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本科《审计学》重点复习资料

自考本科《审计学》重点复习资料
自考本科《审计学》重点复习资料

《审计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审计概论

本章重要考点串讲

考点一审计的定义和特征

一、审计的定义

审计是由国家授权或接受委托的专职机构和人员,依照国家法规、审计准则和会计理论,远用专门的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经营管理活动及相关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合规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和监督,评价经济责任,鉴证经济业务,用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

二、审计的特征

审计的特征征集中体现在独立性和权威性方面。

考点二审计的分类和方法

一、审计的分类

(一)按审计的主体分类

审计主体,即审计的执行者,按审计主体分类,可以将审计分为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三类。

(二)按审计目的和内容分类

按审计的目的和内容分类,可以将审计分为财务报表审计、经营审计、合规性审计三类。

(三)按审计实施的时间分类

按审计与被审计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之间的关系,可以将审计分为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和事后审计三类。

(四)按审计执行的地点分类

按执行的地点分类,可以将审计分为报送审计和就地审计两类。

(五)按照审计所依据的基础和使用的技术分类

按照审计所依据的基础和使用的技术分类,审计可分为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风险导向审计三类。

二、审计的方法

我国的审计方法体系由两大部分组成,即审查书面资料的方法和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

(一)审查书面资料的方法

1、按审查书面资料的顺序划分,可分为顺查法和逆查法。

2、按审查书面资料的数量和范围划分,可分为抽查法和抽查法。

3、按审查书面资料的技术内容划分,可分为审阅法、核对法、分析法、复算法等。

(二)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

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是主要用于证实客观事物形态、性能、数量和价值的方法。目前,审计中常用的有盘点法、调节法、观察法、查询法和鉴定法。

考点三审计的职能和作用

一、审计的职能

(1)经济监督职能

(2)经济评价职能

(3)经济鉴证职能

二、审计的作用

(1)制约作用

(2)促进作用

(3)证明作用

本章典型试题串讲

[单选]审计最本质的特性是独立性。

[单选]依据我国1982年宪法,1983年在国务院设立的审计署。

[单选]我国第一家社会审计组织的创办人是谢霖。

[单选]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单选]国家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内部审计三者最大的区别体现在审计主体。

[单选]从审计独立性、有效性来讲,企业内部审计最有效的领导是董事会。

[单选]从方法论的角度,注册会计师以审计风险模型为基础进行的审计,称为风险基础审计。

[多选]审计的特征集中体现在独立性、权威性。

[多选]审计按照主本分类,可分为政府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

[多选]在选用审计方法时,应注意应与审计的特定目的上适应,应与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条件和实际需要相适应,应与审计主体的性质和任务相适应等。

[多选]审计的职能主要有经济监督职能、经济评价职能、经济鉴证职能。

[名词]审计是由国家授权或接受委托的专职机构和人员,依照国家法规、审计准则和会计理论,运用专门的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经营管理活动及其相关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合规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和监督,评价经济责任,鉴证经济业务,用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

[名词]注册会计师审计又称民间审计、社会审计,是指由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核批准成立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的审计。

[名词]审计方法是审计人员检查和分析审计对象、收集审计证据,并依据审计证据形成审计结论和意见,从而实现审计目标的各种专门手段的总称。

[名词]顺查法是按照会计核算的处理顺序依次进行检查核对的一种方法。顺查法主要适用于规模较小,业务量较少或内部控制制度较健全的单位,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名词]查询法是审计人员对审计过程中的疑点问题,通过向有关人员询问和质疑等方式来证实客观事实或书面资料,取得审计证据的一种审计方法。查询法有面询和函询两种。

[名词]审计职能是指审计本身固有的内在功能。多数人认为审计具有经济监督的职能、经济评价的职能和经济鉴证的职能。

[简答]试述注册会计师发展的启示。

答:从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历史发展来看,我们可以得出的启示有三个方面:

(1)注册会计师审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2)注册会计师审计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3)注册会计师审计具有客观、独立、公正的特征。

第二章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

本章重要考点串讲

考点一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

注册会计师基本原则包括独立、客观、公正,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关注,保密,职业行为,技术准则。

(一)独立、客观、公正

独立、客观、公正是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中的三个重要的概念,也是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二)专业用途能力和应有关注

1、专业胜任能力

注册会计师应当具有专业知识、技能或经验,能够胜任承接的工作。专业胜任能力既要求注册会计师具有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又要求其经济、有效地完成客房委托的业务。

2、应有关注

应有关注要求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保持职业谨慎,以质疑的思维方式评价所获取证据的有效性,并对产生怀疑的证据保持警觉。

(三)保密

注册会计师在签订业务约定书时,应当书面承诺对在执行业务过程中获知的客户信息保密。这里所说的客户信息,通常是指商业秘密。

(四)职业行为

注册会计师的行为应符合本职业的良好声誉,不得有任何损害职业形象的行为。这一义务要求注册会计师履行对社会公众、客户和同行的责任。

(五)技术

注册会计师应当遵照相关的技术准则提供专业服务。注册会计师应当遵守的技术准则有:第一,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第二,企业会计准则。第三,与执业相关的其他法律、法规和规章。

考点二独立性的含义

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的精髓,独立性要求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做到裨上的独立和形式上的独立。注册会计师保持实质上的独立性,这种心态能使审计意见不受有损于职业判断的任何因素的影响,做到公正行事,保持客观和职业谨慎。注册会计师保持形式上的独立性,避免出现重大的事实和情况,致使拥有充分相关信息的理性和三方合理推定会计师事务所或鉴证小组成员的公正性、客观性或职业谨慎性受到威胁。

考点三专业胜任能力与保密

一、专业胜任能力

(一)专业胜任能力的两个阶段

注册会计师应当具有专业知识、技能或经验,能够胜任承接的工作。因此,注册会计师不能宣称自己拥有本不具备的专业知识或经验。专业胜任能力可公为两个独立的阶段:一是专业胜任能力的获取。二是专业胜任能力的保持。

(二)利用其他专家的工作

当利用其他注册会计师以外的专家时,注册会计师就必须采取措施确保这些专家了解相应的道德要求。对专家的监督和指导的程度取决于参与的人员和业务的性质。这些监督和指导可能包括:第一,要求这些人员阅读适当的道德规范。第二,要求这些人员对道德规范的理解提供书面确认。第三,在出现潜在冲突时提供咨询。

二、保密

(一)保密义务

注册会计师有义务对其在专业服务过程中获得的有关客户的信息予以保密。这一保密责任甚至在注册会计师与客户的关系终止后仍应继续坚持。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当始终遵守保密原则,除非有专门的信息披露授权,葆具有法定或专业的披露责任。

(二)保密义务的豁免

注册会计师在三种情况下中以披露客户的有关信息:第一,取得客户的授权。第二,根据法规要求,为法律诉讼准备文件或提供证据,以及向监管机构报告发现的违反法律行为。第三,接受同业复核以及注册会计师协会和监管机构依法进行的质量检查。

在所有情况下,注册会计师都应当考虑是否需要向法律顾问和职业组织进行咨询。

本章典型试题串讲

[单选]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执行鉴证业务的灵魂。

[多选]对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包括独立、客观、公正。

[多选]属于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有独立、客观、公正、专业胜任能力、保密、职业行为,技术准则。

[多选]可能威胁独立性的情形有经济利益、自我评价、关联关系、外界压力等。

[多选]在确定收费时,会计师事务所应当考虑的因素有专业服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所需专业人员的水平和经验、每一专业人员提供服务所需的时间、提供专业服务所需承担的责任。

[名词]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是指注册会计师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责任等的总称。注册会计师的职业性质决定了其对社会公众应承担的责任。

[名词]独立性是指实质上的独立和形式上的独立。实质上的独立,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发表意见时其职业判断不受影响,公正执业,保持客观和职业怀疑;形式上的独立,是指会计师事务所或鉴证小且避免出现这样重大的情形,使得拥有充分相关信息的的理性第三方推断其公正性、客观性或职业怀疑态度受到损害。

[名词]客观:注册会计师应当力求公平,不因万岁或偏见、利益冲突和他人影响而损害其客观性。注册会计师在许多领域提供专业服务,在不同情况下均应表现出其客观性。

[名词]公正:注册会计师在提供专业服务时,应当坦率、诚实,保证公正。公正不仅仅指诚实,还有公平交易和真实的含义。无论提供何种服务,担任何种职务,注册会计师都应维护其专业服务的公正性,并在判断中保持客观。

[名词]业务招揽是提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与非客户接触以争取业务。

[名词]或有收费是指收费与否或收费多少以鉴证工作结果或实现特定目的为条件。除得到法律认可或作为某种专业服务的公认做法而被职业组织认可,按照百分比或其他类似基础收取费用应被视为或有收费。

[简答]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对独立性的概念内涵是会计?

答:独立性包括实质上的独立性和形式上的独立性。

(1)实质上的独立性是一种内心状态,要求注册会计师在提出结论时不受有损于职业判断的因素影响,能够诚实公正行事,并保持客观和职业怀疑态度;

(2)形式上的独立性,要求注册会计师避免出现这样重大的事实和情况,使得一个理性且掌握充分信息的第三方在权衡这些事实和情况后,很可能推定会计师事务所或项目组成员的诚信、客观或职业怀疑态度已经受到损害。

[简答]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对注册会计师专业胜任能力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注册会计师应当具有专业知识、技能或经验、能够胜任承接的工作。因此,注册会计师不能宣称自己拥有本不具备的专业知识或经验。

注册会计师不应提供本不能胜任的专业服务,除非获得适当的建议和帮助使其能够满意地提供这些服务。如果注册会计师没有能力提供专业服务的某特定部分,可以向其他注册会计师、律师、精算师、工程师、地质专家、评估师等专家寻求技术建议。

当利用其他注册会计师以外的专家时,注册会计师就必须采取措施确保这些专家了解相应的道德要求。对专家的监督和指导的程度取决于参与的人员和业务的性质。这些监督和指导可能包括:第一,要求这些人员阅读适当的道德规范。第二,要求这些人员对道德规范的理解提供书面确认。第三,在出现潜在冲突时提供咨询。

注册会计师还应当对具体的独立性要求或业务中所蕴含的其他风险保持警惕。任何情况下,如果适当的道德行为不能得到遵守或保证,那么注册会计师就不能接受业务。如果业务已经开始执行,则应予以终止。

[简答]简述注册会计师保密原则豁免的条件。

答:注册会计师在三种情况下可以披露客户的有关信息:

第一,取得客户的授权。

第二,根据法规要求,为法律诉讼准备文件或提供证据,以及向监管机构报告发现的违反法规行为。

第三,接受同业复核以及注册会计师协会和监管机构依法进行的质量检查。

第三章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与法律责任

本章重要考点串讲

考点一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

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必须遵循职业规范。执业准则是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规范体系的核心部分。

一、审计准则的含义、目标和作用

审计准则是用来规范审计人员招待审计业务,获取审计证据,形成审计结论,出具审计报告的专业标准。它是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时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和指南,同时也是衡量审计工作的尺度和标准。审计准则包括政府审计准则、内部审计准则和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

(一)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的含义

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是用来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获取审计证据,形成审计结论,出具审计报告的专业标准。它是注册会计师职业规范体系的组成部分,是注册会计师在执行独立审计业务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也是衡量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质量的权威性标准。只要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是以发表审计意见为目的,均应遵照执行。注册会计师执行其他相关业务可以参照执行。

(二)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的作用

1、可以指导注册会计师的工作,使审计工作规范化

2、可以提高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质量

3、可以维护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合法权益

4、可以促进国际间审计经验的交流

二、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的框架结构

(一)执业准则体系的框架结构

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包括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准则、相关服务准则和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鉴证业务准则是注册会计师执行各类业务所应遵循的标准;相关服务准则是用以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除鉴证业务以外的其他相关服务业务所应遵循的标准;质量控制准则是会计师事务所为了保证各类业务的质量以及明确会计师事务所及其人员在保证质量中的责任应当遵循的标准。

(二)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的主要内容

1、注册会计师业务准则

注册会计师业务准则包括鉴证业务准则和相关服务准则。

(1)鉴证业务准则是为确定审计准则、审阅准则、其他鉴证业务准则适用的业务类型而做的规范。它由鉴证业务基本准则统领,根据鉴证业务提供的保证程度和鉴证业务准则。其中,审计准则是整个业务准则体系的核心。

(2)相关服务准则是用以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除鉴证业务以外的其他相关服务业务,主要包括代编财务信息、执行商定程序,提供税务咨询、管理咨询等其他业务。在提供相关服务时,注册会计师不提供任何程度的保证。

2、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

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是用以规范会计师事务所在执行各类业务时应当遵守的质量控制政策和程序,是对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提出的制度要求。

本章典型试题串讲

[单选]财务报表进行审阅业务属于有限保证的鉴证业务。

[单选]会计师事务所中对质量控制制度承担最终责任的是主任会计师。

[单选]业务工作底稿的所有权属于会计师事务所。

[多选]鉴证业务准则包括审计准则、审阅准则、其他鉴证业务准则等。

[多选]鉴证业务的要素包括三方关系、鉴证对象、标准、证据、鉴证报告等。

[多选]注册会计师执行的下列业务中,属于相关服务的包括管理咨询、税务服务、代编财务信息。

[多选]行政处罚,对于注册会计师个人来说,包括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吊销注册会计师证书等。

[多选]行政处罚,对于会计师事务所来说,包括警告、没收违法所得、罚款、暂停执业、撤销。

[名词]审计准则是用来规范审计人员执行审计业务,获取审计证据,形成审计结论,出具审计报告的专业标准。它是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时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和指南,同时也是衡量审计工作质量的尺度和标准。

[名词]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是用来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获取审计证据,形成审计结论,出具审计报告的专业标准。它是注册会计师在执行独立审计业务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也是衡量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质量的权威性标准。

[名词]鉴证业务准则是注册会计师执行各类业务所应遵循的标准,它是为确定审计准则、审阅准则、其他鉴证业务准则适用的业务类型而做的规范。

[名词]相关服务准则是用以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除鉴证业务以外的其他相关服务业务所应遵循的标准,相关服务主要包括代编财务信息、执行商定程序,提供税务咨询、管理咨询等其他业务。

[名词]质量控制准则是会计师事务所为了保证各类业务的质量以及明确会计师事务所及其人员在保证质量中的责任应当遵循的标准。

[名词]鉴证业务是指注册会计师对鉴证对象信息提出结论,以增强除责任方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鉴证对象信息信任程度的业务。它主要包括审计业务、审阅业务与其他鉴证业务等。

[名词]审计业务是由独立的专门机构或人员接受委托或根据授权,对国家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及其他经济组织的财务报表和其他资料及其所反映的经济活动进行审查并发表意见。

[名词]审阅业务是注册会计师在实施审阅程序的基础上,说明是否注意到某些事项,使其相信财务报表没有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未能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被审阅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名词]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是指社会审计人员因违约、过失或欺诈对审计委托人、被审计单位或其他有利益关系的第三人造成损害,按照相关法律规定而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简答]简述鉴证业务的五要素。

答:鉴证业务要素是指鉴证业务的三方关系、鉴证对象、标准、证据和鉴证报告。

[简答]简述鉴证业务三方关系人及其关系。

答:鉴证业务三方关系分别是注册会计师、责任方和预期使用者。注册会计师指的是取得注册会计师证书,并且在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的个人,但有时也指会计师事务所。预期使用者指预期需要阅读或使用鉴证报告的个人或组织。责任方可能是鉴证报告的预期使用者之一,但不是惟一的预期使用者。责任方和预期使用者可能是同一方,也可能不是同一方。三方之间的关系是:注册会计师对由责任方负责的鉴证对象或鉴证对象信息的信任程度需要注意的是,委托人不是单独存在的一方,委托人通常是预期使用者之一,委托人也可能由责任方担任。

[简答]注册会计师涉及法律诉讼呈上升趋势的原因有哪些?

答:注册会计师涉及法律诉讼的数量和金额呈上升趋势,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被审计单位方面的责任,也有注册会计师方面的责任,有的是双方的责任,还有的是因为使用者的误解。其中,被审计单位方面的责任和注册会计师方面的责任是最重要的。

(1)被审计单位方面的责任

①错误、舞弊与违法行为

②经营失败

(2)注册会计师方面的责任

导致注册会计师承担法律责任的根本原因是注册会计师自身的违约、过失与欺诈行为。

[简答]注册会计师的违约、过失与欺诈会使其承担会计法律责任?

答:注册会计师承担的法律责任有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民事责任是指赔偿受害者损失。行政责任是指行政处罚,对注册会计师个人来说,包括警告、暂停执业、吊销注册会计师证书;对会计师事务所而言,包括警告、没收违法所得、罚款、暂停执业、撤销等。刑事责任是指按照有关法律程序判处责任人一定的徒刑。一般来说,违约和过失可能使注册会计师负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欺诈可能会使注册会计师负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这三种责任可以单处,也可并处。

[简答]如何防范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

答:(1)完善我国目前现有的法律法规。协调《注册会计师法》、《公司法》、《证券法》、《刑法》等法律规定对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不同规定,尽可能使之趋同。

(2)严格遵循职业道德和专业标准的要求,首先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注册会计师协会应定期考核、评估以督促各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加强对自身职业道德的培养和提高,事务所也应定期组织相关培训和教育,不断强化相关人员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具有强烈的精神;其次必须把执业质量放在事务所工作的首位,一定要按照市场规则独立、客观、公正地从事各项审计业务,坚决反对弄虚作假的行为。

(3)建立健全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制度。

(4)审慎选择被审计单位。一是要选择正直的被审计单位。二是要特别注意陷入法律和财务困境的被审计单位。

(5)深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业务。

(6)提取风险基金或购买责任保险。

(7)聘请熟悉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律师。

第四章审计目标与计划审计工作

本章重要考点串讲

考点一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及认定

在计划审计工作中,注册会计师应严格按照审计准则的要求,明确财务报表的审计目标、与审计单位业务约定书、进行风险评估、确定重要性水平、制定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

审计目标是指在一定的历史环境下,人们通过审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理想境地或最终结果。它包括财务报表审计的总目标以及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相关的具体审计目标两个层次。

一、我国财务报表审计的总目标

审计总目标是将审计作为一项系统工作或活动所期望实现的目标。

审计准则规定,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是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发表审计意见。“合法性”是指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公允性”是指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二、审计具体目标

审计具体目标是在审计总目标的基础上,对具体的审计项目所期望达到的目的或期望取得的最终结果,它是对审计总目标的具体化。审计具体目标是根据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的认定和审计总目标来确定的。

(一)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对财务报表的认定

认定是指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财务报表中的各种业务和相关账户所作的陈述或声明。管理层在财务报表上的认定有些是明确表达的,有些则是隐含表达的。管理当局的认定包含以下三类:

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

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

与列报相关的认定

(二)具体审计目标

根据审计的总目标和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的上述认定,就可得出审计具体目标。审计具体目标包括一般审计目标和项目审计目标。一般审计目标是进行所有项目审计均须达到的目标,项目审计目标则是按每个项目分别确定的目标。

三、审计程序与审计目标的实现

审计程序是指审计工作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审计程序的主要内容包括接受业务委托、计划审计工作、实施风险评估程序、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及完成审计工作和编制审计报告。

接受业务委托

计划审计工作

实施风险评估程序

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

完成审计工和和编制审计报告

本阶段主要工作有:审计期初余额、比较数据、期后事项和或有事项;考虑持续经营问题和获取管理层声明;汇总审计差异,并提请被审计单位调整或披露;复核审计工作底稿和财务报表;与管理层和治理层沟通;评价所有审计证据,形成审计意见;编制审计报告等。

本章典型试题串讲

[单选]被审计单位借入了长期负债,在年末计算利息的时候算错了相应的利息金额,则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违反的“认定”是计价和分摊。

[单选]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进行审计时,将“完整性”作为重点证明认定的包括应付账款。

[多选]我国社会审计对会计报表审计的总目标是公允性、合法性。

[多选]一般说来,计划审计工作主要包括初步业务活动、制定总体审计策略、制定具体审计计划等。

[多选]在评价审计结果时,如果被审计单位尚未调整的错报的汇总数超过重要性水平,注册会计师应当采取的措施包括扩大审计程序、提请管理层调整财务报表。

[名词]审计目标是指在一定的历史环境下,人们通过审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理想境地或最终结果。这包括财务报表审计的总目标以及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相关的具体审计目标两个层次。

[名词]认定是指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财务报表中的各种业务和相关账户所作的陈述或声明。管理当局的认定包含以下三业: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与列报表相关的认定等。

[名词]审计业务约定书是指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签订的,用以记录和确认审计业务的委托与受托关系、审计目标和范围、双方的责任以及报告的格式等事项的书面协议。

[名词]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

[名词]计划审计工和是提注册会计师为了完成年度财务报表的审计业务,达到预期的审计目标,在具体执行审计程序之前对审计工作所作的合理规划和安排,即特定审计计划。

[名词]具体审计计划是依据总体审计策略制定的,对实施总体审计策略所需要的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等所作的详细规划与说明。具体审计计划应当包括风险评估程序、计划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和其他审计程序。

[简答]注册会计师什么时候开展初步业务活动?初步业务活动的目的是什么?

答:(1)注册会计师在计划审计工作前,需要开展初步业务活动。

(2)初步业务活动的目的:

①确保注册会计师已具备执行业务所需要的独立性和专业胜任能力;

②确定不存在因管理层诚信问题而影响注册会计师保持该项业务意愿的情况;

③确保与被审计单位不存在对业务约定条款的误解。

[简答]什么是认定?如何确定具体审计目标?

答:认定是指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财务报表中的的业务和相关账户所作的陈述或声明。管理当局的认定包含以下三类: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与列报相关的认定等。

审计具体目标包括一般审计目标和项目审计目标。根据审计的总目标和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的上述认定,主可得出审计具体目标。

[简答]什么是审计重要性?在什么时候运用审计重要性概念?

答: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理解这一定义,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重要性概念中的错报包含漏报。

(2)重要性概念必须从会计报表使用者的角度来考察。

(3)重要性包括对数量和性质两个方面的考虑。

(4)重要性的判断离不开特定的环境。

(5)对重要性的评估需要运用职业判断。

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需要运用重要性原则的情形有二:一是在审计计划阶段,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时,此时,重要性被看做是审计所允许的可能或潜在的未发现错报或漏报时所允许的误差范围;二是评价审计结果时,此时,重要性被看做是某一错报或漏报或汇总的错报或漏报是否影响到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和决策的标志。

[简答]审计重要性和审计风险是什么关系?

答: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呈反向关系。也就是说,重要性水平越高,审计风险越低;反这,重要性水平越低,审计风险越高。这里,重要性水平的高低,一般地,400元的重要性水平比200元的重要性水平高。在理解两者之间构关系时,必须注意,重要性水平是注册会计师从会计报表使用者的角度进行判断的结果。审计风险越高。越要求注册会计师收集更多更有效的审计证据,以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因此,重要性和审计证据之间也是反身变动关系。

[简答]什么是计划审计工作?其总体要求是什么?

答:计划审计工作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完成年度财务报表的审计业务,达到预期的审计目标,在具体执行审计程序之前对审计工作所作的合理规划和安排,即制定审计计划。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01号——计划审计工作》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当计划审计工作,使审计业务以有效的方式得到执行。计划审计工作包括针对审计业务制定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以将审计风险降至接受的低水平。计划审计工作是一项持续的过程,计划审计工作十分重要,很多关键决策往往在这个阶段作出,如可接受的审计风险水平和重要性的确定、项目人员的配置,等等。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项目负责人和项目组其他关键成员应当参与计划审计工作,利用其经验和见解,以提高计划过程的效率和效果。

[简答]注册会计师应何时开展初步业务活动?初步业务活动的目的和内容分别是什么?

答:注册会计师在计划审计工作前,需要开展初步业务活动,为制定审计计划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注册会计师开展被步业务活动有助于确保在计划审计工作时达到的要求有:第一,确保注册会计师已具备执行业务所需要的独立性和专业胜任能力。第二,确定不存在因管理层诚信问题而影响注册会计师保持该项业务意愿的情况。第三,确保与被审计单位不存在对业务约定条款的误解。

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01号——计划审计工作》第6条的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当在本期审计业务开始时开展下列初步业务活动:

(1)针对保持客户关系和具体审计业务实施相应的质量控制程序;

(2)评价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情况,包括评价独立性;

(3)及时签订或个性审计业务约定书。

[简答]什么是总体审计策略?其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总体审计策略是对审计的预期范围和实施方式所作的规划,是注册会计师从接受审计委托到出具审计报告整个过程基本工作内容的综合计划。它是规划整个审计工作的蓝图。为了顺利完成审计任务,注册会计师应当为审计工作制定总体审计策略。总体审计策略用以确定审计范围、时间和方向,并指导制定具体审计计划。

总体审计策略的主要内容有:

审计范围

报告目标

审计方向

总体审计策略中包括的内容

总体审计策略应能恰当地反映注册会计师考虑审计范围、报告目标和审计方向的结果。注册会计师应当在总体审计策略中清楚地说明下列内容:(1)向具体审计领域调配的资源;(2)向具体审计领域分配资源的数量;(3)何时调配这些资源;(4)如何管理、指导、监督这些资源的利用。

[简答]什么是具体审计计划?其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具体审计计划是依据总体审计策略制定的,对实施总体审计策略所需要的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等所作的详细规划与说明。为了实现预期的审计目标,注册会计师应当为审计工作制定具体审计计划。具体审计计划比总体审计策略更加详细,其内容包括为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项目组成员拟实施的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具体审计计划应当包括风险评估程序、计划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和其他审计程序。

第五章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本章重要考点串讲

考点一审计证据

一、审计证据的含义及来源

审计证据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而使用的所有信息,包括财务报表依据的会计记录中含有的信息和其他信息。

财务报表依据的会计记录一般包括对初始分录的记录和支持性记录,如支票、电子资金转账记录、发票、合同、总账、明细账、记账凭证和未在记账凭证中挂帅的对财务报表的其他调整,以及支持成本分配、计算、调节和披露的手工计算表和电子数据表。

其他信息的内容比较广泛,包括有关被审计单位所在行业的信息、被审计单位内外部环境的其他信息等。

(二)审计证据的来源

按照证据的来源分类,可以将审计证据分为内部证据和外部证据两类。

1、内部证据

内部证据是由被审计单位内部机构或职员编制和提供的书面证据,如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记录、管理层的声明书以及其他各种由被审计单位编制和提供的有关书面文件。

按照证据的处理过程,可以将内部证据进一步划分为:

(1)只在审计客户内部流转的证据,如被审计单位的各种账簿资料、管理制度、董事会决议、最高管理当局声明书以及其他各种有关的书面文件等。

(2)由被审计单位产生,但在被审计单位外部流传,并获得其他单位和个人承认的内部证据,如销售发票、付款支票等。

一般而言,内部证据不如外部证据可靠,但如果内部证据在外部流转,并得到其他单位或个人的承认,则具有较强的可靠性。如果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较为健全,其内部证据的可靠程度较高。如果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不健全,则注册会计师就不能过分信赖获取的内部证据。

2、外部证据

外部证据是由被审计单位以外的组织机构或人士编制的书面证据。按照证据的处理过程,可以将外部证据进一步划分为:

(1)由被审计单位以外的机构或人士编制,并由其直接递交给注册会计师的外部证据。此类证据排除了伪造、更改凭证或业务记录的可能性,因而其证明力最强。

(2)由被审计单位以外的机构或人士编制,但由被审计单位持有并提交注册会计师的局面证据如银行对账单、购货发票、顾客订购单、有关的契约、合同等。

(3)由注册会计师为证明某个事项而自己动手编制的各种计算表、分析表或自行观察获取的证据。这类证据也具有较强的可靠性。

二、认定与审计证据

(一)认定的含义

所谓认定,是指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组成要素的确认、计量、列报作出的明确或隐含的表达。管理层在财务报表中的认定有些是明确表达的,有些则是隐含表达的。

(二)获取审计证据时对认定的运用

管理层的认定与审计目标密切相关,注册会计师的基本职责就是确定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其财务报表的认定是否恰当:将管理层的认定运用于各类交易、账户余额以及列报,就形成了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及列报的具体审计目标。注册会计师应当详细运用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作为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以及设计与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基础。

三、审计证据的数量与质量特征

充分性和适当性是审计证据的两个基本特征。审计准则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当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得出合理的审计结论,作为形成审计意见的基础”、“注册会计师应当保持职业怀疑态度,运用职业判断评价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

(一)审计证据的充分性

审计证据的充分性是指审计证据的数量足以支持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因此,它是注册会计师为形成审计意见所需证据的最低数量要求。

审计证据的充分性主要与注册会计师确定的样本量有关。客观公正的审计意见是建立在足够数量的审计证据的基础上的,但并不是说审计证据的数量越多越好,为了进行有效率、有效益的审计,注册会计师通常把需要足够数量证据的范围降低到最低限度。

注册会计师判断证据是否充分,应当考虑以下主要因素:

审计风险

具体审计项目的重要程度

注册会计师及其业务助理人员的经验

审计过程中是否发现错误或舞弊

审计证据质量

总体规模与特征

(二)审计证据的适当性

审计证据的适当性是对审计证据质量的衡量,即审计证据在支持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包括披露)的相关认定,或发现其中存在错报方面具有相关性和可靠性。相关性和可靠性是审计证据适当性的核心内容,只有既相关又可靠的审计证据才是高质量的。

审计证据的相关性

审计证据的可靠性

审计证据的可靠性是指审计证据的可信程度。

(三)审计证据的充分性与适当性之间的关系

充分性和适当性是审计证据的两个重要特征,两者缺一不可,只有既充分又适当的审计证据才是有证明力的。

审计证据的适当性影响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审计证据的质量越高。需要的审计证据数量可能越少。

需要注意,尽管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相关,但如果审计证据的质量存在缺陷,那么注册会计师仅靠获取更多的审计证据可能无法弥补其质量上的缺陷。同样地,如果注册会计师获取的证据不可靠,那么证据数量再多也难以起到证明作用。

本章典型试题串讲

[单选]“审计证据的数量应能最低程度地支持审计意见的发表”所表达的审计证据的特点是充分性。

[单选]根据审计证据充分性的要求,注册会计师应当收集到较多的实质性测试证据的情况是被审计单位面临亏损的压力。

[单选]审计证据中,其证明力由强到弱排列的是注册会计师自编的分析表、购货发票、销货发票、管理当局声明书。

[名词]审计证据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而使用的所有信息,包括财务报表依据的会计记录中含有的信息和其他信息。

[名词]所谓认定,是指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组成要素的确认、计量、列报作出的明确或隐含的表达。

[名词]审计证据的充分性是提审计证据的数量足以支持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因此,它是注册会计师为形成审计意见所需证据的最低数量要求。

[审计证据的适当性是指对审计证据质量的衡量,即审计证据在支持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包括披露)的相关认定,敬发现其中存在错报方面具有相关性和可靠性。

[名词]审计工作底稿是指注册会计师对制定的审计计划、实施的审计程序、获取的相关审计证据,以及得出的审计结论作出的记录。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证据的载体,是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获取的资料,形成的审计工作记录。

[名词]问题备忘录一般是指对某一事项或问题的概要的汇总记录。在问题备忘录中,注册会计师通常记录该事项或问题情况、执行的审计程序或具体的审计步骤,以及得出的审计结论。

[名词]永久性档案是指那些记录内容相对稳定,具有长期使用价值,并对以后审计工作具有重要影响和直接作用的审计档案。

[名词]当期档案是指那些记录内容经常变化,主要供当期和下期审计使用的审计档案。如审计策略、具体审计计划等。

[简答]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经验与审计证据的获取的关系如何?

答:审计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除了要求有会计、管理、法律以及经济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外,通过多次审计实践获得的执业经验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如果注册会计师及其助理人员的审计经验比较丰富,就可以从较少的审计证据中判断出被审计事项是否存在错误或舞弊行为;相反,如果注册会计师及其助理人员审计经验不足,就可能需要比较多、比较明显的审计证据才能判断错弊行为是否发生。所以审计人员的执业经验往往成为决定审计证据数量多寡的因素。

[简答]思考审计目标、审计证据审计程序之间的联系。

答:审计目标是指在一定的历史环境下,人们通过审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理想境地或最终结果。为实践审计目标,注册会计师应当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作为得出合理的审计结论、形成恰当的审计意见的基础。审计证据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而使用的所有信息,包括财务报表依据的会计记录中含有的信息和其他信息。审计程序是指审计工作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为了实现既定的审计目标,获取必要的审计证据,注册会计师必须遵循一定的标准和规范进行审计工作。实施相应的审计程序。

[简答]审计工作底稿归档后需要变动的情形有哪些?应如何记录?

答:注册会计师发现有必要修改现有审计工作底稿或增加新的审计工作底稿的情形有:第一,注册会计师已实施了必要的审计程序,取得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并得出了恰当的审计结论,但审计工作底稿的记录不够充分。第二,在审计报告日后,如果发现例外情况要求注册会计师实施新的或追加的审计程序,或导致注册会计师么出新的结论。例外情况主要是指审计报告日后发现与已审计财务信息相关,且在审计报告日已经存在的事实,该事实如果被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报告日前获知,可能影响审计报告。

变动审计工作底稿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记录:遇到的例外情况;实施的新的或追加的审计程序,获取的审计证据以及得出的结论;对审计工作底稿作出变动及其复核的时间和人员。

第六章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与应对

本章重要考点串讲

考点一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一、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层次以及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

(一)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的审计程序

在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下列审计程序:

(1)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整个过程中识别风险,并考虑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

(2)将识别的风险与认定层次可能发生错报的领域相联系。

(3)考虑识别的风险是否重大。风险是否重大是指风险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

(4)考虑识别的风险导致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的可能性。

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二)可能表明被审计单位存在重大错报风险的事项和情况

注册会计师应当充分关注可能表明被审计单位存在重大错报风险的事项和情况,并考虑由于上述事项和情况导致的风险是否重大,以及该风险导致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的可能性。

(三)识别两个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

在对重大错报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后,注册会计师应当确定,识别的重大错报风险是与特定的某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认定相关,还是与财务报表整体广泛相关,进而影响多项认定。

(四)控制环境对评估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影响

财务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很可能源于薄弱的控制环境。注册会计师应当采取总体应地措施。

(五)控制对评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影响

在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将所了解的控制与特定认定相联系。

(六)考虑财务报表的可审计性

如果通过对内部控制的了解发现下列情况,并对财务报表局部或整体的可审计性产生疑问,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出具保留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1)被审计单位会计记录的状况和可靠性存在重大问题,不能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发表无保留意见。

(2)对管理层的诚信存在严重疑虑。必要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解除业务约定。

二、特别风险

(一)特别风险的含义

作为风险评估的一部分,注册会计师应当运用职业判断,确定识别的风险哪些是需要特别考虑的重大错服风险,这些风险通常简称为特别风险。

(二)非常规交易和判断事项导致的特别风险

特别风险通常与重大的非常夫交易和判断事项有关。

1、非常规交易。

2、判断事项。

三、仅通过实质性程序无法应对的重大错报风险

作为风险评估的一部分,如果认为仅通过实质性程序获取的审计证据无法将认定层次的重大旬报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价被审计单位针对这些风险设计的控制,并确定其执行情况。

因此,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与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一样,也是一个边续和动态地收集、更新与分析信息的过程,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的始终。

四、沟通

内部控制的重大缺陷是指内部控制设计或执行存在的严重不足,使被审计单位管理层或员工无法在政党行使职能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或舞弊引起的财务报表重大错报。

注册会计师在了解和测试内部控制的过程中可能会注意到内部控制存在的重大缺陷。注册会计师应当及时将注意到的内部控制设计或执行方面的重大缺陷,告知适当层次的管理层或治理层。

如果识别出被审计单位未加控制或控制不当的重大错报风险,或认为被审计单位的风险评估过程存在重大缺陷,注册会计师应当就此类内部控制缺陷与治理层沟通。

本章典型试题串讲

[多选]注册会计师为了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应当实施的风险评估程序有询问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实施分析程序、观察被审计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检查文件、记录和内部控制文件、追踪交易在财务报告系统中的处理过程。

[多选]在了解控制环境时,注册会计应当关注的内容有公司治理层相对于管理层的独立性、公司管理层的理念和经营风格、公司员工整体的道德价值观。

[多选]在了解公司内部控制时,注册会计师通常采用的程序有查阅内部控制手册、追踪交易在财务报告信息系统中的处理过程、现场观察某项控制的运行、询问被审计单位人员。

[名词]内部控制是被审计单位为了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以及对法律法规的遵守,由治理层、管理层和其他人员设计与执行的政策及程序。

[名词]控制环境包括治理职能和管理职能,以及治理层和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及其重要性的态度、认识和措施。良好的控制环境是实施有效内部控制的基础。

[名词]控制活动是提有助于确保管理层的指令得以执行的政策和程序。包括与授权,业绩评价、信息处理、实物控制和职责分离等相关的活动。

[名词]控制测试指的是测试控制运行的有效性。在测试控制运行的有效性时,应当从下列方面获取关于控制是否有效运行的审计证据:(1)控制在所审计期间的不同时点是如何运行的;(2)控制是否得到的一贯执行;(3)控制由谁执行;(4)控制以何种方式运行(如人工控制或自动化控制)

[名词]实质性程序是指注册会计师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直接用以发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的审计程序。实质性程序包括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细节测试以及实质性分析程序。

[名词]对控制的监督是指被审计单位评价内部控制在一段时间内运行有效性的过程,该过程包括及时评价控制的设计和运行,以及根据情况的变化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

[名词]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是与财务报表整体广泛相关的重大错报,这种风险影响多项认定。

[名词]交易账户余额层次重大错报是指与特定的各类的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认定的相关的重大错报。

[简答]注册会计师是否可以视情况选择性执行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审计程序?

答:《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11号——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当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以足够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是必要程序,特别是为注册会计师在关键五一节作出职业判断提供重要基础。

[简答]注册会计师可以从哪些方面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可采取哪些风险评估程序?

答:注册会计师可以从哪些方面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1)行业状况、法律环境与监管环境以及其他外部因素。

(2)被审计单位性质。

(3)被审计单位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

(4)被审计单位的目标、战略以及相关经营风险。

(5)被审计单位业绩的衡量和评价。

(6)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

注册会计师可实施下列风险评估程序,以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1)询问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内部其他相关人员。

(2)实施分析程序

(3)观察和检查

[简答]什么是内部控制?注册会计师是否需要了解被审计单位所有的内部控制?

答:内部控制是被审计单位为了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以及对法律法规的遵守,由治理层、管理层和其他人员设计与执行的政策及程序。

注册会计师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是对财务报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发表审计意见,尽管要求注册会计师在财务报表审计中考虑与财务报表编制相关的内部控制,但目的并非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意见。注册会计师需要了解和评价的内部控制只是与财务报表内部控制,并非被审计单位所有的内部控制。

[简答]什么是了解内部控制?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答:对内部控制了解的深度,是指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时对内部控制了解的程度。包括评价控制的设计,并确定其是否得到执行,但不包括对控制是否得到一贯执行的测试。评价控制的设计是指考虑一项控制单独或连同其他控制是否能够有效防止或发现并纪正重大错报。控制得到执行是指某项控制存在且被审计单位正在使用。

[简答]什么是特别风险?哪些事项容易形成特别风险?

答:特别风险是注册会计师应当运用职业判断确定识别的需要特别考虑的重大错报风险。

(1)非常规交易。非常夫交易是指由于金额或性质异常而不经常发生的交易。

(2)判断事项。判断事项通常包括作出的会计估计。如资产减值准备金额的估计、需要运用复杂估值技术确定的公允价值计量等。

[简答]如何理解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

答:在对重大错报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后,注册会计师应当确定,识别的重大错报风险是与特定的某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认定相关,还是与财务报表整体广泛相关,进而影响多项认定。

某些重大错报风险可有与特定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认定相关。例如,被审计单位存在复杂的联营或合资,这一事项表明长期股权投资账户的认定可有存在重大错报风险。

某些重大错报风险可能与财务报表整体广泛相关,进而影响多项认定。例子如,管理层缺乏诚信或承受异常的压力可能引发舞弊风险,这些风险与财务报表整体相关。

[简答]注册会计师是否需要与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治理层沟通在了解和测试内部控制过程中发现的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重大缺陷?

答:注册会计师在了解和测试内部控制的过程中可能会注意到内部控制存在的重大缺陷。注册会计师应当及时将注意到的内部控制设计或执行方面的重大缺陷,告知适当层次的管理层或治理层。内部控制的重大缺陷是指内部控制设计或执行存在的严重不足,使被审计单位管理层或员工无法在正常行使职能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或舞弊引起的财务报表重大错报。

[简答]针对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可采取哪些总体应对措施?这些应对措施对进一步审计程序方案会产生哪些影响?

答:注册会计师应当针对评估的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而确定的总体应对措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向项目组强调在收集和评价审计证据过程中保持职业怀疑态度的必要性。

(2)分派更有经验或具有特殊技能的审计人员,或利用专家的工作。

(3)提供更多的督导。

(4)在选择进一步审计程序时,应当注意使某些程序不被管理层预见或事先了解。

(5)对拟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作出总体修改。

注册会计师评估的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以及采取的总体应对措施,对拟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总体方案包括实质性方案和综合性方案。当评估的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属于高风险水平(并相应采了解更强调审计程序不可预见性、重视高速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等总体应对措施)时,拟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总体方案往往更倾向于实质性方案。

第七章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

本章重要考点串讲

考点一销售与收款循环的特性

销售与收款循环涉及的资产负债表项目主要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长期应收款、预收账款、应交税费等;所涉及的利润表项目主要包括营业收放、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等。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特性主要包括两部分的内容:一是本特环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二是本循环所涉及的主要凭证和会计记录。

(一)销售与收款循环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

接受顾客订单;批准赊销信用;按销售单供货;按销售单装运货物;向顾客开具账单;办理和记录现金、银行存款收入;办理和记录销售退回、销售折扣与折让;提取和注销坏账等。

(二)销售与收款特环涉及的主要凭证和会计记录

顾客订货单;销售单;发运凭证;销售发票商品价目表;货项通知单;应收账款、主营业务收放、折扣与折让明细账、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等。

考点二销售与收款特环内部控制测试

(一)销售交易的内部控制和控制测试

适当的职责分记;正确的授权审批;充分的凭证和记录;凭证的预先编号;按月寄出对账单;内部核查程序。

(二)收款交易的内部控制和控制测试

按规定及时办理收款业务;及时入账,不得账个设账,不得擅自坐支现金;建立应收账款账龄分析制度和逾期应收账款催收制度;按客户设置应收账款台账;对于坏账应按规定进行处理;单位应当定期与往来客户通过函证等方式核对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款项等往来款项等。

本章典型试题串讲

[单选]如果审计人员怀疑被审计单位存在向虚构的顾客发货并作为销售业务入账的行为,则应执行最有效的交易实质性程序是将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中的记录同销售单中的赊销审批和发运审批核对。

[单选]为了检查被审计单位是否及时向客户发送账单,审计人员可以执行的审计程序是观察指定人员寄送对账单和检查顾客复函档案。

[单选]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实施销售业务截止测试,主要目的是为了检查销货业务的入账时间是否正确。

[单选]注册会计师向债务人函证应收账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证实债务人的存在和被审计单位记录的真实性。

[单选]对通过函证无法证实的应收账款,最有效的审计程序为审查与应收账款相关的销货凭证。

[多选]销售交易的内部控制包括适当的职责分离、正确的授权审批、充分的凭证和记录、凭证的预先编号、按月寄送对账单等。

[多选]在对特定会计期间主营业务收入进行审计时,审计人员应重点关注的与被审计单位主营业务收入确认有密切关系的日期包括发票开具日期、收款日期、提供劳务日期、记账日期等。

[多选]应收账款的审计目标有确定应收账款是否真实、确定应收账款的余额是否正确、确定应收账款是否归被审计单位所拥有、确定应收账款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等。

[名词]在收账款函证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获取影响财务报表或相关披露认定的项目的信息,通过直接来自第三方对有关信息和现存状况的声明获取和评价审计证据的过程。函证应收账款的目的在于证实应收账款账户余额的真实性、正确性,防止或发现在销售交易中发生的错误或舞弊行为。

[名词]积极函证方式又称肯定式函证,是指注册会计师向第三方发出询证函,要求第三方证实有头绪信息,注册会计师要求被询证者在所有情况下必须回函,确认谒证函所列示信息是否正确,或填列询证函要求的信息。

[名词]消极的函证方式又称否定式函证,是指注册会计师向第三方发出询证函,要求第三方证实有关信息,注册会计师只要求被询证者仅在不同意询证函列示信息的情况下才予以回函。

[简答]简述销售与收款循环的主要业务活动。

答:销售与收款循环涉及的主要业务流动有:接受顾客订单;批准赊销信用;按销售单供货;按销售单供货;按销售单装运货物;向顾客开具账单;办理和记录现金、银行存款收入;办理和记录销售退回、销售折扣与折让;提取和注销坏账等。

[简答]简述销售与收款循环的主要内部控制及控制测试

答:(1)销售交易的内部控制和控制测试

适当的职责分离;正确的授权审批;充分的凭证和记录;凭证的预先编号;按月寄出对账单;内部核查程序。

常用的控制测试有:检查销售发票副联是否附有发运凭证及顾客订货单,检查顾客的赊购、销售发票是否经授权批准,检查销售发票、发运凭证、销售发票连续编号的完整性、观察是否寄送对账单并检查顾客回函档案,加成会计科目表是否适当,检查有关凭证上内部符合和核查标记等。

(2)收款交易的内部控制和控制测试

按规定及时办理收款业务;及时入账,不得账外设账,不得擅自坐支现金;建立应收账款账龄分析制度和逾期应收账款催收制度;按客房设置应收账款如账;对于坏账应按夫定进行处理;单位应当定期与往来宇航客户通过函证等方式核对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款面等往来款项等。

[简答]简述应收账款审计的实质性程序。

答:应收账款审计的实质性程序一般包括:

(1)取得或编制应收账款明细表;

(2)检查涉及应收账款的相关财务指标;

(3)检查应收账款账龄分析是否正确;

(4)向债务人函证应收账款;

(5)确定已收回的应收账款金额;

(6)对未函证应收账款实施替代审计程序;

(7)检查坏账的确认和处理;

(8)抽查有无不属于结算业务的债权;

(9)检查贴现、质押或出售;

(10)对应收账款实施关联方及其交易审计程序;

(11)确定应收账款的列报是否恰当

第八章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

本章重要考点串讲

考点一采购与付款循环的特性

(一)采购与付款特环的主要业务活动

请购商品和劳务;订购商品;验收商品;储存已验收的商品存货;付款;记录。

(二)采购与付款特环的主要凭证和会计记录

请购单;订购单;验收单;入库单;付款凭单;明细账和总账;付款证明;对账单等。

考点二采购与付款循环业务的内部控制

(一)采购与付款循环业务的内部控制

采购与付款循环业务的内部控制主要有:适当的职责划分;建立采购申请制度;预算管理;授权制度和审核批准制度;付款业务;采购与验收环节的管理制度等。具体内容如下:

(1)对购货业务合理的职现划分,使得在业务执行过程中能够进行有效的复核和监督。企业采购与付款业务的不相容岗位至少包括:请购与审批;询价与确定供应商;采购合同的订立与审核;采购、验收与相关会计记录;付款的申请、审批与执行。

(2)企业应当建立采购申请制度。

(3)企业应当加强采购业务的预算管理。

(4)企业应当建立采购与付款业务的授权制度和审核批准制度,并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办理采购与付款业务。请购依据应当充分适当,请购事项和审批程序应当明确。

(5)企业应当按照请购、审批、采购、验收、付款等规定的程序办理采购与付款业务,并在采购与付款各环节设置的记录、填制相应的凭证,建立完整的采购登记制度,加强请购手续、采购订单(或采购合同)、验收证明、入库凭证、采购发票等文件和凭证的相互核对工作。重要的凭证应预先编号,作废的单据要注销并保存。

(6)企业应当建立采购与验收环节的管理制度。

(7)企业应当根据规定的验收制度和经批准的订单、合同等采购文件,由独立的验收部门或指定专人进行验收,出具检验报告、计量报告和验收证明。

(8)企业财会部门在办理付款业务时,应当对采购合同约定的付款条件以及采购发票、结算凭证、检验报告、计量报告和验收证明等相关凭证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及合夫性进行严格审核。

(9)企业应当定期与供应账款、应付票据、预付账款等往来款项。如有不符,应当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10)企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办理采购业务的人员定期进行岗位轮换,防范采购人员利用职权和工作便利收受商业贿赂损害企业利益的风险。

(二)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

一般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预算制度;授权批准制度;账簿记录制度;职责分工制度;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的区分制度;固定资产的鼾制度;固定资产的定期盘点制度;固定资产的维护保养制度等。

(三)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内部控制测试

检查业务分工是否合理;检查采购单价是否授权批准;检查采购制度是否得出到了执行;检查订货单和验收单是否都已经预先编号;检查相应的记账凭证;检查存货和应付账款的明细账;检查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和明细账的日期;获取卖方对账单;检查有无独立审核程序;检查有无内部审计制度等。

本章典型试题串讲

[单选]注册会计师从被审计单位的验收单追查至相应的采购明细账,是为了证实采购与付款循环中的完整性。

[单选]注册会计师实地观察重要的固定资产时,应重点观察本期新增加的固定资产。

[多选]注册会计师需要函证应付账款的情形包括应付账款的控制风险较高、某应付账款账户金额较大、主要供应商期末余额很小、账龄较短的应付账款项目。

[名词]为了防止企业低估负债,注册会计师应检查被审计单位有无故意漏记应付账款行为,查找未入账的应付账款。这种审计被称作应付账款完整性审计。

[简答]简述采购和付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包括哪些内容?

(1)对购货业务合理的职现划分,使得在业务执行过程中能够进行有效的复核和监督。企业采购与付款业务的不相容岗位至少包括:请购与审批;询价与确定供应商;采购合同的订立与审核;采购、验收与相关会计记录;付款的申请、审批与执行。

(2)企业应当建立采购申请制度。

(3)企业应当加强采购业务的预算管理。

(4)企业应当建立采购与付款业务的授权制度和审核批准制度,并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办理采购与付款业务。请购依据应当充分适当,请购事项和审批程序应当明确。

(5)企业应当按照请购、审批、采购、验收、付款等规定的程序办理采购与付款业务,并在采购与付款各环节设置的记录、填制相应的凭证,建立完整的采购登记制度,加强请购手续、采购订单(或采购合同)、验收证明、入库凭证、采购发票等文件和凭证的相互核对工作。重要的凭证应预先编号,作废的单据要注销并保存。

(6)企业应当建立采购与验收环节的管理制度。

(7)企业应当根据规定的验收制度和经批准的订单、合同等采购文件,由独立的验收部门或指定专人进行验收,出具检验报告、计量报告和验收证明。

(8)企业财会部门在办理付款业务时,应当对采购合同约定的付款条件以及采购发票、结算凭证、检验报告、计量报告和验收证明等相关凭证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及合夫性进行严格审核。

(9)企业应当定期与供应账款、应付票据、预付账款等往来款项。如有不符,应当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10)企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办理采购业务的人员定期进行岗位轮换,防范采购人员利用职权和工作便利收受商业贿赂损害企业利益的风险。

[简答]简述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包括哪些内容?

答:一般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预算制度;授权批准制度;账簿记录制度;职责分工制度;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的区分制度;固定资产的鼾制度;固定资产的定期盘点制度;固定资产的维护保养制度等。

[简答]应付账款的完整性应怎样审计?

答:为了防止企业低估负债,注册会计师应检查被审计单有无故意漏记应付账款行为。例如,结合存货监盘,检查被审计单位在资产负债表日是否存在有材料入库凭证但未收到购货发票的经济业务;检查资产负债表日后收到的购货发票,关注购货发票的日期,确认其入账时间是否正确;检查资产负债表日后应付账款明细账发生额的相应凭证,确认其入账时间是否正确。检查时,注册会计师还可以通过询问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和采购人员,查阅资本预算、工作通知单和基建合同来进行。

如果注册会计师通过这些审计程序发现某些未入账的应付账款,应将有关情况详细记入审计工作底稿,然后根据其重要性确定是否需建议被审计单位进行相应的调整。

[简答]固定资产的审计有哪些必要的审计程序?

答:(1)获取或编制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分类汇总表。

(2)分析程序。

(3)检查固定资产的减少。

(4)检查固定资产的增加。

(5)检查固定资产的所有权。

(6)对固定资产进行实地观察。

(7)检查固定资产的租赁。

(8)检查固定资产的抵押、担保情况。

(9)检查有无与关联方之间的固定资产购售活动。

(10)检查固定资产是否已在资产负债表上恰当披露。

[简答]固定资产减少的审计应从哪几个方面进行?

审计固定资产减少的主要目的就在于查明业已减少的固定资产是否已作适当的会计处理。其审计要点如下:

(1)检查减少固定资产的授权批准文件。

(2)检查因不同原因减少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是否符合有关规定,难其数额计算的准确性。

(3)结合“固定资产清理”和“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科目,抽查固定资产账面转销额是否正确。

(4)检查是否存在未作会计记录的固定资产减少业务:第一,复核本期是否有新增加的固定资产替换了原有固定资产。第二,分析营业外收支待账户,查明有无处置固定资产所带来的收支。第三,若某种产品因故停产,追查其专用生产设备待的处理情况。第四,向被审计单位的固定资产阶级管理部门查询本期有无未作会计记录的固定资产减少业务。

[简答]累计折旧审计的内容有哪些?

答:累计折旧审计的内容主要有:

(1)获取或编制的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分类汇总表,复核加计正确,并与报表数、总账数和明细账供不应求数核对相符。

(2)检查被审计单位制定的折旧政策和方法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确定其所采用的折旧方法能否在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内合理分摊其成本,前后期是否一致。

(3)根据情况,对累计折旧进行分析程序。

(4)检查折旧的计提和分配。

①计算复核本期折旧费用的计提是否正确。

②检查折旧费用的分配是否合理,与上期分配方法是否一致。

③注意固定资产增减变动时,有关折旧的会计处理是否符合规定,查明通过更新改造、接受捐赠或融资租入而增加的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计算是否正确。

(5)将“累计折旧”账户贷方的本期计提折旧的计提折旧额与相应的成本费用中的折旧费用明细账户的借方相比较,以查明所计提折旧金额是否已全部摊入本期产品成本或费用。

(6)结合固定资产审计。检查其折旧的计提是否正确无误,并追查至固定资产登记卡/。

(7)检查累计折旧的披露是否恰当。

第九章生产与存货循环审计

本章重要考点串讲

考点一生产与存货循环的特性

(一)生产与存货循环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

计划和安排生产;发出原材料;生产产品;核算产品成本;储存产成品;核算产品成本;发出产成品等。

(二)生产与存货循环涉及的主要凭证和会计记录

生产指令;领发料凭证;产量和工时记录;工薪汇总表及工薪费用分配表;材料费用分配表;制造费用分配汇总表;成本计算单;存货明细账等。

考点二生产与存货循环内部控制测试

一、生产与存货循环内部控制

1、存货的内部控制:购货、验收、仓储、生产、销货等职能。

2、工薪的内部控制:雇佣员工;授权变动工资;编制出勤和计时资料;编制工资计算表;支付工资和保管未领工资;填写个人所得税申报表;记录工资等。

3、成本会计制度的内部控制:成本费用管理控制;成本费用会计控制。

二、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内部控制测试

内部控制测试一般包括:了解和描述生产和存货循环内部控制;实施简易抽查;工薪的内部控制测试;成本会计制度的内部控制测试;评价生产和存货循环内部控制。

注册会计师可通过询问、审阅、观察等方法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生产与存货循环内部控制,并可以选择一两个产品品种进行测试,以考虑其执行情况和执行效果。

考点三生产与存货循环主要账户的审计

一、存货审计

(一)存货的审计目标

审查和评价存货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且一贯有效执行;确定存货是否存在,是否归被审计单位所拥有;确定增减变动的记录是否正确,计量和计价方法是否恰当;存货入库与发出的手续是否齐全;存货期末余额是否正确;确定在资产负债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

(二)存货的实质性程序

1、审查存货余额

对存货余额的实质性程序一般采用如下程序:

(1)核对各存货项目明细账与总账、报表数是否相符。

(2)存货的分析性复核。在存货审计中通常运用的分析性复核方法主要是简单比较法和比率分析法两种。

(3)存货监盘。存货监盘是指注册会计师现场观察被审计单位存货的盘点,并对已盘点的存货进行适当检查。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注册会计师应该亲临现场观察被审计单位存货的盘点;二是在此基础上,注册会计师应根据需要适当抽查已盘点存货。

(4)存货的计价测试。为了难资产负债表上存货项目余额的真实性,还必须对存货的计价进行审计。存货计价测试的主要程序包括:

①样本的选择

②计价方法的确认

③计价测试。

(5)审查存货所有权。

二、营业成本的审计

(一)直接材料成本的审计

主要审计内容有:进行分析性复核;检查直接材料耗用数量的真实性;抽查材料发出及领用的原始凭证;抽查产品成本计算单等。

(二)直接人工成本的审计

主要审计内容有:进行分析性复核;抽查产品成本计算单,检查直接人工成本的计算是否正确;结合应付职工薪酬的检查,抽查人工费用会计记录及会计处理是否正确等。

(三)制造费用的审计

主要审计内容有:进行分析性复核;审阅制造费用明细账,检查其核算内容及范围是否正确;检查制造费用的分配是否合理等。

(四)主营业务成本的审计

对主营业务成本的审计,应通过审阅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和库存商品明细账等记录,并核对有关的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进行。其主要内容包括:

(1)获取或编制主营业务成本明细表。与明细账和总账核对相符。

(2)进行分析性复核。分析比较本年度与上年度主营业务成本金额,如有重大波动和异常情况,应查明原因。

(3)编制生产成本及主营业务成本倒轧表,与总账核对相符。

倒轧表的基本等式如下:

原材料期初余额+本期购进额-原材料期末余额-其他原材料发出额直接材料成本

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制造费用本期生产费用

产品生产成本+在产品期初余额-在产品期末余额-其他在产品发出额产品商品成本

产品商品成本+库存商品期初余额-库存商品期末余额-其他库存商品发出额主营业务成本

(4)结合生产成本的审计,抽查主营业务成本结转数额的正确性,并检查其是否与主营业务收入相配比。

(5)检查主营业务成本账户中重大调整事项(如销售退回等)是否有其充分理由。

(6)确定主营业务成本在利润表中是否已恰当披露。

考点四生产与存货循环相关账户的审计

一、应付职工薪酬的审计

1、应付职工薪酬的审计目标。确定期末应付职工薪酬是否存在,是否为被审计单位应履行的支付业务;确定其计提和支出是否合理,记录是否完整;确定期末余额是否正确;确定应付职工薪酬的披露是否恰当。

2、应付职工薪酬的实质性程序。获取或编制应付职工薪酬明细表;进行分析性复核;抽查应付职工工薪的支付凭证;确定其在资产负债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

二、管理费用的审计

1、管理费用的审计目标。确定管理费用折记录是否完整;确定管理费用的计算是否正确;确定管理费用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

2、管理费用的实质性程序。获取或编制管理费用明细表,与报表数、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一致;检查其明细项目的设置是否符合规定的核算内容与范围;进行分析性复核;审查发生额是否真实、正确;确认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

本章典型试题串讲

[单选]注册会计师对S公司的存货进行计价测试。在了解到存货种类繁多、收发频繁、价值差异圈套的特点后,注册会计师应当对存货采用的方法是分层抽样。

[多选]属于应付职工薪酬审计的实质性程序有对本期工薪费用实施分析程序、检查工薪的计提是否正确,分配方法是否与上期一致、检查应付职工薪酬支付和使用情况。

[名词]存货监盘是指注册会计师现场观察被审计单位存货的盘点,并对已盘点的存货进行适当检查。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注册会计师应该亲临现场观察被审计单位存货的盘点;二是此基础上,注册会计师应根据需要适当抽查已盘点存货。

[简答]注册会计师一般可以采取什么措施对存货的盘点进行检查?

答:注册会计师应当对已盘点的存货进行适当检查,将检查结果与被审计单位盘点记录相核对,并形成相应记录。可以从存货盘点记录中选取项目追查至存货实物,以测试记录的准确性,也可以从存货实物中选取项目追查至存货盘点记录,以测试存货盘点记录的完整性。检查的目的既可以是为了确证被审计单位的盘点计划得到适当的执行(控制测试),也可以是为了证实被审计单位的存货实物总额(实质性程序)。如果观察程序能够表明被审计单位的组织管理得当,盘点、监督以及复核程序充分有效,注册会计师可据此减少所需检查的存货项目。在实施检查程序时,注册会计师应尽可能避免让被审计单位事先了解将抽取检查的存货项目。检查的范围通常包括每个盘点小组盘点的存货以及难以盘点或隐蔽性较强的存货。

[简答]存货监盘的目的是什么?注册会计师如何实施存货监盘才能达到审计目的?

答:注册会计师监盘存货的目的在于获取有关存货数量和状况的审计证据以确证被审计单位记录的所有存货确实存在,已经反映了被审计单位拥有的全部存货,并属于被审计单位的合法财产。具体来讲,为了达到比较好的效果,存货监盘应做好盘点前的计划工作、盘点过程的监督工作以及盘点工作结束后的记录工作。

[简答]在存货监盘结束后,注册会计师应如何考虑监盘结果对审计报告的影响?

在存货监盘结束后,注册会计师应考虑监盘结果对审计报告的影响:如果,监盘结果表明存货的数量和状况准确无误,其他方面也合法合规、公允表达,就可以考虑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如果监盘结果表明存货数量、状况存在重大错报,应考虑存货重要性水平,考虑出具保留意见或者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如果对重要存货无法实施存货监盘,应视影响的程度,考虑出具保留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简答]简述主营业务成本倒轧表的编制方法。

原材料期初余额+本期购进额-原材料期末余额-其他原材料发出额直接材料成本

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制造费用本期生产费用

产品生产成本+在产品期初余额-在产品期末余额-其他在产品发出额产品商品成本

产品商品成本+库存商品期初余额-库存商品期末余额-其他库存商品发出额主营业务成本

第十章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

本章重要考点串讲

考点一筹资与投资循环的特性

筹资活动是指企业为满足生存和发展的需要,通过改变企业资本及债务规模和构成而筹集资金的活动。投资活动是指企业为享有被投资单位分配的利润,或为谋求其他利益,将资产让渡给其他单位而获得另一项资产的活动。

筹资与投资特环中涉及的资产负债表项目主要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利息、应收股利、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短期借款、交易性金融负债、应付利息、应付股利、长期借款、应会计债券、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筹资与投资循环中所涉及的利润表项目主要包括:财务费用、投资收益等。

(一)筹资与投资循环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

1、筹资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筹资的审批授权;签订合同或协议;取得资金;计算利息或股利;偿还本息或发放股利。

2、投资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投资的审批授权;取得投资;取得投资收益;转让债券或其他投资等。

(二)筹资与投资循环涉及的主要凭证和会计记录

1、筹资活动涉及的主要凭证和会计记录

债券;股票;债券契约;股东名册;公司债券存根簿;承销或包销协议;借款合同或协议;有关的记账凭证;有关会计科目的会计账簿,包括明细账和总账。筹资活动涉及的会计科目主要有:银行存款、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股本等。

2、投资活动涉及的主要凭证和会计记录

股票或债券;经纪人通知书;债券契约;被投资企业的章程及有关投资协议;股票或债券登记簿;有关的记账凭证;有关会计科目涉及的会计账簿,主要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收利息、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应收利息、投资收益、应收股利、交易性金融负债等教养目相关的记录凭证、明细账和总账。

考点二筹资与投资循环的内部控制测试

(一)筹资业务的内部控制

筹资的授权审批控制;职责分离控制;会计控制;实物保管的控制;筹资业务在资产负债表上能够得到恰当的披露等。

(二)投资业务的内部控制

合理的职责分工制度;健全的资产保管制度;详尽的会计核算制度;严格的记名登记制度;完善的定期盘点制度等。

(三)筹资与投资业务的内部控制测试

1、筹资业务的内部控制测试

主要程序:了解筹资循环的内部控制;抽查有关的会计记录;审查筹资业务中实物资产的保管情况;评价筹资活动的内部控制等。

2、投资业务的内部控制测试

主要程序:了解投资特环的内部控制;抽取与投资业务有关的会计记录;审阅内部审计人员或其他被授权人员的定期盘核报告;分析投资业务管理报告;评价投资循环的内部控制等。

本章典型试题串讲

[单选]在审计应付债券时,如果被审计单位应付债券业务不多,审计人员可以直接进行实质性测试。

[单选]注册会计师审计B公司长期借款业务时,为确定“长期借款”账户余额的真实性,可以进行函证。函证的对象应当是B公司存过款的所有银行。

[单选]审查盈余公积时,在盈余公积用于转增资本或分配股利后,其余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25%。

[单选]计算投资收益占利润总额的比例,并将其与各年比较,可以看出被审计单位盈利能力的稳定性。

[多选]投资业务的内部控制内容主要包括合理的职责分工制度、健全的资产保管制度、详尽的会计核算制度、严格的记名登记制度、完善的定期盘点制度。

[多选]在确定应纳税所得额时,审计人员应注意企业的收入总额是否计算正确、扣除项目是否正确、使用税率是否正确、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等。

[简答]筹资循环包括哪些主要业务活动?在办理具体业务时,主要应用哪些账户和凭证?

答:筹资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有:筹资的审批授权;签订合同或协议;取得资金;计算利息或股息;偿还本息或发放股利。

筹资活动涉及的主要凭证和会计记录:债券;股票;债券契约;股东名册;公司债券存根簿;承销或包销协议;借款合同或协议;有关的记账凭证;有关会计科目的会计账簿;包括明细账和总账。筹资活动涉及的会计科目主要有:银行存款、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股本等。

[简答]筹资循环的审计目标是如何表述的?

答:筹资业务的审计目标:确认被审计单所记录的各项筹资业务确实存在,记录金额是否正确;审查所有与筹资有关的业务是否全部得到记录,入账是否及时;确认负债是否为被审计单位所承担,出资者的投资是否为被审计单位所拥有;审查负债的核算和计价是否正确;审查筹资业务在资产负债表中是否得到恰当的披露。

[简答]筹资循环的内部控制分别包括哪些主要环节?如何进行控制测试?

答:筹资业务的内部控制的主要环节有:筹资的授权审批控制;职责分离控制;会计控制;实物保管的控制;筹资业务在资产负债表上能够得到恰当的披露等。

筹资业务的内部控制测试程序主要有:了解筹资循环的内部控制;抽查有关的会计记录;审查筹资业务中实物资产的保管情况;评价筹资活动的内部控制等。

[简答]注册会计师需对筹资循环涉及的哪些主要会计科目进行实质性程序?

筹资循环审计涉及主要会计科目有:银行借款的实质性程序、应付债券的实质性程序、实收资本(或股本)的实质性程序、资本公积的实质性程序、盈余公积的实质性程序、未分配利润的实质性程序等。

[简答]投资循环包括哪些主要业务活动?在办理具体业务时,主要应用哪些账户和凭证?

答:投资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包括:投资的审批授权;取得投资;取得投资收益;转让债券或其他投资等。

投资活动涉及的主要凭证和会计记录包括:股票或债券;经纪人通知书;债券契约;被投资企业的章程及有关投资协议;股票或债券登记簿;有关的记账凭证;有关会计科目涉及的会计账簿,主要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户地产、应收利息、投资收益、应收股利、交易性金融负债等科目相关的记账凭证、明细账和总账。

[简答]投资循环的审计目标是如何表述的?

答:投资业务的审计目标主要包括:确认投资业务是否存在;确认投资是否归被审计单位所拥有;确认投资的增减变动及其收益(或损失)的记录是否完整;确认投资的计价方法(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是否正确;确认投资的年末余额是否正确;确认投资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

[简答]投资循环的内部控制分别包括哪些主要环节?如何进行控制测试?

答:投资业务的内部控制主要环节有:合理的职责分工制度、健全的资产保管制度、详尽的会计核算制度、严格的记名登记制度、完善的定期盘点制度。

投资业务的内部控制测试的主要程序有:了解投资循环的内部控制;抽取与投资业务有关的会计记录;审阅内部审计人员或其他被授权人员的定期盘核报告;分析投资业务管理报告;评价投资循环的内部控制等。

[简答]注册会计师需对投资循环涉及的哪些主要会计科目进行实质性程序?

答:投资循环审计涉及主要会计科目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实质性程序、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的实质性程序、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实质性程序、长期股权投资的实质性程序、投资收益的实质性程序等。

第十一章货币资金审计

本章重要考点串讲

考点一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测试

(一)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

良好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应包括:

(1)职责分工

要求现金由出纳部门专人负责保管。当日现金收入要及时送存银行;出纳部门保证其安全性;现金的保管与会计记录的岗位分离;银行对账单的核对与出纳的岗位分离;货币资金收支业务与会计记录的岗位分离等。

(2)授权批准

在收付货币资金前,必须经过业务负责人批准。如出差人员借支差旅费、购买办公用品等货币资金的支出必须经过授权。

(3)凭证和记录

要求货币资金的收入和支出应有合理、合法的凭据;货币资金的收入和支出应及时、准确入账;支票应连续编号、空白支票应严格保管,作废支票应加盖“作废”戳记;收付资金必须以以会计人员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及据此编制的记账来依据,会计人员对有关凭证进行审核后,出纳员方可收付资金;应根据已完成的货币资金收付业务及已编号并加盖货币资金收付戳记的记账凭证,每日按顺序及时准确地记入货币资金日记账。

(4)定期盘点与核对

要求定期盘点库存现金,并与库存现金日记账、总账核对;定期核对银行存款日记账和银行对账单,并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以做到账实相符。

(二)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测试

了解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对内部控制的初步评价;抽取并检查收款凭证,检查相关会计记录;抽取并审查信款凭证,检查相关会计记录;抽取一定期间的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与总账核对;抽取一定期间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查验其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是否与上年度一致,评价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等。

本章典型试题串讲

[单选]由出纳人员兼任固定资产明细账或总账的登记工作符合“确保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原则。

[单选]盘点库存现金时,通常实施突击检查。

[多选]监盘库存现金是注册会计师证实被审计单位资产负债表所列现金是否存在的一项重要程序,被审计单位必须参加盘点的人员是出纳员和会计主管人员。

[多选]函证银行存款余额,注册会计师证实银行存款是否存在、银行借款金额、是否存在企业未入账的负债、是否存在或有负债、银行存款是否多计等。

[名词]货币资金审计是指注册会计师对企业货币资金业务的收付和结存情况所进行的审计。

[名词]监盘库存现金是证实资产负债表所列现金是否存在的一项重要程序,是现金实质性程序中的重要步骤。盘点库存现金的时间和人员应视被审计单位的真体情况而定,但必须有出纳员和被审计单位会计主管人员参加,由注册会计师进行监督盘存。

[名词]银行存款的询证:函证银行存款余额是证实资产负债表所列银行存款式否存在的重要程序。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业务过程中,可以被审计单位名义向有关单位发函询证,以验证被审计单位的银行存款是否真实、合法、完整。

[简答]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包括的内容有哪些?

答:良好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应包括:

(1)职责分工

(2)授权批准

(3)凭证和记录

(4)定期盘点与核对

[简答]如何进行库存现金的盘点?

答:盘点库存现金的时间和人员应视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而定,但必须有出纳员和被审计单位会计主管人员参加,由注册会计师进行监督盘存。盘点库存现金可采取以下步骤和方法:

(1)制定库存现金的盘点程序。对库存现金进行盘点,应实施突击性的检查,时间最好选择在上午上班前或下午下班时进行。盘点的范围一般包括企业各部门经管的现金。如企业现金存放部门有两处或两处以上,庆同时进行盘点,如不能同时盘点,应将其予以封存。

(2)审阅库存现金日记账并与现金收付凭证相核对。一方面检查日记账的记录与凭证的内容和金额是否相符;另一方面了解凭证日期与日记账日期是否相符或接近。

(3)盘点库存现金。盘点保险柜的现金实存数,同时填制“库存现金监盘表”,分币种、面值列示盘点金额。若有冲抵库存现金的借条、未提现的支票、未作报销的原始凭证,应在“库存现金监盘表”中注明或和出必要的调整。企业财会部门主管人员、出纳人员和注册会计师必须在“库存现金监盘表”中签字确认。

(4)资产负债表日后进行盘点时,应调整至资产负债表日的金额。

(5)编制“货币资金审定表”,确认资产负债表日库存现金的实有数。

[简答]简述银行存款审计的程序与方法。

答:银行存款的实质性程序一般包括:

(1)核对银行存款日记账与总账的余额;

(2)实施分析性程序;

(3)取得并检查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4)函证银行存款收支的原始凭证;

(5)抽查大额银行存款收支的原始凭证;

(6)检查银行存款收支的正确截止;

(7)检查外币银行存款的折算是否正确;

(8)确定银行存款在资产负债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

第十二章审计报告

本章重要考点串讲

考点一审计报告的基本要素

不论是何种类型的审计报告都应当包括下列要素:标题;收件人;引言段;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段;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段;审计意见段;注册会计师的签名和盖章;会计师事务所的名称、地址及盖章;报告日期。

考点二标准审计报告

一、出具标准审计报告的条件

当注册会计师出具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不附加说明段、强调事项段或任何修饰用语时,该报告称为标准审计报告。标准审计报告报饮食的审计报告要素齐全,属于无保留意见,且不附加说明段、强调事项段或任何修饰用语,否则,不能称为标准审计报告。

无保留意见是指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依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要求进行审计后确认;被审计单位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遵循了会计准则及有关规定;财务报表反映的内容符合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财务报表内容完整,表达清楚,无重要遗漏。报表项目的分类和编制方法符合规定要求,因而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无保留地表示满意。标准无保留意见也是被审计单位最希望获得的审计意见,可以使审计报告的使用者地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具有较高的信赖。

如果认为财务报表符合下列所有条件,注册会计师应当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1)财务报表已经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2)注册会计师已经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在审计过程中未受到限制。

二、标准审计报告的格式

当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时,注册会计师应当以“我们认为”作为意见段的开头,并使用“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等术语。

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意味着,注册会计师通过实施审计工作,认为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的编制符合合法性的公允性的要求,合理保证财务报表不存在重大错报。

本章典型试题串讲

[单选]被审计单位最希望获得的审计意见是标准无保留意见。

[单选]如果审计报告里出现“由于上述问题造成的重大影响”等专业术语,那么该报告最应该是否定意见。

[单选]如果审计报告里出现“由于审计范围受到限制可能产生的影响非常重大和广泛”等专业术语,那么该报告最应该是无法表示意见。

[多选]审计报告的作用主要有鉴证作用、保护债权人和股东的权益、证明作用、保护被审计单位的财产、保护企业利害关系人的利益等。

[多选]评价财务报告合法性的内容应包括评价所选择和运用的会计政策、评价管理层作出的会计估计是否合理、评价财务报表所反映信息的质量、评价财务报表的披露等。

[名词]审计报告是指注册会计师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在实施审计工和的基础上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以表审计意见的书面文件。

[名词]审计报告的强调事项段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意见段之后增加的对重大事项予以强调的段落。强调事项应当同时符合两个条件:第一,可能对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但被审计单位进行了恰当的会计处理,且在财务报表中作出充分披露。第二,不影响注册会计师发表的审计意见。

[名词]当注册会计师出具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不附加说明段、强调事项段或任何修饰用语时,该报告称为标准审计报告。

[名词]非标准审计报告是指标准审计报告以外的其他审计报告,包括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和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包括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的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简答]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适用条件有哪些?

答:无保留意见是指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依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要求进行审计后确认;被审计单位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遵循了会计准则及有关规定;财务报表反映的内容符合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财务报表内容完整,表达清楚,无重要遗漏。报表项目的分类和编制方法符合规定要求,因而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无保留地表示满意。

如果认为财务报表符合下列所有条件,注册会计师应当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1)财务报表已经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2)注册会计师已经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在审计过程中未受到限制。

[简答]注册会计师在出具审计意见时,如何考虑重大不确定事项对审计意见的影响?

答:当存在可能对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的不确定事项(持续经营问题除外)、但不影响已发表的审计意见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在审计意见段之后增加强调事项段对此予以强调。不确定事项是指其结果依赖于未来行动或事项,不受被审计单位的直接控制,但可能影响财务报表的事项,如未决诉讼等。

[简答]在什么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应当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答:如果认为财务报表没有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未能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注册会计师应当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简答]在什么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应当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答:一般来说,如果审计范围受到限制可能产生的影响非常重大和广泛,不能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至于无法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注册会计师应当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典型的审计范围受到限制的情况有:第一,未能对存货进行监盘。第二,未能对应收账款进行函证。第三,未能取得被投资企业的财务报表。第四,内部控制极度混乱,会计记录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等。

审计学专业课讲义word版(全)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审计的概念 一、审计的概念 关于审计定义的不同观点: 中国审计学会1989年定义:“审计是由专职机构和人员,依法对被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审查,评价经济责任,用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宏观调控的独立性经济监督活动。” 中国审计学会1995年定义:“审计是独立检查会计账目,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的行为。” 美国会计学会(简称AAA)在1972年给审计下了一个广义的定义:“审计是一个客观地获取并评价与各种经济活动及事项的申明有关的系统过程,以便查明这些申明与既定标准之间的符合程度,并将其结果传达给各有关利害关系人。”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在《审计准则公告第一号》中,给审计下了一个较为狭义的定义:“独立人员对财务报表加以检查,搜集必要证据。其目的是对这些报表是否按照公认会计原则公允地反映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变化情况表示意见。” 上述各项定义所包括的共同含义是: (1)独立性是审计监督的本质特征; (2)审核检查反映经济活动的信息是审计工作的核心; (3)审计对象必须明确; (4)审计工作过程是收集和整理证据,以确定实际情况; (5)审计工作必须有对照的标准和依据,才能从中引出审计结论; (6)审计结果向各有关利害关系人报告。 我国《独立审计基本准则》关于独立审计的定义作如下表述: 独立审计是指注册会计师依法接受委托,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及其相关资料进行独立审查并发表意见。

第二节审计的对象、职能和作用 二、审计的对象 审计对象是指审计监督的客体,即审计监督的内容和范围的概括。 (一)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营管理活动 (二)被审计单位的各种作为提供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营管理活动信息载体的会计资料和其他有关资料 审计的对象是指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营管理活动以及作为提供这些经济活动信息载体的会计报表和其他有关资料。因此,会计报表和其他有关资料是审计对象的现象,其所反映的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营管理活动才是审计对象的本质。 三、审计的职能 审计职能是指审计本身所固有的内在功能。审计具有经济监督、经济评价和经济鉴证的职能。 (一)经济监督 经济监督是指监察和督促被审计单位的全部经济活动或其某一特定方面确在规定的范围以内,在正常的轨道上进行。要使审计发挥监督职能,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监督必须由权力机关实施;二是要有严格的客观标准和明确的是非界限。 (二)经济评价 经济评价就是通过审核检查,评定被审计单位的计划、预算、决策、方案是否先进可行,经济活动是否按照既定的决策和目标进行,经济效益的高低优劣,以及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等,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促使其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要发挥经济评价职能,应当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和构成;二是力求评价方法先进可行。 (三)经济鉴证 经济鉴证是指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及有关经济资料所反映的财务收支和有关经济活动的公允性、合法性的审核检查,确定其可信赖程度,并做出书面证明,以取得审计委托人或其他有关方面的信任。

审计学重点整理

第一章 CPA教材定义——审计是指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提供合理保证,以积极方式提出意见,增强除管理层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的信赖程度(特指注册会计师财务报表审计) 三、三方关系 ——注册会计师对由责任方负责的财务报表提出结论,以增强除责任方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的信任程度。 注意:责任方和预期使用者可能是同一方,也可能不是同一方。某些情况下,责任方和预期使用者可能来自同一企业,但并不意味着两者就是同一方 第二章

第三章 一、审计的总体目标 1、对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使得注册会计师能够对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发表审计意见。 2、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根据审计结果对财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并于管理层和治理层沟通。 二、具体审计目标 认定——管理层在财务报表中作出的明确或隐含的表达,注册会计师将其(明确或隐含的表达)用于考虑可能发生的不同类型的潜在错报。 目标——财务报表是否存在重大错报 程序——具体检查错报的程序

1.与所审计期间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 (1)发生:(2)完整性:(3)准确性:(4)截止:(5)分类: 2.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 (1)存在:(2)权利和义务:(3)完整性:(4)计价和分摊: 3.与列报和披露相关的认定 (1)发生以及权利和义务:(2)完整性:(3)分类和可理解性:(4)准确性和计价: 五、财务报表审计的责任划分 2、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是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注册会计师履行责任 注册会计师应当遵守相关职业道德要求,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并根据获取的审计证据得出合理的审计结论,发表恰当的审计意见。注册会计师确认其责任的方式 注册会计师通过签署审计报告确认其责任。 六、初步业务活动 1、目的 注册会计师在计划审计工作前,需要开展初步业务活动,确保实现以下三个目的: (1).具备执行业务所需的独立性和能力(事务所); (2).不存在因管理层诚信问题而可能影响注册会计师保持该项业务的意愿的事项(管理层); (3).与被审计单位之间不存在对业务约定条款的误解(关系)。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审计学测验题参考答案

《审计学》自测题 第一章 1.审计独立性主要表现在审计主体的独立性,即有独立的机构和人员,审计机构和人员与被审单位在组织上、经济上、工作过程中保持独立。() 选择一项:P2 对 错 2.与所有权监督比较,经管权监督的特征在于()。 选择一项或多项:P8 A. 经管权监督是一种从上至下的监督 B. 经管权监督是直接服务于管理者自身的 C. 经管权监督属于内部监督 D. 经管权监督形成于管理职能与执行职能的分离 √ E. 经管权监督是整个管理控制的有机环节 3.在世界范围内,( )是普遍采用的国家审计组织模式。 选择一项:P10 A. 司法式 B. 立法式 C. 行政式 D. 独立式 4.民间审计是指由独立的注册会计师,通过接受委托,对被审单位的会计资料及其所反映的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查证、鉴证和评价的一种审计形式。() 选择一项: 对(教材第三页) 错 5.审计总目标是围绕()而界定的。 选择一项:p18 A. 效益审计

B. 财务报表审计 C. 财务审计 D. 国家审计√ 6 ()是审计的基本职能。 选择一项: A. 经济监察 B. 经济鉴证 C. 经济评价 D.经济监督P21 第二章 1.下列有关审计准则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P29-31 √A. 审计准则是评价审计质量的依据 √B. 审计准则是确定和解脱审计责任的依据 √C. 审计准则是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过程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D. 审计准则是作出审计决定的依据 E. 审计准则是审计人员判断审计事项是非、优劣的准绳 2.关于国家审计规范,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国家审计准则是审计署依照《审计法》制定的,具有行政规章的法律效力 B. 审计指南具有同国家审计基本准则一样的法律效力 C. 审计指南是办理审计事项的操作规程和方法.全国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必须遵照执行 √D. 国家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开展审计工作时,必须遵照国家审计基本准则进行 E. 国家审计准则是审计署制定的专业规范.没有法律效力 3、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适用于:() 选择一项: A. 单位内部审计组织的审计

最新审计学串讲讲义

审计学串讲讲义

前言【字体:大中小】【打印】第一部分试题分析 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合计 题 量 20 20 2 2 1 3 38 分 值 20 20 4 10 10 36 100 二、课程内容概述 本门课程共设十四章内容可归纳为4篇,也就是4个组成部分,分别是: (一)审计的概述,包括第一、二、三章相关内容; (二)审计基础理论和方法(审计理论框架),包括第四、五、六、七、八章相关内容; (三)报表审计的实务操作,包括第九、十、十一章相关内容; (四)其他审计工作,包括第十二、十三、十四章相关内容。 其中,占分值较为突出的是第二、三部分内容,一般会涉及到70——80分的题量,但是仍以第二部分尤为重要。该部分是整个会计报表审计工作的基础理论部分,也是其他审计工作的基础依据,所以报表审计的实务操作是要以本内容为指导来实施的。因此,在多年审计自考试题中不难发现,虽然“案例分析题”的分值36分,但是其中直接涉及审计基础理论和方法的就有一半分值。 第一部分内容主要涉及选择题,分值在15分左右。考试分值最低的部分是第四部分,一般只占到8分左右。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审计学》自考试题的出题理念是“全面掌握、重点学习”。因此,建议考生在复习时一定要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内容相结合,做到“以理论引导实践”。 第一章绪论【字体:大中小】【打印】 第二部分各篇内容的考试重点、难点 第一节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一、审计产生的客观基础 1.审计产生的前提条件。

私有制是审计产生的客观条件之一。 财产所有者与财产经管者的分离是审计产生的另一个客观条件。 二、官厅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1.我国最早审计的形式以及发展历程。 审计的最初形态是官厅审计。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产生审计的国家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的西周,就已经设立负责审计的官员,称为宰夫。 在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审计监督制度——上计制度。 宋太宗淳化三年(公元992年),我国的审计机构由“诸军诸司专勾司”更名为“审计院”,为“审计”一词的起源。 辛亥革命以后,北京的北洋政府在1914年设立“中央审计处”,南京的国民政府在1920年设立“审计院”(后改为审计部隶属监察院)。 三、社会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1.社会审计形式的产生标志。 1853年在苏格兰成立的爱丁堡会计师协会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审计执业团体。 我国的社会审计起源于1918年。谢霖在北京创办了我国第一家社会审计组织——正则会计师事务所。 第二节审计的职能、任务和作用 一、审计的职能 审计具有经济监督、经济评价和经济鉴证的职能。 (一)经济监督 经济效益审计中缺少严格的客观标准和明确的非界限。经济效益不具有监督的职能。 (二)经济评价 (三)经济监证 审计的经济鉴证职能指的是,通过鉴别被审单位经济活动和有关资料的性质,然后作出书面证明。社会审计是体现审计鉴证职能最明显的例子。 三、审计的作用 (一)制约作用 (二)促进作用 (三)证明作用 第三节审计的本质 审计的本质、对象、目的、职能和作用。 一、审计的对象

审计学重点整理汇编

弟一早 CPA教材定义一一审计是指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提供合理保证,以 积极方式提出意见,增强除管理层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的信赖程度(特指注册会计 师财务报表审计) 三、三方尖系 ——注册会计师对由责任方负责的财务报表提出结论,以增强除责任方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 财务报表的信任程度。 注意:责任方和预期使用者可能是同一方,也可能不是同一方。某些情况下,责任方和预期使用者可能来自同一企业,但并不意味着两者就是同一方 第二章

第二童 一、审计的总体目标 1对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使得注册会计师能够对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发表审计意见。 2、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根据审计结果对财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并于管理层和治理层沟通。 二、具体审计目标 认定一一管理层在财务报表中作出的明确或隐含的表达,注册会计师将其(明确或隐含的表 达)用于考虑可能发生的不同类型的潜在错报。 目标财务报表是否存在重大错报 程序一一具体检查错报的程序 三、认定 1?与所审计期间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尖的认定 (1)发生:(2)完整性:(3)准确性:(4)截止:(5)分类: 2?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尖的认定 (1)存在:(2)权利和义务:(3)完整性:(4)计价和分摊: 3?与列报和披露相尖的认定 (1 )发生以及权利和义务:(2 )完整性:(3)分类和可理解性:(4)准确性和计价: 五、财务扌艮表审计的责任戈U分

2、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是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审计学宋常版参考答案精选版

审计学宋常版参考答案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第2章职业道德和审计准则练习题1. 1)可能影响独立性。ARC审计机构的收费主要来源于XYZ公司,当从某一审计客户收取的费用占全部费用的比重很大,审计机构会对该客户产生依赖并面临担心失去该客户的压力,产生自身利益威胁,审计机构应当评估该威胁的重要性程度,必要时采取防范措施消除威胁或降低至可接受水平。 2)不影响独立性。当审计项目组成员的直系亲属在审计客户中处于重要职位或者可以对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才会威胁审计独立性,审计人员S的妻子在XYZ公司中只是一名普通的销售人员,不会影响其独立性。 3)可能影响独立性。ARC审计机构租赁XYZ公司的办公楼作为办公场所,二者之间存在租赁的商业关系,且性质较为特殊、金额较大,将会产生自身利益威胁,会计事务所应当评价该威胁重要程度,必要时采取适当防范措施。4)可能影响独立性。XYZ公司的董事是ARC审计机构的前高级管理人员,当审计机构前任人员担任审计客户重要职务时,分两种情况:若该人员与事务所保持重大联系,则对独立性产生重大威胁,且无防范措施可以消除,;若二者间并未保持重大联系,则应该评价其威胁程度,必要时采取防范措施消除威胁或降低至可接受水平。 5)影响独立性。J的哥哥持有XYZ公司的少量股票,即审计人员直系亲属与审计客户之间存在直接利益关系,会影响其独立性。 6)可能影响独立性。ARC公司与XYZ公司在某项重大会计问题上存在分歧,而正是该分歧导致XYZ公司对前任会计事务所解除委托,因此ARC机构面

临着客户解除业务合约的外部压力和威胁,进而产生自身利益威胁。 7)影响独立性。ARC审计机构的合伙人S担任XYZ公司的独立董事,现任合伙人在审计客户中任职高级管理人员,除非该合伙人退出该项目,否则会影响独立性。 8)可能影响独立性。J的女儿自2004年起,一直担任XYZ单位的统计员,当审计项目组成员的直系亲属在审计客户中处于重要职位或者可以对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会威胁审计独立性,要根据J在项目中的角色、其女儿的职责等具体情况评估威胁的重要程度,必要时采取防范措施。 9)可能影响独立性。S的外甥拥有XYZ的大量股票,审计机构某一成员的近亲在审计客户单位拥有直接经济利益或者重大间接经济利益,会产生自身利益威胁,影响独立性。 练习题2. (1)判断RCP审计机构接受ALM有限责任公司的委托是否恰当,分两种情况来讨论: 1)若XY公司与ALM公司无业务往来和行业竞争关系,RCP审计机构可以接受ALM委托,不影响其独立性; 2)XY公司与ALM公司存在业务往来或行业竞争关系,审计人员Y和ALM有限责任公司之间存在经济利益关系,会产生自身利益威胁,且Y在RCP审计机构任重要职位,对独立性的影响不可消除。 (2)根据第一问的分类,分两种情况: 1)第一种情况下,可以委派Y进行审计; 2)第二种情况下,不可以。

本科自考《审计学》重点复习资料

《审计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审计概论 本章重要考点串讲 考点一审计的定义和特征 一、审计的定义 审计是由国家授权或接受委托的专职机构和人员,依照国家法规、审计准则和会计理论,远用专门的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经营管理活动及相关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合规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和监督,评价经济责任,鉴证经济业务,用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 二、审计的特征 审计的特征征集中体现在独立性和权威性方面。 考点二审计的分类和方法 一、审计的分类 (一)按审计的主体分类 审计主体,即审计的执行者,按审计主体分类,可以将审计分为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三类。 (二)按审计目的和内容分类 按审计的目的和内容分类,可以将审计分为财务报表审计、经营审计、合规性审计三类。 (三)按审计实施的时间分类 按审计与被审计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之间的关系,可以将审计分为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和事后审计三类。 (四)按审计执行的地点分类 按执行的地点分类,可以将审计分为报送审计和就地审计两类。 (五)按照审计所依据的基础和使用的技术分类 按照审计所依据的基础和使用的技术分类,审计可分为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风险导向审计三类。 二、审计的方法 我国的审计方法体系由两大部分组成,即审查书面资料的方法和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 (一)审查书面资料的方法 1、按审查书面资料的顺序划分,可分为顺查法和逆查法。 2、按审查书面资料的数量和范围划分,可分为抽查法和抽查法。 3、按审查书面资料的技术内容划分,可分为审阅法、核对法、分析法、复算法等。 (二)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 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是主要用于证实客观事物形态、性能、数量和价值的方法。目前,审计中常用的有盘点法、调节法、观察法、查询法和鉴定法。 考点三审计的职能和作用 一、审计的职能 (1)经济监督职能 (2)经济评价职能 (3)经济鉴证职能 二、审计的作用 (1)制约作用 (2)促进作用 (3)证明作用 本章典型试题串讲 [单选]审计最本质的特性是独立性。 [单选]依据我国1982年宪法,1983年在国务院设立的审计署。 [单选]我国第一家社会审计组织的创办人是谢霖。 [单选]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单选]国家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内部审计三者最大的区别体现在审计主体。 [单选]从审计独立性、有效性来讲,企业内部审计最有效的领导是董事会。 [单选]从方法论的角度,注册会计师以审计风险模型为基础进行的审计,称为风险基础审计。 [多选]审计的特征集中体现在独立性、权威性。 [多选]审计按照主本分类,可分为政府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 [多选]在选用审计方法时,应注意应与审计的特定目的上适应,应与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条件和实际需要相适应,应与审计主体的性质和任务相适应等。 [多选]审计的职能主要有经济监督职能、经济评价职能、经济鉴证职能。 [名词]审计是由国家授权或接受委托的专职机构和人员,依照国家法规、审计准则和会计理论,运用专门的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经营管理活动及其相关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合规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和监督,评价经济责任,鉴证经济业务,用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 [名词]注册会计师审计又称民间审计、社会审计,是指由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核批准成立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的审计。 [名词]审计方法是审计人员检查和分析审计对象、收集审计证据,并依据审计证据形成审计结论和意见,从而实现审计目标的各种专门手段的总称。 [名词]顺查法是按照会计核算的处理顺序依次进行检查核对的一种方法。顺查法主要适用于规模较小,业务量较少或内部控制制度较健全的单位,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名词]查询法是审计人员对审计过程中的疑点问题,通过向有关人员询问和质疑等方式来证实客观事实或书面资料,取得审计证据的一种审计方法。查询法有面询和函询两种。 [名词]审计职能是指审计本身固有的内在功能。多数人认为审计具有经济监督的职能、经济评价的职能和经济鉴证的职能。

审计学重点

1、独立性的判断 (1)是否组织、形式独立; (2)是否经济独立(实质独立); (3)是否人员独立(精神独立)的原则; (4)形式上独立; 2、审计对象的含义及内容(练习题原题) (1)含义:是指审计监督、鉴证和评价的客体、内容及范围; (2)①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相关的经营管理活动;②被审计单位的财务资料和其他相关资料。 3、注册会计师的业务范围 (1)鉴证业务,鉴证业务是指注册会计师对鉴证对象信息提出结论,以增强出责任方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鉴证对象信息信任程度的业务。主要包括:审计业务、审阅业务、其他鉴证业务; (2)相关业务(扩展业务),主要包括管理咨询、税务服务、会计服务、代便财务信息、对财务执行商定程序、其他服务(如资产评估)。 4、注册会计师职业准则体系 注册会计师职业准则包括; (1)业务准则包括:①鉴证业务准则:审计准则、审阅准则、其他鉴证业务准则; ②相关服务准则:代便财务信息、执行商定程序、管理咨询等; (2)质量控制准则: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指用以规范会计师事务所在执行各类业务时应当遵循的质量控制政策和程序。 5、审计证据可靠性的判断 (1)从外部独立来源获取的的审计证据比从其他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2)内部控制有效时内部生成的审计证据比内部控制薄弱时内部生成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3)直接获取的审计证据比间接获取或推论得出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4)以文件记录形式存在的审计证据比口头形式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5)从原件获取的审计证据比从传真或复印件获取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6、审计风险导向下的风险模型(重大错报审计) 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 (1)在既定的审计风险水平下,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与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结果成反向关系; (2)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越高,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越低;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越低,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越高。 7、经营风险导向下审计风险各组成要素的含义及相互关系

《审计学》随堂练习参考答案.doc

《审计学》随堂练习参考答案 1.根据《注册会计师法》的规定,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全科成绩合格的,均可取得注册会计师资格,申请加入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就可执业。() 参考答案:X 1.事务所申报从事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许可证时,按有关规定,其注册资本风险基金及事业发展基金总额不少于()万元。 A.300 B. 200 C. 100 D. 50 参考答案:A 2.注册会计师审计同政府审计,内部审计相互()。 A.独立 B.制约 C.控制 D.影响 参考答案:A 1.()是注册会计师最初的业务范围。 A.资产负债表审 B.会计报表审计 C.查鉛防弊审计 D.代理记账工作参考答案:C 1.()是国家批准成立的依法独立承办注册会计师业务的单位,实行自收自支,独立核算,依法纳税。 A.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B.会计师事务所 C.信息咨询公司 D.国家审计署参考答案:B 2.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是山()发起设立的。 A.合伙人 B.个人独资 C.注册会计师 D.企业 参考答案:C 3.注册会计帅执行的会计咨询,会计服务业务是注册会计师审计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参考答案:V 4.在我国,根据《注册会计师法》规定,准许创办股份公司形式的会计师事务所,但不准许个人独资设立会计师事务所。() 参考答案:x 1.在我国,注册会计师不能一个人名义承办业务,而必须山会计师事务所统一接受委托。()参考答案:7 2.会计师事务所实行主任会计师负责制,主任会计师可以是注册会计师,也可以是会计界知名人士。( ) 参考答案:x 1.下列情况中,审计人员可以承办客户委托的审计业务而无须回避的是()。 A.审计人员本人拥有客户的股票 B.审计人员的父母拥有客户的股票 C.审计人员的父母拥有客户的股票 D.审计人员的一位亲密刖友拥有客户的股票 参考答案:D 1.审计人员在执业过程中发现英无法胜任此项工作,具应当()。 A.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B.出具拒绝发表意见的审计报告 C.请求会计师事务所改派英他审计人员 D.依赖客户职员的才能 参考答案:C 1.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审计人员可以不遵循保密性原则,这些特殊情况不包括()0 A.当法庭传唤克呼吁审计人员时

审计学知识点整理

审计方法演进: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风险导向审计 审计要素:审计业务的三方关系、财务报表(鉴证对象)、财务报表编制基础(标准)、审计证据和审计报告 财务报表审计的总体目标:1.对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使得注册会计师能够对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发表审计意见2.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根据审计结果对财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并与管理层和治理层沟通 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审计目标:1.发生:确认已记录的交易是真实的2.完整性:确认已发生的交易确实已经记录3.准确性:确认已记录的交易是按正确金额反映的4.截止:确认接近于资产负债表日的交易记录于恰当的期间5.分类:确认被审计单位记录的交易经过适当分类 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审计目标:1.存在:确认记录的金额确实存在2.权利和义务:确认资产归属于被审计单位,负债属于被审计单位的义务3.完整性:确认已存在的金额均已记录4.计价和分摊: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 与列报和披露相关的审计目标:1.发生及权利和义务:将没有发生的交易、事项,或与被审计单位无关的交易和事项包括在财务报表中,则违反该目标2完整性:如果应当披露的事项没有包括在财务报表中,则违反该目标3.分类和可理解性:财务信息已被恰当地列报和描述,且披露内容表述清楚4.准确性和计价: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已公允披露,且金额恰当 认定的含义:认定是指管理层在财务报表中作出的明确或隐含的表达。注册会计师的基本职责就是确定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其财务报表的认定是否恰当 管理层的认定:管理层在财务报表上的认定有些是明确表达的,有些则是隐含表达的。明确的认定:1.记录的存货是存在的2.存货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隐含的认定:1.所有应当记录的存货均已记录2.记录的存货都由被审计单位拥有 与所审计期间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1.发生: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2.完整性:所有应当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均已记录3.准确性:与交易和事项有关的金额及其他数据已恰当记录4.截止: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5.分类: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恰当的账户 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1.存在: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存在的2.权利和义务:记录的资产由被审计单位拥有或控制,记录的负债是被审计单位应当履行的偿还义务3.完整性:所有应当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均已记录4.计价和分摊: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 与列报和披露相关的认定:1.发生以及权利和义务:披露的交易、事项和其他情况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2.完整性:所有应当包括在财务报表中的披露均已包括3.分类和可理解性:财务信息已被恰当地列报和描述,且披露内容表述清楚4.准确性和计价: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已公允披露,且金额恰当 审计风险: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审计风险取决于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 重大错报风险:指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重大错报风险与被审计单位的风险相关,且独立存在于财务报表的审计。1.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与财务报表整体存在广泛联系,可能影响多项认定。此类风险通常与控制环境有关,但也可能与其他因索有关.如经济萧条。2.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考虑的结果直接有助于注册会计师确定认定层次上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审计学平时作业

《审计学》平时作业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审计证据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B ) A.审计证据主要是在审计过程中通过实施审计程序获取的 B.审计证据不包括会计师事务所接受与保持客户时实施质量控制程序获取的信息 C.审计证据包括支持和佐证管理层认定的信息,也包括与这些认定相矛盾的信息 D.在某些情况下,信息的缺乏本身也构成审计证据 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审计项目初步业务活动的是( B ) A. 针对接受或保持客户关系和业务委托的评估程序 B. 确定项目组成员及拟利用的专家 C. 评价遵守职业道德守则的情况 D. 签署审计业务约定书 3.下列各情形中,注册会计师认为不属于在归档期间对审计工作底稿作出事务性变动的是(D) A.注册会计师删除被取代的审计工作底稿 B.注册会计师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分类、整理和交叉索引 C.注册会计师对审计档案归整工作的完成核对表签字认可 D.注册会计师记录在审计报告日后实施补充审计程序获取的审计证据 4.对于下列销售收入认定,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日前后几天的发货单日期与记账日期,注册会计师认为最可能证实的是( C ) A.发生 B.完整性 C.截止 D.分类 5.在确定重要性水平时,下列各项中通常不宜作为计算重要性水平基准的是(B ) A.持续经营产生的利润 B.非经常性收益 C.资产总额 D.营业收入 6.在确定重要性水平和评估错报是否重大时,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A ) A.在确定重要性水平时,考虑与具体项目计量相关的固有不确定性 B.尽管某一错报低于重要性水平,但考虑到错报发生的环境,仍可能将其评估为重大 C.在评价未更正错报对财务报表的影响时,同时考虑错报的金额和性质 D.在评估未更正错报是否重大时,考虑所有错报对财务报表的累积影响及其形成原因 7.下列各项认定中,与交易和事项、期末账户余额以及列报和披露均相关的是(B ) A.发生 B.完整性 C.截止 D.权利与义务 8.下列与重大错报风险相关的表述中,正确的是(C ) A.重大错报风险是因错误使用审计程序产生的 B.重大错报风险是假定不存在相关内部控制,某一认定发生重大错报的可能性 C.重大错报风险独立于财务报表审计而存在 D.重大错报风险可以通过合理实施审计程序予以控制 9.关于累积错报,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A.累积错报包括明显微小的错报 B.累积错报包括事实错报、判断错报和推断错报

审计学参考答案

审计学A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会计账目为直接审查对象的审计,称之为(A )。 A.账项基础审计 B.制度基础审计 C.风险导向审计 D.计算机信息系统审计 2、CPA担任某项审计业务的外勤负责人,如在执业过程中发现自己无法胜任,应要求其所在的事务所( A )。 A.聘请其它专家 B.改派其它CPA C.终止该项业务约定 D.出具拒绝表示意见(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A.在我国,CPA只有加入事务所才能执业 B. 在我国,CPA不能以个人名义承办业务 C.在我国,CPA对事务所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D在我国,CPA执业资格并不是终身制 4、如果会计报表有多处错误事项,每一处都不算大,但综合起来对会计报表的影响就较大,会计报表作为一个整体可能严重失实,CPA按照独立审计准则规定的程序未能将错误事项查出,该CPA对此承担(C )。 A、没有过失 B、普通过失 C、重大过失 D、欺诈 5、“权利或义务”认定只与(A )的组成要素有关。 A、资产负债表 B、损益表 C、现金流量表 D、全部财务报表 6、只有认为控制设计合理、能够防止或发现和纠正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CPA才有必要进行( A )。 A、细节测试 B、实质性测试 C、了解内部控制 D、控制测试 7、CPA 从总体规模为 1 000、账面金额为 1 000 000 元的存货项目中选择了 200 个项目作为样本。在确定了正确的采购价格并重新计算了价格与数量的乘积之后,CPA将200 个样本项目的审定金额加总后除以 200,确定样本项目的平均审定金额为 980 元。那么,推断的总体错报就是(B )元。 A、980 B、980 000 C、20 000 D、10000 8、注册会计师认为被审计单位固定资产折旧计提不足的迹象是(A )。 A、经常发生大额的固定资产清理损失 B、累计折旧与固定资产原值比率较大 C、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庞大 D、固定资产保险额大于其账面价值

00160审计学(复习重点)

审计复习题 1.按照审计所依据的基础和使用的技术分类,审计分为哪几类? 答:按照审计所依据的基础和使用的技术分类,审计可分为三类,第一类,账项基础审计,又称为详细审计,是在被审计单位规模较小、业务较少、账目数量不多以及审计技术和方法不发达的特定审计环境下产生的。第二类为制度基础审计、第三类为风险导向审计三类。 2.审计按照审计主体分类分为哪几类? 答:审计按照审计主体分类,可以将审计分为三类,第一类为政府审计,又称为国家审计,是指国家审计机关依法所进行的审计,是国家审计机关代表政府依法对国务院各部门、地主各级政府、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事业组织等的财政和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在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的过程中,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第二类为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专职审计机构或人员实施的审计,是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能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其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第三类为注册会计师审计,又称为民间审计、社会审计,是指由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核批准成立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的审计。 3.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包括哪些? 答: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有五类,第一类为独立、客观、公正,其中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执行鉴证业务的灵魂,所谓独立性,是指实质上的独立和形式上的独立。客观性要求注册会计师应当力求公平,不因成见或偏见、利益冲突和他人影响而损害其客观性。公正性要求注册会计师在提供专业服务时,应当坦率、诚实,保证公正。第二类为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关注。其中专业胜任能力要求注册会计师应当具有专业知识、技能或经验,能够胜任承接的工作,应有关注要求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保持职业谨慎,以质疑的思维方式评价所获取证据的有效性,并对产生怀疑的证据保持警觉。第三类为保密,保密性要求注册会计师与客户的沟通,必须建立在为客户信息保密的基础上。第四类为职业行为,职业行为要求注册会计师的行为应符合本职业的良好声誉,不得有任何损害职业形象的行为。这一义务要求注册会计师履行对社会公众、客户和同行的责任。第五类为技术准则,它要求注册会计师应当遵照相关的技术准则提供专业服务。其中,应当遵守的技术准则有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和与执业相关的其他法律、法规和规章。 4.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01号——审计证据》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当保持职业怀疑态度,运用职业判断,评价审计证据的什么? 答:(1)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审计证据的充分性是指审计证据的数量足以支持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注册会计师判断证据是否充分,应当考虑六方面因素:审计风险、具体审计项目的重要程度、注册会计师及其业务助理人员的经验、审计过程中是否发现错误或舞弊、审计证据质量、总体规模与特征。(2)审计证据的适当性,审计证据的适当性是对审计证据质量的衡量,即审计证据在支持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相关认定,或发现其中存在错报方面具有相关性和可靠性。相关性和可靠性是审计证据适当性的核心内容,只有既相关又可靠的审计证据才是高质量的。

会计类审计学培训教案

《审计学》考试辅导串讲 一、《审计学》试题题型、题量 2010年《审计学》考试的题型以2009年《审计学》考题为例,讲明目前题型、题量的分布状况;2010年按照那个题型应试: 《审计学》题型、题量分值 二、2010年考试大纲和教材变化 2010年《审计学》考试大纲有所变动,教材变化幅度大. 《审计学》教材框架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审计基础知识(第一章----第三章) 第二部分:审计差不多理论与方法(第四章----第六章)

第三部分:财务报表审计实务(第七章----第十二章) 三、命题规律 1.以“全面考核,重点突出,理论结合实务”为命题原则 2.考核审计准则 3.考核财务报表审计实务 4.注重风险导向审计 5.考核审计专业知识和差不多技能 四、复习思路 1.通读指定教材,突破重点和难点 2.结合财务报表审计实务,掌握审计准则 3.结合企业会计准则 4.强化应试练习,掌握答题技巧 5.历年考题为应试复习重点

第一章审计概论 【学习重点】 审计的定义和特征(掌握) 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和进展(熟悉) 注册会计师审计与其他审计之间的关系(掌握)

审计的分类和审计方法(熟悉) 第一节审计的定义和特征 一、审计的含义 审计是由国家授权或同意托付的专职机构和人员,依照国家法规、审计准则和会计理论,运用专门的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经营治理活动及其相关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合规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和监督,评价经济责任,鉴证经济业务,用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治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 它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一)审计的主体 (二)审计的授权者(或托付者) (三)审计的客体(对象)

审计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审计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选一个最恰当的选项,将字母填在括号内。) 1、会计报表的合法性是指符合(C)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 A、企业法 B、会计法 C、企业会计准则 D、中央与地方的财务规定 2、如果资产负债表可接受的重要性水平为50万元,而损益表可接受的重要性水平为100万元,则报表层的重要性水平应为(A)万元 A、50 B、100 C、150 D、75 3、独立审计是按照(B)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的。 A、注册会计师法 B、独立审计准则 C、财务会计法规 D、合同协议 4、与“存在或发生”认定相对应的一般审计目标是(A) A、真实性 B、完整性 C、所有权 D、估价 5、函证应付账款时,下列对象中最不应该考虑的是(C) A、较大金额的债权人 B、企业重要供货人 C、较小金额的债权人 D、上年度的债权人及不送对账单的债权人 6、某项专利技术法律保护期12年,可受益8年,在10年内领先市场,其摊销年限(D) A、12年 B、10年 C、8年 D、不超过8年 7、无法支付或无需支付的应付帐款应记入(C) A、管理费用 B、资本公积 C、营业外收入 D、其它业务收入 8、“存在与发生”、“完整性”的认定,分别与以下哪项财务报表要素

有关(B) A、低估和高估 B、高估和低估 C、低估和低估 D、高估和高估 机起点,采号为随017张进行审计,假定以20的凭证中抽取200—001、从编号9. 用系统抽样法,顺序抽取的第4个样本号为(A) A、047 B、097 C、087 D、057 10、下列何种情况下,折旧费可能计提不足(C) A、固定资产投保的价值大大超过其帐面价值 B、有大量已提完折旧的固定资产 C、固定资产报废时常常伴有较大余额的损失 D、不断地购进相关的新的固定资产 11、注册会计师在确定应收项目的函证对象时,下列各项中首先考虑的是(B) A、应收票据的承兑人 B、应收控股大股东的巨额货款 C、存款余额为零的开户银行 D、应收A公司近期形成的3000元货款 12、为实现“真实性”审计目标,正确的审计路线是(A) A、从明细账审查至原始凭证 B、从原始凭证审查至明细账 C、以上二种方法均可 D、CPA可依经验判断,选取适当的方法 13、“完整性”的认定,与会计报表驵成要素的(B)有关 A、高估 B、低估 C、精确性 D、以上答案都对 14、“存在与发生”的认定,与会计报表驵成要素的(A)有关 A、高估 B、低估 C、精确性 D、以上答案都对

06069-审计学原理重点

审计:审计是由独立的专门机构和人员接受委托或根据授权,对被审计单 位的会计报表和其他资料及其所反映的经济活动进行审查并发表意见的一 种经济监督活动。 审计关系:(第一关系人)审计机构和注册会计师,称为审计人 (第二关系人)资源财产经营人,称为被审计人 (第三关系人)资源财产所有人,称为审计授权人或委托人 审计特点:1、审计监督经济管理,但并不直接参加具体经济业务管理 2、审计师经济监督,区别于行政监督或法律监督 3、审计是具有独立性、广泛性和权威性的经济监督 审计按不同的主体可以划分为:政府审计、内部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 政府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区别: 1、从审计独立性看: 政府审计---单向独立,仅独立于被审计单位---无偿审计 注册会计师审计---双向独立,既独立于审计委托人,又独立于被审 计单位---有偿审计 2、从审计对象看:政府审计---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的财政收支情况及公共资 金的收支、运用情况; 注册会计师审计---一切盈利及非营利组织 3、从审计监督性质来看: 政府审计:可以根据审计结果发表审计处理意见,如被审计单位拒不采纳,政府审计部门 可以依法强制执行 注册会计师审计:根据其审计结论发表独立、客观、公正的审计意见,以合理保证审计 报告使用人确定已审计的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可靠程度 4、从审计方式来看:政府审计---强制审计 注册会计师审计---受托审计 5、从依据审计准则来看:政府审计---《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 注册会计师审计---《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 审计模式的发展按照历史的顺序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账项基础审计阶段、制度基础(导向)审计阶段、风险导向审计阶段 审计失败:是指注册会计师未按照审计规范的要求执行审计业务而签发了 不适当的审计意见 审计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对财务会计报告审计意见表达不当或有错的可 能性。 我国注册会计师设计的业务循环与审计模型如下: 1、销售和收款循环 2、购货和付款循环 3、生产循环 4、筹资和投资循环 5、货币资金循环 注册会计师应该配备以下资格进行审计: 1、注册会计师应当具备专门学识与经验 2、注册会计师应当具有足够的分析、判断能力 3、注册会计师应当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4、注册会计师应当具备职业谨慎态度

《审计学》宋常版参考答案解析

第2章职业道德和审计准则 练习题1. 1) 可能影响独立性。ARC审计机构的收费主要来源于XYZ公司,当从某一审计客户收取的 费用占全部费用的比重很大,审计机构会对该客户产生依赖并面临担心失去该客户的压力,产生自身利益威胁,审计机构应当评估该威胁的重要性程度,必要时采取防范措施消除威胁 或降低至可接受水平。 2) 不影响独立性。当审计项目组成员的直系亲属在审计客户中处于重要职位或者可以对财 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才会威胁审计独立性,审计人员S的妻子在XYZ公司中只是一名普通的销售人员,不会影响其独立性。 3) 可能影响独立性。ARC审计机构租赁XYZ公司的办公楼作为办公场所,二者之间存在租赁的商业关系,且性质较为特殊、金额较大,将会产生自身利益威胁,会计事务所应当评价该威胁重要程度,必要时采取适当防范措施。 4) 可能影响独立性。XYZ公司的董事是ARC审计机构的前高级管理人员,当审计机构前任 人员担任审计客户重要职务时,分两种情况:若该人员与事务所保持重大联系,则对独立性 产生重大威胁,且无防范措施可以消除,;若二者间并未保持重大联系,则应该评价其威胁 程度,必要时采取防范措施消除威胁或降低至可接受水平。 5) 影响独立性。J的哥哥持有XYZ公司的少量股票,即审计人员直系亲属与审计客户之间存在直接利益关系,会影响其独立性。 6) 可能影响独立性。ARC公司与XYZ公司在某项重大会计问题上存在分歧,而正是该分歧 导致XYZ公司对前任会计事务所解除委托,因此ARC机构面临着客户解除业务合约的外部压 力和威胁,进而产生自身利益威胁。 7) 影响独立性。ARC审计机构的合伙人S担任XYZ公司的独立董事,现任合伙人在审计客户中任职高级管理人员,除非该合伙人退出该项目,否则会影响独立性。 8) 可能影响独立性。J的女儿自2004年起,一直担任XYZ单位的统计员,当审计项目组 成员的直系亲属在审计客户中处于重要职位或者可以对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会威胁审计 独立性,要根据J在项目中的角色、其女儿的职责等具体情况评估威胁的重要程度,必要时 采取防范措施。 9) 可能影响独立性。S的外甥拥有XYZ的大量股票,审计机构某一成员的近亲在审计客户单位拥有直接经济利益或者重大间接经济利益,会产生自身利益威胁,影响独立性。 练习题2. (1)判断RCP审计机构接受ALM有限责任公司的委托是否恰当,分两种情况来讨论: 1) 若XY公司与ALM公司无业务往来和行业竞争关系,RCP审计机构可以接受ALM委托, 不影响其独立性; 2) XY公司与ALM公司存在业务往来或行业竞争关系,审计人员Y和ALM有限责任公司之 间存在经济利益关系,会产生自身利益威胁,且Y在RCP审计机构任重要职位,对独立性的影响不可消除。 (2)根据第一问的分类,分两种情况: 1) 第一种情况下,可以委派Y进行审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