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新闻的真实性

网络新闻的真实性
网络新闻的真实性

网络新闻的真实性

[ 内容提要 ]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在传播方式多样化、传播途径便捷化、传播工具现代化的同时,真实性这一新闻生命之根却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即使是今天的网络新闻,也必须坚持并维护真实性失去'真实性的“新闻”,只能是传说、然而在网络时代,一些所谓的“新闻”偏就缺乏真实性,使真正的新闻不能有效抵达受众,并在社会土引发恐慌或动荡。本文主要从网络新闻传播的特点、网络新闻真实性缺失的原因、网络新闻真实的必要性、以及如何提升网络新闻真实性的措施。

[ 关键词 ] 网络新闻真实性措施

前言

真实性是新闻最基本同时也是最核心的特点,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互联网在新闻传播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为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构建了更快开发的平台。然而,由于网络媒体管理制度不健全、新闻来源及传播方式较为复杂等多方面的原因,网络虚拟环境下的新闻真实性受到严峻挑战。由于大量失真新闻的不断涌现,人们对网络媒体的公信力产生质疑,这种形势下,只有对网络环境下的新闻真实性进行深入思考,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寻找相应对策,才能保障新闻的真实,才能促进新时代新闻事业的不断发展。

一、网络新闻传播的特点

一、是新闻传播速度的快与新快与新是新闻与'俱来的属性,而这两个特点在网络的背景下得到了更好的体现`、网络固有的特点,使得信息在网络卜的传播异常迅速,而新闻的时效性得到了极大的体现、某种程度上而言,网络促进了新闻的传播。

二、是新闻传播者职业与身份的多元化、网络时代的新闻传播者不再局限于专业的新闻从业人员,而是在向更平民化的方而发展、在新兴的网络平台几,任何·个普通的网民都能够通过简单的一具,通过简单的处理手法,将新闻运送到网络上进行传播。普通的相机,乃至沙通的手机都成为新闻传播的具网络新闻的受众同时义打任着传播者的作、`场·个人接收到'他认为有愈义的新闻,能够,时将这个新闻发送出去,被更多的人接收到。

三、是新闻传播的内容虚假且泛滥网络让新闻传播更容易但与此同付,传播「槛的降低,传播者的多元化,让网络新闻的真实性不能得到保正、一个在平面媒体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卜找不到的新闻,能够在网络几搜索到小到名人的花边新闻,大到国际消息新闻实在很卜富之外除了证明网络确也不能不让·是新闻传播速度的快与新快与新是新闻与'俱来的属性,而这两个特点在网络的背景下得到了更好的体现`、网络固有的特点,使得信息在网络卜的传播异常迅速,而新闻的时效性得到了极大的体现、某种程度占,网络促进'新闻的传播

四、是受众对传播的新闻内容取舍不易新闻的真实性不能得到保证,新闻传播者无从考证,使得网络新闻的取舍尤为不易、如日本地震引发核泄漏,网络土盛传的核污染会蔓延到海洋,从而造“盐荒”的消息风传导致民众恐慌,大员抢购食盐,致使部分地区的盐价疯长。

五、是新闻传播者与受众的互动性增强气网络时代的新闻受众能够通过留言、讨论等手段相沟通,使得新闻更具有参与性、与动性、一个有看点的新闻,往往能引发大面积的讨论思考,并引发新闻的后续性发展。实践表明,舆沦压力甚至能改变新闻事件本身的发展。

三、网络新闻失实的原因分析

网络新闻以网络为媒体,其造成网络新闻失实的缘由是多方面的。从网络新闻

的法规、管理、编辑、发布的诸多环节来分析,大致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1.“把关人”职能的削弱

“把关人”理论由传播学奠基人之一的卢因提出。所谓“把关人”即采集、制作信息的

过程中对各个环节乃至决策发生影响的人

参考文献

1、《网络新闻真实性探析》,张千山,《湖南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2、《网络环境下新闻真实性探究》,曹成利,《现代视听》,2011年03期

3、《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

4、《真实性——网络新闻的生命》,孙芸,《贵州金筑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一、网络新闻真实的必要性。

新闻的生命来源于真实。新闻求新求快,但时效性与真实性有时却存在着矛盾的一面,如果不把真实性摆在首位,在一些突发事件的报道上就有可能混淆视听,给工作造成被动。新闻记者永远要了解新闻事实,而传播媒体也是以发布真实新闻为己任,离开了这个基本点,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因而,网络新闻的本身是体现真实的。_网络新闻所涉及的国家大政策方针,关注的普通生活事态都应打上“真实”的印记。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受众对网络新闻接触的稳定程度是由多方面决定的,受众不断增多,受众降低了接触成本等等。而在网络新闻的内部因素中,真实性是极为重要的。网络新闻要体现真实原则必

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不能以偏概全,或掩盖事实。“反面文章正面做”,网络传媒使传统传媒“信息过滤器”的社会职能弱化,其自身更有理由杜绝在种种冠冕堂皇的理由下炮制的“假新闻”,反过来说,如果网络传媒在不真实的前提进行采访报道,那么这种行为将起到很大负面作用。

(二)不能道听途说,发布以讹传讹的假新闻。

新闻以事实说话,事实却不总是千真万确地摆在网络新闻发布者面前的。有些商业网站为吸引访问人员,往往以抢热点新闻来打头阵。更新速度快,提升了网络新闻的时效性,这是积极的一面。但有的网站由于新闻采编力量和网络监督机制的匾乏,有时成了小道消息的集散地,连一些有权威性的报刊也因直接采用而“踏雷”,如构成名誉侵权,“预告新闻”失实等,造成不良后果。

(三)提高“防伪意识”,还应从网络的其它特性来鉴别、防范假新闻,提高“防伪意识”。如何区别现场图像与合成图像、现场声音与模拟声音等,也是网络新闻采编人员面临的问题。如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其画面制作给人的真实感在增强,当文字不足以令人相信时,制作的画面可以充当虚假证据蒙蔽视听,使人误信。

网络传播如何维护新闻真实性

网络传播如何维护新闻真实性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一、互联网对新闻真实性的影响 (1) 二、造成网络新闻失实的原因 (3) 三、怎样维护和提高网络新闻的真实性 (5) 四、如何把握和维护互联网新闻信息资源 (6) 五、参考文献 (11)

网络传播如何维护新闻真实性 高鹏 摘要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的真实性一直是人们公认的一条普遍原则。新闻真实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它一方面是指新闻事实真实准确,另一方面是指新闻传播者对客观事实的正确认识和评价。由此可见,新闻真实有两个层次的要求:一是忠实地反映外部事物,做到不走样,这是真实的基本要求;二是更高一层的要求,就是不单纯满足于反映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要善于在事物的总体联系中把握事物的基本趋势和主流,做到本质上以及发展趋势上的真实、准确。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力,网络新闻也不例外,虚拟世界同样需要真实。 【关键词】真实性、原因、维护 一、互联网对新闻真实性的影响 当前,方兴未艾的互联网以丰富的信息吸引着公众视线,日益渗透进人们的生活,而互联网所特有的交互功能,如:网站、新闻组、邮件列表、BBS、网络寻呼等手段,更为人们参与信息的发布和相互间的交流提供了阵地。 但是,有的人却趁机把不真实的信息送上网络,甚至隐瞒真实身份,蓄意制造假新闻。而我们有些网站由于各种原因,也未能完全避免传播假新闻。有人甚至夸张地形容网络新闻是“假报频传”。轻者用假新闻搞恶作剧,或进行人身攻击,侵犯他人的隐私权,重则有些人出于政治目的,利用网络媒体的特点和我们有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抓住一些热点事件,制造假新闻,蛊惑人心,干扰社会稳定。那么,互联网到底是怎样影响新闻真实性的呢?

谈话类电视新闻资讯节目

姓名:商野学号:2015182040203 页码:P39-P40 谈话类电视新闻资讯节目的概念:是指以面对面人际传播的方式,通过电视媒介再现或还原日常谈话状态的一种节目形态。通常是围绕新闻事件、社会热点等当前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在主持人、嘉宾和观众之间展开的即兴、双向、平等的交流,本质上属于大众传播活动。 谈话类电视资讯节目的特点:通过主持人与参与者的访谈,一方面传播思想和观点,另一方便通过采访时的对话,对新闻事实进行更深入的挖掘和探询。 举例:香港凤凰卫视的《新闻今日谈》与央视新闻频道《面对面》。 谈话类电视新闻资讯节目的三个特质: 1.主持人: 对谈话节目的成败起决定作用的主要是主持人的表现,主持人的思维、状态和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节目质量。 主持人应是此类节目驾驭谈话走向和现场氛围的核心,必须头脑清晰,反应灵敏,对话题有较强的理解和组织水平、较强的现场氛围调节与控制能力,对话题的走向心中有数,起导向作用。 在正式谈话之前,主持人要善于根据谈话对象的实际和观众的需求,精心琢磨谈话的内容,设计提问方式,因此要求主持人有善于提问的能力。 2.谈话主题: 话题是决定节目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它的反映面应当涵盖

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要求题材具有新闻价值,也要求内容和访问对象都适合的表现方式。 最主要的几类话题:①体现时代精神的主旋律和社会发展趋势。②号准社会脉搏,紧紧扣住受众对有关事物的关注重点。此外,还应该综合考虑节目定位、受众特质及话语环境等。 3.参与者: 一种是特邀来的嘉宾,另一种是在现场自愿参加的热心观众。好的谈话对象是节目成功的基础。 一般按以下标准选择:新闻事件的当事人或参与者;嘉宾的业绩、经历享有知名度,并能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的多样性、变动性,能为观众提供某种启示,更需要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网络时代如何保证新闻真实性

网络时代如何保证新闻真实性 [关键词]网络时代;新闻真实性;网络新闻 网络新闻是突破传统的新闻传播概念,在视、听、感方面给受众全新的体验。它将无序化的新闻进行有序的整合,并且大大压缩了信息的厚度,让人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有效的新闻信息。不仅如此,未来的网络新闻将不再受传统新闻发布者的限制,受众可以发布自己的新闻,并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快的传播,而且新闻将成为人们互动交流的平台。网络新闻将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向着更深的层次发展,这将完全颠覆网络新闻的传统概念。网络媒体之所以红极一时,主要与网络新闻、信息传播独有的规律有关。与此前的报纸、杂志、电视、广播、街头告示等传统宣传方式相比,网络显然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 网络新闻的真实性比纸质媒体要逊色一些。由于网民发言无资格要求、网络审查标准较宽、网上发言承担责任的可能性小等现实情况的存在,网民对其所知情况真实性进行核实的动力比纸质媒体的记者要小得多,所以网络新闻的真实性比纸质媒体要差。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失去了真实性的新闻

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法继续生存,网络媒体更是如此。虚假新闻是对新闻媒体权威性和公信力的最大挑战,因此,保证新闻的真实,杜绝虚假报道成了新闻媒体最重要的工作。互联网时代,杜绝虚假新闻面临着更大的难度和挑战,近年来,一系列虚假新闻的出现,以及造成的不良社会影响,都在提醒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要把杜绝虚假新闻当成网络新闻媒体的首要任务。 网络受众对新闻消息真实性的信赖的选择性也有其独有的特点。如果先发消息与后发消息有冲突,网络受众一般倾向于选择信赖先发的消息;如果官方消息与民间消息有冲突,网络受众一般倾向于选择信赖民间消息;如果正面性消息与负面性消息有冲突,网络受众一般倾向于选择信赖负面性消息。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的可能是官方消息对于正面报道经济扩大的习惯以及官方公信力不高,但人们喜欢接受负面消息的心理习惯也应当起着一定的作用。 网络媒体较传统媒体而言,具有更强劲的生命力。在短短的几年之间,越来越多的网络媒体发展壮大,浏览网页成为人们获取资讯、消闲娱乐的重要途径。但是,不容忽视的是,资讯的泛滥和传播源的不可控性,造成近年来虚假报道和不实传闻愈演愈烈。

浅谈新闻的真实性

浅谈新闻的真实性 摘要:真实性是新闻的灵魂和生命。新闻传播的功能是通过新闻事实去把握世界及人类生活的本质,所以,新闻写作必须客观真实,这是新闻工作者必须信守的基本原则。真实性是新闻最本质的规定性,它是新闻独特力量和高贵品质的主要源泉,体现着新闻的基本特征、性质和要求。 关键词:新闻;真实性;虚假;竞争;维护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新闻事业得以飞速发展,但与此同时,激烈的媒介市场竞争对新闻传播事业也造成巨大冲击。在此种情形下,新闻从业者面临着严峻考验,有些采编人员经不起社会的种种诱惑,背弃了新闻真实性的基本原则,使假新闻屡屡见诸报端,不仅误导读者,严重损害媒体的公信力,更使每一个新闻从业者蒙羞。为了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无论在何时何种情况下,新闻从业者都必须遵守新闻真实性原则,以高度的责任心,着力维护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一、新闻真实性内容 新闻真实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指新闻事实真实准确;另一方面,是指新闻传播者对客观事实的正确认识和评价。 事实真实是新闻真实的首要要求,其含义有三:第一,该事实必须是真实发生或存在的,有据可查、有证可验;第二,新闻要素必须是完全真实的,即何人、何事、时间、地点、过程、直接原因、直接背景、直接后果、直接反馈、直接影响等必须确凿无误;第三,新闻整体事实的真实与新闻细节的真实是统一无悖的。新闻报道与记者采写的最高境界是反映事实本质。在尚无法达到这一境界时,至少要做到“一般真实”,即新闻必须是真正发生的、真实存在的事实或现象。不虚构、不夸大、不“移花接木”、不“张冠李戴”、不“合理想象”是维护新闻“一般真实”的最低要求。 二、真实是新闻的灵魂和生命 (一)新闻真实的重要性。第一,新闻报道的写作对象是事实,而事实的基本特性是客观性。真实性的重要内容就是准确地反映这种客观性。正因为新闻是对真实情况的传播,才使其有价值,如果是虚假的,就会一文不值。第二,新闻具有多种社会作用,而社会作用的发挥依赖于新闻的真实性。如果没有真实的报道,一切作用将无从谈起。第三,新闻的有效传播必须有读者的信赖,而信赖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报道的真实性。在公众心目中,对媒体至少有这样的信念:一般来说,媒体报道的是事实,因此用不着核实就可以直接相信。假如读者怀疑或者必须怀疑每一篇报道的真实性,以致每一篇报道都需要核实才能相信,那么,整个新闻传播业势必土崩

电视新闻栏目策划方案

《新闻导航》电视栏目策划书 一、现实环境 企划动机:突出电视媒体的服务性和引导性。作为杂志型早间新闻栏目,《新闻导航》立志为大众带去最新、最需要的新闻资讯,让受众在清早刚起床就能与社会做良好的沟通,成为一剂重要的润滑剂;同时传播先进的思想理念,引导受众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栏目设定 1栏目名称:《新闻导航》 2栏目类别:杂志型新闻栏目 3栏目主旨:围绕当前社会大众感兴趣的问题,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较广泛深报道,揭露表层下的实质问题。 4栏目目标:沟通社会,传递信息 5栏目定位:突出电视媒体的服性和导向性 6栏目内容: a.国内外重大事件 b.民生改革话题,如医疗保险、住房问题 c.影响重大的社会事件 d.平民人物的现实生活及其引发的社会状况 e.文化艺术生活服务资讯 7栏目特色:带领观众关注新闻 8栏目风格:精致,赋予美感,应当做到镜头中节目多于人。片头、片尾和提要:片头可选择《新闻导航》的栏目主持人用轻松的口吻说出栏目宣传语:“新闻导航,关注您的关注。”配上动感和极富节奏感的音乐,增强了节目的时代气息;片尾播放制作团队并可选择播放经典歌曲及热门网络视频;内容提要可选出本期的重点新闻剪辑成片段播出,以引发观众观看兴趣 9主持要求:一男一女主持人搭档,要具备较强的理解能力,驾驭话题、组织讨论的能力,现场应变能力

等多方面的素质 10节目长度:每档40分钟 11播出时段:每天早7:10 — 7: 50(包括4分半钟广告) 12播出次数:每天早7:10 — 7: 50 13工作人员:主持人2名、记者(外景主持)若干、工作人员若干 14 设备场所:a. 演播室 b. 合成制作机房 c. 外景拍摄用的摄像机和拾音话筒2套 15运营要求:拉近观众距离,报道形式灵活多样 a.民生新闻注重用平民视角,用老百姓的语言来报道新闻,摒弃传统新闻的“高高在上,冰冷生硬”报道方式,采用“平视”角度,用通俗易懂的百姓语言来报道新闻,拉近与观众的距离,达到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的宣传目的。同时着力突出新闻报道的现场感。在报道过程中,记者善于运用手中的摄像机镜头和话筒来记录现场,通过生动真实的镜头语言和被采访对象朴实感人的百姓语言,让观众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强新闻的感染力。 b.讲究技巧,精心编排栏目内容。一档精彩的杂志型新闻栏目离不开一线记者的前期采访,而后期编辑的整体编排工作更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栏目间的编排生动活泼,不同的栏目有不同的特色,不同的栏目有不容的时间长度。保证每个栏目内容新鲜,体裁新颖、有吸引力并能激发观众兴趣。由于节目的内容变化、节目体裁和形式都不同,使整个节目呈现出不同的节奏变化,这种变化符合观众的收拾心里,能够长时间的吸引观众收看节目。 三、栏目的经营创收 1、栏目前期投入预计: 2、栏目广告收入预计: 3、栏目赞助: 4、栏目联办:

广播电视谈话类节目

一、谈话节目的含义 谈话:两个人或多个人在一起说话聊天,话题一般不固定,属于开放式的说话方式。 谈话节目:主持人(固定)与访谈对象(不固定)就预先设定的话题在演播现场进行讨论,有时开放现场热线接受场外观众的参与。 与私下谈话的区别: A、从时限比较:电视谈话节目有严格的时间限制,一般节目时长为30~60分钟;而私下谈话则无时间限制,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B、从主题比较:电视谈话节目主题一般都有一个主题,围绕该主题展开谈话,陈述事实或表达自己的见解。私下谈话是多个主题或者没有主题。 C、从人为控制比较:电视谈话节目中视主持人把握谈话进展,而私下谈话则是随心所欲,没有一定的轨道。 广播电视谈话节目:是指以面对面人际传播的方式,通过广播或电视媒介再现或还原日常谈话状态的一种节目形态,通常由主持人、嘉宾(有时还有现场观众)在演播现场围绕话题或个案展开即兴、双向、平等的交流,它本质上属于大众传播活动。 谈话要素——片段性、零散性,表现为小的谈话单元; 谈话节目——连续性、完整性,表现为谈话是节目的主体。 二、谈话节目的来源与美国“脱口秀” 脱口秀=talk show 如《tonight show》《今夜秀》 《The late show with David letterman》《大卫牙擦骚》 以名人嘉宾和幽默小品为其主要特征 美国谈话类节目的构成 话题——大到时事政治、国际态度、种族冲突,小到家庭琐事、吸毒等。话题的选择多是新奇刺激又冲突的。 主持人——不以貌取人 嘉宾——嘉宾不固定,上至总统、国会议员,下至妓女,吸毒者,无论什么身份都可以来到节目当中。 现场观众——观众敢言,有的言辞偏激,甚至还在现场争辩谩骂。 三、谈话节目的分类 (一)按内容划分 1、新闻信息类 ——围绕社会热点、焦点或新闻事件《新闻会客厅》、《我建议》 2、综艺娱乐类 ——以娱乐轻松的话题展开谈话《超级访问》、《咏乐汇》 3、人际关系类 ——这类节目涉及家庭、伦理道德、法律、人际关系、教育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实话实说》、《人间》 4 、专题对象类 ——针对特定的观众群众或某一社会内容而专门开设的谈话节目。《张越访谈》《五环夜话》、《谈“股”论“金”》(二)按形式划分 1 叙事型谈话,以讲述故事为主要内容如《往事》 2 辩论型谈话,展现截然对立的两种观点以及观点在交锋中带来的激烈碰撞 如《经济与法辩辩辩》 3 讨论型谈话,展示嘉宾围绕某个问题所进行的不同层次、不同侧面的交流与探讨 如《锵锵三人行》 (三)按谈话话题分 1、新闻时事类 2、社会话题类 3、娱乐话题类 4、生活情感类 5、专业类话题

防范诈骗大学生演讲稿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我是李辉。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防火防盗防诈骗》。 我知道,同学们都会唱《好人一生平安》等的祝福歌曲;我相信,同学们也都理解平安是福、平安是金等话语所包含的对生命的思考;我断定,同学们也都曾用健康、平安等吉祥的词语对父母、好友表达过良好的祝愿。是的,安全重于泰山,它历来都是个人、家庭集体社会最基本的生命线,更是维系个人享受生活和集体保持稳定的最重要的保障线。 一、防火 “119”这个数字大家都知道它是火警报警电话,所以,1月19日也是我们的消防安全教育日,提到消防二字我们必然会想到火灾。脑海中便会出现浓烟毒气、熊熊烈火这样的场景。其实,引起火灾的原因无非两种——用电和明火。2011年11月14日,上海商学院学生因使用“热得快”爆炸,导致4名女生坠楼身亡;2007年1月11日东北师范大学学生干洗衣服时着火,最终导致500多学生被困;2003年2月20日,武汉大学学生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导致三楼22间寝室被烧毁。2001年5月16日,广州市一所寄宿学校几个男生抽完烟随手扔掉烟头,导致沙发引燃,后来火势猛蹿,造成正在准备高考的8名学生死亡,25名受伤;1997年5月23日,云南学生侯应香在文章内点蜡烛看书引发火灾,造成21人死亡,2人受伤??面对这惨痛的教训,趁着它还未发生在我们身上,请大家务必做好以下防范(5不2熟悉): 1. 不要在宿舍抽烟,更不要乱扔烟头 2. 不擅自使用大功率电器、违章电器 3. 不私自拉电线,不乱接电源 4. 不要将热源放置被褥、衣物等易燃物附近 5. 不在封闭空间使用明火 ? 熟悉消防器材的放置地点和使用方法 ? 熟悉安全出口和通道 二、防盗 说起盗窃,大家也许觉得离我们好远,可就在大家熟悉的浙江大学——2011年1月6日,一个学生9点35分将笔记本放桌上,从宿舍出来到教室上课,12点35分回到宿舍发现笔记本被盗;2011年5月29日,王某将书包放在操场的休息凳上便去跑步,三、五分钟后回来书包还在,可包内的数码相机却被盗了;2009年2月17日,李某等4位同学丢失书包内的银行卡和现金。所以,请大家务必做好以下几点: 1. 现金存入银行且密码不能跟生日和常用密码相同 2. 贵重物品(手机、笔记本、照相机等)不使用时务必妥善保管,及时上锁 3. 人员离开寝室及时锁门 4. 不留宿非寝室内的人 5. 陌生人进入寝室(教室的时候要特别留意) 6. 校园卡、电话卡身份证要随身携带 7. 骑车上下学的学生要注意电动车、自行车的安全停放 三、防诈骗 对某些犯罪分子来说,他们特别留意我们大学生,特别是大一新生。因为我们初入大学校园,不再受到父母直接的约束,又有现金在我们手中,可是我们刚进入这个社会缺少的是社会经验,更容易上当。所以,我们应当提高自己的自制力,切莫在邪恶的欲望的驱使下触碰了法律的底线;远离传销,平安从我做起;崇尚科学,洁身自爱,远离黄赌毒,远离邪教。 现在在网上也会有好多人假店真营销,现实生活中也会有冒充特殊身份的人进行“实名”诈骗。然而,大学生预防诈骗相应的也可以有三部曲:警惕,试探,报警。举一个大家都有

新媒体对新闻真实性的影响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a6977628.html, 新媒体对新闻真实性的影响分析 作者:周一青 来源:《文存阅刊》2017年第18期 摘要:对于“新媒体时代,我们究竟是离真实更近还是更远?”这个问题,似乎并没有确切的答案。不得不承认,新媒体给新闻真实性带来莫大的影响。 关键词:新媒体;新闻真实性 面对每天的海量新闻信息,作为受者,我们应该要有甄别与防范的能力。作为传者,我们应该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对自己所发布的信息进行严格把关,不做虚假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 一、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失真的的原因 (一)经济利益的诱惑导致新闻失真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和灵魂。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的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我国的新闻事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但也要看到,步入市场后,激烈的竞争给新闻事业的发展也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和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新闻从业者经不住社会上的各种诱惑,开始抛弃了新闻真实性的准则,导致虚假新闻横行。 以博客为例,博客极大地弱化了道德的自我约束和规范,给社会普遍道德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博客的快速传输,方便了信息的高速传播,但是同时,信息的多元化导致了以及匿名的特性,使部分的内容发布者更重吸引眼球、并从中获得广告利益,而忽视道德伦理、忽视社会普遍道德公约,产生恶劣的反响。事实上,博客作为一个弘扬个性的新媒体载体,其主要目的应该是在发挥自我个性的同时,拓展视野、交流互通,使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快速共享,达到一个健康、个性和平民的网络精神,而不是求新求异求怪,以弱化、异化传统道德来吸引粉丝,最终导致层出不穷的社会问题。 (二)阅读方式的改变导致新闻失真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获取新闻的方式不再拘泥于纸质报纸的阅读,越来越多的方式被人们所接受,例如微博、微信等,这些网络媒体更新快、时效性好,但是也让碎片化阅读成为人民阅读新闻的基本方式。碎片化阅读,更容易断章取义、理解片面,无法显示新闻的全貌,并且新媒体管理体制还在探索中,受控难度大,导致虚假新闻横行! (三)传播者趋利避害导致新闻失真。

浅谈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真实性

53 融合与发展·研究浅谈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真实性 摘 要: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新闻信息,通过新闻了解时下发展的具体变化,时事、新闻等动态信息的变化,能够让人们对自己关注的民生、政治、经济等问题实现最基本的信息更新。新媒体的发展可以更全面、更快速地给人们提供新闻信息,既拓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又实现了多元新闻发展的可能。但是,现阶段部分新媒体常常出现失真问题,甚至造成社会上的信息误导。为了将真实的新闻内容传递给受众,一定要对新媒体发展进行正确引导。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真实性显得愈发重要,这是以新闻真实性为核心的处理模式,按照社会需求实现合理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新闻真实性;实现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34(2018)09-053-02DOI:10.19483/https://www.360docs.net/doc/ba6977628.html,ki.11-4653/n.2018.09.021 文/赵克家 随着互联网市场的发展,中国新闻事业发展获得了新的空间,这对于优化新闻事业来说极具动力。不同类型的人群对于新闻信息的需求,其多元化特点日益明显,在进行新闻报道的时候,一定要注重最基本的真实性,保证各类新闻都能够完成最基本的信息传递目标。新闻报道的核心灵魂就是真实性,是保证新闻信息具有基本价值的重要标志,也是检验新闻信息是否存在阅读价值的重要标杆。随着中国新闻事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媒体开始萌发,为了吸引到最大范围内的受众群体,很多新媒体在新闻题目上做出花样,这种情况很有可能造成虚假新闻的产生,让人们对社会新闻造成误解。这种盲目追求经济利益的行为,不仅会误导受众,更有可能造成社会舆论环境的偏差,让人们受到错误信息的影响。对此,有关部门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积极采取有效的方式应对新闻行业中出现的失真现象。 1.新媒体时代下新闻缺乏真实性的原因 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基本的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前提,更是必须坚守的原则。为了保持新闻真实性,首先需要将事件按照步骤进行完整表达,不需要加入报道者的个人看法,只要清晰、准确地将新闻事件说明,就是一次合格的新闻报道。经过新媒体的冲击之后,现阶段中国社会新闻报道的失真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新闻工作者缺乏相关专业知识 经过对现阶段出现失真现象的新闻报道的分析,这种失真主要原因就是新闻工作者缺乏基本的专业知识,对新闻内容凭着臆想进行描写。或者是部分工作者对新闻内容有一定了解,但是并未掌握其中深层次的内涵,写出的报道也仅仅是为了应付工作。这就造成新闻报道真实性的偏差,无法将具有现实意义的新闻播报出来。 1.2新闻工作者失实报道 部分虚假新闻是报道者明明知道真实情况,却因为受到某些外力因素,不得不曲解某些内容,其中的虚假成分因为加入一定的主观臆断成分,猜测对现有事实加以延伸或扩展,而让新闻事件的报道出现明显的、与事实不符的情况。这是由于新闻工作者的专业素质较差等客观原因而造成的事实偏颇、报道不全面。这样的新闻稿件一经发表,虽然不一定能够造成极大的社会影响,但是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这种不按照基本原则报道的材料,是导致新闻真实性明显受到质疑的重要原因。 1.3新闻工作者工作态度不端正 最基本的新闻报道除了坚持真实性原则之外,更重要的就是将完整的事件信息清楚地表述出来。部分新闻报道失真的原因,是因为新闻工作者报道过程中,缺乏基本的端正态度,对某些需要进一步调查和深入分析的新闻并没有花费时间进行信息资料的收集。新闻真实性的缺乏不仅导致人们对传统媒体的不信任,更给新闻事业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2.新媒体时代下实现新闻真实性的措施 现代新闻报道失真问题日益突出,不同的类型和模式都有可能出现某个环节的真实性缺乏问题,不管是主观上的故意背离,还是客观上的信息不完整导致的失真,

防盗防骗新闻稿.doc

防盗防骗 在三月,商学院展开了安全你我他系列的活动,其中包括防盗防骗的安全知识宣传活动。作为商学院求真经管系的一份子的我们也在班级展开活动,强化同学们的安全意识。 通过各种展示,让同学们了解到安全的重要性以及犯罪分子有可能采取的方法。首先是防盗方面,因为上课教室不固定,所以只要集中在寝室的防盗上。在寝室没有人时务必把门上锁;不要轻易出示或出借钥匙;不要随手将笔记本电脑、手机等贵重物品放在桌上或床上容易拿走的地方,尽量锁在抽屉里面;不要放大量现金在身边,尽量存入银行,随用随取。而一般针对寝室的盗窃案件手段有溜门入室,撬门入室,撞门入室,插卡入室等,因此不要存在侥幸心理,应该提高警惕,加强安全防范意识,养成良好习惯。在教学楼的自习室或者是在食堂,都不要把随身物品放在桌子上或者椅子上后离开,要将随身物品带身边无论是去哪里,也尽量不要在教学楼睡觉。要在任何时候都保持警惕,不能存在侥幸心理。 再者就是防骗方面,常见的几种诈骗案件:假冒身份,骗取同情;谎称学生出了车祸,诱骗学生家长汇款;以推荐学生做兼职名义诱骗购买大量劣质文具或者化装品;盗取密码冒充好友诈骗;银行卡消费信息诈骗;利用钓鱼网站诈骗;利用品牌网站诈骗;中奖信息诈骗;出售考试答案诈骗;网上订、退票诈骗;网络游戏代练诈骗;急于找工作,误入传销陷阱等。 切记: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一定要保管好自己的存折、银行卡、

密码和身份证,不要轻易示人或借给陌生人。每年高校新生入学时,都会有乘机诈骗学生的案件发生,骗子利用的是学生的单纯、善良和真诚。注意保护好自己的私人信息,特别是家里的电话,不能轻易泄露给陌生人。不要贪图蝇头小利,轻信中奖消息,天上不会掉馅饼砸到头上。

电视新闻节目策划范文3篇

电视新闻节目策划范文3篇 第一部分:现实环境 一、背景浅析 108年的中国电视,因为社会局势的需要,新闻直播横空出世,然后占据了整个新闻类节目的舞台,其直观性和现场感是无可比拟的。但在“和平年代”单调的新闻却不能长久的抓住观众的胃口。新闻节目必将走回整合的发展方式 2随着网络媒体的兴起,电视节目网络化成为一种潮流,各家电视台纷纷入主网络媒体,将开路电视搬上了网络宽频()。虽然短期内并不能赢利,目前电视媒体与网络媒体的结合大大的弥补了电视在“互动性”上的缺陷 5YY即为网络用语,包含着无限的想象的可能的一个词。 二、企划动机 1为了让每日新闻成为大众得到知识的平台 2提供给青少年网民YY的空间,然后加以正确导向 3发挥新闻的正效用,规避负面影响 第二部分:节目设定 一、节目名称 《Y界新闻》 二、节目类别 综合新闻类节目 三、节目主旨

提供网民对新闻发表观点的空间,则其善者而宣传之并接新闻普及知识。 四、节目目标 五、节目定位 以热点新闻为引、群众观点为辅,加以整理评论。节目知识性与趣味性并重,旨在与观众沟通。 六、节目内容 《Y界新闻》主要分为4个栏目 2《Y界我在场》(10’)把新闻事件用FLASH,比较夸张的形式表现出来,现场模拟。这样可以规避比较血腥暴力的场面而用一种诙 谐的方式让观众得到亲临现场的感觉。 3《Y界我是他》(15’)角色模仿的讨论,加以评论的正确导向,让观众知道如果遇到同样的事情,该如何应对,而其中又有什么知 识和诀窍,甚至猫腻。 4《Y界最YY》(10’)评比当期最离谱的YY,最搞笑的YY,最有哲理的YY等等一系列有代表性的设想供观众分享。 七、节目风格 1主体颜色,象征标示的红黄两色为主体,象征鲜明的个性和公 正的评判。 八、针对受众 九、节目长度 45分钟的节目,加上期间3次5分钟的广告。更观众足够的休 息和思考的时间。 十、播出时段 为此赢得较高的收视率和固定的观众,在周日黄金时间刚结束时播出,每档30分钟。每晚9:50~~10:20(首播),周一中午1:

反诈骗系列宣传活动策划演示教学

“反诈骗”系列宣传活动 策 划 书

关于举办“反诈骗”宣传活动策划书 一、活动名称:“反诈骗”系列宣传活动 活动分为四个部分: 1、启动仪式 2、十所高校巡回展 3、作品征集 4、闭幕式 二、活动主题: 反诈骗、懂防范,大学生自我保护行动 三、活动时间: 1、启动仪式(暂定2011年11月11日15:00-) 2、十所高校巡回展(暂定2011年11月11日-2011年11月 30) 3、作品征集(暂定2011年11月1日-12月15日) 4、闭幕式(暂定2011年12月15日) 四、活动地点: 1、启动仪式(广大商业中心广场) 2、十所高校巡回展(暂定各高校饭堂)

3、作品征集(微博) 4、闭幕式(广大商业中心广场) 五、活动对象:主要为大学城内所有学生 六、活动背景: 广州大学城位于广州市番禺区新造镇小谷围岛及其南岸地区,是国家一流的大学园区,华南地区高级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交流的中心,学、研、产一体化发展的城市新区,面向21世纪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广州国际化区域中心城市地位、生态化和信息化的大学园区。广州大学城规划范围约43.3平方公里,可容纳学生18万-20万人,总人口达35万-40万人(包括村镇人口)。但是外来人口众多,人口情况复杂,管理难度大。特种行业公共场所管理薄弱。正是由于大学城如此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得城内的治安问题日益严重开学还没多久,大学城内已经发生多宗盗窃案、诈骗案。据统计,今年大学城发生的诈骗案件中诈骗手法已高达60多种,较去年有很大的“提升”,被骗数额也越来越大,给学生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基于此,以华工的社区民警周弘(@大学城周sir)为接口人的小谷围街道办,希望通过系列反诈骗宣传活动,帮大学城内十所高校莘莘学子提高对诈骗的警觉意识。 七、活动目的、意义和目标:

新闻的真实性

浅谈新闻的真实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新闻事业得以飞速发展,但与此同时,激烈的媒介市场竞争对新闻传播事业也造成巨大冲击。在此种情形下,新闻从业者面临着严峻考验,有些采编人员经不起社会的种种诱惑,背弃了新闻真实性的基本原则,使假新闻屡屡见诸报端,不仅误导读者,严重损害媒体的公信力,更使每一个新闻从业者蒙羞。为了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无论在何时何种情况下,新闻从业者都必须遵守新闻真实性原则,以高度的责任心,着力维护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一、新闻真实性内容 新闻真实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指新闻事实真实准确;另一方面,是指新闻传播者对客观事实的正确认识和评价。 事实真实是新闻真实的首要要求,其含义有三:第一,该事实必须是真实发生或存在的,有据可查、有证可验;第二,新闻要素必须是完全真实的,即何人、何事、时间、地点、过程、直接原因、直接背景、直接后果、直接反馈、直接影响等必须确凿无误;第三,新闻整体事实的真实与新闻细节的真实是统一无悖的。新闻报道与记者采写的最高境界是反映事实本质。在尚无法达到这一境界时,至少要做到“一般真实”,即新闻必须是真正发生的、真实存在的事实或现象。不虚构、不夸大、不“移花接木”、不“张冠李戴”、不“合理想象”是维护新闻“一般真实”的最低要求。 二、真实是新闻的灵魂和生命 (一)新闻真实的重要性。第一,新闻报道的写作对象是事实,而事实的基本特性是客观性。真实性的重要内容就是准确地反映这种客观性。正因为新闻是对真实情况的传播,才使其有价值,如果是虚假的,就会一文不值。第二,新闻具有多种社会作用,而社会作用的发挥依赖于新闻的真实性。如果没有真实的报道,一切作用将无从谈起。第三,新闻的有效传播必须有读者的信赖,而信赖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报道的真实性。在公众心目中,对媒体至少有这样的信念:一般来说,媒体报道的是事实,因此用不着核实就可以直接相信。假如读者怀疑或者必须怀疑每一篇报道的真实性,以致每一篇报道都需要核实才能相信,那么,整个新闻传播业势必土崩瓦解。假新闻之所以危害大,原因就是在公众的信念里,媒体报道的是事实,从而使假新闻获得了事实的力量,并以事实的力量祸害社会,其危害自然不可小视。所以说,没有真实性,事实将不成为事实,新闻也就不成为新闻。真实是新闻的灵魂和生命。 (二)把握新闻的真实度。新闻真实不仅包括基本事实的真实,即细节的真实,同时也包括整体的真实,即报道的事件在社会上有一定的普遍性,而不是一种极个别的现象。但是,对于其中什么是细节,真实到什么程度,整体情况如何等,由于对新闻真实度的把握

浅谈我国电视访谈类节目的现状与发展 以《杨澜访谈录》为例

海口经济学院 本科生毕业论文 题目:浅谈我国电视访谈类节目的现状与发展以《杨澜访谈录》为例 姓名:谢悦 学号:201014210120 所在学院:传媒学院 专业班级:10级新闻系一班 指导教师:关德福 职称:副教授 研究方向:电视访谈节目类 2014年 4 月23 日

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毕业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任何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内容。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它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签名: 日期:年月日

浅谈我国电视访谈类节目的现状与发展 以《杨澜访谈录》为例 内容摘要:我国正处于全面的转型时期,在这一转化过程中,还存在着另一个更深层次的转化——民众社会心理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化。人们的心理影响着主体的现实行为,而众多类似个人心理的聚合就变成了整个社会的心理,并对社会产生长远影响。我们就电视访谈节目《杨澜访谈录》为例,将研究的焦点集中在电视媒介,试图分析当下电视访谈类节目中,高端电视访谈节目所扮演的传播角色以及这些角色对受众的心理影响。从节目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以及对受众心理的影响来探讨电视访谈类节目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电视访谈,心理影响,杨澜访谈录 英文题目 Abstract::Our country is in full transition, in this transformation process, there is also another deeper transformation - Social Psychology transformation from traditional to modern.Psychological impact on people's reality actors, and many similar aggregation of individual psychology becomes a psychological society as a whole, and the long-term impact on society.Our study of the TV talk show for the audience psychology, to "Interview with Yang Lan" for example, will be the focus of the study focused on the television media, trying to analyze the role of the current spread of television interview programs, and high-end television interview program that may play well.These roles psychological impact on the audience.

关于防范和打击电信诈骗宣传活动简报(一)

关于防范和打击电信诈骗宣传活动简报 篇一 为切实做好人民群众安全防范教育,预防和减少电信诈骗案件的发生,近日,永济市公安局虞乡派出所组织民警积极开展防范和打击电信诈骗宣传工作。 活动中,民警深入辖区学校、村委会等场所,通过发放宣传材料、现场讲解等方式,提醒辖区群众不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信息,不向陌生人透漏自己及家人的身份证信息、存款、银行账号等情况。遇到可疑情况时,及时与亲属、朋友等沟通商议或拨打报警电话,谨防上当受骗。通过此次宣传活动,有效增强了辖区居民群众防范电信诈骗犯罪的意识和能力,维护了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篇二 为普及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常识,最大限度地减少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的发生,按照大英县公安局总体部署,近期,大英县公安局各辖区派出所开展了防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活动。 活动期间,民警深入辖区人员密集的超市、信用社、农贸市场及客运站等地张贴宣传海报,并通过面对面的方式向前来围观的群众现场讲了国内发生的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案例和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分子的惯用手法、作案方式等方面知识。同时,民警指导群众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

到日常生活中,不贪图便宜,接到“中大奖、富婆重金求子”之类的电话、信息后,一定要多思考多咨询,切记“天上不会掉馅饼”,防止上当受骗。 通过此次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广大群众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意识和能力,筑牢了防范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的坚固屏障。 篇三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及省联席会议精神,推动防范、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11月1日,安徽省太湖县公安局百里镇派出所围绕《关于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通告》组织民警进社区、进学校、进金融网点、进公众密集场所开展防范电信诈骗宣传活动。 活动中,百里镇派出所民警通过张贴和现场讲解《关于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通告》内容,向辖区群众宣传防范电信诈骗知识,揭露电信诈骗犯罪伎俩,提醒群众防范犯罪分子可能利用电话、网络等媒介编造种种理由、设置重重陷阱,诱骗群众进行银行卡转账,骗取群众的钱财,并告知群众不要向陌生人透露自己的身份信息、银行卡密码等重要内容,不要轻信陌生人的电话和短信。不要向对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银行卡等情况,不向陌生人汇款、转账等,教导群众辩识骗局,提高人民群众防范意识。 篇四

网络新闻的真实性

网络新闻的真实性 [ 内容提要 ]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在传播方式多样化、传播途径便捷化、传播工具现代化的同时,真实性这一新闻生命之根却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即使是今天的网络新闻,也必须坚持并维护真实性失去'真实性的“新闻”,只能是传说、然而在网络时代,一些所谓的“新闻”偏就缺乏真实性,使真正的新闻不能有效抵达受众,并在社会土引发恐慌或动荡。本文主要从网络新闻传播的特点、网络新闻真实性缺失的原因、网络新闻真实的必要性、以及如何提升网络新闻真实性的措施。 [ 关键词 ] 网络新闻真实性措施 前言 真实性是新闻最基本同时也是最核心的特点,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互联网在新闻传播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为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构建了更快开发的平台。然而,由于网络媒体管理制度不健全、新闻来源及传播方式较为复杂等多方面的原因,网络虚拟环境下的新闻真实性受到严峻挑战。由于大量失真新闻的不断涌现,人们对网络媒体的公信力产生质疑,这种形势下,只有对网络环境下的新闻真实性进行深入思考,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寻找相应对策,才能保障新闻的真实,才能促进新时代新闻事业的不断发展。 一、网络新闻传播的特点 一、是新闻传播速度的快与新快与新是新闻与'俱来的属性,而这两个特点在网络的背景下得到了更好的体现`、网络固有的特点,使得信息在网络卜的传播异常迅速,而新闻的时效性得到了极大的体现、某种程度上而言,网络促进了新闻的传播。 二、是新闻传播者职业与身份的多元化、网络时代的新闻传播者不再局限于专业的新闻从业人员,而是在向更平民化的方而发展、在新兴的网络平台几,任何·个普通的网民都能够通过简单的一具,通过简单的处理手法,将新闻运送到网络上进行传播。普通的相机,乃至沙通的手机都成为新闻传播的具网络新闻的受众同时义打任着传播者的作、`场·个人接收到'他认为有愈义的新闻,能够,时将这个新闻发送出去,被更多的人接收到。 三、是新闻传播的内容虚假且泛滥网络让新闻传播更容易但与此同付,传播「槛的降低,传播者的多元化,让网络新闻的真实性不能得到保正、一个在平面媒体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卜找不到的新闻,能够在网络几搜索到小到名人的花边新闻,大到国际消息新闻实在很卜富之外除了证明网络确也不能不让·是新闻传播速度的快与新快与新是新闻与'俱来的属性,而这两个特点在网络的背景下得到了更好的体现`、网络固有的特点,使得信息在网络卜的传播异常迅速,而新闻的时效性得到了极大的体现、某种程度占,网络促进'新闻的传播 四、是受众对传播的新闻内容取舍不易新闻的真实性不能得到保证,新闻传播者无从考证,使得网络新闻的取舍尤为不易、如日本地震引发核泄漏,网络土盛传的核污染会蔓延到海洋,从而造“盐荒”的消息风传导致民众恐慌,大员抢购食盐,致使部分地区的盐价疯长。 五、是新闻传播者与受众的互动性增强气网络时代的新闻受众能够通过留言、讨论等手段相沟通,使得新闻更具有参与性、与动性、一个有看点的新闻,往往能引发大面积的讨论思考,并引发新闻的后续性发展。实践表明,舆沦压力甚至能改变新闻事件本身的发展。 三、网络新闻失实的原因分析 网络新闻以网络为媒体,其造成网络新闻失实的缘由是多方面的。从网络新闻 的法规、管理、编辑、发布的诸多环节来分析,大致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1.“把关人”职能的削弱 “把关人”理论由传播学奠基人之一的卢因提出。所谓“把关人”即采集、制作信息的

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答案

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注意:1-3项单选,4-6项多选。每道题5分,共30分) 1.CD-Rom是一种(C) A.磁介质 B.光介质 C.只读介质 D.可擦写光介质 2.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B) A.媒介即讯息 B.拟态环境 C.媒介是人的延伸 D.热媒介与冷媒介 3.下面哪个选项不符合5G网络的特征(A) A.5G是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 B.传输速度更快 C.传输技术更具稳定性 D.高频传输技术是其核心技术 4.下面哪些选项属于大众传播的功能(ABCD) A.传递信息 B.引导舆论 C.教育和文化传承 D.提供娱乐 5.“三贴近”的基本内容是什么(ABC) A.贴近实际 B.贴近群众 C.贴近生活 D.贴近工作 6.宣传的三元素是(ABC) A.事 B.理 C.情 D.物 三.简答题(每道题20分,共40分) 1.广播谈话节目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广播谈话节目对节目主持人综合素质的要求有哪些方面? 答:特点(1)大量四人谈话内容通过这类节目扩展到公共的谈话领域; (2)受众深度参与; (3)谈话过程的自发性和高度不确定性 (4)主持人的多重角色身份。 要求(1)语言具有娱乐性与个性 (2)语言口语化 (3)政治素养 (4)文化素养

(5)专业素养 (6)道德素养 2.简述录音报道与现场报道的区别,以及二者各自的优势与局限。 答:录音报道:(1)是带音响的广播新闻体裁。它包括录音的新闻、通讯、特写、访问、述评和现场报道等各种形式。(2)优势:报道本身经过认真构思、选择剪辑后,音响精炼、内容集中、主题鲜明、结构完整,易于达到较高水平(3)局限:因为一般广播新闻都是由播音员播讲,相比之下,声音、语调比较单一。对听众的影响无论是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其要求采访现场有一定的声音,无音响的题材通常不能进行录音报道。 现场报道:(1)是在新闻事件现场录制的由广播电视记者所作的同期报道,包括记者的口头播报、实况纪录、当事人及目击者的口述等,是最能体现广播电视新闻特点的报道形式。 (2)优势:它具有强烈的纪实性,现场的情景、气氛、记者的情绪和感受一起构成强烈的现场感,从而使新闻的真实性和感染力大大增强,使受众产生一种参与感。记者的口述还可以发掘新闻背景、点明新闻的意义,使受众更好地理解新闻事件。(3)局限:这种做法虽然会满足受众信息需求的心理,保留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在现场,但是却会让信息失去理性解析,无法让观众获得现场以外的信息;往往只是摘取事物发展变化的全过程中的一个点或者一个侧面进行描述、评论、报道。 三、论述题(30分) 请根据实际经验谈一谈县级融媒体的发展情况(可从发展特点、问题与建议出发)。 答:现状分析:(1)县级媒体资源的跨区域整合,这也是借助于城市广电联合起来做到共享网络电视牌照的方法。如2014年湖南、湖北、江西省在内的36家县级媒体发起并成立了湘鄂赣城市广播电视联盟体,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抱团取暖,将各自的新闻信息资源做到共享,同时开设了介绍地方特色文化的专题栏目。在新闻资源达到真正的共享之后,极大的丰富了电视节目的内容,显著地提高了本地电视台的收视率。 (2)另一个现状或者说问题是对媒体融合的认知上存在一定误区。换言之就是将其简单的理解为传统媒体逐渐向新媒体方向转型。即便如此,在这种“转型”中,部分的县级媒体领导也只是将其简单的人为是新媒体部门的设立以及“两微一端一站”的建设。实质上转型并非是简单的拓展也并非是简单的相加,媒体融合自身就代表着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网络之间的跨媒体性质融合,同样也是媒体和政务、教育等等行业的跨界融合,也是跨区域之间的发展和融合。 (3)内容建设缺乏吸引力。在一些电视节目中经常性的使用官方化的视角来发布信息,缺少了一些人性化的评论以及改变,使得难以吸引到受众。此外,在节目内容上形式比较固定,没有站在受众的立场上对节目内容以及形式作出相应的改变,使得受众失去了继续观看的动力。 建议:(1)在融媒体的时候,要注意因地制宜。媒体融合发展就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政务等行业进行融合并持续推进以及发展的过程。县级的媒体融合模式探索需要各个县级的媒体领导在对当地的优势做出综合分析之后,做出正确的哦鞥和发展方案。 (2)要纠正人们的错误思维,推进县级媒体融合 (3)要在节目内容上下功夫。在进行新闻事件采编的时候,需要深入群众基层,低受众的喜好以及习惯做到充分了解,并且将群众的心声准确无误的予以表达,做到在节目中融入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以及心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