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必背知识点3

高一历史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必背知识点(一)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1.西周的主要政治制度:分封制(封建邦国),形成了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秩序。春秋末期到战国时期,诸侯先后称王,分封制遭到破坏;宗法制度: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度,确立了严格的大小宗关系,也是中华民族祭祀祖先的制度保证。

2.秦统一和秦的政治制度。

①秦国经过商鞅变法,逐渐强大起来,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结束了数百年的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了空前统一的大帝国秦。

②秦实行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在地方则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③权力的高度集中,是秦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首先表现在皇权至上上,且实行“家天下”。

④三公九卿的三公是指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掌管律令、图籍,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事),三方互不隶属,相互牵制。

⑤地方实行郡县两级机构,郡县长官均由皇帝任免,这也是和分封制的重要的不同点。

⑥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作用: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其中央与地方官制的基本原则为历代王朝所继承,提高了行政效率,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对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3.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高度成熟的标志:以三省六部制为代表的中央行政体制、以科举制为代表的选官用人制度、维护官僚队伍廉洁高效的监察制度。

4.三省六部制度。

①开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三省长官为(始)中书省(起草诏令)、(送)门下省(封驳审议)、(交)尚书省(负责执行)。尚书省下设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分理各种事务。

②作用:三省之间即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相权被分割,有利于加强皇权。

③宋代的演变:三省长官基本不参与政事,又另外设中书门下作为宰相的办公机构,相权进一步被分割:军政归枢密院,财政归三司使,宰相只保留了行政权。

④元代的演变:实行一省制:中书省,六部也列归中书省。

5.选官制度:先秦(世官制)两汉(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至明清(科举制)。

科举制度隋朝开始,隋炀帝时设立进士科,唐朝逐步完善。

科举制度的作用:科举制度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也促进了官僚体制的进一步成熟,为官僚队伍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成为中华帝国长期保持繁荣的制度保障之一。

6.监察体制:秦:御史大夫;两汉(汉武帝):设刺史;唐:门下省;宋:(谏院);明(都察院、监察御史)。作用:并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权力和杜绝腐败,但在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7.汉代推恩令

汉朝初年,采取了郡国并行的制度,中央和地方诸侯矛盾尖锐,爆发“七国之乱”,汉武帝即位后,采取了推恩令。即诸侯国分封侯国,归属郡统一管辖,加强了中央集权。

8.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对皇权的加强见4②;对地方,采取了收精兵(兵)、削实权(权)、制钱谷(钱)的政策。

收精兵:禁军归互补同属的三衙统领,发兵权归枢密院。削实权:剥夺削弱地方长官的实权;派文臣做地方官;州郡长官下设通判。制钱谷:地方财赋除小部分自留外,大部分由中央掌握,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

9.明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废除宰相制度,亲自掌管六部,1600多年的宰相制度废除,专制皇权发展到了新的高度。

由于政务繁忙,明太祖又设立殿阁大学士,仅备顾问兼协理章奏。

明成祖设立内阁,有票拟权。

10.清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清雍正皇帝年间,为处理西北军务,设立军机处。军机处官员参与处理各种军国大事,但品级不高,受皇帝召见,只能跪奏笔录。

军机处的设立(作用):简化了处理政务的手续,行事快捷,提高了清政府的行政效率;完全听命于皇帝,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11.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削弱,中央权力加强,地方权力

第二单元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12.希腊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公元前8——6世纪,古希腊城邦逐渐形成,城邦中的贵族制和民主制占主要地位;古希腊实行公民政治;城邦特点:小国寡民。古希腊的山地和海洋对希腊的文明发展影响比较大

13.雅典的民主制度。

①背景:平民与贵族矛盾尖锐。

②公元前594年,梭伦改革:①目的:缓和社会矛盾②内容:经济上:颁布“解负令”政治上:按财产多寡,将雅典自由民分为四个等级;设立民众法庭。

梭伦改革奠定了古代世界的新政体——民主制度基础与社会基础。成为希腊民主制度的开端。

②公元前509年,克里斯提尼改革,制定陶片放逐法。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

④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⑤雅典民主制的表现(民主特征)(民主实行的方式手段):

公民大会:国家最高权力机构。

五百人议事会:负责为公民大会准备提案并主持大会,公民大会休会期间代行其职权,负责监督行政官员落实大会决议。

民众法庭是日常司法机关,并审查高级公职人员的任职资格。

⑥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

历史进步性(得):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是专制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的极为健全的民主制度。

历史局限性(失):就其民主范围而言,雅典公民权利是建立在对广大奴隶专政基础上的,众多妇女和外邦人被排除在民主殿堂之外。就其性质而言,仅是一种原始的直接民主,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当城邦政治日益复杂化的时候,这种民主极有可能失去效力,而沦为不讲是非原则的暴民政治。历史事实证明,雅典的衰落正是这种民主政治所导致的混乱和内耗造成的。

14.罗马的政制。

公元前6世纪末,罗马建立共和国,实行贵族共和制。主要由执政官、元老院、公民大会三层机构组成。公元前27年,屋大维采用“元首”称号,确立独裁。戴克里先彻底抛弃共和外衣,实行公开的君主统治。

15.罗马法的发展演变

①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表法》

背景:广大平民对贵族曲解法律强烈不满,他们极力要求制定成文法来保护自身的权益。

内容:民法、刑法、诉讼程序,基本上是未成文的习惯法的汇编。

评价:是古罗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限制了贵族的专横,打破了他们对法律知识的垄断,从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平民的利益,是罗马法的起点;但它是以往罗马法的汇编,其中搀杂着原始、落后的古老习俗,保留了某些维护贵族特权的不合理法规。

②查士丁尼法典

《查士丁尼法典》:历代皇帝的敕令;《查士丁尼法学总论》:人、财产关系和诉讼的法规;《查士丁尼学说汇纂》是最广博的,包括各种学说和解释;《查士丁尼新敕》。统称为《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又称查士丁尼法典。

③阿奎里亚法:现代民事侵权法的开端。

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16.“光荣革命”:第一阶段:1640年革命爆发,此后,一度建立共和国;第二阶段: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国王查理二世实行反对英国国教和恢复天主教的宗教政策,违背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意愿,丧失了人心;第三阶段:“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17.(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发展过程)

①限制王权的法案:《权利法案》的颁布使实际权力逐渐转移到了议会手中,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从而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②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内阁起源于“光荣革命”前的枢密院。乔治一世时,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成为惯例,并开创了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阁的先例。到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得以完善。

③议会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建内阁,首相有控制内阁决定的发言权;一切内阁成员必须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联合起来集体负责;内阁必须得到下院议员的支持,一旦内阁受到下院的反对,首相就要辞职以向议会谢罪,或解散议会而提前大选,由新选出的下院决定内阁的去留。

④1832年议会改革原因: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壮大,为谋取参政权进行积极斗争。

18.年轻美国的窘境

经济:对外贸易方面无法保护本国工业和美国商人的海外利益;国内市场商品流通不畅。财政:无力偿还8年独立战争所欠的巨额债务。政治:外交上不能统一协调13州的利益。

因此,需要加强中央的权力来稳定统治秩序,但又要防止专制,确立民主与共和制度。在这个背景下根据三权分立的原则确立了美国的政治制度。

19.美国《1787年宪法》

宪法之父:麦迪逊

宪法的原则:三权分立、分权制衡。

宪法的主要内容:①实行联邦制政体(联邦总统共和制)②三权分立(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分别由总统、国会、最高法院行使)③人民主权原则(总统和议员都由选举产生)

地位:近代世界第一部成文宪法。

20.美国内战

1861年,南北矛盾(奴隶制的存废)由于林肯当选而激化,南部发动叛乱,林肯提出了“为联邦统一而战”的口号。

21.法国近代政体演变:

法兰西第一共国

(1792-1804年)

法兰西第一帝国

(1804-1814年)

波旁王朝复辟(1815-1830年)

七月王朝(1830-1848年)

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1948-1852年)

法兰西第二帝国(1852-1870年)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1870-1940年)

22.“一票共和”

①法兰西共和国之路为何如此艰难?

由于法国工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对缓慢,致使法国工业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弱小,而法国同一时期的大资产阶级与金融贵族的力量比较强大,所以法国共和制的确立相当不易。

②一票共和:1875年1月,国民议会以一票多数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而使共和政体在法律上得以确立。

③《法兰西1875宪法》内容

行政权--总统、7年、连任(两院联席议会选出)

立法权-两院制议会:总统可以解散议会;

内阁-总统任命,对议会负责。

23.德国政体

①德意志的统一:俾斯麦领导的三次王朝战争(1864-1871)普丹、普奥、普法战争;德意志帝国的建立:1871年。

②《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

联邦制的君主国家:皇帝(元首):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内阁首脑:宰相(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

帝国议会(下议院)-立法权

评价: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国家;巩固了统一,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专制统治把德国拖进来一战的灾难。

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25.鸦片战争

①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

19世纪上半期,工业革命迅猛发展,急需开辟更大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②为了扭转贸易逆差,英国将鸦片输入中国,威胁到了清政府的统治,道光皇帝派林则徐到广东查禁鸦片,于1839年6月3日在虎门硝烟。成为英国发动战争的借口(导火线)。

③1840-1842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签定了中国历史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主要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关税协定(最能说明侵略意图的条款,因为可以看出列强此时侧重于向中国倾销商品,即以商品输出为主)。

26.第二次鸦片战争

英国提出修约要求被拒绝,于是和法国联合1856年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1858和1860年,分别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中国由此开始了洋务运动。

27.太平天国运动

①背景(原因):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冲击通商口岸及附近地区,导致手工业者和农民破产,人民生活艰难;统治更加腐败;自然灾害严重。

②过程: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作为起义的号召机构;

1851年,在广西桂平金田起义;1853年定都天京;1856年达到全盛,并颁布太平天国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1856年爆发天京变乱,由盛转衰。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③清政府咸丰皇帝命令地方组织地方团练武装,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发展起来,成为镇压太平天国的重要力量。天京事变后,洪秀全起用李秀成、陈玉成,任命洪仁玕主持朝政,提出第一个资本主义的施政方案《资政新篇》。

27.中日甲午战争

①背景:日本明治维新后,制定了对外扩张的政策;朝鲜发动东学党起义,日本大举派兵入朝。

②过程:1894年,日本在朝鲜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挑起中日甲午战争,黄海大战中邓世昌以身殉国

③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定了《马关条约》。《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

割辽东半岛、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开放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商埠;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反映出列强资本输出的要求,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影响

《马关条约》是《南京条约》之后危害最为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从此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腹地,外国资本的挤压,严重阻碍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华民族陷入极其深重的危机;日本侵略刺激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清政府开始进行军事改革;面对民族危亡,开始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

28.义和团运动

人民群众反洋教的斗争,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加深,掀起了义和团运动。

1898年,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表明义和团的打击对象是外国侵略者,得到了清政府部分官员的支持。后被帝国主义和清政府联合镇压。

义和团运动一方面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梦想,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清政府的改革运动(清末新政)。

29.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

直接目的:为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义和团运动),由英国西摩尔率领下进攻北京。

1901年9月,签定了《辛丑条约》向侵华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9.8亿两;划定北京的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

动;(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拆除天津大沽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沿线要地;惩办首祸诸臣等。

30.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a.鸦片战争后,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程度进一步加深;

c.甲午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半殖民半封建程度大大加深;

d.八国联军侵华后,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秩序完全确立。

31.辛亥革命

①狭义的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发生的反对清政府的革命,武昌起义是其中的一部分。广义的辛亥革命是指从孙中山开始革命至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为止。

②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在中国人面前第一次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在日本东京成立,孙中山为总理。

③同盟会成立后,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1911年4月,黄兴、孙中山在广州发动黄花岗起义,最后失败了。革命党人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加速了革命发展的进程。

④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后,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新军将领黎元洪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武昌起义之后,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全国有十几个省区宣布脱离清政府而独立,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⑤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采用五色旗为国旗,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年,1912年为中华民国元年(年号换算要明白1911+民国x年=公历(1911+x)年)。

⑥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A、主权在民(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B、三权分立(立法、行政、司法)C、责任内阁制(防止袁世凯个人专权)。性质: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⑦武昌起义后,袁世凯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逐渐攫取了清政府的大权.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正式下诏退位,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宣告结束,同时也标志着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的结束。

⑧辛亥革命的影响:A、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B、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在中国的统治,承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C、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提高了人民的参政议政意识,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D、辛亥革命颁布的一系列法令措施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所以说,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32.五四运动

①背景:日本独霸中国局面的逐步形成(二十一条的签署);五四运动的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②过程: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运动中心:前期北京,后期上海

先锋队:学生;主力:工人阶级;

③结果:取得初步胜利,释放了被捕学生,罢免亲日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④五四精神

五四运动是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体现出爱国精神和牺牲精神,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体现了民主和科学的精神;又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体现了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

第五单元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33.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①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经济基础: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的三大工人运动

理论基础: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德国古典哲学、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

②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1848年2月

③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主张实行实业制度,被公认为“工业社会”的最早的预言家;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都主张建立合作组织。但由于他们都没有提出正确实现的道路,因此成为空想社会主义。

34.巴黎公社:

①成立的背景:普法战争,法国战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临时政府没有组织抵抗,反而偷袭国民自卫军,因此工人发动起义,建立巴黎公社。

②权力机关:直接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公社委员会。

③革命措施: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机器;民主选举和监督;最高年薪的规定。

④性质:无产阶级政权,第一次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尝试。

35.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①历史条件:客观条件:俄国已经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俄国各种矛盾尖锐;一战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社会矛盾,加速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②二月革命:目的: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和沙皇制度;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作用:推翻了沙皇专制政府。

③列宁发表《四月提纲》:提出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七月事件:结束了两个政权并存局面,决定采用武力解决。

④十月革命:11月6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苏维埃二大通过《和平法令》《土地法令》十月革命性质:社会主义革命(无产阶级革命)。苏维埃即代表会议,立法权与行政权统一,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选举政府即人民委员会,拥有立法权。

⑤十月革命历史意义:国内: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

国际: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在一个大国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的榜样,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实践指导力量。

36.中国共产党及国家重要的会议

①中共一大:1921年7月23日,上海,毛泽东等13位代表,共产国际也列席会议;规定党的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阶级差别,实现共产主义;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②中共二大:1922年;民主革命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③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且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④遵义会议:1935年,贵州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纠正错误的军事路线,改组中央领导机构,毛泽东回到中央领导岗位。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⑤中共七大: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的前夕,就抗战胜利后建立什么性质的政府毛泽东发表了《论联合政府报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指导思想。

⑥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解放战争胜利前夕,在河北西柏坡召开,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转移到恢复和发展上来。

⑦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1949年9月21日在北平召开,主要讨论建国相关事宜,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作为代宪法。

⑧第一届全国人大:1954年9月,选举国家主席,通过《1954年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⑨十五大:1997年,将依法治国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1999年,依法治国被写入宪法,中国进入建设法制化的新时期。

37.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①国民党“一大”:1924年初,广州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国民革命运动由此兴起。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方式:“党内合作”.

②1926年7月,开始北伐,北伐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取得了巨大成功。

③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分别制造了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了。

38.工农武装割据

①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领导人:贺龙、叶挺、朱德、周恩来等影响: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也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②1927年9月,毛泽东发动秋收起义。10月,率领工农红军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③1930到1933年,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连续发动五次“围剿”。前四次“围剿”均被红军粉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路线,致使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1934年10月)。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与陕北的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宣告红军长征结束。

39.抗日战争

①1935年8月,中共发表《八一宣言》,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

②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

幕,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③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全民族抗战开始。12月,南京失陷,日军制造了南京大屠杀。

④日本在中国犯下的罪行:屠杀中国人民,进行细菌战、毒气战;疯狂迫害占领区人民(推行“以华制华”的政策,扶植傀儡政权);进行经济掠夺(实行殖民统治,目的是把沦陷区经济沦为日本的附庸经济)推行奴化教育和愚民政策(目的是消磨、摧残中国人的民族意识和反抗斗志,实现其同化政策)。

⑤抗战中,八路军在敌后开展全面抗战,最大的战役是1940年彭德怀指挥的百团大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

⑥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是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的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收复了台湾。

40.重庆谈判:1945年8月,国共两党进行谈判,签署《双十协定》,确立了和平建国的方针。1946年召开政协会议,但遭到国民党破坏。

41.解放战争

①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1946年夏,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解放区。在此期间,毛泽东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

②重点进攻:山东和陕北解放区。

③揭开战略反攻序幕的是:1947年6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④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⑤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4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隆重举行,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性质: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内容:确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及根本政治制度;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确立了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

原则:人民民主原则、社会主义原则。

意义: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建设奠定了基础。《共同纲领》代行临时宪法的职能结束。

43.三大政治制度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隆重举行,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这个制度奠定了新中国的各项政治建设的基础。昭示着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1954年9月后,由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能的任务宣告结束。政协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仍然存在,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成为国家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1956年,随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基本建立,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背景: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

目的:新中国成立后,为保证祖国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保证各民族的平等地位和共同发展。

依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文件,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一项根本制度。

内容: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划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各级自治机关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自治权。

44.文化大革命:

原因:20世纪六十年代中期,随着国际国内政治形势的变化,党内“左”倾错误进一步发展;毛泽东为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文革期间民主与法制的破坏:政治体制的倒退——革命委员会的成立;人大和政协基本停止活动。

文革的性质:对民主和法制野蛮的践踏。要防止类似事件爆发,就要加强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45.新时期的民主与法制建设

①首要环节:平反文革前后的冤假错案(胡耀邦主持)。

②出台1982年宪法,出台了一系列法律制度,逐步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③1997年十五大,将依法治国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1999年,依法治国被写入宪法,中国进入建设法制化的新时期。

④1999年,出台《行政复议法》,和此前的《行政诉讼法》一起规范政府的行为,使民告官有了法律保证。

⑤基层民主选举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1998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46.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①一国两制

含义:一是指同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两是指两种政治制度: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形成过程:1979年全国人大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1981年叶剑英提出实现祖国统一的九条方针;

20世纪80年初,邓小平提出构想并全面阐述;

1984年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通过。

成功运用:香港、澳门的胜利回归。

②香港、澳门回归

香港、澳门的胜利回归时间:分别是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

回归条件:(根本原因)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迅速发展,综合国力增强;“一国两制”理论和各项政策的日趋成熟与完善。

回归意义:对港澳——结束列强占领,开创与祖国内地共同发展新纪元;对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对世界——为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范例。

③.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

两岸间的真正停火——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发表后,停止炮击金门。

九二共识”:1992年10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就双方在事务性商谈中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协议,史称“九二共识”。

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1995年1月江泽民《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讲话,指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当前两岸关系的阻碍:a.台湾岛内台独势力;b.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涉。

必须坚持的原则:一个中国原则、和平统一原则、一国两制原则、反对外国干涉原则、经济文化交流原则;总之,合则两利分则两害。

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47.两极格局的形成

①背景:二战后期,雅尔塔体制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二战后,美苏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根本原因)上矛盾加剧;西欧的普遍衰弱。

②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a.1946年,丘吉尔“铁幕”演说,揭开了美国对苏联“冷战”的序幕;

b.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是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

c.1947年,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苏联采取反击措施,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和经济互助委员会;

d.1949年,美国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1955年,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建立,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

美苏冷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③冷战中的热战

朝鲜战争:1950-1953年,中美关系恶化,冷战从欧洲扩大到亚洲。

越南战争:冷战时期最长的战争,导致美国霸权地位受到挑战。

④冷战的评价

消极影响:两国相争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全面“冷战”与局部“热战”相交织,造成国际局势一次又一次的紧张;

积极影响:美苏双方势均力敌,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48. 世界多极化趋势(挑战两极的力量)

①欧共体的成立:

背景:二战使欧洲失去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美苏两极格局下,西欧受到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欧洲政治家认识到,欧洲各国的联合有助于欧洲的稳定和发展。

建立过程: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原子能共同体成立;1967年,以上三个组织合并,统称为欧共体。

主要内容:建立关税同盟、实行共同的农业政策、建立欧洲货币体系;加强科技合作。

影响:经济一体化,促进和带动了政治一体化;大大增强了同美苏抗衡的实力。

②迅速兴起的日本:

原因:为把日本作为反共的桥头堡,美国扶植日本;民主化改革铲除了明治维新以来的封建因素;重视教育与科技,把经济发展放到首位,利用国家政权大力推动经济的发展。

表现: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进入高速发展;60年代末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

影响:日本改变了战后初期向美国一边倒的政策,实行以日美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资本主义世界呈现出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经济的多极化,既是对美国的挑战,也是对美苏两极格局的冲击。

③不结盟运动兴起

二战后独立的亚非拉国家不愿介入美苏之间的斗争;南斯拉夫、印度、埃及三国领导人的推动下,不结盟运动兴起。

诞生标志:1961年在贝尔格莱德召开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意义: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有力冲击了二战后国际关系的两极格局。

④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

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世界多极化的趋势。

49.当今的世界格局

①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东欧剧变原因:东欧国家自身积重难返;戈尔巴乔夫“新思维”的影响。

实质: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化

东欧剧变影响:1991年经互会解体、华约解散,苏联在欧洲构筑的政治经济军事体系全线崩溃。

苏联解体:过程: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八一九事件大大改变了苏联国内政治力量的对比,国家政权发生了根本的质变;1991年,《阿拉木图宣言》的发表。

苏东剧变影响:两极格局崩溃,冷战局面结束。

②缓和与动荡共存

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形势的特点就是缓和与动荡共存。

缓和的原因:两大军事集团结束对峙,大国间的军事对抗和军备竞赛减弱;一些地区冲突得到解决或缓解;绝大多数国家把经济发展放到首位。

动荡的原因:被冷战掩盖的民族、宗教、领土纠纷暴露;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轰炸南斯拉夫、阿富汗战争等);恐怖主义的威胁(9.11事件)等。

④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局面:一超多强。新的格局没有形成。

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原因:美国:综合国力世界第一;试图实现“美国领导世界”;推行霸权主义。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发展中国家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没有哪一种力量能够主宰世界。

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影响:有利于世界和平,有利于抑制霸权主义,有利于推动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的建立。

50.新中国50年代的外交

①新中国的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②新中国外交的基本方针:“另起炉灶”:不承认国民党的外交关系。

“一边倒”:苏联,站在社会主义阵营的一边。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

③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1953年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是中国第一次以大国省份参加的重要的国际会议。

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周恩来并且会议最终通过了《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

51.中国70年代的外交突破

①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是综合国力提高的原因,再加上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

②中美关系的缓和。中美关系缓和是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关系取得突破的关键。1971年,乒乓外交(小球转动大球);1971年7月,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华;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华,会见毛泽东主席,双方在上海签订《中美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之间结束了二十多年的敌对状态,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美联合公报》的签署成为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标志。

③1972年9月,日本政府首相田中角荣来华访问。中日双方签署了两国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声明指出:中日之间的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

④1978年12月,中美双方发表两国间《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美国再次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从此实现了两国关系的正常化。

52.中国新时期的外交

①新时期的外交原则:平等互利、形式多样、讲究实效、共同发展。

②主要表现:

参加和主办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001);2001年,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是中国在推动和开创新型区域合作方面的重要成就;2001年加入WTO;2001年加入反恐条约;2002年和东盟签署合作协议。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整理分享5篇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整理分享5篇 学任何一门功课,都不能只有三分钟热度,而要一鼓作气,天天坚持,久而久之,不论是状元还是伊人,都会向你招手。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1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辉煌属于希腊”指的是古希腊的奴隶制民主政治,“宏伟归于罗马”指的是古罗马的法律制度。两者实质是保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2.希腊的地理环境和地理位置造成了小国寡民、独立自主的城邦制度 3.梭伦改革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克里斯提尼改革是雅典民主政治的正式确立、伯里克利改革是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 4.在古希腊妇女、外邦人、广大的奴隶,不享受民主的权利。 5.古罗马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是平民反贵族斗争的结果,从公民法(适用于罗马公民)发展到万民法(帝国境内的一切自由民)是对外扩张的必然结果。 6.《十二铜表法》(公元前5世纪中期)是成文法诞生的标志、《民法大全》(公元6世纪)是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的标志。 7.罗马法是欧洲历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在近代罗马法中的思想和制度,成为反对封建制度、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利武器。 8.罗马法的核心思想是保护私有财产。

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英、美、法、德确立的都是资产阶级代议制,不管是君主立宪还是民主共和都是适合各国国情的,没有先进落后之分) 1.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标志是1689年《权利法案》,核心是限制王权,保证议会的权力。 2.1832年议会改革,大大加强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因为工业革命的开展),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3.1721年,沃尔波尔成为英国的第一位首相,英国的责任制内阁制开始逐步形成,首相是议会多数党的领袖,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必须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与首相共进退。首相掌握行政权、议会掌握立法权两者相互制约。 4.美国民主共和制确立标志是《1787年宪法》,其中体现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分权与制衡”的原则,在联邦政府结构中体现出“三权分立”的原则。 5.“三权分立”下总统(行政)、国会(立法)、法院(司法),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对宪法负责,法院大法官由总统提名,参议院批准。三者独立平等,相互制约,防止专制的出现。 6.1787年宪法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体现了一定的民主精神,但它允许奴隶制度的存在,存在种族歧视。 7.19世纪50年代中期,民主党与共和党的对峙格局最终形成。两党对垒,交替执政,成为美国共和政体的一大特色,两党本质都是资产阶级政党,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湘教版新高中地理必修三必背知识点

欢迎阅读 高中地理《必修三》必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区域的特征(边界、异同、特色、联系) )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有虚有实); )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显着的差异性; )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 区域空间结构 区域发展阶段 )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常用指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等。 综合指标:人文发展指数(预期寿命、教育程度和国内生产总值)。

)总体发展趋势:平衡-不平衡-平衡……)区域发展阶段

7.南北方差异(针对东部地区而言,以秦岭-淮河一线作为分界线,为800mm年等降水量和一月0度等温线) )意义: ①将西部地带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将潜在的优势变为现实优势不仅可以缩小我国东部和西部地带之间的发展差距,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富裕; ②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与边疆安全; ③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④西部大开发尤其要注意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当今世界经济的两大发展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欧盟、东盟、APEC等) 0.区域经济一体化

)特征:①内向的保护性:在区域经济集团内部,各成员国之间实行关税互惠,取消贸易壁垒,加强技术合作,实现经济互补合作,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 ②外向的竞争性:某区域经济集团以整体优势与其他集团相抗衡,提高本地区在国际竞争能力和政治地位。 )类型:特惠关税区、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等 )世界主要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东盟自由贸易协定(AFTA)…… 1.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 )对口帮扶成效明显;2)西部地区投资加大;3)科技、信息和人才的联系日益密切;4)实现合作双方共赢。 3.南水北调: )线路: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 )影响:①社会经济: 输出地——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使之成为当地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输入地——缓解能源紧张状况,推动 经济发展。 ②产业结构调整:输出地——加快综合利用天然气的步伐,并可有选择地发展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化学工业,推动其向深加工、高附加值的 方向发展; 输入地——东输的西气在很大程度上可逐步改变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改善大气环境,极大程度上促 进能源生产、轻重工业的结构调整。

高一北师大版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一北师大版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背历史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然而高中共有9科,从平日的自习时间里也很难再挤出时间背历史了。其实若能把平日的一些琐碎时间利用起来,便不用占用自习课的时间了。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有关高一北师大版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们有帮助!高一北师大版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1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1、《十二铜表法》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民法大全》(查士丁尼组织编纂)标志着罗马法律体系的最终完成。2、【罗马法】两大准则:保护私有财产,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局限性:保护奴隶制度,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和压迫;妇女权利受限性质:罗马法是欧洲历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影响:维护罗马帝国的政治、经济统治;是现代欧洲大陆法律体系的基础;是反封建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的有力思想武器。影响深远的原因:1.统治范围广,传播远2.比较完善,系统性,逻辑性强,法理精深3.有一些人类共同准则4.商品经济的发展,使之不断修正5.其发达是罗马统治者尊重法学,尊重法学家的结果高一北师大版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21、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时间:公元前221年2、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建立:为了有效控制大一统的新局面,秦朝统治者建立起一整套中央集权国家机器:(中央)①帝国的统治者为皇帝,嬴政自称“始皇帝”。②中央政府的官职为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其下设廷尉、治粟内史等诸卿,分工负责司法、财政等政务。③丞相是百官之长,“助理万机”,一切军国大事均由皇帝裁决。(地方)①秦朝的地方政府为郡、县两级。郡下辖若干县,县下

还设有乡、里等组织。乡设三老管教化,啬夫管听讼、收赋税。②郡县的长官均由朝廷直接任命,郡县的属吏则由郡守、县令自行选用。 ③秦汉时的基层属吏职权颇重,地方百姓尚有知啬夫而不知郡县的。为了巩固新建的中央集权体制,秦始皇还①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等,此外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②建造驰道与直道,以保证政令的畅通;③修筑长城,以抵御匈奴的侵扰;④开边移民,以充实边地实力; ⑤焚书坑儒,以统一思想舆论。3、意义:秦虽短命而亡,但秦创立的中央集权体制,却成为我国历代王朝政治制度的蓝本。高一北师大版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31、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汉朝】汉承秦制有所变化中央设三公(相、御史大夫、太尉)中朝决策机构外朝执行机构尚书台中枢机构【魏晋南北朝】逐步形成三省体制【隋朝】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为中央政府统治机构【唐朝】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宋代】二府中书门下行政机构枢密院军政机构参知政事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三司使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元朝】中书省行政机构枢密院军事机构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理西藏地区2、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汉朝】汉初,郡国并行制;汉武帝后期:设刺史制度【隋唐唐中后期】地方军镇长官节度使越设越多,发展成藩镇割据局面【宋】文臣做地方官;州县两级制【元】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之下,分别为路、府、州、县。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它的创立,是

2020年高一语文必修三必背知识点范文

【一】 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秋兴八首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咏怀古迹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马嵬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拟行路难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夜归鹿门歌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自来去。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垢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

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二】 重要字音:彷(páng)徨寂寥(liáo)惆怅(chàng)凄婉(wǎn)颓圮(p ǐ)青荇(xǐng) 浮藻(zǎo)长篙(gāo)漫溯(sù)斑斓(lán)笙(shēng)箫 多音字:看守看见遒劲有劲着迷执著装载记载悄悄悄然 重要字形:彷徨惶然惋惜哀婉彷徨牌坊惆怅稠密丝绸追溯朔风挑衅河畔斑斓无耻谰言波澜颓圮祭祀杞人忧天 重要词义:彷徨:(心事重重)地走来走去,犹疑不决。颓圮:坍塌,毁坏。 近义词辨析: 沉淀:指沉到溶液底层的难以溶解的物质,比喻凝聚,积累。 积淀:指长时间积累起来的习俗、文化。 彷徨:犹疑不决的走来走去。倘佯:自由自在地走来走去。 沁园春长沙 重要字音:沁(qǐn)园春百舸(gě)峥(zhēng)嵘寥廓(kuò)挥斥方遒(qíu) 漫(màn)江携(xié)来浪遏(è)飞舟 多音字:汗水可汗数字数典忘祖数见不鲜 重要字形:沁香分泌谩骂漫江惆怅为虎作伥苍茫沧桑阻遏碣石 重要词义:峥嵘:本义形容山势高峻突出,引申为不平常。 挥斥方遒:热情奔放,劲头十足。遒,强劲有力。 激扬:激浊扬清,批评坏的,褒扬好的。 近义词辨析: 寥廓:(天空)高原空旷。辽阔:(土地海洋等)辽远广阔。 意气:意志和气概,志趣和性格。也指因主观偏激而产生的情绪,如意气用事。 义气:由于私人关系而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如讲义气。 遏制:制止,控制(一般只能是一定程度上的效果)。遏止:用力阻止住。如滚滚洪流,不可遏止。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知识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世袭制:夏朝王位世袭制确立,家天下形成,宗族关系从此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2宗法制:宗法制的特点和作用 目的:确定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族的地位。 (1)特点 ①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大宗和小宗有相对性。 ②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国”与“家”结合。 ③大宗与小宗既是家族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 ④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 (2)作用 ①对西周: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是西周政治的建制原则和指导思想。 ②对后世:影响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日常生活观念。如修族谱、认祖归宗、重视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甚至过分强调家庭本位和重视人情关系等。 商朝时期实行宗法制。 3、分封制 目的:巩固周王朝统治 基本内容:①分封对象和主要国家:A、王族(姬姓贵族);B、功臣;C、先代贵族等;齐、鲁、燕、卫、宋、晋 权利和义务:受封者获得世袭的统治权,但承担一定的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政治与血缘关系紧密结合。 影响:A、积极作用: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扩大疆域。B 弊端:后来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形成割据混战局面。 4、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A、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B、“分”是“宗”在政治上的表现(分封制是按照宗法制的等级秩序严格进行的) C、“宗”是“分”的主要依据和血缘纽带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1、六王毕 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韩赵魏楚燕齐),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王朝---秦王朝。 2、四海一 北击匈奴 蒙恬收回河套地区,修筑长城和“直道”,加强北部边防,设九原郡 统一岭南地区 修灵渠(最初服务于军事)沟通湘水和漓水,岭南设郡(南海郡),归入中央王朝管理的开始 “西南夷” 开辟“五尺道”,部分地区任命官吏,该地区进入中原统一政权版图开始 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它结束了中国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它奠定了中国辽阔的版图,加强了中原和边疆以及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联系,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促进了中国社会的飞速发展。秦统一后,中国社会进入快速发展一途。

必背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归纳整理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归纳整理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复习时看书看图懂原理 1.1区域与区域差异 一、中国三大自然区 1、产生原因: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和海拔高度 地形、气候:自然差异的基本因素 2 、自然地理五要素 土壤、植被:自然区域的标志 水文 (1)、南北差异 ①分界线: 1月0℃等温线 秦岭—淮河 暖温带与亚热带 800mm 年等降水量线 湿润区与半湿润区 ②南北差异(P9图) 二、中国三大经济地带(P12图) 1、划分依据:主要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补充:“西部大开发”的西部范围:西部经济地带所包括省区+内蒙+广西

. 一、自然资源的利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山西煤炭资源的开采 1、影响: 有利 ①调整生产力布局,加快城市化进程;②促进基础设施建设; ③改善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④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和农村小康建设。 不利 环境污染:水、土地和大气污染 生态破坏:①占据农田,浪费土地资源,引起水土流失②地面塌陷、地下水漏失阻断 2、条件:资源丰富,市场广阔,交通较便利(大秦线、黄骅线) 3、面临问题:资源枯竭、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运输力量不足 4、解决措施:(1)调整产业结构(2)提高综合利用:变煤为电、油、气(3)矿区复垦;矿坑发展水 产养殖,保护环境 (二)水资源跨区域调配 1、澳大利亚:东水西调 2、美国:北水南调(加利福尼亚水道) (1)地区:西部加利福尼亚州 农业:蔬菜、水果基地 工业:石油、电子、军事、航天航空、原子能飞机等新兴工业中心 (2)原因: 北部:湿润、萨克拉门托河水量丰沛 (地中海气候) 南部:地势平坦、光热充足,但干旱少雨,水资源短缺 (3)意义:增加水源、调节气候、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持水土、防止地面沉降 负面:森林的过度砍伐(热带雨林砍伐最严重):物种急剧较少 正面:运用科学技术(改良品种、灌溉、施肥、塑料大棚),增加产量,提高劳动生产率 二、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1、部门:劳动、资源密集型产业 2、原因:(1)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2)区域之间总体水平的差异 3、方向:发达地区 不发达地区 4、举例: 第一次 第二次 珠三角:香港 珠三角 欠发达的相邻地区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2.1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原因 自然:(1)地貌形态的不稳定与黄土的易侵蚀性强:地貌、黄土状况看书P35 (2) 降水集中多暴雨(3)黄土疏松 垂直节理分布 (4)植被稀少 人为:过渡开垦、放牧、樵采、开矿、修路、采石修建窑洞群等。导致地表植被的破坏 经济损失 (1)土壤肥力下降 农业减少 (2)沟壑发展、泥石流 破坏工矿交通设施 危害 (3)水、土、肥的损失 干旱 生态破坏 (4)淤积江河湖库 ) (5 影响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措施 生物:植树造林 (保持水土) 工程:兴修水库、打坝淤地、修建水平梯田 治理 小流域 生物措施植树造林等与工程措施结合 (根本措施) 案例:洞庭湖湿地恢复与可持续发展 湿地 范畴:湖泊、沼泽、泛滥平原、河口三角洲、沿海滩涂、红树林、河流、水稻田等 功能:经济、生态(

高中政治必修三必背知识点

高中政治必修三必背知识点 高中政治必修三必背知识点汇总 文化创新 1.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2.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决定作用: (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 3.文化创新的作用和意义: (1)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 面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 (2)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 丰富。) (3)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4.文化创新的途径 (1)根本途径(实践):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基础。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基本途径之一(古今):文化创新必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 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努力为 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4)坚持正确方向,反对错误倾向:文化创新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今)与传统文化(古)、民族文化(中)与外来文化(外)的关系。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 无主义”。 我们的中华文化 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与史书典籍 (1)汉字: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 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 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 文明的重要标识。 (2)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我国史书典籍 的特点: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罕有。 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还得益于它特有的包容性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汉字传载、史学典籍存传、中华 文化的包容性。 (2)包容性: ①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 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②意义: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 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4.如何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1)在近代中国,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与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奋 斗密切相关。 (2)实践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整理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整理 【导语】高一新生要作好充分思想准备,以自信、宽容的心态,尽快融入集体,适应新同学、适应新校园环境、适应与初中迥异的纪律制度。记住:是你主动地适应环境,而不是环境适应你。因为你走向社会参加工作也得适应社会。以下内容是本店铺为你整理的《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整理》,希望你不负时光,努力向前,加油! 【篇一】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整理 一、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2、重要原因: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各种矛盾尖锐。 3、主观原因:有了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 4、直接原因:一战使各种矛盾激化。 二、革命过程 1、二月革命 ①性质:资产阶级革命(由俄国资产阶级领导,革命任务是*俄国沙皇的专制统治)。 ②结果:*了沙皇专制统治,形成了两个政府(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 2、《四月提纲》 (1)内容 ①指出俄国的形式需要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实现社会主义革命。 ②通过无产阶级专政实行土地改革,并退出战争。 (2)影响 ①提出了由资产阶级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 ②成为布尔什维克党的纲领。 3、七月事件 七月事件是俄国革命的转折点,标志着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结束,布尔什维克党确立了武装起义的方针。 4、十月革命

(1)1917年11月6日,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彼得格勒武装工人、士兵起义,*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取得了起义的胜利。 (2)召开了“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内容: ①宣布一切权力归工兵代表苏维埃 ②颁布《和平法令》 ③颁布《土地法令》 三、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1、十月革命是人类历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2、使经济文化并不发达的俄国,在短时间内摆脱了封建残余的束缚和剥削阶级的统治,建立起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3、十月革命的胜利,给各国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展示了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 【篇二】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整理 一、英国革命 背景: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实行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过程:1640年英国爆发革命。期间,处死了国王查理一世,成立共和国。但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88年光荣革命,标志英国革命的完成。 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特点: ①保留国王,实际上“统而不治”的地位,作为国家的象征而存在。 ②国家的权力在议会,实行代议制。议会是国家立法机关,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 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是正式确立的标志。18世纪责任制内阁逐步形成。 三、美国政府的建立: 1776年,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独立,美国诞生。独立之初的美国实际上是13个州的松散联盟(即邦联)。1789年联邦政府成立,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

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湘教版

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1.区域的特征(边界、异同、特色、联系) 1)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有虚有实); 2)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显着的差异性; 3)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4)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 2.区域空间结构 1)概念: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 2)形成:是区域自然、人文因素长期作用和相互影响的结果。 3)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活动、人口状况、城市化水平、区域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等。 4)乡村地域和城市地域 ①区别:地域范围大小,乡村大于城市; 产业活动,乡村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城市非农业生产活动为主; ②联系:乡村地域是城镇地域发展的依托,城镇会对乡村产生广泛的持续的带动作用。5)地域空间分布形式:农业通常表现为面状;交通运输线路表现为线状和网络状;城市和工业表现为点状;城市群和工业区表现为岛状。 3.区域产业结构 1)概念: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 2)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资源配置状况、劳动力素质等。 3)产业的划分:①第一产业:农业(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 ②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 ③第三产业: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 4.产业结构的差异 1)表现:产值比重、就业比重、内部构成等。 2)传统的农业区域或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较大; 工业区域或加速推进工业化的区域,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较大; 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较大。 3)第一产业比重大:城市化水平低,经济发展水平低; 第二产业比重大:工业化程度高; 第三产业比重大:经济发展水平高。

高一历史必修一重点知识点总结5篇分享

高一历史必修一重点知识点总结5篇分享 高中学习容量大,不但要掌握目前的知识,还要把高中的知识与初中的知识溶为一体才能学好。在读书、听课、研习、总结这四个环节都比初中的学习有更高的要求。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全民族的抗战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1)初步形成到最终形成。西安事变到国民政府公布国共合作的宣言。 (2)性质:由国共合作为基础并领导的全民族的抗日合作组织。 2、 ___正面战场的抗战 (1)主要战役: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 (2)结果:消耗了日军大量的有生力量,但是未能阻止又是敌人的进攻。到1938年10月,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到战略相持阶段。

3、中共敌后战场的抗战 (1)洛川会议:内容:制定了全民抗战路线。 (2)敌后根据地的建立: (3)陕甘宁边区政府的建立:1937年9月成立,成为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 (4)百团大战:沉重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5)少数民族抗日武装斗争:蒙古、回民抗日武装等。 4、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继续抗战:张自忠牺牲。 抗战的伟大胜利 1、中国战区盟军统帅部成立 (1)背景: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世界反 ___阵营形成;中国是世界反___战争的重要战场之一。

2、中共七大召开 (1)背景:敌后抗日战争发起局部反攻。(2)时间地点: (3)目的:为了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 (4)内容:制定了当时的中共的任务;确立了 ___思想为中共的指导思想;选举以 ___为首的中央委员会。 (5)意义:为抗战胜利和 ___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础。 3、抗战胜利 (1)背景:德国战败投降;美苏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苏联对日宣战并出兵中国东北;美国投放原子弹;中共 ___发表对日寇最后一战。 (2)日本投降:宣布投降、正式签署投降书。 4、意义:

必修三必背知识点

必修三必背知识点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1、单细胞生物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2、多细胞动物通过作媒介进行物质交换 3、体液的组成: ________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______) 体液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______) ________ 4内环境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血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 毛细血管壁的内环境是;毛细淋巴管的内环境是 组织细胞的内环境是(大多数细胞的内环境) 5、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与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完全不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6、下列物质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1)血浆蛋白(2)血红蛋白(3)葡萄糖(4)氨基酸(5)Na+(6)尿素(7)载体(8)呼吸酶(9)抗体(10)唾液淀粉酶(11)H2O2酶(12)二氧化碳(13)胰岛素 7、、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①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含量有关;无机盐中Na+、cl-占优势 细胞外液渗透压约为770kpa 相当于细胞内液渗透压; ②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与等离子有关; ③人的体温维持在370C 左右(一般不超过10C )。 8、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 稳定状态。 9、、稳态的调节机制: 10、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若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调节能力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稳态会遭到破坏 11、内环境稳态的意义: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 3、感受刺激产生兴奋 传导兴奋 传导兴奋 —由和组成,接受兴奋做出反应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汇总.

第1课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 知识结构: 1.夏:出现公共权力,但保留氏族公社特点。 2.商:政治制度是内服与外服制度,具有浓厚的神权色彩。 3.西周: 分封制定义: 目的:巩固周的统治(奴隶主的统治 主体:同姓亲族 宗法制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内容:确立大宗、小宗体系 作用: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 工具:礼乐制度 第2课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知识结构: 1.统一 (1群雄割据 A.春秋争霸 B.战国变法:秦国商鞅变法。 (2统一:时间:前221年;人物:赢政。 2、中央集权的确立

(1确立: A. “皇帝制”:皇权至上、皇位继承制 B. 三公九卿制:三公是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中央 C. 郡县制(地方 (2加强皇权的措施:制定官吏选拔和考核制度;制定细苛、严密的法律。 (3影响:打破分封制,奠定大一统王朝制度基础。 第3课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知识结构: 1. 汉初郡国并行,导致诸候尾大不掉,引发七国之乱。 2. 汉武帝集权措施:建中朝、设刺史、颁布推恩令。 3. 藩镇割据与五代十国:唐朝中后期,地方势力增强,出现藩镇割据局面;唐灭亡后,中国进入五代十国的分裂时期,五代十国是藩镇割据的继续和发展;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得到较大发展;后周世宗改革,为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础。 4. 宋加强中央集权 (1措施①收精兵:“三衙”、枢密院、原则; ②削实权:设通判、文臣任州郡长官; ③制钱谷:财赋大部分运往京师; (2影响利:改变藩镇割据分裂局面,加强中央集权; 弊:造成“积贫积弱”的后患。 第4课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高二地理必修三必背知识点

高二地理必修三必背知识点 高二地理必修三必背知识点:区域农业发展 1、东北地区地理条件 (1)气候条件:绝大部分位于湿润、半湿润的温带季风气候区, 热量和水分基本可满足一年一熟作物需要,但不利条件是容易受到低 温冷害的影响。 (2)地形、土壤条件:为农业多种经营提供了条件;黑土、黑钙土 广泛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有利于农业生产。 (3)社会、经济条件:①工业: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农牧兴工、共促农牧②交通: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发展外向型农业。③开 发时间较晚,人口密度较低,有利于绿色农业和大农业的发展。 2、主要地形:三山脉(小兴安岭、大兴安岭、长白山)、三平原(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 3、农业布局特点:耕作农业区:主要分布在三大平原地区。林 业和特产区: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畜牧业区:主要分 布在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是重要的羊、牛、马 牧畜生产基地。畜种:呼伦贝尔市三河地区:三河牛、三河马;松嫩平 原西部:东北红牛。

4、东北商品粮基地生产特点:①大规模机械化生产②地区专业化生产 5、农业发展方向:平原区:发展适合加工需要的优质、专用品种,提升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动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条;建设绿色食品基地。西部草原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山区农业:实现由原料型生产向原料及产品加工并举的转变。 6、东北建设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是: 自然条件:雨热同期,光照充足,平原广阔、土壤肥沃。 社会经济条件:人均耕地面积大,机械化水准高,交通便利,对外联系方便,市场需求大。 7、东北商品粮基地发展潜力较大的原因: 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粮食商品率高;当前单位面积产量不高,随着科技和农业投入的增加,粮食的单产和总量将有较大幅度的提升;有一些宜农荒地可供开垦;(为什么长江三角洲地区商品粮基地潜力下降:因为人口稠密,每年净增人口多;城市、工交建设等建设用地持续增加,耕地面积将会有所下降;当前单产已较高,增产潜力已较小。)

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八知识点

专题八两级对峙格局的形成 一、“冷战”概念介绍(要求了解即可) “冷战”泛指美苏之间除了直接交战即“热战”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包括互相攻击对方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 外交对抗、封锁禁运、军备竞赛、组建军事集团、发动代理人战争等。 二、美苏冷战的原因 1、根本原因: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方面的根本对立。 2、美国和苏联失去了战时同盟的基础,双方关系逐渐恶化。 3、美国确立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而苏联努力扩大自己在世界上的影响。 三、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 ? 基本特征:遏制共产主义并且不诉诸战争 ? “铁幕”演说中“铁幕”的含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 1、杜鲁门主义(1947年提出) ①内容:美国要在世界一切地方苏联和共产主义对抗。 ②实质: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 ③标志:是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 2、马歇尔计划(又称欧洲复兴计划) 【注意】(马歇尔计划把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排除在援助范围之外) ①根本目的:以经济手段稳定西欧资本主义制度,控制西欧 ②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注意的延续和扩大。 ③苏联采取的对抗措施:苏联和东欧国家成立“经互会” 3、柏林危机 ①是美苏“冷战”的第一次高潮。 ②表面上是美、英、法与苏联的较量,实际上是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较量。 4、北约成立(1949年成立) ①性质:是一个军事和政治组织。 ②根本目的:通过军事手段控制西欧 ③苏联采取的对抗措施:1955年,成立华约 ④1955年,华约的成立,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最终形成。 四、美苏冷战的历史影响 1、美苏冷战使世界分裂成两部分。 2、美苏全面对抗,进行军备竞赛,使世界处于和战争的威胁之下。 3、美苏势均力敌,不敢轻易动兵,使得近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 4、美苏两国争夺势力范围,干涉别国内政,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 五、“冷战”中的热战——“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注意】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不属于冷战范围。 1、朝鲜战争: 影响:①使中美关系彻底破裂。 ②“冷战”从欧洲扩大到亚洲。 2、越南战争 影响:导致了美国的霸权地位相对衰落,苏联的军事实力大体赶上了美国。

高考历史必修三必背知识点

高考历史必修三必背知识点 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考点96 "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 1、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 2、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有:道家学派的老子和庄子;儒家学派的孔子、孟子和荀子;墨家学派的墨子,法家学派的韩非子。 3、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核心是仁,主张为政以德;在教育方面主张是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编订《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经。 4、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为更加系统的"仁政",还发挥了孔子的民本思想,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伦理观上主张性本善。 5、荀子主张"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并提出了"君舟民水"思想,同时荀子结合了法家和道家的思想,使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伦理观上主张性恶论。 ★考点97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采取"焚书坑儒"政策,儒家学说遭到沉重打击。 2、西汉前期,为适应中央集权的需要,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为加强君权,还提出"君权神授";同时提出"天人感应"和"天人合一"思想,要求统治者施仁政;在伦理道德上主张"三纲五常";著有《春秋繁露》一书。董仲舒的建议得到汉武帝的采纳,从汉武帝起,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 ★考点98 宋明理学 1、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佛教和道教的盛行和传播,儒学面临严峻的挑战。 2、隋唐时期,儒学家提出了"三教合归儒"的主张。 3、宋代儒学出现了新的体系,即理学。北宋的儒学代表人物是程颢和程颐兄弟,其核心思想是"天理"是万物的本原。 4、朱熹是南宋理学集大成者,是继孔孟之后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思想家。 他主张"理气论"即先有理,后有气和"心性论",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实际上是为封建统治秩序和等级制度辩护,代表作是《四书章句集注》 5、王阳明是明朝中后期儒学的代表人物,更多地吸收了佛教的禅宗思想,他提出"心学",主张心外无物,提出了"致良知"的学说。 ★考点99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1明朝后期李贽是"离经叛道"的思想家。李贽认为不能以孔子的是非标准来判断是非,同时还揭露道学家的虚伪,赞扬农民起义,反对男尊女卑。 2、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是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 政治上:反对封建君主专制,提倡"以民为主"。 经济上: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 文化上批判继承了儒家思想。 3、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他们的思想产生的经济根源是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政治根源是明清时期封建制度走向衰落,封建专制主义的强化。

高一历史必修一难点知识点整理分享5篇

高一历史必修一难点知识点整理分享5篇 进入高中后,很多新生有这样的心理落差,比自己成绩优秀的大有人在,很少有人注意到自己的存在,心理因此失衡,这是正常心理,但是应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1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一、形成条件 1.地理条件:古希腊以海洋为依托,山岭和河流分割,彼此相对孤立造就了众多城邦国家。 2.政治条件:具有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的城邦特征,这使公民更多的直接参与城邦政治。 3.经济条件:濒临海洋,海外贸易和工商业比较发达,新兴工商业者追求民主权力的渴望强烈。 (公民的定义:根据传统,凡父母祖籍均属本城邦、拥有一定财产、能自备武装服兵役的成年男子,享有公民资格。) 二、确立过程 1.梭伦改革(奠基) (1)时间:公元前6世纪初 (2)内容:根据财产多寡,公民分为四个等级;公民大会成为权力机关;建立四百人议事会;建立公民陪审法庭;废除债奴制。 (3)作用:改革动摇了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

权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2.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 (1)时间:公元前6世纪末 (2)内容:建立十个地区部落,以部落为单位进行选举;设立五百人议事会,由各部落轮流执政;组成十将军委员会;继续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利等。 (3)作用:这次改革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公民参政权空前扩大,雅典的民主政治确立起来。 3.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黄金时代) (1)时间:公元前5世纪 (2)内容:扩大公民参政范围;改革公民大会;改革五百人会议;提高陪审法庭的地位;扩大十将军委员会的权力;为参政公民发放津贴,鼓励公民接受政治教育和文化熏陶 (3)作用:这次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三、评价 1.特征: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法律至上、公民内部平等 2.实质: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少数人的民主 3.进步性: (1)雅典民主政治的理论和实践,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2)民主氛围创造的空间,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汇总[1]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区域 1、概念:地球表面的空间单元,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2、特征:层次性、整体性、差异性、可变性、开放性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例 1 2 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 1、开发早期——水土条件限制区域农业发展 2、农业社会——科技的发展使原来的制约性因素被克服,甚至成为有利条件,长江中下游平原成为主要粮食产地和桑蚕、棉花产地 3、工业社会——长江中下游平原人均耕地少,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粮食商品率低,粮仓地位和棉花生产地位下降。 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一、地理信息技术 1、概念: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 2、类型: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 3、应用领域: (1)区域地理环境研究: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 (2)大众化应用:导航等 二、遥感(RS)

1、概念:人们在航空器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怼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2、组成:遥感平台、传感器、信息传输、处理设备 3、应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 三、全球定位系统(GPS) 1、概念: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定位、导航的系统。 2、组成:空间部分、地面控制部分、用户设备部分 3、特点: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 4、作用: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定位、测速、导航、授时) 四、地理信息系统(GIS) 1、概念: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用于所有用到地图或需要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领域。 2、应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和城市管理 五、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 1、3“S”之间的关系:遥感(RS)获取信息,全球定位系统(GPS)信息的空间定位;地理信息系统(GIS)处理信息,分析表达结果 2、数字地球: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和城市管理中得到应用 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一、荒漠化概述 1、概念: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 2、表现: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渍化 3、基本过程: 植被遭破坏——地面裸露——风沙侵蚀或水土流失——土壤水分和养分流失——土地生产力长期丧失——荒漠化景观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1、西北地区概况 (1)位置范围: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在行政区划上大致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 (2)地形特征:东部是辽阔坦荡的高原,西部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 (3)主要景观:干旱是最显著的自然特征。形成草原、荒漠主的景观。 (4)内部分异:以贺兰山为界,以东为半干旱草原带,以西为干旱和极端干旱地区。 2、荒漠化的自然原因 (1)基本条件——气候干旱少雨 (2)物质条件——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 (3)动力条件——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大风日数多 (4)主要自然因素——气候异常 三、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在荒漠化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1)根本原因:人口激增对环境的压力;人类活动不当,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2)直接原因: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工矿交通建设不注意环保。 四、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1、三项内容:

高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必修三复习必背知识点知识讲解

2016年学业水平考试生物必修三必背知识点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全部为选择题) 考点一:内环境 1.内环境的组成: 细胞内液 体液血浆 细胞外液组织液 (内环境)淋巴 2.细胞生活的内环境:血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绝大多数细胞的内环境都是组织液;毛细血管壁的内环境是血浆、组织液;毛细淋巴管的内环境是淋巴、组织液 3.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考点二: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1、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①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 ②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若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调节能力出现障碍时内环境 稳态会遭到破坏。 2、内环境稳态的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第二章动物及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 考点一:神经调节 1、神经调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神经元。 2、神经调节基本方式:反射,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可考非选择题) 3.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非选择题考点) ①兴奋: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②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神经冲动。 ③兴奋的传导过程:静息状态时,细胞膜电位外正内负→受到刺激,兴奋状态时,细胞膜电位为外负内正→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形成局部电流(膜外:未兴奋部位→兴奋部位;膜内:兴奋 部位→未兴奋部位)→兴奋向未兴奋部位传导 ④传导特点:双向传导 5、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突触(非选择题考点) ①突触的结构: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②突触小体中有突触小泡,突触小泡中有神经递质,神经递质只能由 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后膜,所以是单向传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