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导向的商务英语教学改革_张靖

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导向的商务英语教学改革_张靖
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导向的商务英语教学改革_张靖

2013年10月第5期

哈尔滨金融学院学报Journal of Harbin Finance University

总第121期

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导向的商务英语教学改革

靖,齐

越,张大鹏

(哈尔滨金融学院商务英语系,黑龙江哈尔滨150030)

要:应用型本科商务英语专业培养的人才是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能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涉外

型、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应以市场需求和学生需求为依据,合理安排英语类和商科类课程;应通过引进和培养等方式提高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应以学生为主体设计课堂教学,应通过实训课程和实习基地建设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应更加注重形成性评价,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商务英语;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87(2013)05-0068-02收稿日期:2013-09-23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高校商务英语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的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JG2012010245。

作者简介:张靖(1976-),女,黑龙江省哈尔滨人,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金融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需要高水平的复合型英语人才。与我国人才市场总量供过于求的情况相对,商务部和教育部联合发布的人才需求信息显示,

在对外经济交往中,能直接从事跨国贸易、跨国投资、跨国金融、跨国仲裁、跨国谈判和跨国营销的复合型人才十分紧缺。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应用型本科商务英语专业培养的人才是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能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具有英语和从事国际经济贸易及涉外经济活动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基本技能和较强实际工作能力,能在各级对外经济与贸易部门、公司、企事业单位工作的,涉外型、应用型、

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商务英语在语言学范畴中属于专门用途英语,也是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另一方面,商务英语属于经济学范畴,是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总的来说,商务英语是以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为理论指导,涉及多门类、跨学科的交叉性综合体。学生除了学习和训练语言的各项技能外,还应掌握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国际商务的基本理论知识,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了解英语语言国家的社会文化等。由此可见,商务英语是一门涉及门类较广的“交叉型应用学科”。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致力于培养既懂经济

贸易,

又能熟练掌握英语听说读写等技能的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人才。

二、商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如前所述,由于商务英语涉及面广,商务英语专业首先面临的一个难题就是课程设置。如何在有限的总课时下合理地安排各类课程,哪些作为必修课,哪些作为选修课,以及课程开课的先后顺序等问题是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2007年至今,我国商务英语本科专业仅有不足6年的历史,可借鉴的经验不多,很多高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不合理之处,急需改进。

(二)师资力量薄弱

商务英语专业发展需要一批专业素质高的师资队伍。教师不仅要有很强的英语语言能力,还要精通商科知识,了解相关业务及操作流程,有一定的实践经验。目前各高校从事商务英语教学的教师或者是来自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或者是来自经贸类专业,真正的复合型,具有英语和经济双学位的教师很少,有实践经验的就更少。师资力量的薄弱制约了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

(三)课堂教学模式陈旧

当前高校商务英语课堂教学仍然停留在教师

DOI:10.13298/https://www.360docs.net/doc/b07331863.html,ki.ftat.2013.05.003

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的传统教师主导的模式。这种模式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难激发,往往是自律性强的学生能跟随老师的节奏学习,自律性稍差的学生则很难坚持学习,导致学习效果差。另外,这种模式也不利于应用人才的培养,学生往往是只听不练,动手操作能力差。

(四)实践环节过少

商务英语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实践环节过少往往使学生只能停留在理论学习层面,应用能力差。目前各高校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很难得到专业实践的机会。学校既不安排学生实习,也不提供相关的政策支持,学生基本上只能坐在教室里听课学习。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实践能力差,社会适应能力不强,难以符合市场需求。

(五)评价体系不尽科学

商务英语专业的评价体系仍然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形成性评价占比较少。这种评价体系的弊端是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平时知识的积累。商务英语专业的特征决定了要成为合格的专业人才必修同时精通英语、经济、贸易、金融等多个学科的相关知识及较熟练的操作技能。课堂学习时间是非常有限的,仅靠课堂学习无法充分掌握上述学习内容,学生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自学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评级体系改革的目标是逐步加大形成性评价在总评价中的比重,鼓励学生平时进行知识积累,提高自学能力。

三、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导向的商务英语教学改革

(一)合理设置课程

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是保障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商务英语专业应以市场需求和学生需求为导向,合理安排英语类和商科类课程,尽量使两者之间达到平衡。市场需求方面,高校应定期进行市场调查,及时了解银行、证券公司等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和变化。同时,学生需求也不能忽略,高校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置课程,比如通过入学英语技能测试了解学生在英语语言能力情况,再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置各种语言类课程的门数及学时。通过各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既有较高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又能充分掌握商科知识和技能,能为毕业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师资培养

商务英语的跨学科性质决定了该学科对师资的要求比较高。我校作为金融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开设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包括货币银行学、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营销、投资学、保险学等多种商科类课程。这些课程实现双语授课的前提必然是有一支高水平的复合型师资队伍。商务英语专业一方面应注重引进高

水平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应加强已有师资力量的培养,除了选派优秀教师去高校进修,到企事业单位实习外,还应鼓励教师通过研读双学位、攻读博士学位等方式提高业务水平。

(三)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商务英语专业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为主,采用情景教学法、任务教学法、体验教学法等教学模式,使学生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大学英语教学重在应用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商务英语专业,语言的应用有特定商务背景,课堂教学应充分考虑具体的商务背景和任务,合理设置商务情境,尽可能地为学生创作语言环境,以弥补语言学习环境的不足。

(四)增加实训、实践环节

除了课堂理论教学,商务英语专业应加大实训、实践环节在总教学安排中的比例。一方面,商务英语专业应积极引进实训教学软件,如外贸实习平台、外汇交易软件、模拟银行系统等实用性强的软件,切实提高学生的商务英语应用能力。另一方面,高校应积极开拓办学渠道,与企事业单位密切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学习书本以外的感性知识做好准备。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能为学生提供最真实的社会实践窗口,我校本科学生的实习实训基地的建立及实习安排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和好评。

(五)注重形成性评价

商务英语专业应从注重终结性评价向注重形成性评价转变。形成性评价体系鼓励学生平时进行知识积累和自主学习,这对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学能力有重要意义。商务英语专业应制定具体的评价方案并严格实施,比如将自主学习纳入学分管理,学生必须修够规定的学分并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才有资格申请毕业。

综上所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应以市场需求和学生需求为依据,合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以培养出21世纪紧缺的高水平、复合型、应用型商务人才为目标,通过加强师资培养,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增加实训实践环节等方式实现预期的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孙翠兰,鲍文.国际商务英语课程设置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2010,(5).

〔2〕金黎明.关于商务英语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海外英语,2011,(1).

〔3〕司耀龙.形成性评价在英语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疯狂英语(教师版),2008,(8).

责任编校:史洪涛

应用型人才培养探讨

应用型人才培养探讨 针对《基础会计》课程的特点,结合在教学中的经验,从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组织案例教学、会计教师队伍建设、基础会计考核方法和校企合作五个方面着手,浅谈如何提高《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效果,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 标签:基础会计;学习兴趣;案例教学;校企合作 会计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部分首先应聘的是会计工作,从事基础的会计账务处理。校企之间面临的关键问题就是应届毕业生与企业衔接不上,毕业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差。《基础会计》是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是学习后期相关会计课程的基础,其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以后一系列专业课程的学习。另外,《基础会计》课程是会计专业相关课程里操作性较强的一门课,是会计专业学生掌握做账基本技能的重要学科,掌握好基础会计里做账的基本技能,对学生毕业后顺利与企业衔接有很大的帮助。 1培养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可见,兴趣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浓厚的学习兴趣会大大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与教师形成良性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学生开始接触的第一门专业课,是对会计知识的“首次触电”,因此,培养学生对初学会计的兴趣至关重要。 1.1树立学生课堂主人的地位 要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必须转变过去传统模式的教学方式,从过去教师单方面的输送知识转变为以学生为课堂主体,教师引导、辅助的教学模式,形成一种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式的知识传播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教师需要像导演一样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同时,在整学期的基础会计的学习过程中,树立学生的学习主角定位,每一位学生都是企业的一名会计人员,如提问相关问题的时候,笔者会以这样的语句“企业买了一辆车,你作为一名会计人员最关心的是什么?价格?车型?品牌?还是油耗等?”答案当然是价格,以此引出货币计量的会计核算前提;“你作为这个企业的会计,你会怎么办?这样的一笔业务你会怎么去处理做账?”“你开办一个企业,你会想什么方式来筹集你需要的资金?”以此引出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定义,推导出会计恒等式,在启发学生思考的同时,树立学生课堂主人的地位,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及思考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大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1.2小案例密切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 教师应针对学生现状,采用通俗、生动的语言进行教学,将教材中枯燥、抽象的理论知识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小例子引出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

_五位一体_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_贺庆芝

“五位一体”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东中部经验本文为2013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生物技术专业“五位一体”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编号:230)成果“五位一体”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贺庆芝曾怀才彭翠英 (南华大学药学与生命科学院 湖南衡阳 421001) 【摘要】要培养“品格、素质、知识、技能、思想”相结合的“五位一体”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就必须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囊括教学、提升能力和思想培养等活动相结合的全新教育模式,研究建立完整的创新教学体系。 【关键词】五位一体;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一、五位一体的内涵 1、在品格标准方面 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品德和人格,具有艰苦创业、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甘于奉献、敢于创造的创业精神; 2、在素质涵养方面 应用型人才应具备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在内的较高综合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团队协作精神和敬业精神。 3、就知识结构而言 具备扎实、系统的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基本知识,具备与专业性质相适应的社会、人文、自然科学知识,具备科技开发的理论与方法。 4、就能力要求而言 应用型人才应当具备获取知识和创造性地应用知识的能力,具有设计、制作、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经营管理、组织交往、应急应变能力,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技术思想表达和技术应用能力;应用型人才应当具备实验、计算机、外语等专业技能和基本工艺操作技能[1]。 5、就应具备的思想而言 能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将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具体的实验设计、工作流程,并转移到生产、流通、社会服务等各个领域。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根据“五位一体”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特殊性,结合本科应用型人才特点,本文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适合于同时兼顾应用型和创新性的本科人才的模式: 1、打造囊括教学、提升能力和思想培养等活动相结合的全新教育模式 从某些方面看,规模较小的大学无论是在学生数目和学校配套设施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劣势。如果我们花时间用心去解析每个学生性格、取长补短、科学安排、充分配足资源,教学效果肯定会有一个很大的提升。这篇文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阐释出打造囊括教学、提升能力和新思想活动相结合的全新教育模式的思路[2]。 (1)培养教学模式中的学生的个人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性的能力。科学发展观的思路提醒我们,自我发展才是所有的散发式发展的活水源头。“以人为本”的思想要在学校的教学体系当中从上到下尽善尽美的呈现出来,要以科学的视角以人为本充分开发学生的思维,要把培养学生的自主获取知识的方法作为教学中的重点,培养学生们自主的发展的能力[3]。①创新教育方式。在教学模式中我们的目的是要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过程中,还应该同时把创造性思维方式融会贯通,充分理解,变成自己的理论。21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学生们需要掌握的信息量太大,虽然在学习知识和得到经验方面有提升,尤其是逻辑思维方面的能力也会得到很大幅度的提高,只不过学生所能掌握的知识面毕竟有限,各学科之间也缺少一个合理的整合和融会贯通,缺乏一个总体的全面性的思维[4],在创新设计课题方面会由于以上缺点,时常会带来难以独立解决等副作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改变以上的缺陷,我们必选摒弃过时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育教学传统方式,开启全新的创新教育模式时代,由具有丰富经验的教学老师进行科学合理的选题,采用做任务的方式,把学生自身的兴趣,自由组合创新队伍,让学生在创新设计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自己构思方案和进行设计,整个过程贯彻创新的原则,形成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机制,达到培养创造性人才的目的。②营造创新教育环境。为了使学生能够在四年的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我们应该加大力度孕育学生的创新思想和能力,采取越早越好的方式,即从新生一入学就组织丰富多彩的相关课外活动,不但可以达到学生对专业的了解,而且还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对专业的热爱和兴趣。与此同时专设实验室和配备一部分仪器设备,在专职教师的指导下,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充分提高精湛技能和必须的创新能力,凝结资源开拓包括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相结合的育人院校。 (2)以实践教学为切入点和重点,充分培养学生各具特色的个性发展和创新精神。在打造应用型人才和开拓育人为纲领的教学模式,需要有侧重点,一是加强实践教学,充分培养学生各具特色的个性发展和创新精神。教学是老师和同学之间的精彩互动,假若专职教师的在课堂上的教学方式非常具有创造性和引导性,那么学生耳濡目染,长期以往,必将形成独到的创新能力思维,因此我们得出结论,专职教师的具有创造性和引导性的教课方式,将会很大程度上带动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研究建立一套完整的可用的创新教学体系 开创新的教学体系,需要积极不断的探索,大胆的走出课堂,以科学合理的选题方式,由专职教师研究教学项目的设计理念,充分考虑到学生个人能力的情况和不同的爱好兴趣,完全随机的组合创新成员。在以创新为原则的基础上,整个过程中我们要落实让学生在创新设计训练中全方位多角度运用所学知识,提出具有自己创新的构思方案和设计;指定的专职教师会参与进来共同解决训练项目中出现的问题,以此达到创新课题通过具体的创新对象,实现对创新课题组更加精确和仔细的指导,而且可以一对一地,进行全面的创造性思维的教育;教育强调工程基础,采取独立学习、项目团队、技术讨论等教学方式,形成集教学、训练和创新活动为一体的新的教学模式,达到培养创造性人才的目的,从而逐渐形成一整套完备的教学体系[5]。 三、“五位一体"培养模式构建的可行性分析 1、建设“五位一体”培养模式的基础 近年以来,南华大学学生“双向导师制”实施、重要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值得肯定,在校史记上可以留下光辉的一笔。在2009-2012年之间,有一大批重要的“双向导师制”单位对于本校各个专业的创新性人才培养方案的咨询和服务等方面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这其中还包括一些长期合作的校外实习基地,多年以来在与本校各年级各专业教师开展过多种项目和课题的科技合作,都很成功。来自于这些单位的精英人士,有的成为了学生的讲座专家,还有的成为了兼职教师。开设一定课时、举办讲座、指导论文,下一步要与这些单位在青年教师的实(下转第53页)

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与实践总结报告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教学成果《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科学总结材料王瑞芳 戴一峰 林育兹 朱智强 苏新春 李兰英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的探索与实践的探索与实践》》成果成果总结总结总结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王瑞芳王瑞芳、、戴一峰戴一峰、、林育兹林育兹、、朱智强朱智强、、苏新春苏新春、、李兰英李兰英))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转型、多元化办学局面的形成,我国众多高等院校理应分别类型与层次,选择不同人才培养模式,明确办学定位,注重特色办学。这是我国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重要一环。我院自建院伊始,便确立“以有效教学见长”, 着力培养富于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宗旨。因此,几年来,我们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积极探索,确立“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求个性”的12字人才培养模式,以知识传授为基础,以能力培育为重点,注重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使人才具有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和职业技能。 一、努力创建强化实践努力创建强化实践能力培养的新型能力培养的新型能力培养的新型课程体系课程体系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设置的科学与否,决定着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如何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市场对各专业人才的真实要求,科学合理地调整各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建构一个新型的课程体系,一直是我们努力探索、积极实践的核心。我院将课程体系的基本取向定位为强化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因此,我们借鉴国内外名校和兄弟院校课程体系的优点,重新设计学院各专业的课程体系。 几年来,我院课程体系的建设经历了两次规范与创新,由此形成一个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课程体系。这一课程体

商务英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商务英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深厚的人文底蕴和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同时具有宽泛的国际商务基本知识及较强的处理商务实务与问题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专门人才。学生不仅具备熟练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而且要较系统地掌握国际商务知识的基本理论及技能,包括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国际贸易、国际商法、商务函电、商务谈判等,以及中西方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通识知识;能在地方和区域经济发展中从事对外贸易、管理、教育、外事、翻译等工作。 二、培养要求 1.基本知识要求 (1)具有扎实的语言基础,通过课堂教学和其他途径认知词达12,000个; (2)掌握国际商务所涉及主要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会计学、国际商法等; (3)掌握一门第二外语的基础知识与技能; (4)掌握计算机应用和操作方面的知识; (5)掌握一定的人文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基本知识。 2.能力要求 (1)熟练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2)较强的跨文化商务交际与沟通能力; (3)运用所学商务知识处理各种商务实务的技能,包括商务活动、商务沟通、跨文化交际等;(4)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 (5)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6)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3.素质要求 (1)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思想道德修养; (3)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和专业素质; (4)具有竞争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

三、主干学科 外国语言文学 四、相近专业 工商管理,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金融学 五、专业主干课程 经济学导论、管理学导论、国际商法、基础会计导论、工商导论、商务英语、高级商务英语、商务英语函电、商务英语翻译、商务口译、商务英语视听说、国际商务谈判、商务案例分析等 六、学制 标准学制4年,弹性学制4-8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八、毕业规定 1、至少取得166.5学分(其中必修课140.5学分,选修课26学分)。选修课中经管类、艺术类及自

工商管理如何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论文

工商管理如何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论文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企业规模和数量的扩大,社会对高校工商管理人才的重视度不断提升。但是从职业教育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情况看,对人才的创新能力不足,与社会的需求不符,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我国在教育中过于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导致教学手段单一。本文就工商管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创新 人才工商管理专业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输送更多合格的工商管理型人才,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工商管理人才的要求更高,导致我国职业院校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落后,所以需要加强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的完善,使培养的人才更加符合社会的需求。 一、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意义 首先,促进教学活动顺利地开展,工商管理专业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社会输送更加优秀的管理人才,通过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构建,有利于促进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通过与学生工作岗位的联系,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学习,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课堂活动的有效进行;其次,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还需要保证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并构架科学、完善的教学体系,加强对教学方式的创新,通过将理论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提升人才的培养质量[1]。 二、工商管理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的理念不足。工商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保证人才培养的专业性和实践性,毕业生不仅要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还要具有相应的工商管理实践技能,进而使培养的人才更好地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培养出能够胜任工商管理工作的高素质、高能力水平的人才,但是由于

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方案

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为普通高等职业教育专科,应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拥有比较全面的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较为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熟练掌握微机操作技能、其他涉外商务外贸运用知识及相关操作技能,具备较强的口笔译能力、较强的沟通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力,能在各类涉外企事业单位中从事商务洽谈、管理、文秘与服务接待及公关社交活动的应用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应具备以下素质、知识和能力。 1、素质要求 (1)应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应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诚信品质。 (3)应具有较强的遵纪守法意识。 (4)应具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乐于奉献、勇于创新的团队协作精神。 (5)应具有敢于拼搏、勇于尝试、主动探索的创新精神。 (6)应形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和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健康体魄。 2、知识结构要求 (1)英语语言知识。应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知识,掌握词汇语法、句式表达、篇章构造的语言基础理论,以及听力与口语、翻译与协作等各项使用技能,初步掌握一门第二外语,并了解英语及第二外语国家的文化、历史,具备良好的语言素养。 (2)商务知识。掌握国际贸易、国际商法等国际经贸知识,了解金融保险、贸易洽谈、市场调研、基础会计、商务公关等业务知识。 (3)计算机知识。了解计算机原理,具备一定的应用能力,掌握办公自动化和网络应用的基本操作技巧,具备电子商务知识和文秘工作基本技巧。 (4)学习策略知识。现代社会是学习型社会,学生应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拓宽相关的部门经济学科知识和商务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己在商务行业的从业能力。 3、能力要求 (1)商务专业能力。初步具有能从事国际贸易和涉外旅游等领域的商务业务活动的能力;熟练的商务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及一定的第二外语的实际运用能力;涉外秘书实务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 (2)自我发展能力。应具有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独立学习能力;获取新知识和更新知识的能力。 (3)创新能力。具有依托现有知识,构建新思想、新方法、产生新成果的能力。 (4)社会交际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公关关系处理能力、劳动组织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三、就业方向 商贸英语专业学生就业方向面向企业、外贸和商务部门:涉外的各类行政助理、公关策划人员或翻译;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翻译人员;进出口报关、涉外商务代理、涉外咨询人员;涉外商业、服务业从业人员。 四、课程设置

应用型人才培养大讨论心得体会

给理论安装飞翔的翅膀 ----“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思想大讨论心得体会--- 1. 引言 当黑暗的中世纪在蔓延的时候,西方人接受并完全接受了宗教结论和经院哲学,他们匍匐在神灵与“圣人”的面前,彻底相信知识已经完全被发现和创造。在自然哲学和世界观上,有绝对正确的亚里斯多德;在医学上有神圣的格林。人们认为,一切知识都由上帝和前人准备好了,只要去学习就行了。但是,1214年一个叛逆的异教徒罗吉尔〃培根在严谨肃穆的英国出生了。就是这个人,几乎付出了一生的监禁生涯,但是,他把那黑色的、愚蠢而又专权的大幕撕开了一道裂口,让科学的光芒,那不屈的真理照了进来。罗吉尔〃培根就是那位被认为是西方实证主义的鼻祖的人[1]。 作为一种具有明确规定的哲学思潮,实证主义开始于19世纪法国哲学家孔德的“实证哲学”。但作为一种哲学传统,实证主义却根臵于古希腊以来的西方哲学之中。根据当代波兰哲学史家科拉可夫斯基(Leszek Kolakowski)的分析,古希腊斯多亚学派的怀疑论提出的一种现象主义观点应当被看作实证主义的雏形,这种观点认为,经验能够使我们确定给定的对象是否具有这样或那样的外表,但我们却无法由此推断对象事实上的确正如它的外表所呈现的一样,因而我们必须区分经验材料的真实内容与我们由此推断的事物自身具有的性质。中世纪晚期的罗杰尔〃培根和奥康的思想,同样表达了一种关于人类认识范围和有效性的实证主义观点,他们在与目的论神学的论战中强调了人类技术对自然的控制作用:如罗杰尔〃培根就明确指出,知识的价值只能用使用的效果加以衡量,而获得知识的唯一合理手段就是实验和几何推演;奥康以“极端唯名论”的方式提出的“奥康剃刀”清除了一切被认为是不必要的实体,严格区分了尘世的知识和宗教的信仰,认为后者是无法证明的,也是无需证明的[2]。 尤为重要的是实证主义中心论点是:事实必须是透过观察或感觉经验,去认识每个人身处的客观环境和外在事物。实证论者认为,虽然每个人接受的教育不同,但他们用来验证感觉经验的原则,并无太大差异。实证主义的

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改革实践

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改革实践 【摘要】大规模的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是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的基础性条件。培养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首先要深入认识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内涵、特征和核心能力,同时要从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综合性创新实践基地等四方面科学合理地构建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关键词】本科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人才培养模式 一、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条件 (一)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是国际高等教育的共同主题 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和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是国民素质和人才的竞争,特别是富有科学技术竞争力和高文化素质的人才的竞争。大力培养各个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实现经济科技发展和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走向全球:美国创新的新发展报告》中说:“没有人去创造、应用和开拓新思想,就不会有创新过程。创新事业不仅需要科学家和工程师来推进,而且需要有文化和思想敏锐的人才来经营和管理。获得智慧型人才是全球化主要推动力。” 近年来,美国、德国、英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在本科阶段非常注重创新教育。在美国,各级各类学校在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教学、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对教育进行全面改革,注重开发个性、原创精神和创新能力。英国的大学认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既要重视研究方法论的教育,又要发展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能力,提高文献检索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日本一直倡导“启发式”和“实践性”教学,注重学生实践能力、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德国更是提出大学是创新运动的缔造者。

正是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才使得美国、德国、日本和英国等国家率先成为创新型国家,这些国家的共同特征是综合创新指标明显高于其它国家,其中科技进步的贡献率通常在70%以上,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比较强。 (二)本科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本保证 在2006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就是要推进和加强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需要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型人才。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取得了巨大发展,同时也需要大批能把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的应用型创新人才。据统计,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为3200万人,居世界首位,其中工程技术人员总量1000万人,研发人员105万人,分别居世界第一和第二位,研究和发展总经费也居世界第六位,但创新综合指数则排名28,属中等偏下的水平。同时,人均产值很低,每百万元产值所需的人数,约为美国的16倍、德国的13倍。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绝对值已经上升到世界第五位,但很大一部分是依赖国外直接投资,关键技术掌握在投资商的手中。2002年,在国际竞争力排名中,一些与人才有关的指标(如合格工程师、信息技术人员),我国在49个国家和地区中位居最后,与科技人员数量排名第一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因此,我国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匮乏、特别是本科层次的匮乏,严重阻碍了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进程。就大学而言,不仅要认识到自己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战略选择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更要重新审视自己本科办学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调整办学思路,改变培养模式,更好地担负起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使命。

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工程

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工程 (一)建设基础 升本以来,我校逐步确立了“培养专业基础实、实践能力强、富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简称“实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先后实施了“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工程教育”等人才培养改革措施,积极探索了“五位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与企业共建师资队伍、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编制教学大纲、共同完成实践教学过程、联合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构建了课内与课外、学校与企业、创业与专业相结合的产学研合作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了革命传统教育馆、孟二冬纪念馆、赛珍珠纪念馆、大学生创业园等特色文化育人平台。 (二)建设内容及措施 结合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实践与地方院校转型发展新需求,深入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整体优化人才培养体系,科学制定多样化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努力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重点建设内容及相应措施如下: 1.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引入社会资源和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建立校校、校企、校地、校所以及国际合作“五个协同”育人途径,完善产学研合作教育,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拓展国际合作教育,加强人才培养过程管理,经过五年建设,构建通识能力、专业能力、发展能力递进发展的能力培养体系;校企合作班达到25个;校企签订实质性合作协议的专业(群)覆盖率不低于85%,建设有较强示范性的产学研合作育人平台10个;构建创新创业课程、讲座、训练、竞赛、成果孵化“五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学体系,打造创意、创新、创造、创业“四创联动”的实践平台(基地);巩固与美国卡斯尔顿州立大学、苏比利亚湖州立大学、韩国全州大学等已形成的合作培养模式,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的合作教育,建设期内达成学位项目3个,非学位项目7

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国标2020)

商务英语专业 商务英语专业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宽阔的国际视野、较广博的商务专业知识与技能,具备 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与较高的人文素养,能在国际环境中熟练使用英语从事经贸、管理、金融等 领域商务工作的、为国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专业人才。 二、培养要求 (一)知识要求 1.掌握英语语言、商务和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英语国家文化。 2.掌握第二外语基础知识,具备第二外语的一般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在今后工作 和社会交往中能运用第二外语进行日常的沟通与交流,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深造打下一定的基础。 3.熟悉我国对外贸易的方针、政策、法规和WTO规则,了解国际惯例并能灵活应用于实践。 4.参加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鼓励参加剑桥商务英语考试(BEC)和全国商务英语专业考试(TBEM)。掌握以上考试所涉及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二)能力要求 1.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熟练的商务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具备较强的从事国 际商务活动的业务能力、人际沟通、团队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思辨与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实 践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2.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运用能力。 3.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三)素质要求 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具备中国 情怀和国际视野,社会责任感强。 三、学制与修业年限 学制:4年。 修业年限:3~6年。 31

商务英语专业 四、学分与学时 总学分及学分分配表 学分数学分比例 课程类别课程性质 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合计必修选修 通识教育课程必修课程20103017.9%—选修课程1414—8.3% 大学外语 教育课程 必修课程4484.8%— 专业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232245 专业必修课程8816 5.%—专业选修课程181937—22.0% 军事技能22 社会实践33 实践教学 专业实习33 毕业论文(设计)44 4.%— 创新能力 专业实践33 合计878116868.9%31.1% 学分比例51.8%48.2%100% 注:①本专业总学分168学分。其中选修课程共51学分,占31.1%。实践教学(含课程实践教学学分)81学分,占48.2%。②通识教育必修课程中《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含实践教学3学分,纳入社会实践环节。 总学时及周学时分布表 学分数学各学期学时分布(周学时) 课程类别课程性质理 论实 践 时 总 数 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第四学年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1416161616161616 必修课程20105361086522通识教育课程 选修课程14224√√√√√√大学外语 教育课程 必修课程4412844 学科基础课程2322696101164444 专业教育课程专业必修课程8825624622 专业选修课程181959013894102 军事技能2—√ 实践教学社会实践3—√√√ 专业实习3—√ 32

复合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复合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加深,传统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外语专业人才的需要。本文从复合应用型外语人才的时代内涵和特征出发,以外语人才需求的趋势和外语人才培养的自身规律为基础对外语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致力于构建以适应经济发展为培养目标的复合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 标签:复合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 国际间的交流和交往日趋紧密。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传统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社会对外语专业人才的需求。仅具有单一的外语技能的人才无法满足用人单位对外语人才的需求,时代需要复合应用型的外语人才,这就要求高校在外语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进一步的探索。本文从复合应用型外语人才的时代内涵和特征出发,以外语人才需求的趋势和外语人才培养的自身规律为基础对外语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致力于构建以适应经济发展为培养目标的复合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 1.复合应用型外语人才的时代内涵和特征 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是指“具有复合型和综合性的技术(包括理论和技术。有技术或操作技术方面的经验,等),专业知识和技能从事专业的社会实践,结合生产和社会实践,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复合应用型外语人才是一个精通外语和外语等专业或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人。 在专业知识方面,复合应用型外语专业人才应该具有扎实的英语专业的基础知识,还要求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综合素质。高等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必须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深厚的文化知识,在熟练掌握英语的基础上做到英语的合理运用,主要包括在翻译、教学和管理研究方面工作的学科知识,努力成为复合型人才。 2.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对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的教育主要是应试教育,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较差。在这样的背景下,外语专业的毕业生也不例外,外语专业的毕业生在工作实践中,口语表达不流利,外语综合应用能力有待提高。外语专业毕业生的表现让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的外语教育到底存在哪些问题。 我国实行的是应试教育体制,高等院校外语教师一般只注重完成人才培养计划中的课程,不太注重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因此外語专业学生一般只完成外语专业课程,很少学习其他学科,外语水平也只是停留在进行普通日常交流的水平,很难将外语专业知识应用于实际的工作实践中。传统外语教育模式注重学生的背诵和记忆,教学手段和方法陈旧,没有与时俱进。学生花费了大量的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摘要:当前面临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建设创新型国家,以及逐渐形成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相结合的价值取向等新形势的发展,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转向职业化,培养个性发展的多元化应用型创新人才。实现这个目标的策略包括在课程模式、教学模式、实践教育体系和教学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以及建设应用型师资队伍。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需要目标更新 人才培养目标一般分为法定、部定和校定三个层面。目前,我国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主要从专业的角度来确定,虽然也包含素质,但主要强调的是专业素质,应用型本科院校也不例外。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等教育目的的反映,人才培养目标还反映了一定时期内国家、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要求。因此,人才培养目标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仅强调专业素质显然难以充分表达对这类人才新的要求,已不合时宜,需要实时进行调整。 一、根据国际上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后便开始向着职业化和大众性的方向发展,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以职业为导向不仅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必然,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可是有些应用型本科院校尚未将培养目标转向职业化,仍然固守精英教育时期的培养模式,过于强调理论知识的深度,重理论轻实践。虽然有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已经认识并确定了职业化的人才培养目标,但在其人才培养实践中并未真正体现出应用性。 (一)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提出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中央在2005年初全国科技大会上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在十七大报告里又再次作了强调。培养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高等学校的重要任务。研究型高校凭借优越的教育资源和雄厚的科研实力纷纷将培养创新人才作为己任。而应用型本科院校虽然培养的人才在国家经济产业结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实创新态度和创新能力是一种素质,它要求人们具有一种批判精神,时刻

高校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校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摘要自从加入WTO之后,我国的外贸进出口业务就在不断的扩大,外贸企业本土化的需求,内资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对于英语沟通能力,商务外贸知识的掌握,现代化办公设备的熟练应用人才需求迫在眉睫。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发展阶段。“发展应用性教育、培养应用性人才、建设应用型大学”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 一、前言 自从中国加入WTO之后,我国的外贸进出口业务就在不断的扩大,外贸企业本土化的需求,内资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对于英语沟通能力,商务外贸知识的掌握,现代化办公设备的熟练应用人才需求迫在眉睫。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发展阶段。这种转变是全方位的:高等教育规模,高等教育观,高等教育的功能,课程和教学形式,学生经历,高等教育的多样性、特点和界限,领导与决策,学术标准,入学和选拔,学术管理形式,高等教育的内部管理等,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教育质量下降、毕业生就业紧张和教育公平等问题。其中,反映在外语专业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社会经济的变革,大众化教育的推进,为我国应用性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发展应用性教育、培养应用性人才、建设应用型大学”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

内容。 二、我国培养高校应用型英语人才模式的核心内容 1、专业设置:以英语基础知识为根本,辅助学习经贸、法律、教育、外交、翻译等专业技能学习,以此来弥补当今社会急需的专业性人才,满足我国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变革的需求。 2、课程设置:主修英语专业技能的课程,包括、说、读、写;主修英语专业知识课程;相关专业,如经贸、法律、时事等选修课程。不断优化课程安排和比例结构。 3、实践环节:英语交流,评价和定位口语强化训练的 标准和方式;专业实习内容与时间,实习结果评定等环节,加强学生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切实加强和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的书写。 4、教学环节:围绕学生中心,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从专业性和实用性出发教学;教学方式以网络和多媒体为主。 5、教学管理:师支队伍以考试方式进行录入,大力培 养中青年骨干教师,融合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步伐,请专家和学者进行讲学。相关专业知识,我们采用联合办学方式,这样可能有效利用相关学附高专业的资源,来伪装我们对专业知识的需要。加强院、系两级督导,狠抓师德建设,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三、我国高校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的教育课程

应用型人才培养浅谈

应用型人才培养浅谈 ---以郑州科技学院为例 摘要:本文以郑州科技学院为例,探索与实践地方本科院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围绕社会需求,以提高人才质量为培养目的,构建新型课程体系,强化能力培养,走特色办学可持续发展之路。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人才 应用型人才是与理论型人才相比较而言的人才类型。在知识方面,要求具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理论知识和应用知识。在能力方面,不仅要有较强的应用实践能力,还要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学生作为学校生产出的产品,学到的知识和能力不仅能够实用而且还要有发展后劲。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要大力加强实验、实习、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特别要加强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等重要环节。”实践教学是大学生素质养成、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如何通过实践环节的教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我院自建院伊始,便确立着力培养富于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宗旨。因此,几年来,我们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积极探索,以知识传授为基础,以能力培育为重点,注重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使人才具有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和职业技能,为了所培养的学生能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结合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我们制定了较完善的实践教学培养计划,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并进行探索和实践。 一、努力创建强化实践能力培养的新型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设置的科学与否,决定着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如何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市场对各专业人才的真实要求,科学合理地调整各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建构一个新型的课程体系,一直是我们努力探索、积极实践的核心。我校将课程体系的基本取向定位为强化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因此,我们借鉴国内外名校和兄弟院校课程体系的优点,优化设计学院各专业的课程体系。这一课程体系兼顾了不同学科专业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其特点在于:第一,为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在课程体系设计中突出了非专业课程的比重,专业口径被拓宽,学院的整个专业结构呈现出开放性的特点。与此同时,

7、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方案

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招生对象及学制 专业名称(代码):商务英语(专业代码121300) 入学要求: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 基本学制:三年 二、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规格要求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英语语言基础,具备必需的商务英语及其相关学科基本理论,熟练掌握运用商务英语进行业务操作,具有先进的国际商务理念和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能够从事境内外进出口业务联络、国际贸易谈判、涉外翻译、商务管理、涉外服务等工作的中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面向的岗位群主要是:境内外外经外贸、外事部门、三资企业及外向型企业等所需的翻译人员、业务员、营销员、单证员等。 毕业生毕业时应获得全国英语等级证书、国际商务英语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二)人才培养规格要求 1、知识要求 (1)了解有关的国际贸易惯例和法律法规要求; (2)具有扎实的商务英语知识; (3)掌握必备的国际贸易基础知识; (4)掌握进出口贸易的操作流程和每个环节相关的知识。 2、能力要求 (1)具备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 (2)具备必要的计算机及网络应用操作能力;

(3)具备国际贸易业务操作技能; (4)具备商务英语沟通、谈判等业务能力; (5)具有较强的调研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协调能力、对外交流能力及就业、创业、岗位应变等创新能力; (6)学会自主学习,具有终生学习、自我发展及创新的能力。 3、素质要求 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和良好的品德,遵纪守法、诚信为本、友善待人、团结协作,有较强的创业精神。具有一定的体育锻炼和卫生常识,掌握适合自身情况的健身手段,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具有健康的身心素质和审美能力。 4、证书要求 毕业时,通过全国英语等级一级,优秀生通过二级考试、湖南省计算机应用技术等级初级考试,取得国际商务英语等相关商务英语方面资格证书。 三、培养模式 商务英语专业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和专兼教师队伍,构建了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内容上,以职业岗位要求为依据,课程内容结合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资格证书进行设计。在教学安排上,第1~2学期,学生先经过企业的认知性学习,对行业有初步的了解;然后以校内实训中心为依托,通过仿真训练,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第3~5学期,以校内实训中心和入驻企业为依托,由专兼教师引导, 通过企业生产性实习, 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第6学期,以本地区和沿海的进出口企业为依托,安排学生顶岗实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四、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与相关课程的关系由下表体现。

浅谈《仪器分析》应用型人才培养

浅谈《仪器分析》应用型人才培养 仪器分析是化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以物质的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一种现代化分析方法。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医药、化工、生物工程、食品保健等产业的飞速发展,精密测量与分析仪器的使用和普及,正进入一个新的高潮期。特别是近来我国环境日益恶化,食品质量事故频发等,仪器分析监测地位不可替代。仪器分析方法所包括的分析方法很多,目前有数十种之多.本人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初步探讨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用社会需要,适应分析监测岗位,熟练仪器操作技巧,正确对仪器进行日常维护。 1 《仪器分析》课程的特点及现状 1.1 起点高 仪器分析课程是一门综合能力很强的化学专业必修课程。它涉及到的化学学科知识,理论性强、内容广泛,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化学学科专业及与各专业相关的新领域和边缘学科。因此,仪器分析课程起点较高。 1.2 多学科交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知识结构也在不断更新。知识爆炸正是源于各学科知识间的相互渗透、交叉发展和横向延伸.仪器分析涉猎了光学、电学、磁学和计算机等技术,且交织着数学、物理、生物、医学、电子技术和化学等学科基础知识.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在原理和技术上均采用当今最先进最前沿的科技,可以说仪器分析是一门灵活性很强,理论水平较高的统筹性交叉学科。 1.3 发展速度快,应用范围广 分析仪器在20世纪经历了50年代仪器化、60年代电子化、80年代智能化和90年代信息化等发展过程。近年来则朝着微型化智能化和全能化方向飞速发展。可以说任何一种理论或技术的进步,都会对分析仪器产生不小的促动同时,各行各业引人注目的前景和突破性成果都离不开强有力的分析测试手段!仪器分析已融入众多的前沿性的交叉学科信息,直接决定着社会生产和科技领域的成果。 1.4 内容抽象,难以理解 仪器结构复杂,理论抽象,所需仪器又十分昂贵,大多数院校很难完全拥有,实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教学成果科学总结材料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教学成果科学总结材料王瑞芳戴一峰林育兹朱智强苏新春李兰英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成果总结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王瑞芳、戴一峰、林育兹、朱智强、苏新春、李兰英)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转型、多元化办学局面的形成,我国众多高等院校理应分别类型与层次,选择不同人才培养模式,明确办学定位,注重特色办学。这是我国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重要一环。我院自建院伊始,便确立“以有效教学见长”,着力培养富于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宗旨。因此,几年来,我们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积极探索,确立“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求个性”的12字人才培养模式,以知识传授为基础,以能力培育为重点,注重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使人才具有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和职业技能。 一、努力创建强化实践能力培养的新型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设置的科学与否,决定着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如何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市场对各专业人才的真实要求,科学合理地调整各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建构一个新型的课程体系,一直是我们努力探索、积极实践的核心。我院将课程体系的基本取向定位为强化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因此,我们借鉴国内外名校和兄弟院校课程体系的优点,重新设计学院各专业的课程体系。 几年来,我院课程体系的建设经历了两次规范与创新,由此形成一个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课程体系。这一课程体

系在兼顾不同学科专业的教学目标和要求的基础上,将所有的课程划分为3-4大模块,每个模块各包括2-3个课程类别,即课程组,每个课程组则包括若干门课程。其突出特点在于:第一,为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在课程体系设计中突出了非专业课程的比重,专业课与非专业课的比例把握在50:50左右,专业口径被拓宽,学院的整个专业结构呈现出开放性的特点。与此同时,为了使学生能依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生涯的规划,获得更大的课程选择空间,获得更多身心健康自由发展的机会,我院大幅度增加选修课,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被掌握在40:60左右(不包括基本技能课)。第二,突出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使人才培养更具社会适应性。为强化学生的应用能力训练,在课程体系中大大提高了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文科类专业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25%,理工类专业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35%.同时还创新性地设置“教学实践周”,将每学年第二学期的最后两周定为“教学实践周”,在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加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如2008年7月的“教学实践周”,各系都根据自己的教学特色,对实践周的教学活动进行细心的设计与安排,在激发学生动手实践的热情、增进理论学习积极性上取得显著成效。国际经贸系电子商务专业在实践周期间将学生按项目分组实践,其中一组学生完成的“上海埃森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电子商务规划”项目得到该公司认可并采用。 为确保上述课程体系的有效、有序实施,我们还加大相关基础建设的力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