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科学教师科学素养的重要性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d6219174.html,

浅谈小学科学教师科学素养的重要性

作者:程思源

来源:《读写算·基础教育研究》2016年第04期

【摘要】科学素养是科学教育的理想目标,科学教师就是科学界在课堂上的代表,科学

教师科学素养的具备程度直接影响到能否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的人才。只有科学教师具备了高水平的科学素养,培养每个学生科学素养的教育目标才可以有所保障,小学科学教师是实现新一轮基础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目标的重要载体和关键途径。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师科学素养课程改革

科学素养已成为科学教育理论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但科学素养的内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在不断地变化,各国的科学教育学者对这一概念尚未达成一个公认的定义,钟启泉教授是我国最早、最全面地介绍西方科学素养理论的学者。他在1988年出版的《现代教学论发展》一书中比较系统地介绍了科学素养的名词及内容。作为理科课程改革的方向,科学素养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①概念性的知识—构成科学的主要概念、概念体系;②科学的智慧—科学研究的方法论;③科学的伦理—科学所具有的价值标准;④科学与人文、社会和技术的相互联系[1]。综上,笔者认为科学素养是指以科学的观念为指导,以基本的科学知识和能力为基

础,以良好的科学行为养成为标志的一种多维度的复杂结构,并会随着社会发展,其内涵会不断扩充。

党和政府一向高度重视科普工作,2002年,出台首部《科普法》,国务院批复了中国科

学技术协会提交的《关于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的建议》。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的目的是:到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使全体公民都能达到本计划所要求制定的科学素质标准,即“2049年人人具备的科学素质”[2]。20世纪80年代,科学素养作为科学教育的一个理想目标被明确提出,并随着以国家课程标准为特征的一系列科学教育改革方案的出台,使科学素养由教育理念转变为教育实践。2001年6月,我国正式启动的基础教

育课程改革,分析义务教育阶段及高中学段各学科的《国家课程标准》之后,发现学前阶段旨在启蒙幼儿的科学素养,小学阶段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中学及之后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小学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将“自然”更名为“科学”,提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基础性课程”,小学阶段科学课程的培养目标已经不再是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重点,培养全体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已成为明确的宗旨[3]。全国均实行小学科学综

合课程,共有河北版、河南大象版、青岛版、苏教版、湘版、京版、粤教版、教科版等八个版本的教材。科学课程的知识内容包括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和宇宙科学三大领域,但课程标准中对课程目标的要求却不涉及科学知识的掌握,科学探究作为学习科学的主要方法被重点提出。

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他们科学素养的提高必须依靠科学教育,并且早期的科学教育几乎决定了一个人的科学素养。小学科学教师就是科学界在小学课堂上的直接代表,是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