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_教师水平能力测试题

湖北省_教师水平能力测试题
湖北省_教师水平能力测试题

教师水平能力测试题

1——10小题是选择题(2分每题),我记得有“校本教研形式”“义务教育免费体现了义务教育的什么性质”“未成年人保护法体现了什么性质”“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以人为本)”“新课程的三维目标”等。

11、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

一、依法执教。认真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树立新的课程观,实施素质教育;自觉参加政治学习活动;积极参与民主管理学校;遵纪守法,为人师表。

二、爱岗敬业。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自觉维护学校利益,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工作时间里不干与教育教学无关的事,不迟到早退;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敷衍塞责,注意减轻学生过重负担。

三、热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四、严谨治学。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坚持在职进修,树立优良学风,该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坚持因村施教,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知识传授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

五、团结协作。弘扬关心他人、团结协作的良好风气,同事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

六、尊重家长。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经常与家长沟通,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取得支持与配合,形成家校教育的合力;树立为学生、家长服务的思想,积极宣传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方法,讲究沟通艺术,不训斥、指责学生家长。

七、为人师表。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严于律己;作风正派,不搞不正之风,不搞小团伙、小集团;以身作则,注重身教,成为学生的表率,自觉维护自身的良好形象。

八、廉洁从教。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不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

九、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乐于承担学校分配的各项工作,并认真完成。

十、积极参加有益扩大学校影响,有利学校声誉与形象的社会活动。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2008年修订)

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12、在教学中如何体现师爱?

13、什么样的问题才是好问题?

14、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教学行为发生了哪些变化?(有个材料:老师说“这个问题我都讲几遍了,你们还没听懂?”另一个老师说“我讲的同学都听明白了吗?”)

15、有个学生总是犯错误,有一次他又把学生的杯子打碎了,老师把向他爸爸告状,当老师走时听到他父亲的训斥和孩子说:“我看到杯子里有蚂蚁,我怕同学把蚂蚁喝到肚子里了”。问如果你是这个老师,你应该怎么做?这个案例对你教育学生有什么启示?

16、有个班级要组织学生参加学校运动会,可有些学生体育成绩不好,可学生热情很高,最后老师只好让没参加其他项目的学生进行接力。学生的情绪都很好。讨论“成长在前,成绩在后”的理解?

实践中如何关注学生成长?

17、(22分)“轻负担高质量”是2008年教育的主题。

(1)讨论“负担与质量的关系”?造成学生负担过重的原因有哪些?

(2)在教学实践中,你们学校轻负担,高质量的途径有哪些?

对于这样的考试题目,我认为还是可以的,只要是老师,都会有话可说,只不过不知道判卷的标准是怎么样的?还有是否认真判卷?

一、判断题

1、在新课程背景下,课程是教学内容和进展的总和。错

2、在新课程中,教材提供给学生的是一种学习线索,而不是惟一的结论。对

3、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这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错

4、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对

5、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就是编写适合学生发展的新教材。对

6、在教学中,我们要抛弃一切传统的教学技术,发展现代教学技术,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错

7、在新课程中,课程评价主要是为了“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从而促进儿童的发展。错

8、在考试改革方面,纸笔测验仍然是考试的惟一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错

9、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更加主动地参与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对

10、在新课程推进过程中,课程的建设、实施与发展将成为学校评价中的重要内容。对

11、学校课程管理是指学校有权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总的设计。对

12、发展性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改革就是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的改革。?

二、单项选择题

1、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

A、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B、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C、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D、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

2、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_课程,自小学_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_课时。A?B?

A、必修33

B、必修1 1

C、选修33

D、选修3 4

3、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终极目的是?

A、形成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

B、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

C、强调学科内容的归纳和整合

D、注重研究生活中的重大问题

4、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 A

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

B、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

C、淡化甄别与选拔的功能

D、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理念

5、在学校课程中,与选修课程相对应的课程是 A

A、活动课程

B、学科课程

C、必修课程

D、综合课程

6、关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设置重要性的认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能够弥补单一国家课程的不足

B、能够满足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相同需求和特点

C、能够发挥地方和学校的资源优势与办学积极性

D、能够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和多样化发展

7、“新教材一方面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也注意及时恰当地反映科学技术新成果……”这主要说明新教材 C

①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现成的结论

②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③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统一

④体现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④

8、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D

A、坚持学习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

B、认真备课,认真上课

C、经常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D、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

三、多项选择题

1、新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确立(ABC)

A、有助于教材的多样化

B、有利于满足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

C、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D、有利于扩大国家课程在整个课程计划中的比重

2、实施素质教育,必须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在学生观方面,新课程倡导的主要观点有ABCD

A、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B、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C、每个学生都具有独特性

D、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权利的主体、责任的主体

3、综合实践活动主要包括

A、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

B、课外兴趣小组

C、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D、劳动与技术教育

4、美国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

A、直接影响教师形成积极乐观的“学生观”

B、直接影响教师重新建构“智力观”

C、认为智力是以语言能力和逻辑—数理能力为核心的

D、能帮助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

5、在本次课程改革中,考试改革体现着发展性评价的理念和工作思路,它具体表现在

A、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B、对考试结果作出具体分析,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名

C、倡导给予多次机会、综合运用多种方法

D、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6、校外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校外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网络资源以及乡土资源等。其中,利用网络资源

A、有利于开阔学习思路,拓宽知识面;

B、促使人们之间的交流更及时、更开放

C、能够突破传统课程的狭隘性和时空的局限性

D、有利于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四、简答题

1、关注学科还是关注人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育价值观。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关注人,这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在这里,“关注人”的含义是什么?

2、请简要谈谈目前的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应该如何重建,才能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答:反思现行的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我们发现其存在的弊端有:第一,以“分”为本,盛行分教管理;第二,以“拿”为本,形式主义泛滥;第三,以“权”为本,权力至上。可见,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必须重建。重建的学科管理制度要致力于:第一,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使教学研究在学校取得“合法”地位,并真正成为学校教学改革发展的永恒动力。第二,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使广大广大教师学生有一种法定的形式和正常的渠道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让广大教师和学生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第三,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在考评内容和标准上,体现新课程的精神,反映教师创造性劳动的性质和角色转换的要求以及教学改革的方向,在考评的组织实施上,杜绝一切形式主义,使考评过程成为引导教师学会反思,学会自我总结的过程,在考评结果的使用上,防止片面化和绝对化,杜绝分教主义,从教师专业成长的全过程来看待每次考评的成果。

3、在语文课上,老师按学生不同水平分成几个等级组,定出不同的要求和评价标准,学生自动“对号入座”。如C级组的标准是“语言通顺”,符合要求的就给高分。不少学生高兴地说:“我的作文在小学里经常不及格,今天老师给我打了100分,我觉得学好作文还是有希望的!”老师又及时鼓励达标的同学继续向B 级、A级组进军。

请问:上述案例中,教师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在上述案例中,教师的做法是正确的。其原因是该教师的做法体现了新课程提出的发展性评价的内涵。首先,该教师的评价促进了学生的发展。突出了评价的激励与调控的功能,促进学生不断进步,实现自身价值。其次,体现了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重视评价者的主体性与评价对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第三,体现评价标准分层化,关注被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促进其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和发的独特性。第四,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该教师潜移默化地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评价进入学生发展的进程之中。

五、分析说明题

1、王林平时成绩一般,但总想找个机会能一鸣惊人。期末考试前的一天下午,王林走过教导处门口,看到里面没人,就走了进去,一眼看到老师放在橱里的数学试卷。他想,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正当他打开橱门时,教导处张主任突然走了进来。张主任看到瑟瑟发抖的王林,什么都明白了。张主任严肃地对王

林说:“平时不努力,现在偷试卷,真丢脸!你等着受处分吧!”脸色煞白的王林哀求道:“我下次再也不敢了,请不要处分我。”张主任怒道:“没门!”几天后,学校宣布了对王林的处分决定。

请问:张主任的做法对吗?为什么?假如你是张主任,你会怎样做?

答:本人认为在上述案例中,张主任的做法是不对的。这是因为他的做法违背了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他的做法的错误之一,是没有把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看待。王林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他正需要接受学校教师的教育和帮助,作为教导主任不能以这种简单的方法进行教育,应该与他一起分析错误的危害,并帮助他指出他在学习上的努力方向,并相信他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能改正错误。

教导主任做法的错误之二是没有把学生看作是完整的人。学生并不是单纯的抽象的学习者,而是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在教育活动中,作为完整的人而存在的学生,不仅具备全部的智慧力量和人格力量,而且体验着全部的教育生活,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把学生作为完整的人来对待,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尊严,关注学生道德、情感、态度、价值观,抓住教育契机,引势利导,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

假如我是张主任,我一不会这样做,发现了王林这种不轨行为后会耐心细致地与他一起分析这种错误的危害,指出他学习上的不足,提出努力方向,并相信他会改正错误。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关注他的发展,不断帮助他,使其健康成长。

2、教学设计一:在教学生求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教师讲授如下:连接AC,因为三角形ABC与三角形CDA的三边分别相等,所以,这两个三角形全等,三角形ABC的面积等于1/2底乘高,所以,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等于底乘高,命题得到证明。然后,教师列举很多不同大小的平行四边形,要求学生求出它们的面积,结果每个问题都正确解决了。下课前,教师又布置了十几个类似的问题作为家庭作业。

教学设计二: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即如何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变成一个长方形,然后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并获得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

请问:两则教学设计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有何不同?两种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答:第一种是传授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教师把学生置于知识的接受者的位置上,教师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上,这样做,学生将整天处于被动应付,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简单重复的学习之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被消蚀,思维和想象力被扼杀,学习的举和热情被摧残,严重阻碍学生的发展,导致学生主体性缺失。

第二种是探究发现式的教学方法,教师把学生置于知识的发现者,探究者的位置上,教师将学习内容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引导学生主动、独立地探究学习,这样做,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不断生成,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提升,促进了素质的提高。

一、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是什么?

(一)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二)重建新的课程结构。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三)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四)倡导建构的学习。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

(五)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六)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施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二、请就“课程结构”相关内容谈谈课程设计的科学性和进步性。

答:基础教育课程结构涉及的问题,从纵向来看,即怎样依照党的教育分针和素质教育理念来设计基础教育的各个阶段及其管理职责的分配,以确保每一个儿童都享有学习的权利;从横向来看,即在每一个教育阶段怎样有计划地安排儿童的学习机会以及基本标准,以利于每一位儿童的全面的、均衡发展。

1.强调综合性,克服学科门类过多、相互独立的倾向。

2.加强选择性,以适应地方、学校、学生发展的多样化需求。

3.确保均衡性,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三、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应该在哪些方面求突破?

1.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加强课程与社会、科技、学生发展的联系。

2.构建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的课程结构。

3.九年一贯整体设置义务教育阶段课程。

4.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

5.农村中小学课程内容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四、什么是建构主义教学观?有哪些特点?

教学应该通过设计一项重大任务或问题以支撑学习者积极的学习活动,帮助学习者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设计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学习环境与问题情境。诱发、驱动并支撑学习者的探索、思考与问题解决活动;提供机会并支持学习者同时对学习内容和过程进行反思和调控。

特点:1. 方法的导引性与支撑性。

2. 学习环境的内容丰富性、挑战性和开放性。

3. 评价的激励功能与支持反思和自我调控的功能。

4. 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共创互动合作、支持双赢的学习文化。

5. 教学情境的浸润性功能。

五、当前的课程改革体现哪些课程理念?

1.注重基础学力的提高;

2.信息素养的养成;

3.创造性与开放性思维的培养;

4.强调价值观教育和道德教育;

5.尊重学生经验、发展学生个性;

六、什么是综合实践活动?具体包括哪些内容?有哪些特性?分析这种设置的合理性?

1.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也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教学中设置的必修课程,自小学三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3课时。

2.内容: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

3.特性: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

4.这种课程设置的合理性:①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为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②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并学以致用;③推进学生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谋求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最新湖北省中小学教师水平能力测试题

2015 年湖北省中小学教师水平能力测试题 一、判断题 1、在新课程背景下,课程是教学内容和进展的总和。错 2、在新课程中,教材提供给学生的是一种学习线索,而不是惟一的结论。对 3、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这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错 4、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对 5、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就是编写适合学生发展的新教材。对 6、在教学中,我们要抛弃一切传统的教学技术,发展现代教学技术,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错 7、在新课程中,课程评价主要是为了“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从而促进儿童的发展。错 8、在考试改革方面,纸笔测验仍然是考试的惟一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错 9、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更加主动地参与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对 10、在新课程推进过程中,课程的建设、实施与发展将成为学校评价中的重要内容。对 二、单项选择题 1、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 A、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B、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C、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D、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 状 2、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课程,自小学—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课时。A A、必修3 3 B 必修1 1C 选修3 3 D、选修3 4 3、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终极目的是? B A、形成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 B、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 C、强调学科内容的归纳和整合 D、注重研究生活中的重大问题 4、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A 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 B、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 C、淡化甄别与选拔的功能 D、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理念 5、在学校课程中,与选修课程相对应的课程是C A、活动课程 B、学科课程 C、必修课程 D、综合课程 6、关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设置重要性的认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能够弥补单一国家课程的不足 B、能够满足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相同需求和特点 C、能够发挥地方和学校的资源优势与办学积极性D能够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和多样化发展 7、“新教材一方面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也注意及时恰当地反映科 学技术新成果??”这主要说明新教材C ①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现成的结论②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③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统一④体现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 A、①② B、③④ C ②④ D、①③④ 8 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D A、坚持学习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 B、认真备课,认真上课 C、经常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D、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

水平能力测试题

水平能力测试题 一、填空35分 1.《国家中长期发展纲要》强调三注重:注重“”,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注重“”,在实践中活化知识,培养能力,养成品格;注重“”,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 2.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3.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语文课程目标从、、 ______ 三个方面设计。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目标的设计着眼于的整体提高。 5.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4.阅读教学是 __、 __ 、 __ 、 _ 之间的对话过程。 5.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语文课程评价要体现语文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应注意、、、和五个方面的有机联系。 6.世界文学中的“四大吝啬鬼”指的是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 __,莫里哀喜剧《》中的阿巴贡,巴尔扎克长篇小说《》中的葛朗台、长篇小说《死灵魂》中的泼留希金。 7.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 ______ 、。这首词是代写的。 8.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鲁迅的《》 9.教学风格是一种艺术,是一种境界,是一种力量。是“诗意语文”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他说一堂好的语文课存在三种境界:人在课中,课在人中,这是第一种佳境;人如其课,课如其人,这是第二种佳境;人即是课,课即是人,这是第三种佳境。努力追求着"智慧的语文教育",倾心打造他的"组块教学"品牌。他认为,语文教学应该超越课堂,走向生活;超越训练,走向实践;超越知识,走向智慧。一个呼唤新课堂的人。他认为一堂好课应上得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只举,小嘴常开"。教师要在课堂上和学生一同成长。“主题教学”课题的研究成就享誉全国,她的课堂激情四射,是人文的课堂。 10.口语交际应培养学生、和的能力。 二、选择题。20分

2015年湖北省中小学教师水平能力测试题

2015年湖北省中小学教师水平能力测试题 一、判断题 1、在新课程背景下,课程是教学内容和进展的总和。错 2、在新课程中,教材提供给学生的是一种学习线索,而不是惟一的结论。对 3、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这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错 4、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对 5、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就是编写适合学生发展的新教材。对 6、在教学中,我们要抛弃一切传统的教学技术,发展现代教学技术,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错 7、在新课程中,课程评价主要是为了“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从而促进儿童的发展。错 8、在考试改革方面,纸笔测验仍然是考试的惟一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错 9、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更加主动地参与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对 10、在新课程推进过程中,课程的建设、实施与发展将成为学校评价中的重要内容。对 二、单项选择题 1、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 A、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B、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C、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D、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 2、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_课程,自小学_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_课时。A A、必修3 3 B、必修1 1 C、选修3 3 D、选修3 4 3、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终极目的是? B A、形成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 B、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 C、强调学科内容的归纳和整合 D、注重研究生活中的重大问题 4、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A 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 B、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 C、淡化甄别与选拔的功能 D、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理念 5、在学校课程中,与选修课程相对应的课程是C A、活动课程 B、学科课程 C、必修课程 D、综合课程 6、关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设置重要性的认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能够弥补单一国家课程的不足 B、能够满足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相同需求和特点 C、能够发挥地方和学校的资源优势与办学积极性 D、能够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和多样化发展7、“新教材一方面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也注意及时恰当地反映科学技术新成果??”这主要说明新教材C ①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现成的结论②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③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统一④体现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④ 8 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D A、坚持学习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 B、认真备课,认真上课 C、经常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D、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

教师水平能力测试综合题

课改的主要任务 (1)构建一个新型课程管理体系.(2)建立一支新型教师队伍.(3)探索一套新型课堂教学模式.(4)完善一个新型教育评价体系.(5)建设一个先进的信息化平台.(6)培养一批先进典型.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及其基本含义 答案:本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包含着三层含义:(1)以人(学生)的发展为本;(2)倡导全人教育;(3)追求学生个性化发展. 新课改组织推进基本思路:开放、民主、科学。 课改的基本方针: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 课改的重要特征:设置综合课程。 课结调整原则和特征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课改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课改六大目标: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和关系;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 课程改革实验的主要任务:1、验证、修订并正式颁布各学科课程标准;2、形成教材编写、审订和选用的有效机制;3、形成三级课程管理的具体工作机制;4、形成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 5、初步形成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6、促进广大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提高专业水平。 课程资源: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分校内和校外课程资源) 校外课程资源有: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网络资源及乡土资源。 课程资源的筛选原则:优先性和适应性。 三级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国家课程: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统一课程,它体现国家意识,是专门为未来公民接受基础教育之后所要达到的共同素质而开发的课程。 地方课程:由省一级的教育行政部门或其授权的教育部门依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需要而开发的课程。在充分利用地方教育资源、反映基础教育的地域特点、增强课程的地方适应性方面,有着很需要价值。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教师为主,在具体实话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教材管理制度追求的目标:教材的多样性、选择性和高质量。 新的学校评价体系:学校领导班子、制度与管理、教学研究制度。 课程实验区应注意:抓重点重实效、重过程促发展、重可行。 新课评价变化:1、改变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方式;2、改变了教师课前准备的关注点和备课的方式;3、改变了教师对教学能力的认识。 教师评价的内容:职业道德、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教学设计与实施;交流与反思。 多元智力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的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于1983年在《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提出的。 多元智力理论对教育的影响:1、直接影响教师形成积极乐观的“学生观”;2、直接影响教师重新构建“智力观”;3、帮助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 学生评价的内容:道德品质、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个性与情感。 新课程评价的特点:1、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2、重综合评价,关注个性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3、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教师水平能力测试题及答案修订稿

教师水平能力测试题及 答案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教师水平能力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中国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1.C) A.《论语》B.《大学》C.《学记》D.《中庸》 2.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2.B) A.教育经济学B.教育学C.心理学D.学校管理学 3.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2.B) A.社会生产力B.政治经济制度C.上层建筑D.科学技术 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4.A)A.环境B.遗传C.教育D.社会活动 5.课的类型一般分为两大类;即(5.D) A.讲授课和练习课B.讲授课和复习课C.讲授课和实验课D.单一课和综合课6.《学记》上说:“不陵节而施”;这句话体现了(4.A) A.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B.启发性教学原则C.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D.巩固性教学原则 7.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体现在(4.A) A.言行一致B.衣着整洁C.举止端庄D.谈吐文雅 8.德育是指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5.D) A.政治立场和观点的教育B.政治思想品质的教育C.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D.品德的教育 9.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5.D)

A.指导自我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实际锻炼法D.陶冶教育法 10.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内教育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2.B) A.受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范的B.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 C.师生共同参与的D.学生自愿选择的 11.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5.D) A.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B.城市与农村相结合 C.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2.学生年龄特征中所指的两个方面是(5.D) A.认识和情感的特征B.情感和意志的特征C.气质和性格的特征D.生理和心理的特征 13.中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是(2.B)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10个空;每空1分;共1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4.最早建立在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上的教育专着是教育家撰写的《14.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15.欧洲封建社会里;曾出现过教育和教育两种有代表性的教育体系。教会骑士16.教师备课要求写出三种计划;这三种计划是计划、课题计划和计划。学期(或学年)教学进度课时 17.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和之间的矛盾。社会要求的道德规范学生原有的品德水平(基础)

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水平能力测试题

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水平能力测试题 一、填空题 1、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突出抓好四个方面的问题和关键环节:一是积极积推进课程改革;二是改进和加强德育;三是要改革评价制度;四是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2、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新课程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4、要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弊端,就必须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5、新课程要求,要对教学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

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加以改变。 6、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 7、新课程要求,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8、新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9、新课程教师角色最突出的要求是由传授者角色转变为促进者。 10、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师生互动方式变革的有效途径是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11、教育具有生产性和永恒性,在阶级社会中,教育具有阶级性。

1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影响着教育目的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 13、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于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 14、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是认识过程的一种特殊形式。 15、教学原则是教学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体现了教育目的和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对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16、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五个特。 17、节假日补课是国家教育部明令禁止的,是一种非法行为。 18、社会主义主义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

教师水平能力测试题及答案

教师水平能力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中国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1.C) A.《论语》B.《大学》C.《学记》D.《中庸》 2.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2.B) A.教育经济学B.教育学C.心理学D.学校管理学 3.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2.B) A.社会生产力B.政治经济制度C.上层建筑D.科学技术 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4.A) A.环境B.遗传C.教育D.社会活动 5.课的类型一般分为两大类;即(5.D) A.讲授课和练习课B.讲授课和复习课C.讲授课和实验课D.单一课和综合课6.《学记》上说:“不陵节而施”;这句话体现了(4.A) A.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B.启发性教学原则C.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D.巩固性教学原则 7.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体现在(4.A) A.言行一致B.衣着整洁C.举止端庄D.谈吐文雅 8.德育是指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5.D) A.政治立场和观点的教育B.政治思想品质的教育C.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D.品德的教育 9.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5.D) A.指导自我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实际锻炼法D.陶冶教育法 10.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内教育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2.B) A.受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范的B.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 C.师生共同参与的D.学生自愿选择的 11.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5.D) A.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B.城市与农村相结合 C.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2.学生年龄特征中所指的两个方面是(5.D)

教师水平能力测试

19.[案例]成功解决学生冲突事件 一天中午,六年级的一批孩子正在操场上打篮球,战况“激烈。”学生Z和学生C从人群中冲了出来,两人拳脚相加,气势凶猛,我见这阵势,就停在十几米外的地方用冷眼瞅着他俩。大概Z同学也看到了我的神态,就慢慢地停止了他愤怒的“咆哮”。待他俩过来,我默默地看着他俩刚才的动作,直到他们都低下了头,于是我开始说话:“瞧你俩刚才的样子,好象恨不得把对方约吃了!要不要我在全校同学面前安排一次表演赛呀?”俩位同学把头埋得更低了,红着脸说“不要”。我看火候已到,就问他们:“打球时发生碰撞、发生吃亏便宜的事是很正常的,不至于大打出手,有失球星风度,更在同学们面前丢尽面子!我现在不追究谁对谁错,只想问一句,这件事是你们自己处理呢,还是我来处理?”他们互相看了看,说:“自己处理。”于是我让他们商量处理的办法,商量好了再向我汇报。五分钟后,他俩握手言归于好。整个事情的处理用了不到20分钟的时间。 问题:请你评价一下这位老师成功处理这场冲突事件的原因。 [参考答案]这起学生冲突事件处理效果比较好的原因就在于:1、解决问题的速度快;2、学生认识自身行为的深刻程度较好;3、把矛盾交给矛盾发生的主体双方自己解决,培养了学生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反思以往在处理这类问题的时候,总是先问谁先出手,以辩出个谁对谁错来,孰不知这样一来,教师自身在不知不觉中被套进了冲突的漩涡,学生相互推诿责任,相互指责,不从自己所应承担的责任的角度去考虑,因此问来问去,问不出个所以然,事情往往还会越搞越复杂,既影响教师的教育威望又牵扯了教师很多的精力。解铃还需系铃人,由于生活、学习在一起,学生之间发生矛盾冲突在所难免,关键在于教育学生如何面对矛盾,如何处理矛盾,如何避免矛盾的发生。教师在处理学生冲突事件中的角色不是一个仲裁者,而应该是一个指导者,让他们自己去面对矛盾,观对由此带来的后果,反省自己在事件中所要承担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冲突的发生。 20、[案例]一次关于作业的讨论 一次,我正在布臵作业:“每个生字写5遍”。就听有个同学小声说:“都会写了,还让写!”我没说话就下课了。但这件事引起了我的反思,在班会上,我提出了“教师怎样留作业?”的问题。经过商讨,同学们一致同意:常规性的作业应该写,但可以根据自己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决定多写或少写,其他时间可以做自己更感兴趣的事。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绝大多数学生都在不同方面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步。写作业成了他们自己愿意做的一件乐事,再也不是苦差事了。 问题:结合这位教师的做法,谈谈怎样组织学生自主学习。 [参考答案]一是对学生现在的学习基础、智力水平、能力高低、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特长等有一个准确的评价。二是在完成学校统一教学要求并达到基本培养规格的同时,有所选择和有所侧重地制定进一步加强某方面基础,扩充某方面

教师水平能力测试题及答案.docx

谢谢欣赏教师水平能力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中国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1.C) A.《论语》B.《大学》C.《学记》D.《中庸》 2.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2.B) A.教育经济学B.教育学C.心理学D.学校管理学 3.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2.B) A.社会生产力B.政治经济制度C.上层建筑D.科学技术 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4.A)A.环境B.遗传C.教育D.社会活动 5.课的类型一般分为两大类;即(5.D) A.讲授课和练习课B.讲授课和复习课C.讲授课和实验课D.单一课和综合课 6.《学记》上说:“不陵节而施”;这句话体现了(4.A) A.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B.启发性教学原则C.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D.巩固性教学原则7.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体现在(4.A) A.言行一致B.衣着整洁C.举止端庄D.谈吐文雅 8.德育是指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5.D) A.政治立场和观点的教育B.政治思想品质的教育C.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D.品德的教育 9.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5.D)A.指导自我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实际锻炼法D.陶冶教育法 10.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内教育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2.B) A.受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范的B.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 C.师生共同参与的D.学生自愿选择的 11.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5.D) A.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B.城市与农村相结合 C.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2.学生年龄特征中所指的两个方面是(5.D) A.认识和情感的特征B.情感和意志的特征C.气质和性格的特征D.生理和心理的特征13.中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是(2.B)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 谢谢欣赏

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及水平能力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水平能力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是对2010至20_____(C)年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C.20 2、新课程政革的根本理念是为了(C) C.学生的发展 3、与新教师相比,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有(B) B.预见性 4、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A)的关系。 A.民主平等 5、最早的教学过程思想即学、思、行统一的观点,其提出者是(A)A.孔子 6、新课程倡导的学生的学习方式有(D) D.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7、如果高水平学生在测验项目上能得高分,而低水平学生只能得低分,那么就说明下列哪种质量指标高(C)C.区分度 8、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主要标志是能否自觉地关注(D) D.学生 9、衡量品德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志是道德(D.行为 10、新修订的九年义务教育法的时间是(A) A、2006年9月1日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案:一、爱国守法。二、爱岗敬业。三、关爱学生。四、教书育人。五、为人师表。六、终身学习。 2、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参考答案:我认为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我们平时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该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以赏识的目光期待学生。首先我们老师应该坚信每个学生都有极大的潜能。应用赏识的眼光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对学生进步和发展的激励作用是巨大的。 二、以发展的眼光激励学生。“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就很好的说明学生的成长和成材是需要时间和空间的,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当前我们老师特别要关注的是学生的良好态度、需要、兴趣、习惯等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和利用上。 三、以科学的育人观启迪学生。如果我们将教育的重心只放在分数的教育上,就势必导致我们对学生的做人、个性品质、心理素质、创新精神等方面的忽视,特别是会使我们的教育步入重智轻德的误区。 只要我们在教育过程中,以对学生的爱为基础,做到以学生为本,一定能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3、听课笔记包括哪些内容? 参考答案:听课记录包括两个主要方面:一是教学实录,二是教学评点。 (一)教学实录。这一部分我们可以记录: 1、听课时间、学科、班级、执教者、课题、第几课时等。(这一般听课笔记的开头都已明确注出) 2、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时采用的方法。(记录教学方法对于改进自己的教学帮助更大。特别是要详细记录自己认为比较精彩的教学处理方法。每堂课都雷同的环节,或一些平实的述说性语言适当少作记录,把自己从记录员的身份中解脱出来,把注意力投向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的观察) 3、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这往往是我们常常忽略的地方。当然时间安排是否得当,还有待于学生课堂状态。) 4、学生活动情况。(学生精彩的回答绝对有记录的必要。课堂中学生的学习状态,也是我们记录并进行教学反思的重要内容。) 5、教学效果(主要看学生在课堂中获得了什么) 听课记录的三种形式:1、简录:简要记录教学步骤、方法、板书等。2、详录:比较详细地把教学步骤记下来3、记实:把教师开始讲课,师生活动,直到下课的过程全都记录下来。 (二)教学评点:听课者对本节课的优缺点的初步分析与评估,以及提出的建议。包括: 1、教材处理与教学思路、目标。(教者对教材的解读是否准确,也可以写出自己对于某部分教材的处理看法。教者的教学思路是否明晰,如果自己上会采用何种思路,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否准确,目标达成度如何等等)

教师水平能力测试题库

教师水平能力测试题库 名词: 六经:是西周时代流传下来的典籍,时称诗、书、礼、乐、易、春秋。 学记:是战国末期乐正克的作品。是学记的教育哲学基础,系统地总结先秦时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教育学专著。 亚里斯多德:是古代希腊学术思想的集大成者,首次系统阐述了体育、道德、智育、美育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 历史研究法:是通过已经发生的教育事件进行发掘和考察,认识教育现象机器发展规律的方法。 调查研究法:是借助样本分析,达到弄清教育现状、发展趋势和规律的方法。实验研究法:是通过对实验对象施加新异实验变量,并对环境干扰因素加以控制,然后观察实验对象变化的方法。 广义教育:是泛指一切有意识地影响人、培养人的活动,这种活动的结果在不同程度上都可能使人增长知识才干或 影响人的情感、个性的发展。 狭义教育:狭义的教育就是学校教育。所谓学校教育,是由社会专门组织的,对青少年一代身心成长有目的、有计 划地施加影响,以期把它们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人的活动。 教师的体态语言:是指教师运用面部表情、身体姿势、眼神动作等表达某种思想感情,传递信息的一种特殊语言。 教师职业道德:是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须遵循的行动规范。 教育机智:教师在处理各种突发的教育问题时,要有能够迅速作出判断并进行快速反映的能力。 教师资格:是指教师任职所需要的学历与道德修养及能力标准。 《大教学理论》:被19世纪英国哲学家的约翰穆勒称作是"整个文化教育领域中古代思想的百科全书。 文化(广义和狭义):广义: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精神文化, 是各种社会意识形态的总和。 文化融合:将不同质,不同源的文化综合起来,从而形成新的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法则之一。 人的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成人身体和心理等方面的发生、发展及变化过程。年龄特征:是儿童发展过程中呈现的一般的、典型的、木质的共同特征。 遣传(遣传素质):指个体从先代那里继承下来的解剖的生理特点。 环境(广义和狭义):包括自然和社会环境两方面。是指个体生活在其中并受其影响的客观世界。 德育:是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总称。 智育:是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的教育。 美育:是对受教育者进行的审美观点。 学制: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的学校体系,它规定了各级各类的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

【最新】小学六年级数学毕业水平能力测试卷及答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毕业水平能力测试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一、填空。(25分) 1、 哈利法塔,原名迪拜塔,总高828米,是世界第一高楼与人工建筑物,总投资1495000000元,这个数读作( ),四舍五入到亿位约是( )亿元。 2、 明年第二十届世界杯将在巴西举行,明年是( )年,全年有( )天。 3、5.05L=( )L ( )mL 2小时15分=( )分 4、( )÷36=20:( )= 1 4 =( )(小数) =( )% 5、把3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这根铁丝的( ),每份长( )米。 6、3 8 与0.8的最简整数比是( ),它们的比值是( )。 7、甲数的34等于乙数的3 5 ,乙数与甲数的比是( ),甲数比乙数少( )%。 8、小明在测试中,语文、数学和英语三科的平均分是a 分,语文和数学共得b 分,英语得( )分。 9、5克糖放入20克水中,糖占糖水的( )%。 10、一个3mm 长的零件画在图上是15cm ,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11、一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48厘米,并且它的长、宽、高是三个连续的自然数,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体积是( )立方厘米。 12、以一个直角边分别是5厘米和3厘米的直角三角形其中一条直角边为轴旋转一周会得到一个圆 锥体,这个圆锥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13、 把一个棱长是8厘米的正方体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体,这个圆柱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削去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二、判断。(5分) 1、全校102名教师,到会100名,因此出勤率为100%。 ( ) 2、0是正数。 ( ) 3、甲比乙多25%,则乙比甲少20%。 ( ) 4、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都扩大为原来的2倍,则体积扩大为原来的4倍。 ( ) 5、三角形的面积一定等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 ) 三、选择。(5分) 1、有一段绳子,截下它的23后,还剩2 3 米,那么( )。 A 、截去的多 B 、剩下的多 C 、一样多 D 、无法比较 2、右图A 、B 分别是长方形长和宽的中点,阴影部分面积是长方形的( )。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评分 学校: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装……………………………………订……………………………………线………………………………………………… 六年级数学试卷(共6页,本页第1页)

教师水平能力测试题及答案精编WORD版

教师水平能力测试题及 答案精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教师水平能力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中国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1.C) A.《论语》B.《大学》C.《学记》D.《中庸》 2.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2.B) A.教育经济学B.教育学C.心理学D.学校管理学 3.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2.B) A.社会生产力B.政治经济制度C.上层建筑D.科学技术 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4.A)A.环境B.遗传C.教育D.社会活动 5.课的类型一般分为两大类;即(5.D) A.讲授课和练习课B.讲授课和复习课C.讲授课和实验课D.单一课和综合课6.《学记》上说:“不陵节而施”;这句话体现了(4.A) A.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B.启发性教学原则C.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D.巩固性教学原则

7.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体现在(4.A) A.言行一致B.衣着整洁C.举止端庄D.谈吐文雅 8.德育是指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5.D) A.政治立场和观点的教育B.政治思想品质的教育C.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D.品德的教育 9.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5.D)A.指导自我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实际锻炼法D.陶冶教育法 10.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内教育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2.B) A.受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范的B.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 C.师生共同参与的D.学生自愿选择的 11.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5.D) A.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B.城市与农村相结合 C.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2.学生年龄特征中所指的两个方面是(5.D) A.认识和情感的特征B.情感和意志的特征C.气质和性格的特征D.生理和心理的特征

2019湖北省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水平能力测试模拟题

2019年湖北省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专业水平能力测试模拟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 2、“正确的学生观”就是()。让每一个学生都前面发展 3、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就是要求学生()。尊重、理解、热爱科学 4、传统教学的“三中心”指()。教师中心、课堂中心、课本中心 5、人的世界观基本形成于()。青年期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于()起开始施行。1994年1月1日 — 7、义务教育法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收费的规定是()。不收学费,不收杂费 8、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 9、学生背诵课文时常常是开头和结尾容易记住,中间部分容易出错,这主要是由于()。既有前摄抑制也有倒摄抑制 10、学生在解决一个问题后,再遇到类似的问题就会采取先前的思维模式去解题,这是由于()。思维定势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新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三级课程管理有利于(ABC)。 A、教材多样化 B、满足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 C、学生的发展 2、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AB),制定本法。A、宪法B、教育法 3、~ 4、为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促进义务教育的实施,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根据 (ACD)制定了《禁止使用童工规定》。A、宪法C、劳动法D、未成年人保护法 5、在实施“中小学继续教育工程”中,要把(BC)放在突出地位。 B、思想政治教育 C、职业道德教育 5、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BCD)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教育。B、爱国主义C、集体主义D、社会主义 三、是非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在考试改革方面,纸笔测验仍然是考试的惟一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错) 2、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更加主动地参与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对) 3、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实行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职责共同承担,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统筹落实的体制。(错) } 4、新课程坚持的“以人为本”,既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是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对) 5、新课程提倡的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就是要求老师讲课时多提问,学生积极地举手回答。(错) 6、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无正当理由未依照《义务教育法》规定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当地乡镇人民政府可以采取罚款等强制措施,督促其履行责任。(错) 7、对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不收杂费的实施步骤,由地方人民政府据当地实际规

十堰市教师水平能力测试题

十堰市教师水平能力测试题标签: 分类:教师招聘考试 杂谈

A、杜甫 B、朱熹 C、孙洙 D、吕叔湘 3.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教室瑕疵徜徉不落窠臼歌声粗犷( C ) A shǐ zī chánɡ cháo kuànɡ B shì cī chánɡkē ɡuǎnɡ C shìcī tánɡ cháo kuànɡ D shǐ zītánɡkēɡuǎnɡ 4.下列成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C ) A.因地制宜举一反三声名狼籍千头万绪 B.意味深长为富不仁安然无恙变本加利 C.走投无路慢不经心川流不息怨天尤人 D.随机应变因材施教再接再厉相提并论 5.《给教师的建议》作者是( D ) A 、夸美纽斯 B、陶行知 C、徐特立 D、苏霍姆林斯基 6.王老师今年接了一个新班,原班班主任告诉他班上的李浩聪明伶俐,最有发展前途。于是,王老师让李浩负责早读、当课代表,课堂上也总是喊他起来发言。开始王老师觉得李浩行为习惯比较差,学习成绩也很一般,尤其是基础知识掌握太差,但王老师还是对李浩关注比较多。一年之后,王老师对原班班主任说:“你介绍的李浩同学确实了不起,他上课特别会听讲,学习成绩优秀,同学们都非常佩服他。”原班班主任哈哈大笑起来:“这就是人们常说的( B )啊!” A 、微波效应 B 、罗森塔尔效应 C、晕轮效应 D、蔡戈尼效应 7.语文课程标准将原来的第一学段识字的要求改为( D ) A、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 B、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800个左右会写。 C、认识常用汉字2000个,其中1000个左右会写。 D、认识常用汉1600个,其中800个左右会写。 8.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 D )的能力。 A、感受、理解、欣赏 B、感受、欣赏、评价 C、感知、理解、了解、欣赏 D、感受、理解、欣赏、评价 9.下列古诗,哪一首不是王维的作品( C ) A 、《九月九日以山东兄弟》B、《送元二使西安》C、《江南春》 D、《鹿寨》 10.现代学生观的基本观点是( D ) ①学生是发展的人②学生是独特的人③学生是自由的人④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三、判断(10分) 1.“桂子花开,十里飘香。”这个句子运用了夸张和对偶的修辞手法(X) 2.叹号和问号都可以用于反问句的末尾。(√) 3.教学的本质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是师生的交往和互动。(√)

2020年湖北省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专业水平能力测试模拟题(最新整理)

作者:旧在几 作品编号:2254487796631145587263GF24000022 时间:2020.12.13 湖北省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专业水平能力测试模拟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 2、“正确的学生观”就是()。让每一个学生都前面发展 3、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就是要求学生()。尊重、理解、热爱科学 4、传统教学的“三中心”指()。教师中心、课堂中心、课本中心 5、人的世界观基本形成于()。青年期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于()起开始施行。1994年1月1日 7、义务教育法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收费的规定是()。不收学费,不收杂费 8、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 9、学生背诵课文时常常是开头和结尾容易记住,中间部分容易出错,这主要是由于()。既有前摄抑制也有倒摄抑制 10、学生在解决一个问题后,再遇到类似的问题就会采取先前的思维模式去解题,这是由于()。思维定势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新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三级课程管理有利于(ABC)。A、教材多样化B、满足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C、学生的发展 2、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AB),制定本法。A、宪法B、教育法 3、为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促进义务教育的实施,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根据(ACD)制定了《禁止使用童工规定》。A、宪法C、劳动法D、未成年人保护法 4、在实施“中小学继续教育工程”中,要把(BC)放在突出地位。B、思想政治教育C、职业道德教育 5、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BCD)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教育。B、爱国主义C、集体主义D、社会主义 三、是非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在考试改革方面,纸笔测验仍然是考试的惟一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错) 2、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更加主动地参与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对) 3、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实行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职责共同承担,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统筹落实的体制。(错) 4、新课程坚持的“以人为本”,既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是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对) 5、新课程提倡的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就是要求老师讲课时多提问,学生积极地举手回答。(错)

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水平能力测试题00

2009年** 市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 水平能力测试题 注意事项 :1 、本试题分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交卷时 只 交答 题卷。 2、l 至 50 题为客观题,请把你所选择的正确选项的英语字母填在答题卷上 的对应 题号下,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5l 至 54 题为主观题,请把答案直 接写在答题卷指定 的位置。 3、答题前,请把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学校等相关信息写在答题卷的 密封线 内指定的位置。 4、卷面 100 分,时限 120分钟; 开卷独立答题,雷同卷记零分。 第一部分 教 育学与教育心理学知识 , 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 根据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和新课标 等知识单项选择填空 1、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主要标志是能否自觉地关注 。 A. 生存 B.情境 C.教材 D.学生2、与新教师相比,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简 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有 。 A. 系统性 B.预见性 C.结构性 D.实效性3、《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强 而弗 抑,开而弗达”是要求教学中贯彻 。 A.启发性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4、如果高水 平学生在测验项目上能得高分,而低水平学生只能得低分,那么就说明下列哪种质 量指 标高 A.效度 B.信度 C.区分度 D.难度5、学校组织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 是。 A.课程目标 B.教学火纲 C.课程计划 D.教科书6、学生所享有的受他人尊 重、保持良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水平能力测试题 00

好形蒙及尊严的权利指的是学生的力。 A. 名誉权 B. 荣誉权 C. 隐私权 D. 人格尊严权7 、强调教育学的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基础的教育家是。 A. 康德 B. 赫尔巴特 C. 第斯多惠 D. 福禄倍尔8 、最早的教学过程思想即学、思、行统一的观点,其提出者是。 A.孔子 B.杜威 C.夸美纽斯 D.苏格拉底9、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这反映了德育的。 A. 导向性原则 B. 疏导性原则 C. 因材施教原则 D. 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 10、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丁180?'属于。 A.策略性知识 B.陈述性知识 C.条件性知识 D.程序性知识11、教师在讲课时要求有必要的走动和手势,以增强学生感知的效果,所依据的感知规律是。 A.强度律 B.差异律 C.活动律 D.组合律12、《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标志是1903 年心理学家出版了《教育心理学》。 A.皮亚杰 B.艾宾浩斯 C.布卢姆 D.桑代克13、有关人的心理发展的研究,其主要观点有:1)人的心理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2)人的心理发 展在正常的情况下是有序的,遵循着发展的一般规律。3)每个个体的心理发展既表现出与他人一 致的共同性,又表现出发展的个别差异。4)人的心理发展又是分阶段的,且心理的各组成成分的 发展速度也有所不同。这些观点有是正确的。 14 A. 四项 B. 三项 C. 两项 D. 一项、衡量品德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志是 A.道德情感 B.道德信念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15、新课程政革的根本理 念是为了。 A. 学生的能力 B. 学生的创新 C. 学生的发展 D. 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第二部分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