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B题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论文

2009年B题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论文
2009年B题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论文

2009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承诺书

我们仔细阅读了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竞赛规则.

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 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如有违反竞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

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是(从A/B/C/D中选择一项填写): B

我们的参赛报名号为(如果赛区设置报名号的话):2109245

所属学校(请填写完整的全名):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赛队员(打印并签名) :1. 张建波

2. 傅婧

3. 颜清华

指导教师或指导教师组负责人(打印并签名):许艾珍

日期: 2009 年 9 月 14 日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2009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编号专用页

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全国统一编号(由赛区组委会送交全国前编号):全国评阅编号(由全国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眼科病床的合理安排

摘 要

卫生资源的配置和优化一直是人类研究的主题,其关注度很高。医疗服务质量的改善关系到民生,也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病床作为一种重要的医疗资源,其合理的安排和有效的使用能很大程度上改善医疗服务的质量和解决“看病难”的问题。

针对问题一:建立综合指标评价模型。确立诊前延误指标、手术延误指标、就医水平指标和医务效率指标四个构成因素,通过AHP 分析方法确定四个因素在综合指标体系中所占的权重,从而成功的建立评价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FCFS 规则计算出综合指标评价结果为:

90.3624.31 4.7838.45i i U U ω==+++=∑。

针对问题二:建立动态病床安排模型。目标函数是患者在系统中平均逗留时间最短,以时间作为主轴,对每天的空床以“即入即手术”的规则进行病床分配,构成约束条件,得出一个动态规划模型。利用综合指标评价体系对该模型进行评价,得出综合指标评价结果为:

0.20.82 2.41 4.679.968.18i i U U ω==++++=∑

与该时间段实施FCFS 规则的综合评价指数结果为:

0.90.37 2.58 6.9610.82i i U U ω==+++=∑

两者进行比较,得出该模型比FCFS 的资源利用率提高23.69%。

针对问题三:通过对所给数据的处理,预测不同病症住院时间的周期,测定出患者从门诊到住院等待的时间区间即为病人门诊时即告知其大致住院时间的区间:

针对问题四:当考虑周六、周日不安排手术时,问题二的动态病床安排模型的约束条件进行部分调整,对出院时间影响很大,造成患者逗留时间加长,病床安排时间表变动较大。

针对问题五:利用M/M/S 等待制排队模型中的多服务台模型求得五个病区在七种不同病床分配比例下的平均逗留时间,再利用0-1规划模型求得所有病人在系统内的平均逗留时间(含等待入院及住院时间)最短的病床比列分配结果为:

关键词:综合指标评价模型;动态规划模型;病床合理分配

一、问题重述与分析

1.1问题的重述

医院就医排队是大家熟悉的一个生活现象。例如,患者到门诊就诊、到收费处划价、到药房取药、到注射室打针、等待住院等,往往需要排队等待接受某种服务。

我们需要对某医院眼科病床的合理安排建立数学建模。

医院现有的运行状况如下:

(1)该医院的眼科门诊每天开放,且住院部一共有79张病床。

(2)到医院就诊的患者分为四类:白内障、视网膜疾病、青光眼和外伤。附录中给出了2008年7月13日至2008年9月11日这段时间里各类病人的情况。

(3)白内障手术比较简单,且无急诊,目前该医院是统一安排每周一、三做白内障手术,此类病人的术前准备时间只需1、2天。做两只眼的病人比做一只眼的要多些,大约占到60%,且这类病人要做是周一先做一只,周三再做另一只。且白内障手术与其他眼科手术(急症除外)不安排在同一天做。

(4)外伤疾病通常属于急诊,病床有空位时立即安排住院,住院后第二天便会安排手术。

(5)视网膜疾病、青光眼较复杂,但大致住院以后的2、3天就可以接受手术,主要是术后观察时间较长。这类病人的手术时间可根据需要安排,一般不安排在周一、三。由于该疾病的急诊数量较少,建模时可以不用考虑其急诊状况。

(6)目前,住院部对全体非急诊病人是按照FCFS(First come,First serve)规则安排住院,即所有的患者(急诊除外)都根据门诊的先后顺序安排住院的。但造成等待住院的病人队列却越来越长。

需解决的问题:

(1)问题一:试分析确定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用以评价该问题的病床安排模型的优劣;

(2)问题二:试就该住院部当前的情况,建立合理的病床安排模型,以根据已知的第二天拟出院人数来确定第二天应该安排哪些病人住院。并利用问题一中的指标体系对该问题建立的模型作出评价;

(3)问题三:从病人的角度出发,患者自然希望尽早知道自己大约何时能够住院。能否根据当时住院病人及等待住院病人的统计数据,在病人门诊时即告知其大致住院时间区间;

(4)问题四:假若住院部周六、周日不安排手术,请重新思考问题二,并探讨手术时间安排是否应作出相应调整;

(5)问题五:有人从便于管理的角度提出建议,在一般情形下,医院病床安排可采取使各类病人占用病床的比列大致固定的方案,试就此方案,建立使得所有病人在系统内的平均逗留时间(含等待入院及住院时间)最短的病床比列分配模型。

1.2问题分析

上述需解决的五个问题,其核心是建立一个合理的病床安排模型。目前患者就医一般采取的程序是挂号——就诊——交费——取药——住院,每一个阶段都存在排队等待的现象。就住院部现有情况而言,实际流程考虑为门诊——住院——术前准备——手术——出院。

就题设中该眼科室住院床位安排问题,目前采用的是FCFS模型(即先到先服务),实施的结果是造成等待住院的病人队列越来越长。究其原因,主要是现存床位在有

效利用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如白内障患者,安排周三住院,等到下周一才可以实施手术,实际上导致病人多等待了3天时间,因为此时周三住院和周六住院都可以安排在下周一实施手术,这3天住院和不住院的效果等价,那么安排白内障患者周三入住就是不合理的。这种不合理安排不仅给患者带来了经济压力,而且给医院方造成床位资源的浪费即有效利用率的降低。因此,从经验上分析FCFS 模型势必会造成病人队列越来越长。

由于门诊人数是随机出现,通过数据处理发现,日门诊数变化波动较大,分布如下图表1所示。

图表1:日门诊数变化趋势

0102030405060

2468101214

16

所给数据时间段是60天,经过分类汇总统计,得出所有79张床位使用情况处于一个稳定的满量状态,如下图表2所示,图形数据来源见附表1。

图表2:床位满载量分布

1020304050

607080天数

床位使用数

(—— 表示床位使用数;— — 表示入院人数;—*— 表示出院人数)

该图表说明了每天床铺安排属于“即空即住”型,患者能否入住取决于医院此时是否有人出院。基于这种情况,等待的队伍是肯定存在的,但是在有了空床之后,如何安排现有的等待患者,则可以进行灵活调整。

考虑病床安排的合理性,关键是尽力做到降低病人术前准备时间,缩短病人治愈周期,增加一段时间内治愈的人数,提高医院床位资源的有效使用率。模型的合理性主要体现在从门诊日期算起,等待住院的时间、等待手术的时间、恢复出院的时间之和越小越好。它涉及到病床的安排、不同病种的手术安排、恢复时间的分类等若干问题。从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分析,可以明确知道合理的病床安排模型是在解决以下四个问题:

①缩短患者等待入院的时间;

②缩短患者实际术前准备时间;

③减少排队等待人数的水平;

④医院每天安排手术的次数变化较为稳定。

问题三要求我们对患者大致入住时间进行区间预测。由于受到不同病症术前准备时间的干扰(如白内障术前准备时间是1、2天,青光眼2、3天)和一般情况下的术后恢复时间的不同(不同的患者有所不同),所以模拟住院的时间预测只是理论值,具体的患者住院时间也只能在一个区间上下限内进行一个波动。

对于问题四周六、周日不安排手术而言,模型二的变化在于手术时间的安排上,而手术时间安排会直接影响患者出院时间的变化,也同样影响到后期空床位的变化。

对于问题五来说,它要求医院采取各类病人的占用病床比例大致固定的方案进行病床分配。其分配方案可以分两步完成:

第一步:根据病症建立不同的病房区,以达到每个病房区成为一个独立的服务系统,每个系统可以用排队论的多服务通道模型予以解决;

第二步:通过第一步得到的床数与对应服务系统平均逗留时间形成一个矩阵,利用0—1规划模型求得最优的床位分配数。

二、基本假设与符号说明

2.1基本假设

1、所有患者都只患有一种眼科疾病;

2、安排住院时不考虑手术条件的限制;

3、该医院的眼科医生都具有完成四种病症手术的能力;

4、每一张病床只安排一个病人;

5、急诊情况只设定为外伤;

6、所有患者的门诊、入院、手术的当天都计算在就医时段内。

2.2符号说明:

指标说明:

1、诊前延误指标:衡量患者在门诊过后,在等待安排住院间隔的人文指数;

2、手术延误指标:衡量患者在住院且满足手术条件后,等待医院安排其进行手术期间的资源利用效率指数;

3、就医水平指标:衡量一段时间内,患者就医难度即每天排队等待人数的指数;

4、医务效率指标:衡量一段时间内,医院每天手术次数的指数。

5、治愈周期:患者从门诊开始到恢复离院的时间,其中包括等待住院、等待手术的时间。

三、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通过问题的初步分析,我们已经对一些相关因素间的联系有了一个明确了解,对模型应该具备的特点也有了一个大致的轮廓。下面我们将对各个具体问题建立模型并求解。

3.1模型一:综合指标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中会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因素,也就是多个评价指标。而这些评价指标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评价对象的优劣,并非考虑的指标越多越好,而是要考虑对综合指标数值影响最大的那些主要因素。因此,我们要寻求这样的一些因素,并将其挑出,与综合指标建立起某种函数关系式。

3.1.1评价体系综合指标的组成分析

影响床位分配合理性的因素有很多。我们经过以上的分析筛选,得出该综合评价体系涉及到以下四个重要指标:

①诊前延误指标②手术延误指标③就医水平指标④医务效率指标。

下面我们将对选定该四个指标的合理性做出分析。以下分析的数据均来源于题目提供的2008-7-14到2008-9-7期间的数据。

1、对诊断延误指标的分析

患者门诊预约以后,都有一个等待安排住院的时间间隔,由于急症患者直接优

先安排入住,所以从较长时间来看,可不必考虑这类患者的影响。对于非急症患者,病床安排模型的不同会直接影响到他们何时住院,从而影响到患者的治愈周期,而且这一时间段的处理也会与病床的有效使用率有关。所以有必要在这里设立一个诊前延误指标来反映患者诊前等待的时间。其数学模型为:

U S X =+

标准差与平均数的数值越高,指数越高,反映的模型效果越差。 2、对手术延误指标的分析

从患者的角度出发,自病人进入医院的治疗体系后,从住院到医院安排手术有一个等待时间,若这个等待时间超出了一定的范围,通常是指规定的观察期,相对于医院来说,都是一种病床资源的浪费。我们可以通过定义手术延误指标,来反映患者自住院后获得手术治疗的时间长短情况。而要建立合理的床位分配方案,缩短患者等待时间,是提高床位有效利用的关键。该指标可以通过标准差与平均数这两个量来反映。即其数学模型同样为:

U S X =+

3、对就医水平指标的分析

我们通过处理数据可以得到,等待住院的患者数量随时间变化的分布情况,作出折线图如下图所示:

图表3:等待住院的患者数量随时间变化图

20

40

60

80

100

120

从患者的角度分析,每天排队人数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患者的就医难度。一个合理的病床安排模型,应该可以很好的减缓排队人数的累积,降低就医难度。因此我们设立一个就医水平指标,以反映模型对排队累积这一现象的解决情况。其数学模型仍然为:

U S X =+

4、对医务效率指标的分析

我们对每天的手术次数做出统计,得出手术次数随日期变化的折线图,如下图表4所示。

图表4:手术次数随着时间的变化

010203040506070

5

10

15

20

25

30

由上述图形的波动变化分析可知:手术次数在[]0,29波动。此变化趋势可反映出医院在手术能力方面是没有上限的,也就是说,不管入住的病人属于何种眼科疾病,只要患者满足程序上的手术时间,医院均可以对患者实施手术。所以在综合评价体系中,我们不必考虑医院能否及时安排手术的情况。而需考虑的是,从医生的角度出发,每天手术次数的波动越低越好,即一方面是其S (标准方差)越低越好;另一方面是一段时间内手术次数的平均水平X 越高越好。所以,我们有必要考虑医务效率指标,来反映手术次数的波动对医院整体治愈水平的影响,其模型建立为:

410S

U X

=

由于在数据处理时,与其他的三个指标相比降低了1个数量级,所以需要乘以10。其中S (标准差)代表手术次数的波动情况,S 越大指数越大,反映的模型效果越差;

X (平均数)表示手术次数的整体水平,X 越大,指数越小,反应的效果越好。

3.1.2综合指标评价体系的建立

综上所述,在病床安排模型的评价体系中,我们从医院、患者两个角度出发,共设立了四项评价指标。有上述的数据分析,我们知道这四项指标之间相对独立,且相当重要,满足了指标设定的一般要求。但发现四个指标之间并不是等价的。为了能对四项指标进行科学的整合,我们采用了AHP (层次分析)的方法,通过YAHP 软件进行数据演算,重点对该四项指标分别在整个综合体系中的权重(即i ω)进行求解。

层次分析过程如下: (1)层次结构的建立

(2)软件计算得到的部分结果如图表5所示

图表5:一致性矩阵及各指标对应权重

U i=所对应的权重代表着其指标在综合指标中的重要性,起到调节各(1,2,3,4)

i

指标量间关系的作用。在计算了四项指标的权重之后,由以上的四步分析,我们可

以得到下面的综合指标评价体系数学模型:

1

41

101,2,3n

i i

i i i i n ij ij ij U U S

U X U X S i x X n S ω=?

=??

?=?

?=+=????

=??

?

??=??

∑∑

上述模型中的U 表示的是综合指标,分别由四项i U 构成,各项的计算涉及到平均数X 和标准差S 的求解。

3.1.3评价体系的试运用

我们在得到模型一综合指标评价体系后,对医院现有的病床安排模型FCFS (First come, First serve )进行试评价。对给出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模型计算需要的ij S 、ij X ,最终计算四个指标的详细数值如图表6:

带入模型一求解得综合指标U ,计算结果为:

90.3624.31 4.7838.45i i U U ω==+++=∑

对原始60天的数据统计算中,我们通过模型一的计算,得到了FCFS 模型38.45这样的一个指数。这里暂且不对单独的一个指数加以讨论,在对后面的模型作出同样评价计算后,我们再深入分析比较。 3.2模型二:动态病床安排模型

模型二的建立是为了处理从2008-8-30到2008-9-11这13天内102位门诊患者的住院时间安排。数据中仅有一次是外伤急症的情况,所以我们模型的重点是探讨其它三类非急症眼科疾病的入住安排方案。 3.2.1动态病床安排模型的分析与建立 1、对FCFS 模型的分析

为建立一个优于FCFS 规则的病床安排模型,我们需要分析并总结FCFS 模型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所产生的不合理因素,并在新模型的建立过程中,考虑解决或缓解这些不合理因素,以达到更好的运行效果。

首先,在FCFS 模型中没有考虑到医院对不同患者采取的不同手术规则这一因素。

而实际的情况是:外伤急诊是任何时候都可以进行手术的;周一、三只进行白内障手术;其他时间只进行青光眼、视网膜疾病的手术;对于白内障(双眼)患者,只能按先周一,后周三的手术顺序。详细的规定见下表:

分析上表的手术规则,可以发现其对病床安排模型的影响,比如白内障患者(双)在周一入住医院后,必须等待周二至周日6天的时间,导致治愈周期延长了4至5天,浪费了医院紧缺的病床资源。所以白内障患者、青光眼患者、视网膜疾病患者都有各自最科学合理的入住时间,我们可以将手术安排时刻表作为一个病床安排住院的准则,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手术延误时间,缩短患者的手术治愈周期。

其次,FCFS 规则同样也没有考虑四种眼病治愈期的构成差异。由于这几种病人从住院到接受手术的时间间隔、手术次数、术后康复时间的不同,我们可以将其大致分为四类,详见下图表8的具体数据显示。

(取2008-8-30到2008-9-11的这13天)

上表中,术后恢复时间是一个统计均值。因为在原始第二组数据中存在79位患者没有出院时间,在对原始第三组数据的初步处理时需要预知8月30号之前住院的患者在后期的出院分布。这里的均值是依据原始第一组349个记录数据计算的,计算模型如下:

i

ij

i

N T T ∑=

其中,i T 表示第i 类病人的术后恢复平均值,∑ij T 表示第i 种病人j 个数据的求和,

i N 表示第i 类病人的总数。详细的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

2、对在对FCFS 模型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后,我们清晰的知道,建立新的病床安排模型,其关键在于以医院的手术安排规则、空床数量、各类病人的累积数量为依据,来合理的安排各类患者的入住顺序,提高一定时间内的治愈数量。 3.2.2动态病床安排模型的建立

在求解时,我们以时间作为主轴,对每天的空床以“即入即手术”的规律进行分配,下面给出了一张动态分配示意图,以说明分配流程:

图表10:以时间为主轴的动态病床安排

时间的计算仍然是以天为单位,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每天的空床数到后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它随着前期入住的患者种类和数量而改变,也就是说,在统计时间的初始入住医院的患者,都将在不久的未来出院,时间间隔视病情分类而定。

由上述约束条件的分析,以及约束量之间的关系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下面具体的目标函数:

6

413114

1011max .max ()011,2,...,4;1,2,...,d

ij

i j d

ij i i j d ij ij j i ij ij ij ij i ij Z Min T Y C M C K st T N C f K K K

K C Y i j d

μ======?≥???≥???

∝-??=+?

=??

=??==?∑∑∑∑∑∑()或(d 是统计的天数)

其中∑∑===641

max i d

j ij T Min Z 表示,排序以后要使得所有病人等待的时间之和最少。

从评价指标体系来看,等待的整体水平降低了,诊前延误指数1U 也会降低;由于患者等待入院的整体时间水平降低,一段时间上看,排队的人数水平也会降低,所以就医水平指数3U 也会有所降低;因为安排的准则是“即入即手术”的原则,所以手术延误指数2U 也一定会有所降低。综合这些量之间的关系,该目标函数的建立是比较合理的。

约束条件之一∑∑==≥3

11i d

j i ij M C Y 表示所选取的一段时间内,第i 种病人必须完成的

治愈人数。因为我们知道,四种病情对医院的的资源利用率会有所不同,但是医院不可以因为该病种的治愈周期较长而推迟该类患者的就诊。该约束条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病人的权利,维护了病人在就医时的公平地位。在如今强调以人为本的社会里,这是需要我们更加关注的一方面。

离散函数)(ij ij ij C N T -∝max ,表示的含义是:某一天中,所有等待住院的第i 种患者中,等待时间最长的时间间隔。ij T 取自一个人群,该人群为到该天为止,累积的没有住院的人减去被安排住院的人后所剩下的排队人群。

根据上面建立的病床安排模型,计算得到从2008-8-30到2008-9-11 13天的具体安排顺序,详见附表3。 3.2.3模型的评价

单个综合指标评价指数不能衡量模型的优劣,而将若干个综合指标评价指数进行对比,则可以体现出模型之间相对优劣程度。根据原始第三组数据,分别使用FCFS 模型和动态病床安排模型进行病床安排模拟,对模拟的结果进行评价,这样我们便可以衡量和判断到底是哪个模型更加合理。 1、对动态病床安排模型的结果评价

首先处理模型二模拟的结果,得到相应的标准差、平均值,继而算得相关的数据如图表11所示:

图表11:病床安排模型的过程数值

带入综合指标评价模型计算得综合指标U 的结果为:

0.20.82 2.41 4.679.968.18i i U U ω==++++=∑

2、对FCFS 模型的结果评价

为了对比动态病床安排模型的优劣程度,我们需要再次对2008-8-30到2008-9-11 的13天门诊情况,使用FCFS 模型来模拟住院情况,以评价该模型在这一时间段的综合指数。

利用FCFS 的原理,排序得到的详细结果见附录表4。下表是相关重要过程量:

带入综合指标评价模型计算得综合指标U 的结果为:

0.90.37 2.58 6.9610.82i i U U ω==+++=∑

3、两个综合指数的对比

对同一种数据的处理,两个模型得到了不同的综合指标评价指数:动态病床安排模型的结果为8.18,而FCFS 模型的结果为10.72。我们可以粗略地估算一下模型带来的效率提升:

%69.23%10082

.1018.882.10=?-=η

上述结果表明:使用动态病床安排模型比使用FCFS 模型的效果提升了23.69%,这样的一个效果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 3.3问题三的解决 3.3.1模型的分析

从一个长期的角度来看,某种病情产生的门诊数与治愈的人数会处于一种动态平衡,即每天等待手术的人数只会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波动,不同的模型所能解决的只是该病情整体波动水平的高低而已。

只要医院掌握较多的历史数据,使得这些数据能够反映一个相对较长时间段内的各种患者平均等待的时间即可。 3.3.2模型的建立

由于急诊病人的人数相对很少,而且属于“即来即住”型,所以在模型建立时可以不考虑其对结果的影响。

2

11

0()

n

T

T t N

-=

其中,1T 表示患者的门诊时间,2T 表示患者的入院时间,N 表示统计样本的患

者人数,n 表示统计样本的时间跨度,0t 表示患者的平均等待时间。

3.3.3模型的求解

我们采用了题目给出的所有已知数据,也包括使用模型二的动态病床安排模型解出的原未知数据。得到了下面的各种病症的平均等待时间,如下表所示:

根据表格可知,不同患者等待住院的时间区间如下表所示:

3.4问题四的解决

问题四提出,假如住院部周六、周日不安排手术,则模型二的动态病床安排模型将要进行修改,医院安排手术的时间表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3.4.1对动态病床安排模型的修改

从医院的角度出发,假如周六、周日不安排手术,则会造成一段时间内的手术总量有所降低,从而导致该时段内治愈的患者总量也会降低,同时排队人数的整体水平会有所增加,医院的资源利用率就会降低。而对于模型二的影响并不算大,因为周六和周日不安排手术对模型改变的只有下列两项:

01

1

()ij i ij f K K K K C μ=+???

=?? 具体改变的是1i ij K C μ=。因为如果周六和周日不安排手术,那么本该手术的病人则需要等待1-2天的额外时间,这也同样使得手术延误指数明显增加。不仅如此,由

于不同患者的术后平均恢复时间已经固定,推迟手术时间也就相当于推迟出院时间,继而影响后期空床数的变化,即1K 的后期数值变化。

3.4.2修改后的模型评价

按照周六、周日不安排手术的规则,动态病床安排模型的模拟结果见附表5。这里,仍然使用综合指标评价体系对这一修改后的模型效果进行评价,相关计算数据如下:

带入综合指标评价模型计算得综合指标U 的结果为:

==∑i i U U ω0.66+0.34+2.63+7.09=10.72

可以发现修改后的模型效果指数处于上述两个评价指标 [8.18 10.82] 之间。由于在利用修改后的模型对原始的第三组数据进行重新模拟排序后,治愈的患者数已经有所减少,但它的综合指标仍然在FCFS 模型之上,可见动态病床安排模型在医院的资源利用率上做到了相当大的倾斜,再一次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3.4.3手术时间安排的调整

根据已经模拟出来的两次病床、手术安排时间表(附表3和附表5),统计得到手术次数随时间的两次安排的变化情况,详细见下表:

可以依据上表作出这两次手术安排随时间变化的折线图,详见下图:

图表17:手术安排随时间的变化

3.5模型三:固定病床比例分配模型

为了方便医院的统一管理,提高其自身的运行效率,医院可以将现有的所有病床按照病症进行分类。在对不同病症的病床分配方面,题目建议采用各类病人占用比列大致固定的方案。就此,我们通过建立一个数学模型,以得到确定的病床分配

比例。最终的分配方案必须满足所有病人在系统内的平均逗留时间总和最短。

3.5.1原理分析

对原始数据和后期的动态病床安排模型的模拟数据进行统计,可以得到各类病人占用病床的波动数据,详见下表:

图表19:五类病人占用床数的波动图像

5

10

15

20

25

30

上图中的横坐标1、2、3、4、5分别表示五类病人,上面的一条线反应的是极大值所对应这五类病人的数值变化,下面的一条线反应的是极小值所对应的五类病人的数值变化。不难发现,这些波动的范围给病床比例的设置提供了很大的调控范围,同时也增加了确定比例设置的计算难度。

下面我们需要对一些概念做一些初步的分析,以理解新模型在运行过程中所显示的新特性。

1、关于逗留时间分析

逗留时间表示的是患者自门诊开始计算,到治愈离开时的时间跨度。在固定病床比例模型中,逗留时间应该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等待住院的时间,另一部分是使用病床的时间。

2、关于考察人群分析

从医院的角度来说,一段时间内五种病人的出现是随机的。我们可以利用上面的所有门诊数据来计算每种病人的出现速度。

3、关于模型状态分析

这样的一个病床固定分配模型,在运行了一段时间以后,都会处于一种动态平衡,并且每个病区都会有各自的动态指数。

3.5.2模型建立

1、模型第一部分

因为医院是采取将病床以病症种类为依据进行分配的,那么既然是为了便于管理,也必然将这些病床设置在同一区域,这样就形成了5个独立的小“医院”。每一个病区之间相互独立,都具有比较大的的类似性。

取一个病区为例,分析其运行的过程,具体流程如下所示:

图表20:患者就诊示意图

若我们将病床看成是服务台,患者看成是顾客,那么这样的一个安排模型便是标准的排队论模型。由于服务台(病床)的数量肯定大于1,所以这属于M/M/S 等待制排队模型中的多服务台模型。

在每一个病区中,每一张病床(服务台)的服务时间相互独立,且服从参数为μ的负指数分布。如图表20所示的顾客排成一行的排队服务系统,这时顾客的到达率及服务台的效率为:

...)3,2,1(,,,,...2,1=??

?≥<===n S

n S S

n n n n n μμμλλ)(

在较长时间后,系统达到平稳状态后,我们可以求得顾客的平均等待时间[1],其计算公式为:

μ

ρρρμρS S C e td S C t tdF T E W S t S q q q s )1(),()

(),()()(0

)1(0

-=

-===??∞

--∞

设系统的服务时间为V ,则每位顾客的逗留时间为V T T q ==,由此顾客的平均逗留时间[1]为:

μ

1

)()()(+

=+==q q W V E T E T E W

为了简化计算过程,我们寻求了Lingo 软件,运用算法实现了这一数值的计算,详细的算法编程如下表所示:

[1]

Lambda ——表示患者的平均到达速度(λ) Mu ——表示患者的平均使用病床时间(ρ)。 其中W 统计相关数据,得到五种病症的状态输入量如下表所示:

为了描述方便,对每种病症的病床安排范围都用1-7来标记,即对于外伤来说,8-14这7个数分别折射到1-7上,但使用数据时仍然使用原数据。具体的对应关系见下表23所示:

2014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A题论文解析

承诺书 我们仔细阅读了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竞赛规则. 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 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如有违反竞赛规则的行为,将受到严肃处理. 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是(从A/B/C/D中选择一项填写) 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编号专用页 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赛区评阅记录(可供赛区评阅时使用): 评 阅 人 评 分 备 注 全国统一编号(由赛区组委会送交全国前编号): 全国评阅编号(由全国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嫦娥三号软着陆轨道设计与控制策略 摘要 本文针对嫦娥三号软着陆轨道设计与控制策略的实际问题,以理论力学(万有引力、开普勒定律、万能守恒定律等)和卫星力学知识为理论基础,结合微分方程和微元法,借助MATLAB软件解决了题目所要求解的问题。 针对问题(1),在合理的假设基础上,利用物理理论知识、解析几何知识和微元法,分析并求解出近月点和远月点的位置,即139.1097 。再运用能量守恒定律和相关数据,计算出速度 v(近月点的速度) 1 =1750.78/ v(远月点的速度)=1669.77/m s,,最后利用曲线的切线m s, 2 方程,代入点(近月点与远月点)的坐标求值,计算出方向余弦即为相应的速度方向。 针对问题(2) 关键词:模糊评判,聚类分析,流体交通量,排队论,多元非线性回归 一、问题重述 嫦娥三号于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成功发射,12月6日抵达月球轨道。嫦娥三号在着陆准备轨道上的运行质量为2.4t,其安装在下部的主减速发动机能够产生1500N到7500N的可调节推力,其比冲(即单位质量的推进剂产生的推力)为2940m/s,可以满足调整速度的控制要求。在四周安装有姿态调整发动机,在给定主减速发动机的推力方向后,能够自动通过多个发动机的脉冲组合实现各种姿态的调整控制。嫦娥三号的预定着陆点为19.51W,44.12N,海拔为-2641m(见附件1)。 嫦娥三号在高速飞行的情况下,要保证准确地在月球预定区域内实现软着陆,关键问题是着陆轨道与控制策略的设计。其着陆轨道设计的基本要求:着陆准备轨道为近月点15km,远月点100km的椭圆形轨道;着陆轨道为从近月点至着陆点,其软着陆过程共分为6个阶段(见附件2),要求满足每个阶段在关键点所处的状态;尽量减少软着陆过程的燃料消耗。 根据上述的基本要求,请你们建立数学模型解决下面的问题: (1)确定着陆准备轨道近月点和远月点的位置,以及嫦娥三号相应速度的大小与方向。 (2)确定嫦娥三号的着陆轨道和在6个阶段的最优控制策略。

2014年第十一届五一数学建模联赛A优秀论文

承诺书 我们仔细阅读了五一数学建模联赛的竞赛规则。 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本队以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 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它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如有违反竞赛规则的行为,我们愿意承担由此引起的一切后果。 我们授权五一数学建模联赛组委会,可将我们的论文以任何形式进行公开展示(包括进行网上公示,在书籍、期刊和其他媒体进行正式或非正式发表等)。 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为(从A/B/C中选择一项填写): A 我们的参赛报名号为: 参赛组别(研究生或本科或专科): 所属学校(请填写完整的全名) 参赛队员(打印并签名) :1. 2. 3. 日期:年月日 获奖证书邮寄地址:邮政编码

编号专用页 竞赛评阅编号(由竞赛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裁剪线裁剪线裁剪线竞赛评阅编号(由竞赛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参赛队伍的参赛号码:(请各参赛队提前填写好):

题 目 对黑匣子落水点的分析和预测 摘 要 本文通过对飞机以及黑匣子受力情况进行分析,构建正交分解模型,得出飞机的坠落轨迹和黑匣子的落水点,及黑匣子在水中的移动情况。 问题一要求在考虑空气气流影响的前提下,建立数学模型,描述飞机坠落轨迹并推测黑匣子的落水点。本文对飞机失去动力后的全过程建立动力学方程: 22d r m mg f dt =-+ 然后对动力学方程进行正交分解,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分别进行分析,根据伯努利方程求得升力的计算公式,得出飞机在刚刚失去动力时,升力大于重力,所以飞机会先上升一段距离,随着水平速度的减小,升力也逐渐减小,然后飞机再下降,通过模拟计算可以得出当飞机坠落至失事点下10000m 时,飞机坠入海面,其飞行速度为515.994m s ,飞机向东北方向飞行了28697m 。 问题二要求建立数学模型,描述黑匣子在水中沉降过程轨迹,并指出它沉在海底的位置所在的区域范围。由于不用考虑洋流,黑匣子所受到的力中仅有水的阻力是变化的,其重力和浮力始终保持恒定,根据黑匣子的移动速度,得出相应的阻力和加速度。在不同的速度范围内,使用不同的阻力公式,计算出相应的移动距离并作出轨迹图。发现在水平方向仅漂出161.095m ,速度几乎为零,因此黑匣子在I 区域内。 问题三要求描述黑匣子沉降轨迹方程,并求解出黑匣子沉入水下1000m ,2000m 和3000m 时离落水点的方位。根据问题一中得出的结果,可以大致判断出黑匣子的经纬度,查得当地的洋流为南赤道暖流,为风海流,仅在海面表层运动,因此也仅需要在海面下300m 考虑洋流的影响。经过计算发现洋流对黑匣子漂流方向的影响极小,速度上的影响也很小,在1000m 之下的过程中也仅做垂直运动。 关键词 正交分解 模拟计算 微分方程 伯努利方程

2014年数学建模国家一等奖优秀论文设计

2014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承诺书 我们仔细阅读了《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章程》和《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参 赛规则》(以下简称为“竞赛章程和参赛规则”,可从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下载)。 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子、网上咨询等) 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章程和参赛规则的,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 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 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章程和参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如有违 反竞赛章程和参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 我们授权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可将我们的论文以任何形式进行公开展 示(包括进行网上公示,在书籍、期刊和其他媒体进行正式或非正式发表等)。 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是(从A/B/C/D中选择一项填写): B 我们的报名参赛队号为(8位数字组成的编号): 所属学校(请填写完整的全名): 参赛队员 (打印并签名) :1. 2. 3.

指导教师或指导教师组负责人 (打印并签名): (论文纸质版与电子版中的以上信息必须一致,只是电子版中无需签名。以上容请仔细核对,提交后将不再允许做任何修改。如填写错误,论文可能被取消评奖资格。) 日期: 2014 年 9 月 15日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2014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编号专用页 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赛区评阅记录(可供赛区评阅时使用):

2014年美赛数学建模A题翻译版论文

数学建模竞赛(MCM / ICM)汇总表 基于细胞的高速公路交通模型 自动机和蒙特卡罗方法 总结 基于元胞自动机和蒙特卡罗方法,我们建立一个模型来讨论“靠右行”规则的影响。首先,我们打破汽车的运动过程和建立相应的子模型car-generation的流入模型,对于匀速行驶车辆,我们建立一个跟随模型,和超车模型。 然后我们设计规则来模拟车辆的运动模型。我们进一步讨论我们的模型规则适应靠右的情况和,不受限制的情况, 和交通情况由智能控制系统的情况。我们也设计一个道路的危险指数评价公式。 我们模拟双车道高速公路上交通(每个方向两个车道,一共四条车道),高速公路双向三车道(总共6车道)。通过计算机和分析数据。我们记录的平均速度,超车取代率、道路密度和危险指数和通过与不受规则限制的比较评估靠右行的性能。我们利用不同的速度限制分析模型的敏感性和看到不同的限速的影响。左手交通也进行了讨论。 根据我们的分析,我们提出一个新规则结合两个现有的规则(靠右的规则和无限制的规则)的智能系统来实现更好的的性能。1介绍 1.1术语 1.2假设 2模型 2.1设计的元胞自动机 2.2流入模型 2.3跟随模型 2.4超车模型 2.4.1超车概率 2.4.2超车条件 2.4.3危险指数 2.5两套规则CA模型 2.5.1靠右行 2.5.2无限制行驶规则 3补充分析模型 3.1加速和减速概率分布的设计 3.2设计来避免碰撞 4模型实现与计算机 5数据分析和模型验证 5.1平均速度 5.2快车的平均速度 5.3密度 5.4超车几率 5.5危险指数 6在不同速度限制下敏感性评价模型 7驾驶在左边 8交通智能系统 8.1智能系统的新规则

如何撰写数学建模论文

如何撰写数学建模论文 如何撰写数学建模论文 兼谈数学建模竞赛答卷要求 当我们完成一个数学建模的全过程后,就应该把所作的工作进行小结,写成论文。撰写数学建模论文和参加大学生数学建模时完成答卷,在许多方面是类似的。事实上数学建模竞赛也包含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比试,因此,论文的写作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首先要明确撰写论文的目的。数学建模通常是由一些部门根据实际需要而提出的,也许那些部门还在经济上提供了资助,这时论文具有向特定部门汇报的目的,但即使在其他情况下,都要求对建模全过程作一个全面的、系统的小结,使有关的技术人员(竞赛时的阅卷人员)读了之后,相信模型假设的合理性,理解在建立模型过程中所用数学方法的适用性,从而确信该模型的数据和结论,放心地应用于实践中。当然,一篇好的论文是以作者所建立的数学模型的科学性为前提的。 其次,要注意论文的条理性。 下面就论文的各部门应当注意的地方具体地来作一些分析。 (一)问题提出和假设的合理性 在撰写论文时,应该把读者想象为对你所研究的问题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的一个群体,因此,首先要简单地说明问题的情景,即要说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列出必要数据,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并给出研究对象的关键信息的内容,它的目的在于使读者对要解决的问题有一个印象,以便擅于思考的读者自己也可以尝试解决问题。历届数学建模竞赛的试题可以看作是情景说明的范例。 对情景的说明,不可能也不必要提供问题的每个细节。由此而来建立数学模型还是不够的,还要补充一些假设,模型假设是建立数学模型中非常关键的一步,关系到模型的成败和 优劣。所以,应该细致地分析实际问题,从大量的变量中筛选出最能表现问题本质的变量,并简化它们的关系。这部分内容就应该在论文的“问题的假设”部分中体现。由于假设一般不是实际问题直接提供的,它们因人而异,所以在撰写这部分内容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论文中的假设要以严格、确切的数学语言来表达,使读者不致产生任何曲解。 (2)所提出的假设确实是建立数学模型所必需的,与建立模型无关的假设只会扰乱 读者的思考。 (3)假设应验证其合理性。假设的合理性可以从分析问题过程中得出,例如从问题

2014年数学建模国家一等奖优秀论文

承诺书 我们仔细阅读了《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章程》和《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参赛规则》(以下简称为“竞赛章程和参赛规则”,可从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网站下载)。 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章程和参赛规则的,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章程和参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如有违反竞赛章程和参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 我们授权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可将我们的论文以任何形式进行公开展示(包括进行网上公示,在书籍、期刊和其他媒体进行正式或非正式发表等)。 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是(从A/B/C/D中选择一项填写):B 我们的报名参赛队号为(8位数字组成的编号): 所属学校(请填写完整的全名): 参赛队员(打印并签名) :1. 2. 3. 指导教师或指导教师组负责人(打印并签名): (论文纸质版与电子版中的以上信息必须一致,只是电子版中无需签名。以上内容请仔细核对,提交后将不再允许做任何修改。如填写错误,论文可能被取消评奖资格。) 日期:2014 年 9 月 15日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编号专用页 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全国统一编号(由赛区组委会送交全国前编号):全国评阅编号(由全国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创意平板折叠桌 摘要 目前住宅空间的紧张导致越来越多的折叠家具的出现。某公司设计制作了一款折叠桌以满足市场需要。以此折叠桌为背景提出了三个问题,本文运用几何知识、非线性约束优化模型等方法成功解决了这三个问题,得到了折叠桌动态过程的描述方程以及在给定条件下怎样选择最优设计加工参数,并针对任意形状的桌面边缘线等给出了我们的设计。 针对问题一,根据木板尺寸、木条宽度,首先确定木条根数为19根,接着,根据桌子是前后左右对称的结构,我们只以桌子的四分之一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几何的相关知识关系,推导并建立了几何模型。接着用MATLAB软件编程,绘制出折叠桌动态变化过程图。然后求出折叠桌各木条相对桌面的角度、各木条长度、各木条的开槽长度等数据,相关结果见表1。然后建立相应的三维坐标系,求出桌角各端点坐标,绘出桌角边缘线曲线图,并用MATLAB工具箱作拟合,求出桌角边缘线的函数关系式,并对拟合效果做分析(见表3)。 针对问题二,在折叠桌高度、桌面直径已知情况下,综合考虑桌子稳固性、加工方便、用材最少三个方面因素,我们运用材料力学等相关知识,对折叠桌作受力分析,确定稳固性、加工方便、用材最少三个方面因素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建立非线性优化模型。用lingo软件编程,求出对于高70 cm,桌面直径80 cm的折叠桌,平板尺寸172.24cm×80cm×3cm、钢筋位置在桌腿上距离铰链46.13cm处、各木条的开槽长度(见表3)、最长木条(桌脚)与水平面夹角71.934°。 针对问题三,对任意给出的桌面边缘线(f(x)),不妨假定曲线是对称的(否则,桌子的稳定性难以保证),将对称轴上n等份,依照等份点沿着木板较长方向平行的方向下料,则这些点即是铰接处到木板中垂线(相对于木板长方向)的距离。然后修改问题二建立的优化模型,用lingo软件编程,得到最优设计加工参数(平板尺寸、钢筋位置、开槽长度等)。最后,我们根据所建立的模型,设计了一个桌面边缘线为椭圆的折叠桌,并且给出了8个动态变化过程图(见图10)和其具体设计加工参数(见表5)。 最后,对所建立的模型和求解方法的优缺点给出了客观的评价,并指出了改进的方法。 关键字:折叠桌曲线拟合非线性优化模型受力分析

数学建模论文

数学建模论文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ATM243-OLUI129-G00I-FDQS58-

蚊香设计 题目:蚊香设计 目前市场上销售一种“雷达牌”蚊香,每盘蚊香如图1所示,图中⑦方数值的单 位:毫米。使用时拆成两片,如图2所示。经过实验发现,该蚊香的燃烧速度约为每小时 120毫米。请用近似的方法解决下列问题: (1)每一片蚊香大约可以燃烧多长时间; (2)根据市场需求,请设计持续燃烧时间分别为4小时、8小时、10小时的蚊香,蚊香燃烧速度不变。分别计算出它们的b值。 摘要:该题由于不能用常规方法求蚊香条纹长度,所以采用面积近似法求蚊香燃烧时间。 因为两片蚊香可以无缝镶嵌成一个近似椭圆,所以求一片蚊香可燃烧的时间只需求出一盘蚊香(两片蚊香)可燃烧的时间,再除以二即可。所以本题的求解思路为将蚊香近似看成一个椭圆,通过面积公式求出椭圆面积。由于椭圆的长和宽题目均已给出,数出长和宽方向的条纹数,就可以求出每条条纹的宽度。条纹宽度再乘以条纹的燃烧速度,得单位时间蚊香燃烧的面积。再由一盘蚊香的面积以及该蚊香的面积燃烧速度即可求出一盘蚊香的燃烧时间。该时间再除以二即为一片蚊香可燃烧的时间。 关键词:近似,椭圆,面积,燃烧速度,条纹。 引言:通过面积近似以及面积燃烧速度巧妙地求解燃烧时间,从而避免了难求的条纹长 度,间接地求出蚊香可燃烧的时间。 问题分析:该蚊香呈螺旋状,蚊香条纹宽度和蚊香条纹间的间隙相等。由于该蚊香每圈构成的条纹既不是椭圆也不是圆,所以不能按正常的儿何图形周长求解,需另辟蹊径,避开求解蚊香条纹长度。模型假设:1.忽略蚊香条纹构成的圈由于宽度造成的靠外一边的长度与靠内边的长度的差

2014第七届“认证杯”数学建模网络挑战赛论文

第七届“认证杯”数学中国 数学建模网络挑战赛 承诺书 我们仔细阅读了第七届“认证杯”数学中国数学建模网络挑战赛的竞 赛规则。 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 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 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 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 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 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如 有违反竞赛规则的行为,我们接受相应处理结果。 我们允许数学中国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b612739984.html,)公布论文,以供网友之间学习 交流,数学中国网站以非商业目的的论文交流不需要提前取得我们的同意。 我们的参赛队号为:2666 参赛队员 (签名) : 队员1: 队员2: 队员3: 参赛队教练员 (签名): 参赛队伍组别:本科组

第七届“认证杯”数学中国 数学建模网络挑战赛 编号专用页 参赛队伍的参赛队号:(请各个参赛队提前填写好):竞赛统一编号(由竞赛组委会送至评委团前编号):竞赛评阅编号(由竞赛评委团评阅前进行编号):

2014年第七届“认证杯”数学中国 数学建模网络挑战赛第一阶段论文 题目土地储备方案风险评估 关键词风险评估 摘要: 本文讨论了当今土地储备方案的风险评估问题。运用统计学的概念与方法,根据给 出的数据,对土地储备的风险进行了综合的评估。并且通过现有的数据,对土地储备的 风险的发展趋势,通过统计数据的方式,建立了概率统计模型。 首先,通过近几年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了土地储备风险的大体情况。然后 由统计的方法,得出了近几年每年的土地储备风险的综合评价。在进行每年的评价时,运用了图形和列表做了更详细的评估。 在做风险评估的时候,先把土地储存面积、财务净现值、财务内部收益率、动态 回收周期进行大量的数据分析与数据处理,进而通过概率统计模型,线性函数模型, 得出了土地储备风险的盈亏平衡点,把这些数据建立函数关系,从而得出进行了最优解,从而对此进行评估。 参赛队号: 2666 Array 所选题目: C 题

2014数学建模国赛A题优秀论文

2014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编号专用页 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全国统一编号(由赛区组委会送交全国前编号):全国评阅编号(由全国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嫦娥三号软着路轨道设计与控制策略 摘要 本文主要为分阶段研究嫦娥三号的软着陆轨道设计与最优控制策略。 建立模型一确定近月点和远月点的位置,以及嫦娥三号速度大小与方向。首先以月球中心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坐标系,根据计算的作用力可知地球影响较小,故忽略不计。然后将嫦娥三号软着陆看作抛物线的运动过程,计算在最大推力下的减速运动,求得月面偏移距离为,由此计算出偏移角度为15.25°。从而得出近月点和远月点的经纬度分别为(34.76°W,44.12°N)和(34.76°E,44.12°S)。最后在软着陆的椭圆轨道上,由动力势能和重力势能的变化,计算 出嫦娥三号在远月点和近月点的速度分别为和,沿轨道切线 方向。 建立模型二和模型三确定着陆轨道和在6个阶段的最优控制策略。模型二主要对主减速阶段和快速调整阶段进行初步分析。模型三分六个阶段确定轨道和最优控制策略,主减速阶段建立目标函数燃料,假设推力最大,将最优燃耗软着陆问题转化为最短时间控制问题,然后采用拟牛顿法和四阶Admas预测-校正得到;快速调整阶段采用重力转弯制导,在假设条件下对嫦娥三号进行受力分析,得到嫦娥三号的动力学模型,然后通过开关控制得到燃耗最优控制,并画出仿真图;粗避障阶段采用多项式制导,通过初始状态和末端状态反解多项式系数进而求取标称轨迹,然后将避障区域网格化,比较网格内的方差大小确定最优区域范围;精避障阶段需在满足本文提出的避障原则式下搜索全局最优解,以网格区域总体得分作为目标函数,得到最优区域为坐标 附近,并以螺旋搜索法搜索安全半径的个数。其余阶段仅对其做简单物理分析后绘制出六个阶段的着陆轨道。 建立模型四做相应的误差分析和敏感性分析。首先以模型二为基础进行误差分析,当主减速阶段的推力、初始质量变化时,计算嫦娥三号质量和燃料消耗速率的变化趋势。再以模型三为基础进行分析,对初始高度变化前后主减速阶段的的偏角和和着陆轨道进行对比分析并计算误差。然后进行 敏感性分析,主要利用蒙特卡洛分析着陆轨道的粗避障阶段和精避障阶段月面不同地形高度,对嫦娥三号降落时所需调整概率大小的影响,接着分析嫦娥三号着陆占地面积大小对着陆调整概率的影响。 关键字:抛物线、燃料、拟牛顿法、Admas、网格化、蒙特卡洛模拟

2014年全国数学建模联赛论文设计B题参考问题详解

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承诺书 我们仔细阅读了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竞赛规则. 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子、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 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如有违反竞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 我们授权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可将我们的论文以任何形式进行公开展示(包括进行网上公示,在书籍、期刊和其他媒体进行正式或非正式发表等)。 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是(从A/B/C/D中选择一项填写): B 我们的参赛报名号为(如果赛区设置报名号的话): 所属学校(请填写完整的全名):农业大学 参赛队员(打印并签名) :1. 富顺 2. 安明梅 3. 熊万丹 指导教师或指导教师组负责人(打印并签名):指导组 日期: 2014年 9 月 10 日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2014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编号专用页 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全国统一编号(由赛区组委会送交全国前编号):全国评阅编号(由全国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太阳能小屋的设计 摘要 太阳能利用的重点是建筑,其应用方式包括利用太阳能为建筑物供热和供电,因此在设计电池时考虑太阳辐射强度、光线入射角、环境、建筑物所处的地理纬度、地区的气候与气象条件、安装部位及方式(贴附或架空)等对电池产电量的影响非常重要。 问题一,从题目给出的数据和收集到的资料出发,我们对所有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得到小屋每个面的总辐射强度,然后对其排序得到各个面的辐射强度的比例,利用模糊综合评判以及matlab模拟仿真得出问题的顶面最优值,小屋在35年的寿命期的发电量为343139.88KW,经济效益32万元,投资的回收年限14.33年。 问题二,由于电池的铺设方式是架空的,故为相邻电池前后阴影的影响,相邻电池之间距离为0.5m。然后我们用一种较近似的方法来确定方阵倾角。通过分析求和求平均可以知道市的每个面得辐射总量从而把每个面的照射强度排序,可知最强的面是顶面于是再根据当地的地理位置其确定电池组件的方位角取正南方向,以使组件单位量的发电量最大。最理想的倾角可以根据电池年发电量最大时的倾角来确定。各电池组件由于是架空的,所以再考各电池组件间的距离,之后的问题解决方法如问题一。运用模糊综合评判以及matlab模拟仿真得出问题的最优值小屋在35年的寿命期的发电量为432468.48KW,经济效益44万元,投资的回收年限9.8年,以及最佳的铺设方案是选择28个B2电池,它们的连接方式为两组先两个4个串联和一个6个串联,再并联3条电路,,并且得到最佳倾角为34度,朝正南方向倾斜。具体的铺设方案图3所示。 问题三,综合考虑附件7中对小屋的建筑的要求,以及在前面的问题中出现的原小屋的采光天井的局限,利用同时也增加电池排放的有效面积等把小屋进行改进之后的问题解决方法如问题二,运用Google SktchUp 8.0软件得到新设计小屋。 关键字:光伏电池太阳能matlab模拟仿真模糊聚类分析Google SktchUp 8.0Eclipse 3.2

数学建模论文范文

1 问题的提出 位于我国西南地区的某个偏远贫困村,年平均降水量不足20mm ,是典型的缺水地区。过去村民的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用水一方面靠的是每家每户自行建造的小蓄水池,用来屯积每逢下雨时获得的雨水,另一方面是利用村里现有的四口水井。由于近年来环境破坏,经常是一连数月滴雨不下,这些小蓄水池的功能完全丧失。而现有的四口水井经过多年使用后,年产水量也在逐渐减少,在表1中给出它们在近9年来的产水量粗略统计数字。2009年以来,由于水井的水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不仅各种农业生产全部停止,而且大量的村民每天要被迫翻山越岭到相隔十几里外去背水来维持日常生活。 为此,今年政府打算着手帮助该村解决用水难的问题。从两方面考虑,一是地质专家经过勘察,在该村附近又找到了8个可供打井的位置,它们的地质构造不同,因而每个位置打井的费用和预计的年产水量也不同,详见表2,而且预计每口水井的年产水量还会以平均每年10%左右的速率减少。二是从长远考虑,可以通过铺设管道的办法从相隔20公里外的地方把河水引入该村。铺设管 道的费用为 L 66Q .0P 0.51 (万元),其中Q 表示每年的可供水量(万吨/年),L 表示管道长度(公里)。铺设管道从开工到完成需要三年时间,且每年投资铺设管道的费用为万元的整数倍。要求完成之后,每年能够通过管道至少提供100万吨水。 政府从2010年开始,连续三年,每年最多可提供60万元用于该村打井和铺设管道,为了保证该村从2010至2014年这五年间每年分别能至少获得

150、160、170、180、190万吨水,请作出一个从2010年起三年的打井和铺设管道计划,以使整个计划的总开支尽量节省(不考虑小蓄水池的作用和利息的因素在内)。 表1 现有各水井在近几年的产水量(万吨) 2 问题的分析 题中要求制定一个总费用(决策目标)最小的抗旱(打井,铺设管道)方案,属于优化问题,并且使得该村从2010至2014年这五年间每年分别能至少

数学建模论文设计范文

数模论文的撰写方法 1. 题目 2.摘要 3. 问题重述 4. 问题分析 5. 模型假设与约定 6. 符号说明及名词定义 7. 模型建立与求解①补充假设条件,明确概念,引进参数; ②模型形式(可有多个形式的模型); 8. 进一步讨论(参数的变化、假设改变对模型的影响) 9. 模型检验 (使用数据计算结果,进行分析与检验) 10. 模型优缺点(改进方向,推广新思想) 11. 参考文献及参考书籍和 12.附录 (计算程序,框图;各种求解演算过程,计算中间结果;各种图形、表格。) 下面是例:

1 问题的提出 位于我国西南地区的某个偏远贫困村,年平均降水量不足20mm ,是典型的缺水地区。过去村民的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用水一方面靠的是每家每户自行建造的小蓄水池,用来屯积每逢下雨时获得的雨水,另一方面是利用村里现有的四口水井。由于近年来环境破坏,经常是一连数月滴雨不下,这些小蓄水池的功能完全丧失。而现有的四口水井经过多年使用后,年产水量也在逐渐减少,在表1中给出它们在近9年来的产水量粗略统计数字。2009年以来,由于水井的水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不仅各种农业生产全部停止,而且大量的村民每天要被迫翻山越岭到相隔十几里外去背水来维持日常生活。 为此,今年政府打算着手帮助该村解决用水难的问题。从两方面考虑,一是地质专家经过勘察,在该村附近又找到了8个可供打井的位置,它们的地质构造不同,因而每个位置打井的费用和预计的年产水量也不同,详见表2,而且预计每口水井的年产水量还会以平均每年10%左右的速率减少。二是从长远考虑,可以通过铺设管道的办法从相隔20公里外的地方把河水引入该村。铺设管 道的费用为 L 66Q .0P 0.51 (万元),其中Q 表示每年的可供水量(万吨/年),L 表示管道长度(公里)。铺设管道从开工到完成需要三年时间,且每年投资铺设管道的费用为万元的整数倍。要求完成之后,每年能够通过管道至少提供100万吨水。 政府从2010年开始,连续三年,每年最多可提供60万元用于该村打井和铺设管道,为了保证该村从2010至2014年这五年间每年分别能至少获得150、160、170、180、190万吨水,请作出一个从2010年起三年的打井和铺设管道计划,以使整个计划的总开支尽量节省(不考虑小蓄水池的作用和利息的因素在)。 表1 现有各水井在近几年的产水量(万吨)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奖优秀论文作品学习借鉴】CUMCM-2014D-Chinese

2014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题目(请先阅读“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论文格式规范”) D题储药柜的设计 储药柜的结构类似于书橱,通常由若干个横向隔板和竖向隔板将储药柜分割成若干个储药槽(如图1所示)。为保证药品分拣的准确率,防止发药错误,一个储药槽内只能摆放同一种药品。药品在储药槽中的排列方式如图2所示。药品从后端放入,从前端取出。一个实际储药柜中药品的摆放情况如图3所示。 为保证药品在储药槽内顺利出入,要求药盒与两侧竖向隔板之间、与上下两层横向隔板之间应留2mm的间隙,同时还要求药盒在储药槽内推送过程中不会出现并排重叠、侧翻或水平旋转。在忽略横向和竖向隔板厚度的情况下,建立数学模型,给出下面几个问题的解决方案。 1.药房内的盒装药品种类繁多,药盒尺寸规格差异较大,附件1中给出了一些药盒的规格。请利用附件1的数据,给出竖向隔板间距类型最少的储药柜设计方案,包括类型的数量和每种类型所对应的药盒规格。 2. 药盒与两侧竖向隔板之间的间隙超出2mm的部分可视为宽度冗余。增加竖向隔板的间距类型数量可以有效地减少宽度冗余,但会增加储药柜的加工成本,同时降低了储药槽的适应能力。设计时希望总宽度冗余尽可能小,同时也希望间距的类型数量尽可能少。仍利用附件1的数据,给出合理的竖向隔板间距类型的数量以及每种类型对应的药品编号。 3.考虑补药的便利性,储药柜的宽度不超过2.5m、高度不超过2m,传送装置占用的高度为0.5m,即储药柜的最大允许有效高度为1.5m。药盒与两层横向隔板之间的间隙超出2mm的部分可视为高度冗余,平面冗余=高度冗余×宽度冗余。在问题2计算结果的基础上,确定储药柜横向隔板间距的类型数量,使得储药柜的总平面冗余量尽可能地小,且横向隔板间距的类型数量也尽可能地少。 4. 附件2给出了每一种药品编号对应的最大日需求量。在储药槽的长度为1.5m、每天仅集中补药一次的情况下,请计算每一种药品需要的储药槽个数。为保证药房储药满足需求,根据问题3中单个储药柜的规格,计算最少需要多少个储药柜。

数学建模分数预测论文设计完整版

高考录取分数预测模型 姓名: 班级: 姓名: 班级: 姓名: 班级:

关于高考录取分数预测模型的探究 摘要 本文通过差分指数平滑法和自适应过滤法分别建立模型,根据历年学校录取线预测下一年的录取分数线。最后,根据预测出来的最佳数据,给2014年报考本校的考生做出合理的建议。 对于问题一和问题二,首先根据题意和所给出的学校历年的录取分数线,不难分析出高校的录取分数线是由当年的题目难度、考生报考数量、“大年”和“小年”等因素决定的。每年的分数线还是有一定差距的,例如,本校2012在北京市电气专业的录取线是428分,而2013年是488分,相差60分。因此,预测的时候,需要通过一些方法使数据趋于平滑,使之便于预测。通过这些分析,建立了两种可靠的预测模型。 模型一通过差分的方法,利用Matlab软件将后一年Y t与前一年Y t-1的数据相减得到一个差分值,构成一个新序列。将新序列的值与实际值依次迭加,作为下一期的预测值。以此类推,预测出2014年的录取分数线。模型二是根据一组给定的权数w对历年的数据进行加权平均计算一个预测值y,然后根据预测误差调整权数以减少误差,这样反复进行直至找到一组最佳权数,使误差减小到最低限度,再利用最佳权数进行加权平均预测。这两种方法很好的解决了历年录取分数相差较大难以预测的问题。预测值相对准确。预测结果数据量较大,在此以河北省为例,给出预测结果模型一:2014年本校电气专业录取线为495,模型二:2014年本校电气专业录取线为536。 最后,通过预测出的数据,比对模型一和模型二,取最佳预测值,给报考科技学院的考生做出较为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序列权数差分值加权平均高考录取线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