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一号】2017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计时双基练23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Word版含解析

【名师一号】2017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计时双基练23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Word版含解析
【名师一号】2017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计时双基练23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Word版含解析

计时双基练(二十三)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计时: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下列有关基因工程中限制性内切酶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B.限制性内切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

C.限制性内切酶能识别和切割RNA

D.限制性内切酶可从原核生物中提取

解析限制性内切酶主要存在于微生物中。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能在特定的切点上切割DNA分子。其作用对象不是RNA分子,故C项错误。

答案 C

2.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运载体,有关质粒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质粒不仅存在于细菌中,某些病毒也具有

B.细菌的基因只存在于质粒上

C.质粒为小型环状DNA分子,存在于拟核(或细胞核)外的细胞质基质中

D.质粒是基因工程中的重要工具酶之一

解析质粒存在于许多细菌以及酵母菌等生物中,能够自主复制的很小的环状DNA分子,在病毒、动植物细胞中是不存在的,故A 项错误;细菌的基因除少部分在质粒上外,大部分在拟核中的DNA 分子上,故B项错误。

答案 C

3.在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抗除草剂的转基因烟草过程中,下列

操作错误的是()

A.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

B.用DNA连接酶连接经切割的抗除草剂基因和载体

C.将重组DNA分子导入烟草原生质体

D.用含除草剂的培养基筛选转基因烟草细胞

解析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工具和基本操作步骤,意在考查考生对基因工程技术过程的理解及应用于实际生产生活中的能力。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的是DNA,而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

答案 A

4.下列叙述符合基因工程概念的是()

A.B淋巴细胞与肿瘤细胞融合,杂交瘤细胞中含有B淋巴细胞中的抗体基因

B.将人的干扰素基因重组到质粒后导入大肠杆菌,获得能产生人干扰素的菌株

C.用紫外线照射青霉菌,使其DNA发生改变,通过筛选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

D.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噬菌体自行感染细菌后其DNA整合到细菌DNA上

解析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概念,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基因工程又叫基因拼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是一种人为的操作过程。A属于细胞工程;B符合基因工程的概念;C属于诱变育种;D是自然发生的,不是人为操作的,不属于基因工程。

答案 B

5.人们试图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用乙种生物生产甲种生物的

①目的基因一种蛋白质。生产流程是:甲生物的蛋白质→mRNA――→

――→②与质粒DNA 重组――→③导入乙细胞――→④获得甲生物的蛋白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过程需要的酶是逆转录酶,原料是A 、U 、G 、C

B .②要用限制酶切断质粒DNA ,再用DNA 连接酶将目的基因与质粒连接在一起

C .如果受体细胞是细菌,可以选用枯草杆菌、炭疽杆菌等

D .④过程中用的原料不含有A 、U 、G 、C

解析 ①过程是逆转录,利用逆转录酶合成DNA 片段,需要的原料是A 、T 、G 、C ;②是目的基因与质粒DNA 重组阶段,需要限制酶切断质粒DNA ,再用DNA 连接酶将目的基因与质粒连接在一起;③如果受体细胞是细菌,则不应该用致病菌,而炭疽杆菌是致病菌;④过程是基因的表达过程,原料中含有A 、U 、G 、C 。

答案 B

6.用纯种的高秆(D)抗锈病(T)小麦与矮秆(d)易染锈病(t)小麦培育矮秆抗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如下,下列有关此育种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高秆抗锈病×矮秆易染锈病――→①F 1――→②雄配子――→③幼苗

――→④选出符合生产要求的品种

A .过程①的作用原理为染色体变异

B .过程③必须经过受精作用

C .过程④必须使用生长素处理幼苗

D .此育种方法可选出符合生产要求的品种占1/4

解析 图示为单倍体育种,过程①原理为基因重组;③是将花药培育为幼苗,属于植物组织培养;④过程应该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幼苗。

答案 D

7.某线性DNA分子含有5 000个碱基对(bp),先用限制酶a切割,再把得到的产物用限制酶b切割,得到的DNA片段大小如下表,限制酶a和b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在该DNA分子中,酶a与酶b的识别序列分别有3个和2个

B.酶a与酶b切出的黏性末端不能相互连接

C.酶a与酶b切断的化学键不相同

D.用酶a切割与该线性DNA碱基序列相同的质粒,得到4种切割产物

解析依据线性DNA分子用限制酶a切割后产生4个DNA片段,可推知该DNA分子中含有3个酶a的切点;经酶a切割后再用酶b切割,产生了6个片段,说明该DNA分子中含有2个酶b的切点,故A项正确。依图示可知酶a和酶b切割后将产生相同的黏性末端,因此能够相互连接,故B项错误;酶a与酶b切断的化学键均为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故C项错误;若用酶a切割环状DNA

分子,将获得3种切割产物,故D项错误。

答案 A

8.芥酸会降低菜籽油的品质,油菜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和a,B和b)控制菜籽的芥酸含量。下图是利用两种中芥酸植株(AAbb和aaBB)通过单倍体育种法获得低芥酸油菜新品种(AABB)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F1植株产生花粉时会发生基因重组

B.①过程体现了生殖细胞的全能性

C.②过程中常用秋水仙素通过抑制着丝点断裂来获取纯合植株D.②过程后获取纯合植株中有3/4为非低芥酸植株

解析F1产生花粉为减数分裂过程,减Ⅰ时会发生基因重组,A 项正确。①为花粉离体培养过程,体现了生殖细胞的全能性,B项正确。②过程用秋水仙素处理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来获取纯合植株。

答案 C

9.现有高秆不抗病(Bbcc)和矮秆抗病(bbCc)两作物品种,为了达到长期培育高秆抗病(BbCc)杂交种的目的。下列有关快速育种方案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每年让高秆不抗病(Bbcc)和矮秆抗病(bbCc)品种杂交就可以达到目的

B.利用诱变育种技术可以达到快速育种的目的

C.制备纯合的亲本对长期培育杂交种是必要的

D.只要使用单倍体育种技术就能实现快速育种的目的

解析达到长期培育高秆抗病(BbCc)杂交种的目的,就必须先培

育出BBcc和bbCC的纯合子,可以利用单倍体育种或连续自交的方法,选出纯合子。

答案 C

10.用纯合的二倍体水稻品种高秆抗锈病(DDTT)和矮秆不抗锈病(ddtt)进行育种时,一种方法是杂交得到F1,F1再自交得F2;另一种方法是用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得到相应植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前一种方法所得的F2中重组类型和纯合子各占5/8、1/4

B.后一种方法所得的植株中可用于生产的类型比例为2/3

C.前一种方法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原因是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D.后一种方法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是由于染色体结构发生改变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F1基因型是DdTt,F1自交得F2,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得F2中重组类型占3/8,纯合子占1/4。后一种方法所得的植株中可用于生产的类型比例为1/4。后一种方法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是由于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

答案 C

11.(2016·河北二次联考)利用雌雄同株的野生型青蒿(二倍体),可培育抗病高产青蒿素的植株。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利用人工诱变的方法处理野生型青蒿,筛选可能获得抗病高产青蒿素的植株

B.选择抗病低产青蒿与易感病高产青蒿杂交,再连续自交,筛选抗病高产青蒿素的植株

C.提取抗病基因导入易感病高产青蒿体细胞中,用植物组织培

养获得抗病高产青蒿素的植株

D.抗病低产青蒿与易感病高产青蒿杂交得F1,利用花药离体培养获得能稳定遗传的抗病高产青蒿素植株

解析通过人工诱变,可以使青蒿植株的基因发生不定向突变,其中可能会出现抗病和高产的突变,通过筛选就可以获得所需性状的个体;通过杂交可以将两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集中起来,通过连续自交和选择可以获得能稳定遗传的所需性状的新品种;利用基因工种技术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中,可以定向改变生物的性状;利用花药离体培养只能获得单倍体植株,还需要通过秋水仙素处理,再通过人工选择,才能获得所需性状的能稳定遗传的植株。

答案 D

12.基因a、B为玉米的优良基因,分别控制矮秆和抗叶斑病。现有基因型为AABB、aabb(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个品种,下图表示不同的培育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过程的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定向产生新基因a

B.⑤和⑦过程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

C.表现型为矮秆、抗叶斑病的植株经④过程后,子代中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所占比例是5/6

D.②过程是将优良基因集中于同一生物体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物育种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运用知识的能力。①过程利用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因此不一定能产生新基因a;⑦过程只能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而不能对萌发的种子进行处理,因为单倍体高度不育;表现型为矮秆、抗叶斑病的植株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1aaBB∶2aaBb,子代中aaBB所占的比例为1-2/3×3/4=1/2;②过程即杂交过程,其目的是将位于不同个体的优良基因集中于同一生物体。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3.(12分)据报道袁隆平、李必湖等科学家研究的高产水稻——“东方魔稻”魔力衰减,究其原因是当中国还在使用常规手段育种的时候,美国已在用分子生物技术育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中国还在使用常规手段育种的时候,美国已在用分子生物技术育种”,这里的“常规手段”指的是________,“分子生物技术”则指的是________。

(2)袁隆平和他的助手在水稻田中发现一株矮秆植株,将这种水稻连续种植几代,仍保持矮秆,这种变异主要发生在细胞________分裂前的间期。

(3)已知水稻高秆(T)对矮秆(t)为显性,抗病(R)对不抗病(r)为显性,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双杂合水稻植株为亲本选育纯合矮秆抗病新品种,一般情况下,耗时最短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

(4)“东方魔稻”是通过杂交育种的方法培育出来的,杂交育种是将两品种的________通过杂交集中在一起,再通过筛选和培育获得

新品种的育种方法。若两个杂交亲本各具有期望的优点,则杂交后,F1自交能产生多种重组类型,其原因是F1在通过________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________________基因自由组合,或者四分体时期________________之间交叉互换进行了基因重组。

解析本题考查生物育种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知识运用能力。(1)杂交育种是常规育种方法,题中的分子生物技术指基因工程。(2)矮秆植株数量少,而且能遗传,应该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由于水稻能进行有性生殖,亲代体细胞中的基因突变很难传递给后代。只有配子中的基因突变才能传递给后代,而配子通过减数分裂形成,故该变异主要发生在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3)以双杂合水稻植株(TtRr)为亲本选育纯合矮秆抗病新品种,一般情况下耗时最短的育种方法是单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的优点是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4)基因重组的产生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了自由组合;二是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

答案(1)杂交育种基因工程

(2)减数第一次

(3)单倍体育种

(4)优良性状减数分裂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

14.(12分)玉米的紫株和绿株由6号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H,

h)控制,紫株对绿株为显性。紫株A经X射线照射后再与绿株杂交,子代出现少数绿株(绿株B)。为研究绿株B出现的原因,让绿株B与正常纯合的紫株C杂交得F1,F1自交得F2。请回答:

(1)假设一:X射线照射导致紫株A发生了基因突变。若此假设成立,则F1的基因型为________;F2中紫株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

(2)假设二:X射线照射导致紫株A的6号染色体断裂,含有基因H的片段缺失(注:一条染色体部分片段缺失的个体生存,两条同源染色体皆有相同部分片段缺失的个体死亡)。若此假设成立,则绿株B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________种,F1的表现型为________;F2中,紫株∶绿株=________。

(3)为验证假设二是否正确。最好选择________(紫株A/绿株B/紫株C)的根尖制成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和比较________(填分裂方式及分裂时期)的染色体形态。

答案(1)Hh3/4

(2)2全部为紫株6∶1

(3)绿株B有丝分裂中期

15.(16分)(2015·天津理综)白粉菌和条锈菌能分别导致小麦感白粉病和条锈病,引起减产。采用适宜播种方式可控制感病程度。下表是株高和株型相近的小麦A、B两品种在不同播种方式下的实验结果。

据表回答:

(1)抗白粉病的小麦品种是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

(2)设计Ⅳ、Ⅴ两组实验,可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3)Ⅰ、Ⅲ、Ⅳ三组相比,第Ⅲ组产量最高,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4)小麦抗条锈病性状由基因T/t控制,抗白粉病性状由基因R/r 控制,两对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以A、B品种的植株为亲本,取其F2中的甲、乙、丙单株自交,收获籽粒并分别播种于不同处理的实验小区中,统计各区F3中的无病植株比例。结果如下表:

菌感染后丙的子代中无病植株的比例为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育种及遗传的相关知识。(1)据Ⅰ、Ⅱ组单播结果可知,A品种抗白粉病,据Ⅳ、V组单播结果可知,B品种抗条锈病。

(2)由Ⅳ、V组可知,B品种植株密度大时,白粉病感染程度加重,产量减少。

(3)Ⅰ、Ⅲ、Ⅳ组对比,Ⅰ组、Ⅳ组感病程度重,产量低,而Ⅲ组混播后,感病程度降低,产量最高。

(4)由实验数据可知,甲的后代(F3)中抗条锈病比例占25%,即抗条锈病为隐性性状。所以甲的抗条锈病基因型为Tt。乙的后代(F3)全抗条锈病,抗白粉病的植株占75%,说明抗白粉病为显性性状。由以上分析可知。甲的基因型为Ttrr,乙的基因型为ttRr。由丙的后代抗条锈病和抗白粉病的比例分别是25%和75%可推知丙的基因型为TtRr,所以其后代(F3)中无病植株(基因型为ttR_)所占比例是1/4×3/4=3/16。

答案(1)AⅠ、Ⅱ组小麦未感染白粉病

(2)植株密度对B品种小麦感病程度及产量的影响

(3)混播后小麦感病程度下降

(4)Ttrr ttRr18.75%(或3/16)

高三生物模拟试题带答案

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的功能绝大多数基于化学反应,这些反应发生于细胞的特定区域 B.经胞吐方式运出细胞的不都是大分子也有小分子 C.经高尔基体加工的蛋白质可以留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D.神经纤维内外两侧的Na+浓度差是依靠其离子通道维持的 2.右图是研究物质A和物质B对某种酶催化活性影响的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底物浓度的高低不会改变酶的催化活性 B.增大底物浓度不能消除物质A对该种酶的影响 C.增大底物浓度可以消除物质B对该种酶的影响 D.物质B能通过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酶变性而降低反应速率 3.下列关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裂间期有核DNA和中心体的复制 B.分裂间期核DNA含量和染色体组数都加倍 C.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D.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4.组织液中K+浓度急速降低到一定程度会导致膝跳反射减弱。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传出神经元兴奋时膜对Na+的通透性增大B.传出神经元兴奋时膜对K+的通透性增大

C.可兴奋细胞产生的动作电位的峰值增大D.可兴奋细胞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增大5.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五点取样法适合调查灌木类行道树上蜘蛛的种群密度 B.就食性而言,杂食性鸟类的数量波动小于其他食性的鸟类 C.就生态系统结构而言,生态瓶的稳定性取决于物种数 D.变色龙变化体色,主要是向同类传递行为信息 6.生物体内某基因被选择性表达过程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解旋酶作用下DNA分子双螺旋解开 B.转录区域DNA的U应与RNA的A配对 C.该过程不可发生在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 D.该mRNA翻译出的两条肽链氨基酸数量不同 1.下列有关生物体内的物质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内囊泡的运输过程中存在囊泡膜与靶膜的识别,这可能与囊泡膜上的蛋白质有关B.氨基酸的跨膜运输和被转运到核糖体上都离不开载体蛋白 C.蛋白质可通过核孔自由进出细胞核 D.人体内的细胞都是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吸收葡萄糖的

转基因技术及其生物安全管理

农业转基因技术及其生物安全管理 一、生物技术与遗传改良生物 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是当代科学技术的前沿领域之一,包括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酶工程、细胞工程、组织工程和生物信息技术等等一系列新技术。其中基因工程(genetic engineering)及其操作技术——重组DNA技术(recombinant DNA technology)在近二十年来发展极为迅速,成为引领生物技术的先导。1953年Watson和Crick首次提出了DNA二级结构的双螺旋结构模型,揭示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及其与遗传功能的关系,开创了分子水平阐述生命现象本质的新纪元。197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Paul Berg教授利用限制性内切酶和连接酶成功完成了噬菌体DNA和猴病毒SV40DNA的体外重组;1973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Herber Boyer教授等成功完成了大肠杆菌抗四环素质粒和抗卡那霉素质粒的体外重组产物到大肠杆菌的转化,并成功实施了表达。这之后,生物技术便进入了基因工程时代,人类可按照自己的意愿从生命的最基础物质—DNA水平改造生物体,继而改造自然界。 遗传改良生物(gn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GMO),是利用重组DNA技术产生的生物体的统称。通常称为转基因生物(transgenic organism)。转基因生物的定义主要是指该生物被转入的基因是经过人工重组的来源于不同生物或人工合成的新基因,常含有至少一种非近源物种的遗传基因。目前,转基因受体包括有微生物、植物、动物。实际上,构建转基因生物的目的,是在于通过相对便捷的手段①获得在以常规操作较难或需较高成本获得的、或有特殊需求的人类生命活动所需的某些表达产物(如: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乙肝疫苗等);②获得或作为或替代操作工具的天然受体生物所不具备的某些特定的遗传性状(如:基因操作所需的特定克隆;某些工程菌;抗虫或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等)。借助于转基因生物的构建,生物技术已经在医药领域如:生物制药、诊断试剂等以及农业领域的转基因农作物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其中转基因农作物的培育、田间释放、及进入市场等一系列行为,尤其使生物技术深入到人类日常生活和劳作中,并给自然界带来意义深远的重大影响。 二、转基因农作物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2001年5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04号发布根据2011年1月8日《国务院令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 规的决定》修订 根据2017年10月7日《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 修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保障人体健康和动植物、微生物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研究,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农业转基因生物的研究、试验、生产、加工、经营和进口、出口活动,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农业转基因生物,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变基因组构成,用于农业生产或者农产品加工的动植物、微生物及其产品,主要包括: (一)转基因动植物(含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和微生物; (二)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产品; (三)转基因农产品的直接加工品;

(四)含有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或者其产品成分的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农药、兽药、肥料和添加剂等产品。 本条例所称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是指防范农业转基因生物对人类、动植物、微生物和生态环境构成的危险或者潜在风险。 第四条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有关规定,负责转基因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国务院建立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部际联席会议制度。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部际联席会议由农业、科技、环境保护、卫生、外经贸、检验检疫等有关部门的负责人组成,负责研究、协调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第六条国家对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实行分级管理评价制度。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必修一第三章综合试卷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必修一第三章综合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对绿色植物细胞某细胞器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发现A、T、C、G、U五种碱基的相对含量分别约为35%、0、30%、20%、15%,则该细胞器能完成的生理活动()A.吸收氧气,进行有氧呼吸B.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C.结合mRNA,合成蛋白质D.吸收并转换光能,完成光合作用 2.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核内的核仁被破坏,会影响到胰岛素的合成 B.细胞核控制细胞的一切性状 C.所有分子均可通过核膜上的核孔 D.细胞核内所需的能量在细胞核内产生 3.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飞翔的鸟类比不飞翔鸟类胸肌细胞中线粒体多 B.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核仁比较发达 C.浆细胞比B淋巴细胞中的内质网发达 D. 溶酶体中的水解酶只有释放出来才能发挥催化作用 4.下列细胞结构中不含有核酸的是() A、线粒体 B、高尔基体 C、核糖体 D、叶绿体 5.下列关于细胞器的描述正确的是() A.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B.动植物细胞都有两个互相垂直排列的中心粒 C.所有酶、抗体、激素都在核糖体上合成 D.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膜的形成有关 6.下列关于人体细胞代谢场所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乳酸产生的场所是线粒体B.雌性激素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C.血红蛋白合成的场所是高尔基体D.胰岛素基因转录的场所是细胞核 7.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口腔上皮细胞单位面积的核孔数目比胰岛细胞的要多 B.蓝藻细胞中无线粒体,呼吸作用的方式为无氧呼吸 C.线粒体内的基粒增大了线粒体的膜面积 D. 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是膜的成分和结构的相似性

(完整版)高中生物育种方法原理汇总

一多倍体育种 定义:通过增加染色体组数以改造生物遗传基础,从而培育出符合人类需要新品种的方法。 多倍体是指由受精卵发育而来并且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 多倍体育种利用人工诱变或自然变异等,通过细胞染色体组加倍获得多倍体育种材料,用以选育符合人们需要的优良品种。 最常用、最有效的多倍体育种方法是用秋水仙素或低温诱导来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秋水仙素能抑制细胞有丝分裂时形成纺锤体,但不影响染色体的复制,使细胞不能形成两个子细胞,而染色数目加倍。 多倍体产生机制:通过卵细胞第二极体的保留或受精卵早期有丝分裂的抑制而实现。 多倍化后,多个等位基因互作产生了更多的组合和更多样的功能变化,从而比二倍体亲本拥有更高的杂合性和更迅速的环境适应力,表现为抗逆性增强及克服远缘杂交的不育性等特点 经典理论认为,植物天然多倍体基因组主要起源于体细胞有丝分裂异常、未减数分裂配子融合和种间杂交三个途径。 诱变方法: 人工诱变染色体加倍的方法很多,可分为物理诱变法、化学诱变法和生物诱变法。 物理法包括:机械损伤、高低温和射线照射等 生物学诱导途径包括:不同倍性材料间杂交育种,胚乳培养,细胞杂交等 化学诱变:主要利用化学诱变剂与细胞发生一系列生化反应阻止有丝分裂的正常进行,使分裂后期的染色体全部进入一个子代细胞中而产生多倍体。化学药剂包括秋水仙素、萘乙烷、异生长素、吲哚乙酸、氨磺灵...... 二杂交育种 1.概念:是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2.原理:基因重组。通过基因重组产生新的基因型,从而产生新的优良性状。 3.优点:可以将两个或多个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 4.缺点:不会产生新基因,且杂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育种过程缓慢,过程复杂。 原则 ①亲本应有较多优点和较少缺点,亲本间优缺点力求达到互补。 ②亲本中至少有一个是适应当地条件的优良品种,在条件严酷的地区,亲本最好都是适应环境的品种。 ③亲本之一的目标性状应有足够的遗传强度,并无难以克服的不良性状。 ④生态类型、亲缘关系上存在一定差异,或在地理上相距较远。 三诱变育种

高三生物模拟考试试题

高三生物模拟考试试题 生物试题2008.3 说明:命题人延庆一中平国志 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72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考生请将第I卷选择题的正确选项填涂至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只收答题卡和第II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24分。 1、2005年6月,在四川发生的人—猪链球菌病,引起了全国人民的高度关注,其病原体是猪链球菌。下列关于猪链球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猪链球菌通常进行分裂生殖 B.猪链球菌产生的可遗传变异来自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C.猪链球菌无核膜、无细胞器 D.组成猪链球菌遗传物质的核苷酸有8种 2、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一组是:D ①生活在人的大肠内的细菌等生物②某一池塘中的全部鱼类 ③肺炎患者肺部的肺炎双球菌④一根枯木及枯木上所有生物 A.①②④B.②③④C.③②①D.③①④ 3、生物学基础研究成果已应用到医药.农药等领域。下列叙述中,符合这种情况的是: ①根据DNA分子的特异性,进行亲子鉴定 ②基于细胞呼吸的原理,采用套种、合理密植、大棚种植等措施增加作物产量 ③在细胞膜的功能研究基础上,开发人工“肾”治疗尿毒症 ④根据染色体变异原理,培育出三倍体无子西瓜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生物繁殖的本质是基因复制,人类正利用这一点进行基因工程,从而产生了基因污染。基因污染是指在天然的生物物种基因中掺进了人工重组的基因,这些外来基因可随被污染生物的繁殖得到增殖,再随被污染生物的传播而发生扩散。根据以上叙述,下列对基因污染产生的原因表述不正确 ...的一项是:( B )A.基因工程间接导致了基因污染 B.基因工程是通过染色体重组发生基因交换,从而获得生物的新性状 C.基因工程对生物体作强制移植,完全打破了物种原有的屏障,破坏了生物原有的基因D.人类在发展基因工程作物时,没有充分考虑生物和环境影响的研究 5、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下列有关于水稻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D )A.对水稻进行根瘤菌拌种,有利于水稻生物对N2的利用 B.水稻叶片的维管束鞘细胞中含有叶绿体,能固定二氧化碳并形成淀粉 C.硅元素能在水稻体内大量积累,该事实说明硅是水稻必需的大量元素

上海市2020年高中生物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上海市2020年高中生物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90分,考试时间40分钟。其中第7~10题为必答题,第11~12题为选考题。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 一、选择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1. 遗传学的研究使人们对基因的认识经历了多个重要的阶段。下列对科学家的研究或成果的描述,不正确 的是 A. 孟德尔提出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遗传的遗传物质 B. 摩尔根的研究表明基因的物质载体是染色体 C. 科学家普遍认为基因是决定蛋白质结构中氨基酸序列的遗传物质单位 D. 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2. 下列与细胞相关的物质或结构叙述正确的是 A.受体只存在于细胞膜且具专一性 B.载体只存在于细胞膜且具专一性 C.胞体是反射弧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D.肾小管细胞和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能够选择性表达抗利尿激素受体基因 3. 实验中使用的材料以及实验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实验的成败,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及研究的叙述不 正确的有 ①紫色洋葱鳞片叶内表皮适宜用作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材料 ②以人的成熟红细胞为观察材料可以诊断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③用过氧化氢为实验材料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④提取绿叶中的色素时,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加无水碳酸钠作为提取液 ⑤以淀粉和蔗糖为实验材料探究淀粉酶的专一性时,可用碘液作指示剂进行鉴定 A. 一项 B. 两项 C. 三项 D. 四项 4. 图是某自然区域中甲、乙两个种群的数量比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据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高中生物的几种育种方式

高中生物的几种育种方式 1 杂交育种 1.1 原理 以杂交方法培育优良品种或者利用杂种优势成为杂交育种。 1.2 方法 在杂交育种中应用最为普遍的是品种间杂交(两个或多个品种间的杂交),其次是远缘杂交(种间以上 的杂交)。在杂交育种时,应采用基因纯合体作亲本,正确识别表现型和基因型的区别。对杂种来说,表 现型相同的个体,基因型却不一定相同。纯合体不再分离,而杂合体后代继续出现分离。掌握了这个原理, 就能有效的指导育种工作。 1.3 优点 杂交可以使生物的遗传物质从一个群体转移到另一群体,是增加生物变异性的一个重要方法。不同类型 亲本的杂交可以获得性状的重新组合,杂交后代中可能出现优良性状的组合,甚至出现超亲代的优良性状。 1.4 缺点 也可能出现双亲的劣势性状组合,或者双亲所没有的劣势性状。另外时间长,需及时发现优良性状。 1.5 应用 从20世纪40年代起,世界各国共同发起了一场名为“绿色革命”的农业增产运动,大大提高了粮食产 量。而这一成就斐然、声势浩大的运动就是科学家通过杂交育种的育种方式,培育出了许多高产而且品质 优良的农作物而取得成功的。 小麦高茎D(易倒伏)、抗锈病T的纯种与矮茎d(抗倒伏)易染锈病t的纯种杂交,培育出矮茎、 抗锈病的品种。【小麦的抗病性状,多由显性基因控制,为获得稳定的抗病类型,必须连续自交选择。】 DDTT X ddtt ↓ DdTt ↓ D_T_ D_tt ddT_ ddtt 由于后代中矮茎、抗锈病的小麦品种的基因型为ddT_,不一定是纯合子,所以应将其连续自交,增大 纯合子的概率,达到育种的目的。 2 诱变育种 2.1 原理 指用物理、化学因素诱导植物的遗传特性发生变异,再从变异群体中选择符合人们某种要求的单株,进 而培育成新的品种或种质的育种方法。 2.2 诱因 诱发突变的物理因素主要指某些射线,如x射线、B射线、Y射线和中子流等;化学诱变剂主要指某些烷化剂,碱基类似物,抗生素等化学药物。 2.3 优点 能提高变异频率,加速育种过程,可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变异范围广。 2.4 缺点 有利变异少,须大量处理材料;诱变的方向和性质不能控制;改良数量性状效果较差。 2.5 应用 物理诱变方法应用于植物始于1928年。L.J.斯德勒首先证实了X射线对玉米和大麦有诱变育种。1930年和1924年H.尼尔逊.爱尔和 D.托伦纳分别用辐射诱变技术获得了有真实价值的大麦突变体和烟草突变 体。化学诱变剂在植物上德应用一般认为始于1943年,当时 F.约克斯用马来糖(脲烷)诱发了月见草、 百合和风铃草的染色体畸变。 理化因素的诱导作用,使得植物细胞的突变率比平时高出千百倍,有些变异是其它手段难以得到的。 当然,所产生的变异绝大多数不能遗传,所以,辐射后的早代一般不急于选择。 我国的诱变育种同样成绩斐然,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经诱变育种的品种数一直占到同期育种品种的1 0%左右。如水稻品种原丰早,小麦品种山农幅63,还有玉米的鲁原单4号、大豆的铁丰18、棉花的鲁棉1号等都是通过诱变育成的。 2.6 实例 太空椒正是用曾经遨游过太空的青椒种子培育而成的。与普通椒相比,太空椒的果实个大、肉厚、口感 好,维生素C的含量高,在大田生产中产量比普通青椒高25~30%。

2019年山东省高考生物模拟试题与答案

2019年山东省高考生物模拟试题与答案 (试卷满分90分,考试时间4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实验材料的选择理由不合理的是 A. 恩格尔曼选择水绵的原因之一是水绵具有易于观察的椭球形叶绿体 B. 比较H2O2酶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中,选择肝脏研磨液的理由是含有过氧化氢酶 C. 在探究细胞呼吸方式时选择酵母菌的理由是它属于兼性厌氧菌 D. 孟德尔选择豌豆的理由之一是豌豆属于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 2. 如图为某人被狗伤后的处理和治疗情况,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清理伤口能减少人被狂犬病病毒感染的机会 B. 不包扎能降低被厌氧菌感染的风险 C. 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可使体内迅速产生抗原-抗体反应 D. 注射狂犬疫苗目的是刺激体内记忆细胞增殖分化 3. 己知一批基因型为AA和Aa的豌豆种子,其数目之比为2:1。将这批种子种下,自然状态下 (假 设结实率相同)其子一代中基因型为AA、Aa、aa的种子数之比为 A. 9:2:1 B. 9:6:1 C. 5:2:1 D. 4:4:1 4.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赤霉素既可以促进细胞伸长,也可以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B.脱落酸主要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 C.细胞分裂素主要由茎产生,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D.高浓度的乙烯可能会抑制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 5.下列有关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植物细胞,能看到的结构是细胞壁、染色体、纺锤体和核膜 B.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两个中心粒倍增形成两组中心粒并发出纺锤丝

转基因安全性评价

转基因安全性评价对转基因植物食品未知物质风险的主要担忧有:①致病性物质的出现,即转基因生物产品食用后是否会致病;②营养成分的 变化及抗营养因子的出现,如蛋白酶抑制剂、脂肪氧化酶 的产生或含量的变化;③新的过敏原的出现,如大豆中的 致敏性蛋白和巴西坚果中的2s清蛋白¨u;④天然有毒物的产生, 如茄碱、葫芦素、Ot一番茄素等u2棚1。其中,最令人关注的是有 可能会产生毒素、抗营养物质、过敏原以及致癌物质或联合致癌物质。转基因奶牛生产的激素(rbGH)在美国投入商业化使用后,使用 者很快发现这类药物导致了奶牛乳房炎发病率加繁殖率低。由于药 物的作用,奶牛新陈代谢加快,导致能耗增加而引起死亡,牛奶的 营养价值也降低了。对获准在西班牙和美国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玉 米和棉花进行针对性研究后认为,转基因作物可能引起脑膜炎和其 它新病种。也有资料证实,转基因食品可能诱发癌症并传递给下一 代以及导致失调,可能需要30年或更长的时间。转基因治疗性药物、

人体组织器官等是否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尚无法检测证实¨转基因的管理 我国对转基因产品的管理主要是针对农业转基因生物的管理。全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由农业部负责;卫生部依照《食品卫生法》的有关规定,负责转基因食品卫生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此外,国务院还建立了由多个有关部门组成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际联席会议制度,负责研究和协调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为了促进我国生物技术的发展,对作为其核心技术的重组DNA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必须加强安全性管理。早在1990年,中国政府就制定了《基因工程产品质量控 制标准》,成为我国第一个有关生物安全的标准和办法。1993年,原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了《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对基因工程的定义、安全等级及安全性评价的划定、申报及审批程序等作了规定。在这一技术在国际上开始进入商品化的1996年,农业部又相应制定《农业生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实施办法》,具体规定农业生物基因工程安全等级的划分标准,明确各阶段的审批权限,以及相应的安全性控制措施;对农业生物技术的全过程,从实验研究,到中间试验,遗传工程体及其产品的环境释放,到遗传工程体及其产品的商品化生产实施管理,其适用范围涵盖我国自己研发的工作,也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法规类别】农业科技与农机 【发文字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04号 【修改依据】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 【法宝提示】国务院关于第四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国务院关于第五批取消和下放管理层级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国发[2014]50号) 【发布部门】国务院 【发布日期】2001.05.23 【实施日期】2001.05.23 【时效性】已被修改 【效力级别】行政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304号)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已经2001年5月9日国务院第38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总理朱镕基 二00一年五月二十三日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保障人体健康和动植物、微生物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研究,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农业转基因生物的研究、试验、生产、加工、经营和进口、出口活动,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农业转基因生物,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变基因组构成,用于农业生产或者农产品加工的动植物、微生物及其产品,主要包括: (一)转基因动植物(含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和微生物; (二)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产品; (三)转基因农产品的直接加工品; (四)含有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或者其产品成份的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农药、兽药、肥料和添加剂等产品。 本条例所称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是指防范农业转基因生物对人类、动植物、微生物和生态环境构成的危险或者潜在风险。 第四条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 》的有关规定,负责转基因食品卫生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

(高考生物)生物学综合试题

(生物科技行业)生物学综合试题

生物综合(1) 一、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30分) 克隆胚后发育多聚核糖体细胞分化细胞凋亡奢侈基因细胞周期有丝分裂器核仁组织者区细胞骨架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 [A型题] 1.机体细胞在避免细胞由于饥饿而受损伤时进行哪种溶质作用?A异溶作用B自溶作用 C粒溶作用D出脱作用E以上都不是 2.在生态系统中,牛是: A生产者B一级消费者 C二级消费者D分解者E以上都不是 3.从下列备选答案中,找出哪个变化是动植物细胞中有丝分裂中所共有的? A星体B横缢 C细胞板D纺缍丝E以上都不是 4.节肢动物的体腔是: A假体腔B真体腔 C混合体腔D原体腔E以上都不是

5.肝和胰的形成来源于: A外胚层B内胚层 C中胚层D内外胚层E以上都不是 6.两种动物共同生活时,一种动物受益,但对另一种动物没有影响,这叫做: A原始合作B互利共生 C共栖D共享E以上都不是 7.鸟的翼和昆虫的翅是: A痕迹器官B同功器官 C同源器官D同性器官E以上都不是 8.强调膜的流动性和球形蛋白质分子与脂双层镶嵌关系的模型是A片层结构模型B单位膜结构模型 C液态镶嵌模型D晶格镶嵌模型 E板块镶嵌模型 9.现存最小的细胞生物是: A病毒B噬菌体 C支原体D细菌 E真菌

10.标致着由原核生物发展为真核生物的一个转折点是: A细胞膜的形成B细胞器的出现 C细胞核的形成D内质网的形成 E线粒体的形成 11.微粒体不是细胞内的一种结构单位,而是下面一种细胞器的碎片: A高尔基复合体B溶酶体 C内质网D微管 E中间纤维 12.低密度脂蛋白(LDL)进入细胞的方式是 A协同运输B易化扩散 C主动运输D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 E离子驱动的主动运输 13.在细胞的分泌活动中,分泌物质的合成、加工、运输过程的顺序为 A粗面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细胞外 B细胞核→粗面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分泌泡→细胞膜→细胞外

2018高考高三生物模拟试题及答案

高三理综(生物)高考模拟试题(六)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生物膜是细胞的重要结构,许多代谢反应可以在生物膜上进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生物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 B.叶绿体内膜上含有多种光合色素,能够吸收并转化光能 C.线粒体内膜可以进行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反应 D.有丝分裂过程中,核膜的消失与形成分别发生在前期和末期 2.将芹菜叶片置于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中,鲜重变化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本实验可证明K+、3 NO-的跨膜运输方式与水的跨膜运输方式不同 B.0~8 min内,芹菜叶肉细胞的相对表面积增大 C.15 min后,芹菜叶肉细胞鲜重不再增加,说明细胞内外浓度相等 D.芹菜叶肉细胞从8 min开始吸收无机盐离子,使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 3.图甲表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发病机理,图乙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生物的一个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图丙表示两种类型的变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基因突变造成的,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无法判断是否患病B.图甲中转运缬氨酸的tRNA上的反密码子为GUA C.图乙中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不同是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造成的 D.图丙中①属于基因重组,②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4.一个患某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女性患者甲和一个表现正常的男性结婚后,生了一儿一女,且都患该遗传病。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女性患者甲和该表现正常的男性都是纯合子 B.该遗传病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患该遗传病的子女一定可以从女性患者甲获得致病基因 D.该遗传病在后代子女中的发病率相同5.某人去医院抽血化验体内甲状腺激素与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结果发现甲状腺激素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值,促甲状腺激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值,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该个体一定会出现代谢活动增强、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强等症状 B.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促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C.该个体相关激素水平异常可能是由于缺碘引起 D.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甲状腺激素都能调节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6.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及研究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用样方法调查蚜虫的种群密度时,取样的关键是随机取样 B.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动物种群密度时,标志物部分脱落会使估算值偏大 C.用血细胞计数板观察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应先在计数室上滴加菌液,再盖上盖玻片D.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29.(9分)如图为某实验小组为研究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设计的四组实验,其他相关实验条件适宜。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研究线粒体或叶绿体的功能,需要将细胞中的线粒体或叶绿体分离出来,常用的方法是法。 (2)图甲装置和图乙装置的实验现象有何区别?,请分析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 (3)图丙装置在适宜的光照下(填“能”或“不能”)产生氧气。若光照条件下突然停止二氧化碳供应,ATP的合成速率将(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图丁装置同正常的细胞相比呼吸速率有何变化?,请分析其原 因:。 30.(10分)如图为人体的血糖调节模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血糖调节模型属于模型。图中下丘脑是血糖调节的中枢,同时也 是、的中枢。 (2)当机体血糖含量降低时,胰高血糖素分泌量增加,促进血糖升高,此时血糖的来源为。在血糖调节的过程中,胰岛素的作用结果会反过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试题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试题 一、单选题: 1. ()负责全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A) A 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B 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C国务院 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2. 国家对农业转基因生物实行()制度。(B) A 标注 B 标识 C 标签 3. ()从事农业转基因生物生产、()的,应当由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C) A 单位加工 B 个人标识 C 单位和个人加工 4. 从事农业转基因生物生产、加工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批准的品种、范围、安全管理要求和相应的技术标准组织生产、加工,并定期向()提供生产、加工、安全管理情况和产品流向的报告。( B) A 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B 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C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5. 从事农业转基因生物运输、贮存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采取与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等级相适应的()措施,确保农业转基因生物运输、贮存的()。(A)A 安全控制安全B 标识安全C 安全控制正常 6.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列入农业转基因生物目录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应

当有明显的()。(B) A标注B标识C信息 7.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引进农业转基因生物的,或者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农业转基因生物的,引进单位或者境外公司应当凭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和相关批准文件,向口岸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报检;经检疫合格后,方可向海关申请办理有关手续。(B) A 许可证书 B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 C 批号 8. 进口农业转基因生物,没有()颁发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和相关批准文件的,或者与证书、批准文件不符的,作退货或者销毁处理。进口农业转基因生物不按照规定标识的,重新标识后方可入境。(A) A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B省农业厅行政主管部门C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9. 根据农业转基因生物的安全等级和产品的生产、加工活动对其安全等级的 影响类型和影响程度,确定转基因产品的()。(B) A 是否安全 B 安全等级 C 是否可以生产加工 10.农业转基因生物在贮存、转移、运输和销毁、灭活时,应当采取相应的 )措施,具备特定的设备或场所,指定专人管理并记录。(C) A管控B标识C安全管理和防范措施 11. 发现农业转基因生物对人类、动植物和生态环境存在危险时,农业部有权宣布禁止生产、加工、经营和进口,收回(),由货主销毁有关存在危险的农业转基因生物。(C) A 农业转基因生物 B 货物 C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 12. 对于进口的农业转基因生物,按照用于研究和试验的、用于生产的以及用作()的三种用途实行管理。(B) A 种植 B 加工原料 C 买卖

吉林农业大学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法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研究所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的管理,促进涉及农业转基因生物的研究工作顺利开展,根据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进口安全管理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加工审批办法》、《转基因作物田间试验安全检查指南》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所转基因生物研究工作的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我所从事农业转基因生物研究、试验、生产、加工和进出口等活动的在职、在编职工、特聘人员、合作研究人员、客座人员、硕博研究生、博士后及联合培养学生等,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即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变基因组构成,用于农业生产或者农产品加工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主要包括:(一)转基因动植物(含种子)和微生物; (二)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产品; (三)转基因农产品的直接加工品; (四)含有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或者其产品成分的种子、农药、肥料和添加剂等产品。

第二章组织管理 第四条设立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领导小组(简称研究所转基因安全领导小组),由研究所第一负责人、科研管理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和科研人员组成,全面负责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组长由研究所第一负责人担任。 第五条转基因安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在科研管理部门,负责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的日常工作,包括对相关申报材料的审核、定期对试验过程中有关安全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组织相关人员参加培训等。 第六条按照研究与试验的不同环境,由不同部门进行严格控制和把关:实验室环境由研究组负责,室内温室环境由研究组和温室管理者共同负责,大田环境(研究所所属的农场)由作物栽培与育种基地负责,研究所转基因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各部门提出的需求进行协调。 第七条从事农业转基因生物研究与试验的研究组负责人是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必须保障与试验研究相配套的仪器设备、设施条件,做好试验记录和资料存档,并定期对有关试验人员进行培训。 第八条研究所转基因安全领导小组每年召开两次工作会议,对研究所农业转基因生物试验研究、中间试验、环境释放、生产性试验和安全评价申报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和技术审查,对农业转基因生物研究进展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跟进,对出

转基因生物安全与管理

转基因生物安全与管理 刘永兰 摘要:无论就是在学术界还就是生活中,转基因生物得安全性问题都就是争议很大得问题。转基因生物为什么会引发安全问题,现在主要又有哪些转基因安全问题。作为转基因作物头号大国,美国对待转基因生物十分积极开放,她们对于转基因生物得安全问题十分有信心,这就是因为美国拥有比较完善得监管组织:美国农业部(USDA)、环保署(EPA)、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三个机构,以农业部为主。这三个机构相互协调、配合,共同来完成转基因生物安全问题得监管。欧盟在转基因生物得安全性问题上则显得要谨慎许多,处理得更加保守一些。我国在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方面,仍面临着较大得问题。因此,解决这些问题就是我们在发展转基因相关产业及安全管理方面踏出得第一步,也就是关键得一步。 关键词:转基因生物安全;美国;欧盟;风险评估 目录 1 转基因生物概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转基因生物得定义?错误!未定义书签。 1、2转基因生物安全问题得由来2? 1、3 转基因生物得主要安全问题..........................................................错误!未定义书签。2美国与欧盟得转基因生物安全与管理现状?错误!未定义书签。 2、1美国转基因生物安全与管理现状?错误!未定义书签。 2、1、1 美国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概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2、1、2美国监管组织结构图............................................................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欧盟转基因生物安全与管理现状?错误!未定义书签。 3我国得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现状?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我国目前转基因生物发展问题?错误!未定义书签。 4 我国转基因生物未来得发展........................................................................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建立科学得风险评估方法?错误!未定义书签。 4、1、1 开展转基因生物风险评估培训..............................................错误!未定义书签。 4、1、2 编制转基因生物风险评估手册?错误!未定义书签。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农业部令第8号)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农业部令第8号) 【发布单位】农业部 【发布文号】农业部令第8号 【发布日期】 2001-1-5 【生效日期】 2002-3-20 【效力】 【备注】食品伙伴网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2004第38号(二00四年七月一日)》对本办法已经修订。 1.第十六条修改为:“农业部每年组织两次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审。第一次受理申请的截止日期为每年3月31日,第二次受理申请的截止日期为每年的9月30日。申请被受理的,应当交由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进行安全评价。农业部自收到安全评价结果后20日内作出批复。” 2.删除第二十六条中申请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交纳审查费”的规定。 【食品伙伴网说明】本办法食品伙伴网已修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保障人类健康和动植物、微生物安全,保护生态环境,根据《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简称《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农业转基因生物的研究、试验、生产、加工、经营和进口、出口活动,依照《条例》规定需要进行安全评价的,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条例》规定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即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变基因组构成,用于农业生产或者农产品加工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主要包括: (一)转基因动植物(含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和微生物; (二)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产品;

(三)转基因农产品的直接加工品; (四)含有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或者其产品成份的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农药、兽药、肥料和添加剂等产品。 第四条本办法评价的是农业转基因生物对人类、动植物、微生物和生态环境构成的危险或者潜在的风险。安全评价工作按照植物、动物、微生物三个类别,以科学为依据,以个案审查为原则,实行分级分阶段管理。 第五条根据《条例》第九条的规定设立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负责农业转基因生物的安全评价工作。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由从事农业转基因生物研究、生产、加工、检验检疫、卫生、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专家组成,每届任期三年。 农业部设立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工作。 第六条凡从事农业转基因生物研究与试验的单位,应当成立由单位法人代表负责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小组,负责本单位农业转基因生物的安全管理及安全评价申报的审查工作。 第七条农业部根据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工作的需要,委托具备检测条件和能力的技术检测机构对农业转基因生物进行检测,为安全评价和管理提供依据。 第八条转基因植物种子、种畜禽、水产种苗,利用农业转基因生物生产的或者含有农业转基因生物成份的种子、种畜禽、水产种苗、农药、兽药、肥料和添加剂等,在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进行审定、登记或者评价、审批前,应当依照本办法的规定取得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

高三生物综合试题及答案

高三生物综合试题及答案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9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关于细胞组成成分、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 A.生物体内的蛋白质、酶和激素中都不含核糖 B.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不一定与核仁有关 C.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可以定向地运动到代谢比较旺盛的部位 D.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是膜的组成和结构的相似性 2.下列对于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B ) A.细胞膜表面的糖被,可作为糖参与细胞组成的一个证据 B.植物细胞中的多糖主要是淀粉和纤维素,动物细胞中的多糖主要是乳糖和糖原 C.脂质中的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物质,所有细胞都含有磷脂 D.固醇类物质在细胞的营养、调节和代谢中具有重要功能 3.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D ) A.检测试管内梨汁中是否含有还原糖,可加入适量斐林试剂,摇匀后观察颜色变化 B.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可检测酒精的存在,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反应呈灰绿色

C.在脂肪鉴定实验中,用滴管在花生子叶薄片上滴加苏丹Ⅲ染液,发现满视野都呈现橘黄色,于是滴1~2滴50%盐酸洗去浮色 D.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结果中,蓝绿色带最宽,可判断为叶绿素a含量最多 4.胭脂红是一种水溶性的大分子食用色素,呈红色。用无色洋葱鳞片叶表皮制备“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的临时装片时,可用高浓度(质量浓度为0. 075g /mL)的胭脂红溶液作为外界溶液,观察细胞的变化。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发生细胞质壁分离现象时,表皮细胞的液泡为红色 B.发生细胞质壁分离复原现象时,表皮细胞内的无色区域变大 C.用不同浓度的胭脂红溶液处理细胞后,均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 D.当质壁分离不能复原时,细胞仍具正常生理功能5.在一定的条件下,运用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实验原理,测试某种农作物新品种的细胞液浓度,以此种方法获得作物代谢情况的必要数据。在此项测试中,实验自变量是 ( C ) A.作物细胞质壁分离状态 B.作物细胞液浓度 C.制备的系列浓度检测液 D.一定的环境温度或其

高三生物模拟试题带答案

高三生物模拟试题带答案 A.细胞的功能绝大多数基于化学反应,这些反应发生于细胞的特定区域 B.经胞吐方式运出细胞的不都是大分子也有小分子 C.经高尔基体加工的蛋白质可以留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D.神经纤维内外两侧的Na+浓度差是依靠其离子通道维持的 2.右图是研究物质A和物质B对某种酶催化活性影响的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底物浓度的高低不会改变酶的催化活性 B.增大底物浓度不能消除物质A对该种酶的影响 C.增大底物浓度可以消除物质B对该种酶的影响 D.物质B能通过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酶变性而降低反应速率 3.下列关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裂间期有核DNA和中心体的复制 B.分裂间期核DNA含量和染色体组数都加倍 C.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D.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4.组织液中K+浓度急速降低到一定程度会导致膝跳反射减弱.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传出神经元兴奋时膜对Na+的通透性增大 B.传出神经元兴奋时膜对K+的通透性增大C.可兴奋细胞产生的动作电位的峰值增大 D.可兴奋细胞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增大 5.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五点取样法适合调查灌木类行道树上蜘蛛的种群密度 B.就食性而言,杂食性鸟类的数量波动小于其他食性的鸟类 C.就生态系统结构而言,生态瓶的稳定性取决于物种数 D.变色龙变化体色,主要是向同类传递行为信息 6.生物体内某基因被选择性表达过程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解旋酶作用下DNA分子双螺旋解开 B.转录区域DNA的U应与RNA的A配对 C.该过程不可发生在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 D.该mRNA翻译出的两条肽链氨基酸数量不同 1.下列有关生物体内的物质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内囊泡的运输过程中存在囊泡膜与靶膜的识别,这可能与囊泡膜上的蛋白质有关B.氨基酸的跨膜运输和被转运到核糖体上都离不开载体蛋白 C.蛋白质可通过核孔自由进出细胞核 D.人体内的细胞都是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吸收葡萄糖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