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历史转折

伟大的历史转折
伟大的历史转折

中都初级中学校导学案八年级科目历史执笔张强审核编号:8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内容及意义;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在全国的展开;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态度情感价值观:认识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和伟大意义。

难点:关于真理问题的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召开的内在联系,如何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共和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

二、自主学习

(1)文革后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如人们要求对文革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要求纠正文革中的错误。(文革时期,高考中断十年,第一个站出来纠正这种错误的是__________。他提出要“尊重_________,尊重_________”,在他支持下,_________年10月,中国恢复高考。而彻底纠正文革错误的是1978年召开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时的中央主要领导人坚持_________________的错误。

(3)1978年,思想界展开了一场____________________的讨论。《____________》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

(4)1980年,为_______________恢复名誉,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5)全国人大加紧全面的立法工作。_________年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6年,又颁布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后,全国人大又通过了《义务教育法》等一第列法律,这样,基本上形成了以_________为核心的____________________法律体系。

三、课堂导学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背景

(1)、粉碎“四人帮”后,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是什么?当时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有提出了怎么样的指导方针?

答、

(2)对于两个“凡是”你是怎么看待的?小组讨论然后陈述理由。

答:

(3)针对两个“凡是”,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并等到了什么结论?这场运动有何意义呢?

答: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

(1)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地点。

答:

(2)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内容(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总结)

答:

(3)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意义

答:

(4)小组讨论,党的八大与十一届三中全会有什么共同点

答:

(5)动脑筋,结合“文化大革命”的史实,你能说说为什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史转折吗?

答:

(三)、民族与法制建立加强

1、小组讨论怎么看待平反冤案错案的公?

答:

2、民族与法制的建设怎样加强?

答:

3、民族与法制的建设怎样加强有何意义?

答:

四、自学检测(组长检查)

1、文革结束后,导致我国在前进道路上出现徘徊局面的原因是()

A、修正主义

B、自由主义

C、“两个凡是”

D、坚持社会主义

2、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

A、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

B、阶级斗争上来

C、工人队伍的整顿上来

D、解决工人下岗问题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能实现伟大的转折的思想基础是重新确立了党的正确思想路线。这路线的核心是()

A.实事求是

B. 四项基本原则

C.发动和依靠群众

D.改革开放

4、我党历史上有两次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分别是()

A.中共一大遵义会议 B.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

C.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五大 D.中共一大十一届三中全会

五、交流展示(展示任务:梳理知识结构;展示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六、巩固反馈

完成练习册27页【思考与探究】

教学反思

伟大的历史转折改革开放

伟大的历史转折改革开放 1978年12月,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它是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第一,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拨乱反正的会议。具体表现在它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抛弃了"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当下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决定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第二,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开创未来的会议。全会明确指出党在新时期的历史任务是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第三,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人民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逐步开辟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0多年来,中国人民沿着这条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会议揭开了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1978年12月中国开始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 改革开放的试验省-广东 文革后的中国经济已经处于崩溃边缘,国家财政赤字严重。经济上,至1978年为止,尽管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达3624亿元,比1965年的1716亿元[1]翻了一倍多,年均递增率达6.8%,并建立起了一个独立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但是人民依然贫苦,技术比较落后,并且经过文革后,中共出现一定程度的执政危机和信任危机。邓小平第三度上台,尝试对当时国内的经济体制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并试图将中国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转移到市场经济上,邓小平的复出及其改革尝试得到了民众的热烈拥护 计划经济曾一度被认为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经济标志之一,自1950年代以来中国的计划经济虽然曾一 改革开放 度为中国早期的经济恢复和初步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时间的推进其弊端日渐明显:1、对国内经济的控制达到惊人的程度,政府企业职责不分,无视价值规律与市场调节的作用;一切以计划为纲,无法适应消费群体的需要,制约商品经济的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2、生产商品的数量都在计划之中,购买商品还需要相应的商品票(如购买粮食就需要有相应的粮票),造成消费者即使有钱也难以买到需要的商品。3、工农业生产与商品经营均为强制性的生产资料公有制,个人不得持有私有财产,一切劳动成就都会被均分,这导致生产者没有兴趣扩大生产,很大程度上丧失了劳动积极性。只知道依靠"大锅饭"过生活,丧失了发展经济的动力 为尽快提升经济发展速度,邓小平与党内的开明派开始逐一解决这些问题,并试图改变人民心目中对共产党和社会主义根深蒂固的形象,这场改革运动的目的是以维持社会主义制度为前提,改变生产中不适应生产发展的管理体制和政策,并建立社会主义下的市场经济。这场改革的经济方面在农村取得了率先突破,并随之迅速在全国各经济领域内推行改革。 改革开放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根本方针。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即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包括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现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开放,主要指对外开放,在广泛意义上还包括对内开放。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基本点之一,是中国走向富强的必经之路。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有着巨大影响。 党的17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

八下历史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知识点和练习

八下历史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知识点和练习(一)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背景:粉碎“四人帮”以后,人民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中的错误;但当时中共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提出了“两个凡是”的方针,引起全国上下的不满。时间:1978年 意义: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底) 内容:①思想上: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政治上: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③组织上: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中共八大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同处:都提出集中主要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练习 1.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

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中所颂扬的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和“富起来”的伟大领袖分别是() A. 毛泽东、周恩来 B. 毛泽东、邓小平 C. 邓小平、江泽民 D. 江泽民、胡锦涛 2. “文革”结束后,我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的樊篱。使中国人冲破“个人崇拜”藩篱的历史事件是() A.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B.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C. 粉碎“四人帮” D. 为刘少奇冤案平反 3. 一把历史年代尺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下面年代尺中,与1978年相对应的方框里应该填写() A. 党的诞生 B. 曲折探索 C. 历史转折

第11课伟大的历史转折(参考答案)

第11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认定目标】 1.列举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认识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2.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 3.以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自主学习】 一、改革开放的春雷(十一届三中全会)(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59—60内容,思考并完 成下列题目) 1.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召开的? (1)“左”的错误: 长期以来的“左”的错误的影响仍束缚着许多人的头脑,拨乱反正每前 进一步都十分困难。 (2)邓小平复出: 1977年,在“文化大革命”中被错误打倒的邓小平重新恢复工作。 2.会议有哪些重要内容?如何认识其意义? 内容:全会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 体。 意义:我国从此走向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2. 1.说出我国对外开放逐步深入的过程。 4个经济特区(后来还有1个海南)——14个沿海港口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2.简述创建经济特区的意义。 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创办成功,为进一步扩大开放积累了经验,有力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 代化建设的进程。 【共同探究】(不依附,不从众,让思考成为习惯!)

1.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共和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次伟大转折? 即会议的内容和意义 内容:全会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 体。 意义:我国从此走向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2.现在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改革初期的责任制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土地公有、包产到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给学生解释一下) 等。 不同点:原来是农民的收获要交给国家和集体,剩下的才是自己的。现在, 不但不需要交个国家和集体了,国家对农民种地还有各种补贴。 . 3.分析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创办成功,为进一步扩大开放积累了经验,有力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 代化建设的进程。 【归纳整理】学习本课以后,你有什么收获?请你完善本课知识树。 【拓展练习】(拾级而上,顺达成功的顶峰!) 1.(2011·海南中考)1978年11月,邓小平曾语重心长地说:“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 工业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这一讲话成为开辟新时期道路的宣言书。随后召 开的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是

部编八年级历史下《伟大的历史转折》精品教案

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1教学分析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教学难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转变以及历史意义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教育遭到了很大破坏,高考中断了十年。第一个站出来纠正这种错误的是邓小平,“文化大革命”结束还不到一年,他就提出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在他的支持下,1977年10月,中国恢复了“文化大革命”后第一次高考,大学重新开始培养高等人才。而彻底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是1978年底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历史上的这一伟大转折。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 1.教师提问: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概括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 提示:(1)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2)“两个凡是”的方针引起了人们的不满。(3)理论界展开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教师小结:纠正“文化大革命”错误→人心所向

3.教师讲述:1978年3月1日,是个星期天。第二天,是“文化大革命”后恢复高考的第一届新生入学的日子。披着三月的春风,全国各地有27万新生步入了大学校园。由于“文化大革命”,他们当中许多人迈入大学的脚步被阻隔了整整十年。在他们中间,有十几年前就告别学校的老三届,也有刚刚毕业的高中生;年龄小的只有十六七岁,年龄大的已是人到中年;有的夫妻同进校门,有的师生一起上学。人们说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上的一个特殊现象。几天前,他们还在农村的田野、工厂的车间、部队的军营。一夜之间,他们的命运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同学们,你们知道给这些学子们带来人生春天的人是谁吗? 提示:1977年7月,邓小平第三次复出,这一年他73岁。 4.材料展示: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这是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两报一刊”社论《学好文件抓住纲》里提出的。 5.教师提问:那么,“两个凡是”的提法对不对呢? 提示:我们可以来听一听邓小平是怎样说的:“‘两个凡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没有‘两个凡是’啊,毛主席也没有‘两个凡是’啊,毛主席在这个时间,在这个地点,在这个问题上讲的事,在另外一个时间,另外一个地点就不能同样照搬了嘛,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决定嘛。” 6.教师小结:针对“两个凡是”的方针,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目的就是要反对“两个凡是”的方针。 7.教师过渡: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视频链接:播放纪录片《伟大转折》的片段。 2.教师引导: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概括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基本情况。 3.引导学生思考:请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三个方面找出会议的主要内容。 提示:(1)思想上:确立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2)政治上: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3)组织上: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4.教师总结: 从核心内容来说:

伟大的历史转折

《伟大的历史转折》说课稿 一、说教材 《伟大的历史转折》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的内容,本课承接了第二单元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在整个单元中起着重要的地位,明确指明改革开放的方向。学好本课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感受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讲述以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标志,我国开始了伟大的转折,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的相关情况,分为三个子目:“改革开放的春雷”“在希望的田野上”和“对外开放的窗口”。第一子目为指导中心,后两子目则是对前者的具体落实。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中心的农村改革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大发展,而以深圳等为代表的对外开放窗口城市的发展,使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基本形成。 二、说学情 学生已经学习了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的知识内容,在此基础上应该能够认识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的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有其重要的影响以及种种表现。初二的学生已经能够形成分组探究、思考讨论的良好习惯,能够自行开展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但有些学生进入初二,不再像初一时有强烈的表现欲,逐渐把想法内敛起来,不愿在课堂上发言,教师要制造一些机会调动这部分学生的思维。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及八年级学生的具体认知情况,我将本课的三维目标确定如下: 知识与能力:能列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说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给农村社会带来的变化。了解对外开放的步骤,掌握对外开放形成的格局,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课本知识的学习,比较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思想、政治、组织路线的不同,探究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意义。读《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了解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地理范围,进一步认识中央政府对外开放的决心和力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伟大的历史转折,认识邓小平在历史上的伟大贡献。通过了解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认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体会改革开放和历史发展的艰难曲折。通过学习改革开放政策的制定,明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互相学习才能不断进步的道理。知道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强国之路。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八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但在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方面还比较差,因此,根据课标及学生实际情况,本课教学重难点确定如下: 重点:知道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伟大意义,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作用,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难点:如何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共和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 五、说教法学法 教法:由于本课内容理论性较强、概念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为了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高效率地实现教学目标,我准备课前发放导学案给学生,让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从整体把握本课基础知识,然后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在启发式教学原则的指导下,运用师生互动交流法、讲解法、概括总结法等教学方法。 学法:根据初中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敏捷的实际情况,我让学生结合导学案内容,大胆参与课堂教学,指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法、发现法、和合作学习等学习方法,从材料中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深化对教材的整体认识,把握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导下,我们对内进行了改革,对外实行了开放。并提倡学生与教师互动,使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融为一体。

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伟大的历史转折

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伟大的历史转折 1.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1978年 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 2.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说是历史的伟大转折?) ①会议恢复了马克思主义路线;②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③邓小平成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3.十一届三中全会意义是什么?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中国从此进入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4.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①工作重心:经济建设。②进入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③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改革开放。 5.改革首先从农村展开,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被称为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全面展开,由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6.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什么?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7.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何作用?它极大地激发起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迅速发展,使中国很快解决了12亿人口的温饱问题。 8.开放首先从沿海地区推行。后来逐渐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9.对外开放目的作用是什么?目的:以多种形式吸收外国资本,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扩大对外贸易。(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发展经济) 作用:①加快了我国发展步伐;②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③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④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10.改革开放始于何时何事件?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1.改革开放的作用(意义)何在?(为什么说是成功的?):正是邓小平倡导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得到了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也使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提高,综合国力也显著增强。 12.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它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新阶段。 13.对我国对外开放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有哪些?①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我国开始对外开放;②2001年加入WTO,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了解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中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奠定新中国外交事业基础的时间和事件分别是什么?

伟大的历史转折

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 阳新县浮屠镇中:吴高智 【课程标准】 ?认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知道家庭联产承包制的主要内容,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准则。?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能列举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2、说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 3、了解深圳等经济特区的经济腾飞情况,根据史实分析、归纳经济特区建立的历史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比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熟悉基本的对比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路径; 2、通过从分析史料得出历史结论的过程,体验“论从史出、史由证来”的方法和过程; 3、了解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伟大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学习,认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2、通过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及改革开放进程的学习,形成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的基本认识。 3、通过感受深圳及家乡的沧桑巨变,逐渐生发对家乡、对社会的真挚情感、积极关注家乡未来的建设与发展。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 难点:如何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共和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能否史论结合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教学流程设计】 激发兴趣、设疑导入 [展示PPT]师:十年文革给党和国家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但同学们都生活在新时代,对我国曾经的落后缺乏直观的印象,请同学们观看大屏幕感受我们身边的变化吧! 生:观看大屏幕,感受合肥的变化,思考变化背后的原因,并带着疑问进入新课学习。 共同探究、新课推进 一、徘徊 师:上新课前,我们先来做个民意测验,如果我说“凡是我说的都是对的,凡是老师让我去做的事我都要去做”,你们认为这话对吗? 生:积极讨论,发表意见 师:[展示PPT]大家认为这种观点对吗?其实质又是什么呢? 生:观看大屏幕后,积极讨论并发表观点 师:点评学生观点。指出:正是由于这种错误政策的推行,使得文革结束后的两年中我国一直处于徘徊之中。中国要想在这十字路口迈出正确的一步,就必须要冲破“两个凡是”的束

《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完美版

《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 回顾上个单元:上个单元,我们学习了社会主义的探索,在探索前期,制订了一五计划,进行了三大改造,在八大上对国内矛盾做了正确的分析,但是在探索的后期,由于左倾错误这把火越烧越旺,导致了文化大革命。这一单元我们就来学习文革结束后党和人民是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 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文化大革命是由谁错误发动的啊?毛泽东1966年,被哪两个反革命集团利用?江青林彪,什么时候结束的?1976年结束,文革结束以后,党,国家,人民,面临着何去何从的局面,在这个转折期,党和人民是如何选择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八课伟大的历史转折。大家先把这一课快速浏览一下,看看这节课主要讲了什么?(主要讲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民主与法制的加强两部分内容)我们先来学习十一届三中全会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 经过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动乱,积累下许多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粉碎四人帮以后,人们要求对文革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要求纠正文革的错误。然而当时的中共中央是怎么做的? 大家快速阅读第一段内容(两个凡是的方针)这两个凡是的方针错在哪里?是不是老师讲的话都是正确的,老师的指示你们都要遵循?不是,那你们应该怎么做啊?要批判,不能盲目跟从,搞个人崇拜,同样道理,两个凡是是文革的继续,是错误的。 在文革后期,人们已经看到文革是错误的,犯了错就要改,但是文革结束后,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华国锋仍然坚持两个凡是这种错误的观点,一时间,云雾笼罩人们心头,我们的行动指南到底是什么?使全国的工作出现了徘徊的局面。在这迷茫时刻,有一篇文章刊登在《光明日报》上,是一篇什么文章?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关于这篇文章的发表,还有这样一个故事:1978年,有人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提出什么是真理?不是毛泽东的话都是真理,那要靠实践来检验。一切真理来源于实践。由于观点尖锐,不敢发表。但是因为良知和责任,他毅然把文章发到《光明日报》,编辑一看,非同小可,连夜把文稿送交中宣部部长胡乔木的手中,胡乔木看完后,把桌子一拍,说:“把这个作者叫到北京!我要亲自和他谈!”当作者来到北京,胡乔木握住他的手,好半天才说了这么一句:“我们这时候太需要这样一篇文章了!”然后商量组织一个编委会,一字字修改,最后以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的名义头版头条发表,题目也改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章中提出的“什么是真理?不是毛泽东的话都是真理,那要靠实践来检验。一切真理来源于实践”,与当时的两个凡是的方针相冲突,对真理的标准有了疑惑 在思想理论界引发了一场大讨论,什么讨论?(1978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坚持“两个凡是”错误方针的华国锋等少数人反对文章的观点,横加指责和压制。华国锋指示中央宣传部和部分省市的某些负责人,对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不表态”、“不卷入”,邓小平等一些领导人支持这篇文章的观点,提出要完整准确理解毛泽东思想。通过这场讨论,人们得出了什么结论? (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从理论上否定了“两个凡是”;重新确定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这打破了长期以来束缚中国人民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精神枷锁,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在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先召开了中央工作会议。在这次会议上,邓小平做了一个《解放……..》的重要讲话,(学生读讲话的内容)为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基本的指导思想。

第8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案例

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案例 马渠初级中学常福鼎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a、了解平反冤假错案在全国展开,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b、掌握关于整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及历史意义。 2、过程和方法目标:a、联系文革事实,认识两个凡是的错误,联系遵义会议等历史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b、归纳“左”倾错误思想的危害,树立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正确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高举邓小平理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教学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 三、教学难点:“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内在联系。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音乐《走进新时代》。 师:同学们,这首歌是大家非常熟悉的,那你知道“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的伟人是谁吗? 生:毛泽东 师:那带领我们“改革开放富起来”的伟人又是谁? 生:邓小平 师:是。1978年,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集体带领我国人民走进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从此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建国以来的伟大转折。这节课,我们就探究共和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板书: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讲授新课】 师: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紧密相连,下面我们再回忆一下文革

时期的那些事 有人因为写文章,被关进了牛棚原因是他们“反党反社会主义反毛泽东思想”;他们的后代从此成了“反革命的后代”。 文革结束了,大快人心,可是大街的墙上依然课件刺眼的红色大字“凡是毛主席做出的决策我们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难道这就是真理吗?几年的造反、几年的上山下乡,作为祖国未来的年轻一代学到了什么?前途在何方…… 提问:结合课本知识,大家说一说作为“反革命的后代”,文革结束后,最期望什么? 生:平反,像其他孩子一样,做根红苗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师:是,文革中冤假错案层出不穷,若不解决,社会很难向前发展。因此,平反冤假错案,纠正文革的错误是大势所趋。 (板书)纠正“文革”错误——人心所向 “两个凡是”的提出——阻挡纠错 师:那同学们也来判断一下,“两个凡是”的主张是不是正确?请同学们讨论一下。 (学生一边看书一边讨论) 生1:不对,“文化大革命”是一场政治内乱,不是什么革命。 生2:社会在变,指示也得变否则容易犯错。 …… 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但是过分崇拜毛泽东,也会因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引发社会问题。 那么,检验真理的标准到底是什么?请同学们看书解决。 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师:很快,在北京就召开了一次会议,这次会议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也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同学们想一想这是哪次会议呢? 生:十一届三中全会 师:“两个凡是”引发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和十一届三中全会有什么关系呢? 生:没有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也不会

《伟大的历史转折》练习题

《伟大的历史转折》练习题 自主预习 知识点一改革开放的春雷 1.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召开。全会确立、的指导思想,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上来和实行的重大战略决策,形成以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我国从此走上、的正确道路。2.中国共产党党史上有两次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点,一次是会议,另一次是 ( ) A.七届三中全会B.八届三中全会 C.十一届三中全会D.十二届三中全会 知识点二在希望的田野上 3.十一届兰中全会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在我国改革开放中,首先进行改革的是( ) A.国有企业 B.机关C.学校 D.农村 知识点三对外开放的窗口 4.1979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对、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1980年,我国决定在、、、设置经济特区,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窗口。1984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再开放个沿海港口城市。从1985年起,又相继在三角洲、三角洲、地区和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批准建省并成为经济特区。

5.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对外开放出现了一个新局面。这一时期我国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化和取得显著成就的重要标志是 ( ) A.开放 B.浦东开发开放C.开放经济特区 D.开放省 基础巩固 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这里的“转折”主要是指 ( ) A.党的工作重点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经济建设上来 B.经济体制改革的容由农村改革转到城市改革上来 C.经济改革的目标由建立计划经济转到建立市场经济上来 D.国家的对外政策由奉行闭关锁国转到实行对外开放上来 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对社会主义中国的认识比中共八大更加深刻。这种深刻性集中表现在( ) A.认识到中国的生产力是落后的B.认识到中国必须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国 C.认识到中国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D.认识到中国的社会主义体制还存在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8.历史老师布置了一道作业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请你为拟一份发言提纲。辉同学所拟提纲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B.阶级斗争要常抓不懈 C.将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D.实行改革开放9.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的标志是

分析《伟大的历史转折》心得

分析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授课心得 田庄中学——李洪敏 一、主题概述:本课的内容“伟大的历史转折”,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阐述:“文革”结束后,思想理论届展开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内容及意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对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作用。49-56年: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 56-66 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66-76 年:文革时期 78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概述:激发了学生学习本课的积极性,自我领略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的必要性,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 1、知识与能力: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分组收集和观看能够反映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前后的面貌、深圳等经济特区对外开放前后面貌的录像、图片等,直观形象地感受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成就。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原则,提高史论结合进行分析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伟大的转折。中国共产党及时总结经验,高瞻远瞩地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说明中国共产党完全能够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功。知道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强国之路。 ★本课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民主与法制加强的表现。 ★本课难点: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内在联系。 三、教学过程: 1、充分体现小组合作的探究作用,主题明确、分工明确。通过自主学习解决以下问题。 (一)背景: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思考与讨论1: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目的和背景是什么?它的性质是什么?结果如何?起到什么作用? 1、背景:当时党的主要领导人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 2、目的: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 (否定“两个凡是”是否等于否定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3、性质: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4、结果和意义: 肯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否定“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打破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时间:1978、12 2、地点:北京 3、内容 (1)思想上: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教案设计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1 教学分析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教学难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转变以及历史意义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教育遭到了很大破坏,高考中断了十年。第一个站出来纠正这种错误的是邓小平,“文化大革命”结束还不到一年,他就提出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在他的支持下,1977年10月,中国恢复了“文化大革命”后第一次高考,大学重新开始培养高等人才。而彻底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是1978年底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历史上的这一伟大转折。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 1.教师提问: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概括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 提示:(1)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2)“两个凡是”的方针引起了人们的不满。(3)理论界展开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教师小结:纠正“文化大革命”错误→人心所向 3.教师讲述:1978年3月1日,是个星期天。第二天,是“文化大革命”后恢复高考的第一届新生入学的日子。披着三月的春风,全国各地有27万新生步入了大学校园。由于“文化大革命”,他们当中许多人迈入大学的脚步被阻隔了整整十年。在他们中间,有十几年前就告别学校的老三届,也有刚刚毕业的高中生;年龄小的只有十六七岁,年龄大的已是人到中年;有的夫妻同进校门,有的师生一起上学。人们说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上的一个特殊现象。几天前,他们还在农村的田野、工厂的车间、部队的军营。一夜之间,他们的命运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同学们,你们知道给这些学子们带来人生春天的人是谁吗? 提示:1977年7月,邓小平第三次复出,这一年他73岁。 4.材料展示:

伟大的历史转折

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教学难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转变,还有其召开的历史意义。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音乐:《走进新时代》。 师:同学们,这首歌是大家非常熟悉的,那你们知道带领“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的伟人是谁吗? 生:毛泽东。 师:那带领我们“改革开放富起来”的伟人又是谁? 生:邓小平。 师:正确。1978年,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带领我国人民走进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从此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转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探究共和国历史上的这一伟大转折。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 1.教师讲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 粉碎“四人帮”后,人们要求对“文革”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而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 2.引导学生讨论:对“两个凡是”方针,你们是怎么看的? 提示:一个人不可能一辈子所说的话、所做的事都是正确的,毛主席是伟大的革命领袖,这点我们不能否认,他确实为中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并不是他所说的、所做的都是正确的,比如说“文化大革命”,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危害,那我们还要继续进行下去吗?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变化,我们会遇见很多的新问题,我们不可能总是用旧的方法去解决新的问题,所以,对于“两个凡是”的方针,我们是应该予以反对的。其实质就是“左”倾错误的继续。 3.教师总结:针对“两个凡是”的方针,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目的就是要反对“两个凡是”的方针。 4.图片展示: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

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教学难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转变,还有其召开的历史意义。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音乐:《走进新时代》。 师:同学们,这首歌是大家非常熟悉的,那你们知道带领“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的伟人是谁吗? 生:毛泽东。 师:那带领我们“改革开放富起来”的伟人又是谁? 生:邓小平。 师:正确。1978年,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带领我国人民走进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从此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转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探究共和国历史上的这一伟大转折。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 1.教师讲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 粉碎“四人帮”后,人们要求对“文革”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而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 2.引导学生讨论:对“两个凡是”方针,你们是怎么看的? 提示:一个人不可能一辈子所说的话、所做的事都是正确的,毛主席是伟大的革命领袖,这点我们不能否认,他确实为中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并不是他所说的、所做的都是正确的,比如说“文化大革命”,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危害,那我们还要继续进行下去吗?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变化,我们会遇见很多的新问题,我们不可能总是用旧的方法去解决新的问题,所以,对于“两个凡是”的方针,我们是应该予以反对的。其实质就是“左”倾错误的继续。 3.教师总结:针对“两个凡是”的方针,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目的就是要反对“两个凡是”的方针。 4.图片展示:

伟大的历史转折 优秀教案

伟大的历史转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思想解放运动的简要过程和党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的背景、内容及意义;了解平反冤假错案和正确评价毛泽东等拨乱反正的基本史实。 过程与方法:运用历史比较的方法,联系“文化大革命”的基本史实和三十多年改革开放所取的伟大成绩,深刻理解这次伟大的历史转折,提高历史感悟能力;分析真理标准讨论是如何突破“两个凡是”的禁锢从而掀起思想解放运动,培养历史分析的思维能力;综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理解其伟大的历史意义,培养历史综合的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是我党的根本思想路线,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培养不迷信权威、求真务实的理性精神和健康情感。从拨乱反正的史实中,认识我党具有正视现实、改正错误、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品格,激发爱党情怀。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难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转变,还有其召开的历史意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音乐:《走进新时代》。 师:同学们,这首歌是大家非常熟悉的,那你们知道带领“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的伟人是谁吗? 生:毛泽东。 师:那带领我们“改革开放富起来”的伟人又是谁? 生:邓小平。 师:正确。1978年,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带领我国人民走进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从此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转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探究共和国历史上的这一伟大转折。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

1.教师讲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 粉碎“四人帮”后,人们要求对“文革”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而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 2.引导学生讨论:对“两个凡是”方针,你们是怎么看的? 提示:一个人不可能一辈子所说的话、所做的事都是正确的,毛主席是伟大的革命领袖,这点我们不能否认,他确实为中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并不是他所说的、所做的都是正确的,比如说“文化大革命”,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危害,那我们还要继续进行下去吗?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变化,我们会遇见很多的新问题,我们不可能总是用旧的方法去解决新的问题,所以,对于“两个凡是”的方针,我们是应该予以反对的。其实质就是“左”倾错误的继续。 3.教师总结:针对“两个凡是”的方针,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目的就是要反对“两个凡是”的方针。 4.图片展示: 5.教师过渡: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播放纪录片《伟大转折》的片断。 2.教师简要介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基本情况。 3.引导学生思考:请从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三个方面找出会议的主要内容。 提示:(1)思想路线: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政治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3)组织路线: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 4.教师展示图片并做总结: 从核心内容来说:

《伟大的历史转折》公开课教案

第11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 授课教师:朱擎栋时间:2014-4-9下午第三节地点:初二三班教室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能列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2、说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 3、了解深圳等经济特区的经济腾飞情况,根据史实分析、归纳经济特区建立的历史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提高史论结合进行分析的能力。 2、读《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了解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地理范围,进一步认识中央政府对外开放的决心和力度。 3、鼓励、指导学生在读书、读图过程中主动质疑。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认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伟大转折。 3、知道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强国之路。 教学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意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含义。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共和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转折。 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问题教学法、归纳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回顾上个单元:上个单元,我们学习了社会主义的探索,在探索前期,制订了一五计划,进行了三大改造,在八大上对国内矛盾做了正确的分析,但是在探索的后期,由于左倾错误这把火越烧越旺,导致了文化大革命。使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一些挫折,走了一些弯路,这一单元我们就来学习文革结束后党和人民是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伟大的历史转折的。 二、讲授新课: (一)、改革开放的春雷 先让学生认真阅读本节。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指导学生说出会议召开的时间和地点。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 提问: 1)、谁能说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3)、哪一次会议上决定中国要实行改革开放? 学生回答后即可总结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党的工作重点,实行改革开放;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决定进行拨乱反正。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了解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认识邓小平对改革开放所起的重要作用。 知识与能力 掌握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及其历史意义。 过程与方法 联系“文化大革命”的史实,认识“两个凡是”的错误,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联系中共八大的历史,领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我国从此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探索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成就辉煌。 重点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难点 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内在联系。 有人说他是打不倒的东方小个子,也有人称他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1977年,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打倒的邓小平重新恢复工作。复出后,他是怎样领导中国逐步摆脱“文化大革命”的阴影的?让我们一起走进《伟大的历史转折》,来领略这段伟大的历史。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史料1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史料2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了特约评论员的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剑锋直接指向“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一场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就此在全社会展开。

教师:史料1中的观点是否正确?为此在思想理论界引发了一场什么运动? 学生:不正确。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教师:粉碎“四人帮”后,为什么要展开“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 教师:当时,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而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引起全国上下的不满。因此,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不是毛泽东个人所作的决策和指示。 教师: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以后的拨乱反正工作扫清了障碍,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也为打开改革开放新局面做好了思想准备。 2.十一届三中全会 史料1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觉悟,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实践到理论的伟大创造。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史料2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 史料3这次会议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这个重大历史关头而召开的一次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极为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实现了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实现了建国后我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开辟了建设的新道路。 ——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杨贵春 教师:史料1中“伟大觉醒”开始于中国共产党哪年召开的哪次会议? 学生: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