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大学生就业难成因与对策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215828979.html,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成因与对策分析

作者:汪健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4年第53期

摘要:大学生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后备人才,大学生就业关系社会的发展与稳定。就总体而言,我国不是一个大学生过剩的国家,大学生就业难主要是结构矛盾。本文主要从社会因素、经济形势、高校教育、就业市场和学生自身几个角度对大学生就业难的形势进行分析,针对就业难的原因,从社会、政府、学校、学生几个角度提出探索性的办法。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3-0003-02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鼓励青年创业”、“推动

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等一系列新任务、新要求,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指明了方向。大学生属社会人才资源中较高层次的一类,其就业过程是国家高层次人力资源配置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其就业问题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从人才需求总量而言,中国不是一个“大学生过剩”的国家,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大学生就业观念需要进一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人才市场配置的需求。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需要综合分析,采取多种手段,标本兼治。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与分析

1.当前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严峻。上大学的目的最终就是为了能找份好工作,可为什么大学生的就业难一直成为社会热点问题呢?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就是出现了严重的供大于求,大学毕业生数量大大超过了社会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数。我国每年新进入市场的劳动者大约1500万人,而2014年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727万人,差不多占到了一半,根据目前社会总体劳动对从事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人数比例来看,大学生的绝对人数确实相对很多,这样表面上看,确实会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就业形势比较严峻。而从社会发展进步的角度看,科技发展一定会让人们从繁杂的简单劳动中解放出来,对从事简单劳动的人数需求会越来越少,大学生就业难目前仅是暂时的,是供需结构矛盾。

2.高等教育的办学模式不合理。我国长期处于计划经济,高校实行的是“统包统分”,大学生毕业后统一安排工作,因而高校不考虑专业设置与市场的结合,许多高校设置专业是按照自身的师资力量安排,而不能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办学思路、改革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大学期间许多课程的学习对于学生毕业后就业无任何帮助,出现学生毕业未就业就先失业的现象。此外,当前的高校管理缺乏有效的就业机制,学校就业指导功能不完善,就业指导课程形式单调,对学生的就业帮助质量不高,虽然教会了学生一些应聘技巧,但用人单位更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