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电力大学2015研究生毛中特期末重点

华北电力大学2015研究生毛中特期末重点
华北电力大学2015研究生毛中特期末重点

1、自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起,社会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中的一个独立部分。请从我国

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和科学发展的要求两个方面说明加强社会建设的必然性。

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自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国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解决了许多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也是利益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我国经济形势正处在建国以来相对稳定、持续增长、经济效益明显改善、生态环境效益开始改善的良好时期。大量数据表明,中国经济增长模式正在发生明显转变,正在从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改善型转变,不仅经济效益改善,而且环境生态效益开始改善。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科技发展已经处于新的历史起点,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我国科技投入产出总量开始进入高位、高速增长期。进入新世纪,科技发展加快,特别是确立自主创新战略以来,科技投入产出总量呈现高位、高速增长态势。近年来,我国的科学技术确实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居中游水平,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前列,但与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差距仍然很大。

总之,只有建立起与社会主义经济、科学技术相适应的社会体制,才能形成与社会主义经济、科学技术相协调的社会秩序,才能为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也才能为加强社会建设奠定牢固的基础。

2、中共十七大,十八大都强调,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这既是唯物史观的要求,也

是党的执政理念的体现。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对此,可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深入理解。

第一,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从我们党的根本宗旨看,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当前,我国一些影响群众生活和社会稳定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民生领域。由此所导致的城乡结构、就业结构、人口结构、分配结构等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引发了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社会民生问题,因此,抓住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个社会建设的重点,推进改善民生的制度性安排,也就抓住了解决当前社会问题的关键。

第三,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特别是民生领域工作密切相关。一方面,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另一方面,发展社会事业、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也是扩大国内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没有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相协调,没有相应的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制度相配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面提高人民生活也难以实现。

只有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

所以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

3、十八届四中全会报告指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请谈谈你对这一命题的理解。

2014年9月5日,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个崭新论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这是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丰富与发展,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新概括。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人民当家做主这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本质的最根本保证,离开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就是一句空话。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人民民主的实现,必须靠科学理论的指导、正确步骤的制定,只有党的领导才能为人民当家做主的实现创造雄厚的基础。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社会主义本质的最重要的核心力量,离开了党的领导,社会生产力就不会得到充分的解放与发展。在党的领导下,我们才能确立发展的正确方向与目标,使我们在实现总体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正在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进。只有党的领导,生产力才能得到极大提

高,中国才能从一个相对落后的农业国逐渐变成一个强大的工业国。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最强有力的基石,离开了党的领导,共同富裕就是海市蜃楼。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特征。为了实现共同富裕,我们党作了艰苦努力。第一,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动力推动共同富裕的实现。第二,我们党一直强调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强调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我们党始终强调政府承担的促进共同富裕的责任。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社会和谐这一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最切实的引导者,离开了党的领导,社会和谐就是空中楼阁。我们党把社会和谐作为现实的工作要求,强调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4、试论述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

依法治国就是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治理国家,而不是依照个人意志、主张治理国家。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是相辅相成的,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研究党领导下的依法治国方略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具有同一性

(一)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内在统一

坚持党的领导必须依靠法律制度才得以进行,而依法治国又必须保证党在国家政权组织中的领导核心作用。由此可见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是相辅相成的过程,二者不可分割。

(二)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都统一于为人民服务

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根本所在都是为人民服务,二者的相互促进,必定可以让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二、党的领导是依法治国的前提

(一)党的领导是保证依法治国的社会主义方向的根本前提

党的领导能够确保依法治国方向正确,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是创造推进依法治国的必要条件。

(二)党的领导是确保依法治国方略贯彻实施的前提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实施,必须依靠党协调民意中的利益差别、妥善平衡各方利益,在这个过程中,就必须协调法律的内部关系和外部关系。很显然,离开了执政党的领导:这两方面的任务都是难以完成的。

(三)党的领导是现代化进程稳定推进的前提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稳步推进需要党的领导,这一过程需要党付出相当的努力制定政策,发展经济,同时保证国家各个方面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依法治国是改善党的领导的体现

(一)党的权威要建立在法律权威之上

法律权威具有强制性、权威性和普遍性。而我们党的权力在法律之内,党的领导必须在法律框架内进行。只有党的权威建立在法律权威基础之上,才能真正让党的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二)加强法治意识可以巩固党的建设

现阶段,党员干部的法治意识仍有待加强,尤其是民主政治意识、宪政意识以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意识,建立起严格依法办事,接受人民监督,保障和尊重公民权利,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没有尊重公民权利的意识,更谈不上为人民服务。

(三)依法治国可以加强党的领导效率

实行依法治国,可以加强党的领导效率,让党集中力量办大事,真正从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保证国家的各项事业沿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顺利推进。

(四)依法治国是民主集中制的基本保证

依法治国有利于从制度和法律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切实执行宪法和法律,按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办事,也是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保障。

5、文化建设与文化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会上发表讲话时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集中体现着中国的民族性特色和最本初的文化基因,能够对今天的“中国特色”

作出最真切的解读和阐释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民族能够依靠否定、割断自身的文化传统,而照搬外来理论走向复兴。任何一种思想理论,如果不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相结合,也不可能在民众中间扎下根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地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它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进步意义的成分科学地加以阐发,使当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得益彰、相映成辉。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的“黏性”特质,能够在价值多元的今天遵循文化底线构筑起基本价值观的

统一体

价值观多元化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如果不同价值观之间的和合性大于差异性,多种价值观的存在就会彰显社会的开放与活力。当代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吸纳各种文化视角和价值立场,重构主导价值观,构建“一主多元”格局,是当代中国社会多元价值观发展的必然走向。我国构建主导价值观,必须要立足中国历史文化传统,把中国传统核心价值观中的“和谐”、“博爱”作为最基本的价值资源,充分展现我国主导价值观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对当代国际社会的和平发展具有借鉴意义,而且为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

提供重要启示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也是事关各国人民幸福安康的两大问题。世界各国人民都希望生活在祥和的氛围之中,期盼战争、暴力远离人类。国际社会应该携手努力,一起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需要多管齐下、多方共济。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爱好和平在儒家思想中也有很深的渊源,今天依然是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理念。

总之,在21世纪的今天,几千年来人类积累的一切理性知识和实践知识依然是人类创造性前进的重要基础。只有不断发掘和利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和丰富知识,我们才能更好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自己,才能更好开创人类社会的未来。

6、老子的魅力——从《道德经》说起。

有着两千五百年历史的《道德经》是一本睿智之书,在中国文化史上可谓源远流长,影响了整个中华文明。一本《道德经》虽然只有五千多字,但字字值千金。它涵盖了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等各个层面,为我们阐述了成功之道、管理之道、商战之道、立身处世之道、养身之道……

在人生之道中他说,人要保持一种婴儿的状态,就能够永远不老,永远平和,精力充沛,精神焕发,不管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情都能够照样能够心平气和地去处置。老年人要逐步回到壮年、青年、童年、婴儿的心态,那他就不会老了。

在讲成功之道中他说,成功之道是一条隐隐约约、恍恍惚惚的探索之道,它分为“有为”之道和“无为”之道,他所说的道不是我们说的普通之道,而是把“道”抽象为走向成功的智慧之道,无为是一种高级智慧,是根据客观条件,遵循客观规律而采取行动。“道”无为而无不为,道它永远是不动的,但又永远是有所作为的。

老子讲成功之道还讲到了“大器晚成”。大器晚成讲的是越是贵重的东西,必是大器晚成的。比如,一个纸杯、玉杯、青铜大鼎,由于它们的工艺之道不同,价值就不同。对人才的培养千万不要着急,不要拔苗助长,要精心修炼,把学习和创造结合起来,先取得小器、中器的成功,再取得大器的成功。

成功之道中讲到的“守柔日强”“柔之胜强”“人生贵柔”的思想更是让我们感受到老子的大智慧。

他说,柔是一种智慧,守住柔,就是找到一种成功的力量,不要怕自己柔弱而守不住柔弱。婴儿的柔弱带来的是生命的无限生机,而老年人因为老了,骨头硬了更容易断了、脆了。生活中“水滴石穿”“蝼蚁之穴可溃千里之堤”讲的都是“以柔克刚”“以柔取胜”的道理。

成功以后怎么办,老子说,成功以后要“功遂身退”,功成身退是一种自然规律,就像花开结果,花自落一样自然。有功切不可居功自傲,否则会招徕杀身之祸。《道德经》是一种文化魅力,老子的魅力更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华文明。

7、试论述现实国情和历史国情之间的关系。

国情是历史与现实的统一。今天的中国是由历史的中国发展而来的。就是说,在现实的国情中,包括了历史国情的因素。在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历史的沉积极其厚重,传统的因素十分强大。不了解这些历史国情也就无法深刻了解今日中国的国情。

(一)勤劳俭朴、艰苦奋斗的谋生态度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勤劳俭朴、艰苦奋斗也是我们党的一大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人作为中华民族最优秀的儿女,合乎逻辑地继承了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党为争取民族解放和独立的斗争史,就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创业史。

(二)自强不息、舍身弘道的理想主义

早在两千余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响亮地提出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观点,并成为一切奋发有为之士的座铭右。近代以来,舍身弘道被赋予更丰富的内容。体现为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和为了中华民族独立自由而不惜牺牲一切的精神。

(三)万物一体、兼容并包的整体思维方式

中国的传统思维方式带有兼容并包的整体性特点,西方文化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直到当前仍在继续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历史表明能够吸收异民族长处的民族才是有希望的民族。

(四)执著于现世、务实求善的价值观念

执著现世要具有强烈的务实精神,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了实事求是的优秀传统。今天,实事求是,讲实话,办实事必定成为更普遍的社会共识。

(五)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使中国人具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以及由此而来的民族凝聚力。这种自豪感和凝聚力集中表现为浓烈的爱国主义情绪。

近百年的历史证明,对传统因素的分析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对国情的认识。历史传统无法回避。因此,要求我们实事求是地、全面地认识历史传统对现实的影响。已经过去的是历史,·但历史并没有完全过去。

近代的、古代的历史因素,在现实社会中处处存在,成为国情的重要内容。这些历史因素,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精神状态,从而影响着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需要我们认真地加以研究。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更好地结合起来,更好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8、结合实际谈谈学习两大国情理论对你的启示。

所谓国情,简单地说,就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总体的基本情况。其中,社会性质和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是国情中的主要内容。国情具有四大特征,即客观性、综合性、复杂性和可变性。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80余年的历程中,对中国国情的认识先后形成过两大理论,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理论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两大国情理论在中国共产党人认知中国、改造中国、建设中国的探索和实践中,居于基石的地位。科学地总结和比较两大国情理论,对于正确认识和把握新世纪的中国国情,更好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资鉴意义。

一、两大国情理论的产生,都是伟大实践的需要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理论是应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革命的需要而产生的。中国自1840年以来,不断遭到帝国主义的入侵,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相结合,共同压迫和奴役中国人民。也正是从那时起,中国人民开始了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不懈斗争,但终究都未能成功。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迫切要求新的革命力量、新的政党,在实践中对中国国情做出超越以往政治力量的新认识。中国共产党作为当时最先进的政治力量,要想创立符合中国实际的新的革命理论,制定正确的革命战略和策略,指给中国人民新的解放道路,就必须对当时中国国情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认识。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也是应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的伟大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十年文革结束后,中国社会百废待兴,任务十分艰巨。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要尽快从文革造成的灾难中摆脱出来,突破原有的理论的框架,从左的教条主义束缚下解放出来,恢复并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另一方面要总结和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从整个世界发展的高度着眼,把握住时代发展的脉搏和契机,重新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找到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新道路。要想回答上述迫切而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就必须重新认识中国当时的社会性质和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以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基本情况,对其有一个全面、客观、正确的判断和把握。

二、两大国情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同样都是一个历史过程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理论,从其产生、发展到完善,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21年中国共

产党成立到1927年大革命失败,是这一理论萌芽和形成初步思想的阶段。第二阶段,从1927年大革命失败到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是这一理论基本形成时期。第三阶段,1937年到1940年初,是这一理论完全形成时期。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同样经由了一个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前后历时20年,也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7年中共十三大前,是这一理论的产生阶段。第二阶段,1987年党的十三大前后,是这一理论的形成阶段。第三阶段,1992年中共十四大到1997年中共十五大,是这一理论发展和完善阶段。

三、两大国情理论,都是对那个时代中国国情最集中的本质概括

1840年以后,帝国主义列强强迫清政府订立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司法等主权严重丧失,由一个主权完整独立的封建国家变成了一个表面上仍维系着清王朝统治,但实际上却不能独立行使主权的国家,成为一个半殖民地或半独立的国家。半殖民地半封建准确地揭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本质特征。1956年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基本建立起来,表明中国已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但这个社会主义不是在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是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文化还相当落后。只有到了下世纪中叶,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才能说真的搞了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正是对当时中国社会客观实际的准确概括。

国情理论是不断发展的理论,需要对不断变化的国情进行新的科学总结。当今中国,是一个正在发生急剧而深刻变革的社会,是一个正在和平崛起并不断融入国际社会的大国。

创新社会治理的原则和措施有哪些

一、治理主体多元化原则

社会治理的主体是制定治理规则、实施治理行为、达到治理要求、实现治理目标的主要发起者和承担者。社会治理主体多元化是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持续完善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进发展和行政体制改革持续深化的背景下提出来的,是完善治理主体、推进治理创新、适应目前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新国家治理体系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基本要求。我们在以往的社会治理中一直强调,政府是社会治理的主体,政府管了许多不该管、管不好、也关不了的事情,有的还造成了很大的社会负面效应,我们常常听到“有了事就找政府”、“找市长不找市场”的理念就是政府管理权限太大的后遗症。随着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工作的不断推进,以党和政府为主体的社会管理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传统社会管理,主要是党和政府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而社会治理除党和政府之外,还强调社会组织、社区公民等社会各个方面的参与,发挥政府、市场、社会等多元主体在社会治理中的协同配合、相辅相成的作用,体现了党领导下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理念和思路。需特别强调的是,社会组织是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尽快培育发展社会组织,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有能力去承接政府下放的社会权力和有关公共服务事项。⑥具体而言,根据十八大报告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国特色国家治理主体的多元化,表现在多方面和多层次。譬如,在治国理政的最高层面,中国共产党是执政者和领导

党,人民居于当家作主的主体地位,民主党派是参政主体;

在政府治理的内部层面,涉及到中央和地方两个治理主体积极性的发挥; 在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以及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方面,人民大众是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以及民主自治和民主参与的政治主体; 在社会治理层面,治理主体的多元化突出地表现在,党委是领导者,政府是主导者,社会组织等社会各方面是参与者,居民是自治者; 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广大群众可以成为平等参与的主体; 在经济治理层面,涉及到政府与市场、社会之间主体性权能关系的协调,需要保

障非公有制企业、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以及企业内部劳资双方的经济主体性,等等。归纳起来,中国特色国家治理的多元主体,不仅表现在中国共产党、民主党派、人民政协、各级政府、社会组织、居民等国家治理的各层次。而且,也表现在劳动者、知识分子、技术拥有者、管理人员、资本拥有者等社会成员的各方面。比如,四川广元进行创新社会治理的实践,就表现为多个部门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参

与,取得良好效果。四川广元市市委书记马华一语中的: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坚持从群众

中来,到群众中去,倾听群众呼声,顺应群众期待,解决群众问题。近年来,四川广元践行群众路线,创新社会治理,充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不断深化‘大政法、大利民、大惠民’的理念,以资源整合为基础,凝心聚力为重点,效能提升为核心,整合了政法部门和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力量,形成了党委统筹协调、相关部门齐抓共管、人民群众充分支持、全域覆盖、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

强调的治理主体多元化,就是要让社会治理回归其本质要求,社会的事情社会抓,大家的事情大家办,让党委、政府、市场、社会各自发挥应有的作用,真正实现“九牛爬坡、个个出力”,共同推动“社会”这架大马车良性运行。

二、治理公平化原则

国家治理对象的公平化,就是国家治理主体根据公平正义治理的价值理念,构建公平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过程,推进经济社会的公平发展,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从根本上讲,中国特色社会治理是一个回应社会诉求、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加社会和谐因素的过程,其核心目标就是守护社会公平正义。⑧由此可见,国家治理公平化的构成要素和衡量标准,主要包含治理理念、治理主体、体系能力、对象范围、建设重点以及价值目的。⑨治理公平化原则在主体上的表现,就是从单一主体向多元主体的转化,即是从主客体主体性向主体间主体性的转型。

首先,传统型国家治理,是国家统治主体或国家管理主体对社会大众的单向性统治及其对社会事务的专断性管理。因此,传统型国家治理的主体就是政府或其他国家公权力组织等统治者,社会大众及其群体组织,不能成为主体,只是统治管理的对象客体。而现代型国家治理,则是以国家政权机关为主导的多元治理主体对社会事务的合作共同治理。因此,现代型国家治理的主体是多元的,除了国家政权机关之外,还包括政党、社团、企业组织、社会组织和居民自治组织以及人民群众等。从民主政治的角度讲,人民是最高的主权者。因此,国家治理的公平化,在主体上的一个表现,就是从传统国家单一治理主体向现代国家多元治理主体的转化。

其次,在传统型国家治理模式下,社会成员之间是统治者、管理者与被统治者、被管理者之间的主客体关系。从政治主体性来看,传统的单向性统治管理,表现在人与人之间政治关系上的主客政治主体性,这意味着人“人们之间是政治上的主从关系、等级制关系或统治与服从关系。”在现代型国家治理模式下,社会成员之间则是协商合作、共同治理的主体间关系。这种“主体间主体性超出了主体与客体之间关系的模式,进入了主体与主体之间关系的模式,表现为从‘主体—客体’或‘主体—中介—客体’的关系模式向‘主体—主体’或‘主体—中介—主体’的关系模式转变,它强调主体之间的互动共生关系。”这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不再像人的主客政治主体性那样,而是强调人与人之间互为主体性,是主体之间的平等关系,不将他人作为客体对待。”总之,治理公平化,在主体上的又一个表现,就是从主客体主体性向主体间主体性的转型。就是要坚持系统治理,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⑩近年来,我国持续出台措施,从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等方面入手,逐步建立了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就公众反映

的收入分配不合理、不公平的问题,经过几年的收入分配改革,成效逐步显现: 根据2013 年1 月国家统计局通报,我国基尼系数已经呈现回落趋势,2008 年达到0. 491 的最高值,之后逐年下降,2012 年降为0. 474,说明收入差及扩大正在趋缓。同时,城乡人均收入比从3. 23 倍降到3. 1 倍。可见,收

入分配改革已经取得初步效果。

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原则

公共服务是政府在市场失灵的领域发挥作用,并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途径。党的十八大从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这一战略全局出发,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作出了具体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在“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目标中,首先强调的就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标志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成为了社会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成为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原则。

基本公共服务是建立在一定社会共识基础上,为实现特定公共利益,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总体

水平,为维持本国和地区经济社会稳定和基本的社会正义,保护个人最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所必需提供的公共服务,是一定阶段公共服务应该覆盖的最小范围和边界。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的基本责任,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它体现了发展的社会属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尽可能使居民享有同样的权利,享受水平大致相当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并不是强调所有居民都享有完全一致的基本公共服务,而是在承认地区、城乡、人群间存在差别的前提下,保障居民都享有一定标准之上的基

本公共服务,其实质是“底线均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要以保障社会公平为前提,实现人人可以享受到基本公共服务; 二是要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为方向,不断扩充公共服务的内

容领域,不断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让人民群众逐步获得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公共服务。

党的十八大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将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指出要“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

四、行政管理服务化原则

行政管理是指运用国家权力对社会事务的一种管理活动。广义上解释,行政管理是指国家政治目标的执行,包括立法、行政、司法等,也指一切社会组织、团体对有关事务的治理、管理和执行的社会活动。狭义上解释,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又称为公共行政。随着社会的发展,行政管理的对象日益广泛,包括经济建设、文化教育、市政建设、社会秩序、公共卫生、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面对日益复杂的行政事务和各个方面的诉求,建设服务型政府已经成为各方面的共识。李克强指出,要建设依法行政、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坚决防止并严肃惩处权力寻租、权钱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

行政管理服务化的核心就是打造服务型政府,服务型政府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用政治学的语言表述是为社会服务,用专业的行政学语言表述就是为公众服务。它把为社会、为公众服务作为政府存在的、运行和发展的基本宗旨,是在社会本位和公民本位理念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以公正执法为标志,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并承担责任的政府。

按照许耀桐等学者的观点,建设服务型政府,要根据“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

四大标准以及中国的具体国情,当前中国的服务型政府建设,归纳起来具体有12 项主要任务。○19概

括起来讲主要涵盖执政理念、运行机制、权力制约、绩效考核等方面的一些内容,大致包括确立政府职能有限理念、推进政府法治建设、建立权力相互制约和相互协调的运行机制、推进政府机构大部制改革、推进政府绩效建设、推进政府反腐倡廉建设等内容。近年来,我国各地相继开展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

明显成效。比如云南省2010 年以来,省委、省政府结合阳光政府、效能政府建设,把构建规范统一的

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实现公共资源公开、公平、公正交易,作为优化发展环境、深化政务公开、打造服务型政府、促进反腐倡廉建设、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重要内容来抓。

总体来讲,服务型政府应该是“阳光政府、创新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等模式交叉、综合渗

透的结果。它的建立与发展应遵循以下途径:

一是在政府行政程序上,要坚持公开透明,建设阳光政府。包括政府组织的使命、办事程序、常用法规以及办事结果等政务在内的内容必须向公众公开。二是在政府行政职能上,明确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追求。服务型政府理念要成为政府工作的宗旨,寓管理于服务中,为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创造良好的、公平的竞争环境,为公民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三是在政府运行机制上,建设创新型政府。政府管理制度创新首先是为了提高政府的活力和效率,改进政府的工作绩效。通常来讲,政府是一种自然垄断性组织,只有引入创新、激励和竞争精神,才能提高效率和绩效。其次,政府管理制度还要适应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需要,必须进行管理制度的创新。最后,为了解决国内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生改善等日益繁杂的问题,也要求政府制度不断创新。四是在政府行政技术手段上,建设电子型政府。互联网技术的日益发展使得建设电子政府具有现实的可能。所以说,电子政府是信息化时代和互联网发展的产物,也是建设公共政府体制的重要基础。电子政府的建立,可以使公众能够得到更广泛、更便捷的信息和服务,可以大大降低行政成本,提高政府服务效率,进一步规范政府行为方式,改变政府与企业、公众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做到透明化、公共化,从而减少滋生腐败现象产生的温床。五是在政府行

政规则上,依法行政,建设法治型政府是根本要求。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市场运行必须是建立在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它们要求政府必须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经济与社会事务,摒弃行政过程中的“暗箱”操作,提高行政效率。政府的所有权力要源于法律,源于人民的授权,使行政过程发生在法律和人民的密切监督之下。

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二、条件创造与条件替代———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的发展道路选择

然而,十月革命以后俄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二战以后在东欧、亚洲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之时,都缺乏上面我们所说的三个条件。这些国家在建立自己的社会主义制度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落后的,有些国家则是绝对落后。这些国家在建立自己的社会主义制度时,社会的自组织程度和社会的自治程度也都比较低,无产阶级的阶级组织也不很发达。大多数国家还处在封建专制政治的统治之下, 社会不仅不能独立存在, 而且还处于对国家组织的依附关系之中。这些国家的民主政治也极不发达,很多国家长期以来就存在着传统的封建专制制度。在这样的客观条件下,取得革命胜利的无产阶级如何去实现社会主义的理想目标呢?

就前苏联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看来, 曾经出现过两种道路与方式的选择。一种是列宁模式。这是经过“战时共产主义”实验的失败以后,列宁提出来的,以新经济政策为核心的发展道路。这就是在无产阶级革命胜利以后,首先为社会主义的实现创造它所需要的那种客观的历史条件,当上面我们所谈的三个理想的条件具备的时候, 再来进行社会主义理想制度的建设,从而实现人类的伟大理想。

另一种则是斯大林模式。这就是要在实现社会主义的理想条件还不具备的情况下,进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设。在这种情况下, 无产阶级政党就不得不从现有的条件出发, 用现有的经济和政治条件去代替马克思所讲的理想条件。前一种模式可以称之为理想条件的创造模式;后一种模式可以称之为理想条件的替代模式。由于人们认识程度的限制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国际环境的影响, 无论苏联、东欧还是后来的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都没有能够实行列宁的创造理想条件的模式, 而是实行了条件替代的斯大林模式。在理想条件替代模式中,替代生产力高度发达这一客观条件的是人们对社会主义理想的强烈愿望这一主观条件;替代社会自治和社会组织这一社会主义组织主体的则是国家行政机构;替代高度民主的政治和组织方式的则是高度集权的社会政治和社会组织方式。由于这些国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没有达到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自发产生的程度,因此这些国家就不得不用政治的或行政的力量作为助产士来推动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而且还不得不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中去寻找新的生产关系的蓝图。这就使得这些国家社会主义的新的生产关系不能不带上主观的与理想化的色彩。由于这些国家的社会组织发育不良, 不能成为改造社会的主体和基本力量,因此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改造就不得不由国家组织来推动和组织,用这样的方法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组织就不能不带有行政化的色彩。由于这些国家的民主政治不发达,因此用民主的方法就必然不能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任务。这些国家就不得不采取传统的革命运动的方法来完成这一任务。在这一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官僚主义、命令主义,甚至专制主义的东西。

如何在全面推进社会建设中维护社会公正

首先,限制官权,张扬民权。深入认识当前社会结构和经济利益的变化可知,要妥善协调好社会各利益主体的关系,实现公平正义,关键要使所有公民平等地享有所有的政治权益,涉及经济权益以及其他权益的分配问题,要把公民对社会所作的贡献率作为分配的依据。我国社会深受封建主义思想的影响,“官本位”和官权思想在人民心中深深扎了根,因此,中国政治问题的症结就在于官权的过于膨胀且缺乏有效的制约。官权的过于膨胀必然对物质利益过分追求和贪婪,并损害公民的权力和利益。对权力的为所欲为现象任其蔓延,就会给政治带来一系列的贪污腐败现象,由此而造成社会政治的极度不和谐。

所以,构建和谐社会就要限制官权以张扬民权。民权的张扬关键在于官权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和制约,官权的缩小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民权的扩大。要使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不至于成为一句口号,就要大力张扬民权,切实落实人民的政治知情权、参与权、政治利益与经济利益的表达权和对政府公共权力的监督权。也只有彰显人民的真实权力,才有可能自下而上实行对官权的限制与抵抗,构筑社会健康的政治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民权是构建和谐社会政治基础的根基。社会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前提,在一定程度上,社会是否公平关系到和谐社会能否实现。合理的规则、与平等的竞争机会是公平正义的首要内容,它意味着参与市场竞争的活动主体间有着平等的权利和义务,排除了因为主体间的差别而存在的特权现象,它的核心内容就是利益分配平等。因而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且在制度上、政策上保证了全体社会成员的平等地位,因而保证了各利益主体平等的政治参与,使社会资源得到公平分配,各种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体现了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愿望。

其次,建立公平公正的分配机制。在我国经济体制面临深刻改革的条件下,要把提高效率同注重公平正义相结合,这就要求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实现两者的和谐统一,既要追求财富最大化的增长,又要追求利益分配的公平公正,防止两级分化。但是公平公正并不意味着平均主义,公平公正不是否定差别,绝对的公平公正是不可能的,在处理效率与公平过程中,在初次分配上注重效率,再分配上注重

公平。要把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放到社会发展更为突出的位置。在一定程度上,社会的公平状况会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因为分配属于生产关系范畴,分配处理的好则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必须把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放到更为突出的位置来抓。只有建立公平公正的分配机制,才能把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好、实现好,构建和谐社会才有稳定的基础。

再次,在就业和用人不公上,政府部门应出台和完善相关相应的政策措施,消除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歧视和不公现象,确保大学生平等就业。在面临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下,各用人单位也要将招聘岗位透明化、公开化,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在教育不公问题上,政府应同样制定相应的教育法律制度和体系,同时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宣传和强化教育公平的理念,合理分配教育经费和资源,提供均等的受教育权。只有这样,教育才能做到公平正义最给力的“起跑线”。

最后,维护和实现立法、司法公正。当前的立法与司法公正已成为人民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它已成为了其基础性保障,因此,维护和实现立法、司法公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加快立法、司法体制的改革,从制度上保证立法和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立法权和司法裁判权;要改善立法和司法的外部环境,即依法行政和依法治国下,提高全体公民的法律意识,以树立起法律的权威和减少对司法办案的非法干预;要加强对立法和司法的监督机制,充分发挥互联网的舆论监督作用,以避免立法、司法不公现象的出现;要提高司法人员的素质,重点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和廉政教育,以防止司法不公事件发生。(作者单位:铜仁职业技术学院)

文化建设与文化继承—兼评20世纪中国文化激进主义

我国是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先人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是个重要的问题。就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才能不断推陈出新,繁荣民族文化,才能兴旺发达;就每一个人来说,人人都生活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其思维方式、生活习惯无不受到本民族文化的影响,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善于用优秀传统文化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才能使自己自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

正确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加以改造和剔除。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把握好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具体地说:对那些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的优秀价值原则,可以转化为时代精神来继承。例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刚健有为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独立人格;“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忧患意识;“社会和谐”、“天下统一”的社会理想;等等,都是很容易转化为新的时代精神的。

对有些内容可抛弃其封建性的思想内核,提取其有用的精神因素,使之成为今天新文化建设有用的思想要素。如可以从人民当家作主的角度来转化古代的民本思想。又如,儒家提出“修己安人”、“正心修身”等思想,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

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必须否定和抛弃。如“三从四德”的女性观,“天不变,道亦不变”的自然观,“别尊卑,明贵贱”的封建等级观等。

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近代以来一直存在着两种对立的思想倾向:一是国粹派,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一切都好,应该全盘肯定,并且不允许人们对之有任何怀疑与批判,否则就是数典忘祖,崇洋媚外;二是西化派,采取虚无主义或取消主义的态度,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把它们统统斥为“封建、迷信、落后”乃至“反动”的东西,把近代中国的贫弱、落后等问题都归咎于传统文化,主张完全抛弃中华传统文化而全盘西化。

文化继承是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文化发展是文化继承的必然结果。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把握好二者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我们就能够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文化的发展必须继承。文化的发展、进步离不开继承,批判、变革并不意味着割断与一切文化遗产的联系,而必然是与继承相联系的。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人们在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

所欲地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接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文化的继承是为了发展。继承古代文化本身并不是目的,更不等于复古,而在于为民族文化找到新的出路,以更好地发展民族文化。特别是要使民族文化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成为人们乐于接受的有益的精神食粮,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人全面发展的精神财富。对待传统文化应该像鲁迅先生主张的那样一要批判,二要继承,三要转化和创新。

继承和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而不是先后两个过程。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并不是在继承之后才发展,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对现阶段纲领的概括。其科学涵义是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适合中国特点的道路,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即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走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不照抄、照搬别国经验、模式,而是走具有中国特色的路。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内涵十分丰富,涉及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涵盖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其基本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努力构建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着眼于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一起,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统一部署、整体推进。

二是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思想。社会建设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目的。社会主义事业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事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最大限度地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三是关于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思想。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社会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人民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等。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四是关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城镇居民和农民的关系,逐步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努力实现城乡共同繁荣。要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规律的认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和共同发展。

五是关于兼顾不同阶层利益的思想。在中国,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以及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中国先进生产力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等,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要统筹兼顾社会各阶层群众的利益,充分发挥社会各阶层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六是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思想。社会管理是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项管理活动。要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坚持统筹兼顾、综合配套、协调推进,建立和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制。"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和条件。因此,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也当然要求做到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

从19世纪50年代后期起,在以带有中国特色的方法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以后,毛泽东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抗拒来自国外的强大影响和压力,开始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大跃进"、反右斗争扩大化特别是"文化大革命"那样全局性、长时间的"左"倾严重失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刚刚开始的拨乱反正又遇到了"两个凡是"的严重障碍。为了冲破禁锢,打开局面,邓小平指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

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与此同时,邓小平从改革开放时代的实际出发,大力倡导解放思想。拨乱反正需要解放思想,全面改革也需要解放思想。因此,"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由此可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有机统一的,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的解放思想。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历史地联系起来、内在地统一起来,才能正确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

所谓中国特色是在党的领导下根据中国的国情实行的社会主义,它既不同于传统的社会主义,又不同于资本主义,它应具有五个基本特征:以民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运行基础;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中华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民主政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障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我们要自觉掌握创新、扬弃、积淀、升华的特点,来推进理论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首先要敢于创新,不断发展我们的理论;对于那些已经过时的、或者被实践证明是不正确的理论概念和观点,要敢于及时扬弃,这也是与时俱进的应有之义;对于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概念和理论观点,其指导作用将是长期的,无所谓新与旧,要作为宝贵财富珍惜;对一些基本的理论观点,要不断充实内涵,提升其意蕴,升华到更高的境界,但这种升华决不是人为的拔高,是在实践基础上的自然跃升。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然随着实践的发展、历史的进步,而不断丰富发展。

最新考研政治毛中特模拟试题及答案

考研政治毛中特模拟试题及答案:毛泽东思想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1。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的主要标志是() A。科学地区分了中国革命对象和中国资产阶级 B。农村包围xx革命道路的基本形成 C。认识到农民问题是xx革命的中心问题 D。科学分析了xx社会各阶级 2.xx产生的根本前提是() A.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政局的影响 B.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 C.马列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D.党成立后领导的人民革命运动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关于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B.xx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C.党和人民的xx精神财富 D.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指针 2.xx的理论渊源是() A.xx优秀的传统文化 B.马列主义 C。资产阶级民主思想D.空想社会主义 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标志1927年7月至1935年1月是毛泽东思想逐渐形成和发展的时期。 毛泽东先后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1928年10月)、《井冈山的斗争》(1928年11月)、《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1929年12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年1月)、《反对本本主义》(1930年5月)等文章,取得了重要的理论成果,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理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因此,选项B正确。选项A区分中国革命对象和中国资产阶级,贯穿于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在毛泽东的很多著作中都有体现。选项C,毛泽东的确很早就认识到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比如,1927年3月5日,毛泽东发表《湖南农*动考察报告》,提出了解决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问题的理论和政策。选项D 科学区分了中国社会各阶级,也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但不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根本前提五四运动后,马列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根本前提,因此备选项C符合题干要求。备选项A、B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时代条件,我们经常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的确对中国产生了重大影响,十月革命以前,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十月革命以后,就属于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十月革命对世界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毛泽东思想就是在这种时代背景条件下产生。 新文化运动为20世纪早期中国文化界中,由一群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革新运动。1919年5月4日前夕,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刊载文章,提倡民主与科学(德先生与赛先生),批判传统纯正的中国文化,并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一方面,以胡适为代表的温和派,则反对马克思主义,支持白话文运动,主张以实用主义代替儒家学说,即为新文化运动滥觞。在这一时期,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人物,这一运动成为五四运动的先导。D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实践基础,因此备选项A、B、D都不符合题干要求。二、多项选择题

毛中特重点总结(总结类)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论成果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一、、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就是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 、年会议确立在全党的实际领导地位。 、年六届六中全会《论新阶段》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年七大,思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选择、简答)()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迫切需要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在要求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涵(选择、简答、辨析)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实际问题,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运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语言来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揭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规律,使之成为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 ()紧密联系中国的具体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升华为理论,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 ()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土壤之中,和中国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表现出来.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论成果的关系(选择、简答、辨析) ()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论成果,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首先,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思想 】最后,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第二节、思想的科学涵、灵魂和主要容。 .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论成果。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思想活的灵魂有三个基本方面:实事,群众路线,独立自主。(选择) 实事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 群众路线是根本工作路线 独立自主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 .思想主要容:()新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

《毛中特》习题及答案(上)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后作业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次鲜明地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和任务的会议是 A.党的二大 B.遵义会议 C.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D.党的七大 2.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A.三民主义 B.新民主主义 C.毛泽东思想 D.邓小平理论 3.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把毛泽东思想正式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A.遵义会议 B.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C.党的七大 D.党的七届二中全会 4.毛泽东思想基本形成是在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前、中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5.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的标志是 A.新民主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形成 B.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的形成 C.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经验的提出 D.毛泽东军事路线的完整形成 6.毛泽东思想最显著、最本质的特点是 A.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B.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C.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 D.是在同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斗争中产生的 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重大理论成果是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8.邓小平正式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科学命题是在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B.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上 C.党的十二大上 D.党的十三大上 9.我们党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是在 A.党的十三大上 B.党的十四大上 C.党的十五大上 D.党的十六大上 10.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A.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 B.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 C.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1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A.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 C.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尊重和保障人权 D.实现人民愿望、满足人民需要、维护人民利益 12.胡锦涛指出,我们学习《江泽民文选》必须牢牢把握的主题是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D.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3.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 A.坚持党的先进性 B.坚持执政为民

2018考研政治必备《史纲》和《毛中特》提到的重要会议总结

2017年考研《史纲》和《毛中特》提到的重要会议总结 《史纲》和《毛中特》提到的重要会议总结 内蒙很多同学听完《史纲》和《毛特》,希望蒋老师给大家一个总结,我会陆续为大家总结我《史纲》和《毛特》讲的“主线学习法”,现在正在整理出版《客观题应试宝典》,电子稿我会陆续发到空间,大家也可以自己整理。如“时间轴”、“土地政策演化史”、“主要矛盾运动变化史”、“近代中国探索国家失败教训史”、“思想发展变化史”、“主要人物和著作观点史”。 重要会议线索 1.中共一大(1921.7):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2.中共二大(1922.7):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纲领,为中国人民指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它在当前阶段的纲领应当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3.中共三大(1923.6):正式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 4.国民党一大(1924年1月):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在民族主义中突出了反帝的内容,强调对外实行中华民族的独立,同时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在民权主义中强调了民主权利应“为一般平民所共有”,不应为“少数人所得而私”;把民生主义概括为“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两大原则(后来又提出了“耕者有其田”的主张),并提出要改善工农的生活状况。这个新三民主义的政纲同中共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基本一致,因而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大会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这样,国民党一大的成功召开,就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5.中共四大(1925.1):第一次明确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思想,指出,如果不发动农民起来斗争,无产阶级的领导地位和中国革命是不可能成功的。 6.八七会议(192 7.8):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并选出了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央临时政治局。毛泽东在会上着重阐述了党必须依靠农民和掌握枪杆子的思想,强调党“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会议还提出了“整顿改编自己的队伍,纠正过去严重的错误,而找到新的道路”的任务。八七会议开始了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折 7.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 1931.11):大会在江西省瑞金县叶坪村举行。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以及土地法令、劳动法等法律文件;选举产生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毛泽东当选为主席。 8.遵义会议(1935.1)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这里召开了扩大会议(史称“遵义会议”)。遵义会议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从而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9.瓦窑堡会议(1935.12):提出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政策。(1)首先阐明

2020考研政治《毛中特》19个考点汇总

2020考研政治《毛中特》19个考点汇总 一、三个“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 二、正确评价毛泽东及其意义 关系到怎样看待党和国家过去几十年奋斗的成就,关系到党的团结、国家的安定,也关系到党和国家未来的发展前途,不仅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而且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做出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做出了科学的、实事求是的评价。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毛泽东提出的重要观点: 1.社会主义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2.要反对平均主义,重视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的作用。 3.在社会主义占优势的条件下,“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 4.以农轻重为序安排国民经济计划。

三、中国革命道路理论 中国革命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党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经过了一个逐步探索的过程。党成立初期,工作重心放在城市,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向农村。1930年1月,毛泽东发表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初步形成了以乡村为中心,先在农村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特条件成熟时再夺取全国政权的思想。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的依据:(1)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内无民主,外无独立)决定的;(2)近代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3)革命的敌人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而农村是统治薄弱环节。 四、两个“不能否定”(毛中特与史纲交叉考点) 我们既不能以改革开放以后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时期,也不能以改革开放前的时期否定改革开放以后时期。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30年的奋斗,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功迈出了重要一步。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领导全国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工业体系,实现了农业合作化,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解决了在中国这话生产力落后的国家夺取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问题,从而也找到了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

2016考研政治真题:毛中特选择题答案及解析

2016考研政治真题:毛中特选择题答案及解析 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5.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贯穿这两大理论成果始终,并体现在两大成果各个基本观点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是:D A.群众路线 B.独立自主 C.改革创新 D.实事求是 解析:正确答案:D本题考查的是两大理论成果的哲学基础 A群众路线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B独立自主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根本立足点,哲学原理是矛盾的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 C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内涵,与题干无关。 6.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如何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是党面临的全新课题,1956年4月,毛泽东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在初步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从十个方面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重点把握的重大关系,“十大关系”所围绕的基本方针是:B A.集中力量向科学进军 B.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C.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D.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解析:正确答案 B 本题比较简单,是对《论十大关系》基本内容的考查,在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中,《论十大关系》是一篇比较重要的政治报告。 A是1956年周恩来提出来的,强调实现四个现代化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c 是党的八大1956年9月份提出来的,《论十大关系》的时间是1956年4-5月份 D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1957年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政治报告中提出的。 7. 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特征,但是,这些新的阶段特征的出现并没有改变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事实。这表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 A、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过程 B 、长期性与阶段性统一的动态发展过程 C 、先进社会制度与落后社会生产的矛盾运动过程 D、社会性质与发展程度的有机统一过程 解析:正确答案B本题的干扰项比较多,但其实考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 A 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是进入21世纪提出来的,而初级阶段在1987年党的十三大上已经系统阐述了。 CD本身表述没有错误,但与题干无关。

2018考研政治毛中特第一部分重点知识总结

2018考研政治毛中特第一部分重点知识总结 毛中特是考研政治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为了方便考生复习,以下是中公考研小编为大整理的2018考研政治毛中特第一部分重点知识总结,以供考生参考。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复习提示: 本章主要讲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理论成果。需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飞跃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各自形成的时代背景和条件、科学体系和内容、历史地位和意义。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1.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了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这是在全党范围内,最早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 2.经过延安整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成为全党的共识。 3.1945年,刘少奇代表党中央在党的七大上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共七大通过的党章指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1.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3.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过程。在一定意义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提出和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相应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它与毛泽东思想在基本精神上是一致的,都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2016考研政治复习毛中特核心知识点总结(4)

2016考研政治复习毛中特核心知识点总 结(4) 3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九)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①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②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③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32,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社会主义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九) (1)思想道德建设解决整个民族的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问题,思想道德建设决定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分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 ①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②思想道德建设分为:理论建设、理想建设、道德建设和纪律建设,③首先要抓好理论建设,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建设的根本;理想建设是核心,道德建设是主体内容④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 (2)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①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问题。②通过教育,发挥我国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③科学技术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决定性因素。④发展各项文化事业,提高民族素质,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3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指导方针(九) (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 以马列、毛邓为指导,坚持党路线和方针,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培育四有新人,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团结和动员各族人民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指导方针: ①必须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文明建设;②必须是促进全面改革和实行对外开放的精神文明建设;③必须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精神文明建设。 34,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九) (1)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 (2)人的全面发展是与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提高相伴随的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 ①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 ②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③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 35,“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十) (1)祖国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①实现祖国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②中国共产党始终致力于实现国家的统一③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2)“一国两制”构想的科学内涵和基本内容:★一个中国,两种制度,高度自治,和平谈判 ①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②港、澳、台地区保持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③一个中国的原则是“一国两制”的前提。

毛中特考试重点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一方面是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理论的认识并丰富和发展的过程; 2·马克思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的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1·毛泽东思想,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2·邓小平理论,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4·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继续推进着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进程。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 1·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2·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3·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内容: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6·党的建设理论。7·毛泽东思想体系中还有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的理论。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未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为世界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的进步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毛泽东晚年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中的确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失误。大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将毛泽东晚年所犯的错误同经过长期历史考验形成为科学理论的毛泽东思想区别开来,为我们完整的的理解毛泽东思想、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指明了道路。 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包含的内容:

《毛中特》知识点总结近现代史上”社会主要矛盾线索“

《毛中特》知识点总结:近现代史上”社会主要矛盾线索“ 近现代史上“路线、道路、纲领”线索 1.新民主主义革命 路线: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和总路线的基本内容。1948年,他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总路线的内容:这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纲领: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1945年,他在党的七大所作的《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进一步把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与党的基本纲领联系起来,进行了具体阐述。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具体展开和体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指明了具体奋斗目标。 (1)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是指新民主主义国家的阶级性质和政权组织形式。其基本内容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2)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题中应有之义。没收官僚资本,包含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双重性质。“保护民族工商业”,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极具特色的一项内容。 (3)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和经济,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在新民主主义文化中居于指导地位的是共产主义思想。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民族的,就其内容说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的;就其形式说是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民族形式和民族特色的文化,要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新民主主义文化是科学的,是反对一切封建思想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客观真理及理论和实践的一致性。对于封建时代创造的文化,应该剔除其糟粕,吸收其精华。新民主主义文化是为全民族中90%以上的工农大众服务的,是人民大众的文化,也就是民主的文化。文化工作者要用革命文化教育和武装人民大众,使他们成为人民大众的有力思想武器;同时又要以人民群众的实践作为创作的源泉,坚持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方向。 道路: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 依据:首先,这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其次,近代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最后,中国革命的敌人虽然建立了庞大的反革命军队,并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而农村则是其统治的薄弱环节。 现实可能性:第一,近代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这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第二,国民革命的影响及良好的群众基础。第三,全国革命形势继续

2019考研政治《毛中特》练习题及答案

2019考研政治《毛中特》练习题及答案【三篇】 【篇一】 1.我国能够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行和平改造的客观条件(或可能性)在于 A.工人阶级掌握着国家政 B.建立了巩固的工农联盟 C.国家对主要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 D.国营经济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 2.下面关于社会主义改造正确的论述有: A.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B.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的阶级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 C.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D.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实现了中国历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3.1956 年中共八大前后,毛泽东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提出的重要思想有: A.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方针 B.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C.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D.经济建设必须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方针 4.1964 年,周恩来在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分两步走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发展战略,这就是: A.在1980 年以前,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B.1980 年代使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温饱 C.在20 世纪内使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 D.在20 世纪内全面实现四个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前列

5.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动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2002 年12 月5 日,******到河北省西柏坡进行调研,重温了西柏坡精神,重申了毛泽东当年提出的“两个务必”。在经中央媒体报道后,此举引发了广泛而持续的关注,海内外舆论普遍将此解读为极具符号性的行为。针对上述材料下面表述正确的是: A.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一种忧患意识 B.“两个务必”,凝结着深刻的历史经验,体现了党的根本宗旨 C.“两个务必”对中国共产党“能不能长久执政,能不能为人民执好政”的历史性课题作出了科学的回答 D.共产党要永葆先进性,始终保持自己的政治本色,必须时刻牢记“两个务必” 6.毛泽东当年曾意味深长地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新中国成立50 多年来,“两个务必”时时警示着处于执政地位的中国共产党人,也激励着广大干部、党员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发展,“赶考”仍在继续,但“赶考”的环境、“考题”和“考生”状况都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下面关于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A.“考题”变为如何领导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B.“赶考”的主人没变,依然是中国共产党,”考官”没变仍然是全体中国人民 C.评判“考生”成绩的标准变为是否更好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D.“赶考”环境更加复杂,“赶考”的任务更加艰巨,“考生”的状况发生了新的变化 7.1964 年6 月毛泽东提出了培养和造就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问题,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必须具备: A.必须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是全心全意为中国和世界绝大多数人服务的革命者 B.必须是能团结大多数人一道工作的无产阶级政治家,必须是民主集中指导模范执行者 C.必须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富于自我批评精神,必须用于改正自己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 D.必须保持党的先进性,必须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执政能力 8.在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毛泽东对我国基本国情的分析是: A.中国是一个大国, 经济发展不平衡 B.人口多、底子薄 C.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生产力不发达 9.在正确处理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关系问题上,毛泽东提出的重要思想有:

十八个会议关于毛中特党建问题所有考点

十八个会议关于毛中特党建问题所有考点 (一)党的创建时期 1.“一大”(1921、7、23,上海),中国共产党成立。 (1)内容:①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②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党纲: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斗争目的是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以及联合第三国际。③中心工作是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④大会选举产生了由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的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以陈独秀为书记。 (2)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就有了可以信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就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2.“二 大”(1922,上海),制定了党的革命纲领。 内容——①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它在当前阶段的纲领应当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②开始采取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政党和政治派别没有采取过、也不可能采取的革命方法,即群众路线的方法。③中共二大提出“联合全国一切革命党派,联合资产阶级民主派,组织民主的联合战线”。 3.“三大”(1923),1923年6月,中共三大正式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 (二)土地革命时期 1.八七会议(1927、8、7,汉口) (1)内容:①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选出了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央临时政治局。 ②通过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③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重要意思。④还提出“整顿改编自己的队伍,纠正过去严重的错误,而找着新的道路”。 (2)意义: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2.遵义会议(1935) (1)内容:①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②会议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③成立了由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的新的三人团,全权负责红军的军事行动。 (2)意义: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在革命的关键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三)抗日战争时期 1.洛川会议(1937):①制定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②强调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关键在于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即人民战争路线)。③会议强调,必须坚持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在敌人后方发动游击战争,在国民党统治区发动抗日群众运动。 2.“七大”(1945,延安) (1)内容:①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报告,提出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②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③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毛中特考试试卷与答案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期末考试(查)卷 适用专业:A卷 注意事项:1、请在试卷的密封处填写系部、专业班级、姓名和学号。 、考试时间共 分钟。 、综合类考题答案位置不够,可写在所附的白纸上。 、演草请使用所提供的专用白纸,不准使用自备纸张。 、密封线内不准答题。 一、单 正确选项写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理论成果是? ??、毛泽东思想 ?、新民主主义理论 、新三民主义 、邓小平理论 ?区别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 ) ??革命的指导思想不同 ??革命的领导阶级不同 ??革命的前途不同 ??革命的对象不同 ?邓小平理论中,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要搞清楚的首要基本理论问题是( )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是姓“资”还是姓“社”的判断标准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我们今天讲一切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其中最大的实际就是() ?.人口多,底子薄 ?.地区发展不平衡 .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农业人口仍占很大比重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一个中心”是指()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以构建和谐社会为中心 .以改革开放为中心 .以坚持以人为本为中心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是( ) ?、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 ?、实现工业化、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 、实现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现代化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邓小平历来十分重视农业问题。他强调指出:“农业是根本,不要忘掉”。“农业搞不好,工业就没有希望,吃、穿、用的问题也解决不了。”他告诫我们:“ ?年代经济如果出问题,很可能出在农业上;如果农业出了问题,多少年缓不过来,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都要受到严重影响”。这些话的意思是,农业( ) ??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第一产业 ??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地位 ?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是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核心问题,是正确认识和处理(? ?) ?、改革与开放的关系 ?、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速度与效益的关系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既可以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又可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处—理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效率和公平等关系方面,能够比西方国家做得更好和更有成效。这是因为( ) ??我国既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又允许和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我国既坚持按劳分配约主体地位,又允许和鼓励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我国的改革开放是同四项基本原则结合在一起的 ??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 )

25个常考毛中特重要会议整理过

25个常考毛中特重要会议(一)党的代表大会?月1、一大时间:1921年7 文件:《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一大建党,二大立纲) (2)确定革命对象。贡献:(1)提出党的奋斗目标。 (4 (3)中共诞生,并提出了最高纲领。)选举党的领导机构,陈独秀任总书记。 时间:1922年7月2、二大 成就:制定了当时党的最低和最高纲领。消内乱,打军阀,建和平最高纲领---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民主共和国;提出了最低纲领,采取群众路线的方法。(2)明确两步走-民主和社会主义革命。意义:(1)分析社会和革命性质、对象、动力、前途。 (4)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3)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1月年时间:时间:1923年6月、四大4 1925 3、三大 )共产党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成就: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成就: (1 )建立各民主阶级的统一战线。(2 5、七大年19454月时间: (1)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报告,提出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2 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3 意义: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1956月年9 时间:、八大6)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变化:国内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1 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提出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2 (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意义:为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年19829月7 、十二大时间:)邓小平提出的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是十二大的指导思想。1 成就:()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迅速推向全国。(2 月1987 时间:年10、十三大8 成就: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三步走战略。、十四大9 时间:10年月1992 )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1( (2)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 / 3 9月时间:1997年10、十五大 1)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2)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3)提出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11月时间:2002年、十六大11 )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1 )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2

毛中特试题答案

一、三个自信的内涵及相互关系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要坚定三个自信,就必须深刻理解三个自信的科学内涵及其内在逻辑关系,增强理论自觉性和坚定性。 内涵:道路自信是指在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人们对于社会主义历史运动在当代中国路径选择的合理性自信。具体而言包括:对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年伟大实践和辉煌成就的肯定和认同;在与改旗易帜后的苏联及东欧地区,照搬西方模式的某些拉美、非洲国家,陷于金融危机的西方国家等比较的基础上对中国道路优越性的理性把握;对走中国道路实现国家现代化和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充足信心。 理论自信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理论创新成果的真理性自信。既表现为对理论本源真理性的信心,深信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继承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获得了理论上的科学性和真理性;表现为对理论体系科学内涵以及严密逻辑的充分理解和自觉把握;还表现为深信这一理论体系可以正确指导我国现代化实践,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制度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当代中国实现与创新的正义性的理解与认同。即坚信我们的制度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可以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等等;坚信中国的政治制度是世界政治文明成果的一部分,既内含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又凸现中国特有的国情和历史情境,维护和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和发展进步;坚信制度选择的合理性,我们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扩大人民民主,推进依法治国,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相互关系:三个自信之间形成了紧密的逻辑关系,彼此有机统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第一,有机统一。三个自信有机统一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调方向性,道路强调实践性,理论体系强调指导性,制度强调保障性。坚定三个自信,就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不动摇,正是由于“党领导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会有实现途径,有行动指南,有根本保障。 第二,相互依存。道路自信是基本前提。道路的具体实践为理论体系和制度的形成、丰富和发展提供了鲜活的素材;而理论体系和制度则以科学化的理论、制度形态表现道路。只有坚定道路自信,才能坚定理论体系和制度的自信,才能用理论进一步指导实践,用制度保障实践。理论自信是思想基础。理论自信论证了道路自信的合理性,论证了制度自信的合法性。坚持什么样的道路和制度,需要我们有坚定的政治信念,而政治信念的坚定取决于思想清晰,取决于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是根本保障。一整套相对完整的制度体系不仅解决了实践中的问题,而且集中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经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成果,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保障了党和国家的活力,激发了人民群众的热情。脱离了中国特色的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就没有了保证,制度自信保障了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 第三,相互促进。道路自信促进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鲜活的实践经验。道路探索中诸多理论或实践难题的破解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对规律的科学归纳和提升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制度的发展和创新,促进了人们的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强化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明确了道路的本质规定、价值目标和发展方向,为道路的拓展和制度的完善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

考研政治毛中特知识点综合总结

2013考研政治总结一毛泽东著作汇总 1.关于革命道路的文章 ①《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 1928年10月和11月,强调“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为农村包围城市理论的创立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930年,实际上确立了“以乡村为中心”的观念,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理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③《反对本本主义》 1930年5月,阐明了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即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的极端重要性,首次明确反对教条主义,提出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和“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的重要思想,阐述了作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基本思想,基本形成了明确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为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新道路奠定了理论(哲学)依据。 ④《战争和战略问题》 1938年11月,明确指出:“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从此把经过长期武装斗争,先占乡村,后取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作为革命道路确立下来。 2.关于思想路线的文章 ①《反对本本主义》 1930年5月,针对当时党和红军内部普遍存在的教条主义倾向,指出本本主义是完全错误的,完全不是共产党人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初步界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含义。 ②《实践论》、《矛盾论》 1937年夏,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度,总结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揭露和批评党内的主观主义尤其是教条主义错误,深入论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科学地阐明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对思想路线做了系统的哲学论证。 ③《<共产党人>发刊词》 1939年,提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这个完整的概念,标志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已经形成。 ④《改造我们的学习》 1941年5月,对“实事求是”这个概念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 3.关于抗战的文章 ①《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毛泽东在会上作了该报告。瓦窑堡会议阐明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批判党内的关门主义和对于革命的急性病,系统地解决了党的政治路线上的问题。 ②《论持久战》 1938年5、6月间,毛泽东发表该讲演,集中全党智慧,系统阐明了持久抗战的总方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