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3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3·1 概 述

受弯构件是指主要承受弯矩和剪力为主的构件。受弯构件是土木工程中应用数量最多,使用面最广的一类构件。一般房屋中各种类型的楼盖和屋盖结构的梁、板以及楼梯和过梁;工业厂房中的屋面大梁、吊车粱、铁路、公路中的钢筋混凝土桥梁等都属于受弯构件。此外,房屋结构中经常采用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横梁虽然除承受弯矩和剪力外还承受轴向力(压力或拉力),但由于轴向力值通常较小,其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框架横粱也常按受弯构件进行设计。

按极限状态进行设计的基本要求,对受弯构件需要进行下列计算和验算:

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即截面强度计算

在荷载作用下,受弯构件截面一般同时产生弯矩和剪力。设计时既要满足构件的抗弯承载力要求,也要满足构件的抗剪承载力要求。因此,必须分别对构件进行抗弯和抗剪强度计算。

在进行截面强度计算时,荷载效应(弯矩M和剪力V)通常是按弹性假定用结构力学方法计算;在某些连续梁、板中,荷载效应也可以按塑性设计方法求得。本章主要是介绍受弯构件抗弯强度的计算方法。

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

受弯构件一般还需要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进行变形和裂缝宽度的验算。这方面的有关问题将在第八章中介绍。除进行上述两类计算和验算外,还必须采取一系列构造措施,方能保正构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并使构件具有必要的耐久性。在本章的3·2中将讨论梁板结构的一般构造。

3.2 梁板结构的一般构造

1、梁板截面的型式与尺寸

梁和板均为受弯构件,梁的截面高度一般都大于其宽度,而板的截面高度则远小于其宽度。钢筋混凝土梁、板可分为预制梁、板和现浇梁、板两大类。钢筋混凝土预制板的截面形式很多,最常用的有平板、槽形板和多孔板三种(图3-1)。钢筋混凝土预制梁最常用的截面形式为矩形和T形(图3-2)。有时为了降低层高将梁做成十字梁、花篮梁,将板搁支在伸出的翼缘上,使板的顶面与梁的顶面齐平。钢筋混凝土现浇梁、板的形式也很多。当板与梁一起浇筑时(图3-3),板不但将其上的荷载传递给梁,而且和梁一起构成T形或倒L形截面共同承受荷载。

板的厚度应满足承载力、刚度和抗裂的要求,从刚度条件出发,板的最小厚度对于单跨板不得小

l(l板的计算跨度),如扳厚满足上述要求,即不需作挠度验算。现于l,对于多跨连续板不得小于40

浇板的最小厚度为:一般屋盖不宜小于60mm ,一般楼盖不宜小于70mm ,工业建筑楼板不宜小于70mm,行车道下的楼板不宜小于80mm ,双向板不宜小于80mm,密肋楼板不宜小于40mm ,悬臂板不宜小于60mm,无梁楼板不宜小于150mm 。

梁截面尺寸与梁的跨度有关,独立的简支梁的截面高度与其跨度的比值可为121左右,独立的悬臂梁的截面高度与其跨度的比值可为61左右。矩形截面梁的高宽比b h 一般取0.2~5.3;T 形截面梁的h 一般取5.2~0.4(此处b 为梁肋宽)。为了统一模板尺寸和便于施工,当梁高h ≤800mm 时,截面高度取50mm 的倍数,当h >800mm 时,则取100mm 的倍数。 2、混凝土强度等级的选择

现浇梁板常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C35,预制梁板为了减轻自重可采用较高的强度等级。混凝土强度等级的选用须注意与钢筋强度的匹配,当采用HRB335、HRB400钢筋时,为了保证必要的粘结力,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当采用新HRB400钢筋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 3、钢筋的强度等级及常用直径

一般现浇梁板常用的钢筋强度等级为HRB235、HRB335钢筋。对受弯承载力起着决定作用的是钢筋强度,为了节约钢材,跨度较大的梁宜采用HRB400钢筋。

板中配有受力钢筋和分布钢筋。受力钢筋承受荷载作用下所产生的拉力。分布钢筋布置与受力钢筋垂直,交点用细铁丝绑扎或焊接,其作用是固定受力钢筋的位置并将板上荷载分散到受力钢筋上,同时也能防止混凝土由于收缩和温度变化,在垂直于受力钢筋方向产生的裂缝。板中受力钢筋的直径应经计算确定,一般为6~12mm ,其间距:当板厚h ≤150mm 时,不应大于200mm ;当板厚h >150mm 时,不应大于h 5.1,且不应大于300mm 。为了保证施工质量,钢筋间距也不宜小于70mm(图3-4b )。当板中受力钢筋需要弯起时,其弯起角不宜小于30°。板中单位长度上的分布钢筋,其截面面积不应小于单位长度上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10%,其间距不应大于300mm 。当由于混凝土收缩或温度变化对结构产生的影响较大或对裂缝的要求较严时,板中分布钢筋的数量应适当增加。分布钢筋应配置在受力钢筋的弯折处及直线段内,在梁的截面范围内可不配置。

梁中的钢筋有纵向受力钢筋、弯起钢筋、箍筋和架立钢筋等, 纵向受力钢筋的作用是承受由弯矩在梁内h <300mm 时,d (图3-4a ) 梁

4mm ;当250mm ≤h <800mm 时,不应小于6mm ;当h ≥800mm 时,不应小于8mm 。梁中配有计算需要的纵向受压钢筋时,箍筋直径还应不小于d /4 (d 为纵向受压钢筋最大直径)。箍筋分开口和封闭两种形式。开口式只用于无振动荷载或开口处无受力钢筋的现浇T 形梁的跨中部分,除此之外均应采用封闭式。箍筋的肢数按如下规定采用(图3-5)

当b <150mm 时,(b 为梁宽) 用单肢;

当150mm≤b<350mm时,用双肢;

当b≥350mm或在一层用的纵向钢筋多于5根,或受压钢筋多于3根时,用四肢(由两个双肢箍筋组成,

梁中的箍筋应按计算确定,但如按计算不需要时,也应按规范规定的构造要求配置箍筋。

当梁高h>700mm时,在梁的两侧每300~400mm应设置直径不小于10mm的侧面构造钢筋(图3-6) ,并用直径为6mm的拉筋相连,拉筋的间距一般为箍筋间距的2倍。

弯起钢筋的数量、位置由计算确定,一般由纵向受力钢筋弯起而成(图3-7),当纵向受力钢筋较少,不足以弯起时,也可设置单独的弯起钢筋。弯起钢筋的作用是:其弯起段用来承受弯矩和剪力产生的主拉应力;弯起后的水平段可承受支座处的负弯矩。弯起钢筋的弯起角度:当梁高h<600mm时,采用45°;当梁高h ≥600mm

架立钢筋设置在梁的受压区外缘两侧,用来固定箍筋和形成钢筋骨架。如受压区配有纵向受压钢筋时,则可不再配置架立钢筋。架立钢筋的直径与梁的跨度有关:当跨度小于4m时,不小于8mm;当跨度在4~6m时,不小于10mm;跨度大于6m时,不小于12mm。

4、混凝土最小保护层厚度

1)混凝土保护层

为防止钢筋锈蚀和保证钢筋与混凝上的粘结,梁、板的受力钢筋均应有足够的混凝土保护层。如图3-4,混凝土保护层应从钢筋的外边缘起算。受力钢筋的混凝上保护层最小厚度应按表3-l采用,同时也不应小于受力钢筋的直径。对于室内正常环境的梁、板,其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如图3-4所示。

混凝土保护层的最小厚度(mm) 表3-1

板墙壳梁柱

环境类别

≦C20 C25~C45 ≧C50 ≦C20 C25~C45 ≧C50 一20 15 15 30 25 25

a -20 15 -30 25

B -25 20 -35 30

三-30 25 -40 35

注:1 基础的保护层厚度不小于40mm;当无垫层时不小于70mm;

2 处于一类环境且由工厂生产的预制构件,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20时,其保护层厚度可按表中规定减少5mm ,但预制构件中的预应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 ;处于二类环境且由工厂生产的预制构件,当表面另作水泥砂浆抹面层且有质量保证措施时,保护层厚度可按表中一类环境数值取用;表中环境类别的划分见本规范第3.4.1条的有关规定;

3 预制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钢筋端头的保护层厚度宜为10mm ;预制肋形板主肋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应按梁的数值采用;

4 板、墙、壳中分布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0mm ;梁、柱中箍筋和构造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 ;

5 处于二类环境中的悬臂板,其上表面应另作水泥砂浆保护层或采取其他保护措施;

6 有防火要求的建筑物,其保护层厚度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防火规范的规定。R

2)截面的有效高度

计算梁、板承载力时,因为混凝土开裂后,拉力完全由钢筋承担,则梁、板能发挥作用的截面高度应为从受压混凝土边缘至受拉钢筋截面重心的距离,这一距离称为截面有效高度,用0h 表示(图3-4)。在室内正常环境下,设计计算时0h 可按如下近似数值取用。

梁:一排钢筋时 0h =2

d C h ?

?mm 二排钢筋时 0h =2

25d

C h ???mm

板:0h =20?h mm

式中:C —保护层厚度(mm ); d —纵筋直径(mm )。 5、纵向钢筋在梁截面上的布置

矩形截面通常分为单筋矩形截面和双筋矩形截面两种形式。只在截面的受拉区配有纵向受力钢筋的矩形截面,称为单筋矩形截面。不但在截面的受拉区,而且在截面的受压区同时配有纵向受力钢筋的矩形截面,。

3.3 受弯构件是工程中应用最普通的构件,它主要是指各种类型的梁和板,工程中应用最多的象混凝土简支桥、连续桥、框架中的梁、各种楼板等最常见的受弯构件。

1. 正截面。一根承受均布荷载的矩形截面的简支梁,梁截面宽b,高为h,截面形心在h/2处,各截面重心的

连线是梁的计算轴线,与轴线垂直的截面即为正截面。

2. 简支梁内的主要钢筋。简支梁内通常配有以下四种钢筋。构成钢筋骨架。

①纵向受拉钢筋。位于正截面受拉区的底部,主要承受弯矩,保证正截面抗弯承载力,是本章研究的中心内容。

纵向受拉钢筋的合力点至截面受拉区边缘的竖向距离为s a ,则纵向受拉钢筋的合力点至截面受压区

边缘的竖向距离为s a h h ?=0,0h 称为截面有效高度。0bh 称为截面的有效面积。

正截面上,纵向受拉钢筋的总截面面积用s A 表示。纵向受拉钢筋的总截面面积与正截面的有效面积0bh 的比值,称为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用ρ表示:

%0

bh A s

=

ρ (3—1) 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ρ是对梁的受力性能有很大影响的一个重要指标,

它在一定程度上标志正截面上纵向受拉钢筋与混凝土破坏方式和破坏形态。

②架立钢筋。放置在梁的受压区顶部,它的主要作用是与纵向受拉钢筋和箍筋构成钢筋骨架。架立钢筋通常按构造要求配置,一般只配两根,直径较小,所以在计算中可不考虑它的影响。

③箍筋。沿梁长按一定间距配置,主要起抗剪作用,本书第四章将专门讨论。

④弯起钢筋。一般将纵向受拉钢筋的一部分 在支座附近弯起,可在跨中抗弯,支座附近弯起部分抗剪。

箍筋和弯起钢筋统称为腹筋。

3.3.2 适筋梁正截面受弯破坏的三个阶段

对均质弹性材料做成的梁,其性能在《材料力学》中已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但对混凝土这种非弹

性材料与钢筋复合形成的梁,它的正截面抗弯承载力国内外学者曾做了大量的试验研究。现在就将这些研究成果介绍如下: 1. 适筋梁的试验。

配筋率比较适当的梁称为适筋梁。图3—8 是一根简支的矩形截面试验梁。在跨度的三分点处两点加载,荷载为P 。于是在跨度的中部形成纯弯段,在纯弯段内承受的弯矩3/0PL M =。

图2.图3—9(e) 是试验梁的弯矩—挠度(u )的试验曲线。图3—10是梁截面应变和应力分布图形。梁在加载开始到破坏的全过程的工作性能一直是变化的,因此可将曲线(图3—9(e ))中有明显转折点的点作为界限点,可将适筋梁的受力性能分为I 、II 、III 三个受力阶段。

9 矩

①.第I阶段为混凝土开裂前。

当弯矩较小时,挠度和弯矩关系接近直线变化(图3—9(e))。这时的工作特点是梁尚未出现裂缝,

称为第I阶段。在第I阶段当刚刚开始加荷时,由于弯矩很小,量测到的梁截面上的各个纤维应变也很小,

且变形的变化规律符合平截面假定(图3—9(d ))。由于应变很小(图3—10(a )),这时梁的工作情况与匀质弹性梁相似,混凝土基本上处于弹性工作阶段,应力与应变成正比,受拉区和受压区混凝土应力分布图形为三角形。当弯矩再增大,量测的应变也将随之加大,但其变化规律仍在斜截面假定。由于混凝土抗拉能力较抗压能力弱,又因混凝土受拉时应力—应变关系是曲线性质,故在受拉区边缘处混凝土将首先开始出现塑性性质,应变较应力增长速度为快。从而可以推断出受拉区应力图形开始偏离直线而逐渐变弯。受拉区应力图形中曲线部分的范围将不断沿梁高向上发展。

在弯矩增加到cr M 时,受拉区边缘纤维应变恰好到达混凝土受弯时极限拉应变tu ε,梁遂处于将裂未裂的极限状态,此时即第I 阶段末,以a I 表示之(图3—10(a))。这时受拉区边缘纤维应变量测值相对还较小,故受压区混凝土基本属于弹性工作性质,即受压区应力图形接近三角形。但这时受拉区应变图形则呈曲线分布。在a I 时,由于固结力的存在,受拉钢筋的应变与周围同一水平处混凝土应变相等。

故这时钢筋应变接近tu ε值,

相应的应力较低(2

/%30~20mm N )。由于受拉区混凝土塑性的发展,第I 阶段末中性轴的位置较第I 阶段初期略有上升。a I 可作为受弯构件抗裂度的计算依据。 2. 在cr M M =点,出现明显的转点(图3—9(e)),此时进入第II 阶段,钢筋应力随

荷载的增加而增加。当受拉钢筋刚刚达到屈服强度(对应于这时梁所受的弯矩为y M )的一瞬间,标志着第II 阶段的终结而转化为第III 阶段开始。从截面应力—应变来分析,在cr M M =时,在纯弯段抗拉能力最薄弱的截面将首先出现第一条裂缝,一旦开裂,梁即由第I 阶段进入第II 阶段。在裂缝截面处,由于

混凝土开裂,受拉区工作主要由钢筋承受。故在弯矩不变的情况下(cr M M =),开裂后的钢筋应力较开裂前将突然增大许多。故裂缝一旦出现即具有一定的开展宽度,并将沿梁高延伸到一定的高度,从而在这个截面处的中性轴的位置也将随之上移。但在中性轴以下裂缝尚未延伸到的部位上,混凝土仍可承受一部分拉力。随着弯矩继续增加,受压区混凝土压应变与受拉钢筋的拉应变的实测值均不断增加,但其平均应变的变化规律仍符合平截面假定(图3—9(d))。

在第II 阶段中(图3-10(d)),随着弯矩M 的增加,梁的挠度将逐渐增大,裂缝开

展越来越宽。由于受压区混凝土压应变不断的增大,这时受压区混凝土裂性性质将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应力增长速度较应变增长速度越来越慢。故受压区应力图形将呈曲线变化。当弯矩继续增加使得受拉钢筋应力刚刚达到屈服强度(y f )时,称为第II 阶段末,以a II 表示之。

3. 当y M M =的一瞬间,f M M u ~/关系曲线上出现了第二个明显转折点,即进

入第III 阶段,此时的特点是梁的裂缝急剧开展,挠度急剧增加,而钢筋应变有较大增长,但其应力始终

维持屈服强度不变。当M 从y M 增加不变时,即达到梁所承受的最大弯矩u M ,此时标志着梁开始破坏。 这时由于钢筋屈服,它将继续变形而保持应力大小不变(y f )(图3-10(e))。当弯矩稍有增加,则钢筋应骤增,裂缝宽度随之扩展并沿梁高向上延伸,中和轴继续上移,受压区高度进一步减小,但为了平衡钢筋

的总拉力T,受压区混凝土的总压力C 也将始终保持不变(T=C)。参看图3-10(f),这时量测的受压区混凝土边缘纤维应变也将迅速增长,由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特可知,这时受压区混凝塑性特征将表现更为充分,从而可推断出受压区应力图形将更趋丰满。

弯矩增加直至极限弯矩u M 时,成为第Ⅲ阶段末,以Ⅲa 表示。此时边缘纤维压应变到达(或接近)混凝土受弯时的极限压应变εu ,标志着梁已开始破坏。其后,在试验室一定条件下,一般试验梁虽仍可继续变形,但所承受的弯矩将有所下降(图3—9(e)),最后在破坏区段上受压区混凝土被压碎甚至崩落而告完全破坏。

在第Ⅲ阶段整个过程中,钢筋所承受的总拉力和混凝土所承受的总压力始终保持不变。但由于中和轴逐步上移,内力臂z 不断略有增加,故截面极限弯矩u M 较Ⅱa 时的y M 也略有增加,见图3—9(e)。第Ⅲ阶段末(Ⅲa )可作为按照“极限状态”承载力计算时的依据。 总结上述试验梁从加荷到破坏的整个过程,应注意以下几个特点:

(1)由图3—9可知,在第Ⅰ阶段梁的挠度增长速度较慢:第Ⅱ阶段由于梁带裂缝工作挠度增长速度较

前为快;第皿阶段由于钢筋屈服,故挠度急剧增加。

(2)由图3—10a 可见,随着弯矩的增加,中和轴不断上移,受压区高度x t

逐渐缩小,混凝土边缘纤维压应变随之加大。受拉钢筋的拉应变也是随着弯矩的增长而加大。但应变图基本上仍是上下两个三角形,即平均应变符合平截面假定。受压区应力图形在第I 阶段为三角形分布;第Ⅱ阶段为微曲的曲线形状;第皿阶段呈更为丰满的曲线分布。

(3)由图3—9(f) s u M M ε~/关系曲线可以看出:在第I 阶段钢筋应力s ε增长速度较慢;当cr M M =时,开裂前、后的钢筋应力发生突变;第Ⅱ阶段s ε较第I 阶段增长速度为快;当y M M =时,钢筋应力到达屈服强度y f ,以后应力即不再增加直到破坏。

3.3.2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对正截面受弯破坏形态和受弯性能的影响

应予指出,上述梁的正载面三个阶段的工作特点及其破坏特征,系指正常配筋率的适筋梁而言。根据试验研

y y u u f 。由图可知,弯矩从y M 增长到u M 时的增量 (u M -y M )虽较小,但相应的挠度增量 (u f -y f )却很大。这意味着适筋梁当弯矩超过y M 后,在截面承载力没有明显变化的情况下,具有较大的耐受变形的能力。换言之,这种梁具

性工作阶段,裂缝开展不宽,延伸不高。如图3-12(b)所示,梁的挠度亦不大。总之,它在没有明显预兆的情况下由于受压区混凝土突然压碎而破坏,故习惯上常称之为“脆性破坏”。 超筋梁虽配置过多的受拉钢筋,但由于其应力低于屈服强度,不能充分发挥作用,造成钢材的浪费。这不仅不经济,且破坏前毫无预兆,故设计中不允许采用这种梁。

比较适筋梁和超筋梁的破坏,可以发现,两者的差异在于:前者破坏自受拉钢筋;后者则始自受压区混凝土。显然,当钢筋和混凝土强度确定之后,一根梁总会有一个特定的配筋率max ρ,它使得钢筋应力到达屈服强度的同时受压区边缘纤维应变也恰好到达混凝土受弯时极限压应变值。这种梁的破坏叫做“界限破坏”,即适筋梁与超筋梁的界限。在国外多称之为“平衡配筋梁”。而对适筋梁则常称之为“低筋梁”。鉴于安全和经济的原因,在实际工程中不允许采用超筋梁,那么这个特定配筋率max ρ实质上就限制了适筋梁的最大配筋率。梁的实际配筋率ρmax ρ时,破坏始自受压区混凝土的压碎;ρ=max ρ时,受拉钢筋应力到达屈服强度的同时受压区混凝土压碎而梁立即破坏。

“界限破坏”的梁,在实际试验中是很难做到的。因为尽管严格控制施工质量、材料、实际强度也会和设计时所预期的选用数值有所不同。无疑,截面尺寸和材料强度的差异,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梁破坏形式的不同。

3、少筋梁(图3—12(c)、3—13)

当梁的配筋率ρ很小时称少筋梁。其特点在于:梁破坏时的极限弯矩u M 小于在正常情况下的开裂弯矩

cr M 。梁配筋率ρ越小,(cr M -u M )的差值越大;ρ越大(但仍在少筋梁范围内),(cr M -u M )的差值越小。当cr M -u M =0时,从原则上讲,它就是少筋梁与适筋梁的界限。这时的配筋率就是适筋梁最小配筋率的理

论值(min ρ)。在这种特定配筋情况下,梁一旦开裂钢筋应力立即达到屈服强度。 少筋梁破坏时,裂缝往往集中出现一条,不仅开展宽度很大,且沿梁高延伸较高。即使受压区混凝土暂未压碎,但因此时裂缝宽度大于1.5mm 甚至更大,已标志着梁的“破坏”。 从单纯满足承载力需要出发,少筋梁的截面尺寸选定的过大,故不经济;同时,它的承载力取决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属于“脆性破坏”性质。故在土木工程结构中不允许采用。

3.4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基本假定及应用

3.4.1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基本假定

1.构件正截面在弯曲变形后依然保持平面,即截面中的应变按线性规律分布; 2.不考虑截面受拉区混凝土承担拉力,即认为拉力全部由受拉钢筋承担;

图3 当εc c f =σ (3-3)

)50(60

1

2??

=uk f n (3-4) 5,010)50(5.0002.0?×?+=k cu f ε (3-5) 5,10)50(0033.0?×??=k cu cu f ε (3-6)

式中

c σ—对应于混凝土压应变为c ε时的混凝土压应力;

0ε—对应于混凝土压应力刚达到c f 时的混凝土压应变,当计算的0ε值小于0.002时,应取为0.002。 cu ε—正截面处于非均匀受压时的混凝土极限压应变,当计算的cu ε值大于0.0033时,应取为0.0033;

正截面处于轴心受压时的混凝土极限压应变应取为0.002;l

k cu f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n —系数,当计算的n 值大于2.0时,应取为2.0。

4.钢筋应力s σ,取等于钢筋应变s ε与其弹性模量s E 的乘积,但不得大于其设计强度y f 。这意味着钢筋取

用图3-15所示的理想化应力应变曲线,其数学表达式为: 当0≤s ε≤y ε时 s s s E εσ= (3-7)

当s ε>y ε时

y s f =σ (3-8)

还须指出的是,在图3-14中,混凝土的最大应力取c f ,因为在受弯构件的受压区中,混凝土的应变并非均匀分布,其中的最大应力并不等于混凝土棱柱体轴心受压时的最大应力,但是为了计算考虑差值较小仍用c f 。

3.4.1受压区混凝土应力的计算图形

以单筋矩形截面为例,根据上述四项基本假定就可得出截面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也就是第III 阶段末的应变分布和应力分布,如图3-16所示。此时截面受压边缘达到了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cu ε若假定这时截面受压区高度为c x ,则受压区某一混凝土纤维的压应变即为:

c

cu

c x y

εε= (3-9) 受拉钢筋的应变为:

c

x h ?0 (3-10)

3—16 混凝

dy b C c

x c ?=∫

σ (3-11)

分别将式(3-2)(

])1(1[0

n

c c c f εεσ?

?=)、(3-3)( c c f =σ)两式代入上式并取002.00=ε,0033.0=cu ε,2=n (50C 以下混凝土,c y ε=)积分可得:

b x f b x f C

c c c c

?=?=798.099

79

(3-12) 适筋梁破坏时,受拉钢筋应力已达到屈服强度。钢筋承受的总拉力T 为:

s y A f T = (3-13)

由水平平衡条件,即T C =的条件,可求得受压区高度c x 等于:

000253.17999h f f h f f bh A x c y c

y

s c ρ== (3-14)

由图3-16,根据弯矩平衡,即∑0=M ,可有:

)412.0(798.0)(000c c c c x

c u x h b x f dy y x h b z C M c ?=+?∫=?=σ (3-15)

将式(3-14)中的c x 代入,并以受拉钢筋所承受的拉力表示,可有:

000)516.01()253.1412.0(h f f A f h f f h A f z T M c

y

s y c y s y u ρρ?=×?=?= (3-16) 利用上述公式虽然可以计算出截面的抗弯强度,但计算过于复杂,在实际设计工作中,特别是采用手算

时难以接受。国内、外规范多采用将压区混凝土应力图形化为等效矩形应力图快的实用计算方法。因为从承载力设计角度来看,确定受压区的实际应力分布图形的意义并不大,而更加关心的问题是受压区应力图的合力及其作用点。其具体作法是采用图3-17所示的等效矩形应力图形来代替二次抛物线加矩形的应力图形。其条件是:

1.等效矩形应力图形的形心位置应与理论应力图形的总形心位置相同,即压应力合力C 的位置不变。

2.等效矩形应力图形的面积应等于理论应力图形(二次抛物线加矩形)的面积,即压应力合力C 的大小不变;

当符合上述两个条件时,应力图形的代换就不会影响抗弯强度的计算结果。

件1

图3 cm f c c c c c bx f x b f bx f C γβγγ824.0=== (3-18)

又由式(3-12)知:

b x f C

c c ?=798.0c c bx f γ824.0= 于是

968.0824.0\798.0==γ (3-19)

为了简化计算,《规范》中建议采用:

1ββ= (3-20) 1αγ= (3-21) c x x 1β= (3-22)

式中 1β—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超过C50时,取1β=0.8,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时1β取为0.74,其间按线

形内插法取值。

1α—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超过C50时,取1α=1,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时1α取为0.94,其间按线形内插法取值。

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图3-17c 所示单筋矩形截面的应力分布规律按照基本平衡条件 ∑0=X 写出

T C =

所以 s y c A f bx f =1α (3-23) 而截面所能承担的弯矩则为

2

(01x

h bx f Cz M c u ?==α (3-24)

2

(0x

h A f M s y u ?= (3-25)

公式(3-23)、(3-24)和(3-25)即为单筋矩形截面抗弯强度计算的三个基本公式。利用这些 公式就可以进行受弯构件正截面的强度设计。 3.4.3 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

适筋梁与超筋梁的界限为“平衡配筋梁”, 即梁破坏时钢筋应力到达屈服的同时受压区混凝土边缘纤维应变也恰好到达混凝土受弯时的极限压应变值u ε。平衡配筋梁中的相对受压区高度即为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

如图3-18s

y y E f =

ε (3-26)

此处,为s E 钢筋的弹性模量。设界限破坏时受压区的真实高度cb x 为,则有

y

cu cu cb

h x εεε+=

0 (3-27) 由式(3-19)知,矩形应力分布图形的折算受压区高度c x x 1β=

,亦即cb b x x 1β=,代入上式可的:

y

cu cu b

h x εεεβ+=

01 设0

h x

=

ξ,则:

s

cu y

b

b E f h x εβξ+

==

11

(3-28)

当梁相对受压区高度ξ<b ξ时,或s ε>y ε,属于适筋梁;若ξ>b ξ时,或s ε<y ε,属于超筋梁。 当=ξb ξ,可求出界限破坏时的特定配筋率,亦即适筋梁的最大配筋率max ρ值。在式中,以b x 代x ,以0max bh ?ρ代s A ,则 0max 1bh f x b f y b c ρα=?? 故

y

c b y c

b f f f f h x 110max αξαρ=×=

(3-29) 在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常用钢材的b ξ值见表3-2。

b ξ 值 表3-2

冷拉HRB335 冷拔低碳钢丝 钢材等级

y f

(N/mm)

HRB235 210

HRB335 300

HRB400 360

冷拉

HRB235 250

d ≤25mm 380

d >25mm 360

焊接 320

绑扎 250

b ξ

0.614 0.55 0.518 0.588 0.488 0.498 0.539 0.580

3.5单筋矩形截面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3.5

u M ,即: 图3—

∑0=M M ≤2(01x

h bx f M c u ?=α (3-32) M ≤2

(0x

h A f M s y u ?= (3-33)

式中 M —设计弯矩;

c f — 混凝土弯曲抗压设计强度,见附表;

y f — 钢筋的抗拉设计强度,见附录附表6; s A —受拉钢筋截面面积;

b —截面宽度;

x —应力图形换算成矩形后的受压区高度; 0h —截面有效高度;

1α—系数,取值见3.4。

3.5.2基本计算公式的两个适用条件及意义

为了使所设计的截面保持在适筋梁的范围内,尚应满足以下两个条件。这两条件也就是 基本公式(3-31)、(3-32)和(3-33)的适用条件。 1. 适用条件1

ξ≤b ξ 或 x ≤0h x b b ξ= (3-34)

ρ≤y

c

b

f f 1αξ

式中b ξ按前面表3-2采用。满足该条件,则可保证截面不发生超筋破坏。若将b ξ代入公式(3-30),即可求得单筋矩形截面所能承担的最大弯矩max u M 。因此max u M 也就是在截面尺寸及材料强度已定时,单筋矩形截面充分增加配筋后所能发挥的最大抗弯能力。

)5.01(201max b b c bh f M ξξα?= (3-35)

2.适用条件2

ρ≥min ρ

min ρ值详见附表。满足该条件,则可保证截面不发生少筋破坏。

3.5.3计算系数和应用

利用基本公式进行计算时,必须求解二次方程。这虽然不困难,但毕竟繁琐费时。为了 简化计算,常根据基本公式制成表格供设计时查用。计算表格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下面仅 介绍一种可用于任意混凝土强度等级和钢筋等级的表格的制作原理及应用方法。

把基本公式(3-32)和(3-33)按等式关系写出,即

=?=)5.01(0

02

01h x

h x bh f M c α)5.01(201ξξα?bh f c 5.01(0

0h x

h A f M s y ?=)5.01(0ξ?=h A f s y

令 )5.01(ξξα?=s

ξγ5.01?=s

可得

c f bh M 120αα= (3-36) 0h A f M s s y γ= (3-37)

系数s α、s γ仅与受压区相对高度ξ(亦即c

y

f f 1αρ

)有关,可以预先算出,列成表格以便使用。系数s

γ代表力臂z 与0h 的比值;系数s α称为“截面抵抗矩系数”(相当于匀质弹性材料梁的截面抵抗矩前的1/6)。在适筋梁范围内,ρ或ξ越大,s α值也越大,截面抗弯强度也就越高。从公式(3-35)中可以看出,0h s γ相当于截面的内力臂z ,因此s γ称为“内力臂系数”。它同样随ξ而变化,即ξ值越大,z 值越小。系数s α、s γ值见附表。

具体计算时,若因补插由s α查表求s γ及ξ不便时,亦可直接用下式计算。

s αξ211??= (3-38) 2

211s

s αγ?+=

(3-39)

3.5.4正截面弯受承载力计算的两类问题 1.截面设计

这是结构设计中最常遇到的一种情况。此时仅知道作用在构件截面中的设计弯矩M ,要求确定构件的截面尺寸及配筋。从基本公式(3-31)、(3-32)和(3-33)可知,未知数有c f 1α、y f 、b 、0h 和s A 。因此,必须先选定钢筋等级、混凝土强度等级(即确定相应的设计强度值c f 1α和y f )和截面尺寸,再计算钢筋用量s A ;或者先选定c f 1α、y f 、b 和配筋率ρ,再计算0h 和s A 。下面就按前一种途径举例说明截面设计的步骤。 [例题3-1]一根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图3-20),计算跨度为7.5=l m ,承受均布荷载3.25kN /m(已考虑荷载分项系数,但不包括梁自重),试确定梁的截面尺寸和配筋。

(1)选择材料

本例中选用HRB335钢筋作为受拉钢筋,混凝土强度等级选用C20。查附表6和附表2得300=y f N /mm 2,6.9=c f N /mm 2。

(2)假定截面尺寸 本例中选用:

47512570012===

l h mm 取500=h mm =b =5.2h 2005.2500=mm 取200=b mm

(3)内力计算

梁自重的荷载分项系数为2.1=G γ,混凝土标准重度为25kN /m 3,则作用在梁上的总均布荷载为 3.282.1255.02.03.25=×××+=q kN /m 梁跨中最大设计弯矩为

93.1147.53.288

1

8122=××==ql M kN-m 61093.114×= N-m

(4)配筋计算

在钢筋直径尚未选定时,可先估算截面有效高度0h 。一般,梁的保护层c 值取25mm ,钢筋直径d 可按

20mm 估计。于是当梁内只有一排受拉钢筋时

352

20

250?=??=h h h mm

当布置两排钢筋时,可近似取

50(0?=h h ~)60mm

本例取

465355000=?=h mm

1)将各已知值代入基本公式(3-23)和(3-30),则得

s A x 3002006.91=××

)2

465(2006.911093.1146

x x ?×××=× 解上两式得

35.154=x mm 8.987=s A mm 2

查附表19,选用2Ф20+1Ф25 (1119=s A mm)。

2)还可采用系数法计算:将各已知值代入基本公式(3-36)和(3-37),则得

6.914652001093.11426××××=×s α

4653001093.1146×××=×s s A γ

277.0=s α

查表得: 834.0=s γ 2764.0=ξ

则 9.987465

834.03001093.1146

=×××=s A

(5)验算适用条件

① 7.130=x mm <25646555.00=×=h b ξmm 或

%20.14652001119

0=×==

bh A s ρ<%68.13106.9155.01max =×==y

c b f f αξρ 采用系数法计算时:

2764.0=ξ<55.0=b ξ

②%20.1=ρ>%15min =ρ

从上例可以看出,截面设计问题并非仅有一个单一解,当M 、c f 1α和y f 已定时,如果选择不同的截面尺寸,就会求得不同的配筋量。截面尺寸越大(特别是h 越大),所需钢筋就越少。根据经验,在满足适筋梁要

求的整个范围内,截面选得过大或过小都会使造价相对提高。为达到较好的经济效果,在梁的高宽比适宜的情况下,应尽可能使适筋受弯构件的配筋率处在下述经济配筋率的范围内:

钢筋凝土板 3.0~%8.0

矩形截面梁 6.0~%5.1

T 形截面梁 9.0~%8.1

上例中的配筋率为%01.1=ρ,在6.0~%5.1的范围内。

此外,还须要指出的是,如果在进行截面设计时按初选截面计算出ρ>max ρ则说明初选截面过小,这时就必须加大截面重新进行计算。若确因其它原因不可能加大截面时,可以提高混凝土标号或采用下文将要介

绍的双筋矩形截面。若初选截面得出的ρ<min ρ,

而又不准备减小截面尺寸时,则配筋量就应按min ρ来确定。 2.截面复核

已知截面尺寸b 、0h 、

配筋量s A 和材料等级(即相应的c f 1α和y f ),要求计算截面所能承担的弯矩u M 或复核截面承受某个设计弯矩M 是否安全。

[例题3-2]一现浇钢筋混凝土简支平板(图3-21),厚度80=h mm ,计算跨度24.2=l m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15,纵向受拉钢筋采用HRB235级,并按φ8⑥150mm 配置。混凝土保护层厚度=c 15mm 。若该平板承受外加标准均布活荷载2=k q kN /m 2,和30mm 厚细石混凝土面层自重,试复核是否安全。(注:钢筋混33

1.截面尺寸

取1m 宽板带来进行复核,则1000=b mm 。当取15=c mm 时,截面有效高度为 60612

815(80)2(0≈=+?=+?=d

c h h mm 2.求抗弯强度u M

由附录附表2和附表6查得2.7=c f N /mm 2,210=y f N /mm 2。由附表22查得每米板宽内的钢筋截面积为335=s A mm 2。代入基本公式(3-31)得

77.91000

2.71335

2101=×××=

=

b

f A f x c s

y αmm

再由基本公式(3-24)得 38770092

77.960(77.910002.71)2(01=?××××=?

=x h bx f M c u αN-mm 3.求设计弯矩M

当分别取自重和活荷载的荷载分项系数为2.1和4.1时,板上均布线荷载为: 99.51)24.12203.02.12508.02.1(=××+××+××=q kN /m 跨中截面的设计弯矩则为 757.324.299.58

1

8122=××==

ql M kN-m 3757000=N-mm 4.判断是否安全

由于截面抗弯强度大于设计弯矩,即

3877009=u M N-mm >3757000=M N-mm 故截面是安全的。 5.验算适用条件

163.06077.90===

h x ξ<614.0=b ξ %56.060

10003350=×==bh A s ρ>%15.0min =ρ

故满足适用条件。说明上述复核验算是有效的。

若在复核截面时已有的受拉钢筋配筋率超过了max ρ,则由公式(3-35)直接求出M 。 若在复核截面时发现ρ小于min ρ,而截面和配筋量又都不能再变动,则应按素混凝土 截面来计算截面所能抵抗的弯矩。具体计算方法可参见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附录。

3.6双筋矩形截面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3.6.1双筋矩形截面的形成及纵向受压钢筋的强度设计值

当单筋截面梁不满足第一个适用条件(x ≤0h b ξ),而截面高度又受到使用要求的限制不能增大,同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也不宜再提高时,可采用双筋截面。即在截面的受压区配置纵向钢筋以补充混凝土受压能力的不足。在一般情况下采用双筋截面是不经济的,应该避免。

双筋截面也可能在另一种情况下出现,即受弯构件在不同的荷载组合情况下产生变号弯矩,如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框架横梁。这是为了承受正负号弯矩分别作用时截面出现的拉力,需在截面的顶部和底部均配置纵向钢筋,因而形成了双筋截面。此外,受压钢筋的存在可以提高截面的延性,因此,抗震设计中要求框架梁必须配置一定比例的纵向钢筋。

双筋截面相当于在单筋截面的基础上通过增配受压钢筋和增加与其对应的受拉钢筋来承担在单筋截面基础上所增加的一部分弯矩。试验研究表明,只要满足b ξξ≤的条件,双筋梁就仍然具有适筋梁的塑性破坏特征,即受拉钢筋首先屈服,然后经历一个或长或短的变形过程,受压区混凝土才被压碎。因此在进行抗弯强度计算时,受压区混凝土仍可采用等效矩形应力图形和换算的弯曲抗压设计强度c f 1α。在此,我们遇到的唯一的新问题就是如何确定受压钢筋的抗压设计强度y f 。

图3—22 封闭箍筋对受压钢筋的约束作用

试验表明,当梁内适当地布置封闭箍筋(图3-22)从而在侧向约束了受压钢筋时,受压钢筋就不会过早向外区屈凸出,能够与受压混凝土共同变形,直到混凝土压碎为止。受压钢筋合力点到构件受压边缘的距离为 2

'

d c a s +

= 其中c 为混凝土保护层厚度,d 为受压钢筋直径。因此当受压边缘的极限压应变取为cu ε时,根据各构件的受压区高度,即可按几何关系求出受压钢筋合力点处混凝土纤维的压应变'

cs ε。由于受压钢筋的应变与同一高度的混凝土纤维应变相等,即'

s ε='

cs ε,所以受压钢筋所能发挥的强度为

'''s s s Ε=εσ (3-40)

如果我们认为最不利的情况是受压区按矩形应力分布图形计算时的换算受压区高度只有

'2s a x =

即理论受压区高度只有

''

5.28

.02s s c a a x ==

则从图3-23可以看出

1.由于钢筋的抗拉屈服强度与抗压屈服强度相等,故当钢筋的抗拉设计强度y 小于或等于公式(3-41)中求得的400N /mm 2时,就取钢筋的抗压设计强度等于其抗拉设计强度即:

y y f f =' (3-42a )

这意味着钢筋在达到应变002.0之前就已受压屈服。

2,当钢筋抗拉设计强度大于400N /mm 2时,取钢筋的抗压设计强度为

'

y f 400=N /mm 2 (3-42b)

这意味着虽然钢筋的抗压屈服强度较高,但在最不利情况下,当受压区混凝土压碎时,其强度只能发挥到400N /mm 2。

3.6.2基本计算公式

在考虑了受压钢筋参加工作后,我们就可以得出如图3-24a 所示的双筋矩形截面抗弯强度计算的应力图式。由平衡条件即可写出以下基本公式

∑0=X

s y s y c A f A f bx f =+''1α (3-43)

∑0=M

)()2

('0''01a h A f x

h bx f M s y c ?+?=α (3-44)

式中 '

y f —钢筋的抗压设计强度; 's A —受压钢筋的截面面积;

's a —受压钢筋的合力点到截面受压边缘的距离。 其它符号同前。

双筋截面受弯矩承载力可视为二项之和:

'

1M M M +=

式中 1M —压区混凝土与部分受拉钢筋截面1s A 所提供的相当于单筋矩形截面的受弯承载力 (图3-24b),可以写出:

bx f A f c s y 11α= (3-45) 2

(011x

h bx f M c ?

=α (3-46) 'M —受压钢筋'A 与部分受拉钢筋A 所提供的受弯承载力 (图3-24c),可以写出:

第三章__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第三章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一、填空题: 1、对受弯构件,必须进行正截面承载力 、 抗弯,抗剪 验算。 2、简支梁中的钢筋主要有丛向受力筋 、 架立筋 、 箍筋 、 弯起 四种。 3、钢筋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与 环境 、 混凝土强度等级 有关。 4、受弯构件正截面计算假定的受压混凝土压应力分布图形中,=0ε 0.002 、=cu ε 0.0033 。 5、梁截面设计时,采用C20混凝土,其截面的有效高度0h :一排钢筋时ho=h-40 、两排钢筋时 ho=h-60 。 6、梁截面设计时,采用C25混凝土,其截面的有效高度0h :一排钢筋时 ho=h-35 、两排钢筋时 。 7、单筋梁是指 只在受拉区配置纵向受力筋 的梁。 8、双筋梁是指 受拉区和受拉区都配置纵向受力钢筋 的梁。 9、梁中下部钢筋的净距为 25MM ,上部钢筋的净距为 30MM 和1.5d 。 10、受弯构件min ρρ≥是为了防止 少梁筋 ,x a m .ρρ≤是为了防止 超梁筋 。 11、第一种T 型截面的适用条件及第二种T 型截面的适用条件中,不必验算的条件分别为 b ξξ≤ 和 m i n 0 ρρ≥= bh A s 。 12、受弯构件正截面破坏形态有 少筋破坏 、 适筋破坏 、 超筋破坏 三种。 13、板中分布筋的作用是 固定受力筋 、 承受收缩和温度变化产生的内力 、 承受分布板上局部荷载产生的内力,承受单向板沿长跨方向实际存在的某些弯矩 。 14、双筋矩形截面的适用条件是 b ξξ≤ 、 s a x '≥2 。

15、单筋矩形截面的适用条件是 b ξξ≤ 、 min 0 ρρ≥= bh A s 。 16、双筋梁截面设计时,当s A '和s A 均为未知,引进的第三个条件是 b ξξ= 。 17、当混凝土强度等级50C ≤时,HPB235,HRB335,HRB400钢筋的b ξ分别为 0.614 、 0.550 、 0.518 。 18、受弯构件梁的最小配筋率应取 %2.0m in =ρ 和 y t f f /45m in =ρ较大者。 19、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梁截面受弯承载力复核时,混凝土相对受压区高度b ξξ ,说明 该梁为超筋梁 。 二、判断题: 1、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b ξ与混凝土强度等级无关。( ) 2、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b ξ由钢筋的强度等级决定。( ) 3、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是从受力纵筋外侧算起的。( ) 4、在适筋梁中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对提高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作用很大。( ) 5、在适筋梁中增大梁的截面高度h 对提高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作用很大。( ) 6、在适筋梁中,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ρ越大,受弯构件正截面的承载力越大。( ) 7、在钢筋混凝土梁中,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ρ越大,受弯构件正截面的承载力越大。( ) 8、双筋矩形截面梁,如已配s A ',则计算s A 时一定要考虑s A '的影响。( ) 9、只要受压区配置了钢筋,就一定是双筋截面梁。( ) 10、受弯构件各截面必须同时作用有弯矩和剪力。( ) 11、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是指箍筋的外皮至混凝土构件边缘的距离。( ) 12、单筋矩形截面的配筋率为bh A s = ρ。( )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3.2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通常承受弯矩和剪力共同作用,其破坏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由弯矩引起的,破坏截面与构件的纵轴线垂直,称为沿正截面破坏;另一种是由弯矩和剪力共同作用引起的,破坏截面是倾斜的,称为沿斜截面破坏。所以,设计受弯构件时,需进行正截面承载力和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一、单筋矩形截面 1.单筋截面受弯构件沿正截面的破坏特征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的破坏形式与钢筋和混凝土的强度以及纵向受拉钢 筋配筋率ρ有关。ρ用纵向受拉钢筋的截面面积与正截面的有效面积的比值来表示,即ρ=As/(bh0),其中A s为受拉钢筋截面面积;b为梁的截面宽度;h0为梁的截面有效高度。 根据梁纵向钢筋配筋率的不同,钢筋混凝土梁可分为适筋梁、超筋梁和少筋梁三种类型,不同类型梁的具有不同破坏特征。 ①适筋梁 配置适量纵向受力钢筋的梁称为适筋梁。 适筋梁从开始加载到完全破坏,其应力变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如图3.2.1。 第I阶段(弹性工作阶段):荷载很小时,混凝土的压应力及拉应力都很小,应力和应变几乎成直线关系,如图3.2.1a。 当弯矩增大时,受拉区混凝土表现出明显的塑性特征,应力和应变不再呈直线关系,应力分布呈曲线。当受拉边缘纤维的应变达到混凝土的极限拉应变εtu时,截面处于将裂未裂的极限状态,即第Ⅰ阶段末,用Ⅰa表示,此时截面所能承担的弯矩称抗裂弯矩M cr,如图3.2.1b。Ⅰa阶段的应力状态是抗裂验算的依据。 第Ⅱ阶段(带裂缝工作阶段):当弯矩继续增加时,受拉区混凝土的拉应变超过其极限拉应变εtu,受拉区出现裂缝,截面即进入第Ⅱ阶段。裂缝出现后,在裂缝截面处,受拉区混凝土大部分退出工作,拉力几乎全部由受拉钢筋承担。随着弯矩的不断增加,裂缝逐渐向上扩展,中和轴逐渐上移,受压区混凝土呈现出一定的塑性特征,应力图形呈曲线形,如图3.2.1c。第Ⅱ阶段的应力状态是裂缝宽度和变形验算的依据。 当弯矩继续增加,钢筋应力达到屈服强度f y,这时截面所能承担的弯矩称为屈服

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第4章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一、判断题 1.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ξb与混凝土等级无关。 ( √ 2.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ξb由钢筋的强度等级决定。 ( √ 3.混凝土保护层是从受力钢筋外侧边算起的。 ( √ 4.在适筋梁中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对提高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作用很大。 ( × 5.在适筋梁中增大截面高度h对提高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作用不明显。 ( × 6.在适筋梁中其他条件不变时ρ越大,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也越大。√ 7.梁板的截面尺寸由跨度决定。 ( × 8,在弯矩作用下构件的破坏截面与构件的轴线垂直,即正交,故称其破坏为正截面破坏。( √ 9.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是指箍筋外皮到混凝土边缘的矩离。 ( × 10.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的最小配筋率P min=A s,min/bh0。 ( × 11.受弯构件截面最大的抵抗矩系数αs,max由截面尺寸确定。 ( × 12.受弯构件各截面必须有弯矩和剪力共同作用。 ( × 13.T形截面构件受弯后,翼缘上的压应力分布是不均匀的,距离腹板愈远,压应力愈小。( √ 14.第一类T形截面配筋率计算按受压区的实际计算宽度计算。 ( × 15.超筋梁的受弯承载力与钢材强度无关。 ( × 16.以热轧钢筋配筋的钢筋混凝土适筋粱,受拉钢筋屈服后,弯矩仍能有所增加是因为钢筋应力已进入强化阶段。(×) 17.与素混凝土梁相比钢筋混凝土粱抵抗混凝土开裂的能力提高很多。(×) 18.素混凝土梁的破坏弯矩接近于开裂弯矩。(√) 19.梁的有效高度等于总高度减去钢筋的保护层厚度。(×) 二、填空题 1.防止少筋破坏的条件是___ρ≥ρmin_______,防止超筋破坏的条件是__ρ≤ρmax____。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问题详解

第五章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一、填空题: 1、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随配筋率的变化,可能出现 少筋、 超筋 和 适筋 等三种沿正截面的破坏形态. 2、受弯构件梁的最小配筋率应取 %2.0min =ρ 和 y t f f /45min =ρ 较大者. 3、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梁截面受弯承载力复核时,混凝土相对受压区高度b ξξ ,说明 该梁为超筋梁 . 4.受弯构件min ρρ≥是为了____防止产生少筋破坏_______________;max ρρ≤是为了___防止产生超筋破坏_. 5.第一种T 形截面梁的适用条件及第二种T 形截面梁的试用条件中,不必验算的条件分别是____b ξξ≤___及__min ρρ≥_______. 6.T 形截面连续梁,跨中按 T 形 截面,而支座边按 矩形 截面计算. 7、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受力过程可分三个阶段,承载力计算以Ⅲa 阶段为依据,抗裂计算以Ⅰa 阶段为依据,变形和裂缝计算以Ⅱ阶段为依据. 8、对钢筋混凝土双筋梁进行截面设计时,如s A 与 ' s A 都未知,计算时引入的补充条件为 b ξξ=. 二、判断题: 1、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b ξ由钢筋的强度等级决定.( ∨ ) 2、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是从受力纵筋外侧算起的.( ∨ ) 3、在适筋梁中增大梁的截面高度h 对提高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作用很大.( ∨ ) 4、在适筋梁中,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ρ越大,受弯构件正截面的承载力越大.( ∨ ) 5.梁中有计算受压筋时,应设封闭箍筋(√ ) 6.f h x '≤的T 形截面梁,因为其正截面抗弯强度相当于宽度为f b '的矩形截面,所以配筋率ρ也用f b '来表示,即0/h b A f s '=ρ( ? )0/bh A s =ρ 7.在适筋围的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中,提高混凝土标号对于提高正截面抗弯强度的作用不是很明显的( √ ) 三、选择题: 1、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采用等效矩形应力图形,其确定原则为( A ). A 保证压应力合力的大小和作用点位置不变 B 矩形面积等于曲线围成的面积 C 由平截面假定确定08.0x x = D 两种应力图形的重心重合 2、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纵向受拉钢筋屈服与受压混凝土边缘达到极限压应变同时发生的破坏属于( C ). A 适筋破坏 B 超筋破坏 C 界限破坏 D 少筋破坏 3、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中,不考虑受拉混凝土作用是因为( B ). A 中和轴以下混凝土全部开裂 B 混凝土抗拉强度低 C 中和轴附近部分受拉混凝土围小且产生的力矩很小 D 混凝土退出工作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

第3章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 §1概述 1、受弯构件(梁、板)的设计内容:图3-1 ①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破坏截面垂直于梁的轴线,承受弯矩作用而 破坏,叫做正截面受弯破坏。 ②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破坏截面与梁截面斜交,承受弯剪作用而破 坏,叫做斜截面受剪破坏。 ③满足规范规定的构造要求:对受弯构件进行设计与校核时,应满足规 范规定的要求。比如最小配筋率、纵向 2 ①板 ⑴板的形状与厚度: a.形状:有空心板、凹形板、扁矩形板等形式;它与梁的直观 区别是高宽比不同,有时也将板叫成扁梁。其计算与 梁计算原理一样。 b.厚度:板的混凝土用量大,因此应注意其经济性;板的厚度 通常不小于板跨度的1/35(简支)~1/40(弹性约束) 或1/12(悬臂)左右;一般民用现浇板最小厚度60mm, 并以10mm为模数(讲一下模数制);工业建筑现浇板 最小厚度70mm。 ⑵板的受力钢筋:单向板中一般仅有受力钢筋和分布钢筋,双向 板中两个方向均为受力钢筋。一般情况下互相垂直的

两个方向钢筋应绑扎或焊接形成钢筋网。当采用绑扎 钢筋配筋时,其受力钢筋的间距:当板厚度h≤150mm 时,不应大于200mm,当板厚度h﹥150mm时,不应大 于1.5h,且不应大于250mm。板中受力筋间距一般不 小于70mm,由板中伸入支座的下部钢筋,其间距不应 大于400mm,其截面面积不应小于跨中受力钢筋截面 面积的1/3,其锚固长度l as不应小于5d。板中弯起钢 筋的弯起角不宜小于30°。 板的受力钢筋直径一般用6、8、10mm。 对于嵌固在砖墙内的现浇板,在板的上部应配置构造钢筋,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a. 钢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直径不宜小于8mm(包括弯起钢筋在内), 其伸出墙边的长度不应小于l1/7(l1为单向板的跨度或双向板的短边跨 度)。 b. 对两边均嵌固在墙内的板角部分,应双向配置上部构造钢筋,其伸出 墙边的长度不应小于l1/4。 c. 沿受力方向配置的上部构造钢筋,直径不宜小于6mm,且单位长度内的 总截面面积不应小于跨中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1/3。 ⑶板的分布钢筋:其作用是: a.分布钢筋的作用是固定受力钢筋; b.把荷载均匀分布到各受力钢筋上; c.承担混凝土收缩及温度变化引起的应力。 当按单向板设计时,除沿受力方向布置受力钢筋外,还应在垂直受力方向布置分布钢筋。单位长度上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应小于单位宽度上 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15%,且不应小于该方向板截面面积的0.15%,分布 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250mm,直经不宜小于6mm,对于集中荷载较大的情 况,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应适当增加,其间距不宜大于200mm,当按双向 板设计时,应沿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布置受力钢筋。 在温度和收缩应力较大的现浇板区域内尚应布置附加钢筋。附加钢筋的数量可按计算或工程经验确定,并宜沿板的上,下表面布置。沿一个方向增加的附加钢筋配筋率不宜小于0.2%,其直径不宜过大,间距宜取150~200mm,并应按受力钢筋确定该附加钢筋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 ⑷板中钢筋的保护层及有效高度:保护层厚度与环境条件及混凝 土等级有关,在一般情况下,混凝土保护层取15mm,详见规范; 有效高度是指受力钢筋形心到混凝土受压区外边缘的距离,用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练习题

第四章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一、一、选择题(多项和单项选择) 1、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梁内纵向受力钢筋直径为( B ),板内纵向受力钢筋直径为( A )。 A、6—12mm B、12—25mm C、8—30mm D、12—32mm 2、混凝土板中受力钢筋的间距一般在( B )之间。 A、70—100mm B、100---200mm C、200---300mm 3、梁的有效高度是指( C )算起。 A、受力钢筋的外至受压区混凝土边缘的距离 B、箍筋的外至受压区混凝土边缘的距离 C、受力钢筋的重心至受压区混凝土边缘的距离 D、箍筋的重心至受压区混凝土边缘的距离 4、混凝土保护层应从( A )算起。 A、受力钢筋的外边缘算起 B、箍筋的外边缘算起 C、受力钢筋的重心算起 D、箍筋的重心算起 5、梁中纵筋的作用( A )。 A、受拉 B、受压 C、受剪 D、受扭 6、单向板在( A )个方向配置受力钢筋。 A、1 B、2 C、3 D、4 7、结构中内力主要有弯矩和剪力的构件为( A )。 A、梁 B、柱 C、墙 D、板 8、单向板的钢筋有( B )受力钢筋和构造钢筋三种。 A、架力筋 B、分布钢筋 C、箍筋 9、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的三种破坏形态为( A B C ) A、适筋破坏 B 、超筋破坏 C、少筋破坏 D、界线破坏 10、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梁适筋梁满足的条件是为( A )。

A、p min≤p≤p max B、p min>p C、p≤p max 11、双筋矩形截面梁,当截面校核时,2αsˊ/h0≤ξ≤ξb,则此时该截面所能承担的弯矩是( C )。 A、M u=f cm bh02ξb(1-0.5ξb); B、M u=f cm bh0ˊ2ξ(1-0.5ξ); C、M u= f cm bh02ξ(1-0.5ξ)+A sˊf yˊ(h0-αsˊ); D、Mu=f cm bh02ξb(1-0.5ξb)+A sˊf yˊ(h0-αsˊ) 12、第一类T形截面梁,验算配筋率时,有效截面面积为( A )。 A、bh ; B、bh0; C、b fˊh fˊ; D、b fˊh0。 13、单筋矩形截面,为防止超筋破坏的发生,应满足适用条件ξ≤ξb。与该条件等同的条件是( A )。 A、x≤x b; B、ρ≤ρmax=ξb f Y/f cm; C、x≥2αS; D、ρ≥ρmin。 14、双筋矩形截面梁设计时,若A S和A Sˊ均未知,则引入条件ξ=ξb,其实质是( A )。 A、先充分发挥压区混凝土的作用,不足部分用A Sˊ补充,这样求得的A S+A Sˊ较小; B、通过求极值确定出当ξ=ξb时,(A Sˊ+A S)最小; C、ξ=ξb是为了满足公式的适用条件; D、ξ=ξb是保证梁发生界限破坏。 15、两类T形截面之间的界限抵抗弯矩值为( B )。 A、M f=f cm bh02ξb(1-0.5ξb); B、M f=f cm b fˊh fˊ(h0-h fˊ/2) ; C、M=f cm(b fˊ-b)h fˊ(h0-h fˊ/2); D、M f=f cm(b fˊ-b)h fˊ(h0-h fˊ/2)+A Sˊf Yˊ(h0-h fˊ/2)。 16、一矩形截面受弯构件,采用C20混凝土(f C=9.6Ν/mm2)Ⅱ级钢筋(f y=300N/mm2,ξb=0.554),该截面的最大配筋率是ρmax( D )。 A、2.53% ; B、18% ; C、1.93% ; D、1.77% 。 17、当一单筋矩形截面梁的截面尺寸、材料强度及弯矩设计值M确定后,计算时发现超筋,那么采取( D )措施提高其正截面承载力最有效。 A、A、增加纵向受拉钢筋的数量; B、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 C、加大截截面尺寸; D、加大截面高度。 二、判断题 1、当截面尺寸和材料强度确定后,钢筋混凝土梁的正截面承载力随其配筋率ρ的提高而提高。(错) 2、矩形截面梁,当配置受压钢筋协助混凝土抗压时,可以改变梁截面的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对) 3、在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中,只要满足ρ≤ρmax的条件,梁就在适筋范围内。(错) 4、以热轧钢筋配筋的钢筋混凝土适筋梁,受拉钢筋屈服后,弯矩仍能有所增加是因为钢筋应力已进入了强化阶段。(错) 5、整浇楼盖中的梁,由于板对梁的加强作用,梁各控制截面的承载力均可以按T形截面计算。(错)

受弯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第4章受弯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1.具有正常配筋率的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力过程可分为哪三个阶段,各有何特点? 答:第Ⅰ阶段:混凝土开裂前的未裂阶段 当荷载很小,梁内尚未出现裂缝时,正截面的受力过程处于第Ⅰ阶段。由于截面上的拉、压应力较小,钢筋和混凝土都处于弹性工作阶段,截面曲率与弯矩成正比,应变沿截面高度呈直线分布(即符合平截面假定),相应的受压区和受拉区混凝土的应力图形均为三角形。 随着荷载的增加,截面上的应力和应变逐渐增大。受拉区混凝土首先表现出塑性特征,因此应力分布由三角形逐渐变为曲线形。当截面受拉边缘纤维的应变达到混凝土的极限拉应变时,相应的拉应力也达到其抗拉强度,受拉区混凝土即将开裂,截面的受力状态便达到第Ⅰ阶段末,或称为Ⅰa阶段。此时,在截面的受压区,由于压应变还远远小于混凝土弯曲受压时的极限压应变,混凝土基本上仍处于弹性状态,故其压应力分布仍接近于三角形。 第Ⅱ阶段:混凝土开裂后至钢筋屈服前的裂缝阶段 受拉区混凝土一旦开裂,正截面的受力过程便进入第Ⅱ阶段。在裂缝截面中,已经开裂的受拉区混凝土退出工作,拉力转由钢筋承担,致使钢筋应力突然增大。随着荷载继续增加,钢筋的应力和应变不断增长,裂缝逐渐开展,中和轴随之上升;同时受压区混凝土的应力和应变也不断加大,受压区混凝土的塑性性质越来越明显,应力图形由三角形逐渐变为较平缓的曲线形。 在这一阶段,截面曲率与弯矩不再成正比,而是截面曲率比弯矩增加得更快。 还应指出,当截面的受力过程进入第Ⅱ阶段后,受压区的应变仍保持直线分布。但在受拉区由于已经出现裂缝,就裂缝所在的截面而言,原来的同一平面现已部分分裂成两个平面,钢筋与混凝土之间产生了相对滑移。这与平截面假定发生了矛盾。但是试验表明,当应变的量测标距较大,跨越几条裂缝时,就其所测得的平均应变来说,截面的应变分布大体上仍符合平截面假定,即变形规律符合“平均应变平截面假定”。因此,各受力阶段的截面应变均假定呈三角形分布。 第Ⅲ阶段:钢筋开始屈服至截面破坏的破坏阶段 随着荷载进一步增加,受拉区钢筋和受压区混凝土的应力、应变也不断增大。当裂缝截面中的钢筋拉应力达到屈服强度时,正截面的受力过程就进入第Ⅲ阶段。这时,裂缝截面处的钢筋在应力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将产生明显的塑性伸长,从而使裂缝急剧开展,中和轴进一步上升,受压区高度迅速减小,压应力不断增大,直到受压区边缘纤维的压应变达到混凝土弯曲受压的极限压应变时,受压区出现纵向水平裂缝,混凝土在一个不太长的范围内被压碎,从而导致截面最终破坏。我们把截面临破坏前(即第Ⅲ阶段末)的受力状态称为Ⅲa阶段。 在第Ⅲ阶段,受压区混凝土应力图形成更丰满的曲线形。在截面临近破坏的Ⅲa阶段,受压区的最大压应力不在压应变最大的受压区边缘,而在离开受压区边缘一定距离的某一纤维层上。这和混凝土轴心受压在临近破坏时应力应变曲线具有“下降段”的性质是类似的。至于受拉钢筋,当采用具有明显流幅的普通热轧钢筋时,在整个第Ⅲ阶段,其应力均等于屈服强度。 2.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力过程三个阶段的应力与设计有何关系? 答:Ⅰa阶段的截面应力分布图形是计算开裂弯矩M cr的依据;第Ⅱ阶段的截面应力分布图形是受弯构件在使用阶段的情况,是受弯构件计算挠度和裂缝宽度的依据;Ⅲa阶段的截面应力分布图形则是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的依据。 3.何谓配筋率?配筋率对梁破坏形态有什么的影响? 答:配筋率ρ是指受拉钢筋截面面积A s与梁截面有效面积bh0之比(见图题3-1),即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测试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一、填空题: 1、对受弯构件,必须进行 、 验算。 2、简支梁中的钢筋主要有 、 、 、 四种。 3、钢筋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与 、 有关。 4、受弯构件正截面计算假定的受压混凝土压应力分布图形中,=0ε 、=cu ε 。 5、梁截面设计时,采用C20混凝土,其截面的有效高度0h :一排钢筋时 、两排钢筋时 。 6、梁截面设计时,采用C25混凝土,其截面的有效高度0h :一排钢筋时 、两排钢筋时 。 7、单筋梁是指 的梁。 8、双筋梁是指 的梁。 9、梁中下部钢筋的净距为 ,上部钢筋的净距为 。 10、受弯构件min ρρ≥是为了防止 ,x a m .ρρ≤是为了防止 。 11、第一种T 型截面的适用条件及第二种T 型截面的适用条件中,不必验算的条件分别为 和 。 12、受弯构件正截面破坏形态有 、 、 三种。 13、板中分布筋的作用是 、 、 。 14、双筋矩形截面的适用条件是 、 。 15、单筋矩形截面的适用条件是 、 。 16、双筋梁截面设计时,当s A '和s A 均为未知,引进的第三个条件是 。 17、当混凝土强度等级50C ≤时,HPB235,HRB335,HRB400钢筋的b ξ分别为 、 、 。 18、受弯构件梁的最小配筋率应取 和 较大者。 19、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梁截面受弯承载力复核时,混凝土相对受压区高度b ξξ ,说明 。 二、判断题:

1、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b ξ与混凝土强度等级无关。( ) 2、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b ξ由钢筋的强度等级决定。( ) 3、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是从受力纵筋外侧算起的。( ) 4、在适筋梁中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对提高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作用很大。( ) 5、在适筋梁中增大梁的截面高度h 对提高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作用很大。( ) 6、在适筋梁中,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ρ越大,受弯构件正截面的承载力越大。( ) 7、在钢筋混凝土梁中,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ρ越大,受弯构件正截面的承载力越大。( ) 8、双筋矩形截面梁,如已配s A ',则计算s A 时一定要考虑s A '的影响。( ) 9、只要受压区配置了钢筋,就一定是双筋截面梁。( ) 10、受弯构件各截面必须同时作用有弯矩和剪力。( ) 11、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是指箍筋的外皮至混凝土构件边缘的距离。( ) 12、单筋矩形截面的配筋率为bh A s =ρ。( ) 三、选择题: 1、受弯构件是指( )。 A 截面上有弯矩作用的构件 B 截面上有剪力作用的构件 C 截面上有弯矩和剪力作用的构件 D 截面上有弯矩、剪力、扭矩作用的构件 2、梁中受力纵筋的保护层厚度主要由( )决定。 A 纵筋级别 B 纵筋的直径大小 C 周围环境和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D 箍筋的直径大小 3、保护层的厚度是指( )。 A 从受力纵筋的外边缘到混凝土边缘的距离 B 箍筋外皮到混凝土边缘的距离 C 纵向受力筋合力点到混凝土外边缘的距离 D 分布筋外边缘到混凝土边缘的距离 4、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采用等效矩形应力图形,其确定原则为( )。 A 保证压应力合力的大小和作用点位置不变 B 矩形面积等于曲线围成的面积 C 由平截面假定确定08.0x x = D 两种应力图形的重心重合 5、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当( )。 A 混凝土强度等级越高,b ξ越大 B 混凝土强度等级越高,b ξ越小 C 钢筋等级越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最小配筋率的确定原则:配筋率 为的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按Ⅲa 阶段计算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应等于同截面素混凝土梁所能承受的弯矩M cr (M cr 为按Ⅰa 阶段计算的开裂弯矩)。 对于受弯构件, 按下式计算: (2)基本公式及其适用条件 1)基本公式 式中: M —弯矩设计值; f c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f y —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x —混凝土受压区高度。 2)适用条件 l 为防止发生超筋破坏,需满足ξ≤ξb 或x ≤ξb h 0; l 防止发生少筋破坏,应满足ρ≥ρmin 或 A s ≥A s ,min=ρmin bh 。 在式(3.2.3)中,取x =ξb h 0,即得到单筋矩形截面所能 min t y max(0.45f /f ,0.2% ) ρ= (3.2.1) s y c 1A f bx f =α(3.2.2) ()20c 1x h bx f M -≤α(3.2.3) () 20y s x h f A M -≤(3.2.4) 或

承受的最大弯矩的表达式: (3)计算方法 1)截面设计 己知:弯矩设计值M ,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级别,构件截面尺寸b 、h 求:所需受拉钢筋截面面积A s 计算步骤: ①确定截面有效高度h 0 h 0=h -a s 式中h —梁的截面高度; a s —受拉钢筋合力点到截面受拉边缘的距离。承载力计算时, 室内正常环境下的梁、板,a s 可近似按表3.2.4取用。 表 3.2.4 室内正常环境下的梁、板a s 的近似值(㎜) ②计算混凝土受压区高度x ,并判断是否属超筋梁 若x ≤ξb h 0,则不属超筋梁。否则为超筋梁,应加大截面尺寸,或 构件种类 纵向受力 钢筋层数 混凝土强度等级 ≤C20 ≥C25 梁 一层 40 35 二层 65 60 板 一层 25 20

受弯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习题复习资料

第4章 受弯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 4.1选择题 1.( C )作为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依据。 A .Ⅰa 状态; B. Ⅱa 状态; C. Ⅲa 状态; D. 第Ⅱ阶段; 2.( A )作为受弯构件抗裂计算的依据。 A .Ⅰa 状态; B. Ⅱa 状态; C. Ⅲa 状态; D. 第Ⅱ阶段; 3.( D )作为受弯构件变形和裂缝验算的依据。 A .Ⅰa 状态; B. Ⅱa 状态; C. Ⅲa 状态; D. 第Ⅱ阶段; 4.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基本公式的建立是依据哪种破坏形态建立的( B )。 A. 少筋破坏; B. 适筋破坏; C. 超筋破坏; D. 界限破坏; 5.下列那个条件不能用来判断适筋破坏与超筋破坏的界限( C )。 A .b ξξ≤; B .0h x b ξ≤; C .' 2s a x ≤; D .max ρρ≤ 6.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中,截面抵抗矩系数s α取值为:( A )。 A .)5.01(ξξ-; B .)5.01(ξξ+; C .ξ5.01-; D .ξ5.01+;

7.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中,对于双筋截面,下面哪个条件可以满足受压钢筋的屈服( C )。 A .0h x b ξ≤; B .0h x b ξ>; C .'2s a x ≥; D .'2s a x <; 8.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中,T 形截面划分为两类截面的依据是( D )。 A. 计算公式建立的基本原理不同; B. 受拉区与受压区截面形状不同; C. 破坏形态不同; D. 混凝土受压区的形状不同; 9.提高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能力最有效的方法是( C )。 A. 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 B. 增加保护层厚度; C. 增加截面高度; D. 增加截面宽度; 10.在T 形截面梁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中,假定在受压区翼缘计算宽度范围内混凝土的压应力分布是( A )。 A. 均匀分布; B. 按抛物线形分布; C. 按三角形分布; D. 部分均匀,部分不均匀分布; 11.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是指( B )。 A. 纵向钢筋内表面到混凝土表面的距离; B. 纵向钢筋外表面到混凝土表面的距离; C. 箍筋外表面到混凝土表面的距离; D. 纵向钢筋重心到混凝土表面的距离; 12.在进行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双筋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中,若'2s a x ≤,则说明 ( A )。 A. 受压钢筋配置过多; B. 受压钢筋配置过少; C. 梁发生破坏时受压钢筋早已屈服; D. 截面尺寸过大; 4.2判断题 1.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越大越好。( × ) 2. 对于'f h x ≤的T 形截面梁,因为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相当于宽度为' f b 的矩形截面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 §1概述 1、受弯构件(梁、板)的设计内容:图3-1 ①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破坏截面垂直于梁的轴线,承受弯矩作用而 破坏,叫做正截面受弯破坏。 ②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破坏截面与梁截面斜交,承受弯剪作用而破 坏,叫做斜截面受剪破坏。 ③满足规范规定的构造要求:对受弯构件进行设计与校核时,应满足规 范规定的要求。比如最小配筋率、纵向 2 ①板 ⑴板的形状与厚度: a.形状:有空心板、凹形板、扁矩形板等形式;它与梁的直观 区别是高宽比不同,有时也将板叫成扁梁。其计算与 梁计算原理一样。 b.厚度:板的混凝土用量大,因此应注意其经济性;板的厚度 通常不小于板跨度的1/35(简支)~1/40(弹性约束) 或1/12(悬臂)左右;一般民用现浇板最小厚度60mm, 并以10mm为模数(讲一下模数制);工业建筑现浇板 最小厚度70mm。 ⑵板的受力钢筋:单向板中一般仅有受力钢筋和分布钢筋,双向 板中两个方向均为受力钢筋。一般情况下互相垂直的 两个方向钢筋应绑扎或焊接形成钢筋网。当采用绑扎

钢筋配筋时,其受力钢筋的间距:当板厚度h ≤150mm 时,不应大于200mm ,当板厚度h ﹥150mm 时,不应大 于1.5h ,且不应大于250mm 。板中受力筋间距一般不 小于70mm ,由板中伸入支座的下部钢筋,其间距不应 大于400mm ,其截面面积不应小于跨中受力钢筋截面 面积的1/3,其锚固长度l as 不应小于5d 。板中弯起钢 筋的弯起角不宜小于30°。 板的受力钢筋直径一般用6、8、10mm 。 对于嵌固在砖墙内的现浇板,在板的上部应配置构造钢筋,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a. 钢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 ,直径不宜小于8mm (包括弯起钢筋在内),其伸出墙边的长度不应小于l 1/7(l 1为单向板的跨度或双向板的短边跨度)。 b. 对两边均嵌固在墙内的板角部分,应双向配置上部构造钢筋,其伸出墙边的长度不应小于l 1/4。 c. 沿受力方向配置的上部构造钢筋,直径不宜小于6mm ,且单位长度内的总截面面积不应小于跨中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1/3。 ⑶板的分布钢筋:其作用是: a.分布钢筋的作用是固定受力钢筋; b.把荷载均匀分布到各受力钢筋上; c.承担混凝土收缩及温度变化引起的应力。 当按单向板设计时,除沿受力方向布置受力钢筋外,还应在垂直受力方向布置分布钢筋。单位长度上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应小于单位宽度上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15%,且不应小于该方向板截面面积的0.15%,分布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250mm ,直经不宜小于6mm ,对于集中荷载较大的情况,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应适当增加,其间距不宜大于200mm ,当按双向板设计时,应沿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布置受力钢筋。 在温度和收缩应力较大的现浇板区域内尚应布置附加钢筋。附加钢筋的数量可按计算或工程经验确定,并宜沿板的上,下表面布置。沿一个方向增加的附加钢筋配筋率不宜小于0.2%,其直径不宜过大,间距宜取150~200mm ,并应按受力钢筋确定该附加钢筋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 ⑷板中钢筋的保护层及有效高度:保护层厚度与环境条件及混凝 土等级有关,在一般情况下,混凝土保护层取15mm ,详见规范; 有效高度是指受力钢筋形心到混凝土受压区外边缘的距离,用 0h 表示,板通常取200-=h h mm 。

受弯构件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

第四章受弯构件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 授课学时:10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1.深入理解受弯构件正截面的三个受力阶段及截面应力、应变分布,配筋率对梁正截面破坏形态的影响。 2.掌握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的一般计算方法和基本假定;理解等效矩形应力图,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最大和最小配筋率的概念。 3.熟练掌握单筋矩形截面、双筋矩形截面和T形截面正截面承载力的配筋计算方法、适用条件和构造要求;理解受弯构件截面构造要求。 教学重点及难点 本章的重点是:①适筋梁的三个受力阶段,配筋率对梁正截面破坏形态的影响以及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的截面应力计算图形;②单筋矩形截面、双筋矩形截面和T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上述重点①也是本章的难点。 4.1 梁、板的一般构造 受弯构件主要是指各种类型的梁与板,它们是土木工程中用得最普遍的构件。与构件的计算轴线相垂直的截面称为正截面。梁、板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就是从满足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出发的,即要求满足 4.1.1 截面形状与尺寸 1.截面形状 梁、板常用矩形、T形、I字形、槽形、空心板和倒L形梁等对称和不对称截面,如图下图所示。

2.梁、板的截面尺寸 现浇梁、板的截面尺寸宜按下述采用: (1) 梁的高宽比 h/b:矩形截面:2.0~3.5;T形截面:2.5~4.0。 (2) 梁的高度 采用h=250,300,350,750,800,900,1000mm等尺寸。800mm以下的级差为50mm,以上的为100mm。 (3)现浇板的宽度一般较大,设计时可取单位宽度(b=1000mm)进行计算。其厚度除应满足各项功能要求外,尚应满足下表的要求。

4.1.2 材料选择与一般构造 1.混凝土强度等级 梁、板常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是C20,C30,C40。由下述可知,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对增大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的作用 不显著。 2.钢筋强度等级及常用直径 (1) 梁的钢筋强度等级和常用直径 1)梁内纵向受力钢筋 梁中纵向受力钢筋宜采用HRB400级或 RRB400级(Ⅲ级)和HRB335级(Ⅱ级) 常用直径为12mm~25mm。根数最好不少于3(或4)根。设计中若采用两种不同直径的钢筋,钢筋直径相差至少2mm以便于在施工中能用肉眼识别。 2)梁的箍筋宜采用HPB235级、HRB335和HRB400级钢筋,常用直径是6mm,8mm 和10mm。 (2) 板的钢筋强度等级及常用直径:板内钢筋一般有纵向受拉钢筋与分布钢筋两种。 1)板的受力钢筋 板的纵向受拉钢筋常用HPB235级、HRB335级和HRB400级钢筋,常用直径是6mm、8mm、l0mm和12mm,其中现浇板的板面钢筋直径不宜小于8mm,如下图所示。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

第四章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 本章的意义和内容:本章主要讲述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性能及其承载力的计算原理和方 法,分析受弯构件正截面的破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介绍适筋梁三个工作阶段的特点及其相应的工程应用, 并通过对单筋、双筋和T形截面梁受力性能分析以及计算原理的重点阐述,讨论适筋梁、超筋梁、少筋梁 的分界以及设计适筋梁的工程意义。全章在分析和推导时以梁正截面混凝土相对受压区高度为主线,给 出了单筋、双筋和T形截面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基本公式和适用条件,并给出了相应的截面尺寸和纵向钢筋的构造要求。学习者除应掌握基本原理外,还应多做练习,掌握配筋计算及相关构造要求,为以后学习打下良好基础。此外,本章内容还可为其它复杂受力构件正截面计算提供理论基础,譬如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等。 、概念题 1、受弯构件的正截面抗裂验算是以______________ 状态为依据;裂缝宽度验算是以 _____________ 应力阶段 为依据;承载力计算是以__________________ 状态为依据;变形验算是以_________________ 应力阶段为依据。 2、适筋梁的特点是破坏始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钢筋经塑性伸长后,受压区边缘混凝土的 压应变达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破坏;超筋梁的破坏始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破坏时挠度不大,裂缝很细,属于_____________ 性破坏。 3、适筋梁中规定< max的工程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min的工程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 。 4、min 是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 确定的。 5、对单筋T形截面受弯构件,其配筋率是按肋宽b计算的,即=A s/(bh0),而不是按A/(b f h0)计 算的,其中A s、b、b f和h o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在受压区配置受压钢筋A s,主要可提高截面的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_ 。 7、在适筋梁范围内,在不改变截面尺寸和配筋率的情况下,影响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的主 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在应用双筋矩形截面梁的基本计算公式时,应满足下列适用条件: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 ;其中第①条是为了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第②条是为了保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矩形截面梁的高宽比一般是____________ , T形截面梁的高宽比一般是_________________ 。 10、在受弯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中,可采用等效矩形压应力图形代替实际的曲线应力图形。两个图 形等效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受弯构件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

受弯构件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 3.1 已知梁的截面尺寸mm mm h b 500250?=?,承受的弯矩设计值 m kN M ?=90,采用混凝土强度等级C30,HRB335钢筋,环境类别为一类。求所需纵向钢筋截面面积。 解:由附表4-4可知,环境类别为一类,C30时梁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为25mm , 故取mm a s 35=,则 mm h 465355000=-= 查表得:2/3.14mm N f c =、2/43.1mm N f t =、2 /300mm N f y = 0.11=α、8.01=β、55.0=b ξ 116.04652503.140.110902 6 201=????==bh f M c s αα 55.0124.0116.0211211=<=?--=--=b s ξαξ 938.02 116 .02112 211=?-+= -+= s s αγ 26 0688465 938.03001090mm h f M A s y s =???==γ 选用3 18 2 763mm A s = 验算:mm h mm x b 75.25546555.066.57465124.00=?=<=?=ξ 可以 min 763 1.43 0.61%0.450.450.21%250500300 t y f f ρρ= =>==?=? 同时0.2%ρ>,可以。 3.2 已知矩形截面简支梁,梁的截面尺寸mm mm h b 450200?=?,弯矩设计值 m kN M ?=140,采用混凝土强度等级C40,HRB400钢筋,结构安全等级为 二级,环境类别为二类a 。求所需纵向受拉钢筋的截面面积。 解:由附表4-4可知,环境类别为二类a ,C40时梁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为30mm ,

第四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

第四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 本章的意义和内容:本章主要讲述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性能及其承载力的计算原理和方法,分析受弯构件正截面的破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介绍适筋梁三个工作阶段的特点及其相应的工程应用,并通过对单筋、双筋和T 形截面梁受力性能分析以及计算原理的重点阐述,讨论适筋梁、超筋梁、少筋梁的分界以及设计适筋梁的工程意义。全章在分析和推导时以梁正截面混凝土相对受压区高度ξ为主线,给出了单筋、双筋和T 形截面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基本公式和适用条件,并给出了相应的截面尺寸和纵向钢筋的构造要求。学习者除应掌握基本原理外,还应多做练习,掌握配筋计算及相关构造要求,为以后学习打下良好基础。此外,本章内容还可为其它复杂受力构件正截面计算提供理论基础,譬如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等。 一、概 念 题 (一)填空题 1、受弯构件的正截面抗裂验算是以 状态为依据;裂缝宽度验算是以 应力阶段为依据;承载力计算是以 状态为依据;变形验算是以 应力阶段为依据。 2、适筋梁的特点是破坏始于 ,钢筋经塑性伸长后,受压区边缘混凝土的压应变达到 而破坏;超筋梁的破坏始于 ,破坏时挠度不大,裂缝很细,属于 性破坏。 3、适筋梁中规定ρ≤max ρ的工程意义是 ;ρ≥min ρ的工程意义是 。 4、min ρ是依据 确定的。 5、对单筋T 形截面受弯构件,其配筋率ρ是按肋宽b 计算的,即ρ=s 0/()A bh ,而不是按s f 0/()A b h '计算的,其中s A 、b 、f b '和0h 分别为 、 、 和 。这是因为 。 6、在受压区配置受压钢筋s A ',主要可提高截面的 和 。 7、在适筋梁范围内,在不改变截面尺寸和配筋率的情况下,影响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 。 8、在应用双筋矩形截面梁的基本计算公式时,应满足下列适用条件:① ;② ;其中第①条是为了防止 ,而第②条是为了保证 。 9、矩形截面梁的高宽比一般是 ,T 形截面梁的高宽比一般是 。 10、在受弯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中,可采用等效矩形压应力图形代替实际的曲线应力图形。两个图形等效的原则是 和 。 (二)选择题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练习题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练习题

第四章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一、一、选择题(多项和单项选择) 1、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梁内纵向受力钢筋直径为( B ),板内纵向受力钢筋直径为( A )。 A、6—12mm B、12—25mm C、8—30mm D、12—32mm 2、混凝土板中受力钢筋的间距一般在( B )之间。 A、70—100mm B、100---200mm C、200---300mm 3、梁的有效高度是指( C )算起。 A、受力钢筋的外至受压区混凝土边缘的距离 B、箍筋的外至受压区混凝土边缘的距离 C、受力钢筋的重心至受压区混凝土边缘的距离 D、箍筋的重心至受压区混凝土边缘的距离 4、混凝土保护层应从( A )算起。 A、受力钢筋的外边缘算起 B、箍筋的外边缘算起 C、受力钢筋的重心算起 D、箍筋的重心算起 5、梁中纵筋的作用( A )。 A、受拉 B、受压 C、受剪 D、受扭 6、单向板在( A )个方向配置受力钢筋。 A、1 B、2 C、3 D、4 7、结构中内力主要有弯矩和剪力的构件为( A )。 A、梁 B、柱 C、墙 D、板 8、单向板的钢筋有( B )受力钢筋和构造钢筋三种。 A、架力筋 B、分布钢筋 C、箍筋 9、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的三种破坏形态为( A B C )

A、适筋破坏 B 、超筋破坏 C、少筋破坏 D、界线破坏 10、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梁适筋梁满足的条件是为( A )。 A、p min≤p≤p max B、p min>p C、p≤p max 11、双筋矩形截面梁,当截面校核时,2αsˊ/h0≤ξ≤ξb,则此时该截面所能承担的弯矩是( C )。 A、M u=f cm bh02ξb(1-0.5ξb); B、M u=f cm bh0ˊ2ξ(1-0.5ξ); C、M u= f cm bh02ξ(1-0.5ξ)+A sˊf yˊ(h0-αsˊ); D、Mu=f cm bh02ξb(1-0.5ξb)+A sˊf yˊ(h0-αsˊ) 12、第一类T形截面梁,验算配筋率时,有效截面面积为( A )。 A、bh ; B、bh0; C、b fˊh fˊ; D、b fˊh0。 13、单筋矩形截面,为防止超筋破坏的发生,应满足适用条件ξ≤ξb。与该条件等同的条件是( A )。 A、x≤x b; B、ρ≤ρmax=ξb f Y/f cm; C、x≥2αS; D、ρ≥ρmin。 14、双筋矩形截面梁设计时,若A S和A Sˊ均未知,则引入条件ξ=ξb,其实质是( A )。 A、先充分发挥压区混凝土的作用,不足部分用A Sˊ补充,这样求得的A S+A Sˊ较小; B、通过求极值确定出当ξ=ξb时,(A Sˊ+A S)最小; C、ξ=ξb是为了满足公式的适用条件; D、ξ=ξb是保证梁发生界限破坏。 15、两类T形截面之间的界限抵抗弯矩值为( B )。 A、M f=f cm bh02ξb(1-0.5ξb); B、M f=f cm b fˊh fˊ(h0-h fˊ/2) ; C、M=f cm(b fˊ-b)h fˊ(h0-h fˊ/2); D、M f=f cm(b fˊ-b)h fˊ(h0-h fˊ/2)+A Sˊf Yˊ(h0-h fˊ/2)。 16、一矩形截面受弯构件,采用C20混凝土(f C=9.6Ν/mm2)Ⅱ级钢筋(f y=300N/mm2,ξb=0.554),该截面的最大配筋率是ρmax( D )。 A、2.53% ; B、18% ; C、1.93% ; D、1.77% 。 17、当一单筋矩形截面梁的截面尺寸、材料强度及弯矩设计值M确定后,计算时发现超筋,那么采取( D )措施提高其正截面承载力最有效。 A、A、增加纵向受拉钢筋的数量; B、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 C、加大截截面尺寸; D、加大截面高度。 二、判断题 1、当截面尺寸和材料强度确定后,钢筋混凝土梁的正截面承载力随其配筋率ρ的提高而提高。(错) 2、矩形截面梁,当配置受压钢筋协助混凝土抗压时,可以改变梁截面的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对) 3、在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中,只要满足ρ≤ρmax的条件,梁就在适筋范围内。(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