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念珠菌ERG11基因与氟康唑耐药性关系的研究

热带念珠菌ERG11基因与氟康唑耐药性关系的研究
热带念珠菌ERG11基因与氟康唑耐药性关系的研究

多种细菌耐药的分析

2014年第三季度多重耐药菌监测情况分析与对策 院感科检验科药学部 2014年7-9月份共监测多重耐药感染或定植患者80例次,涉及22个科室。检出多重耐药菌96 株(含重复送检),占全院送检有临床意义的细菌总数阳性比例的16.45%,同比上升2.22个百分点;其中院内感染多重耐药菌17株,占多耐菌株的17.71%。 一、多重耐药菌分离通报 2014年7月至9月共计分离多重耐药菌71株。主要分布在ICU、泌尿外科、呼吸内科及神经外科等。 二、前五位的多重耐药菌株标本分布 表一:2014年第三季度前五位多耐菌株标本统计 细菌名称 标本名称 痰液尿液分泌物血液引流液脓液其他 金黄色葡萄球菌 3 1 15 2 1

三、多重耐药菌中发生院内感染科室分布 表二:2014年第三季度多耐院内感染菌种及感染部位科室统计 图二、2014年第二季度与第三季度常见多耐菌院内感染检出变化 四、多重耐药菌病例用药合理性情况 本季度共审核使用抗菌药物的多耐病例70份,其中用药合理病例66份,用药合理率为94.29%。病程中对多重耐药菌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有分析记录的病例57份,记录合格率81.43%。用药方面存在的问题有:(1)前期用药与药敏结果不一致,未做具体分析,也未更改用药,(2)将主要供全身应用的品

种(万古霉素)作局部用药。记录方面存在的问题有:未记录培养结果和用药情况、更改用药未记录分析、对多重耐药菌的性质未做具体分析(考虑为致病菌、定植菌或污染菌)。 表三:第三季度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原因和或记录存在问题 五、多重耐药菌患者临床科室管理存在问题: 1、第三季度多耐患者临床管理经督查仍存在许多问题,涉及科室有脑外、心胸、肝胆、骨二、泌外、肾内、东呼吸、西呼吸、东心血管、消化、内分泌、血液肿瘤、东神内、重症医学科、耳鼻喉、皮肤、微生物等18个科室。主要存在问题: (1)不能及时开立隔离医嘱;不能及时上报多耐报告卡; (2)抗菌药物使用、多耐培养结果无分析记录; (3)多重耐药患者解除隔离未进行讨论; (4)多耐患者隔离措施落实不到位(无隔离标识等); (5)MDRO定植或感染患者,转科、转院、出院时,未在转科交接单或出院小

念珠菌感染特性与耐药性分析

念珠菌感染特性与耐药性分析 目的探讨本院念珠菌的感染特性及耐药性特点。方法随机抽取2000个标本,分离出615株念珠菌,采用科码嘉显色培养基培养,用念珠菌药敏测定试剂盒进行药敏试验。结果615株念珠菌里面,白色念珠菌含量最高,痰液检出率最高,呼吸科分布最多;65岁以下患者念珠菌的分离率明显低于65岁以上的患者。药敏实验中,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酮康唑对常见念珠菌的敏感率均大于95%;益康唑对常见念珠菌敏感率大于80%;伊曲康唑、氟康唑、咪康唑对常见念珠菌的敏感率均小于50%。结论要重视菌株特性与耐药性,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标签:念珠菌;感染;耐药;抗菌药 近年来真菌耐药现象呈现上升趋势[1],念珠菌是临床常见致病菌。念珠菌中的耐药菌群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麻烦,为了更好地指导临床使用抗真菌药物。对本院2011年6月~2013年7月临床分离的615株念珠菌感染特性与耐药性的情况进行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收集本院2011年6月~2013年7月临床科室送检的痰液、生殖系统分泌物、尿液、粪便、脑脊液、引流液、血液等各类标本。 1.2 试剂 革兰染液购自四川省迈克科技有限公司,念珠菌显色培养基chrom GA显色培养基(法国科马嘉公司提供),VITEK -32的YB,C卡是法国Bio-Merieux公司配套的产品,酵母样真菌快速显色药敏板购于温州市康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8种抗菌药物:5-氟胞嘧啶、酮康唑、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氟康唑、伊曲康唑、咪康唑、益康唑。 1.3 仪器 沙保罗培养平板为郑州安图公司产品,VITEK-AMS 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法国Bio-Merieux公司制造)。 1.4 质控菌株 白色念珠菌ATCC 90029,购于卫生部临检中心。 1.5 方法

细菌耐药性检测方法

细菌耐药性检测方法 1、细菌耐药表型检测:判断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可根据 NCCLS 标准,通过测量纸片 扩散法、肉汤稀释法和 E 试验的抑菌圈直径、 MIC 值和 IC 值获得。也可通过以下方法进行 检测: (1)耐药筛选试验:以单一药物的单一浓度检测细菌的耐药性被称为耐药筛选试验,临床 上常用于筛选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 万古霉素中介的葡萄球菌、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及氨基糖 苷类高水平耐药的肠球菌等。 ( 2)折点敏感试验:仅用特定的抗菌药物浓度(敏感、中介或耐药折点 MIC ),而不使用 测定 MIC 时所用的系列对倍稀释抗生素浓度测试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称为折点敏感 试验。 (3)双纸片协同试验:双纸片协同试验是主要用于筛选产超广谱B 兰 阴性杆菌的纸片琼脂扩散试验。若指示药敏纸片在朝向阿莫西林 扩大现 象(协同),说明测试菌产生超广谱B -内酰胺酶 ( 4)药敏试验的仪器化和自动化: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如: Microscan 等运用折点敏感试验的原理可半定量测定抗菌药物的 MIC 值。 2.B -内酰胺酶检测: 主要有碘淀粉测定法 ( iodometric test )和头孢硝噻吩纸片法 ( nitrocefin test )。临床常用头孢硝噻吩纸片法,B -内酰胺酶试验可快速检测流感嗜血杆菌、淋病奈瑟 菌、卡他莫拉菌和肠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性。如B -内酰胺酶阳性,表示上述细菌对青霉素、 氨苄西林、 阿莫西林耐药; 表示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对青霉素 (包括氨基、 羧基和脲基青霉素) 耐 药。 3.耐药基因检测:临床可检测的耐药基因主要有:葡萄球菌与甲氧西林耐药有关的 MecA 基因,大肠埃希菌与B -内酰胺类耐药有关的 blaTEM 、blaSHV 、blaOXA 基因,肠球菌与万古 霉素耐药有关的 vanA 、 vanB 、 vanC 、 vanD 基因。检测抗菌药物耐药基因的方法主要有: PCR 扩增、PCR-RFLP 分析、PCR-SSCP 分析、PCR-线性探针分析、生物芯片技术 、自动 DNA 测序 4.特殊耐药菌检测 (1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检测:对 1u g 苯唑西林纸片的抑菌圈直径W 10伽,或其MIC > 4u g/ml 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对 1u g 苯唑西林纸片的抑菌圈直径W 17 mm,或MIC > 0.5u g/ml 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被称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 MRS )。对MRS 不论其体外药敏试验 结果,所有的B -内酰胺类药物和B -内酰胺/B -内酰胺酶抑制剂均显示临床无效;绝大多数 的 MRS 常为多重耐药,耐药范围包括氨基糖甙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等。 (2) 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检测:当对 1u g 苯唑西林纸片抑菌圈直径〈20 mm 或MIC > 0.06 u g/ml 均应视为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 (PRSP )。临床治疗显示 PRSP 对氨卞西林、氨卞西林 /舒巴坦、头胞克肟、头胞唑肟,临床治疗疗效很差,但应检测对头胞曲松、头胞噻肟和美 洛培南等的 MIC 以判断是否对这些抗生素敏感。 (3)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检测: 肠球菌对30 g 万古霉素纸片抑菌圈直径W 14 mm 或MIC > 32 u g/ml 被称为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 )。针对多重万古霉素药物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 但对青霉素敏感的 VRE 可用青霉素和庆大霉素联合治疗,若对青霉素耐药而不是高水平耐 氨基糖甙类可用壁霉素 +庆大霉素。 (4) 产超广谱B -内酰胺酶的肠杆菌科细菌检测: 超广谱B -内酰胺酶是一种能水解青霉素、 -内酰胺酶(ESBLs )革 /克拉维酸方向有抑菌圈 Vitek-2 、BD-Pheonix 、

临床上念珠菌耐药性发生的研究进展

Advances in Microbiology 微生物前沿, 2017, 6(4), 98-107 Published Online December 2017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bd7078815.html,/journal/amb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bd7078815.html,/10.12677/amb.2017.64013 The Research Progress on Occurrence of Candida Drug Resistance Wanrui Fu, Lingzhi Li, Xin Zhong, Yinghan Hu, Xiaofeng Zhu, Zhangyong Song* College of Preclinical Medicine, Southwest Medical University, Luzhou Sichuan Received: Nov. 17th, 2017; accepted: Nov. 29th, 2017; published: Dec. 6th, 2017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of candidiasis are increasing rapidly. At the same time, the extensive use of antifungal agents has l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drug-resistant strains. This review summarizes the clinical symptoms, the development of detection methods, the devel-opment and resistance mechanism of drug-resistant strains, and the development and usage of antifungal agents so as to provide a basis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andidiasis. Keywords Candidiasis, Multiresistance, Mechanism of Multiple Antibiotic Resistance 临床上念珠菌耐药性发生的研究进展 付婉瑞,李凌志,钟鑫,胡莺菡,朱晓凤,宋章永* 西南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四川泸州 收稿日期:2017年11月17日;录用日期:2017年11月29日;发布日期:2017年12月6日 摘要 近年来,临床上以念珠菌为代表的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呈急剧上升趋势,且临床菌株的耐药性也随之发生且日益严重。本文综述了念珠菌的临床症状、检验技术的发展、耐药菌株的发生和耐药机理研究现状和抗真菌药物的使用和开发,为诊断和治疗临床上日益严重的念珠菌病提供依据。 *通讯作者。

念珠菌的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念珠菌的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发表时间:2014-05-13T15:23:12.530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3期供稿作者:韦晓霜[导读] 临床一旦发现真菌感染,应尽早监测真菌的耐药性,按抗真菌药敏结果,进行抗真菌治疗,以减少耐药菌株产生。 韦晓霜 (广西桂林市灵川县中医医院检验科 541299)【摘要】目的念珠菌感染及耐药性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本科室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月痰标本细菌培养阳性率及耐药性。结果阳性检出132例,真菌56例,占42.4%。其中以呼吸内科的痰标本为主38例(67.9%)。结论临床标本中真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呼吸道仍是真菌感染最常见的部位,抗感染药以氟胞嘧啶、卡泊芬净、两性霉素B、酮康唑、制霉菌素等最为 敏感。 【关键词】念珠菌感染耐药性分析【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3-0236-02 下呼吸道感染是临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而念珠菌是临床上常见的条件致病菌,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近年来随着抗感染药的广泛应用,细菌的耐药性不断增强,耐药菌株日益增多。本人对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月痰培养标本病原统计和耐药性进行分析,意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 材料和方法1.1标本来源分别来源于临床各科室及门诊送检的痰液、咽拭子标本。 1.2试剂和仪器血琼脂平板、麦康凯琼脂平板、沙保罗琼脂平板均来至郑州安图生物股份有限公司。鉴定及药敏均采用湖南长沙天地人生物有限公司生产的酵母样真菌生化.药敏试验卡。净化工作台,恒温培养箱等。 1.3实验方法将标本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同时接种于血琼脂平板、麦康凯琼脂平板、沙保罗琼脂平板。血琼脂平板是普通培养基、麦康凯琼脂平板分离肠道杆菌、沙保罗琼脂平板分离真菌和念珠菌。将分纯后的念珠菌按操作说明加入酵母样真菌生化.药敏试验卡,作生化鉴定及药敏试验。 1.4质控菌株以ATCC22019(近平滑念珠菌)为质控菌株。 1.5菌种检索人工目测将试验结果输入测试仪,获得待检菌株。药敏结果按药敏试验的评断标准对每种抗生素进行判读。 2 结果总标本数496例分离出念珠菌56例,分离率11.3%(56/496)。以内2科(呼吸内科)为主38株,占67.9%,其中白色念珠菌41株,占73.2%(41/56),近平滑念珠菌6株,占10.73%(6/56),热带念珠菌3株,占5.4%(3/56),克柔念珠菌2株,占3.6%(2/56),其他念珠菌4株,占7.1%(4/56)。念珠菌耐药率见表1。表1念珠菌耐药率 3 讨论念珠菌是常见条件致病菌。从本文可以看出呼吸内科检出率最高占67.9%,与乔宁,喻华等的观点一致[1],因该科病人大多为长期患病老年人,体弱、免疫力低、病情较重,长期反复使用多种抗生素等原因,导致体内微生态的平衡紊乱,造成菌群失调。由于各地区临床用药存在差异,其菌株的分布有所不同,本院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占73.2%。因条件有限无法精确统计各种念珠菌对该10种抗生素的敏感性,但从表1可以看出,本院培养出的念珠菌对卡泊芬净(55%)、制霉菌素(53%)、氟胞嘧啶(52%)、酮康唑(51%)、两性霉素B (51%)等较为敏感。而特比萘芬(12%)则敏感性较差,但有报告特比萘芬对热带念珠菌100%敏感[2]。随着抗真菌药物的大量使用,念珠菌的耐药性日趋严重,准确的药敏试验结果对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及发现耐药菌株具有重要意义。临床一旦发现真菌感染,应尽早监测真菌的耐药性,按抗真菌药敏结果,进行抗真菌治疗,以减少耐药菌株产生。参考文献

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

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 英文名称:Fluconazole and Sodium Chloride Injection 【成份】 本品主要成分为氟康唑,其化学名称为α-(2,4-二氟苯基)-α-(1H-1,2,4-三唑-1-基甲基)-1H-1,2,4-三唑-1-基乙醇。其分子式:C13H12F2N6O,分子量:306.28。 【适应症】 用于深部真菌感染。如:1.隐球菌病:包括隐球菌脑膜炎及其它部位的感染(如肺、皮肤)。亦可预防性治疗正常宿主、艾滋病人、器官移植或其他原因而引起免疫抑制的感染。2.全身性念珠菌病:包括念珠菌败血症、播散性念珠菌病及其它非浅表性的念珠菌感染。这些感染包括腹膜、心内膜、肝部及尿路的感染。患有恶性肿瘤而需接受细胞毒性或免疫抑制治疗的病人,或有发生念珠感染倾向的病人,亦可用氟康唑治疗。 【用法用量】 静脉滴注。 成人 1.播散性念珠菌病:首次剂量0.4g,以后一次0.2g,一日1次,持续4周,症状缓解后至少持续2周。 2.食道念珠菌病:首次剂量0.2g,以后一次0.1g,一日1次,持续至少3周,症状缓解后至少持续2周。根据治疗反应,也可加大剂量至一次0.4g,一日1次。 3.口咽部念珠菌病:首次剂量0.2g,以后一次0.1g,一日1次,疗程至少2周。

4.念珠菌外阴阴道炎:单剂量,0.15g。 5.隐球菌脑膜炎:一次0.4g,一日1次,直至病情明显好转,然后一次0.2~0.4g,一日1次。 【不良反应】 1.常见消化道反应,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或腹泻等。 2.过敏反应:可表现为皮疹,偶可发生严重的剥脱性皮炎(常伴随肝功能损害)、渗出性多形红斑。 3.肝毒性:治疗过程中可发生轻度一过性血清氨基转移酶升高,偶可出现肝毒性症状,尤其易发生于有严重基础疾病(如艾滋病和癌症)患者。 4.可见头痛、头昏。 5.某些患者,尤其有严重基础疾病(如艾滋病和癌症)患者,可能出现肾功能异常。 6.偶可发生周围血象一过性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等血液学检查指标改变,尤其易发生于有严重基础疾病(如艾滋病和癌症)患者。 【禁忌】 对本品或其他吡咯类药物有过敏史者禁用。 【注意事项】 1.本品与其他砒咯类药物可发生交叉过敏反应,因此对任何—种砒咯类 药物过敏者禁用本品。 2.由于本品主要自肾排出,因此治疗中需定期检查肾功能。用于肾功能减退患者需减量应用。 3.本品目前在免疫缺陷者中的长期预防用药,己导致念珠菌属等对氟康唑等砒咯类抗真菌药耐药性的增加,故需掌握指征,避免无指征预防用药。 4.治疗过程中可发生轻度一过性血清氨基转移酶升高,偶可出现肝毒性症状。因此用本品治

2017年1季度细菌耐药情况分析与对策报告

太和县人民医院2013年三季度细菌耐药情况分析与对策报告 一.标本送检及细菌检出情况 本季度细菌培养送检率为35.24%。微生物室共收到标本2068份,分离出病原菌496株,阳性率23.98%。其中革兰氏阴性菌412株、占83.06%,革兰氏阳性菌54株,占10.89%,白假丝酵母菌5株,占1.01%。科室分布前六位的是:重症医学科422例,儿科422例,肝胆外科112例,神经外科103例,呼吸内科80例,普外科62例,内分泌科59例。送检标本类型较多的依次是:痰581份、大便114份、尿液111份、渗出液111份、脓液75份、血液57份,阳性率最高的为血液,其它依次为:脓液、渗出液、痰液、尿液、大便。 标本中检出的常见菌如下:以肺炎克雷伯菌最多,其次是大肠埃希菌、产气肠杆菌、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奇异变形杆菌。 共筛选出多重耐药菌20株,占总菌数的4.03%,其构成为:大肠埃希菌11株,占多重耐药菌菌株总数的55% 鲍曼不动杆菌3株,占多重耐药菌菌株总数的15%肺炎克雷伯菌2株,占多重耐药菌菌株总数的10%铜绿假单胞菌1 株,占多重耐药菌菌株总数的5%阴沟肠杆菌1株,占多重耐药菌菌株总数的5% 产气肠杆菌1株,占多重耐药菌菌株总数的5% 嗜麦芽寡食单胞菌1株,占多重耐药菌菌株总数的5% 第三季度主要标本类型分布情况 临床常见前几位病原菌 第三季度多重耐药菌菌株类型构成情况(%

二.常见临床分离细菌耐药情况与分析 1.革兰氏阳性菌 本次分离的革兰氏阳性菌较少,不具代表性,无法具体分析。 2.革兰氏阴性菌 本次分离出的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头抱呋辛、头抱他啶耐药率高,应 暂停该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对庆大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抱吡肟、 复合磺胺、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在50-75%之间,参照药敏实验结果选择用药;对氨苄西林/舒巴坦为中敏,提示医务人员慎重经验用药;对头抱西丁、阿米卡星耐药率在30-40%应及时将抗菌药物预警信息通报医务人员,对亚胺培南敏感性高。 本次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头抱呋辛的耐药率高,根据细菌耐药预警机制,应暂停使用;对头抱唑林、头抱曲松、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抱他啶、头抱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复合磺胺耐药率在50-75%之间,提示医务人员参照药敏实验结果用药;对氨曲南、庆大霉素耐药率在40-50% 之间,提示医务人员慎重经验用药;对环丙沙星耐药率在30-40%应及时将抗菌 药物预警信息通报医务人员;对头抱西丁、左氧沙星、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均敏感,是肺炎克雷伯菌的治疗用药。 本次分离的产气肠杆菌对哌拉西林、头抱西丁、头抱呋辛、庆大霉素、复合磺胺耐药率在50-75%之间,提示医务人员参照药敏实验结果用药;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在40-50%之间,提示医务人员慎重经验用药;对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率在30-40%应及时将抗菌药物预警信息通报医务人员;对阿米卡星、头抱他啶、环丙沙星、头抱吡肟、头抱曲松、亚胺培南、氨曲南均敏感,是产气肠杆菌的治疗用药。 本次分离的阴沟肠杆菌对哌拉西林的耐药率高,根据细菌耐药预警机制,应暂停使用,避免耐药范围的扩大;对头抱西丁、氨苄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 坦耐药率大于50%提示医务人员参照药敏实验结果用药;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头抱他啶、庆大霉素耐药率在40-50%之间,提示医务人员慎重经验用药;对头抱吡肟、复合磺胺耐药率在30-40%之间,应及时将抗菌药物预警信息通报医务人员。对环丙沙星、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头抱呋辛、左氧沙星、氨曲南均敏感,是阴沟肠杆菌的治疗用药。 本次分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头抱西丁、复合磺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的耐药率大于75%按照细菌耐药预警机制,应暂停该类抗菌药物的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中的临床应用,根据追踪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再决定是否恢复其的临床应用;对哌拉西林、

细菌耐药性检测方法

细菌耐药性检测方法 1、细菌耐药表型检测:判断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可根据NCCLS标准,通过测量纸片扩散法、肉汤稀释法和E试验的抑菌圈直径、MIC值和IC值获得。也可通过以下方法进行检测: (1)耐药筛选试验:以单一药物的单一浓度检测细菌的耐药性被称为耐药筛选试验,临床上常用于筛选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万古霉素中介的葡萄球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及氨基糖苷类高水平耐药的肠球菌等。 (2)折点敏感试验:仅用特定的抗菌药物浓度(敏感、中介或耐药折点MIC),而不使用测定MIC时所用的系列对倍稀释抗生素浓度测试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称为折点敏感试验。 (3)双纸片协同试验:双纸片协同试验是主要用于筛选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革兰阴性杆菌的纸片琼脂扩散试验。若指示药敏纸片在朝向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方向有抑菌圈扩大现象(协同),说明测试菌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 (4)药敏试验的仪器化和自动化: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如:Vitek-2、BD-Pheonix、Microscan等运用折点敏感试验的原理可半定量测定抗菌药物的MIC值。 2.β-内酰胺酶检测:主要有碘淀粉测定法(iodometric test)和头孢硝噻吩纸片法(nitrocefin test)。临床常用头孢硝噻吩纸片法,β-内酰胺酶试验可快速检测流感嗜血杆菌、淋病奈瑟菌、卡他莫拉菌和肠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性。如β-内酰胺酶阳性,表示上述细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耐药;表示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对青霉素(包括氨基、羧基和脲基青霉素)耐药。 3.耐药基因检测:临床可检测的耐药基因主要有:葡萄球菌与甲氧西林耐药有关的MecA 基因,大肠埃希菌与β-内酰胺类耐药有关的blaTEM、blaSHV、blaOXA基因,肠球菌与万古霉素耐药有关的vanA、vanB、vanC、vanD基因。检测抗菌药物耐药基因的方法主要有:PCR扩增、PCR-RFLP分析、PCR-SSCP 分析、PCR-线性探针分析、生物芯片技术、自动DNA 测序 4.特殊耐药菌检测 (1)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检测:对 1цg苯唑西林纸片的抑菌圈直径≤10㎜,或其MIC≥4цg/ml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对1цg苯唑西林纸片的抑菌圈直径≤17㎜,或MIC≥0.5цg/ml 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被称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对MRS不论其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所有的β-内酰胺类药物和β-内酰胺/β-内酰胺酶抑制剂均显示临床无效;绝大多数的MRS 常为多重耐药,耐药范围包括氨基糖甙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等。 (2)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检测:当对1цg苯唑西林纸片抑菌圈直径〈20㎜或MIC〉0.06цg/ml均应视为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PRSP)。临床治疗显示 PRSP对氨卞西林、氨卞西林/舒巴坦、头胞克肟、头胞唑肟,临床治疗疗效很差,但应检测对头胞曲松、头胞噻肟和美洛培南等的MIC以判断是否对这些抗生素敏感。 (3)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检测:肠球菌对30цg万古霉素纸片抑菌圈直径≤14㎜或MIC≥32цg/ml被称为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针对多重万古霉素药物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但对青霉素敏感的VRE可用青霉素和庆大霉素联合治疗,若对青霉素耐药而不是高水平耐氨基糖甙类可用壁霉素+庆大霉素。 (4)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肠杆菌科细菌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是一种能水解青霉素、

多种细菌耐药的分析

多种细菌耐药的分析

————————————————————————————————作者:————————————————————————————————日期:

2014年第三季度多重耐药菌监测情况分析与对策 院感科检验科药学部 2014年7-9月份共监测多重耐药感染或定植患者80例次,涉及22个科室。检出多重耐药菌96 株(含重复送检),占全院送检有临床意义的细菌总数阳性比例的16.45%,同比上升2.22个百分点;其中院内感染多重耐药菌17株,占多耐菌株的17.71%。 一、多重耐药菌分离通报 2014年7月至9月共计分离多重耐药菌71株。主要分布在ICU、泌尿外科、呼吸内科及神经外科等。 二、前五位的多重耐药菌株标本分布 表一:2014年第三季度前五位多耐菌株标本统计 细菌名称 标本名称 痰液尿液分泌物血液引流液脓液其他 金黄色葡萄球菌 3 1 15 2 1

大肠埃希菌 2 10 4 2 1 1 肺炎克雷伯 9 5 3 1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1 1 6 3 1 1 鲍氏不动杆菌 6 1 三、多重耐药菌中发生院内感染科室分布 表二:2014年第三季度多耐院内感染菌种及感染部位科室统计 科室 菌种 例数 院感部位 脑外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1 肺炎 骨二 MRSA 1 Ⅰ类表浅切口感染 普外东 肺炎克雷伯 1 Ⅱ类表浅切口感染 普外西 肺炎克雷伯 1 Ⅱ类深部切口感染 肝胆 肺炎克雷伯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MRSA 1 Ⅰ类深部切口感染 心胸外科 阴沟肠杆菌 1 Ⅱ类腔隙感染 泌外 大肠埃希菌 3 Ⅱ类深部切口感染2例、泌尿道感染1例 肾内 肺炎克雷伯 1 肺炎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1 皮肤感染 血液肿瘤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1 败血症 神内西 流感嗜血杆菌 1 下呼吸道感染 ICU CR-AB 1 下呼吸道感染 肺炎克雷伯 1 下呼吸道感染 MRSA 1 血管相关性感染 图二、2014年第二季度与第三季度常见多耐菌院内感染检出变化 2014年第二季度与第三季度常见多耐菌院内感染检出变化 1234567MRSA 肺炎克雷伯 阴沟肠杆菌 大肠埃希菌 屎肠球菌 CR-AB 2014第二季度2014第三季度 四、多重耐药菌病例用药合理性情况 本季度共审核使用抗菌药物的多耐病例70份,其中用药合理病例 66份,用药合理率为94.29%。病程中对多重耐药菌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有分析记录的病例57份,记录合格率81.43%。用药方面存在的问题有:(1)前期用药与药敏结果不一致,未做具体分析,也未更改用药,(2)将主要供全身应用的品

氟康唑

氟康唑 【临床应用】 1.念珠菌病:(1)全身性念珠菌病:如念珠菌败血症、播散性念珠菌病及其他非浅表性念珠菌感染等,包括腹膜、心内膜、肺部、尿路的感染。(2)黏膜念珠菌病:包括口咽部及食管感染、非侵入性肺及支气管感染、念珠菌尿症等。(3)阴道念珠菌病。 2.隐球菌病:用于治疗脑膜以外的新型隐球菌病;也用于两性霉素B与氟胞嘧啶联用初治后的维持治疗。 3.皮肤真菌病:如体癣,手癣、足癣、头癣、指(趾)甲癣、花斑癣等,还可用于皮肤着色真菌病. 4.用于真菌感染所引起的睑缘炎、结膜炎、角膜炎等。 5.用于预防真菌感染的发生,常见于恶性肿瘤、免疫抑制、骨髓移植、接受细胞毒类药化疗或放疗等患者。 6.还可用于球孢子菌病、芽生菌病、组织胞浆菌病等。 【药效学】本药为吡咯类抗真菌药,具有广谱抗真菌作用。本药的体外抗菌活性低于酮康唑,但其体内抗真菌活性则明显高于其体外作用。 【作用机制】(1)通过降低细胞色素P450的活性,从而抑制真菌细胞膜麦角固醇的生物合成,损伤真菌细胞膜和改变其通透性,使细胞内重要物质漏失。(2)也可抑制真菌的三酰甘油和磷脂的生物合成。(3)尚可抑制氧化酶和过氧化酶的活性,导致过氧化氢在细胞内过度聚积,引起真菌亚细胞结构变性和细胞坏死。(4)对白色念珠菌则可抑制其从芽孢转变为具侵袭性的菌丝的过程。【抗菌谱】动物实验证明,本药对念珠菌属感染(包括全身性念珠菌感染)、新型隐球菌感染(包括颅内感染)、小孢子菌属感染、毛癣菌属感染、糠秕马拉色菌有效。此外,对皮炎芽生菌、粗球孢子菌、荚膜组织胞浆菌感染也有效。 【药动学】本药口服吸收完全,空腹服用后约可吸收给药量的90%。单次口 服或静脉给药100mg后,平均血药浓度峰值为4.5-8mg/L。在体内广泛分布 于皮肤、水疱液、腹腔液、痰液等组织体液中。在脑膜炎症时,脑脊液中

氟康唑注射液说明书

氟康唑注射液说明书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氟康唑注射液说明书 【药品名称】 通用名:氟康唑注射液 英文名: Fluconazole Injection 汉语拼音:Fukangzuo Zhusheye 本品主要成份为氟康唑,其化学名称为:α-(2,4-二氟苯基)-α-(1H-1,2,4-三唑1-基甲基)-1H-1,2,4-三唑-1-基乙醇。 分子式:C13H12F2N6O 分子量: 【性状】本品为无色的澄明液体。 【药物过量】曾有氟康唑用药过量的报道。一例年龄为42岁、因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患者,服用氟康唑8200毫克后,出现了幻觉和兴奋性偏执行为。这位患者被收住医院后48小时内病情恢复正常。 对用药过量的患者,可只采取对症治疗(支持疗法)。 氟康唑大部分由尿排出,强迫利尿可能增加其消除率。经血药透析治疗3小时,可使氟康唑的血浆浓度降低50%。 【适应症】本品主要用于以下适应症中病情较重的患者: 1.念珠菌病:用于治疗口咽部和食道念珠菌感染;播散性念珠茵病,包括腹膜炎、肺炎、尿路感染等的念珠菌外阴阴道炎。尚可用于骨髓移植患者接受细胞毒类药物或放射治疗时,预防念珠菌感染的发生。

2.隐球菌病:用于治疗脑膜以外的新型隐球菌;治疗隐球菌脑膜炎时,本品可作为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初治后的维持治疗物。 3.球孢子菌病。 4.本品亦可替代伊曲康唑用于芽生菌病和组织胞浆菌病的治疗。 【用法用量】静脉滴注,每100ml(0.2g)滴注时间为30—60分钟。 成人:(1)播散性念珠菌病:首次剂量0.4g,以后一次0.2g,一日1次,持续4周,症状缓解后至少持续2周。 (2)食道念珠菌病:首次剂量0.2g,以后一次0.1g,一日1次,持续3周,症状缓解后至少持续2周。根据治疗反应,也可加大剂量至一次0.4g,一日1次。 (3)口咽部念珠菌病:首次剂量0.2g,以后一次0.1g,一日1次,疗程至少2周。 (4)念珠菌外阴阴道炎:单剂量,0.15g。 (5)隐球菌脑膜炎一次0.4g,一日1次,直至病情明显好转,然后一次-0.4g,一日1次,用至脑脊液病毒培养转阴后至少10—12周。或:一次0.4g,一日2次,持续2天,然后一次0.4g,一日1次,疗程同前述。 肾功能不全者,若只需给药1次,不用调节剂量;需多次给药时,第一及第二日应给常规剂量,此后应按肌酐清除率来调节给药剂量,如下表所述: 肌酐清除率 剂量 >50 常规剂量 11~50 常规剂量的一半

尿路念珠菌感染的菌种构成及其体外对抗真菌药物耐药性的变迁分析

尿路念珠菌感染的菌种构成及其体外对抗真菌药物耐药性的变迁分析 发表时间:2010-11-03T11:46:52.68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27期供稿作者:孔超董娜孔令文[导读] 尿液标本念珠菌的分离率逐年增高,对抗真菌药物耐药率呈升高趋势。 孔超董娜孔令文(山东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检验科山东枣庄 277011) 【中图分类号】R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7-0179-02 【摘要】尿液标本念珠菌的分离率逐年增高,对抗真菌药物耐药率呈升高趋势。临床上应重视念珠菌的培养和药敏试验,要加强念珠菌耐药性监测,科学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 【关键词】真菌分布耐药变迁 近年来,由于免疫抑制剂和广谱抗生素的使用,尿路念珠菌感染发病率逐步升高,作者对2007年至2009年各临床科室尿路感染病人尿标本的念珠菌进行鉴定,并对检测到的主要念珠菌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815份尿标本均为本院临床科室送检。培养基:沙氏培养基,血液培养基及中国兰培养基(培养基干粉由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由我科配制,科玛嘉显色培养基(由贝瑞特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提供)。恒温电热培养箱(江苏苏泰公司生产)。VITEK-32鉴定系统,由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ROSCO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包含5种抗真菌药物,即氟康唑(25 ug),氟胞嘧啶(10 ug),两性霉素B(10 ug),制霉菌素(50 ug),伊曲康唑(8 ug),念珠菌药敏培养基(改良SHADOMY培养基),均由丹麦ROSCO生产。 1.2方法将尿液标本接种沙氏培养基,中国兰培养基和血液培养基,35℃恒温培养箱培养24-48小时,沙氏培养基28℃恒温培养箱培养24-48小时,挑取可疑菌落,接种科玛嘉显色培养基同时使用VITEK-32 YBC卡上机鉴定,必要时补充糖同化和发酵试验,用ROSCO纸片扩散法做药敏试验:严格按ROSCO纸片扩散法操作步骤将稀释好的菌液涂布在改良的SHADOMY培养基上,无菌手续贴好药敏纸片,35-37℃孵育18-24小时后读取结果。所得结果归类成敏感、中度敏感或耐药。药敏结果判断严格按ROSCO提供的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使用说明书中的折点判断标准执行。 2 结果 2.1菌株分离结果 3年间分离真菌277株,2007年至2009年分别为60株、86株、131株,四种分离最多的念珠菌株为热带念珠菌99株,白色念珠菌87株,光滑念珠菌51株和克柔念珠菌31株,念珠菌感染菌株分离情况分析如下:2007年以白色念珠菌(3 3.3%)为主,2008年以白色念珠菌(37.2%)和热带念珠菌(36.0%)为主,2009年又增加了克柔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 2.2真菌菌株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277株真菌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伊曲康唑、氟康唑5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百分率分析如下: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均有90%以上的敏感率,其次为伊曲康唑,而氟康唑的耐药性不容乐观,因而临床对唑类药物应用较多有关,但随着临床上的大量应用,出现了耐氟康唑的白色念珠菌和其他耐氟康唑的念珠菌呈上升趋势,热带念球菌对氟康唑的耐药性较为严重,应引起临床重视,另外需注意的是处于中介度的菌株占有一定比例,唑类药物存在交叉耐药现象。氟胞嘧啶更易使念珠菌对其产生耐药性,而且日趋严重。 3 讨论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白色念珠菌仍是引起临床感染的主要真菌,但其构成比由2007年的33.3%降至2008年26.7%,而热带念珠菌的构成比3年间增加了8.2%,3年来念珠菌的分离株数大幅增多,念珠菌菌属也逐年增多。随着检验技术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新的条件致病菌还会不断地被发现。非白色念珠菌引起的尿路感染远较其他部位念珠菌感染中非白念珠菌引起多见,可能与尿液成分和pH值更适合非白念珠菌生长有关,热带念珠菌的检出率逐年增加,上升为第一位,取代了白色念珠菌,另外,菌种分布有多样化的趋势,这可能与实验条件、操作方法以及抗真菌治疗的干预、生态学变化和人员流动等因素有关,另外也与我省气候条件、环境卫生状况有一定的关系。临床应合理使用抗生素,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念珠菌检出情况,一旦出现念珠菌感染尽快调整治疗方案,避免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 近年来,医院内念珠菌感染和发病率日趋上升,且随着抗真菌药物的应用,念珠菌耐药性也明显增加。随着抗真菌药物的增多,将不同作用机理的药物联合应用,以期产生协同作用。 近年来念珠菌感染的发生率迅速升高,尿路念珠菌感染成为重要的医院内感染之一。检验科需要进一步普及和推广规范的抗念珠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法,争取不同地区之间在操作规范、结果准确等方面确实具有可比较性。广大医务工作者不但应对念珠菌感染引起高度重视,应建立有效的早期诊断,严格控制和合理使用抗生素及抗真菌药物,以减缓耐药菌株的上升。 参考文献 [1]吴彼得.尿路真菌感染.临床肾脏病杂志,2008,8(6):251-253. [2] Fung JJ. Fungal infection in liver transp lantation[J].Transpl Infect Dis,2002,(suppl3):s18-s23.

氟康唑片说明书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氟康唑片 商品名称:氟康唑片(康锐) 英文名称:FluconazoleTablets 拼音全码:FuKangZuoPian(KangRui) 【主要成份】氟康唑。其化学名称为:a -(2,4-二氟苯基)-a -(1H-1,2,4-三唑-1-基甲基)-1H-1,2,4-三唑-1-基乙醇。 【成份】 分子量:C13H12F2N6O 【性状】白色片。 【适应症/功能主治】适应症1.念珠菌病。2.隐球菌病。3.球孢子菌病。4.用于接受化疗、放疗和免疫抑制治疗患者的预防治疗。5.该品亦可替代伊曲康唑用于芽生菌病和组织胞浆菌病的治疗。 【规格型号】 50mg*6s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1.播散性念珠菌病首次剂量0.4g,以后一次0.2g,一日1次,至少4周,症状缓解后至少持续2周。2.食管念珠菌病首次剂量0.2g,以后一次0.1g,一日1次,持续至少3周,症状缓解后至少持续2周。根据治疗反应,也可加大剂量至一次0.4g,一日1次。3.口咽部念珠菌病首次剂量0.2g,以后一次0.1g,一日1次,疗程至少2周。4.念珠菌外阴阴道炎单剂量0.15g,一次服。⑸预防念珠菌病0.2~0.4g,一日1次。肾功能不全者若只需给药1次,不用调节剂量;需多次给药时,第一及第二日应给常规

剂量,此后应按肌酐清除率来调节给药剂量,如表1所述。表1 肌酐清除率与剂量的关系肌酐清除率(ml/min)剂量>50 常规剂量11~50 常规剂量的一半进行常规透析的病人每次透析后给药1次小儿治疗方案尚未建立。有资料报道起始剂量按体重一日3~ 6mg/kg,一日1次,治疗少数出生2周至14岁的小儿患者,结果是安全的。 【不良反应】(1)常见消化道反应,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或腹泻等。(2)过敏反应可表现为皮疹,偶可发生严重的剥脱性皮炎(常伴随肝功能损害)、渗出性多形红斑。(3)肝毒性治疗过程中可发生轻度一过性血清氨基转移酶升高,偶可出现肝毒性症状,尤其易发生于有严重基础疾病(如艾滋病和癌症)的患者。(4)可见头晕、头痛。(5)某些患者,尤其有严重基础疾病(如艾滋病和癌症)的患者,可能出现肾功能异常。(6)偶可发生周围血象一过性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等血液学检查指标改变,尤其易发生于有严重基础疾病(如艾滋病和癌症)的患者。 【禁忌】肾功能无减退的老年患者无须调整剂量。肾功能减退的老年患者须根据肌酐清除率调整剂量。本品对小儿的影响缺乏充足的研究资料,虽然少数出生2周至14岁小儿患者以每日3~6mg/kg(按体重)剂量治疗未发生不良反应,但小儿仍不宜应用。动物试验中,本品高剂量给予动物时可出现流产、死胎增多、幼年动物肋骨畸形、腭裂等变化。虽然在人类中未发现此类情况,但孕妇仍应禁用。尚无

细菌耐药情况分析与对策报告

细菌耐药情况分析与对策报告 篇一:XX年我院常见致病菌耐药情况分析与对策报告龙源期刊网 .cn XX年我院常见致病菌耐药情况分析与对策报告 作者:王强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XX年第23期 【摘要】目的结合本院主要致病菌的耐药情况,探讨相关延缓细菌耐药情况发生的措施。方法对XX年度细菌室提供的主要致病菌耐药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参考相关法规并结合医院实际提出对策。结果本院主要致病菌耐药情况相对较好,但仍应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管理,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结论应利用好本院的细菌耐药情况分析,加强宣传,并结合行政手段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 【关键词】致病菌;耐药情况;延缓措施 随着广谱抗菌药物在医院的广泛应用,细菌耐药情况也日趋严重,作者通过对本院XX年度常见致病菌耐药情况的分析,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的要求,结合本院实际,提出相应措施延缓细菌耐药情况的发生。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本院XX年1月1日~XX年12月31日在临床送检标本中,检出病原菌2024株,其中革兰阳性

球菌528株,革兰阴性杆菌1427株,真菌69株,常见致病菌及其耐酶株检出情况见表1,常见致病菌耐药情况见表2。 2 耐药情况分析 2. 1 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从XX年本院临床标本细菌培养结果看,革兰阴性杆菌仍是主要致病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作为最常见的肠杆菌科细菌,共检出568株,占革兰阴性杆菌检出总量的40%。对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耐药是我国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的主要特征,细菌对喹诺酮类的耐药率仍接近70%[1]。从本院细菌耐药情况看,肺炎克雷伯菌好于大肠埃希菌,二者均对头孢曲松和头孢噻肟高度耐药,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和单环β-内酰胺类氨曲南耐药率虽未超过50%,但仍应引起重视,慎重经验用药。大肠埃希菌对喹诺酮类的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均超过50%,应当参照药敏结果才能考虑使用。碳青霉烯类中的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和美罗培南一直对二者保持较高的敏感性,其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这些药物可以作为治疗肠杆菌科细菌引起的重症感染的首选药物。阿米卡星对二者也保持较高的敏感性,可作为联合用药治疗重症感染。呼吸喹诺酮类的代表药物左氧氟沙星对肺炎克雷伯菌仍保持较高的敏感性,可作为经验用药的首选。

临床标本的念珠菌感染分类和药敏分析

临床标本的念珠菌感染分类和药敏分析 发表时间:2009-06-11T17:34:20.01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2月第5期供稿作者:靖杰[导读] 目的了解医院念珠菌感染的病原菌分类及药敏分析。 临床标本的念珠菌感染分类和药敏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医院念珠菌感染的病原菌分类及药敏分析。方法各种临床标本经分离培养后,用改良纸片法测定标本分离的各类念珠菌对氟康唑的敏感性。结果临床念珠菌感染中以白念珠菌为主(52.0%),热带念珠菌(17.2 %),光滑念珠菌(10.1%),克柔念珠菌(9.4%),其他念珠菌(11.4 %)。非白念珠菌感染呈上升趋势。两性霉素、制霉菌素耐药率最低,分别为6.1 %、3.4%,其次为伊曲康唑(17.0%),氟康唑耐药率最高(57.1 %),克柔念珠菌是耐药性较强的念珠菌,其次是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非白念珠菌与白念珠菌相比耐药率有显著差异。结论临床标本的念珠菌感染呈上升趋势,应加强念珠菌的检测和耐药性分析,临床经验用 药应依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 【关键词】念珠菌药敏试验 随着广谱抗生素、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念珠菌引起患者医院感染日益增多,患者往往有严重的基础疾病,并长期使用抗生素,由于条件致病性念珠菌感染病例不断增多,又使得念珠菌治疗后的耐药问题日渐突出。我们对2005年1月~2007年 11月呼吸道分离的437株念珠菌菌种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菌株收集2005年1月~2007年11月我院住院患者临床标本中分离的437株念珠菌。 1.2 质控菌株白色念珠菌ATCC64548(S),白色念珠菌ATCC64550(R)。 1.3 真菌药敏琼脂及药敏纸片氟康唑、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5-氟胞嘧啶等5种药敏纸片及改良Shadomy琼脂平板均购自丹麦Rosco公司。 1.4 培养与鉴定菌落分离于沙保弱琼脂培养基(自制),科玛嘉显色培养基(郑州博赛科技有限公司),鉴定API系统20C AUX试条(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 1.5 药敏试验 (1)接种液的配制:挑取单个菌落于无菌盐水,调制成为5×105CFU/ml的菌悬液,再用生理盐水1∶1稀释。克柔念珠菌先配成5×105CFU/ml的菌悬液,再用生理盐水 1∶10稀释。(2)按试剂说明书所提供的方法和标准进行操作。 Shadomy琼脂培养:先置35℃干燥20~25min,对于9cm平皿吸 0.5ml接种液,14cm吸1.0ml接种液,倾注于平板表面,涂布均匀,用移液管吸走多余液体,然后,平板在35℃干燥10min,贴药敏纸片,培养18~24h后判读结果。抑菌圈判断敏感(S)≥ 20mm,剂量依赖性敏感(SDD)12-19mm和耐药(R)≤11mm。真菌纸片药敏的质控,白色假丝酵母菌ATCC64548对氟康唑的抑菌环为36-42(S),白色假丝菌酵母菌ATCC64550为11-17(R)。 2 结果 437株念珠菌鉴定白念珠菌占52.0% (227/437),光滑念珠菌占10.1% (44/437),热带念珠菌占17.2% (75/437),克柔念珠菌占9.4% (41/437),白念珠菌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光滑念珠菌。 3 讨论 各种临床标本中真菌的检出率以痰液最高,而且我们还发现,大多为混合感染或继发于其他细菌感染。白色念珠菌是临床常见的条件致病菌,抗生素的滥用及免疫抑制广泛使用使得念珠菌的感染机会逐渐增加。近年来,人类念珠菌感染有由白念珠菌转向其他非白念珠菌感染的趋势[1]。本研究非白念珠菌感染占 47.9%,这也与国内、外的报道一致[2]。有文献报道,氟康唑对克柔念珠菌引起的感染疗效略差,与我实验相符,伊曲康唑对热带念珠菌疗效不佳[3]。随着氟康唑应用的日益广泛,导致念珠菌症向非白念珠菌症变迁,且那些感染菌对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白念珠菌,非白念珠菌与白念珠菌对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相比有显著差异。我们还发现,多重感染的患者长期接受抗真菌药物治疗,使其对常用抗真菌药物敏感性降低,出现念珠菌的多重耐药现象,导致少见的致病性真菌寄生和感染现象增加。痰标本中437株念珠菌对5种常用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显示,两性霉素 B和制霉菌素的耐药率最低(3.4%~6.1%),伊曲康唑其次,氟康唑的耐药率最高(57.1%)。氟康唑不良反应小,较安全,能广泛渗透体液组织器官,对念珠菌属、隐球菌属感染疗效较好,目前临床广泛使用,部分念珠菌已出现耐药,白念珠菌尽管有较多菌株对氟康唑耐药,但对其他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仍然较好,因此,将临床分离的念珠菌鉴定至种水平,对临床抗真菌感染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建议有严重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应避免长期使用唑类药物。 参考文献 [1] 王文莉,王端礼. 念珠菌对咪唑类药物耐药现象的研究现状[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1996,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