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刘天人之学及其人性论思想之比较

柳刘天人之学及其人性论思想之比较
柳刘天人之学及其人性论思想之比较

东方论坛2004年第1期柳刘天人之学及其人性论思想之比较

高 永 旺①

(南京大学哲学系,南京210093)

摘 要:柳宗元与刘禹锡不仅在诗文方面有卓越成就,而且在哲学上亦不乏卓见。他们运用唯物主义观点揭露了神灵之天产生的原因,批判了天命之天的荒谬性。柳宗元的道德本有论与刘禹锡的人性善恶二重论在中国人性论史上是不可或缺的。他们哲学上的成就影响着其后中国哲学的发展。

关键词:柳宗元;刘禹锡;天人之学;人性论

中图分类号:B241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7110(2004)01-0097-05

天人之学作为哲学史中的一个重要议题,贯穿于整个中国哲学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脉。中国哲学家无一例外地谈天论人,从天人之学中寻找安身立命的伦理标准、道德准则和人生价值的终极追求以及人生的理想境界。

柳宗元、刘禹锡的天人之学及其人性论思想是中国哲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宋儒以前,中国古代哲学家的学说是建立在“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基础之上的。自宋以后,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逐渐被本体论的思维模式所代替。这种思维模式的转变有其内在的逻辑和历史规律。而且,这种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柳宗元、刘禹锡的哲学思想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

一、柳宗元的天人之学与道德本有

隋唐时期,佛学占据了思想界的主导地位,而此时的儒学则相对衰微。因柳宗元与刘禹锡的哲学思想为其卓越文学成就和同时代博大精深的佛学所遮蔽,而长期为学者所忽视。他们的哲学思想,尤其是他们的天人之学颇多创见,上承先贤,下启来者,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天”作为哲学范畴,其涵义尽管复杂,但可以简要地概括为如下三义:第一,自然之天,即物质之天、本然之天、天然之天。第二,神灵之天,即皇天之天、天命之天、主宰之天。第三,义理之天,即伦理之天、道德之天。而我国古代哲学家往往将“天”的三层含义重叠起来使用。有时,一些哲学家侧重于从特定含义去立论,如果单单从其自述去论其理路,而不明了其所述之“天”的特定含义,往往难于骤得要领。

柳宗元所说的“天”多指自然之天,其含义亦有多重。柳宗元以天地对举来论天:“彼上而玄者,世谓之天;下而黄者,世谓之地;浑然而中处者,世谓之元气。寒而暑者,世谓之阴阳。是虽大,无异果 、痈痔、草木也”。[1]此处之“天”是指与地相对的天空。柳宗元在《天对》中所描述的整个自然界为自然之天。柳宗元把他的元气自然论运用到宇宙生成论中,“勿

曰黑日希眇,往来屯屯; 昧革化,惟元气存”,“合焉为三,一以统同。吁炎吹冷,交错而功”,“无营以成,沓阳而九”,“冥凝玄厘,无功无作”,“阳健阴淫,降施蒸摩,歧灵而子,焉以夫为”!这种自然无为的自然之天在其以后的论证中多次提及。柳宗元的唯物主义的自然之天相当广博,学者亦多有论及,本文不做过多表述。

在天人关系上,柳宗元提出了“天人不相预”的观点,认为“生植与灾荒,皆天也;法制与悖乱,皆人也,二之而已。其事各行不相预,而凶丰理(治)乱出焉”[2]。柳宗元首先肯定了自然的生长繁殖和年岁的凶欠丰裕,以及社会的治乱,各自有其特定

79

①收稿日期:2004-01-18

作者简介:高永旺(1974-),男,河北邯郸人,南京大学哲学系硕士研究生。

的规律。这里的“天”不再仅是与地相对的“天空”,是包括自然运行规律、人以及人的自然性在内的整个客观自然界(即自然之天)。此处的人指人为之意。天、人各有其自身规律,它们自身的规律互不相预,并行不悖。柳宗元并没有否定人对天的能动作用,然而却没有认识到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及事物规律之间的相互影响。柳宗元与刘禹锡都同意天人不相预,而对天人交相胜则持不同态度,后面详述。

柳宗元对神灵之天持批判态度。在其论著中具体而详细地批判了天命论、天赋论、长生论以及天人感应论等思想。《贞符》云:“是故受命不于天,于其人;休符不于祥,于其仁。惟人之仁,匪祥于天;匪祥于天,兹惟贞符哉!未有丧仁而久者也,未有恃而寿者也。”柳宗元又曰:“力足者取乎人,力不足者取乎神。所谓足,足乎道之谓也”[3],“卜者,世之余技也,道之所无用也。……要之卜史之害于道也多,而益于道也少,虽勿用之可也”[4]!这是对天命论的批判。柳宗元反对道德仁义天赋说。他认为仁义忠信不是与生具有,而是后天得来的,并非天爵,“故善言天爵者,不必在道德忠信,明与志而已矣”,“若乃明之远迩,志之恒久,庸非天爵之有级哉”[5]!他也否定长生论,“仙者幽幽,寿焉孰慕。短长不齐,咸各有止。胡纷华漫汗,而潜谓不死”[6]。

柳宗元极其深刻地批判了天人感应论。首先,在宇宙论上,他主张元气自然论,“天地,大果 也;元气,大痈痔也;阴阳,大草木也。其乌能赏功而罚祸乎?功者自功,祸者自祸,欲望其赏罚者大谬;呼而怨,欲望其哀且仁者,愈大谬矣”[1]。柳宗元完全打破了对天的迷信:“古之所以言天者,盖以愚蚩蚩者耳,非为聪明睿智者设也!或者之未达,不思之甚也”[7]!其次,在社会政事上,他认为“圣人之道,不穷异以为神,不引天以为高,利于人,备于事,如斯而已矣!……苟以合五事、配五行而施其政令,离圣人之道不亦远乎!凡政令之作,有俟时而行之者,有不俟时而行之者”[8]。如果认为违反时令而行政就会有灾害,那就是“瞽史之语,非出于圣人者也”[8],“语怪而威之,所以炽其昏邪淫惑,而为祷禳、厌胜、鬼怪之事,以大乱于人也!且吾子以为畏册书之多,孰与畏人之言?使谔谔者言仁义厉害,焯乎列于其前而犹不悟,奚暇顾《月令》哉”[9]!苍苍之天不管人事,“又何必枉吾之道,曲顺其时,以谄是物哉!吾固知顺时之得天,不如顺人顺道之得天也”[7]!他还论证了经与权的辩证关系,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经非权则泥,权非经则悖。是二者强名也,曰当思尽之矣”,“知经者不以异物害吾道,知权者不以常人怫吾虑”[7]。柳宗元思想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对天人感应论的批判之尖锐深刻是远超古人的。

在人性论上,柳宗元主张道德本有,而且他的人性论思想带有性善论的倾向。他在《天爵》中表述了道德和仁义忠信等具体道德表现的体用关系、本质与现象的关系。柳宗元主张道德本有,“道德之于人,犹阴阳之于天也”。人自有道德,不假天赋,如天本具阴阳,自然而有。“仁义忠信,犹春秋冬夏也”,仁义忠信,是道德的外在表现,就像春秋冬夏是阴阳变化的体现一样。所以柳宗元在开篇即讲:“仁义忠信,先儒名以为天爵,未之尽也。”这种仁义忠信天赋的观点始于孟子。孟子主张,“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而矣”[10],仁义礼智为天赋的,生而有之。柳宗元认为其“未之尽”,他所谓的“天爵”仅指“明”与“志”而已。他认为“夫天之贵斯人也,则付刚健、纯粹于其躬”,“刚健之气,钟于人也为志”,“纯粹之气,注于人也为明”,“明离为天之用,恒久为天之道”,“举明离之用,运恒久之道,所以成四时而行阴阳也”[5],所以结论为“故善言天爵者,不必在道德忠信,明与志而已矣”[5]。这种“志”与“明”的思想显然与荀子的“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忄昏忄昏之事者,无赫赫之功”[11]的思想有关。“明的发展,还是靠后天的劳动与学习。……志有阶级性,一个人志于什么,不决定于先天的禀赋,而决定于自己的世界观”[12](P637)。简言之,柳宗元肯定“明”与“志”天赋,而道德本有,本有之道德在不同的天赋的“纯粹之气”与“刚健之气”的作用下,形成了不同的外在的道德表现———仁义忠信,“故圣人曰‘敏以求之’,明之谓也;‘为之不厌’,志之谓也。道德与五常,存乎人者也;克明而有恒,受于天者也”[5]。柳宗元的道德本有论是他的元气自然论在人性论上的表现,“其各合乎气者也。庄周言天曰自然,吾取之”[5]。柳宗元指出仁义忠信是道德的外化,而没有说不仁、不义、不忠、不信是道德的外在表现。由此可以看出,柳宗元对孟子天赋性善论的扬弃并没有完全否定他所具有的性善论倾向。

柳宗元的性善论倾向还表现在反对刘禹锡的

89

人性的善恶二重性,认为人胜天是智胜,天胜人是力胜,否定“天恒为恶”的人性论观点。柳宗元的性善论倾向还进一步表现在对佛教性善论的赞扬上,“其教人,始以性善,终以性善,不假耕耘,本其静矣”,“生而性善,在物而具,荒流奔轶,乃万其趣”[13]。

每个时代都有其思想上的先锋战士,先秦荀子、汉代王充,唐代应首推柳宗元。柳宗元的哲学成就和他的唯物的战斗精神奠定了他在哲学史上的地位。

二、刘禹锡的天人之学与性具善恶

虽然刘禹锡的天人之学没有柳宗元的广博宏伟,但刘禹锡在天人之学方面也有相当程度的突破。刘禹锡直接以天人对举来论天,“天,有形之大者也;人,动物之尤者也”[14]。刘、柳所谓的天都是指自然之天。

刘禹锡的天人之学在论“天”时反对天命之天,而坚持主张自然之天与义理(伦理)之天。可以从其基本主张“天人不相预”和他提出的“天人交相胜,还相用”著名观点来理解他的天人之学。这两个观点在刘禹锡看来是相依共存、互融共俱、对立统一的。另外,他用器、数、势来阐释自然之天,确实是超越前人的。

首先来关注刘禹锡的“天人不相预”的思想。刘禹锡否定“以一己之穷通而欲质天之有无”,明确主张天人不相预,“天恒执其所能以临乎下,非有预乎治乱云尔;人恒执其所能以仰乎天,非有预乎寒暑云尔”[14]。这里的天是指自然之天。天高高在上是不干预人事的,而人也不能干预天体的运转和寒暑的变易,这一点无疑是客观唯物的。刘禹锡进一步否认了天命之天,“生乎治者人道明,咸知其所自;故德与怨不归乎天。生乎乱者人道昧,不可知,故由人者举归乎天。非天预乎人尔”[14]。认为天命产生与否在于人道之明晦、社会之治乱,这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神灵之天产生的社会根源。这样刘禹锡打破了对天的迷信,还原了天的本来面目,这也是人类认识不断扬弃的过程。刘禹锡以操舟为例,得出理昧则信天,理明则信人,“尧民之余,难以神诬;商俗已讹,引天而驱,由是而言,天预人

乎”[15]?刘禹锡论证了天命观念产生的认识论根源。

当刘禹锡在论证“天人交相胜”的时候,他的“天”、

“人”内涵和“天人”关系的比较层次发生了比较微妙的变化。天人不相预与天人交相胜这一对矛盾是如何在刘禹锡的天人之学中得到统一的呢?

刘禹锡的“天人交相胜”之“天”内在地蕴含了三层意义:一是指自然之天;二指伦理之天;三是天命之天。针对这一命题,首先,刘禹锡从自然之天与人的关系方面,运用器、数、势等概念来论证。他首先指出天虽大也是有形器的,而“大凡有形器者,皆有能有不能。天,有形之大者也;人,动物之尤者也。天之能,人固不能;人之能,天亦有所不能也”[14]。既然天人各有能有不能,就可以相互交胜。他认为,“天之所能者,生万物也;人之所能者,治万物也”,“天之道在生植,其用在强弱;人之道在法制,其用在是非”[14]。他得出的结论是“天与人交相胜耳”[14]。在这里刘禹锡不仅把万物的自然本性视为天,而且也把“气雄相君,力雄相长”也视为天之能。与此相对,他同样既把“阳耳艺树,阴而揪敛;防害用濡,禁焚用洒;斩才 坚,液矿硎钅芒”[14]视作人之能,也把“义制强讦,礼分长幼;右贤尚功,建极闲邪”[14]视作人之能。这样刘禹锡所谓的天人相对都赋予了伦理的意义,这里的伦理之天指人的自然本性,而人的自然本性是与封建伦理相对立的。刘禹锡又运用“数”与“势”来论证人可胜天,“夫物之合并,必有数存乎其间焉。数存,然后势形乎其间焉”[16]。“天形恒圆而色恒青,周回可以度得,昼夜可以表候”[16],此为天之数;“恒高而不卑,恒动而不已”[16],此为天之势。天“一受其形于高大,而不能自还于卑小;一乘其势于动用,而不能自休于俄顷”[16],是不能没有“数”与“势”的。天有“数”与“势”,人就可以利用之来战胜天,而“万物之所以无穷者,交相胜而已矣,还相用而已矣。天与人,万物之尤者尔”[16]。天、人、万物皆有数、有势,而有数有势者皆可“以理揆之”。从理的角度来看,万物是一贯的,“大凡入乎数者,由小而推大必合;由人而推天亦合。以理揆之,万物一贯也”[15]。《天论》云:“浊为清母,重为轻始。两仪既位,还相为庸。嘘为雨露,噫为雷风,乘气而生,群分汇从。植类曰生,动类曰虫。倮虫之长,为智最大,能执人理,与天交胜。用天之利,立人之纪。”这是刘禹锡天人关系的理论根据。

99

刘禹锡第二层意义上的伦理之天也有其独特

的内涵。这层意义上的天人关系,也就是他的善恶二重的人性论思想。如上文所言,他所谓的天不是指至纯至正的天理,而是指与名教伦理相对应的人的具有恶的倾向的天然本性,这显然是受荀子性恶论的影响,但又不尽同于荀子的性恶论,而是具有恶的倾向的人之自然属性;而所谓的“人”是指人所具有的符合封建伦理纲常的社会属性,这也显然是受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化性起伪思想影响,而又与之不尽相同。刘禹锡认为这种以封建名教伦理界定的人是善的,而“人”指的是封建社会中一定的社会关系,已经涉及到把人的社会关系作为人的本质属性,这与以前的中国传统哲学家把人性视为天之所赋或人之生理,显然是一个进步。刘禹锡认为,“是非存焉”,则“人理胜也”;“是非亡焉”,则“天理胜也”。天并非一定要战胜人,而是“人不幸则归乎天也”[16]。然而,“人诚务胜乎天者也”[16],这是因为“天无私,故人可务乎胜也”[16]。人战胜天的手段是法制,“人能胜乎天者,法也。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天下蹈道必赏,违善必罚”[14],“法小驰则是非驳”,“法大驰则是非易位”[14]。这是人与天的三种关系。因此,从上可以看出,这里的天人交相胜是指人的内在本性的善恶二重性的相互作用。当然刘禹锡并未能够较好地解释人性的善恶二重性,这个问题直到张载提出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这对范畴才得到比较好的解决。

刘禹锡是批判天命论的,否认有一个天命之天。但是他的天人交相胜理论中蕴含的这层意义也是不可否认的。既然刘禹锡反对天人感应论,否定天命与神灵,那么在这层意义上缘何又“天人交相胜”呢?在认识论上,刘禹锡以操舟为例,舟行于小河之中,风浪不会太大,舟的快慢安危,舟中之人皆归之于人而不归之于天。这是为什么呢?“理明故也”。此为理明则信人;反之,船行于江河湖海之中,风云变化莫测,船的疾、徐、济、沉,人皆归之于天而不归之于人。为什么呢?“理昧故也”。此为理昧则信天。人们昧于事而信天时为天胜人;当理明而不信天命时为人胜天。而实际上天与人是不相预的,此不相预的天也正是天命之天。在社会方面上,刘禹锡认为天命论产生的根源是社会的治乱,“生乎治者人道明,咸知其所自;故德与怨不归乎天”,此为人胜天;“生乎乱者人道昧,不可知,故由人者举归乎天”[14],此为天胜人。

三、柳刘天人之学与人性论的异同及其意义

柳宗元与刘禹锡都主张自然之天,反对天命之天,尽管他们自然之天的内涵不尽相同,论证方式也各具特色,我们一般也认为他们的哲学思想是一贯的。柳宗元主张以物喻天,他所谓的“天”自然而然,无为无意识;刘禹锡的自然之天重“数”与“势”,又以“理”统之,强调天的规律性与必然性。柳宗元与刘禹锡的天人之学,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一反一正,方显正理,我们从柳宗元对刘禹锡天人交相胜的辩驳中看他们的哲学思想之异同。柳宗元认为“天之能生植”,“不待赞而显”,是自然而然的。他反对刘禹锡的“天之能者生植也,人之能者法制也”[2],认为这是“判天人为四”的观点,主张天人二分说,“生植与灾荒,皆天也;法制与悖乱,皆人也,二之而已”[2]。这种意义上的天人关系是“其事各行不相预,而凶丰理乱出焉,究之矣”[2]。柳宗元主张道德本有,否定人性论上的善恶二分法,“子所谓交相胜者,若天恒为恶,人恒为善,人胜天,则善者行。是又过德乎人,过罪乎天也”[2],“苍苍之先者,力胜也;邑郛之先者,智胜也”[2]。柳宗元用“力”与“智”代替刘禹锡的“天”与“人”,认为这不关乎伦理道德、仁义忠信,这与他的人性论思想是一致的。柳宗元指出:“操舟之言人与天者,愚民恒说耳。幽、厉之云为上帝者,无所归怨之辞尔,不足喻乎道。”[2]以现在的观点,柳宗元的思想无疑是唯物的,然而他却忽略了其中的哲学意蕴。柳宗元与刘禹锡的人性论思想也有相当大的区别,二者相互作用,共同对宋儒之学产生作用。

刘禹锡认为柳宗元所言的天人关系为“天与人实相异”,乃是“非所以尽天人之际”。看来刘禹锡不太同意“天人相异”的观点。这与宋儒的“天人本无二,更不必言合”是有共同之处的。刘禹锡在人自身的伦理本性范围内的天人对举对宋儒人性论的形成和本体论的产生有着重要影响。这种善恶二重性的人性思想具有以下两重意义:一是对人的本性恶的一面“天”的反动和人性善的一面“人”的延伸,则天与人本为一体,都是至纯至善的“理”的体现,在天曰“天理”,在人为“心性”。刘禹锡的“以理揆之,万物一贯”的思想,推演出万物同理的思

001

想。这种人性论上的“天人”对举的发展趋势和“万物一理”的思想,具有外化为理,内化为心性的可能性,蕴涵着未来本体论发展的两种趋势,也是儒家思想内在逻辑矛盾发展的必然。这种思想与其他儒家学者以“天道”制约“人道”,以“人道”规定“天道”的思维方式相反,同时也从反面丰富了“天”、“人”的内涵。二是,人性论上的天人对举的善恶二重性,是对前人人性论思想的发展,并对宋儒天地(命)之性与气质之性思想的提出,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孔子罕言心性,孟子倡性善,荀子主性恶,告子的无善无不善说,乃至董仲舒的性三品说,韩愈的性情三品说,都未能很好地解释人性论问题。刘禹锡并未展开论述人性论问题,然而不可否认他的这种思维方式对宋儒的人性论的产生有着方法论上的意义。

中国传统哲学从“天人合一”的思想模式发展到“本体论”的思想模式,有其内在逻辑发展的必然性。柳刘的哲学思想,尤其是他们的“天人之学”是这一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而且,正是有了这种内在的必然性,宋儒才顺理成章地接过来佛教的佛性论和心性论思想来为己所用,丰富和提高自身。

参考文献:

[1]柳宗元.天说[A].柳河东集:卷十六[M].

[2]柳宗元.与刘禹锡天论书[A].柳河东集:卷三十一[M].

[3]柳宗元.非国语:神降于莘[A].柳河东集:卷四十四[M].

[4]柳宗元.非国语:卜[A].柳河东集:卷四十四[M].

[5]柳宗元.天爵论[A].柳河东集:卷三[M].

[6]柳宗元.天对[A].柳河东集:卷十四[M].

[7]柳宗元.断刑论下[A].柳河东集:卷三[M].

[8]柳宗元.时令论上[A].柳河东集:卷三[M].

[9]柳宗元.时令论下[A].柳河东集:卷三[M].

[10]孟轲.告子上[A].孟子[M].

[11]荀况.劝学篇[A].荀子[M].

[12]孙叔平.中国哲学史稿:上册[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13]柳宗元.曹溪第六祖赐谥大鉴禅师碑[A].柳河东集:卷六

[M].

[14]刘禹锡.天论上[A].刘梦得集[M].

[15]刘禹锡.天论下[A].刘梦得集[M].

[16]刘禹锡.天论中[A].刘梦得集[M].

责任编辑:刘忠世

A Comparative Study of Liu Zongyu an’s and Liu Yuxi’s

Doctrines and Theory of H um an N ature

Gao Y ong2wang

(Dept of Philosophy,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210093)

Abstract:Liu Z ongyuan and Liu Yuxi,from materialistic viewpoints,revealed the reason for the emergence of the Divine Heaven and criticized the absurdity of the Heaven of Destiny.Their theories are considered an integral part in the history of the theory of human nature in China and have greatly influenced the develop2 ment of Chinese philosophy.

K ey w ords:Liu Z ongyuan;Liu Yuxi;Doctrine of Heaven and Man;theory of human nature

101

孟子的人性论

孟子的人性论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目 录 摘 要 (1) Abstract (1) 一、孟子思想产生的原因 (1) (一)时代的要求 (1) (二)继承与创新 (2) 二、孟子人性论的内容 (2) (一)何为人性 (2) (二)人性的本质 (2) 三、孟子人性论的意义 (2) (一)对当时的意义 (2) (二)对当代的意义 (3) 参考文献……………………………………………………………………………… 4

摘要: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最为繁荣的时期之一,各派思想纷纷出现,儒家思想也在那个时候诞生了,孟子作为儒家大师之一,他的思想的产生不仅是时代的要求,而且也是在孔子基础上的发展,更是自身对儒家思想的一次创新,对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不仅初步完成了对儒家思想的构建,而且为儒家的核心思想“仁”找到了理论依据,即人性本善,并且在善的基础上使“仁”的思想内涵得到进一步的扩大,不仅促进了当时儒家思想的发展,对我国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孟子;人性;善;和谐社会 Abstract: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nd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is one of the most prosperous period of ancient Chinese ideology and culture, political ideas, Confucianism also at that time was born, mencius as one of the Confucian master, his thought is not only the request of the ages, but also in development, on the basis of Confucius is an innovation of Confucianism itself, on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onfucian thought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not only did he initially completed the building of Confucian school, and find the core of the Confucian "benevolence" as theoretical basis, namely human goodness, and on the basis of good make "benevolence" to further expand the thought of, not on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onfucianism, the current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in China also has the vital significance. Keywords:Mencius; Human nature; Good; A harmonious society 浅谈孟子人性伦 一、孟子思想产生的原因 (一)时代的要求 孟子生活在东周战国时期,社会各个方面都纷乱复杂,政治上无非是各个诸侯国之间你打我拒,目的就是为了扩大疆土、富国强兵、称雄天 下,然而伴随它产生的各派的思想对于诸侯就复杂的多了,究竟那个可以令他们实现目标,这是个复杂的问题。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是这样描写孟子与孟子所处的时代的,“孟轲,邹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於事情。当时之时,秦用商君,富国疆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於合从连横,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

中西方人性理论对比分析

中西方人性理论对比分析 一、西方人性假设 (一)“经济人”假设 “经济人”的观点最早是由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的,他认为经济现象是具有利己主义的人们的活动所产生的,如果能够刺激他们的利己心,使之有利于他人,要达到目的就容易得多了。泰勒制是其典型的代表,这个经济理论对应的管理方法就是用严格的规章制度来管理人,从而达到预期的目标。不可否认的是,在当时的中国和西方,这种人性假设下对应出现的管理政策确实可以产生积极的作用,对应的是中国政治上的稳定,西方经济利润的增加。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理论的片面性也更加凸显,这种人性假设的实质是把人看作一种单纯的动物,无视和抹杀了人的社会性。在这种人性理论指导下产生的管理措施,不可能真正、持久地调动人的积极主动性以及激发人的劳动热情和创造精神。 (二)“社会人”假设 社会人是梅奥总结了霍桑实验,提出了“社会人”的人性假设。“社会人”的观点认为,工人不是机械被动的动物,对工人劳动积极性产生影响的也绝不是只有经济报酬,工人还有一系列社会的、心理的需求,比如对尊重的需求等。这种“社会人”假设的观点类似于孟子“性善论”中的观点,将人性向好的一面去看,不再片面地将人性看作追求利益者,而是把人的社会需要看作人类行为的动机,“社会人”的本质特征之一就是在劳动中与其他人交往,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而获得社会的认同,这就给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自我实现人”假设 由美国心理学家和行为学家马斯洛提出。他认为:“人拥有五个层次的需要,即生理的、安全的、爱与归属的、尊重的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每当一种需要得到满足时,另一种需要便会取而代之。”其目标就是自我实现,竭尽所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利用自己的天资和能力,使自己变得完美。该理论比较客观地分析了人作为一个客观存在的立体的个体,个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体现了西方哲学思想中的人本主义思想,重视个人的价值与尊严。他强调发挥人的潜能与价值,由此也推动了现代“以人为本”的管理。 (四)“复杂人”假设 美国行为学家沙因对人性进行了归类,并且提出了四种人性假设,除了上面提到的三种之外,又提出了“复杂人”假说,即每个人都有各自的需要和不同的能力,工作的动机不仅有复杂性而且有不确定性,人的许多动机安排在各种重要的需求层次之上,这种动机阶层不但因人而异,而且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也是不一样的。人可以依照自己的行为动机、工作能力及工作性质对不同的管理方式作出不同的反应。沙因基本上将人性的各种情况作出了一个非常好的归纳,给管理者提供了一个时代任何人的万能管理方式。 二、中国早期人性假设 (一)“性善论” 首先提出“性善论”的是孟子。“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认为人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和是非之心,这就是仁义礼智,这些不是从外部给予我的,而是我自己本来就拥有这些的。[1]在管理学的角度上,孟子的“性善论”主张管理者应该施以仁政,因为人的本心是善的,是好的,所以管理者应加以引导,使其顺应自己的统治。 (二)“性恶论” 荀子作为“性恶论”的代表,他的思想与孟子截然相反。“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否定性善是与生俱来的,认为人生来是恶的,肯定性恶是人的固有的本质,主张对人的管理办

中国哲学之天人合一

中国哲学之天人合一 老子“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 按照老子“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人与自然不是对立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而不是与自然对抗的力量,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强调“知天”和“畏天”的统一。 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著名论断。这里的“法”是“效法”的意思。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归根结底,人类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效法自然。这些思想又是以利用生态系统自组织、自恢复能力为基础的当代生态工程学的哲学基础。 自然界中,山川可以生长草木,草木繁衍鸟兽和其他有价值的物质,调节气候和雨水,形成万物,使百姓有其食,有其用。形象地概括了山川河流在地球生命圈中作为生命的介质和载体周而复始生生不息运行的规律,描绘了河流湖泊生态系统的勃勃生机,正是靠山川河湖抚育滋养万物,自然界为人类创造了栖息繁衍和发展的条件,“万物已成,百姓以食”。 这种和谐产生人类对自然界的尊重和敬畏。所谓“知天命”。“天命”泛指自然规律。“知天”和“畏天”是对立统一的。“知天”,指人学习自然规律:“畏天”,指人对自然界要心存敬畏。“畏天”而不“知天”,是人类蒙昧时代神秘主义的根源。相反,片面强调“知天”而不“畏天”,则逐步形成了西方近代的“人类中心主义”哲学理论,继而又以现代科学技术作为武器,把人类推上了全面与自然相对抗的道路。 “天人合一”强调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不是互相割裂而是相通的。或者说,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不是相互分离的,而是遵循统一的规律。这种规律在老庄哲学中称之为“道”,道家把天地宇宙当作一个有机的整体,“道”是一种自然法则,只有顺应自然,才能成势。道家反复强调要避免反自然的行为。 “天人合一”,提倡“仁爱自然”,“仁者爱人”,指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人为天所生,与天具有血肉相连的内在关系,人也应该有“爱人利物之心”,所以提倡“泛爱生物”和“仁爱自然”。珍惜自然,保护自然,人对于

天人合一思想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环境生态学与天人合一思想 环境生态学是阐明人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及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途径即追求可持续发展,而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主要说的是把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化解到最小,最终达到和谐统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季羡林先生对其解释为: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类;合,就是互相理解,结成友谊,顺天者昌,逆天者亡 道家认为,在自然界中,天地人三者是相应的。《庄子·达生》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易经》中强调三才之道,将天、地、人并立起来,并将人放在中心地位,这就说明人的地位之重要。天有天之道,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有地之道,地之道在于“生万物”。人不仅有人之道,而且人之道的作用就在于“成万物”。再具体地说:天道曰阴阳,地道曰柔刚,人道曰仁义。天地人三者虽各有其道,但又是相互对应、相互联系的。这不仅是一种“同与应”的关系,而且是一种内在的生成关系和实现原则。天地之道是生成原则,人之道是实现原则,二者缺一不可。环境生态学主要以人文社会和环境生态学方面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和谐社会和循环型经济”、“人类生存方式与环境生态危机”、“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之路”、“环境文化与生存安全”、“全球变暖与地球环境生态安全”、“臭氧层破坏对地球环境生态的影

响”、“酸雨对地球环境生态的影响”、“城市化对城市环境及区域气候的影响”、“沙漠-绿洲生态系统水热输送及相互作用数值模拟”、“中国西部水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问题”。 在内容上,环境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其内容和体系尚在不断地发展之中,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2 )环境污染的生物效应。( 3 )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 4 )环境污染的监测与评价。( 5 )环境污染对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影响。而天人合一思想在内容上主要是自然万物与人在发展的过程中相互统一,在孟子梁惠王上中提出:数(c ù)罟(gǔ)不入洿(wū)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 在研究对象上,环境生态学研究重点是环境污染的生态学原理和规律、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废弃物的能源化和资源化技术,研究目的是改善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达到资源的永续利用,促进经济、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污染的环境对整个生态系统(以生物为主)的影响。它是研究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污染的环境两者之间作用与反作用、对立与统一、相互依赖与相互制约、物质的循环与代谢等一系列相互作用的规律,以及支配这些规律的内在机理。生命系统与人为干预的环境系统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表现为各级水平,所以,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既包括从宏观上研究环境中污染物和人为干预的环境对

“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影响.docx

“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影响 摘要“天人合一”哲学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传统美学的面貌。古典园林艺术作为一门综合艺术 ,使中国古代独特的空间意识和审美观得以充分发挥。古典园林建筑无论在单体设计、群体组合、总体布局、类型及园林环境结合等方面 ,都体现着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时空意识。本文从儒 ,道,佛三家阐述了“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在古典园林艺术中的体现。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哲学思想天人合一中 有悠久艺术历史的中国有众多哲学流派,各派思想不尽相同,然而有一个基本的东西确是一致的,那就是“天人合一”。追求人与“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基本命题 ,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 “天人合一”哲学思想追求人与自身及其环境的和谐相处 ,无论是儒家的人与人 ,人与社会的和谐 ,还是道家的人与自然的和谐或者佛家的人与自我的和谐 ,都以自己的思维方式推崇这一理念。“天人合一” 哲学思想不仅影响了中国的政治与文化 ,也深深影响了中国传统美学 ,而古典园林作为一门综合艺术 ,受传统美学影

响很深 ,处处都能看到“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影子。 下面就从儒家、道家和佛家几个方面来谈谈“天人合 一”哲学思想是如何体现在园林艺术中的。 1儒家 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主要是追求人与人 ,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在儒家来看 ,天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 原,人心中天赋地具有道德原则 ,小到人与人之间 ,大到人与整个国家民族都应该遵从这种道德原则。因此儒家推崇仁义、礼制 ,而且有一套严整的制度。受儒家美学思想的影响 ,园林的格局 ,包括结构的安排、景物的位置、各种建筑物的序列都必须依礼而制 ,而且要体现一定的乐感。这在皇家园林中表现地特别明显 ,大多数的皇家园林都有一条十分明显的中轴线 ,而整个园区又有一个明显的中心 ,这个中心在位置、高度、规划上都统帅着景区的其他建筑 ,象征着皇权的至高无上和君臣礼制。如颐和园从后山到昆明湖有一条明显的主轴线,而在这条轴线上又有一个明显的中心 ,就是佛香阁 , 从它的位置 ,规模和高度来说 ,都是所有景区和景点的统摄 ,象征着君主对万民的统帅。从形式上来说 ,儒家讲求中庸之道和尽善尽美的美学思想 ,因此皇家园林基本都注重万物的和谐、中正、均平、循环 ,建筑的布局喜欢用轴线引导和左右对称的方法求得整体的统一性。

淮南十三中“学贯古今、以史明智”活动之历史知识竞赛 - Disha Innovation

淮南十三中“学贯古今、以史明智”活动之历史知识竞赛 一、选择题:(50分) 1.牙帐受降秋色外,羽林奏捷月明中,海隅久念苍生困,耕凿从今九州同。台湾收复,捷报送抵京师, 正值中秋,康熙欣然写下这样的诗句,请问此时收复台湾的是:() A、郑和 B、郑成功 C、施琅 D、郑克爽 2. 哥伦布西行航海时,中国正处在哪个朝代 A、宋朝 B、明朝 C、清朝 D、元朝 3. 闪电战术(打一国家) A、德国 B、捷克 C、日本 D、克罗地亚 4.横渡大洋必经此地(打一外国地名) A、开罗 B、诺曼底 C、夏威夷 D、中途岛 5.码头珠宝多(打一国家地名) A、珠海 B、珍珠港 C、珍宝岛 D、吉隆坡 6.打雪仗(打一历史名词)() A、普法战争 B、莫斯科保卫战 C、冷战 D、不列颠之战 7.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打一历史名词)() A、两德统一 B北约与华约 C、古巴导弹危机 D、美苏争霸 8.晚潮更汹涌(打一历史名词)() A、波黑冲突 B、以巴冲突 C、印巴冲突 D、美苏争霸 9.一个有趣的发现---同时代的东西方文化巨人汤显祖和塞万提斯均卒于1616年。请问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什么?() A 、《唐吉诃德》和《牡丹亭》 B、《桃花扇》和《唐吉诃德》 C 、《双城记》和《巨人传》 D、《牡丹亭》和《唐吉诃德》 10. 2006年中俄关系的一件大事是在中国举行() A 、俄罗斯年B、中俄经贸洽谈会 C 、中俄首脑峰会D、中俄友好年 11. 现代马拉松长跑运动起源于哪个国家?A 古希腊 B 古罗马 C 古埃及 D 马其顿 12. 成语“围魏救赵”出自于下列哪个战役() A.桂陵之战 B.马陵之战 C.长平之战 D.城濮之战 13.著名的迦太基军事将领汉尼拔曾越过一座著名的高山进军罗马,而后世的法国皇帝拿破仑也曾越此山 进军意大利。请问,这是哪座山呢?() A 比利牛斯山 B 阿尔卑斯山 C 安第斯山 D 落基山 14、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最早将台湾纳入其行政管理范围的是() A三国 B隋朝 C元朝 D清朝 15.《倚天屠龙记》中说明教源于波斯,那么明教在波斯称什么呢?() A 琐罗亚斯德教 B 景教 C 摩尼教 D 日月神教 16.唐诗人温庭筠的《送渤海王子归国》:“疆里虽重海,车书本一家。盛勋归故国,佳句在中华。”此诗反映的是() A.南诏与唐朝关系密切 B.粟末靺与唐朝的密切关系 C.唐朝与新罗友好相处 D.黑水靺与唐朝友好往来 17.将“神六”成功送入太空用的火箭是长征2号F火箭,现在的火箭与中国早期的“火箭”虽然相去甚远,但原理却是一样的。如果你要查找火箭作为火药武器的最早记录应该翻阅()A《史记》 B《汉书》 C《唐书》 D《清史稿》 18、十九世界哪座城市被称为“音乐之城”? A、巴黎 B、维也纳 C、威尼斯 D、悉尼 19、今天我们倡导的“以德治国”,可以从儒家传统文化中汲取:() A.贵贱有“序”的思想 B.“政在得民”的思想 C.“有教无类”的思想 D.以农为本的思想

古代哲学中的人性论思想述评

摘要:在我国古代哲学家中,就有性善说、性恶说、性有善有恶说、性无善无恶说等等理论。其中以孟子的“性善说”和荀子的“性恶说”最具代表性,这两种学说 均对后期儒家哲学的人性论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此做一个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人性论;孟子;性善说;荀子;性恶说 古今中外的哲学史上,在人的本质属性这一问题上的争论,充分显示出人类对自身本质的高度关注。“人性论”是旧哲学探索人的共同本质属性的一种学说。在我国古代哲学家中,就有性善说、性恶说、性有善有恶说、性无善无恶说等。其中以孟子的“性善说”和荀子的“性恶说”最具代表性,这两种学说均对后期儒家哲学的人性论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下采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这两种中国古代的 哲学思想做一个评述。 1 孟子的“性善说 在战国时期,孟子第一个提出了系统的人性善的理论,性善论是孟子整个学说的理论基础。在孟子看来,人和禽兽是有本质区别的,这种区别的主要表现是人性和禽兽之性不同,人的生活高于禽兽的生活,因为人有自觉的道德观念。他指出,人的本性和禽兽本来是不同的,但由于有的人不知道保持自己的本心、本性,而把本心放了,人性丢了,结果变得和禽兽差不多了。因此,孟子十分强调“立心”、“养 心”、“养性”、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善人。 那么心、性是从哪里来的呢?孟子指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是天也。”也就是说人要不断地膨胀自己的心,才能认识自己的本性,人的本心、本性都是上天赋予的,人能够认识这些东西是上天给予的。 孟子认为,人性之所以是善的,是因为人生来就具有天赋的“善端”,具有一种先验的道德观念的萌芽,这是人异于禽兽的本质特征。孟子是从人见小孩落井产生不忍人之心而推出他的性善论的。不忍人之心就是不忍看见别人痛苦的心或“恻隐之心”。一个小孩行将落井,一个人看见必然前去搭救。这个人去救小孩一不是为了讨好小孩的父母,二不是为了使自己的好名声传扬乡里,也不是厌恶孩子的啼哭声,而是出于不忍人之心。孟子从这件事上就引出了他的性善论,并进而导出仁、义、礼、智四种道德观念的萌芽(四端)如同四肢一样,是人生而应有的,而不是外力加给每个人的。 既然人的本性是善的,那么为什么人们有善恶的不同呢?孟子认为,仁、义、礼、智这“四端”与生俱来,人人相同。有的人能为善人是由于他努力培养与扩充这些“善端”。他认为圣人就是把这“四端”发展到完全程度的人。人都有“四端”,如果都能括充之,就都可以成为圣人。但有的人不去培养和扩充这些“善端”,所以不能成为善人。 孟子一方面把仁、义、礼、智说成人的本性,同时也承认人的感官欲望也属于人的本性。但孟子认为感官欲望是“小性”,仁、义、礼、智是“大性”,小性要服从大性。 孟子的性善论是其仁政学说的思想基础。在孟子看来,仁义是人先天具有的本

孟子荀子人性论浅析及其异同比较

1、“性”所指不同。孟子“性善论”中“性”主要指人的社会属性。“性者,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尽管他提到过一些人的自然属性,但却不承认这是本性中的性。而荀子“性恶”论中的“性”则主要是指人先天遗传的自然属性。“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正名》),荀子所讲的人性,是人的自然机能和性情。 2、对“性”本源的认识不同。孟子将普通的道德属性加在了“天”上,把“天” 看成是一种抽象的道德规范,天道、人性合一。荀子提出了“天明人之分”的观点,“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并从理论上论证了要从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同时,他还用天人之分的观点去论证了“性伪之分”: “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 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荀子性恶》) 3、孟子强调先验的道德观,荀子强调后天的极伪而成。孟子通过“四端” 论,说明了人的本性已经具有仁义礼智的“善端”,道德观念即是善端的扩充。同时,孟子还提出了良知良能来补充“四端”,同样“良能”也是生而就有的能力。而荀子指出“人之学者其性善”,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因此,他反复强调道德观念是后天学习积累而成的。从大方面说,孟子的性善论是站在历史事件已达到的静态成果角度,而荀子的性恶论则是站在动态的历史实践的追求过程角度。 1、人性追求目标同一为“善”。孟子不仅认为人生来本善,而且也认识到后天教育环境的不同导致最重的人性差异。基于此,他提出了追求善的人性目的论“明人 伦” ,即“父子有亲,君臣有父,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样才会达到善的目的。可见孟子是以善为人性追求的最终目标的。荀子的性恶论虽然主张人性是生来为恶的,但他的性恶论追求的目标也是善而不是恶。“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这里不难看出他不仅提出了人性善的问题,而且还有一种追求善的倾向。他指出,“古之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执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重刑罚以禁之,是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荀子性恶》)由于认为人性恶,所以荀子要求通过圣人教化、用礼义法度引导人不断进步,从而达到最高境界——人人为善,合于善也。由此可见,荀子的“礼义之化”同孟子所追求的善有殊途同归、异曲同工之妙。这充分表现了孟荀人性论在追求目标上的一致性。 2、修养人性的方法同样为教育。孟荀在人性最好追求上都归结于善,在达到此目标的途径上,也都选择了通过教育来修养人性。前者是扩充善端,后者是化性为伪。

中国传统和谐社会观

中国传统和谐社会观 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 潘岳发布时间:2006-08-07 06:00光明日报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和根本精神。“和谐”两字都是指音乐的合拍与禾苗的成长,“和”即是“谐”,“谐”即是“和”,引申表示为各种事物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和相互协调,即《中庸》里所说的“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和《周礼》说的“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 一、人与自然和谐。钱穆说:“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观实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归宿处。”“天人合一”代表着中国人的人生精神,就是追求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所谓“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儒家认为,“天地生万物”,人与万物都是自然的产儿,主张“仁民爱物”,由己及人、由人及物,把“仁爱”精神扩展至宇宙万物。道家把自然规律看成是宇宙万物和人类世界的最高法则,认为人与自然的和谐比人与人的和谐还要崇高。佛家认为万物都是“佛性”不同的体现,所以众生平等,万物皆有生存的权利。儒、佛、道在人与自然和谐的观点上基本一致。人与自然的和谐思想还落实到制度上。如孟子主张,“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意思是,人与自然和谐是生存发展与社会安危的基础,即所谓“王道之始”。 二、人与自身和谐。儒家强调要通过正心、诚意、修身来规范人的行为。孔子认为,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有精神生活,特别是在于人有道德,所以儒家以“仁爱”为中心,推演出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把培养有道德的人作为学问的根本,认为这是社会稳定和谐的根基。道家也主张以谦下不争、清静无为的方式来达到人的身心和谐,主张“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有了和谐的人格,就能消除自我的锢蔽,以开豁的心胸与无所偏执的心境去看待一切。佛家讲修来世,力图以事事无碍的超然态度进入一种彻悟的心灵境界,实现自我身心的和谐。 三、人与人和谐。孔子提出创造宽厚处世、协和人我的人际环境。并以“仁爱”为原则,实施两条途径:一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一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世界各大文化、宗教中都有相似表述,被公认为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道德黄金律”。儒家重视“礼”,主张通过“人和”来实现社会和谐,这便是“礼之用,和为贵”。道家也反对人与人

天人合一思想评析

“天人合一”思想评析 中国很早就进入了农耕社会,而农耕生产与自然时序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在农耕文明时期,古人的生存状态是依赖于自然的,并且不能超越自然,因此人们十分注重自然时令。“在农业社会中,时间的规则是根据自然界的周期变化所决定的,这不仅决定了人要根据季节的更替行事,而且也限定了人们的知识结构。”⑴细究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不难发现中国人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具体表现在天与人的关系上。借用一位思想史研究专家的话说:“中国古代思想界一开始就与‘天’相关。”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逐渐孕育了中国古代所特有的“天人合一”思想。“天人合一”不仅是中国先哲追求的最高境界,亦是中华文化之潜质和最基本的原动力。 之前,每当提起“天人合一”的思想,我首先就会想到它是由董仲舒提出的,但事实上并非如此。经过一番学习和了解之后,我发现“天人合一”的思想并非一人独创,而是出现于中国古代诸多文人的思想言论之中。 天人合一的思想起源于先秦时代,主要可见于儒道两家的思想之中。在道家来看,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庄子曾说:“人与天,一也”;“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⑶人作为大自然的一部分,与天地自然同属一个生命场,因此人与自然之间应该相互依存、和谐相处,人的行为要“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与麋鹿共处”⑷。儒家“天人合一”思想是从《周易》发轫,经过孔子、孟子、荀子的不断丰富和完善,至汉代董仲舒又将“天人合一”的思想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董仲舒曾说“以类合一,天人一也”,又说“天人之际,合而为一”。⑸后来发展到二程、朱熹、王阳明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完成了一个自身演变的历史过程,以朴素、直观的方式表达了人与自然的良好沟通。 “月令”思想开启了“天人合一”思想的先河。月令是上古一种文章体裁,按照一年12个月的时令,记述政府的祭祀礼仪、职务、法令、禁令等,并把它们归纳在五行相生的系统中。如《礼记·月令》把世界描绘为一个多层次的结构,太阳最高,其次为四时、月、神、五行,最后一个层次是各种人事活动,如生产、政令等等。上述结构层次基本是同向制约,

人性论看法

(1)你对中国古代人性论、激励(如何调动积极性)思想有哪些看法?联系自己实际,谈谈哪些思想有益于自己的发展; 关于中国古代人性论(善恶论)一般有四种观点:性善论、性恶论、性无善恶论、性亦善亦恶论。虽然曾经我也和几乎所有中国小孩一样,小时候“人之初,性本善”脱口而出,倒背如流,但随着年龄成长,我更倾向于告子的无善无恶论。 刚出生的婴儿没有善恶的观念,他们的善恶观,是非观是后天约束形成的。婴儿最初的行为是出于本能的,饿了想吃奶,不舒服了会哭,舒服了会笑,如果他对着别人笑,周围的人会夸奖他,如果他不高兴就打人,周围的人会纠正他,告诉他这是不对的……于是在小孩的成长过程中,他会受到所接触的世界的善恶观的影响,他们从周围的亲人,学校的老师,读过的书接受吸收各种善恶的观点,从而形成每个人不同的善恶观,这便是后天环境中观念的养成。 类似的,在我看来,中国古代的激励思想的核心也是观念的养成。不论是统治者对人民士兵的激励,“士为知己者死”,“赏罚分明”,还是古人对自己的激励“闻鸡起舞”“悬梁刺股”,都是为了使人民或者自己坚信一种观念―这样做是积极的,正确的,能使人成功的。 在我们的省份,高考竞争非常激烈。在高考前一段时间,整个班级气压非常低,当时我感觉压力很大,每天心情都很沉重。我意识到这样下去会出现大问题,于是我开始给自己心理激励。类似一种心理暗示,我每天早晨吃饭前去操场慢跑两圈,然后不断告诉自己:你是最棒的!就这样踏实有节奏的复习下去,一定会成功!不要着急,付出就会有收获……现在想想觉得当时的行为很傻,然而后来发现那可能是我做的最正确的事情之一。这样的心理暗示行为其实是让自己坚信,坚持从容就会成功。有时候,像这样坚信一种观念,对人的激励是无穷的。(2)谈谈你对行为主义、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三大心理学流派的认识,对于你的发展有哪些启发?? 不知能否这样简单的对应,行为主义与无善无恶论类似,认为人类所有的行为都是由先天与后天环境所决定,是先天基因加上后天环境所产生的结果。精神分析与性恶论类似,认为不符合社会规范的欲望和冲突被压抑在无意识中仍影响着意识。人本主义与性善论类似,强调人的尊严、价值、创造力和自我实现。 如果从上一个问题看,我似乎更倾向于行为主义,然而,我很赞同人本主义,我始终认为,人的内心应该有一些坚定不移的东西,自己的信念,原则和底线。这让我不论处于如何狼狈不堪的境遇,都能保持自己的人格和尊严,不会成为一个失去底线的人,也不会成为一个堕落沉沦的人。

中西方人性论比较

中西方人性论比较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中西方人性论比较 摘要:中国和西方人性论存在许多差异,其中最能够反映出两种不同文化中人性论分野的是整体和谐论与二元对立论的差异。中国传统文化把人以及人性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相信“人皆可成尧舜”,认为人的灵与肉是和谐统一的,人能够自我控制、自我约束,从而直接导致中国传统文化的泛道德主义和等级主义、专制人治、清官情结、明君情结。西方认为人本身具有两极对立性,人自身具有灵与肉、理性与感性、天使的一面与野兽的一面,两者常常冲突,人并不必然趋善,人性有其局限性、脆弱性、需要外在的他律性,从而直接导致西方文化的自然主义,并成为西方平等、民主、法治思想的基础。 关键词:人性论整体和谐二元对立 法国18世纪着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霍尔巴赫曾指出的,“适合于人的道德学应当建立在人性上,它应当告诉人什么是人,什么是人给自己提出的目的,以及达到这个目的的方法。而对你的目的,这就是全部道德学的撮要。”因此,人性问题对于伦理学的特殊意义就在于人性理论是任何道德学说的理论前提。 一、中国人性论 中国传统哲学关于人性的理论主要表现在人性善恶上,其观点繁纷复杂,张岱年先生把我国传统哲学关于人性善恶的理论划分为六种:“( 1)性善论———孟子,后来的宋明理学以 及王夫之、颜元、戴震都主性善论。(2)性无善无不善论———告子,后来王安石亦主性无善恶。( 3)性恶论———荀子。( 4)性有善有恶论———世硕。后来董仲舒、扬雄亦主此说。(5)性三品论———王充、韩愈。(6)性二元论———张载讲天地与气质之性,程颢、程颐讲天命之性与气禀之性,朱熹讲本然之性与气质之性,朱门弟子讲义理之性与气质之性。”把这些观点归纳一下,实际上最具代表性的是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和告子的性无善无不善论。后来关于人性善恶的思想都是对这三种观点的发挥或综合。

关于荀子的“天人之分”说及其现实意义(精)

关于荀子的“天人之分”说及其现实意义 论文关键词:荀子天人之分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关系 论文摘要:荀子独特的“天人之分”说主要包括“天行有常”、“明于天人之分”、“制天命而用之”。这一思想对于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借鉴意义在于,人应深入而全面地认识自然规律,进而掌握自然规律,继而遵循自然规律办事,既不要超过自然规律“与天争职”,也不能违反自然规律“倍道妄行”。苟子,又名苟况、苟卿、孙卿,战国时赵国人,是与孟子齐名的儒学大师。自少年开始,多次游学于齐,在稷下学官“三为祭酒”,有很高的声望。一度应聘到秦国,又曾在赵国“议兵”。后任楚国兰陵令。晚年定居兰陵,专心著述。荀子对儒家的《诗》、《书》、《礼》、《乐》、《易》、《春秋》都很有研究,善于吸收和批判先秦诸子百家的学说,从而自成高格,是先秦集大成型的思想家,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其著作《苟子》大部分是苟子的自撰,少部分出自f-1人的记录,是研究苟子的可靠材料。这一著作开创了儒家学派中个人著作体的先河。一、天人关系的演化早就开始对“天”是什么的问题进行思考。最初认识的“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客观物质自然界,如季节、气候、日月星辰等,这种意义上的“天”是物质的“天”.在人们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制约人们的活动,表明人们在农耕时代建立起来的与外部世界的物质性关系:二是存在于人们意识中的、超越人力控制的意志性力量。这种意义上的“天”等同于现代西方宗教中的“上帝”,拥有无上的地位和权力.表明了人们在其蒙昧时代与外界建立的精神性关系。早期的人们对自然力量顶礼膜拜,“天”被笼罩上了浓厚的宗教色彩。“所以早期人类所谓的‘天’,根本上是一种超越性的控制力量,其意志决定着自然界与人事的基本面貌,也因而当时人们心目中的‘命’总是与‘天’相连。”[1] 西周末年。各种历史事变促使人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重新进行了理性的思考,从而逐渐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下摆脱出来,此时,天人关系成为先秦诸子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虽然百家各有其思考,但在当时占据绝对统治地位的是“天人合一”思想。即认为天人之间具有相通性.甚至是同一性的关系。儒家孔子通过对生命的践履与体验,来体悟天命与人之自由的关系:“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孟子日:“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孟子-尽心上》)认为人性根于心而禀受于天,故知性即可知天,养性即可事天,充分表达出他对天人合一关系的解答。道家庄子尤为彻底地表达了天人合一思想,他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相齐相并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天地万物与“我”都是合一的,懂得这种关系的人就是真人,要处理好这种关系就要“不以心损道,不以人助天”(《庄子·大宗师》);就要“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庄子·秋水》)。墨家墨子肯定意志之天的存在,认为天是自然、社会和人民的主宰。能赏善罚恶,人只有与天合一才能免除灾难:“尚同乎天子,而未上同乎天,则天灾将犹未止也,故若天降寒热不节,雪霜雨露不时,五谷不孰,六畜不遂,疾茁戾疫,飘风苦雨荐臻而至者,此天之降罚也,将以罚天下人之不尚同乎天者也。”(《墨子·尚同中》) 这些天人合一说,无论是强调天的主宰、意志或人格神的内容,还是纯粹的天道自然的内容,都没有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做出合理的说明,他们共同地在强调一种

“天人合一”思想对当代中国文化的影响

“天人合一”思想对当代中国文化的影响在当代文化建设中,针对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出现了截然不同的评价。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之精髓的“天人合一”思想所包含的古典生态智慧具有极为重要的当代价值。从作为其源头的《周易》分析。它包含“太极化生”、“生生为易”、“天人舍德”、“厚德栽物”与“大乐同和”等极有价值的生态智慧内涵,成为当代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在我国现代化进程快速发展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在不知不觉中凸现出来。对于我国当前提倡的科学发展观和确立建设和谐社会目标,古代“天人合一”思想中所包含的生态智慧更有其特殊价值。 所谓天人合一,包含着人与自然界相统一的意思。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华民族五千来的思想核心与精神实质。它首先指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其次表明,人类生生不息、则天、希天、求天、同天的完美主义和进取精神;第三,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世界观、价值观的思维模式的全面性和自新性。合,就是互相理解,结成友谊。西方人总是企图以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征服自然掠夺自然,而东方先哲却告诫我们,人类只是天地万物中的一个部分,人与自然是息息相通的一体。" 在我们大踏步地走向现代化之际。人类既享受到现代工业革命给我们带来的文明发展,同时也切身地感受到现代工业革命给我们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特别是生态的急剧恶化和环境的严重破坏给我们带来的深重灾难。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应该有一定的度, 都应与周围事物的发展相辅相成, 否则可能造成破坏性的影响, 人类的发展也不例

外。面对人类自己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酿成的苦果, 人类早已经开始寻求自我救赎之道。不仅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 通过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寻求改善环境的新方法, 新途径, 而且还要从价值观上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在某种程度上为这种观念提供了些许借鉴, 为人类正确的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某些素材。当前受到了越来越多有识之士的青睐, 被当作克服人类当前的生态危机的一种思想资源。德国汉学家卜松山认为: “天人合一”是具有中国特点的人与自然的统一思想, 是一个具有世界性影响的思想。在环境危机和生态平衡受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 强调儒家的“天人合一”, 或许可以避免人类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普里高津也称赞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观具有了不起的技术实践, 中国文明对人类、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有着深刻的理解。因此, 中国的思想对于那些想扩大西方科学的范围和意义的哲学家和科学家来说, 始终是个启迪的源泉。毕竟,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保护地球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特别是当前面临严峻的生态危机, 以全面阐述人与自然关系而被人们所关注的儒家“天人合一”思想无疑具有更大的现实价值。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蕴含着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处的道理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蕴含着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处的道理,我们应该汲取这个古代先进思想的精神养料,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积极解决人类发展所面临的环境问题。 关键词:天人合一理想境界生态意义 中图分类号:B028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09)03-随着工业化社会步伐的不断推进,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不断加剧,给人们 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灾害。人们痛定思痛,开始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认识到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性。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应是人们实践活动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维持人们可持续健康发展所必需。实际上,在中国古代人们就认识到了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处的道理,并形成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我们有必要对这种理念理解、把握,从古人那里汲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和智慧,以便更好的指导我们的实践,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丰收。 一、“天人合一”的科学内涵 “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国古代先辈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认识,是中国传 统价值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思想命题是由北宋张载第一次明确、系统地提出的。张载在其名篇《正蒙?乾称》里说:“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张载提出的这一重大而先进的哲学命题,体现了中国哲学重合轻分的思维方式与价值取向,表达了中国先辈“万物同源,和谐共处”的思想观念,同时亦揭示了中国哲学、中国文化包容宇宙、开拓进取的风貌特色与基本精神。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华民族五千来传统文化理念的优秀思想精髓。它首先指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指明了人与自然应是和谐共处的关系,人凌驾在自然之上的做法是完全错误的;其次,体现了人类生生不息、前仆后继,与天地万物共同存在、发展、创造的完美主义理想和拼搏进取精神;第三,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世界观、价值观这种思维模式的全面性、先进性和创造性。中国哲人提出的“天人合一”思想命题的问题意识之一就是深刻认识到“天人一体”,深刻认识到人与自然“本是同根生”。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应该充分尊重大自然万事万物的生存权利,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一体。因此,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与思想理念的精髓和主旨就是要探索和获取“天”与“人”的亲和性,就是要力求达到人与天地万物互相尊重、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环境问题不但是个涉及到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问题,而且是人在实践活动 中直接面对的现实问题。“天人合一”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 的理想境界,古人还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践行这一理念。根据史料记载,三千年前的周朝根据气候节气,严格规定了打猎、捕鱼、砍伐、烧荒等的时间;二千年前的秦朝,禁止春天采集幼小植物,禁止猎取年幼野兽,禁止毒杀野生动物。中国历朝历代,或多或少皆有对环境保护的明确法规与禁令。中国今天的环境保护工作,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精神的继承与发展。我们应该把这种精神发扬光大,为拥有一个更加绿色安全的生存环境而努力奋斗。 二、“天人合一”指导实践的生态意义 近代工业文明发展所形成的自然观,强调人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才能保障自己的生存与发展。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人类确实取得了巨大的物质文明成就。但随着工业化社会的发展,到上世纪后期,温室效应、臭氧破坏、水体污染等一系列困扰人们的环境问题摆在我们的面前,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巨大的

三年级环境教育教学计划

三年级环境教育教学计划 环境与人类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我国把环境保护列为一项基本国策。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环境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手段。为提高我班学生的环境意识,树立良好的环境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在创建绿色学校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环保教育,大力推进本班的素质教育。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天人合一、资源有限、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理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 二、目标任务 1.学生获得环保的基本知识和观点,懂得最基本的环境理论。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环保的内在动机。 3.懂得家庭和自己怎样以实际行动保护环境,形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三、基本措施 环境教育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教育,应当多渠道、全方位进行。 (一)备好课上好课 要把这项教育开展得扎实深入,必须开发环境教育课程并把其作为基本载体,以便使环境教育比较系统地开展。备好环境教育课教案,上好每一节环境教育课。认真备课,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从实践中发掘学生的感触点。教导学生自主学习,做到环境保护自主性。生活中学习中,师生互相监督。创设环环相扣的环境教育途径,使学生初步树立环境意识。 (二)学科教学有机渗透 充分重视,对各门学科,特别是重点学科的课本内容进行分析、

归类,选出有关环境保护的篇目,适当地进行补充和扩展,使这些课文的教学与环境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树立环境意识,达到渗透目的。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寓环境教育于孩子们的实践活动之中,让他们在愉快的心情中很自然地接受环境教育,这样既丰富了环境教育内容,又达到了提高孩子们各种参与能力的目的。 一是结合学校原有课程,有意识地渗透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爱护洁净环保教育;二是结合乡土教材,专门开设环保课;三是利用课外活动学生分小组进行环保小分队活动。 (四)营造校园的环境教育氛围 良好的生存环境给人以美好性格的塑造和心灵的陶冶,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现代人应有的素质。因此,老师应注意在自己的班里、校园里创设优美环境,诱发孩子们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让我们的教室、校园美丽起来。 教学进度 周次内容备注 第1周 1课、认识小动物的家 第3周 1课、认识小动物的家 第5周 2课、它们住在哪里 第7周 2课、它们住在哪里 第9周 2课、它们住在哪里 第11周 3课、小动物喜欢的家 第13周 3课、小动物喜欢的家 第15周 3课、小动物喜欢的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