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村转型重构研究进展与展望——逻辑主线与内容框架

中国乡村转型重构研究进展与展望——逻辑主线与内容框架
中国乡村转型重构研究进展与展望——逻辑主线与内容框架

中国乡村转型重构研究进展与展望

——逻辑主线与内容框架

杨忍1,刘彦随2,3*,龙花楼2,张怡筠1

(1.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州510275;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3.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100875)

摘要:伴随快速城镇化,乡村地域正经历着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为主导的人文过程,前瞻性地研究乡村转型发展过程格局、演进机理及空间优化重组研究意义重大。本文系统梳理乡村发展转型内涵、过程格局、驱动机制、类型模式、乡村空间重构、农村发展理论及农村空心化等系列成果研究进展,并进行简要研究评述。在此基础上,对中国乡村发展转型与重构的研究核心内容和逻辑主线加以凝练总结。未来乡村发展转型与重构研究应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为指导,以揭示不同地域类型区的乡村转型发展过程及演进机制为核心,以建构乡村空间优化重组理论和探究模式途径为目标,综合集成遥感与GIS 、抽样调查和模型方法,重点研究不同典型地域的乡村转型发展的多尺度过程规律、地域类型、动力机制,深化乡村空间体系演化规律和优化重组的内外机制,及乡村社会文化网络、技术制度转型重组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乡村多维空间重组的情景模拟。结合典型案例实证研究,解构乡村多维空间重构理论与模式的成长机制与区域主导地理要素;比较分析典型模式的演化过程和要素互馈作用机制;探寻推进乡村良性转型发展及空间优化重组的地域模式和科学途径。关键词:乡村地域系统;乡村转型;乡村空间重构;乡村地理学

1引言

乡村转型发展是区域新型城镇化面临的重要命题,也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国家重点关注的农村地区发展的核心问题。从世界各国城市化发展轨迹来看,一般国家都经历了城乡分化、城乡分离、城乡对立、城乡融合、城乡一体5个阶段(刘彦随等,2012)。城乡对立阶段的城镇化率、工业化率一般在30%~50%;城乡融合阶段的城镇化率一般位于50%~70%,工业化率在40%~50%之间,由此推断,未来5~10年将是中国城乡发展转型的重要阶段(Liu et al,2013;刘彦随等,2015),不同地域不同发

展阶段的乡村发展面临转型的客观需求,乡村地域的多维空间亟待优化重组和建构(Yang et al,2015)。乡村是由多层次的集镇、村庄及其所管辖的区域组合而成的空间系统(石忆邵,1992),乡村问题带有地域性、综合性特点,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及城市化推进,传统乡村特征逐渐在转化,表现在经济上从农业向非农业转型,社会构成上农民的分化,聚落从乡村型向城镇型转化,乡村文化的转型等,这些要素的变动带动了地域的转型(张小林,1998),乡村产业结构、社会结构均经历着由传统向现代的全面转型(陈晓华等,2008)。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乡村转型发展的区域差异、全

收稿日期:2014-12;修订日期:2015-0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01190,41130748);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中山大学青年教师培育项目(15lgpy34);中

山大学青年教师起步资助计划项目(37000-3321400)。

作者简介:杨忍(1984-),男,贵州毕节人,博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乡村转型重构及村镇规划、区域发展与土地利用及GIS

在人文地理学应用,E-mail:yangren0514@https://www.360docs.net/doc/ba10814208.html, 。

通讯作者:刘彦随(1965-),男,陕西绥德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土地利用和农业与农村发展研究,

E-mail:liuys@https://www.360docs.net/doc/ba10814208.html,

1019-1030页

第34卷第8期2015年8月

地理科学进展

Progress in Geography

V ol.34,No.8Aug.2015

地理科学进展第34卷

球化背景下农业与农村特征的变化,以及可持续的乡村社会经济重构已成为当前国际地理学的重要发展方向和重点研究领域之一(蔡运龙,2001;蔡运龙等,2004;Woods,2009;顾朝林,2009;Fink et al, 2013;Liu et al,2013;杨忍等,2015)。新型城镇化战略驱动下,城乡地域系统的物质空间构型、要素交互流动、社会网络关联结构、文化界面融合等发生重大转变,乡村地域系统在多尺度上产生多维空间转型响应,乡村空间组织要素、功能结构亟待重构,乡村地理学研究迎来重要战略机遇期。研究中国特色的乡村转型发展多尺度演进规律、内外因子驱动机理,空间优化重组等具有学术学理的急迫性,破解现实难题的理论支撑研究又亟待冲破瓶颈。基于此,着眼于乡村地理学学科理论建设,从破解城乡发展转型中乡村发展现实困境问题出发,本文在系统梳理近期中国乡村发展转型格局、过程、机制研究成果,进行简要研究进展评述基础上,从学科发展导向和具体科学问题入手,归纳凝练出乡村多维空间重构研究的核心问题,解构其研究过程逻辑主线及内容框架,以期对促进乡村空间重构研究有一定促进作用,丰富乡村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2中国乡村发展转型及重构研究的新进展

2.1乡村转型发展内涵与过程格局研究

在外部发展环境和内部发展要素发生变化和重组驱动下,乡村地域系统的要素、结构、功能等发生相应转变,乡村转型发展过程与格局为乡村转型研究的核心组成部分,乡村社会、经济、人文、资源利用等是乡村地理学研究的主要任务(郭焕成, 1988)。乡村经济(产业)结构是反映乡村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郭焕成等,1990),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及城市化推进,传统乡村的经济、社会、文化和聚落特征逐渐在转化,乡村地域要素的变动带动了地域的转型(张小林,1998)。乡村空间是一个结构系统,乡村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型的历史过程中,结构的转型是本质和核心,它可以从经济空间、社会空间和地理空间等维向进行考察(苗长虹,1998);产业结构的转变、农业企业与农业就业人口绝对数量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乡村聚落结构与社会和文化景观的变化等构成乡村转型发展的内容(王煜琴等,2010)。新时期,乡村转型发展的实质是推进工农关系与城乡关系的根本转变(刘彦随,2007);龙花楼(2012)将乡村转型发展界定为: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城乡人口流动和经济社会发展要素重组与交互作用,当地参与者对其过程及变化作出响应调整,引致的农村地区社会经济形态和地域空间格局重构,主要涉及村镇空间组织结构、农村产业发展模式、就业方式、消费结构、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和城乡差别等方面转变(重复)。乡村—城镇转型是工业化中后期必然形成的一种新型城镇化模式,其内涵是人口结构的转化,经济结构的转变,空间地域结构的转变以及基础设施的完善,实质是人们的生活方式由乡村向城镇型转变(杨忍等,20152)。乡村地域系统产业转型、土地转型和人口转型是乡村物质空间转型重要组成部分(杨忍,2013),乡村转型发展是乡村空间格局的形成与演变的驱动力(席建超等,2011)。乡村转型发展具体指向于村域的发展,在一定的村镇空间结构体系下,村域系统农业生产发展、经济稳定增长、社会和谐进步、环境不断改善、文化接续传承构筑了村域发展内容(李裕瑞等,2012)。

在城乡转型发展进程中,乡村聚落地域功能逐渐转向“生活、生产、生态”的多功能(刘彦随,龙花楼,2011;李平星等,2014)。乡村发展转型具有阶段性,对应呈现出不同空间格局,乡村地域产业主导性是乡村发展类型划分重要依据,同时乡村发展决定于影响其发展的各类要素的变化(龙花楼,刘彦随等,2009)。村庄用地格局的变化是乡村发展转型的综合表现形式之一(席建超等,2011),基于此,韩非等(2011)以北京市门头沟区为典型研究案例区,总结出半城市化乡村聚落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传统均质化形态、转型初期异质异构的混杂形态、转型后期功能区块布局形态3个阶段。乡村发展转型阶段性,在同一时间断面上,可以采用地理学研究中的样带研究方法,如龙花楼等(2012)以“苏南-陕北”样带为案例区,综合评价乡村转型发展阶段态势,进而综合揭示其样带乡村转型发展的地域空间格局。地理学作为综合性学科,具有独特的方法、综合集成的学科优势,将乡村系统的各种要素综合分析,从“要素—结构—功能”的视角,科学组织各要素之间与各结构之间的联系,加强乡村地域系统转型研究。

2.2乡村转型发展类型与地域模式研究

区域发展条件与过程的差异,促使各地乡村发

1020

第8期杨忍等:中国乡村转型重构研究进展与展望

展水平呈现显著的空间地带性差异格局(杨忍等, 2011;Long et al,2012),不同地域要素特点致使形成不同的乡村转型发展主导类型,存在不同的驱动力机制。近年来,乡村转型发展地域类型研究多侧重于对乡村转型发展的某种或多种要素的特征、变动特征或多种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在空间上的分异现象加以归类与分析(马晓冬等,2012)。针对乡村空间聚落形态变化及演进机制的研究成果近年较多,普遍关注乡村建设用地空间拓展规律,乡村转型发展中乡村聚落景观格局变化、地域类型、演进机理等;并针对山地丘陵地域、传统农区、大城市郊区作了大量研究工作(海贝贝等,2013;马少春等,2013;张荣天等,2013)。但从多尺度转换视角系统开展乡村转型发展研究还不多。乡村发展水平综合评判是乡村发展转型类型划分的基础,乡村主导产业则为乡村转型发类型划分的重要依据(李裕瑞等,2011)。农村自我发展能力和工业化与城市化外援驱动力的区域差异性的存在,从乡村发展转型动力源上可划分为工业化、城市化外援驱动主导型和农村自我发展主导型的两个一级类型(张富刚等,2008)。在半城市化地区,基于乡村聚落的特征、形态演变和发展类型,乡村可以通过城镇化整治、迁建和保留发展三种重建路径来实现分化与重组,形成农民集中安置导向下的农民新村、农业专门化生产导向下的农业专业村镇和生态旅游导向下的民俗旅游村等三类发展模式(韩非等, 2011)。乡村发展转型地域类型和模式归纳总结,势必要通过大量典型案例实证分析。结合地域综合禀赋条件,张利庠(2007)通过对比分析不同乡村转型模式,总结出目前关于新农村建设和乡村转型发展的模式主要有产业带动型、山区生态恢复型、集体经济主导型等八种农村发展模式。乡村发展转型过程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地域禀赋条件和转型主导力量差异性,乡村转型与重构呈现出鲜明地域特征,归纳总结出若干地域类型,其地域类型形成的内外机制,以及特色模式等有待从多尺度、多视角进行深化研究。

2.3乡村系统发展理论及驱动机制研究

乡村发展转型必须有相应乡村发展理论研究为支撑。农村系统发展理论伴随乡村系统的动态演变而不断更新完善,从外生式农村发展理论、内源式农村发展理论到综合式农村发展理论的演进,皆是对乡村系统演绎规律的科学总结。外生式乡村发展理论将农村发展根植于大的区域,通过城市—工业增长极的功能作用,带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自上而下的发展,其特点是强调乡村的生产功能,乡村系统发展受外部因素决定,当地的重要性被忽视(Slee,1994),其中主要的理论包括增长极理论、中心—外围理论、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等。直到20世纪70年代,外生式乡村发展理论仍是解释乡村发展主要的理论(Terluin,2003)。内源式乡村发展理论强调城乡对立的恶果,主张以乡村为发展重点,采取自下而上的发展范式(涂人猛,1993)。内生发展基于地方资源与当地的发展冲动,当地的价值受到重视,利用地方资源所创造出来的价值也保留在该地区内(李承嘉,2005)。与此相关的理论还有社区导向的乡村发展理论、Bryden理论、社区发展的创造性破坏模型(Terluin,2003)。综合式乡村发展理论是上述两种理论的进一步深化,它重视发展过程中当地要素与外部驱动力的相互作用(Lowe et al,1995),农村系统成为当地网络与外部网络所构成的综合系统中的一个复杂节点(Terluin,2003),与此相关的理论包括城乡统筹理论、行动者网络理论、政治经济理论、区域创新与学习理论等(李承嘉,2005;陈秧分等,2012;杨忍,2013)。政治地理学等领域的理论也逐渐渗入乡村转型研究中,且具有较好的学理解释力。

乡村转型发展驱动机制历来为乡村发展核心内容。在20世纪90年代,由吴传钧院士领衔的中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研究团队认为,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对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深刻地改变着广大农村地区,促进乡村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与农业生产等发生巨大变化(吴传钧, 2001)。乡村工业化对新乡村经济空间、社会空间和地理空间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从而产生了乡村工业化与乡村城市转型的区域不平衡性(苗长虹,1998)。新时期,工业化、城镇化、产业结构升级和制度创新成为乡村转型发展的四大核心驱动力(陈玉福等,2010),区域农村自我发展能力的强弱,以及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外援驱动力的大小直接作用于农村发展系统演进的状态(张富刚等, 2008)。然而,在传统农区普遍存在农村转型发展内生发展能力不足,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乡村发展格局的主要塑造力(李裕瑞等,2011)。乡村地域系统在其发展、演化过程中,各要素间相互作用形成的

1021

地理科学进展第34卷

乡村各种功能结构的变化及其对乡村转型发展的作用过程、方式与规律为乡村转型发展驱动机制(Bournaris et al,2014)。伴随乡村发展转型,传统乡村空间逐渐历经消亡、地域认同感的消失,以及村民发展前景的不确定性、村民自主性的缺失等危机。在村域转型研究层面,乡村转型过程、效应、机制成为其研究的核心逻辑主线(李裕瑞等,2013)。完善的交通运输是实现合理资源配置、促进分工和专业化协作的必要条件(沈惊宏等,2012),地域通达性的提高对农民非农收入报酬率增长率有重要贡献(李小建等,2009),农村居民点及用地变化区域具有一定交通指向性(谭雪兰等,2014),健全的区域交通网络和高水平的区域内外交通可达性有利于方便农业生产资料及农产品的运输,从而促进农区的农业现代化(于正松等,2014)。乡村发展转型过程中,乡村地域通达性对水果、蔬菜和花卉等时鲜产品专业村的形成会产生正面影响(李小建等, 2012)。乡村发展转型多尺度多维性的核心驱动力,有待于从地理学要素转变、行为空间变化、制度技术转型等方面,以多层面和多视角进行综合研究;乡村原有的宗族血缘社会和乡村地域村民自治,以及外围制度环境变化和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对接与融合,将成为乡村发展转型动力学的研究内容。

2.4乡村空间重构研究

张小林(2007)认为,中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引发了乡村经济空间、社会空间和聚落空间的巨大变革,当前中国乡村重构的重点应放在乡村空间系统的重构上。全球范围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导致了村镇结构的消解和功能的衰落,且乡村衰落成为全球普遍现象(乔家君,2011;田毅鹏等,2011)。乡村人口的减少和老龄化削弱了乡村的吸引力以及政府投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动力,乡村的衰落导致村庄正在退出历史舞台,社会学领域的学者将这种现象称之为“村落终结”(周锐波等,2009;刘梦琴, 2011;田毅鹏等,2011)。乡村衰落,直接引发人、土地和聚落的空心化,致使空心村综合转型发展理论建构日益急迫,农村的空间、组织、产业“三整合”理论成为新时期乡村空间重组核心理论(刘彦随等, 2009;刘彦随,刘玉等,2011)。从乡村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重构的动力机制出发,探索乡村重构的道路和模式,进而提倡制度创新,为乡村重构提供保障,成为乡村重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典范(冯健,2012)。林若琪等(2012)通过乡村发展多功能性和景观功能理论辨析,将乡村多功能性规划作为重塑乡村景观的重要途径。乡村转型发展首先实现了生产空间的转移,伴生人口流动,意味着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在不同部门和城乡之间的再分配,农村外流人口的生活空间和身份属性依然滞留于农村地区,乡村地域空间的人地关系、业地关系、人业关系重组和再配置研究意义重大(龙花楼,2013;周华等,2013)。伴随着部分地区城市化发展进入高水平稳态阶段,部分大都市将迎来逆城市化(counter urbanization)过程,由此刺激了乡村经济的发展,重构了乡村经济的模式(Mitchell,2004;Isla,2013;肖红娟,2013),推动了乡村社会空间变迁的过程(何深静等,2012),逆城市化成为乡村空间重构的重要推力之一。乡村地域空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载体,伴随都市文明繁荣,城市居民对乡村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激发了乡村旅游发展。乡村聚落作为发展乡村旅游的最基本空间单元,其空间格局必然受传统乡村“旅游化”的结果影响(席建超等, 2014),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也要求旅游地进行空间重构(王煜琴等,2010)。传统乡村功能解构和村庄“旅游化”过程相伴而生,逐步由单一的村民居住型用地逐步向满足旅游者需求的住宿、购物、餐饮、娱乐等复合型用地转变(席建超等,2013),旅游地村落土地利用演变模式呈现出“核心—边缘”的特征,距离核心旅游区越近的村落,土地利用集约度程度越高,旅游功能越完善,景观风貌格局变化愈大。乡村旅游及逆城市化(也称绅士化)现象都是城市居民向乡村进行暂时性或长时性转移的过程,以对乡村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作为共同出发点,同时带来了城市文化对乡村的影响,导致乡村景观的适应性改造甚至是破坏的相近效应(Agarwal,2001;Papatheodorou,2004)。人口外流引发的乡村空间重构过程和逆城市化引起乡村空间重构等科学问题都应得到关注。

2.5乡村地域空间塌陷——“农村空心化”的研究

中国城市化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意味着1000万以上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陈波翀等,2004)。农村常住人口逐渐减少,农村人地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人走房空”的现象,并逐步发展为村域成片废弃和整村闲置,产生了农村聚落大规模的“空心化”景观,并由人口空心化逐渐转变为农村人口、土地、产业和基础设

1022

第8期杨忍等:中国乡村转型重构研究进展与展望

施空心化的农村地域空心化问题(刘彦随等, 2010)。农村空心化是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在村庄空间结构的反映(薛力,2001),其作用机制可以总结为农村观念及生活状态的变化、农村人口流失、规划管理滞后三大原因,相应的整治对策有土地置换、科学规划、加强管理、增强农村吸引力等(王成新等,2005;张小林,2007;杨忍等,2013)。刘彦随等(2010)认为,农村空心化演进的生命周期包括出现期、成长期、兴盛期、稳定期、衰退或转型期,各周期都有相应的社会经济空间的变化。龙花楼、李裕瑞等(2009)对不同地域的农村空心化演进机制进行综合分析,认为农村人口、产业、土地空心化3个维度是中国农村空心化区划重要依据(杨忍等, 2012)。城乡发展转型进程中土地利用优化配置是破解空心村转型重构发展的重要途径(杨忍, 2013)。对农村居民点因地制宜开发利用的方式多样,包括退宅还林、山区高档住宅开发、传统村落的旅游开发(周婧等,2010);城镇化引领型、中心村整合型、村内集约型是平原农区空心村综合整治的三种主要模式等(陈玉福等,2010)。农户生计特征及其整治意愿是决定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适宜性与时序性的核心所在(陈秧分等,2012),可将其划分为优先整治区、优化调整区、适度挖潜区与限制整治区。龙花楼(2013)就乡村重构与土地整治进行综合论述,认为土地整治可在农村生产力提升、城乡发展空间优化和平台搭建等层面为乡村转型发展与空间重构提供有力支撑。农村空心化过程、形成机理、资源环境效益得到了较多关注,但对空心村的物质空间、社会网络空间、生态空间、生产空间优化重组的理论建构研究还不多见。空心村的空间重构问题是中国快速城镇化过程无法规避的现实,也是中国特色乡村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必将有力地支撑乡村转型及重构的实践。

3乡村转型发展及空间重构研究评述

(1)乡村转型发展及空间优化重组的理论框架和方法体系尚待完善。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和新型城镇化战略驱动下,乡村转型发展逐步成为广大乡村地区的主导人文过程,但针对乡村转型发展地域类型、演进机制、空间优化重组、地域模式等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还有待完善。乡村转型发展是农村传统产业、就业方式、消费结构以及社会结构的综合变化,乡村空间重构必然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需从乡村地域系统的视角出发,以乡村地域系统的各种要素及其组成的结构为依托,综合分析和建构乡村转型发展空间重构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拓展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社会等多维空间重构机制及优化调控理论。

(2)典型人口外流地区不同类型多尺度的乡村空间重构的研究尚待加强。现有关于乡村转型发展的研究多集中于综合性、宏观性的探讨。乡村转型及空间重构研究关注的地域空间上,对经济发达都市外围人口外流地区的不同地域类型区乡村转型发展的演进驱动力机制、空间优化重组研究目前还不多见(如对珠三角外围地区乡村空间重构研究成果较少)。同时,乡村发展转型具有多尺度效应,尤其在村、镇微观尺度上,乡村多维空间重构的中心性、成长性、差异性的地域识别,优化村—镇体系空间结构,以优化空间、产业、组织整合为基础的乡村地域的“生产、生活、生态、社会”空间重构的基础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尚具有较大的开拓空间。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人口外流地区乡村转型发展面临各种问题亟待科学支撑,破解难题,因此,强化这一类型区域的乡村多维空间重构研究对于解决人口外流地区的乡村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3)乡村空间优化重组的模拟和要素配置研究有待拓展。基于城市建设用地扩展的城市空间形态优化模拟研究工作很多,但是以乡村转型发展为动态背景,着眼于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构建合理村镇体系,优化配置服务设施的乡村空间重组优化模拟不多见。针对不同地域的典型案例区,探测识别村—镇微观尺度上乡村发展转型中心性、成长性、差异性和“点—轴”发展,开发集成优化乡村空间构形的CA算法,研制兼顾适宜性和中心性的乡村建设用地配置方案,发展适应乡村重构的土地利用优化配置的数量结构和空间适宜分布配置模式,将拓展以优化乡村转型空间结构为基础的土地利用优化配置基础理论和方法体系。

4中国乡村转型及多维空间重构研究核心内容框架体系

在前人研究进展评述基础上,笔者针对中国乡村转型及多维空间重构的研究内容框架和逻辑主线作初步思考和凝练。在乡村地理学研究学科范

1023

地理科学进展

第34卷

畴内,未来中国乡村转型及多维空间重构研究应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为指导,从不同类型区比较和不同空间尺度转换的地理学视角,以乡村转型发展与空间重构主题,以“转型过程→空间行为→机理分析→评价模拟→调控模式”为研究主线,系统地研究不同尺度的乡村发展转型过程、地域类型、空间重构机制、乡村多维空间重构的优化调控原理、途径与对策(图1)。揭示不同地域类型、不同空间尺度乡村转型发展演进规律和地域特征,定量刻画微观尺度空间重构的机制和空间配置模拟,科学识别诊断乡村转型发展的空间重构需求和模式,归纳提炼促进乡村空间重构的优化调控关键点。

中国乡村转型发展的类型、演进机制及空间优化重组研究主要核心内容如下:

(1)乡村转型发展和空间重组优化的基本理论研究。主要包括:①乡村转型类型、阶段、驱动力交互作用机理理论研究。梳理总结国内外乡村转型发展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和乡村转型发展基础理论,强化乡村转型多尺度典型案例实证研究,结合理论逻辑演绎分析,解构不同地域多尺度的乡村转型发

展阶段演化模型,厘清内外驱动力之间交互作用机理,归纳总结乡村转型发展动力学理论。②乡村空间优化重组理论研究。通过研究县域内乡村转型发展的村镇体系响应变化特征,系统分析村镇层级上的聚落的功能、等级、网络和流的转型演进过程和内外驱动力作用机制。从功能完善度、结构合理度和基础网络通达度3个维度完善县域乡村空间优化重组和调整方向的理论概括。

(2)典型县、镇、村尺度的乡村转型发展过程与演进机制研究。系统研究不同地域类型典型县、镇、村案例区,分析典型县域、镇、村域的乡村转型发展态势,解析主要驱动力(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转变过程及转型形态(人口结构、产业结构、用地结构、消费结构等)的响应机制。细化多主体(包括政府、企业、城镇居民、农户)行为分析,深入解析乡村发展转型中各主体的生产、生活、社会行为,重点揭示微观尺度上主体行为变化转型对生产、生活、生态及社会空间影响的机理研究。

(3)乡村发展转型的空间优化重组模拟研究。重点为:①

县域范围内村镇体系空间结构优化模

图1乡村转型发展的类型、演进机制及空间优化重组的总体研究方案

Fig.1Study of geographical types,spatial evolution mechanism,and optimal spatial reconstruction for

rural 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 in China

1024

第8期杨忍等:中国乡村转型重构研究进展与展望

拟。针对不同地域的典型案例区,以高分辨率遥感数据解译的乡村土地利用数据、各村镇常驻人口数据、路网数据、公共服务设施空间数据为基础,分析研究村镇体系转型演进过程,同时运用空间回归模型和地理权重模型分析村镇体系空间内部的相互作用机制。利用GIS空间—配置模型,在合理的可达性标准上,模拟合理的中心村镇体系。结合二维地理空间服务区交易成本原理和分析技术,进行微观层面村镇空间结构优化模拟。②县域范围内适应乡村空间优化重组的乡村用地优化配置模拟。以优化乡村转型空间转型为目标,结合乡村微观尺度变化的空间驱动因子,利用GIS地统计分析功能,探测识别乡村转型发展的地域集聚中心和微观“点—轴”的热点区域。开发集成优化乡村空间构型的CA模拟方法,研制兼顾适宜性和中心性的乡村土地利用优化配置方案和空间模拟技术。

(4)乡村转型重构的地域模式及调控机制与策略研究。重点为:①乡村转型重构地域模式提炼。基于乡村发展转型动态格局及其多维空间重构过程,以及多尺度多维空间转型重构机理研究基础上,结合典型案例研究,深入剖析典型镇、村发展转型的地域模式,对比国内外典型地区乡村发展转型的研究规律,得出具有启示意义的理论认知。②乡村转型空间优化重构调控研究。研究不同类型区域县、镇、村不同层级尺度乡村多维空间重构优化调控原理和措施,提出差异化演进路径下乡村多维空间重构的地域模式。

5结语

(1)快速城镇化致使乡村地域生产要素的外流非农化,乡村空间发展存在着组织核心弱化、结构网络薄弱、要素流动无序、对部分要素的控制能力丧失、基础设施要素分布不平衡等现象。针对人口外流农村地区,为满足乡村地域的“生产、生活、生态、社会”空间亟待转型重塑和要素优化配置的客观需求,建构乡村转型发展的地域类型、演进节律、动力机制以及空间优化重组理论和方法体系,丰富人口外流地区乡村重构理论。

(2)乡村转型发展是贯穿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全过程,是一个多尺度、多层次、多主体协同参与的地域系统演进过程,乡村地域的各要素空间配置形态(即为由生活空间、生产空间、生态空间、社会空间、文化空间等组成的乡村空间),对乡村地域要素配置的乡村多维空间重构理论基础和实践模式等亟待深化研究。伴随快速城市化,乡村地域在多尺度上产生多维转型响应,村镇组织体系和“三生”空间及社会文化空间经历转型重构过程,在人文地理学研究制度和社会文化转向的背景下,在关注乡村地域系统要素变化重组带来物质空间及资源环境响应基础上,应强化外部环境及制度变革影响下的宗族血缘、乡土文化和风俗习惯为纽带的乡村社会结构转型,以及权力与自治自组织转向理论框架,深化乡村多尺度多维空间重构演进规律和内外因子驱动机理研究,对接于乡村生产性向后生产性转型和原真性及现代性等综合研究的理论体系。

(3)快速城乡发展转型致使城乡地域系统的各种要素流动、交换的强度和方向变化显著,乡村地域系统多维空间结构和功能发生了重要变化。广大农村地域出现了以农村空心化为特征的“乡村病”。人文地理学具有研究人地关系、土地利用与产业布局、优化地域空间的学科优势,乡村地理学作为人文地理学重要分支学科,肩负着重任:通过大量典型多尺度多维度乡村重构案例实证研究,最终建构“乡村病”研究理论和方法体系。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乡村地域面临生产性向后生产性转型,乡村性与城市化的界面对接、排斥与融合将是乡村地理学当下的学术研究使命,乡村转型客观上需要村镇规划的科学应对,村镇规划将成为乡村地理学崛起的应用支撑,乡村地理学将承担着理论和实践研究并重的使命。同时,解构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乡村空间重构的基础核心理论,系统理清乡村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转型要素、结构、功能、调控的传导作用机制将为乡村地理学当下研究的核心科学问题,也是重塑乡村多维空间格局和土地优化配置研究亟待深化的领域。

(4)伴随经济高速发展,区域城乡关系、工农关系、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消费结构、要素流动形态等正经历快速转型发展。乡村转型发展面临许多挑战和需求,深入研究不同类型不同尺度的乡村地域系统的要素重组、结构重构、功能优化理论和机制模式,增强乡村地域生产、生活、生态、社会空间重构理论和优化调控等方面研究,将无疑对促进区域乡村有序发展转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总结提炼不同类型区乡村转型发展的典型模式,系统分析其模式的成长机制与区域主导地理要素;比较分析

1025

地理科学进展第34卷

典型模式的演化过程和要素互馈作用机制;探寻推进乡村良性转型发展及空间优化重组的地域模式和科学途径,深化乡村规划技术标准研制,力求在实践中为不同类型区域乡村发展转型空间组织结构优化重组、要素流转与置换的规划决策、政策创新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References)

蔡运龙.2001.中国农村转型与耕地保护机制[J].地理科学, 21(1):1-6.[Cai Y L.2001.The mechanisms of cropland conservation in Chinese rural transformation[J].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21(1):1-6.]

蔡运龙,陆大道,周一星,等.2004.地理科学的中国进展与国际趋势[J].地理学报,59(6):803-810.[Cai Y L,Lu D D,Zhou Y X,et al.2004.Chinese progress and interna-tional trend of geography[J].Acta Geographica Sinica,59

(6):803-810.]

陈波翀,郝寿义,杨兴宪.2004.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动力机制[J].地理学报,59(6):1068-1075.[Chen B C,Hao S Y,Yang X X.2004.The dynamic mechanism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J].Acta Geographi-ca Sinica,59(6):1068-1075.]

陈晓华,张小林,马远军.2008.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我国乡村的空间转型[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31(1):125-129.[Chen X H,Zhang X L,Ma Y J.2008.China's rural spatial transition in the period of rapid urbanization[J].

Journal of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31(1):125-129.]

陈秧分,刘彦随,杨忍.2012.基于生计转型的中国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适宜区域[J].地理学报,67(3):420-427.

[Chen Y F,Liu Y S,Yang R.2012.Identification of Chi-na's suitable regions for rural residential land consolida-tion based on livelihoods transformation[J].Acta Geo-graphica Sinica,67(3):420-427.]

陈玉福,孙虎,刘彦随.2010.中国典型农区空心村综合整治模式[J].地理学报,65(6):727-735.[Chen Y F,Sun H, Liu Y S.2010.Reconstruction models of hollowed villag-es in key agricultural regions of china[J].Acta Geographi-ca Sinica,65(6):727-735.]

冯健.2012.乡村重构模式与创新[M].北京:商务印书馆.

[Feng J.2012.Xiangcun chonggou moshi yu chuangxin [M].Beijing,China:The Commercial Press.]

顾朝林.2009.转型中的中国人文地理学[J].地理学报,64

(10):1175-1183.[Gu C L.2009.Chinese human geogra-

phy in transition[J].Acta Geographica Sinica,64(10): 1175-1183.]

郭焕成.1988.乡村地理学的性质与任务[J].经济地理,8(2):

125-129.[Guo H C.1988.Xiangcun dilixue de xingzhi yu rengwu[J].Economic Geography,8(2):125-129.]

郭焕成,陆翔兴,卢丽君,等.1990.黄淮海地区乡村发展研究[J].地理研究,9(2):130-137.[Guo H C,Lu X X,Lu L J,et al.1990.A research on the rural development in Huang-Huai-Hai region[J].Geographical Research,9(2): 130-137.]

海贝贝,李小建,许家伟.2013.巩义市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J].地理研究,32(12):2257-2269.

[Hai B B,Li X J,Xu J W.2013.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of rural settlements in Gongyi[J].Geographical Re-search,32(12):2257-2269.]

韩非,蔡建明.2011.我国半城市化地区乡村聚落的形态演变与重建[J].地理研究,30(7):1271-1284.[Han F,Cai J M.2011.The evolu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peri-urban rural habitat in China[J].Geographical Research,30(7): 1271-1284.]

何深静,钱俊希,徐雨璇,等.2012.快速城市化背景下乡村绅士化的时空演变特征[J].地理学报,67(8):1044-1056.[He S J,Qian J X,Xu Y X,et al.2012.Spatial-tem-poral evolution of rural gentrification amidst rapid urban-ization:a case study of Xiaozhou Village,Guangzhou[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67(8):1044-1056.]

李承嘉.2005.行动者网络理论应用于乡村发展之研究:以九份聚落1895-1945年发展为例[J].(台湾)地理学报, 39:1-30.[Li C J.2005.A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ac-tor network theory to rural development:a case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u-Fen settlement from1895to 1945[J].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Taiwan),39:1-

30.]

李平星,陈雯,孙伟.2014.经济发达地区乡村地域多功能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以江苏省为例[J].地理学报,69(6): 797-807.[Li P X,Chen W,Sun W.2014.Spatial differen-tia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rural territorial multi-functions in developed regions:a case study of Jiangsu Province[J].Acta Geographica Sinica,69(6):797-807.]

李小建,周雄飞,乔家君,等.2009.不同环境下农户自主发展能力对收入增长的影响[J].地理学报,64(6):643-653.[Li X J,Zhou X F,Qiao J J,et al.2009.Self-devel-oping ability of rural households and its impact on growth of the household income:a geographical study[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64(6):643-653.]

李小建,周雄飞,郑纯辉,等.2012.欠发达区地理环境对专业村发展的影响研究[J].地理学报,67(6):783-792.[Li X J,Zhou X F,Zheng C H,et al.2012.Development of specialized villages in various environments of less devel-oped China[J].Acta Geographica Sinica,67(6):783-792.]李裕瑞,刘彦随,龙花楼.2011.黄淮海地区乡村发展格局与

1026

第8期杨忍等:中国乡村转型重构研究进展与展望

类型[J].地理研究,30(9):1637-1647.[Li Y R,Liu Y S, Long H L.2011.Study on the pattern and types of rural development in the Huang-Huai-Hai region[J].Geograph-ical Research,30(9):1637-1647.]

李裕瑞,刘彦随,龙花楼.2012.黄淮海典型地区村域转型发展的特征与机理[J].地理学报,67(6):771-782.[Li Y R, Liu Y S,Long H L.Characteristics and mechanism of vil-lage 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 in typical regions of Huang-Huai-Hai Plain[J].Acta Geographica Sinica,67

(6):771-782.]

李裕瑞,刘彦随,龙花楼,等.2013.大城市郊区村域转型发展的资源环境效应与优化调控研究:以北京市顺义区北村为例[J].地理学报,68(6):825-838.[Li Y R,Liu Y S,Long H L,et al.2013.Village 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effects and their opti-mal regulation in the metropolitan suburbs:the case of Beicun in Shunyi District,Beijing[J].Acta Geographica Sinica,68(6):825-838.]

林若琪,蔡运龙.2012.转型期乡村多功能性及景观重塑[J].

人文地理,27(2):45-49.[Lin R Q,Cai Y L.2012.Study on rural multifunction and landscape reformulation in the transitional period[J].Human Geography,27(2):45-49.]刘传明,曾菊新.2011.县域综合交通可达性测度及其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对湖北省79个县域的定量分析[J].

地理研究,30(12):2209-2221.[Liu C M,Zeng J X.2011.

The calculating method about the comprehensive trans-port accessibility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economic devel-opment at county level: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79coun-ties in Hubei Province[J].Geographical Research,30

(12):2209-2221.]

刘梦琴.2011.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村落终结的路径选择[J].

农村经济,(2):92-96.[Liu M Q.2011.Zhongguo cheng-shihua jincheng zhong cunluo zhongjie de lujing xuanze [J].Rural Economy,(2):92-96.]

刘彦随.2007.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乡村转型发展与新农村建设[J].地理学报,62(6):563-570.[Liu Y S.2007.Rural 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 and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in Eastern Coastal Area of China[J].Acta Geo-graphica Sinica,62(6):563-570.]

刘彦随,刘玉.2010.中国农村空心化问题研究的进展与展望[J].地理研究,29(1):35-42.[Liu Y S,Liu Y.2010.

Progress and prospect on the study of rural hollowing in China[J].Geographical Research,29(1):35-42.]

刘彦随,刘玉,陈玉福.2011.中国地域多功能性评价及其决策机制[J].地理学报,66(10):1379-1389.[Liu Y S,Liu Y,Chen Y F.2011.Territorial multi-functionality evalua-tion and decision-making mechanism at county scale in China[J].Acta Geographica Sinica,66(10):1379-1389.]刘彦随,刘玉,翟荣新.2009.中国农村空心化的地理学研究与整治实践[J].地理学报,64(10):1193-1202.[Liu Y S, Liu Y,Zhai R X.2009.Geographical research and opti-mizing practice of rural hollowing in China[J].Acta Geo-graphica Sinica,64(10):1193-1202.]

刘彦随,龙花楼.2011.中国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研究进展及展望:建所70周年农业与乡村地理研究回顾与前瞻[J].地理科学进展,30(4):409-416.[Liu Y S,Long H L.

2010.Agricultural geography and r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research progress and prospect[J].Progress in Ge-ography,30(4):409-416.]

刘彦随,杨忍.2012.中国县域城镇化的空间特征与形成机理[J].地理学报,67(8):1011-1020.[Liu Y S,Yang R.

2012.The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county urbanization in China[J].Acta Geo-graphica Sinica,67(8):1011-1020.]

刘彦随,杨忍.2015.中国环渤海地区城乡发展转型格局测度[J].地理学报,70(2):248-256.[Liu Y S,Yang R.

2015.The spatial pattern measure of urban-rural develop-ment transformation in the Bohai Rim region in China[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70(2):248-256.]

龙花楼.2012.论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转型发展[J].地理科学进展,31(2):131-138.[Long H https://www.360docs.net/doc/ba10814208.html,nd use transition and rural 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J].Progress in Ge-ography,31(2):131-138.]

龙花楼.2013.论土地整治与乡村空间重构[J].地理学报,68

(8):1019-1028.[Long H https://www.360docs.net/doc/ba10814208.html,nd consolidation and

rural spatial restructuring[J].Acta Geographica Sinica,68

(8):1019-1028.]

龙花楼,李裕瑞,刘彦随.2009.中国空心化村庄演化特征及其动力机制[J].地理学报,64(10):1203-1213.[Long H L,Li Y R,Liu Y S.2009.Analysis of evolutiv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ir driving mechanism of hollowing villages in China[J].Acta Geographica Sinica,64(10):1203-1213.]

龙花楼,刘彦随,邹健.2009.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乡村发展类型及其乡村性评价[J].地理学报,64(4):426-434.[Long

H L,Liu Y S,Zou J.2009.Assessment of rural develop-

ment types and their rurality in eastern coastal China[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64(4):426-434.]

龙花楼,邹健,李婷婷,等.2012.乡村转型发展特征评价及地域类型划分:以"苏南—陕北"样带为例[J].地理研究, 31(3):495-506.[Long H L,Zou J,Li T T,et al.2012.

Study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erritorial types of rural 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the case of"Southern Jiang-su-Northern Shaanxi"transect[J].Geographical Research, 31(3):495-506.]

马少春,付磊,李灿松,等.2013.乡村非农化对乡村聚落景

1027

地理科学进展第34卷

观变迁的影响研究:以云南环洱海地区为例[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5(4):42-50.[Ma S C, Fu L,Li C S,et al.2013.Influence of rural non-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on the village landscapes:a study of Erhai Lake area in Yunnan Province[J].Journal of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45(4):42-50.]

马晓冬,李全林,沈一.2012.江苏省乡村聚落的形态分异及地域类型[J].地理学报,67(4):516-525.[Ma X D,Li Q L,Shen Y.2012.Morphological difference and regional types of rural settlements in Jiangsu Province[J].Acta Geographica Sinica,67(4):516-525.]

苗长虹.1998.乡村工业化对中国乡村城市转型的影响[J].

地理科学,18(5):409-417.[Miao C H.1998.New rural spaces:the impact of rural industrialization on rural-ur-ban transition in China[J].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18(5):409-417.]

乔家君.2011.中国乡村社区空间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

[Qiao J J.2011.China's rural community space of China [M].Beijing,China:Scientific Press.]

沈惊宏,陆玉麒,兰小机.2012.基于分形理论的公路交通网络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J].地理科学,32(6): 658-665.[Shen J H,Lu Y Q,Lan X J.2012.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oad network 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fractal theory[J].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32(6):658-665.]

石忆邵.1992.乡村地理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地理学报, 47(1):80-88.[Shi Y S.1992.Development of rural geog-raphy:retrospect and prospect[J].Acta Geographica Sini-ca,47(1):80-88.]

谭雪兰,钟艳英,段建南,等.2014.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及驱动力研究: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J].地理科学,34(3):309-315.[Tan X L,Zhong Y Y, Duan J N,et al.2014.The change and driving forces of rural residential are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apid urban-ization:a case study of the Changsha-Zhuzhou-Xiangtan urban agglomeration[J].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34

(3):309-315.]

田毅鹏,韩丹.2011.城市化与"村落终结"[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51(2):11-17.[Tian Y P,Han D.2011.Cheng-shihua yu cunluo zhongjie[J].Jilin University Journal So-cial Sciences Edition,(2):11-17.]

涂人猛.1993.内源式乡村发展理论的渊源及发展[J].经济评论,(4):21-25.[Tu R M.1993.Neiyuanshi xiangcun fa-zhan lilun de yuanyuan ji fazhan[J].Economic Review,

(4):21-25.]

王成新,姚士谋,陈彩虹.2005.中国农村聚落空心化问题实

证研究[J].地理科学,25(3):257-262.[Wang C X,Yao S M,Chen C H.2005.Empirical study on"village-hollow-ing"in China[J].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25(3):257-262.]

王煜琴,王霖琳,李晓静,等.2010.废弃矿区生态旅游开发与空间重构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9(7):811-817.

[Wang Y Q,Wang L L,Li X J,et al.2010.Strategy of spatial redistribution of ecological tourism development in abandoned mine land[J].Progress in Geography,29(7): 811-817.]

吴传钧.2001.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不同类型地区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Wu C J.2001.Problems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economy in China[M].Beijing, China: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Press.]

席建超,王新歌,孔钦钦,等.2014.旅游地乡村聚落演变与土地利用模式:野三坡旅游区三个旅游村落案例研究[J].地理学报,69(4):531-540.[Xi J C,Wang X G,Kong Q Q,et al.2014.Spatial morphology evolution of rural settlements induced by tourism: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ree villages in Yesanpo tourism area,China[J].Acta Geographica Sinica,69(4):531-540.]

席建超,赵美风,葛全胜.2011.旅游地乡村聚落用地格局演变的微尺度分析:河北野三坡旅游区苟各庄村的案例实证[J].地理学报,66(12):1707-1717.[Xi J C,Zhao M F,Ge Q S.2011.The micro-scale analysis of rural settle-ment land use pattern:a case study of gouge village of Ye-sanpo Scenic area in Hebei Province[J].Acta Geographi-ca Sinica,66(12):1707-1717.]

席建超,赵美风,王凯,等.2013.1986-2010年成长型旅游小镇用地演变格局:河北省野三坡旅游区三坡镇的案例实证[J].地理研究,32(1):11-19.[Xi J C,Zhao M F, Wang K,et https://www.360docs.net/doc/ba10814208.html,nd use evolution of growth tour-ism-town from1986to2010:a case study of Sanpo town in Yesanpo tourism attraction in Hebei province[J].Geo-graphical Research,32(1):11-19.]

肖红娟.2013.珠江三角洲地区乡村转型及规划策略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6):41-45,50.[Xiao H J.2013.The study on rural transition and planning tactics in the Pearl Delta Area[J].Modern Urban Research,(6):41-45,50.]薛力.2001.城市化背景下的"空心村"现象及其对策探讨:以江苏省为例[J].城市规划,25(6):8-13.[Xue L.2001.

Study on the inner-decaying village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with Jiangsu Province as the case[J].City Planning Review,25(6):8-13.]

杨忍,2013.城乡发展转型中土地利用优化配置研究:以环渤海地区为例[D].北京:中国科学院大学.[Yang R.

2013.Optimal allocation of land use under rural-urban de-

1028

第8期杨忍等:中国乡村转型重构研究进展与展望

velopment transformation:case study of the area in the Bohai Rim in China[D].Beijing,China: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杨忍,刘彦随,陈秧分.2012.中国农村空心化综合测度与地域分区[J].地理研究,31(9):1697-1706.[Yang R,Liu Y S,Chen Y https://www.360docs.net/doc/ba10814208.html,prehensive measure and partition of rural hollowing in China[J].Geographical Research,31

(9):1697-1706.]

杨忍,刘彦随,郭丽英,等.2013.环渤海地区农村空心化程度与耕地利用集约度的时空变化及其耦合关系[J].地理科学进展,32(2):181-190.[Yang R,Liu Y S,Guo L Y, et al.2013.Spatial-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for rural hol-lowing and cultivated land use intensive degree:taking the Circum-Bohai Sea region in China as an example[J].

Progress in Geography,32(2):181-190.]

杨忍,刘彦随,刘玉.2011.新时期中国农村发展动态与区域差异格局[J].地理科学进展,30(10):1247-1254.[Yang R,Liu Y S,Liu Y.2011.Regional difference and patterns of China's rural development in the new era[J].Progress in Geography,30(10):1247-1254.]

杨忍,刘彦随,龙花楼.2015.中国环渤海地区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协同演化特征[J].地理研究,34(3): 475-486.[Yang R,Liu Y S,Long H L.2015.The study on non-agricultural transformation co-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population-land-industry":case study of the Bo-hai Rim in China[J].Geographical Research,34(3):475-486.]

于正松,李同昇,龙冬平,等.2014.陕、甘、宁三省(区)农业现代化水平格局演变及其动因分析[J].地理科学,34(4): 411-419.[Yu Z S,Li T S,Long D P,et al.2014.The pat-tern evolution and it's reasons about the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Shaanxi-Gansu-Ningxia region[J].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34(4):411-419.]

张富刚,刘彦随.2008.中国区域农村发展动力机制及其发展模式[J].地理学报,63(2):115-122.[Zhang F G,Liu Y S.2008.Dynamic mechanism and models of regional r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J].Acta Geographica Sinica,63

(2):115-122.]

张利庠.2007.可资借鉴的八种新农村发展模式[J].中国乡镇企业,(3):62-63.[Zhang L X.2007.Kezi jiejian de ba-zhong xinnongcun fazhan moshi[J].China's Township and Village Enterprises,(3):62-63.]

张荣天,张小林,李传武.2013.镇江市丘陵区乡村聚落空间格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2(3):272-278.[Zhang R T,Zhang X L,Li C W.2013.

Spatial patter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rural settle-ments in Zhenjiang hilly area[J].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the Yangtze Basin,22(3):272-278.]张小林.1998.乡村概念辨析[J].地理学报,53(4):365-371.

[Zhang X L.1998.On discrimination of rural definitions [J].Acta Geographica Sinica,53(4):365-371.]

张小林.2007.快速城市化背景下乡村重构的若干思考:以江苏省苏南地区为例[C]//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南京:中国地理学会:15.[Zhang X L.

2007.Some ideas about rural reconstruction in the rapid urbanization in southern Jiangsu Province[C]//China Geo-graphical Association academic conference paper abstract sets in2007.Nanjing:China Geographical Association:

15.]

周华,王炳君.2013.江苏省乡村性及乡村转型发展耦合关系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3(9):48-55.[Zhou H,Wang B J.2013.Analysis of the coupling rurality in-dex and rural 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 of Jiangsu Province in China in the early21st Century[J].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3(9):48-55.]

周婧,杨庆媛,信桂新,等.2010.贫困山区农户兼业行为及其居民点用地形态:基于重庆市云阳县568户农户调查[J].地理研究,29(10):1767-1779.[Zhou J,Yang Q Y, Xin G X,et al.2010.The impact of rural households'con-current business behaviors response on the housing land-use pattern in poor mountain area:based on a survey of 568households in Yunyang County,Chongqing[J].Geo-graphical Research,29(10):1767-1779.]

周锐波,闫小培.2009.集体经济:村落终结前的再组织纽带:以深圳"城中村"为例[J].经济地理,29(4):628-634.

[Zhou R B,Yan X P.2009.The reframing ligament at the end of villages:collective economy:a case study on the urban-villages in Shenzhen[J].Economic Geography,29

(4):628-634.]

Agarwal S.2001.Restructuring sea-side tourism:the resort lifecycle[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9(1):25-55. Bournaris T,Moulogianni C,Manos B.2014.A multicriteria model for the assessment of rural development plans in Greece[J].Land Use Policy,38:1-8.

Fink M,Lang R,Harms R.2013.Local responses to global technological change:contrasting restructuring practices in two rural communities in Austria[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Social Change,80(2):243-252.

Isla F I.2013.From touristic villages to coastal cities:the costs of the big step in Buenos Aires[J].Ocean&Coastal Management,77:59-65.

Liu Y S,Lu S S,Chen Y F.2013.Spatio-temporal change of urban-rural equalized development patterns in China and its driving factors[J].Journal of Rural Studies,32:320-330. Long H L,Li Y R,Liu Y S,et al.2012.Accelerated restructur-ing in rural China fueled by'increasing vs.decreasing bal-

1029

地理科学进展第34卷

ance'land-use policy for dealing with hollowed villages [J].Land Use Policy,29(1):11-22.

Lowe P,Murdoch J,Ward https://www.360docs.net/doc/ba10814208.html,works in rural develop-ment:beyond exogenous and endogenous models[M]// Van Der Ploeg J D,Van Dijk G.Beyond modernization: the impact of endogenous rural development.Assen,Hol-land:Van Gorcum:87-105.

Mitchell C J A.2004.Making sense of counterurbanization[J].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20(1):15-34. Papatheodorou A.2004.Exploring the evolution of tourism re-sort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31(1):219-237. Slee B.1994.Theoretical aspects of the study of endogenous development[M]//Van Der Ploeg J D,Long A.Born from

within:practice and perspectives of endogenous rural de-velopment.Assen,Holland:Van Gorcum:184-194. Terluin I J.2003.Differences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ru-ral regions of advanced countries:an overview and criti-cal analysis of theories[J].Journal of Rural Studies,19

(3):327-344.

Woods M.2009.Rural geography:blurring boundaries and making connections[J].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33

(6):849-858.

Yang R,Liu Y S,Long H L,et al.2015.Spatio-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settlements and land use in the Bohai Rim of China[J].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25

(5):559-572.

Research progress and prospect of rural transform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in China:

paradigms and main content

YANG Ren1,LIU Yansui2,3*,LONG Hualou2,ZHANG Yijun1

(1.School of Geography and Planning,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zhou510275,China;2.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CAS,Beijing100101,China;3.School of Resource

Science,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100875,China)

Abstract:Rural transformation is a leading human process accompanying urban-rural development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apid urbanization in the past few decades in China.In the study of rural transformation process,spatial reconstruction mechanism and optimal rural spatial reconstruction are of great https://www.360docs.net/doc/ba10814208.html,ing the theory of human-nature relationship in the territorial system,the process of rural transformation and interaction mechanism between this process and land use transformation should be analyzed in future studies to examine the mechanism of rural spatial reconstruction and the pattern of optimal spatial reorganization that affect the process of rural transformation.The integration of remote sensing and GIS and sampling survey and modeling methods should be used to:(1)analyze the process and dynamic patterns of rural transformation and its geographical types;(2)explore the collaborative mechanism between rural transformation and land use transformation;(3)establish models for optimal spatial reorganization that affects rural transformation;(4)identify typical patterns of rural transformation and land use allocation that affect rural spatial reconstruction indifferent functional types;and(5)systematically analyze the mechanism of different rural development patterns and the main regional geographical https://www.360docs.net/doc/ba10814208.html,bined with empirical studies,this research compares and analyzes typical development patterns in terms of the evolution process and interaction mechanism among various factors,to explore geographical patterns and methods for rural spatial reconstruction.

Key words:rural system;rural transformation;rural spatial reconstruction;rural geography

1030

感动中国2015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完整版

于敏 颁奖词 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气初成。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 五字概括 报国心皎洁 朱敏才孙丽娜 颁奖词 他们走过半个地球,最后在小山村驻足,他们要开一扇窗,让孩子发现新的世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夕阳最美,晚照情浓。信念比生命还重要的一代,请接受我们的敬礼。 赵久富 颁奖词: 清水即将漫过家园,最后一次,把红旗在墙上摩平。你带领乡亲们启程,车轮移动的瞬间,心尖隐痛。不敢回望,怕牵动一路哭声。五十年间,两度背井离乡。我们的老支书,一生放不下的,不只是白发高堂。 五字概括 量与江海宽 张纪清(炎黄) 五字概括 涓滴见沧海 颁奖词 一个善良的背影,汇入茫茫人海。你用中国人熟悉的两个字,掩盖半生的秘密。你是红尘中的隐者,平凡的老人,朴素的心愿。清贫的生活,高贵的心灵。炎黄不是一个名字,是一脉香火,你为我们点燃。

陶艳波 颁奖词 他的四周寂静下来,你的心完全沉没。除了母爱你一无所有,但也要横下心和命运抗争。十六年陪读,你是他的同桌。你作他的耳朵,让他听见这世界的轻盈,也听见无声的爱。 五字概括 爱子心无尽 和田民警:木拉提 五字概括 忠诚印寸心 颁奖词 钢的意志,铁的臂膀,每天都在与死亡的狂沙较量。危险无处不在,你用胸膛作盾牌。为了同胞的安宁,你选择了翱翔。高飞的猎鹰,你绝不孤独,因为你的身后是人民。 肖卿福 颁奖词 偏见如同夜幕,和大山一起把村庄围困。他来的时候,心里装着使命,衣襟上沾满晨光。像一名战士,在自己的阵地上顽强抵抗;像一位天使,用温暖驱赶绝望。医者之大,不仅治人,更在医心,他让阳光重新照进村庄。他是江西赣州于都县皮防所支部书记、皮防科科长肖卿福。 五字概括 忘己爱苍生 朱晓晖 颁奖词: 十三年相守,有多少日子,就有多少道沟坎。命运百般挤兑,她总咬紧牙关。寒风带着雪花,围攻最北方的一角。这小小的车库,是冬天里最温暖的宫殿。她病中的老父亲,是那幸福的王。她是朱晓晖,为给父亲治病,她辞掉报社的工作,欠下一身债务,周末还给"债主"的孩

201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201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于敏1944年考入北京大学,在中国核物理的几位开创者中,于敏是唯一一位没有留学背景的人。在氢弹的理论探索中,于敏几乎从一张白纸开始,依靠自己的勤奋,举一反三。克服重重困难,自主研发,解决了氢弹研制中的一系列基础问题。1967年,中国完成了氢弹核爆实验。从原子弹到氢弹,中国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这是世界上最快的速度。在氢弹研制过程中,于敏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成为中国氢弹研制中的关键人物。从20世纪70年代起,于敏和其他学者一起倡导、推动加快我国的惯性约束聚变研究,并将它列入我国高技术发展计划,大大推动了我国国防科技的进步。 从60年代开始,于敏放弃了个人热爱的基础物理专业,此后30年一直隐姓埋名,于敏一生只有两次公开露面,一次是1999年,国家为两弹一星元勋授奖,另外一次是2015年1月9日,国家科技奖颁奖,于敏成为最高科技奖的唯一获得者。 参考答案:(1)他热爱祖国,具有崇高的爱国情感;(2)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把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不言代价和回报。(3)他敬业奉献,勤奋学习,具有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4)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5)他无私奉献,不图名利,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朱敏才曾是一名外交官,妻子孙丽娜曾是一名高级教师,退休后两人没有选择安逸的日子,而是奔赴贵州偏远山区支教。9年来,他们的足迹遍布贵州的望谟县、兴义市尖山苗寨、贵阳市孟关等地。退休后放弃在北京悠闲自在的生活,去山区义务支教。尽管已经古稀之年,但他们表示:“只要我们还能动,就希望在这里继续教下去,让山里娃也能和城里娃一样,能大声流利地说好英语、学好英语”。 山区洗澡难、买菜难、乘车难、看病就医难,各方面都极不方便。因为长时间在山区生活,加上高原强烈的紫外线照射,现在孙丽娜的右眼全部失明,左眼视力只剩下0.03,检查身体时还发现体内重金属超标。朱敏才也患有高血糖、高血脂、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危险疾病。但他们依然坚守岗位,带给孩子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他们义务执教不拿一份报酬,在省吃俭用资助贫困生的同时,还在积极为学校建电脑教室、修学生食堂四处联系争取支持和帮助。夫妇两在北京治病期间,仍心系山区的孩子,为他们捐来了20台电脑。孙丽娜还将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奖给她和丈夫的10万元奖金转赠给了学校,用于建电脑教室。在支教9年后,他们被中央电视台评为“最美乡村教师”。 参考答案:他们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勤俭节约的品质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有爱心,乐于助人、关爱他人;热心公益活动,不言代价,不图名利,无私奉献,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朱晓晖父亲在2002年患弥漫性脑梗塞,从此瘫痪在床,为了更好的照顾父亲,朱晓晖辞掉了在报社的工作。为了给父亲治病,她不但卖了房还欠下一身债务。因为不堪重负,朱晓晖的丈夫带着孩子离开了她。朱氏父女在社区的车库里安了家,一住就是12年。 朱晓晖曾是一位有才气的诗人,诗歌在全国获得过很多奖。父亲生病前,她喜爱读诗、写诗;而现在她看得更多的是医学护理和养生方面的书籍。老人患病后落下了瘫痪的毛病,腿脚不便,大小便也不能控制。在她的细心照料下,老人卧床12年都没有得过褥疮。但常年的操劳,使得才41岁的她早已满头白发。 维持两人生活的唯一来源是老人每个月一千多元的养老保险。父亲治病的开销不能省,朱晓晖就只能去市场里捡人们不要的菜给父亲吃,自己则用咸菜就着米饭度日。虽然生活环境艰苦,但朱晓晖一直努力让父亲生活的更舒适些。老人因为心疼女儿,常常痛哭。除了每天照顾父亲的起居外,朱晓晖在周末还有一项重要工作,就是给三四个“债主”的孩子补习。对于别人的帮助,朱晓晖感恩在心,她也在用自己的行动把爱和善意传递给更多人。 参考答案:她积极承担;孝老敬亲;意志坚强、自立自强;自立自强、挫而不折、积极进取;懂得感恩和回报,因此,受到大家的赞扬。 ■师昌绪赴美留学。50年代开始,师昌绪为争取回国,进行了长期斗争。1955年6月,师昌绪回国,,从1957年起便负责“合金钢与高温合金研究与开发”成为中国高温合金开拓者之一,领导开发中国第一代空心气冷铸造镍基高温合金涡轮叶片,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自主开发这一关键材料技术的国家。

2018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汇总(直接打印版)

2018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汇总(2017年度人物)《感动中国》每年从社会各行各业推选出十位人物,他们温暖着中国,感动着我们。《感动中国》秉承过去15 年的传统不变,广泛吸纳观众意见,通过多种投票方式在世界范围内评选年度具有震撼人心、令人感动的人物和群体。3月1日晚,“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让我们看看他们都是谁? 2017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I卢永根: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事迹:卢永根教授将十多个存折的存款转入华南农业大学的账户,卢永根夫妇一共捐出8809446元, 这是她们毕生的积蓄,学校用这笔款设立了教育基金,用于奖励贫困学生与优秀青年教师。他说:“党培养了我,将个人财产还给国家,是作最后的贡献。”卢永根的秘书赵杏娟说:“钱都是老两口一点一点省下来的,对扶贫和教育,两位老人却格外慷慨,每年都要捐钱。” 颁奖辞:种得桃李满天下,心唯大我育青禾。是春风,是春蚕,更化作护花的春泥。热爱祖国,你要把自己燃 烧。稻谷有根,深扎在泥土,你也有根扎根在人们心里。 I廖俊波:芳兰生贵里山河澄正气 事迹:廖俊波出身普通家庭,始终牵挂群众,惦记着群众的冷暖安危,用心用情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用自己的“辛勤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廖俊波经历的岗位,都是“背石头上山”的重活累活,需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但他始终把工作当事业干,乐在其中。离开政和时,全县财政总收入翻了两倍多,连续3年进入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实现了贫困县脱胎换骨的蜕变。 颁奖辞:人民的樵夫,不忘初心。上山寻路,扎实工作,廉洁奉公,牢记党的话,温暖群众的心。春茶记住你 的目光,青山留下你的足迹,谁把人民扛在肩上,人民就把谁装进心里。 I杨科璋:英雄归厚土浩然天地秋 事迹:2015年5月30日1点13分,杨科璋在灭火救援中紧急救出一名约两岁的孩子,但因烟雾太大、能见度低而踩空坠楼。从五楼坠楼时杨科璋紧抱孩子,最终保住了孩子,但自己却献出了年仅27岁的生命。杨科璋入伍以来共参加灭火救援战斗200多次,抢救疏散被困群众160多人。 颁奖辞:有速度的青春,满是激情的生命。热爱这岗位,几回回出生入死和死神争夺。这一次,身躯在黑暗中 跌落,但你护住了怀抱中最珍爱的花朵。你在时,如炽烈的阳光。你离开,是灿烂的晚霞。 I卓嘎和央宗:乡心正无限凤德咏馀芬 事迹:父亲桑杰曲巴是个老民兵,放牧守边34年,从未离开过这片土地。卓嘎、央宗姐妹俩在父亲 的带领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半个多世纪来,父女三人以放牧为生,守护着祖国数千平方公里的国土。父亲桑杰曲巴常对卓嘎和央宗说:“如果我们走了,这块国土上就没有人了!”这句话,两个女儿记了一辈子。他们知道,守护土地,就是守护国家。” 颁奖辞:日出高原,牛满山坡。家在玉麦,国是中国。中国是老阿爸手中缝过的五星红旗,中国是姐妹俩脚下 离不开的土地。高原隔不断深情冰雪锁不住春风,河的源头在北方,心之所向是祖国。 I刘锐:倚天持报国关山万里程 事迹:刘锐所在团被确定为全军首家装备轰-6K的部队后,他作为“先行者”和“探路人”,既当 “改装员”又当“试飞员”,仅用3个月就完成了改装。随后,刘锐一鼓作气,创造性提出“课题牵引训 练”新思路,形成一批战法、数十套突击方案,填补轰-6K作战使用的多项空白。 颁奖辞:脱翎换羽,展翅高飞,这是大国利器。穿越海峡,空巡黄岩,你为祖国的战机填上一抹太平洋的蓝。 巡天掠海,为国仗剑,强军兴军的锐一代只要祖国需要你们可以飞得更远。 I黄大年:一心中国梦功德冠群英 事迹:黄大年留学英国18年,是国际知名的科学家。回国前,他住在剑桥大学旁边的花园别墅里,妻子还经营着两家诊所。2008年,中国开始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他用最短的时间辞职、卖掉房子和

中国社会转型的基本特点

自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就开始了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改革开放以来这个转型过程进入了加速期。我国的社会转型与其他国家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相比,虽然存在着许多共性的东西,比如说都是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都是人的生存方式由自在状态向自觉状态的转变但由于我国农业文明的源远流长,以及今天转型所处的国际环境的变化,使当今中国的社会转型表现出许多独有的特点。 转型过程漫长。中国的农业文明非常发达,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有着强大的影响。因此,现代工业社会取代传统农业社会的过程难以在借鉴,完全是一个独自探索的课题。这样,一方面,传统农业社会的影响根深蒂固,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转换;另一方面,当今中国的社会转型又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新课题,需要较长的时间去探索,这两方面的因素决定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转型过程复杂。中国社会的转型是在已实现了现代化的西方社会遭遇深刻危机、出现一系列弊端之后开始的,如何扬其长而避其短是一个复杂的课题。这可以使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少走弯路,但也使这一过程更加复杂。可以说,当中国社会还没有完全享受到现代化积极成果的时候,西方就已经开始灭。这种时代的落差使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境遇更加复杂化。 转型中矛盾尖锐。西方现而中国的社会转型最初是外源式的,是在外来侵略者的坚船利炮下启动的,它不仅无法像西方国家那样从殖民扩张中获得原始资本积累,相反自己就是西方殖民扩张的对象。由此形成了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相互交织的状态。这种情况必然影响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进程。 转型所处的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是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进行的。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遭遇严重挫折。这就决定了当今中国的社会转型是在更为杂多变的国际格局中推进的,国际格局的不确定性增加了转型的难度。因此,研究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一定要把多变的国际环境考虑进来,认识到由此带来的影响。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艰巨性还表现在它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推进的。世界各国和地区经济的相互影响与制约从未如此强烈,各个国家、民族的政治文化也相互影响,任何国家和民族都不可能孤立地求得生存和发展。这种情况对后发展国家的制约作用更加明显,这也直接形成了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机遇与挑战。

2016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2016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一、吴锦泉【高节卓不群】 【颁奖词】 窄条凳,自行车,弓腰扛背,沐雨栉风。身边的人们追逐很多,可你的目标只有一个。刀剪越磨越亮,照见皱纹,照见你的梦。吆喝渐行渐远,一摞一摞硬币,带着汗水,沉甸甸称量出高尚。 【人物事迹】 2010年8月9日,吴锦泉收听广播时得知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将磨刀挣来的硬币凑上1000元钱送给红十字会捐给灾区。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吴锦泉得知此消息后,将两年来走街串巷替人磨刀挣下的1966.2元辛苦钱,通过红十字会捐给灾区。 自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累计捐款37000多元钱。吴锦泉,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五星村一名普通村民,如今年过八旬,仅靠磨刀为生,生活并不富裕,老两口还住在三间破旧的瓦房里,但他关心社会,为村里修桥补路,去福利院看望孤儿,将自己的辛苦钱毫无保留地捐献出来。 二、张宝艳秦艳友【阳春布德泽】 【颁奖词】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宝贝回家,路有多长?茫茫暗夜,你们用父母之爱,把灯火点亮。三千个日夜奔忙,一千个家庭团聚。你们连缀起星星点点的爱,织起一张网。网住希望,网住善良。 【人物事迹】 1992年,儿子的一次意外走失,让张宝艳、秦艳友夫妇体会到了走失孩子后的焦急,此后他们开始关注寻亲信息,并尝试为丢失孩子的父母提供帮助。2007年,夫妇二人建起“宝贝回家寻子网”,帮助家长们寻找孩子。为了运营好网站,张宝艳辞去工作成了一名全职志愿者。2009年,张宝艳提出的“关于建立打击拐卖儿童DNA数据库的建议”得到公安部采纳,DNA数据库为侦破案件、帮被拐儿童准确找到亲人,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成立8年来,“宝贝回家寻子网”不断壮大,志愿者发展到15万多人,遍布全国各地,成为照亮宝贝回家路的一支中坚力量。目前,“宝贝回家”寻子网是唯一与公安部打拐办合作的全国性寻子网站,截至2015年11月,“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帮助超过1200个被拐及走失的孩子寻找到亲人。 三、郎平【雄心志四海】 【颁奖词】 临危不乱,一锤定音,那是荡气回肠的一战!拦击困难、挫折和病痛,把拼博精神如钉子般砸进人生。一回回倒地,一次次跃起,一记记扣杀,点染几代青春,唤醒大国梦想。因排球而生,为荣誉而战。一把铁榔头,一个大传奇! 【人物事迹】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女排决赛,中美巅峰对决,身高1米84的中国女排主攻手郎平击溃了美国女排的防线,帮助中国女排登上了冠军的宝座,赛后诞生了一个流行词——“铁榔

转型期中国企业战略的现状及问题

转型期中国企业战略的现状及问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人力资源研究培训中心所属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组织实施的“2009·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16000份,截至10月15日共回收有效问卷5016份,样本覆盖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各个行业,其中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分别占8.8%和91.2%;大、中、小型企业分别占8.7%、44.1%和47.2%。职务系企业董事长或总经理、厂长、党委书记的占94.3%。 一、对企业战略与战略决策的认识及评价 (一)企业经营者重视企业战略,认为战略执行远比战略制定困难 调查显示,47.5%的企业经营者对有关企业战略理论“很熟悉”或“较熟悉”,45.6%认为“一般”,仅有6.99%选择了“很不熟悉”或“较不熟悉”;七成以上的企业制定了1年以上的书面战略规划,其中制定3 年以上战略规划的企业不到1/3;对“执行战略远比制定战略要难得多”这一说法表示“比较同意”或“非常同意”的企业经营者占73.4%,认为“一般”的占12.1%,表示“非常不同意”或“比较不同意”的占14.5%,评价值为3.99,明显高于中值3。〔评价值以5 分制计算(非常同意=5,比较同意=4,一般=3,比较不同意=2,非常不同意=1)所得到的平均值,分值越大表示对该说法的认同程度越高。下同。〕总体来看,企业经营者对企业战略的重要性有基本认识,对企业战略理论也相对了解,但是仅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企业制定了3年以上的书面战略规划。同时,企业经营者普遍认为战略执行比战略制定要难得多,这表明制定有效的战略和提高战略执行能力是中国企业经营者目前面临的重大挑战。 (二)国有企业多为集体决策,民营企业多为个人决策<br> <br> 关于企业经营者直接负责的主要工作,调查显示,84.7%的企业经营者选择了“战略制定”,排在第一位,明显高于其他选项。关于企业战略的最终决策者,调查显示,选择“董事长/总经理”的企业经营者占45.7%,排在第一位,选择“董事会”的占38.3%,排在第二位,其他依次是“经理班子”、“上级主管机构”和“企业党组”。调查表明,从总体上看,董事长/总经理、董事会是承担最终战略决策责任的两大主体,由董事长/总经理个人承担最终战略决策责任的企业和由董事会承担最终战略决策责任的企业各占一半。其中,超过六成的国有企业由上级主管机构和经理班子最终决策,超过半数的民营企业由董事长/总经理最终决策。这表明,国有企业多为集体决策,民营企业多为个人决策。

(三)优化高管团队构成和改善经营者战略思维是提升企业战略决策能力的关键

关于提升企业战略决策能力的方法,调查显示,按照企业经营者选择比重高低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优化高管团队的构成”、“改善企业家战略思维”、“完善组织机构与管理体制”,其他还有:“鼓励员工参与决策”、“转变企业家个人价值观”、“塑造创新文化”和“优化战略决策过程”。<br>
调查表明,总体来看,企业经营者认为提升企业战略决策能力的主要途径依次为:“优化高

201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

2015年评选“201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候选人物名单及其事迹 1于敏,中国氢弹之父 (于敏,中国科学院院士,89岁,核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于敏1944年考入北京大学,1951年以优异成绩毕业,进入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1960年底,开始参与科学家钱三强组织的氢弹技术理论探索。在中国核物理的几位开创者中,于敏是唯一一位没有留学背景的人。在氢弹的理论探索中,于敏几乎从一张白纸开始,依靠自己的勤奋,举一反三。克服重重困难,自主研发,解决了氢弹研制中的一系列基础问题。1967年,中国完成了氢弹核爆实验。从原子弹到氢弹,中国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这是世界上最快的速度。在氢弹研制过程中,于敏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成为中国氢弹研制中的关键人物。从20世纪70年代起,于敏和其他学者一起倡导、推动加快我国的惯性约束聚变研究,并将它列入我国高技术发展计划,大大推动了我国国防科技的进步。从60年代开始,于敏放弃了个人热爱的基础物理专业,此后30年一直隐姓埋名,于敏一生只有两次公开露面,一次是1999年,国家为两弹一星元勋授奖,另外一次是2015年1月9日,国家科技奖颁奖,于敏成为最高科技奖的唯一获得者。 木拉提?西日甫江:大漠“猎鹰” 西日甫江,男,38岁,维吾尔族,新疆和田地区公安局民警。 木拉提?西日甫江,是新疆和田地区的一名公安民警,曾荣立个人二等功两次,个人三等功四次。早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读书期间,木拉提就多次参与警方的反恐行动,担当卧底和翻译。从警14年来,木拉提?西日甫江始终坚持战斗在打击暴恐犯罪活动第一线,用热血和行动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与社会和谐稳定,被当地群众誉为大漠“猎鹰”(维吾尔语的尊称,传说中老百姓的守护者)。 2014年4月,木拉提获得重要情报,一伙隐藏在和田农村的暴恐分子,正在秘密制造大批炸弹,准备实施多点连环袭击。秘密侦查发现,暴恐分子有很强的反侦查意识,布置了大量机关,还在制爆窝点的内部和周边预埋了遥控启爆的炸药,事情一旦败露,就打算和警察同归于尽。情况紧急,木拉提和战友们没有犹豫,在摸清位置、确定时机后,果断行动,击毙了歹徒。当场搜出了200多枚的自制炸弹的成品和半成品,其中包括杀伤力巨大的汽油炸弹和人体炸弹。 和田是暴力恐怖斗争的前沿阵地,面对艰巨繁重和复杂危险的维稳任务,木拉提?西日甫江与犯罪分子机智周旋、斗智斗勇,先后数十次将暴恐犯罪活动打击在预谋之中。 战友的牺牲、亲人的牵挂让木拉提更加坚定。他说,我们的这个工作背后,是美好的一个未来。因为我们就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新疆。 师昌绪:光耀人间 师昌绪,金属学及材料科学家,“两院”院士,曾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1948年,师昌绪赴美留学。50年代开始,师昌绪为争取回国,进行了长期斗争。1955年6月,师昌绪回国,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从1957年起便负责“合金钢与高温合金研究与开发”成为中国高温合金开拓者之一,领导开发中国第一代空心气冷铸造镍基高温合金涡轮叶片,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自主开发这一关键材料技术的国家。 师昌绪对国家科技政策的制订及科技机构的设置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倡导并参与主持了中国工程院的建立;多次主持全国材料领域发展规划。师昌绪在国际材料科学领域享有很高声誉,多次担任国际材料领域学术会议主席或顾问。

201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最全的,最牛的)

201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

1.中国氢弹之父于敏颁奖词: 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他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他是89岁高龄的于敏。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事迹: 于敏,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89岁,核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在中国核物理的几位开创者中,于敏是唯一一位没有留学背景的人。在氢弹的理论探索中,于敏几乎从一张白纸开始,依靠自己的勤奋,举一反三。克服重重困难,自主研发,解决了氢弹研制中的一系列基础问题。1967年,中国完成了氢弹核爆实验。从原子弹到氢弹,中国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这是世界上最快的速度。在氢弹研制过程中,于敏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成为中国氢弹研制中的关键人物。 从60年代开始,于敏放弃了个人热爱的基础物理专业,此后30年一直隐姓埋名,于敏一生只有两次公开露面,一次是1999年,国家为两弹一星元勋授奖,另外一次是2015年1月9日,国家科技奖颁奖,于敏成为最高科技奖的唯一获得者。

2."移民第一责任人"赵久富颁奖词: 清水即将漫过家园,最后一次,把红旗在墙上摩平。你带领乡亲们启程,车轮移动的瞬间,心间隐痛。不敢回望,怕牵动一路哭声。五十年间,两度背井离乡,我们的老支书,一生放不下的,不只是白发高堂。他是湖北黄湖移民新村党支部书记赵久富,带领村民重找致富路。 "移民第一责任人"赵久富事迹: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外迁第一人,湖北“移民书记”赵久富 为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湖北省有18.2万移民离别故土,赵久富是中线一期工程40多万移民的杰出代表。50年前,为修建丹江口水库,7岁的赵久富随父母搬迁到了郧县安阳镇余嘴村。2008年,该省试点移民开始,在余嘴村当了26年村支书的赵久富主动选择外迁,积极配合库区、安置区工作。于2010年4月,与61户村民一道,由十堰市郧县迁往黄冈市团风县。 赵久富是移民搬迁的带头人。2010年,南水北调移民工作正式开始,湖北十堰市郧县余嘴村被定为首批搬迁的移民试点村。家园难舍,故土难离,乡亲们户看户、村看村、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谁也不愿意主动搬迁。村支书赵久富是党员,又是村干部,还是一名退伍军人,尽管他的家没有被划进移民版图,但他必须带好这个头。他说服自己的爱人:“说话办事乡亲们都看着咱,为了国家南水北调工程我不能拖后腿。” 2010年4月30日,搬迁的这天,赵久富含泪告别80岁高堂,带61户村民前往600公里外的黄冈。赵久富本打算把新家安顿好之后就接父母过来一起住,然而这却成了他一生的遗憾。2013年,老父亲突发疾病,当赵久富从黄冈赶回老家时,父亲已经永远闭上了眼睛。 搬迁后,赵久富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乡亲们积极进取,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经历了从不适应,到逐渐融入当地;从依赖依靠政府,到主动参与、主动建设的巨大转变,移民的主人翁意识越来越浓,建设新家的热情越来越高,涌现了一大批带头致富、带头创业的先进典型。由于工作出色、贡献突出,赵久富被任命为黄湖新区党总支书记,也是该省7.7万外迁移民中唯一的省人大代表。

中国社会转型的趋势

中国社会转型的趋势、代价及其度量 近20年来,中国社会处于急剧变革与加速发展的时期,社会转型呈现多向度的特征,各个时期、各个地区分别处于不完全相同的转型度之中。中国社会多向度的转型,主要表现为四大社会变迁与发展趋势。本文旨在研究中国社会转型的含义、基本趋势、社会效果、社会代价及其度量方法。 一、中国社会转型的界定 在中国,“转型”概念是1992年以后开始流行的。它最早也是最典型的含义是体制转型,即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这与西方国家的主流理解是一致的。世界银行办了一个杂志,叫"Transition",有人译为“转轨”。从发表的文章来看,这份杂志探讨的主要是经济体制转轨。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与世界银行合办了一份“转轨通讯”,为"Trans ition"的中文版。也有人将"Transition"译为“转型”(注:参见〔英〕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社会主义向何处去——经济体制转型的理论与证据(译序)》,〔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了“社会转型管理(MOST)”规划联络委员会,并出版业务通讯。社会学者往往将"Transformation"译为社会的“转型”。在中国社会学者的论著中,“社会转型”有三种主要的含义: (1)社会体制在较短时间内急剧的转变。 “转型”与“转轨”在体制转变这一点上可以取得相同的意义。自1992年中国宣布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中国社会转型就建立在明确的经济体制转型的基础之上。但社会转型本身则是社会体制的转变,是社会制度的创新。改革是从制度转变开始的,因此制度解释是根本性的解释。 我曾指出:“60年代至70年代,个人身份的变换特别困难,代内流动与代际流动率均很低,也就是说,社会结构‘超稳定’,比较封闭。究竟是什么东西限制人们身份的变化?有三种固定与冻结人们身份的因素:一是户籍制度;二是劳动制度;三是干部制度。这些制度造成了城乡隔绝,农民、工人、干部等基本社会角色身份固定化。”(注:宋林飞:《观念、角色、社会结构的三重转换》,〔南京〕《江海学刊》1994年第2期。)这是对结构问题的制度解释。“转轨”概念中的“轨”是指体制。新旧体制衔接、新旧制度更替,就是“转轨”。 (2)社会结构的重大转变。 1992年,李培林在《“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注:李培林:《“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1992年第5期。)一文中较

感动中国2015年年度人物吴锦泉颁奖词和事迹材料(观后感)

感动中国2015年年度人物吴锦泉颁奖词和事迹材料(观后感) 感动中国2015年年度人物吴锦泉颁奖词和事迹材料(观后感) 【吴锦泉高节卓不群】 窄条凳,自行车,弓腰扛背,沐雨栉风。身边的人们追逐很多,可你的目标只有一个。刀剪越磨越亮,照见皱纹,照见你的梦。吆喝渐行渐远,一摞一摞硬币,带着汗水,沉甸甸称量出高尚。 【人物事迹】 2010年8月9日,吴锦泉收听广播时得知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将磨刀挣来的硬币凑上1000元钱送给红十字会捐给灾区。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吴锦泉得知此消息后,将两年来走街串巷替人磨刀挣下的1966.2元辛苦钱,通过红十字会捐给灾区。自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累计捐款37000多元钱。吴锦泉,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五星村一名普通村民,如今年过八旬,仅靠磨刀为生,生活并不富裕,老两口还住在三间破旧的瓦房里,但他关心社会,为村里修桥补路,去福利院看望孤儿,将自己的辛苦钱毫无保留地捐献出来。 今晚,磨刀老人的善举“感动中国” 今天8时不到,南通市港闸区五星村村委会议室,数十名电视观众就早早地围坐在吴锦泉身旁,观看央视“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颁奖盛况。此刻,这位普通的农民不仅是观众中的主角,更是央视荧屏上的主人公——“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之一。 颁奖盛典的开场是专门为老人设计的,背景是老北京胡同。主持人白岩松和老人在街角相遇了,开始讲述他的爱心故事。 老人踏着红地毯第一个出现在屏幕中,敬一丹充满深情地宣读“感动中国”给老人的颁奖词:“窄条凳,自行车,弓腰扛背,沐雨栉风。身边的人们追逐很多,可你的目标只有一个。刀剪越磨越亮,照见皱纹,照见你的梦。吆喝渐行渐远,一摞一摞硬币,带着汗水,沉甸甸称量出高尚。”

浅谈转型期中国社会阶层的分化及其应对措施.doc

浅谈转型期中国社会阶层的分化及其应对措施- “ 关键词:转型期;社会阶层;分化;措施 摘要:目前我国社会正处在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社会转型引发了剧烈的社会阶层分化,不断出现的阶层分化对当今社会发展的影响日益深刻。转型期中国社会阶层的分化有它的积极意义,但也不能否认它的弊端。这就需要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及时协调各种关系,解决各种矛盾,从而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社会阶层分化的积极效应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我国在社会结构转型和社会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出现了剧烈的社会阶层分化。原来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的社会结构分化了,一些阶层新生了,诸如私营企业主阶层、经理阶层和农民工群体等新的社会阶层。社会阶层分化作为社会结构转型的重要内容,是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必然产物,其存在和发展具有合理性,对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发挥着多方面的积极效应。 第一,社会阶层分化对加快中国社会结构的现代化有着积极作用。对于中国来说,现代化最基本的涵义就是实现从传统的农业国家向现代工业国家的转变。

为了实现这个转变,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党和国家领导人采取了许多积极的措施,使得生产力有了一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有较大改善和提高,但社会结构的转变基本上是停滞的。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经济上的单一所有制和行政区划上的城乡二元结构,牢牢地钳制着社会阶层的先天性分布,使阶层之间的社会流动基本上不可能。这样必然妨碍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一个明显的事实是,直至改革开放前,我国依旧是一个农业人口占80%以上的国家。所有制变革后,阶层的流动很快出现社会结构的改观。有资料显示,1997年从农村分流出来进入乡镇企业和其他形式经济组织工作的农民达 1.35亿人,此后农村的分流愈加加快,1999年全国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比重已经从1978年的89.7%降到46.6%。这样的阶层分化对中国社会结构向现代化方向发展,意义十分重大。 第二,社会阶层分化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对社会成员的“激励”作用。改革开放使中国走出了一个以平均主义为特征的时代。传统的“大锅饭”、“铁饭碗”制度和意识随着体制性的改革而被冲破和抛弃。从某种意义上说,邓小平提出的“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的发展思路,实际上促使了社会阶层的分化,同时对社会成员也有一定的激励作用。比如,实践中在坚持物质鼓励和精神鼓励相结合的前提下,适当地采取“能进能出”、“能上能下”、“高能高薪”、“合同制”、“聘任制”等措施,淡化干部与工人的界限,给予高才能者以优厚待遇,适当拉开收入差距,保持一个适当规模的待业面,对于刺激劳动者的进取心是完全必要的。 第三,它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增添了活力,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的稳定。过去人们以为,分化只能带来社会的不稳定,其实并非如此。我们知道,社会分化如果是简单的两极分化,那当然会有不好的结果,但如果社会分化是利益的“碎片化”,人民利益的多元化,那样,反而不容易发生利益纠纷。比如,过去绝大多数城市居民都就业于全国统一工资标准的国营、集体企业中,涨工资都需要中央颁布全国涨工资的命令。如今,绝大多数劳动者就业于各种类型的公司、企业之中,涨工资是千

201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

201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年感动中国十大 人物事迹 1、报国心皎洁:中国氢弹之父于敏颁奖词: 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 于敏事迹: 于敏,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89岁,核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在中国核物理的几位开创者中,于敏是唯一一位没有留学背景的人。在氢弹的理论探索中,于敏几乎从一张白纸开始,依靠自己的勤奋,举一反三。克服重重困难,自主研发,解决了氢弹研制中的一系列基础问题。1967年,中国完成了氢弹核爆实验。从原子弹到氢弹,中国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这是世界上最快的速度。在氢弹研制过程中,于敏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成为中国氢弹研制中的关键人物。 2、量与江海宽:“移民第一责任人”赵久富颁奖词: 清水即将漫过家园,最后一次,把红旗在墙上摩平。你带领乡亲们启程,车轮移动的瞬间,心间隐痛。不敢回望,怕牵动一路哭声。五十年间,两度背井离乡,我们的老支书,

一生放不下的,不只是白发高堂。 赵久富事迹: 赵久富是移民搬迁的带头人。2010年,南水北调移民工作正式开始,湖北十堰市郧县余嘴村被定为首批搬迁的移民试点村。家园难舍,故土难离,乡亲们户看户、村看村、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谁也不愿意主动搬迁。村支书赵久富是党员,又是村干部,还是一名退伍军人,尽管他的家没有被划进移民版图,但他必须带好这个头。他说服自己的爱人:“说话办事乡亲们都看着咱,为了国家南水北调工程我不能拖后腿。” 搬迁后,赵久富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乡亲们积极进取,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经历了从不适应,到逐渐融入当地;从依赖依靠政府,到主动参与、主动建设的巨大转变,移民的主人翁意识越来越浓,建设新家的热情越来越高,涌现了一大批带头致富、带头创业的先进典型。由于工作出色、贡献突出,赵久富被任命为黄湖新区党总支书记,也是该省7.7万外迁移民中唯一的省人大代表。 “感动中国”组委员会评价赵久富:量与江海宽。赵久富在颁奖现场表示,自己父母也曾经历过一次移民,我们是二次移民。南水北调40多万移民付出的太多、太多。但看到这么大的工程,我们国家能做,很震撼。 3、涓滴见沧海:好心人“炎黄”张纪清颁奖词:

2015感动中国十大新闻人物

【吴锦泉高节卓不群】 【颁奖词】窄条凳,自行车,弓腰扛背,沐雨栉风。身边的人们追逐很多,可你的目标只有一个。刀剪越磨越亮,照见皱纹,照见你的梦。吆喝渐行渐远,一摞一摞硬币,带着汗水,沉甸甸称量出高尚。 【人物事迹】 2010年8月9日,吴锦泉收听广播时得知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将磨刀挣来的硬币凑上1000元钱送给红十字会捐给灾区。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吴锦泉得知此消息后,将两年来走街串巷替人磨刀挣下的1966.2元辛苦钱,通过红十字会捐给灾区。自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累计捐款37000多元钱。吴锦泉,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五星村一名普通村民,如今年过八旬,仅靠磨刀为生,生活并不富裕,老两口还住在三间破旧的瓦房里,但他关心社会,为村里修桥补路,去福利院看望孤儿,将自己的辛苦钱毫无保留地捐献出来。 【张宝艳秦艳友阳春布德泽】 【颁奖词】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宝贝回家,路有多长?茫茫暗夜,你们用父母之爱,把灯火点亮。三千个日夜奔忙,一千个家庭团聚。你们连缀起星星点点的爱,织起一张网。网住希望,网住善良。 【人物事迹】 1992年,儿子的一次意外走失,让张宝艳、秦艳友夫妇体会到了走失孩子后的焦急,此后他们开始关注寻亲信息,并尝试为丢失孩子的父母提供帮助。2007年,夫妇二人建起“宝贝回家寻子网”,帮助家长们寻找孩子。为了运营好网站,张宝艳辞去工作成了一名全职志愿者。2009年,张宝艳提出的“关于建立打击拐卖儿童DNA数据库的建议”得到公安部采纳,DNA数据库为侦破案件、帮被拐儿童准确找到亲人,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成立8年来,“宝贝回家寻子网”不断壮大,志愿者发展到15万多人,遍布全国各地,成为照亮宝贝回家路的一支中坚力量。目前,“宝贝回家”寻子网是唯一与公安部打拐办合作的全国性寻子网站,截至2015年11月,“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帮助超过1200个被拐及走失的孩子寻找到亲人。 【郎平雄心志四海】 【颁奖词】临危不乱,一锤定音,那是荡气回肠的一战!拦击困难、挫折和病痛,把拼博精神如钉子般砸进人生。一回回倒地,一次次跃起,一记记扣杀,点染几代青春,唤醒大国梦想。因排球而生,为荣誉而战。一把铁榔头,一个大传奇! 【人物事迹】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女排决赛,中美巅峰对决,身高1米84的中国女排主攻手郎平击溃了美国女排的防线,帮助中国女排登上了冠军的宝座,赛后诞生了一个流行词——“铁榔头”。“铁榔头”郎平两次在中国女排最困难的时期,主动接下了中国女排主帅这个“星球上压力最大的职业”:第一次是1995年女排生死存亡之际,她毅然归国,担任女排主帅,累倒在工作当中;第二次是2012年中国女排伦敦奥运会被日本队淘汰,2013年同年龄队友陈招娣撒手人寰,这一系列的悲痛触动了郎平内心深处的女排情结,于是她冒着“一世英名可能毁于一旦”的风险再次走马上任,仅仅一年半时间,郎平就带领中国队于2014年时隔16年重返世锦赛决赛舞台,最终夺得亚军,并于2015年重夺世界杯冠军。30年来,从担任主攻手时的“五连冠”到任教练率中国女排重返世界之巅,“铁榔头”似乎已经是奇迹的代名词。 【屠呦呦春草鹿呦呦】 【颁奖词】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 【人物事迹】 2015年12月10日,屠呦呦因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而获得当年的诺贝尔医学奖。这是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首次获得诺贝尔奖。1968年,中药研究所开始抗疟中药研究,39岁的屠呦呦担任该项目的组长。经过两年的研究对象筛选,并受到中国古代药典《肘后备急方》的启发,项目组将重点放在了对青蒿的研究上。1971年,在失败了190次之后,项目组终于通过低温提取、乙醚冷浸等方法,成功提取出青蒿素,并在接下来的反复试验中得出了青蒿素对疟疾抑制率达到100%的结果。在没有先进实验设备、科研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屠呦呦带领着团队攻坚克难,面对失败不退缩,终于胜利完成科研任务。青蒿素问世44年来,共使超过600万人逃离疟疾的魔掌。未来,屠呦呦希望通过研究,让青蒿素应用于更多地方,为更多人带来福音。 【阎肃弦歌感人肠】

中国处在社会转型时期

中国处在社会转型时期 in a social transitional period, chinese face numerous challenges. reforms have ended the “iron rice bowl”system of cradle-to-grave soci al welfare. chinese have to earn money for housing, medical insurance, re tirement pension and educationg now people work harder than before to k eep thei5 competitive edge and grasp opportunities. chinese put priority on the quality of life, instead of quantity, pa rticularly in terms of mentalities. people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essence of life, and care more about their own feelings. the words “pressure”, “competition”exist in daily vocabulary. chinese possess not only sophist icated lifestyles, but also very positive views of life. chinese in the social transitional period are full of confidence in their future. in spite of setbacks and difficulties, people believe that “ref orms”means countless opportunities and more benefits to them. they thin k tomorrow will be better than today.

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 2016-5-6 社会转型期的含义: 1、是指社会结构变动,一种整体的和全面的结构状态过渡,而不仅仅是某些单项发展指标的实现,具体包括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2、从唯物史观角度看:指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历史阶段。从文明史观角度看:指人类由采集渔猎文明到农耕文明再到工业文明更替的重要历史阶段。 一、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 1、春秋战国(公元前5~3世纪) 总体特征:中国社会经历着大变革。 具体而言: ①、从国家政局看:国家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 ②、从社会性质看:井田制的瓦解、土地私有制的兴起预示着中国社会由奴隶社会逐步向封建社会过渡。 ③、从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看: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表明生产力的显著提高,中国历史由青铜时代进入铁器时代;耕作动力由人力转向畜力;耕作方式由商周时期的大规模简单协作转向以户为单位,以男耕女织为特点的家庭个体经营。 ④、从民族关系看: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直接推动了中原华夏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交往,我国历史出现了第一次民族融合。 ⑤、从思想文化看,呈现出繁荣景象: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其中儒家的“以德治民”,法家的“以法治国”,道家的“无为而治”,墨家的“兼爱”、“尚贤”等思想主,不仅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而且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也具有重大的现实借鉴意义。 中外联系:春秋战国时期,正值西方(欧洲)古典文化(古代希腊、罗马奴隶制繁荣)时代。古典文化倡导的“人文思想”,为14~16世纪“文艺复兴”的兴起提供了最为直接的思想武器。 2、明末清初(17~18世纪) 总体特征: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和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 具体而言: ①.政治领域:中央集权空前强化,充分暴露了封建统治的腐败。 ②.经济领域: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但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③.民族关系领域:明清大大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定型。 ④.对外关系出现新现象:一方面西方殖民者开始侵略中国,中国开始了反殖民侵略的斗争;另一方面,对外政策由开放逐步走向闭关。 ⑤.思想文化领域呈现的特征——承古萌新。“承古”的具体表现:一方面集大成的科技著作问世;另一方面古典文化进入总结时期,官方组织编纂大型图书成就突出(类书——《永乐大典》、《占今图书集成》;丛书——《四库全书》)。“萌新”的具体表现:一方面带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启蒙思想产生;另一方面“西学东渐”,西方一些科学技术和自然科学知识开始传人中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