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心《从前慢》

木心《从前慢》
木心《从前慢》

记得早先少年时

大家诚诚恳恳

说一句

是一句

清早上火车站

长街黑暗无行人

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

钥匙精美有样子

你锁了

人家就懂了

------木心《从前慢》

2020届高三专题复习木心

从前慢 记得早先少年时 大家诚诚恳恳 说一句是一句 清早上火车站 长街黑暗无行人 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 钥匙精美有样子 你锁了人家就懂了 文学评论家、杭州师范大学教授夏烈说,木心先生的诗,语言浸着“五四”新文学的滋味,意象透着“从前”词与物的美,以及奇妙的隐喻。这《从前慢》,便是他小诗中的精彩之作。 “这首第一好在意象,比如钥匙和锁、日色和车马邮件;第二好在意思,与一个愈来愈快的对世界的感受相

比,从前的慢直接转化成一种美、一种好、一种朴素的精致、一种生命的哲学。”夏烈说。 至于为什么这首小诗特别能吸引当代人,夏烈认为,是木心概括了我们普遍的感受,即对于快节奏下慢生活的向往,尤其是这慢里透着的人性朴素、浪漫、耐性、果决,而且是让人看得懂却深觉文学的魅力。 那个写从前慢的木心,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2001年,《上海文学》,刊发木心的《上海赋》。 作家陈村一读,立马给跪了:“我这辈子读过无数中文,结识许多作家。毫不夸张地说,木心先生的文章,在我见到的活着的中文作家中,最是优美、深刻、广博。 陈丹青说:“你不遇到木心,就会对这个时代的问题习以为常。可等到这么一个人出现,你跟他对照,就会发现我们身上的问题太多了。我们没有自尊,我们没有洁癖,我们不懂得美,我们不懂得尊敬。” 我们今天读木心,总会发现木心有一种力量,你只要放空自己读他一个小时,木心便会在黑暗处将你点亮。 1927年,木心出生在乌镇一家孙姓的大户人家。祖父给他取名孙璞,字仰中,号牧心,长大后,他便给自己

取笔名木心。孙家乃望族,既是书香门第,也是工商世家。 作家茅盾是木心远亲,木心叫他“德鸿伯伯”。茅盾在乌镇有一间书屋,藏书万册,木心把凡是中意的书,一批批拿回家来朝夕相对,爱护有加,对破损的书还会动手“补缀装订”。连看院人都夸木心看过的书比没有看过的还“整齐清爽”。 1937年乌镇被日军攻陷,同乡人脸上都是恐惧,每个人都不知道明天在哪。木心相反,一头扎进茅盾的书屋里,一看就是一整天。那时候,江浙书香门第都已败落,富裕人家多数醉生梦死,少数热血青年则投奔革命,江浙已没有了江南雅致。 木心靠读书自救,十四岁前,木心已将《文学大纲》通读了几遍。木心刚开始浅读,浅到刚开始就可以居高临下。再深读,木心就见到了一个自己来。 内心细腻的人,总是能从书中获得勇气和力量。不管人世间多么嘈杂,总能获得内心的平静和自足。 1950年,木心被杭州第一高中聘为教师,给学生教美术。工资很好,可是木心却说:“现在生活虽好,但这是常人的生活,温暖、安定、丰富,于我的艺术有害,我不要,我要凄清、孤独、单调的生活。艺术是要有所

高考小说阅读人物形象(物象)作用专题训练

高考小说阅读人物形象(物象)作用专题训练 一、【高考真题感知】(2016全国卷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问题。(6分) 玻璃 约好在德巴街路南第十个电杆下会面,去了却没看到他。我决意再等一阵,踅进一家小茶馆里一边吃茶一边盯着电杆。旁边新盖了一家酒店,玻璃装嵌,还未完工,正有人用白粉写“注意玻璃”的字样。 吃过一壶茶后,我回到了家。妻子说王有福来电话了,反复解释他是病了,不能赴约,能否明日上午在德巴街后边的德比街再见,仍是路南第十个电杆下。第二天我赶到德比街,电杆下果然坐着一个老头,额头上包着一块纱布。我说你是王得贵的爹吗,他立即弯下腰,说:我叫王有福。 我把得贵捎的钱交给他,让给娘好好治病。他看四周没人,就解开裤带将钱装进裤衩上的兜里,说:“我请你去喝烧酒!” 我谢绝了。他转身往街的西头走去,又回过头来给我鞠了个躬。我问他家离这儿远吗,他说不远,就在德巴街紧南的胡同里。我说从这里过去不是更近吗?老头笑了一下,说:“我不走德巴街。” 他不去德巴街,我却要去,昨日那家茶馆不错。走过那家酒店,玻璃墙上却贴出了一张布告—— 昨天因装修的玻璃上未作标志,致使一过路人误撞受伤。 敬请受伤者速来我店接受我们的歉意并领取赔偿费。

我被酒店此举感动,很快想到王有福是不是撞了玻璃受的伤呢,突然萌生了一个念头:既然肯赔偿,那就是他们理屈,何不去法院上告,趁机索赔更大一笔钱呢?我为我的聪明得意,第二天便给王有福打电话,约他下午到红星饭店边吃边谈。 红星饭店也是玻璃装修,我选择这家饭店,是要证实他是不是真的在酒店撞伤的。他见了我,肿胀的脸上泛了笑容,步履却小心翼翼,到了门口还用手摸,证实是门口了,一倾一倾地摇晃着小脑袋走进来。 “我没请你,你倒请我了!”他说。 “一顿饭算什么!”我给他倒了一杯酒,他赶忙说:“我不敢喝的,我有伤。” “大伯,你是在德巴街酒店撞伤的吗?” “你……那酒店怎么啦?” “这么说,你真的在那儿撞的!” “这……” 老头瓷在那里,似乎要抵赖,但脸色立即赤红,压低了声音说:“是在那儿撞的。”一下子人蔫了许多,可怜得像个做错事的孩子。 “这就好。”我说。 “我不是故意的。”老头急起来,“我那日感冒,头晕晕的,接到你的电话出来,经过那里,明明看着没有什么,走过去,咚,便撞上了。” “你撞伤了,怎么就走了?” “哗啦一声,我才知道是撞上玻璃了。三个姑娘出来扶我,血流了一脸,把她们倒吓坏了,要给我包扎伤口,我爬起来跑了,我赔不起那玻璃呀!” “他们到处找你哩。”

木心的作品

木心是谁 家庭经济 HGHHRTN木心是谁?”木心J可能是我们时代惟一一位完整衔接古典汉语传统与五四传统的文学作者……”陈丹青说。“木心是藏匿在纽约25年的华人作家。”一读者说。“木心的尴尬在于我们的文化消费已经进入调笑时代,即使算作文化奢侈品,半辈子吃了太多的苦,也很难松弛从而成为文化奢侈品。”三联杂志主编朱伟在博客上撰文。一时,人人争问“木心是谁?”一个作家的作品即是他的响器,我们在阅读过作品之后,回到他成长的历程中,一起感受一个旅居纽约的作家的赤子之心。 ■人物名片 木心1927年生,原籍浙江。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毕业。1982年定居纽约。从1984年起,台湾洪范、圆神、远流等出版社陆续出版了木心作品,包括:散文集《琼美卡随想录》、《散文一集》、《即兴判断》、《素履之往》、《马拉格计画》、《鱼丽之宴》、《同情中断录》;诗集《西班牙三棵树》、《巴珑》、《我纷纷的情欲》、《会吾中》;小说集《温莎墓园日记》等。 立志做丹青师傅 海明威说:“不幸的童年或许会造就作家。”在木心看来,他的童年也是不幸的:江南庄园的上空布满守旧思想,老式家长大多期盼孩子从事法律、医学,但幼年的木心却迷恋绘画与文学。姑妈说他“将来要做丹青师傅呢!” 木心在电话里笑说这段往事:“结果呢,不小心真的做了(陈)丹青(的)师傅”。日后他告诉年轻人:少年时代立下的志愿,因妥协而背叛,会遭到惩罚;始终不肯背叛自己的人,即使吃了很多苦头,最终却可以笑着。“这就是艺术之所以伟大!” 木心小学时代作文优秀,但有时也偷懒,他央求姐姐:“帮我开个头!”姐姐便执笔破了题,他说:“你这样写,叫我怎样接得下去呢?”姐姐嗔道:“真笨!”承之转之,全文已得四分之三。弟弟说:“最后的感想最难了!”姐姐说“这有何难?!”捉笔草就扔给他———“很多人会夸耀自己的童年多么聪敏,我却写自己的傻气。这好比在交际场合,炫耀自己的人跟前是围了几个听众,听一会也就散了,最后赢得掌声却是那笨拙的叙述者。” 木心童年的老师是私塾先生,课堂是茅盾书屋,他时常泡在那里,如鱼得水。但他不是书呆子,对写作与人世的热情,从未消退。至今让木心称快的是,他的退稿记录是零。“其实当时写得很烂”,他回忆道,“自己也学张爱玲写农村,其实根本没有去过农村。”他也学瓦格纳,倾心于悲剧的美,写到最后,所有角色都死了,只好写鬼魂出场。 冷观《此岸的克里斯朵夫》

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人物

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小说) ——小说阅读复习导学案三 编制:孙静娴审核:孟宪培审批:蒋荣振2013.4 学习目标: ●一、明确高考小说人物形象分析的地位。 ●二、掌握小说阅读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 ●三、熟悉高考小说人物形象题答题模式。 学习重点: 【检查预习】考试说明解读 鉴赏评价D 欣赏作品的形象,鉴赏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形象”要求把握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内涵”要求注意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尤其是运 【质疑探究】 1、常见题型: (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2)、X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3)、X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4)、评价小说中的人物。(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 (5)、小说中的人物有什么样的思想性格? (6)、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 2、解题思路: 通过人物的描写(语言、行动、心理、肖像、细节)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作答。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 XXX是一个……的人物形象。作为什么人,他怎么样,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思想品质)。 3、思考方向: 第一,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第二,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第三,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解。 第四,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第五,从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中认识人物性格。 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人物的思想性格往往反映得最充分最深刻,所以,要分析人物之间的交互关系。

木心先生语录

木心先生语录 木心谓:汉家多礼,称愚人曰笨伯 木心谓:石洗蓝布多口袋的马甲,又入世,又出世 木心谓:要恭维残障人士的长寿真为难啊 木心谓:寂寞无过呆看凯撒大帝在儿童公园骑木马 木心谓:炎阳下的芭蕉的绿是故意绿的 木心谓:又来一个羞答答的厚颜无耻者 木心谓:那脸,淡漠如休假日的一角厂房 木心谓:修改文句的过程是个欲仙欲死的过程 木心谓:决战于帷幄之中运筹于千里之外的年轻人哪木心谓:有知之为有知,在其知无知之所以无知 木心谓:当仁不让,就是当不仁不让,不让其不仁 木心谓:安徒生初到中国时,大家叫他英国安徒生 木心谓:寂寞,多半是假寂寞 木心谓:桃树不说我是创作桃子的,也没参加桃子协会木心谓:汤显祖的简札可读性颇高,你说呢 木心谓:看在莫扎特的面上,善待这个世界吧 木心谓:手忙脚乱地爱过一夜,从此没见面 木心谓:精神世界是不是也有统一场呢 木心谓:人自有了镜子才慢慢象样子起来 木心谓:全世界选定的健美先生,一枪立毙 木心谓:实在不惯于地上走,鹰说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 1 / 3

木心谓:王实甫比关汉卿更懂事些 木心谓:女人最喜欢那种笑起来不知有多坏的笑 木心谓:好看的人,咬指甲时尤其好看 木心谓:穷得晚餐后饮苦艾酒吸摩洛城堡牌雪茄。 木心谓:西方早已文明,尚留下舔食指姆指的小野蛮 木心谓:微雨夜,树丛间传来波兰的心悸。 木心谓:公园石栏上伏着两个男人,毫无作为的容光焕发。 木心谓:你煽情,我煽智 木心谓:昨夜有人送我归来,前面的持火把,后面的吹笛 木心谓:秋天的风都是从往年的秋天吹来的 木心谓:一个酒鬼哼着莫扎特踉跄而过,我觉得自己蠢极了 木心谓:红裤绿衫的非洲少年倚在黄墙前露者白齿向我笑 木心说:智者无非是善于找借口使自身平安消失的那个顽童。 木心提出厚黑学新解一则:专制使人皮厚,开放使人心黑。 木心谓:无为是一种为,不是一种无 木心说:傲慢是天生的,谦虚只在人工。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 2 / 3

木 心(素材)

木心 木心(1927年2月14日--- 2011年12月21日),本名孙璞,字仰中,号牧心,笔名木心,诗人、文学家、画家。1927年生于乌镇东栅,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毕业。1982年定居纽约。木心先生在台湾和纽约华人圈中被视为深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英和传奇人物。2011年12月21日凌晨3时,木心在故乡浙江乌镇逝世,享年84岁,是陈丹青的导师,曾出版多部著作。 木心先生出身首富之家,舅舅是作家茅盾。1948年自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毕业,是林风眠的学生。毕业后,任教于浦东高桥中学。1950年代起在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任职。期间他利用业余时间从事文学创作。文化大革命期间他于1971年被逮捕入狱,原先他自订的二十二册文学作品也都被查抄。出狱后继续从事美术工作。他还曾任上海工艺美术家协会秘书长、杭州绘画研究社社长、交通大学美学理论教授等职。[1] 1982年起前往美国纽约定居,继续其绘画及文学创业。当时,木心的诗歌已经有脱离现代诗的端倪。80年代他开始以一句话的形式写作俳句,1986年于台湾出版《琼美卡随想录》,首度发表了他的一行式俳句,影响了日后台湾的自由句发展,与隐地并列为自由句的先驱。此后他出版了包括《散文一集》、《琼美卡随想录》等在内的十余部作品。他还曾在各地举办个人画展,他也是首位作品被大英博物馆收藏的20世纪中国画家。此外,他还于1989年至1994年间为旅居纽约的一群文艺爱好者讲授《世界文学史》,其中包括著名画家陈丹青等。2005年他受家乡乌镇的邀请回国定居。2011年10月因肺部感染住进桐乡第一人民医院,同年12月21日凌晨三时该医院病逝。[2] 美术作品《塔中之塔》 从技法上看我们又很难将之称其为国画,因为木心先生很少单纯地使用笔墨而是将中国传统与西方当代艺术中的多种绘制技巧融为一体,以创造出他想象中的风景,而这风景是他精神的唯一安顿。与这批风景一同展出的还有木心先生写于狱中的诗文杂记,这里面完全没有对时世不平的抱怨,而是想象了大量世界精英分子间的对话:托尔斯泰、莱奥那多、沃尔夫、托斯妥耶夫斯基、瓦格纳。 木心先生将2008年的画作展览命名“塔中之塔”,一个是生活中囚禁他的“雷峰塔”,一个是他内心营造的“象牙塔”。正如巫鸿所说,木心先生所做的一切并不是对现实的反抗,而是精神的升华。 “你们看画,我看你们的眼睛。”木心曾对前来观看画集的访问者说。评说木心的绘画便不免有点惶恐,因为他在天上洞彻地看着我们的眼睛,是否聪明,是否诚实。 木心传世的绘画,能看到的不多。我手头有三种他的画集,第一种是《The Art of Mu Xin:Landscape Paintings and Prison Notes》,收入了美国耶鲁大学博物馆收藏的33幅作品,据木心说半数创作于“文革”浩劫中;第二种是《Mu Xin Landscapes of The Mind》,收入4幅作品,均标明画于1979年;第三种是《Celebrating the Life and Art of Mu Xin》,收入40幅作品,为2002年至2003年创作,彼时旅居纽约。感谢美国收藏家郭莱德(Frederick Gordon)先生,他让我在上海看到了木心绘画的一件长幅原作。 木心先生所有以上绘画,全部是中国水墨,对象一律是自然山水。无论在文

主题人物阅读(余光中)

主题人物阅读 璀璨五彩笔——余光中 山东沂水一中魏继国编制 编者按:仅以此文纪念逝者,先生之德,光风霁月。先生之志,芙蕖出泥。先生之文,脍炙人口。 余光中(1928年9月9日-2017年12月14日),中国当代作家、诗人,现居台湾高雄市。生于南京市,父亲余超英,母亲孙秀君。母亲为江苏武进人,妻子为常州人,故又以江南人自命。抗日战争时在四川读中学,感情上亦自觉为蜀人。因生日正好是农历9月9日,所以自称[茱萸的孩子]。在两岸三地游走居住教学的余光中老师,自言最喜欢的是香港和高雄,曾形容两岸三地是:“大陆是母亲,台湾是妻子,香港是情人,欧洲是外遇”。[1] 生前任台湾国立中山大学讲座教授,擅新诗、散文,旁及评论、翻译,出版著译凡五十种,其中散文有十种,作品列入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及设有华文课程的大学、中学的教科书。余氏行文精炼,发人博思,故坊间也有不少其作品之评析。中文造诣深为人赞,如香港作家林沛理称之为:“语言的魔术师”、“香江第一才子”陶杰许之为“用中国文字意象之第一人”,且其精通英语及多种外文,包括德语、西班牙语等。曾任台湾国立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书院中文系系主任,亦尝为美国大学英美文学系副教授,于两岸三地享负语言大师之名。 诗人余光中在高雄病逝,享年89岁,他的办公室正对台湾海峡,远眺熟悉的故乡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1972年,44岁的余光中写下这首《乡愁》,这是大陆读者对他最熟悉的作品。据台湾媒体消息,12月14日,余光中在高雄病逝,享年89岁。 “我出生在南京,父亲是泉州人,抗战时期又在重庆住了几年。要问我的故乡在哪里,其实很简单,我就是一个中国人。”2013年10月,余光中来上海参加“他们在岛屿写作——台湾文学电影展”开幕式。接受解放日报记者采访时,他说,自己现在任教的中山大学位于高雄西子湾,正对台湾海峡,“每天在学校办公室,望过去就是我熟悉的故乡,我要庆幸,自己不是住在台东,不然面对的就是太平洋,我又不要看美国,有什么用呢?” 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他驰骋文坛超过半个世纪,涉猎广泛,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大家、著名批评家和优秀翻译家。出版诗集21 种;散文集11 种;评论集 5 种;翻译集13 种;共40 余种。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诗集)、《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散文集)及《分水岭上:余光中评论文集》(评论集)等。 据台媒报道,余光中此次病重,原先只以为是天气多变、气温偏低,到医院检查後决定住院静养,没想到疑似有些小中风,肺部感染、转进加护病房;旅居在外的女儿们也从国外赶回,谢绝采访,结果1天之隔,这位作品多选入课本、文坛的“璀璨五彩笔”就告别人世,亲人与文坛好友都十分伤痛。

_会吾中_评木心诗歌_从前慢_

大众文艺 40摘要:本文从自然音响、意象盛宴、睿智悖论三个层面来赏析 木心先生最受读者喜爱的小诗《从前慢》,期望通过对这首小诗的赏析见出木心先生作为五四文化的遗腹子,其创作对于当代文坛的价值所在。 关键字:木心;从前慢;音响;意象;悖论 木心半生都在漂泊——从乌镇到上海,从上海到纽约,再从纽约重回故乡。可以说,文学之于木心先生就是“散步散远了的乡愁”。《从前慢》这首小诗便是木心先生在旅途中所写,当我们阅读这首小诗的时候就会有这样的感觉:旅途中,身心疲惫的长者坐在咖啡厅里,看着窗外行走的人群,镀金的回忆之门慢慢打开,五彩斑斓的生活断章跃然于纸上。 一、自然音响 木心先生被称为“五四文化的‘遗腹子’”。肇始于五四时期的现代诗歌区别于古典诗歌的“现代感”大概有这几个方面:诗歌内容的革新;诗歌精神内涵的革新;诗歌表现形式的革新。白话诗派、新月派、现代派、朦胧派等诗派的诗歌创作使得现代诗成为现当代诗歌创作的主流。木心的诗歌创作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对现代诗的探索和尝试。与木心大概同时代的林庚所提倡的“自然诗”与木心的诗歌创作不谋而合。林庚在其《诗与自由诗》一文中指出:“自由诗好比冲锋陷阵的战士,一面冲开了旧诗的约束,一面则抓到一些新的进展;……故自然诗的佳作是‘似曾相似燕归来’,然而一个形式能叫大家都熟,则除多走外还须容易熟,所以既谈到“律”,则“韵”的和谐也就有其必要了。”第一次读木心的小诗《从前慢》便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慢慢品味后会发现这首小诗的用韵和谐,如“自然音响”般,可称为“自然诗”的佳作。 双声叠韵词的运用,使诗歌音响达到舒缓悠扬的效果,如记得/早先/少年/时 大家/诚诚/恳恳 说/一句/是/一句,早先与少年的韵同为ao ian,读来有一种复沓之感;大家为叠韵词,诚诚恳恳为双声叠韵词,读来有连绵之趣;“一句”二字的重复有种强调的感觉, 声调徐缓悠长,使得小诗的节奏慢了下来,给全诗定下了带着淡淡忧愁的怀旧情调。这种复沓连绵的音响与回忆的自然过程是相吻合的。 而诗韵的选择也是以自然为原则的。 “i”韵、“iu”韵、“e”韵和鼻音韵母(en/eng/an/ang)的大量使用在小诗中是很突出的。回忆书写是种回溯式的书写,其过程自然是缓慢。“i”韵、“iu”韵、“e”韵在古典诗韵中多为哀婉、悠长之音,在表达哀怨的情绪或者是宁静的意境之时较为常用,如王维的《红豆》、《竹里馆》、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二首》。鼻音韵母(en\eng\an\ang)作为复韵母本身发音就比较缓慢,后鼻音由于其发音部位靠后,音响效果就更为悠长,如诗题从前慢,三个字都为鼻音,从是后鼻音ong,前和慢是前鼻音an,并且叠韵,读者在读到诗题之后,音响效果自然就缓慢下来,这种音响效果自然会使读者的心神宁静,进入诗歌的意境,回忆的世界。而“i”韵、“iu”韵、“e”韵发生相对细弱,鼻音韵母(en/ eng/an/ang)发音相对洪亮,通过运用这些诗韵不仅使全诗的音响效果自然缓慢,如一位长者娓娓道来,而且还使全诗的音响效 “会吾中” ——评木心诗歌《从前慢》周恩宏 (广西大学 广西南宁 530004) 无论是坚守“道德理想主义”创作的新鲁军还是有着着传统道德基因的新生代“鲁军新锐”,在现代、先锋等路子上走的都相对晚一些,或许会被贯之以保守甚至是“守旧”的称谓,这实际上是一种误读,更有一种错误的认知认为写道德,写正面形象,便是弘扬主旋律,太中心而没有读者。80年代的坚守“道德理想主义”的山东作家用执着的坚守对抗着传统文明的流逝和诚信、礼义的消失。但是到了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传统道德滑坡和失落的种种弊端已经逐渐显现,这时候的文坛鲁军新锐的作品中呈现出来的则是道德滑坡之后,我们该怎么做的话题。有的选择用回归传统、回到农村(东紫的《在楼群中歌唱》),有的选择封闭自己,用一己脆弱的力量进行决绝的反抗(东紫的《左左右右》),宗利华的《笼子里有草》),有的选择建构一个理想道德的“桃花源”(艾玛的“涔水镇”系列小说)。文学鲁军用作家的精神自觉和人文情怀进行着不懈地努力和探索。 三、在真假善恶的人性纠结中,找寻道德叙事的张力空间 道德法则往往来自于习俗或者传统,这些习俗在某些时间段变演变成为制约人之行为的“普世价值”。但是并不是所有人在所有时刻都按照这种普世价值或者是严格的道德准则来要求自己,出于生存本能或者某些利益的驱动,人都是在选择性的执行这些标准,执行的程度变决定着一个人外在的品质,通俗的讲便是德性,而其实质应该是人性与所谓“神性”的交锋和对垒,这种选择是很艰难的。就像东紫小说《在楼群中歌唱》中的李守志面对如何处理“捡到的一万块钱”一样,昧下这些钱女儿就可以来城里上学了,交还这些钱才对得起良心,才能活得心里亮堂堂的,敞亮亮的。李守志选择了后者,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崇高人性的回归。艾玛小说《浮生计》中新米杀猪之前蒙上猪的眼睛的做法,这种对动物的慈悲则是人性中恻隐之心、悲悯情怀的现实关照。东紫、艾玛等山东青年作家的道德写作就呈现这种特点,不先入为主、居高临下地以某种道德标准对叙述对象做要求和评判,而是着眼于通过与生活细节、与个体经历的描摹关照中找寻人性中或明或暗的闪亮之光。人性在哪里开始,又在哪里修复?每个人的内心都潜伏着沉沦和上升两种人性趋向,这两种人性趋向在生命展开的过程中产生复杂的交织,转变成了各种行为选择,成为了道德和品质的区分点。“鲁军新锐”作品中的“道德”都是从这里开始的,深入到人性中善于恶的复杂交织和两难选择中,展示不以判断为前提的“道德叙事”。不先入为主、居高临下地以某种道德标准对叙述对象进行严格的批判,也不放弃对于道德生命个体性与超越性的追寻,以担负重整生活信念的现代使命重新审视人性并理解人性,温暖人性并重塑人性。作家张炜曾经说过:正直的人遭受诽谤,勤劳的人忍受贫穷,丑陋尖刻的人横冲直闯,当我看到这一切的时候,怎么能够安静下来?正所谓道德是社会生活的一个层面,很多有道德的因素,但又不是道德所可承担的,文学鲁军的道德叙事通过讲述现代个体的生命故事关注个人生命、个体生活悲剧的深层次空间,要比抽象的理性伦理丰富和深刻的多,这样更容易深入到人性道德领域的善与恶的复杂交织和两难选择中,“鲁军新锐”用坚守传统道德的遗传基因,深入到人性的本源,在都市生活的各色人等中演绎着更多的发展可能性。如果对现实和乡村问题的思考仅仅归结到道德层面上,则会消弱小说内容的张力空间,将道德层面的思考放在人性开掘的深度,深刻剖析其中的人性内涵和心理内涵,挖掘故事之外的东西,将道德的关注点放在故事之外,从更大的格局来思考和反映道德的话题,也应是“鲁军新锐”作家着力拓展的创作空间。 ?文艺评论?

《去乌镇,看望木心先生》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去乌镇,看望木心先生 李娟 初夏的乌镇,烟雨迷离,还有阵阵凉意。踏上湿漉漉的青石板路,走进小巷深处,去看望木心先生。 十三岁的木心,就在枕水而居的院落,听着乌篷船吱呀的摇橹声,几乎读完了手头所有的书。白发如霜的时候,他回来了,叶落归根,像少年时一样,住在古朴的小院里。品一杯龙井茶,尝一块定胜糕,和学生们谈文学和艺术,看水边的桃花开了,听三月间的春雨声和杜鹃鸣。他二十二岁时,拒绝了杭州一家学校任教的聘书,雇人挑了一担书和画画的工具,上莫干山读书、画画去了。他不要常人安逸、温暖、舒适的生活,青春年少的他,早已决定要和艺术相伴一生,为艺术甘愿忍受冷清和寂寞。 如今,他的著作静静地站在书柜里,我用目光一次次抚摸过它们,拂过他的《文学回忆录》,这本书横亘在岁月深处,坚如磐石。 如果说,文化是有脉络的,他仿佛一位习武之人,三言两语就打通中西文化的脉络。他学贯中西,中外文化信手拈来,融会贯通。木心从不仰望大师,也不是学院派,不说教,不迟疑,斩钉截铁,内心却如万马奔腾。他的语言如一幅素描,简洁明了,从容舒展,字字如金,耐人寻味,又如铮铮铁骨,掷地有声,充满了智慧和力量。他平视那些文学巨匠,平视现在和未来的读者,平视一切大家,解读他们不寻常的人生。 乌镇西栅木心美术馆前墙上他在纽约的一张照片,中年的他穿着黑色的毛呢大衣,手里一根手杖,头上戴着一顶礼帽,目光如炬,清俊潇洒,儒雅坚毅,脸上棱角分明,宛如一幅版画。他仿佛一位民国文人,穿越半个世纪的光阴站在我的面前。 我站在他的画前,一弯晓月挂在夜空,群山默默,寂静无言,连月亮的光芒都是清冷的。他的画如此空灵、缥缈,有云烟苍茫之感。这是画吗?还是历史的云烟一不小心流淌在画布上?他的画,仿佛他自己的内心,灵性、洁净,却无比悲伤和苍凉。 在美术馆中看见他在狱中的手稿。“文革”期间,他数次被捕入狱,三根手指惨遭折断。有一次,他被关进积水的防空洞里,那里阴暗潮湿,不见天日,如同地狱。他把写检查材料的纸张悄悄节省下来,写满他的小说和散文。 我低下头静静看着陈列柜中的手稿,每一张都密密麻麻,字如小米粒大小,写在粗糙的纸上。那穿越半个世纪的手稿,经过岁月侵蚀,纸张发黄变脆,字迹已经模糊,每一张纸的两面都写满了,不留天地。这些手稿有六十六张,共计六十五万字。 我站在一张张手稿面前,忍不住泪水盈眶。那段暗无天日的岁月,带给一位艺术家多少精神与肉体的折磨和苦痛?是这些小米粒一样的文字,支撑他走过那些屈辱苦难的岁月。也是这些文字,给予他暗淡的生命一点点幽微的光亮。 看着这些手稿,我恍然想起画家梵·高的《星空》,梵·高生命最后的几年里,他一直被关在精神病院。只有一扇小小的铁窗,能让他看见外面世界的朝阳和霞光,也是那一扇小窗,让他看见湛蓝的夜空中满天的繁星,正因如此,他才创作出不朽的杰作——《星空》。 文学是什么?我问自己,也问镜框里的木心。他回答:是星辰! 无论黑夜多么漫长,总有几颗璀璨的星辰闪亮着,照亮着人们日渐蒙尘的眼睛和心灵。我听他轻声吟诵:你终于闪耀着了么?在我旅途的终点。 木心的手杖,黑色的礼帽,读过的书籍,他喜欢的艺术大师的肖像,如今都静静安放在他的故居里。莎士比亚、尼采、伍尔夫、贝多芬—木质雕花的相框里有他们的照片。无论他走到哪里,从乌镇到纽约,他们一如芳邻,一直陪伴在先生身边。 电视中播放着他的录像,他坐在老屋里,谈笑风生,语声朗朗。他说话时声音不大,但是一出口就有惊世之语,醍醐灌顶,如大雪天忽然遇见太阳。

木心作文素材运用

木心作文素材及其运用 【人物事迹】 木心,本名孙璞,字仰中,诗人、著名作家、画家。1927年2月14日,木心(本名孙璞)出生于浙江桐乡乌镇东栅财神湾一家孙姓的富庶大家庭,孙家雕梁画栋的老宅,紧挨着孔家花园(茅盾夫人孔德沚的娘家)。 1946年,就读于刘海粟创立的上海美专学习油画,但20岁出头的木心因为领导学生运动,被当时的上海市长吴国桢亲自下令开除学籍,又被国民党通缉,走避台湾。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才回到大陆。1949年后,木心任职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1971年,获罪,被关进废弃防空洞半年之久,然后又是劳动改造。在狱中,木心用地下的脏水在“坦白书”的纸上写出了65万字的“The Prison Notes”。对于文革,木心在文章里从未控诉或回忆,只留下一句淡淡的俳句“我白天是奴隶,晚上是王子”。出狱后,前往北京,负责修缮人民大会堂,(因为他曾经是1950年代北京十大建筑的室内设计师之一)。之后,木心任上海工艺美术家协会秘书长。1982年,木心55岁,自费留学来到纽约,从事美术及文学创作。 1984年开始,木心的画作开始被收藏家买走,但一对法籍台湾夫妇力劝木心写作。也是在这一年,木心在哈佛大学举行个展,哈佛的东方学术史教授罗森菲奥评价他的画作说:“这是我理想中的中国画。”到了上世纪90年代,美国著名收藏家罗森奎斯收藏了他的水墨山水画30余幅,木心在绘画上的声望就此奠基。木心的画成为20世纪中国画中第一位被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作品。木心的文学作品最早在1980年代末陆续在台湾出版,此前,他的散文已经在美国东岸的华人知识分子圈流传开来。2005年,闻乌镇实施保护,在乌镇景区邀请下,回乌镇老家定居。2011年12月20日因肺部感染在乌镇辞世,享年84岁。 【代表作品】 【佐证观点】 如: 1.君子慎独:寂寞中不坠青云之志 2.处逆平静,危难中不失风度,真正的精神贵族 3.真正有价值的人和物至末不会被堙没 4.苦难有时是所好学校 5.首先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要守住本民族的精神之根 6、以闲适、细腻的心,慢慢体味生活的点滴美好。(《从前慢》) 7、以澄澈、单纯、质朴、纯粹之心,观世界之精彩,方能收获属于自己的精彩。 实例运用: 1、这是一个孤独的背影。无论在稠人广众的纽约,还是在士女喧阗的乌镇,木心,这位出生于1927年的画家、作家,始终独守一隅,把孤独的背影留给每一个关注他的人。 这个孤独的背影,不应该单是被注视,我以为,他应该被仰望。 他的孤独,不单是形式上的形单影只,也不单是对寂寞的甘于承受,而是对一种精神、一种境界的执着守望。 ............................................................................................................................................................. 想起法国人卢梭的那本书《孤独漫步者的遐思》,书名起得真好!一个民族总要有人经营精神方面的事务,他们的执着决定了这个民族精神追求的高度。木心毕生用写作和绘画进行他的“遐思”,他的孤独的背影值得也无愧于我们的仰望。《仰望一个孤独的背影》 2、木心老师的文字,看似朴实无华,实则字字珠玑。他用‘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这样生活画面感极强的文字,瞬间把我们拉回到孩童时代。我看到这一句,就立刻想起了小学时期上学路上买早点的路边摊,回想起了那份单纯与悠闲。 3、“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慢,是时间积淀的沉香,就像歌德在

关于木心经典爱情语录大全

关于木心经典爱情语录大全 我们总是会被突如其来的缘分砸伤,把这些当做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主题。有些缘分只是南柯一梦,瞬间的消逝便成了萍踪过往。 有些缘分却落地生根,扎进了你的生命中,从此纠缠不清。 1、爱情本来就没有多大的涵义,全靠智慧的道德生化成伟美的 景观。如果因爱情而丧失智慧和道德,即可判断:这不是爱情,是 性欲,性欲的恣睢。凡是因爱情而丧失智慧和道德的人,总说: “请看,为了爱情,我不惜抛弃了智慧和道德。”——木心《素履 之往》 2、倔强是最难改的脾气。假如要改,也要倔强地去改。不用改,只有倔强的人才温柔。怎见得呢?譬如说,穿着讲究,就是对自己的 温柔。——木心《即兴判断》 3、不自由,就是不自然。不自然,就是不自由。——木心 4、这是一种舛戾的风气,怎么都顺手牵羊般地借一句唐诗来作 文章文集的题名,古人是绝不会这样没自尊的,”五四”时期未见 有无聊如此者,弄雅成俗何其酸腐惫赖,诚不知谁是始作俑者。——木心《鱼丽之宴》 5、文字的简练来自内心的真诚。我十二万分的爱你,就不如我 爱你。——木心 6、讲开去:一个人到世上来,来做什么?爱最可爱的、最好听的、最好看的、最好吃的。无奈找不到那么多可爱、好听、好看的,那么,我知道什么是好的。我在“文革”中不死,活下来,就靠这最 后一念——我看过、听过、吃过、爱过了。”文革“中他们要枪毙我,我不怕,我没有遗憾,都爱过了。但还要做点事。我深受艺术 的教养,我无以报答艺术。连情感、爱,也不在乎了。爱也好,不 爱也好,对我好也好,不好也好,这一点,代价付过了。唯有这样,

才能快乐起来,把世界当一个球,可以玩。如果你以艺术决定一生,你就不能像普通人那样生活。——木心《文学回忆录》 7、凡此无偿无告无望的,于我都是可怀可亲。嗟叹人世只是悠 忽一梦,呜呼,我爱浮世绘。——木心《浮世绘》 8、一个爱我的人,如果爱得讲话结结巴巴,语无伦次,我就知 道他爱我。——木心《文学回忆录》 9、一流的情人永远不必殉陨,永远不会失恋,因为“我爱你, 与你何涉。”——木心 10、十一月中旬,晴暖如春,明明指的是爱情。——木心 11、别人的滂沱快乐滴在我肩上是不快乐的。——木心《涉及爱情的十个单行》 、寂寞的是,在生时,没有一个朋友。更寂寞的是,被理解的,都不可能是伟人。——木心《素履之往》 13、规律背后,有命运在冷笑。——木心 14、雨后总像有谁离去了——木心《素履之往》 15、人害怕寂寞,害怕到无耻的程度。换言之,人的某些无耻行径是由于害怕寂寞而做出来的。——木心 16、我曾见过的生命,都只是行过,无所谓完成。——木心《鱼丽之宴》 17、如欲相见我在各种悲喜交集处。——木心 18、爱情,亦三种境界耳。少年出乎好奇,青年在与审美,中年归向求知。老之将至,义无反顾。——木心《即兴判断》 19、爱,原来是一场自我教育。——木心《文学回忆录》 20、耶稣讲话是话中有话。我不是好人,也不是坏人,所以听来格外有感。一个爱我的人,如果爱得讲话结结巴巴,语无伦次,我 就知道他爱我。凡真的先知,总是时而雄辩,时而结巴。凡是他说

从前慢作者木心简介

从前慢作者木心简介 木心(1927年2月14日—2011年12月21日),中国当代文学大师、画家,在台湾和纽约华人圈被视为深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英和传奇人物,出版多部著作。 木心本名孙璞,字仰中,号牧心,笔名木心。1927年生于浙江桐乡乌镇东栅,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82年定居纽约。2011年12月21日3时逝世于故乡乌镇,享年84岁。 著名画家陈丹青解释木心的名字起源于“木铎之心”,是佛语说法;在木心先生讲述《文学回忆录》也称起源于佛教的“木铎之心”(由他的弟子陈丹青书稿整理出版),较为可信。 1946年,木心进入由刘海粟创办的“上海美专”学习油画,但随后又转到与他的美术理念更为接近的林风眠门下,入“杭州国立艺专”继续探讨中西绘画。 1940年代末任教于杭高,鼓励学生在音乐、美术上努力追求。(据《同情中断录》) 1971年,木心先生在“文革”期间被捕入狱,囚禁18个月,所有作品皆被烧毁,三根手指惨遭折断。狱中,木心先生用写“坦白书”的纸笔写出了洋洋65万言的《The Prison Notes》,手绘钢琴的黑白琴键无声地“弹奏”莫扎特与巴赫。 文革结束后平反,曾任杭州绘画研究社社长,上海工艺美术家协会秘书长,上海市工艺美术中心总设计师,《美化生活》期刊主编,以及交通大学美学理论教授。木心先生也是曾参与主修北京人民大会堂的“十大设计师”之一。 在1977年—1979年间,遭遇软禁,这也是木心先生二十年间第三次被限制人身自由。 自1982年起,木心先生即长居美国纽约,并盘桓南北欧,游历甚广,从事美术及文学创作。1983年,“林肯中心”举行木心水墨画展。 1984年,哈佛大学举行彩墨画展、收藏仪式。 2002年,举办“木心的艺术”大型博物馆级全美巡回展。 木心早期作品: 论文:《哈姆雷特泛论》、《伊卡洛斯诠注》、《奥菲斯精义》、《伽米克里斯兄弟们》(九篇集)小说:《临街的窗子》、《婚假》、《夏狄的赦免》、《危险房屋》、《石佛》、《克里米雅之行》、《伐哀尔独唱音乐会》、《罗尔和罗阿》、《木筏上的小屋》 诗:《如烟之姿》(长诗)、《非商籁体的十四行诗》(100首集)、《蛋白质论》(短诗集)、《十字架之半》(短诗集) 剧本:《进来吧,主角》 旧体诗词:《玉山赢寒楼烬余录》 木心出版了16本小说、散文和诗集。散文集《琼美卡随想录》《散文一集》《“木心的即兴判断》《素履之往》《马拉格计画》《鱼丽之宴》《同情中断录》;诗集《西班牙三棵树》《巴珑》《我纷纷的情欲》《云雀叫了一整天》《会吾中》《伪所罗门书》等;小说集《温莎墓园日记》等。但仍有大量遗稿、片段和俳句未及出版。 以下是木心部分诗歌: 1、从前慢 记得早先少年时 大家诚诚恳恳 说一句是一句

木心的诗

木心的诗 导读: 木心的诗 1、《我纷纷的情欲》 尤其静夜 我的情欲大 纷纷飘下 缀满树枝窗棂 唇涡,胸埠,股壑 平原远山,路和路 都覆盖着我的情欲 因为第二天 又纷纷飘下 更静,更大 我的情欲 2、《大卫》 莫倚偎我 我习于冷 志于成冰 莫倚偎我 别走近我 我正升焰

万木俱焚 别走近我 来拥抱我 我自温馨 自全清凉 来拥抱我 请扶持我 我已衰老 已如病兽 请扶持我 你等待我 我逝彼临 彼一如我 彼一如我3、《恋史》木屋 夜而爱 而狂 风 涛声 酣眠 早茶

晚酒 鸥鸣不已云飘移呵欠 某翌晨悄悄 一个走了傍晚 另一个随浪而去几年后背包 沙滩徘徊没木屋这里 是的 海风冷无益 回 纤月 夜复夜

4、《肉体是一部圣经》你是,啊,一架 稀世珍贵的金琴 无数美妙的乐曲 弹奏过,我曾 你如花的青春 我似水的柔情 我俩合而为神 生活是一种飞行 四季是爱的衬景 肉体是一部圣经 二十年后我回来了 仍然是一见倾心 往昔的乐曲又起清音 曲罢你踏上归家的路程你又成了饭桌 成了床铺,成了矮凳 谁也不知那倚着的 躺着的,坐着的 是一架稀世珍贵的金琴全家时时抱怨还不如四邻

久等你再度光临 这是你从前爱喝的酒 爱吃的鱼,爱对的灯 这是波斯的鞋,希腊的枕这是你贪得无厌的姿式灵魂的雪崩,乐极的吞声圣经虽已蔫黄 随处有我的钤印 切齿痛恨而 切肤痛惜的才是情人5、《论物》 迟暮襟怀 亦唯将对人的爱 转移为接物待物 日久愈明物之怡情 尤胜于人之恣欲 噫,诸物诚悫 除非它遭劫毁灭 毁灭的前一瞬间 它犹不动声色地扈从我给它一个适当的位置 它便神采焕发

把它换到更恰如其分处 它越显得雍雍穆穆 仿佛要顿首再拜了 拂拭护恤我周围之诸物 是我迟暮的情爱生涯 园中树木扶疏花卉烂漫 乃区区之婚外艳史耳 谥曰:“婚外多情人” 须知室内的家具、饰物 皆若有缔约盟誓然 举家皆恪守清贞烈操 但凡伧俗狼抗的阿物儿 驱之务尽而后快 嗟夫,盗有道兮物有心 秉盗道以入物心,已矣 物寿恒长乎人寿 予遗慈悲于物而不复及于人6、《金色仳离》 我喜欢 没有意义的事物 我的情人 就这样

李娟《去乌镇,看望木心先生》阅读训练及答案

去乌镇,看望木心先生 李娟 ①初夏的乌镇,烟雨迷离,还有阵阵凉意。踏上湿漉漉的青石板路,走进小巷深处,去看望木心先生。 ②十三岁的木心,就在枕水而居的院落,听着乌篷船“吱呀”的摇橹声,几乎读完了手头所有的书。白发如霜的时候,他回来了,叶落归根,像少年时一样,住在古朴的小院里。品一杯龙井茶,尝一块定胜糕,和学生们谈文学和艺术,看水边的桃花开了,听三月间的春雨声和杜鹃鸣。 ③他二十二岁时,拒绝了杭州一家学校任教的聘书,雇人挑了一担书和画画的工具,上莫干山读书、画画去了。他不要常人安逸、温暖、舒适的生活,青春年少的他,早已决定要和艺术相伴一生,为艺术甘愿忍受冷清和寂寞。 ④如今,他的著作静静地站在书柜里,我用目光一次次抚摸过它们,拂过他的《文学回忆录》,这本书横亘在岁月深处,坚如磐石。 ⑤如果说,文化是有脉络的,他仿佛一个习武之人,三言两语就打通中西文化的脉络。他学贯中西,中外文化信手拈来,融会贯通。木心从不仰望大师,也不是学院派,不说教,不迟疑,斩钉截铁,内心却如万马奔腾。他的语言如一幅素描,简洁明了,从容舒展,字字如金,耐人寻味,又如铮铮铁骨,掷地有声,充满了智慧和力量。他平视那些文学巨匠,平视现在和未来的读者,平视一切大家,解读他们不寻常的人生。 ⑥乌镇西栅木心美术馆前墙上挂着他在纽约时拍摄的一张照片,中年的他穿着黑色的毛呢大衣,手里一根手杖,头上戴着一顶礼帽,目光如炬,清俊潇洒,儒雅坚毅,脸上棱角分明,宛如一幅版画。他仿佛一位民国文人,穿越半个世纪的光阴站在我的面前。 ⑦我站在他的画前,一弯晓月挂在夜空,群山默默,寂静无言,连月亮的光芒都是清冷的。他的画如此空灵、缥缈,有云烟苍茫之感。这是画吗?还是历史的云烟一不小心流淌在画布上?他的画,仿佛他自己的内心,灵性、洁净,却无比悲伤和苍凉。 ⑧在美术馆中看见他在狱中的手稿。“文革”期间,他数次被捕入狱,三根手指惨遭折断。有一次,他被关进积水的防空洞里,那里阴暗潮湿,不见天日,如同地狱。他把写检查材料的纸张悄悄节省下来,写满他的小说和散文。 ⑨我低下头静静看着陈列柜中的手稿,每一张都密密麻麻,字如小米粒大小,写在粗糙的纸上。那穿越半个世纪的手稿,经过岁月侵蚀,纸张发黄变脆,字迹已经模糊,每一张纸的两面都写满了,不留天地。这些手稿有六十六张,共计六十五万字。 ⑩我站在一张张手稿面前,忍不住泪水盈眶。那段暗无天日的岁月,带给一位艺术家多少精神与肉体的折磨和苦痛?是这些小米粒一样的文字,支撑他走过那些屈辱苦难的岁月。也是这些文字,给予他暗淡的生命一点点幽微的光亮。 ?看着这些手稿,我恍然想起画家梵·高的《星空》,梵·高生命最后的几年里,一直被关在精神病院。只有一扇小小的铁窗,能让他看见外面世界的朝阳和霞光,也是那一扇小窗,让他看见湛蓝的夜空中满天的繁星,正因如此,他才创作出不朽的杰作——《星空》。 ?文学是什么?我问自己,也问镜框里的木心。他回答:是星辰! ?无论黑夜多么漫长,总有几颗璀璨的星辰闪亮着,照亮着人们日渐蒙尘的眼睛和心灵。我听他轻声吟诵:你终于闪耀着了么?在我旅途的终点。 ?木心的手杖,黑色的礼帽,读过的书籍,他喜欢的艺术大师的肖像,如今都静静安放在他的故居里。莎士比亚、尼采、伍尔芙、贝多芬——木质雕花的相框里有他们的照片。无论他走到哪里,从乌镇到纽约,他们一如芳邻,一直陪伴在先生身边。 ?电视中播放着他的录像,他坐在老屋里,谈笑风生,语声朗朗。他说话时声音不大,但是一出口就有惊世之语,醍醐灌顶,如大雪天忽然遇见太阳。 ?我喜欢他的诗歌和短句,那么干净而热烈,率真而明亮,睿智和风趣。他说:艺术是最好的梦。世上有多少墙壁呀,我曾到处碰壁,可是至今也没画出我的伟大壁画。 ?除了灾难、病痛,时时刻刻要快乐,尤其是眼睛的快乐。要看到一切快乐的事物,耳朵要是听不到快乐,眼睛可以。 ?他喜欢画家梵·高,木心的诗:“梵·高在博物馆里/我在路上走。”这是一九八三年,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举办特展《梵·高在阿尔》,木心看了画展后,写成此诗。第二年,木心在哈佛大学举办个人画展,二零零一年他在耶鲁大学美术馆举办画展。这距离他19岁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