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社区老年护理

浅谈社区老年护理
浅谈社区老年护理

摘要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口老龄化是我国在21世纪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之一。解决这一问

皿的最好办法是实现“健康老龄化”,而实现“健康老龄化”的基础与重要一环是做好社区老年人的保健和护理工作。工作中应重视研究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有效进行社区老年人保健与护理,切实做好保健服务,并提高老年人的自我保健能力。全社会尤其是社区医务工作者,都应尊重和关心老年人,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使他们能够健康地安度晚年。

浅谈社区老年人护理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以及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平均寿命不断延长,人口结构发生了显著的改变,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普遍趋势〔1〕。人口的快速老龄化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和负担,因此开展社区老年护理,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已成为社区护理工作的重点〔2〕。本文综述了目前我国社区老年护理的现状及研究进展,旨在为社区老年护理的发展提供方向和依据。

一、发展社区老年护理的必要性

(一)人口老龄化愈显突出

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增长最快的国家。1980年以来,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以年均3%的速度持续增长,我国于1999年底进入了人口老龄化国家的行列。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到2005年11月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44亿,约占总人口的11.03%,全国已有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成为人口老年型地区。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老龄化速度快,具有突发性,超前于工业化和现代化,这必将给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从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进程看,第一阶段:1982年至1999年,人口成年型向老年型过渡阶段。此阶段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从7663万增加到126亿。占总人口数的比重由7.64%上升为10.1%。第二阶段:2000年至2025年,人口老龄化发展阶段。此阶段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将增加到2.84亿,占总人口数的19.3%,2020年劳动年龄人口将达到峰值,然后开始下降,致使劳动人口快速老化,高龄老年人口比重上升。第三阶段:2026年至2050年,为人口老龄化快速增长阶段。此阶段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将增加到3.8亿,约占总人口数的25.2%。我国人口老龄化达到高峰阶段,人口老龄化中的高龄化趋势尤为突出。

(二)健康老龄化意识增强

1.健康老龄化的背景、概念、内涵健康老龄化是于1987年5月召开的世界卫生大会

上首先提出的,1990年9月,世界卫生组织在哥本哈根老龄大会上第一次把“健康老龄化”作为一项战略目标提出来,1992年联合国第47届大会通过了《2001年全球露决老龄化问题的奋斗目标》,强调要“开展健康老龄化运动”。1993年,第15届国际老年掌事会布达佩斯大会上,进一步倡导“科学要为健康的老龄化服务”。1996年3月中国老龄协会提出“面向21世纪,积极倡导和促进健康老龄化是我国老龄化的战略方向”。“健康老年化”不仅仅是延长人类的生物学年龄,还应该延长人类的心理年龄与社会年龄,使老年人健康的寿命和独立生活的寿命更长,缩短老年人伤残期与需要依赖他人护理的时期,延长参与社会活动的年限,缩短与社会隔绝及受歧视的年限。

所谓健康老龄化就是指在老龄化社会中,多数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均处于健

康状态,同时,社会和经济发展不受过度人口老龄化的影响。

实践证明,“健康老龄化”是一个质和量相统一的概念。“老龄化”是老年人口占总

人口的比重,是一个量的概念,“健康”是老龄化的质量。“健康老龄化”应该具有4个方

面的内涵:①老年人个体的健康(身心健康,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②老年人的家庭健康(代际和谐,婚姻美满幸福);③老年群体的整体健康(生活美满,身体健康,平均寿命延长,与社会整体协调);④社会环境健康(生活富有活力,经济充满生机,各方面协调有序发展)。其中老年人个体健康和家庭健康是基础,群体健康是核心,社会环境健康是目标。

实现健康老龄化,是一个长期奋斗的目标,要靠国家、社会、家庭和老年人的共同努力。

二、我国社区老年护理现状及问题

(一)社区老年护理现状

我国社区卫生保健工作的最大特点是防治结合、医疗护理相结合,主要是通过城市和农村三级预防保健网来完成。80年代末大规模的家庭病床使家庭护理逐步发展壮大,90年代社区护理正式迅速发展[1]。为慢性病人及不需住院病人提供医疗和护理服务。如今全国各大医院几乎都设有依托医院而生存的家庭病床、社区卫生服务部或社区服务站[1]。但其系统性和规范性还处于摸索阶段。社区护理工作因社区护理人员短缺,无正规的社区护理教育和老年人医疗保险制度不健全等原因,使社区护理与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存在较大差距[4]。

(二)社区老年护理存在问题

1、补偿机制未建立,经费来源有限。社区卫生服务的筹资与补偿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虽然卫生部近几年提到发展社区护理,但从机构管理与经费的预算上,却很少倾向于社区护理的发展[5]。由于政府支持不足,服务价格未理顺等原因,形成了基层医院预防保健服务做的越多,自身填补越多,医院越亏损的恶性循环。

2、社区老年人护理人才短缺,学历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目前的医护比例为1∶0.3~0.6,社区护理人员以年轻人为主,大多是中专学历[6]。调查发现社区护理人员工作量满负荷程度高,有效工作时数低,社区护士数量不足及学历层次偏低,专业知识不足。我国的社区护理教育至今还是一项空白,没有一所学校专门培养社区护理人才从事社区护理工作。为担负起社区人们的健康保健工作,培养社区护士势在必行。

3、开展老年人社区护理工作的范围窄。老年社区护理是我国护理工作的薄弱环节,尚在萌芽阶段。目前我国主要城市大医院和部分市区开设了社区卫生服务部和社区服务站。还有相当一部分地区和广大农村尚未正式启动老年社区护理服务工作,更谈不上普及。因此,在不断发展社区护理同时,应向经济落后的地区基层和农村推广,达到老年人均能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

4、社区护理观念淡薄。护理人员缺乏社区护理观念,在由院内护理转向社区家庭护理中,护理专业价值和专业信念的认识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公众对社区护理缺乏信任,对护士的真正价值不能理解,也将影响社区护理内容和质量。社区护理涉及的法律问题多,如社区护理记录的书写,安乐死的问题,病人遗嘱的处理等,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规定,社区护理人员应提高法律意识,遵纪守法。

三、社区老年护理的对策

(一)健全机制,建立社区服务体系

1、健全老年人医疗保障制度。发展老年社区服务的最大困难是经济问题,老年人是医疗保健高需求人群。2006底推行的农村医疗合作,只限于重大疾病、住院费用的报销,患慢性病的老年人群仍不能解决其经济问题。政府应将社区卫生服务属医疗保险的服务项目纳入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同时为60岁以上老年人及低保、五保、残疾人免费体检,进行常见病的筛查。引导老年人社区就诊,缓解老年人的费用负担。此外,还可以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加快老年保健筹资机制,逐步建立医疗护理保险制度,满足日益增长的老年人医疗保健需求。

2、建立服务体系。随着区域卫生规划的实施,各级医疗预防保健机构的功能逐步调整,最终将实现人人享有医疗保健。社区卫生服务网将趋于健全,服务制度和服务内容更加完善。社区与医院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并形成合理的双向转诊运行机制。这些都将为老年人享有社区服务提供保障。

(二)完善家庭医疗护理

因人口老龄化及养老机构的不完善,家庭结构的改变,家庭护理需求越来越高。随着社区卫生工作的开展,对一些不需要特殊仪器和技术处理的老年病人,均可通过社区和家庭医疗服务来满足他们的需要。开展家庭病床,进行家庭护理是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初级卫生保健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

(三)多种途径培养社区护理人才

改革现行的护理教育模式,积极开展全科医学教育,多层次、多渠道培养全科医学人才。在各级护理院校开设社区护理专业课程,并根据社区情况,对现有的社区护士进行技术培训或选派高学历的护士到社区护理发展较为完善的国家、地区学习,提高社区护理人员的职业素质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久的将来,一批结构合理,业务素质优良,能适应社区卫生服务需要的护士将走向工作岗位。

(四)强化社区老年护理

1、熟悉社区老年护理内容

(1)基本医疗服务。老年人是疾病的高发人群,慢性病患病率高,因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着辖区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疗工作,为老年人及社区其他居民提供提供注射、换药、施药等基本医疗服务。

(2)建立健康档案,定期体检。为社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建立健康登记卡,督促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使人们关注老年人健康,同时便于社区医护人员了解管辖区人员健康情况,对曾患过疾病者建立病历。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定期电话或者上门随访〔11〕,对老年人进行生活护理指导。

(3)开展老年人健康教育。根据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护理需求,以及文化程度、性格、经济收入等不同,开展不同内容和形式的健康教育,使老年人掌握并且灵活应用健康教育知识。例如定期在社区开展形象生动的讲座,讲解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常见慢性病的预防及护理知识,鼓励老年人建立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4)康复护理。设立康复训练中心,对于因脑血管病造成疾病的老年人,可定期举办康复训练班,由康复专业人员亲自指导,同时进行各种运动疗法和作业疗法的训练,社区护士进行密切配合,提高老年人的自理能力和自信心。

(5)心理护理。老年人由于社会角色、生活状态、经济收入、健康状况的改变,以及丧偶等多种原因,导致一系列的心理问题。近年来,社区老人抑郁症的发病率在增加,卜秀梅〔13〕和刘红波等〔14〕研究发现,社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相对生理健康更差。因此,社区护士应积极教育老年人自身学会及时调整观念、适应不良心境并尽快进入新角色,及时疏导老年人的心理负面情绪。

(6)临终关怀。社区护士作为临终护理的主要服务者,应为患者提供诚恳、周到、全面的护理。设法解除他们生理上的痛苦,缓和其心理上的恐惧和不安,了解并帮助他们解决各种需求,尽可能使其处于舒适状态,保持患者的尊严,提高临终的生活质量。同时对其家人特别是配偶进行照顾,使他们接受现实,积极应对并顺利渡过心理危机阶段。

2、运用好社区老年护理形式

(1)老年护理医院。老年护理医院是社区老年护理最主要的服务形式,是高效、方便、经济、综合、连续的基层老年卫生服务。服务对象主要是社区内需要长期养护照料的老年患者,慢性病急性期患者,临终患者以及要求住院的痴呆、精神病患者。为老年人提供系统性的整体护理,满足老年人各方面的需求。

(2)家庭病床。社区护士到居民家中对家庭成员进行心理护理、常规给药护理、物理治疗、语言治疗、营养咨询等,使他们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在家人的照顾下接受社区医护人员提供的治疗和护理。

(3)老年日托护理中心。对生活无法自理、白天缺乏人照顾而又不愿住在老年护理医院的老年人,可以将他们送到老人日托中心,由专门的社区护理人员对老年人进行照顾及健康促进护理。使老年人较好地享受家中生活的舒适和便利,同时免除家属为照顾老年人而产生的工作和家庭的角色冲突。

(4)其他形式。如独立的老年人社区保健诊所,各种形式的老人院、托老所以及老人公寓护理中心等。老年人社区保健诊所不依附于医院,受社区综合管理,为所在社区所有老年人提供多种健康服务,如上门打针、换药和临终关怀等。老人院和老人公寓护理中心是老年人集体生活的地方,由护士对其进行起居的照顾和疾病的护理。

3、了解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及患病特点

(1)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①体表外形变化老年人在衰老过程中体表外形逐渐发生改变,主要表现为:须发变

白,脱落稀疏;皮下脂肪和弹力纤维减少,皮肤变薄、松弛、失去光泽,皱纹加深,眼睑下垂,眼球凹陷;皮肤色素沉着;牙龈萎缩,牙齿松动脱落;关节活动不灵活;身高下降、体重减轻。

②身体构成成分变化老年人身体水分有所减少,主要是细胞内液减少。老年人组织

器官中细胞数量减少,脂肪组织增加。脂肪组织的增加量与遗传、地区、年龄、性别、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有关。

③各系统(如心血管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神经系统与感官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运动系统、免疫系统)功能变化逐渐减退。。

(2)老年人的心理特点

①认知能力和智力衰退。表现为:①运动反应时间延长。②感觉减退较明显,知觉的

改变不大。③记忆力减退,其特点是以有意记忆为主,再认能力尚好,回忆能力较差。意义

记忆完好,近期记忆力较差。④思维有退化,尤其是创造性思维、逻辑推理等。⑤智力有衰

退,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减退。

②情绪情感与意志相对稳定。老年人的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因社会地位、生活环

境、文化素质、个性特点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老年人的情绪情感与意志相对稳定,发生变

化的主要原凶是环境状况、生活条件、社会地位等发生了改变。

③人格较为稳定。人的个性特征并不因为年龄增大而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老年人的

个性特征一般为稳定多于变化。

老年人的人格改变主要表现为不同性质的行为障碍,如过于谨慎、固执、多疑、保守;因各种原凶而引起的孤独感、焦虑不安、怀旧和发牢骚.

(3)老年人主要患病特点

①病史采集困难。由于老年人感知功能减退、近期记忆力差、听力下降、表述困难,对

疾病的敏感性降低等原因,因而采集能反映真实情况的病史较困难。

②临床表现不典型。由于老年人感受性降低,往往疾病已较严重时症状仍不明显、不

典型,如老年人发生心肌梗死时很少有心绞痛频繁发作、疼痛加尉等表现,常因无痛性急性

心肌梗死而漏诊。

③常有多种疾病共存。主要原因是:④老年人的机体调节及应激能力差,体内防御和

代偿功能减退,易同时患两种或两种以上疾病。②常发生一种疾病掩盖另一种疾病的现象,

如老年人患严重贫血常掩盖体内恶性肿瘤的存在。③各种症状的累积效应随年龄增大而增

加。如老年糖尿病患者常同时并发肾功能障碍、视网膜病变、各种感染等。

当某一种疾病发生急性变化时,其他疾病可由原来相对稳定的状态发生急剧变化,容易

m现危象且不易控制。如高血压病人同时有心、脑血管动脉硬化时,血压的突然升高可导致

脑f缸管意外及缺血性心脏病的加重。

④易出现心理障碍。老年人对于疾病的心理反应:一是多疑,二是害怕或否认患病。

患病期间的老年人心理状态大多比较复杂,由此而产生紧张、焦虑、忧郁。甚至引起抑郁症。

⑤其他。老年人患病还有其他特点,如病程长、康复慢;病情复杂,预后较差;易出现并发症;易发生意识障碍;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等。

4、强化社区老年保健指导

(1)心理保健指导

①要有积极的生活目标:老年人要有积极的生活目标,热心参与社区公益活动,老有所

为,保持良好精神状态。

②保持轻松、稳定的情绪:老年人应避免情绪大喜大悲等强烈波动,避免各种心理刺激因素。做到思想开朗、心胸开阔、精神愉快、保持冷静和从容。当不良情绪产生时,要学会转移和化解。平时要能坚持“三乐”,即自得其乐、助人为乐、知足常乐。

③培养兴趣、坚持脑力活动:“活到老,学到老”,老年人利用各种学习机会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培养数种爱好,坚持月j脑,可以增添生活情趣,丰富精神生活,有益心理健康。

④保持友好的人际交往:老年人保持一定范围的人际交往,聊天、倾听,可以缓解或消除不良情绪。邻居、亲戚、新老朋友、同事、同学、战友等都是保持人际交往的有益对象。

⑤充实而有规律地生活:老年人合理安排每天的时间,有张有弛,有劳有逸,使生活充实而不紧张,丰富而不忙乱。

⑥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社区应开展老年心理健康教育,使老年人学会控制

情绪,调节心理。发生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时,能及时通过心理咨询得到疏导。以下方法都

是简便有效的心理疏导的常用方法:在清静的环境中,全身肌肉放松,体位轻松自然;闭眼,

做一次深呼吸;听一段轻松愉快的音乐,并随着节奏轻轻地哼唱}轻闭双眼,脑子里想着一幅宁静、安适的景色等。

(2)生活保健指导

①居家环境舒适安全:老年人的家庭环境与设施应达到这些要求:①光线充足、每天定时开窗通气。

②门槛、石阶不宜过高,通道应平坦、防滑、无障碍物,通道上要有扶手。③避免噪声、强光的刺激和蚊虫的叮咬。④使用厕所应方便安全,应选用坐式便器。行动不便的老人使用的便器应放在床边。⑤根据家庭和老人身体条件,采用合适的防暑保暖措施,使室内温度保持在冬季20~22℃、夏季24~26℃左右。

②沐浴安全:老人在饭后不宜立即沐浴,沐浴时水温宜在42~450℃间,浴室温度以22~24℃为宜,沐浴时间不宜超过30分钟。冬季应先升高室温再沐浴,同时注意不要紧闭门窗,以防蒸汽过多、室内缺氧。沐浴时不必上锁,以便家人提供帮助。

③起居作息合理而有规律:老年人应按时作息、有规律有节奏地生活,保证充足的睡

眠。睡眠时间一般随年龄的增长而相应延长,晚上应睡满8小时,中午应休息1小时左右。

一日之内的工作学习、活动锻炼、进餐饮水、休息睡眠都应科学合理,形成规律。

④个人卫生习惯良好:保持口腔卫生,每日数次刷牙漱口,有义齿的老人要经常清洁义齿,夜间睡眠时摘下;晨起时主动咳嗽有利于支气管通畅和肺泡的扩张,有防止肺部感染的作用;注意眼睛卫生,定期检查以预防白内障、青光眼;保持皮肤清洁,防止感染及外伤;做到便前、便后洗手,清洁用具应专人专物专用;晨起一杯水,经常主动饮水。衣着应清洁、舒适、柔软、宽松,便于穿脱,内衣以纯棉为宜。

(3)合理营养指导

营养素的摄人合理与否,与健康长寿有密切关系。老年人合理营养的首要条件是使老年人懂得基本的营养学知识以及膳食要求。社区护士应按老年人

身体所需营养物质,设计适合个体的且摄入与排泄相对平衡的膳食。

①原则:食物多样化、进餐七成饱、油脂要适量、粗细要搭配、食盐要限量、甜食要少吃、饮酒要节制、三餐要合理。

②老年人的营养需求:老年人基础代谢率低,消化功能减弱,劳动与活动时间少,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量也有所减少。

③老年人的膳食要求:一是合理搭配食物:动物性食品与植物性食品合理搭配,粗细粮合理搭配。二是科学烹调:做到色、香、味俱全,增进食欲。选择易消化吸收、清淡可口的食物,食物要细、烂、软、温。不吃过大、过硬、过粘、过热的食物,不吃或少吃油炸食品。三是合理的膳食制度:老年人进餐应做到定时定量定质、少吃多餐、细嚼慢咽。早、中、晚三餐总热能的比分别为:30%、40%、30%。用餐环境应舒适、安静、清洁、气氛好。

(4)适量体力活动指导

生命在于运动,保持适当的体力活动,可以防止老年性疾病,延缓衰老的过程。还可以消除寂寞感、失落感、隔绝感。

①老年人运动的一般原则:安全第一;循序渐进;适量运动;适合个体;持之以恒;形成规律;自我监测。

②选择有氧运动:老年人适宜进行动作缓慢、运动量较小的全身性运动。一般的有氧

运动有:步行、慢跑、骑车、登楼、健身操、游泳、跳舞、爬山、小球类运动、太极拳和太极剑、扭秧歌、老年迪斯科等等,可根据个人体能及爱好随意选择。其中以步行和太极拳最为常用和有效。据齐言教授介绍,最好的有氧运动为步行,宜晚饭后1小时左右以散步的形式进行,按国际标准(1个小时4.8km的速度)步行20分钟即可。

③重视运动处方:老年人参加运动前要先做健康检查,由医生开出运动处方。运动处

方包括的主要内容有:运动目的;运动项目;运动强度;运动密度;持续时间;注意事项。按运动处方进行锻炼可以达到安全和有效的目的。

(5)安全用药指导

①用药量不宜过大:原则上老年人用药量及间隔时间均应根据年龄、身体状况而定。

尤其是高龄老人,用药应参照成人常用量作适当减量。需要时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大剂

量。有人认为,一般情况60~80岁的老人用药量应为成人量的3/5~4/5,80岁以上的老人用药量应为成人量的1/2。

②用药种类不宜过多:由于实际用药效果与药物相互作用引起的不良反应往往难以预

测,所以老年人用药种类应尽可能少而精。

③遵照医嘱服药:老年人不可自行滥用药物,不得随意更改用药剂量与时间。需终生

用药者应在家中备少量药物,以防中断治疗。

④观察药物的不良反麻:老年慢性病人在家庭自我护理中有必要了解一般常见的药物

不良反应。对有些不可避免的不良反应应告知家人,做好心理准备和应对准备。出现严重

不良反应时,应即刻与医务人员联系,避免意外发生。

四、小结

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口老龄化是我国在21世纪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之一。解决这一问

皿的最好办法是实现“健康老龄化”,而实现“健康老龄化”的基础与重要一环是做好社区老年人的保健和护理工作。工作中应重视研究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有效进行社区老年人保健与护理,切实做好保健服务,并提高老年人的自我保健能力。全社会尤其是社区医务工作者,都应尊重和关心老年人,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使他们能够健康地安度晚年。

社区老年人的护理需求及应对措施分析

社区老年人的护理需求及应对措施分析贾维宁左宪宏米娅莉(张家口学院,河北张家口,075000) 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老年人的数量越来越多,针对老年人的养老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本文就社区老年人的护理需求及应对措施进行分析,以便于对社区护理工作者提供帮助。 关键词:社区;老年人;护理需求;应对措施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人类通过计划免疫,改善营养和食品供应及有效地治疗疾病等手段,使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也提高了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已从20世纪40年代末的35岁上升到现在的70多岁,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绝对数最多的国家,这样,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问题就应该引起重视,而且,由于我国养老的现状,绝大多数的老年人都是在社区里生活的,本文就社区老年人的护理需求及应对措施进行分析,以提高社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1.社区老年人护理需求 由于种种原因,社区老年人的护理需求很多。首先,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个系统的功能下降,身体的健康状况也有所下降,尤其现在富贵病的增加,老年人患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各种慢性病的人很多,所以老年人对健康促进的要求很高,需要社区工作人员给予各种疾病的健康宣教,各种疾病的护理及治疗知识。其次,由于我国生育政策的影响,独生子女的增多,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子女,而子女不在身边的几率很大,导致出现了很多的空巢家庭,这

样导致老年人身边没有子女,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就需要社区工作人员给予日常生活的照顾。再次,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大,丧偶的越来越多,尤其对于同时子女又不在身边的老年人,就非常容易出现孤独,抑郁,悲观等各种心理问题。周萍等对珠海市香洲区南屏镇某社区163 名60 岁以上老年人的一项调查显示,老年人社区护理服务需求利用率居前3 位的是钟点工、保姆、健康教育。老年人对社区护理服务利用率普遍较低,有79.8%以上的老年人不知道社区护理、家庭病床、康复指导、日间护理中心、临终关怀和心理健康服务[1]。2.应对措施 2.1加强老年人常见疾病的健康教育 通过评估了解社区老年人的现状和文化程度以及健康教育的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的计划。老年人患有的比较多的疾病都是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生活方式病,因为这些疾病的发病都与不良的生活方式有密切的关系,所以针对患有此类疾病的老年人进行健康宣教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把患有同一种疾病的老年人组织到一起,定期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宣教,另外也可以让患同一种疾病的老年人在一起相互讨论,多交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共同纠正不良的生活方式。另外,也可以在社区的适当的地方张贴各种常见疾病预防与治疗的宣传画,让老年人在无意中就增长了知识。还可以和电视,电台,报纸等媒体合作,使媒体上播放一些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的宣传片或者播放一些权威人士对于某个疾病的防治知识的讲座来促进老年人对相关疾病的了解[2]。

老年人社区护理

随着我国人口逐渐实现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人口增长率的再生产类型,老年人的增长速度将进一步加快。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老人健康及医疗护理需求,势必需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区护理。 1 老年人面临的健康及其他问题 1.1 身体健康状况较差老年人随着增龄引起一系列复杂的退行性变化,导致全身各系统的功能逐渐下降。据统计,60岁以上老年人中有74%患有多种慢性病,其中患一种及以上对日常生活有影响疾病者占66.8%.老年人中有约21.5%的人生活轻度不能自理,5%~8%生活中度不能自理,2%~5%完全不能自理。 1.2 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由于计划生育使单位家庭子女数减少,以及社会家庭核心化和小型化的发展,随之而来的将是更多老人的生活照料和疾病护理依赖于社会福利和社区服务。广大青壮年人员的流动和外出就业,进一步恶化老年人的照料来源。 1.3 社会因素导致老人心理障碍老年人认知能力减退,使他们无法适应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产生无用感;生活事件如丧偶、退休、经济收入的减少、子女下岗等社会支持程度的下降使老人易产生心理障碍。老年社区护理现状根据2002年1月的“卫生部通知”,社区护理工作任务为:以维护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社区护理需求为导向,老年病人、慢性病人等为重点。而老年人又是慢性病的高发人群,所以社区医疗护理的很大比重是老年人群。 2 目前对于老人的社区护理,全社会都比较重视。对老人社区护理的研讨和实践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2.1 建立健康档案建立健康登记卡。我社区自2006年开始对辖区的居民,特别是老年人建立健康户口以引起社区住户的重视,同时便于医生了解管辖区人员健康情况,对曾患过疾病者,建立电子病历,实行微机动态化管理。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定期电话或登门随访。 2.2 开展社区护理知识理论教育在社区开展护理课程,由社区护理工作者到社区老年福利院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确保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到位,保证社区老年护理的发展。 2.3 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护理①家庭访问护理,主要是护理指导、症状控制、日常生活援助、精神护理等;②老年人保健、咨询服务。设立社区家庭医生家庭护士,提供咨询服务。③将老年人组织起来建立一些小群体,共同抵御疾病,一种最简便,最易见效的方式,能使老年人之间相互支持,相互鼓励,对他们长期控制疾病很有益处。④建立护理中心。医疗资源共享,以帮助老人了解某些慢性病防治方法及健康常识,保证老人不脱离家庭和社会,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全面提高生活质量。 2.4 深入社区加强老年人的健康教育增强其自我保护意识健康教育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①举办专场讲座,内容简单易懂,讲解要形象生动;②随机性教育,护士在执行各项操作时,边实施边讲解,使病人易于接受和记忆;③示范性教育,针对老人对医学知识的认识不同,对某些技术的操作过程给予示范。 2.5 提供心理精神服务,强化亲情性服务针对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及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结合老年人的知识层次、性格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疏导,鼓励其积极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工作,帮助他们重新实现自我价值。另外社区的护理的特点之一,是其不因单一疾病治愈而终止,它是一种持续性服务,大力倡导零距离就诊、人性化关怀、亲情化服务,使老年人在社区有回家的感觉,创建和谐的医患关系。老年社区护理要围绕生理、心理、社会三因素进行研究,对老年人进行身体照顾、心理护理、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等。护理的内容和形式将不断扩大,具有多元文化知识的护理人员将使老年人护理更加完善,并以此增进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减少老年病对老年人的危害程度。

我国老年人社区护理现状及展望

中国老年人的社区护理以及展望 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全球共同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是一个老年人口最多,发展最快的国家。2006年,我国老年人口已达到1.3亿,且以每年3%左右的速度递增。据预测,到2050年将达到4亿左右,占总人口的25%。老年人是社区的特殊人群,因年龄、生理、心理特征及社会角色的转变,社会适应能力降低,健康问题突出,对护理需求量很大。 据目前我国的经济实力和尚不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国家、社会都不可能投入大量资金建设较多的养老机构,绝大多数老年人惯用传统家庭养老方式。因此,开展社区老年护理,满足老年人身心需求,维持老年人健康,改善其生活质量,将成为社区护理的工作重点。 1 社区老年人护理现状 1.1 社区老年人健康状况及对社区护理的需求各地老年人健康普查表明,无重要脏器疾病的所谓健康老年人仅占20%~25%。 随着传统家庭结构变化,空巢老年人增多,孤独、贫穷、社会角色缺如等因素,使老年人认知功能受损,抑郁症状加重。老年人抑郁症状发生率 50.47%,且受生理、心理、经济、家庭、社会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单靠家庭无法满足老年人身心需求,需要医疗、社区等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有极大促进作用,老人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多,心理障碍就越少。老人社区护理需求占70.1%,其中城市老人的需求为50.38%,农村需求率为78.7%。老人主要希望提供家庭访视服务,部分希望提供老年公寓式服务,既能满足自己的社会交往需求,又能减轻子女负担,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 1.2 目前国内社区老年人护理形式 1. 2.1 建立社区老年人档案社区老年人护理管理以社区服务中心(站)为基础,以入户建档形式,为所辖社区内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筛选老年病人,并根据所患病种分类排序,掌握第一手资料。 社区护士进行分片管理,对社区内60岁以上老人实行三级预防服务,一旦老人生病住院就会迅速得到关于老人病情治疗、预后及家庭状况的信息,对出院转入社区的老人也可实行连续跟踪护理。

浅谈老年人患者特点及护理措施

浅谈老年人患者特点及护理措施 发表时间:2018-04-02T15:01:08.077Z 来源:《红地产》2017年7月作者:马晋平 [导读] 老年病人的发病率、住院治疗率比其他年龄组高 , 做好老年病人的护理工作包括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 , 老年病人也不断增加 , 由于老年病人各脏器、组织生理功能、形态、解剖上发生退行性变化 , 表现为生理适应能力减弱 , 抵抗力下降等衰老现象 , 因而老年病人大多病程长、恢复慢、易反复、疗效差 ; 老年病人的发病率、住院治疗率比其他年龄组高 , 做好老年病人的护理工作包括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1. 老年人患者的特点 针对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美国护理杂志登载的第一篇护理老年人的文章中指出 :“你不可以用成年人的眼光来对待年轻的小孩,同样,你也不可以用正处壮年的眼光来对待一位老年人。” 这句话精辟地道出了老年病人护理的特点。 1.1 心理特点:初为老年人,由于体力不支、丧偶或离退休,与原来的生活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他们很难适应这种角色转变,就会产生一些自卑感、空虚感、失落感。再加上生活贫困、疾病、死亡等问题常常困扰着老年人,使他们常伴有孤独、无聊、固执、自尊心强,希望受社会尊重,特别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疑虑心强、对周围的人和事较敏感、情绪消沉等。 1.2 生理特点: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各脏器因退行性改变,其生理功能减退,代偿能力降低,机体耐受力下降、抵抗力差,感知能力、视觉、听力、记忆力均下降,反应迟钝、智力明显衰退、骨质疏松等。 1.3. 独立性差: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自控能力下降。 1.4 病情复杂:老年病人常常多种疾病同时存在(例如患脑出血的同时还伴有高血压病、糖尿病等),且疾病的治愈周期长、预后差,病情易反复发作。 1.5 病情危重:老年病人各种生理功能低下,病情变化突然,且多种疾病并存,临床症状又不典型,加上老年人感觉迟钝,容易出现掩盖潜在症状的危险。 2. 老年病人心理护理的重要性 2.1 老年病人由于受疾病折磨 , 怕失去独立生活能力 , 怕孤独 , 怕久病床前无亲人。如退休病人感到自己不中用 , 而自怜自弃 , 丧偶或子女分居感到孤独悲伤 , 常有性情固执 , 怪癖任性 , 一些琐事也大发脾气或抑郁落泪等 , 除身体器官疾病外 , 多伴心理障碍。 2.2 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心态因素 , 与老年疾病的发生和康复都有密切关系。由于老年病人的文化水平、个人性格、修养素质、经济条件、家庭环境、职业关系和人生经历都不一样 , 导致老年病人的心态差异很大 , 对待疾病的态度也不相同 , 表现为对疾病恐惧紧张、情绪低落、孤独、烦恼急燥、疑虑恐惧的心理 , 拒绝服药的心理、悲观厌世的消极心理 , 出现不配合治疗的消极心理往往使内分泌代谢紊乱导致疾病加重 , 甚至不易康复。因此做好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是极其重要的。 3. 老年病人的护理措施 3.1 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老年人的特点,关心其身心健康,与病人及家属做好沟通工作,注意在给老年人提供信息时,应考虑到老年人反应慢,必须具体且由简到繁,按其个人习惯,耐心、热心地反复进行,说话速度要慢,直到对方清楚、明白。 3.2 保证充足的睡眠老年人不易入睡,易醒,应保持病房安静,早熄灯,减少不良刺激,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还可以临睡前用温水泡脚,教其放松的技巧,嘱咐其睡前少饮水等来帮助睡眠。 3.3 饮食指导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禁烟酒,少量多餐,注意荤素搭配,减少盐、糖及胆固醇的摄入,多吃水果蔬菜及易消化食品。由于老年人自控能力差,须控制饮食的病人应交代家属将饮食品收藏好,避免病人自行取食影响疗效。 3.4 保持二便通畅指导病人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定时排便,切忌用力排便 ; 便秘者遵医嘱给予小剂量的润肠药,必要时协助用手抠出 ; 急性尿潴留的老年人,予以导尿时,导尿管应选择合适的型号,以免漏出或脱出,给男性老年人插尿管时如不顺利,应考虑有无前列腺肥大,不可硬插,插入后应缓慢放出尿液,第 1 次放尿量不应 >600ml,防止老年人因体弱导致虚脱或引起血尿。 3.5 加强基础护理 (1)保持床单位整洁、干燥、无碎屑 ; (2)偏瘫病人应加强患侧着力点的保护,协助做好肢体的被动运动,给予适量的按摩,防止静脉血栓的形成 ; (3)给病人更换体位时避免用剪力(拖、拉、推等动作); (4)做好皮肤护理,尤其是神志不清、交流障碍的老年病人的皮肤护理。 3.6 注意安全 (1)将呼叫器固定在病人易触摸到的地方,并教会其使用方法,接班时应检查呼叫系统是否正常,以免急用时误事。 (2)偏瘫病人的床位最好靠墙,将患侧肢体朝内,这样不易发生坠床 ; 意识不清的老年人应加床栏。 (3)交待病人及其家属,老年人在改变体位时动作应慢,而且需要休息一下,以防止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而跌倒。 (4)老年人术后一般苏醒延迟(因其代谢延缓,麻醉药代谢减慢),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舌后坠 ; 如果使用热水袋,水温不可 >50℃,并须用干毛巾包裹热水袋,避免烫伤。 (5)尽可能增加巡视病房的次数,观察病情变化。对老年病人的不良主诉应提高警惕,以免延误病情。 3.7 帮助老年人保持乐观开朗的性格。护士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指导老年人时刻保持乐观的态度,充满好奇心,培养生活情趣,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一种美好的心表,比吃药更能解决生理上的痛苦”,老年人要学会挖掘自身的快乐的豁达,更要会享用自身宝贵的资源,只要每个人都能乐观、豁达,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那么其生活质量和人生价值将具有更大的社会。 4. 小结 多数老年病人在面对一种或多种慢性病时,更渴望活泼的、丰富多彩的生活,而慢性病却加速了其身体和功能的衰退。基于老年人心理、生理的特殊性,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该在思想认识上充分重视,将老年病人视为护理工作的伙伴,多付出一些爱心去关注老年病人的身心健康,尽量满足他们的需要,使其保持乐观的心情,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参考文献: [1] 老年患者住院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探讨 [J]. 彭胜利 , 陈新丽 .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 2013(Z3).

社区老年人的护理

社区老年人的护理 【摘要】老年人在社区人口中占的比例不断地增加,根据老年人特点,结合临床,给予恰如其分的护理,使老年人能度过一个安详平稳的老年生活,提高其生存质量,延缓其寿命。 【关键词】社区;老年人;护理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医疗卫生事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类平均寿命普遍延长,人口老龄化与老龄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瞩目的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这一挑战,所以老年学也应运而生并日益发展。社区就是现在的街道,老年人集居地。其护理的意义就在于通过提供优质的护理活动来研究、探讨老年人在生理、心理、社会各个方面存在的健康问题从而采取适当的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来满足老年人对健康的需求,最终达到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老年人护理的特点: 1 老年人对人性化服务要求高:老年人由于生理性和病理性的改变,自我保护能力差,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发生意外碰撞、跌倒、呛噎、服错药、心理伤害等等,所以老年人的生活环境要求空间大、光照充足、地面防滑、走廊有扶手、房间设施布局合理,一切以方便为主,不强求一致性。当气压、气温等环境变化时老年人容易出现情绪抑郁、胸闷乏力等不适症状,所以应及时提醒老年人及时增减衣物。饮食方面应保证足够的营养,摄入适量的优质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素和适量的含钙、铁的食物,摄入的食物应低脂肪、低盐、低糖,烹饪时注意营养全面、荤素搭配,多饮水。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做到定时定量、少食多餐、饥饱适当等。生活起居尽量符合原有的习惯。 2. 病情观察要求细心、耐心、全面、及时:老年人因神经系统反应迟钝,常缺乏典型的症状和体征,很容易延误诊治。再有一部分老年人把一些疾病症状和体征误以为是老年人的正常现象,加上老年人理解和表达能力减退,主诉不清或过多,或同时患有多病性及多脏器病变,重点不突出。因此,作为我们护理人员不但要掌握老年人发病的一般规律,还要严密注意观察老年人的病情变化,及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使老年人能得到及时的救治和护理,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 3 个体化用药对老年人尤为重要:由于老年人脏器功能减退与多种慢性病并存,使用多种药物互相干扰,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增高。且大多数的药物是通肝脏解毒后经肾排泄,老年人的肝肾功能减退,药物代谢速度减慢,分解能力减退,药物的排泄缓慢,血液中药物浓度增高,容易在体内蓄积,导致毒性作用。因此对老年人用药要强调个体化,根据病情,遵医嘱用药,用药品种少而有效,

《社区护理学》1-6次作业

《社区护理学》第1次作业 A型题 1. 老年人骨质疏松症出现较早的症状是E.骨痛和肌无力 2. 健康老龄化的概念描述错误的是?B.积极地面对晚年生活,继续为社会做出有益的贡献 3. 老年胃食管反流病临床表现不包括?E.多饮 4. 社区的功能不包括:B.行为约束的功能 5. 由父母、一对已婚子女及第三代人组成的家庭称之为:B.主干家庭 6. 关于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6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 7. 以下不属于家庭内资源的是:C.文化资源 8. 不属于社区家庭基础护理要求“五防”的是:A.防高血压 9. 老年保健的重点人群除外哪项?C.退休老人 10. 老年人的用药原则不正确的是?A.6种药物原则 11. 在疾病的三级预防中,健康促进强调:E.一级预防甚至更早阶段 12. 老年人患病的特点下列哪项不正确?C.精神疾患减少 13. 社区健康教育中应用“健康知识知晓率”属于以下哪种评价:A.效应评价 14. 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健康指导除外?E.语言训练 15. 与老年性聋关系不密切的疾病因素为B.骨关节炎 16. 某年内发生某病的新病例与同年暴露人口数之比是:D.发病率 17. 美国护士协会提出将“老年护理学”替代“老年病护理学”为哪年?E.1987 18. 家庭访视的种类不包括:C.研究性家访 19. 我国政府在哪年第一次在中央文件中规定——“把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作为今后若干年内卫生改革的重要内容”。B.1997 20. 健康教育的实质是:B.行为干预 B型题: 1. 第一位访视护士是:A.圣非比 2. 地段访视护士机构起源于:C.威廉?勒思朋 3. 病原体侵入后,在体内继续生长、繁殖,携带并排出病原体,人体不出现临床症状,这种情况称为:C.病原携带状态 4. 以上传染过程的五种表现中,感染后最常见的表现是:A.隐性感染 A.体液隔离C.严密隔离D.接触隔离 5. 细菌性痢疾应进行:E.消化道隔离 6. 猩红热病人应进行:B.呼吸道隔离 A.地段访问护理 B.公共卫生护理 C.社区医院护理E.家庭看护

老年患者的特点及护理

老年患者的特点及护理 老年患者在病期间与中、青年患者相比,最易伤感。由于他们对病情缺乏正确的认识,导致城中的思想负担;由于行动不便,造成精神上的痛苦和创伤,不利于医治及康复。几年来,我在对老年患者的护理实践中注意研究老年患者的特点,根据病人的各种需要,有针对性的做好护理工作,收到良好效果。 1.根据心理需要做好护理 病人人院后,从家到医院,由于环境的改变、身体的完整性改变,老年患者不易接受,思想负担重,怕治不好,给个人不断增加痛苦,给家人带来经济上的负担及生活上的麻烦,再怕医生护士不耐心、不理解,嫌弃等等。顾虑重重表现出来表情淡漠、懒言,情绪低落,精神不振、食欲不佳等。我们根据这些不同的患者进行了不同的心理护理: (1)经常巡视病房了解病人需要,多帮助多解释,劝慰用和蔼的态度、温和语气与患者交谈,使患者有种依赖感。 (2)想办法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他们最佳心理接受治疗与护理。 (3)与家属配合护理。因老年人患者怕孤独,愿意子女家人在身旁显示他家族兴旺,我们对老年患者放宽探视时间,给些特殊。让其安心养病治病。进行心理疏导,减少心理负担。 (4)可适当向病人交代病情及注意事项,使病人安心养病治病。维护老年患者的最佳心理状态,是取得良好心理治疗的必备条件由于老年人的生理功能及性格出现明显变化,我们时时、处处、事事给予理解、尊重、同情、体贴,以科学态度给予实事求是的解答,以维护老年人的最佳心理状态。护理人员应具备“五有”,一有情:有情才能亲切感人;二有礼:有礼才能体现尊重;三有心:有心才能体贴入微,关怀备至;四有信,这样才能取得信赖和配合;五有益:安排一些有益于老年人身体健康的活动。要做好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不仅要了解患者的心理,而且要善于对患者心理作出正确诊断,给予心理治疗,针对不同民族患者个体差异及疾病阶段所表现的不同心理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遵循护理程序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 2.根据生活需要做好护理 患者病后生活能力减低,尤其骨折病人,有的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家人陪护,更需要我们医护人员的护理,我们在做好心理护理的同时,不忽视每个小节的生活护理,如给病人喂药、打水、洗头、洗脚、剪指、趾甲、翻身、擦背、按摩等等。采取基础护理与生活护理相结合的办法,进行不间断,经常性全面护理;掌握每个患者的生活起居习惯,不要千篇一律;一个护理方法。要因人而异做好全面护理,防止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3.更具饮食需要做好护理

我国老年人社区护理现状及护理模式展望

内蒙古中医药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2)17-0124-02 我国老年人社区护理现状及护理模式展望 李 艳* 摘要:我国人口老龄化给整个社会的老年护理带来很大的压力,结合现在社区护理的现状,总结现有老年护理的模式,提出了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展望了现代化新型护理模式对老年人人性化的关怀以及医疗护理人员如何配备的问题。关键词:老年人;护理;现状;护理模式 *山东临沂市兰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26000) 2012年5月20日收稿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类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的预期寿命日益延长,老年人口比例越来越大,人口老龄化问题带来一系列新的挑战。2000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人口总数达到1.3亿, 占总人口的10.46%,按照国际标准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据预测2025年将达到20%,2050年将达到25.5%。届时每4个人中就有一个老年人[1],人口老龄化已成为21世纪不容忽视的重大社会问题。1 老年人社区护理的现状 1.1服务内容以老年慢性病护理为主:我国老年人健康水平偏低,慢性病日趋普遍。到2030年我国慢性病患病率将达到65.8%[2]。在65岁以上老年人中85%患有1种、60%患有2种或更多慢性疾病。 一项普查发现,无重要脏器疾病的所谓健康老人仅占25-30%。因此老年护理及慢性病是社区护理的重点,况且85%的慢性病可在社会治疗康复,所以社区护理内容仍侧重于疾病护理,对预防保健,康复护理和健康教育方面深入不够。1.2老年社区护理服务形式多样:现在我国许多医院都开展了不同形式的老年护理服务。如设立家庭病床、开展护理专门门诊或护理专家热线电话咨询、设立社区卫生服务网点等。1.2.1家庭病床:老年人是许多疾病的高危人群,表现出多为慢性病、多科疾病共存,机体多个系统受累的三多特征。出院后的后续治疗和护理对疾病预后起着重要作用,针对这些特点,家庭病床成为老年社会护理的主要形式[3]。可提供注射、导管护理、灌肠、换药等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具有方便病人,医疗费用低等特点。 1.2.2社区卫生服务:这是基于社区的一种综合性的基本卫生服务,是提高社区居民健康水平的重要保障,在社区的老年慢性病防治与管理,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康复服务、临终服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采取在服务机构里提供卫生服务、出诊、转诊和接受电话咨询等服务形式。但我国因全科医学不发达,医疗机制不健全,资金紧缺等原因,使其服务内容、规模及质量与人们日益增长的护理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常常是服务对象多护工少,很难保证社区服务质量,而且社区卫生服务网点的数量不足,使受益对象十分有限。 1.2.3社区卫生服务缺少专业护理人员尤其是缺少心理护理人员:社区护理随着人群对健康需求的增加而服务项目越来越多,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护理人员短缺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护理干预的目的是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和疾病恢复的因素,提高生活质量[4] 。目前,从事社区护理工作者多是从各 大医院临床科室转到社区护理这一领域的。在上岗前虽有些人 员曾接受过短期的护理培训,但针对老年人健康保健疾病预防和康复训练方面的内容并没有全面的培训计划。当前尤以心理护理人员缺乏为甚。2 老年社区护理模式展望 2.1健康老龄化:随着老年科学的发展人们对人类个体老化和群体老化的认识发生了改变,我国提出健康老龄化观点在实现健康老龄化的目标后,老年人能无疾而终,至少也会把需要照料的时间缩短。社区护理工作者能够利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服务与社区老人,使老人健康生存,快乐生活。不断提高社区老人的生活质量。 2.2老年临终关怀:老年临终关怀事业在我国的兴起与发展为临终老人和家属提供了全方位的社会卫生服务,社区护理是家庭临终关怀的重要内容,通过老年社区护理能够为现代医学治愈无望的临终病人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对维护人的尊严起到积极作用。 2.3老年康复护理工作:随着医学领域的拓宽,康复护理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未来将会出现更多老年病医院和养老机构,内设多科服务项目,老年人选择的范围很广,使用功能上突出多元化、标准化,老年人一旦入住,即可根据本人意愿选择适合自己的服务类型,享受全方位的护理,老年康复护理应包括老年人特别养护和老年康复保健。 提供常规治疗、护理养护服务以及预防性、治疗性和恢复性康复。 2.4开设老年社区护理教育:为填补我国老年社区护理教育的空白,可通过继续教育对已取得中专大专文凭的护士进行老年社区护理理论学习和拟成立的老年社区护理中心经过实践能力的培养,使之成为既具有老年社区护理的理论又具有老年社区护理工作能力的骨干力量,同时应有计划地在数年内培养出一批较高水平,具有专科本科学历的老年社区护理专门人才。2.5建立老年公寓:在社区医院附近建立老年公寓,可通过发挥社区医院专业化的优势,解决老年公寓模式中医疗服务人员不足的问题满足了老年人对医疗保健的要求,减轻了子女的负担,社区老年公寓可以视作社区医院的一部分,这样扩大了社区医院的范围,增加了社区医院的收入。但社区医院如何与社区老年公寓协调发展需要一个磨合的过程。 3 小 结 随着医疗服务走向市场化,国际化、社区卫生服务以其方便、 快捷便宜的优势,逐渐在医疗市场占有越来越重的份额,如何发展壮大,推广社区卫生事业,赢得更大市场,需全体医务工作者的努力。在老年人不断增加的我国,老年社区护理应抓住机遇从新审视老年社区护理的市场定位,创造各种条件利用资源拓宽社区护理的服务项目,不断推进老年保健的社区护理工作。我 124

老年护理心得体会

《老年护理》学习心得体会 在2015年3月8日到4月18日,本人有幸被赛德尔基金会邀请前赴德国学习老年护理,在这学习期间,本人受益匪浅,感受颇深。 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老年病人也不断增加,由于老年病人各脏器、组织生理功能、形态、解剖上发生退行性变,表现为生理适应能力减弱,抵抗力下降等衰老现象,因而老年病人大多病程长、恢复慢、易反复、疗效差;老年病人的发病率、住院治疗率比其他年龄组高,做好老年病人的护理工作包括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一、老年病人心理护理的重要性 老年病人由于受疾病折磨,怕失去独立生活能力,怕孤独,怕久病床前无亲人;如退休病人感到自己不中用,而自怜自弃,丧偶或子女分居感到孤独悲伤,常有性情固执,怪癖任性,一些琐事也大发脾气或抑郁落泪等,除身体器官疾病外,多伴心理障碍。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心态因素,与老年疾病的发生和康复都有密切关系。由于老年病人的文化水平、个人性格、修养素质、经济条件、家庭环境、职业关系和人生经历都不一样,导致老年病人的心态差异很大,对待疾病的态度也不相同,表现为对疾病恐惧和紧张、情绪低落、孤独、烦恼急燥、疑虑恐惧的心理,拒绝服药的心理、悲观厌世的消极心理,出现不配合治疗消极心理往往使内分泌代谢紊乱导致疾病加重,甚至不易康复。说明了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在治疗工作中的重要性。 二、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措施 1.情绪低落抑郁 人到老年就有一种日落黄昏的感觉,这种脆弱的心理在患病后得到负性增强,产生悲观失望的心理,认为自己没用,还要给别人增加负担,所以被动配合治疗。主要见于自尊心和独立性较强且病情较重的病人。 护理原则:增加护患沟通,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不仅是全面、准确地收集资料的基础,同时有效的沟通也是减轻和消除老年病人情绪低落抑郁的重要措施之一,老年病人由于工作社交活动的减少以及缺乏倾诉对象等容易产生低落情绪。家属的关心与支持是十分重要的。 2.孤独寂寞

老年病人的安全护理

浅谈神经内科老年病人的安全护理 摘要:老年人由于体质差、行动不便、平衡失调等原因,日常生活中容易发生意外伤害。而老年住院病人由于机体功能退化、疾病的影响、环境的不熟悉等原因,更容易发生意外伤害。神经内科收治的病人大多是精神障碍,感觉、认知及意识障碍、失语、痴呆、肢体活动障碍的老年病人,缺乏自我照顾能力,不能很好的表达自己的病情,极容易发生病情变化和意外。针对老年病人存在的安全隐患,结合神经内科老年病人的特点,制定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安全管理对策。 关键词:老年病人,安全问题,护理 1.护理安全隐患 1.1跌到老年病人年老体弱,视力下降,自理能力及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减退:加之疾病导致瘫痪、步态不稳,头晕,平衡能力差,如遇地面滑、床脚移动、坐凳不稳、防护措施不到位等情况,更易发生跌到。 1.2 坠床对有意识障碍、精神异常、痴呆病人、躁动病人予以床栏防护,但由于陪护人员对此重要性重视不足,擅自取下床栏,易发生坠床。 1.3 压疮老年人感觉功能差,皮肤薄,新陈代谢率低,加之长期卧床,进食困难,营养差,发生压疮的几率更高。压疮是神经内科患者最常见的临床并发症。 1.4 烫伤老年人对痛、温度感觉不敏感,加之神经内科病人本身就存在感觉障碍,若健康教育不到位,病人很容易被烫伤。 1.5 走失老年病人本身记忆力下降,认知功能障碍;老年痴呆病人更是出现定向力、记忆力等缺失,如防护措施不到位,未做到24小时陪护,特别是外出进行辅助检查时,人员较杂,稍有疏忽就容易走失。 1.6 静脉炎神经内科所用药物大多数为高渗性药物,对血管刺激大,加之由于年龄、血管因素以及护士巡视不到位等因素,导致药物外渗,引起血管及周围皮肤出现红、肿、热、痛等静脉炎反应。 1.7 非计划性拔管非计划性拔管是指尚未达到拔管指征而将人体的治疗性、诊断性导管拔除,包括气管导管、中心静脉导管、尿管、胃管、各种术后引流管等拔除。神经内科病人受疾病影响,意识常常会发生改变,当患者清醒后经常会出现情绪激动、焦虑、恐惧等心理,如患者出现躁动时,没有使用约束带,极容易发生非计划性拔管。 2.安全管理措施 2.1做好入院宣教,病人入院后,详细向病人介绍住院环境,陪同老年病人熟悉病区、病房环境。病室环境安静舒适,光线充足。保洁人员拖地时有警示牌,坐凳稳定性好并有扶手;病床性能良好,刹车要锁住;病房走廊安置横向扶手;卫生间全部使用坐便器,安装竖向扶手及报警器,便于患者站立时借力;开水间,厕所增设防滑垫;病人病员服大小合适,鞋子防滑合脚;危重患者外出检查时要有护士护送;呼叫器放置在病人可触及的地方,并教会病人及家属正确使用。 2.2 加强培训责任到人 2.2.1 神经内科病人病情重,变化快,护理人员只有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过硬的操作技术,敏锐的洞察力,判断力和应急处理能力,对班内重点观察对象做到心中有数,才能面对突发事件镇静自如,有条不紊。 2.2.2 护士长要加强意外事件多发时段(双休日、节假日、夜班)的护理力量,合理搭配新老护士。对重点病人严格交接班,加强巡视,责任到人。 2.3 正确评估重在宣教

浅谈老年人的社区护理(一)

浅谈老年人的社区护理(一) 【摘要】据联合国卫生组织报告,1990年全世界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4.8亿,2000年增加到5.9亿。我国的老年人口也日趋增多,1995年60岁以上老年人已占全国总人数的9.5%,目前我国老年人口总数已近1.3亿,占全国总人数的10.9%1-3]。加强对老年人的社区护理,从而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社区护理老年人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世界人口老化日益明显,老年人的生活问题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1老年人健康状况 老人慢性病患率为77.4%,患病率居前五位的疾病是高血压、白内障、心脏病、关节炎和肝胆疾病,其中患一种及以上对日常生活有影响疾病者占66.8%,年龄越大,所占比例越高。对老人日常生活影响最大的前五位疾病是痴呆、失明、中风、关节炎和慢性肺部疾病4]。 2老年人常见的心理和精神问题 2.1离退休综合征离退休综合征指职工在离退休以后出现的适应障碍5]。主要表现为坐卧不安、行为重复、犹豫不决、不知所措,偶尔出现强迫性定向行走,由于注意力不集中而容易做错事;由于情绪的改变而易急躁和发脾气,对任何事情都不满或不快;易回忆或叙述以往的经历;有的老人因不能客观地评价事物甚至发生偏见;有的老人情绪忧郁,以至引起失眠、多梦、心悸、阵发性全身过热等。 2.2空巢综合征空巢是指无子女或子女成人后相继离开家庭,形成老年人独守空巢的特点,特别是老人单身家庭。由于社会文化的变迁,家庭结构开始向小型化转变,人们的家庭观念淡薄及工作调动、住房紧张等原因,年轻人不能或不愿与父母住在一起。老人晚年盼望的理想落空,孤独、空虚、寂寞、伤感,精神萎靡,常偷偷哭泣,顾影自怜。调查表明,我国的大多数老人与子女同住,占调查对象的56.4%,独居者为8.39%,夫妻同住占35.3%,身边无子女老人比例高达32.4%6]。 2.3脑衰弱综合征脑衰弱综合征的表现有:疲乏、整日精疲力竭、脑力和体力活动均极易疲劳,头晕、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睡眠不稳、不易入睡等。 2.4焦虑症焦虑是个体由于达不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导致自尊心或自信心受挫,或使失败感、内疚感增加,形成一种紧张不安带有恐惧性的情绪状态。容易焦虑的老人衰老过程可加快,助长高血压、冠心病的发生,甚至引起脑卒中,心肌梗塞、青光眼眼压骤升而头痛、失明;或发生跌伤等意外事故。 2.5抑郁症老年抑郁症是老年期最常见的功能性精神障碍,以持久的抑郁心情为主要表现。老年人自杀通常都与抑郁障碍有关7]。抑郁障碍的发生是渐进而隐伏的,早期可表现为神经衰弱的症状,头痛、头晕、食欲不振等。后期表现为:情感障碍、思维活动障碍、精神活动障碍、意志行为障碍、躯体症状。 2.6老年期痴呆痴呆是以后天获得的持续时间较长的精神神经功能多方面障碍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随着人口老龄化,处于痴呆危险的人群数量增加。老年痴呆起病缓慢,病程一般在5-10年。本病仍未有理想的药物,以预防为主。 3老年人的社区护理 3.1健康状况良好老人的社区护理 3.1.1成立老年协会、老人之家或休闲活动中心由于退休后突然增多了休闲时间,帮助老人培养个人爱好和兴趣,使其能善用退休后的许多时间,丰富退休生活。 3.1.2推广义务工作制度在美国、日本、泰国等经济发达国家的老人生活中,义务工作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8]。在我国,义务工作较少,可以鼓励老人去帮助照顾高龄老人或残疾人。3.2离退休综合征的社区护理针对离退休综合征的老年人的特点,社会要给予离退休老年人

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及体会.

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及体会 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 老年病人也不断增加, 由于老年病人各脏器、组织生理功能、形态、解剖上发生退行性变, 表现为生理适应能力减弱, 抵抗力下降等衰老现象, 因而老年病人大多病程长、恢复慢、易反复、疗效差; 老年病人的发病率、住院治疗率比其他年龄组高, 做好老年病人的护理工作包括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是我在临床工作中针对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的一些看法和体会。 1心理护理对于老年病人的重要性 老年病人由于受疾病折磨, 怕失去独立生活能力, 怕孤独, 怕久病床前无亲人; 如退休病人感到自己不中用, 而自怜自弃, 丧偶或子女分居感到孤独悲伤, 常有性情固执, 怪癖任性, 一些琐事也大发脾气或抑郁落泪等, 除身体器官疾病外, 多伴心理障碍。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心态因素, 与老年疾病的发生和康复都有密切关系。由于老年病人的文化水平、个人性格、修养素质、经济条件、家庭环境、职业关系和人生经历都不一样, 导致老年病人的心态差异很大, 对待疾病的态度也不相同, 表现为对疾病恐惧和紧张、情绪低落、孤独、烦恼急燥、疑虑恐惧的心理, 拒绝服药的心理、悲观厌世的消极心理, 出现不配合治疗消极心理往往使内分泌代谢紊乱导致疾病加重, 甚至不易康复。以上各方面的因素都可以影响我们对于病人的治疗效果,进而影响到病人对于自身治疗康复的信心。 2老年病人在心理上主要出现的问题及相关的措施 焦虑不安:这是老年住院患者最常见的心理问题,每个患者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但以首次住院的患者入院第一周最为明显。他们对自己所患何病,严重程度,何时才能治好等还不清楚,因此焦虑不安,表现为烦躁,食欲下降,睡眠不佳等。对待这种病人, 首先要针对患者提出的问题予以认真的解释,使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特殊情况除外,如癌症患者等,然后找出病人焦虑不安产生的原因及不利影响,并制订切合实际的措施进行放松训练(自我按摩,简易保健操等。通常情况下患者均能接纳护士的意见,并可在较短的时间里消除或减轻这种心理,睡眠及饮食状况会有明显改善。

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与护理

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与护理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并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内科收治的300例慢性病老人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措施,并分析心理护理结果。结果:所有患者通过护理人员的心理护理措施,心理情况均得到了改善,其对医疗人员也充满了信任,可以在治疗中给予配合。结论:在给老年人护理时把握老年患者的不同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方法,鼓励患者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共同战胜疾病,使患者早日康复。 标签:老年患者;心理变化;护理 在对老年人进行心理护理时,必需根据其心理学上的特点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老年患者多会表现出不良心理,从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且老年慢性患者的疾病多为终身性,治疗时间长,多会出现复发。故临床治疗时应关注老年患者的心理情况,给予患者心理方面的干预,以促进临床治疗效果。现将笔者临床中心理护理的经验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6月笔者所在医院内科共收治老年患者300例。临床病例尤以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梗塞等患者居多。男128例(42.6%),女172例(57.4%);年龄70~82岁,平均70.24岁。针对此阶段老年患者笔者进行了心理特点分析并实施心理护理方案,有效的减轻老年患者在诊疗期间经常出现的焦虑、抑郁、孤独感等心理问题,在调动患者配合治疗的积极性中发挥重要作用。 1.2 护理方法 护理人员从患者入院开始利用护理、治疗的一切机会,对患者进行健康评估以了解患者目前的心理状态,根据患者性格的不同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与指导。 2 结果 300 例老年患者经过护理人员的耐心护理,均能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及护理。 3 讨论 3.1 老年人的心理特点 3.1.1 脑功能下降,记忆力衰退,这是老年期最常见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联

浅谈老年患者的护理体会

浅谈老年患者的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5-09-23T15:11:39.360Z 来源:《航空军医》2015年第3期供稿作者:曾小华 [导读] 湖北省赤壁市人民医院湖北赤壁出院后及时进行追踪护理和定期家访,使健康教育成为伴随患者入院—住院—出院全过程的动态教育模式[2]。 曾小华湖北省赤壁市人民医院湖北赤壁 437300 【摘要】随着我国进入老年化社会,对老年患者的护理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医务工作者必须要了解老年患者的心理变化及特点,做好交流与沟通,有利于老年患者疾病的康复。 【关键词】老年患者;护理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社会对老年人医疗卫生与保健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对老年患者的护理服务要求越来越高,而护理人员的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关系着优质护理的实施和发展,对于护理质量的提高有重要意义[1]。 一、护理体会1、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老年人患病后会出现孤独、抑郁的心理状态,易出现情绪激动,烦燥,而且比较固执,不易合作,对医疗失去信心,甚至有些病人不愿接受检查和治疗。或由于经济原因而放弃治疗,这样会影响治疗效果。 2、老年病人的临床护理:①心理护理:针对以上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对老年病人必须耐心、热情、周到、做好解释及宣传工作,不能强制和斥责,要有礼貌,说话和气、要象对待亲人一样,使其在住院期间感到温暖、热情,心情愉快,满意地接受一切治疗和护理。②病室的选择:病室宜选用通风好、采光好的房间,有条件的医院,应配备有活动室及娱乐室,病床要平整、舒适,要达到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以便患者安心接受医疗及护理。 3、保持身体清洁:①预防褥疮:因机体恢复功能差,血液循环不畅通,皮肤易产生角化,敏感度减低,对重病或瘫痪在床病人要勤翻身,及时更换床单或定时改变体位,每日用热毛巾敷背部及臀部,并注意保暖。②口腔护理:嘱老年病人饭后漱口,最好用灭菌生理盐水或专用漱口液漱口,以保持口腔清洁卫生,有假牙者应取下洗刷干净,浸泡于清水中备用。③其它护理:如头发、指(趾)甲等均应不定期清洗及修剪。 4、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①坠床:对重症病人,应在床两则加床栏,以免跌伤。②烫伤:老年人怕冷,习惯用热水袋,但应注意热水袋的温度及袋包布厚度,防止烫伤。③误吸、误咽:老年人在服药时应充分服药用水,服药不要太急、太快,有假牙的患者手术时应取下,以免误咽。 5、加强体育锻炼及康复治疗:此时应针对不同的年龄、体质及所患的疾病,给予适当的运动,在不影响恢复的情况下,做到动静结合,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身体康复。 二、饮食护理注意饮卫生,不暴饮暴食,禁食烟酒,生冷腐败或带有刺激性的食物。同时加强营养,食用高蛋白、低脂肪易消化的清淡饮食为宜。出院后宜定期来院复查,最好随访,以了解病人的状况,准备对策。 对出院患者,可在前一天填写健康指导卡,提供科普手册及联系方式并进行电话回访,对老年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正确用药及疾病的预防做到正确的指导。出院后及时进行追踪护理和定期家访,使健康教育成为伴随患者入院—住院—出院全过程的动态教育模式[2]。 参考文献:[1] 李玉芝,崔凤云,谷翠华.老年患者护理人员心理问题调查研究[J].河北医药,2011,33(17):2703-2704.[2] 霍瑜.老年患者护理质量的调查与评估[J].河北医药,2009,31(7):871-872.

老年保健中的社区护理.1

老年保健中的社区护理 朱亮李风云李红梅 【摘要】分析我国老年人的将抗问题、社区护理在老年保健中的作用,展望我国老年社区护理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老年保健;社区护理;老年社区护理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物质和精神生活的不断提高,人的预期寿命日益延长,老年人人口比例越来越来大。人口老龄化问题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挑战。伴随而来的需要服侍和护理的老年人人数逐年增加。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老年人健康及医疗护理需求,势必需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区护理,老年保健的社会化需要更多的护士从事社区护理工作[1]。 1 我国老年人健康问题以及社区护理老年保健中的作用 1.1 老年人健康问题:①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较差: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退行性变化越发明显,从而导致全身各系统的功能逐渐下降。有资料显示,老年人慢性病的患病率达8 2.2%,有64.0%患有多种慢性病,其中患1种及以上对日常生活有影响疾病者占66.7%。老年人有中约21.5%生活轻度不能自理,5.0%~7.0%生活中度不能自理,2.0%~5.0%完全不能自理[2]。②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由于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单位家庭予子女数减少,社会家庭核心化和小型化,随之而来的将是更多老的生活照顾和疾病护理依赖于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1亿多青壮年人员的流动和外出就为,进一步减少了老年人保健的关照来源。③老年人身心疾病多发:老年人认

知能力减退,无法适应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产生无用感,加上丧偶、退休、经济收入的减少、子女下岗、缺乏照顾和交流等社会支持,使得老人身心疾病发生率不断上升。 1.2 社区护理在老年保健中的作有。 1.2.1 慢性病管理及预防:老年人慢性病的患病率高、危害大,慢性病管理是社区护士的重要职责。社区护士经过慢性病知识的培训,利用掌握的知识指导社区慢性病病人的生活、饮食,再配合健康教育和适宜的干预管理,降低慢性病的危险因素,提高老年人自我照顾能力[3]。自我保健意识,以病人自我管理的模式实施慢性病病人管理,提高慢性病的管理效果,降低患病率。 1.2.2 心理疾病的护理:老年人心理性疾病尤其是孤独感和抑郁症的发生率高、危害性大、识别率低,治疗率低,在我国社区还没有形成一套老年心理疾病的识别和干预体系。心理健康是整体护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心理护理是社区护士的重要职责,对社区护士做进一步的心理学专业知识培训,加强对老年人心理性疾病的支持性干预,以群体健康和个体指导相结合的方法,促进老人的心理健康。 1.2.3 健康档案管理:社区服务要求医护人员将社区老人健康状况的变化及时输入电脑做好记录,及时与社区医生联系沟通,以便进行相应的处理,使社区老人的整体健康状况能够得到连续性关照,充分发挥社区健康“六位一体”功能。 1.2.4 家庭康复护理:我国绝大多数老龄病人不可能长期住院治疗,更多病人带着残疾回家接受康复治疗。病人及其家属普遍缺乏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