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练国民革命土地革命

第15练国民革命土地革命
第15练国民革命土地革命

[训练目标] 1.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原因、意义;国民大革命的成果与教训。2.“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与实践;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的特点及其原因;红军长征的原因、意义。3.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

小题精练

1.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中国共产党在汉口召开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认为封建分子与资产阶级已经叛离,“无产阶级将实行其领导权”,党应该“执行急进的土地改良政纲和创造乡村的革命民主政权”。这表明当时的中国共产党()

A.正确地分析了国内的基本形势

B.已对国民大革命有所总结和反思

C.彻底摆脱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D.为中国民主革命指明了正确道路

2.“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有进无退,为国效忠;实行主义,牺牲个人;丹心碧血,革命精神。”在这一誓词激励下掀起的革命运动()

A.使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C.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D.取得了近代史上反帝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3.(2016·南通、扬州、泰州二模)“中国人民之唯一的需要,在建设一人民的统一政府。而过去数年间之经验,已证明帝国主义者及卖国军阀实为和平统一之障碍,为革命势力之仇敌。……本党为实现中国人民之唯一的需要……不能不出师以剿除卖国军阀之势力。”这一宣言()

A.成为国共首次合作的政治基础

B.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到来

C.表明中共吸取了大革命失败教训

D.激发了根据地民众投身土地革命

4.(2016·常州二模)国民党曾制定《商民运动决议案》,称:“大多数旧式商会,不独不参加革命,且为反革命”“本党号召全国商民打倒一切旧商会,引导全国商民以有组织的、平民的团结,重新组织可以代表大多数商民利益之商民协会。”该决议案最有可能制定于()

A.南京临时政府统治时期B.国民革命时期

C.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D.抗日战争时期

5.(2017·淮安模拟)“中国的革命,当前第一件事便是把中国从俄国的羁轭下解放出来,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这条“相反的道路”是指()

A.“工农武装割据”道路B.国共合作道路

C.民族统一战线的道路D.城市中心道路

6.不同历史时期党员构成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不断发展。对下图中党员构成变化的原因理解准确的是()

中国共产党党员构成

A.国民大革命运动蓬勃展开

B.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

C.“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行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7.为了取得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艰难的探索,开辟了以农村为中心的“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这一革命道路开始形成于()

A.中共“一大”的召开

B.国民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D.遵义会议的召开

8.(2017·兴化质检)美国记者斯诺在《西行漫记》一书中写道:“这一激动人心的远征——它过去是激动人心的,现在它仍会引起世界各国人民的钦佩和激情。”此语评论的是() A.北伐战争B.红军长征

C.辽沈战役D.渡江战役

大题优练

9.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巍峨的遵义城,屹立在乌江边。云消雾散霞光闪,捧出红日照山川。毛泽东,伟大的领袖,英明的舵手,拨正船头,升起风帆,引导我们胜利向前,向前。拨正船头,升起风帆,引导我们胜利向前,向前。

——《遵义城头霞光闪》

请回答:

(1)材料中“云消雾散”指什么?毛泽东成为“舵手”指什么?“拨正船头,胜利向前”又指什么?

(2)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答案精析

1.B[国民大革命的失败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与材料中“无产阶级将实行其领导权”相符,故B项正确。]

2.C[根据材料信息“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可知是指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展“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国民革命运动,进行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故C项正确;使清朝统治土崩瓦解的是辛亥革命,而且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故A 项错误;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的是南昌起义,属于国共内战,故B项错误;取得了近代史上反帝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是抗日战争胜利,主要矛头是日本侵略者,故D项错误。]

3.B[国共合作后,国民革命运动高潮迅速到来,1926年,国民政府决定北伐,消灭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三派势力,与材料中“帝国主义者及卖国军阀实为和平统一之障碍,为革命势力之仇敌……不能不出师以剿除卖国军阀之势力”相符,故B 项正确。]

4.B[据材料“大多数旧式商会,不独不参加革命,且为反革命”和“本党号召全国商民打倒一切旧商会,引导全国商民以有组织的、平民的团结,重新组织可以代表大多数商民利益之商民协会”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应为国民革命时期,故B项正确。]

5.A[1927年,中共以俄为师,发动三次武装起义,计划占领大城市,结果都失败了,痛定思痛之后,毛泽东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即以农村包围城市,故A项正确;“国共合作道路”与城乡无直接联系,故B项错误;“民族统一战线”是为了抗日,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城市中心道路”是俄国式的道路,是中共要否定的对象,故D项错误。] 6.C[1927年4月,蒋介石开始屠杀共产党员,国民革命运动已经基本失败,故A项错误;创建人民军队与党员构成变化没有关联,概念混淆,故B项错误;“工农武装割据”实行,革命重心从城市转入农村,与材料中党员中“工人下降”“农民上升”到极端数值相符,故C项正确;1937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与材料中分别是“1927年、1928年”不符,故D项错误。] 7.C

8.B[北伐战争虽然基本上消灭了北洋军阀,但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导致失败,故A 项与材料“激动人心”不符,故A项错误;红军长征在极端艰难的条件下,总行程达2.5万里以上,战胜了重重艰难险阻,取得了胜利,其形成的长征精神至今为人们钦佩,故B项正

确;辽沈战役、渡江战役与题中的“远征”不符,故C、D项错误。]

9.(1)纠正错误的军事路线。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扭转了长征初期被动挨打的局面,革命形势开始转危为安。

(2)①遵义会议在没有共产国际干预的情况下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②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来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问题,并妥善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矛盾和分歧,所以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了成熟。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农民的土地问题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农民的土地问题 摘要:在国民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农民问题的认识逐渐深化。中国共 产党领导了农民运动,也认识到土地问题是农民问题的根本所在,但是,对农 民问题的重要性认识存在着表面化,有国民革命失败时才认识到农民问题的极 端重要性,并下决心解决农民最关心的问题——土地问题,从而展开了土地革命。 关键词:土地革命、土地问题 引言 一、提出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原因和主张 二、土地革命的含义、背景、原因、区域、阶级路线 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土地革命的路线方针政策 四、土地革命的影响和作用 一、提出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原因和主张 1、土地问题的来源: 像对中国农村的大多数问题一样,解决土地问题并非是共产党独有的主张。在中国历史中,自古代的“井田制”后,有若干朝代曾实行“均田”或类似的制度;其后也有多次农民暴动提出过土地的要求;仅近代以来,孙中山即明确提出“平均地权”和“耕者有其田”的口号。为此毛泽东评论说∶“耕者有其田”,是一切革命民主派的主张,并不单为共产党人所有。所不同的,只有共产党人把这看得特别认真,不但口讲,而且实做。由此看来,这一主张也不是在本世纪才由外国传入,尽管当时中共受到共产国际和苏联的很大影响;归根结底,土地问题是中国自身存在的一大问题,既现实又古老,国际因素的介入给它平添了某些色调。 2、土地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之一,在中国革命中有极端重要性 (1)封建地主占有土地制度严重阻遏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经济长期落后的一个主要原因,成为中国政治走向民主化的一个严重障碍。因此,对封建土地制度实行彻底的革命性的变革,推毁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满足广大农民的土地要求。 (2)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将主要精力放在城市的工人运动的同时,党内已有一部分同志开始到农村去开展革命斗争,随着党领导的农民运动的兴起,党对农

对土地革命战争中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基本情况的整理

土地革命战争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基本建设情况 土地革命战争即1927年到1939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反对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支持下的蒋介石反动统治的伟大国内革命战争。 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后,对外投降帝国主义,对内实行法西斯统治,血腥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中国共产党于1927年8月7日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创建红军,开辟农村根据地,进行土地革命,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接着,又取得红军三次反“围剿”的胜利。与此同时,建立了中华苏维埃政权。1933年秋,蒋介石发动了对革命根据地的第五次“围剿”。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的影响,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长征。中国共产党在长征路上举行的遵义会议,在极其危急关头挽救了党、红军和中国革命。红军在毛泽东的指挥下,克服千难万险,取得了长征的胜利。 在此期间从井冈山革命根据的建立起,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地先后建立起十几块革命根据地,分别成立了各级地方工农民主政权,主要根据地的具体情况如下文。 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到达江西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先后在宁冈、永新、茶陵、遂川等县恢复和建立了党组织,发展武装力量,开展游击战争,领导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建立红色政权,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创立了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底,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部队和湘南农军到达井冈山,和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会师后,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毛泽东任党代表,朱德任军长。,扩大了井冈山的斗争,建立了湘赣边界井冈山根据地。为了粉碎敌人的围剿,红四军进军赣南、闽西,与郭滴人、张鼎丞、邓子恢发动的农民起义队伍一起,开辟了闽西革命根据地,到一九三一年与赣南连成一片,形成了中央革命根据地。12月,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红五军主力来到井冈山,与红四军会师。此后,红军粉碎了敌人的多次“进剿”,随后根据地不断扩大,全盛时期,包括宁冈、永新、莲花三个县,吉安、安福两县一部分,遂川县北部等地。 二湘鄂赣革命根据地 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又称湘鄂赣苏区,在湖南、湖北、江西三省边界地区。1927年9月及其以后,湘鄂赣边界10多个县的农民举行起义,组成几支游击队,从此开始了湘鄂赣边地区的游击战争。1928年7月,彭德怀、滕代远等领导平江起义,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和平江县苏维埃政府,推动了这一地区革命斗争的发展。11月,红5军主力转往井冈山后,留下的一部红军编为红军支队在湘鄂赣边界地区坚持游击战争,发动群众,建立农村苏维埃政权。1929年9月,根据中共湘鄂赣特别委员会决定,红军支队编入由湘赣边转战到湘鄂赣边地区的红5军。之后,红军分兵展开活动,打击国民党地方武装,扩大根据地。至1930年6月,湘东北的平江、浏阳,赣西北的修水、铜鼓、万载,以及鄂东南的大冶、阳新、通山、通城、崇阳这一广大地区内,除部分城镇外,都已成为革命根据地。1931年7月,中共湘鄂赣省委组成,李宗白任书记;10月,湘鄂赣省苏维埃政

最新-高中历史 土地革命和土地改革运动的区别教材精解

土地革命和土地改革运动的区别 鉴于中国特殊的国情,农民问题始终是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而土地问题则是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为了解决好农民的土地问题,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中国共产党通过一系列的土地革命和改革,消灭了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确立了农民土地所有制。但是,对于历史上的“土地革命”和“土地改革运动”这两个概念却存在着不同的解释,容易产生误解。 例如,《辞海》(1999年版)中对这两个概念的定义分别是:“土地革命:无产阶级领导农民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从政治上、经济上打倒地主阶级,解放农村生产力的革命。 土地改革运动: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农民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现农民土地所有制的革命运动。” 这两个概念的内涵表述大同小异,从中看不出根本性的区别。 高中教材对这两个概念的表述可概括为:土地革命,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在革命根据地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革命;土地改革运动,指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初期党领导的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阶级土地所有制的革命运动。 笔者认为,高中教材把这两个概念放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中来表述,符合实际情况,观点明确,便于学习和使用。确实,这两个政策都是解决广大农民和封建主义的矛盾,在斗争方式、方针政策、历史作用等方面有着相似之处。那么,为什么应该把这两个概念区分开来使用呢?因为它们的内涵和外延存在着诸多区别: 第一,它们实行的阶段不同。土地革命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进行。1927年“八七”会议提出了进行土地革命的方针,开始了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实践;1928年12月毛泽东制定了根据地第一个土地法──《井冈山土地法》;1931年春制定出了一条完整的土地革命路线。土地改革运动分为两个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党中央于1946年发出了《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即“五四指示”),1947年9月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土改运动深入开展;建国初期,1950年6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到1952年底,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第二,实施的范围和规模不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革命根据地(当时在各根据地中面积最大,但也只有21个县)、赣南闽西根据地等7个革命根据地都程度不同地进行了土地革命。但从全国来看,范围不大,规模较小。解放战争时期,据1949年6月统计,全国已在有1.45亿多农业人口的解放区实行了土地改革;建国后土改规模更大,到1952年底,新中国的土地改革除新疆、西藏和某些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外已基本完成,3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得了4600多万公顷土地和大批生产资料。这种广泛性和普遍性是土地革命所不具备的。 第三,方针政策不同,尤其是对富农的政策。1931年春,毛泽东制定的土地革命路线是: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实行过程中,以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为中心,从经济上、政治上,甚至从肉体上打倒地主阶级,改变土地所有制。对富农采取限制政策,没收其封建剥削性的土地。有些根据地还采取过“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的过激政策,打击面过宽。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总结了以前土地政策的经验和失误,贯彻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的土地改革总路线。实施过程中,没收地主土地和富农多余的土地、财产,但也给他们分配土地,给他们出路。建国初期,将过去土改中没收富农多余土地、财产的政策改变为保有富农经济

高考历史历年真题汇编考点17 土地革命和解放战争(解析版)

考点17 土地革命和解放战争【考点图解】

【名师点拨】 一、解放战争中国民政府失败的原因 1.内战独裁,失去民心。坚持独裁、内战的政策失去了人民群众的支持。这是蒋介石政权败亡的根本原因。 2.通货膨胀,经济崩溃。为解决内战所需的大量军费问题,国民政府滥发纸币,造成恶性通货膨胀,解放战争后,国民经济陷入崩溃的边缘。这是蒋介石政权失败的经济原

因。 3.内耗严重,党内分歧巨大。内部派系众多,与蒋介石有严重的政治分歧斗争。这是蒋介石政权失败的内部原因。 4.战略方针失误。错误的战略方针造成了军事上的失败。这是蒋介石政权失败的个人原因。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 1.土地革命时期 (1)目的: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开展土地革命。 (3)影响:为保卫胜利果实,农民积极参军参战,努力发展生产。 2.抗日战争时期:进行根据地建设,推动革命斗争。 (2)内容 (1)目的:巩固抗日根据地和争取抗战胜利。 (2)内容: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 (3)影响:提高了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也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 3.解放战争时期 (1)目的:获得人民支持,保证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 (2)内容: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3)影响:农民踊跃参军,积极支援前线。 【历年真题】 知识点一土地革命 1.(2018·天津高考·9)“(本次大会)向全世界与全中国的劳动群众,宣布它在全

中国所要实现的基本任务,即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宪法大纲……中华苏维埃政权所建设的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的国家。”这次大会的召开地点位于右图中( ) A.①B.② C.③D.④ 【解析】①为河北平山县西柏坡,1948年党中央移驻西柏坡,在这里指挥了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并在1949年召开了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故A项错误; ②为陕北延安,是中国共产党在1935年至1948年的根据地,被视为“革命圣地”,故B项错误;③为井冈山,1927年10月,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滕代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来到井冈山,创建以宁冈县为中心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故C项错误;④为江西瑞金,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定都,直到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长征为中共根据地,故D项正确。 【答案】D 2.(2016·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29)1930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英山县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二三成,有的甚至达到五成,出现“赤色区米价一元一斗,白色区一元只能买四五升”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根据地( ) A.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高涨 B.红军英勇奋战保卫农民生产 C.政府主要精力用于增产 D.人民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谈我对土地改革的认识

谈我对土地改革的认识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对于农业进行了三次大的改造。第一次是1950年至1952年的“土地改革”。第二次是人民公社化运动。第三次是改革开放后的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中心的农村土地改革。三次改革的背景不同,目的、内容也不同。在此我想谈一下自己对第一次“土地改革”的一些看法。 1、土地改革的目的 1950年的七届三中全会要求在三年内有计划、有秩序的完成对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之后的全国政协一届二次会议上,刘少奇作《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系统的阐述了土地改革的必要性。这次改革之所以进行,一方面是由于旧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少数的地主拥有大量的土地,而广大农民却备受压迫,迫切希望土地改革;另一方面,改造旧的旧的土地制度,能够加快农村生产力的解放,能够为工业提供所需的原材料,进而推动工业的发展,有利于工业化的实现。 2、土地改革的过程 土改进行前,首先进行了清匪反霸和减租减息运动。1949年至1950年又在华北和河南、陕西进行了试点工作。1950年6月28日中央人民委员会第八次会议讨论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作为土地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1950年8月4日政务院通过《关于划分农村阶级成分的决定》。1951年3月又下达了 补充规定。开展了对农民的阶级划分运动。 对于城市郊区、侨区、林区、渔区、盐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制定了有别于一般农村的特殊土地政策。 从1950年秋季开始,全国新解放区根据解放的先后和条件成熟的程度,大体上分为三批开展土地改革。这一运动是在中国共产党是统一领导下进行的。各地组织土改工作队,深入农村进行土地改革。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地区的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到1957年除新疆、西藏外其他的牧区和渔区、林区也完成了土地改革。 3、土地改革的意义和认识 关于这次的土地改革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中列举了五条意义。一是实现了“耕者有其田”;二是建立和巩固了农村基层人民政权;三是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四是改善了农民生活;五是推动了农村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卷)中作者提出了不一样的观点,作者认为在土改中受益最大不是贫农而是中农。而且“土改对于农业生产的的贡献究竟有多大,这个问题仍可以争论。”“这个运动的主要成就是政治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对土改方式的转变有具体的描述。文中说在土改中不法地主隐瞒财产,贿赂干部和农民积极分子或以其他形式对土改工作进行破坏,导致通过和平的法令式的土地改革方案难以进行下去。中共中央、中央人民政府认为,新区的土地改革任然是一场激烈的阶级斗争。因此各地组建土改队,各地人民法院对阻碍土改的地主恶霸进行审判打击。 我认为土地改革的前后,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总数变化并不是特别大,农村的土地量也没有改变,而且在1950年到1952年之间,农业技术并没有重大突破。因此农业不会有重 大的发展,或者说粮食产量不会有重大突破。1951年的粮食产量比1950年增加了8.6%,1952年的粮食产量比1951年增加了14.1%,应该可以说明这一点。8.6%和14.1%的粮食增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应该是重要的因素。或者说这次土地改革的目的是在于发展农业还是在于通过向农民分配土地来获取农民对中央政权的支持,对此我还不能给出答案。 其次我认为在土地改革中对农民划分成分,虽然其目的在于更好的进行土改,但是从日后的发展来看,这次划分成分对以后产生横不好的影响,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中表现最为突出。从人人平等的角度看,划分成分之后,人人之间就会出现不同,例如地主就和贫农,

土地革命与三大战役

《土地革命与三大战役》导学单 【学习目标】 1、了解土地革命的内容与意义,区别解放区和国统区不同的社会面貌,了解其影响。 2、了解挺进大别山、三大战役的具体史实及其意义。 3、通过分析史实,认识共产党取得胜利的多种因素,知道决定战争胜利的是人心向背【学习重难点】 1、学习重点:三大战役 2、学习难点:认识共产党取得胜利的多种因素 【教学过程】: 【梳理】 1、1946年6月, 2、1947年2月,解放军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1947年6月,、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12万余人,在鲁西强渡黄河,,揭开了 。 3、1948年9月—1949年1月三大战役 内容 战役 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时间 作战方针关门打狗, 各个击破 中间突破, 肢解敌人 先打两头, 后取中间 战况 意义 【探索】 材料一: 【解放区】【国统区】 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 这个世界倒了颠,1946.6 1947.61948.91949.1

解放区得人民好喜欢, 万元大钞不值钱, 民主政府爱人民呀, 呼吁和平要流血, 共产党的恩情说不完 . 保障人权坐牢监。 呀呼嗨嗨, 一个呀嗨, 这个世界倒了颠, 呀呼嗨呼嗨, 呀呼嗨嗨嗨, “自由分子”抹下脸, 呀呼嗨嗨一个呀嗨. 言论自由封报馆, 民主宪法变戒严。 ——《解放区的天》——1946年《马凡陀山歌》地区 社会面貌解放区国统区政治上 经济上 结果 材料二: “蒋介石把他的主要兵力集中于陕北和山东,搞重点进攻,好比两个拳头一张,胸膛就露出来了。这样的兵力部署很像一个哑铃,两头粗,中间细,两头力量强,还有攻势;中间力量弱,处于防御。我们就攻其薄弱部分,从中央之突破,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胸膛。” ——毛泽东 联系书本P107图文资料 总结:请你从以下方面归纳共产党取得胜利的因素。 政治: 经济: 军事: 社会: 【启示录】 从解放战争的结果,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在南方创建的最后一块苏区_闽东革命根据地概述

闽东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央苏区遭遇国民党军第五次“围剿”和全国革命暂时处于低潮的形势下,我党在南方创建的最后一块红色苏维埃区域。 闽东革命根据地位于福建的东北部,它以福安、连江两县为中心,包括宁德、霞浦、寿宁、周宁、福鼎、柘荣、罗源、屏南和古田等县。三年游击战争时期,其活动范围还延伸至浙江省南部的泰顺、平阳、苍南等县的部分地区。根据地总面积达1.1万多平方公里,人口近百万。从1928年7月福建省委最初决定向闽东发展开始,到闽东红军改编新四军北上抗日,闽东革命根据地前后共经历了整整10年的艰难历程。它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 准备阶段(1928年7月至1933年3月) 大革命末期,闽东爆发过反帝爱国斗争和工农革命运动,连江和古田两地还建立了党的组织。1928年7月,中共福建省委在《农 民运动决议案》中提出向闽东发展;并决定以福安为中心,开展革命斗争,创建一块红色区域。此后,福安、连江相继建立或重建党组织,并在城镇知识分子、店员工人、民团、商团中开展了革命活动。 1931年春,中共福州中心市委 派邓子恢到福安、连江巡视工作,把闽东党的工作重心从城镇转入广阔的农村,发动了农村“三抗”(后为“五抗”,即抗租、抗债、抗粮、抗捐、抗税)斗争。1932年5月15日,福州中心市委召开会议,正式 提出了“发动和领导闽东北千百万工农士兵劳动群众起来斗争,开辟新的苏区”的战斗口号。中心市委书记陶铸亲临闽东指导工作,帮助 福安、连江建立了闽东工农游击第一支队和闽中工农游击第一支队,闽东农民运动进入了开展游击武装斗争,“创建新的苏维埃区域”的新时期。接着,中心市委又先后派叶飞、江平、曾志、赖金彪、任铁峰 等人到闽东,加强了闽东党的领导 力量,成立了福安中心县委。在此前后,寿宁、宁德、屏南、福鼎、罗源等地也先后建立了党的基层组织。 闽东党组织的建立发展,农民运动和武装斗争的蓬勃兴起,“直接给闽东北的反动统治以有力的摇撼”。至此,创建闽东革命根据地的条件已日臻成熟,“福安新苏区的创建已在民望中”。 形成阶段(1933年3月至11月)1933年3月中旬,连江县革命 委员会在长龙山面游击区义沃村 成立,主席林嫩嫩。8月,福安县革命委员会在福安北区泰逢村成立,主席詹如柏。9月,连江透堡乡苏维埃政府成立,主席杨兆恩。11月,寿宁县革命委员会在寿宁东区赤陵洋成立,主席范铁民。与此同 时,在一些工作基础较好的地方也 相继建立了区、乡、村革命委员会或苏维埃政府,部分地区开展了分田运动。 这一时期,闽东各地武装暴动此起彼伏,“霍童暴动”、“甘棠暴 ——闽东革命根据地概述 ●中共福安市委党史研究室 光辉历程 FU JIAN DANG SHI YUE KAN ??编辑/张朝阳 ■ 闽 东苏维埃旧址 11

土地革命

第3课土地改革(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的内容。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剥削制度,解放了生产力,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并为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本课前承新中国政权的建立,后启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在本章教材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历史学科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和综合分析能力,为教师在教学上提供了重要的基础知识。初二的学生好奇心强,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理解土地改革的开展原因、开展及基本完成;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引导收集整理或向家人、长辈了解有关土地改革的信息,理解和认识解放后的土地改革,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学会收集、分析、整理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土地改革的作用与抗美援朝的胜利一样,都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还为即将到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准备了条件。 四、重点和难点 1、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土地改革的开展和完成。 2难点: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搜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提前预习课文,向家人了解土地改革的历史。 六、教学方法

通过播放视频创设情景,分组讨论、启发式教学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七、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课件播放歌曲《白毛女——秋收》通过杨白劳的唱词中唱到:“高粱谷子望不到到边,黄家的土地数不完,东家住高楼,佃户们来收秋,流血流汗当马牛……”这种状况是什么时候结束的呢?农民什么时候有了自己的土地呢?让我们一起进入第3课土地改革。 2、讲授新课: 本课共学习三个板块:农村筑起土地梦 改革掀起创新路 农业走向发展路 板块(一)农村筑起土地梦 课件展示中国农村解放前的具体情况。 师:通过上图可以看出当时土地大多掌握在谁的手中? 生:土地大多掌握在地主手里。

毛概多选题

51.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形成的土地革命路线是()()标准答案:ABCD A. 依靠贫雇农 B. 团结中农 C. 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 D. 发展农业生产 52. 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 )()标准答案:ACD A. 体现时代性 B. 忠于实践性 C. 把握规律性 D. 富于创造性 53. 过渡时期总路线体现的同时并举包括 ( )()标准答案:ABCD A. 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B. 对经济制度的改造和对阶级的改造同时并举 C. 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D. 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同时并举 5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含义是()()标准答案:AB A. 它确认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 B. 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不发达阶段 C. 我国还不是社会主义社会 D. 我国社会主义处在过渡时期 55. 中国革命统一战线包含的两个联盟是()()标准答案:AB A. 工人阶级同农民阶级、广大知识分子及其他劳动者的联盟 B. 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C. 工人阶级同亲英美的大资产阶级的联盟 D. 农民阶级同小资产阶级的联盟 56.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大意义是()()标准答案:ABCD 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立论基础 B.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 C. 防止左的和右的倾向的思想武器 D. 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57.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先后经过了()等几个时期()标准答案:ABCD A.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 B. 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C.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58.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进行改造理论的内容包括( )()标准答案:ABCD A. 对所有制的改造与对资本家的改造同步的方针 B. 和平赎买的方式 C. 利用、限制、改造的方针 D. 由低级到高级的各种国家主义为过渡形式 59. 党的十三大提出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包括()()标准答案:ABCD 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土地政策述论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土地政策述论 摘要: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开始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层面探索中国革命道路。期间,颁布了一系列关于土地政策的决议、条例、训令和法律,经过近十年的探索、修正、补充和发展,形成了党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系统研究这一时期党关于土地政策的演进,分析其特点,总结其经验,对于深化党关于中国革命规律的认识具有最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土地政策;特点;启示 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而要充分调动农民的革命积极性就必须解决好他们最关心的土地问题。1927年—1937年十年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党在这一阶段制定了许多具有重要影响的土地政策,但目前学界对这一专题的研究仅仅停留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土地政策的演变史上,未能揭示其特点,总结其经验。全面系统的考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土地政策的历史沿革,分析总结其特点和经验启示,对于我们把握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土地政策的基本规律,积极探索新时期土地政策的新思路,促进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价值。 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土地制度的演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开始独立地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层面上探索中国革命道路。这一时期,党根据革命形势的变化,一方面积极探索并制定了一系列适合当时斗争需要的土地政策,为调动和团结革命力量,推动革命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左”倾路线的干扰,党的土地政策也随之“左”倾,使党的革命事业遭受巨大挫折;随着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在党内重新占据领导地位,党的土地政策也随之得到纠偏,为中国革命的顺利推进及抗战时期土地政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一)1927—1931年党对土地政策的初步探索:从土地公有到土地私有的政策转变 胡乔木在《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一文中对党在大革命时期的土地政策与大革命失败的关系进行反思时曾指出:“如果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因为没有正确地领导农民解决土地问题而失败,那么,在新的条件下的正确的领导农民的土地斗争就是复兴革命运动的希望所在。” 也即党必须通过土地政策的变革,把地主土地所有转变为农民土地所有,从而获得农民的支持和拥护。“八七”会议规定了党在土地革命时期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路线、总方针,也开启了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实践大幕。《中共“八七”会议告全党党员书》明确指出:“土地革命问题是中国资产阶级民权革命中的中心问题。”[1]《最近农民斗争的决议案》则规定了只没收大地主的而不没收小地主的土地的基本原则。《江西省革命委员会行动纲领》也明确规定:“没收军阀、官僚、土豪、劣绅及一切反革命的土地与财产”,“没收大地主及中地主的土地,分给佃农及无地的农民”,“没收一切所谓公产的

土地改革

第一次土地革命,1927年,规定要没收大地主和中地主的土地,没收一切所谓公产的祠族庙宇等土地,分给佃农及无地的农民。对于小田主则减租。强调贫农是农民运动的主要力量。9月,中共中央提出:“对于小地主的土地必须全部没收,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原则。 第二次土地革命 1931年春为了保证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和满足农民对土地的需求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调动了一切反封建的因素,保证了土地革命的胜利,广大贫农雇农在政治上翻了身,生活得到了保证 第三次土地革命 1942年巩固根据地和争取抗战胜利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减轻了地主的封建剥削,改善农民的物质生活,提高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也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抗日 第四次土地革命 1947年解放战争胜利发展的需要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第五次土地革命,1950年夏,中国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1952年底,全国基本上完 成了土地改革.在我国延续了数千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彻底废除了. 第六次土地改革,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以集体经济组织为发包方,以家庭为承包主,以承包合同为纽带而组成的有机整体。通过承包使用合同,把承包户应向国家上交的定购粮和集体经济组织提留的粮款等义务同承包土地 的权利联系起来; 鉴于中国特殊的国情,农民问题始终是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而土地问题则是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为了解决好农民的土地问题,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中国共产党通过一系列的土地革命和改革,消灭了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确立了农民土地所有制。但是,对于历史上的“土地革命”和“土地改革运动”这两个概念却存在着不同的解释,容易产生误解。 例如,《辞海》(1999年版)中对这两个概念的定义分别是:“土地革命:无产阶级领导农民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从政治上、经济上打倒地主阶级,解放农村生产力的革命。 土地改革运动: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农民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现农民土地所有制的革命运动。” 这两个概念的内涵表述大同小异,从中看不出根本性的区别。 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教材对这两个概念的表述可概括为:土地革命,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在革命根据地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革命;土地改革运动,指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初期党领导的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阶级土地所有制的革命运动。 笔者认为,高中教材把这两个概念放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中来表述,符合实际情况,观点明确,便于学习和使用。确实,这两个政策都是解决广大农民和封建主义的矛盾,在斗争方式、方针政策、历史作用等方面有着相似之处。那么,为什么应该把这两个概念区分开来使用呢?因为它们的内涵和外延存在着诸多区别: 第一,它们实行的阶段不同。土地革命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进行。1927 年“八七”会议提出了进行土地革命的方针,开始了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实践;1928年12月毛泽东制定了根据地第一个土地法——《井冈山土地法》;1931

我对探索种新中国的三种方案的看法和认识(优选.)

我对探索种新中国的三种方案的看法和认识学号:姓名: 首先,我应该明确探索新中国的三种方案是:一由国民党统治集团为代表的、主张实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使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道路的方案。二由一些中间阶层为代表的、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中国社会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案。三由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主张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共和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方案。经过时间和历史的考验,结果是第三种方案最终赢得了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及其政治代表在内的拥护。因此,中国走人民共和国的道路,是他们作出的历史的选择,具有历史的必然性,也是中国历史前进的唯一正确道路。我们作为后人应该理性的面对历史,从中吸收历史经验和教训,这才是真正的学习历史。 接下来,我将一一陈述我对这三种探索新中国的三条道路的看法,我会尽量的写得详细和清晰。第一种方案是国民党统治集团为代表的,主张实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使中国继续走半封建办殖民道路,企图把中国人民永远束缚在封建社会的爪牙之下,受尽外国帝国主义的欺凌和剥削,为的只是他们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违背了历史的发展规律,也违背了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志的中国人民必然会奋起反抗,这条道路是必然走不通的。他们政治航实行封建专制独裁统治,实行保甲制度,经济上进行残酷的剥削,遏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造成民不聊生,经济萧条,物价暴涨,交通堵塞,对

工业实行垄断性的掠夺,导致社会濒临于崩溃的边缘。文化上也是进行文化专制,缺少民主和科学,封建思想依旧很浓厚,严重影响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 国民党政府是建立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之下的。蒋介石集团上台以后,即宣言“里要联合各国共同对付第三国际”,公开站到了国际帝国主义阵线一边,虽然,他们在口头上仍标榜反对帝国主义。根本上说,国民党的统治,并没有使中国摆脱帝国主义的压迫,而是为外国侵略势力深入中国进一步敞开了大门。此外,蒋介石集团发动内战,违背了中国人民想要和平建国的愿望,所以这条道路是根本走不通的。也正因为如此,反对官僚资本主义、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就成为中国心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重要任务。 第二种方案是由一些中间阶层为代表的、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中国社会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案。在此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整个资本主义经济中不占主体地位,它的发展受到了多方面的阻碍,首先,是外国资本的排挤;其次,是官僚资本的排挤;再次,是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最后,是军阀官僚政府的压榨。民族资本主义所经营的工业,规模狭小,经营分散,技术设备落后,劳动生产率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封建势力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就决定了民主资产阶级是带两重性的阶级,既有革命性又有软弱性和妥协性,决定了他们在一定期间中和一定程度上能够参加反帝国主义和反官僚军阀政府的革命,可以成为革命的一种力量,成为无产阶级的同盟军,另一方面又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没有能力带领中国走上资本

土地革命时期

10. 课红色政权的创建与红军长征 土地革命时期 1927—1937年 土地革命时期(又称十年内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名称是中国工农红军(简称红军);中国共产党统治的地区为农村革命根据地; 一、南昌起义 时间: 地点: 领导人: 意义: 小注:1.下列节日对应的事件分别是: 青年节__________;建军节___________ 建党节________________ ; 2.下列词语对应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开天辟地(或焕然一新)________; 釜底抽薪_______ 声东击西______ 生死攸关_______ 二、秋收起义 时间: 地点: 领导人: 意义:从进攻城市转向______,建立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____________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典范是:毛泽东创立了农村包围城市(井冈山道路) 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启示: 三、井冈山会师 时间: 人物: 会师部队: 建军:两军会师后,改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军长,_______任党代表,__________任政治部主任。 四、第一个红色政权 建立时间是_______ 首都是______,_______ 任主席,________任红军总司令。 四、长征 原因: 时间: 出发地点: 结束标志: 红军三大主力: 长征路线: 意义: 长征精神: 用一句古诗概括长征:

小注:1.在长征中,打乱敌人追剿计划的是__________; 2.跳出敌人包围圈的是___________。 六、遵义会议 时间: 地点: 内容: 意义 小注: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第一枪: 1.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2.第一个红色政权: 3.中共第一次独立自主处理党内分歧: 4.红军第一次战略大转移: 5.总结大革命失败经验教训的会议是: 6.党旗升起的地方是: 军旗升起的地方是: 7.土地革命时期共产党的军队: 8.土地革命时期共产党的统治地区: 9.井冈山会师后成立的军队: 10..第一个红色首都是: 11.长征结束的标志是: 1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的“新”的含义是: 13..黄埔军校培养新一代军人的“新”的含义是:

部编本八年级历史下册下册土地改革教案

土地改革教学设计一 【课标精解】 1、课标要求: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理解土地改革的意义。 2、课标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是建国初期土改的依据,使我国农民真正获得解放,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准备了条件。 【教材分析】 土地改革,是新中国成立后巩固政权的又一项重要举措,前承新中国的建立,后启经济的恢复、发展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在本章教材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土地改革是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这是新中国政权稳定的关键所在。本课涉及两大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和土地改革的意义。 【学情分析】 本课理论性较强,对初二学生而言土地所有制的概念很抽象,生活在农村的同学他们只懂看到的现象而不懂理论,对城市学生而言更加不理解,所以教师要把抽象的理论转变成直观的数据、现象帮助学生理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及完成的基本情况,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和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 利用图片、数据、视频等资料,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比、分析、归纳土地改革的作用,培养学生运用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认识土地改革的胜利,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为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土地改革取得的成绩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农民两千多年来所憧憬的“耕者有其田”的理想,终于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了,增强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信念。 【教学重、难点解读】 1、教学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重点解读: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千疮百孔,新解放区农民还没有获得土地,不解决农

究竟该如何看待“土地改革”

究竟该如何看待“土地改革” 究竟该如何看待“土地改革” 要求给农民以必要的土地,并不是近代中国某个人或某个党派的个别主张,而是当时有识之士的共识。只不过,同其他党派相比,中国共产党是真正将“耕者有其田”政策贯彻于实践的党派 在革命年代,地主曾经是一个受到广泛批判的群体。特别是经过影视文学作品的渲染之后,地主的贪婪、奸诈、残忍、刻薄的特征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时过境迁,改革开放后,随着研究的日益全面和深入,思想界对地主的评价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人们熟悉的地主,如刘文彩等,突然不再可恶,有的甚至还勤俭仁厚、乐善好施。地主“翻案风”,与对地主的重新评价相联系,也有一些人力图从根本上否定土地改革运动,认为当年根本没必要实行土改,更没必要批斗地主。那么,如何面对地主“翻案”风,又该如何评价土地改革运动呢? 要理性看待现实生活中的地主 应该承认,在革命年代,我们对地主的认识十分抽象,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地主不是奸诈刻薄,就是阴险毒辣。但事实上,具体到每一个地主,他们都是具有双重性格的,例如,待人刻薄的同时自己也很节俭;行为霸道的同时又有

些同情心;重视家族的同时又颇具爱国心等。尤其是在近代中国内外交困的复杂环境下,地主身上的这种双重性格,表现得更为突出。地主的情况复杂多样,即使是恶霸地主,也有其值得肯定的一面。当代的地主“翻案”风,客观上反映了这一情况。其目的与其说是要否定革命,否定土改,不如说是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地主形象进行重新认识,接近历史实际。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在还原和重塑地主形象的过程中,也存在着矫枉过正的倾向。特别是一些人刻意为地主鱼肉乡里、刻薄寡恩的行径进行辩护,严重触犯了人们的道德底线,从而使舆论不能不对这些人的社会良知产生怀疑。 客观、全面看待土改中的“左”倾错误 地主“翻案”风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与土改运动中的“左”倾错误有着直接关系。土改运动是一次群众性的分田运动,为了动员群众,土改运动初期,曾出现过“左”倾错误。尽管《中国土地法大纲》反对在肉体上消灭地主,明确规定“地主及其家庭,分给与农民同样的土地及财产。”但是,在土改的实际过程中,还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错划阶级成分,以及部分地主被批斗致死的现象。究竟有多少人在土改运动中被批斗致死,现在已经很难精确计算。但是,从一些地区的土改个案来看,被错划为地主或被错误批斗致死的人,在当时不在少数。这些年出现的地主“翻案”风,绝大多数渊源于土改运动中的“左”倾错误。

土地革命和土地改革运动的区别

土地革命和土地改革运动的区别 山东宁津第一中学谢文庆 鉴于中国特殊的国情,农民问题始终是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而土地问题则是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为了解决好农民的土地问题,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中国共产党通过一系列的土地革命和改革,消灭了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确立了农民土地所有制。但是,对于历史上的“土地革命”和“土地改革运动”这两个概念却存在着不同的解释,容易产生误解。 例如,《辞海》(1999年版)中对这两个概念的定义分别是:“土地革命:无产阶级领导农民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从政治上、经济上打倒地主阶级,解放农村生产力的革命。 土地改革运动: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农民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现农民土地所有制的革命运动。” 这两个概念的内涵表述大同小异,从中看不出根本性的区别。 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教材对这两个概念的表述可概括为:土地革命,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在革命根据地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革命;土地改革运动,指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初期党领导的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阶级土地所有制的革命运动。 笔者认为,高中教材把这两个概念放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中来表述,符合实际情况,观点明确,便于学习和使用。确实,这两个政策都是解决广大农民和封建主义的矛盾,在斗争方式、方针政策、历史作用等方面有着相似之处。那么,为什么应该把这两个概念区分开来使用呢?因为它们的内涵和外延存在着诸多区别: 第一,它们实行的阶段不同。土地革命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进行。1927年“八七”会议提出了进行土地革命的方针,开始了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实践;1928年12月毛泽东制定了根据地第一个土地法──《井冈山土地法》;1931年春制定出了一条完整的土地革命路线。土地改革运动分为两个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党中央于1946年发出了《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即“五四指示”),1947年9月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土改运动深入开展;建国初期,1950年6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到1952年底,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第二,实施的范围和规模不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革命根据地(当时在各根据地中面积最大,但也只有21个县)、赣南闽西根据地等7个革命根据地都程度不同地进行了土地革命。但从全国来看,范围不大,规模较小。解放战争时期,据1949年6月统计,全国已在有1.45亿多农业人口的解放区实行了土地改革;建国后土改规模更大,到1952年底,新中国的土地改革除新疆、西藏和某些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外已基本完成,3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得了4600多万公顷土地和大批生产资料。这种广泛性和普遍性是土地革命所不具备的。 第三,方针政策不同,尤其是对富农的政策。1931年春,毛泽东制定的土地革命路线是: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实行过程中,以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为中心,从经济上、政治上,甚至从肉体上打倒地主阶级,改变土地所有制。对富农采取限制政策,没收其封建剥削性的土地。有些根据地还采取过“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的过激政策,打击面过宽。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总结了以前土地政策的经验和失误,贯彻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

从土地革命的变迁的角度谈谈你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精髓的理解

从土地革命的变迁的角度谈谈你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精髓的理解。 马克思列宁主义伴随着十月革命的隆隆炮声传入中国,并在五四时期广为传播开来,逐步成为中国思想界的主流,进而成为中国革命的新的理论武器和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实现程度,不仅取决于中国对它的需要程度,而且取决于这一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程度。由于中国共产党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内在要求,在总体上始终和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向,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时代特征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才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不同历史阶段所产生的重要成果,又以新的富有时代气息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始终要坚持的原则。中国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的基本国情。第一个阶段为1949-1955土地制度——土地改革和互助合作 1949-1951年全国推行的土改,在历史上第一次真正实现了农民的理想制度——耕者有其田。土改实际上是一种彻底的村社内部均分制,使得农民获得土地除了租让权之外的大部分私有的所有权。第二个阶段为1956年到1978年的土地集体化时期 始于1950年上、中期的合作化运动,演变为1956年的高级社和1958年的人民公社,其间土地的农民私有变为了集体所有,即集体占有土地的所有收益。 在土地革命中,国家通过发动群众参与土地革命的斗争,形成了一套发动群众革命和运动的方法。将农民组织起来进行生产成为了节约学习成本的选择,这也为国家推进的集体化选择提供了重要的实施条件。因为,通过重新分配土地的所带来人们对新中国和领袖人物的感激往往能使得意识形态发挥重要作用,而国内初级合作社的巨大成功也使得合作社在更能够得到国家的支持和信任,来引导人们的集体主义精神,为国家的工业化做贡献也使得交易成本变小,利于促进了国家工业化的资本积累。 第三个阶段为1978年之后的家庭承包阶段 这当中包括,1978年到1982年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2年-1984年推进的大包干及1996年-1999年落实的延包政策等,不断的深化家庭的承包制。 国家将土地承包给个人使用,国家收取一定的税费,而除税费之外的所有收益都归农民所有,到2004年之后完全免除了农业税。 从1984年开始中央要求把土地承包期延长到15年不变;1993年又提出了再延长30年不变的政策,并且允许有偿转让的政策思想。随后,1997-1999年在全国范围落实了“土地延包”政策。虽然中央政府以政策和立法不断通过自上而下的制度供给来加强农户产权,但农民获得的仍然是土地的不完整产权,即:有了除出卖土地之外的使用权、租让权和部分受益权。国家并不是被动地接受制度变迁,而是在其面临现实的国际和国内环境约束条件变化之中主动做出制度选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