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就地调研如何“出彩”

日常就地调研如何“出彩”

提要:与重大调研选题相比,围绕新政策、新趋势、新民情等开展日常就地调研挖掘新闻,通常是记者要面对的职业常态。根据笔者多年新闻工作体会,让日常就地调研不断“出彩”,一要克服审美疲劳、保持职业热情,二要坚持实地采访、下足“笨功夫”,三要精心琢磨标题。

关键词:日常调研“小选题”实地采访

与重大调研选题相比,不起眼的“小选题”往往是记者要面对的职业常态。在突发事件、重大活动、热点问题等“大新闻”之外,如何让日常“小新闻”出彩,其实更考验记者的调研能力。

克服审美疲劳用心对待“小选题”

在新闻工作中,大事件、大活动、大热点像是百米赛跑,考验从业者的“爆发力”,而相对静态的日常就地调研、日常报道则像是马拉松,考验从业者的“耐力”。如能克服审美疲劳,时时用心而为,往往能收获意料之外的精彩。

西安市工商联动员1000多家民营企业,积极参与西安“扶贫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得到群众好评,这是2013年12月笔者接到的一个日常就地调研选题。对此,笔者没有当作一个新闻性不强的任务来应付,而是感觉到民营企业热心扶

贫值得关注,于是展开深入采访。第一步,约西安市工商联负责人和8家对口扶贫企业进行了整整一个下午座谈采访,收集了“产业开发、造血扶贫”的大量故事和细节。第二步,又前往工商联对口扶贫的蓝田县实地采访,走访村干部和农户,核实了解帮扶情况并倾听他们的感受。在此基础上,完成了调研报道《西安1000多家民营企业参与扶贫探索“双赢”》和新闻通稿《(走基层听民声)让每个贫困户都得到温暖――西安市蓝田县新一轮扶贫开发见闻》、特稿报道《西安:寻求民营企业与贫困地区“双赢”》。

由此得到的启示是:一些看似意义不大的日常就地调研选题,就像一粒种子,是否用心播种、浇水、施肥,很大程度上决定能有多大收获。

而一些新闻性较强的日常就地调研选题,就更值得认真对待了。2014年6月,新华社陕西分社将“西安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列为当月日常就地调研重点选题,笔者参与其中。虽然教育问题是社会关注热点,但西安市的改革已持续两年,媒体已广泛报道,审美疲劳在所难免。为了做好此次日常就地调研,采访小组深入研讨认为,2014年是改革元年,教育改革又是重中之重,在新的背景下研究和报道西安教育改革的举措可以做到“常写常新”。基于这一指导思想,我们花

了一周时间,分别与西安市教育局、碑林区教育局、铁一中、铁五小、教育专家等进行座谈或走访,掌握了许多新的背景、

新的故事、新的细节、新的观点。

有了扎实采访,我们先后完成《以焦点为重点变难点为亮点――西安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调查》《以担当精神为教育改革攻坚拓路一西安市教育局局长李颖科访谈录》《西安探索基础教育均衡化》(《嘹望新闻周刊》刊发)《以焦点为重点变难点为亮点――西安积极探索基础教育改革》(新华社通稿采用)等系列报道。得到的启示是:对于值得深挖的日常就地调研素材,如果有适时的报道机遇,应该给以足够重视。

牢记“脚板底下出新闻”舍得花时间实地采访

在多年采访实践中,笔者切身体会到实地采访是做好日常就地调研不可或缺的环节。下足采访“笨功夫”,可以为日常就地调研“锦上添花”。

2014年夏天,西安?哄鄙?态区成立十周年,希望笔者报道一下其发展成就。这样的正面报道别说“出彩”,就是在新华社报道平台发稿都面临很大难度。

为了调研破题,笔者和同事梁爱平开始了广泛的采访:与?哄鄙?态区管委会负责人交流,摸清了其十年发展的脉络和一些故事;对?哄笔?地公园、西安世博园、婚庆产业基地的走访,对生态面貌的巨变有了直观感受;对长安大学、西安工程大学、陕西省委政研室专家的采访,让我们对?哄狈⒄鼓J接辛俗既钒盐铡?

经过三轮采访,我们感到,?哄鄙?态区十年来以生态治理驱动城市发展,恰恰是西安城市发展新模式的缩影,为此我们把关注视野扩展到整个西安市正实施的“八水润西安工程”,采访了西安市水务局领导。在此期间获悉中国工程院院士、水文水资源专家王浩在西安考察,他对西安治水工程很了解,所以又抓住时机采访了王浩。

王浩表示,“八水润西安”治理河流、建设湖池湿地的初步效果,让他想起了描述济南的名句“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这些工程让居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濒水地区不仅提供了很好的休闲游憩场所,也成为城市产业高地,弥补了西安城市发展自然资本不足的缺陷。这一席话,激活了我们的素材,赋予了更高的立意。

一个多星期时间的五轮采访,收获了丰厚回报。我们采写了调查性报道《西安以生态治理驱动城市发展》被新华社总社重点采用,公开报道《古都西安水城景象渐浓》被《西安晚报》头版头条转载。

笔者从中体会到,日常就地调研选题真正的新闻往往隐藏在表象背后,没有足够的采访,难以破题,甚至找不到新闻:没有足够的采访,有可能错过很好的立意和标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走转改”从来不是一句空话,一些日常报道不够生动、语言不够鲜活、标题不够引人的原因,往往是因为记者离现场不够贴近。

精心琢磨标题为日常报道“点睛”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和灵魂,笔者十多年的新闻工作实践一再印证了这一至理。早在2002初,笔者参与陕西苹果产业发展日常就地调研,采写的稿件《只因“粉红女士”“难看”陕西苹果到手的国际订单飞了》取得巨大反响,巧妙而又响亮的标题起了重要作用。

如何为日常就地调研找到生动形象而又恰当的标题?笔者认为,大致可以遵循以下几个路径:

1.在不懈采访中发现。记者对报道素材的消化是“由外而入”,而采访对象是“由内而外”,因而往往有精到的概括和总结,在采访中注意发现往往有所获。2011年10月,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接近尾声,笔者参与采写园艺会总结性报道,两天的采访始终找不到好的角度。直到最后采访一位专家时,谈到一句形象的概括“世园会让古都西安沿着鲜花大道迈向国际化”,最终这句话成为了稿件的标题。假如没有坚持到底的采访,也可能就没有这篇富于色彩的稿件了:精到的概括、精彩的话语常常是在采访最后一刻收获的。

2.在悉心推敲中找灵感。2014年5月新华社组织“新丝路?新梦想”大型报道期间,一期投资70亿美元的三星电子存储芯片项目在西安高新区竣工投产。笔者参与这次报道,最初拟定的标题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增添“芯动力”》,虽然也有新意。但还是觉得不理想。经过进一步思考,题目改为《从

丝路迈向“硅路”――古都西安增添发展“芯动力”》,写出了历史性的变化和让人欣喜的动感,“芯动力”又让人印象深刻。这一调整让笔者深刻感觉到:标题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对标题的推敲应该作为记者的基本素养和习惯。

3.在趋势研判中总结。2013年年中,接到西安经济发展形势报道的日常就地调研任务,感到很难写、也很难发稿。后来根据采访,了解到西安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就是高度重视弥补工业短板,同时更加重视提升旅游产业的引擎作用,因而就以此为突破口,采写了报道《西安:“工业短板”加长“旅游引擎”加力》,被《西安晚报》头版头条转载。在类似报道中,日常就地调研反映地方发展成就,横向比较很可能微不足道,但通过纵向对比,可以更多地展现局部的变化,能在发展趋势中找到亮点。

4.在时代新词汇中发掘。社会舆论场新流行的词汇,具有很强的贴近感,值得在日常就地调研做标题时汲取营养。2011年,西安大力推进蔬菜直销进社区、放心早餐、公厕免费等等,通过这些不起眼的“小事”让城市更加温暖,让市民更加舒心。笔者为此采写的《西安:“微民生”提升幸福感》,被《西安日报》《西安晚报》在头版头条转载。

5.在广泛涉猎中学习。对文学作品、名人演讲、专家发言的涉猎学习,也有助于提炼精巧的标题。2014年S月,古城西安“会客厅”城墙南门区域历经一年半改造建设,更为

秀丽、更加灵动、更富神韵,为丝绸之路旅游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新华社陕西分社社长李勇带领笔者对此进行报道中,我们通过学习习近平主席3月27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得到启发。习主席在演讲中谈到“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后来,我们提炼制作了标题《激活珍贵遗产兑现文化价值――丝路起点西安探索文化旅游双融合》。这样的概括,贴切地表达了西安古城改造的深远意义,促使这篇稿件被上百家媒体转载。(作者单位:新华社陕西分社;代表作品:《古都西安水城景象渐浓》《西安“草根宣讲团”:“小人物”讲述“大道理”“微事迹”传播“正能量”》《激活珍贵遗产兑现文化价值――丝路起点西安探索文化旅游

双融合》《从丝路迈向“硅路”――古都西安增添发展“芯动力”》《西安:“微民生”提升幸福感》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