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毕业论文】学者的使命最后一篇论文

道德重塑

学者的当下使命

摘要:当下社会,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对工具性知识的学习和传授,学者作为社会的一大阶级,不仅要肩负起用科学知识为社会服务,关心人类的进步事业,使人类不要停顿和倒退的艰巨使命,同时,学者也不能忽略完成使命的方式,他们只能用道德手段影响社会。然而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学者却忽略了道德的这一方面,最大限度功利化成为人们在教育领域里的追求,道德教育渐渐远离学校以及社会,德育面临着尴尬的处境。学者作为人类精神文化和科技发展的带头人,道德感的缺失将给社会造成巨大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学者;教师;使命;道德重塑;道德教育

人的生命伊始,教育就向人类敞开了一扇认识世界的大门,把人从一个无知的状态升华为具有真实意义和价值的人。教育教学通过知识启蒙民众,使受教育者敢于明智,从而从不成熟的状态中脱出来,使人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学校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人才,传递人类精神文化的重要场所,其教育宗旨是最大限度地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适应未来社会变化发展之所需。教育所指向的目的应该是马克思所昭明的:“人类全部力量的全面发展成为目的本身”。我国的教育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者作为整个社会的一大阶层,总是以学校,课堂这些场所为载体,通过教育启蒙民众,传授知识,延续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然而教育总是和政治不能分割,国家治理学校是也为教育事业的顺利发展提供了保障。同时,学者们在学术上达到一定的造诣的时候,他的政治身份也会得到认可,甚至是提高,政治越来越成为他们的附庸,教育的功利化倾向也逐渐显现。工具性知识的片面追求,导致学者的学术风气偏离正轨,学者是通过道德手段传递文化知识,如果学术界的道德风气不再纯洁,那么整个社会将会形成一片不正之风,教育界这片净土也渐渐变的污浊。学者要充分认识道德的力量,重视道德的作用。

一、道德教育的历史考察

“道德”自古以来就备受重视,古代的学者甚至一度将教学与道德教育融为一体。比如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孟子等。以孔子为首的儒家文化,始终不渝的坚守着以道德为本的大方向,坚定不移地执着道德为先的看法,坚守道德是判断世间事物的最后标准。由此可见,孔子十分重视人的道德素质培养,认为德育是育人之本,应居于诸育之先,德育对人格的培养和完善具有重大的作用。孟子是我国古代继孔子之后最著名的儒家学者。他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所作的理论贡献,对我们民族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文明进步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道德情感(如恻隐、恭敬、羞恶等)在个体德性和道德形成过程中以及在人们道德行为选择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他非常注重对人们进行道德情感的熏陶和培养,提倡人们通过“移情”的推己及人方式来感受他人所处的境遇并采取相应的道德行为。在学校的道德教育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习各种道德知识,更应该采取种种措施来促进学生道德情感的形成。孔子和孟子可所谓我国古代的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二人都非常注重对学生道德的培养。韩愈提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总结了老师,这个古代学者的职责,并把传道放在了教育的优先发展位置。上述我国古代的学者均把道德与教育紧紧联系在一起,正所谓,道德教育,是一项历史性的任务。

不仅中国古代的学者把道德教育放在了一种至高无上的地位,国外的学者依旧非常道德的作用。苏格拉底说“知识即美德”。他把希腊人的道德生活看的至高无上,将美德比作神圣的知识,把道德和知识统一起来。苏格拉底赋予“德性“以人的优秀品质,在人身上体现为节制、正义、虔诚、勇敢这四种道德,真理或知识就在于灵魂对德性的回忆与觉醒。在《论学者的使命》中,费希特说“学者阶层的真正使命:高度注视人类一般的实际发展进程,并经常促进这种发展进程。”为了更通俗明确地解释这个使命,费希特将其分解为两个部分:

一部分是为社会服务,“学者的使命主要是为社会服务”;一部分是以提高整个人类道德风尚为己任,并“成为他的时代道德最好的人”。履行这两个使命就是履行学者的真正使命、最高使命。由此可见,费希特也把提高整个人类道德风尚为己任放在及其重要的位置上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逐步提高,人民的经济水平比起过去,也在呈逐步上升趋势,教育越来越显现出内容的功力化倾向,学者学习和教育教学的标准渐渐成了为了什么去学习知识,知识可以给我们带来哪些经济效益等一系列的问题,物质世界日渐丰厚,精神世界日渐苍白。雅斯贝尔斯说:“人们早己忘记教育为何物,人们所理解的教育只是将年轻人培养成有用人才。当某一科学被运用于经济之中时,这门科学马上身价百倍,人们为了获利,纷纷追求它,并在学校中推广这一学说:学者也以此为要求编入教材中”,也有人说“现代教育陷入了功利主义,这是可悲的事情。这种风气带来了两种弊端,一种是学问成了政治和经济的工具,失掉了本来应有的主动性,因而也失掉了尊严性。另一种是认为唯有实利的知识和技术才有价值,所以做这种学问的人都成了知识和技术的奴隶”。教育的日益功利化,使得教育的本义逐渐被遮蔽,学者的传授文化的目的不再是使人成为完整的人,而是成为了物质的工具。人们谈论教育,谈论学者,只关心了科学文化的经济功能,而忽略了这些知识对于提升人的价值的重要性,忽略了教育与精神文化的关系,忽略了道德建设的方面。在当下社会,学者进行教育和研究的功利性集中表现为应试教育。

二、应试教育中的道德教育缺失

中国的应试教育从我们儿时起就一直处于鼎盛不败时期,并且一直到现在,应试教育的思潮仍然在我们不断发展的社会中呼声不断,虽然社会上各界的工作者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可是对于中国的国情,以及从人才强国的战略出发,应试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在社会中仍然无法取代。我们在这样的刻板套路中一路走来,分数是最权威的,高高在上的主宰者,众多的学校都是为成绩是论,分数高,成绩高,升学率高,成为人们判断学生好坏的标准。教育教学逐渐远离的道德教育,各门学科老师一味注重科学知识的灌输,甚至从孩童刚一入学起就给大家定下了这样的一个思维定势:“只有学习好了,将来才能在社会上有所立足。”懵懂无知的孩子们就在这样的叮嘱下,开始一步步变为知识的奴隶和附庸。教育教学再也不是知识的传授和道德教育并重,学者也不再是通过道德手段影响社会,道德的传授在学生们的意识中渐渐变得空泛和飘渺,老师的教学也被印上了“教学即智育教学”的烙印。课堂教学没有了道德教育的情况下也变得死气沉沉,暗淡无光。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样的教育宗旨在事实的教学中逐渐被搁浅。道德教育陷入了困境。学者将知识和道德的分离,歪曲了教育的本质,偏离了学者完成使命的轨道,会更加加重教育的功利化倾向,使人不能成为完整之人。因此,对学者的道德重塑,使道德教育回归教育教学,回归教育之本真,意义重大。

三、德育与教育教学脱离的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发展极大地调动了民众劳动创造的积极性,使整个社会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但与此同时,西方的生活方式及思想也对我国传统道德体系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反映在学校教育中,很多学生对腐朽低级的生活方式的追逐,对高尚的漠视,对一切传统美德公开表示不屑。学者培养人的目的是之成为一个真正有有意义的人,一个具有高尚德性的人。然而知识也是道德教育培养的重要保障。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引发了大量科学知识的诞生,这为学科分化提供了充足的知识养料和必要可能。正所谓“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的变化发展对劳动者知识技能、综合素质等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满足普及国民教育的需要,学校教育中学科教学随之发生分化。在学科教学分化后,由于学校教育中各学科的社会功能、地位不一致、不平衡,客观上导致了不同学科课时安排、受重视程度等发生分化,任科教师地位开始失衡。特别是在社会对学校教育期待日渐高涨,优质教育资源的不足,以及学校教育压力日渐增大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学校德育和教学开

始发生分化。教学过程中,知识传授成为第一目的。众多学生成为分数的奴隶,大多数教师也逐渐成为成绩的工具,课堂教学日益成为培养“物质巨子、精神侏儒”的温床。作为教师的学者,课堂教学能力、知识传授的完整性、彻底性能力等成为考核教师综合素养的重要因素。成绩成为重要的制约教师专业发展空间的要素。分数成为社会衡量老师和学生的双重标准。而学校德育,则逐渐远离课堂教学,成为德育处、班主任以及“道德课程”任科教师的专职工作。古老的“德育为先、知识保障”,如今变成了“教学为先,德育靠边”,学者对于知识的传递不再是通过道德,而是本着一种功利化的心态去对待学问。

四、德教和学者的使命相脱离的影响

德教和文教的相互脱离,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发展,尤其是在学生从小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道德缺失会阻碍青少年的健康发展。曾经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一群大概小学一二年级的小学生放学后没有及时回家做作业,而是利用好不容易休息的时间在家里的小区里做游戏,游戏规则很简单,比难听,也就是说比谁说的话难听,一个人说出的话经过大家的一致“认可”的时候,就算那个孩子赢了,输了话就要接受惩罚,惩罚的方式依据他们自己的意见而定。我当时看到这一现象的时候觉得非常震惊,这是祖国的花朵,未来建设国家的栋梁,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巨任务,然而他们的言行却让我非常的心寒,小时候的启蒙教育对一个人的终身发展发挥着不可估量的力量,启蒙教育的结果贯穿着一个人的生命始终,如此的教育,成绩再好,在德行面前也是一文不值,中小学开设的思想品德课程形同虚设,当下所谓的道德教育变成了空洞的说教和灌输,面对这样的教育结果不免让人不寒而栗。

应试教育依旧盛行。中小学教育的全部意义只在于使得更多的学生取得如意的成绩而达到规定的标准,似乎只是在于培养擅长机械的知识记忆、复习考试,为了升学目标的学生,而对于学生个人的道德水平、心理素质以及责任心等的培养却是无人问津、不置可否,以至于一部分的青少年从小就道德败坏,日积月累,等到成人之后,也许会因为道德低下而酿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一边是教师的滔滔不绝,一边是学生的沉默不语;一面是学生的乖巧认真、斯文本分,一面是学生的自私自利、行为跋启。如此种种,不胜枚举。究其原因在于,当前的教育现状过分地注重知识传授,而忽略学生的个人道德修养,这使得学生在单调的日常教学活动中丧失了自己的精神家园,放弃了对自身精神世界的栽培和熏陶。本不富裕的精神家园早已被学习、考试给逐一吞没而变得贫痔不堪、一片荒芜。与此同时,同样身份悲惨的学者们也有意或无意的充当了帮凶角色。他们无暇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生活,因为他们不是班主任,因为学生太多太杂,因为教育教学负担太重等等。教师沉默了,他们在沉默中也只能面无表情的驱赶着学生不断前行,而无意考虑学生的心理感受是幸福,还是痛苦。我们通常也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很多学校的年级都在分快慢班,把有望进步与升学能力的强的同学划分在快班,对那些学生进行重点关注,重点传授更加有助于提高考试和升学有关的知识,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道德教育逐渐被搁置,德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也日益变的尴尬和负累。德育逐渐和我国的教育方针相脱节,“高分低能”的学子越来越多,这就丧失了教育的本意,而这样的一部分群体也渐渐成为整个社会的负担,这无疑也成为教育上的一大败笔。

五、道德重塑—当下学者的使命

学者的使命在当下这个复杂的社会,不再仅仅是在于用科学知识为社会服务,关心人类的进步事业,使人类不要停顿和倒退这一单纯点,学者是整个人类的教师,还必须将提高人类道德风尚作为学者的一个重要职责,道德重塑,显得尤为重要。

学者首先要改善的就是学校的道德教育,学校的道德教育对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是一个新的启蒙和转折点。只有学生的道德提高了,才能带动整个人类的道德水平。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如果只是一味地、单纯地知识灌输,忽略学生的道德情境和主观感受,全然不顾学生的

学习兴趣和接受程度等,教师的教学工作往往都很难取得预期效果,而变得徒劳无效。与此同时,学生也很容易产生学习疲劳,对学习滋生懈怠、厌倦心理。长期以往,学生很容易变成学习的工具,成为课堂教学的附庸,表情麻木、眼神浑浊、声音怯弱。他们逐渐变成知识的奴隶,而不是知识的主人。这一系列的结果逐渐背离了我国的教育方针和政策,教育也逐渐不被社会所认可,最重要的是,学生自己成为了教育的牺牲者。所以,将道德教育重返学校教学,显得急需紧迫,但重视德育的同时,也要兼顾科学知识的引导,二者兼顾,给学生以物质和精神的双重财富,任重而道远。

道德课的开设是进行学校品德教育的一个前提条件,但是,越来越多的学校只重视升学效率,愿意把更多的时间分配给学生对他们进行科学知识的灌输,思想品德课本渐渐退出了学生的视线,而为了应付最后的教学结果考察,考试变成了老师写答案,学生抄答案,给出分数,证明教学计划就完成了,品德教育就这样被无情的扼杀了,原本课程计划中的思想品德教育课也渐渐变的形同虚设。于是,再也听不到一个个孩子天真的说“我要做一个活雷锋;我要向解放军叔叔学习,做全天下最可爱的人”这样单纯却又美好的话语。这是个别学校非常不负责人的做法,忽略了一时,却给学生的一世带来了不可挽回的损失。毛主席说“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德育,是教育的一个方面,显然,对青少年的影响重大。所以,教育活动的制定者以及学者要充分认识到道德教育对学生成长成人的重要性,在原有课程制定的基础上,积极展开,运用恰当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的道德情感意识,充分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并且要让学生带动身边其他同学一起学习道德知识,久而久之,相信不仅对学生的自身成长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还会带动整个社会的道德风气有了一个明显的提高,教育的结果不再是“物质巨子,精神侏儒”,将会使之成为一个真正有意义的人。

无论是从道德的社会历史审视还是个人成长历程的观照,人们都会得到同样的一个结论:德育起源于生活,是生活的必需。因此,“生活世界的德教是人的道德教育最基本的部分。一方面,社会生活中的道德教育是人之成为人所不可或缺的道德教育,人一降生到这个世界,就面对和经历着家庭和社会生活世界直接的道德教育;另一方面,一个人只要受到了生活世界的道德教育,他也就能够适应最基本的正常道德生活了”。但是,当专门的学校教育产生后,却可能产生一种倾向,即学校德育与人们的生活愈趋愈远。很显然,学校德育脱离学生的当下道德需要和实际,使得广大学生无所适从,所以课堂道德教育也要重返生活。不论是课堂道德,还是日常生活伦理、日常生活道德都要贴近道德主体的真实生活,符合道德主体的个性需要,就会更容易进入道德主体的视野。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性道德素质,要求德育走向“大众”,贴近“平民”,增加其现实的亲和力。在主体性德育中,我们应大量增加生活化的道德素材,关注广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道德困惑和道德行为,使学生加强对生活中的道德问题的关注、思索与实践,并在反思、批判、革新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道德选择能力、自主能力和创新能力。

当下社会,不仅要求我们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维系我们生存所必备的知识,但是道德的相关方面却不能忽视,我们究竟学会了哪些知识,究竟应该学习哪些知识,在当代教育的面前,我们清醒却又迷惑。因此,工具知识与道德知识,对于人来说,二者要兼顾。如果我们时代的教育理念及其教学活动只教会学生掌握真理性知识,把人的理性能力的培养仅仅局限在发现科学真理的维度上,那我们的教育理念就是偏狭的,我们在获得认识世界的必然规律的同时,就会失落了对道德的追求和向往。我们作为未来的教育工作者,乃至想要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学者,要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启蒙和指导,对知识的传授不仅仅知识自然科学方面上的,更要注重启发学生的德性,使之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一个成熟的、真正的学者的使命,不仅体现在其学术的造诣上,更表现在其政治、道德等社会关怀上。目前怨声载道的“学术腐败””的现象,说明了一部分学者还难以胜任真正的

学者的使命。在此情况下,重新认识学者的内涵及其崇高的使命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当下学者在完成科技创新,促进社会进步发展的同时,更要注重的一点是:道德重塑。

参考文献

[1](德)费希特著《学者的使命》

[2]李朝东/王金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教育启蒙与公民人格建构》

[3]项贤明回归生活世界的道德教育

[4]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教育学基础》

[5]孙培青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教育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