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传统文化

附表:

“文明风采”竞赛省级复赛参赛作品评选签单

教师,可填写1位主要指导教师联系方式。

2.作品说明的填写与附件5一致;市级推荐意见一经填写,即表示该作品通过原创审核,不涉及著作权问题。

粽叶飘香龙舟竞渡

我的家乡黄浒,座落在南方丘陵地区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小镇,它最大特点是:依山伴水,山青水秀,也是著名鱼米之乡。小镇里有一座翠绿的山,因形态酷似一头大象,故名象山;还有一条蜿蜒、清澈的河流,叫黄浒河,它是万里长江上成千上万条支流中的一条,早在古代陆上交通不发达时,它就是当地一条最重要的交通运输通道,河边小镇也是一个有着千年河运历史的码头古镇。黄浒河一年四季都有清澈的河水流淌,尤其到了春夏季节时,雨季来临,河水暴涨,河道变宽、变深。

小时候我最喜欢过节了,尤其是过端午节,因为那时家家都会飘出粽子和可口饭菜的清香,让人垂涎欲滴;此外最让人期待的还是那激动人心的龙舟大赛。懵懂的我,在好奇的脑袋里装满了十万个为什么,问奶奶,我们为什么要过端午节啊?学识不多的奶奶只是告诉我,那是为了纪念中国的一个伟大的诗人屈原。

渐渐地我长大了,了解到许多关于屈原的故事,也知道了端午节的由来。屈原,我国最早的大诗人,名平,字原。战国时楚国人。他学识渊博,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联合齐国,抗击强秦。在同反对派斗争中受诬陷而丢官离职。顷襄王时被放逐,但因此却更加接近人民的生活,对黑暗现实十分不满。后因楚国的日益腐败,首都郢亦被秦兵攻破,他既无力挽救楚国的危亡,又深感政治理想无法实现,遂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

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划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过端午,吃粽子在我的家乡也是必不可少的,现在的粽子种类越来越多,购买越来越方便,随时都可以吃到粽子,但是总是怀念儿时一大家在一起包粽子的乐趣。那时奶奶先买来新鲜的粽叶,放在盆子里浸泡、洗净,再用开水烫一下,处理好粽叶后,就可以用来包裹浸泡好的糯米了,糯米里加上少许盐,当然要是在粽子里加上一些馅,就再好不过了,比如:红枣、腊肉、板栗、绿豆等……。粽子包好后,放在锅里,倒入水,使水漫过粽子,水开后,再煮上半个小时就可以吃了,吃的时候,要用筷子戳着粽子,在放有白糖的小碗里蘸一下,放入口中,那甜甜的、伴着粽叶的清香,让人爱不释口,这一天也就成为一家人最快乐的日子了!

端午节这天,黄浒河畔,人声鼎沸,不时传来一阵阵紧急的锣鼓声,那是每年一度的龙舟竞渡大赛。据史料记载,黄浒河上的龙舟大赛已经延续了300多年的历史。龙舟赛大都是由政府精心组织的,龙舟队大多是以行政村或企业为单位组建的参赛队,龙舟赛一般有十几只龙舟队参赛。参赛队的队员都是由精壮小伙子们组成,他们都穿统一的队服,队服上印上各代表队的番号,每只龙舟队由18名划手、一名舵手和一名鼓手共20人组成。龙舟的头尾都扎上漂亮的彩绸,尤其龙头更是装扮的威风凛凛、栩栩如生。一声枪响,四只龙舟伴随着急促的鼓声、呐喊声像四只离弦的箭一样冲向终点。获胜的代表队队员的脸上绽放出了开怀的

笑容,那笑容是中国农民最质朴的笑容,他们的身上满是晶莹珠子,这时已分不清那是水珠,还是汗珠了!而失败的队员们脸上尽显惋惜的表情,他们用浆拍打着水面、呐喊着,为下一轮比赛鼓劲、加油。龙舟赛一般要进行一整天,上午大多是预赛,下午才是最精彩的决赛。龙舟赛看累了,还可以到小镇的街道上、黄浒桥上、河岸两侧逛一逛,来至四面八方的大小商家齐聚黄浒,到处都是卖吃的、卖玩的、卖穿的、卖用的,这里有许许多多的小商品和农副商品,更有一些有眼光的商家,在宣传、直销他们的产品。这时黄浒河畔不仅仅是龙舟大赛了,还是一个盛大的商品展销盛会!只要你留心到处逛一逛,相信你就会有意外的收获!

当然端午风俗,除了吃粽子、划龙舟、挂艾草菖蒲等,在我们黄浒却多了吃红菜的这一习俗。打小时起,每逢端午节,家里都会做一些红色的菜,如:红心的咸鸭蛋、烤鸭、苋菜、龙虾、黄鳝等。吃五红是为了吓退蛇、蜘蛛、蝎子、蜈蚣还有壁虎这五种毒物,希望它们不要进自己的家。吃五红是告诉人们,盛夏即将来临,老百姓要注意防病祛虫,这些红菜还有增加人们的阳气的功效。

端午节,是中国最传统的节日,经过两千多年的积淀和演变,它不单单是为了缅怀先人的一种纯粹的行为,在我的家乡已经发展演变为一种饮食文化,一种体育文化,一种文化与经济的结合体!

我们要弘扬华夏的民族文化,保护中国的传统文化,让东方文明源远流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