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科学复习资料

领导科学复习资料
领导科学复习资料

领导科学

第一章领导的定义及重要性

一、领导有效性的三个方面(含义、理解)

1.评价有效性的一种普遍观点是:当下属群体在完成目标的同时成功地维系了内部稳定性和外部适应性,这时的领导者才是有效的,总之,如果下属完成自己的目标时,能够很好地协同发挥作用,能够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需要,那么一个领导者就是有效的。

2.领导有效性的定义包括3个因素:

(1)目标成就,包括财政目标,优质产品或服务,注重满足顾客的需求等。

(2)内部过程协调性,包括内部群体的团结、员工满意度、高速运作等。

(3)外部适应性,主要指团队适应环境变化,成功转变的能力。

—>当下属群体在完成目标的同时成功地维系了内部稳定性和外部适应性,这时的领导者才是有效地。

二、领导与管理

三、领导者究竟有没有领导力的争论

(一)反对领导有影响力的争论

1.论据

(1)很多研究人员对组织中管理者变更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这些来自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的研究结果表明,领导的变更没有对组织绩效形成较大的影响。

(2)“领导者缺乏重要性”的假说主要来自于“管理权力范围”领域的研究。尽管这些研究的目的不是为了说明管理者不重要,但研究结果表明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们在决策行为中权力非常有限。决策制定中管理权的缺乏和限制,有力地支持了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宏观组织因素共同决定决策内容,而不是管理者本人具有更大影响作用的观点。

2.早期对领导继任和管理权限的研究表明:

(1)领导者对组织的影响有限。

(2)即使领导者制定的决策可能对组织形成影响,但由于这些决策是被环境因素和组织因素所共同决定的,因此不能把其看做是领导者行为和方式的简单反应。

(二)赞成领导效果的争论

对数据的重新审核和对研究结论的再次解释,明确指出了关于领导缺乏影响力的研究存在着一系列的缺陷,并重申了领导在组织绩效中的重要性。

第二章领导:过去、现状和未来

一、现代领导理论的发展史(三个研究阶段)

(一)品质研究时期:19世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

—>最盛行的观点:人的天生品质决定了人的个性和行为

“领导是天生的”

1.方法:如智商测试。

2.结论:经过40多年的研究之后,几乎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表明,领导者是天生的。大量的研究结论并不支持“领导是一种或数种品质的产物”这一论断。但确有一些品质非常重要(如社交性、挑战性、活跃性、原创性、吸引力等)。然而,这些品质具有很强的相对性,似乎更依赖于环境条件的需要。

3.1990年,贝斯将与领导有关的个人因素可以划分为6类:

·能力(智力、警觉性、口头表达能力、原创性、判断力)

·成就(学位、知识、运动成绩)

·责任(依赖性、主动性、耐久性、自信)

·参与(积极性、社交性、合作性)

·身份(社会经济状况、知名度)

·状况(智力水平、对下属的兴趣度、目标)

(二)行为研究时期:20世纪4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期

1.行为研究的优点:

(1)行为能被观察,比品质更具有客观性。

(2)行为能被考察,比品质更精确而且更正确。

(3)与品质研究结论相反,行为既不是天生的,也不是早期生活中形成的,而是学会的。

2.论述领导行为的早期著作

—>莱文:民主型、专制型、放任型

(1)民主型领导:愿和下属共同商议,允许下属参与决策制定的人

(2)专制型领导:独自制定决策的人

(3)放任型领导:既不为下属提供明确方向,也不参与下属行为活动的人

3.明确两类领导行为—>领导行为描述问卷调查表(LBDQ)

4.缺点:只注重行为而没有考虑环境因素的作用,仅仅是为高度复杂的领导过程提供一个简单视角,不完整论述领导学

5.贡献:(1)领导培训

(2)提出用于考量领导行为的方法

—>关心(人际关系)和初始架构(任务)

(三)“权变”研究时期:20世纪60年代初期到现在

1.权变观点的主要假设:领导者的个性、行为方式和行为有效性高度依赖于他本人所处的情境。

2.基本假定:

(1)领导方法各有千秋,不存在所谓最好的。

(2)情境以及各种相关的环境因素决定了领导风格或行为是否有效。

(3)人可以通过学习成为出色的领导者。

(4)领导能造成群体和组织效益的差异。

(5)个人和情境因素影响领导的有效性。

3.尚未结束的争论

第三章个人差别与品质

一、领导者能力和技能

1.智商

2.情商:思维认识能力

3.创造力

——>创造性领导者的特征:

·在障碍面前的毅力和自信

·愿意承担风险

·愿意提高和吸收经验

·能够容忍不明确的回答

4.技能

二、其他的个性品质(了解)

1.控制类型:

(1)内部控制型:具有内部控制意识的人,相信周围的很多事情是他们自己行动的结果,他们感觉对自己的生活有一种控制意识,成功与失败都归结为自己努力的结果。

—>更积极、更愿意承担风险

—>更少焦虑,较少服从权威,主动性较强,注重伦理道德,反对行贿,较开明

—>内控型的人更可能成为领导,团队绩效更好

(2)外部控制型:他们觉得不能较大程度地控制自己的生活,因此对事件更加敏感,在压力之下很难振作

—>更可能使用强权

2.A型性格:过分的控制需求,“用最少的时间做更多的事”

(1)性格定义:·时间紧迫感

·多重行为

·竞争性

·敌意

(2)工作相关行为

·缺乏授权

·喜欢单干

·急于行动

·制定高目标

·工作勤奋

·总感到有压力

—>A型性格的人趋向于制定高绩效的目标,因此对自己以及周围的人有较高的预期。这种高绩效能加快组织下层人员的职务晋升速度。在领导情境中使用也能导致高绩效和高质量,但如果走向极端,这种高预期将成为一种沉重的负担,最终导致人的精神崩溃。

3.自我反馈的类型

(1)强自我反馈:他们的行为可能是对环境认识的结果,因此他们的行为也可能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2)弱自我反馈:他们的行为似乎是内在意识决定的,不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强自我反馈型的人比弱自我反馈型的人更容易成为一个领导者

—>强自我反馈型的人在与下属和上司打交道时,能以合作的态度解决冲突问题

—>强自我反馈型的女性对各种组织问题特别敏感,更能感觉到冲突

—>强自我反馈型的人能较好地处理跨文化的各种问题

4.米厄斯·布里格斯类型显示法

5.权谋个性:一个人以自己的意愿把自我利益和爱好置于团队的其他人之上,通过影响和操纵别人获取个人私利的能力

(1)高权谋的人:以玩世不恭的心态看待人性,他们桀骜不驯,一心想摆脱正统权威的约束

—>高权谋的人缺乏有效领导所必须的忠诚与正直,他们用灵活多变的行为方式去影响他人,依靠情感蛊惑而非逻辑和理性的观点来说服别人

(2)低权谋的人:倾向于过分的天真与信任

—>不管是高权谋的人还是低权谋的人都不可能成为一个有效的领导者。高权谋的人太专注于自己的个人目标,而低权谋的人却匮乏有效领导所需要的正当的影响技巧。

—>适度权谋的人是那些既成功而又有效的人。

第四章权力与领导

一、权力的来源

(一)与个人相关的权力来源

1.合法权力:基于个人拥有的正视职位。他人之所以服从是因为他们承认权力拥有者职位的合法性。

2.报酬权力:基于一个人报酬的获取。他人之所以服从是因为权力拥有者能够提供他们想要得到的报酬

3.强制权力:基于一个人惩罚的能力。他人服从是因为他们惧怕惩罚

4.专家权力:基于一个人在某一领域的专业技能、资格和信息。他人服从是因为他们相信权力拥有者的知识和资格

5.关系权力:基于一个人的吸引力及友情。他人服从是因为他们尊敬和喜欢权力拥有者(二)个人权力来源的应用

权力运用:影响手段及其效果(表)

(三)和组织结构相关的权力来源

1.组织权力的来源:战略性意外因素

(1)处理不确定性:基于为他人减少不确定性的能力而得到的权力

(2)地位中心性:基于团队占据组织任务和目标完成的中心地位而取得的权力

(3)依赖:基于他人必须依靠权力拥有者来完成自己工作而取得的权力

(4)替代:基于可以为别人提供独一无二以及不可替代的服务和产品而获取的权力

—>个人、团队或部门获取权力的依据是他们对那些直接关系组织目标实现的问题的解决能力

二、权力的阴暗面:腐败

1.腐败的表现:权力的滥用

第五章权变模型:资源的有效使用

一、费德勒的权变模型

1.基本前提:领导有效性是领导者类型和领导情境相结合而生成的一种功能。如果领导者类型与领导情境相容,那么领导者就是有效的;如果领导者类型不能满足领导情境的需要,那么领导者将失去有效性。

2.领导者类型

LPC)

——>“最不称心合作者”标准(

3.情境控制

——>三种用来描述领导情境的因素(按重要程度):(1)领导和下属之间的人际关系;(2)

任务结构的数量;(3)领导的职位权力

·领导-成员关系(LMR):领导和成员之间一种好的人际关系意味着群体具有凝聚力、相互支持,在这种情况下,领导者可以通过高度控制来实施自己的想法。在群体分裂或缺乏对领导的尊重和支持时,领导控制程度就较低。

·任务结构(TS):任务的清晰度。任务的结构化程度影响着领导者的控制水平。当领导者执行一项结构清晰的任务时,他可以进行相当好的控制,但执行一项非结构化的任务时,他们无法产生控制的感觉。使任务结构适度的因素在于,领导的经验和水平。一方面,如果领导对某种任务有一定的阅历,他就会将其视为多结构的任务;另一方面,阅历的缺乏也会导致任务的非结构化。

·职位权力(PP):授予领导者的正视权力,及其对下属的雇佣、解雇、奖励和惩罚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权利。拥有较多正视权力的领导比那些权利少的人更容易产生控制意识。

二、标准决策模式(了解)

1.标准决策模式依赖于两个明确的团队动态原则:

(1)团队是不经济而无效率的

(2)决策参与导致承诺

2.领导者的决策类型(领导决策方法)

3.权变因素:问题的界定

标准决策模式中的权变因素

4.标准决策模式的预见性

第六章 交换、关系开发与管理 一、领导——成员交换 1. 领导——成员交换模式

作为领导者,我们不可能和每个下属都建立 同样的人际关系,每一种双向关系都存在着 差别。就交换质量而言,领导者和每个下属 建立的一对一关系有着显著的不同。这一概念 是领导——成员交换模式(LMX )的核心。 2. 解决方案?

3. 合理对待圈内圈外的原则

⑴ 根据能力及其对组织的贡献来选择圈内成员。 ⑵ 对圈内与圈外成员的选择标准进行定期评价。

⑶ 不考虑是圈内成员还是圈外成员,要把任务分配给最有能力、最适用的人。 ⑷ 给圈内成员制定明确的与绩效相关的行动指南。 ⑸ 尽量避免圈内与圈外的差别。

⑹ 保持成员流动,允许圈内与圈外成员的互相变动。 ⑺ 对圈内人要就事论事。

二、领导替代

1.领导替代模式(SLM):认为各种组织、任务和员工特征因素能够替代传统上由领导者完成的关心以及初始建构等行为。

2.在某些情境下,领导的影响是中性的。

——>一个领导缺乏为下属兑现结果的权利,或组织僵化刻板的文化,使得领导者无法用关心行为与任务建构行为来对下属施加影响。

领导替代与中性化

第七章参与管理与领导团队

一、领导者参与的标准(表)

参与的应用标准

标准描述

?任务复杂多变且质量非常关键复杂的任务需要不同专业人员的投入,这些人的不同观点更可能成

一个高质量的决策。

?在成功实施中需要下属承诺下属参与加强了承诺与动机。

?如果时间允许参与要花时间,法定期限与时间压力与广泛的参与不相容

?领导与下属有足够的准备,又只有领导及其下属一致同意参与的益处,又对参与的使用进行了培有组织文化的支持训,且对成功也有承诺,参与才能获得成功;组织文化必须鼓励、

至少是支持员工参与

?任务、结构与环境没有限制领参与需要领导与下属之间的互动,除非没有诸如地理位置、结构因导与下属的互动素或任务需要等因素的限制,这种互动才是可能的

二、授权问题

1.领导者授权的好处

⑴使领导有更多的自由时间来执行新任务,从事战略性活动。

⑵给员工提供了学习与发展的机会。

⑶使员工参与到任务当中。

⑷能够观察与评价员工在新任务中的绩效。

⑸提高了员工的动机与满足感。

2.哪些情况不能授权:

三、参与管理评价:团队和超越领导

1.群体与团队的差异

群体与团队的差别

群体团队

成员为同一目标而工作全体成员都为他们承担的共同目标和制定的任务做出承诺成员只对管理者负责成员之间彼此负责

成员没有稳固而明确的文化,冲突经常发生成员彼此信赖,团队有一种合作文化

领导把任务安排给个人全体成员参与领导

成员可以完成目标成员产生的合作效应:2+2=5

2.超越领导与自我领导(了解)

⑴超越领导——在团队范围之内的超越领导意思是指团队全体成员自我及相互制定目标、观察、评价、评论、压力和奖励。

包括以下几个要素:

?形成积极主动的思考方式。个人和团队寻求与营造一个提供正面线索、具有支持性和激励性的环境。

?个人目标制定。个人和团队自我制定他们的绩效目标和绩效预期。

?观察与自我评估。团队成员观察自己和其他团队成员的行为,做出反馈、对自己和他人的业绩进行审议和评估。

?自行鼓励。团队成员之间相互提供奖励与支持。

⑵培养超越型领导者和自我领导型领导者的某些策略:

?多听少说。

?只提问题,不做回答。

?共享信息,而非独享信息。

?鼓励下属独立思考,而非惟命是从。

?提倡创造性,而不是墨守成规。

3.团队氛围中的领导者与传统领导者的不同

(团队领导者的作用)

·帮助团队制定可实施的计划

·继续从事实际工作

·获得必要的培训

·明确团队的界限

·远距离观察

·商议、鼓励团队成员

·帮助团队确定目标和任务

·团队技能评价

·冲突与关系管理

第八章变革型领导

一、魅力型领导者特征

1.高度自信:对自己能力、正确性以及对自己所崇尚道德的正义的自信

2.对理想有强烈的信念

3.高度热情、精力充沛

4.良好的表达与沟通能力: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擅长运用各种语言和非语言的表达技巧;有卓越的沟通能力,与下属交流时思想内容丰富、旁征博引

5.正面的形象和模范作用

二、魅力型领导情境

——>正是由于魅力型领导者拥有强烈的情感影响能力,因而下属才能为他们引领群体进行新的实践活动提供充分的回旋余地(信誉)。

1.外部危机和动乱

——>有助于魅力型领导者形成的外部情境因素:

·现实的或即将来临的危机感

·已经感觉到对变化的需求

·阐述意识形态目标的机遇

·生动而有效的象征性标志

·能够明确指出下属在解决危机中所起作用的机会

——>当情境处在一种情绪饱满的状态时,魅力型领导者会带着开创新局面、激进改革方案、打破这种充满矛盾的僵局的承诺进入该领域,并着手推行一种过去从未有过的价值观。他们用生动的象征来阐述自己的目标,指出下属在解决危机中所能发挥的、特定而明确的作用。2.魅力型领导出现的组织内部条件

·组织的生命周期:魅力型领导者最有可能在组织生命周期的最初阶段和最后阶段涌现,因为这两个阶段既不需要设定方向、经历变革,也不需要激烈竞争。

·任务类型和奖励体系:需要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复杂、有挑战性和内容含混的任务,以及外部奖励与绩效无明显联系的体系

·组织结构和文化:灵活而有机的组织结构和无官僚气息的组织文化

3.文化的作用

(1)依据魅力型领导的性质和构成因素,这种类型的领导更容易为那些具有先知先觉的救世主文化传统的国家所接纳。

(2)魅力型关系的建立主要取决于领导者对自我形象的塑造——即是否有胜任能力、道德勇气和受到下属的尊重。

三、魅力型领导的阴暗面

1.道德与非道德的魅力型领导者

(1)主要差别:道德的魅力型领导者关注组织目标,而非道德的魅力型领导者则关注个人目标;非道德领导者运用自己的才能,利用自己与下属的特殊关系,来实现自己个人和利用下属的目的。

(2)其他差别:非道德的魅力型领导者对不同意见采取责难的态度,他们一般只采取一种单向的交流方式;而那些道德型领导者则接受批评意见,与下属保持一种公开坦诚的交流。2.进一步解释非道德领导者产生的原因:

·以社会目标为主的领导者关心下属目标的满足,注重共同的价值观和需求

·以个人目的为主的领导者只强调下属要和自己的价值和信念保持一致。以个人目的为主的魅力型领导者更易于出现滥用权力的情况。

3.除了潜在的权利滥用和腐败之外,魅力型领导者也可能表现出由于过分自信以及对环境的错误估计而判断失误的倾向。

四、交换型领导与改革型领导(了解)

(一)交易型领导

1.交易型领导:领导把为下属提供资源和奖励作为对下属积极性、生产效率和高效率的工作成就的交换。

2.交易型领导主要形式

(1)临时任务奖励:如果下属完成双方商定的协商目标,领导者保证按照事先约定为下属提供奖励。

(2)例外管理:领导者与下属展开互动,提供有限(或干脆不提供)的指导,只在出现差错时才介入等方法。

(二)改革型领导

1.改革型领导三要素:(1)魅力和感召力

(2)智力激励:领导者挑战下属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个人关心

——>三因素的结合,可以使任何组织的领导者实施必须进行的改革。

·魅力的情感纽带克服了下属对变革的心理和情感方面的障碍。

·智力激励会产生新的解决方案与创新,以及给下属授权。

·领导与下属的个人关系鼓舞着下属,为下属提供了一种额外的动机激励。

第九章宏观观点:战略领导

一、战略领导者类型,含义

2.战略领导类型对组织的影响:

(1)第一种战略领导类型是高控制型创新者。这种类型的领导者是寻求挑战型的人,他们喜欢牢牢控制各种组织功能,他们在外部环境中寻求各种机会,愿意采用先进技术来完成目标。高控制型创新者在公司和商业领域中寻找具有风险的创新性战略,他们在一个未知的领域里遨游,寻求进入新市场和新的产业的机会。

(2)现状维持者不寻求挑战,但和高控制型创新者类似,现状维持者也想保持控制。这类领导者需要对组织内部功能进行控制,而且是风险回避型的。他们把所处的环境视为是一种威胁,竭力想保护自己的组织免受环境的影响。他们不寻求新的或创新性的战略,坚持使用那些有成功事例的现成战略。由维持现状型的领导运行的组织不可能成为新产品开发与创新领域的产业领先者,但它可能以效率与低成本而出名。

(3)参与型创新者寻求外部的挑战与创新,创造一种松散的、高度开放的参与型的组织内部文化和结构。他们认为环境总是能提供很多机会,坦率承认外部影响可能引起包括技术等各个方面的变化。参与型创新者也属于寻求挑战型范畴,并有可能选择一种高风险的战略。参与型创新者经营的组织通常以处在一种技术、管理创新和创造性的前沿而闻名。

(4)过程领导者兼具PI型领导者的内在因素和SQG领导者的外在因素。PM型领导者对保守型战略情有独钟,即只采纳经过实践验证、万无一失的战略。这类领导者不愿接受有风险性的创新,但他们的低控制需求可能造成组织内部的多样化和开明化。他们并不要求员工恪守共同的目标与文化,员工享有充分的自主权。日常业务也不受严格标准和规章制度的禁锢,决策制定的基本条件是以不给组织创造额外风险为标准。

二、性别对战略领导者的影响(了解)

——>没有研究是以性别差异对战略领导的影响为课题。有证据表明,许多传统组织中的女性高层执行官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原因就在于她们的领导方式与男性同行具有相似性。不管怎样,有关女性执行官和女性公司所有者的报道,以及论述她们以开放、参与和互动为特征的领导方式的文章最近日趋增多,这些报道和文章给推断女性领导差别提供了一些基本的依据,也显示出女性领导方式一般属于低控制型的。无论是属于寻求挑战型还是风险规避型,很多女性战略领导者都鼓励思想的多样性、鼓励给员工授权。她们的支持型领导方式使得员工能积极地参与决策。此外,有些女性领导者以擅用网状组织结构而出名,这种结构属于扁平式,消息灵通的领导者处于中心位置,但决策并非是中心化。

第十章我们的未来

一、未来发展趋势(研究人员可能要专注于哪些领域)

1.品质的再关注

(1)进一步了解领导者的个人特征和品质。

(2)认知能力将成为领导研究的一个有趣的领域。

(3)情商的应用也是领导学研究的一个有趣的领域。

2.组织背景

(1)如何理解领导者行使职能的组织背景。

(2)以下几个方面对我们有所帮助:

·组织背景可以说明个人差别的影响。

·即使是微观层次的领导也不是处在一种与外界隔绝的真空状态中。

·解决围绕领导与管理之间差别展开的旷日持久的争论。

3.跨文化领导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包括领导是否存在于所有的文化中、权变的概念是否会发生变化、在不同文化中理想的领导方式以及如何领导文化多元化的群体和组织。

317制作:如有差错或错别字,敬请见谅。该版本只是期中知识点整合版,如有遗漏,不接受责任追究。

小学科学评课稿

小学科学评课稿 一、创设情境,以实验调动学生积极性。 教师在引入新课时,都是从已学知识入手,开门见山以实验为突破口引入本课,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现了科学知识的学习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活动主动建构的。 二、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科学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 在科学教学中,我们不仅仅要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还要教会学生如何运用正确的、科学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这堂课中,教师参与到了整个学生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探究,帮助他们解决碰到的困难,体现了科学教学中,教师的指导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就如第三堂的模拟实验中,有部分学生在实验中出现了一些不科学的实验方法,主讲老师就在第一时间做出了及时的、正确的方法指导,使科学更具严密性。 三、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与评价。 这堂课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分工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活动,体现了新课程提倡的的合作学习的方法。在交流讨论的过成中,教师都能引导学生对相互之间实验情况、记录进行交流、相互补充,完善科学概念的落实。并且让学生及时参与评价,及时进行自我反思,以便学会更加细致、准确的进行观察。学生通过这样的实验,不仅仅形成

了正确的科学概念,而且最重要的是掌握了认识事物的方法,经历了研究问题的全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 另外,我们小组就还是课堂中的最后一个问题该不该留到课后回家完成。有些人认为应该在课堂中完成,理由是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水珠是从哪里来的认识,巩固科学概念的形成。可我并不这么认为,既然时间已经到了,那就该下课,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课堂,把课堂中的问题带进他们的生活中,鼓励他们在生活中继续探讨科学概念,并能用自己学到的科学概念去解释自己遇到的一些生活现象,让科学与生活相互融合,我想那样的科学才是真正的科学。这样既能培养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又能使他们形成一种成就感,让他们感觉到原来科学的领域是如此之广,而不只是停留在课堂中。 周三第三节听了尚老师的科学课,感触特别深刻。尚老师像讲故事一样带我们走进科学世界,轻松学会科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下面是我对这节课的一点感想。 本节课以自主体验为手段,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体现了小学科学课的教学理念。在复习上节课的主要内容时,仍以实验辅助,关注细节,学生回答的很出色。讲授新课时,先提出问题---清水和石灰水怎么鉴别呢,让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同学之间交流讨论,在遇到困难时,老师给予巧妙的点拨,查找到课本相关的知识----二氧化碳可以

小学科学(3-6年级)期末改革评价方案

小学科学(3-6年级)期末改革评价方案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通过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关键的基础科学知识和技能,培养科学兴趣和思维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并应用于力所能及的科学探究活动;了解科学和日常生活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理解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是科学精神的核心。 一、指导思想: 《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评价要依据《标准》,要涵盖科学素养各方面的内容,既要考查学生对科学概念与事实的理解,又要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探究的方法与能力、科学行为与习惯等方面的变化与进步。”为此,科学考试评价除了采用书面评价的形式了解学生对科学概念、科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外,还应尝试结合平时教学,有重点地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科学探究和创新制作能力, 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二、基本理念: 1、促进发展。《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课程的评价应能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和对科学知识的求知欲,引领他们形成科学的认知方

式和科学的自然观,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能力的发挥,并使之具有自信心和保持持续发展的能力。 2、立足过程。评价不能仅在学习过程结束后再进行,“一卷定乾坤”,而应贯穿于学生学习科学的全过程。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 3、注重多元。《课程标准》提出,评价应是多元的。包括评价主体多元和评价内容的多元。 三、评价内容: 学期期末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既要检测学生对科学概念与事实的理解、又要对学生在学习科学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探究的方法与能力、科学的行为与习惯、实验操作与动手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检测,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四、评价原则 激励性原则:让学生体验进步与成功,从而产生进步的动力,要使学生喜欢科学喜欢评价 发展性原则: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成长。要承认学生有两种或多种差异,允许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成功和失误。 参与性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和评价的主体,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与反思。

2013自考领导科学最新版复习资料

领导科学-----楼小轩 第一章绪论 一.学习领导科学的重要方法? 1、实证方法(又称调查研究方法), 2、历史方法, 3、比较方法, 4、案例方法, 5、系统方法, 6、借鉴方法。 二.学习领导科学的意义? 1、学习领导科学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需要。 2、学习领导科学是深化全面改革的需要。 3、学习领导科学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需要。 4、学习领导科学是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挑战的需要。 三.简述领导科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1、现代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 2、科学技术的发展。 3、现代社会分工发展与深化的结果。 4、人类领导思想成果长期积累的成果,是人类领导艺术长期凝练,提高和升华的结果。 四.现代领导发展的基本趋势? 1、决策工作专门化。 2、领导主体集团化。 3、领导方式民主化。 4、领导方法科学化。 第二章领导与领导者、被领导者 一.被领导者的特征? 1、服从性, 2、受动性, 3、对象性,4源泉性,5不担任领导职务或担任较低领导职务。 二.领导者的特征? 1、拥有职权,2负有责任,3提供服务,4富于创新,5多重角色。 三.被领导者的地位和作用? 1、被领导者是领导者的对应面。 2、被领导者起着产生与选择领导者的根本作用。 3、被领导者对领导效能起决定作用。

四.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 1、相互信任的关系。 2、相互促进的关系。 3、相互支持的关系。 4、相互转化的关系。 5、相互监督的关系。 五.领导认识的特征? 1、原则性。 2、超前性。 3、综合性。 4、创造性。 5、系统性。 六.领导实践的特征 1、权威性, 2、依附性, 3、目标性, 4、组织性, 5、协调性, 6、超脱性, 7、服务性七.领导的类型。 历史进程:自然式领导,家长式领导,管理式领导,公仆式领导。 行为特征:原始简单领导,集权式领导,民主式领导,公仆式领导,专家式领导。 领导关系:层级式领导,单线式领导,星式领导,轮式领导,网络事领导。 第三章领导的职能和原则 一.领导的基本原则?(一般原则) 1、统一领导原则。 2、分层领导原则。 3、系统整体原则。 4、权责一致原则。 5、民主公开原则。 6、集体领导与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原则。 二.领导的总原则? 1、党的基本路线原则。 2、民主集中制原则。 3、实事求是原则。 4、群众路线原则。 三.领导的一般职能? 1、引导, 2、指挥, 3、组织, 4、协调, 5、监督, 6、教育。 四.领导的基本职能? 1、科学决策, 2、选才用人, 3、思想政治工作。 五.领导职能在领导活动中的地位。 领导职能,就是领导的职责和社会功。是领导本质的体现。 1、领导职能是确定合理的组织机构,实现领导科学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2、领导职能是领导活动科学化的依据。 3、领导职能的实现情况是检验领导活动结果的依据。

小学科学有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优选.)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林口县小学科学学科有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征求意见稿) 所谓课堂教学评价,是指评价主体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对课堂教学诸因素及发展变化进行的一种价值判断活动。教学评价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从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出发,建立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内容全面、评价方式多样的评价体系。 一、教学建议 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科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学习等,获得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不断提高探究能力。 在科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把基本理念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 处理好教师讲授与学生主动学习的关系,注重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发扬教学民主,当好学生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地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条件的地区,要尽可能合理、有效地使用计算机和有关软件,提高教学效益。 (一)注重科学探究的教学 在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必须创造多种机会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在亲身参与科学活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感受科学过程,获取事实证据,检验自己的想法,逐步形成科学态度和情感。 探究活动的设计应当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注意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出发,联系生活实际,设计学生喜爱的活动,提倡用自制教具和低成本材料进行探究活动。同时教师要重视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让学生“动手”和“动脑”相结合,引导他们主动思考问题,自己设计实验,注重思考事实证据和科

Afcwrvm自考领导科学复习资料

Afcwrvm 自考领导科学复习资料 --- 泰戈尔 自考《领导科学》必须把握(重点之重点〉 《领导科学》必须把握的精华题目(第1 一6章) 什么缘故讲领导工作是一门科学? )领导工作之因此是一门科学,还由于它有其他学科所不能代替的专门规律和科学内容。 )领导工作之因此是一门科学,还由于它是一门高度综合的科学。 从以上三个方而,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应把领导工作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对领导工作实 践的体会和丰富内容,认真进行总结和探究,加以系统化、理论化、确实是领导科学。 领导科学产生的历史条件是什么? )领带工作形成一门独立的科学,是从本世纪30年代之后开始的。 )现代社会的进展,是一个极苴复杂的社会系统系统工程,其特点要紧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是社会活动越来越复杂。貝次是社会活动越来越迅速。再次是社会活动的阻碍越来越大。 (3 )领导科学的产生不仅是现代社会实践进展的需要,科技进展的需要,而且也是人类领 导思想成果长期积存的结果,是人类领导艺术长期凝练、提高和升华的产物。 事实证明,领导科学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它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科学基础和思想基础。 3、如何处理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 二者的关系如何直截了当制约领导目标的实现程度,直截了当阻碍领导活动的运行状况。 (1)相互信任的关系:民既是国家主人,又是被领导者。而各个层级、各个领域的领导既 是领导者,又是人民的公仆。他们在权力关系上同出一源,在全然利益上?反应一致。 (2 )柑互促进的关系:在领导活动中,领导者必须依靠被领导者,得到他们的热爱和拥护, 必须经常向被领导者学习,向专家或有体会的人学习,补充营养,促进工作,在工作少犯和 幸免犯大的错误。 (3 )相互支持的关系:领导者和被领导者是社会组织内部的不同分工。社会分工是社会进 步的表现,社会分工是打合作联系在一起的。分工合作的关系也确实是相互依靠相互支持的 关系。领导的本质是服务。被领导者也要积极支持、关心领导工作。这种相互支持既表达了 组织活动的统一性,也表达了领导者和被领导者政治上的平等。 (4 )相互转化的关系:领导考和被领导者的地位不是固定不变的,更不是终身的。 (1 )领导工作是人类一种专门的重要实践活动。 (2 (3 (1 (2

2012自考00320领导科学(2011版)重点要点精要串讲笔记

00320领导科学(2011版)笔记 第一章绪论 1、领导活动最早产生于原始社会。其领导制度是禅让制,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领导制度是世袭制。 2、现代领导的发展趋势:①决策工作专门化;②领导主体集团化;③领导方式民主化(权力分享、权责一致是民主体制的根本特征。事业部制—民主制的发端和主要表现形式);④领导方法科学化(①遵循严格的程序;②运用科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 3、每一时期的领导活动总是受到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社会政治关系、科学文化水平三个因素的制约。 4、《领导科学基础》——第一部领导科学专著,标志着我国这门科学进入初创阶段。领导工作形成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在本世纪30年代,我国的领导科学建立于20世纪80年代,发展于90年代,完善于21世纪后。 5、一切领导都存在着共同的特点就是都要受到一般的客观发展规律的制约。 6、领导科学的研究对象:现代领导活动的矛盾、特点及其规律,领导的各个要素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的规律。 7、领导科学中最基本的范畴是领导,是领导科学研究的出发点和构成整个知识体系的基石。 8、领导过程四个基本要素:①领导者;②被领导者;③群体目标;④客观环境。这些要素所形成的基本矛盾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矛盾、领导者的主观指挥与客观环境的矛盾 9、领导科学的范围:①本质的理论;②观念的理论;③职能的理论;④体制的理论;⑤素质和修养的理论;⑥方法、艺术、作风的理论;⑦绩效考核的理论 综上所述,三个基本组成部分——①主体、②结构、③过程 10、领导的行为是受领导观念支配的,领导行为的主体是领导者。 11、领导的体制包括机构设置、权责划分,是实现领导的工具。 12、领导者的素质是发挥领导作用的基础。 13、达到领导目标的手段是领导方法。 14、领导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领导效能。 15、领导科学的特点是综合性、应用性、社会历史性。 16、领导是一种“全局性、超前性、超脱性”的管理。领导比管理层次高,管理比领导门类多,管理科学更多的接近软科学,领导科学更接近硬科学。 17、如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领导科学?①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②必须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出发,面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③必须继承和发扬我党的优良传统,认真总结我党的领导实践经验④必须有分析地借鉴国外和我国古代的领导思想。 18、学习领导科学的方法:根本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统一(①重视学习理论;②加强理论的应用)其他重要的方法:①实证方法(调查研究方法);②历史方法;③比较方法;④案例方法;⑤系统方法;⑥借鉴方法 第二章领导与领导者、被领导者

小学科学课评课用语

小学科学课评课用语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开展对学生科学思维的训练、培养是科学课程标准赋予的一项基本要求。 陈斌老师执教的《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一课时,能立足课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培养学生思维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一、教师的“引”,让思维点燃。 疑问是激起学生进行思维的原始动力。陈老师在导入时,通过演示,问:在100ml水中加一勺盐能溶解吗?生众:能。师加盐搅拌,学生观察到果然溶解了。这样的过程重复了三次。师问:如果我们所有的盐全部倒进去呢?学生罔然。追问:到底能溶解多少食盐呢?激起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和思维的动力,为本节课确立了探究的主题。这时教师还没有结束,又出示了两个大小不同的装有同样高度的水的烧杯。问:这样来做可以吗?其中有一位学生说:可以。老师不急着否定,继续引导,问其他的学生,回答不可以。这个环节让学生通过思考明白,假如要知道1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必须要知道有多少水。 我们强调在让学生“动手”的同时更要让学生“动脑”,最终内化成一种固有的知识和技能。在老师引导学生思考:通过猜测后,假如50ml水能溶解43克食盐,你认为每次加多少食盐适合呢?学生有的说一勺一勺加;有的说2克、2克加……师引导:每次加盐是先多后少?还是先少后多?学生通过思考得出:前面应加多一些,后面加少一些。让学生明白了科学的实验方法。这样的事例在很多环节都有充分的体现。如:什么时候又可以加盐了?溶解完后还剩下一点点怎么办等等。 二、科学表述,让思维开花。 学生的思维能力是通过语言表述出来的。准确科学的语言表述才能体现出学生的思维发展。 陈老师在课上十分注重学生对语言的表述。如让学生说什么时候又可以加盐了?学生回答等溶解完了再加;剩一二颗时再加;剩一半时再加……从学生的语言中反应出孩子们对什么时候可以加盐了,有了较清晰的认识。再如,师问:还剩下一点点怎么办?学生描述:一勺多一点,半勺,大约几勺半…… 三、数据分析,让思维火花升起。 新课标指出,实验时,要注重事实证据,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提升。 陈老师在这堂课上做得特别好。他把学生猜测的溶解食盐量和通过实验后得出的实际溶解食盐量都一一记录在黑板上,让学生观察两组数据。从数据中去发现猜测是多了还是少了,为什么。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证意识。 虽然三四年级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还不是那么熟悉,但只要我们有意识地去培养、训练,学生思维水平会得到进一步地提升。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这堂课上我觉得有几个方面值得商榷。

如何评价小学科学课

如何评价小学科学课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

如何评价小学科学课 小学《科学》课,是一门以小学三年级为起始学年的全新课程。旨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是一个多元的目标体系,这一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观念上的转变,更需要探索与科学课程相适应的评价方法。《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其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情况,以利于改进教学、促进学习,最终实现课程宗旨,即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在科学探究方面,应重点评价学生动手动脑‘做’科学的兴趣、技能、思维水平和活动能力;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应重点评价小学生科学学习的态度;在科学知识方面,应重点评价小学生对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诸方面最基本的概念和技能的理解过程和应用情况。具体可以评价他们的学习兴趣是否浓厚,学习动机是否强烈;能否尊重事实、尊重数据;能否大胆想象善于创新;是不是乐于合作与交流、乐于采纳别人的意见,乐于改进自己的学习或研究……”。如何评价一节科学课的成功与否呢依据科学课程标准,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评价科学课堂。一、科学课堂是否关注了学生“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在上课前,教师都有着全面关注学生的愿望,从各个可能的环节中渗透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但是,在课堂实施时,仍然不自觉地把关注的焦点放到自己身上。如,学生分小组活动时,小组讨论会非常激烈,小组学习的进程出现差异,学生会提出许多问题,教师的想法可能就是:哎呀,超出我的预料了,可能驾驭不了,这会影响后

领导科学 复习笔记

领导科学 1.领导特质理论包括哪几个方面? (1)亨利·法约尔的领导特质理论 (2)彼得·德鲁克的领导特质理论 (3)埃德温·吉赛利的领导特质理论 (4)美国管理协会的研究成果 (5)切斯特·巴纳德的领导特质理论 (6)威廉·鲍莫尔有效领导者的条件理论 2.彼得·德鲁克认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必须具备的五项主要习惯? (1)善于处理和利用自己的时间,把认清自己的时间用在什么地方作为起点。 (2)注重贡献,确定自己的努力方向。 (3)善于发现和用人之所长。 (4)能分清工作的主次,集中精力于少数主要的领域。 (5)能做有效的决策。 3.切斯特·巴纳德提出作为领导人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 (1)活力和忍耐力。 (2)当机立断。 (3)循循善诱。 (4)责任心。 (5)智力。 4.领导者的含义? 领导者就是在正式的社会组织中经过合法途径被任用而担任一定领导职务、履行特定领导职能、掌握一定权力、肩负某种领导责任的个人和集体。 5.追随者的含义? 所谓追随者,是指在领导活动中与领导者具有共同的利益诉求和(或)信仰取向,追求共同组织目标的人。 6.追随者的类型? (1)组织内的追随者与组织外的追随者(根据追随者所处活动环境的不同)。 (2)重要追随者和一般追随者(根据追随者在领导活动中所起作用的不同)。 (3)信仰型追随者和利益型追随者(根据追随者追随领导者目的的不同)。 (4)长期追随者和短期追随者(根据追随者追随领导者的时间长短的不同)。 7.领导环境的含义? 领导环境,是指独立于领导者之外并能为领导者所认识的客观存在,包括对领导活动产生直接或潜在制约的各方面因素、条件的总和及其所形成的发展态势。 8.领导环境的特征? (1)客观性。 (2)复杂性。 (3)稳定性与动态性的统一。 (4)不确定性。 (5)风险性。 (6)制约性。 (7)特定性。 9.领导体制的含义? 领导体制是指领导系统上下、左右之间的权利划分以及实施领导职能的组织形式和组织制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价语100句好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价语100句 页面功能:【收藏此文章】【编辑】【删除】 课堂常规评价激励语:26句 听:1、倾听是分享成功的好方法,看××同学正在分享着大家的快乐,我相信他已经有了很多收获! 2、他听得可认真了,会听的孩子是会学习的孩子! 3、××同学听得最认真,第一个举起了小手,请你回答! 4、你听得真认真,这可是尊重他人的表现呀! 5、你倾听得真仔细,耳朵真灵,这么细微的地方你都注意到了! 说:6、你讲得很有道理,如果你能把语速放慢一点,其它同学听得就更清楚了! 7、你的表达特别清楚,让大家一听就懂! 8、别急,再想想,你一定会说好! 9、老师发现你不仅听得仔细,说得也很好! 10、你很有创见,这非常可贵,请再响亮地说一遍! 11、你表达得这么清晰流畅,真棒! 想:12、我想××同学一定在思考,我们再给他一点时间,好吗? 13、开动你的小脑筋去想,一想说错了没关系,老师喜欢肯动脑筋的同学! 做:14、不仅自己认真学习,还能提醒同桌同学,真是了不起! 15、第×组的××同学可真棒!为自己这组争得一颗闪亮的星星呢! 16、你看,很多小朋友把心里那个胆小鬼打倒,举起手来了! 17、你们瞧,×××可是大家学习的好榜样呢!看看他是怎么做的! 18、第四组的同学个个眼睛睁得大大的、亮亮的,我感受到了你们特别认真,注意力特别集中! 19、你坐得真端正!注意力真集中! 20、看××同学认真的样子,老师就知道她是勤奋好学的孩子! 21、你很像一个小老师,不仅管好了自己,而且把自己的小组也管理得很好! 22、不知是什么力量使你改变这么大,从上课爱吵爱闹到学会静静思考,学会暗暗努力,真为 你高兴! 23、尊重(欣赏)别人,你会得到更多人的尊重(欣赏)! 24、要学会欣赏别人,对于“×××”同学的回答,我们该怎么表示? 25、你的进步使老师感到特别高兴! 26、你真行!(真棒、真懂事、真勇敢、真细心、真有耐心、真有毅力、真是好样的)

Afcwrvm自考领导科学复习资料

生命是永恒不断的创造,因为在它内部蕴含着过剩的精力,它不断流溢,越出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它不停地追求,以形形色色的自我表现的形式表现出 来。 --泰戈尔 自考《领导科学》必须掌握(重点之重点) 《领导科学》必须掌握的精华题目(第1-6 章) 1、为什么说领导工作是一门科学? (1)领导工作是人类一种特殊的重要实践活动。 (2)领导工作之所以是一门科学,还由于它有其他学科所不能代替的特殊规律和科学内容。 (3)领导工作之所以是一门科学,还由于它是一门高度综合的科学。 从以上三个方面,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应把领导工作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对领导工作实践的经验和丰富内容,认真进行总结和探索,加以系统化、理论化、就是领导科学。2、领导科学产生的历史条件是什么? (1)领带工作形成一门独立的科学,是从本世纪30 年代之后开始的。 (2)现代社会的发展,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系统系统工程,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社会活动越来越复杂。其次是社会活动越来越迅速。再次是社会活动的影响 越来越大。 (3)领导科学的产生不仅是现代社会实践发展的需要,科技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是人类领导思想成果长期积累的结果,是人类领导艺术长期凝练、提高和升华的产物。

事实证明,领导科学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它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科学基础和思想基础。 3、如何处理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 二者的关系如何直接制约领导目标的实现程度,直接影响领导活动的运行状况。 (1)相互信任的关系:民既是国家主人,又是被领导者。而各个层级、各个领域的领导既是领导者,又是人民的公仆。他们在权力关系上同出一源,在根本利益上,反应一致。 (2)相互促进的关系:在领导活动中,领导者必须依靠被领导者,得到他们的爱戴和拥护,必须经常向被领导者学习,向专家或有经验的人学习,补充营养,促进工作,在工作少犯和避免犯大的错误。 (3)相互支持的关系:领导者和被领导者是社会组织内部的不同分工。社会分工是社会进步的表现,社会分工是与合作联系在一起的。分工合作的关系也就是相互依赖相互支持的关系。领导的本质是服务。被领导者也要积极支持、帮助领导工作。这种相互支持既体现了组织活动的统一性,也体现了领导者和被领导者政治上的平 4)相互转化的关系: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地位不是固定不变的,更不是终身的 5)相互监督的关系:领导活动的重要作用是监督检查。这种监督是双向的,既有领导者对被领导者的监督,又有被领导者对领导者的监督。 4、领导的一般职能?(简答题、论述题) P42 (每小点都有可能出大题目) 5、领导的总原则?P52 (论述) 6、领导观念在领导过程中的作用?P65 ( 1)首先,不同的领导观念决定人们采取不同的领导方式。

最新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蒸发》评课记录精编版

2020年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蒸发》评课记录精编版

《蒸发》评课记录 首先老师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科学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在科学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还要教会学生如何运用正确的、科学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这堂课中,教师参与到了整个学生探究过程,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探究,帮助他们解决碰到的困难,体现了科学教学中,教师的指导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如老师让学生动手设计实验水蒸发跑到空气当中,学生在实验过程当中,老师参与其中,下面的实验老师也是体现了主导作用,并参与其中,让学生动手设计实验:不用加热,水蒸发会跑到空气当中。老师在第一时间做出了及时的、正确的方法指导,使科学更具严密性。 其次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与评价。这堂课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分工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活动,体现了新课程提倡的的合作学习的方法。在交流讨论的过成中,教师都能引导学生对相互之间实验情况、记录进行交流、相互补充,完善科学概念的落实。并且让学生及时参与评价,及时进行自我反思,以便学会更加细致、准确的进行观察。学生通过这样的实验,不仅仅形成了正确的科学概念,而且最重要的是掌握了认识事物的方法,经

历了研究问题的全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 最后,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着力点在于学生能力的发展,并非仅仅作为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工具。由此出发,在导入阶段,无论采用哪种导入方法,不仅考虑从旧知识到新知识的过渡,更重要的是把学生带入与教学内容相应的现实情境,或者提出开放性问题激发学生思考,或者引导学生关注元认知。同样,在讲授阶段,不要满足于把技术工具单纯用于教师的知识传授,而是更多地考虑采用技术手段,使知识的呈现更形象化、直观化和可视化,让学生进行对比和分析,并建立知识之间的关联和结构,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在评价环节,不仅考虑标准化的测试,更多地从学生发展出发,考虑过程性的评价和学生参与评价,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评价,促进元认知。 下面我重点将从教学目标的设计、教法学法的运用这两个方面来谈谈我的个人感受。首先,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定和达成,是衡量一堂课好坏的主要依据。所以

(自考行政管理学本科)领导科学复习资料

领导科学 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 1、领导科学是以_____________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其基本任务就是科学地揭示领导工作中合乎规律性的东西。(领导活动) 2、人类最初的领导活动在__________就有了。历史上把这种原始的自然领导制度称为“__________”。(原始社会、禅让制) 3、原始社会只能采取原始的集体领导方式,并常常与___________结合在一起。(图腾崇拜) 4、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原始的“禅让制”领导制度被父传子的“_________”所取代。故这种小生产条件下的领导,又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世袭制、家长式的经验领导) 5、资本主义社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应用而生并逐渐普遍化,科学领导的产生已不可避免。(专家式领导,专家集团式领导) 6、____________说:“领导就是服务。”这是对社会主义领导本质的论述。(邓小平) 7、决策与执行都是统一在一起的。二者分离的标志是“____________”的产生。(事业部制) 8、________被誉为带来“组织革命”的“现代组织之父”。(斯隆) 9、________进而提出“决策工作专门化”的论点。(西蒙) 10、现代咨询除官方___________外,还有非官方的___________,即民间咨询,如美国___________。(内部咨询、外部咨询、兰德公司) 11、在咨询建议的自主性、客观性方面,外部咨询____________________。(优于内部咨询) 12、____________为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提供了可能。(领导主体集团化) 13、专制统治的根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权力垄断、权责脱离) 14、民主体制的根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权力分享、权责一致) 15、“____________”及民间咨询机构的出现,也是民主制的发端和主要表现形式。(事业部制) 16、____________必然成为一种维护民主、安全社会、提高领导绩效的现代领导方式。(法治化) 17、_________________,是领导科学产生的源泉。(领导活动实践) 18、领导科学就是对领导活动实践的宝贵经验和丰富内容认真进行总结和探索,加以_________和_________。(系统化、理论化) 19、现代社会的三门全新的横断科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通称为系统理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 20、领导科学的出现还是现代社会___________与__________的结果。(分工发展、深化) 21、社会分工有两个发展方向,一是按照劳动部门的不同进行的______分工,如历史上最早发生的三次社会大分工;另一是按照劳动过程的不同阶段进行的_______分工,如决策与执行的分工,.( 横向、纵向) 22、__________________的产生,在一定意义上标志着人类对领导活动的认识由经验上升为科学。(马克思主义) 23、_________为人们提供了研究一切问题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所有这些都为领导科学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 24、领导科学在我国建立于______________年代,发展于______________年代,完善于______世纪后。(20世纪80、20世纪90、21) 25、柴本良等人写了“________________”一文,开创了我国领导科学研究的先河。(软科学与领导艺术) 26、刘吉、赵红州撰写了“现代领导艺术”和“领导科学与领导艺术”的论文,第一次提出了“___________”的概念。(领导科学) 27、1983年5月,由上海的夏禹龙、刘吉、冯之浚、张念椿撰写的《__________________》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领导科学专著,它的问世,标志着我国这门科学进入初创阶段。(领导科学基础) 28、领导科学就是专门研究_______________的矛盾、特点及其规律的学问。(现代领导活动) ________是领导科学中最基本的范畴,是领导科学研究的出发点和构成整个知识体系的基石。(领导) 29、领导过程包括几个基本要素,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领导者、被领导者、群体目标和客观环境) 30、领导要素内的基本矛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矛盾,以及领导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矛盾。(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主观指导与客观环境) 31、领导科学研究范围中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主体、结构、过程) 32、领导科学具有哪些明显的特点:①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_______。(综合性、应用性、社会历史性) 33、现代社会的三大分工是____________分工__________________分工____________分工。(决策与执行、决策与咨询、决策与监督) 二、简述题1、简述现代领导发展的基本趋势 答:①决策工作专门化;②领导主体集团化;③领导方式民主化;④领导方法科学化 2、为什么要把领导活动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 答:①是人类一种特殊的重要实践活动,不仅领导活动实践需要一门科学,而且领导活动实践本身就包含着及其丰富的科学内容;②与其他领域所不能代替的特殊规律和科学内容。③是一门高度综合的科学。 3、简述领导方法科学化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自考《领导科学》重点及复习要点

《领导科学》重点及复习要点 考试题型: 一、单项选择题(25题,每题1分,共25分) 二、多项选择题(5题,每题2分,共10分) 三、简答题(5题,每题6分,共30分) 四、论述题(2题,每题10分,共20分) 五、案例分析题(2题,共15分) 第一章绪论 1. 领导活动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 领导活动产生于人类的共同劳动和社会分工。最初的领导活动在原始社会,并随分工的发展而发展的:从原始平等、集体领导方式到个人专制、充满阶级剥削和压迫关系的领导方式,又到社会主义新的平等关系、集体领导的方式。 2. 现代领导发展的基本趋势。★ (一)决策工作专门化(决策与执行都是统一在一起的,二者分离的标志是“事业部制”的产生,其实质是决策权与执行权的分离,决策内部又有咨询与决策,即“谋”与“断”的分离。斯隆因此被誉为带来“组织革命”的“现代组织之父”。) (二)领导主体集团化(领导主体是由“硬专家”或“软专家”组成的集团,不再是一个人。) (三)领导方式民主化(“事业部制”及民间咨询机构的出现,也是民主制的发端和主要表现形式。民主化趋势的另一表现是监督的独立化。领导方式的民主化必然要求法治化。) (四)领导方法科学化。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遵循严格的程序;二是运用科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 3.把领导工作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的原因? (1)领导工作是人类一种特殊的重要实践活动,不仅需要一门科学,而且这种领导工作实践本身就包含着极其丰富的科学内容。 (2)领导工作之所以是一门科学,还由于它有其他学科所不能代替的特殊规律和科学内容。 (3)领导工作之所以是一门科学,还由于它是一门高度综合的科学——对领导工作实践的宝贵经验和丰富内容,认真进行总结和探索,加以系统化、理论化,就是领导科学。 对领导工作实践的宝贵经验和丰富内容,认真总结和探索,并加以系统化、理论化,就是领导科学。 4.领导科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领导活动的实践,是领导科学产生的土壤和源泉。在西方,领导活动形成一门独立的科学,是从20世纪30年代之后开始的。 (1)现代社会生产的巨大发展,带来了社会活动的一系列变化。表现为:社会活动越来越复杂,社会活动变化

小学科学课堂评价用语100句

小学科学课堂评价用语100句(转载) 课堂常规评价激励语:26句 听:1、倾听是分享成功的好方法,看××同学正在分享着大家的快乐,我相信他已经有了很多收获! 2、他听得可认真了,会听的孩子是会学习的孩子! 3、××同学听得最认真,第一个举起了小手,请你回答! 4、你听得真认真,这可是尊重他人的表现呀! 5、你倾听得真仔细,耳朵真灵,这么细微的地方你都注意到了! 说:6、你讲得很有道理,如果你能把语速放慢一点,其它同学听得就更清楚了! 7、你的表达特别清楚,让大家一听就懂! 8、别急,再想想,你一定会说好! 9、老师发现你不仅听得仔细,说得也很好! 10、你很有创见,这非常可贵,请再响亮地说一遍! 11、你表达得这么清晰流畅,真棒! 想:12、我想××同学一定在思考,我们再给他一点时间,好吗? 13、开动你的小脑筋去想,一想说错了没关系,老师喜欢肯动脑筋的同学!做:14、不仅自己认真学习,还能提醒同桌同学,真是了不起! 15、第×组的××同学可真棒!为自己这组争得一颗闪亮的星星呢! 16、你看,很多小朋友把心里那个胆小鬼打倒,举起手来了! 17、你们瞧,×××可是大家学习的好榜样呢!看看他是怎么做的! 18、第四组的同学个个眼睛睁得大大的、亮亮的,我感受到了你们特别认真,注意力特别集中!

19、你坐得真端正!注意力真集中! 20、看××同学认真的样子,老师就知道她是勤奋好学的孩子! 21、你很像一个小老师,不仅管好了自己,而且把自己的小组也管理得很好! 22、不知是什么力量使你改变这么大,从上课爱吵爱闹到学会静静思考,学会暗暗努力,真为你高兴! 23、尊重(欣赏)别人,你会得到更多人的尊重(欣赏)! 24、要学会欣赏别人,对于“×××”同学的回答,我们该怎么表示? 25、你的进步使老师感到特别高兴! 26、你真行!(真棒、真懂事、真勇敢、真细心、真有耐心、真有毅力、真是好样的) 课堂过程评价激励语:39句 27、啊!你的课外知识真丰富,都可以成我的老师了! 28、连这些都知道,真不愧是班级小博士! 29、你知道的真多!知识真丰富!我们大家要向你学习! 30、你的眼睛真亮,发现这么多问题! 31、能提出这么有价值的问题来,真了不起! 32、会提问的孩子,就是聪明的孩子! 33、这个问题很有价值,我们可以共同研究一下! 34、这种想法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请再说一遍好吗? 35、多么好的想法啊,你真是一个会想的孩子! 36、猜测是科学发现的前奏,你们已经迈出了精彩的一步! 37、没关系,大声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我知道你能行! 38、你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妙的方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小朋友!

小学科学课堂评价语言集锦

科学课堂评价语言集锦 新课程呼唤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呼唤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最直接、最快捷、使用频率最高、对学生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课堂教学中的口头评价。综观现今的课堂教学,很多教师在学习“新课标”以后,在“平等对话”精神的感召下,激励用语贯穿始终,处处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课堂上洋溢着活力和魅力。但同时我们也不难发现,失当的课堂评价俯拾皆是,不利于课程目标的达成。 新课程强调尊重赏识,其实质是强调教师要相信学生的发展潜力,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要给学生创造一种宽松自由的成长氛围。应该说,新课程倡导尊重、赏识,这对于保护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上进心,无疑是很有必要的,实践上也确实起到很好的作用。但是,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并不意味着对学生一味表扬。课堂上经常听到一些教师对学生一点点成绩而过分表扬:“你很聪明”“你回答得最好”,这种过多的廉价奖励、过分注重形式,缺乏激励性,甚至会误导学生,以为自己的答案真的最好而沾沾自喜,长此以往,会听不进不同意见,还可能导致学生浅尝辄止,不再探究,这便是误区。 有识之士认为,正如一味惩罚一样并不可取,一味地夸奖学生同样弊大于利。对学生而言,过多的夸奖会导致上瘾,迷恋夸奖对学生发展绝对无益;同样过多地夸奖也会让学生习以为常,也起不到鼓励

的作用。完整的教学既需要表扬也需要批评。一方面,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思维闪光点,给予及时、恰当的肯定和激励,让学生的积极性得以发挥;另一方面,对学生的错误结论明确地加以改正,使模糊的概念得以澄清,让学生对知识有新的认识,在否定之否定中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和思辨能力。一味批评和赏识都不得不利学生健康成长。值得注意的是,正如表扬不是随意性夸奖一样,批评也绝不是压制、嘲弄,更不是心理虐待、歧视,让学生觉得难堪,打击学生的自尊心。有鉴如此,笔者有意从各种媒体、杂志、期刊上搜集到一些恰当的课堂评价语言,现整理出来,以供大家参考。 一、课堂常规评价激励语 (一)、听: 1、倾听是分享成功的好方法,看××同学正在分享着大家的快乐,我相信他已经有了很多收获! 2、他听得可认真了,会听的孩子是会学习的孩子! 3、××同学听得很认真,第一个举起了小手,请你回答! 4、你听得认真,这可是尊重他人的表现呀! 5、你倾听得仔细,耳朵又灵,这么细微的地方你都注意到了! (二)、说: 1、你讲得很有道理,如果你能把语速放慢一点,其它同学听得就更清楚了! 2、你的表达特别清楚,让大家一听就懂! 3、别急,再想想,你一定会说好!

《领导科学》自考讲义六

自考讲义六 第六章领导与选才用人 本章重点:首先要掌握人才的定义、特点、类型及衡量人才的标准;其次应掌握人才选拔原则和选拔制度的定义、内容;再次应掌握人才使用原则和人才使用制度的定义和内容。 本章提示: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人才分类的依据,以及各类人才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注意领导选才用人的标准是德与才的统一,两者缺一不可。在考察识别人才的原则中,要注意各原则的主要方面。注意要准确把握选才用人各制度的概念。 一、简单概念 1、人才具有创造性、历史进步性、社会性、专业性、相对性五个特点。 2、现代人才最基本的特征之一是创造性。 3、依据人才所从事的工作性质不同,可以将人才分为理论型人才和实践型人才。 4、依据人才自身的素质不同,可以把人才分为发现型人才和再现型人才。 5、发现型人才是指那些善于发现尚未认识的规律、提出新观点、想出新办法、作出新 发明的人才。再现型人才是指那些善于用形象的手法将一定的理论、观点或社会现实表现出来的人才。 6、发现型人才是以理性思维的形式出现的,再现型人才是以形象思维的形式表现出来 的。 7、依据人才在社会活动中发挥的作用不同,可以把人才分为组织型人才和操作型人才。 8、衡量人才的标准主要指德才兼备。具体表现为干部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和专 业化。 9、在考察人才时,对历史的考察主要起参照作用。决定一个人是否为人才的关键因素 是人的现实表现。 10、我国目前实行的选拔制度主要有选举制、考选制、荐选制。 11、我国的国家公务员主要实行考选制。 12、培训的方式分为职前培训和在职培训。 13、人才考核的内容主要包括:德、能、勤、绩。 主要考绩。 14、奖励的主要方式有荣誉奖励、物质奖励和晋升奖励。 15、惩罚的方式主要有党纪处分、政纪处分和司法处理。 16、职务晋升的程序有采取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办法产生预选对象;按照拟任职务所要 求的条件进行资格审查;在年度考核的基础上进行晋升考核;由任免机关领导集体讨论决定人选。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电和磁》听评课稿

评课记录及教学反思 商老师的《电与磁》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展现了课堂教学阶段研究成果。这堂课的设计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从具体实验入手,由浅入深,为学生提供了丰富鲜活的学习工具,例如导线、指南针、铁钉等,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创造了宽松的科学气氛和自主学习情境,变枯燥乏味为生动活波。 《电与磁》这一单元的教学目标是掌握电与磁的各种生成关系,但是在这堂课中商老师将主要精力放在电与磁的关系上,并没有花大篇幅时间教授电是否可以产生磁。 教学的重点放在阐述电与磁的关系,从指南针与吸铁石、导线、小灯泡三个实验出发,采取小组实验和填写实验报告的形式,通过小组分享与交流,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的难点有二,一是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分析原理,二是实验工具操作要求高、对学生要求多,实验成功率相对较低。为此,商老师从实验工具介绍出发,简述实验步骤、简化实验过程,创造教学情境,突出教学层次,不仅完成本堂课的教学任务,而且为今后的科学学习埋下伏笔。 整节课始终贯穿理论联系实际和启发诱导的教学原则,运用小组实验、分组讨论、交流学习等教学方法,亲自观察实验现象,填写实验报告,阐述实验观察,展现实验成功案例和失败案例,多角度分析科学现象,以此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科学探究精神。

商老师的课达到了教学模式立体化,最终实现人机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效果。课堂的结尾,商老师并没有明确电产生磁的必然结果,而是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和学习的疑问,为今后的科学学习种下了经验的种子。 从整体看,本堂课风格严谨但不失活泼,语言规范但不失口语化,工具简便但不失功效性,体现了教师扎实的基本功和专业素养,不失为一堂值得称赞的好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