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育学专题复习

三、教育学专题复习
三、教育学专题复习

教育学专题复习一:重要人物

1、孔子(1)私学(2)有教无类(3)启发性、巩固性、因材施教教学原则

2、昆体良

3、培根

4、夸美纽斯(1)《大教学论》(2)班级授课制(3)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4)百科全书式课程(5)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5、赫尔巴特(1)《普通教育学》(2)教育学之父(3)四段教学法

(4)为课程建立起心理学基础(5)三中心(6)教师中心论

6、杜威(1)实用主义教育家(2)《学校与社会》(3)教育无目的论

(4)设计教学法(5)新三中心

7、杨贤江

8、凯洛夫

9、布鲁纳结构化教材发现学习模式

10、陶行知生活即教育最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11、孟禄心理起源说

12、勒图尔诺沛西·能

13、康德

14、邓小平教育的三个面向

15、孟子性善论

16、荀子性恶论

17、桑代克教育测验之父

18、韩愈

19、华生环境决定论

20、洛克环境决定论白板说教育万能《教育漫话》

21、施太伦

22、吴伟士

23、徐特立

24、柏拉图那笃尔普涂尔干凯兴斯太纳

25、卢梭福禄培尔裴斯泰洛齐

26、席勒《美育书简》美育独立

27、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说五育并举

28、斯宾塞课程是知识

29、乌申斯基

30、布鲁姆课程目标分类

31、瓦·根舍因

32、沙塔洛夫

33、卢扎诺夫

34、罗杰斯非指导性教学法

35、泰勒教育评价之父

36、乔伊斯韦尔

37、加里宁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教育学专题复习二:重要概念

1、教育

2、教育学

3、义务教育

4、学校

5、学制

6、学校文化(1)、学校物质文化(2)、学校制度文化

①传统

②仪式

③规章

(3)、学校精神文化

7、沟通

8、儿童发展

9、遗传决定论

10、环境决定论

11、辐合论

12、教育机智

13、心理相容

14、教育目的

15、教育目标

16、教育方针

17、德育

18、智育

19、体育

20、美育

21、形式美育

22、实质美育

23、教育美育

24、说服教育

25、情感陶冶

26、榜样示范

27、实际锻炼

28、奖励与惩罚

29、陈述性知识

30、程序性知识

31、技能

32、教学大纲

33、课程计划

34、教科书

35、课程

36、课程设计

37、课程论

38、教学

39、教学模式

40、教学组织形式

41、教学手段

42、教学原则

直观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

量力性原则

巩固性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思想性科学性统一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43、教学方法

讲授法

谈话法

讨论法

参观法

练习法

实习作业法

实验法

暗示教学法

纲要信号图示法

发现学习法

非指导性教学法

范例教学

44、课外活动

45、班级

46、班集体

47、班主任

48、学校咨询与辅导

49、心理健康辅导

50、测量

51、测验

安置性测验

诊断性测验

形成性测验

总结性测验

成就测验

学能测验

常模参照性测验

标准参照性测验

51、教育评价

52、相对评价

53、绝对评价

54、形成性评价

55、总结性评价

56、信度

57、效度

58、难度

59、区分度

60、教育的国家化

61、法律救济

62、教育研究

基础研究

应用研究

定性研究

定量研究

63、观察法

64、问卷调查法

65、访谈法

66、教育实验法

67、行动研究法

68、结构式访谈

69、无结构访谈

70、半结构访谈

教育学专题复习三:问答题

1、简述教育的起源学说。

2、现代教育有哪些基本特点?

3、小学教育有哪些基本特征?

4、略述小学教育在整个教育中的基础地位和在儿童发展中的启蒙作用。

5、教育的本质特点是什么?怎样正确理解教育的含义?

6、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指导方针是什么?

7、什么是学校文化?学校的制度文化对学生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8、国家对小学的管理和监督包括哪些方面?

9、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10、为什么全社会都要关心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应该如何相互配合?

11、我国小学管理包括哪些内容?

12、一所学校应具备怎样的基本条件?怎样理解学校的公益性?

13、历史上有哪几种不同的儿童发展观?

14、正确的儿童发展观是什么?

15、阐述儿童发展的特点。

16、为什么说教育在儿童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17、教育应该怎样做才能够发挥主导作用?

18、教育过程中如何尊重和发挥儿童的主体性?

19、怎样正确理解教师劳动的特点?

20、试阐述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21、我国社会主义学校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2、教师的职业道德体现在哪些方面?

23、教师的社会作用有哪些?

24、教师的教育素质有哪些?

25、教师应该具有哪些能力?

26、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角色怎么改变?

27、简述教育目的与教育目标、教育方针的区别和联系。

28、简述教育思想史上教育代表性的教育目的论。

29、确定教育目标的主、客观依据是什么?

30、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31、在新形势下如何落实我国的教育目的?

32、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有哪些?

33、我国教育目的有哪些基本特征?

34、什么是教育目的?它有哪些功能?

35、什么是德育?德育有哪些功能?

36、小学德育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7、小学德育实施的途径有哪些?

38、上好一堂思想品德课的要求是什么?

39、运用实际锻炼法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40、运用奖励与惩罚应该主要哪些问题?

41、小学智育的任务是什么?

42、美育的任务有哪些?

43、试述人文主义课程的特点。

44、试述国内外关于课程的定义存在着哪些观点?

45、试阐述决定课程的基本关系有哪些?

46、落实小学课程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47、为什么说教学活动的本质是特殊的认识活动?

48、何谓启发性原则?贯彻这条原则应遵循哪些基本要求?

49、联系实际,论述如何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

50、什么是直观性教学原则?运用直观性教学原则有哪些要求?

51、什么是系统性原则?运用系统性原则有哪些要求?

52、什么是巩固性原则?运用巩固性原则有哪些要求?

53、什么是量力性原则?运用量力性原则有哪些要求?

54、何谓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的原则?贯彻这一原则对教师有哪些基本要求?

55、什么是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运用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有哪些要求?

56、试析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

57、论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58、试析分层教学。

59、教学的任务有哪些?

60、、讲授法的优点和缺点

61、运用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等)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62、一堂好课的标准有哪些?

63、布置作业有哪些要求?

64、课外活动有哪些特点?

65、课外活动的教育意义有哪些?

66、课外活动设计的原则有哪些?

67、班主任工作的内容有哪些?

68、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69、班主任应该如何转化后进生?

70、如何组织和开展主题活动?

71、学校咨询与辅导的主要工作包括哪些方面?

72、教育测验的功能有哪些?

73、良好测验的标准有哪些?

74、提高测验信度的一般要求是什么?

75、小学教育评价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76、我国小学教育评价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加以改进?

77、教育研究对提高教师素质的意义是什么?

78、教育研究的基本步骤有哪些?

79、好课题的标准有哪些?

80、什么是行动研究?行动研究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81、研究报告写作的基本要求和结构是什么?

82、咨询活动的基本原则。

83、教育测验的功能。84、按照测验目的测验可以分为哪几类?

教育学专题复习四:材料分析题

[案例1]

一位热情而热爱教育工作的教师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及提供一个更有情趣的学习环境。新学年开始了,他对教室进行了一番精心的布置,教室内周围的墙上张贴了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图画,窗台上还摆上了花草、植物,使课室充满了生机。请你判断,它将产生什么样的效果?为什么?

[分析] 这位热情的教师出发点虽然很好,但事与愿违,反而产生分散学生注意,影响学生集中学习的效果。根据无意注意的规律,有趣的图画,室内的花草、植物这些新异的刺激物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尤其对低年级学生,他们容易把注意转移到欣赏图画、花草植物上,而影响了专心听课。

[案例2]

教师在板书生字时,常把形近字的相同部分与相异部分分别用白色和红色的粉笔写出来,目的是什么?符合什么规律?

[分析] 目的是加大形近字的区别,使学生易于掌握形近字。

(1)符合知觉选择性规律:知觉对象与知觉背景差别越大,对象越容易被人知觉。

(2)符合感觉的相互作用中同时性对比规律:红白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学生容易区别形近字。[案例3]

教学生识字有很多技巧,有一位教师告诉学生如何区别“买卖”两个字时说:“多了就卖,少了就买。”学生很快记住了这两个字。还有的学生把“干燥”写成“干躁”,把“急躁”写成“急燥”,老师就教学生记住:“干燥防失火,急躁必跺足。”从此以后,学生对这两个字再也不混淆了。这些教法有何心理学依据?

[分析] 这些教法对我们有很好的启发和借鉴作用。心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凡是有意义的材料,必须让学生学会积极开动脑筋,找出材料之间的联系;对无意义的材料,应尽量赋予其人为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记忆效果就好。简言之,教师应教学生进行意义识记。

[案例4]

教师在检查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时,其试卷为什么不单纯用选择和判断题,而常常求助于填空、问答题?

[分析] 选择和判断主要通过再认解答;填空、问答主要通过重现来解答。由于再认和重现的

水平不同,人的再认记忆优于重现记忆,而且能再认的不一定重现。因此仅靠判断、选择难以说明记忆已达到牢固保持的程度,往往借助于问答、填空等题型。

[案例5]

在实际的教学中,有的教师对学生作业采用“漏一补十”“错一罚十”的做法。你怎样看待这一现象?请运用记忆的有关规律加以分析。

[分析] 这种做法违背记忆规律,也是行之无效的。学生识记的效果和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有关,在一定的时间不宜过多,否则,易引起学生过度的疲劳,降低记忆的效果,同时,“漏一补十”“错一罚十”的做法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和记忆的信心和主动性,对进一步学习制造一些心理障碍。

[案例6]

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列举砖头的用处”时,学生小方的回答是:“造房子,造仓库,造学校,铺路”;学生小明的回答是:“盖房子,盖花坛,打狗,敲钉”,请问小方和小明的回答如何?你更欣赏哪种回答?为什么?请根据思维的原理进行分析。

[分析] 小方回答砖头的用途都是沿着用作“建筑材料”这一方向发散出来的,几乎没有变通性。而小明的回答不仅想到了砖头可作建筑材料,还可作防身的武器,敲打的工具,这样的发散思维变通性就好,其新的思路和想法,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案例1:

如今的孩子很小就接受了各种各样的新生事物,脑子里千奇百怪的东西很多。有时候,他们会在课堂上或课后向你提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比如,你在课堂上讲太阳和月亮,有的孩子便会问:“老师,太阳为什么白天出来?月亮为什么晚上才出来?”对这样的问题还能勉强回答,但有些孩子在课后向我提的问题,真的让我难以回答。比如,有的孩子会冷不丁地问你:“老师,什么叫‘酷毙了’?”“老师,怎样才能当上还珠格格?”我一时哑然。有时我想,或许我真的是年纪大了,不再适合当小学老师了。问题:面对这位老师的困惑,你认为问题出在哪儿?请作教师素质现代化的要求来回答

答:这位教师的困惑,主要在于他对当今时代社会的新生事物,新鲜词的不理解,换句话说是教育思想观念的现代化跟不上步伐。

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教师素质的现代化。因为教育中的任何活动都要靠教师进行,教育的目标的实现,效果如何都取决于教师。

教师素质的现代化包括:教育思想观念的现代化,职业道德素质的现代化,能力素质的现代化。总之,教师素质的现代化是现代社会对现代人的总体要求在教师职业上的特殊反映。案例2:

成都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基础教育办学行为有关问题的通知》中规定:“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就近免试入学,任何公办、民办和各类进行办学体制改革的小学、初中不得以考试的方式择优选拔新生,也不得以小学阶段各类学科竞赛(如小学数学奥赛等)成绩作为录取新生的依据。”

问题:你对成都市教育局的规定有什么看法?请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出发对奥赛进行评价。

答:我认为成都市教育局的规定除了进一步规范基础教育的办学,避免教育偏离它的轨道,成了变相教育。这个规定也促进了全面发展教育目的的实现。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必然要求。全面发展教育由德、智、体、美、劳动技术教育等五育组成。在新技术革命的挑战面前,注重智力发展是当代世界各国教育的共同趋向。奥赛正是发展学生的智力,用知识的精华去武装学生,迎合教育的趋向。但许多人却一味地为了奥赛。只注重去发展学生的智育,而忽视其它四育的发展,厚比薄彼,有所偏废。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只知竞赛,而不知其他是不是健全的。

案例3:

读者者薛女士反映,转学还不到一学期的10岁儿子小雷(化名)跟过去比好像换了个人。以往由于喜欢做小动作,小雷没少挨老师的骂,结果看到老师就害怕,不得不转学。到新学校后不久,小雷在上课时又忍不住做起了不动作,被老师发现了。新老师什么也没说,只是微笑着轻轻拍了一下他的背,便继续上课了。以后,每次新老师走过小雷身边,如果小雷没做小动作,老师就会对他微笑并点头表示赞许。很快,小雷改掉了坏习惯,还爱上了学习,自信心大增。

问题:请从该案例分析,对待有问题的学生新老师的教育机智。请从小学生的生理及心理发展特点来分析。

答:小学生身高体重处于两次增长高峰期之间,是相对稳定发展时期。他们的有意注意已开始发展,但无意注意仍占优势,他们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小学生的情感不稳定性以及不善于控制的特点也很突出,特别是小学低年级还是依据他人的要求评价自己。这些都是小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的发展特点。

上面这位新老师正是正确认识到了这点,并机智地运用这个特点来引导小雷,既纠正了他,又不伤害他的自尊心,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培养孩子的情感,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更为重要和紧迫。

案例4:

19世纪末,美国西部有个坏孩子,他把石头扔向邻居的窗户,把死兔装进桶里放到学校的火炉里烧烤,弄得到处臭气熏天。9岁那年,他父亲娶了继母,父亲对继母说:“你要注意着孩子,他在我们这里最坏,让我防不胜防,关痛死了。”继母好奇地走进孩子,对孩子进行了全面了解后,对丈夫说:“你错了,亲爱的,他不是最坏的孩子,而是最聪明的孩子,只是我们还没有找到发挥他聪明才智的地方罢了。”继母很欣赏这个孩子,在她的正确引导下,孩子很快走上了正路,后来成为美国著名的企业家和思想家,他说是戴尔?卡耐基。

问题:你怎样理解“坏孩子”“差学生”?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什么启发?

答:所谓差等生就是指那些不能达到基本教育要求,德智体全面发展水平较差或发展不平衡的学生。学生都是可教育的,没有哪个学生天生就是不想学好,世界上只有教不好学生的老师,决没有不可教育的孩子。教育的力量是巨大的。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1、平等公正地对待他们,尊重、理解、信任他们,使他们主动接受教育。2、一分为二地看待他们,找出教育的切入点。3、给差等生以高尚的教育爱,转变差等生并不难,使他们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案例5

当代有一位教育专家兼作家这样叹息中国的教育:“要想使中国的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好前程,现在中国父母唯一要做的恰恰不再是帮助学校把他们的考分再提高一些,而是保护好自己孩子的天赋别再受学校的侵害吧!”

问题:这段话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请你从教育的根本目的出发对中国当前的教育进行反思。

答:这段话指出了当前中国教育的弊端,当前中国教育趋向于分数教育(即应试教育),都是以分数来衡量一个学生的好坏,学生已经变成读书机器,而失去了本身拥用的天赋,没有自我了。

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必然要求,全面发展教育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等部分组成要能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中国教育已经开始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解放人的自我了

案例6:

2004年《中国教师》杂志对儿童的生存状态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833名从小学一年级到

高中三年级的学生中,有47%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童年不快乐。主要表现是:受考试折磨、没有自由、压抑、紧张、忙碌。期中考试时学生认为童年不快乐的主要原因。学生的年龄越高越觉得自己的童年不快乐。

一位每逢考试就会犯“间歇性精神错乱“的学生,高考后却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了。后来是他给中学班主任的信揭了谜。原来,为了逃避每月一次的考试排名和在排名中总位居30多名时所遭受到的同学鄙夷目光、父母的数落和自己的失望,他精心设计了骗局,瞒过老师、同学和父母。为了避免他再次“犯病”,学校允许他仅把考卷作为作业来完成,也不参加成绩排名。父母不再苛求他的成绩,转而开始担心他会因学习而熬坏身体。父母丢掉了过重的幻想和期望后,生活也开始变得轻松。自己也没有了来自家庭和排名的压力,心情变得舒展、学习也感到了轻松,学习效果也变得更好。

问题:从调查数据以及上面的案例分析,我们的教育出了什么问题?

答:从调查数据以及上面的案例分析,我们的教育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就是以发展人的单方面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活动或以帮助学生通过学生选拔考试为根本目的。这就是所谓的应试教育,应试教育因其把单纯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作为学校的唯一追求而成为片面教育。而且是学生各方面素质发展的最大绊脚石。

案例7:

对学生来说,由于知识基础的差异和个性品质的不同,对课程也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比如,新课程提倡的研究性学习,就有很多学生不知所措。一个班少则有四五十人,多则六七十人,要进行有效的合作的探究,难度很大。椐上课教师分析,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有哪些主动性强的学生受益,三分之二的学生是跟着走或跟不上。在众多的课堂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只是那些性格外向的学生,性格内向的学生只能做旁观者。这种善很容易导致学生出现两极分化。

问题:对于新课程改革者遇到这个问题,你认为应该如何调动全体同学的积极性,采取臬的方法,才能使所有学生在教改中收益?

答:对于新课程改革遇到这个问题,应该重视智力开发与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中,重视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特别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还应重视个别差异。加强个别指导,每个学生已有的经验及其天资、禀赋、兴趣、性格等心理品质差别很大,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案例8:

课堂上有位学生指出老师对某个问题的解释有错误,老师当时就恼怒起来:“某某同学,算你厉害,老师不如你,以后老师的课就由你来上好了!”全班同学随老师一起嘲笑这位学生,该生从此在课堂步能发现问题,不能主动回答问题了。

问题:请你从该实例,评价该老师的做法有哪些不当之处,这种行为违反了哪条教学原则?答:该老师对待提出质疑的学生,一棒喝退,严重挫伤了该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这种行为违反了“教师主导与学生自觉性相结合”的原则,特别是违反了“创造民主的教学环境”。民主的教学环境,能使学生的思维经常处于积极的活动之中,主动地探索新知,能使学生的聪明才智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从而使启发的效果处于最佳状态。

案例9:

从2001年秋季开始,江西省的小学生们告别沿袭了一贯的百分制,实行新型的成绩考核评价机制——“等级+特长+评语”。

目前,山东潍坊市小学已经取消各种形式的统考,废除了“百分制”,代之以“评语+特长+等级”的新的评价标准,严禁以升学率作为考核、评价学校、教师荼的唯一标准

问题:你对江西和山东潍坊市所开展的教育评价改革持什么态度?

答:江西和山东潍坊市所开展的教育评价改革是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需求,废除百分制,使

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用“等级+特长+评语”,因材而评价,面向全体学生,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才是教育的目的所在。

案例10:

初二的时候,我(台湾作家三毛)数学总是考不好。有一次,我发现数学老师每次出考试题都是把课本里面的习题选几题叫我们做。当我发现这个秘密时,就每天把数学题目背下来。由于我记忆力很好,那阵子我一连考了六个100分。数学老师开始怀疑我了,这个数学一向差劲的小孩功课怎么会突然好了起来呢?一天,她把我叫到办公室,丢了一张试卷给我,并且说:“陈平,这十分钟里,你把这些习题演算出来。”我一看上面全是初三的考题,整个人都呆了。我坐了十分钟后,对老师说不会做。下一节课开始时,她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我们班上有一个同学最喜欢吃鸭蛋,今天老师想请她吃两个。“然后,她叫我上讲台,拿起笔蘸进墨汁,在我眼睛周围画了两个大黑圈。她边画边笑着对我说:”不要怕,一点也不痛不痒,只是晾晾而已。“画完后,她又厉声对我说:”转过身去让全班同学看一看!“当时,我还是一个不知道怎样保护自己的小女孩,就乖乖地转过身去,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起来。第二天早上,我悲伤地上学去,两只脚像灌了铅似的迈不动,走到教室门口,我昏倒在地上,失去了知觉。从此,我离开了学校,把自己封闭在家里。

问题:请运用德育教育的原则对该教师的行为进行批判。如果你是三毛的老师,你会怎样帮助三毛?

答:有效地进行德育,不仅要掌握德育工作的特点,客观上也需要依据一定的原则来解决和处理好各种各样的关系和矛盾;掌握德育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卓有成效进行德育所必需的。而三毛的数学老师发现了三毛的错误,没有进行个别教育,直接在全班同学的面前用极端的手段打击学生,没有正面教育,疏通引导,使学生丧失了信心,从此害怕上学,造成严重的负面效果。

如果我是三毛的老师,我会对学生晓之以理,导之以行,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让德育发挥到最大效果。

案例11

开学不久,陈老师发现杨朗同学有许多毛病。陈老师心想,像杨朗这样的同学缺少的不是批评而是肯定和鼓励,一次,陈老师找他谈话说:“你有缺点,但你也有不少优点,可能你自己还没有发现。这样吧,我限你在两天内找到自己的一些长处,不然我可要批评你了。”第三天,杨朗很不好意思地找到陈老师,满脸通红地说:“我心肠好,力气大,毕业后想当兵。”陈老师听了说:“这就是了不起的长处。心肠好,乐于助人,到哪里都需要这种人。你力气大,想当兵,保家卫国,是很光荣的事,你的理想很实在。不过当兵同样需要科学文化知识,需要有真才实学。”听了老师的话,杨朗高兴极了,脸上露出了微笑。问题:分析案例中陈老师在教育过程中主要运用了哪些德育原则和方法?

答:陈老师的方法用得恰到好餐,树立了学生的信心,挽救了一个后进生。从德育方面来看,陈老师在教育过程中主要运用了知行统一原则,正面教育,疏通原则,并在运用中“活化”了原则,以及运用了自我修养法,品德评价法等德育方法。

案例12

一位家长在星期一发现儿子上学时磨磨蹭蹭,遂追问是怎么回事,孩子犹豫了半天才道出实情。原来在上个星期二早上,班主任老师召开全班同学会议,用无记名的方式评选3名“坏学生”,因有两名同学在最近违反了学校纪律,无可争议地成了“坏学生”;而经过一番评选,第三顶“坏学生”的帽子便落在儿子头上。这个9岁的小男孩,居然被同学选出了18条“罪状”。当天下午初二年级组长召集评选出来的“坏学生”开会,对这三个孩子进行批评和警告,要求他们写一份检查,将自己干的坏事都写出来,让家长签字,星期一交到年级组长手中。

该家长当着孩子的面,没有表示什么,签了字便打发孩子去上学。随后,她打通班主任的电话,询问到底是怎么回事,班主任说:“你的孩子是班上最坏的孩子,这是同学们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出来的。”当她质疑这种方法挫伤脑筋孩子的自尊心时,老师却回答:“自尊心时自己树立的,不是别人给的”,并说他们不认为有什么不对,其目的也是为了孩子好。

自从这个9岁的孩子被评选为“坏学生”后,情绪一直非常低落,总是想方设法找借口逃学。问题:请用相关的德育教育原则对该班主任的做法进行批判。

答:该班主任用无记名方式评选了3名“坏学生”,其用意是想以其严格要求学生,让学生引以为戒,想用此对学生进行教育,但这种做法违反了德育原则中“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致使消极因素增长。

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在教育中因势利导,长善救失,运用名种形式,不断强化和发扬学生自身积极向上的一面,抑制或消除落后的一面。

案例13

开学第一天,新任班主任邹老师走进初二(5)班教室,发现黑板上写着“你也下课吧”五个大字。原来,该班已连续换了两任班主任,原因是该班学生无论是学习、办及卫生以及日常行为规范等方面的表现都极差,前两任班主任就因为在班主任积分上被扣分而失去了当班主任的资格。

问题:如果你是邹老师,你该怎么办?

答:我会在知行统一原则和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的指导下,运用陶冶教育法。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能言传、言教,还要善于身教、情教。这种不言之教主要是以自己的行为举止,对学生深切期望和真诚的爱,以及自己的精神情操来接触、感化学生。这种感化由学生对教师的注目而产生。

案例14 著名哲学家黑格尔当年从神学院毕业的时候,他的老师给她写过一则评语:“黑格尔,健康状态不佳。中等身材,不善辞令,沉默寡言。天赋高,判断力健全,记忆力强。文字通顺,作风正派,有时不太用功,神学有成绩,虽然尝试讲道不无热情,便看来不是一个优秀的伟道士。语言知识丰富,哲学上十分努力。

问题:黑格尔老师的评语有什么特点?你认为怎样给学生写评语?

答:我觉得黑格尔的老师的评语,以比较艺术的方式,让孩子和家长知道缺点与不足的地方,这样有利于孩子的进步,这评语从平静的语气,应力求写出“这个人”来,遵循以下三个原则:1、写给学生看出。2、写出“这个人”。3、写“这个人”的“新起点”应运用发展的眼光,通过鼓励的方式让学生交流,对学生的发展和取得成绩表示认同。使学生形成健康的目的,自我认识,更好地把握自己未来的发展,更体现一定“教育

教育学专题复习五:教育学之最

1、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是()。

2、中国最早的教育专著是()。

3、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是()。

4、首次把教育学列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学者是()。

5、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

6、第一部教育学著作是()。

7、第一部具有完整体系的教育学著作是()。

8、第一部现代意义的教育学著作是()。

9、首次大规模创办私学的教育家是()。

10、首次在大学讲授教育学的人是()。

11、我国第一个用马克思主义阐述教育原理的人是()。

12、现代社会中最常见的一种社会组织是()。

13、社会中最常见、最普遍的组织形式是()。

14、欧洲城市最早的学校是()。

15、我国颁布的第一个学制系统是()。

16、我国第一个实施的学制是()。

17、首次规定六三三分段学制的是()。

18、沟通最直接的目的是()。

19、第一个提出要提高教师的物质生活条件的人是()。

20、()是师爱的最基本的内容,是教育的起点和基础。

21、()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

22、()是说服教育法中最常用的方法。

23、形成和巩固学生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最有效的方法是()。

24、()首次提出把美育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明确的教育范畴。

25、()对课程的影响最为长久、最为深刻。

26、教学认识是()的认识是教学认识最具决定性的特征。

27、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最普遍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28、()是一种最古老的教学方法,也是应用最广泛、最普遍的一种教学方法。

29、学生()充分发挥是一节好课标准中最根本的一条。

30、课外活动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是()。

31、班主任工作中最常用的、最基本的方法是()。

32、课程是()是最具代表性和广泛性的课程观。

33、()和()是人们进行课程设计最常用的模式。

教育学选择题汇总(选项前对勾表示正确答案)

教育学选择题汇总(选项前对勾表示正确答案) 教育学综合选择判断题 1.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定类指标是反映研究变量的性质和类别的指标。B.定序指标是反映研究变量所具有的不同等级或顺序程度的指标。 √C.定距指标是反应研究变量在数量上的差别和大小的指标。D.定比指标是反映变量的比例或比率关系的指标。 2. 下列不属于设计研究指标的原则的是()。 A.以理论假设为指导的原则B.完整性原则C.简明、可行性原则√D.经济性原则 3. 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一般情况,研究计划的形式分为七个部分,对于特定的研究项目不可能提出其它一些研究计划的形式。 B.研究计划的准备是研究过程的重要一步,许多研究在开始进行之后都要求提交研究计划。 C.具体到不同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尽管存在着性质和层次上的差异,研究工作的程序是一成不变的。 √D.研究计划应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研究目标和理论框架,以往研究的考察,研究的设计与方法。 4. 公式用于下列那种取样方法。() A.简单随机取样法√B.分层随机取样法C.多段随机取样法D.定额取样法 5. “总数为N=500,样本容量是n=50,求出间隔500÷50=10,于是每隔10个抽取一个样本,连续抽样50次。”这是采用()。 A.简单随机取样法B.分层随机取样法√C.等距随机取样法D.多段随机取样法 6. 对于“要求以班为单位进行教学实验研究,而不能打乱原有的教学单位的情况。”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特别是教育实验中),一般常用的取样法是()。 √A.整群随机取样法B.分层随机取样法C.等距随机取样法D.多段随机取样法

7.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研究的信度高低说明研究和研究结果是否可重复,是否具有前后一贯性,或研究的前后是否具有一致性以及研究能在多大程度上重复。 B.研究必须有效度才有意义。C.有效度一定有信度。√D.有信度一定有效度。 8. 将“疲惫”定义为控制个体连续听课12小时后,再控制连续完成约为正常作业量10倍的作业内容后的个体存在状态。试判断这里采用哪种操作定义方法() √A.方法与程序描述法B.动态描述法C.静态描述法D.属于上述三种方法的综合 9. 将“一个体格健壮的人”的用操作定义定为“举起100公斤杠铃、两小时连续长跑25公里、跳高1.8米、6小时游泳横穿渤海峡、一年四季从不生病…”的人;试判断采用哪种操作定义方法。() A.方法与程序描述法√B.动态描述法C.静态描述法D.不属于上述三种方法的任一种 1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按随机方式建立两个被试组(例如,实验组和对比组),除研究变量因素外,其它无关变量方面的影响相同,因而两组的结果测量值之差,可以认为是研究变量之差造成的。 B.样本容量与样本的代表性有关,样本容量越小,代表性越好,反之,样本容量太大,就可能失去对总体的代表性。 C.恒定法主要采用对比组方法和循环法。 D.在教育科学研究中,被试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遗传、性格、能力、知识经验、动机、情绪、研究场所的一些条件与特征等许多无关变量是对研究是有影响的,这种问题可以采用消除法解决。 1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D )。 A.研究的信度高低说明研究和研究结果是否可重复,是否具有前后一贯性,或研究的前后是否具有一致性以及研究能在多大程度上重复 B、研究必须有效度才有意义C.有效度一定有信度√D.有信度一定有效度 12、将疲惫定义为控制个体连续听课12小时后,再控制连续完成约为正常作业量10倍的作业内容后的个体存在状态。试判断这里采用哪种定义方法(A) √A.方法与程序描述法D.动态描述法C静态描述法D.属于上述三种方法

考研教育学自测模拟试题三

2008年考研教育学自测模拟试题三 一、选择题:1-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提出教学过程化思想的教育家是() A.赞科夫 B.乌申斯基 C.巴班斯基 D.维果斯基 2、德育过程的基础是() A.活动和交往 B.自我教育 C.学校教育 D.道德内化 3、创立“发现法”教学的是() A.瓦?根舍因 B.斯金纳 C.布鲁纳 D.洛扎洛夫 4、下列哪一说法不正确?() A.访问者及介绍人的被信任程度,可能使被试的反应失真,使调查资料产生较大误差。 B.访谈调查常常是个人之间进行的,样本的代表性不会影响访谈调查的资料价值。 C.遗失被试的资料可能会造成取样的偏差。 D.对调查对象的群体资料必须有明确的了解,这样才能群体的基本单位。 5、格塞尔的“同卵双生子爬梯实验”充分说明了()是教育的重要条件3 A.遗传素质 B.教师水平 C.父母培养 D.后天学习 6、()根据两难故事法的实验形成了儿童道德发展的理论3 A.皮亚杰 科尔伯格B. C.杜威 D.马斯洛 7、20世纪初,创立实验教育学,主张用实验的方法研究教育活动,为教育学研究提供新方法,进一步推动教育学科学化的德国教育学家、心理学家是() A.赫尔巴特 B.福禄倍尔 C.梅伊曼和拉伊 D.弗洛伊德

8、()是获取科学信息的一种重要方式,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A.实验与观察 B.假设 C.统计 D.测量 9、()认为个体认识的起源既不是外部客体给予的刺激,也不是有机体内部预先形成的结构的呈现,而是主体与外部世界不断交互作用的结果。 A.皮亚杰 B.柯尔伯格 C.马斯洛 D.杜威 10、我国颁布且实行的第一个学制是()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戌学制 D.壬子癸丑学制 11、最早提出“教育性教学”的教育家()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凯洛夫 D.布鲁纳 12、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是() A.《论共产主义教育》 B.《教学与发展》 C.《教育史》 《新教育大纲》D. 13、在对课题研究进行设计时,不包括的一项是() A.确定研究方法 B.论证课题 C.制定研究计划 D.选择研究对象 14、在教育对象问题上,提出“有教无类”主张的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15、道家的教育主张是() A.“以吏为师” B.“以法为教” C.“化性起伪” D.“不言之教” 16、在自然情境下进行的,比较灵活且适用范围较广的一种观察方法是() A.教育实验观察 B.严格控制的观察

教育学复习资料75123

一、什么是教育的社会制约性和相对独立性?怎样协调二者的关系? 答:(1)教育的社会制约性是指教育作为社会大系统中一个重要的子系统,其目的、制度、内容与方式,以及发展的规模与速度,无一不受到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政治制度与科学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2)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作为社会一个子系统的教育,它对社会的能动作用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它的发展也有其连续性和继承性。这主要表现为:教育是培育人的活动,主要通过所培育的人作用于社会;教育具有自身的活动特点、规律与原理;教育具有自身发展的传统与连续性。(3)二者关系的协调①关注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由于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在分析研究教育问题时,不能单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经济与科技发展水平、政治制度与文化要求来考察教育;还应当重视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注重发挥教育特有社会功能,注意遵循教育自身的规律性和发展的连续性。②不能把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理解为绝对独立性。教育归根到底是受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决定,受民族文化的发展状况与需求制约的,教育的社会制约性仍是其根本的特性。如果把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当做绝对的独立性,就会使教育走向“超经济”、“超政治”、“超文化”的错误道路,丧失教育发展的社会基础和动力。③在重视教育的社会制约性的基础上尊重教育的独立性。教育是一定社会中的教育,社会制约性是其根本特性,而教育又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具有相对独立性。因此,应在重视教育社会制约性的基础上,尊重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使教育适应社会的需要,符合自身的规律,健康、合理的发展。 总之,教育要与这一时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政治经济制度状况和民族文化发展状况相适应,同时又要尊重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做到两者的辩证统一。 二、什么是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怎样评价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在你看来,需要一些什么条件才能充分发挥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在社会变迁中的积极作用? 答:(1)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是指教育通过开发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社会化,引导人的社会实践,不仅使人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而且能够推动社会的改革与发展。(2)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主要是指向整个社会整体存在、延续、演变和发展的。而在社会变迁过程中,人是作为工作来设计、培养的。具体而言,对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评价如下:①教育的社会变迁对社会的存在和延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发展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能够在已有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创造出大量的新知识、新技术,提出大量新的观念,从而促进社会的存在和延续。②教育的社会变迁对社会的演变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发展教育,可以提高社会成员的各种潜能,获得大量的人力资本,从而既可以推动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文明的进步,从而促进社会的演变和发展。③教育的社会变迁有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人是作为社会的工具来审视、设计、培养和训练的。然而,在该过程中,人的知识、技能以及思维品质、个人潜能等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从而为人的全面发展打下了基础,有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促进人在社会变迁中发挥积极作用的条件:①合理的社会制度。建立合理、科学的社会制度,有助于人们需求的满足、建议的表达和权利的实现,有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有助于社会的存在和延续。②健全的教育制度。建立健全的教育制度,提升教育质量,以便培养出合格的高素质的人才,有助于社会创造力的提升和社会整体文明素质的提高,为促进社会的变迁做好准备。 可见,健全的社会制度和良好的教育质量是促进人在社会变迁中发挥积极作用的有效条件。因此,要促进社会制度的合理性与有效性,以及教育的高质量性。

两学一做三亮三树

两学一做三亮三树 【篇一:两学一做专题研讨会发言提纲三】 两学一做专题研讨会发言提纲三 “教者,效也,上为之,下效之。”相对于普通党员来说,领导干部 更要学在前、做在前,率先把真学实做的标杆立起来。 学习教育一开始,咸阳市就抓“关键少数”,精心研究制定了市委常 委会成员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安排意见》,提出了“新常态、新形象、新作为”的学习教育载体,引导各级领导 干部以高度的思想政治行动自觉,通过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带动 全市“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有序推进。“学”的标杆贵在真,把印于脑、铭于心立起来。“心有高标,方可致远。”我们引导领导干部按照“三严三实”要求,先学一步、多学一些、深学一层,真正做到对党章党规和系列讲话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创 新形式促真学,在抓好个人自学的同时,组织开展党委中心组学习、领导班子专题学习等集体学习活动,创造性地提出开展“向组织报到、向党旗宣誓”和“党章抄写月”活动,引导“关键少数”始终保持理论上 的清醒。深入宣讲促真懂,安排领导干部到自己联系包抓的县市区、市直部门单位进行宣讲辅导,面向基层解疑释惑,倒逼领导干部掌 握精髓、融会贯通。专题讨论促真信,明确每两月召开一次支部党 员会议,领导干部和大家 一起畅谈感受、交流体会,互相帮助、共同提高,从思想深处解决 好信仰、信念、信心问题,补足精神之钙,筑牢党性之魂。联系实 际促真用,要求领导干部在调查研究、日常工作中以“两学”成效发 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用所学所悟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推动工作,从根本上杜绝学用“两张皮”现象。 “做”的标杆重在实,把践于行、做于常立起来。立足做“四讲四有” 合格党员,在领导干部中广泛开展亮身份、亮承诺、亮形象,比学习、比作风、比业绩,群众测评、个人自评、组织点评“三亮三比三评”活动,综合运用述职评议、现场观摩、发红黑牌等方式促进“做” 得扎实、检验“做”的实效。围绕做人实,把立言与立行、学习与改 造统一起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道德品行,以“三严三实” 修枝剪叶规范言行,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和马栏革命传统,在对党忠诚、表里如一上当好表率。围绕做事实,深刻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认真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个扎实”

教育学简答题题及答案

教育学简答题题及答案 1.当代教育学的发展趋势?a 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领域从微观到宏观,从教育内部到外部关系,从基础到高等教育,从正规到非正规教育,从学校到社会教育,从正常儿童到特殊需要儿童教育,从儿童青少年到成人教育、老年教育); b 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赫时代教育学基础是哲学和心理学,当代包括更加广阔的学科领域,就研究角度有科学主义,人文主义的角度研究,还有介于两者,就教育学研究的层次出现基础、应用、咨询、开发研究); c 教育学发生细密的分化,形成初步教育学科体系,同时也出现了各种层次与类型的综合 (随着b,教育学发生快速学科分化,组成部分发展独立学科,同时出现子学科、边缘学科);d 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研究者关心教育实践中到底存在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和如何解决.与此同时,实践的发展日益呼唤教育理论指导,为教育学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社会动力); e 教育学加强对自身反思,形成教育学的元理论(即关于教育学学科自身的知识体系)。 2.什么是教育功能?教育功能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一本质决定了教育既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又是一个复杂开放的系统。教育功能在系统内部表现为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在整个社会系统中表现为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所以,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教育功能类型: (1)从作用的对象看,教育功能可分为个体功能(即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由教育活动内容结构决定)和社会功能(是教育的本体功能在社会结构中的衍生,是教育的衍生功能) (2)从作用的方向看,可分为正向功能(指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和负向功能(阻碍?的消极?) (3)(3)从作用的呈现形式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显性功能(主观目标与客观结果相符的情况)和隐性功能(非预期且具较大隐藏性功能)

教育学综合模拟试题

综合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教育的诸多矛盾中,最基本的、决定性的矛盾是() A.教育者与教育内容之间的矛盾 B.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 C.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之间的矛盾 D.受教育者与教育组织形式之间的矛盾 2.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的是() A.赫尔巴特 B.桑代克 C.乌申斯基 D.夸美纽斯 3.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按照自然法则全面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第一个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人是() A.裴斯泰洛齐 B.夸美纽斯 C.卢梭 D.洛克 4.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 A.知识、智力、能力 B.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础性学力 C.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D.知识、智力、情感 5. 《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是最早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探讨教育学问题的著作,其作者是() A.凯洛夫 B.克鲁普斯卡娅 C.杨贤江 D.恩格斯 6.()的教育具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特点。 A.原始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 D.社会主义 7.小学阶段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中学以后可进行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A.顺序性 B.个别差异性 C.不平衡性 D.阶段性

8.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被称为() A.教育学的雏形 B.世界上第一部专门论述教育的著作 C.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D.西方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 9.美育的最高层次的任务是() A.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 B.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C.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D.对美学的学习 10.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途径是()A.上课B.教学C.智育D.教育 1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在中国教育界的具体实践是() A.教育实验的热潮 B.教育改革的实践 C.素质教育运动 D.教育的国际化走势 12.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不包括() A.本体性知识 B.条件性知识 C.实践性知识 D.教育机智 13.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准则是() A.课程计划 B.课程标准 C.课程目标 D.课程理论 14.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从()开始的。 A.京师大学堂的建立 B.五四以后 C.京师同文馆的建立 D.废科举,兴学校 15.中小学教材的编写要考虑的首要原则是( ) A.形象性与兴趣性统一 B.娱乐性与生活性统一 C.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 D.知识性与个性统一 16.学校组织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是( ) A.课程目标 B.课程标准 C.课程计划 D.教科书

教师招聘教育学复习资料(供参考)

教育学 第一章 教育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关系与社会经验的一种途径。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教育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媒介构成的。 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 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为:1.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2.教育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3.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成不平衡关系。 教育的功能包括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教育的社会功能包括: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 教育的起源论:生物起源论(错)、心理起源论(错)、劳动起源论(对)。 原始社会教育特征:1.有社会性无阶级性。2.教育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紧密相连。3.主要的教育方式是言传身教和有意识的模仿学习。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四书:《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 二馆指的是:弘文馆和崇文馆。 宋代时,程朱理学成为国学。依据是《四书》。明代,八股文被列为科举考试固定格式。 古埃及开设最多的是文士学校,特点是“以僧为师,以吏为师”。 欧洲奴隶社会两种著名的教育体系是:斯巴达教育和雅典教育。 西欧封建社会两种著名的教育体系是:骑士教育和教会教育。 骑士教育的内容是:骑士七技。教会教育的内容是:七艺。包括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和四学(几何、算数、天文、音乐)。 古代教育的特征: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 近代社会教育的变化特征: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2.教育的世俗化。 3.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 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教育的现代化特征: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教育技术现代化。 教育发展经历了:萌芽阶段、独立形态阶段、发展多样化阶段、理论深化阶段。 教育学著作: 朱熹《四书集注》王守仁《传习录》韩愈《师说》无名氏《大学》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古罗马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 孔子学说的核心“仁”“礼”。强调“学而知之”主张“有教无类”重视“因材施教”。 名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墨翟主要思想“非攻”“兼爱”认为获取知识的途径主要有:“亲知”“闻知”“说知” 史上第一部教育学文献是:《学记》。 产婆术出自“苏格拉底”。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是:亚里士多德。 卢梭《爱弥儿》裴斯泰洛奇《林哈德与葛笃德》 福禄贝尔《人的教育》斯宾塞《教育论》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洛克《教育漫话》(白板说)凯洛夫《教育学》

2018两学一做第三专题思想汇报

2018两学一做第三专题思想汇报 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下面是尽心尽力的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两学一做第三专题思想汇报,供大家参考。 两学一做第三专题思想汇报范文(一) 敬爱的党组织: 您好! 通过对新党章反复的学习和思考,我尤其对党员应具备的素质,应履行的义务,应享有的权利,应承担的责任有了进一步的明了和定位,对党员的先进性要求有了更加清晰具体的理解,自己的思想理念也得到了新的激发和升华。 通过对党章的学习,我认识到:我们每个预备党员要认真学习和遵守党的章程,永葆先进性和争当合格党员,还应努力做到以下三点: 一、努力把干好工作和提升自身素质统一起来。 要在干好本职工作的过程中,努力通过深化认识,思考归纳,概括升华,使自己在工作中获得的经验思想、心得体会等成为自身业务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机构成部分,从而推动自

身素质不断得到提高,为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新形势、新情况、新工作。 二、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善于学习尤其是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向同行学习,主动接受先进的知识和经验。 当前,经济正处于跨越式发展阶段,民事纠纷、土地征用补偿、涉法涉诉信访等影响稳定因素突出,面对复杂形势,我们必须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提高执法水平。学习,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提高我们的工作能力,这是时代的要求,是党对我们的要求。 三、努力把坚守宗旨信念和开拓创新统一起来。 党章第一章第三条要求全体党员还应履行以下义务:“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从中可以看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也是每一个党员所必须坚守的信念意识。但是我们为人民服务的手段,却必须善于变化,根据形势任务的发展需要做具体的改革,调整,变化和创新。 我们必须把坚守宗旨信念和开拓创新统一起来,既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更要有联系实际,开拓创新的具体行动。作为从事司法工作的党员同志,就是要在认真扎实地做好自己分管工作的同时,不断动脑筋,想办法,积极开拓工作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部分简答题一级考点知识汇总(山香版_全国通用)

第一部分:教育学简答题 一、学校产生的条件? 答:1.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 2.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分离,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的活动的知识分子。 3.文字的创造和知识的积累,为学校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的教育手段与充分的教育容。 4.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来为统治阶级服务。 二、20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 答: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6.教育全球化 7.教育信息化 8.教育具有科学性 三、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答:1.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

2.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 3.有利于掌握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规律,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4.有利于教师构建合理优化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实际技能。 5.培育创新精神,积极投身教育改革。 此外,学习教育学有助于了解教师职业及其工作环境。 四、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 答:1.遗传(前提条件) 2.环境(动力作用) 3.学校教育(主导和促进作用) 4.个体主观能动性(决定性作用) 五、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答: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 2.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综上所述,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目的性、系统性、选择性、专门性和基础性。 六、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 答:1.学校教育对于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 2.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山东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山东省2012年中学教育学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3)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题,每题有一个或多个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20世纪( )以后,我国开始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A.50年代 B.60年代 C.70年代 D.80年代 E.90年代 2.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是( )。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六三三学制” D.《钦定学堂章程》 E.单轨制学制 3.19世纪欧洲国家存在的学制是( )。 A.双轨制学制 B.单轨制学制 C.分支制学制 D.六三三学制 E.资产阶级学制 4.学校发挥着“文化容器”的功能,是指( )。 A.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办学理想是学校文化的集中体现 B.学校文化特别是良好的校风,具有鲜明的教育作用 C.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 D.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 E.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 5.决定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社会因素是( )。 A.科学技术 B.政治经济制度 C.文化

D.科学技术 E.生产力 6.教育现代化包含如下几个相互联系的含义( )。 A.教育现代化就是教育观念现代化 B.教育现代化是一种历史变化 C.教育现代化是基于教育传统的现代化 D.积极吸收国外的优秀教育成果 E.教育现代化的实质是创造适应大工业生产和社会化生活方式的教育,即现代化的教育 7.《天才的教育》中记录的威特,小时候几近于白痴,但是经过父亲的教育,他掌握了多门外语并成为特定领域的权威和专家,这说明了( )对人身心发展的作用。 A.环境 B.遗传 C.教育 D.自身的努力 E.社会的影响 8.国外有人调查统计了某家族的八代136名家庭成员,发现其中50名男子是音乐家。这说明( )因素对人身心发展的作用。 A.环境 B.遗传 C.学校教育 D.社会教育 E.个人素质 9.( )能够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A.学校教育 B.遗传素质 C.环境

教育学复习参考

教育学复习资料2017.6 一、名词解释 1.教育现象是以培养人为主体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 2.教育问题当某种教育现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被人们广泛地议论、评说或要求予以解决时,这种教育现象便成了教育问题。 3.教育活动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活动泛指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各种教育活动,狭义的教育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活动。 4.狭义教育(学校教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年青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活动过程。 5.教育力 6.教育经验是指符合教育规律的有效做法,是对教育实践的较低层次的反映。 7.教育手段教育者将教育内容作用于受教育者所借助的各种形式与条件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手段和精神手段 8.教育内容学校基于一定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向学生传授的知识和技能、灌输的思想和观点、培养的行为和习惯的总和。 9.正规教育由教育部门认可的教育机构(学校)所提供的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由专职人员承担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全面系统的训练和培养活动,有一定的入学条件和规定的毕业标准,通常在教室(课堂)环境中进行,使用规定的教学大纲、教材,其特点是统一性、连续性、标准化和制度化。 10.非正规教育相对于正规教育而言的,指在正规教育体制以外所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和培训活动。 11.实体教育指在一个实在、现实、具体的环境中具备承担教育者角色的人对那些需要受教育和学习的人的身心施加适当的、符合一定社会环境和历史进程的、体现一定阶级的利益的活动 12.虚拟教育指教学活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脱离物理空间时间的限制,以当下的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以及网络空间为媒介而展开的一种教育形态。 13.狭义文化专指社会的精神文化而言,是人类以社会成员的身份习得的复合性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和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 14.教育功能由教育得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决定的、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14.教育本体功能是教育自身直接具有的功能,也可以看作是教育的职能。因其是在教育活动内部发生的,所以也称为教育的固有功能。 15.教育衍生功能是教育作为社会结构的子系统,通过培养人来影响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因其是教育的本体功能在社会结构中的衍生,是教育的派生功能,也称教育的社会功能或教育的工具功能。 16.教育正向功能是指有助于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正向的影响和作用的功能。 17.教育负向功能是指阻碍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消极的负向的影响和作用的功能。 18.教育显性功能是依照教育目的,教育在实际运行中所出现的与之相符合的结果。 19.教育隐性功能是伴随显性教育功能所出现的非预期的功能。

教育学问答题

75、简述学习策略训练的方法。(P133) 答:指导教学模式,程序化训练模式,完形训练模式,交互式教学模式,合作学习模式。 76、简述问题解决的概念及基本特征。(P137) 答: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任何问题都含有三个基本成分:一是给定的条件,即问题的起始状态。二是要达到的目标,即问题要求的答案或目标状态。三是存在的限制或障碍。问题解决的基本特点:(1)目的性;(2)认知性;(3)序列性。 77、简述问题解决的过程。(P139) 答: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78、试述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P141) 答:(1)问题的特征。个体解决有关问题时,常常受到问题的类型、呈现的方式等因素的影响。教师课堂中各种形式的提问、各种类型的课堂和课后练习、习题或作业等,都是学校情境中常见的问题形式。不同的呈现问题的方式将影响个体对问题的理解。实际教学与研究发现,学生解决抽象而不带具体情节的问题时比较容易,解决具体而接近实际的问题时比较困难。解决不需要通过实际操作的"文字题"时比较容易,解决需要实际操作的"实际题"时比较困难。(2)已有的知识经验。与问题解决有关的经验越多,解决该问题的可能性就越大。研究发现,优生头脑中贮存的知识经验显著地多于差生。可以说,拥有某一领域的丰富的知识经验是有效解决问题的基础。(3)定势与功能固着。当在某种情形下需要利用某一物体的潜在功能来解决问题时,功能固着可能起到阻碍的作用。除上述因素外,个体的智力水平、性格特征、情绪状态、认知风格和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性也制约着问题解决的方向和效果。 79、简述如何进行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P142) 答:(一)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1)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2)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括;(3)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二)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1)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2)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三)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四)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1)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2)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3)鼓励自我评价与反思。 80、简述创造性及其基本特征。(P145) 答: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创造性的基本特征有: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

教育学模拟试题3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模拟题100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学生咨询中,______是着重训练行为的方法。( ) A.行为契约法 B.鼓励表达法 C.深入共感法 D.身体放松法 2、班级组织建构的首要原则是( )。 A.有利于教育的原则 B.目标一致的原则 C.可接受性原则 D.有利于身心发展的原则 3、根据教学评价的功能,可将其分为( )。 A.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 B.常模参照评价与标准参照评价 C.配置性评价与诊断性评价 D.正式评价与非正式评价 4、班级上课的特殊形式是( ) A.单一教学 B.复式教学 C.分组教学 D.复杂教学 5、学生的诸因素( )统一发展,是德育的重要规律。 A.德、智、体、美 B.知、情、意、行 C.德、才、个性 D.胸襟见地 6、“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强调的是( )。 A.环境决定论 B.教育万能论 C.二因素论 D.遗传决定论 7、学校校园的总体结构和布局、场所及校园环境卫生等均属于学校的( )。 A.制度文化 B.组织文化 C.物质文化 D.观念文化 8、课的类型是由( )课的种类。 A.教师备课时决定的 B.教学的任务决定的 C.学生的学习过程决定的 D.教学的阶段性决定的 9、进行自我教育的认识基础是( )。 A.自我评价能力 B.自我激励能力 C.自我调控能力 D.自我分析能力 10、对人的身心发展起决定性影响的是( )。 A.遗传 B.社会生活条件 C.教育 D.社会活动

11、“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特点。 A.示范性 B.复杂性 C.创造性 D.劳动方式个体性 12、目前,我国中小学最普遍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班级授课制 B.个别授课制 C.分组授课制 D.单元授课制 13、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 )。 A.教学 B.课外活动 C.生产劳动 D.社会活动 14、教育的终身化是( )的特点 ( ) A.古代教育 B.近代教育 C.20世纪以后的教育 D.后工业社会教育 15、马克思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 ) A.理论联系实际 B.做到因材施教 C.实现教育机会均等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二、填空题 16、要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当前教育事业的落后状况必须从______着手。 17、我国最早的教育教学专门论著是______。 18、基础教育的工作重点、难点在农村,最大的难点在我国农村的______。 19、在我国首次规定中小学实行六三三制的学制是在______年。 20、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是备课、上课、______、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21、______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物基础,______是人的发展的现实制约因素。 22、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______,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23、夸美纽斯是受到人文主义影响的捷克教育家。年轻时期他就具有强烈的民主主义思想,强调教育的______。 24、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个别教学制、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制、道尔顿制和______。 25、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包括备课、上课、作业的检查与批改、______、学业

(完整版)高等教育学复习资料

高等教育学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高等教育的规划 1.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到2020年,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全面提升,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 2.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提升科学研究水平; 4.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5.优化结构办出特色 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基础。 第一章教育与高等教育概述 一、教育的内涵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本质属性)。教育是随着历史发展的、存在于一定共同文化的人类群体之中的活动。 首先,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其次,教育的直接对象是人;最后,其目的是人自身的发展和完善。教育就是使一个“自然人”成为“社会人”的过程。 二、教育构成要素 教育者、教育中介(介质、文字、材料、手段)、受教育者。 三、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教育作为一种外部影响,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教育也必须遵循人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规律,包括遗传决定的每个个体的特殊性、生长的阶段性以及胜利与心理发展的相互关系。 四、高等教育的概念 高等教育是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上的各种专业教育。 五、高等教育的内涵 1.建立在完全中等教育的基础上才接收的教育,其前提是学前教育、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完成后才接受的教育;

2.是一种高深知识和专业知识教育,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为基本任务,传授的是具有一定难度的、根据学科分类和社会职业分工特点专门设定的知识; 3.具有相当的学术性,承担着发展科学技术文化的任务,是社会高端文化的组成部分; 4.是有一定标准、机构和程序来确认和管理的制度行为,包括招生制度、学位制度等。 六、高等教育的特征 1.教学内容的高深性(程度特征,代表知识的难度和深刻性); 2.教学内容的专业性(知识的门类和针对性)。 七、高等教育的目的 高等教育目的是一个由不同层次目的、目标构成的体系,包括国家对高等教育总的要求、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各专业的培养目标。 1.国家层面: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各个高校:根据自己的特点培养出教师、医生、工程师等具体的培养目标; 3.专业院系:根据国家和学校的规定提出更具体的人才知识、能力、品行目标。 八、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 高等教育的功能分为基本功能和衍生功能 1.基本功能 ①育人功能: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教学活动,通过品德培养、知识传授来实现人的各方面发展; ②政治功能:影响社会的政治稳定和政治变革 ③经济功能:影响一定的社会经济增长和科技发展; ④文化功能:影响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2.衍生功能 促进社会成员的流动;促进文化交流、重组;成为文化资本生产交换的平台;安置社会人口。 九、高等学校的主要职能 1.教学(培养人):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 2.科研: 3.社会服务: 十、高等教育结构:组成高等教育系统的各个部分结合的方式及其相互关系。

2018年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第三专题发言提纲

第三专题集中研讨发言提纲 ——##党支部### 2018年X月X日 在第三专题学习讨论中,我个人自学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八章“对违反廉洁纪律行为的处分”和第九章“对违反群众纪律行为的处分”相关内容,支部党员集中学习了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以及《中国共产党章程》部分内容。通过学习使我对党的重大部署和政策安排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一、对党的重大部署和政策安排的认识 今天我们国家发生了历史性巨变,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我国国际地位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也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重要论断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立论依据。这个重要论断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令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四个伟大”,在7.26讲话中习总书记进一步明确,“要时刻准备应对重大挑战、

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四个“重大”就是新时代新的历史特点条件下具体的针对性定制任务。而社会主义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金钥匙,我坚信,伟大成于细节,成于平凡。每个人的点滴贡献,成就的就是伟大不凡。只要我们凝聚起14亿中国人的聪明才智,汇聚起我们的磅礴之力,用敢于斗争的精神状态,善于斗争的科学态度,就一定可以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梦。 二、行动上的差距 一是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不强。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党在革命和建设的斗争实践中形成的三大作风之一,也是学习马克思主义所必须坚持的一个好学风。在工作和生活当中,自己遇到困难和问题往往不能冷静思考、理性思维,不能用辩证统一思想看待问题,不能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找不准问题根源、抓不住主要矛盾,导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多项工作事倍功半。 二是纪律规矩意识不强。纪律规矩是党的意志的集中体现,是管党治党的基本遵循。长期以来,认为只要在行动上与党的要求保持一致就行了,思想认识相对松懈,对社会上一些错误的政治言论没有主动抵制。在工作中,没有以一名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对职工群众中存在的一些消极言论置若罔闻,没能积极的加以引导。

教育学简答题论述题汇总

教育学 (书本课后复习思考题、湘潭教育学院练习册简答题与论述题汇总) 第一章 复习思考题 1.为什么说教育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 答:首先,动物的“教育”是一种基于亲子和生存本能的自发行为,而人类的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其次,动物界没有人类这样高级的语言、符号系统,它们的思维不够发达,所有的活动只停留在“个体”层次上。再者,动物的教育也基本随着生理的成熟而结束。综上所述,教育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社会性是人的教育活动与动物所谓的“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 2.大教育观的形成,是否意味着学校的消亡? 答:大教育观是基于“终身教育”思潮和“教育社会”、“学习化社会”设想之上的一种教育观。教育不仅在时间上贯穿人生全程,在空间上也往往充注于人生所处各种场所,最终的目标是为了维持或改善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大教育观包含学校、家庭、社会机构等一切可用于教育和学习的场所,因此大教育观的形成,并不意味着学校的消亡。 3.学校是怎样产生的? 答:学校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第一,生产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物质上的基础。第二,统治阶级对人才的需求,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社会条件。第三,文字的产生和文化的发展,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 4.你怎样看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答:教育终身化、社会化、生产化、民主化、国际化、现代化、多元化。 5.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是什么? 答: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问题和教育现象。 普通教育学包括理论建设和实践应用两大任务。 理论建设:第一,批判和继承传统的教育理论,立足现实,构建面向未来的教育学逻辑体系。第二,学习和消化西方教育学理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体系。第三,学习相邻学科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建立科学的教育学理论体系。第四,总结和升华教育实践经验,为教育理论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实践基础。 实践应用:首先,教育学要为个体身心的全面发展提供某种规律性的东西提供一些具体实施的原则和方法。其次,教育学还必须为当代中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论证和解释。此外,普通教育学还必须研究如何使教育理论迅速而有效地在实践中运用的问题。 6.谈谈教育学研究在当代的发展趋势? 答:学科发展的分化和综合;理论导向上的冲突与融合;研究方法的多元互补。 7.怎样将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运用到教育研究中来?(略) 8.怎样运用研究法、调查法、实验法去研究教育问题? 答:研究法:首先要获取有关凭证,也就是尽全面地搜索有关个案材料;然后进行初步诊断,即对个案材料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关键;最后提出治疗方案和改进意见。运用个案研究法切忌将个案研究结果作一般推论,犯以偏概全的错误。

学前教育学考试模拟试题(三)汇总

学前教育学考试模拟试题 (三 一、选择题 1.某次教育活动需要达成的目标是指 ( 。 A .全园教育目标 B .中期目标 C .近期目标 D .行为目标 2. ( 是我国一贯的教育方针。 A .重点发展 B .全面发展 C .局部发展 D .智力发展 3. ( 是教育目的在学龄前儿童阶段的具体化。 A .学前教育目标 B .学前教育手段 c .学前教育启蒙 D .学前教育内容 4.我国幼儿园通常不要求在学前阶段教孩子写字,这符合 ( 。 A .独立自主性原则 B .发展适宜性原则 C .保教结合原则 D .综合性原则 5.活动性原则源自于 ( 的“ 做中学” 。 A .皮亚杰 B .夸美纽斯 C .福禄培尔 D .杜威 6.发展适宜性原则是当今幼教界提倡的一种教育理念,提出这一教育原则的是( 。

A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B .日本幼儿教育协会 C .美国幼儿教育协会 D .英国幼儿教育协会 7.幼儿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取决于 ( 。 A .经济发展水平 B .社会政治制度 C .社会文化水平 D .环境因素 8. 活动性原则要求学前教育以活动为主, 并以活动贯穿整个教育过程, 这里的活动主要指 ( 。 A .教师设计和指导的活动 B .儿童主动积极的活动 C .儿童的自选活动 D .儿童的游戏活动 9.社会要求与 ( 是制定幼儿园教育目标的主要依据。 A .幼儿身心发展特征和规律 B .教育机构 C .政府 D .父母 10. ( 是幼儿园中全面负责幼儿生活与教育的人员。 A .园长 B .阿姨 C .保育员 D .幼儿教师 二、判断题 1.所谓智育就是要通过教学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 2.美育的重要实施途径是通过平常的艺术活动。 3.在德育实施过程中,首先要尊重幼儿的人格和自尊心。 4.幼儿园体育必须以全面、科学地增强幼儿体质为核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