试操作。 学生汇报演示。 学生修改歌词,大家都掌握了吗?接下来考考大家。 练习:找出电脑使用小常识中“电脑”出现了几次,并将“电脑”全部替换成计算机,并且标出他们所在的位置。 练习二:课程表中“语”替换成“语文” 三、课堂总结

部编小学语文六年级桥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小学语文六年级桥优秀教学设计 一、课文内容分析 《桥》这篇课文是作家谈歌写的一篇微型小说,塑造了一位普通的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黎明的时候,洪水肆虐,村民们惊慌失措,党支部书记以自己沉稳、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不徇私情,把生的希望留给村民,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用一个共产党员的信念和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 本课有27个自然段,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分为三个部分来写。第一部分为第1-6自然段,主要写了黎明的时候,山洪暴发,村民们惊慌失措,奔向背面那座窄窄的木桥;第二部分为7-23自然段,写老支书临危不乱,指挥大家安全过桥;第三部分为第24-27自然段,写老支书和儿子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本文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在山洪暴发时,村民们慌不择路,老支书如山般站在桥前,形成第一次冲突:老支书用自己的威信镇住村民的慌乱,为顺利逃生赢得先机。故事的高潮发生在两次矛盾中:当众人排队过桥时,老支书因党性原则,“揪”出抢在队伍中的一个党员小伙子;当只剩下老支书和小伙子未过桥时,两人为推让对方过桥而再次冲突,但都不幸遇难。这一个个矛盾都让读者心中充满疑问。直到小说的结尾写了“老妇人”祭奠的情节,才解开所有的疑惑:原来,老支书和小伙子是一对父子。这一悬念在最后一刻揭开,给人以强烈的情感冲击,让读者被共产党人高尚品格所震撼,被父子之间无言的亲情所震撼,这样的品格和情感催人泪下,感人至深。这也正是小说情节安排的巧妙之处。

小说的三要素是环境、情节和人物,本文很显著地突出了小说的特点。一是环境描写。文章共五百多字,其中一百多字都在进行环境描写。例如:开头用五个自然段描写故事发生的环境,“像泼。像倒”“像一群受伤的野马”“死亡在洪水的狞笑中逼近“等,这些环境描写营造出死亡步步逼近的危机感,对于故事情节的推动、人物形象的渲染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二是人物刻画。小说往往是通过对人物的刻画来感染读者的,本文主要刻画的是老支书的形象。当洪水来临之时,他与惊慌失措的村民对比,“他不说话”“他像一座山”,他此时就像一座坚不可摧的大山,更是村民心目中的靠山;“盯”“揪出”“吼”等动作描写刻画了老支书的威信与担当;最为突出的是老汉下命令时的语言:“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短短几句话却将当时环境的紧急、老汉的果断表现出来了。在特定的环境运用特定的语言,刻画出了老支书镇定果敢的人物形象。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朗读能力,语言感悟的能力。对于本课扣人心弦的故事,学生的阅读主动性,积极性应该很高。但对于环境描写的作用、短句子的表达效果很多同学不会关注到;对于共产党员面对危险时不徇私情、舍己为人的精神的理解会不够深入,也理解不了桥的深刻含义。 三、教学目标 1.会写“咆、哮”等8个字,会写“咆哮、惊慌”等11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文中的短句。 3.通过老支书的神态、语言、动作感受人物形象。 4.能找出环境描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关注老支书神态、语言、动作描写,感受老支书忠于职守的信念和舍己为人的伟大品质。

页面设置教学设计

课题:页面设置 课时:1课时 教具:计算机 教法:自学辅导法、演示实习法 学情分析:页面设置内容是上机考试中抽查的内容,多为细节操作。页面设置主要了解操作内容,页面大小设置,页眉、页脚的设置; 首字下沉、脚注和尾注是常考内容,要求准确操作。对这些细琐的知 识点,教学中要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操作要认真,准确率要高。 教学目标:1. 掌握页面设置命令的功能、能调纸张大小、页边距等。 2. 掌握设置页眉页脚的方法及脚注尾注、插入分页符、页码 3.掌握首字下沉操作 4.进行页面设置操作的练习,巩固相关知识 教学重点:页面设置 教学准备:自制演示幻灯片(知识点)、学生用实习文件 教学过程: 〈点名〉 〈导入新课〉(1分钟) 字符格式设置和段落格式设置可使文字美观合理,但是文档的整体效果,如用多大的纸,页面的上下眉脚,及页码等还需要进行相应的排版操作,最后才能打印输出,本节开始我们将学习页面设置有关操作。 〈展示教学目标〉(1分钟) 点明本节课学习内容,及重、难点,说明本节课操作要求。 〈新授内容〉 教法:结合练习题,有针对性的进行讲解。 一、页面设置(5分钟) 1.页面设置命令的功能 文本区域的区域就是纸张的大小减去页边距。 ⑴单击“文件”菜单中的“页面设置”命令,在出现的对话框中有五个选项卡:“字符数/行数”、“页边距”、“纸张大小”、“纸张来源”、“版面” ⑵页边距:设置上下左右页边距,“应用范围”列表框可选择“整篇文档“或“插入点之后”,通常选“整篇文档”。 ⑶纸张大小:可设置纸张大小和方向。可在“纸张大小”框中选择,也可以选择“自定义大小”,并在“宽度和高度”中输入纸张大小。 演示:设置纸张大小的操作。 强调:页边距单位为厘米,如改变单位必须连数字及单位一起输入。 纸型的选择要准确,如A4与A4 plus ;16K与PRC16K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12《桥》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村支书临危不乱、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 2.学习作者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方法,领悟环境描写的衬托作用。 3.理解题目“桥”的含义和小说“巧设悬念”前后照应的表达特点。 教学重点 1. 抓住文章中令人感动的句子,结合老支书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体会村支书的性格特点和高贵品质。 2.学习作者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题目“桥”的深刻含义,了解小小说“巧设悬念”前后照应的表达特点。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认识并会写本课“咆、哮”等9个生字,学会本课新字词,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初读了解梗概 描述导入,孕伏情感:有一个村庄,曾经有过一座窄窄的木桥(板书课题:桥),【课件1、2:出示课题】它和村子里的一百多号人一起经历了一场可怕的灾难。究竟发生了什么?请同学们打开课文,放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词,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二、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一)检测生字词预习和对课文的感知情况。 1.出示生字词,检查学生认读易错的字词“咆哮、呻吟、祭奠”等。 【课件3】 生字:咆哮嗓党淌哑揪呻废 词语:势不可当狞笑拥戴放肆 跌跌撞撞呻吟搀扶祭奠 1.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尝试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深夜,当洪水袭来时,老党支部书记冒着生命危险,不存私念地指挥一百多号人有秩序地过桥,最后自己和儿子却被洪水卷走了。)

(二)谈话导入{Www.PuxueWang.com} 1.结合“奠”字理解“祭奠”的意思,想一想:在本课中是谁祭奠谁? 2.老汉是个怎样的人? 三、初步理解课文 1.默读课文。 2.思考、讨论: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每段讲的是什么。 3.根据故事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给课文分段。 【课件4】 突遇山洪1~4;疏导撤离5~13;桥塌殉职14~23;祭奠英灵24~27。 四、学习课文,感受洪水肆虐的危急与人们的恐慌: 1.自由读文,把文读通,把文中能带给你害怕感受的句子多读几遍。 2.随机交流:哪处让你最害怕,就读那一处。(随机询问:你会感到害怕?) 点拨语(可随机改变): (1)第一句:像泼,像倒,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 (2)第二句:把描写洪水凶猛的句子读出来。 3.洪水中的人们是怎样的反应,从哪里体会到? 五、拓展延伸 想象一下:你拥我挤、跌跌撞撞的人们像疯了似的折回来,会是怎样的表现? 人们就是这样被逼入了危险的绝境,读一读。【课件5】(出示──东西没有路。只有北面那座窄窄的木桥。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村支书临危不乱、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 2.学习作者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方法,领悟环境描写的衬托作用。 3.理解题目“桥”的含义和小说“巧设悬念”前后照应的表达特点。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听写,回顾前文

设置页面边框 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12课制作调查报告 第二课时设置页面边框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对比性的示例,了解什么是页面边框。 技能目标:通过自学教材p85—86,学会设置页面边框、统计文章字数 的方法。 发展目标: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设计出美观新颖、表现力丰富的 电子作品。 任务要求:结合本节内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为文档设置漂亮的艺术型页 面边框,并统计出该文档共有几个字。 教学重点:设置页面边框 教学难点:恰当地选择和设置页面边框 课前准备: 1、调试好学生机及网络教室,确保教学正常进行。 2、《调查报告》、《小铭作文》、《附加题》三个文档发送到每一台学生机 桌面。 3、已做好的对比示例文档。 教学过程 一、分享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 1、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师:家长开放日到了,学校要做一个展板,把同学们的优秀作品展示给各

位家长和同学们观赏,这里有3个作品,你们认为哪一个作品更适合展出给 大家看。 出示题为1、2、3的作品(2设置了艺术型页面边框,3设置了线型页面 边框) 生:2 师:说说为什么? 生:…… 师:对,2号的页面周围有漂亮的边框,这叫做页面边框。(引出概念)在 word中,我们可以设置各种图标样式的艺术型页面边框,如2号作品,和普 通的线型页面边框,如3号作品,恰当的页面边框可以使我们的作品更富有 表现力。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设置页面边框。 出示学习目标和任务: 学习目标:我们将学会设置页面边框的方法和统计字数的方法。(与学生分享 学习目标,使之目的明确) 具体任务: 自学教材p85-86,完成以下任务: 1、为《调查报告》首页设置恰当的页面边框。 2、统计《调查报告》共有字。 如果在操作中遇到困难,你可以用以下方式求助(广播求助方式),老 师提倡大家用前2种。 1、仔细研读教材,在教材上寻找帮助;(向书本学)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二次复备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洪水学区数学备课组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3-94页。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除法 的口算。 2.能根据具体情境,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并 列式解答。 教学重点 根据具体情况提出问题并正确列式解答。 教学难点 同一幅情景图,观察角度不同,提出的问题也不 同。 教学方法 分析、练习、尝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走进数学,亲近数学。 36名同学做操

二次复备 1.如果每排9人,可以站几排? 2.如果每列4人,可以站几列? 3 .要想站成方队,每排()人,每列()人。 二、激活巧思维,送你金钥匙。 同学们,冬天来了,辛苦了一年的农民伯伯 把劳动成果收回到自己的家里。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 起去王大爷家的小院里去看看,看看王大爷家今年收 获了哪些果实。(课件播放情境图) 三、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农家小院”从中得到了哪 些信息? 2.根据信息你能提出哪些可以用乘法和除法解决 的问题? 3?小组讨论,把结果记录下来,每小组请一名代 表交流。 4?交流后,整理信息。 (1)今年接了20个南瓜,每筐能装4个南瓜, 需要装几筐? (2 )墙上挂了6串玉米,每串玉米上有8根玉 米, 墙上挂了多少根玉米包? (3)有12只兔子,装在4个笼子里,平均每个 笼子住几只兔子?

二次复备 (4)有54个柿子,每盒装6个,需要几个盒子? (5)青椒高7厘米,黄瓜高35厘米,黄瓜的高度 是青椒的几倍? 5.大家提出了这么多问题,你们能不能把它们解 答出来呢? 6?小组内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7?集体交流,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8?小结:今天,我们参观了王大爷家的“农家小 院” 同时我们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了一些数学问题,那 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可以用乘法或除法解决问 题,希望大家去尝试解决。 三、尝试练习,初显身手。 完成课本第94页第1---2题。要求学生先看清图 意,再提出问题,然后解答。全班集体交流。 四、应用新知,拓展练习。 1?玩足球的有32人,每4人一组。一共分成了 几组? 2.跳绳的同学有7人,每组有4人。跳绳的一共 有几人? 3.小红今年8岁,爷爷今年62岁,明年爷爷的 年龄是小红的几倍?

《编辑文档》教案

《编辑文档》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江苏省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信息技术》(下册)的第3课。《编辑文档》是教材关于Word文字处理知识的铺垫,并且贯穿着以后整个的Word知识教学,是形成学生“了解熟悉-技巧掌握-综合运用”这一合理知识链的必要环节。根据《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对该部分内容的要求,Word 作为文字处理工具是必学的内容,所以本节内容是每个学生必须掌握的操作,是学生学好后面知识的前提。本课内容是按“文字的复制”、“文字的修饰”、“段落的修饰”的顺序编写的,这是需要学生掌握的三个知识点。 二、教学对象分析 该内容属于四年级内容。下面以我见习的黄海路小学四年级(2)班学生为例。从学生的心理特点来看:通过课前的访谈,发现该班级学生总体思维比较活跃、团体协作能力较好。从学生的信息素养来看:根据问卷调查,发现该班学生对Word文档的创建与关闭、word窗口的组成、输入文字的内容已经较为熟练,可以说有了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复制/粘贴”的操作方法。 2.学会设置文字的字号、字体、字形和颜色。 3.能够根据需要对文章进行对齐方式、行距的设置。 (二)过程与方法 在实施任务驱动的过程中,结合教师对难点部分的演示与讲解,通过自我探究、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协作的方式,学会合理设置字符格式的方法,并运用该方法进行文字处理的操作。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文字修饰的学习,学生间的相互评判和教师的点评等,感受美、体验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同学的互助交流合作中,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设置文字的字号、字体、字形和颜色;设置对齐方式、首行缩进与行距。 教学难点:根据需要进行合理的文档编辑。

统编教材语文六年级上册《桥》教学设计(实录)

《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能正确认读“揪、咆哮、狞笑、放肆、淌水、豹子、乱哄哄、跌跌撞撞、势不可当”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文章大意,并感悟小说中短句的语言特色,并从人物描写感受老汉如山形象的深刻内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激学趣(2分钟) 在一个偏僻的小村庄里,曾经有一座窄窄的桥(指板书),这座桥,看似毫不起眼,但却在一个黎明时分,与村子里的一百多人经历一场可怕的浩劫。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这个故事。 齐读课题:16 桥 二、初读:明文章大意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读课文,注意做到以上的读书要求,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习词语 (一)师生交流,解决字词 师:我们看,这些词语你们都认识吗? 第一组词语:咆哮狞笑放肆势不可当 1、预设:生“当”字音读错。注意看最后一个字,词典中,这个“当”字和“抵挡”的“挡”字意思完全一样,但是在这里读一声,(真厉害,第一次读就读准了字音!)请你再读一遍。大家一起读 2、发现了吗?这些词语在课文中都是描写什么?(洪水)师板书“洪水”。 3、“咆哮”----两个字都有口字旁,推想一下,张着大嘴,洪水像什么?(狮子、像魔鬼、像猛兽)对,猛兽发出的巨大的声音就是--------生:咆哮!我们想象着猛兽咆哮的样子再来读这个词。指名读,齐读。 师小结学法:通过推想词语的意思,再想象画面,就能读出词语的味道来。 第二组词语:清瘦揪沙哑地喊冷冷地说)

1、这组词语又是描写什么的?(板书:老汉) 2、能不能用刚才的方法来读。生读。 3、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1)课文除了提到老汉,还提到哪些人物呢?(村民、小伙子、老太太) 2)老汉、村民和小伙子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 3)这是一篇(板书:小小说)理清人物关系,是阅读小说的好方法之一。 三、品读:感小说之妙 1、洪水肆虐,情势危急: 一场大雨引发的山洪就是这篇小说的起因,这是一场怎样的雨啊? (1)感雨势之大: 出示: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播放声音)学生读 1)这是一场怎样的雨?(瓢泼大雨、倾盆大雨、突如其来的大雨……) 2)你从哪里感受到的?(像泼。像倒) 3)见过暴风雨来临的样子吗?谁来描述一下(生交流) 2)结合你刚才的想象,再来读读这个句子,又体会到什么。(感受句子短促有力)(2)感洪水之急: 1)出洪水句,整体观照 师:短句也是这篇小说语言表达上的一大特色。大雨如注,洪水随之而来,请你快速浏览课文,把描写洪水的句子划下来。 Ppt出示句子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疯狂奔出来,势不可当。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洪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 师:从这些句子中你体会到什么?你从哪里感受到的?(都用了比喻吗?第一句)A、比喻句:“像一群受惊的野马” 师:山洪怎么会像野马呢?(形态、声音)让我们看看山洪奔涌、山洪咆哮的样子(播放视频)

《使用“分栏”设置版面》教学设计

《使用“分栏”设置版面》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版面设置》教学设计 第1课时:使用“分栏”设置版面 一、教材分析 在当今信息社会,文字处理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和学习中不可缺少的工具软件之一。作为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对文字处理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让学生明白,在文字处理过程中版面的设置也非常重要。本单元三课时,设置页面,使用“分栏”设置版面,使用“文本框”设置版面,此为第二课时。在授课的教程中,教师可充分利用教材“做一做”“金钥匙”“小博士”“试试看”等环节,让学生通过“导学”“自学”“互学”“测学”“思学”五个步骤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二、学情分析 从教材的定位和编排体系上看,本节的内容在页面设置的基础上,着生强调分栏排版的作用和意义,对七年级下半期的学生来说,通过自学应该有90%的学生都会顺利地完成通过“分栏”对话框来完成基本的操作设置,关键的问题是在一个文档中,哪些内容是我们应该用“分栏”进行设置的,设置后版面合理、美观。这可能是学生在操作时感到困惑的内容,教师在授课时应给予适当的引导。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可以通过分栏来设置版面,学会在Word文档中运用分栏来设置版面。 (2)过程与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导学”“自学”“互学”“测学”“思学”五个步骤,由浅入深地学会通过分栏设置版面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尝试通过分栏设置版面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通过“导学”“自学”“互学”“测学”“思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协作能力和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 了解利用“分栏”设置版面,掌握分栏的方法,学会运用分栏来设置版面。 五、教学难点

word的基本操作及文档的录入与编辑教案

教案首页

一、组织教学 清点人数,安定课堂秩序 二、复习旧课 Windows XP的环境设置与实用工具 三、讲授新课 (一)word 的打开方式 1、开始/程序/office/word 2、建立桌面快捷图标 3、打开一个已经建立的WORD文档 (二) word 的工作界面 1、标题栏 位于文档的最顶端,包含文件的名称,最小化,还原,关闭按扭。 2、菜单栏包含处理编辑文件所有的命令。 打开菜单栏的方式:1 用鼠标单击 2 alt+相应菜单的字母 3、工具栏常用的命令用图标的形式显示,利用工具栏加快操作速度。 显示或隐藏工具栏视图/工具栏/选择常用,格式 4、标尺利用标尺设置段落的缩进,页边距,制位表,以及改变栏宽。 5、文本区输入文字,插入图片,设置格式。 6、滚动条拖动滚动块,查看文档的不同位置。 7、滚动条的左侧4个显示方式: 普通视图:输入,编辑和排版文本。 Web版式视图: 大纲视图:查看文档的结构。 页面视图:查看与打印效果相同的页。 8、状态栏 (三) word的打开和关闭 文档的打开:文件/新建快捷键 Ctrl+N 空白文档/利用模板建立新文档/利用向导建立新文档; 文档的关闭“ 1.单击文件/退出 2.按alt+F4 3.单击标题栏上的关闭按扭 4.双击标题栏上的控制菜单按扭 (四)文件的保存 1、第一次保存新建的文档: A、组合键:Ctrl+S。 B、文件菜单→保存。 C、常用工具栏上单击“保存”按钮。 注意:保存文档时应首先选择保存位置、再输入文件名、选择文件类型,最后单击“保存”。 a、文件默认类型为*.doc。

b、模板文件(文档模板):*.dot。 c、文本文件(纯文本):*.txt。 2、对已有的且已修改的文档进行保存 A、直接按F12。 B、文件菜单→另存为……。 (五)文本输入与选定 1、输入中文: 输入法的逐一切换:Ctrl+Shift。 中英输入法的切换:Ctrl+空格键。 中英文符号的切换:Ctrl+.。 全角与半角的切换:Shift+空格键。 2、输入标点符号: (1)键盘输入。 顿号:退格键左侧的那一颗双字符键; 省略号:Shift+6(双字符键); 破折号:Shift+ -(双字符键) 书名号:Shift+<、Shift+>;) (2)软键盘输入:在软键盘上右击,在菜单中选择符号类型,……。 (3)符号工具栏 (4)插入菜单中的符号或者特殊符号。 (5)插入与改写的切换:Insert键 3、选定文本: (1)任何数量的文本:将“I”字形指针移动到文本的左侧,按住左键拖过这些文本。 (2)一行文本:将“I”字形指针移动到文本的左侧,按住左键拖过这些文本到本行结束,或者单击本行左侧的选定栏。 (3)一大块文本:首先选中开头的部分文字,再按下Shift键,文本末尾处单击左键。 (4)一块垂直文本:将“I”字形指针放在文本的起始处,按下Alt键,按住左键拖过这些文本。 (5)全选:Ctrl+A。 (七)文本的移动、复制和删除: 1 、移动:左键拖动;剪切和粘贴。 2 、复制:左键拖动(配合Ctrl键);复制和粘贴。 (八)查找和替换 在文档中经常需要查找或修改一些文字符号,尤其当需要从较长的文档中统一地更改某些相同的字符时,可以使用查找与替换功能,可以快速查找或替换文档中的某个单词、短语、格式或特殊字符。 1、查找 选择“编辑”菜单下的“查找”命令 2、替换 选择“编辑”菜单下的“替换”命令 (九)撤消与恢复 快捷键: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桥》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12课《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写“咆、哮、嗓”等8个生字,会写“咆哮、惊慌、嗓子、跌跌撞撞”等12个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语句。 3.抓住人物语言、神态、动作等细节,体会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4.领悟小说在情节设置、人物刻画、环境描写上的表达特点,使学生对小说的体裁有初步的了解。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品析词句,体会老支书高尚的精神品质。 2.关注小说情节、环境描写的特点,感受人物形象。 难点:学习课文在情节设置、环境描写上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唤发情感 1.(播放歌曲《为了谁》)导语:这首歌是1998年长江抗洪后写给人民子弟兵的,他们的事迹感动着每一个中国人。其实,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很多这样的人。

2.(课件出示2008年汶川大地震图片)学生交流课前收集到的汶川地震中共产党员无私无畏、抗震救灾的例子。 3.每年我们国家都会评选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每年都有那么多感人的故事发生,今天我们将学习一个十分感人的故事。 4.板书课题,感情读题。 二、初读课文,初识人物形象 1.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课件出示生字)指名学生读本课生字,正音。 3.(课件出示词语)学习本课词语。 课件出示:咆哮惊慌嗓子跌跌撞撞拥戴沙哑党员呻吟废话吞没猛然搀扶 (1)指名读词语,开火车读词语,正音。 (2)突出显示课件中“咆哮、惊慌、呻吟、搀扶、跌跌撞撞”这几个词语,并引导学生发现这些词语在组成上的特点:偏旁相同。 (3)指导书写词语“咆哮”。 提示书写要领:两个字都是左窄右宽。“哮”字右边为“孝”,右边上面为“耂”,右边下面为“子”。它是口字旁,“口”在此处表示发出声响,“咆哮”形容声音巨大。 4.指名3名学生接龙读课文,结合预习思考:你认为这是一位怎样的老支书? 课件出示:老村支书记冒着生命危险,沉着镇定、不存私念地指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小学语文《桥》教学设计

16《桥》精读引领课 歌曲导入,激发兴趣 师:课前给大家带来一首歌,(播放歌曲《为了谁》),仔细听,这首歌熟悉吗?是不是优美的旋律中透着些忧伤。对,它的歌名叫《为了谁》,这首歌歌颂了那些平凡而又伟大的人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中也有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人。好,同学们上课,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位伟大而又平凡的人。请同学们齐读课题《桥》(提前板书课题)一:初读交流,以学定教 好,同学们《桥》是一篇小小说,因为它在表达上很有特色,所以曾被评为全国优秀短篇小说,那么它的表达究竟有哪些特色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个秘密。首先,我们把目光聚焦在那场突如其来的洪水上面,文中一次次地写到大雨和洪水,(板书:洪水)请同学们打开课本78页,(ppt)自由读课文,画出描写大雨和洪水的句子。 二:重点品读,随文得法 (一)品读洪水,感受可怕 师:孩子们,知道吗?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就是你们朗朗的读书声,你们读的那么投入,那么动情。让我欣赏到这么美妙的声音,谢谢你们。那现在找几位同学读一下你画的句子。 生1:生回答。生2 师:同学们都找了这么多,看来都读的非常认真,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句子。

(出示句子:)(请同学们自由读这三段话。) 1、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2、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挡。 3、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师:读清楚了吗?读仔细了吗?真的吗?那老师要提问了,请听题。哪一段中有最简短的句子? 生(异口同声):第一段。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师:在哪儿? 生(读):像泼。像倒。 师:两字就是一句。那泼,倒给你什么感觉? 生1:大。 师:那把这种感觉读出来。生1读 师:还给你什么感觉?生2刺激 师:那请你读得刺激些! 生2(读):像泼。像倒。 师:让我们一起来泼得再快些,倒得再猛些,一起来。 (生再读) 师:看!就这样简短的两个字,简短的一句话!却写出了雨的大,刺激,有力。这就是本文在表达上的一种特色。板书短句 用短句突出当时的气氛。 师:我们再看第二句话,有四个语句,咱们也来读一读,换一种方

新版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教学设计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1、古诗两首之《村居》 教学目标 1.认识“古、诗”等13个生字。会写“古、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知道春天美好,要珍惜春光。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幻灯片、课件或古筝曲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趣、导入课题 春天到了,你们喜欢干些什么?清朝诗人高鼎居住在乡下时就亲眼目睹了儿童放学归,三五成群,迎着春风,放飞风筝的情景,于是他便为后人留下了一首较为明快的诗篇──《村居》。(板题,生齐读课题并识记“村、居”) 二、范读课文、整体感知 认真听不认识的字或不熟悉的字的读音。 三、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利用拼音自读古诗,边圈画生字,要求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连贯。 2.小组合作,交流识字方法。 四、理解诗句、感悟欣赏 1.指读古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你是怎么记住“醉、烟、童、散、忙”的? 点拨:(1)“醉”是平舌音。 (2)“烟”韵母是前鼻韵母。

(3)“童”可以用熟字相加的方法认记(立+里)。 (4)“散”是平舌音;偏旁是反文旁,不是折文旁。 (5)“忙”书空;扩词;用“急忙”说话。 3.自读古诗,然后谈一谈你最喜欢这首诗的哪一句,为什么? 点拨:(1)纸鸢:风筝。 (2)拂堤杨柳醉春烟:杨柳在微微春风中摇摇摆摆,陶醉在这美丽的春光中。(演示课件或出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4.让我们闭上眼睛,伴着美妙的音乐听xx同学朗诵这首诗,然后谈谈你的感受。(指名配乐朗诵) 5.交流听读后的感受。 6.请你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你的感受。(配乐练读、指名读、评价读) 7.练习背诵课文。 五、再现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醉、烟、童、散、忙”。 2.连词认读生字。 3.观察“忙”的结构特点,说说这个字书写时应注意什么? 4.指导、示范书写“忙”字。 5.学生描红、临摹。 六、交流资料、扩展朗读 自古以,人们都喜欢春天,珍惜春光。古代诗人除了《春晓》《村居》以外,还写了很多咏春的诗句,把你积累的诗句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交流。(也可以出示教师摘抄的诗句,让学生读一读。如: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徐俯《春游湖》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苏轼《春宵》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韩愈《晚春》) 1、古诗两首之《咏柳》 教学目的:

(完整word版)Word文档的高级编辑教案

课题:Word文档的高级编辑 教学内容: 1.段落设置方法。 2.为文档添加背景色和效果。 3.在文档中插入编辑图片操作。 4.添加批注,阅读批注方法。 教学重点: 1.掌握为文档添加背景色和效果方法。 2.掌握在文档中插入编辑图片方法。 教学难点: 1.为文档添加背景色和效果。 5.在文档中插入编辑图片操作。 教学媒体:cp机 教学过程: Word文档的高级编辑 导入:考勤制度是公司正常工作秩序的基础,是支付工资员工考核的重要依据,接下来制作一个“公司考勤制度”文档。 范例公司考勤制度06. docx 操作步骤:

1、标题“公司考勤制度”:字号【小一】、加粗、【字符间距】4磅、位置上下左右都居中。 2、正文部分:字体四号、【段落】【缩进和间距】【特殊格式】【悬挂缩进】【2字符】 3、【段落】【行和段落间距】【1.15】 4、选中标题行,在【段落】组中单击【行和段落间距】按钮,从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增加段落后的空格】选项,随即标题所在的段落下方增加了一块空白间距。切换到【缩进和间距】选项卡,在【间距】组合框中【短前】微调框调整为“1行”,将【段落后】微调框中将间距值调整为“12磅”。【段前】和【断后】微调框中同时将间距值调整为“0.5行” 5、选中需要添加编号的文本,在【段落】组中单击【编号】按钮右侧的下三角按钮,从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一种合适的编号。 6、选择要添加边框的文本,在【段落】组中单击【边框】右侧下三角按钮,从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外侧框线】选项。 7、选中要添加底纹的文档,在【页面背景】组中单击【页面边框】按钮。弹出【边框和底纹】对话框,切换到【底纹】选项卡,在【填充】下拉列表中选择【橙色,各性色2,淡色80%】选项。 8、【插入】水印,为文档添加水印效果,自定义水印效果。 9、【页面布局】【背景】为文档设置背景色【灰色-50%,着色3,淡色80%】。添加渐变、纹理、图案不同底纹效果。 10、添加批注,删除批注【审阅】【插入批注】。切换到【审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桥》教案

《桥》教学设计 一、课文内容分析 《桥》这篇课文是作家谈歌写的一篇微型小说,塑造了一位普通的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黎明的时候,洪水肆虐,村民们惊慌失措,党支部书记以自己沉稳、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不徇私情,把生的希望留给村民,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用一个共产党员的信念和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 本课有27个自然段,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分为三个部分来写。第一部分为第1-6自然段,主要写了黎明的时候,山洪暴发,村民们惊慌失措,奔向背面那座窄窄的木桥;第二部分为7-23自然段,写老支书临危不乱,指挥大家安全过桥;第三部分为第24-27自然段,写老支书和儿子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本文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在山洪暴发时,村民们慌不择路,老支书如山般站在桥前,形成第一次冲突:老支书用自己的威信镇住村民的慌乱,为顺利逃生赢得先机。故事的高潮发生在两次矛盾中:当众人排队过桥时,老支书因党性原则,“揪”出抢在队伍中的一个党员小伙子;当只剩下老支书和小伙子未过桥时,两人为推让对方过桥而再次冲突,但都不幸遇难。这一个个矛盾都让读者心中充满疑问。直到小说的结尾写了“老妇人”祭奠的情节,才解开所有的

疑惑:原来,老支书和小伙子是一对父子。这一悬念在最后一刻揭开,给人以强烈的情感冲击,让读者被共产党人高尚品格所震撼,被父子之间无言的亲情所震撼,这样的品格和情感催人泪下,感人至深。这也正是小说情节安排的巧妙之处。 小说的三要素是环境、情节和人物,本文很显著地突出了小说的特点。一是环境描写。文章共五百多字,其中一百多字都在进行环境描写。例如:开头用五个自然段描写故事发生的环境,“像泼。像倒”“像一群受伤的野马”“死亡在洪水的狞笑中逼近“等,这些环境描写营造出死亡步步逼近的危机感,对于故事情节的推动、人物形象的渲染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二是人物刻画。小说往往是通过对人物的刻画来感染读者的,本文主要刻画的是老支书的形象。当洪水来临之时,他与惊慌失措的村民对比,“他不说话”“他像一座山”,他此时就像一座坚不可摧的大山,更是村民心目中的靠山;“盯”“揪出”“吼”等动作描写刻画了老支书的威信与担当;最为突出的是老汉下命令时的语言:“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短短几句话却将当时环境的紧急、老汉的果断表现出来了。在特定的环境运用特定的语言,刻画出了老支书镇定果敢的人物形象。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朗读能力,语言感悟的能力。

(完整版)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 单元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数学最新教材二年级下册《数据收集整理》第2~6 页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生主要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掌握统计数据的记录方法,并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使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初步了解统计的基本思想方法,认识统计的作用和意义,逐步形成统计观念,进而养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利用统计表的数据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 【数学思考】: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问题解决】: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 析 【情感态度】: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 使学生亲历统计的过程,在统计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3 课时 1.数据收集整理............... 2 课时 2.练习..................... 1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收集数据、认识简单的统计表 教学内容:教材第2页的例1 和练习一的第1、2小题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做出判断的过程,体会统计的必要性;

2、认识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学会与他人合作,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学会收集数据,认识简单的统计表教学难点: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师:同学们,新的学期开始了,学校要给同学们定做校服。有下面4 种颜色,出示例1 中的四种颜色,选哪种颜色合适呢? 生:选大多数同学喜欢的颜色师:怎么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呢? 生:可以在全校的同学们中去调查一下生:全校学生有那么多,怎样调查呢?生:我觉得可以先在班里进行调查 生:还可以现在组内进行调查师:你们真聪明,你们刚才说的调查,其实也就是进行统计。 揭示课题:统计要统计出喜欢每种颜色的学生人数,首先要进行数据的收集过程。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调查喜欢每种颜色的学生人数。 二、亲历统计过程体会收集数据的形式和过程 1、收集数据师:在这四种颜色中,你最喜欢哪种颜色?为什么?师:要想知道喜欢哪种颜色的同学最多?我们应该怎样调查呢?生:自由发言师:我们可以采用举手、起立、画"√" 、" ○"作记号等很多方式来收集数据,但是这些方式中举手既快速又简捷,下面我们就用举手的方式来进行调查,请听规则:每个人只能选一种颜色,每当老师说出一种颜色时。喜欢这种颜色的同学就举手,好吗?一个人能选两种颜色或不选吗? 生:不能师:为什么? 生:如果选一种以上就重复了,而不选又遗漏了。师:是呀,收集数据有很多不同的方式,但是无论采用哪种方式调查。都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也就是说你只能选择一次,那好。现在我们开始举手调查 2 、整理数据 师:刚才同学们已经通过举手这种方式选出了自己喜欢的颜色了。老师也知道了,但是负责定制校服的领导还不知道,那该怎么办呢? 生: 自由发言 师:你们真会想办法,那我们现在再举一次手。在这张表中统计出喜欢每种颜色的人数,好吗?

文档的编辑与排版教学设计(自动保存的)

文字的编辑与编排教学设计

快捷组合键:Ctrl+N 快捷组合键:Ctrl+S 练习使用快捷组合键 及工具按钮。 熟练掌握Word工具栏 中工具按钮及常用快 捷组合键的使用。 注重知识 的延伸。 设置页面 观看老师演示、熟悉文档的纸张设置和页边距设置方法。集中讲解,清晰思路。 新建空白文档 保存为Word文档 设置页边距 设置纸张

任务二:设置字体 1、将文档标题字体设置为“黑体”,字号设置为“二号”;字体颜色设置为“红色”。 2、使用“格式”菜单下的“字 体”对话框将文档正文颜色设置为“蓝色”,字号设置为“四号”。 3、将正文内容中的时间加上下划线,并使用格式刷工具将地点也加上下划线。学生分组或独立完成 任务,主动完成操作。 任务驱动 法,让学 生主动构 建知识意 义。 任务三:设置段落 1、将文档标题的对齐方式设置为居中(Ctrl+E),将落款对齐方式设置为右对齐(Ctrl+R)。 (注,能够使用段落格式设置中的对齐方式,也可直接使用格式工具栏上的“居中”按钮。)2、使用“格式”菜单栏下的“段落”命令将正文第一自然段的行间距设置为1.5倍。 提升:使用“格式”菜单栏下的“段落”命令将通知中1、2、3三个自然段首行缩进2个字符。学生分组或独立完成 任务,主动完成操作。 任务驱动 法,让学 生主动构 建知识意 义。 格式工具栏上的居中按钮

任务四:设置边框和底纹 选择文档所有文字,使用“格式”菜单下的“边框和底纹” 命令将段落加上边框和底纹。提升:使用“格式”菜单下的“边框和底纹”命令,然后选择“页面边框”为整个文档添加页面边框。学生分组或独立完成 任务,主动完成操作。 任务驱动 法,让学 生主动构 建知识意 义。 打印设置 方法:单击“文件”菜单,选择“打印” 命令,或使用组合快捷键Ctrl+P 观看老师 演示,熟悉文档的打印、打印预览设置方法。集中讲解,清晰思路。 课堂小结1、新建与保存文档。 2、设置页面。 3、设置文本格式。 4、打印设置。 确认打印机 打印范围 打印分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