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化背景下我国高等学校通识教育研究

科研工作尤其需要一种对社会的批判和关爱精神、对人类奥秘的探索精神、对不可知事物的好奇谨慎,这些都是与新公共管理的经济学理论所相左的。

(2)绩效考核制度与高校教师工作特点有矛盾。绩效管理是新公共管理中的一个特别重要的组成部分。把绩效管理运用到高校教师管理中,其工作原理是先确定组织目标,然后把组织目标操作化为若干具体的绩效指标,这些指标体现了量化的特征,然后对照各个教师的工作表现特别是工作效果进行评价,在评价结果的基础上进行奖惩以起到激励作用。人的发展是受许多偶然因素影响的,涉及人的内心世界变化的时候,我们不能严格按照因果关系来解释,不能由教师认真教学就得出学生一定考的好的结论,同理,也不能由学生考得不好逆推出教师一定教学不努力。更关键的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效果具有滞后性,教师的努力工作并不必然能够在学生身上引起即时的、预期的变化,有的变化往往是许多年后才可以辨别出来的。所以说,绩效管理对于高校教师而言并不具有完全的适用性。除此之外,我们还要看到高校教师一般还承担着大量的科研任务,这些科研工作中的英勇研究相对而言比较适合于绩效考核,但其中的基础研究的效果则是很难用绩效考核制度来检测的,问题在于高校教师承担的多数是基础研究。

(3)定期合同聘用与高校教师职业对稳定性、神圣性的要求之间有矛盾。教师聘任制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激励机制,激励的手段是压力和竞争。高校教师的教育活动和学术研究需要教师把生命、主体性投入其中。聘任制和外部激励不一定就可以激发教师的生命冲动、激活教师的主体性,因为人的心灵只能从内部激活。高校教师承担的是将人类的文明成果传递给下一代,培养有德行、有知识的健全人格,塑造民族的未来这样一种伟大的责任,不仅需要教师体力的投入,更需要教师投入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对自我的反思。如果教师与学生变成生产者与顾客的关系,那么教育活动的神圣性,教育的核心内涵——

—精神引领就都被生硬地切断了。高校教师所需要的是一个相对稳定、安静的科研氛围,这样才能更有利于知识的传递、科研的发展。而且,高校教师职业的特点要求一个稳定、有保障的用工制度,而在新公共管理影响下的高校教师的雇佣合同恰恰否定摈弃了这一点。

从我国高校教师聘任制中存在的问题及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推行高校教师聘任制的同时要对其合理性的限度保持警醒的心态,要在渐进式变革中反思社会相关配套条件的成熟程度,反思高等教育理念、高校教师职业特点与聘任制之间的契合程度,反思高等教育如何才能把新公共管理和市场化的冲击转化成符合自身逻辑的高校人事制度、如何才能逐步构建起相对合理的高校教师聘任方案。

参考文献:

[1][澳]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王加林.我国高等学校教师激励机制探索[D].上海师范大学,2005.

[3]吕敬文.对高校教师聘用制构建的思考[N].光明日报,2004.

摘要:通识教育源于“博雅教育”,既是大学的一种理念,也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只有具备了一流的通识教育,才能培养出一流的人才。通识教育在今天,一方面,它的重要性被不断肯定,另一方面,在实践中又出现了不少问题。要改变这种现状,应该从调整通识教育目标,加强共同核心课程建设,营造实施通识教育的校园文化氛围入手。

关键词:高等学校通识教育内涵发展及现状问题建议

一、通识教育的内涵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或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由人文主义教育发展而来。20世纪以来,美、德、英、日以及台湾、香港等教育先进国家和地区的大学相继推出了以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健全人格为目标的“核心课程”教学体制,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通识教育。但是,有关通识教育的涵义却不尽相同。陈向明教授给出的定义是,通识教育既是大学的一种理念,也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其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即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而不仅仅是某一狭窄专业领域的专精型人才。李曼丽博士认为通识教育可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广义是指大学整个的办学思想或观念,狭义是指不直接为学生将来的职业活动做准备的那部分教育。台湾学者黄俊杰则认为通识教育是一种完成“人之觉醒”的教育,它对人的真正作用在于启迪心智,唤醒心灵。虽然目前对通识教育课程的认知、通识教育的内涵和外延等方面没有统一的说法,但这个目标是大家都比较认同的。通识的“通”是指贯通,即通过对不同学科知识的学习,培养开放融通的思维,能够从开阔的、跨学科的视野去思考问题,从而达到不同文化和学科间的沟通的目的。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在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培养什么样的人是今日衡量高等教育水准的一个关键。只有具备了一流的通识教育,才能培养出一流的人才。

大众化背景下我国高等学校通识教育研究

文海燕谢萌

(中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166

美国是实施通识教育最为成功的国家,自从1951年通识教育计划在哈佛大学正式推行以来,它已经从一种教育理念发展成为科学化、系统化的课程设置模式,为美国大学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作出了举世公认的贡献。而中国的通识教育起步较晚。建国后,在前苏联教育模式的影响下,我国高等教育实行的是典型的专才教育,但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过分专业化的弊端逐步显露,因此在1995年,国家教委开始在部分高校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试点,1998年进入全面推广阶段。虽然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没有通识教育丰富,但它体现的是通识教育的理念,由此可以说文化素质教育是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的同义语。经过10年的发展历程,通识教育已在许多高校取得成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中,通识教育课程占总学分的比例与美国一些著名大学基本相当,这改变了专业主义教育模式。这些高校把加强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放在首位,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拓展学生的专业面,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表1、表2是中美几所大学通识课程的学分比例:

表1我国四校通识课程设置情况

(资料来源: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235.)

表2美国四校通识课程设置情况

(资料来源:黄坤锦.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16.)

从中可以看出,该阶段我国的通识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通识教育的实施还局限在部分综合性重点高校,在普通高校并没有得到广泛重视与实施。而仅就综合性高校而言,也存在课程设置不尽合理、制度条件无法保障、教师教学方式相对落后、学生认识不到位等诸多问题,通识教育有流于形式的倾向。

2002年,通识教育成为国内高等教育界的热点话题,

关于通识教育的研讨会频频举行。在理论研究方面,学术成果也不断增加,研究深度日趋加强。例如《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第3期推出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专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推出了“古典教育与通识教育丛书”等。在教育实践方面,通识教育理念在具体教学中的实施也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明显进步。

三、当前我国通识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通识教育在我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我国的通识教育仍然处于起步阶段。由于许多大学管理者对通识教育理念认识不深、重视不够,也由于国内高校习惯于专业教育模式,通识教育在大多数高校并没有取得理想的

1.人才培养目标与通识教育的目标存在一定差距。

考察一些有代表性的大学(如北大、清华等)的本科教学计划,可以看到其设定的人才培养目标缺乏具体性,多强调以政治素质为首的全面素质,而对基本的公民素养的培养则较少提及,且没有具体的课程标准。同时,尽管许多高校都提出了拓宽专业面的培养原则,但出发点更多地是为了有利于学生就业,忽视了对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的培养。

可见,我国高校的本科生培养计划尚带有专业教育的痕迹,与通识教育完整、全面的培养目标存在一定的差距。

2.对通识教育课程中的核心课程重视程度和开发不够。

在课程设置上,盲目照搬国外的课程体系,不能从实际出发进行创造性的课程设计。很多学校往往一窝蜂地模仿“哈佛模式”而忽略了自身的特点和现实情况,结果使通识教育课程走向一种片面化和形式化,缺少重心,缺乏结构性。很多课程都是临时拼凑起来的,没有内在的整体性、连贯性,没有优先选择的次序,也没有最低的要求水准,这既不利于学生人格素质的全面发展,也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相去甚远。

实际上,我国当下的通识课程与美国的通识课程内涵并不相同,两者目前完全不对称。美国大学的通识课程相当于我国大学生前两年的主课,而不同于我们目前可有可无的所谓通选课。事实上,我国通选课目前只占本科全部学分的不到十分之一,而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在其全部本科课程中所占的比例芝加哥大学占一半,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占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通常最少不低于五分之一。以我们现在如此有限的通选课来模仿美国的全部通识教育课程分类,是根本行不通的。很显然,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和开发核心课程。

3.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存在一定问题。

由于通识教育的效益是长期的,短期内很难看到收效,通识教育课程在高校里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教师参与通识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因为他们从中得到的回报和激励较少,课程的教学很少由学校最好的教师承担。没有高素质的优秀教师,就不可能保证通识教育的质量。钱伟长教授在谈教育创新时提到:教师的教,关键在于“授之以渔”,应教给学生一些思考问题的方法。作为有远见的大学校长应该重视通识教育,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让最优秀的教师教授通识教育课程。

四、对我国通识教育改革的几点建议

欲使通识教育在我国各高校的教学实践中取得成功,就不应当只是在外在形式上模仿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教育体制,而应当从体现通识教育理念的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改进。

1.调整通识教育的目标,确立新的人才培养理念。

教育目标决定着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设置,因此研究和改革通识教育目标是一项首要任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其非功利性,通识教育强调了“基础”、“素养”及“做人和做学问的功底”,反映了现代教育的价值指向。所以通识教育目标的建立应当以培养学生基本素质和能力为出发点,制定一套清晰、完整的目标体系。首先,通识教育要关注学生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的发

Harvard

(哈佛)Yale(耶鲁)

Stanford(斯坦福)Chicago(芝加哥)学期/季SemesterSemesterQuarterQuarter总学分323618042通识教育学分

12166021比例

38%

44%

33%

50%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年份1997199919991999总学分150196165155通识教育学分

56586852比例

37%

29.5%

41%

34%

167

展,作为一个公民的基本素养。学生除了要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和优化的能力结构外,还应具有全面的优良素质;其次,通识教育要让学生接触人类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培养学生的知识文化素养;再次,通识教育要对学生进行基本能力的训练,特别是理解能力与判断能力的训练,以帮助学生获得自我教育的习惯、观念及方法。

2.加强通识教育的共同核心课程建设。

要根据我国高校的不同情况,积极加强通识教育的共同核心课程建设。目前,美国的大学基本上有设置通识课程的三类情况。第一类是通识教育对所有本科生统一要求的大学,例如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斯坦福大学等。第二类是通识教育课程对文科生和理工科学生区别要求的大学,以普林斯顿大学为代表。第三类是以理工科为主的大学,特别是麻省理工学院,其通识教育课程的特点和性质完全不同,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的自然科学课程多为所谓“非专业的科学课”,而麻省理工学院的自然科学通识课程则是专业性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我国大学的通识课程应该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各自有特色的探索。

3.营造实施通识教育的校园文化氛围。

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是实施大学通识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良好的人文环境属于大学通识教育的隐性课程,对学生形成“通识”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种隐性课程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内容充实的人文与科学讲座。各种学科的讲座,可以极大地丰富学生的人文与科学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长学生的见识,与课堂教学相得益彰;其二,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学生可以掌握他们在课堂学不到的知识和能力,获得教师讲授所难以培养出的兴趣和对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及科学追求的精神;其三,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形成有利于大学通识教育的校风、学风和教风。

参考文献:

[1]陈向明.对通识教育有关概念的解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3).

[2]李曼丽,汪永铨.关于“通识教育”概念内涵的讨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1).

[3]黄俊杰.大学通识教育探索:中国台湾经验与启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60.

[4]苗文利.中国大学通识教育二十年的发展现状及理性省察[J].大学教育科学,2007,(4).

[5]李曼丽,杨莉,孙海涛.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现状调查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2).

[6]彭红梅.论我国大学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8,(7).

[7]刘清涛.高等学校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初探[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8,(3).

[8]庞国斌.大学通识课程建设:亟待走出误区的藩篱[J].教育科学,2008,(4).

摘要: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是高校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发展趋势。西部高校应该立足本校实际,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讲求实效、因地制宜的原则,抓好校园网硬件平台、信息化教学管理综合软件平台和信息化教学管理人才培训三方面的建设,努力提高信息化教学管理水平,促进教学管理现代化。

关键词:西部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必要性原则策略

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是高校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发展趋势。教育部发布的《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中强调:要把教育信息化工程列入国家重点建设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经过五年的建设,信息化对教育的推进作用凸现,信息化不仅改进了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还改变了教育管理的方式,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西部高校由于地理条件和经济条件的限制,在教育信息化方面,特别是教学管理信息化方面相对落后。从全国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看,教学管理信息化是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发展趋势,也是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促进教学管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立足于西部高校实际情况,研究适合西部高校的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策略,对于深化西部高校教学管理改革,促进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一、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是促进教学管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信息化是指社会经济的发展从以物质与能量为经济结构的重心,向以信息与知识为经济结构的重心转变的过程。教育信息化是信息社会对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是高校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有助于高校教学管理的规范化、流程化和科学化,保证了教学工作稳定、协调和高效运转,加快了教学管理现代化的进程。

(二)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是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客观需求。

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是适应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管理日趋复杂的客观需求。目前,许多高校经过扩招之后都建有多个校区,并且各校区之间相隔较远。由于大

西部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建设策略

何济玲

(西华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四川南充637002)

16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