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先勇 《孽子》读后感

白先勇 《孽子》读后感
白先勇 《孽子》读后感

《孽子》读后感(0.0 嘛~你会爱的~~~)

《孽子》是台湾著名作家白先勇小说自选集的第三本,它是白先勇创作生涯中唯一一部长篇,也是最独特的一部作品,这是一部以同性恋为题材的小说,描写了生活在边缘世界中的一批同性恋者的故事。白先勇以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描写了聚焦在台北中央公园里一群沦落少年——“青春鸟”,细腻描述了他们不为人知的生活,他们被社会、家庭、亲人所抛弃的痛苦曲折的心路历程,令人震撼,发人深省。粗略地阅读完《孽子》,让人觉得有趣、悲伤、怀疑、忧虑……总之,百感交集。

小说描写的是一群以肉体交易为生的男同性恋,但一个个人物却并不让人觉得反感,这也是白先勇塑造人物性格的成功之处。看完《孽子》,其实是让人感动的,他们就算不被社会认同,但仍旧在努力去爱,努力去生活。这几个人,他们的生活、性格都是作者特意刻画、形容的,为了证明故事中同性恋的人都存在缺憾,不论是性格、感情、还是生活。

比如书中的主人公李青,母亲曾是一名暧昧的女招待,身份卑微,偏爱弟弟而不喜欢李青,后和一名野戏班的小号手私奔,留下李青和弟弟给性情暴躁、一生郁郁寡欢而不得志的父亲,一位曾经的团长,被共产党军队俘虏过的国民党团长,他们一家住在台湾的贫民窟里。这样的一个家庭背景从小就给李青的心理埋下了阴影。李青因为同性恋行为被学校开除被父亲赶出家门,弟弟弟娃也在李青被父亲撵出家门前几个月因病死亡。在李青在外游荡的日子里,他生命的情感一直深深得被父母、弟弟所牵引,小说中很多处描写到他对弟弟的怀念。他曾梦见弟娃问他要那个口琴,回到读初中的学校打了一下午篮球看着夕阳便会想到弟弟,意识在那一刻流转,现实与梦境交织在一起。在路上遇到一个傻子,因为想起自己的弟弟弟娃便把傻子带回家照顾,哪怕带来了很多麻烦却依旧不肯听房东的把傻子送进派出所,最后被人偷偷送走他还一直记恨着与别人产生了隔阂。弟弟的离世,父亲的不理解把自己赶出家门,母亲对弟弟的偏爱,母亲得知弟娃的死讯还把所有的怨恨都落在活着的亲儿子身上,最终,母亲也怀着怨恨死去。这些,无疑替李青的心铭上了一道难以磨灭的伤痕。当他回忆起童年时和妈妈一起分柿子吃的温柔甜蜜的感觉时,内心显露的却是悲哀、可怜和痛心。

其次是小玉,他或多或少是一个既玩弄又依靠着男人的男孩,但是在玩弄背后却又有着一段凄迷的身世。他一直的寻觅和玩弄,是为了有一天能去日本寻他的亲生父亲。小玉年纪不大,思想中依旧有着幼稚的成分,在对待和应付那些干爹时,他榨取了他们的金钱,又伤害了他们的心,让人觉得他是不折不扣的一个只会玩弄他人感情的人,而对待日本华侨林茂雄,那个和自己父亲名字只有一字之差的人,他还是付出过真心的,为了能留在林茂雄身边,他努力工作,用心学习。当然这里也有想和林茂雄一起去日本找寻自己父亲的原因,也因此林茂雄无法带他离开的时候,他就辞去了营业员的工作,不温习,不上课,故态复萌,再一次做着肉体交易的生意。仔细看看,他其实只是一个单纯朴实又幼稚的男孩而已,他千方百计,即使陷入堕落世界,也没放忘记他的目标,当他成功抵达日本的时候,人们都为他感到高兴,并真心期待着他能找到自己的父亲。

其实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龙凤二人,王夔龙(龙子)是将门之后,学业初成,意气风发。结识了新公园中的“名角”阿凤。两人宛如“天雷勾动地火”,相见恨晚,情意绵绵。龙子随即逃出家门,在稻田边与阿凤共筑爱的小屋。作品中,龙子英俊高大,家境殷实,用情专一,阿凤潇洒矫健,浪漫多情,忧怨频生。二人故事背景中常伴随一望无垠的金黄稻田,忽明忽暗的银色星空,争相怒放的红色莲花等浪漫唯美的景象,再加上阿凤与龙子的感情纠葛始终以过去时出现,所有故事陈述者的口气中都充满着强烈的羡慕与向往,这一切,都使得此二人的感情充满了浪漫与唯美。只是阿凤性格过于特别,书中描写他说“他是一个一出生就充满灵气的孩子”、“从没有见过一个人的面相这么苦这么贱的”、“他有时候晚上会突然大哭起来,像死了父母一般地哭,怎么也劝不住,一直哭到昏死过去”。他对龙子说他是一个没有心的人,他不再愿意随龙子回去,而龙子亲手将阿凤刺死的结局则使得二人的感情更加轰轰烈烈。在新公园这个男同性恋的世界里,他们的爱情凄美多于真实,已经成为作者笔下的一个只能供传说的神话了。

就像小说的名字一样,这是一篇描写父子关系的小说,不管是李青还是龙子还是其他人,始终都没有得到父亲的原谅。悲情被白先勇表现成一种迷离的如痴如醉,只是他们真是父母眼中的孽子,家庭的羞辱,社会的妖怪吗?他们真的违反了我们这个社会的道德底线吗?人性又是什么?我们中华文化怎样接纳这一群在最深最深的夜里游荡的孩子们?

白先勇与其作品中的边缘人形象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48553971.html, 白先勇与其作品中的边缘人形象 作者:陈孟凡 来源:《北方文学》2018年第08期 摘要:白先勇作品中的边缘人形象一直是研究其作品的一个热点,本文以白先勇先生的著作《台北人》为例,通过对《台北人》中各类边缘人形象的分析,更好地体会白先勇对该类形象的塑造,同时进一步理解《台北人》一书中的悲怆与绝望之情 关键词:台北人;白先勇;边缘人 一、白先勇作品中的边缘人形象 《台北人》中的边缘人形象,可以根据他们的职业和身份进行一个较为清晰的划分,主要描写了四类人—— 舞女群体 第一个群体是曾经在大陆做“货腰娘”,到了台北依旧干着老本行的舞女们。她们有些依旧维系了昔日的辉煌,门前行人络绎不绝;有些选择下嫁富商,从此远离风月场,做后半生相对安稳的阔太太;而更多的则沉淪在了台北看似无尽的黑夜之中,过着“没有明天”的生活。 可以说,这一个群体面对的台北是一个相较其他,更加充满世俗悲剧的台北,她们的生活地点发生了变化——从大陆迁居台北,但她们的生活环境却没有改变。不管是尹公馆、夜巴黎还是五月花,她们的生活中仍在上演着被施暴或是被抛弃的情感悲剧。纵然尹雪艳和金大班等人在台北依旧是个“呼风唤雨”的人物,但她们的处境和心境与之在大陆时相比较,仍有极大的不同。曾经那段辉煌岁月和怀念的人都被留在了大陆,只能在回忆里存在,在台北孤身一人的她们也不可谓不寂寞。 百姓群体 第二个群体是在权贵阶级之下,底层阶级之上的百姓群体,他们中有因为逃难来到台北的小生意人,也有生活困顿,郁郁不得志的知识分子。 以这些带有烟火气,生活是“柴米油盐”的普通人为代表的百姓群体,在台北的生活也仅仅限于“安居”——他们以各种方式在这块不熟悉的土地上生存了下来,并开始了自己的生活。但他们要面临的不是开始新的生活,经济上的压力迫使他们成为无脚鸟,每天为琐事忙碌。 贵妇群体

白先勇作品大纲

浅谈白先勇作品中的感伤意蕴 摘要 1.简单介绍作家和他的作品有哪些。2.阐述“感伤主义”的定义3.对自己的文章做个交代。 关键词:白先勇作品感伤心灵 英文摘要........ 英文关键词...... 目录...... 绪论:简单介绍白先勇的生平和经历,浅析一下各个作品中流露出来的感伤意蕴。(举例子)点明 作者小说的四个里程碑:探索器、发展期、成熟期、开拓期。 1.从他的早期作品,也就是绪论中提出的探索期,开始分析他的感伤意蕴,涉及到的作品有《金 大奶奶》《那晚的月光》《玉卿嫂》《寂寞的十七岁》《闷雷》《黑虹》《我们看菊花去》《小阳春》,从 各个作品中分析之后,得到结论:情感之伤,是白先勇早期创作的主要主题。对于人类情感道路艰 难探求,早期创作的白先勇己经开始有了深刻的自我体验,他用“年轻人水仙花似的自我中心”的 眼光看待这个情感残缺的世界,并试着用自己独特的人生见解对人类的“情感之伤”进行解读。 2.从白先勇作品的第二个阶段,发展期来分析各个小说中的感伤意蕴,涉及到的作品有《纽约客》 《谪仙记》《谪仙怨》《芝加哥之死》《上摩天楼去》。 正文 3.分析作者创作的第三个阶段,发展期的作品,涉及到白先勇短篇作品集《台北人》,首先, 对这个集子本身进行说明。然后从《台北人》中挑选几篇有感伤意蕴的代表作品,比如《永远的尹 雪艳》《国葬》《游园惊梦》对感伤意蕴来进行阐述。 4.分析作者创作的第四个阶段,开拓期。其代表作就是长篇小说《孽子》。这是作者力图突破自 己创作成就的的一次尝试,也是白先勇对于同性恋少年们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和理解,充满了悲悯感 伤之情。 结语...... 参考文献.......

白先勇作品读后感

白先勇作品读后感 大二的时候,偶然的一次机会,我在学校的图书馆看到了白先勇的散文集《第六只手指》,便深深地被他在文中所流露出的朴实情感所打动。纵观他的 很多作品,“情”是统领他作品的一个灵魂。掩卷长叹,我们似乎可以看到,白先勇一个人在苍凉中阅历百味人生,品味人世间的种种情。 我喜欢白先勇的文字,他的文字有一种直逼人内心的穿透力,平常的话语 却饱含着生命的温情。我喜欢他文章中的那种淡淡的伤感和那字里行间透出的 真挚朴实的情感。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的那一篇《第六只手指》,这是一篇纪 念作者的三姐的散文,字里行间都饱含着作者的深情与痛楚。白先勇的三姐明姐,是一个善良得不设防的人,自小被聪明美丽的大姐、二姐的光芒所掩盖, 在不受人注意中慢慢长大,得到的父母恩泽最少,却总愿把自己所有与家人分 享的女子,长大后像姐姐们一样赴美读书。智力平庸、性格内向的她在太重的 精神压力与环境压力下精神崩溃,后回家静养,从此智力停顿在小孩子的水平 一直拒绝长大,在家人与亲友迟来的爱中快乐无忧地生活至四十几岁,染病而终。文中的明姐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就像文中作者说的,“事实上明 姐一直没有长大过,也拒绝长大,成人的世界,她不要进去。她的一生,其实 只是她童真的无限延长,她一直是坐在地上拍手笑的那个小女孩。”明姐好像 是不属于这一个肮脏、黑暗、世俗的世界的,她的一生是极其不幸的,单纯无 私地为别人付出自己的爱,却没收获她自己所想要拥有的爱。看到文章的最后 明姐死去的那一部分,在偌大教室里的我,心一酸,眼泪就流下来了。是的, 每一个女子都是一粒花的种子,有的是玫瑰,要在美丽的花坛中摇曵生姿;有 的是蔷薇,要在墙头壁上层层叠叠;而有的,仅仅是一支野百合,只能在幽静 的山谷中悄然开放,把衣香鬓影舞给有缘来临的清风白云慢慢观赏。明姐就是 这样一支野百合,在孤寂中散发了自己所有的清香。白先勇对明姐的描述不多,没有华丽的辞藻与修饰,但我们从他那平淡如水的语言中,却感受到了他对明 姐的那一份深深的留恋与挚爱。 白先勇用写作表达心灵无言的痛楚。白先勇自己也曾说过“我一直觉得文 学写的是人性、人情。我们经常在挣扎,人的内心都有不可言喻的痛,我想文 学可以写出来。”所以阅读他的文章,总能窥探到他平静的外表下一颗不安隐 痛的心。他的散文《树犹如此》便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他失去亡友王国祥的痛, 痛彻心扉,却无药可救。“当时如果有人告诉我喜马拉雅山顶上有神医,我也 会攀爬上去乞求仙丹的。在那时,抢救王国祥的生命,对于我重于一切。” “我与王国祥相知数十载,彼此守望相助,患难与共,人生道上的风风雨雨, 由于两人同心协力,总能抵御过去,可是最后与病魔死神一搏,我们全力以赴,却一败涂地。”整篇文章只称王国祥为朋友,然而字里行间却是相知相守的深情。一份相知相惜了三十八年的友谊,突如其来复发的一场病,是两个人携 手对抗病魔的开始。文中白先勇没有直说他的努力,而是用婉曲的手法写他为

白先勇小说的艺术特色

白先勇小说的艺术特色 白先勇的小说技巧是众口称赞的.有许多评论者甚至称他为“当代中国短篇小说中的奇才。”可以说,这样的称誉不无道理。别林斯基在《1847年俄国文学一瞥》中提到:“毫无疑问,艺术首先必须是艺术,然而才能是社会精神和倾向在特定时期中的表现。”白先勇小说的成功,首先就因为它是实实在在的艺术品。白先勇本身具有中国古典文学的深厚功底,又加之对欧洲美学大师的艺术技巧进行深入的研究,在艺术实践中,做到了融中西方艺术于一炉,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白先勇在他的短篇小说中为文学画廊提供了丰富而鲜活的人物形象。他刻画自“社会上流”到“社会底层”的众多人物。这些人物各自生活在白先勇为他们编织的小圈子里,可这些人物聚在一起就足以构成一个小社会,这个社会就是旧中国的微缩景观。在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身上,我们不难看出白先勇对旧中国衰亡的感叹,也寄寓着人类生活中对某些问题的独到思考。 如尹雪艳,她先前是旧上海的红舞女,而后又是台北交际明星。她出演着官僚资产阶级的腐朽、糜烂、空虚生活的消遣品,也是他们麻醉自己和腐蚀自己的一剂“良方”。她艳丽的外在和冰雪的内心,是她与国名党遗老俊少达观显贵们纠缠周旋的“不二法门”。以艳丽接待灵魂发霉腐烂的冒险家,以冰雪的心送他们一个接一个倒下。时空变换,社会兴衰仍不能打乱她的节奏。“尹雪艳总也不老”“不管人事怎么变迁,尹雪艳永远是尹雪艳,在台北仍旧穿着她那一身蝉翼纱的素白旗袍,一经那么浅浅的笑着,连眼角儿也不肯皱一下”。白先勇充分调动了白色来雕刻尹雪艳的高雅、冷艳、阴柔的性格。就连她的名字“雪艳”也和白色连在一起。在现实意义中,白色代表纯净、清爽;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则多象征凄清、悲哀或哀葬。富丽的尹公馆则是当年的百乐门舞厅的幻影,象征着那个已逝去的金粉世界。 尹雪艳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是维持腐朽没落生活气派的典型。但是作者雕刻人物的暗示中,仿佛尹雪艳这个形象还有更深的意义。她也许是一种超越时空的破坏力量的象征。而她“一经那么浅浅的笑着”,“站在一旁”以悲天悯人的眼光看着她的那一群得意的、失意的、老年的、壮年的、曾经是叱咤风云的、曾经是风华绝代的客人们,狂热的互相撕斗。而围着她的那一群人并不能从迷醉中醒来,这难道能说还是尹雪艳的不是吗? 白先勇是一个善于刻画人物的艺术巧匠。他笔下的人物大多血肉丰满,形神兼备,个性鲜明。他善于刻画女人旅美女作家於梨华曾经说过:“在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没有任何以为作家,刻画女人,能胜过他”。的确,白先勇笔下的女人形象,如玉卿嫂的素净而凄厉,尹雪艳的冷艳,李彤的火辣辣的艳,钱夫人的惆怅,蒋碧玉的轻狂,窦夫人的矜贵,金兆丽的粗俗等等,都写得栩栩如生。他总是能用寥寥几笔的勾勒,就使鲜明的形象脱颖而出:像一轮骤然从海里跳出来的太阳,通身一道的光芒,都是扎得人眼睛发疼得。李彤的身材十分高挑,五官轮廓都异常飞扬显突,一双炯炯露光的眼睛,一闪便把人给罩住了。 这是《摘仙记》里的李彤,火辣辣的“艳” 月白的短袖的绒锦旗袍,襟上一排香妃色的大盘扣,脚上也是月白缎子的软底绣花鞋,鞋尖却点着两瓣肉色的海棠叶儿,为了讨喜气,他破例在两鬓簪上一朵酒杯大血红的郁金花,而耳朵却掉着一对寸把长的银坠子。 这是《永远的尹雪艳》中的尹雪艳,冷嗖嗖的“艳”。 白先勇有时候以一两个细节,将人物的心理和性格刻画的入木三分。《思旧赋》中对顺恩嫂进李公馆有这样的描写: 老妇人伸出她那只鸟爪般瘦枝的右手,在那两扇旧得开了裂的大门上颤抖的摸索了片刻.她想去揿门上的电铃,但终于迟疑地缩了回来抬起头,迷惘的环视一下,然后蹒跚地离开了李宅大门,绕到房子后面去。

白先勇小说的艺术创作

白先勇小说的创作艺术 白先勇的小说技巧是众口称赞的.有许多评论者甚至称他为“当代中国短篇小说中的奇才。”可以说,这样的称誉不无道理。别林斯基在《1847年俄国文学一瞥》中提到:“毫无疑问,艺术首先必须是艺术,然而才能是社会精神和倾向在特定时期中的表现。”白先勇小说的成功,首先就因为它是实实在在的艺术品。白先勇本身具有中国古典文学的深厚功底,又加之对欧洲美学大师的艺术技巧进行深入的研究,在艺术实践中,做到了融中西方艺术于一炉,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白先勇在他的短篇小说中为文学画廊提供了丰富而鲜活的人物形象。他刻画自“社会上流”到“社会底层”的众多人物。这些人物各自生活在白先勇为他们编织的小圈子里,可这些人物聚在一起就足以构成一个小社会,这个社会就是旧中国的微缩景观。在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身上,我们不难看出白先勇对旧中国衰亡的感叹,也寄寓着人类生活中对某些问题的独到思考。 如尹雪艳,她先前是旧上海的红舞女,而后又是台北交际明星。她出演着官僚资产阶级的腐朽、糜烂、空虚生活的消遣品,也是他们麻醉自己和腐蚀自己的一剂“良方”。她艳丽的外在和冰雪的内心,是她与国名党遗老俊少达观显贵们纠缠周旋的“不二法门”。以艳丽接待灵魂发霉腐烂的冒险家,以冰雪的心送他们一个接一个倒下。时空变换,社会兴衰仍不能打乱她的节奏。“尹雪艳总也不老”“不管人事怎么变迁,尹雪艳永远是尹雪艳,在台北仍旧穿着她那一身蝉翼纱的素白旗袍,一经那么浅浅的笑着,连眼角儿也不肯皱一下”。白先勇充分调动了白色来雕刻尹雪艳的高雅、冷艳、阴柔的性格。就连她的名字“雪艳”也和白色连在一起。在现实意义中,白色代表纯净、清爽;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则多象征凄清、悲哀或哀葬。富丽的尹公馆则是当年的百乐门舞厅的幻影,象征着那个已逝去的金粉世界。 尹雪艳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是维持腐朽没落生活气派的典型。但是作者雕刻人物的暗示中,仿佛尹雪艳这个形象还有更深的意义。她也许是一种超越时空的破坏力量的象征。而她“一经那么浅浅的笑着”,“站在一旁”以悲天悯人的眼光看着她的那一群得意的、失意的、老年的、壮年的、曾经是叱咤风云的、曾经是风华绝代的客人们,狂热的互相撕斗。而围着她的那一群人并不能从迷醉中醒来,这难道能说还是尹雪艳的不是吗? 白先勇是一个善于刻画人物的艺术巧匠。他笔下的人物大多血肉丰满,形神兼备,个性鲜明。他善于刻画女人旅美女作家於梨华曾经说过:“在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没有任何以为作家,刻画女人,能胜过他”。的确,白先勇笔下的女人形象,如玉卿嫂的素净而凄厉,尹雪艳的冷艳,李彤的火辣辣的艳,钱夫人的惆怅,蒋碧玉的轻狂,窦夫人的矜贵,金兆丽的粗俗等等,都写得栩栩如生。他总是能用寥寥几笔的勾勒,就使鲜明的形象脱颖而出:像一轮骤然从海里跳出来的太阳,通身一道的光芒,都是扎得人眼睛发疼得。李彤的身材十分高挑,五官轮廓都异常飞扬显突,一双炯炯露光的眼睛,一闪便把人给罩住了。 这是《摘仙记》里的李彤,火辣辣的“艳” 月白的短袖的绒锦旗袍,襟上一排香妃色的大盘扣,脚上也是月白缎子的软底绣花鞋,鞋尖却点着两瓣肉色的海棠叶儿,为了讨喜气,他破例在两鬓簪上一朵酒杯大血红的郁金花,而耳朵却掉着一对寸把长的银坠子。 这是《永远的尹雪艳》中的尹雪艳,冷嗖嗖的“艳”。 白先勇有时候以一两个细节,将人物的心理和性格刻画的入木三分。《思旧赋》中对顺恩嫂进李公馆有这样的描写: 老妇人伸出她那只鸟爪般瘦枝的右手,在那两扇旧得开了裂的大门上颤抖的摸索了片刻.她想去揿门上的电铃,但终于迟疑地缩了回来抬起头,迷惘的环视一下,然后蹒跚地离开了李宅大门,绕到房子后面去。

白先勇小说阅读:《秋思》

白先勇小说阅读:《秋思》 秋思 白先勇 华夫人将她那只左手伸了出去,觑起眼睛,自己观赏着,她左手的指甲已经修剔过了,尖尖的,晶莹闪亮,一把春葱似的雪白手指,玲珑的翘了起来,食指上套着一枚绿汪汪的翡翠环子。 夫人,女佣阿莲走了进来报告道,万大使夫人又打来催。秦夫人、薛夫人都到了,请夫人马上到万公馆去。 这几个麻将精!华夫人摇头笑叹道,款款的立起身,天天都来捉我,真教她们缠的受不了。 华夫人走到花园里,一阵凉风迎面吹过来,把她的大衣都撩开了。她赶忙将大衣扣子扣上,一面戴上她那副珠灰的丝手套。园子里一道夕阳,斜铺在草坪上,那些朝鲜草草尖子已经泛着点点的黄斑,通到大门的那条石径上,几片落叶,给风吹得簌簌的在打子。华夫人在石径上走了几步,突然一阵冷香,袭到了她面上来,她回头望去,看见墙东一角,那一片一捧雪开得翻腾了起来,她不由得煞住了脚,若有所思的迟疑了片刻,终于回头踅了过去。她踱到那畦一捧雪眼前,俯下身,深深吸了一口气。那几十株齐腰的白菊花,一团团,一簇簇,都吐出拳头大的水晶球子来了,白茸茸的一片,真好像刚落下来的雪花一般,华夫人又凑近一朵大白菊,嗅了一下。人家都说这就是台湾最上品的白菊花了,在新公园的花展还得过特别奖呢,只是太娇弱了些,去年种下去,差不多都枯死了,她叫花匠敷了一个春天的鸡毛灰,才活过来,倒没料到,一下子,竟开得这般繁盛起来了。怪道上次万吕如珠来的时候,这些一捧雪刚打苞,她已经抱怨她:华夫人,你这些菊花真的那么尊贵吗?也舍不得送我们两枝插插盆。 华夫人掐下一枝并蒂的菊花,一对花苞子颤袅袅的迎风抖着,可是她知道万吕如珠最是个好虚面子,嘴上不饶人的女人,花苞子选小些给她,恐怕都要遭她哂笑一番呢。华夫人跨进了那片花丛中,巡视了一番,她看到中央有一两棵花朵特别繁盛,她走向前去,用手把一些枝叶拨开,在那一片繁花覆盖着的下面,她赫然看见,原来许多花苞子,已经腐烂死去,有的枯黑,上面发了白霉,吊在枝丫上,像是一只只烂馒头,有的刚委顿下来,花瓣都生了黄锈一般,一些烂苞子上,斑斑点点,爬满了菊虎,在啃啮着花心,黄浊的浆汁,不断的从花心流淌出来。一阵风掠过,华夫人嗅到菊花的冷香中夹着一股刺鼻的花草腐烂后的腥臭,她心中微微一震,她仿佛记得,那几天,他房中也一径透着这股奇怪的腥香,她守在他床边,看着医生用条橡皮管子,插在他喉头上那个肿得发亮,乌黑的癌疽里,昼夜不停的在抽着脓水,他床头的几案上,那只白瓷胆瓶里,正插着三枝碗大一般的白菊花,那是她亲自到园里去采来插瓶的。园里那百多株一捧雪都是栖霞山移来的名种,那年秋天,人都这样说,日本鬼打跑了,阳澄湖的螃蟹也肥了,南京城的菊花也开得分外茂盛起来。他带着他的军队,开进南京城的当几,街上那些老头子老太婆们又哭又笑,都在揩眼泪,一个城的爆竹声,把人的耳朵都震聋了。她也笑得弯下了身去,对他说道:欢迎将军,班师回朝——他挽着她,他的披风吹得飘了起来,他的指挥刀,挂在他腰际,铮铮锵锵,闪亮的,一双带白铜刺的马靴踏得混响,挽着她,一同走进了园子里,他擎着一杯烧酒,敬到她唇边,满面笑容的低声唤道:芸香——满园子里那百多株盛开的一捧雪,都在他身后招翻得像一顷白浪奔腾的雪海一般。那年秋天,人人都说:连菊花也开得分外茂盛起来—— 夫人,车子已经开出来了。 华夫人抬起头来,她看见老花匠黄有信正站在石径上,白眉白鬓,抖瑟的佝着背,手里执着一柄扫落叶的竹扫帚。华夫人迟疑了一下,又随手掐下一枝菊花,才从花丛里跨了出来,

高考语文二轮文学类文本专题复习--白先勇作品精选精练

白先勇作品精选精练 梁父吟 白先勇 翁朴园进到书房里,便径自走到茶几旁边一张紫檀木太师椅上坐了下来。书房内的陈设十分古雅,一壁上挂着一幅中堂,是明人山水,文徵明画的寒林渔隐图。两旁的对子却是郑板桥的真迹,写得十分苍劲雄浑: 锦江春色来天地 玉垒浮云变古今 另一壁也悬了一副对联,联语录的是《国父遗嘱》: 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仍须努力 “你们老师——”朴公坐下后,沉思良久,才开言道。“是的,朴公。”朴公说了一句,没有接下去,雷委员便答腔道。 “‘狂狷’二字是你老师的好处,可是他一辈子吃亏,也就是这个上头。孟养——他的性子是太刚了些。”朴公点着头叹了一口气。 “恩师的为人,实在是叫人景仰的。”雷委员说道。 “你们老师,和我相处,前后总有五十多年了——”朴公顿了一顿才又说道,“他的为人,我知道得太清楚。” “是的,朴公。”雷委员答道,“恩师和朴公的厚谊我们都知道。朴公讲给我们晚辈听听,日后替恩师作传,也好有个根据。” “唔——”朴公吟哦了一下,“说起来,那还是辛亥年间的事情呢,仲默和他夫人杨蕴秀,刚从日本回来,他们在那边参加了同盟会,回来是带了使命的:在四川召集武备学堂的革命分子,去援助武汉那边大举起义。我们几个人碰巧归成一组。仲默的夫人杨蕴秀到底不愧是个有胆识的女子!”朴公说着不禁赞佩地点了几下头。“仲公的夫人确实是位巾帼英雄。”雷委员也附和着称赞道。 “你知道吗?那天运军火进武昌,就是由杨蕴秀扮新娘。炸弹都藏在她的花轿里。孟养和我呢,就打了红包头扮抬轿夫,仲默却是一身长袍马褂骑在马上做新郎官。那天夜晚,也真好像天意有知一般,竟是满城月色,景象十分悲肃。我们几个人都换上了短打,连杨蕴秀也改了男装。大家几杯烧酒一下肚,高谈国家兴亡,都禁不住万分慷慨起来。你老师最是激昂,我还记得,他喝得一脸血红,把马刀往桌上一拍,拉起我和仲默两个人,便效那刘关张桃园三结义,

浅析白先勇笔下的女性形象

浅析白先勇笔下的女性形象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白先勇是六十至七十年代台湾小说的佼佼者,而他独特的叙事视角更是典型的代表,他塑造的女性已然成为了人们心中的经典。白先勇作为一个男性作家,不具备女性的直接经验,却通过自己亲身的接触和了解的女性,并以他的同性恋气质,描述了一个个逼真的女性,他对女性心理细微的描写、对人物详尽的刻画,为后人刻画女性人物提供了极好的范本。白先勇的小说以擅长刻画女性形象而蜚声海外。表现展示女性生活及内心的各个层面,是白先勇小说的创作倾向。白先勇突破传统文化伦理规则,把女性人物推向前台,成为作品的主宰,通过颠倒的男女格局展现出一个丰富的女性世界;他描写压抑的女性欲望,借以传达他对传统伦理的反抗和对女性独有的生命价值的肯定;他笔下的女性命运悲惨,而正是通过女性的悲剧命运来映照社会和人性本质,白先勇以女性视角,揭示其对女性的关注与同情。 一、白先勇曾一度以他特殊的同性恋倾向被台湾所熟知,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他的作品才是让他闻名于世界的主要原因。他的作品不同于一般男性作家的作品,白先勇的大部分小说文风细腻、哀婉、凄迷,以女性为主要的叙述对象,从而也形成了其独特的女性视角。 白先勇成熟期的作品,以女性形象为主,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论述世事无常的主题,借由女性这一视角来感叹时光的流逝,形成了白先勇这一时期独特的“女性小说”。阅读白先勇的作品后都深有体会,其描写的女性角色生动鲜明,极具魅力,他笔下的女性形象并非千篇一律,而是各具特色。 二、白先勇的女性形象分析 白先勇在其小说中刻画了近八十名女性形象,在其独特的女性视角下的整体特征是对女性的关照和同情。在归结白先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特点,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 (一)颠倒的男女格局 在白先勇小说的虚构中,女性经历描绘得详尽而生动,男性人物成为了女性的陪衬人物,以女性为主,男性次之。在其小说中,女人和男人在精神上处于女强男弱的局面,作者在小说中也运用了特别的描述手法,作者借用颜色的特别强调来营造这个视觉的世界,借用颜色来完成对女性形象的夸大和幻想,从而绘制出自己理想中的强势女性形象。a 在性格塑造方面,女人大多是强势,能干泼辣。例如《玉卿嫂》中的玉卿嫂自己出来帮佣挣钱,做事也很利索,对爱情专一;福生嫂亦是做事利落,说一不二;《游园惊梦》中的天辣椒蒋碧月和月月红等。作者颠覆了传统的男强女弱的格局,在反常态的男女关系与秩序中,突显出女性的强势地位。他把女性人物推到了前台,男性成为了陪衬人物,在白先勇营造的女性世界中,女性的从属地位和身份被改变,女性的欲望和心理得到完全的展现,颠覆了传统,建立了颠倒的男女格局。 (二)压抑的女性欲望 在传统的道德体系下,女性抑制着自己生命的原始动力,把欲望压抑在内心最深处。像福生嫂,嫁了个性无能的男人;钱夫人嫁给了年长自己四十岁可以当自己爷爷的老头,在传统的伦理秩序下,她们只能紧闭自己的一切情感和欲望需求,守活寡。白先勇不同于一般男性作家对这些习以为常,他看到了她们种种的不幸,他对她们充满了同情,在小说中他细致地揭露了女性受扭曲的心理层面,

对于白先勇极其作品的简要理解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刘畅 1041029 我对白先勇及其作品的简要理解、 最初听到白先勇这一台湾作家,是在高中的历史课,当时有一本教材叫做《历史世界文化遗产荟萃》。我尤其喜爱那门课。书里有一章节提到了昆曲作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地位。那时我为昆曲的扮相、思想内涵而深深着迷。每次做练习,提及昆曲在现代的发扬、传承和改进,不得不提到的一位人物便是白先勇先生。白先勇对于昆曲的确是做出了大的贡献。他由《牡丹亭》改编的《游园惊梦》在社会取得了很大成功。这是我最初了解的白先勇。 再次听到白先勇这个名字,是在大一时的综合英语课上。那位老师是我极喜爱的。她上的综合英语,具有浓厚的人文气息。她本人,则是一个热爱文学的,具有梦一般浪漫气质的女子。课上她也爱涉及一些非英语文学的内容。记得她有次提及一篇小说,说到一个男人到了一个陌生的多风的城市,却总觉得曾经来过。他多次的梦里,常常有一个女人,为他做好了龙眼粥。模糊地记得,当时老师为了鼓励我们学好英文的同时不要忘了母语文化的学习,特意为我们推荐了几位台湾作家的作品,比如柏杨、白先勇等。而我当时阴差阳错地把这篇令人感觉十分神秘的作品《龙眼粥》当成了白先勇的作品,于是在脑海里一直萦绕,有一天按捺不住好奇便跑去学校图书馆借了白先勇作品集。(当然后来我才知道原来《龙眼粥》是柏杨的作品。) 白先勇出生于广西桂林,是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之子,算是贵族后代。小的时候因患了肺痨被隔离,他的童年便终日被孤独包围,只有爱讲故事的厨子和几个家丁陪伴……也许这就是为何他出生于贵族,但其早期所写的小说、文章中却总有一种神秘玄妙的民间故事气息的原因之一吧。除此之外,他作品的许多其他的特色都是与其个人经历有着密切的关联的。 我印象最深的白先勇的作品是课上也提到过的《玉卿嫂》以及《月梦》。这两部作品都算作其早期的作品,其特色也是颇具白先勇早期作品的特点,个人色彩和幻想成分较重。 《玉卿嫂》被评价为是白先勇早期小说作品中篇幅最长也是写得最好的一部,不过被作家欧阳子评价为文笔和结构还是稍显不成熟。《玉卿嫂》这一小说采用了传统的直叙方法写成的。这篇作品有着浓郁的桂林特色,比如桂林方言,风土人情如桂剧和桂林米粉等等……这些体现了白先勇深深的桂林情结。在这里说句后话:白先勇虽然只在童年时在桂林住了7年,其后便在重庆、南京、上海等处颠沛辗转,最后在12岁那年搬去台湾。然而童年时期的7年却给白先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对桂林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在白先勇的部分作品中也留下了烙印。我认为白先勇应该是把桂林当作第一故乡的吧……看了许多有关白先勇的经历介绍,趣闻轶事,当中都写道,白先勇可以说得一口很正宗的桂林话,以及后来每回去桂林,到了饭店第一句话便是问有没有桂林的冒热米粉,并且能用一种格外道地熟练的架势吃米粉。在《玉卿嫂》这篇作品中,具体取几处“桂林风味”的例子来分析吧。比如:主人公“我”容哥儿总是爱去吃马肉米粉。而这马肉米粉就是极富特色的桂林小吃。《玉卿嫂》一文通篇也用桂林特色的语言写就。中间有许多极其“桂林”的遣词造句,比如讲到家里的老妈子胖子大娘说“我”时那架势“鸡猫鬼叫”的,说玉卿嫂的样子好看,很“净扮”,等等。 还有白先勇作品有一大特点不得不提,便是其许多篇章中都含蓄地表露出一些的同性恋倾向。有人说白先勇自己不可能是同情恋,因为他的作品中的男性角色都有些懦弱无能,而女性角色却都塑造得鲜明有血性而刚烈。不过我倒是觉得,白先勇是可能喜欢同性的。首先他自己本人也公开表明过自己的同性恋倾向,其次在他的作品里—就具体取《玉卿嫂》为例好了:尽管庆生是一个软弱无能的男子,依赖玉卿嫂接济维持生活,是个吃软饭的。可是这个男子在白先勇的塑造之下是有许多可爱之处的,也颇得主人公“我”容哥儿的喜爱。他长得白净体面,非常好看,还颇为害羞。青色的细细软软的绒毛一般的胡须显出他的稚嫩。容哥儿“我”还将庆生与家里那些男佣人进行比较。与庆生相较之下,家里那些佣人都显得愚笨粗俗,丑陋不堪。庆生无疑是个美好的存在。“我”还非常喜欢缠着庆生和“我”一起玩儿,喜欢逗得庆生脸红,然后仔细地看着庆生的样子。甚至“我”还会在上课的时候想起要摸一摸庆生的软胡须竟会不自觉地笑起来的!先莫管他或许是个忘恩负义之人,薄情地辜负了玉卿嫂,不过他在白先勇笔下倒不是一个平面的人物,而是也有较为鲜明的性格,有血有肉很立体的。虽说“我”只是一个小孩子,不过不得不说小说还是

白先勇小说中的意识流_宋美英

〔作者简介〕宋美英,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山东济南,410004)。 白先勇小说中的意识流 宋美英 〔摘 要〕白先勇的作品将中西小说技巧融于一炉,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体。作品中意识流手法的运用更是充分体现了他独具个性的“将传统融入现代”的艺术特色。其具体表现为:意识流活动中包含着巨大的历史内容;“纯”意识流与“类”意识流的交替运用;意识流与传统叙事模式相结合。 〔关键词〕白先勇;传统融入现代;意识流 中图分类号:I 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53(2008)07-0022-02 近些年来陆续介绍进来的台湾文学作品中,白先勇的短篇小说 受到很大的注目。2004年,他在大陆又获“北京作家最喜爱的海外华 语作家奖”。白先勇的作品之所以引起读者的特殊兴趣,与他独具个 性的“将传统融入现代”的艺术特色是分不开的。白先勇是一个受过 良好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熏陶和中国古典文学影响的作家。从小广 泛地涉猎了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深谙传统文学的艺术精髓,青年时 期到美国留过学,并受到西方现代派的训练,是台湾现代派的旗手。 所以他的作品融中西小说技巧于一炉,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其中, 他的意识流手法的运用是在借鉴西方现代派的基础上,又结合了中 国传统的审美特性,显示出他的独特魅力。一、意识流中的“历史”内容20世纪初,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哲学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说在西方盛行一时。柏格森的“心理时间”说,打破了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时间序列,提出要根据意识的流动来组织作品,并主张作家深入到人物的潜意识领域中,靠直觉去捕捉瞬间的印象。弗洛伊德的“潜意识说”认为:在理性的冰山下,还汹涌着非理性的海洋。这为意识流在小说中的运用提供了哲学和心理学的基础。所谓意识流手法,就是突破时空的限制,让人物在作品中通过自由联想等展开自己的心理活动,将不同时空中的事件组合在一起,给人们意识流动的印象。白先勇在他很多的小说里,通过人物的意识流动对“过去”的回顾和再现,把“现在”和“过去”进行对照,在短暂紧凑的现实场景中包含着巨大的历史内容。所以,我们在白先勇的小说里能 感觉到一种沧桑感,他自己也曾不止一次地表示:它们是“对过去、 对自己最辉煌的一种哀悼”。在小说集《台北人》的扉页上,他写上 了这样的题词:“纪念先父母以及他们那个忧患重重的时代”,并且 引录了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 巷口夕阳斜。旧时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台北人》中许 多人物,保持着对“过去”的记忆,他们不能摆脱过去,甚至不肯放 弃过去。而白先勇在表达这一主题时,巧妙地运用了意识流手法, 作者让作品中的人物通过回忆、联想,或片刻的瞬时印象、幻觉,来拉近时空的距离,将“过去”和“现在”连成一片,“过去”的历史也随着人物意识的流动也逐渐清晰。如《孤恋花》中让过去在上海发生的事,和现在在台北发生的事,在叙事者“我”的意识中交叉相间,今昔混淆,现实与回忆杂合在一起。叙述者“我”的今昔联想,总是以娟娟、五宝二人为中心,她潜意识里把前后两个同性恋的对象混而为一。叙述者今昔交流的意识,把读者带回到十几年前的往事。“我”头一次带娟娟回家过夜,服伺她上床,给她盖被,联想到“从前五宝同我睡一房的时候”,陪酒喝醉回来以及被华三打伤回来的情形。再如中元节发生事故那个晚上,叙述者回想着五宝自杀前被华三虐待的一幕:“她拼命的喊了一声:阿姐———我使足了力气,两拳 打在窗上,窗玻璃把我的手割出了血来———一声穿耳的惨叫,我惊 跳了起来,抓起案上一把菜刀,便往房中跑去。”1这几行文字,也包 含今昔二景,中间相隔十几年。前面一半,说的是“五宝”的事,后 半说的是现在娟娟的事。在叙述者潜意识中,同一类似的场面,却 包含着两个女孩的悲惨命运。《秋思》中背后的故事在华夫人日常 生活片断瞬间的流动意识中若隐若现。腐烂死去的花苞散发一股 腥臭,使她联想起她丈夫病死前的情景,接着又记起南京住宅花园 白菊盛开时将军凯旋而归时情景。这一大段的意识流动,经由园中 盛开的“一捧雪”引发,包容在极短暂的片刻中,但却统摄了她数十 年的漫长生命。在《金大班的最后一夜》中,朱凤的遭遇触动了珍 藏在金大班内心深处那遥远的记忆,通过大段的内心独白和自我解 嘲,她的一生经历随着她瞬间的意识片断自然顺畅地展示出来。 《国葬》是直逼“现场”而又不断闪现往事。秦副官在国葬现场奔涌 随意的意识流动使李浩然将军的人物形象丰满起来,国民革命史也 在秦副官断断续续的记忆碎片中拼成一个整体。二、“纯”意识流和“类”意识流的运用白先勇运用意识流很灵活,在有些作品中他受西方福克纳、普鲁斯特、乔伊斯等意识流作家的影响,意识流的运用表现得纯粹明显。如《小阳春》中不仅在人物意识流中时空交错,而且同时运用了三个人的视角,使樊教授、素琴、女佣阿娇的意识交错出现。樊教22 文史博览(理论) 2008年7月 C u l t u r e A n d H i s t o r y V i s i o n (T h e o r y ) J u l .2008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