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仁爱观与基督教爱人思想比较

孔子仁爱观与基督教爱人思想比较
孔子仁爱观与基督教爱人思想比较

孔子仁爱观与基督教爱人思想比较

哲学、政治学

期五第年五 二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林火生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上海200062]

摘要: 孔子的仁爱观和基督教的爱人思想都是作为中西传统文化中的

精髓, 是世界现代文化发展的源泉。因此, 认真对孔子的仁爱观与基督教的

爱人思想进行比较研究, 挖掘各自思想的精华, 对于中西文化的交流以及东西文化的发展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在当代思想界, 对中西传统伦理思想的比较研究颇为流行, 将“仁爱”或“爱人”思想在某种程度上视为东方儒家文化与西方基督教文明融合的重要基础。这种情况不仅与 爱 想在东西方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有关, 而且与 人 养在当代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也有关。就此而言, 比较研究儒学的 爱 和基督教的 人 想, 对于理解儒学和基督教思想乃至中西传统文化的异同, 反思传统文化的精华并进行现代性的诠释, 将是有所裨益的。

一、二者的主要异同

(一)二者的相同或相近之处

1. 孔子的仁爱 与基督教 人 想的含义相近。孔子仁爱 他整个学说的基础和归宿, 也是其整个思想的内在核心。何为仁? 孔子讲仁者爱人, 爱人 仁 最基本的内涵, 要亲爱他人, 对他人有同情心, 对他人尊重。首先要孝亲, 从爱父母、爱兄弟、爱家庭做起, 还要 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亦是由孝亲扩展至社会上的一般人, 展开成 爱众, 用爱心去对待别人, 达到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理想境界。 人 想是基督教伦理思想的基本原则, 马人书 十三章说到: 人就是要成全律法, 如不可奸淫、不可杀人、不可偷盗、不可贪婪, 或有别的条令, 都包含在爱人如已这一句话之内了。[ 1] 由此可见, 爱人原则是基督教的一个抽象概括的高层次的道德原则。其基本内涵就是要爱所有的人, 爱上帝, 包括爱你的友人甚至仇人, 要爱人如已。正如 太福音 讲到的: 无论任何事, 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 你们也要怎样待人, 你们不愿意人们恨你们, 愿意人们爱你们, 那么你自已首先要做到爱人, 而不是恨人。不管朋友也好, 敌人也好, 都是上帝的儿子, 对仇敌也不能恨, 也要爱他们。[ 2] 由上述可知,孔子的仁爱 与基督教的爱人 想都是要求

用爱心去待人, 尊重他人, 从自身做起, 加强自身修养, 其实质都是要求取消

人们之间的差别, 达到人我的融合统一, 借以协调好人际关系实现互爱互助。

2. 二者的重要地位及基本价值相似。

仁爱 是孔子一生思想的内在核心, 是它的集中精华。仁爱 作为一个核心的伦理道德范畴或体系,贯穿于孔子的整个学说, 甚至于整个儒家思想之中。所以有人称孔子开创的儒学为仁爱 , 或者说仁学是儒学的出发点, 是最高的道德原则。它统含了儒学中的绝大多数概念范畴, [ 3] 讲述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及做人的基本学问。以人为本, 是儒学的最大特点。它蕴含较多人道主义和民本主义的成份, 对后来中华文明的发展进步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成为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西方中世纪一直被基督教所控制, 基督教盛行并占统治地位, 因此基督教的教义教规就成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和规范。基督教有三主德, 就是 仰、希望和爱, 最高德性, 也是一切美德的

源泉。[ 4] 首先要爱上帝就是至善。爱人如已, 这被基督教称为 律 爱人 为中世纪基督教伦理思想的基本, 是一个最高层次的道德原则, 是基

督教的教义教规的源泉和出发点。

3. 二者的本质一致。二者都是封建的等级道德。孔子的仁爱 被封建统治者所利用, 进而要求庶民安分守已, 规定了等级名分, 区分了尊卑贵贱, 从而

成为封建阶级的统治工具。基督教要求教民爱上帝、爱神, 学习神的德性, 践履神的意志, 而他们(统治者)就是教主, 自称是上帝在人间的化身或代表, 目的

是维护上天(神)的利益, 但其实质就是维护地主、教会、僧侣等封建特权阶级和封建王权的统治利益, 为巩固封建统治服务。因此, 不管是从 爱 人 各自理论思想体系中的地位和价值看, 还是从社会政治生活角度看, 它们

都受到高度的重视和推崇, 被视为那一时代精神的结晶和核心。

(二)二者的主要差异之处

1. 二者形成的渊源不同。孔子 爱 的提出有其特定的历史契机又有其深远的历史背景,孔子作为集大成者做了总结、升华和创造。 爱 的产生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关, 是在社会发展到显示人 社会生产和社会斗争中的地位与价值, 开始承认人 生存权利时提出来的。再者 爱 的提出也是社会思想发展的结果。原始社会还未形成独立的意识, 到了奴隶社会对天命和神的崇拜, 而又转化为 德 民; 封建社会, 孔子提出 社会原则及其理想, 目的是为了维护宗法等级制度, 把着眼点放在人 , 提出 所不欲, 勿施于人 原则, 就是爱人 境界。[ 5] 因此, 爱 的提出, 实际上是中国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 在思想形态、主体意识上对 发现与自觉。孔子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春秋时代的社会实际而提出了这一思想原则。

基督教的爱人 想包含在其教约 经 。我们可以从基督教本身的演变中找到 人 想的渊源。基督教前身是犹太教, 是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的产物。罗马人入侵犹太地区后未能从现实中征服犹太人, 不得不往精神上找出路,

这为基督教的产生创造了条件。除了社会根源外,还有思想渊源, 那就是犹太教的教义和教规以及古希腊罗马哲学。犹太教的教义在其 经旧约 , 许多内容对基督教的思想都有明显的影响, 如上帝创世说、摩西十诫等。此外, 基督教还吸收了古希腊罗马哲学的思想, 如毕达哥拉斯主义, 新斯多葛派的宿命、泛有主义, 且二者混合改造成为基督教思想, 其中的 人 想就是从中引伸出来的。一开始是下层犹太人提出的, 而随着基督教民的发展壮大, 罗马统治者对此由镇压改为利用, 信徒也由下层变为封建主和富人。统治者打着爱人 泛爱众 旗号, 以此来麻痹人民的斗志。他们宣扬爱上帝(神) , 也就是要 服君主 意志, 并自称是上帝在人间的代表(化身)。而 人 泛爱 前提是人与人之间的抽象同一。因此在阶级社会里是不可能达到真正的人们互爱, 人 能是成为统治者的统治工具而已。

2. 二者的价值取向及行为方式不同。儒家的 爱 作为修养论是实践的心性论, 它的目标是仁爱 具体行经, 通过主体由格致正诚, 修齐治平 途经来达到内圣外王 理想境界。要求积极入世, 爱 与社会政治融合为一体,以调节人际关系(修身)及人与社会的关系(治国平天下)。它不仅研究体现自我的价值, 更重要的是实现其实践价值目标。由爱人 转化为 人 行动, 把焦点投身社会, 投向现实, 在现实中去实现爱人 理想, 仁爱 人观的最终目的和根本归宿。孔子主张实行 治 政, 如 而 提到, 千乘之国; 敬事而信,节用爱人, 使民以时, 而且提出与仁爱 关的各种道德原则和规范, 在实践中实现仁爱观, [ 6] 行 爱 一种高尚的人生实践活动。[ 5]基督教的 人 想, 被教主宣扬为一种赎罪的行为。它认为人生来就是有罪的, 要通过爱上帝、爱人、 爱, 将自身与世俗生活区别开来,并认为与绝对本质相悖的现世人生是与生俱来的罪。[ 6] 人 在于以严格的诫律摒除尘世的贪欲之罪, 通过爱人如己 爱众 到对上帝的爱。这是其终极目标。正如 太福音 讲到的, 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爱你的神。 神的位置是不可动摇的, 爱神总是第一位的。因此基督教的教义要求教民不断向上帝对自身的缺点和错误做忏悔, 面对自已, 清除虚假的朽臭, 于是忏悔就成了人们赎罪的手段了。基督教的 人 神圣和理想的实现寄托于宗教机构或宗教活动,以神圣或理想去抗世, 企图超越尘世价值活动。这是一种消极离世的态度。它认为一切都要依靠上帝的启示和恩赐, 因而其最终目的和归宿就是向上帝的归依。

3. 二者 对象有差异。孔子仁爱 不是一视同仁。由于 爱 根本上是为适应宗法等级的关系, 以及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结构的, 因而仁爱 有了差等性和层次性。仁爱的自然基础是血缘之情, 包括父母子女间的亲情, 及向其他血缘关系推展, 而血缘关系有远近之分, 因此就有先后和等次之分。随着血缘关系的疏远, 亲的程度依次递减, 由爱父母推至爱所有的人的不同等级的排列。而且 爱 要受礼 约束。孔子曰: 已复礼为仁, 有维护宗法等级关系制度的习惯性质, 并以此规定等级名分, 区分尊卑贵贱。因此, 孔子的儒学的仁爱 有差等的爱, 人 是去爱一切人, 更不是去爱奴隶, 认为小人是不配讲仁爱的, 因而它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基督教的 人 想是泛爱 它要求爱上帝、爱友人、爱仇人。它冲破了其前身犹太教,只爱犹太同胞、不爱仇人的有限性, 而是把爱的对象扩展至全人类(信徒), 成为一种泛爱主义。 太福音 记载, 有一次耶稣正在对众人讲道,他的母亲和兄弟来找他, 有人告诉他母亲和兄弟来了, 他却回答说:

谁是我的母亲, 谁是我的兄弟? 凡遵行我的旨意的人, 就是兄弟姐妹和母亲。[ 7] 因此, 按照基督教的理论, 所有人, 只要信奉教义, 不论其国别、肤色、性别有多大差别, 都是同胞姐妹兄弟, 都是在爱的范围之内。这一原则后来被演化为 海之内皆兄弟 口号。基督教的泛爱 想中, 尤其是它要爱仇敌的主张, 明显有别于犹太教。犹太教和早期基督教中有 眼还眼, 以牙还牙 复仇原则, 而基督教伦理原则针锋相对地提出: 你们听见有话说, 以眼还眼, 以牙还牙, 只是我告诉你们, 不要怀恶作对, 有人打你的右脸, 连左脸

也转过来由他打; 有人要拿你的里衣, 连外衣也由他合拿, 。[ 8] 因为不管朋友也好, 仇敌也好, 都是上帝的儿子, 对仇敌不能以牙还牙, 而应用

以德报怨 爱人原则来对待。

二、二者差异的原因探析

(一) 二者的社会历史传统所演变。孔子的仁爱 想源于中华文明特有的天人观、宇宙观。 人合一 想成为追求向往的目标模式, 德保民 德配天 为主流的社会意识。它要求对祖宗、上天有恭敬之心; 对统治者自身要加强品德修养; 而对民要实行仁政。 爱 想就是从 德 逐渐演变而来的, 而儒家孔子更作了升华总结。以仁爱 观念和行径来反映 提倡积极入世, 在社会政治中去实现理想,由仁爱的内圣 化为仁爱的 王 而西方基督教 人 想作为一种宗教伦理思想, 必然有其宗教的传统和因素在其中。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则是其产生的社会根源, 而对自然的迷罔和无知又是其产生的自然根源。因此宗教是侧重于人们心灵上的体验和回归, 祈求神或上帝的恩赐和启示, 将理想的实现寄托于宗教机构和活动之中,希望以神和理想去脱离和对抗世俗, 企图超越现实, 回归上帝, 侧重于内心的修养, 达到对

上帝的忘我的爱, 将人体与整体, 有限与无限统一融合。

(二)二者思想文化背景所紧系。中国传统是小农经济社会, 重视天然的血缘关系, 血缘是维系人类之间关系的纽带, 血缘亲情是人类最基本的天然感情, 而且血

缘有亲孰远近之分, 形成了等级层次, 反映到社会政治上就逐渐形成了以血缘

为纽带的宗法制度, 构成了古代人际关系的 然形式 作为社会存在基础的自然经济的高度分散与君主专制统治之间形成了矛盾, 因此在处理人际关系时

就得行 , 以礼 约束和规范人际关系。孔子 爱 就不是泛爱, 一视同仁地爱,而是有差等的爱, 并以此来维系社会宗法等级秩序。而基督教的爱人 想是泛爱, 作为一种宗教, 宣扬所有教徒都是平等的, 只要入教尽心尽意去爱上帝, 要爱上帝就必须爱所有人, 包括仇人。宗教为统治阶级所利用来麻痹和欺骗人民, 用 爱 吸收招揽更多的信徒, 以便稳固他们的统治。其实这种基督教宣扬人与人之间的互爱而达到的爱所有人是抽象的同一, 爱所

有人在阶级社会中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三、结语

孔子的 爱 基督教的 人 想都是中西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现代文明发展的源泉,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尽管它们都是那一时代的产物, 不免带上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 但它们都在一定程度上

触及到了人道主义和民本主义的内涵, 开始自觉到了人的作为、人的价值和尊严, 对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 认真研究孔子 爱 和基督教的 人 想, 汲取其中的永恒的价值, 对其进行重新认识和评价, 对

于中国的文化乃至世界文明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 1] [ 2] [ 4] [ 68] 黄伟合. 欧洲传统伦理思想史[M ]. 上海: 华东师大出版社, 1991.

[ 3] 朱贻庭.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M ]. 上海: 华东师大出版社, 1989. [ 5] 韩秀丽等. 四书与现代文化. [M ]. 北京: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7.

基督教文化的精髓及其思想价值

基督教文化的精髓及其思想价值 刘玉汉语国际教育16207302 基督教文化在近代西方文明崛起的征程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基督教文化的载体——圣经则是西方人灵魂的导航。可以说,不了解《圣经》,就不可能理解基督教文化乃至西方文化。下面将从原罪说,救赎说、博爱、理性、个性、契约精神浅谈基督教文化的精髓。 未查阅相关论文的时候,对圣经中的“原罪说”理解地太片面。以为人类有罪仅仅是因为亚当和夏娃偷吃了禁果,得罪了上帝,为了赎罪,人类必须忍耐,博爱,求得上帝的原谅,进而进入天堂。阅读众多相关论文之后,原来“原罪说”的内在意义非同一般。所谓“原罪说”就是人类理智和智慧的发现。因为人类吃了禁果,变得有理性有智慧,能够主动思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关系,也因为此人类从此不再天真快乐、无忧无虑。既然人类找不到出路,就需要上帝带领他的子民摆脱人世间的痛苦,进入极乐世界。人类是上帝的子民,在上帝眼里,人人平等,人人都是他的子民,都应该得到救赎。在《圣经》我们可以看到,该隐和大卫犯罪后得到原谅;耶稣让没有罪的人用石头打一个荡妇,没有罪的人逃掉,荡妇也得到了重新做人的机会;在很多西方文学作品中也可以看到很多类似的逻辑和思想。根据《圣经》的描述:“常行善而不犯罪的义人,世上实在是没有。”只有伪善的法利赛人才以“义人”自称。在《新约》的希腊文原文中,“罪恶”由7个不同的词语来表示:未达目的为有罪,铁倒离弃为有罪,愚昧无知为有罪,不从神命为有罪,越过界限为有罪,违背法律为有罪,不尽本份也为有罪—这几乎涵盖了人类的一切行为。总之,世上“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没有行善的,连一个也没有”。人们进亦有罪,退亦有罪,福亦是罪,祸亦是罪。不必说约伯的罪心,彼得、雅各和约翰的罪性,即使是耶稣本人,也并非没有道德人格上的缺陷。因而,人人都有罪,都需要修行,需要清楚认识人性,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上帝的原谅。在这里,我们也可以说基督教文化的个人性很强。《圣经》关心的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具体可感的、生活着的个人。《圣经》对个人的境遇、情感的真切关注,充满了人情味。这样,《圣经》个人性特征不仅帮助任何时代的人从中找到共鸣,找到问题的出处和解答的可能,也向世人提供了重要的生活指引。而且,这种指引不光是道德情感的,也是行为和实践上的。至此可以说,《圣

法兰西国家“博爱”价值思想的形成及启示

法兰西国家“博爱”价值思想的形成及启示 “自由、平等和博爱”是法兰西共和国的核心价值观,也是对世界影响深远的政治理念。“自由、平等”属于个体权利范畴,“博爱”是立足于集体层面的价值观。作为政治价值观的“博爱”思想来源复杂、含义模糊流变,与“自由、平等”处于高度的张力状态,经常以集体团结的名义造成对个体权利的抽离与异化。去年发生的《查理周刊》事件以及巴黎暴恐事件揭示的正是法国乃至整个西方社会的深层撕裂。因此,相对于“自由、平等”,“博爱”是更为值得进行批判性考察的价值观。 一、“博爱”的原始含义是“兄弟关系” “博爱”译自法语的Fraternité,Fraternité直接翻译为中文是“兄弟关系”。“兄弟关系”本意是同宗同族同源的真实的同胞关系,但它更是一种比喻意义上的更为广博的兄弟之情,即超出了狭隘的血缘关系的类似兄弟关系的群体成员间的友爱关系。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克伦理学》中讲到“友爱是政治共同体的纽带”。政治共同体,尤其是早期的政治共同体,经常借用成员们最为熟悉的亲属关系作为情感基础,然后构建一整套的伦理体系或价值学说,以此来支撑现实中的政治制度的架构。也正是在此意义上,兄弟关系”的适用范围被扩展到大小各异的共同体,成为促政治团结(solidarity)的隐喻性纽带。 “兄弟关系”的核心诉求是“平等”。在人类各异的社会中,“父亲”是一个更为常见的形象。中国儒家思想中的父亲既是家庭的实际主宰者,还被赋予了宇宙论、价值论的意义,成为了主宰性、本源性的存在。父亲的权威是社会政治的权力基础,父亲的符号表征了中国封建制度,也配合了数千年以来中国家长制造成的人身与人格依附。起源于古希腊的西方文化中也存在着至高无上的父亲形象,但在现实政治生活中起主导作用的却是 平等的兄弟关系。 父亲被虚置了。父亲的作用主要是把兄弟们彼此约束在一起,他不可能成为兄弟们友爱的对象,因为父亲与兄弟们是处于一种不对等的地位。“没有对父亲的友爱,他不是让友爱成其为可能的人之朋友。……友爱要求一种既相互受惠又绝对平等的尊重。这种尊重根本不可能发生在与父亲的关系中,而只能发生在兄弟之间,发生在作为兄弟之代表的

论述孔子的仁爱思想及其特点

论述孔子的仁爱思想及其特点 仁、义 关于人的德性,孔子强调仁和义,特点是仁。义是事之“宜”,即“应该”。它是绝对的命令。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应该做的事、必须为做而做,因为做这些事在道德上是对的。如果做这些事只出于非道德的考虑,即使做了应该做的事,这种行为也不是义的行为。用一个常常受孔子和后来儒家的人蔑视的词来说,那就是为“利”。在儒家思想中,义与利是直接对立的。孔子本人就说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在这里已经有了后来儒家的人所说的“义利之辨”,他们认为义利之辨在道德学说中是极其重要的。 义的观念是形式的观念,仁的观念就具体多了。人在社会中的义务,其形式的本质就是它们的“应该”,因为这些义务都是他应该做的事。但是这些义务的具体的本质则是“爱人”,就是“仁”。父行父道爱其子,子行子道爱其父。有个学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论话·颜渊》)。真正爱人的人,是能够履行社会义务的人。所以在《论语》中可以看出,有时候孔子用“仁”字不光是指某一种特殊德性,而且是指一切德性的总和。所以“仁人”一词与全德之人同义。如果要把“仁”(“仁政”)推广到整个社会,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克已复礼曰仁,—日克已复礼,大下归仁。为仁由已,而由人乎!”所谓“克己复礼”是说,在“克己”基础上的“复礼”才叫“仁”。 “仁”是人作人的内在品质,“克己”是要靠人对自身内在品质(即“爱人”的品德)的自觉:“礼”是人的行为的外在的礼仪规范,它的作用是为了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礼之用,和为贵”。要人们遵守礼仪规范必须是自觉的才有意义,才符合“仁”的要求,所以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对“仁”和“礼”的关系,孔子有非常明确的说法:“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礼云礼云,玉帛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乎哉!”因此,我们可以说,孔子认为“克己”(求仁)是要靠自己的内在自觉性。有了“求仁”的内在自觉性,“我欲仁,斯仁

传承孔子思想、发扬仁爱精神

传承孔子思想、发扬“仁爱”精神 让我们追遡到2564年前,历史有一位先哲孔子,用他过人的聪慧把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凝炼成一个字:“仁”,他用仁者“爱人”把蕴含在人性中最光明最珍贵的精神揭示出来。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包括孝、悌、忠、恕、礼、智、勇、恭、宽、信、敏、惠等等,其中孝悌是根本。几千年来,爱生命、爱亲人、爱朋友、爱大众、爱国家,成为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这种精神又升华成为爱祖国、爱人民、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主义新风尚,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成为维系海内外中华儿女团结的纽带。 2012年党的十八大在北京胜利召开,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全党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围绕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从战略全局上对我国改革发展作出规划和部署,切实做好人民群众的核心利益。我们四川省委十届三次会议是在我省改革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次党

代会精神,研究部署四川今后一个时期发展,动员全省干部群众,拼搏实干、克难奋进,为实现四川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跨越而努力奋斗。 无论是国家还是省委的会议,其精髓都是民生、关爱人民,字字句句透露出中国共产党人的“仁爱”精神。作为我们年轻一代,生活在国家漫烂阳光中,沐浴在党的春风里,我们能做什么呢,能做什么才能回报这个国家这个社会呢?我常常独坐窗前细细思索。我们年轻的人们有知识、有朝气、有活力,难道不应该在各自的工作中发挥长处,总结经验,把工作干好干出色!我想那是必须应该的。作为粮食一线工作者,我们的工作是汗水夹杂着尘土在背上流淌的辛苦,但是这份工作又是那么的崇高,它关系着中国万万亿同胞的肚子、关系着国家的安定和富强。 所以我们应该立足本职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中灌入十八大会议和省委会议精髓,对到库的每一粒粮食发以“仁爱”之心,精心呵护、细心照料,确保储备粮油100%安全;对储备粮管理规章制度认真研读,体会其内在含义,不仅要把粮油管理好,还要把储备各项检查等文字资料落实到位,做到认认真真不走过场,完全按照要求规范填写和填写诶齐备。对领导交待的事情不折不扣、保质保量完成,对待老同事虚心求教,边请教边实践边积累经验;对待新同事耐心传教,细心讲解保管粮油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以身

传承孔子思想,发扬仁爱精神_950字

传承孔子思想,发扬仁爱精神_950字 传承孔子思想,发扬仁爱精神——南京市夫子庙小学六一中队致全校少先队员的一封倡议书亲爱的少先队员们:你们好!我们是来自六一班“小蜜蜂”雏鹰假日小队的成员。在我们的综合实践课中,开展了“仁爱在我们身边”的活动,从中我们收获了许多,感慨了许多,所以我们向全体少先队员倡议并开展“传承孔子思想,发扬仁爱精神”的活动。我想大家都知道吧!孔子以“仁”为核心,这个“仁”字在论语中出现了109词,可见“仁爱”是多么重要。我们也要向孔子学习,发扬“仁爱”精神。我们雏鹰假日小队也行动起来了,组织了许多活动,帮助了许多人,希望大家也和我们一样,赶快行动起来,多多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在我们开展的活动中,我们有许多感想: 1。帮助他人时,可帮助别人以收获快乐,得到感谢,这样世界将更加温暖,美好。 2。帮助他人时,能使人与人之间更加和谐,生活更加美好3。帮助他人时的快乐,比黄金都要珍贵。4。帮助他人时,冬天也会有一丝温暖,夏天也有一丝凉意。5。帮助他人时,将得到更多的友谊,更多帮助。6。帮助他人时,可帮助他人时以获得 人生的真谛。7。帮助他人,为有困难的人献爱心的同

时,自己也快乐。我们并不需要去参加雏鹰假日小队,其实在我们的身边就有许许多多的“仁”。我们可以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每一件小事便像一滴小水滴,千千万万滴水滴便汇聚成了一片汪洋,比如你做错了事,别人却宽容了你……我们雏鹰假日小队去过养老院,给那里的老人们送去了礼物,表演了节目来去了温暖,不管天再怎么冷我们送去的温暖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比夏天的太阳温暖许多,那里的老人还给我们唱了歌,这让我们知道了“爱人者仁恒爱之”的道理,我们还去了孤寡老人家,老人行动十分不便,家里已经很久没有打扫了,我们便为她打扫卫生,还给她表演了节目,逗得老人哈哈直笑。 有一次,我们看到了一个新闻,有一个偏僻的山区,那里的人们都吃不饱穿不暖。那是正值冬季,没有暖身的衣服怎么行呢?于是我们便将自己不能穿的衣服及给了他们,让他们过一个温暖的冬天。我们还走进社区,清除那些讨厌的牛皮癣,我们拿起了盆和一把把小铲子铲了起来,我们忘记了辛苦,终于把那些牛皮癣清理掉了!我们这次活动的口号是“用仁爱之心对待他人,仁爱将永恒!”我们在活动中可以去养老院,去孤寡老人家,去儿童福利院,我们也可以给那些老弱病残的人们让座,在生活中,直言我们用仁爱之心去看待每一个人,世界将充满爱!希望大家能“学雷锋,做好事”多多帮助他人,关爱他人。用仁爱之心对待他人,

余杰:自由主义与基督教思想

余杰:自由主义与基督教思想 ——读《哈耶克传》札记 一 英国作家阿兰?艾伯斯坦在《哈耶克传》中写道:在哈耶克成长的过程中,没有得到什么宗教方面的指导。他的父母都是正式的罗马天主教徒,但他们却从来没有带他上过教堂。学校中有一点宗教教育,但那只是最低限度的。他和弟弟们不参加学校组织的半强制性弥撒,那使他们经常与学校当局闹别扭。不过,哈耶克也记得,年轻的时候,自己也有过某种“苦闷的感觉,因为他在忏悔与领圣餐时曾违反教规”。哈耶克回忆说,十三四岁那会儿,他请求他认识的每位神父向他解释,“他们所说的上帝”是什么意思,“没有一个人的解释让他信服。(大笑)这本来就是我的目的”。“到十四岁那年,我确信,没有人能够对‘上帝’一词给出合理的解释,因此,不管声称信仰上帝还是不信上帝,其实都是毫无意义的事。” 余注:每个人在其青少年时代都会经历一个“叛逆期”——当然也包括对上帝的反叛。上帝本来就是不可言说的,少年哈耶克却抓住任何一个神父和神学家都无法确定性地言说上帝来否定上帝的存在,这是一种自以为是的小聪明。中年以后,哈耶克经历了一段信仰的回归时期,他不再如此僭妄地谈论与上帝有关的事情。人必须对某些自己不知道的事物保持敬畏之心。 哈耶克青少年时代与基督教的疏远关系,亦是欧洲宗教衰落的一个显明的证据。无论是天主教还是新教,在二十世纪初对于像哈耶克这样绝顶聪明的知识分子来说,都已经缺乏真正的吸引力了。这是教会的问题,而非耶稣基督本人的问题。欧洲人对于基督教传统“久入芝兰之市而不闻其香”,教会也失去了应对时代困境的活力。而近代德意志文化以康德和黑格尔的理性主义为主轴,哈耶克生在其中,自然也不能例外。 后来,哈耶克承认自己是一名宽泛意义上的天主教徒,但他终生都未能接受一位位格化的上帝的观念。当然,这也并不妨碍他从基督教传统中吸取丰厚的思想养料。这种现象构成了欧洲知识分子身上一个有趣的悖论:他们大都对教会敬而远之,其思想学说中有不少攻击基督教的部分,但即使是这些部分,其实也是来源于基督教思想。换言之,即便像罗素这样的号称反对基督教的学者,也产生于基督教的思想文化背景之中,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跟基本上不考虑彼岸世界的问题、标榜“敬鬼神而远之”的中国人相比,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二 哈耶克注意到,个人主义构成了西方文明最重要的核心。从希伯来人提出所有人都是上帝平等的孩子的概念,到希腊人强调人文主义,到基督教关于灵魂不朽的观点,及由此而形成的人人都具有价值、基督爱每个人的观点,一直到罗马人提出的法律之下的平等思想——西方文明与其他文明不同并优于其他文明

孔子的仁爱思想

孔子的仁爱思想及现代价值 【注】以下内容纯属于个人观点,仅作参考。 孔子的仁爱思想体现在两个方面:为己和成人,也就是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对他的现代价值的探究,也主要从这两个方面进行。 1.对内 (1)人文精神 “仁者人也”——《中庸》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论语·乡党》 【简析】孔子人的思想首先体现在对人的重视上,充满了强烈的人文精神,除了这两则体现的,孔子主张的“有教无类”等教育思想也充分体现了对人的重视,这在今天经济利益至上的时代仍旧具有超越时代的价值。 (2)进取精神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论语述而》 “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论语·雍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简析】仁作为一种价值目标,是孔子设立的圣人所达到的境界,朱熹所说的“孔子安仁,颜渊守仁,子路不违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对于一般人来说,不经过一番努力,是达不到仁的要求的,因此孔子要求人要时刻保持谦虚上进的心态。(“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论语·公冶长》) (3)对人道德修养的要求 ①做人要率性而为,真诚为上,不可有机巧之心:“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宪问》 ②人要遵守秩序,各尽其责:“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 ③只有没有私心的人,以其公正之心才可以评价别人:“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论语·里仁》 ④坚守正道,不畏强权:“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⑤控制私欲,节制感情,坚持中和之道: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庸》“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 ⑥正确的财利观:“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论语·大学》 ⑦从善去恶:“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论语·宪问》

浅谈仁爱,兼爱,博爱

浅论“仁爱”“兼爱”“博爱” 爱是人类共有的一种美好情感,是人类所倡导的一种价值取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孔子倡导“仁爱”,墨子倡导“兼爱”。西方文化尤其是基督教文化倡导“博爱”,资产阶级革命更高举“自由、平等、博爱”的大旗。三者终归都是“爱人”,只是“仁爱”是有差别的爱,不平等的爱;兼爱是没有差别的爱,是平等的爱,博爱是对人宽泛的爱,包容的爱。 “仁”是以“复礼”来规范行动,尊崇君权、父权,维护封建贵族体系。孔子在其弟子樊迟问什么是“仁”的时候答以“爱人”,表明了“仁”的核心意义即“爱人”。“仁爱”并不是没有区别地爱一切人,“仁者,人也,亲亲为大”认为爱是人内心真实的情感,人总是爱自己的亲人胜过爱其他人。它要求以孝悌为本,从爱自己家中最亲近的人开始,逐步推及到社会其他人身上,在道德上实行一种推己及人的原则。 “兼爱”即对天下之人不分远近亲属兼而爱之。“人无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在墨子看来,人生来平等,主张无差别的人道主义,要求人们不分亲疏,无条件平等的去爱所有人。在平等兼爱的思想逻辑下,在政治上主张“义政”。“顺天意者。义政也。”“顺天之意何若?曰兼爱天下之人。” “博爱”,在西方文化中,尤其以基督教倡导,它倡导人们爱上帝,爱邻人,爱仇敌,神爱等。博爱是一种宽泛的爱,“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慈悲,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耶稣为神,但却愿为一群杀害他的罪人舍命代替他们的罪,便是博爱。博爱是宽容,是爱所有人。 “仁爱”“兼爱”“博爱”,同样是“爱人”,但却有所不同。 ①从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来看,孔子提出“仁爱”是在“礼崩乐坏”之期,为“复礼”而维护封建贵族体系而提出;墨子提出“兼爱”代表平民利益,注重对少数派弱者的保护;西方“博爱”尤以基督教为代表,早期产生于古罗马帝国,同时与犹太民族苦难历史和耶稣道德情怀密不可分。后来,“博爱”也是资产阶级革命反抗压迫的口号。 ②从表现形式来看,“仁爱”表现以孝悌为本,从身边最亲近的人来爱,“兼爱”表现为对所有人平等无差别的爱,“博爱”表现为所有人包容而宽泛的爱。 ③从爱的实现途径来看,“仁爱”表现为“推己及人”;“兼爱”表现为“视人如己,平等对待”,“博爱”表现为“上帝爱人”“人爱上帝”“爱人如己”无私而不求回报。 但同时,它们都是基本的伦理价值,爱具有一定的超越性,也具有联系。 从现实来看,“仁爱”更符合人们的内心情感,更接近生活,“兼爱”所要求的无差别的爱,也应在人们爱身边人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一个连自己身边人也不爱的人如何平等地谈爱其他人。而“博爱”便是更高的一个道德追求,包容的爱,它同时包含了“仁爱”的“亲亲之爱”又包含了“兼爱”,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亲亲之爱和兼爱,是基于道德上的理性的爱。“仁爱”是处理现代社会关系的重要原则,促进现代公德建设,“兼爱”与“博爱”,有助于促进人的道德完善,提升人的道德境界,有助于人与人之间建立尊重、宽容与平等的关系。所以说“仁爱”“兼爱”“博爱”三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对于现时建设和谐社会,三者缺一不可。

浅析孔子的教育思想

浅析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他在政治失意时,想到通过兴办私学这个途径,传播他的思想、价值观念和知识,也希望能够为这个“礼崩乐坏”的社会提供一套救治方案,即通过教育来培养一大批能够救国的“士”。《论语》中有很多记载孔子教育主张和教育活动的篇章,是了解、研究孔子教育思想的最重要、最可靠的资料,很多内容真知灼见,也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和精髓。在施教上,他潜心钻研,博学以致教,仁爱而广收弟子,建立了长期影响中国历史文化的教育观。 《论语》中最常提到的字词就是“仁”和“礼”,在“仁”与“礼”的教育基础上,孔子的教育目的主要就是把他的弟子培养成道德高尚,仁爱有礼,博学多才的君子,此“君子”应当是属于统治阶级范畴。孔子政治上主张“举贤才”,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仁爱有礼的从政人才,孔子希望他的学生能做好官。他想要要培养“圣人”,如达不到“圣人”,至少也要成为“君子”。孔子的学生子夏有句名言:“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虽不出自孔子之口,却也是孔子之所想。孔子教育的目的,不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某种技能的专门人才,其重要目的是在于培养具有仁义之心的仕或君子,培养推行德政礼治以为当时社会服务的人才。孔子的教育目标,体现了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实际上,“学而优则仕”的精髓已深入民族心理,虽然近现代不同历史时期教育的目的都有些不同,但其思想痕迹并未彻底消除,只是表现形式有所不同而已。 不仅孔子的教育目标对现代化教育有指引性意义,他同时提出的涉及多个领域的教育内容以及值得现代人借鉴的教育思想与方法都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 一、孔子的教育内容 由于孔子的培养目标是“君子”,而“君子”在德才两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所以孔子在施教时提倡知识实践与道德修养的结合。“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行、

论文《博爱》

中西方经典导读论文 分院:财经分院 专业班级:会计0803 学号:0810610068 姓名:贾爱贤

博爱 从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来看:博爱是在人与人、人与周围环境发生相互作用时,都要求人以一种友好、宽容的方式来对待,在和人相处时有权要求别人能尊重自己,表现出对自己的爱,也以同样的方式对待他人。从整体生命所包含的各方面内容之间关系的角度来看“博爱”是一种积极的心态。 博爱概念从一种人格理想逐渐提升为基本的伦理。博爱概念自欧洲启蒙运动提出以来,主要是作为一种天赋人权,是人所具有的一种基本权利,同时也是对人的一种基本要求,即人在与他人交往和相处时应具有博爱的精神,既以一种博爱的胸襟对待他人,也有权利要求他人以同样的方式对待自己。但这种权利还只是以抽象个体所具有的权利的方式存在,尚未以一种伦理观而存在。我们应当拥有博爱的理念,旨在以一种伦理观的视角来看待时代发展对个体的要求,而不是只从个体在与他人交往和相处时权利的角度来考虑。这样,就将博爱概念提升到伦理的高度来理解。 宽容他人是博爱理念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体现。宽容并不只是意味着对他人的怜悯,不是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方式看待他人,而是首先基于对他人的理解,包括对他人的信念、信仰、行为习惯、处事方式等的尊重,不仅以换位思维来看待周围的世界及他人,而且也能以多元的方式来处理和他人

之间的关系,这在当前社会转型期尤为重要。在社会生活中面临着与自己不同的思想、信念和行为方式时,主体不是对他者采取压制、抵触、反对的态度,也不是迁就他人;而是以一种积极的方式将这些不同和差异纳入自己思考问题的框架之中,通过和这些不同观点、意见、信仰与价值观的交互作用,从而使自己和他人得到双重改变。 博爱从对他者的包容转化为将对自己的认同也包含在其中,博爱概念开始主要是指相处时对待他人的一种方式,是人生俱来的一种权利,在和人相处时有权要求别人能尊重自己,表现出对自己的爱,也以同样的方式对待他人。这种爱主要表现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用时代的眼光加以审视和扩展博爱的意义,博爱还表现为对待自己的方式,能悦纳自己,尊重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行为方式、外貌、生而具有的一些自然禀赋等;也表现为对待周围环境、对待世界的一种态度。这种拓展了的博爱概念,一方面将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也包含在内,另一方面,也将自己置于所处的关系之中,从而拓宽了个体的关系范畴。 从将博爱主要理解为一种情感转向为同时关照智慧。这是对博爱概念本身的拓展。一般而言,博爱主要被理解为情感。但这样来理解博爱,实际上是将情感与作为整体生命的人的其他方面割裂开来,因而,这样的“爱”也是不完整的。因此,我们将博爱的内涵从只关注情感转向将智慧、理性等

《双城记》中的基督教思想.doc

《双城记》中的基督教思想- [Abstract] This paper centers on the lover’s conflicts among four protagonists --- Edmond Dantes, Fernand Mondego, Mercédes, and Haydee in the book of The Count of Monte Cristo. Through the love story, we can find love plays two different roles ---- a killer and a saver. Dantes’deep love for Mercedes has made him lose himself in the revenge, because Mercedes does not keep her promise and marries Mondego, who is Dantes’total personal enemy. While love between Dantes and Haydee helps Dantes get him out of the revenge. Alexandre Dumas has given a new annotation to love. [Key Words] love; The Count of Monte Cristo; revenge 【摘要】这篇主要讨论《基督山伯爵》中四个主人翁爱德蒙·唐太斯、弗尔南多、美塞苔丝和海黛等情侣之间恋爱所引发的矛盾。我们能够发现爱情在整个爱情故事中扮演了两个截然不同的角色——杀手与拯救者。爱德蒙·唐太斯对美塞苔丝深深的爱使他迷失在复仇的怪圈中不能自拔,因为美塞苔丝没有遵守自己的诺言,嫁给了弗尔南多,而他恰恰是爱德蒙·唐太斯真正意义上的仇人。然而爱德蒙·唐太斯与海黛的爱,帮助他找回自己,走出复仇的怪圈。亚历山大仲马给了爱情一个全新的诠释。 【关键词】爱情;《基督山伯爵》;复仇 Abstract 摘要 1. Introduction 2. Context 2.1 Plot overview

基督教的博爱精神在当代世界发展中的价值

基督教的博爱精神在当代世界发展中的价值 基督教的教义可归纳为"博爱"。博爱,即广泛地爱一切人与生命,它是人文精神的基本规定与内涵。我们可以将基督教的“博爱”归结为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是作为恩赐的神爱,即上帝对人的超越性的怜悯。上帝之爱不仅表现为上帝创造天地万物和人类,赐予人类生命之身,而且表现为上帝不忍看到人类罪孽深重,从而遭受永罚和苦难的命运。诚然,他对人类原罪的惩罚亦是出于爱,且更有爱心而拯救人类。第二方面是人对上帝的回应即对上帝的宗教虔诚。人对上帝之爱的根源和原因就在于上帝对人的爱。因为上帝先爱人,上帝给人的“爱”,要求人以爱作为回应。“我们爱,因为神先爱我们” (《约翰一书》)。。第三方面是人对于自己同类的伦理关怀。因为人不能见到上帝,于是产生了回报上帝的间接途径,上帝之爱与爱上帝必然要表现为人们之间的互爱。也就是说,邻人之爱是上帝之爱的必不可少的部分,是上帝之爱实现自己的必然途径,是人爱上帝的有效方式。 要达到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借助道德的力量。面对社会的诸多矛盾和利益冲突,要达成谅解、形成共识、理顺情绪、凝结意志和力量、协调行动,步调一致地去化解矛盾、消除冲突,需要博爱精神。即“以上帝之爱作为宇宙秩序的根基,以人世之爱作为社会道德的原理,”这并非是个我之爱,而是面向全人类的普世博爱。 基督教倡导的“博爱”包含着对社会、对邻居的义务,并贯穿于西方社

会人际关系中。《圣经》认为,做善事是与神接近,进而获得灵魂拯救的重要方式。博爱应用于新自由主义的社会治理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国家干预和福利制度增加市场的有效需求,缓解了资本主义生产力扩张与市场短缺的矛盾,由此化解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战争危机。福利制度的推广,缓解了尖锐的劳资矛盾和社会矛盾,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文化心理。劳资友爱与合作,加上新科技革命,构成了西方社会长期繁荣发展的一对翅膀。可以说,是博爱缓解了西方社会人与人、阶级与阶级之间尖锐的矛盾,挽救了西方垂死的资本主义。由于基督教在西方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中确立了自己的特殊地位,基督教必然影响到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在社会主义社会,由于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已被消灭,宗教赖以依存的阶级根源基本消除,宗教不再成为剥削阶级用来麻醉人民精神的工具。宗教道德尽管与社会主义社会道德有本质的区别,但其优良的方面却与社会主义道德有很多相似和相通之处。所以,宗教道德的某些积极的社会作用应予肯定。中国社会尽管独具特色,但从生产方式层面比较,与西方社会一样,都是属于现代工业市场经济社会。同样遇到西方社会遇到过的生产力扩张与市场短缺矛盾、贫富两极分化、劳资矛盾以及社会不和谐等问题。要有效地解决这些社会矛盾和问题,必须强调阶级阶层的合作友爱,必然要强调效率和公平、自由与责任的统一,即必须运用博爱原则。由于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与博爱原则一致性,社会主义的博爱原则更具有真实性。

浅论孔子仁爱思想的当代教育价值

浅论孔子仁爱思想的当代教育价值 摘要:“仁爱”是儒家的核心思想,也是中华传统文化崇尚的最高道德准则和人格理想。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都在发生着变化,我国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也遭受到了冲击。在传统文化遭受冲击的过程中我们的教育也失去了传统文化赋予它的部分真义。我们重新理解、重视孔子的仁爱思想对我国当代教育思想的完善有一定价值。 关键词:孔子、仁爱思想、教育 一、对孔子仁爱思想的理解 “仁”的思想是儒学思想的主导。孔子对“仁”作了全面深入的阐述,建立了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故孔子的学说后来又被称作“仁学”。“仁”可以说是东方文化爱的符号,“仁”在孔子儒学当中最根本的意思也就是爱。孔子的“仁爱”是从家庭血缘亲情中引申出来的。任何人一生下来,首先遇到的就是家庭中的父母兄弟关系,婴儿处在亲人的爱抚之中,并逐渐萌生对亲人的深深依恋和敬爱之情。因此,家庭中亲情之爱,是人最早形成的爱。“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只有爱自己亲人的人,才会去爱他人。 孔子的“仁”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第一,“仁者人也”。“人而不仁,如礼何? 人而不仁,如乐何?”“仁”原来的释义就是“人”,是指要做一个具有高尚品德的真正的人。其实,“从字源上看,仁字从人从二,指人与人之间相依相耦,独则无耦,耦则相亲。可以说,仁是由人本身引申出来的行为原则,它要求人们相亲相爱,反映了人们对自身的觉醒,对人类本质的理解,具有浓厚的人道精神”[ 1 ] 。人之区别于动物在于其内心深处有仁的存在。仁是发自内心,经过思考的,区别于动物之间的本能的爱。既为人就应该具有仁,能施仁于人,否则就枉为人。第二,“仁者爱人”。即一个人应具有一颗仁爱的心。要求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爱人当视人如己,以爱心调节人际关系。抚孤独,恤矜寡,拯疾病,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实现人类共同幸福。仁者爱人的精义是在人际交往中注重人的价值。“厩焚。退朝,曰:‘伤人’? 不问马”。把别人也当作跟自己同类的人来看待,表现出一种人本主义倾向,以人为本, 重视人的生命价值。要反对嗜杀好战,草菅人命。主张德治,仁政。要求人们本着固有的同情心,相亲相爱,以人为重,尊重人的尊严。孔子十分注重个人人格的独立,强调“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讲仁爱,并不赞同无差别,无原则的爱一切人,爱人必须符合一定的原则:“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好恶的标准即礼。“仁”是规范的核心,礼是规范的行为准则。爱人是对人性和人的生命价值

孔子仁爱观与基督教爱人思想比较

孔子仁爱观与基督教爱人思想比较 哲学、政治学 期五第年五 二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林火生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上海200062] 摘要: 孔子的仁爱观和基督教的爱人思想都是作为中西传统文化中的 精髓, 是世界现代文化发展的源泉。因此, 认真对孔子的仁爱观与基督教的 爱人思想进行比较研究, 挖掘各自思想的精华, 对于中西文化的交流以及东西文化的发展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在当代思想界, 对中西传统伦理思想的比较研究颇为流行, 将“仁爱”或“爱人”思想在某种程度上视为东方儒家文化与西方基督教文明融合的重要基础。这种情况不仅与 爱 想在东西方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有关, 而且与 人 养在当代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也有关。就此而言, 比较研究儒学的 爱 和基督教的 人 想, 对于理解儒学和基督教思想乃至中西传统文化的异同, 反思传统文化的精华并进行现代性的诠释, 将是有所裨益的。 一、二者的主要异同 (一)二者的相同或相近之处 1. 孔子的仁爱 与基督教 人 想的含义相近。孔子仁爱 他整个学说的基础和归宿, 也是其整个思想的内在核心。何为仁? 孔子讲仁者爱人, 爱人 仁 最基本的内涵, 要亲爱他人, 对他人有同情心, 对他人尊重。首先要孝亲, 从爱父母、爱兄弟、爱家庭做起, 还要 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亦是由孝亲扩展至社会上的一般人, 展开成 爱众, 用爱心去对待别人, 达到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理想境界。 人 想是基督教伦理思想的基本原则, 马人书 十三章说到: 人就是要成全律法, 如不可奸淫、不可杀人、不可偷盗、不可贪婪, 或有别的条令, 都包含在爱人如已这一句话之内了。[ 1] 由此可见, 爱人原则是基督教的一个抽象概括的高层次的道德原则。其基本内涵就是要爱所有的人, 爱上帝, 包括爱你的友人甚至仇人, 要爱人如已。正如 太福音 讲到的: 无论任何事, 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 你们也要怎样待人, 你们不愿意人们恨你们, 愿意人们爱你们, 那么你自已首先要做到爱人, 而不是恨人。不管朋友也好, 敌人也好, 都是上帝的儿子, 对仇敌也不能恨, 也要爱他们。[ 2] 由上述可知,孔子的仁爱 与基督教的爱人 想都是要求

孔子仁爱思想内涵及现实意义

《传承》2008年第11期文化传统 孔子的思想体系是以“仁”为核心的,“仁”即仁爱思想是孔子思想的基本精神,也是孔子思想的理论基石。孔子说:“仁者,人也。”(《中庸》)在他来,“仁”是人的本质,人之所以为人其根本在于“仁”。在集中体现孔子思想的《论语》一书中,谈到“仁”的有58章,“仁”字出现了109次。孔子从不同角度对“仁”作了解释,从中可见孔子仁爱思想的丰富内涵。 一、仁爱思想的内涵 (一)爱人 爱人是“仁”的本质内涵,《论语·颜渊》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爱人是具有双重性质的,即“爱亲”和“爱众”。 1.爱亲。爱人是由“爱亲”开始的,《论语·学而》中谈到“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可以看出孝悌是“仁”的根本。《中庸》中也引孔子的话“仁者,人也,亲亲为大”。意思是“仁爱”的品德是人本身所具有的,爱自己的亲人是最基本的。百善孝为先,孝是子女对父母的敬爱之情。善事父母为孝,孔子及其重视孝道,孝并不是空泛的,在孔子的思想中赋予了孝具体的内容:一方面是指顺,即无违。孟懿子问孝。子曰: “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 “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无违”即绝对服从礼的规定。对父母的生、死、葬、祭都必须用礼。另一方面指敬,子游问孝,子曰: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对父母,如果只是养活,而不是从心里尊重、敬爱,与养活犬马无异,不是孝。敬是一种建立在血缘基础上的敬爱之情,是比孝养更高的一种伦理尺度和道德要求。还有一方面就是色难,子夏问孝,子曰: “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也就是说不仅要在形式上孝顺父母更重要的是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敬仰之情。善事兄长为悌。“弟子入则孝,出则弟”爱人是从父母兄弟开始的, “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论语·泰伯》孝悌是爱人的根本,孝悌是“仁”的前提、基础,“仁”是孝悌的发展、扩充,于是孝悌就成了孔子“仁”的最根本的内容。 2.爱众。孝悌是爱人的根本,也是家庭伦理的基础。因此孔子用孝悌作为行“仁爱”的开始,认为应该把孝敬父母,尊敬兄长这种爱亲之情推广开,以至于爱朋友、爱周围的更多的人,达到从“爱亲”到“泛爱众”的目的。爱众是把爱亲的对象扩大化,由爱亲人到爱更多的人。《论语·乡党》载:厩焚。子退朝,曰: “伤人乎?”不问马。马棚失火了,只问人,不问马表明了 重人不重财,这就是爱众的表现。孔子所说的“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论语·雍也》),“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就是把爱博施于众。可以看出,爱人由“爱亲”而推至“爱人”体现了一种差等的爱由近及远,由亲到疏的变化。这是“仁”由“爱亲”而推及“泛爱众”的一个重要的伦理升华。[1] (二)忠恕之道 从仁爱思想出发,孔子提出了“忠恕”之道。“忠恕”之道是施行仁的根本途径。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忠”主要是真心诚意,积极为人。“恕”就是将心比心,宽恕待人。按子贡的理解为“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论语·公治长》)。宋儒朱熹在《四书集注》中言:“尽己之心为忠,推己及人为恕。” “忠”和“恕”都是推己及人的施仁方法。所谓“忠”是从积极方面讲,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从自己的“欲立”“欲达”出发想到别人,进而去“立人”“达人”。所谓“恕”是从消极方面讲,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从自己的“不欲”想到别人的“不欲”,因此不能将自己不想承受的强加给别人。”《中庸》提到“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欲,亦勿施于人。”这都体现了换位思考的道理。“忠”是对自己的要求,表现为一种认真、虔诚的态度;恕是对他人的要求,表现为对他人的尊重、宽容。忠恕之道是仁爱精神的具体化,是行仁之方。正是通过这种“忠恕之道”,才得以把“仁爱”思想从爱亲推广到“泛爱众”。 (三)恭、宽、信、敏、惠 《论语·阳货》中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恭、宽、信、敏、惠这五个德目是施行仁的条件。恭即庄重,是一种端庄、严肃的仪容态度,孔子要求人做到“居处恭”(《论语·子路》)“貌思恭”(《论语·季氏》)庄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即宽厚,指待人处事要宽容厚道,正所谓“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信即诚信,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信任;敏即勤敏,如孔子说“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强调的就是勤敏行事,勤敏就会提高工作效率;惠即慈惠,施行仁慈,慈惠就能够使唤人。人与人之间要互相恭敬,互相尊重,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宽厚待人,礼让谦和;彼此以诚信相待;品格高尚,时时想助人,但需会助人,有助人的能力与智慧,所以孔子提出仁者需要“敏”,机敏智慧地做事,高质量地做事。[2]孔子把恭、宽、信、敏、惠看成是仁德的五个具体方面,也是施行仁应具备的条件。 孔子仁爱思想内涵及现实意义 刘夏 (山东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摘要]仁是儒家传统的道德精华,也是孔子伦理道德体系的最高原则。孔子仁爱思想内涵丰富,基本内涵包括爱人、孝悌、忠、恕、恭、宽、信、敏、惠、礼等。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孔子的“仁爱”思想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仁爱忠恕和谐 60

基督教思想与希腊哲学

基督教思想与希腊哲学 1.基督教思想与希腊哲学“若即若离”的关系。 一只噬菌体在繁殖的时候,会吸附在一只细菌或病毒的身上。之后,噬菌体会将体内的一条DNA遗传双螺旋链条,植入细菌或病毒体内。植入后,这条DNA遗传链条就开始分裂成两条单螺旋DNA遗传链条,之后它们会以细菌或病毒体内的DNA核酸物质为原料,复制成为两条DNA双螺旋遗传链条。之后再分裂再复制,直至这只细菌或病毒体内所有的核酸物质被使用完毕,然后每条复制成的DNA双螺旋,利用细菌或病毒体内的氨基酸合成它自己的蛋白质外壳。此时这只被吞噬的细菌或病毒的体内,已经“孕育”了数以万计的新噬菌体,而这些噬菌体的使命,则是在“破壳而出”之后,去寻找可以复制自己下一代的载体,即另一只细菌或病毒。 用这个例子来比喻希腊哲学成为了基督教思想1的载体,或者基督教思想成为了希腊哲学的载体,都有些不太准确,但若从基督教思想与希腊哲学二者“若即若离”的紧密关联来看,则的的确确有噬菌体吞噬细菌这样的相似性。正如我们可以在今天的基督教神学思想中,找寻到柏拉图主义(Platonism)和斯多亚主义(Stoicism)的影子;亦可以在柏拉图的哲学思想中看到他是如何借用了基督教的《旧约》,虽然在中心论点上迥然不同,但在论述思想上却与基督教思想相似。2 既然如此,基督教思想与希腊哲学两者谁是噬菌体,谁是被吞噬的细菌呢?通过噬菌体吞噬细菌的例子可以看出,噬菌体无疑是完全的获利者,它因细菌体内的核酸物质与氨基酸等养分为原材料,得以复制繁衍;而细菌则因被噬菌体的侵蚀而彻底死亡,没有得到任何的利益,而基督教与希腊哲学的相互利用则不然。宏观来看,他们双方彼此都从对方那里吸取到了精华,使自己的思想得以发展,并且发展的相当繁荣。再结合基督教思想与希腊哲学所处的社会环境、时代背景与历史的演变,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希腊哲学有其选择基督教思想的历史需要与必然性,而基督教思想同样也有其选择希腊哲学的历史需要与必然性;站在今 1基督教分为:天主教,东正教,新教,三者教义虽略有不同,但神学思想核心一致。例如,基督教的三大信经:《使徒信经》,《尼西亚信经》,《亚他那修信经》。 2杨庆球:《基础系统神学》,上海:中国基督教两会出版,2010年3月,第325页。

比较分析苏格拉底的美德思想和孔子的仁爱思想

比较分析苏格拉底的美德思想和孔子的仁爱思想 摘要:苏格拉底和孔子的思想,开创了人类思想的一个新时代,其要旨便是基于一定的时代背景,努力引导出一种全新的生活态度。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明渊源,造就了古希腊苏格拉底的美德思想和春秋战国时代孔子的仁爱思想。因此,十分有必要对苏格拉底美德思想的主要内涵和孔子仁爱思想的主要内容做出一定的梳理,进而对两者的思想进行历史对话,比较分析其异同之处,探究苏格拉底和孔子思想的道德意蕴。 关键词:苏格拉底;孔子;美德;仁爱 一、苏格拉底的美德思想 苏格拉底,生于公元前469—公元前399年,是古希腊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理性主义伦理学的奠基人。苏格拉底本人一生并无著作存留于世,我们对苏格拉底思想的研究主要依据其学生柏拉图的对话集和色诺芬的《苏格拉底回忆录》。 (一)时代背景 苏格拉底出生之前8年,波希战争刚刚结束。这之后是一段相对和平的年代。大概到他40岁的时候,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这场混战断断续续打了27年,最后斯巴达获胜。这场战争结束了雅典的经典黄金时代,结束了希腊的民主时代,强烈地改变了希腊,是希腊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希腊的城市国家此前就已经不稳定的均衡关系彻底被打破,斯巴达的霸权也只持续了数十年,此后,战前的形势也未能被恢复。发展到最后,出现了雄心勃勃的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他死后61年,马其顿征服整个希腊。2年后,亚历山大成为马其顿国王。又过了2年,亚历山大开始东征,建立了伟大的亚历山大帝国。又过了11年,亚历山大病死,帝国四分五裂,古希腊历史结束。 (二)“不经考察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 “不经考察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①,出自苏格拉底在法庭上为自己进行辩护的发言,其意主要是表达了人的理性及其对自由的追求是人的最高的存在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