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散文梅洁:入襄阳记3

十月散文梅洁:入襄阳记3
十月散文梅洁:入襄阳记3

十月·散文梅洁:入襄阳记3

梅洁,湖北郧阳人,国家一级作家职称,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70年大学经济系5年本科毕业,1980年开始文学创作。曾获全国“第二届鲁迅文学奖”、全国首届、三届、五届“徐迟报告文学奖”及优秀奖、全国首届“冰心散文优秀奖”、“第五届《十月》文学奖”、全国“第八届五个一工程奖”、全国“第一届、第三届女性文学奖”,河北省一、二、三、五、七届“文艺振兴奖”和河北省政府最高文学奖“孙犁文学奖”等80余种奖项。其中《童年旧事》《楼兰的忧郁》《谛听水声》等被收入人教版、苏教版、冀教版、鄂教版、鲁教版中小学语文课本、读本及大学文学教材。

入襄阳记文/梅洁 4 2015年2月伊始,京城人已沉浸在春节前的眷念与匆忙中,购置年货与回乡过年已成为人们心中每日温暖的念头。就是在这样的日子里,我接到《襄阳日报》传媒人士魏遵明先生的电话。那时,我对魏先生的印象不深,他在电话那边一个字一个字地告知他名字是哪三个字和他

的就职单位,而我真正记住并在意的只有两个字“襄阳”。襄阳这座城市之于我,有“命运救赎”的意义。因此,对于襄阳人魏遵明的电话,我怀着敬意在听。魏先生在电话中说,农历正月二十一襄阳有个“穿天节”民俗活动,邀请我回去

参加。魏先生用了“回去”二字,我心中顿生温暖;他说“襄阳是你的第二故乡”,听此我非常感动,我感受到这座城市对我感情的认可和接纳。但对于“穿天节”活动的陌生和活动中襄阳人民要推选我为“汉水女神”,我着实不敢妄为,不能应允。我请魏先生把活动方案传我,之后再议。几天后的2月11日,我收到了“活动方案”。我从这份“方案”中了解到“穿天节”源自襄阳古代一个美丽的传说:西周时代,襄阳万山才子郑交甫在汉江邂逅汉水女神并相赠佩珠定情。从唐宋开始,每年正月二十一日襄阳人过“穿天节”,以寄情神秘美丽的汉水女神,这一习俗在襄阳沿袭了千年之久,汉、唐、宋的历史典籍里均有记载。宋的记载最为完善:这一天,襄阳城里的百姓相约从万山乘舟沿汉水而下,在江边聚会,在沙滩上捡拾汉江中游特有的带孔窍的小石头,用丝线穿起来,佩戴在头上和身上,以祈子求福和盼望美好爱情的到来。节日充满浪漫与情趣,也是襄阳人追求美好爱情和幸福生活的精神寄寓。当代襄阳人的“穿天节”活动,已成为襄阳特色文化的大型户外活动,是襄阳民众广泛参与、自娱自乐的迎春郊游、交友、祈福活动。襄阳人把古老的民俗赋予了新的文化内涵,他们旨在呼唤爱情、亲情、友情,旨在唤起市民对襄阳民风习俗的记忆,以增强人们对母亲河汉江的保护、对家园襄阳的热爱之情。如此美好的节日活动和文化传承我怎能不去参与?我是一个看重民俗文化的写

作者,我始终认为,民俗文化是养育我们生命的文化。人在民俗中孕育、诞生,之后便是在温暖持久的民俗文化的氤氲中长大成人,再之后,我们的灵魂会在民俗文化的祭奠中成为永恒的思念。然而,对于“汉水女神”的称号我万不可担当。在我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中,我始终认为大自然万物有灵,水有水神、河有河神、山有山神、树有树神……尤其是汉水,这样一条美丽的万古大江,孕育了一个伟大民族和千古文化的大江,如今,又三千里迢迢北上,解救北方几亿人生存与发展的用水危机,中国没有哪一条江有这样伟大的担当,这样的江河自有她真正的女神。我一个凡夫俗女,万万担不起这样的称谓。否则,是对真正“汉水女神”的不敬和亵渎。我把内心真实的不安与纠结电话说给了魏遵明。我还建议:像黄河“洛神”一样,襄阳人可以把“汉水女神”雕成真正的塑像,可以画成巨幅油画、国画,可以做成各种旅游纪念品,就是不要推选现实生活中的什么人在节日里充当“汉水女神”。因为她真的很神圣,很奇妙,是千古追思,是万古神往。就如《诗经》里“她”在樵夫心里的那种存在一样:“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对于“汉水女神”,我加一句,襄阳儿女要“永作敬思”。魏先生听完我的诉求立即回话:“梅老师说得很好,很对。不过,我们之前已举行了八届,这是第九届,从明年第十届我们可以考虑你的建议,

今年已来不及了,我们已做了很长时间的准备,各种消息已见报。还望梅老师体谅,务必前往,以不辜负襄阳人民的信任和期望。”又说:“梅老师可以换个角度考虑,你的参与会让更多的人关注汉江生态,让更多的人为保护母亲河而行动,这不也是您多年的心愿吗?”魏遵明的话“软”里带“硬”,有“不可抗拒”“没有商量”之意。放下电话,我坐在书桌前,欣然与无奈一起涌上心来……3月12日,儿子开车送我上机场赴襄阳,我对儿子说了襄阳“穿天节”,说了“汉水女神”。末了,我说:“妈一直在诚惶诚恐,妈被一位魏先生给挟持了……”儿子听后笑了,便说:“妈大可不必纠结。魏先生说得有道理,襄阳人的活动是善愿、善举,妈去了应是随缘。倘若真有汉水女神,她也不会怪罪妈的。”望着至善至纯的儿子,我的心顿时有些许释然。襄阳,这个具有2800年历史的古城,怎样品味她的历史文化魅力都不过分。清澈而宁静的汉水使襄阳古城和樊城隔江而望,这座被今天的人们命名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古城,蕴含着太多脍炙人口的历史和文化。在我有限的阅读里获知:中国世人皆知的古代名著《三国演义》有一百二十回,其中三十回的故事都发生在襄阳;金庸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人物故事,比如郭靖、黄蓉等,大都是以襄阳为背景加以描述;我2000年在完成《商道》的写作中,发现中国金融业的创始人——那些在张家口、包头起家的山西豪富们(余秋雨先生称

他们为中国银行业的乡下祖父),在樊城都曾有他们的巨额财产以作为货物中转,仅山西乔家在福建武夷山的5000亩茶场的茶叶,每年都是千船万帆顺长江上行然后从汉口进入汉水,顺汉水而上最后至樊城码头起岸,然后开始千里旱路的驼队、马队运输。千百年来,襄阳俗有“南船北马”之称,在没有公路、铁路的古代,庞大的水路交通使襄阳、樊城成为南北物资交流最繁华的水埠。位于汉江口的武汉俗有“九省通衢”之称,而位于汉江中游的襄阳俗有“七省通衢”之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是千真万确的真理。稍微变换一下也可以这样说,什么样的水土养什么样的人。亿万年灵性圣洁的汉水,孕育了襄阳无数的天下奇才:那个被斩断了双足的献璞玉的卞和;那个坚决不做官却有着超人智慧、为诸葛亮之师并与诸葛亮结为儿女亲家的大名士庞德公(诸葛亮将其女许嫁庞德公之子);那个东汉开国皇帝刘秀;那个才华横溢、与诸葛亮齐名的“凤雏”庞统;那个以《汉晋春秋》著称于世的东晋史学家习凿齿;那个恃才傲世、初唐五言律诗的奠基人杜审言;那个博学多才、胆略过人、诛杀专权误国的武则天宠臣张易之、张宗昌,从而恢复大唐社稷的张柬之;那个杜审言之孙、唐代著名诗人杜甫;那个因一首《枫桥夜泊》而传遍天下的诗人张继;那个被鲁迅评价为“是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辉的锋芒”的唐代诗人、思想家皮日休;那个《全唐诗》收了他200首、其中30首都是写家乡襄阳、

人称“孟襄阳”的山水诗人孟浩然;那个文章奇险、书法豪迈,与苏轼、蔡襄、黄庭坚并称为“宋四家”、人称“米襄阳”的宋代大书法家米芾……还有那些在襄阳取得辉煌业绩的外籍天才:那个隐居襄阳隆中十几年27岁随刘备出山最终成为千古名相的政治家、军事家的诸葛亮;那个寓居襄阳人称水镜先生的司马徽;那个“建安七子”中文学成就最大者王粲,从17岁到32岁生命才智最辉煌的15年在襄阳度过;那个信徒百万人、译经百万字的著名魏晋佛教大师释道安在襄阳讲经著书15年;那个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从童年起,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也是在襄阳度过……即使到了当代,襄阳籍的陈荒煤、张光年也是文坛翘楚人物。我如数家珍般地列举出襄阳这块土地上的古今风流人物,我是想说,是美丽的汉水孕育、润泽了这些灿若星河的生命。对于汉水流域的人而言,汉江永远是他们的生命之母、智慧之母、幸福和吉祥之母。我还知道:襄阳山川灵秀,风景优美,名胜众多,各类名胜古迹和旅游景点多达700余处。这里有风景幽静的诸葛亮躬耕隐居地古隆中,有依山傍水、国内保存最好的襄阳古城墙,有碧水荡漾的、世界上最宽的护城河,有遍布市内的寺、祠、古刹,有刘禹锡诗词中吟咏的“酒旗相望大堤头,堤下连樯堤上楼”的千年古堤……命运中的襄阳5年,使我的目光一直没有离开这个古老而现代的城市。而2015年3月抵达襄阳,更让我眼界一开:一个千古民俗,

一个美丽的爱情传说竟如此幸福、温暖着这座城市!民俗以传说为由,已在这里演绎了千年。从襄阳汉水文化研究会的高军先生、梅笑雪女士那里获知,关于郑交甫邂逅汉水女神的传说最早可追溯到西汉,西汉刘向《列仙传》中记载:“郑交甫常游汉江,见二女,皆丽服华装,佩两明珠,大如鸡卵。交甫见而悦之,不知其神人也。”于是就下马前去与二女攀谈,仆人欲阻拦都不成。且行且谈中,多情郑公子竟壮胆向二女索其佩珠留念,二女遂赠之。“交甫受而怀之,即趋而去。行数十步,视佩,空怀无佩。顾二女,忽然不见。”在刘向的《列仙传》里面,汉水女神是两位飘忽不定、行踪隐秘,既温柔、宽容,又机智理性、刚柔相济的神女;而在东晋王嘉《拾遗记》里,汉水女神则是与周昭王相挟同溺汉水的两名女子延娟、延娱。“此二人辩口丽辞,巧善歌笑,步尘上无迹,行日中无影。”二女死后化为神女。之所以为神,是因为二女无辜而死,深得荆楚人民的同情。而祭祀汉水女神到了宋代,已成为民俗节日,蔚为壮观。这在宋人庄绰(曾任襄阳县尉,与米芾有交)的《鸡肋编》中可以领略:“襄阳正月二十一日谓之穿天节,云交甫解佩之日,郡中移会汉水滨,倾城自万山泛绿舟而下。妇女于滩中求小白石有孔可穿者,以色丝贯之,悬插于首,以为得子之祥。”这里写下了“倾城”出动“泛绿舟”,而且妇女们都成了主角;玉佩太少,穿天石可以取代;得石可得子,得子能给女子带来好

运,人人祈盼遇上好运。这说明:在一千年前的宋朝,襄阳人已形成了自己的仪式和独特的民俗节日“穿天节”。由此可见,汉水女神是中国最早、影响最为深远的江河女神。汉水女神不仅出现在《诗经》《楚辞》文化系统之中,也存在于春秋、战国以来诸多的祭祀文化典籍中。致力于汉水文化研究的襄阳女子梅笑雪对我说:“汉水女神是对汉水流域女性平民化、典型化、概括化的结果。从汉水女神身上折射出来的是汉水流域平民女性的智慧、品行和做派。在汉水女神的身上,寄托着汉水两岸人民对高贵美丽、廉洁自持、机智理性、刚柔相济的女性美的一种向往。”对笑雪女子的诠释,我充满敬意与认同。“穿天节”在襄阳古代传承了千年,但在宋以后的典籍中再没找到记载,现代人更是对其一无所知,一个襄阳文化中的珍珠被丢失了数百年!2006年年初,一群汉水文化研究的志愿者,发现了襄阳史志中有关穿天节的记载,尤其对宋代庄绰《鸡肋编》记述的穿天节的盛况倍感兴趣。他们边研究边想:能否恢复襄阳古老的民俗?能否把古代民俗演绎成为现代人喜闻乐见的节日?古代“穿天节”中用汉江穿天石为载体,汉水女神为情趣点,踏青郊游为形式,这样的节日有过头,有由头,一定会受到民众的喜爱。他们认定“穿天节”有着深厚的文化价值。它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利人们追求乐水乐山的高雅情趣;它根植于神秘美丽的楚文化,在汉江边寻求奇石,寄情

神女,在美的追寻中祈求生活的幸福;它根植于襄阳土地,串连襄阳的名山、名水、名人、名诗,使襄阳人汲取汉水母亲的乳汁,更加热爱故乡。最终,一个千年的文化象征在他们心中形成共识:恢复襄阳“穿天节”,引导襄阳人过自己本土特有的传统节日,遂定名为“重拾襄阳穿天节”,并确定首届穿天节活动的主题为“感恩母亲河,关爱人间情”。2006年的2月18日,农历正月二十一,在初春的暖阳下,在襄阳万山脚下、汉水之滨的解佩渚沙滩上,汉水文化研究的志愿者和400多位文化人、专家学者、新闻记者、小朋友等,兴趣盎然地过了在襄阳历史上盛行了千年、中断了数百年、又重新捡拾回来的第一个快乐的“穿天节”。襄阳人为第一次过这样有趣的本土节日无比地开心和兴奋。2007年,第二届“穿天节”参加活动的人数多达3000余人。从2008年第三届开始,“穿天节”由襄阳汉水文化研究会承办,活动主题也更加明确:“相约新襄阳,欢度穿天节”。活动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参与的市民逾万。……如今,八届“穿天节”过去了。一年又一年,襄阳人都在初春的日子里,过着自己特有的节日,他们祈福、感恩,郊游、交友,他们幸福着自己的幸福,快乐着自己的快乐。这是一个呼唤春天的节日,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节日。这是先人们留给襄阳的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襄阳“捡拾”了,是襄阳的福祉。2015年农历正月二十一日,襄阳人迎来了第九个“穿天节”。庆

典仪式安排在公历3月14日,这是一个周末。当“女神号”游艇载着我与襄阳女子一起泛舟江上,当载歌载舞的襄阳女子动人的歌声嘹亮在江面,当系着红丝绳的穿天石挂在我的项颈,当美丽的玫瑰花环戴在我的头上,当万名襄阳儿女面向汉水共同宣读保护母亲河的誓言“岘山青青汉水粼粼滋润万物养我生灵……”时,我生生看见襄阳古老民俗绽放出的时代光焰!我深深感觉襄阳人在庄严地过着自己浪漫也美丽的节日!我也同时觉着——我是这节日里最最幸福的“女神”!我曾无数次站在故乡的江边思忖:我在江边发生的和以后永远离别的都成为纠缠我一生一世的情结。我人生的许多时候,和故乡那条古老的大河——汉水,有着无法割舍的机缘。诞生与出走、幸福与苦难、险境与转机、扼杀与救赎……都在河边发生,最终揭示出一个生命的禅机——命运沿河。

浙江高考散文阅读练习附答案

浙江高考散文阅读练习附答案 浙江高考散文阅读练习原文: 暮春三月,风和日丽。我偶尔走过办公楼前面。在盘龙石阶的两旁,一边站着一棵翠柏,浑身碧绿,扑入眉宇。我顾而乐之,流连不忍离去。 然而,我的眼前蓦地一闪,就在这两棵翠柏站立的地方出现了两棵西府海棠,正开着 满树繁花,已经绽开的花朵呈粉红色,没有绽开的骨朵呈鲜红色,粉红与鲜红,纷纭交划,宛如半天的粉红色彩云。成群的蜜蜂飞舞在花朵丛中,嗡嗡的叫声犹如春天的催眠曲。我 立刻被这色彩和声音吸引住,沉醉于其中了。眼前再一闪,翠柏与海棠同时站立在同一个 地方,两者的影子重叠起来,翠绿与鲜红纷纭交错起来了。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这一时有点茫然、懵然;然而不需要半秒钟,我立刻就意识到,眼前的翠柏与海棠都 是现实,翠柏是眼前的现实,海棠则是过去的现实,它确曾在这个地方站立过,而今这两 个现实又重叠起来,可是过去的现实早已化为灰烬,随风飘零了。 事情就发生在十年浩劫期间。一时忽然传说:养花是修正主义,最低的罪名也是玩物 丧志。于是“四人帮”一伙就在海内名园燕园大肆“斗私、批修”,先批人,后批花木, 几十年上百年的老丁香花树砍伐殆尽,屡见于清代笔记中的几架古藤萝也被斩草除根,几 座楼房外面墙上爬满了的“爬山虎”统统拔掉,办公楼前的两棵枝干繁茂、绿叶葳蕤的西 府海棠也在劫难逃。总之,一切美好的花木,也像某些人一样,被打翻在地,身上踏上了 一千只脚,永世不得翻身了。 这两棵西府海棠在老北京是颇有一点名气的。据说某一个文人的笔记中还专门讲到过 它们。熟悉北京掌故的人,比如邓拓同志等,生前每到春天都要来园中探望一番。我自己 不敢说对北京掌故多么熟悉,但是,每当西府海棠开花时,也常常自命风雅,到树下流连 徘徊,欣赏花色之美,听一听蜜蜂的鸣声,顿时觉得人间毕竟是非常可爱的,生活毕竟是 非常美好的,胸中的干劲陡然腾涌起来,我的身体好像成了一个蓄电瓶,看到了西府海棠,便仿佛蓄满了电,能够在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中精神抖擞地驰骋一气了。 中国古代的诗人中,喜爱海棠者颇不乏人。大家欣赏海棠之美,但颇以海棠无香为憾,在古代文人的笔记和诗话中,有很多地方谈到这个问题,可见文人墨客对海棠的关心。 稍有理智的人都应当知道,海棠与人无争,与世无忤,是决不会伤害任何人的;它只 能给人间增添美丽,给人们带来喜悦,能让人们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然而,就连这样天 真无邪的海棠也难逃“四人帮”的毒手。燕园内的两棵西府海棠现在已经不知道消逝到什 么地方去了,这也算是一种“含冤逝世”吧。代替它们站在这里的是两棵翠柏。翠柏也是 我所喜爱的,它也能给人们带来美感享受,我毫无贬低翠柏的意思。但是,以燕园之大,

高中语文 高考文学类作品阅读:散文阅读精选练习

【散文阅读练习1】 人在草木间 周晓枫 茶这个字,拆开笔画就是:人在草木间。 每天的日子,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最后一个是茶,微妙地超越其他。如果是生活需要,水就够了。文人喜欢诗酒茶:诗是对文字的奢侈,酒是对粮食的奢侈,茶是对清水的奢侈。正因为茶是高于生存需要的水,所以象征精神的部分。是啊,对生存来说,精神就是奢侈——可正因有了这些奢侈,我们才不枉此生。 茶是现实中既平凡又堪称伟大的植物。福建安溪,以铁观音闻名,茶香似乎弥散在这里的空气里……香,是气味的奢侈;铁观音,是茶里的奢侈。 这观音托梦所赐的母本茶树,就生长在安溪打石坑的岩缝间。铁观音母株瘦小,每发新芽,每生新枝,收取的手就会到来。它的芽叶幼嫩时就被采摘,它的枝条被不停折断,用以扦插育苗——就是这样一棵被限制、被切割、被剥夺的茶树,守着承诺般,守着它叶片的独特形貌:紫芽斜尾,缘齿疏钝,上面有着拇指按压般的神迹印痕。 茶有近乎神迹之处。折断枝条,插土就能活——万能地再生。你摧毁,它报以辽阔的丰收,甚至更为勇敢。母株压条繁育时,经过扭转和压扁的伤枝,反而有利更好更多地生根;如果小心呵护的,却事倍功半。一万次酷刑,意味着一万次的繁茂,十万、百万、千万次的慷慨。茶叶制造的过程也是这样。摇青时,芽叶相互摩擦、碰撞,受损的茶青反而分泌香气。每片茶叶,都死于离枝,死于炒制,死于滚水……然后,它们又从滚水中复活,将自己的清香与甘醇,灌注到每一滴水里。从伤害里汲取成长力量的茶,就这样,涓滴灌溉,帮助我们清除体内的毒素。 茶,看似羸弱,却隐藏柔韧而惊人的力量。站在这株古茶树旁边,我观察它厚实的叶片,陈旧的花瓣。 我以前觉得,交通的便捷,瓶装水的储存,空调系统的温控,使今人很难体会古人曾经的乡愁。我们可以在全球化的环境里,共享无差别的水土。但是在这棵茶树面前,我改变了看法。也许我们能保留自己所适应的饮食习惯、所乐于交流的乡音,以及那蓄意维持的心理时差。植物,替我们凝结着乡愁:土壤里的酸碱度,空气中的含水量,海拔和温差,云雾雨雪,都在其中。活着的茶,在冷水里浇着,根系沉默的一切;死了的茶,在滚汤里沏着,重新活过,在袅袅升腾的丰沛水汽里,还你故乡的云雾缭绕。 形如铁、色如铁、重如铁……庄重,就在这一盏琥珀色的铁观音茶中。它是由土生长出的木,经过火上的铁锅炒制,最后水让它复活。一盏茶里,汇聚金木水火土……我们人生的五行,尽在其味,尽在不言之中。茶作,是人与植物的灵魂交流,就这样日月天地,就这样草木山水。 茶,经历水火,是树叶的前世今生。最初,它被揉搓,被携带,在更久的日子里不死。茶,折叠自己,它在自己的抱缩里藏好往昔的春秋。最后,神秘收拢的叶脉打开了,像一个人慢慢摊开手心里的掌纹。铺满刻痕的线条,记载它活过的风雨。制茶时,水分被蒸发,年少青春的饱满汁液消失。茶,是变成老年的树叶,暮色沧桑。的确,茶,是一片树叶的回忆;但这回忆里,饱含变化。是昨天的自己,又不是昨天的自己;是昨天的复活,又不是昨天的复活……浸泡缓慢,体会悠长,如是,恍兮惚兮。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十月月考试卷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十月月考试卷 一、计算。(共22分。10分+12分) 1.口算。 5×5= 67+4= 12+40= 56-8= 3×3= 30-4= 75-30= 18-3= 2×5= 5+28= 4×2= 80-5= 19-8= 64-8+9= 50+17-40= 2×3+4= 4×3+5= 4×5-7= 5+5+5= 4+4+4+4+4= 2.竖式计算。 64+8+17= 92-6-42= 75-27+30= 62-39+25= 二、填空。(共35分) 1.3个5相加,用加法算式表示:; 用乘法算式表示:或。 2.搭一个四边形至少要()根小棒,搭一个六边形至少要()根小棒。 3.在、“<”或“=”,在里填数。 3×3 6 3×4 12 ×4=20 5×5 5+5 2×3 8 3× ×2=+2 8+15<5×=12 4. 每()根一堆,摆了()堆,共()根小棒。 ×=(根) 5.在、“-”、“×”。 5 4=20 2 4= 6 3 2=6 1 1=1

6. 从2、3、4、5、6、8、10、12中,任选三个数,写出四道不同的乘法算式。 ; ; ; 。 7.在横线上画○,比△少4个,○有( )个。 △ △ △ △ △ △ △ △ △ △ △ △ ○和△一共有( )个。 8.按规律填数。 (1) (2) 30、25、( )、( )、10、5。 (3)( )、8、12、( )、20、24。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共5分) 1.4×5表示( ) ①4个5相加 ②4个5相乘 ③5个4相乘 2.积是12的算式是( ) ①4+8 ②4×3 ③6+6 3.小文有12张邮票,小花有20张邮票,小花送( )张邮票给小文,两人的邮票就同样多。 ①8 ②6 ③4 4.搭4个独立的五边形,至少需要( )根火柴。 ①9 ②16 ③20 5.一本故事书60页,小明第一天看了4页,第二天看了5页,两天一共看了多少页?列式是( ) ①4+5 ②4×5 ③60-4-5 四、操作。(共6分) 1.按要求画线。 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四边形 分成3个三角形 ( ) ( )

完整版七年级散文阅读训练一

散文阅读训练(一)个方面设置题目:一是理解文章的主旨;二是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4散文阅读考试命题往往在义;三是鉴赏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四是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理清思路就要从分析文章的结构入手了。分析文章结构,1、找线索,理思路,明确文章主旨。理解其含义,过渡句、关键句,就是根据散文的结构特点,分析语段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找出中心句、同时分析文章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从而把握住作者的思路,明确文章主旨。2、析词语,明情感,挖掘隐含信息。对于文中词语的理解,必须与句子联系起来考虑,要根据该词语出现的具体语境来剖析它的具体含义。特别是散文,她承载了作者充沛的情感,作为文章的组成成分——词语就必然蕴含着作者的情感,有时还可能蕴含着非常含蓄的隐含信息,这就需要我们在把握全文的基础上对词语进行语义和情感等方面的辨析,努力挖掘出其中的隐含信息。 3.品语言,悟句意,分析写作手法。品味散文语言一般从以下几方面思考:语言的含意和作用,思考表达了什么意义,有何表达效果,在结构内容上起什么作用;语言的特点,一般从准确简洁、清新明快、生动形象、质朴明朗等方面思考;语言的风格,有幽默、辛辣、含蓄、深刻、自然、淳朴等;语言的技巧,多从修辞的角度思考,有比喻、排比、夸张、拟人、反问、设问、借代、对偶等。写作方法多指表达方式和表达技巧。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人物、环境、景物场面、细节、白描等)、抒情、议论、说明。表现手法有象征、对比、烘托、衬托(正衬、反衬)、铺垫(伏笔)、渲染、欲扬先抑、以小见大、托物言志等。 解题思路:1、赏析类的题型,可以抓修辞,从修辞上来赏析;可以抓写色 彩的词语,看它表现了什么画面;可以抓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叠词;可以抓人物的描写方法;还可以通过句子本身的哲理性从内容上来赏析。 2、代词指代的内容一般在上文找。 3、概括人物形象的方法:先把人物的身份归类,再加上性格特点。运用人物描写的句子往往是表现人物的某种心情或性格特征 让我看着你(13分) ○1从母亲住进我们医院的那一刻起,我就后悔自己当初选择的职业了。曾经有那么多的患者能在我的手上康复,母亲的病,却让我无能为力。面对越来越消瘦的母亲,我除了强颜欢笑地安慰她,就只能偷偷躲到某个角落抹眼泪。 ○2那个时候,她的癌细胞已扩散到整个胸部。整夜整夜的疼痛让她无法入睡,可她却从来不吱一声。每次进去看她的时候,她都装作很平静的样子,面带微笑地看着我:“我觉得比先前好多了。你工作忙,不用老来看我。”我扭过头,眼泪无声地掉下来。 ○3午后的阳光照在洁白的病床上,我轻轻地梳理着母亲灰白的头发。母亲唠叨着她的身后事,她说她早在来之前就已准备好了自己的送老衣,可惜还少一条裙子,希望我们能尽快给她准备好。说这些的时候,母亲的脸上始终挂着平静的微笑,不像是谈死,倒像去赴一个美丽的宴会。母亲一生爱美,临终,都不忘记要完美地离去。我的泪,再也忍不住,一滴又一滴地落到母亲的头发里。 ○4母亲的病房,离我的办公室仅有几步之遥,可她从来没有主动要求我去她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高二语文试题附答案

和硕一中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期末试卷)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2分) 1、“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句是谁对谁的评论?() A、钟嵘对陶渊明 B、苏轼对王维 C、欧阳修对李白 D、王国维对苏轼 2、“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和“语不惊人死不休”是那两位诗人的自况?() A、孟郊、李白 B、贺知章、杜甫 C、贾岛、杜甫 D、孟郊、陆游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杜甫的“三吏”包括《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包括《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B、“唐宋八大家”指“三苏”(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欧阳修、曾巩、韩愈、柳宗元。 C、我国文学史上向来“风骚”并称,“风”指以“国风”为代表的《诗经》,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骚”指《楚辞》,它是以屈原为代表的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 D、《史记》按体列可分为本纪、世家、列传;《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纪事本末体体列的史书。 4、下列叙述正确的两项是(3分)() A、巴尔扎克(1799—1850),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其代表作品有《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羊脂球》等等。 B、《家》:觉新因为与同学们一道向督军请愿,被高老太爷训斥了一顿,不许再出门……觉慧常常吹箫,那种声音,似乎是直接从心灵深处发出来地婉转地哀诉,使得空气里充满了悲哀。原来他得知梅从宜宾回省城来了。 C、《红楼梦》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长篇小说,它以一个贵族家庭为中心展开了一幅广阔的社会历史图景,社会的各阶级和阶层都得到了生动的描写。 D、《老人与海》的作者海明威是英国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这虽然是一个

抒情美文:十月,你好

抒情美文:十月,你好 导读: 【十月,你好】 十月,第一天。 推开门,阳光大好,明晃晃的睁不开眼睛,暗自轻笑,昨晚折腾许久配好的衣服终究是派不上用场啦。匆忙忙的洗漱,翻出一套尘封已久的衣服套在身上,感觉,还不错,我终于可以接受风格的改变。遥记得,当初,是多么的心动,不惜用赚到的第一笔钱将它买下,还因它萌生了尝试高跟鞋的念头。直到前不久,才终于有勇气将高跟鞋入手,却已隔了一个秋冬两个夏。将它摆在眼前,时刻准备着尝试。只是,临出门依然很习惯的穿上大爱的帆布鞋。然后走在路上,笑笑,对自己讲,没关系,明天再穿!然而心底却回荡着一个声音:是你还没有勇气改变,再不去尝试,又要隔一个冬了。很多事情都是这样,自己已经有了想法,还要一拖再拖。青春韶华,只一次,错过的就不会再来,几度春秋,我也终于不再耽于过往,不恋浮华。 行走在洒满阳光却又微凉的清晨里,困倦悄然消散,眺望前方的山脉,茂树密竹黄绿错落,棱棱角角,虽看的分明,却不似北方的那般咄咄逼人。走近了,山顶的棉花云不见了,天也变小,只剩满目的颜色,和着若有如无的桂花香。 低头看路,斑斑驳驳,是枝繁叶茂的香樟影印。十月,就这样被我遇见。

中午时分,风轻轻摇曳着阳光,半边暖热,半边微凉,走进竹海深处,听蝉躁动空谷,还有隐约的人语欢笑,这里,我喜欢仰望,在连天竹叶中寻觅缕缕阳光,看枝条叶子在它的注目中散发出光芒,心,也蓦地柔软,想要继续行走,在世间变温暖,成为一个周身散发着光芒的女子。因此刻的美好,爱上了这一段行走时光。 十月,你好!未来,请等我,在路上,慢慢的走近你! 【十月,你好】 烟迷露麦荒池柳,洗雨烘晴。 洗雨烘晴,一样春风几样青。 提壶脱裤催归去,万恨千情。 万恨千情,各自无聊各自鸣。 离开了大连.我在大运河跑航运.远航的日子是无聊的.我向往的还是南方的城市.那种快节奏的生活. 2002的4月我又回到了大连.在工地上做活.在这之前.我和朋友也到过苏州园区.在那40天里.我花光了身上所有的钱.几个朋友没 有上班的.每天睡觉.打牌.喝酒.喝多了他们就出去惹是生非.我是喜欢玩.但我并不是属于那种游手好闲的.无奈!! 工地的生活是很苦很累的.每天都是从日出到日落.(我喜欢冬天.白天的时间短.呵呵)那里的云很低.有种触手可及的感觉.我做过水 电工.也干过小工.别人能做的.我都做过.我坚持着.不让自己放弃. 因为爸在身边.我要给他争点面子.其实我那时也听恨我他的.他有很

散文阅读专题一散文整体阅读训练

第一节散文阅读 专题一散文整体阅读训练 ——快速阅读,整体把握 一、认识散文文体特征 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形式,是一种自由灵活、短小精悍、表现真人真事真情的文体。近年来高考中的散文,主要包括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写景散文与哲理散文四类。 散文的主要特征有: 1.形散而神不散。“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是为更好地表达主题服务的。 为了做到形散而神不散,在选材上应注意材料与中心思想的内在联系,在结构上应借助一定的线索把材料贯穿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散文中常见的线索有:(1)以含有深刻意义或象征意义的事物为线索;(2)以作品中的“我”为线索,由于写的都是“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侃侃而谈,自由畅达,使读者觉得更加真实可信,亲切感人。 2.意境深远,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地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 3.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所谓优美,就是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生动活泼,富于韵律美,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所谓凝练,是说散文的语言简洁质朴,自然流畅,寥寥数语就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散文力求写景如在眼前,写情沁人心脾。 二、快速阅读,整体把握点拨 (一)读懂,才能做题 文学作品阅读需要两大能力,一是对文本的认知理解能力,二是解题能力。解题其实并无神秘之处,关键在于对文本的认知理解能力。理解能力不够,任何解题方法都不能真正起作用。而要提高对文本的认知理解能力,不能单靠多做练习题。编者认为,认真阅读、仔细

《乡宴》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17年宁夏中考题)

(三)(14分) 乡宴 (1)停刀落箸,乡宴至美。 (2)在我的老家,管做乡宴的厨师叫“大师傅”,平日里,他们与土地为伍,与粮食蔬菜相伴,并无异于常人之处。只有在喜事场上,他们才被主家以“天地君亲师”中的“师”称呼,身份便有了些许特殊。 (3)只见“大师傅”马步扎得稳当,一只炒锅盈握在手,翻炒之间尽显如虹气势,“砧板”和“传菜”臂助左右,不敢怠慢。或许,他们不知“八珍”是何烹饪之术,更叫不出几道“满汉全席”中的菜品名号,不论是批切锲斩,还是煎炒烹炸,全靠代代传续,耳濡目染,他们用娴熟的烹饪技艺制作出富有地方风味的菜肴,灵趣中透出憨鲁,粗粝中带着精细,一如他们性情的折射。 (4)几乎每个村子里都有一名做乡宴的“大师傅”,我们村也有,是我的伯祖父,也就是我的大爷。二堂哥建春结婚的时候,那十六桌酒席宴就出自他老人家之手。他是长辈,本应到外村请“大师傅”来伺厨的,他不允,说还是由自己做才放心。家人拗不过他,只好答应。 (5)随着建春哥婚期的临近,我似乎闻到了那股浓浓的菜香。

(6)大爷常说,做宴席讲究五个字:质、色、香、味、器, 缺一不可。对于食材的质,大爷向来很在意。俗话说,一方 水土一方人,一方人做一方宴,要想做出亲近唇齿的味道, 就不能忽视本地食材,因为它们接了我们脚下的地气,还有 渗入我们肌体的水气。 (7)按照本地风俗,不管谁家办喜事,本家族人和左邻右 舍都要去帮忙。炉灶锅台,杯碟碗筷,刷得纤尘不染,干货 菜蔬,鸡鸭鱼肉,逐一备齐。大爷并不急于过油、走红,而 是先吊了一锅清汤。照他的话说,这叫“唱戏的腔,厨师的汤”。厨师没了清汤,做出的菜肴就没有底味,不论是烧、 扒,还是炖、焖、煨、汆、涮、烩、熬,味道再好,终究是 浮着的。为人处世亦是如此,没了人味,表面功夫做得再好,也只不过是浮夸之辈。 (8)炉膛中,松柴毕毕剥剥地燃烧着,酱锅里的汤汁上下 翻涌,锅底箅丝上的肉慢慢红润起来。大爷一声令下,大家 抖擞起精神,火速“备宴”。搅动鸡蛋的嘚嘚声,切葱姜末 发出的唰唰声,“粗斩细剁”肋条肉形成的马蹄声,给鲤鱼、光鸡过油响起的噼里啪啦声,,各种声音融汇在一起,抑扬 顿挫,和谐悦耳。小院子的花花草草也被这气氛所感染,欢 快地摇曳着。 (9)薄暮时分,“备宴”收尾,建春哥和伯父送来糖茶, 表示感谢。大家围坐在八仙桌旁,讲古说今,大爷话不多,

散文阅读专项训练

散文阅读专项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天湖 海桀 ①走进西部,你不可以不去看湖,看那高天大地上独有的液态的翡翠,看那独属于世界第三极的纯粹的原始,看那浑古苍茫中的生命的鲜活。 ②那是可以触摸到的真实的梦啊!视觉里,湖天一色,长云横空。倒映在湖中的雪山冰肌玉骨,水面莹波荡漾。满眼都是湿漉漉的清逸,一如天然的水墨。 ③你向她走去。 ④天地安详,净若装饰,却又毫不虚玄,那实实在在的鲜美质感,那青春弥漫的天灵之光,使人在茫茫然然、浩渺无涯的醺然里充满生命的自豪。心灵里清辉熠熠,通明如澈。恍恍惚惚间,似有一条曲曲弯弯的小路,在洒满光斑的湖面上诱惑着,浮迤着——它伸向太阳,伸向尽头,伸向谜一般的深处,却又分分明明铺展在脚下…… ⑤地球上的喜马拉雅海消失了。而这片湖水却更加年轻,更加美丽,更加温情,像一位默默无语的仙女,静静偎依在雪山的怀抱;又像是一轮永远皎洁、永远安宁的满月,在那幽远而又孤独的清澈里,在那只会消失不会变老的诗意中,守望着那个终极的谶语…… ⑥天湖的独异举世无双。她的周围没有亭台,没有飞檐,没有园艺,没有楼阁;不见帆影,不见闹嚷,不见气象万千的云雾缠绵,连最最普通的一棵小树都不长……所有的只是云,只是雪,只是湖,只是草显示出的坦然。所有的只是自然叠积出的圣洁的山,仙灵的水。 ⑦无限静卧于斯。面对这样的境域,你生命的孤独,本能的渴望,会就此蜕变。距离消失了,坦途历历。 ⑧你只想再看一眼真切的雪山、冰川、草原;你只想再领略一次三伏的清凉,超凡的意味,归宿的自然;你只想在荒野的深处,看着瀚海落日的苍凉,走向真朴,走向纯粹……继而,在突如其来的孤寂中,在恍如隔世的空寂里,在幽梦般的清逸和爱悦般的境界中,忘记尘世的喧嚣和魅惑,忘记所有的烦闷和苦恼。心啊,如汪洋中的船,高扬着鼓胀的帆,全部的目的和向往都只会是那可以真正落脚的弥漫着人烟和爱意的村庄与大地。 ⑨然而,像日落后星辰的闪耀一样,当你回到都市,回到那个被欲念之力旋转不已的尘世的轨道上,你会在楼群的挤压中、酸雨的雾霭中、烦嚣的昏冥中、应酬的喟叹和无常之苦的缘分中想起这片美如理想的蓝色,想起她乳汁般的纯净;想起她超拔的仙姿,恍然间,别梦依稀,心里充满空寥的忧伤。 ⑩于是,你在自我的影子里结识安慰,在人生的沉浮中呼唤真情,在迷惘的苦痛中虚拟现实,在无序的回味里吟诵自然……既而,怀着稽首的肃穆,怀着洗礼的庄严,怀着对阴柔的向往,怀着对挚情的依恋,思念那西部的奇伟浩瀚,思念那独属于荒野的纯净,思念那原

(完整版)散文阅读练习一及答案

散文阅读练习一 散文阅读考查知识点: 一、整体感知内容,概括文章主题。 考察类型 1.直接概括全文内容。 尽量利用原文语句。 2.回答某一段落内容或全文的主题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等。 没有原文语句可利用时,要注意概括得全面、准确,不要漏掉答题点。 二、品味散文语言,体悟词句作用 考题形式 (一)、品味词语。 1.解释词语含义。 解释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要结合语境。 2.品评加点词语的作用。 品评词语的表达作用,要结合语境、作品的主题思想、作者的思想感情、景物意境、人物性格、特殊的表达效果(即运用了某种修辞手法的词语)或在结构上起到独特作用。方法指导: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切忌“断章取义”。联系上下文,推知其语境义。 (二)、理解句子的含义。 (答题时应从句子表现的句意和与主题的关系上分析考虑。) (三)、理解句子的作用。 答题时应从以下两个角度入手: 1、结构上,应从总领全文、承上启下、前后照应、为下文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点题、总结上文等作用的角度去分析。 2、内容和主题上:点明主旨,深化主题。 (四)、语言赏析。 A、用词之美------找精美的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叠词及成语等。 B、修辞之美------找文中的比喻句、排比句、拟人句、对偶句、反问句等。(作用:比喻使语言生动形象;排比使语言气势磅礴、感情强烈;拟人使事物形象可感;对偶使语句形式整齐;反问句增强语气;夸张突出特征,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另外要注意抓住六种重要句子: ①首句。一个语段的首句往往有提示、概括和承转的作用 ②中心句和点睛句。 ③感情句。语段中的有些句子明显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态度。 ④描写句。刻画人物的句子表现人物性格,烘托人物感情,而描写环境的句子有渲染某种气氛、烘托人物某种感情、表现人物某种性格、推动情节发展等作用。 ⑤修辞句。为更好地写景状物,传神达意,作者往往在语段中运用一些修辞手法。 ⑥尾句。语段的尾句或概括总结全文,或照应开头,或留下思考的余地,或抒发感情。表达效果上有些句子有升华主题,渲染气氛,烘托心情等作用。 三、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象征、衬托、对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咏物寄情、寓理于事、融情于事、先抑后扬、以小见大 四、散文的线索 散文线索就是贯穿文章结构的东西,根据文章中心需要,可以以物为线,以事为线;可以以人为线,以情为线;也可以以时间为线,以地点为线。 找线索的方法:

初中语文散文阅读专项练习及答案

初中语文散文阅读专项练习及答案 香山野桃悄然开(黄亚洲) ①北京香山,今日风野。 ②沿着曲曲弯弯的碎石山径一路蜿蜒上山,耳边都是好风,如兽吼。满山的树杈与枝丫,互相打得啪啪响,更不消说未知何时一路绑于树干的那几十根指路红布条了,痉挛成癫狂状。我们几个上年岁的,各自在营地周围寻找避风地儿。要这么站在风口的话,人的骨头怕也会哗哗响了。 ③我顺坡往南,一直走,直至下到一个山坳,顿感风声已柔,便投着一块大石头坐下,歇口气。 ④才刚举头,便见着那飘飘抖抖的几株野山桃了。那是树还是舞蹈啊,我’晾呆了。一树一树粉白色的花,落在眼里,真妖娆得不行。 ⑤花不大,远望有点像樱花,密密层层的。背景虽是瓦蓝的天,但一树看过去皆是粉白,很难见到星星点点的蓝。(A)山坡北面风吼起来的那一刻,滑下南坡的一股小小的风,也会吹得这几株野山桃腰肢大颤,那密密层层的花也就互相厮磨在了一起,那种无声的舞蹈真是热烈;(B)若是北面风声小了,那些秀丽的花顿时就在安静的阳光下庄敬自强,少女般腼腆,纹丝不乱。 ⑥我站起来,慢慢向她们走过去,于是就见着好几只蜜蜂在花间忙来忙去——飞翔得连声音都没有,像是要把全部的气力都花在吸吮上。 ⑦这一隅无声的春景,叫我望得久久出神。幸亏香山今日风大,鬼使神差地让我下到一个不知名的山坳里,有了这场小小的叫人惊喜的艳遇。 ⑧感谢兽性发作的风,你啊,你把人性催出花来了。 ⑨我不知道世上有多少人相遇过这几株灌木形状的野山桃,相遇过三月的这些婀娜无比的粉色山桃花,还有花间的这一群闷吞独食的小蜜蜂。 ⑩显然,这几株俏丽的野山桃也根本不在乎有多少人看见她们,她们知足,就在这不知名的山坳里,她们守着一小块蓝天和一方干燥而忠厚的土地,每年三月,准时来一次热烈的舞蹈,或者少女般腼腆地静立着,然后在蜜蜂的帮助下孕育夏日的小小的山桃,再然后,在寒流里剃发闭眼苦守,等待来年春天的抚摸,再准备一场少女的粉色舞蹈。甚至,多少年后,她们也会安安静静地倒下,让蜜蜂和蜜蜂的后代从此再也找不见她们。 ⑾当然,她们也有后代。她们的后代可能就成长在离她们不远的地方,而一场悄悄的舞蹈也按照美丽的遗传密码,开始排练。 ⑿我今天要是没看见这些,一切也都在进行中。我今天偶然瞥见了她们,一切也都没有被打乱。偶遇就是这么普通,也是这么惊心。 ⒀大家开始下山。一路上我还惦记着那一小群婀娜的野山桃。我想,其实,平凡并不是寂寞。平凡里也有舞蹈、蜜蜂与爱情,也有令人心满意足的生生不息,不需要多少人在意,也不祈求多少人抬举。有阳光,有风,有蜜蜂,也就一切都有了。 ⒁养在深闺人未识,或许就是生活本来的面目。好吗?挺好。 ⒂今天,我就是一只蜜蜂,被风牵着,邂逅了一场少女的舞蹈,意外地被温暖了一番。 (选自《光明日报》2017年5月5日,略有改动)1.请按照顺序用原文中的词语写出作者情感不断升华的过程。(9分) 惊呆——()——()——() 2.请你从修辞的角度,在上文A、B两句中任选一句进行赏析。(10分) 3.文中画线句是用怎样的描写方式写风的?这里写风有什么作用?(12分) 4.“我就是一只蜜蜂,被风牵着,邂逅了一场少女的舞蹈,意外地被温暖了一番”中的“温暖”有怎样丰富的内涵?(12分) 丁香花(杨明) ①初识丁香花,是在废品站里。少年时代的我和家长去废品站卖废品,在废纸堆里我发现了一本品相还不算残缺的书,便抽出来翻看,废品站老板挥挥手说,拿去吧,送你了。

高中语文散文阅读试题

新课标高中语文散文阅读试题 命制人: 【复习目标】 结合做过的典型散文阅读题目,熟记散文阅读的思路以及答题方法。 【复习时数】一课时 【散文阅读知识与答题思路】 散文阅读是高考语文的重点和难点。要想做好题目,读懂文章是关键。这就要求考生在做题时候有整体把握的意识,学会从整体入手,注意理清文章内部的相互关系,即理清文章的思路,从宏观上居高临下地驾驭文章,领会文章的主旨。在阅读时,一定要牢记下面规律和方法。 1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话归根到底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 2、要学会为文章标段,归纳每段意思,归纳中心思想。 3,要找寻文章中关键的词句,就是要找出那些体现作者立场观点、思想感情的概括性词语。 4尤其是文章的开头句、结尾句、独立成段的句子、过渡句、抒情议论的句子。文章的主旨常常隐含其中。理清了文章思路、把握了文章主旨之后再去做题就比较简单了。散文阅读的考查题目很多,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 一、总结概括类 这种题型要求考生必须要对多方面的信息或对象进行辨别并加以选择,然后对筛选出的信息或对象进行重组、概括并将他们融为一体。 【常见的命题形式】 1.文中写的人、事、物或景象具有怎样的特点(或画面) 2.文章从哪几个方面、角度、阶段来写的,怎样写的,其变化过程是怎样的等。 3.为什么……?请分条概括(或说明) 4.概括文章的主旨 【具体步骤】 1、首先根据题干明确答题区间,是全篇,还是某几个段落(某层),还是某段。 2、对答题区域进行简明的分层,分层不可过粗,也不可太细,具体依据应该以分值多少来判断,当然主要的判断依据还应该是文章或文段的内容层次。 3、回头继续审读题干,找出题目要求的关键词、重点词。 4、根据题干中的这些重点词语的提示,到答题区域找相关的关键词——问什么,找什么词语。 (关键词、重点词语一般是:显示文章或段落脉络层次的词,关联词,多次重复出现的词,对象或者主体的词,表示特点的词语等) 5、依据题干要求摘取、概括或组合,形成答案并代入检验。 【对文章中心意思(主旨)的概括】 对文章中心意思的概括,必须进行整体阅读。所谓整体阅读,是说通过阅读,能从整体上把握语料。阅读文学作品,首先要弄清作品的体裁特点,然后弄清作品写了什么人(事),有什么特点,表达了什么感情,如何评价这些人(或事)等。主要方法是: 1、研究标题与头尾。 2、注意文章的中心句。 3、分别概括每段的大意,然后进行归纳与整合。 4、注意侧重点:以记人为主的文章,要侧重抓人物形象的意义;以记事为主的文章,要侧重分析事件所蕴含的本质意义;以说理为主的文章,要抓住文章的中心、作者的观点、写作意图等,尤其要关注抒情句、议论句、段落起始句和总结句、段落中心句、篇末点题句等。 二、疑难语句类 【疑难语句的种类】 所谓疑难语句,它通常指以下几种语句: (1)结构比较复杂,抽象词语较多,意思隐晦难懂的句子。 (2)使用了特殊的修辞格、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等。 (3)揭示文章脉络层次的句子,即文中段首的总起句、段末的总结句以及过渡句等; (4)统摄全篇,即人们常说的文眼或者是揭示文章主旨、情感的句子。 【常见的命题形式】 1、句子含意理解 2、句子的作用 3、对句子进行赏析 4、句子的比较 【具体步骤】 1、句子含意理解类: (1)注意句子所在位置,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 (2)对句子的语法进行分析,了解句子的主干与枝叶成分,尤其要注意枝叶部分。注意本句子与上下文的句子之间的关系。一般说来,句子间的相互关系有:指代(复指)、总分(分总)、说明、扩展(含阐述、解说)、比较、呼应等。如果是复句,其一般强调的重点是后半部分,那么就应该在此处着重揣摩。 (3)抓出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即句眼进行解释。句眼通常是表达比较形象的词、高度抽象概括的词、指代词等。所谓形象化的词语或语句主要指那些具有比喻(包括通感)、借代、拟人、夸张等修辞格的语言,或者描写生动细致(常用移用修辞)的语言。尤其是借代、借喻语句的理解,要结合上下文找到它的本体。抽象概括的语言主要是这写语言的具体内容通俗地解说出来。含有指代内同的词则要根据上下文的联系,在具体语境当中找到它的具体所指。 (4)回扣段意和主旨进行解说。句子的表意既离不开段落,又与文章或段落的内容密切相关,尤其是它们的首尾句、文眼句、哲理句,更具有这种意义。 2、句子的作用类: (1)回答内容上的作用。这句话本身是什么含意,是否突出(强调)上下文的什么内容或者揭示段意,和文章的主旨有什么联系,是引出主题、暗示主题还是揭示主题。 (2)回答结构上的作用。句子在文章中位置不同,作用也不同,是引出下文,还是承上启下,或者是总结上文。 3、句子的赏析类: (1)从内容上考虑,结合句子本身的含意以及和主旨、作者的感情的联系进行说明。 (2)从形式上考虑,运用了何种表达方式,何种表现手法,何种修辞手法,再联系这种手法的本质特点,分析其表达效果,注意要与内容结合起来谈。 (3)从结构上考虑,是总领句,总结句,还是过渡句,或者文眼句、观点句,说明它在整个文章中结构上的作用。

十月第一天发朋友圈暖人心田的说说:你笑起来真像好天气

十月第一天发朋友圈暖人心田的说说:你笑起来真像 好天气 1、我渴望和你打架,也渴望抱抱你。——朱生豪《朱生豪情书》 2、不要愁老之将至,你老了一定很可爱。而且,假如你老了十岁,我当然也同样老了十岁,世界也老了十岁,上帝也老了十岁,一切都一样。——朱生豪《朱生豪情书》 3、我们都是世上多余的人,但至少我们对于彼此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人。——朱生豪《朱生豪情书》 4、风和日暖,令人愿意永远活下去。——朱生豪《朱生豪情书》 5、你无时无刻不是我身边的那个完整的你。无论你在做什么,无论是离我遥远还是在我近旁,你都是我的希望。——杜拉斯《大西洋的男人》 6、你笑起来真像好天气。——简楨《烟波蓝》 7、我是穿过枪林弹雨去睡你,我是把无数的黑夜摁进一个黎明

去睡你,我是无数个我奔跑成一个我去睡你。——余秀华《我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 8、他的白衬衫装满了风。那时候太阳低了。——余秀华《月光落在左手上》 9、我想和你一起生活,在某个小镇共享无尽的黄昏,和绵绵不绝的钟声。——茨维塔耶娃《我想和你一起生活》 10、我想拥抱,彻夜聊天,还想接吻。——《healer》1 11、我也说不准究竟是在什么时间,在什么地点,看见了你什么样的风姿,听到了你什么样的谈吐,便是使得我开始爱上了你。那是在好久以前的事。等我发觉我自己开始爱上你的时候,我已是走了一半路了。——JaneAusten 12、一生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甚至不求你爱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遇到你。——徐志摩 13、我将把你紧紧地搂在怀中,吻你亿万次,像在赤道上面那样

炽烈的吻。——拿破仑 14、爱你时,觉得地面都在移动。——海明威 15、我自你出生以前就爱上你了。——罗曼罗兰 16、我喜欢你,因为你比我更像我自己。——艾米丽勃朗特《呼啸山庄》 17、我想要在茅亭里看雨、假山边看蚂蚁,看蝴蝶恋爱,看蜘蛛结网,看水,看船,看云,看瀑布,看宋清如甜甜地睡觉。——朱生豪 18、醒来觉得甚是爱你。——朱生豪《朱生豪情书》 19、要是世上只有我们两个人多么好,我一定要把你欺负得哭不出来。——朱生豪《朱生豪情书》 20、我愿意舍弃一切,以想念你终此一生。——朱生豪《朱生豪情书》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七散文阅读训练一词句理解教案

训练一词句理解 练前提醒 理解词句含义(意)要把握两点关键: 1.回归文本,结合语境。这里的“语境”,一是全文的“大语境”,即整体把握文本内容,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和观点等,从全局观照局部;二是文本的“小语境”,即重要词语、句子的上下文,所在语段的中心句,语段的内部层次等。同时,要辨析题目指定句子的表 述特征,如是含蓄句、形象句、结构句还是主旨句等。 2.由内到外,逐层深入。只要是考到的词语、句子,其含义(意)往往是丰富的。解答时,先本意后深意,先表层后深层,先内部后外部,先实后虚。逐层深入,由表及里,层层理解,确保获得满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20分) 阅读文签:叙事散文+艺术生命与创造 鱼拓画 张炜 一位多年不见的海边好友,从打磨文字的作家变成了画家。他展示一幅幅作品,令我无比惊讶:都画了鱼,大鱼小鱼,那么逼真而古朴,看上去有些异样,与以前看过的绘画完全不同。我见过各种各样鱼的水墨画,还从未看到这样的风格。我向他讨了一幅。 我选中一条一尺多长的黑色大鱼,说:“这好像是一条比目鱼。”他说:“是的,一条比目鱼。”他指点着墙上的画,依次告诉:“赤鳞鱼、鲷鱼、鲳鱼……这是一条红鲷,多大的红鲷啊,四斤二两!”最后一句让我吃惊:他显然在说一条真实的鱼。看着我惊讶的样子,他主动解释道:“我忘了告诉你,这不是一般的画,这是‘鱼拓画’。” “什么是‘鱼拓画’?” “就是给鱼做拓片,像拓碑一样,把宣纸放在上面……” 这令我更加惊奇。我马上想到的是要等活蹦乱跳的鱼死去,等它僵硬时,然后再涂墨,按上宣纸。鱼毕竟不是石头和木头,这事儿从头到尾做下来肯定麻烦。不过到底有多麻烦,我怎么也想不清楚。只觉得这种办法高明而巧妙,他能够想得出真不简单,也许只有生活在海边的艺术家才能有这种奇思妙想。 我知道他喜欢出海钓鱼,是海猎能手也是烹鱼高手。大概就是这种海上生涯给了他灵感,让他成为一个特别的画家。我尽力发挥想象,说:“如果没有猜错,你肯定要把逮到的大鱼搁置一会儿,等它不动了才开始动手。这大约需要多次实践,积累经验,比如墨色浓淡、宣纸按上去轻拍重拍、怎么把握力道等,会有许多技巧。宣纸揭下来还需要动动画笔,最后才

初中语文现代文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初中语文现代文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仰望母亲太阳很好。明晃晃地让春的气息四处弥散,宛若迷人的轻音乐。阳光下,我坐在小凳上洗衣服,母亲在一边给花木喂豆汁。 母亲忽然说:“我听见收音机里说了,现在,海葬好像每年只有一次……” 我愣愣地看着母亲。 母亲笑着,又说:“如果可以,你以后就给我报名海葬。要不,树葬也行。不过,我们这里好像没有树葬……” 我不知该怎么接母亲的话茬。 母亲又道:“真的,到时候,怎么省事就怎么做吧。” 母亲82岁高龄了,跟她唯一的女儿交代身后之事,也是人之常情。事实上,母亲已不止一次如此平静地与我谈起这个话题了。 我放下满是泡沫的衣服,望着母亲的眼睛说:“妈……我答应你……我明白你的心思,你放心就是。不过你也要答应我,这话,请你从此不要再说!千万,千万!你看外面的太阳,你一定要晴朗地活着!一定要健康地活着!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 母亲笑道:“好,好,我不说了,不说了。” 我无法再看笑吟吟的母亲,急忙低头洗衣。我不想让母亲看见我的眼睛湿了。 心思,早巳不在洗衣了。 罗曼加里写下《我的母亲独一无二》时,母亲早巳离开了人间。他的记忆始于13岁时的清贫生活,青年时期陷身二战,是母

亲的书信,使他穿过了二战的硝烟。但是直到与母亲阴阳相隔,他才知道支撑起他生命的天宇的250封书信是母亲事先就写好的,才领悟到母亲的独一无二。 而我,似乎打懂事起就明白,我所知晓的与我有关的每件事,无论寻常或不寻常,无论我喜欢或不喜欢,无一不是母亲独一无二的安排。我庆幸,我能够在母亲健在的时候就明白这一点。 母亲一生坎坷,命运多舛。现在,80多年的风风雨雨都已归于宁静,归于平淡。养花是她每天必做的功课,每年她还要到各处走走。她说,超山的唐梅宋梅是她最喜欢的。我想,她就是以这样的方式告诉我她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追求。母亲教了将近40年的书,做了无数为人知或不为人不知的善事;母亲的背驼了,头发白了,还“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她时常教我要坐看云卷云舒,静听花开花落,任凭潮起潮涌。 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母亲之智,智于水,母亲之仁,仁于山,所以我一直不敢轻易写母亲。这样的母亲,我如何写得了。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写道:“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每次读到这里,心头最柔软的地方便蓦然一动。这世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却有着无数个相通的母亲,有无数的爱意氤氧让我去联想,去感触。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题型及答题技巧(整理版)

散文阅读题型及答题技巧 题型一:“词语或句子的含意是什么?或有什么意蕴? 解题方法: 考查词句含意的往往是: 1、生动、形象、含蓄的句子; 2、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 3、在文中起关键作用的句子。 解题时要先从词句的表层含意理解,再联系前后文,看看段意,就可以得出答案。 「规范答题」1.标明句子出处。2.找出比喻句中的本体和喻体。3.去掉喻体成分,概括为平实准确的语言即可。 抓关键词+分解句子+整合答案(结合主旨) 题型二:人称类 提问方式:使用这种人称写的好处是什么?或:为什么要改变人称?——这篇散文中,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A.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以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小说除外——小说中“我”未必就是作者本人,一些散文也是如此),加强见闻和感受的真实性。 B.第二人称:以对面交流的形式,加强了互动效果,亲切(有亲和力),强化了抒情作用,还能起拟人化的作用; C.第三人称:作者从旁叙述,增强了客观性,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题型三:分析作品结构 语段在文中的结构作用 提问方式:某句(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从全文看,××件事在内容和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分析作品结构,考查某句(段)话或某物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方法:结构作用(专用术语): (1)文首: ①开篇点题、总领全文。 ②渲染气氛,营造氛围,烘托情感; ③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 (2)文中: 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前文、照应后文。 (3)文末: ①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 ②收缩全文(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结构严谨;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题型四:鉴赏艺术手法类。 题型表述方式通常为:1.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艺术技巧、表达技巧等)?2.作者是如何写“……”?3.“……”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或好处、妙处)? 4.赏析这段文字(这句话)的艺术手法和作用或表达效果。 5.赏析这段文字(这句话)。 答题模式:手法+分析+艺术效果(注意叠词:)+表达感情

我国一月一日元旦节的来历故事

我国一月一日元旦节的来历故事 对于元旦,很多人的概念一般都是停留在节假日,是各国的法定假日,是人们在工作之余可以休息的日子,却很少人能够得知,元旦的来历是什么?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我国一月一日元旦节的来历故事介绍,欢迎大家阅读! 元旦来历 中国的元旦,据传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的诗中。南北朝时,南朝文史学家萧子云的《介雅》诗中也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宋代吴自牧《梦粱录》卷一“正月”条目:“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汉代崔瑗《三子钗铭》中叫“元正”;晋代庾阐《扬都赋》中称作“元辰”;北齐时的一篇《元会大享歌皇夏辞》中呼为“元春”;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诗中谓之“元朔” 我国在发掘大汶口文化遗物中,发现一幅太阳从山颠升起,中间云烟缭绕的图画。经考证,这是我国最古老的“旦”字写法。后来,在殷商的青铜器铸铭上,又出现了被简化的“旦”的象形字。

“旦”字是以圆圆的太阳来表示的。“日”下面的“一”字表示地平线,意为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 中国元旦历来指的是夏历(农历、阴历)正月初一。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在汉语各地方言中有不同叫法,有叫“大年初一”的,有叫“大天初一”的,有叫“年初一”的,一般又叫“正月初一”。 正月初一从哪日算起,在汉武帝以前也是很不统一的。因此,历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夏朝的夏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月,商朝的殷历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周历以冬月(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以阳春月(十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一为元旦。从汉武帝起,才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但这是夏历,亦即农历或阴历,还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元旦。 公元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各省都督代表在南京开会,决定使用公历,把农历的正月初一叫做“春节”,把公历的1月1日叫做“元旦”。不过当时并未正式公布和命名。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 今天所说的“元旦”,是新中国成立前夕的公元1949年9月27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