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在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中的实施模式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f10743649.html,

研究性学习在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中的实施模式

作者:陈林霞

来源:《现代交际》2018年第05期

摘要: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先进的学习理念,不仅有助于实现选修课的价值,而且在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激发创新意识方面显示出了更强劲的势头。毋庸置疑,研究性学习在选修课教学中实施模式的探讨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选修课教学实施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5-0051-02

2003年教育部进行了第八次课程改革,选修课程的设置是本次新课改的亮点。课程理念

的革新必然要求教学方式的变革,但目前大部分一线教师在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中处于茫然无措的状态,教学方式的单一和滞后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发展,影响了新课改的推进。笔者结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了研究性学习在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中的三大模式:

一、单篇课文教学模式

单篇教学模式,就是学生在老师带领下,以课文中的难点问题或课后练习题作为探究对象,在选修课文的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方式。单篇教学模式以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为目的,既突破了教材内容的有限性,又拓展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整个学习过程就是问题的生成与探究的过程。

具体来说,每一篇选修课文,都是供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知识宝藏。最普遍、最有效的方法是将课文中的重难点问题或课后练习题转换成研究课题。如对《长恨歌》的主题探究。从诗眼看,这篇作品就是歌“长恨”,但是为什么要“长恨”呢?一般的课堂教学是先由老师介绍作者、背景知识,再通篇进行翻译,最后得出结论:作品表现了唐玄宗和杨贵妃之间回肠荡气的感人爱情。到这里问题似乎解决了,但是如果我们本着“把薄书读厚”的原则,将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多查一些资料,多问几个为什么,就会发现答案没那么简单了,除了“爱情说”,还可得出“荒淫误国说”“讽喻说”等不同的主题。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更值得学生探讨,以《玩偶之家》为例,课后练习第四题:“鲁迅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娜娜走后怎样》,谈到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出走的娜娜只有两条路:堕落或是回来。如果放在现代社会,她出走后会怎样?”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围绕文本进行二次创作。学生可以试着以剧本的形式为娜娜设计一个结局,同学之间比较,看谁的设计更巧妙更合理……这些活动不仅使学习形式新颖独特,更使学习过程成为一种研究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