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李国强

河南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李国强
河南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李国强

[收稿日期]2010-11-03

[作者简介]李国强(1972—),男,河南汤阴人,安阳师范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消费经济研究。

河南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李国强

(安阳师范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河南安阳455002)

[摘要]在低碳经济发展趋势下,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河南作为一个农业大省,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在分析河南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其存在绿色食品品种数量少、经济效益不高、品牌竞争力不强等主要问题,并从生产基地建设、增加产品附加值、专业技术创新、产业链生产协调等方面提出加快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措施。

[关键词]绿色食品;产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F30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330(2011)01-0100-04

一、河南绿色食品发展现状

(一)发展概况

河南省发展绿色食品开始于1990年,但在随后的10年间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比较迟缓,全省具有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产品一直没突破50个。从2003年开始,该产业出现了快速健康发展的趋势,至2006年底,河南省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企业数达到47家,产品数达到167个,分别比2003年增长88%和289%。在刚刚过去的2009年,企业数达到95家,产品数达到302个,相比2006年分别增长102%和81%[1]

,绿色食品产业

的发展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发展趋势1.龙头企业逐渐增多

目前,河南申报绿色食品的企业约95家,其中不乏一批国家、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比如莲花味精股份有限公司、龙云集团有限公司、思念食品有限公司、湖雪面粉有限公司、蒙牛乳业焦作有限公司、巨尔乳业有限公司等。这些企业生产的绿色食品质量过硬,许多产品为国家、省级质量免检产品。但总的来看在近百家绿色食品生产企业中,龙头企业的总数并不多,大多数企业规模小、实力弱,在市场上无法形成较强的整体竞争优势。

2.品种结构趋向合理

截止2009年10月5日,全国共有15315种产品使用绿色食品标志,河南获得绿色食品标志

使用权的产品有302种,其品牌个数统计如下:小麦粉157个,蔬菜27个,鲜果与果脯24个,大米17个,酒类13个,果蔬饮料9个,乳品8个,糕点8个,大豆6个,肉类6个,食用油6个,禽蛋4个,调味品4个,精制茶4个,玉米4个,杂粮3个,干果与水产品各1个[2]。可以明显看出:河南绿色食品以粮食加工类为主,突出了河南粮食大省的优势,另外,蔬菜、水果、饮料、酒类、食用油、禽蛋等也不少,显示河南绿色食品的品种正趋向合理化。但是绿色食品中初级加工的农产品占大多数,其中深加工、能拉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的产品并不多,这也是河南绿色食品产业未来发展需要注意的问题。

3.地方特色鲜明突出

河南省是农业大省,粮油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均居全国前列,是全国重要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2008年,全省粮食总产达到5365.5万吨(列全国第1位);油料总产505.3万吨(列全国第1位);水果总产2129.6万吨(列全国第2位);蔬菜总产6394.31万吨;肉类总产量达584.8万吨;禽蛋产量371.70万吨;奶产量298.62万吨

[3]

。依

托良好的农业条件,河南省绿色食品标志的使用集中在优质小麦粉、优质大米、绿色蔬菜、食用油

上,据统计,仅此四项就占全省绿色食品种类的68.5%。另外,受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的影响,河南省的特色农业异彩纷呈,涌现出许多名、优、特农产品,如:开封的西瓜、中牟的大蒜、驻马店的芝麻、信阳的毛尖茶、西峡的猕猴桃、灵宝的苹果、新郑的大枣、新县的银杏,还有诸如道口烧鸡、华英鸭、桶子鸡、固始鸡、南阳牛等肉类产品。特色农业为绿色食品的开发提供了良好的资源条件,依托特色农业发展起来的绿色食品比比皆是,影响较大的有:焦作市的铁棍山药、信阳市的板栗汁饮料与毛尖茶、新郑市的红枣干与红枣粉等。

二、河南绿色食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绿色食品的品种数量较少

据来自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资料显示,截止2009年10月5日,全国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企业数达到6064家,产品数达到15315个;已建成一大批有规模、有特色、高质量的绿色食品标准化原料生产基地,带动农户1290万户。2009年绿色食品国内年销售额达到3162亿元,出口额达到21.6亿美元,在国际市场上日益显现出强劲的竞争力。而河南作为一个农业大省,从统计数据来看,绿色食品的发展并不乐观。

表1 我国1996-2009年绿色食品生产企业数

年份19961997199820032004200520062009

河南612132533414795

全国46354461920472836369546156064

比重1.30%2.21%2.10%1.22%1.16%1.11%1.02%1.57%表2 我国1996-2009年绿色食品标志产品数

年份19961997199820032004200520062009

河南1117234396142167302

全国71289210184030649697281286815315

比重1.54%1.91%2.26%1.07%1.48%1.46%1.30%1.97%

资料来源: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从绿色食品产品数和生产企业数来看,河南在全国的比重仅在1997年、1998年超过了2%,近10年来,这两个数字一直徘徊在2%以下,平均为1.46%和1.62%左右。目前,河南省绿色食品的生产企业数量、产品数量分别约占全国的1. 57%和1.97%,所占份额明显偏低。既落后于江苏、浙江、广东等沿海经济发达省份,又落后于黑龙江、河北、四川、内蒙古等欠发达省份。

(二)绿色食品的经济效益不高

经济效益来自于收益与成本的差额,绿色食品的生产成本较普通食品高,原因有三:首先,绿色食品的生产技术标准高,对土壤、温度、水气以及品种等的要求严格,产品要求单独包装、统一配送,需要投入更多劳动时间和现代化技术;其次,在生产过程中,要符合绿色食品生产要求而不用或少用化肥农药,一定程度上影响产品产量,成本降低的规模效应体现不出来;最后,申报绿色食品必须由有资质的省级检测机构对产地的水、土、气以及产品的品质、加工工艺、包装、运输等过程进行全程质量检测,合格后才能获得认证,一个绿色食品标志从申报到认证再到使用要花费一定的费用。从收益上看,虽然绿色食品的市场价格高出普通食品很多,但由于绿色食品价值难以被消费者感知、品牌影响力小、假冒伪劣产品多等原因,造成绿色食品市场需求不足、有价无市,所以绿色食品的经济效益与普通产品没有明显的差异。直接影响到生产者的积极性,也影响了我国绿色食品的健康发展。如:优质的原料、先进的技术、就地采购自榨、无菌灌装等保证了星河牌花生油的高品质。但星河花生油由于品牌不响亮,即使有绿色食品的标志为其在市场护航,价格低于鲁花、金龙鱼等名牌食用油,仍难以博得消费者的欢心[4]。产品有价无市,经济效益不高,生产积极性受到挫伤,对一些绿色食品生产企业来说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三)创品牌易保品牌难

“创业容易守业难”,在发展绿色食品过程中,同样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目前,有些企业热衷于申报绿色食品标志,但是在使用时却收效甚微。相关管理部门也主要集中精力于前期的考察与标志审批,相对来说对后期的跟踪管理有所松懈,对已经获得绿色食品标志的生产基地,没有及时进行跟踪监测、检查与后续管理,产品质量有所下降,有的产品甚至达不到绿色食品要求;更有短视的企业为获取眼前的利润而在绿色食品三年的认证期后不重新申报认证却继续使用过期标志。造成了绿色产品市场的混乱局面,消费者真假难辨,进而损害了真正绿色食品生产者的利益,影响了绿色食品标志的价值与公信力,从根本上制约了绿色食品的健康发展[5]。如:火龙岗绿色食品公司早在2004年就获得小杂粮绿色食品的认证,但其在市场上却落后于当地的绿源牌无公害小杂粮。这也许与公司经营机制有关,但绿色食品企业重申请轻发展、重生产轻市场的经营观念,加之

绿色食品标志价值的隐含性,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失去了自身的优势。

三、河南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对策

(一)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建设生产基地

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关键是向市场要效益,围绕消费者的需求作文章,这必然要求建立一批面向市场以生产绿色食品为已任的龙头企业,在龙头企业的引领下,拉动产业链上的各利益相关体的积极性,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可见,塑造龙头企业是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关键。河南省漯河市把培育龙头企业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的着力点,紧紧围绕畜牧、粮食、蔬菜等主导产业,大力扶持一批大规模、高效益、强带动的龙头企业,打造了双汇集团、南街村集团、北徐集团、龙云集团等一批全国知名龙头企业。如:依托双汇集团等畜产品加工企业,实施“双汇产业化工程”,建设优质畜产品生产基地;依托北徐集团等粮食加工企业,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建设以优质小麦、玉米为主的优质粮食生产基地;依托龙云集团等蔬菜生产加工企业,实施“龙云工程”,建设以无公害蔬菜为主的优质特色农产品基地。

(二)以知名品牌为主导,增加产品附加值

河南省是农业大省,但目前还算不上是农业强省,究其原因,主要是农业的产业链较短,农产品之中初级产品较多、深加工的较少、产品附加值低。由于绿色食品附加值低、品牌增值功能不强。生产企业并不能获得合理的市场回报,直接影响了绿色食品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做强做大绿色食品产业的重要思路便是拉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做好品牌差异化定位,提升品牌价值。在这方面,郑州好想你枣业发展有限公司给我们作出了最好诠释。“好想你”人通过多年的努力,成为河南省红枣加工的龙头企业,先后被命名为河南省优质产品、河南省食品工业第一品牌,并获得20多种产品包装外观设计专利。该公司共开发“好想你”枣干、枣片、枣醋、枣饮、枣粉、枣茶等12个系列、180个单品,获得国家16项发明专利和多项科技成果[6]。

(三)以产业链管理为导向,降低运营成本

现代企业的管理,已经从局部的生产环节发展到从采购到销售的每一环节,并进一步地向产业链的上游与下游延伸,形成全产业链管理的趋势。从日本企业20世纪80年代的看板管理,到戴明的全面质量管理,无不渗透着产业链管理的思想,也可以说如今的竞争,已经不再是企业间的竞争,而是产业链之间的竞争,同样是猪肉加工的产业链,谁的成本低、质量好,谁就在市场上更有竞争优势。绿色食品的质量管理,从一开始就要有这个产业链竞争的思路,一般来说,绿色食品生产加工的龙头企业最好是接近原料产地和产品市场,所处地区交通发达,这能直接降低运输成本。另外,最好借用食品市场的著名品牌发展绿色食品,即在开发的绿色食品上采用原食品品牌+绿色标志的形式,这样在市场开拓方面,可节省大量广告和促销成本,原著名食品品牌能打消顾客的疑虑,在这个绿色概念满天飞的市场上,促使消费者放心购买该品牌的绿色食品。

(四)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产学研一体化

绿色食品加工生产对原料质量、生产加工过程、储运系统等要求非常高:原料生产对自然环境、人工管理及使用农药化肥等都有严格要求;生产加工过程的生产技术、生产环境也要符合规定;仓储运输销售更是要符合绿色营销的规范。绿色是绿色食品的通行证,失去了“绿色”的绿色食品名存实亡,这里面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因此,发展绿色食品,要把产品质量放在第一位,把产品的绿色标准作为质量控制的首要目标,应该依托相关基础理论的突破,有针对性地进行技术创新,然后结合生产领域的实践情况,将技术创新转化为绿色食品的生产力。这必然要求产学研三方在实际运作中的紧密配合,但在我国的绿色食品生产领域,产学研一体化的程度并不高,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产学研各自为政,高校专家学者的研究与实际脱节严重,大多为闭门造车,为了学问而学问,实践价值不高。而研究机构研发出的新种子、新技术等又不能实现与资本的完美联姻,出现新技术的市场应用瓶颈,很多新技术、新发明只是停留在纸上和证书上,应用率很低。而生产加工企业却因资金少、技术薄,产品缺乏技术创新。因此,打通产学研一体化的障碍,可以推动绿色食品技术创新,提高绿色食品的生产效率,降低绿色食品生产成本。

(五)以经营实践为参考,建立产业链组织模式

河南省农村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各地生产条件、生产力发展水平、城乡结合度殊异。各地的绿色食品产业化实践也必须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呈现丰富多彩的特征。在绿色食品的生产实践

中,已形成的产业链组织模式有:

1.龙头企业带动型

即典型的“公司+基地+农户”模式,以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为龙头,重点围绕一种或几种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与生产基地和农户实行有机的联合,进行一体化经营,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如:河南梦想食品有限公司、河南幸福源绿色食品有限公司、河南三色鸽乳业有限公司、河南蓝天生态茶业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豫东面粉有限公司、信阳市文新茶叶有限责任公司等[7]。

2.生产协会主导型

即一般的“协会+公司+农户”模式。以农业生产协会为依托,建立面向市场、拥有自有品牌、以盈利为目标的公司,在某一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上,优化农户等生产要素,实行联合经营。这种类型的中介组织主要是行业协会,其类型属松散型组织。如:河南省新野县蔬菜专业合作社,该社下设新野县郊区蔬菜开发有限公司、豫绿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新野县蔬菜专业社农资超市、工厂化育苗场、蔬菜营销公司等7个专业经济实体。

3.科技示范园区型

即绿色食品科技示范园区,对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加工制造、生态农业建设、科研推广、和观光农业等方面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通过典型示范,规模推进绿色食品产业化基地建设。如:陕县二仙坡绿色果业山庄示范基地,主要致力于绿色功能性保健水果生产技术的引进、研究、应用、示范与推广,按照国家绿色果品生产技术规程进行田间管理。

四、结语

综上所述,应认清河南绿色食品产业在全国的落后地位,采取有效的措施扬长补短,充分发挥河南农业大省、粮食大省、文化大省的优势,利用河南独有的特色农业,培育出更多的绿色食品龙头企业,塑造出更多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绿色食品品牌,推进河南农业、食品业的产业化发展,实现“生态河南、和谐中原”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樊恒明.河南省绿色食品发展浅析[J].河南农业,

2007,(4).

[2]中国绿色食品网-查询专栏[EB/O L].2009-10-5

访问.http://w ww.g reenfo od.o https://www.360docs.net/doc/b114933114.html,/sites/M ain-Site/List212405.h tml

[3]河南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河南省统计

年鉴200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4]李国强.从4P s角度审视绿色食品品牌营销现状[J].

生态经济,2010,(5).

[5]周灿芳.我国发展绿色食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探

讨[J].广东绿色食品,2003,(3).

[6]好想你枣业股份有限公司网站-公司概况[EB/O L].

2010-3-5访问.http://ww w.chinaao xing.co https://www.360docs.net/doc/b114933114.html,/ athena/company profile/chinaaox ing.html

[7]李显军.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化发展研究[D].中国

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Development Problems and Solutions of

the Green Foods Industry in Henan Province

LI G uo-qiang

(School of Business,A nyang Norm al U niversity,Anyang455002,China)

A bstract:Under the directio n o f the low-carbon eco nomy,Chinese green foods industry is rapidly developing.H enan is a big agricultural pro vince.The g reen fo ods industry development is very im po r-tant.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Henan g reen foods industry develo pment present situation,points out som e main questions in it,g reen fo ods species a re few,the econo mic efficiency is no t high,the brand com petitive pow er is not stro ng.And from several aspects,w hich includes the productio n base con-struction,the increase product added value,the specialized techno logical inno vation,industrial chain pro duction coordinatio n,propose the measures of the green fo ods industry development.

Key words:g reen foods;industry developm ent

[责任编辑:D]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现状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现状 摘要: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农业进入新阶段。一种新兴的绿色农业-绿色食品对现代农业发展正发挥指导和引领作用。随着绿色食品种类的不断增加,耕种面积的逐渐扩大,质量要求的逐步提高。同时伴随着质量安全、可持续性发展等一系列问题。 关键词:绿色食品;发展;问题。 正文: 1.绿色食品的定义 绿色食品并非指"绿颜色"的食品,而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商标的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无污染是指在绿色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通过严密监测、控制,防范农药残留、放射性物质、重金属、有害细菌等对食品生产各个环节的污染,以确保绿色食品产品的洁净。其优质特性既包括产品的外表包装水平要高,还包括内在质量水准高;产品的内在质量又包括优良的内在品质和高营养价值及高卫生安全指标。2.我国绿色食品发展现状 我国于1990年正式开始发展绿色食品,到现在经历了10年多时间,其间在中国不仅建立和推广了绿色食品生产和管理体系,而且还取得了积极成效,目前仍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现已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委托了38个分支管理机构、定点委托绿色食品产地环境监测机构56个、绿色食品产品质量检测机构9个,从而形成了一个覆盖全国的绿色食品认证管理、技术服务和质量监督网络。参照有机农业运动国际联盟(IFOAM)有机农业及生产加工基本标准、欧盟有机农业2092/91号标准以及世界食品法典委员会(Codex)有机生产标准,结合中国国情制定了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标准、肥料、农药、兽药、水产养殖用药、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等生产资料使用准则、全国7大地理区域、72种农作物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一批绿色食品产品标准以及AA级绿色食品认证准则等,绿色食品“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标准体系已初步建立和完善。 1996年,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在中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完成了绿色食品标志图形、中英文及图形、文字组合等4种形式在9大类商品上共33件证明商标

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第一章绿色食品相关概述 1. 绿色食品的产生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工业现代化的基础上,先后实现了农业现代化。一方面大大地丰富了这些国家的食品供应,另一方面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主要是随着农用化学物质源源不断地、大量地向农田中输入,造成有害化学物质通过土壤和水体在生物体内富集,并且通过食物链进入到农作物和畜禽体内,导致食物污染,最终损害人体健康。 20世纪70年代初,由美国扩展到欧洲和日本的旨在限制化学物质过量投入以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食品安全性的“有机农业”思潮影响了许多国家。一些国家开始采取经济措施和法律手段,鼓励、支持本国无污染食品的开发和生产。欧洲、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纷纷加快了生态农业的研究。 在这种国际背景下,我国决定开发无污染、安全、优质的营养食品,并且将它们定名为“绿色食品”。 2. 绿色食品的概念 绿色食品是指在无污染的条件下种植、养殖,施有机肥料,不用高毒性、高残留农药,在标准环境、生产技术、卫生标准下加工生产,经权威机构认定并使用专门标识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统称。是指按特定生产方式生产,并经国家有关的专门机构认定,准许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无公害、安全、优质、营养型的食品。类似的食品在其他国家被称为有机食品、生态食品或自然食品。 1990年5月,中国农业部正式规定了绿色食品的名称、标准及标志。 3. 绿色食品的范畴 由于绿色食品已经国家工商局批准注册,按商标法有关规定,具备条件可申请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有以下5类。一是肉、非活的家禽、野味、肉汁、水产品、罐头食品、腌渍、干制水果及制品、腌制、干制蔬菜、蛋品、奶及乳制品、食用油脂、色拉、食用果胶、加工过的坚果、菌类干制品、食物蛋白;二是咖啡、咖啡代用品、可可、茶及茶叶代用品、糖、糖果、南糖、蜂蜜、糖浆及非医用营养食品、糕点、代乳制品等五谷杂粮、面制品、膨化食品、豆制品、食用

政府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以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为例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 NO.5,2012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Y U N N A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S O C I A L I S M 304 论政府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以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为例 金 莉 (河南工业大学 思想政治教育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摘 要:文化产业突出体现了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坚持的“以人为本”理念,这种二十一世纪的新型经济形态代表了我国文化与经济相互依存以及一体化态势。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政府无疑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本文仅以河南省为例,简单论述政府在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政府作用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811(2012)05-0304-2 文化产业是本世纪实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进而促进和谐社会发展的一种朝阳产业。在2002年中央明确提出发展中国文化产业以来,全国各地的文化产业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河南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具有众多的文化遗产资源。浓郁的中原文化特色与经济的快速发展都使河南的文化产业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在这个过程中,政府无疑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完善河南省文化产业,河南省政府作出了多方努力。2005年通过了《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同年9月又推出了《河南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05-2020年)》,奠定了未来十五年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方向。2007年出台《关于加快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若干意见》,2009年省委办公厅与省政府办公厅又联合转发了《省委宣传部、省编办、省文化厅、省广 常会受情绪左右,因此,幼儿教师必须具备调节自身情绪、消除紧张与焦虑的能力。在创造性戏剧激烈的戏剧冲突中,他们感受、表现着鄙陋和高尚;在丰富多样的角色里,真实感受喜、怒、哀、乐、愁,体味人间百态。创造性戏剧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宣泄情绪的合法途径,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三、创造性戏剧教育应用于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的策略 (一)将创造性戏剧作为人文课程教学手段 人文课程,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简称,是指根据人文素质教育这一特定目的和为实现一定目标围绕人文学科而设计、开发的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及其进程的总称。主要包括文学、历史、伦理、艺术、哲学等科目。 创造性戏剧活动的主题来源广泛,如政治、道德、社会、艺术等。通过创造性戏剧活动,学生从多角度分析事物,领悟人生、评析时事;学生深入剧中人物心理状态,具备同理心,形成自我约束力,具备道德判断力;学生努力自我表达,与人商讨剧本、台词,逐渐增强自信心、提高表达能力与沟通能力;学生深入刻画人物形象,设计舞台布景、道具服装,提升艺术表现力。 (二)开设创造性戏剧课程 20世纪60年代始,西方一些国家以教育立法的形式陆续将创造性戏剧纳入课程。90年代初,一些对戏剧有兴趣的学者如胡宝林、林玫君等把国外创造性戏剧相关观念引入台湾。至2000年,“台湾地区的创造性戏剧教育课程开始纳入到一般艺术课程教学‘艺术与人文’课程的范围之内。 我们可借鉴西方及我国台湾地区先进经验,将创造性戏剧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当然,与培养专业演员的戏剧课程不同,创造性戏剧课程的开设旨在增加学生的群体体验,“其发展的重点在参与者经验重建的过程和其动作及口语‘自发性’之表达。在自然开放的教室气氛下,由一位领导者运用发问的技巧、讲故事或道具来引起动机,并透过肢体律动、即席默剧、五官感受及情境对话等各种戏剧活动来鼓励参与者运用‘假装’(pretend)的游戏本能去想象,且以自己的身体与声音去表达。在团体的互动中,每位参与者必须去面对、探索且解决故事人物或自己所面临的问题与情境,由此而体验生活,了解人我之关系,建立自信,进而成为一个自由的创造者、问题的解决者、经验的统合者与社会的参与者” (三)深入幼儿园开展戏剧教学活动 学生可利用幼儿园实习机会,积极开展戏剧教学活动。采用“体验戏剧”的方式,即“围绕某一特定的材料或主题,设置若干场景,使用不同的技巧,以不同方式来表演。”学生通过与儿童共同表演,为儿童带来灵感和动力,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活动质量。 综上所述,创造性戏剧教育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我们应尝试运用多种方式将其应用于学前教育师资培训中,从而提升学前教育教师综合素质,进而提高学前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索丽珍.创造性戏剧教育融入幼儿园艺术课程的实施探索[C].东北师范大学,2009. [2] 张金梅.幼儿园戏剧综合课程研究[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3] 林玫君.创造性戏剧理论与实务——教室中的行动研究[M].台北:心理,2005. [4] 陈帼眉.学前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9. [5] 徐东霞.论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其对 策[J].教育教学研究,2008(11). [6] 门保全.高职院校人文课程建设研究[J].郑州铁路 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 责任编辑:罗 红 作者简介:金莉,河南工业大学 思想政治教育学院。 网络出版时间:2013-02-20 17:18 网络出版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b114933114.html,/kcms/detail/53.1133.D.20130220.1718.167.html

绿色营销的案例_绿色营销策划书范文

一、计划概要 1、年度推广目标让全市人民认知并购买我们的绿色产品、绿色拓展; 2、经销商网点50个; 3、公司在绿色产品市场有一定知名度。 二、营销状况 绿色消费、绿色拓展是人们提高生活品质的需求,但是开发范围窄、深度低。 人们在企盼回归大自然、返璞归真的愿望指引下, 对接近自然界的产品易于接受, 而对于附加了太多的人工、科技因素的产品心存抵触, 因此对绿色产品与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 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 会考虑到商品的绿色因素、环保问题。随着我国买方市场的逐步形成, 人们在商品的选择与使用上有了更广阔的空间, 已不再单纯追求商品的数量, 而是把眼光投向了有利于提高自身生活质量, 有利于身体健康的绿色产品与服务。人们珍惜生命、追求高质量的生活的愿望, 推动了绿色食品需求的增长, 同时成为我国食品企业开展绿色营销的首要因素。

但是,我国绿色食品企业对绿色食品开发的广度和深度明显不够,开发出的绿色食品数量小、品种少、结构不尽合理, 导致绿色食品市场供应不足, 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消费需求。目前我国绿色食品企业对绿色食品开发的广度和深度不够, 相对于农产品和食品总量来说, 绿色食品发展的规模、生产总量和开发面积都比较小。据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提供的数字, 2014年一年的时间, 石家庄地区绿色食品产量仅仅136387吨,有机食品仅仅1656吨。对于总人口达到12737万人的石家庄来说太少了。这同时也说明了绿色有机食品市场前景的广阔,这既给了我们公司一定的机遇也给了一个巨大的挑战。 三、物流供应链的重要性 绿色食品产销脱节, 使得绿色食品销路不畅。受绿色食品原料基地的限制, 绿色食品生产企业大部分位于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边远山区, 而绿色食品的消费群体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 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空间距离降低了企业对消费市场了解的程度, 加上目前我国大部分绿色食品企业缺乏对市场的调研, 盲目生产、盲目跟风, 使得绿色食品销路不畅, 绿色食品企业经济效益不明显, 这是造成产销脱节的主要原因,同时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空间距离又增加了绿色食品企业的供货困难。 所以,想要做好做大绿色产品的销售工作,物流供应链必须完善,且绿色蔬菜的特性又要求了物流要当天到达,这就又提高了对物流供应链的要求。

绿色食品基本知识

回顾本世纪以来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历程,人类已清醒地认识到;工业化的推进和现代农业的发展为人类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但也给人类带来了诸如资源衰竭、环境污染等副产品,严重影响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未来经济和社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农业是对自然依赖性和影响力最大的经济部门,尤其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尽管各国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不同,但目标是一致的:建立节约资源的生产系统,保护资源和环境;实施清洁生产,提高食物质量,增进人体健康;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增长。这就是在可持续发展潮流下中国发展绿色食品的背景。 1990年,中国绿色食品事业发展的序幕拉开,目的是通过开发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质量,增进城乡人民身体健康,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我国绿色食品事业的发展是在立足国情的基础上起步的。尽管我国的绿色食品与国外的有机食品、生态食品、自然食品都拥有一个共性,即在食品的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严格限制化学肥料、农药和其它化学物质的使用,以提高食品的安全性,保护资源和环境。但在绿色食品的开发和管理上,并不是简单地照搬国外有机食品、生态食品和自

然食品的模式,而是在参考其相关技术、标准及管理方式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国情,选择了自己的发展道路。 绿色食品从概念的提出、开发和管理体系的建立,到产品进入市场,走进城乡人民生活,直至登上国际舞台,已经度过了近10个春秋。经过近10年的艰苦努力,中国绿色食品事业已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机构日趋完善,一支具有艰苦奋斗、勇于开拓、对绿色食品事业有着很强事业心和责任感的干部队伍已初步形成;绿色食品标准建设已成体系,标志管理已步入规范;绿色食品产品开发已初具规模,市场开发进展迅速;绿色食品宣传效果日益明显,事业整体形象基本树立;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范围也日益扩大。由此可见,我国绿色食品事业的发展已初具规模,一个新型的绿色食品产业已具雏型,近10年来取得的成就,不仅为绿色食品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而且为我国绿色食品事业中长期发展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基础知识: 概念: 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由于与环境保护有关的事物国际上通常都冠之以“绿色”,为了更加突出这类食品出自良好生态环境,因此定名为绿色食品。

绿色食品产业具体分类体系

1.绿色食品具体分类体系 ★绿色食品分级标准 1.AA级绿色食品: 生产产地的环境质量符合NY/T 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化学合成的农药、肥料、兽药、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及其他有害于环境和身体健康的物质。按有机生产方式生产,产品质量符合绿色产品标准,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在AA级绿色食品生产中禁止使用基因工程技术。 2.A级绿色食品: 生产产地的环境质量符合NY/T 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绿色生产资料使用准则和生产操作规程要求,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生产资料。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 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3.两者的区别在于: (1)为了和国际相关食品接轨,在标准上与其一致。目前AA级绿色食品标准已达甚至超过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的有机食品基本标准的要求,AA级绿色食品已具备了走向世界的条件,这是AA级与A级的根本区别。 (2)在AA级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上禁止使用任何化学合成物质。而在A级绿色食品生产中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 (3)A级绿色食品产品包装上以绿底印白色标志,其防伪标签的底色为绿色,产品包装上以绿底印白色标志。而AA级绿色食品包装上以白底印绿色标准,防伪标签的底色为蓝色。 ★绿色食品所具备的条件 1、产品或产品原料产地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生态环境质量标准; 2、农作物种植、畜禽饲养、水产养殖及食品加工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 3、产品必须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 4、产品的包装、贮运必须符合绿色食品包装贮运标准。 作为申请绿色食品所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绿色食品标准体系结构》中有具体要求。 ★可以申请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食品种类 绿色食品标志已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批准注册,按商标分类划分第二十九、三十、三十一、三十二、三十三类食品具备条件的均

7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 文档

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发展文化产业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我省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现从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产业大省、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重要意义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大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迫切需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提高我省的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力实现中原崛起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我省地处中原,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文化积淀深厚,特色鲜明,资源丰富,发展文化产业的优势明显,潜力和空间巨大。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文化产业得到较快发展,但从总体上看,与经济大省、人口大省和文化资源大省的地位很不相称,与沿海先进地区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有着明显差距。当前,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发展迅猛,各省市区也竞相制定文化产业发展意见,出台政策,抢占产业制高点,形势逼人,不进则退。我们必须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抢抓中央发展文化产业的大好机遇,精心谋划,强力推进,努力把我省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实现文化产业的跨越

式发展,更好地满足全省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 二、总体思路 发展文化产业的总体思路是,以文化资源为依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面规划,重点突破,大力发展新闻出版业、广播影视业、文艺演出业、文化旅游业等为代表的主导文化产业,大力发展网络服务业、广告会展业、文化创意和动漫、网络游戏业等为代表的新兴文化产业,大力发展文化娱乐业、体育休闲业、艺术培训业和艺术品业等为代表的社会文化产业。经过努力,形成一批强势文化产业,发展一批骨干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培育一批知名文化品牌,建立一批具有地域优势的文化产业基地,着力构建地域特色鲜明、产业优势明显、发展重点突出、总体实力不断增强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把文化产业打造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新的亮点,使之成为我省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充分发挥其龙头带动作用。新闻出版业、广播影视业在继续发展图书、报刊、音像电子、广播、电视等行业的同时,着力发展影视节目制作和电子网络出版、数字电视等为代表的现代传媒业,实现纸介质向光电介质、模拟技术向数字技术的跨越。文艺演出业要继承和弘扬我省优秀地方剧种和民间艺术,特别要发展现代表演艺术形式,加快演艺业市场化进程,向产业化方向发展。文化旅游业在巩固“郑、汴、洛”三点一线黄金旅游带的基础上,推出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文化旅游区块、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拉长产业链条,带动交通、餐饮、旅馆、商业、娱乐等行业的全面发展。 ——瞄准文化产业发展前沿,抢占新兴产业制高点。要以高

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及目前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

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及目前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一、晋城市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及目前存在问题晋城市自1985年建市以来,十分重视第三产业的发展,特别是1992年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关于加快第三产业的决定》之后,在大力发展第一、第二产业的同时,根据新建城市的实际情况,从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增强城市辐射能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入手,注重优先发展对国民经济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事业,积极发展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商业、饮食服务业、物供仓储业,特别是近几年在努力巩固提高传统第三产业的同时,注重培育、引导和发展中介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社区服务业等新兴第三产业,呈现出传统第三产业迅猛发展,新兴第三产业势头高涨的喜人局面。2015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已达129..44亿元,占生产总值比重由建市初的14.85%上升到31.1%,增长了2.09倍。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人数的比重由1985年的21.97%上升到32.37%,总人数由17.5万人上升到 38.44万人。一产、二产较上年分别下降1.26、0.39个百分点,三产从业人员比重较上年增加8.77个百分点。晋城市的第三产业虽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是与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速度,与兄弟城市及发达的沿海地区相比,与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促进第一、二产业快速发展的要求相比,无论从总量上还是内部结构上都存在着很大差距,远远不能适应建立市场经济体系的要求。对照比较,分析晋城市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特点。 1.第三产业发展势头高涨,但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仍然偏低。201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到31.1%,比全省34.3%的平均水平低3.2个百分点,比全国39.1%平均水平更低了8个百分点;同期第一产业比重由21.36%下降到4.84%;第二产业比重与原来的63.78%基本持平,仍达64.1%,由建市初的“二、一、三”进入了“二、三、一”发展阶段。世界产业经济的发展史表明,产业结构发展是一个从低级向高级递进的过程。产业结构升级和演进是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比例失调的产业结构,将使经济效益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从而使经济发展失去扩张的基础。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规律是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增加值的主要构成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化。九十年代初,全球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平均约60%,其中34个低收入国家平均为31%,48个中等收入国家为50%,22个发达国家平均约65%。目前,全球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为60%以上,发达国家达到70%以上,发展中国家达到43%。虽然城区2015年第三产业在生产总值比重已经达到58.6%,略高于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但市本级的GDP也包含在城区的经济总量中,尚不及全市的20%,且有着市区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就全市来讲,第三产业在经济构成中的比重还偏低。 2.批发零售业、餐饮业发展迅速,但规模效益不高,新兴经营方式尚待开拓。建市以来,我市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一是社会批发零售贸易业、住宿餐饮业营业总额和社会商业点迅速增长,2015年批发零售贸易业和住宿餐饮业分别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0.23和18.18亿元,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3.86%。二是消费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在国家连续多年鼓励消费政策的引导下,2015年我市消费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潮,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GDP的比重达到27.7%,比上年提高3.7个百分点。批发零售贸易和住宿餐饮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的比重也由上年的19.9%提高到22.1%。与此同时,消费增长率与投资增长率之间的差距也呈现缩小态势,由上年的消费低于投资16.6个百分点缩小为9个百分点。三是所有制结构呈现多元化,形成了国营、集体、私营、个体、联营、股份制等经济点并存发展的局面,极大地搞活了商品流通和销售。2015年限额以下企业及个体户实现零售额67.50亿元,同比增长35.32%,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58.44%,比2015年占比提高了7.78个百分点。四是经营形式多样化,经营规模、档次也有了进一步提高。超级市场经营、连锁经营等经营方式有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经过多年的经济

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所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全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所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当前,我省绿色食品产业开发既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也面临着重大挑战。从机遇上来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政策支持力度越来越大。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把发展绿色食品作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环节纳入日程。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支持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进一步明确了发展绿色食品的政策导向。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中央财政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发展“三品”生产的支持力度也逐年加大。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和支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炳轩书记、战书省长多次就促进绿色食品产业战略升级做出重要指示。在最近召开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吉书记再次要求,要积极发展有机、绿色、特色农产品。最近几年,省里在资金紧张,各方面专项资金大幅度削减甚至取消的情况下,每年仍拿出几千万元资金用于扶持“三品”发展。这都是我们实现产业战略升级的重要保证。 二是市场前景越来越好。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食物消费正在经历一个从以数量需求为主向注重质量转变的发展阶段,对安全优质农产品的需求快速增长。同时,国际社会对食品安全问题广泛关注,国际市场对安全优质农产品需求快速增长的强劲态势,为绿色食品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跟上社会发展的进程,在不断适应消费需求升级的过程中实现持续发展;必须适应国际市场需求,发挥竞争比较优势,不断扩大产品出口规模。 三是生产者积极性越来越高。随着《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全面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的深入普及,消费者质量安全意识的不断增强,各方面发展绿色食品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将进一步提高。同时,由于绿色食品具有质量、品牌和效益优势,在优质优价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下,发展绿色食品既能显著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又能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和企业增效,从而进一步增强了发展绿色食品的原动力。 在分析绿色食品产业发展面临有利因素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各种挑战:一是市场门槛越来越高。目前,一些国家为保护本国农业,纷纷运用技术壁垒对农产品进口设置障碍,这给我省绿色食品进入国际市场增加了难度。同时,国内一些经济发达地区也通过设立准入制度不断抬高农产品贸易门槛。因此,如何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完善标准体系建设,扩大标准化生产规模,确保绿色食品品质,维护品牌公信力,打破国际贸易壁垒,是我们必须面对和不断解决的现实问题。 二是先发优势逐渐削弱。绿色食品产业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已经成为众多农业大省、食品生产重点省的共识,推进措施和扶持力度逐渐加大。江西省确立了“绿色江西、绿色食品”的发展战略,把绿色食品作为全省经济发展战略重点;江苏省不断加大资金投入,通过加快认证认定步伐,推进绿色食品产业快速发展。好的政策,加上先进的加工体系,这些省的优势会迅速增加,我省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目前,江苏、山东、湖北和辽宁等省绿色食品发展势头强劲,个别指标已超过我省。因此,如何进一步强化措施,加快绿色食品生产大省向生产强省转变,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三是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也制约发展。由于个别地方重视程度和推进力度不够强势,绿色食品优势和潜力尚没有充分发挥出来;龙头企业加工层次较低,外向型产品开发力度不够大;一些地方工作机构编制少、力量薄弱。这些问题制约了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必须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食品营销策划设计方案方案

食品营销策划方案 方案一:休闲食品网络营销策划方案 一、营销策划的目的与任务: 本次策划是一次网络营销的策划,目的在于使休闲食品在网络上顺利推出市场,在琳琅满目的休闲食品网络市场获得更多的市场占有率,从而赢得消费者的青睐,获得更大的企业利益,在网络上得到广大网络消费人群的认可。 二、产品概况: 休闲食品的最主要卖点其独特美味或者给予消费者美好休闲享受而不是补充营养的东西。休闲食品主要有三种消费特征:风味型、营养型、享受型、特产型,消费者涵盖全部人群:儿童零食、青少年享受、成年及老年人暇趣等。 作为一个大的且快速膨胀的市场,中国休闲食品市场有如下几个特点,也是休闲食品的几个主流方向: (一)越来越贴近人的饮食习惯和心理,要适口 1.带汤汁的,便于咀嚼,利于下咽和消化的,如将薯片与矿泉水捆绑销售; 2.满足求新、求变心态,人的味蕾要不断的以新的滋味的或口感的刺激中才可以保持持续的满意; 3.健康,尽管消费者对这一点不十分明确,但在其购买决策的诸影响因素中却很重要,消费者会对食品的功能性有一定需求,基于不同的功能成为市场细分的前提; (二)从人的购买和消费习惯与心理来看,要赏心、悦目、满足支配心。即“食、色、性” 1.方便性,卖点要近,购买过程要体现休闲的概念; 2.时效性,满足其心血来潮的非理性需求; 3.可观性,休闲是一个全面的概念,不但要好吃还要好看,试问卖场里哪里最靓?散装产品区; 4.参与性,每个人都有支配欲,好吃好看再好玩就更酷了; 三、市场环境分析:

1、休闲食品行业环境现状 上个世纪从90年代开始,“洋”休闲大举进入国门,历经10年,休闲食品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仅饼干一类XX年就达到150万吨,全年销售收入在150亿以上,年环比增长18.25%。近几年,我国休闲食品行业发展速度较快,受益于休闲食品行业生产技术不断提高以及下游需求市场不断扩大,休闲食品行业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发展形势都十分看好。 2、网络消费者分析: (1)网络用户分析 随着互联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网民的行列,截止到XX年3月份为止,中国的5910万网民,仅半年间我国的互联网络用户就增长了1330万。网民中18-24岁的年轻人所占比例最高,达到37.3%,其次是18岁以下(17.6%)和25-30岁(17.0%),网民在年龄结构上仍然呈现低龄化的特点。网民中学生所占比例最多,达到了28%。 (2)网络购物消费的迅速传播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上购物逐渐成为人们的消费方式之一。网上购物有安全,方便,快捷的特点,是未来发展趋势。当前,网上购物的服务模式主要有两种:c2c平台,即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电子商务,即个体商户对消费者的模式;b2c 平台,是商家与个人之间的电子商务,即企业(或单位)对消费者的模式。 3、休闲食品特征分析: ①年轻消费群体崛起②健康食品居于主导地位③休闲食品的种类不同,受欢迎的程度有很大的不同。④高收入家庭成为休闲食品消费主流⑤产品更新速度快 四、休闲食品顾客群体分析 少年儿童和年轻女性是目前休闲食品的主流消费人群。对应分析显示,目前时尚食品尤其是休闲食品,不再是孩子们的专利,成人尤其是年轻女性已成为主流消费人群。调查显示,高中/中专及大专学历、18岁~24岁的年轻女性是引导时尚食品消费的主流群体,她们在购买食品时喜欢购买更为时尚的品牌;相反,31岁~35岁年龄段的男性群体则对于时尚食品不大“感冒”。 五、网络营销盈利模式 1、传统的网络营销盈利模式:建立企业产品网站;在网络的商务平台开设网店;网络广告推销等等。

绿色食品市场调查报告

绿色食品市场调查报告 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的发展,因此,绿色食品也收到了重视,下面小编整理了绿色食品市场调查报告,欢迎大家阅读! 绿色食品市场调查报告一:随着地球环境的逐步恶化,绿色农产品和加工食品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食品安全面临危机的今天,发展绿色食品意义更加重大。结合我市发展实际,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绿色食品的发展途径。 我市具备了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生态优势、环境优势、基础优势,经过十多年的不断发展,基地建设日新月异,绿色产业不断壮大,绿色产业收入不断攀升,为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一是基地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全市绿色食品种植基地监测面积达到**万亩,产量达到**万吨,产值实现**亿元;获认证面积**万亩,无公害农产品基地面积**万亩,为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二是生产标准不断完善。实行全作物、全面积、全过程的标准化生产方式;制定了绿色水稻、大豆、玉米等标准化规程;建立田间管理档案;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万亩;实施场县共建,提高标准化管理经验;保证绿色生产基地高标准、高水平。三是产业水平不断提高。绿色(有机)食品加工企业发展到**家,加工量**万吨,销售收入**亿元。四是绿色产品不断增

加。绿色、有机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数量达**个,其中绿色(有机)食品产品**个、无公害农产品**个;大黑鱼、椴树蜜获得了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五是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达理山”、“云珠”、“吉之岛”、“玉琳”、“馨悦”等农产品品牌叫响国内外;各大龙头企业已经在北京、上海、广州、大连等大中城市建有销售网点,而且在美国、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家建有销售机构,绿色食品知名度和国内外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 因此说,我市绿色食品产业开发具有雄厚的发展基础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市委、市政府把打造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基地作为“六大产业基地”之一列入了我市“xx”重点工作,这对于我市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为此,我们要逐步解决目前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展中的精深加工产品少、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监管薄弱等影响绿色产品质量效益等制约着今后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问题,从质量标准、发展格局、精深加工、品牌建设、监督管理等方面更加注重绿色食品的质量效益,不断推进我市绿色食品产业大发展、快发展,为始终保持全省,乃至全国领先的位置而不懈努力。 随着社会上食品污染事件的频繁发生,人们对绿色、健康、环保食品的强烈追求,绿色食品的质量越来越成为人们追捧的热点。因此,提高绿色食品的质量效益已经到了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关键和重要时期。绿色食品发展必须与时俱

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情况、存在问题及建议

漯河市特色优势产业 发展情况、存在问题及建议 为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我市特色产业又好又快发展,近年来我市制定优惠政策,狠抓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在成为全国食品加工基地的基础上,形成中部地区重要的造纸基地和全省重要的盐化工基地。目前盐化工、造纸等优势特色产业已初具规模,经济效益优势突显。 一、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情况 1、食品工业。我市食品工业起步较早,截止到2007年底,全市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已发展到192家,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37.4%,资产总计达217亿元,从业人员8.1万人;实现增加值115.2亿元,同比增长15%,规模以上食品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2.2%,对规模以上工业的贡献率达38.6%;实现销售收入626.2亿元,同比增长33.6%,出口交货值达7.9亿元;实现利润67.1亿元,同比增长48.9%;实现利税89.4亿元,同比增长42.3%;目前,我市已培育出年销售收入超300亿元的企业1家,超40亿元企业3家,超10亿元企业8家。主要产品近20种,年产小麦粉350.7万吨,鲜冷藏冻肉41.4万吨,畜肉制品88.6万吨,配混合饲料82.3万吨,饼干28.5万吨,速冻米面食品35.4万吨,方便面35.5万吨,乳制品10.6万吨,饮料酒4亿升,软饮料114.4万吨。全市已形成肉食品加工、粮食加工、饮料生产、绿色无公害果蔬加工四大产业链,年屠宰生猪1400万头,是全市生猪饲养量的4倍;年转化粮食300

万吨,是全市粮食年产量的2.5倍;鲜冻肉出口占全省的90%以上,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先后获得“河南省食品工业基地市”、“河南省无公害食品基地示范市”、“全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市”等荣誉称号,并成为全国首家“中国食品名城”。 2、盐化工业。漯河盐矿总面积77平方公里,赋存盐层36层,累计厚度225.43米,储量400亿吨,是全国品位第一,储量第二的大型盐矿。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盐矿资源优势,以建设河南重要盐化工基地为目标,通过招商引资、战略重组等多种措施,成功招引了金大地、永银等一批盐化工项目。2007年,全市盐化工业实现增加值4.9亿元,同比增长83.9%;实现销售收入14.9亿元,同比增长80.1%;实现利税3.8亿元,同比增长116.7%;实现利润2.9亿元,同比增长112.4%;年产原盐11.5万吨,纯碱38.5万吨。盐化工业将成为漯河新的主导产业和经济支柱。 3、造纸及纸制品业。2007年,全市造纸及纸制品业共完成增加值19.3亿元,同比增长6.5%;实现销售收入62.9亿元,同比增长10.7%;实现利润7.7亿元,同比增长14.1%;实现利税9.7亿元,同比增长10.4%;目前我市机制纸及纸板产量达74.5万吨,纸制品10.6万吨,纸浆13.5万吨。造纸龙头企业银鸽集团实现销售收入29.8亿元,增长19.3%;实现利润2.1亿元,增长23.9%;实现利税3.3亿元,增长25.0%。银鸽集团5万吨特种纸项目,目前已完工,累计完成投资15000万元;年产15万吨高强瓦楞纸项目总投资20607万元,已完成投资9150万元。2008年银鸽集团产品产量可以达到100万吨。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绿色食品行业环境分析

行业环境分析 一、绿色食品发展现状和趋势 江西绿色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选择以绿色食品作为企业的战略发展方向是由于我国绿色食品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和近年来市场快速的成长。公司认为绿色食品和优质农产品是保证公司快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1.我国绿色食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绿色食品是特指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它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 件: 1)产品或产品原料产地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生态环境质量标准。 2)农作物种植、畜禽饲养、水产养殖及食品加工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的 生产操作规程; 3)产品必须符合绿色食品质量和卫生标准; 4)产品外包装必须符合国家食品标签通用标准,符合绿色食品特定的 包装、装潢和标签规定。 所以,严格地讲,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绿色食品在我国已有12年的发展时间。截止去年底,全国共有1217家农业和食品加工企业的2400个产品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绿色食品实物生产总量达到2000万吨,产品年销售额为500亿元,出口创汇4亿美元。通过开发绿色食品,使5800万亩的农田、草场和水面受到检测和保护。 近几年来,在市场需求的拉动下,我国绿色食品产品开发以年均30%的速度增长。 今年以来,绿色食品继续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截止3月底,全国共有1300家企业的2570个产品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 从总体上看,我国绿色食品已进入了加快发展的新阶段,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目前我国绿色产品总量已有了一定的规模,产品质量和商标品牌已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影响力越来越大。绿色食品市场建设初显成效。目前,中国北京、上海、天津、哈尔滨、南京、西安、深圳等国内大中城市相继组建了绿色食品专业营销网点和流通渠道,绿色食品以其鲜明的形象、过硬的质量、合理的价位赢得

绿色食品策划书

绿色食品策划书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 毕业设计书 设计题目:绿色食品策划方案 系别: 专业: 班级: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姓名: 论文完成日期: 摘要 对我们来说,绿色食品这个名词已经耳熟能详了。大家都知道什么是绿色食品以及食用绿色食品的好处。但是我国现阶段,由于人们的收入状况,绿色意识淡薄,企业缺乏技术创新,绿色食品市场不健全,国家执法力度不够,绿色食品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因此,对于如何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对绿色食品市场推广策划方案进行研究。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描述目标市场的选择。探讨目标市场的规模、前景及竞争格局。第二部分对消费者行为进行研究,主要研究消费者的需求及心理。第三部分是对产品定位进行说明,说明产品在市场上的定位及与其他产品的不同。第四部分是完整产品说明,说明产品概念来源,如何进行销售。第五部分是策划方案可能的实施状况及评估。第六部分是竞争战略的设计,本人主张实行专业化市场,对其策略及成效进行了详细说明。

关键词:绿色食品策略方案专业化消费者行为 目录 一目标市场选择 (4) (一)市场细分的基本原和关键要素 (4) (二)目标市场的规模分析和成长前景预测 (4) (三)竞争格局分析和竞争对手分析 (4) 二、消费者行为分析 (5) (一)目标客户的购买需求分析 (5) (二)其他产品为何没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5) (三)目标客户的消费流程和消费心理分析 (5) 三、产品定位说明 (5) (一)本产品在目标市场上的定位及其说明 (5) (二)目标客户非买该产品不可的理由 (6) (三)与同类产品的差异化特征主要体现 (6) 四、完整产品说明 (6) (一)产品定义的详细说明,产品概念 (6) (二)产品定价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价格策略的制订 (6) (三)产品宣传的价值诉求,广告词的设计原则 (6) (四)整合营销传播设计,采用了哪些市场宣传组合方 (7) (五)销售渠道设计,渠道设计的原则和考评原则 (7) 五、策划方案可能的实施情况和成效评估 (8) (一)产品上市后可能的销售业绩 (8)

10河南省文化厅关于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的实施意见 文档

河南省文化厅关于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 业的意见》的实施意见 豫文产业…2005?4号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精神,结合全省文化工作实际,省文化厅确定全省文化系统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依托三个抓手,突出三项重点,发展三大文化产业,奋力实现全省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一、依托三个抓手 (一)抓骨干文化产业企业的培育。 在整合资源的基础上,培育和扶持一批重点文化企业集团或公司,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和产业集中度。在省电影公司的基础上,发展壮大“河南奥斯卡电影院线”,组建河南省影视文化集团公司,在巩固电影发行、放映业务的同时,开展影视节目的制作,在文化系统形成龙头骨干企业;以省演出公司、濮阳市杂技团、新乡市杂技团、濮阳市杂技学校、开封市杂技团、郑州市杂技团、漯河市杂技团为核心成员,成立河南省中原杂技有限责任发展公司,在此基础上,整合全省杂技资源,组建河南杂技集团;在河南省文化艺术音像出版社的基础上,组建河南省文化艺术音像公司,开展音像制品的出版、发行业务,逐步形成辐射周边及西北诸省的大型音像制品出版、发行基地。 (二)抓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建设 抓好文化产业项目库建设,以文物、杂技、少林功夫、豫剧等为重点,建立完善文化产业项目库,借助科技力量和市场运作方式,推动优秀文化产品和艺术团体进入国内、国际市场;认真做好一

年一度的文化项目推介。 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以项目为载体促进产业的发展。加快中州影剧院的维修改造进度,尽快开展演出经营业务,最大限度地吸引国内外团体演出,为省会人民提供一个新的文化娱乐场所;加快文化音像广场的建设进程,吸引国内外音像制品经营单位投资经营,形成中部地区有影响的音像制品集散地;以河南艺术职业学院和省群众艺术馆为依托,建立文化艺术培训基地,并以各地文化艺术学校为支点,推动艺术培训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以省文物交流中心和省美术馆为依托,成立文物复仿制品和艺术品拍卖经营机构,形成文物复仿制品和艺术品物流基地;注重开发动漫、网络游戏、杂技剧、舞剧等文化项目;各地区依托自身优势,突出地方特色,努力实现一市一景、一县一品发展格局。 (三)抓知名文化品牌的打造 抓好我省世界文化遗产品牌,进一步提升河南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推动我省文化旅游业向更高层次发展。继龙门石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之后,抓紧进行安阳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和少林功夫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将更多的河南文化遗产推向世界。 抓好精品文艺品牌。加强《程婴救孤》、《村官李天成》、《木兰诗篇》、《风中少林》、《河洛风》、《清明上河园》等文艺精品剧目的市场化演出运作,探索与旅游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和方式,通过演出完善精品艺术,通过精品艺术提高旅游的文化内涵,使这些艺术精品成为我省的演出品牌。 抓好河南省奥斯卡电影院线品牌。扶持河南省电影公司在郑州、洛阳、西安、上海、广州等省内外大中城市再建一批现代化影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